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的课程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物流管理;商品学;思考[中图分类号]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159-01
1 引 言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物流管理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各项物流功能操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物流企业、配送中心等业务部门中的基层操作、基层管理,工商企业内部物流的基层作业和管理等岗位。物流服务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客户的物流需求,各种物流基本功能的实现都是围绕具体商品展开的,因此,认识和掌握典型大类商品的自然属性,熟练运用商品检验、包装和养护中的技术方法,在工作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针对具体商品保质保量地完成物流任务。商品学作为一门传统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应用学科,商品学对物流管理专业能够发挥较强的理论基础作用,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对物流管理专业学习能够发挥较强的理论基础作用,其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助于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的掌握。
由于学科的自身特点和高职教育的要求,在很多学校许多专业都开设有商品学,如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等。商品学作为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基础课,通常开设在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尚处于感性阶段,商品学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性认识,增强职业意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和将来从事物流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课程的特殊性
目前,各类商品学教材非常多,这些教材有的是针对本科专业、有的是针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等,但内容和其他无二样。这些教材内容多、覆盖面广,商品学的教学目标较为模糊,大多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商品的特性,较为系统地获得商品使用价值的基本知识,熟悉并了解生活中主要的商品,没有结合物流管理专业需要突出重点,学生工作后“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既掌握必要的商品知识,又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再学习能力?这一问题使得物流管理商品学的理论教学更要求能结合专业所需,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应根据教学对象不同选取教学内容。物流管理专业对商品学的学习目标有其自身的需求特点,更强调的是其基础知识对物流技能课程学习的服务性,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解决实际物流作业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课程教学思路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基于建构主义和混合式学习理论,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物流管理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选取课程内容。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3.1 确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课程教学目标
物流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和理学等多重属性,研究内容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现代商品学则被公认为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复杂融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以商品体为基础、以商品质量为中心来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质量变化规律的。
根据教学目标的性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物流管理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各项物流功能操作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物流企业、配送中心等业务部门中的基层操作、基层管理,工商企业内部物流的基层作业和管理等岗位。商品学的教学目标应围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定位,集中考虑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突出职业化、技能化特点,在基本理论“必需、够用”的基础上,重点“增强实操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切实起到对专业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使学生掌握的商品学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并适当兼顾学生的后续发展需要。
3.2 教材内容上突出物流管理专业性
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应用学科,知识体系上有自身相应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教学内容包括了商品学概论和各类商品知识,即包含了商品质量、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分类、商品包装、商品贮存、商品养护等基础知识,以及日用百货、针纺织品、服装、鞋帽、家用电器、文化用品、首饰、工艺品、家具、食品等商品知识。因此,商品学基础性理论知识较多,所涉及的学习范围较广,并且内容中穿插着与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以及市场学,物流学,价格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
企业岗位设置和专业素质需求是高职教育的风向标。同是专业基础课的商品学,必然因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而带来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如市场营销或连锁等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完成商品销售或围绕连锁企业的商品进行具体管理,商品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于基础理论知识与商品品牌、质量鉴定、包装装潢及消费者审美需求等专业操作技能的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成功实现物流的基本功能,它所研究的对象是流通中的商品,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对其商品学的认识和了解也有其相应的重点和难点,商品学教学内容应侧重运用编码、包装、储运、检验、养护等技能充实和丰富物流职能,使两者有机融合起来,而商品分类、商品标准等理论知识则简要讲述,“够用”即可。
关键词 海洋大学 蓝色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20
Construction of the Blue Curriculum System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Economic Management in Ocean University
SUN Jianfu, SUN Peili, ZENG Ya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blue curriculum system is necessary for a characteristic ocean university. The principle is to emphasize blue,science,innovation,adaptation and coordination.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clude training target, teaching staff, sharing resources,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curriculum provision,and so on.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system, professional course system.
Key words Ocean university; blu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0 引言
从中国考试网上查询,我国设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院校有69所。各校在培养目标、基本培养规格、专业特点和服务面向等方面基本相同,但也有差别。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海洋科学与渔业科学方面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制定学习海洋科学与渔业科学的培养方案,需要有蓝色课程和蓝色课程体系支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所谓蓝色课程,即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课程。
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十二五”期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的实施意见》的需要,是凝炼专业特色,打造精品专业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综合素质全面专业人才的需要。
1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的内涵
在自然界中,人们会感受各种颜色。蓝色,海的颜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给课程赋予色彩,需要依据和判别。蓝色课程的界定,一定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目标等几方面考虑。一定突出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特点。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即所有蓝色课程的集合,并以类别和层次区分和联系,使其形成整体,形成合力,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现行的培养计划,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即通识教育层次、专业基础层次、专业层次。三个层次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共同构建农林济经管理专业蓝色特色。
蓝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决定的。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蓝色课程群,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特色突出,定位准确,实现专业建设错位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
蓝色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竞争压力决定的。增加蓝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通过培养方案,教学实践等诸多环节实施,体现,增强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蓝色课程体系调整,是就业需求、服务面向决定的。通过蓝色课程群调整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使之明确专业方向,就业目标,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2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衔接好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蓝色原则
蓝色原则是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海洋与渔业经济管理培养专业人才需要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专业特色。因此,在培养方案中,一定要设置与其他大学相区别的蓝色课程及蓝色课程群,支撑海洋科学和雨夜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2 科学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特有的行业背景和内在规律,是一门科学。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本身,既要考量海洋大学的办学优势和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又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合专业建设的实际,培养应适应行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所以,设置必须科学。
2.3 创新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没有现成的东西拿来就用,需要创造,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之路,以前瞻眼光,瞄准未来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优势,使特色专业前景明朗,充满活力。
2.4 适应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但再好的课程体系也要适应专业特色建设及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应学校发展的定位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整合优化,适应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的提升。
