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

数字化行业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行业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化行业报告

第1篇: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

世界通信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引发整个电视广播产业链的变革,数字电视是这一变革中的关键环节。伴随着电视广播的全面数字化,传统的电视媒体将在技术、功能上逐步与信息、通信领域的其它手段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全新的、庞大的数字电视产业。数字电视出现后,电视的功能被大大拓展,比如学习的功能、信息的功能、炒股的功能、广播的功能、上网的功能,它的这种拓展意味着老百姓生活空间的拓展。有线数字电视不但是不断地,而且是无限地拓展了老百姓的生活空间。目前,许多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已分别制定出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的方案和产业目标。数字电视技术被各国视为新世纪的战略技术。数字电视成了继电信引爆IT之后的又一大“热点”。

所谓数字电视,就是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转换成用二进制数代表的数字式信号,然后进行各种功能的处理、传输、存储和记录,也可以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监测和控制。采用数字技术不仅使各种电视设备获得比原有模拟式设备更高的技术性能,而且还具有模拟技术不能达到的新功能,使电视技术进入崭新时代。

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与传统模拟电视相比,它具有许多优点,如:可实现双向交互业务、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资源利用率高等,它可提供优质的电视图像和更多的视频服务(如交互电视、远程教育、会议电视、电视商务、影视点播等)。电视数字化是电视发展史上又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数字电视不但是一个由标准、设备和节目源生产等多个部分相互支持和匹配的技术系统,而且将对相关行业产生影响并促进其发展。

数字电视技术的推广,使机顶盒这一产品迅速进入千家万户。那么,什么是机顶盒?机顶盒是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期间的产品,它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节目内容,而且改变了收看电视的传统方式。只有和当地数字网络兼容,机顶盒才能为电视机提供许多扩展功能。机顶盒,是设置在用户家中的接收端,它把卫星直播数字电视信号、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有线电视网数字信号甚至互联网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电视机可以接收的信号,使观众可以在现存模拟电视机上观看数字电视节目,进行交互式数字化娱乐、教育和商业化活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机顶盒目前有三种类型:基本型可以实现频道搜索、信息浏览等功能;增强型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视频点播、股票信息、电视购物等功能;高级型在上述两种功能之外,还可以实现交互电视、互动游戏、互联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等。

数字电视在各国的发展都极其迅速,它几乎超越了以往电视媒介中的任何一场变革。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拥有数字电视的家庭也在快速地增长。据《2004~2005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报告》提供的数据,全球的电视用户超过10亿,我国拥有3.4亿;全球电视机超过14亿,我国拥有4亿。我国的电视用户及电视机数量均占全球总量的1/3左右,可见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在全球广电数字化中的重要位置。

第2篇: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

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为充分发挥期刊的资源优势,提高刊物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形成办刊特色,为国内各行业的发展决策提供服务,构建以国家科技发展研究、行业系列政策和发展现状为主的专业研究平台,本刊特增加了“科技报告”栏目,现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及高校教师和在校大学生进行广泛征稿。凡符合此栏目刊发标准的文章,我刊将免费刊发!

征稿标准

一、征稿对象

凡是国内科技领域从事科技研究的工作者,科研机构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及其科学技术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以及专业从事科研报告调研及撰写的人员均可向本栏目进行投稿。

二、征稿范围

该栏目主要征集以下内容的论文: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报告;

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3.国家国家科技合作专项计划;

4.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研究报告;

5.国家科技基金项目;

6.国家交通运输建设科技项目;

7.国家计量质量研究项目;

8.国家标准研究项目;

9.相关行业报告,包括行业资讯报告、行业研究报告、行业预测报告、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调查报告等。

三、征稿要求

1.论文应包括题目、作者、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及注释、参考文献等要素。

2.论文字数不低于5000字。其中,标题不超过25个字,摘要400字左右。

3.来稿文章为Word排版,宋体小四号书写,正文内尽量不添加其他格式。

4.来稿文章必须提供可靠的联系方式,包括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

5.志社对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备底稿。

四、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402号楼A座503室

联系电话:010-82619981-623 传真:010-82616015

第3篇: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

据悉,此次大会为期4天,展会规模超3万平方米,内外参展厂商758家。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河北、浙江等50个国内省市团组,以及东软、华为、小米、华信、文思海辉等国内龙头企业参展参会。来自美国、印度、德国、俄罗斯、以色列、巴基斯坦等44个国家和地区150家企业参展参会,包括SAP、埃森哲、松下、IBM 、思科等25家世界500强企业。

大会同期举行会议活动57项,举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据经济、移动互联网、IT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产教融合、跨境电商等领域的10大精品论坛,举行技术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会议30 余场,商务交流及赛事活动10余项。海外客商3000余人,高端演讲嘉宾近千位,专业会议及行业用户代表超过1.5万人,参观观众3万余人。据初步统计,展会现场参展参会厂商达成意向成交项目3400余项,较上届增长了54%。

精彩嘉宾观点集锦

在当天的高峰论坛暨2017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高峰论坛上,共有14位政府代表及国内外产业领军人物进行了主题演讲。其中,包括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米格尔・尼科莱利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贝尔・各泽维奇・阿甘别吉扬; 印度软件和服务业企业行业协会副总裁甘萨伯瓦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高文等。各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纵论行业发展大势,并对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展望,全方位解读了智能产业的技术趋势以及生态构建的产业愿景。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许涛指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我国转型升级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经济制高点,我国将顺应数字经济的趋势,用软件提升数字化促进能力。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米格尔 ・尼科莱利斯 用他研究的实际案例告诉人们:脑机接口改变人与机器交流方式,人们只需要通过思考和想象,就可以控制电脑,就可以使用机械和设备,使用最新最具有竞争性的技术和工具,来实现大脑的活动,并可以很迅速、有效率地链接到相关的机械设备。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阿贝尔・格泽维奇・阿甘别吉扬 在演讲中指出,俄罗斯非常关注数字经济的发展,政府特别关注数字医疗、物联网、数据区块链等领域的应用,计划到2025年把居民数超过250人的居住点都接入光纤骨干网,97%的家庭可通过宽带上网。到2020年,所有国家机关要完成数字化管理转变,政府文件都将保存到云端,政府机关服务电子化达到80%。2019年计划大力发展5G通讯网。

