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钱的魔力课文范文

金钱的魔力课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钱的魔力课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钱的魔力课文

第1篇:金钱的魔力课文范文

聆听了**中心小学郑**师的《刷子李》、**艺校陈**老师的《金钱魔力》和王**教授的点评以及关于略读教学的教学感受颇深。这两篇课文都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两篇略读课文。《刷子李》属于人物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学生在学习《人物描写一组》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郑**老师这堂课主要抓住刷子李的动作、神态、外貌等人物描写方法体会刷子李刷墙的动作齐、效果奇、规矩奇。其中"动作奇"这段的教学尤其的精彩,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致来身临其境般地体会刷子李刷墙时的技艺高超,使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刷子李的形象在学生脑海中跃然而出。其次是引导学生对比1—6自然段与7—11自然段,讨论能否删去7—11自然段,从而引出学生对曹小三心理变化的感知。由半信半疑到稍有信任,到深信不疑,到失望,再到佩服、五体投地。从而引出心情可谓是一波三折,用着折现图画出,让学生一目了然。但不足之处在于有提到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但没有展开教学。在阅读提示方面没有提到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没有与前文教学做到衔接。从整堂课的时间分布上来看,前松后紧,在时间的分配上还稍有欠缺。作为复文阅读的一堂课,由课内的人物心理变化的描绘延伸到课外课文人物心理变化的描述这是郑老师的可贵之处,但作为体会人物描写的文章,重点应该是体会人物的写作手法,与单元的主题有所偏颇。

第2节是陈**老师的《金钱的魔力》,上课伊始,陈老师通过京剧脸谱角色的图片引出丑角,进而以丑角切入,找出课文中的丑角以及人物的丑态。通过细节描写和情节描写体会人物的丑态。教师以自己的视角规定了学生的视角,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作为群文阅读的一堂课,三篇课文一起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有些紧张。进而课内延伸到课外,用同样的方法来让学生自由的来学习,找出《貂皮大衣》和《三万元遗产》中的丑角和丑态,体会在细节处的对比和情节上的夸张,这是陈老师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是同样没有注意体会人物的描写方法,而强调了人物形象——丑。《金钱的魔力》选自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首先要对世界名著的特点进行了解,故事情节的曲折性,人物形象的突出,人文底蕴的深刻。

阅读教学是一种半独立的阅读,在郑老师和陈老师的课上都体现了这一点。听了汪潮教授点评和讲座,让我对一些教育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在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量接受庞大的今天,略读教学成为了时展的需要,交给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并提高学生从中捕捉重要的信息的能力,我们的课文分为三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略读课文介于精读和选读之间,一课时完成。选读课文可上可不上,可上成精读,也可上成略读,这是对课型的明确,从而决定了我们上课的方式和模式。略读课文依附于精读课文,就如同例题和数学中练习题的关系,在上课时不可分开教学,由精读引入略读。在导入时需要回顾前面的课文,例如人物描写一组,要联系前面学过的人物。略读课文的特点,往往是篇幅比较长,信息量大,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结合课前阅读提示,对教学的内容要有选择性,学会舍弃,做到思路清晰。在课堂的执行方面,我们的课堂语言的表达一定要准确合理,做到遵循学理,把握学理,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创建生本课堂。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在于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学生为本,由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另外是语用课堂,语言的学习运用、语境的理解、语言的表达等等。

经过这次培训让我收获良多,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做到课型与教学方法要严密结合,略读课文必须一课时完成,在必要时可让学生在不进行预习的情况下,教师给予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达到一定的课堂学习增量。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方面,减少共性目标,增加个性目标。减少认识几个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类教学目标的制定。在上课时尽量让学生养成做批注做摘录的习惯。教师要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深入理解课文,做到在课堂教学上的深入浅出。此外,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还在于大量的课外阅读的积累。而教学略读课文所要完成的任务则是引起

第2篇:金钱的魔力课文范文

一、提前预习,做好铺垫

略读课文本身就是在精读课文学习基础上学习内容的完善,学习方法的迁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相对于精读课文的来说,略读课文的预习更加重要。

1、巧用导语理文脉

人教版教材每篇略读课文前设置了“导语”。细读教材导语,不难发现,导语不仅体现了年段循序渐进的目标,体现了单元的目标,还体现了与精读课文目标之间的关联,更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预习略读课文时,我经常让学生先读懂 “导语”,然后根据导语内容设计课文内容填空题。然后根据学生设计的填空题进行修改,作为预习作业。

例如《祖父的园子》的导语是:这篇课文中的那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默读课文,说说“我”在院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因此我抓住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设计了填空题,达到提炼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文脉,提高学生阅读略读课文能力的目的。

(1)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小动物: 、 、 、 、 ;有植物: 、 、 、 ;还有美丽的自然现象:有 、 、 、 。

(2)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她跟着祖父在园 、 、 、 、 、 、 。作者在这个园子里感受到 。

2、预习卡片扣重点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发现、探究的能力。学生预习前,教师应有所引导,不同的年级,预习课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一般是安排课内预习,让学生认识字词,读通课文,然后再参照“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初步领会文章内容。四年级的预习则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展开想象,领会课文的表达方法等,但不要求过多。到了五六年级,教师则可放手让学生课外自主预习,可用审题、读文、划生词,质疑句段,查阅资料,摘抄等方法长期训练。

