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泡桐树中学的课程体系中,初中历史隶属于“初中人文与社会领域”,为学生必修课。初中历史课程分为两个部分:课堂学习部分和游学部分。在课堂教学部分,初一到初二四学期每周为一课时,初三每周为两课时。在每学年的选课时段,学生自主选择历史学科班级。正式开课后,学生需要到历史学科教室进行持续1学年的学习。课堂学习之外,我校整合与利用成都地区和周边资源,设置游学课程,在每个学期的小学段内实施,每位学生三年内要选择4个游学课程,而历史是游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走班制下初中历史课程的自主开发
在泡中课程整体规划之下,历史教研组对初中历史课程做了如下的自主开发。
(一)重视学习环境,以教室建设开发课程资源
走班制下我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学科教室。历史学科教室在国外的历史教学中已经是一种常态化的设施,在国内特别是西部地区还处在建设的起步阶段。在建设历史学科教室时,我校历史教研组将历史学科教室定义为一种课程资源———通过建设历史学科教室,为学生创设历史学习必要的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梳理出建设历史学科教室至少要遵循学科性与活动性两大原则:其一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其二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活动的空间。在这两大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对历史学科教室进行了如下设计。1.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追求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鉴于此,笔者在教室门上粘贴了两幅卡通画,上有两个问题,即“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通过设置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历史学科所探讨的是人类的过去,而学习历史重在以史为鉴。2.创设历史学习情境,提供历史学习工具为了创建历史学习情境,一方面在教室摆放了历史地图、历史模具或文物等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实物;另一方面在上课前会播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走进教室就感受到历史学习的浓浓氛围。此外,历史学科教室中设有历史图书角,张贴有中国古代朝代表、中国和世界地图等工具,以便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3.给学生充分的活动和展示空间在教室的后方和侧面设有白板和软木板,用以展示学生的作品。其中后方白板为定向展示区,分为“历史上的今天”“我们的历史”和“历史故事”等板块。而教室侧面的软木板上是自由展示区,多用于展示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的成果、课后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等。
(二)编制学习任务书,促进历史课程校本化
我校历史教研组以“历史学习任务书”的呈现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与开发。编制历史学习任务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衔接初中会考与高中课程,整合教材内容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是以时间为序,按中外历史主题分别编写的,初一为中国古代史,初二为中国近现代史,初三为世界史。成都初中会考考点模块分布是:中古史(初一)17%,中近现代史(初二)28%,世界史(初三)50%,成都史5%。鉴于此,在编制历史学习任务书时,本教研组以课程标准和初中会考要求为依据,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最后于初三上期完成教学内容,为复习争取了大量的时间。高中历史必修分为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和思想文明史三大模块,每一模块内以专题的形式呈现,联系古今,贯穿中西。而成都初中历史会考在近几年特别重视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鉴于此,在编制新课学习任务书时,本教研组注意将古今中外知识进行对比,分政治、经济和思想三大模块,按专题重新编排内容。2.强化历史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在某些学习内容的呈现上比较松散,重点不够突出,学生比较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鉴于此,在编写学习任务书时,本教研组做了如下调整:(1)按时间顺序,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梳理该部分历史大事件,方便学生宏观掌握历史大势;(2)每学习主题编订“单元概述”,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梳理本主题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3)调整顺序,将相关性强的内容编排在一起。比如在处理七上第5课“春秋争霸”、第6课“战国争雄”和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时,我们将三者整合为一课,将“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作为百家争鸣的背景来处理。3.大量补充历史资料,还原历史囿于学时,在历史课堂上对很多知识都只能浅尝辄止,这样就使得部分学生觉得历史课不够有趣,慢慢丧失了对历史的兴趣。鉴于此,在编制学习任务书时,我们设置了“课中链接”和“课后延伸”两个板块,补充大量有趣的历史资料,尽量多给学生事实性知识,还原历史,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历史概念。比如在学习“”这个历史概念时,我们补充了“跑步进入社会主义”“全民炼钢铁”“小麦亩产八千斤”等回忆性资料,让学生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多方面地了解的相关史实,继而形成对“”的科学认识。