印度软件和服务业企业行业协会副总裁甘萨伯瓦尔表达了中印产业合作的美好愿望,并指出, 新的资源是数据,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石油、煤炭等,全球90%的数据是在过去两年产生的,未来10年全世界的数据量将不断增加。人们需要具备各种技能才能在新的生态系统下创造价值,人们在经营业务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高文 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数字视网膜系统。城市大脑在智慧城市中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在数据分析平台和人工智能系统基础上,构架数字视网膜系统,是搭建智慧城市大脑的另外一项重要功能。将一个摄像头既管编码又管特征编码,做存储用同时也能做识别用,对城市大脑前端视觉或者是视网膜提供最完整的支持。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李杰作为工业 4.0的资深专家,深刻剖析了 “制造+智能”将是中国制造未来发展的方向,质量、效率和生产力则是中国未来最大的竞争。对于制造,第一是自己造,第二是机器造,第三是智能造,第四是传承。如果中国制造要变成制造强国,制造工艺就需要传承下去。对于智能制造的趋势。李杰教授认为,传感器的应用会越来越多;云技术应用会加大;在社交平台上,依赖社交感知生活;内容生产变得重要;数据分享可以有新的空间;定制化服务将越来越细分。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也预测了数字社会的生存方式,在数字社会,企业价值的构造模式发生了变化。过去判断企业的价值看营业额和利润,而今天看的是连接,更多的连接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今天越来越多创新的行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变革,全是和互联、软件、计算联结在一起的。数字社会的未来发展已经产生了根本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驱动产业发展的基础。

权威报告数字

中国软交会已经成为政府、行业机构、重点企业产业报告、研究成果、政策趋势的产业信息平台,每年都有多项产业信息报告同期,很多知名企业也会选择利用这个平台对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进行首发,与合作伙伴进行项目签约。

第4篇: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

《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7亿,比2004年增加了4000万左右。英国是目前数字电视渗透率最高的国家,已经达到了70%,其次是美国,渗透率为55%,日本为50%,欧洲的数字电视平均渗透率约为30%,全球数字电视平均渗透率超过16%。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在2005年通过整体转换实现了不小的突破,从2004年的106.7万户发展到439.3万户。但全国数字电视渗透率仅为1.2%,有线电视的数字化比例也仅达到3.5%。

全球数字电视发展五大特点

关闭模拟的时间表可能推后。美国FCC原来计划在2006年关闭电视信号的模拟播出,前提是有85%以上的用户可以收看到数字电视,但目前这一比例仅达到55%,因此在今年初,美国把关闭模拟的时间推后到2009年2月17日。芬兰、瑞典、挪威、意大利关闭模拟的时间表为2007-2008年,澳大利亚、韩国、法国、西班牙、德国、丹麦等国计划于2010年关闭模拟,我国的时间表定在2015年。从目前各国的进展来看,不少国家都有可能像美国一样将时间表向后推。

政府大力推进地面数字电视(DTT)。英国、瑞典和西班牙是最早开播地面数字电视的国家,荷兰、芬兰、德国、瑞士和意大利也已先后开办地面数字电视,法国在2005年3月正式开播。意大利政府对DTT机顶盒继续补助,英国为推动DTT的发展,提供免费频道FreeView,目前英国DTT机顶盒已达1080万,家庭用户数约为650万,超过了原来计划的500万户;DTT机顶盒的价格也降到了41英镑,仅为两年前的一半左右。地面数字电视之所以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腾出地面频谱进行拍卖,用以发展其它通信及多媒体业务。

高清电视处于快速发展前夕。目前全球高清频道约50套,每周播出高清节目约1000小时;全球高清电视机约2860万,订购高清电视服务的用户约1500万。美国75%以上的家庭通过有线电视收看高清频道,90%的电视台开始制作高清节目,播出节目中的55%是高清节目,其中黄金时段高清节目的播出占到85%;欧洲2004年元旦开播首个高清频道Euro1080,并在2005年增加了HD2、HD5两个频道;德国2005年开播了高清频道;BshyB、BBC和法国将在2006年开展高清卫星服务,BBC计划在2010年全部进行高清节目制作;日本和韩国在高清电视方面启动较早,目前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我国目前只有央视的“高清影视”及上海文广的“新视觉”两套高清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推出多套高清体育频道,搬迁新址后将实现全高清播出。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十一五”规划,2010年将达到10套高清节目的制作能力。

数字化技术推动行业渗透。主要表现在数字电视与IPTV、基于3G以及基于广播式网络的手机电视等领域。

宽带业务是有线与卫星竞争的砝码。直播卫星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在美国已经形成了与有线竞争的态势,在欧洲则占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五大趋势

整体转换全面开花。今年,广西、海南、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淄博、宁波、厦门、福州、泉州、临沂、遵义、江门等一大批省市将开始进入整体转换阶段。

省级/跨省的统一运营模式进一步展开。由省级网络搭建数字电视前端,各地市通过省级前端开展数字电视业务的模式首先在广西、江西、陕西等已经完成全省网络整合的省份开始,像广东、辽宁等省份,虽然未完成网络整合,但将首先通过数字电视业务进行业务合作,省网将信号传送到未搭建独立前端的地市合作开展数字电视业务。中广有线整合的14个地市分布在5个省份,但都共用搭建在温州的前端平台。杭州华数在完成整体转换之后,也在将其节目业务拓展到其它省市。这一模式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甚至对于今后CA、数据广播等技术接口的统一规范带来良性的推动。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开始真正增值。在数字电视机顶盒终端普及之时,数字电视平台的附加价值将得以发挥。今年将有更多的信息服务提供商介入数字电视平台,信息增值业务甚至可能先于付费频道捞到第一桶金。

第5篇: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

数字技术大潮的到来,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受到深刻的影响,中国的电视产业也不例外。而数字电视节目播出的各项试验,也正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国家职能部门积极进行着。

数字电视是什么?