3、查阅资料作铺垫

作业以课文内容为“引子”、为“话题”,诱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解、处理、整合,使学习成为自主构建的过程,不仅有益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能力、创造性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自主有效地学习。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丝绸之路》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前作业:

(1)了解丝绸之路历史背景。(2)找一找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和图片。(3)搜集《丝绸之路》的故事。

同时,对学生搜集资料都要提出内化要求:首先要通读材料,然后选择其中一两点,用上两三句话在课堂上介绍,这样的要求使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与提高。

二、巩固扩展,提升能力

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因此,略读课文的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它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1、积累拓展夯基础

(1)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在精读课文中有背诵,抄写,默写等积累,而略读课文同样也要进行语言积累。《美猴王》让学生收集写猴子的成语。《与象共舞》摘录文中直接描写大象跳舞的句子。《金钱的魔力》把托德变脸的那一段抄下来。

在教学中还可以复述课文,见机赏读,培养语感,课外把最受感动的句段摘抄下来,进一步积累语言。

(2)感悟人文,加深理解。由于略读课文教学时间短,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精雕细琢,学生的感悟往往会肤浅或者淡化。因此,教师就需要设计一些作业,着力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如《半截蜡烛》如果颁发荣誉勋章你会给谁?为什么《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如果让你为这条铁路重新起名,你会叫他什么路?

(3)发挥想象,文本再造。略读课文教学作业设计要根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设计出相应的训练作业,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例如五下第七单元就是感受人物的特点,学习从人的语言,动作,表情去感受人物的形象,于是在《金钱的魔力》我设计了:假设托德和老板发现我这张百万英镑是假的,他们会有什么变化?发挥想象,写出他们的语言、动作、表情。 这样创造性的作业设计,不再把作业局限在抄抄写写上,而是让学生想象,应用,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迁移阅读开视眼

“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走出教科书的框框,也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语)课文只是指导学生阅读的一个范例,是学生进行阅读的一点星火、一个源头,要由此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形成燎原之势,形成奔腾之水。略读课文更是学生通往课外阅读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教学略读课文时我始终把课外阅读的迁移当作最重要的作业。主旨一致:如《金色的鱼钩》――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内容相关:《刷子李》《泥人张》《快手刘》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景阳冈》――《李逵打虎》《水浒传》。

第3篇:金钱的魔力课文范文

掌握学习主动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而“问题导学”学习模式恰恰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靠自己的力量来推进学习,拥有对努力的结果进行反思的实际经验,在学习中增强才干,获得能力。“问题导学”模式以“导疑、导思、导写、导练、导读”为主要环节,以“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导学过程、达标检测、课后拓展”为基本要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重点清晰、有法可依、借助自我检测形成良性循环,逐渐掌握学习主动。

导疑:我的学习我做主(自主学习,初读质疑)。本环节从朗读课文、识记生字、了解内容、提出疑问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初步掌握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基础学习任务完全可以放手,通过自学完成,在提升能力的同时培养读有所思的习惯。

这个环节中问题的提出,这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起点。 “问题导学”之初,学生的质疑是细碎、浅层的,无法借力开展探究,无法把握学习重点。例如《汤姆索亚》一课,学生呈现的问题有:为什么皮埃在洞中一见汤姆撒腿就跑?汤姆索亚的姨妈对他怎么样?经过持续的训练和不断尝试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学生逐渐能从文章的主旨、写作特点等方面提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引领思考和探究。

例如,《金钱的魔力》一课中,学生针对“魔力”提出质疑;《将相和》中,学生对“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和“蔺相如没什么能耐”这两句话提出质疑。

这样的问题成为了学生深入探究的切入点,在读文、思考、交流的过程中渐渐走近文中人物,深切感受写作特点。

导思:我的问题我解答(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解疑的过程就是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探寻文字背后的“秘密”的同时又是和作者、编者、文本对话的过程。这是“问题导学”的关键。例如《景阳冈》一课中,导学案这样引领学生探究自己的问题:“通过小组交流和全班讨论,你们小组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你有了哪些发现和感受?”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默读静思、合作探究,交流提升有序进行。

导写:写作方法我会用(读写迁移,学以致用)。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表达的主题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文章的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的关注,在这个环节中,找准小练笔训练的切入口,既体现了读与写的整合,使学生学以致用,又是对所提出问题的深层次把握。如:《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的导写环节: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小动物、小昆虫,闯进我们的家、教室、学校。它们有什么表现?你和同学们又是怎样做的?回忆当时的情景,写下来。

导练:学习成效我知道(当堂反馈,自我检测)。导练环节中检测题的难度不可太大。既是对学习目标落实情况的反馈和自查,又促使学生在自评、互评过程中自我反思,同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再一次的巩固。

导读:同类书目我阅读(拓展阅读,增加积累)。语文是一门语言实践性课程,需要在大量的阅材料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导学案为学生推荐了同类的阅读读物,并进行阅读指导,使学生在课前提出的问题,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进行探究,使读与思持续进行。

自主学习持续发展

导学案的使用并非仅限在语文课堂上,三个使用时间的确立,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持续发展。

课堂 按照导学案的问题导学模式,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

课后 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学后反思。老师根据导学案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发还学生,督促进行整理、装订、进行阶段性复习。