(三)立足课程标准,开发历史游学课程
史料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游学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史料,了解课本之外的实实在在的历史。然游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史料甚多,如果任由学生走马观花,很难真正有所收获,故此游学课程的开发显得尤其重要。泡桐树中学游学课程目前已经开发了西安、广元、重庆等六条路线。历史教研组对游学课程的开发有以下步骤:第一,游学踩点,发掘和选择有价值的资源。第二,立足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每个游学景点的学习目标。每个景点至多三个目标,尽量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以碑林为例,该游学点的学习目标被定为:1.通过了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李小孩石棺”等碑文和文物,理解实物史料对史学研究的重大意义;2.观看拓片的制作过程,了解其制作工艺;3.欣赏碑文书法,感受书法之美。第三,在游学景点学习目标的指导下,精选资源,制定学习任务。学习任务至少涉及历史史实、历史原因和历史评价等三方面,其中须以历史知识为基础,而此三者的比例关系可根据学生年龄等情况进行调节。此外,制定学习任务时,建议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眼睛、耳朵、手和脑,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管理难度,提高学习效率。第四,设置评价标准。游学不是游玩,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以监测其学习情况。由于游学课程的开放性,评价标准设置应模糊化。评价的内容为学生一整天的表现,学生需在每晚的总结分享会之前将游学手册交给辅导员。
三、走班制下初中历史课程开发的反思与设想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遭遇尴尬 原因分析
历史学科不是工具学科,而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社会学科。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是纯粹知识与能力的教育。为此我国现行高中历史学科将课改的核心目标界定为: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合格公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关专家将历史教育应凸显的价值观做了如下具体概括,即独立与自由的观念、平等与仁爱的观念、忧乐天下的观念、民族精神和世界主义的观念等。由此看来,历史学科具有育人功能。但是我国高中教学现状显示,历史学科被边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高中历史教学普遍遭遇尴尬。要想在课堂上将“学史明智”、“鉴往知来”的功能贯彻始终,就必须全面剖析历史教学遭遇尴尬的症结,从根本上改变高中历史教学的窘况,重新确定历史学科在高中课程教学中应有的地位。
一、初中生不适应高中的教学,高中教学遭遇衔接之尴尬。
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理念都包括“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形成对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可见,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往往远离了历史课程标准,忽视了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重要功能。实践中重视理科而忽略文科尤其是忽略历史学科的情况比较普遍,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名副其实的“副科”,初中历史教学存在不少制约瓶颈,主要包括:第一,师资缺乏。很多农村学校(也包括一些城区学校)由于“科班”出生的专业历史教师严重不足,其他学科的教师轮流补缺,历史课成了大家都能胜任的“公共课程”。我有几位同学,初中毕业后有幸成为一位民办教师,后来通过自修有的成为专业的外语教师、有的成为专业的语文教师。由于初中史地实行会考和中考制,英语、语文学科教师富余,他们又被迫“赶鸭子上架”,成为现学现卖的初中历史教师、地理教师。据他们介绍,类似于他们这种半路“转行”的初中历史教师不在少数,他们最大的困惑就是自身专业素养不高,无法把握现今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最大的渴望就是接受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第二,课时不足。由于是“副科”,在设置课程时,历史学科的课时显然有限,再加上统考、中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学校、学生在语数外等“主科”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自然较多,所以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往往完成不了。第三,教法简单。由于师资、课时、考试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教师在三年的教学实际中只是走过场,敷衍对待原本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责任感和高尚情操的主阵地(或者说失去了历史课堂这一塑造公民素养的主阵地)。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只教法单一,甚至连起码的知识也没传授到位,很多课堂变成了教师帮学生在课本上划重点、让学生死背书的课堂。因而,初中历史教学非但未真正起到为高中打基础的作用,反而扼杀了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第四,评价不够。