看电视,玩游戏,这当然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常用词汇。可是,数字电视的诞生,彻底打破了这些界限。电视,不再是个人娱乐工具,而成为观众可以互动参与的工具。利用数字电视的交互功能,传统电视广播的完全被动式接收服务,转变为观众可以控制的主动式服务,由此带来节目的多样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数字电视”的含义并不是指我们一般人家中的电视机,而是指电视信号的处理、传输、发射和接收过程中使用数字信号的电视系统或电视设备。其具体传输过程是: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经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卫星、地面无线广播或有线电缆等方式传送,由数字电视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因为全过程均采用数字技术处理,因此,信号损失小,接收效果好。相对于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在各方面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电视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历程

1985年,中国部分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数字电视的跟踪研究工作,并采用国外芯片试制出一批我们现在所说的“数字处理电视机(DPTV)”。这一过程为我国进行数字电视技术研究积累了经验;

1989-1998年,为发展高清晰度电视(HDTV)做了一系列准备和研发工作;

1999年初,成立了“国家数字电视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领导小组”,同意规范和协调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组织制定数字电视标准体系、推进时间表、发展目标以及相关政策。同时信息产业部也成立了“数字电视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组”。这一举措进一步加大了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组织推动力度;

2000年和2001年是我国数字电视广播试验年,在北京、深圳、上海三个城市进行数字广播试验;

2003年―――广电“数字年”。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出台“数字电视进程表”, 将在全国更大范围内进行数字电视商业广播试验,这也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推动数字电视的决心。

2004年―――中国的数字电视进程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尽管数字电视业的投资机会一直只是重重暗涌,但2004年的数字电视产业还是发生了系列引人关注的改变。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提出“内容为王、服务为王”的口号后,全国各省市开始推行“整体平移”,为数字电视产业化的推广打下了基础。根据国家广电总局计划,中国将在2005、2008、2010、2015年四阶段完成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过渡。

2005-2006年,在《2005-2006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目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06年3月15日,青岛、杭州、深圳、绵阳、南阳、梧州、河池完成了城区的整体转换。

2006年我国数字电视进展分析

整体转换大范围启动

海南、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淄博、宁波、厦门、福州等一大批省市开始整体转换;

省级/跨省统一运营模式进一步展开

由省级网络搭建数字电视前端,各地市通过省级前端开展数字电视业务的模式首先在广西、江西、陕西等业已完成全省网络整合的省份开始,像广东、辽宁等省份,虽然未完成网络整合,但将首先通过数字电视业务进行业务合作,省网将信号传送到未搭建独立前端的地市合作开展数字电视业务。中广有线整合的14个地市分布在五个省份,但都共用搭建在温州的前端平台。杭州华数在完成整体转换之后,也在将其节目业务拓展到其他省市。这一模式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甚至对于今后CA、数据广播等技术接口的统一规范带来良性的推动。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开始真正“增值”

有线电视网络一直以来以传送电视节目为主,虽然也曾开展数据广播等增值业务,但收效甚微。随着整体转换的实施,数字电视机顶盒终端将迅速普及,在此规模效应之下,数字电视平台的附加价值将得以发挥。今年将有更多的信息服务提供商介入数字电视平台,信息增值业务甚至可能先于付费频道捞到第一桶金。

高清与直播卫星产业链开始构建

高清与直播卫星在06年将探索出节目商、广播机构、运营机构之间的合作模式,形成新的产业链条。

节目资源在新媒体格局下开始重新分配

在数字电视、付费电视、高清电视、直播卫星、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城市户外电视IPTV等多种运营模式、传输方式全面浮出水面的时候,原来节目制作、发行、电视台播出、影碟发行的业务流程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市场规则,节目资源必将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格局里开始重新分配,并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市场调节渐渐磨合出新的行规。

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趋势

2005年底,全国数字电视用户达413万户,比2004年增长3倍多。数字付费电视业务在2005年有了较大起色,全国已有108套付费电视开播,付费数字电视用户达139万户,比2004年增长2倍多;付费数字电视收入达到3亿余元。

2004-2006年全国有线数字电视试点预热,数字电视产业已经从初期阶段发展到全面启动和快速发展阶段,随着试点城市整体转换完成,为全国数字电视产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各地区有线网络运营商都在结合自身条件,推进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全国各地区相继开展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数字电视用户增长迅速,2006年国内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294.4万户,比2005年增长了275.2%,预计未来三年有线产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2007年,全国各地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大规模推进。截止到2007年3月底,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量为1449万户,相比2月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量1361万户,增长了88万户,就2007年2月的单月增长20万而言,3月份用户发展明显提速。3月全国新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基本集中在西南、华南沿海、和西北地区。这三个地区的新增数量已经占到全国新增总量的70%。2007年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增长的高峰期将会出现在下半年。主要是由于很多地区将整体转换启动时间安排在了2007年的中后期,如计划在五月份开展整体转换工作;河北、新疆等地也会相继在五月后开始进行整体转换工作。由于这几个地区的网络基本上已整合完毕,一旦启动整体转换就将会带来大量的新增用户。

专家预测,从2002年到2015年,国内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将由400亿元扩张到5000亿元,2010年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规模将达到2050万台,其中蕴藏的市场机会超过万亿元。而整个数字电视产业的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市场潜力不可估量。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的数字电视必将得到长足发展,由此带动的产业链市场价值更是以千亿元计算。

数字电视将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这不仅仅是技术革命,而且将带来广播电视运营体制管理方式以及用户收听收看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甚至对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资料链接

《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

一、区域划分

除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外,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

东部地区包括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

中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海南、四川、安徽、江西、广西、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

西部地区包括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云南、贵州。

二、时间划分

分2005年、2008年、2010年、2015年四个阶段。

三、过渡计划

第一阶段:到2005年,直辖市、东部地区地(市)以上城市、中部地区省会市和部分地(市)级城市、西部地区部分省会市的有线电视完成向数字化过渡。

第二阶段:到2008年,东部地区县以上城市、中部地区地(市)级城市和大部分县级城市、西部地区部分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少数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

第6篇: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

从2003年以来,世界报业协会连续5年推出了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这个排行榜虽然只是《世界报业趋势》年鉴中总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业界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比较大的社会影响。

通过这个排行榜,我国每年约有20家日报走向世界;通过《世界报业趋势》,每年我国有40余家报纸走向世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日报走向世界,随着越来越多国际组织对中国报业大国地位的认可,国际报界以及国际社会越来越渴望深入了解我国报业,渴望中国能够充分利用越来越多的国际舞台展示世界报业大国的风采,渴望与中国的世界级日报交流成功的经验……