期末 成为知识点清晰的复习资料,学生根据导学案进一步查漏补缺,复习巩固。

在导学案的引领下,课堂的自主学习、自主反思、自主复习,有序展开,使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形成对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自主规划能力。

自我审视与反思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采用星级评价标准,以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形式,师生共同讲解、分析。学生完成修正、自评(满分分值为两星),同桌或四人小组,检查学生的修正情况,针对遗留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满分分值为一星),完成互评。完成课后导读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内学习效果,课外阅读感悟总体评价(满分分值为两星)。

第4篇:金钱的魔力课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摹仿练笔 拓展练笔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68-01

《新课标》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1]这就是说,阅读与习作相辅相成。学以致用,阅读是“学”,习作是“用”。当前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阅读与习作的乖离:上课归上课,习作归习作。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包含有丰富的阅读与习作的知识资源,其中,摹仿练笔、拓展练笔便是“读写结合”的最佳路径。

一、摹仿练笔

摹仿能力强是小学生特有的认知特征,“仿写”是让学生熟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修辞风格,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摹仿练笔的主要方式有仿句式、仿段式、仿篇式。

(一)仿句式主要是训练学生修辞和造句的能力

一方面摹仿课文中关联词句式的典型用法,例如,“不但……而且……”“没有……只有……”等。另一方面,摹仿课文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句、拟人句等。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修辞技巧。

(二)仿顺序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表达顺序

仿顺序包括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例如,通过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游览顺序,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摹仿文中的写作顺序撰写类似文章。

(三)仿结构可以是段式结构仿写,也可以是文章结构仿写

例如,通过学习《盐的世界》所采用的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与之相对应的仿写习文。首先,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自己感悟课文的结构方式。其次,为学生创设情境,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仿写。再次,请学生互评,取长补短。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加深学生的认识。

二、拓展练笔

由于高年级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阅读经验,比低年级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写作方法,因而,拓展练笔更适合高年级学生采用。拓展练笔的主要形式包括补白类和扩写类,前者主要是补充语言、动作、场景等,后者主要是情感升华、主题提升等。

(一)教材简略处的合理拓展

有的课文重叙事、轻描写,为学生留有丰赡的想象余地。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进行拓展练笔。例如,课文《金钱的魔力》中描写了店员托德和老板的两次“笑”,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写下老板的内心世界。教学结束时,为发挥学生想象力,我因势利导,向学生提问:“当我再次光顾这家服装店时,老板又将会是怎样笑?”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旨,又能够训练学生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技巧。

(二)课文精彩处的合理拓展与改写

教材中的范文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语言优美且词汇丰富,教师在要求学生熟读熟记之外,还应充分挖掘教材并进行拓展。例如,课文《蝴蝶王国》用形象生动且富有音韵的文学语言,描绘了宝岛台湾蝴蝶谷初春时节的瑰丽景色。阅读之后,学生深深地被优美的意境所吸引,陶醉不已,好似真的进入了“金光灿灿的黄蝶谷”和 “五彩缤纷的彩蝶谷”。此时此刻,教师应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笔,或描写蝶群嬉戏枝头,或描写双碟萦绕花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续写练笔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叙事性课文具有浓厚的兴趣。有的课文叙事性强,但结局意犹未尽,耐人把玩。对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合理想象,续写故事,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后可以写《乌鸦被狐狸耍了之后》;在学习《普罗米修斯》后,让学生写普罗米修斯被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之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等。总之,续写练笔非但不会影响教学进程,反而会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可以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有机统一。

(四)引进课外读物,进行拓展练笔

教师还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将课堂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例如,学习课文《负荆请罪》后,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这个成语的历史渊源;学习课文《海伦・凯勒》后,推荐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后,引导学生阅读《鲁宾逊漂流记》,感受极端环境中生命的延展魅力。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除继续进行摹仿练笔和拓展练笔之外,还应当进一步将训练重点由培养想象力转移到发展形象思维、丰富文学语言、掌握修辞技巧方面。只有这样,才能针对课文中的情节、对话、场景合理地发挥想象力,进行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补充、续写、改写等训练。例如,学习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李白为什么为孟浩然送行?两位文学家在黄鹤楼离别时会说些什么?看孤帆远离,李白的心境如何?学生受到启发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典诗歌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优美。

综上所述,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善于捕捉机遇,为学生架起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桥梁。从阅读到写作,以写作促阅读,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方是教师与学生实现多元对话的平台,方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之最佳途径,自觉实践,持之以恒,一定能领略到成功的喜悦。[2]

【参考文献】

第5篇:金钱的魔力课文范文

一、挖掘语言示范性,在句子的典型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的课文都是经过小语专家们反复推敲、精心筛选的,无论是其思想性,还是文学性都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直接的引领、导向作用,特别是有些课文词藻华丽,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可直接用来规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教师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仿写训练。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中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作者抓住生活中的一系列细节来描写时间的来去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也来抒发自己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学生洋洋洒洒,很快落笔成文。有学生写到“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里过去;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过去;沉思时,便从紧锁的眉间过去”,有的写到“绘画的时候,日子从画板里过去;跳绳的时候,日子从笑声里里过去;旅游时,便从驰骋的列车前过去。”……这些语言优美的小练笔,正是依托于文本语言,学生有感而发,而教师不失时机地安排仿写练习,恰到好处地给他们提供了情感宣泄的空间,习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二、拓宽想象空间,在文本“空白”点读写结合