2.5 协调性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首先要与国家及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要求相协调,其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规格相协调,再次是与海洋大学学科特色优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协调,最后是与学院的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等相协调。
3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培养目标问题
解读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一定是围绕海洋、渔业、食品三大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如何做到蓝色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既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特色突出,专业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
3.2 师资队伍问题
海洋大学的师资队伍肩负着为我国培养海洋、渔业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的重任。在所有学科和专业中,均设置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内容。承担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人数少,年龄偏大,教学任务较重,亟需调整师资结构,引进和培养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师。
3.3 资源共享问题
海洋科学的迅速崛起,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大幅度增加,而海洋大学的教育资源则明显身单力薄。图书馆、科研成果、期刊、网络等资源共享问题直接影响到蓝色课程体系建设。试想海洋大学建设一个系统、全面、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实现各海洋大学间的教育资源共享,而且利于蓝色课程体系建设。
3.4 教材建设问题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蓝色教材。就目前而言,蓝色教材是缺乏的,加强蓝色教材选用及编写工作乃当前要务。首选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编写具有海洋和渔业特色的蓝色教材,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支撑蓝色课程体系。
3.5 课程设置问题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是从课程设置开始的。这些课程包括通识课(含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公共集中实践)、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集中实践四大模块,既有蓝色课程,又有非蓝色课程。如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服务面向设置蓝色课程,并处理好蓝色课程之间及与非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是较难的。
4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
4.1 蓝色课程设置
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依据专业定位,突出特色,完善培养模式。在蓝色课程群设置上,既要科学合理,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有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蓝色课程的内容相互独立,但相互衔接合理,优势互补,益于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优化,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质量。
设置的蓝色课程有: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村社会学、渔业政策学、渔政学、渔业法与海洋法、水产品营销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海洋经济学、渔村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蓝色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占整个培养计划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的15%~20%。
4.2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体系的定义,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我们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系统。第一系统,为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包括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业法与海洋法、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课程;第二系统,为专业基础课系统:包括渔政学、农村经济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第三系统,为专业课系统: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水产品营销学、海洋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课程。
三个系统的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关系,共同构建蓝色课程体系。
4.3 蓝色课程体系应用
构建的蓝色课程体系已经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始实施应用。从应用的实际效果看,明确了专业对培养目标、突出了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使之更趋于科学合理,凸显差别优势。
蓝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培养蓝色人才,不会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调整、改进、完善,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总结实施应用效果,有必要对蓝色课程群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对蓝色课程的课程内容进行增补和删减论证听证,使之更加符合我国海洋经济、渔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增设蓝色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增加蓝色实践环节,补强蓝色课程体系。
5 结语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是继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涉农、涉渔、涉海特色,密切为区域经济、行业经济、产业经济发展服务的需要。通过蓝色课程体系建设,突出专业特色,不断完善培养模式,增强本专业在全国同行中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有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 管理会计学 企业核心能力 作业链 价值链
管理会计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并随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的实践而不断充实和完善。但是基于管理实践而产生和发展的管理会计学一直存在许多重大而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管理会计学的理论体系、内容体系及课程体系应如何架构等一直妨碍着对管理会计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管理会计学之所以引起人们的争议,主要在于其管理对象和目标的不明确。不同学者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内容体系。
目前在理论界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型课程体系;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线构造21世纪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以竞争优势的获得为核心,以价值最大增值为目的,站在战略角度架构管理会计体系。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型管理会计课程体系。
作为企业会计两大分支之一的管理会计在当代会计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将管理会计学纳入到高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成为必然,如何设计和构建他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管理会计的内涵并能够学以致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工作者从学生学习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了管理会计课程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吴大军老师、牛彦秀等老师编著的《管理会计》
(一) 背景资资料
管理会计的产生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标准成本系统是成本会计向管理会计过度的分界点,成本性态分析则是管理会计的起点,因此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余绪婴)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更为重要,作为对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学对成本的分析应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 内容体系
全书以现代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阐明以企业为主体,密切联系现代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评价等职能,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用操作技术。本书第一部分交待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传统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讨论了管理会计各项职能在实践中的应用程序与具体操作方法。最后集中介绍了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领域作业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
(三)我认为本教材从中国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现代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在内容的组织、体系的安排等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需要,真正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而且本书相对于传统的管理会计教材新增加了作业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站在 前沿的角度介绍了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应该说是传统教学型管理会计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二、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线构造21世纪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
会计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尤其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对企业组织的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依附性。胡玉明老师编著的《高级管理会计》从环境入手,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线构造了21世纪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
(一)背景资料
当我们步入21世纪,我们面对一个崭新的经济环境,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宏观上看具有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的特点;从微观上看,人类社会将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有三种力量,它们或者独立或者合在一起,正在驱使今天的企业越来越深的陷入令多数大董事和经理惊恐的陌生境地。”(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1998)。这三种力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c,即顾客化(customers)、竞争化(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面对这样的宏微观环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比利润更重要的是市场份额,比市场分额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竞争优势,比竞争优势更具有深远影响的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即企业面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
(二)内容体系