报纸发行量变化与报业结构变革

世界报业保持着继续增长的势头。在第60届世界报业大会上,世界报业协会总干事鲍丁先生报告时指出,全世界报纸发行量2006年度增长了4.61%,日报种数增长了4.33%,日报数量增加到了11207种,日报发行量从2005年度的5.15亿份上升到2006年度的5.56亿份;5年来,世界日报种类数量增长了19.63%、发行量增长了14.76%。可见,世界报业表现出比较旺盛的生命力,保持着良好的成长活力,因此认为全世界报业走向衰败或者即将消失的悲观论调显然是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

当然,如果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报业走向衰败或者即将消失的悲观论调是有一定的事实基础的。比如,美国报业的衰退趋势与世界报业的整体增长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报纸发行量从2005年度到2006年度下降了1.9%,从2002年度到2006年度下降了5.18%。导致美国报纸发行量下滑的首要因素是晚报市场的萎缩,晚报发行量2006年度比2005年度下降了4.62%,比2002年度下降了19.62%,晚报种类数量近30年来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之中;其次是早报市场的萎缩,晨报发行量2006年度与2005年度相比下滑了1.48%,与2002年度相比下滑了2.52%,也许因为晨报的种类数量近20年来保持增长的势头部分地减缓了晨报发行量下滑的趋势。与之相应,美国报纸的股票价值也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尤其是2005年度全美报纸股票价值下降了20%,少数公司下降了30%以上,如纽约时报公司下降了35%;20多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下降了20%以上。

因此,美国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1997年度,美国报纸发行量居于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2006年度,美国报纸发行量退居世界第四,日本退居第三,中国、印度分别升居世界第一、第二的位置。

中国报业雄踞世界第一的位置得力于近20多年来报业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结构发生了两次历史性的变革。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行业和专业报纸的崛起极大地改变了我国报业结构,行业和专业报纸的发行量一度占据了我国报业发行量半壁以上的江山①。这种形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综合性报纸的改革以及都市类报纸的诞生。综合性报纸的改革,特别是都市报的发展壮大促进了我国报业结构的第二次历史性变革。两次报业结构变革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报业内涵,壮大了中国报业,奠定了中国成为世界报业大国的基础。尤其是第二次报业结构变革的成果在世界日报发行量前百名排行榜上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第一届(2003年)排行榜上,中国大陆15家上榜日报中8家是都市报;第五届(2007年)排行榜上,中国大陆25家上榜日报中至少17家属于都市报。可见,这两次报业结构的历史性变革不但是我国报业走向世界的重大转机,而且是促进世界报业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力。

对于目前国内业界、学界仍很热门的“报纸消亡论”话题,笔者也曾与欧洲多位学者交流探讨。他们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报业如同新兴的工业化进程一样,正是朝阳产业。那么,处于后工业时代的美国的学者率先提出的“报纸消亡论”在中国被大规模地传播,至少表明中国传媒学术研究存在三个误区:一是把美国当作世界,以为美国观点就能代表世界观点,缺乏全球的眼光;二是对于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和国家缺乏深入研究和评介,学术研究和新闻传播的方向存在偏差;三是缺乏扎实的本土化实证研究。笔者认为,“报纸消亡论”的传播暴露了我国新闻学理论以及传媒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些盲区。从世界日报发行量前百名排行榜透露出的趋势来看,科学地研究我国报业结构变革与报业发展壮大的关系,成为向世界报界揭示中国这个报业大国成长足迹的基础。当然,这也是预测我国报业发展趋势的基础。这是一项重大的科学研究课题,需要尽快破题。这项研究成果的取得不但是中国报业走向世界的理论支撑,也将是中国传媒经济学走向世界的理论基础。

传媒生态变迁与管理系统创新

计算机、网络、手机的普及,不但促进着报纸业务流程的变革,而且促进了报业环境的巨大变革,尤其是催生了多种多样的新媒体,显著地改变着传媒生态结构,使得全世界报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显然,数字技术因素导致的报业或传媒公司的结构变革对报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报业管理系统创新日益急迫。

世界报业协会的《2007世界数字媒体趋势》②报告显示,各种各样的数字媒体成为报业发展的新机遇: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第三大渠道,第一大渠道是电视,第二大渠道是报纸,如果报纸与网络、电视结合,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③。

网络媒体种类或形式不断增加,加剧了传媒生态结构的变革。传统文本网页为主的网站成为绝大多数报纸网络版本的主要形式,越来越多的报纸利用网站培养读者,并提供订阅印刷版本的服务和鼓励订阅印刷版本的增值服务,使网络成为印刷版本的重要销售渠道。来自欧洲和北美洲的研究报告显示,报纸的在线新闻报道使报纸的读者量增长了至少5%。与此同时,报纸开发博客(blog)、播客(podc ast in g)和视频(video)等新兴网络媒体,不但使它们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渠道,而且使它们成为广告营销的主要渠道。

如2005年到2006年间,在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三种网络传播形式是视频(50.2%)、博客(29.6%)、播客(20.2%)。博客自2004年成为主流在线媒体形式以来,每天以增加17.5万个新博客的速度在增长,5000万个博客带来了每天160万的点击率。播客自2005年出现以来,已经成为新闻报道、娱乐信息的大众化媒体,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正在开发播客平台,不但作为新闻报道和娱乐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且作为在线广告的重要渠道。网络视频从2006年到2007年成为热门的在线广告渠道。达拉斯晨报网站的视频广告收入今年将超过25万美元。目前全世界媒体广告收入大约10%来自网络,但是有一些报纸走在了前列,如道琼斯公司、华盛顿邮报公司报告,其网络收入占整个公司收入的比例超过了10%。