教材中的课文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文章的叙述描写总是有其艺术特点,或一波三折或故弄玄虚或欲言又止,这需要读者在读文章时精心思考,才能读懂蕴藏在内容和文字背后的东西。而这一个个所谓的“空白点”,指的是文章中含着却没有直接写出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给予方法的指导,可以不断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人类盗取火种,不惜触犯天规,因此受尽了折磨。课文重点描述了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痛苦,但是,普罗米修斯将天火带到人间后人们的反映如何?作者并设有详加描述,这就是文本的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因此,阅读课上,当我指导学生读到普罗米修斯历经千辛万苦盗取了火种以后,便顺势引导:“人类得到火种后会有什么样的神情呢?他们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我让学生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引导学生抓住人类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来描写人类的欢喜与激动,及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到普罗米修斯这一壮举都带给人类的幸福,同时渗透了写法,进行了一次有效地练笔训练!再如:《金钱的魔力》一文中先后写到了店员托德和老板的两次“笑”,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从与众不同的笑中体会一下老班当时的心情,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写下老板的心理活动及与“我”的对话。教学至尾声时,我还顺势问到:“当我再次光顾这家服装店时,老板又将会是怎样笑?怎样对我说呢?”让学生去推其发展,展望结果,发现新意。这样既训练了学生以人物想法、言行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技巧,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总之,精心设计文本“空白”内容,学生的思维拓展了,想象丰富了,语言锻炼了,可谓一石三鸟,一举多得!

三、彰显细节雕琢能力,在文本“概括”点读写结合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由此可见,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美的能力。阅读教学时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体验美。我们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锤炼的课文,往往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地方,可抓住这一“概括”点指导学生进行写具体的训练。例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写出了德国美丽景色。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景色的美丽,当学生对文中所描写的景色有一定的感悟时,我适时的引导学生:“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我们来写一写。”为了规范学生的语言,我设计了几个句式让学生填空!

此时,我仿佛看到了_____;

听到了_____;

闻到了_____。

第6篇:金钱的魔力课文范文

【关键词】语文阅读;理解词语;多种方法融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文本中的每个词语都极富有伸张力和想象力的,它承载着写作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情感倾向等,有着广阔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开拓思维,是学生语言发展的良好依托和载体,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巨大宝库。因此,教师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行之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词语,掌握词语,运用词语和发展词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效果。下面就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的方法谈几点体会:

一、借助工具书、书中注释释义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字典、词典,理解生词的意义。借助工具书了解词语的语素意义,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更多词语的意义。懂得语素的知识之后,能够更好地辨认词义。如:“水利”、“水力”两个词,我们只要理解了语素“利(利益)”、“力(力量、能力)”,就能够区别它们的词义。又如:在教学《金钱的魔力》一文时,文本中的“蹩脚”、“考究”、“阔佬”、“通融”、“窘况”、“妙不可言”等词语,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通过查词典的方法已经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这对学生了解作者刻画老板唯利是图、世故圆滑、阿谀奉承、献媚讨好的形象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在查字典时还要注意据词定义,即教会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择义。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和“我见相如,必辱之。”中的“辱”在字典中的解释有:羞辱,使受到羞辱,玷辱,谦辞、表示承蒙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也不同,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词典,选择用哪个意思更为贴切。

二、比较、分解词语释义

在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意会词义。如:《白杨》中“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一句,其中的“也”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看到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托物言志。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由树及人,借物喻人,感受作者用以神传情、意境深远来体现感情的波澜。这样,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对文本的理解,并有所感悟和思考。

分解词语是词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比如:重临:重新来临。喧闹:喧哗热闹。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的工作。通过这种多个单字字意的组合,学生能更加快捷简明的理解词语的意思,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三、近义词、反义词、互换词语释义

汉语的词汇极为丰富,几乎每个词语都会有一个或几个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根据这一特点,在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时可以灵活地采用“近义词、反义词、互换词语”来理解文中出现的新词,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词汇来替换与之意思相近的新词,以联系旧的知识来启迪新的知识。如:《梦想的力量》一文,“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家……”一句话中,要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可以找出它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刻不容缓、急不可待、慢条斯理、从容不迫等。这样,既能深刻地理解词意,又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四、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释义

经常听老师们说,理解词语和句子是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其实,这就是告诉我们要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有时,我们对于比较陌生的词语,只能会意那个词语的意思却说不出来,我们就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弄懂深层的意思,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彩色的非洲》中“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色彩斑斓”和“多姿多彩”意思相近但用词不重复,文中能体现这两个词的还有“蓝天、骄阳、绿树、红土、鲜花,以及皮肤油黑发亮的非洲人。”“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学生通过上下文的阅读,感受到词语的含义,体现到意境的色彩美和语言文字美。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在感悟理解过程中感受奇丽景象,积累优美语句。再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类似的实例,加深对这句话以及课题的理解。因此在学习文本时,要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体验,体察语寄的意蕴、情感和韵味,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操的陶冶。