胡玉明老师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估、培植和提升,构架了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在第一部分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本管理会计的新发展,讨论了21世纪成本管理会计会计主题的转变,构造了21世纪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构架,并以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依托分析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企业管理上的重大开拓性;第二部分对质量成本管理会计、资本成本管理会计、人力资本管理会计、企业激励机制与经理人激励报酬设计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展示了中国企业成本管理会计制度的变迁及特色。
(三)这种课程体系应该说以环境作为论述的起点,突出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全面阐述了管理会计如何为企业核心能力的诊断、分析、培植和提升服务的方法,即采用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综合业绩评价制度并从财务维度、顾客维度、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企业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介绍。有助于促进企业竭尽全力,鼓足干劲,沿着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塑造企业核心能力,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于21世纪的高级管理会计来讲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为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站在战略角度架构管理会计体系
自由贸易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使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要求企业进行顾客化生产,采取差异化战略。孙茂竹老师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站在战略的角度构架了管理会计体系。
(一)背景资料
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对产品 起辅助作用的各种相互分离的活动的集合。”并将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分解为若干战略性相关的价值活动。每一种价值活动都会对相对成本地位产生影响,并成为企业采取差异化战略的基础,供应商通过向企业出售一定产品对企业的价值链产生影响而企业通过向顾客销售产品又影响买方价值链,基于此我们将此概念推广并根据经营活动的有机联系,将价值链分为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
纵向价值链就是把供应商和顾客分别视为一个整体,它们之间通过彼此出售和购买产品的各种联系,构成的一种链条关系,这一关系可以向上延伸至最初原材料的最初生产者(或供应商)也可以向下延伸到最终产品的最终用户。这一概念将最终产品看做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是作业链中的一环或几环。这样企业可以从最基本原材料的取得到最终产品使用后废弃这一整体价值链的层次上分析产品的成本和收益,从合理分享利润的角度进行战略规划。
横向价值链是指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所有在一组相互平行的纵向价值链中处于同等地位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具有潜在关系的链条。
企业内部价值链是纵向价值链分析和横向价值链分析的交叉点。它是提供给顾客的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与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一致。对该价值链形成的认识使企业的管理深入到作业这一层次,使企业能够在所有环节上对资源的耗费进行控制,提高价值增值水平,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目标。
(二)内容体系
首先将管理会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把管理会计分为对所有企业都适用的企业管理会计和只对特殊情况适用的的高级管理会计。第二层是按价值链结构把企业管理会计分为战略管理会计和战术管理会计两部分,其中将企业纵向和横向价值链分析作为战略管理会计内容,内部价值链分析作为战术管理会计内容。第三层是战术管理会计部分将内容和方法结合起来并体现不同企业的特点和要求。
在章节上可以分成理论部分包括理论框架和价值链分析原理、价值链分析包括横向价值链和纵向价值链、决策分析包括品种决策分析、生产组织的决策分析、营销管理决策分析、服务管理决策分析、人力资本的决策分析。预算的编制和控制、管理会计报告和业绩评价。
(三)作者发展了波特的价值链概念,把企业内部价值链看做是提供给顾客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与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一致,进一步发展了纵向价值链观点,认为纵向价值链是指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并提出了横向价值链,认为这种横向联系实际构成了产业的内部联系。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以竞争优势的获得为核心,以价值最大增值为目的,站在战略角度架构了管理会计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对于我们学习和应用管理会计学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上述不同管理会计学课程体系得分析,我们觉得在不同情况下,基于不同的考虑出现的管理会计学的课程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站在战略的角度构架我国管理会计学的课程体系。我个人认为在目前管理会计学学科体系不规范,很多教材实际是管理会计方法和内容的混杂体,没有一个清晰的主线把其内容串起来,体系残缺的事实面前,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站在战略角度重新构架的管理会计的课程体系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吴大军、牛彦秀、王满 编著《管理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胡玉明 著《高级管理会计》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前通用电气董事长杰克·韦尔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执行力对于一个员工,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至关重要,这关乎于决策层的指令能否得到高效执行,关乎到管理层的管理能否起到应有效果,更关系到基层人员的工作和任务能否按时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陶淑艳教授在10月29日的课程中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基层管理者的执行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执行力。课程中我受益匪浅,并由其延伸出以下几点感悟:
一、从意识上讲,个人的责任感对于执行力至为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那么他干什么事都不会积极主动,更不会尽心尽力的使自己做得更好。而责任感,往往是从务实和细中体现出来的。在日常中业务中,我们经常会想自己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必须要做的是什么,但这只是做好自己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想在工作中突出自己,使自己的工作越来越好,理应对手上的工作充满责任感和责任心,凡事多探究竟,多注意细节和关键点,尽心尽力,这样才能拥有高效的执行力。
二、从认知上讲,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是提升效率和效能的关键。效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效能是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能力。高效的执行者往往有以下8个特征:积极向上、具有韧性,学子创新,诚信负责,自动自发,专注细节,分析决策,关系和谐。而提高执行力,尤其是基层管理者的执行力,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古话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次要加强执行速度,今日是今日毕,同时也要加强执行力度,投入足够的精力。
三、从方法上讲,正确的时间管理是提升执行力的不二法门。对于不同事项首先要分清轻重缓急,哪些优先处理,哪些可以缓一缓,同时也要考虑事情的时限和完成需要花费的时间。这就要求第二步-编列日、周和月工作计划,并且在每周期完成之后总结汇总尚未完成的工作、原因及解决措施,以及及时更新事项备注,这样不仅能做到事无遗漏,也能提升工作效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高职高专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培养可以使学生面向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人力资源主管及人力资源助理岗位,在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今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模式明确了“高职教育应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要求高职高专课程的改革要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实现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使学生能真正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毕业后能很快的有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对《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进行探索,发现通过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与高职高专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进行了很好的对接;同时明显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1.项目化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工商管理的专业课,学习本门课程即为学习其它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学生今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就是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结合模拟企业的人力资源真实数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项目,将原有的知识内容加以调整,形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即项目化,从而使学生达到“零距离”就业。
2.《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2.1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职高专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当今人力资源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人力资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线,以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为依据,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完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2.2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整体的项目化设计首先构建模拟公司。在上课之前先进行师生身份转变,可以建立**公司,然后建立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任课教师担任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开设班级根据班级人数分设人力资源部。每个部门中分设人力资源部经理、招聘专员、薪酬专员、绩效考核专员。
本课程整体框架是按照以企业真实的工作项目为载体,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引导设计项目。以组建模拟公司为背景,以岗位工作任务为线索,以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把课程内容整合为企业中真实五大工作项目。
3.《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设计
3.1课程整体设计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岗位要求设计五大项目。分别是项目1:**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项目2:**公司人才招聘与录用;项目3:**公司员工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项目4:**公司绩效管理方案设计;项目五:**公司薪酬与福利方案设计。
3.2课程具体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置五个项目又结合工作实际设计具体的工作任务,每个任务又根据企业的具体的工作要求完成典型的工作所需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所需知识进行设计,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具体设计
4.《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考核与评价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与评价注重从学习目标出发、关注知识、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突出学生能力的考核;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考核相结合。因项目特点,多种考核方式并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考核成绩的构成从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关注的三个维进行考核。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的考核来进行,加强学生对于绩效管理中绩效考核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英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国商界.2009(1).