手机越来越成为报纸新闻报道和广告经营的主要战场之一。如在日本,订阅朝日新闻网站新闻和体育消息的手机用户超过了100万,相应创造了近800万人民币的年收入。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30个成员国中,2004年手机新闻订户创造的收入已经达到3.8亿美元,与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增长相比(1995年增长速度超过了63%),21世纪的手机新闻订户发展速度似乎进入了高原平台,自2001年以来保持不低于20%的稳定速度。新闻在亚洲、欧洲已经成为手机用户支付的三大费用之一。世界报业协会专家组预测,按照现有发展速度,到2011年全世界30亿手机用户中将有42.2%的手机新闻订户。手机新闻市场的开发成为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竞争的新战场。为了开发手机用户市场,无论是新闻采编部门还是广告部门,都需要变革工作流程,以期能够提供文本、图片、视频、铃声、音乐等多种版本的服务,这些服务的管理需要报纸管理系统的革新。

面对新的传媒生态,报纸管理者如果要保持经营利润的增长,就要善于利用这些新的网络媒体,加速数字化报纸的建设,占领传媒技术的制高点,促进报纸新闻报道、广告经营的整体水平提升。适应新的媒体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报业公司加大了数字技术的投入,增加了网络版部门或网站部门的人力资源,制订了长远的报业公司结构变革战略:从原来单纯的印刷版本的报纸企业向着多媒体的新闻机构方向发展。制定和实施数字化媒体管理战略成为世界报业革新的基础。从我们比较研究的情况看,我国报业需要加强数字化发展的战略规划,管理理念需要革新,管理制度需要改造,管理方式需要变革,管理人才需要培养。

广告市场变迁与报业经营变革

全世界报纸广告收入2006年增长了3.77%,世界报业协会总干事鲍丁在报告中指出,但是报纸广告收入占整个广告市场的份额从2005年的29.8%下降到了2006年的29.6%。报纸仍然保持着第二大广告媒体的地位,大于广播、户外、杂志、网络的广告收入总和。如果把报纸和杂志归类为印刷媒体,其广告收入占有的市场份额超过了42%,为第一大广告媒体;其次是电视,占有的广告市场份额为38%。

与此同时,新媒体保持着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尽管有学者预测在未来10年内新媒体难以撼动传统媒体的地位,从2001年到2010年间,全世界报业广告收入将从1000亿美元增长到1400亿美元,但是报业广告占有的市场份额从35%下降到27%左右,全球网络广告收入将从10亿美元增长到40亿美元,市场份额从3%上升到10%左右。按照这样的速度,在未来20年内,网络广告占有的市场份额有可能超过印刷版本的报纸,与电视并驾齐驱。传媒生态结构的变迁引导着传媒广告市场结构的变化。

在中国大陆市场上,报纸广告收入2006年比2005年上升了16%,比2002年上升了58%,这是令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报界羡慕不已的良辰美景。日本报业广告收入2006年比2005年减少了3.2%,比2002年只增加了10%;美国报业广告收入2006年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1.68%,与2002年相比只上升了5.69%;英国报业广告收入2006年比2005年减少了4%。这组数据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首先,今天的日本、美国、英国等后工业化国家报纸广告市场份额的萎缩现象是否会成为明天乃至后天中国报业面临的形势?其次,中国报业的广告市场利好是我国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带来的。这种利好形势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经济结构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在国际分工的环境下,特别是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越来越多的外向型企业面临着产业升级压力,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正在发生更替,即我国报业面临的利好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革。第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变化,尤其是前几年在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的环境下,着眼于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正在调整,如从鼓励房地产发展转为控制房地产发展,对于报业广告来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一言以蔽之,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广告源结构的调整。这种广告源结构的调整必然引起传媒产业内各类媒体广告市场份额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报业如何保持已有的市场份额,并能够努力提升市场份额,成为了报业经营的重要议题。

在印度市场上,报业广告收入2006年比2005年增长了23%,比2002年增长了85%,分别是中国大陆同期指标的1.5倍、2倍多;南非同期广告收入分别增长了20.7%和141%,分别是中国大陆的1.3倍、2.4倍;从2002年到2006年间,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爱沙尼亚、土耳其、斯洛伐克等国家报业广告收入增长率分别是中国大陆的1.1倍、1.6倍、1.9倍、2.1倍、2.6倍、3.1倍……可见,无论是新兴的报业大国印度还是走上民族平等道路的南非,无论是准工业化国家土耳其还是东欧的诸多转型国家,报业在开发广告市场方面都值得我国报界借鉴。印度与我国一样,都属于世界人口大国,都属于正在兴起的工业化国家,都具有佛教文化传统,因此与英美日等后工业化国家相比,印度报业开发广告市场的经验更具有可借鉴性。同样属于转型国家,东欧地区诸多国家报业面对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环境,近5年来在广告市场开发方面取得了比我国优异的业绩,对我国报界也更具有可借鉴性。因此,在面对广告市场变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同行经验方面,我们既要面向成熟的英美日等国家,更要面向新兴的国家和地区。面向世界,而不是面向英美,才是我们走向世界、走向明天的阶梯。

(作者系《世界报业趋势》(WorldPressTrend s)年鉴特邀撰稿人)

注释:

①陈中原:《我国报业市场近十年变化趋势》,《中国报刊月报》1996年第6期

第7篇: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

纵览中国游戏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到精细的成长历程。2005年,上海久游公司成功推出舞蹈类休闲音乐网络游戏《劲舞团》,开启中国网络游戏细分市场的先河。此后,各家企业开始重新审视细分市场在整个产业中的地位,逐步尝试新业务、新模式、新技术,为中国日后整个网络游戏市场格局的变化埋下了伏笔。故而,多数抢占网络游戏细分市场先机的企业,在中国游戏行业赢得立足之地,如《英雄联盟》、《大掌门》、《我叫MT Online》等。

属于“创造经济”的游戏产业,可以在结合创意性、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跳跃式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产业和文化同步发展,还能够创造新的高附加值产业及就业岗位,为互联网娱乐注入新鲜DNA。据游戏工委(GPC)、CNG中新游戏研究(伽马数据)联合的《201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游戏市场(包括网络游戏市场、移动游戏市场、单机游戏市场等)实际销售收人达到8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

行业发展趋势表明,下一代互联网娱乐有两个重要的DNA:“向下”和“向上”。“向下”即立体融合和多维呈现,“向上”即技术革命和全球创意。因此,2013年以来,中国游戏产业进入了一个“多领域渗透”的发展阶段,文化间的“立体融合”进一步深入。在PC端、移动端、TV端和主机端等层面,技术与创意有了更加广泛的结合基础。