五、动作释义法释

在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理解“咀嚼”,学生在理解“咀嚼”时遇到困难,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咀嚼的意思,也可以通过文中的插图理解,最贴切的是引导学生和文中的作者一样学习骆驼咀嚼的样子,直观生动地理解咀嚼的意思。

六、借助图片、多媒w等信息化手段释义

在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课时,“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片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仿佛走在林荫道上,应接不暇。”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景象,想象一下“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随之出示课件,展现其所描绘的画面,借助画面,对它进行形象化的理解,这种由“形”到“意”再到“境”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和积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想其意思,借以指导学生运用。如此赋予过程以情趣性,学生于语境中,于生活经验中,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训练了语言的迁移与运用能力,还享受了审美乐趣。

七、涵咏释义

第7篇:金钱的魔力课文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拓展

教学拓展就是结合文本适度地拓展相关内容,如主题相同的短文、片段,或链接与文本关系密切的课外知识,将文本置于更广阔、更开放的知识体系之中,能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新课标提倡有效的教学拓展要服务于课文教学的主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阅读情感。通过适度有效的拓展,整合教学信息,扩展教材内涵,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挖掘课文中的训练点进行有效的教学拓展,在实践中得到了不少收获与启示。

1 导入中适度拓展――未成曲调先有情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它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其饶有兴趣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提高学习效率。

1.1图画再现情境: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图画来导入。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时,这样导入:(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请学生仔细看图,提问“这个小村庄怎么样?美在哪儿?”一幅美丽的小村庄图片,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文本。

1.2音乐渲染情境:音乐给人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歌曲,作为导入新课内容的一种方法。如《燕子专列》一文,选用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小燕子》导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学生陶醉其中,随着优美的旋律跟着唱了起来。唱完之后,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余音缭绕中很快走进课文。

1.3语言描述情境:通过语言的描述,为学生创设情境,唤起其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一文前,教师和学生一起配乐朗读作者杏林子的生平介绍:这位就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她在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她忍着极大的痛苦,数十年坚持自学,凭着坚强的毅力,写了四十多本著名的散文、小说。杏林子的不幸人生,坎坷的命运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使学生从心里敬重这位作者,未成曲调先有情。

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恰当地选择拓展点,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受和理解,把声、形、情、境熔于一炉,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 课中适时拓展――霜叶红于二月花

新课标提倡有效的教学拓展要服务于课文教学的主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阅读情感。在教学重点、难点处适度拓展,能激活学生阅读思辩,帮助学生建立起丰满的阅读形象;在情感期待处拓展,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内心的感情之弦;在文本留白处、语言精美处拓展,品味语言,丰实文本的厚度。

2.1在教学重点处拓展:教学重点是我们教学的灵魂。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我们要善于联想,巧妙拓展。对学生来说,书本知识都是间接经验,它只有和直接经验相结合,获得直接经验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学得牢固扎实。所以,教师在教学重点处适当补充和拓宽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拉近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彻,听得有味,学得有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和学的效果。如执教《杨氏之子》一课,这篇文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文言文,难读又不易理解。文中“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是全文的焦点,执教老师先分层理解了“果”对“禽”,“君家”对“夫子家”,“此是君家果”对“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字面意思,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写作特点,感受杨氏子的机智聪慧。之后进行拓展,请学生模仿说说要是前来拜访的是姓李、姓柳、姓兰等人,杨氏子该如何应答。学生们一一答道:“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未闻兰花是夫子家花”等。这样的拓展延伸,不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中杨氏子的聪慧,而且感受了文言文的无穷乐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

2.2在教学难点处拓展:当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所需理解的文本内涵存在差距时,我们应适时有效地选择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的障碍处进行拓展,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如《金钱的魔力》一课,虞大明老师如何引领学生突破“通过故事主人公托德的‘笑’悟鬼品”这一难点呢?他借助四次效度拓展,横向拓宽学生接触文本的“面”,实现难点的突破。拓补一:紧扣鬼“笑”,初见人物的“鬼相”。虞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破解人物的形象,补充关于笑的成语,用“最……的笑”为引子,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的“笑”,为最后抛出托德的笑属于哪一种,作了层层的铺垫。学生自然想到托德属于“皮笑肉不笑”的那一类,这样,托德见钱眼开的“鬼相”初见端睨。拓补二:惊现狗“纹”,再现人物的“鬼相”。为研究托德满脸堆笑时难看的脸“纹”,虞老师用马克吐温式的黑色幽默,用图片拓展的形式再现“鬼相”。把描写托德鬼笑的139个字,拓展一张丑陋的沙皮狗脸,以具像代替文字描述,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托德在钱面前“点头哈腰”的狗相鬼品揭示得淋漓尽致。拓补三:横拓“笑”相,深入品味人物鬼相。这次拓补的两则资料,是虞老师对学生进行人物表情细节刻画的写作指导。通过不同作者对不同人物“笑”的描绘,从品味《红楼梦》中对刘姥姥进大观园时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吞个老母猪不抬头”,逗得贾府众人笑不成形的场面,来感受“笑”的千姿百态,到出示自己在《我的父亲母亲》中一段描写母亲“笑”的细节,比较体味马克吐温式细节刻画法的妙处。拓补四:再现“熔岩”,回味人物鬼相鬼品。学生再度品读托德之笑的第六小节,有了前面层层引渡,虞老师再现“维苏威火山边上的熔岩”图片,让学生再度感觉托德鬼笑之丑。这样以“笑”为主线,进行系列性拓展,为破解教学的难点之处开渠引流。