[3]吴雪贤.以模拟公司为载体的人力资源课程项目化设计.新课程研究.2012(1).
[关键词]工作过程 理论实践一体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83-02
一、中职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流程,专业领域和护士资格认证标准,改革临床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展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设计模块化的教学情境,突破了学科体系的框架,把工作过程知识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并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这就使专业课程的教学成了从一个个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用于学习的“学习领域”,即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并按实际工作任务过程设计“学习情境”,使教学内容与临床护理过程保持一致,实现了与临床工作的零对接。
专业课程的工学结合一体教学环节基本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首先,新生人学后,分组分批到医院参观,带教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护士工作的流程和内容,让学生感受实际的工作环境,帮助他们对护理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其后再分阶进行相应见习,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利用周末或假期接触临床。
其次,根据典型案例创设情境,利用模拟病房和现代教学技术创设与临床工作一样的情景,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将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课前将临床案例下发,提出问题,分组学习和讨论,制定工作流程,教师精讲点拨,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并提出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健康问题。
最后,以医嘱确定护理任务,让学生面临一个个需要去解决的病人的问题,突出专业训练的可操作性、真实性、实用性和灵活性。通过在仿真的情景中演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同时在操作中看重操作步骤和程序的统一,强调学生临床决策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形成,充分体现整体护理的思想内涵和实践特征,培养学生护理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专业素质。
学做一体化,既使学生及时地复习了理论知识,加深了理论的理解,也使学生实训过程中能做到“心中有理、手下不乱”,并且很大程度上提高实训操作的探求能力、归纳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在体会到实现目标成就感的驱动下,充分调动学习、实训的积极性,锻炼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大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中职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临床知识的更新需与时俱进。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发展性很强的学科,专职教师理论基础扎实,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大多的任课教师都是由医疗专业毕业,护理技能薄弱,加上因教学工作任务重且长期脱离临床工作,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无法把握专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动向,知识老旧,动手能力差,与临床知识脱节,不能适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实践一体化下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学生实习期间理论实践相结合没有得到充分的强化
学生实习的单位主要是县级医院,通过对中职学校实习生参加临床实践的调查发现,学生抱怨配药打针换液体就是一整天,几乎没得停下休息过。有些教师只做不讲,学生一问,一句“回去翻书”打消了学生的求知欲。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T作任务繁重,动手能力强却理论知识欠深入,讲授内容衔接欠紧密等缺点,没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典型病例的病情介绍,也没有将病情观察的要点指导给学生,学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机会不多。
(三)实训指导教师和实验室资源匮乏
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需要有充足的实验室资源和实训指导教师,实训课的质量保证是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动手,一旦有问题学生之间无法解决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辅导。因指导教师少,学生多,一名教师至少负责40-50个学生,只能来回跑,无法仔细检查学生训练效果,同时因训练用物少,一节课下来,只有少数学生能真正动手,从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带教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带教过程没有严格要求,教学组织能力差。
(四)学生理论知识薄弱
在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时,实践课时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占用理论学习时间,学生理论知识的广度、深度将有所减弱。用人单位的“实用性原则”及护理专业从业资格的特殊性,即护士执业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从事护理工作,不管是中职学校的护生还是普通高校毕业的本科护生都要求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这与只要求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能的中职教育相冲突,从历年全国护考通过率的统计数据中,中专学历的通过率仅为30%-40%,中职学校的通过率也基本如此,这极大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打击学生实训的动力,不利于学校的良性发展。
(五)评价体制不完善,无法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开展课程改革过程中付出大量的精力和个人休息时间,却得不到应有的精神激励和物质补偿,没有良好的评价机制衡量教师的工作量及优劣,仍沿用单一、学生对任课教师评教的评价体系,从而使有些教师不愿坚持而用回多年习惯的传统教学方法,导致无法让课改落实到位。中职学校的生源几乎实行登记入学,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比较差,一旦理解上出现困难,不是主动请教而是完全放任,以致教师布置的任务往往是组长或某个同学代劳而不是独立或小组共同协助完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得不到充分落实。学生成绩评价侧重于结果,学习过程没得到恰如其分的认可。
三、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专职教师临床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通过参加护理查房、病案讨论等临床工作,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殊病例护理现状加深认识,收集大量第一手临床护理资料。加强专职教师与临床资深护理人员的沟通。中职学校拥有一所附属医院,为临床医务人员和专职教师之间创设良好的沟通环境。通过密切联系,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制定合理的、典型的护理方案提供理论指导与帮助,有效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应重视教师的培养,优化临床教师队伍,建设一支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施教能力强的护理师资队伍。
(二)加强带教教师的管理,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聘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进行带教,将临床上的新知识、新技术引入护理学教学中,讲解各种不同的病例的护理观察、护理措施要点及区别,学生成绩与带教教师的年终考评成绩挂钩。对实习生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学生进入科室后,一定要了解病房中每位病人的医疗诊断,主要的症状及阳性体征、护理的要点。制定出科考核内容是每名学生负责1个典型病例的个案护理,能对病人的一般资料、现在的和既往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社会方面、护理措施等要做到全面的熟知,这就需要学生深入病房,连续地对病人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进而提高学生敬业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医院护理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护理技能操作竞赛等活动。开展学习小组,汇报实习内容,专业教师定期到各实习点进行病例的讨论或利用网络给学生答疑解惑。