游戏与其他文娱产业加速融合

分析近年来游戏产业“跨媒介”成果,具体而言,游戏产业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大分支,正在加速走向文化融合之路,游戏与影视、音乐、文学等作品乃至其它文本的跨媒介互动,成为文娱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景观。

从图书改编游戏影视,游戏影视跨界合作两个维度观察来看,文娱产业融合发展程度日益亲密。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哈利波特》、《古墓丽影》、《指环王》等小说在畅销之际,往往被拍摄成电影或者改编为游戏;而在国内,这种跨媒介现象也逐步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例如,网络游戏《笑傲江湖OL》上线之际,同名电视剧也开始热映;而且,根据文学、漫画等作品改编的游戏产品数量也越来越多。例如,根据《我叫MT》同名漫画改编的移动游戏《我叫MT Online》,根据《斗破苍穹》同名小说改编的客户端网络游戏《斗破苍穹Online》等。

所以说,现代信息消费的方式正在发生变革,游戏与其它文娱产业使用相同形象,形成具有相关性的文化创意融合体,甚至树立一个知名IP,这对中国游戏产业与其它文娱产业融合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多维呈现创造新兴商业机会

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正在为释放游戏消费潜能奠定多元化经营基础,并将TV、PC、Smart Phone、Tablet Computer等终端有效地转变为泛娱乐利用价值,不仅使游戏用户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满足,还将在互联网娱乐领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与此同时,游戏产业凭借数字化和多维化的系统支撑,正在打破传统互联网娱乐垄断。一个以授权IP为轴心,以游戏运营和网络平台为基础,能够“多领域、跨平台”开发运营,边界与业态更加融合的立体游戏产业雏形将进一步凸显。

区别于传统文学、影视、音乐作品的单体消费,游戏将充分发挥文化娱乐纽带作用,不断延长文学、影视、音乐作品生命周期,促进二次消费甚至多次消费。同时,游戏还可以抽取文学、影视、音乐作品内容、内涵,以多媒体互动娱乐的方式,让文学、影视剧的角色长期“占领”PC端和移动端。

游戏作为第九艺术,对于其他艺术形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影视剧创作开始采用游戏中的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以及借鉴游戏关卡的制作思路,从而帮助观众迅速进入剧情,以响应人们日益碎片化的生活模式;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与影视作品在美术或者视觉上逐渐接近,用户因此可以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电影角色,体验多样电影情节。

总之,互联网娱乐增强游戏产业活力已是大势所趋,游戏产业得以长远发展的社会基础正在完善和巩固起来。

新技术让游戏脱胎换骨

从历史维度看,游戏制作水准往往和产品重心的考量密切相关,从系统设计到数值规划,再到产品运营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路径依赖。然而,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为游戏带来升级空间,成为游戏产品脱胎换骨的理想试炼。

在平行市场竞争中,客户端网络游戏一直以画面质量和玩法丰富为其核心竞争力。2013年,客户端网络游戏市场充分兼顾我国游戏行业多模式共存、多阶段交叉的现象和特点,使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两者交错互动、融合发展,既提升了游戏画面品质和互动体验,也形成了当前互联网娱乐实践和发展的主流思维。

相对于老款产品而言,2013年新上线的客户端游戏作品以技术革新为主要特色,传统大型客户端游戏企业发挥自身整合优势,凭借技术积累实现厚积薄发。例如:《新天龙八部》为弥补老版本游戏画质落后的弱点,采用双端运营技术,实现了《新天龙八部》与《天龙八部》用户数据互通;《圣斗士星矢online》采用像素级贴图技术,更加逼真地还原原版角色形象。

除客户端网络游戏外,2013年以来,网页游戏同样取得快速进步,部分精品网页游戏的画面、画质与客户端网络游戏不分伯仲。近年来网页游戏技术在多个方面实现关键突破,部分游戏企业更是大胆启用新技术,主动争取先动优势,网页游戏因此衍生出大量新类型、新玩法产品,市场呈现多种类型游戏共同发展的局面。

技术升级与创新激发了网页游戏企业在研发和运营上的市场活力,有别于市面的网页游戏因此脱颖而出。例如,随着Flash增强对键盘操作反应能力,动作类游戏逐渐成为网页游戏主要细分市场之一;页面处理技术的提高,使网页游戏内置语音视频功能得以实现;3D技术的进步增强3D类网页游戏的市场竞争力;新技术甚至支持客户端游戏功能在WEB端上实现。

2013年是移动游戏元年,处于创新焦点的移动游戏市场正在演变。移动智能设备快速普及,网络通信技术更新等共同推进移动游戏市场发展。作为移动网络游戏所必须的硬件条件,iOS、Android等智能移动设备的快速升级与普及催生跨终端、融合性移动游戏产业形态,并为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增长提供了用户基础。据游戏工委(GPC)、CNG中新游戏研究(伽马数据)联合的《201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数量达到3.1亿人,比2012年增长了248.5%。

移动宽带技术更新,3G/4G宽带连接速率保证游戏画面流畅,也为高精度的画面和复杂的场景提供了网络基础。移动游戏开发商受到游戏盈利模式的鼓励,增加产品数量,丰富产品类型,在竞争中不断升级。层出不穷的新玩法和愈渐重度的市场需求,推动着移动游戏研发商将游戏体验创新视为实现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因而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

中国游戏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与国外、单机与网络将融合发展

国外游戏市场销售收入高,玩法创新,部分有实力的团队将借鉴国外游戏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开发技术并借鉴优秀的开发理念,结合本土市场的特殊性,打造下一代国产游戏产品。

融合发展不仅带动国内市场销售收入,同样也有助于国内游戏与国际化接轨,面向国际开发产品,增加中国游戏海外出口收入。据游戏工委(GPC)、CNG中新游戏研究 (伽马数据)联合的《201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人达到18.2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了219.3%。

同样融合发展的还有移动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下一代移动单机游戏也将有更丰富的联网交互内容。移动网络游戏也将优化离线时的游戏体验,调整联网时间占比。