2.3在情感期待处拓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选择拓展的内容,适当地选择拓展的时间,则有助于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内心的感情之弦。例如,在学习《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刻体会的不辞劳苦,有位教师在学了课文之后引入“总理最后一段日子的工作时间表”:

1972年,被确诊患了癌症;1975年,的病情开始恶化,但他仍然拖着只剩下30公斤的重病之躯继续顽强的工作;6月10日,他会见了菲律宾总统马克斯;8月26日,他在医院会见柬甫寨首相西哈努克亲王;9月7日,他不顾病情的严重恶化,与医务人员的一再劝阻,坚持会见罗马尼亚党政代表;9月20日,他做第四次大手术,在进入手术室前一刻,他握住小平同志的手,鼓励他把工作做好。10月24日,他做了第五次大手术,这次手术后,他一再叮嘱邓颖超死后不要保留骨灰……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我们的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在悲凉的音乐声中,在教师动情的朗读中,学生完全进入了情境。他们深深地被总理的顽强,被总理的不顾个人身体所感动,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此时大家内心都充满了对的崇敬爱戴之情,可以说这样的“拓展”让人感动。

2.4在文本留白处拓展:我们的教材中,有的课文部分内容写得较为简略,其实是叙述描写留有空白,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文本更丰满。例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的结尾处:

“……(主席)示意秘书将电报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的卧室。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那么,主席这个夜晚是怎样度过的呢?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按照文中人物的描写方法,把想到的写下来。学生这样写道:“夜深了,主席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起身来到窗前,用颤抖的手点燃一支烟,透过玻璃望着夜空。唉!岸英,你就这样走了吗?眼泪不由夺眶而出……”这样的空白补充,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对阅读空白的召唤,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训练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在写完之后,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没有把这些写出来呢?你认为这种写法好不好?从而让学生明白这种“留白”的写法,体会作者语言的精炼。

2.5在语言精美处拓展:语文学科是一门积淀着人类文明的结晶、富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很多内含妙词佳句,精彩语段。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会写作方法,通过读、写的拓展训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如《触摸春天》一文,描写安静拢住蝴蝶的语句值得学生学习借鉴,“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首先引导学生去发现:短短的几句话,运用了一系列连贯的动词,就像放慢镜头一样生动展示了安静拢住蝴蝶的这一过程。在这些动词的前面还用了“慢慢地、极其准确地、悄然”这些形容词,把这些动作写得很细腻,很生动。接着,我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运用一系列连贯动作,写一写安静创造的更多的奇迹,可以写嗅闻花香,也可以是抚摸枝条,还可以写聆听虫鸣……抓住这个“读写结合点”,学生不仅有话说,有东西写,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孩子们的笔尖儿流淌出一个个奇迹,有个孩子写安静抚摸柳条,他这样写:“安静在一棵柳树下停下脚步。她慢慢地伸出右手,极其准确伸向一根柳条。她轻轻握住柳枝,缓缓拉下。她又伸出左手,小心地抚摸着柳枝。最后,她的小手停在了一个极小极小的芽蕾上。她的脸上充满了惊讶……有效的教学拓展就这样成了课堂的一汪活水。

3 课尾适度拓展――能探风雅无穷意

有人说,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我认为,一个精彩的课堂结尾也是教学中所不可忽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具有艺术性的结尾,往往会以其独具的魅力产生“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有人深思,感人肺腑。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在课文的结尾处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广阔的空间。

3.1在课的结尾处拓展: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故事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合理延伸。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的结尾:“桑娜拉上了帐子……”那么以后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这一家人的日子会过得怎样呢?我让学生续写故事,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创作平台。

3.2在作业设计处拓展:语文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或名著的节选、缩写。以此为锲机,在教学前后,教师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由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阅读中,不仅更能立体地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建立起读名著、名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学习《少年闰土》一课后可以这样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脑海中一定会常常浮现出一个头戴银项圈、手捏钢叉,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少年形象。但是,你们知道吗?三十年后的闰土,却变成了脸色蜡黄,麻木糊涂,仿佛木偶一般,是什么使他变成这样呢?我们去读鲁迅的小说《故乡》,会得到满意的答案。教《猴王出世》,便把学生带向《西游记》。……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带向中华文化,带向世界文化。让学生承载着文本,遨游在经典书籍中,开阔视野,荡涤心灵。

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语文课堂教学就如一道道菜肴,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就如烧菜用的盐,没了少了,这道菜则给人感觉淡而无味,多了乱了同样让人无法入口。因此,以“本”为本,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以“生”为本,依学定教,把对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拓展,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有机结合起来,适时、适量、适度的进行拓展,是阅读教学有效拓展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艺术论》[M],杨九俊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第8篇:金钱的魔力课文范文

师德演讲稿【1】各位领导、老师: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有爱就有一切》。

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工作已经将近两年了,一直认为“师德”是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词,是自己穷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所以也一直在思索:怎样才能在工作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师德融入其中?查阅参考书,发现许多前辈都将师德归结为爱,再回想一下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发现的确如此!爱,才是师德最核心的体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有爱才有一切。

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中的其中一个可以跟你回家,你考虑一下,想让我们之中的谁留下呢?”母亲思考之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智慧和成功!”这个故事使我更加确定,在教育中,同样是有爱就有一切!