(三)合理调整课程安排
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最大的困难是实验室资源分配和专业教师的缺乏,解决这一类问题,需要多个部门的统筹安排。在合理使用实验室及实训室方面,需要由教务科、护理教研室、实验室统筹,根据课程需要错开实训场地和用物,避免资源浪费。应编写与护士岗位需求的特色的专科护理技术实训指导,统一操作,避免各自为政,引起学生学习上的混乱。实训指导由临床一线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带教,同时加强年轻教师的培训,这样既解决临床一线工作太忙不能正常带教,又解决专业教师缺乏及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
(四)改善实训资源
应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确保开展教学的质量;同时应加强与校外行业企业联系,尽可能地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护理实训室设备与条件,构建模拟实训医院,与校外企业共建实训教学基地,供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校内实训、临岗学习、实习等环节的教学与实践。
(五)完善评价体系,合理使用激励机制
应使用更合理化的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侧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应加大对教政工作重视程度,借鉴相关院校的有关教学和课程评价标准,并结合中职学校实际,系统地建立“课程建设与评价体系及方法”。每年按照此标准评选优秀课程,并给予奖励。对参与课改且成绩优秀者在选聘优秀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时予以优先考虑,在学习、进修和晋升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政策。
(六)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提高护士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关键词: 《信息管理学》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信息管理学》是教育部规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须开设的六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正因为《信息管理学》重要性,如何在避免与后续课程内容重复的基础上,把信息管理的知识体系和内容,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表现出来,并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使其建立其本专业的体系,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
《信息管理学》应与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这种关系是由其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性质决定的,同时,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必须从属于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又必须与其有所区别。
基于此,《信息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建立起信息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框架和学术体系,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规律、一般原理、通用方法和技术;了解信息管理学科的整体发展趋势和研究进展,从而培养学生信息资源管理的能力,并为将来的专业深造打下基础。由此,《信息管理学》的教学目标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学生能够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这与专业培养目标中的“能在各行业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培养目标一脉相承。因此这个目标主要是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个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本领域的理论素养,为部分学生继续教育和以后的深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设置
《信息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应该体现其教学目标,以及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符合型人才”的总目标。[1]然而从目前市面上所出版的《信息管理学》(笔者把信息资源管理,或信息管理概论等教材也一并归入)教材来看,课程内容对信息管理领域的理论比较偏重,而信息管理领域的技能、方法部分不是特别多。笔者收集市面上主要的《信息管理学》的6种教材,现将其比较结果分析如下:
1.柯平、高洁主编的《信息管理概论》(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该书从揭示信息管理的内核入手,认为信息管理的基点是信息和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是信息管理内核的支撑;信息处理体现了信息管理的精华所在;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的工具,又是信息管理的生果和产品;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内核重组的根源。全书循着这一思路展开叙述,并结合专门信息管理领域和信息管理环境的有关内容,构成了全书的体系框架。
全书的内容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信息管理的应用各占书中的一半篇幅。这一写法能帮助学生全面认识信息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作用,但是由于涉及面较广,容易造成内容泛化,重点不突出的缺憾。例如企业信息管理、政府信息管理等内容都有专门的学科研究,不必作为独立的章节来论述。
2.马费成等编著的《信息管理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该书从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出发考察了信息管理活动,重点介绍了信息、信息管理的内容、特征,信息交流和信息分布的规律,信息获取、组织、检索、服务原理与方法,还讨论了信息系统、信息机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方面的内容。
全书的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吸纳了较多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但是,将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分章论述,可能与后续课程的重复较多;另外,将信息用户的需求与行为规律放在信息服务一章中,不能反映信息用户需求和行为规律对整个信息管理活动的指导作用。
此外需要说明的就是,马费成于2004年1月份主编了一本《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教材,体系、知识上比较成熟,可以作为学生的参考辅助教材。
3.刘主编的《信息管理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全书结合了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基础,以及信息管理基本方法的部分内容,就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经济学等信息管理中的几个核心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把侧重点放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管理新理念、新模式的介绍上,着重从微观角度展开,强调定量分析,从整体内容上力求充分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
全书兼顾系统性、易学性、实用性,尤其是其中关于信息管理中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部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该书对信息系统的阐述过多,对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阐述较少,将电子商务、知识管理纳入信息管理学基础之中也不合适。
4.谭祥金、党跃武主编的《信息管理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该书立足于社会信息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全面介绍了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社会、信息交流、信息管理、信息资源技术管理、信息资源人文管理、信息资源经济管理、信息组织、信息系统、信息管理方法论等。将信息组织单独作为一章,而对信息管理的其他环节未作介绍,是该书的不足之处。