渠道化/平台化竞合关系利于产业良性循环

游戏企业通过搭建平台、渠道,将从一定程度上提升行业内用户挖掘和互相学习的速度,使溢出效应达到最大化。同时,由平台或者渠道间竞争与合作引发的模仿效应会使企业战略思想前后横向传递,从而使整个行业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企业渠道化或平台化发展是基于对用户价值的挖掘,其核心是在一定市场范围内用户的高度集中,这有利于提高渠道或平台由于集聚用户、产品资源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增强渠道或者平台的市场竞争力。而且,渠道或平台属于公开、透明的一种发行方式,其形成和发展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之一,能够给予广大用户充分的游戏消费选择,更是企业拓展游戏用户资源和巩固企业市场地位的内容和路径,是有利于激励游戏企业重视创新产品、升级服务的良性竞争法则。

从合作的角度来看,企业渠道化或平台化发展是深入整合行业资源的代表,是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新型产业发展关系的内在要求,这有利于合作企业在产品、用户和渠道方面各取所需、互利共赢。并且,渠道化或平台化思路强调企业在某个层面的“根植”性,不仅涵盖企业在用户资源掌握和获取方面的作用,还包括企业在游戏产品进出口领域的张力。

精品游戏将会促进市场长期增长

精品游戏成为促进游戏市场增长的持久引擎,各游戏企业通过一系列转型升级举措切入市场深层,并确立了精品化的游戏路线,即“压缩产品数量、聚焦集约化经营”的战略部署。

第8篇: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

一、加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建立持续改进的节能管理机制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对近千家企业进行了能源审计。审计发现,虽然节能工作开展多年,但是节能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节能技术获取渠道不畅通、节能目标责任不明确、能源计量统计薄弱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制订标准入手,沿着试点、示范、总结、推广的路径,开展了能源管理体系研究和建设。

2008年6月30日,地方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DB37/T1013),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试点,从钢铁、化工等行业选择了8家有代表性的企业,指导他们建立能源管理体系。2009年我们完善了地方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出台了《山东省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和《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审核评价指南》、《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等配套标准,编写了培训教材,成立了咨询专家组,逐步扩大推广范围。截至去年,已在68家企业开展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其中13家通过了认证机构认证。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就是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借鉴成熟管理模式,将过程分析方法、系统工程原理和PDCA循环管理理念引入企业能源管理,在企业建立覆盖能源利用全过程的管理体系,构建四个机制:一是构建节能遵法贯标机制,实现主动收集并自觉贯彻节能法规、政策和标准;二是构建能源利用全过程控制机制,实现对能源利用的各个过程和环节进行策划设计、运行控制、监测分析;三是构建节能技术进步机制,实现主动追踪、获取、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节能技术进步常态化;四是构建节能文化促进机制,实现企业逐步完善节能制度,员工逐步提高节能意识、养成自觉节能习惯。从而实现节能工作持续改进、能源消耗持续降低。《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对企业的10项要求,都可以通过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落到实处。因此,我们把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作为山东省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总抓手。

在山东省开展能源管理体系研究和建设过程中,能源管理体系国家标准(GB/T23331)和国际标准(ISO50001)分别于2009年3月和2011年6月。能源管理体系作为促进企业节能工作的新方法,得到国内外普遍认可和积极推进。

二、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造就专业化高素质节能人才队伍

企业作为节能主体,节能管理队伍专业知识不足、整体水平不高、人员不稳定的问题一直存在。2007年,我们按照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关于“重点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的要求,开始了研究和试点。2009年,山东被确定为全国能源管理师试点省,这项工作进入了快车道。目前,已有3956人取得能源管理师资格,在1843家重点用能企业履行节能管理职责。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组建课题组和咨询专家组,明确研究试点的重点、步骤和责任。

(二)设计管理制度

制定了《山东省能源管理师管理办法》、《山东省能源管理师资格培训和考试实施细则》和教学考试大纲,对能源管理师资格取得渠道、报考条件、培训、考试、岗位职责,以及用能单位配备能源管理师并支持其履行职责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三)精心编写教材

我们组织了100多名专家,历时四个多月,耗资100多万元,编写了包括《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节能技术》和《节能法制与政策制度》三个分册的完整培训教材。

(四)完善教学工作

在全省设了4个辅导点,配备了30余名老师,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提前1—2个月把教材发给学员自学,然后集中辅导。

(五)严肃考试纪律

实行全省统一考试和教考分离。成立独立于教学组的命题组,辅导教师不得参与命题工作。省节能监察总队与所有涉题人员签订保密协议,确保考试公平和质量。

(六)发挥能源管理师作用

从企业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和节能监察机构现场监察等工作反馈的情况看,有能源管理师的企业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企业。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策,为能源管理师履行职责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加强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打造企业能源管理信息平台

“十一五”以来,山东省一些企业建立了集能耗数据采集、实时监测、分析调控为一体的能源管理中心,带来了2—5%的节能量。2009年,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能源管理中心在企业尤其是耗能大户,有需求,有作用,但水平参差不齐,效果差别较大,主要是缺乏有效指导。于是我们有计划地加强了这项工作。

(一)培育能源管理中心示范企业

支持钢铁、有色、化工行业4家基础比较好、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企业,建立示范性能源管理中心,以发挥引导作用。

(二)出台《加快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意见》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建设100个示范能源管理中心,从而带动重点企业实现能源管理的三个转变:由条块分割式管理向以远程综合监控为基础的扁平化、高效管理转变,由分散管理向以集中管控为核心的一体化管理转变,由传统管理向以建立能源系统评价和考核体系为宗旨的价值管理转变。

第9篇:数字化行业报告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互联网+”主要是指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对各个传统行业的发挥暂进行创新升级,从而在各个行业中形成新的发展形态,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意义重大。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传统会计业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发展开始更加注重对云会计的管理和应用,高职院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要也发生了变化。为此,高职院校教育人员需要借助“互联网+”背景优势,将会计教学和“互联网+”思维进行融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的促进高职会计实践教育教学发展。

一、“互联网+”背景对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1、能够拓展的会计商业报告语言

能够拓展的会计商业报告语言是在互联网、跨网络平外等支持下专门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有效应用的计算机语言。这种拓展之后的会计商业报告语言是将会计准则和计算机操作语言的结合性体现,在经过一系列的计算机语言分析和识别下能够对财务会计信息语言进行统一的识别和分类管理。可拓展会计商业报告能够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相关使用软件应用提供更深层次的处理,实现财会信息的一次录用、多次使用。在高职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中,应用可拓展商业报告语言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快速收集、分析各种类型的财会信息,并将自己总结出的财务发展信息及时传播,促进财务会计的高效发展。