从20xx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会发起一场“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活动,透过电视屏幕,我看到了一位位平凡、普通的乡村教师,他们带给我的震撼无法用言语表达,也让我对“师德”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看到邓丽秀丽的脸庞对着可爱的学生,哭着说:“你们一定要记得邓老师的话,走出大山!”的时候;当看到宋玉刚扎根高原15年,为了学生,15年中没有回家看过父母一眼的时候;当看到瘦弱的徐德光倾其所有换来一匹白龙马,一次又一次踏上泥泞的山路接送孩子的时候,身为教师一员中的我,更懂得他们的处境与感受,更能明白他们的付出与伟大。看到他们,我才真正明白教育就是身体力行,教育就是言传身教。人生短短数十载,可以有许多度过的方式,他们却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可是就是这条路,照亮了许许多多孩子的路。孩子们的稚嫩和老师们的苍老,形成一幅强烈视觉效果的画面,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内心。我相信每一位听到他们故事的人,都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最朴实的话语和最习以为常的生活,正是我一直在探索和追求的,最简单却也最难坚持的,那就是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祖国未来的爱!

所有孩子都是落入凡间的天使,他们的确有顽皮捣乱的时候,有不听教诲的时候,甚至有让我们恼火伤心的时候,但几乎与此同时,孩子们又表现出让人欲罢不能的欣慰和感动,听着他们向小伙伴们骄傲的谈论着:“我的老师如何如何”的时候;当暑假过后,他们喊着“老师,终于见到你了!”的时候;当他们飞快地跑到我面前,偷偷塞给我一块糖的时候,我的心被瞬间融化了!

孩子们的天真,孩子们的火热,孩子们的爱,渐渐取代了我心中原有的那份困惑和迷惘,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从事的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我所走的是一条充满青春气息的绿色道路,我带给孩子们的爱应该是真挚的、无私的爱。

祖国的花朵,需要我们辛勤的浇灌;稚嫩的幼苗,需要我们精心的修剪;天真的童心,需要我们温馨的呵护。我们的责任,就是用爱陪伴他们成长,用爱成就他们的人生。“师德”二字在我心中不再高不可攀,不再遥不可及,我只有也唯有坚持与爱同行,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师德小故事演讲稿【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常问我:“你长大了干什么?”“当老师!”

是的,小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教师。为了那梦想,常常召集几个小顽童,墙上挂上一个小铃铛,用手摇几下,表示上课了,然后便摇头晃脑的讲起了连自己都一知半解的“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那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便油然而升。长大后,当我辗转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时,才真正懂得了这已不再是儿时的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事业。这几年我一直努力着探索。究竟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优秀的教师呢?是拥有渊博的知识?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还是健康的体魄?而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要成为一名优秀老师,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使学生终生受益;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桃李满天下是每个教师最终的梦想,当然也离不开教师们辛勤的付出。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我们学校的教师无时无刻不在起着示范作用,他们以执着的精神、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发挥着光和热。

我们学校的薛老师,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最少五十分钟,然而两年了,她每天都是早早到校,一天假也未曾请过。有时候我也会好奇:“薛老师,你离家那么远,怎么从不见你迟到?”她淡淡地说:“我知道自己家离得远,所以总是早早起床,收拾妥当就赶紧出发。”“那怎么也不见你请假?”“人呀,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尤其是我们老师。有事,攒到星期天一块办;有病,吃点药也就扛过去了。”退休教师贾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勤勤恳恳三十余载,教学有方法,成绩上得去,桃李满园,誉满黄庄。我们经常向她讨教教学的秘诀,她总是淡然一笑:“什么秘诀呀!教学是个良心活,我们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也就教得好了。” 是啊,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就是师德最朴素的诠释。

一直以来,我都谨记着这句话。还记得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他叫任淸轩,干活是一把好手,但是学习实在不行,每次语文都是二十多分。教吧,比登天还难,放弃吧,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就这样,我试着发挥他的特长,让他担任班级卫生委员,平时下课找他谈谈话,情况渐渐好了起来。有一次,他不小心砸了脚,我连忙带他去村医那里买了几张创可贴,亲自给他贴上去,贴的时候,他的脚趾在微微颤抖,当我站起来的时候,我分明看见眼泪在他的眼眶里打转。后来,他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现在,他几经上初一了。去年,圣诞节的时候,他下午放学跑到我家给我送去一个包装精美的苹果,随后又赶紧去上课了,此时我终于体会到为人师的欣慰和骄傲!

有人说,从来没有哪一个职业像老师一样付出如此的多。是啊,他们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说无私吧,太老套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们的老师呀,在世人肆意践踏良知时,却用生命去维护,一遍一遍地向学生们讲述着真、善、美,不惜付出毕生的代价,何以为证?夜晚的星光可以作证,校园的一草一木可以作证,桌上大大小小的药瓶可以作证,那在门口等妈妈回家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可以作证!