5.杨善林、李兴国、何建民编著的《信息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该书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信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特征结合起来,建立了信息管理学的新体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信息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法,并按照信息管理的战略规划、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和管理创新与变革展开。
但信息管理并不是如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这类管理学的分支学科,是管理学理论在具体领域的延伸,因而不适合按照管理的基本职能来展开论述。这样一来,有将信息管理等同于一般的管理活动的倾向,无法体现信息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6.娄策群主编的《信息管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该书是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信息资源分布规律,信息用户与信息需求及信息行为,信息交流的机制,信息搜集、组织、分析、提供的原理和方法,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管理人才及培养,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服务业的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该教材突出了基础性、全面性、通用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在基础性方面,重点阐述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在全面性方面,涉及信息管理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在通用性方面,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背景的院系的需要;在新颖性方面,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该教材的不足之处是对信息技术的介绍过于宽泛。[2]
由于处于以财经、管理为办学特色的我校信息管理系,其培养的信管专业人才主要到企业、公司去。因此在《信息管理学》的教学过程要从管理的背景来给学生讲述信息管理的原理、技术和方法。
基于此,笔者认为《信息管理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应该遵循这样的思想:信息管理的基点是信息和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是信息管理内核的支撑;信息处理体现了信息管理的精华所在;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的工具,又是信息管理的生果和产品;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内核重组的根源。所以《信息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包括:①信息管理概论。它主要介绍信息、信息资源的概念、信息管理的发展历史,以及目标等。②信息处理过程。它主要包括信息搜集、信息分类、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等内容。这部分内容构成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所在,因此非常重要。在后续的专业教育中将有专门的课程来加深学生的这些专业技能。因此在该门课程中主要是根据本系的专业课程的设置而查缺补漏。比如我们信息学院对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只有信息检索,而对于信息分类、信息组织等都没有进行开设,因此应该补充这样的知识。同时,对于信息搜集这部分,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补充信息分布规律的介绍。如关于信息领域著名的三大定律。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关于信息搜集、信息评价的最新成果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③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管理的工具,这部分知识应该着重给学生介绍,并且要设计相应的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对目前的ERP、SCM,以及CRM等有基本的操作能力。④信息管理技术。由于我系学生知识结构中技术成分还比较多,在这部分主要给学生结合目前企业中所用到的新的信息技术给学生讲解一下,以让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较早地适应市场。(我们系《信息管理学》的开设时间放在了大三,因此,笔者认为这部分应该作为学生信息管理技术的补充。)⑤信息管理的应用。企业信息管理和政府信息管理的若干规律作一介绍。⑥信息管理的人文环境、信息经济的相关介绍、信息法律政策、信息产业,以及信息经济相关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
这门课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采取多媒体、案例教学、TeamworK等多种教学手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它必须借助教育界的建构主义思想,即:知识通过学习者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种理论强调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成为复杂的认知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和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的传统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3]特别是对信息管理概论部分,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厘清大家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对于信息处理过程模块的内容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体会管理信息的手段和方法。同时,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相应的实验环节来加强学生的信息管理的技能。比如,信息学院每年都有一个“网上学习”竞赛,让学生确定一个专题,然后查找相应的资料,写成检索实习报告。可以考虑这门课的考核采取这样的形式。从一开课就布置下来,然后让学生评比谁的做得好,在相互交流中大家得到提高。而对于管理信息系统部分,我们可以参加学校的“ERP模拟沙盘”竞赛的方式来进行,当然这些活动的成绩作为学生的最后成绩的很大一部分,从而促使学生能够重视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了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存在的问题
《信息管理学》目前的教材体系建设并不是很理想,很多教材都偏重理论,而对实践部分并不太重视,这使得学生觉得学了没有多大用处。由于该课的许多部分在以后的专业课中有所涉及,因此很多院系将这门课设为专业选修课(比如我们信息学院),更加导致学生学了四年感觉学了很多计算机技术,但又不精通,而对从事将来的信息管理工作又觉得没有学多少信息管理课程。因此,这门课通过搭建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体系,让学生在大学四年的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信息管理的不同方向来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
参考文献:
[1]邹国荣,乔好勤.信息管理学课程设置的社会基础与基本框架.图书与情报,2003,1,59.
关键词:BIM技术;课程体系;工程管理
2015年6月16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以建质函〔2015〕159号印发《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的第三大条――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到2020年末,以下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BIM(建筑信息模型)成榱宋夜建筑行业的热门话题,在住建部决心大力推动的前提下,BIM技术毫无疑问地将成为工程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
1 BIM技术简介
近十年来,在CAD 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也就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是在建筑生命周期对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制作和管理的流程”。其最大的进步在于将多个方面的工程信息如进度、质量、投资甚至于通风、光照等自然环境条件整合于一个虚拟建造的三维工程实体,使项目建设的所有参与方都能够在数字虚拟的真实建筑物模型中操作信息和在信息中操作模型,从而实现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及减少错误和风险的目标。BIM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并可应用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
BIM的出现,使得建筑工程不再是容错性极低的一次性工作,而是可以进行多次的虚拟建造,得出最优的设计方案,最佳的施工计划,创造最好的人居环境。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浪费、设计冲突,从而对项目管理三大目标进度、质量和投资均产生最优化效果。据Autodesk 公司统计,三维可视化可提高企业竞争力66%,减少50%~70%的信息请求,缩短5%~10%的施工周期,减少20%~25%的各专业协调时间。