2、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丰富了高职院校财会教育资源

云计算是在互联网的发展下通过增加相应的服务、财务信息使用和交换方式等拓展财务信息动态化传播的虚拟资源。在云计算的支持下能够实现财会信息的高效传播,提升财会信息作用于现代社会生产的效率。会计云计算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让会计软件处理技术、处理结构等发生深刻的变化,满足大量用户对财会数据信息的使用需求。大数据是指一种无法在可承受时间范围内应用常规信息软件捕捉的信息数据的一种集合。大数据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在大数据时展下,一些非结构性数据被引入到财会报告中,对财务会计人才的发展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互联网+”背景下实现了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方式的灵活化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打破了传统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各种类型的教学形式、教学资源等实现了财务会计教学方式的灵活化应用。比如在学习“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视频,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财务会计账簿的应用和登记管理,在简化教师教学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实际学习感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下,智能手机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也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为此,在高职院校财会会计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手机进行学习。

4、“互联网+”背景下实现了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创新

“互联网+”背景下各种互联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学习生活中,实现了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MOOC的应用MOOC是一种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简称慕课。通过慕课能够实现对各种网络社交工具的整合性应用,并为学生的财务会计学习提供更多形式的数字化资源,丰富现有的财务会计教学资源。同时,在慕课实现的过程中能够打破各种时间、空间对学生学习的限制。2)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也被称作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在课前完成一定的知识学习,并通过在课堂和教师交流解答自己自学中存在的疑惑。翻转课堂的应用能够提升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提前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教师的灌输式教育,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3)微课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具体是指较短的时间内(一般5—8分钟左右,不超过10分钟)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对财务会计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知识点进行全面的记录分析。微课在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突出财会教学重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1、高职会计人次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之间不相适应

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发展的宗旨是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能工作,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操纵技能和会计工作素养。但是实际上,高职会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学校向社会输出的会计人才和学生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脱节。

2、高职院校会计课程分类过于细化,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高职会计教学中分为多个发展方向,其中国际金融是培养社会一线人才的专业,但这个专业在会计课程设置上存在严重的重叠,最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3、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滞后

高职院校会计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应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根据教师的讲授进行知识的记录。另外一种是教师在简单介绍课文内容,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任务进行学习。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4、对移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完全

高职院校会计教学领导对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充分,且学生会计创新创业活动、实训演练还没有拓展。由于会计专业课程理论性很强,对移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发展。

5、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没有对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我国政府部门没有对高职会计职业技能和职业需求发展做出有益的引导,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发展。行业企业更是不愿意花费资金、人力和高职院校合作。

三、在“互联网+”背景下完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策略

1、根据企业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确定“互联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在经济新常态发展下,社会经济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一些企业发展需要转型升级,原有的会计计算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表现在原来的企业会计人员只需要坐在办公室工作就可以,但是现在需要企业会计人员不仅能够做账,而且还需要做到对业务的跟踪。很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提升到会计人才需要应用云计算在网络上进行记账、审账等工作。为此,高职学校会计教学发展要适当和一些企业结合,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培养适合社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调整会计教学内容,丰富完善互联网金融下的会计课程

针对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内容陈旧,没有体现金融知识的时效性问题,有关教育人员需要对现有的高职会计教学教材内容进行调节。首先,课程设置要从社会发展对金融人才需要入手,对现有会计金融课程进行调整。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课程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对财会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的编排和设计。其次,要组织会计教师开设现代化的会计互联网金融课程。

3、创新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方法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培养更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金融会计专业教学特点采取有效的会计教学方法。比如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仿真性训练活动教学等。在讲授信用卡理财金融会计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虚拟性的信用卡为基本切入点,让学生分层不同的小组开展交流,并将讨论的结果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在“互联网+”背景的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会计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音乐学习的主体作用。

4、加强对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

将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手段充分应用到会计教学中,实现高职会计课程的信息化发展。教师的财务会计教学也要形成互联网思维,通过教学的创新开展多维度的财务会计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要,应用互联网资源满足学生财务会计学习的多样化需要。具体表现为教师在会计教学安排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科技辅助教学软件,构造课堂内互动、课堂外交流的多层次财会教学模式。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高职会计课程的模拟化训练,实现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全面跟踪。高职院校需要借助“互联网+”建立高职院校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会计学习的日常管理。比如国内最先进的财会类学生实训实习平台,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将企业财务信息传送到网络上,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收集,进行企业真实账务的处理,积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未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实现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财会教学和企业合作的方式,通过校企合作能够进一步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财会人才。但是在大学生数量增多的情况下,企业无法完全接受庞大的学术队伍,也无法充分发挥出校企合作的作用。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等相继出现,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将企业用人需要、要求信息和学生就业信息实现共享,校企合作能够依托互联网实现。同时,在校企合作发展中,政府部门要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到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中,通过“互联网+”背景下技术的综合应用形成科学、规范、系统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流程。同时高职院校要根据企业提供的人才需求和培养报道科学指定自己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实训体系等。

6、建立综合性的财务会计教学评价机制

考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现阶段一些高职元宵的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简单,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办法,对当前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具体表现为教师要改变现阶段一味重视理论知识考试的考评模式,在知识理论考核的同时加强对实践操作内容的考核,从而科学的评价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比如在在金融务实课程教学考核中,教师可以安排30%比重的理论知识考核分数,安排70%比重的实践分数,在考核中着重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高职会计课程实践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开辟了金融业发展的新领域,市场发展前景和应用空间广阔。为此,需要有关教育人员在“互联网+”背景下制定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内容结构,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教学,从而为社会发展建设提供更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金雪燕.中高职衔接下会计教育的分层次教学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2]孙玲,赵建梅.“互联网+”时代下改进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1:64-65.

[3]刘丽娟.互联网+时代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2:260-261.

[4]张文利.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互联网+教学企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56-60.

[5]张敏.基于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2:115-116+123.

[6]王茜.高职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探索[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0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