“勤勤恳恳、默默无闻”这是老黄牛的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蜜蜂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蜡烛的精神。可以说每种产物的存在,都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它。教师的存在呢?支撑它的就是这种高尚的师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座的同行们,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便问心无愧。让我们捧着一颗心来,踏踏实实干教育,认认真真教学生。我坚信,今天用真心托起的太阳,必将在明天发出灿烂夺目的辉煌。

师德小故事演讲稿【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三尺讲台 无悔的选择》。

我是一个老师,对,没错,我是一个农村女教师。

农村的条件艰苦吗?苦,从教生活怎能不清苦。

那为什么还要当老师?因为三尺讲台是我无悔的选择!

小时候,曾有人问我:“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老师。”不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就喜欢老师,最怕的也是老师,能得到老师的一个表扬,我就会高兴甚至激动好几天。每次我不听话或者做错事情的时候,父母总会说:“我要告诉老师”,我心里就害怕极了。如今,在党的教育下,我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在教学生涯里,我不断地努力奋斗,对教师的含义也有更深刻地认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纯洁的眼睛,我就会感到“老师”这两个字的份量。这由知识、情感、理想、信念汇成的三尺讲台,是多么神圣。教师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这些纯洁孩子的一生。因此,我深深懂得,什么是为人师表。我时刻提醒自己,在教学工作要努力进取,不断学习,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让自身的知识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正如一位名人所言:“教学对教师本人,来说也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三尺讲台使教师照亮了别人,也升华人自己。”

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体现在每一件小事上,甚至每一个细节上。记得一天下午,预备铃打响后,我走进教室,看到一位同学衣衫不整,由于那个星期学校正在抓文明礼仪工作,所以,我盯着那位同学看了几眼。于是,全班同学一齐关注起来。我没有训斥,没有只言片语的批评,而是走上前去,帮他扣好了钮扣,整好了衣领。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很平凡的举动,竟迎来了全班学生的掌声。更想不到的是,打那以后,再也不曾见到衣衫不整的同学。就这一件小事,使我再次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平凡,再次体验到了这一平凡中的荣耀。

在讲台上,我们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百科全书,成了孩子们心中鲜红的太阳。我们能体会到最温暖的春风和情感,能体会到世上最真最纯的友爱。当我每天迎着晨风走向学校的时候,初生的太阳和孩子的笑脸一起向我问早;当我连着上完两节课,腿站得有点发麻的时候,那个漂亮的女孩悄悄把我的凳子擦干净;当我嘶哑着喉咙还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我们的班长跑出教室,带回我的扩音器;当我结束一天的课程,准备离开教室的时候,那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男孩羞涩地把一块糖塞到我的手里……这些都让我感到很幸福,很快乐。这种甜美的感受,并不在于学生的物质回报,而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带来无穷的乐趣,以及我能想象到的桃李芬芳时,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就是乐于奉献的教师精神。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这种甘愿吃苦,乐于奉献,不断进取的教师精神,铸成了教师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气度。这就是师德,这就是师魂。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三尺讲台,是我无悔的选择 。我愿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师德小故事演讲稿【4】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无限精彩,就在身边》。

曾经读过这样一首诗:

我是一个老师,我把手中的红烛高高举起,只要我的鸽群能翱翔蓝天,只要我的雏鹰能鹏程万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坚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远年轻,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让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的生命,在跳动的烛火中升华,在血液的鲜红中奔腾……

这首诗点燃了我心中的激情,激起了我教育的梦想!带着这份激情与梦想,我踏上了由知识、情感、理想、信念汇成的三尺讲台,从此,我拥有了一个神圣的名字——教师!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位大学老师也曾对我们说过: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身受聋哑盲三重残障,7岁前她一直生活在无声无息,没有光明的混沌之中, 在7岁时她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沙利文老师。沙利文用超常的耐心和爱心,将海伦从一个无知、粗鲁、暴躁易受伤害的“小动物”培养成了一位作家,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与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爱的过程。如果没有爱,怎能在黑暗的心灵中灌注光明?如果没有爱,怎能在残缺的肢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正如作家冰心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我们学校的甘老师,年过五十,仍执着奋斗在班主任岗位上,早出晚归,任劳任怨,仍像年轻人一样热情似火,深深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她们班有一名学生,性格孤僻,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不爱说话,也不和同学玩耍。上课的时候从不回答问题。经过甘老师的再三开导,孩子哭着说:“老师,我想爸爸!”原来,他以前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有一个爱他的爸爸。可是在一次施工事故中,他永远失去了爸爸。从那以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于是,甘老师每天都和他谈心,开导和他。让同学们跟他一起打乒乓球、踢毽子、做游戏。渐渐地,他从失去父亲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从失去父爱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他又慢慢变得活泼了,也开始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

有一位诗人这样说过: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会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的收获的定是甜蜜;如果你种下的是自己的一颗心,收获的一定是一轮火红的太阳。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说说“我最感谢的人。”杨席锦说:“我最感谢的是我们的张老师。有一次我爬树玩,一不小心掉了下来,一只脚骨折了,是张老师每天送我回家,帮我辅导功课。”王旭靖说:“我最感谢的是我们的刘老师。在她的悉心教导下,我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孔令冰说:“我最感谢的是我们的杨校长。他亲自种花种树,让光秃秃的校园变得生机勃勃!”……我终于领悟了爱的魔力,它如蒙蒙细雨湿漉漉地滋润着种子的梦想,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藉心灵的祈盼。爱是丰富的,神奇的,更是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