正因为如此,住建部才会在国内CAD技术已经成熟的情况下,以较快的节奏推广BIM技术。一个新技术的引入,除了要求原有产业升级之外,对于我国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一个新的就业市场正在形成。笔者所在高校本科生2016年的就业已经产生了多个成功的范例。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正在大量培养和引进掌握BIM技术的人才,以适应政策要求和市场变化。BIM在国内外的建筑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行业也需要越来越多能够熟练掌握BIM的人才,但是,人才培养规模却远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趋势。
2 高校BIM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因为如上文所述的形势所趋,各地均产生了BIM人才缺口,作为社会专业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阵地的高校,必须响应时代召唤,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如笔者所在工程管理专业,在三年前即开始广泛推进针对专业教师的BIM培训,并已经在现有本科学生中通过参加国内一些软件厂商组织的BIM类学科竞赛的方式对部分学生进行BIM技能教学,这些学生在就业时由于掌握BIM技能而获得了极大的优势,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教学条件问题
从必备的软硬件条件来说,BIM技能教学实质上主要内容仍然是软件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是成系列的新型软件,完成三维建模、信息集成、虚拟建造等方面的工作。以使用最为广泛的REVIT软件为例,其硬件要求就明显高于CAD,如果加上NAVISWORKS、MAGICAD等系列软件,对计算机教学平台的要求就更高,各高校原有的用于CAD教学的计算机机房普遍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建设新的专用机房,在硬件建设成本上较高,且还需要购买大量新软件。
从师资条件来说,目前国内BIM技术兴起仅几年的时间,我国东部城市起步较早,而西部城市则刚刚有所动作,具备进行BIM系列软件教学能力的人员还比较少,且大量集中在一些软件公司和培训机构。仍以REVIT软件为例,中国图学学会已经开始推出一级BIM建模师、二级BIM高级建模师一类的技能考试。要承担BIM建模方面的教学任务,至少需具备一级建模师的水平,如果要达到信息集成和虚拟建造的阶段,则要求教师必须达到高级建模师的水平,这需要教师参加长时间的培训,师资培养有较大的难度,且本较高。
2.2 教学设计问题
BIM技术毕竟是一项新技术,其内涵远远超过了CAD技术,对于这一新生事物,如何对本科生中开展教学,如何设计和建设课程,均有大量需要探讨的问题存在。
在课程设置方式上,如果仅仅是建模教学,可以设置在学生掌握识图技能之后开始,但是BIM技术中涉及的质量、进度、投资信息,则必须选择在学生完成项目管理课程后进行。对于设计优化、碰撞检测方面的课程内容,则必须在学生学习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知识后方可开展。我们不可能在大四才开始进行BIM的教学,因为那时已经没有时间了,我们也不可能在大一就大量开设BIM课程,因为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积累。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BIM技能教学的重点难点自然是大量新软件的操作,因此必然要以培养上机操作技能作为基础,上机教学也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放眼望去,除了REVIT软件建模算得上是与CAD一脉相承而无可争议之外,其他如虚拟建造、信息集成、碰撞检测等软件多种多样且良莠不齐,国内著名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公司如广联达、斯维尔、鲁班等均推出了自己的BIM系列软件,那么,到底BIM技能教学应选择什么样的软件,是否要在课程中加入理论教学内容?
3 关于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考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BIM技能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些特点,例如知识的新颖、对教学条件要求更高、教学内容复杂且与工程管理专业其他课程联系紧密等,这些都注定了在构建BIM技能教学课程体系的时候,不能再使用传统的教学安排,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需要思考的方向。
3.1 关于课程设置的方式和连续性
BIM技能教学内容是随着专业课程的深入而逐渐展开的,不同的软件对应着不同的专业内容,这就决定了BIM课程无法用一门课程就包含所有的内容。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分段教学,从BIM软件在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各个学习阶段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对应的专业内容进行分段,从而保证BIM软件操作与专业课程的对接,同时,也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BIM技术的过程中的连续性。
从目前国内对于BIM的应用研究可知,BIM技术已经普遍使用于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各个阶段,而对于BIM的课程教学也应该按照这些阶段分别设置。对照当前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具体如表1。
这样的内容安排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BIM类教学课程既然是与很多专业课程内容相对应,那是否可以将BIM技能教学直接植入到专业课程之中呢?事实上,在专业课程中运用BIM知识进行讲解早已经被大量采用,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是否应该将某一门专业课程中涉及的BIM技能,也就是对应的BIM软件操作直接放到课堂学时,或者作为课程设计来安排。对此笔者所在专业教研室在进行培养方案制定时进行了讨论和调研,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BIM技能教学是一种技能训练,与一般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均存在较大的不同,如果将其内容放到专业课程的正常行课中开展,会冲击课程的正常行课秩序。而且BIM技术往往是多门专业课程知识的集成,难以与某一门专业课程单独融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会造成困难。
因此,BIM技能教学的最佳安排方式是连续多个学年开设的单独设置的实践类课程。让学生能够做到系统化、集中连续地学习某一种或者多种BIM软件操作技能,并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温习,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
3.2 关于课程内容的深度
BIM技能教学课程的内容相对比较统一,如上表1所示,在本科期间主要是讲解各种对应软件的操作技能,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就是BIM教学的深度设置。明显的一点是,课程深度如果很深,那么对于学时要求就比较多,培养方案的学时上限会冲击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时分配。
以BIM建模为例,国内外在进行BIM建模教学时首选软件是AUTODESK公司出品的REVIT软件,REVIT学习要达到BIM一级建模师的水平,需要进行200小时的考前培训。按照高校的规定,200小时即使折算为200学时,也相当于12.5个学分。如果要培养学生达到一级建模师的水准,我们将在BIM建模这一门课程上面就占用多达12.5个学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从培养方案整体来看,BIM建模教学内容最多只能安排1~2个学分,也就是16~32个学时,这是不能满足建模师培训的要求的。
当然,我们也并非要在本科一年级就培养学生达到建模师的水平,大学课程本身应该以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为主,深入的应用应该是学生在自我学习和实践运用之中推进的。仍以BIM建模教学使用REVIT软件为例,REVIT如果仅仅讲解构件建模操作,与CAD和天正建筑软件有较多的共通之处,学生学习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可以在16~32个学时完成。但是如果要涉及族参数设计之类的高级应用则学时不够,对于有需要加深学习的学生来说,可以自主学习或者参加相关培训班。
因此,BIM技能教学课程内容宜以基础理论知识和软件基本操作为主,对于深入和具体的应用做到点到即止,为学生打开一扇大门,留出后面的路让他们自己前行。
3.3 关于学生选课的自主性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兼容性很强的专业,BIM技术毫无疑问是当前工程管理行业最新颖与最热门的专业技能,学生需要在课程学习之外自行深入学习,这会耗费大量时间。从笔者所在专业教研室近期组织的关于BIM的一系列活动,例如技能培训、学科竞赛等可以看出,部分本科生对于自己未来学习和就业的定位并未将BIM学习纳入其中。如选择考研的学生,往往并不愿意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到BIM学习上。由于BIM技术带有很强的实践和操作性,还有部分学生更认可就业以后,在工作岗位上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学习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由于以上原因,从高校课程设置上来讲,按照当前趋势,国家鼓励加大选修课比例,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去选择自己想要获得的知识。那么BIM课程是否已经是工程管理专业所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程了呢?对于方兴未艾的BIM技术来说,显然还不到时候,BIM建模课程甚至还无法取代CAD制图课程的地位。
因此,将BIM技能教学课程放入选修课体系更为合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大学学习生活的规划来选择修读。例如近年来高校中开展的“第二课堂”,可以将BIM课程纳入其中,由于是第一课堂之外的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更能够利用好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满足那些有需求、有学习愿望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4 对于BIM技能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的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BIM技能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BIM技能教学的开展应从师资条件、软硬件条件的建设开始,在解决条件问题之后才能满足课程开设的基础;第二,BIM技能教学宜设置为单独的、连续的多门课程,且分布在各个学年中,具体时间安排应与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形成对应,应在学生已经完成相应专业课程内容的修读之后开设BIM课程;第三,BIM技能教学课程的形式应该是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课程,教应选取型式比较齐全的实际工程图纸,配合施工方案、进度计划等进行教学;第四,BIM技能教学课程应该设置为选修课程,而不宜强行在基础课、专业课中开设单独的BIM课程,当然根据国内相关研究,在专业课程中使用BIM技能配合讲授已经比较普遍;最后,BIM技能教学的内容不宜太深,以让学生基本入门为目的,留下学习的空间,也避免占用学时过多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Z].2015-6-16.
[2]Kristen B,Kenneth S.How to measure the benefits of BIM-A casestudy approach[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12,(24):149-159.
[3]葛文兰,于晓明.何波.BIM第二维度――项目不同参与方的BIM 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教学管理 问题与对策
一、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教学管理者自身造成的问题
一是小学教学管理者的管理观念落后。教学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现如今,很多小学教学管理者认为小学教育工作非常简单,不必花费过多的精力考虑管理相关问题。造成了现如今这种缺乏管理意识、采用陈旧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脱节等情况。教学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思想观念落后,就难以实施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对小学教育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这也是现如今小学教学管理问题不断滋生的主管原因。二是小学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手段不合理。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并非是一项简单易操作的工作,它需要教学管理者通过一定合理的手段去实施,而目前的实际情况则是,教学管理者所采取的教学管理手段并不符合小学教学的要求。一是管理手段与管理目标具有较大的偏差。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管理手段往往会随着管理者的个人意愿而不断更改,难以保持既定的目标。二是管理力度不够。教学管理中出现一些问题时,教学管理者应当根据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但却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管理中断。三是管理工作拖沓。一些管理方案本应当立即实施,但由于工作的延误而造成管理手段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2、小学教学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学教学管理实际价值不高。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应当是按照既定的管理目标,运用合理的管理手段,积极地施行管理方案,以此达到促进小学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目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不过是形式主义。很多小学学校在平时并不重视管理工作,而是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标准模式。只有在教育相关部门进行学校教育考察时,才会将一些教学管理工作刻意地展示出来,这种小学教学管理的形式主义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反而阻碍了小学教育的发展。二是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落后。目前,为了能够使小学教育符合我国教育事业的要求,不少学校也在进行管理工作,但大多数学校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还是在沿用多年前的制度,而未能根据时代的变迁和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而进行相应的进步。落后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限制了我国小学教学管理的顺利进行,不仅增加了教育管理者的工作量,也造成了管理与教学脱节的情况,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实施难度都较大,不但无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无法完成教学管理的目标,导致了小学教学中问题不断。
二、解决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对策
1、处理好小学教学管理中各个方面的关系
小学教学管理涉及到小学教育各个方面的工作,要做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协调好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案之间的关系,教学管理发挥着指导教学的作用,而教学方案则是反作用于教学管理。其次,则是要协调好教学管理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关系,教学管理应当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制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管理体制。再次,则是要处理好教学管理与教师工作的关系,教学管理的进行,应当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最后,要处理好教学管理与教师发展前景之间的关系,教学管理工作应当充分考虑的教师的未来发展,以合理的管理手段,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为教学工作做出更多贡献。
2、搞好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足检查出来的;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分为若干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抓教学质量形成每一环节。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质量管理只注意质量检查的管理,而忽视创造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的管理。既然教学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全过程教教来的,那么,我们就应当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上转移到对教学全过程整个环节的管理上来。也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的管理。目前,学校教学管理中,对学生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管理不够。学生家庭作业时问没有统一规定,各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缺乏协调,学生家庭作业负担沉重,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不起来,或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宏观控制。协调并科家庭作业,帮助教师提高布置家庭作业的质量。还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与检查,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
3、加强对教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