会考、中考命题,重知识轻能力,甚至在许多地方出现中考历史学科开卷考试。评价体系欠完善,考试要求低,直接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初中历史教学如此现状,不仅谈不上对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而且如何读材料、如何做笔记、如何解习题、如何温故知新、如何史论结合等历史学习的基本技法和习惯也未教给学生,更为严重的是学生连最起码的学习能力,诸如识记能力、再认再现能力的发展都无从谈起,因而初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虽然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与课标南辕北辙。在此前提下,高中历史教学想要达到课程目标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主科”与“副科”的习惯划分,高中历史遭遇地位之尴尬。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初中教学惯性的牵引,到了高中学段,仍有不少学校、学生和家长把历史学科视作“副科”。在新课程背景下,违背素质教育理念和课改精髓提早进行文理分科的学校不在少数,我省大多数学校在高二年级开学实行文理分科,少数学校甚至在高一年级就已经文理分科了,不少学生高中阶段只上过一个学期的历史课(有的还不到),而且越是高考升学率较高的学校文理分科的工作做得越早。文理分科受国家每年高考招生计划的左右,报考文科的学生相对理科少。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名校升学率的影响,分科时受学校某些暗示,报读文科的学生成绩相对低,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选择理科。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是,高中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历史这门课程的人少之又少,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能力较强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非常流行且响亮的一句口号,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时代赋予其新的内涵。我国高校现行科目设置与毕业生就业的现状显示,文科生在高校可供选择的专业限于法学、中文、政治、历史、英语、工商管理、营销等在外行看来“毫无实际用处”的专业,毕业出来除了报考国家公务员,更多的是进入教师行业之类的“清水衙门”,所以高校文科生就业渠道较窄。理科生在专业的选择上范围要大得多,而且像机械、电气、建筑、化工、食品等专业的毕业生无论进国企、私企、事业单位,都是令人艳羡的职业。上述现象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中阶段学生、家长的分科选择,既然文科成了弱势学科,历史就更是成为大家心目中实实在在的“副科”了,望子成龙的家长、志存高远的学生自然就很少问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中历史遭遇如此尴尬的学科地位,历史教师即使有“通天本领”,也不能确保历史课堂教学不“失守”。
三、教师急功近利的行动,高中教学遭遇过程之尴尬。
历史教育所承载的使命在于,培养思想、塑造人格、陶冶情操、培育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这些才是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终极体现。
然而在现今的课堂上,历史教学的实际是教师有意无意地把历史知识完全等同于一堆毫无生气的“老古董”。就“历史”机械地说历史、让学生死记历史,已成为不少老师的教学任务,信奉“背多分”的老师大有人在。历史是什么?它不应只是史实、史论、史观这些表象的死“知识”,更应是“暗淡了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更应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和生命”,随着时空的变幻、岁月的风蚀,带走的只是躯体,留下的却是涤荡心灵、升华灵魂的不朽精神。正因如此,历史知识的深层都内隐着固有的“精、气、神”,拥有着内在的生命脉动。可现实却是,这些活的面孔和灵魂一旦编进了教材里,就变成了死的知识。所以历史教师的价值与使命应该是把这些本应灵动而充满生气的知识激活之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很好地捕捉到、认识到和感受到这些知识的内在生命力,从而在他们身上自然而然地发生作用和转化。
高中历史课堂之所以呈现出上述令人扼腕的“悲剧”,现行高考指挥棒是根本原因。在高考的压力下,教师除了急功近利,还是急功近利,普通高中教育已陷入泥潭不能自拔。教师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就天天与应试知识、应试技能打交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指导自己的学生掌握应试的知识和技能。把每位学生打磨成“五金标准件”,把每位学生训练成应付各级各类考试的“机器人”,这对处在应试教育环境中的所有高中历史教师来讲是唯一选择,而且高考成绩的排名更是与教师的经济利益挂钩,还有哪位教师敢“离经叛道”、“为天下先”呢?
纵然有一些历史教师从做一名好教师的动机出发,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引导学生获得一些能使他们终身受用的东西,譬如学习的能力与方法、良好的思维品质、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如何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健全人格、爱国主义、国际意识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一旦有了应试的大环境,有了高考这根指挥棒,有了高考成果奖这一利益的驱动,大家就只能随大流,只能用最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拼命地记、拼命地练,还用一套又一套高考(会考)仿真试题反复强化。老师们也就只能在课堂教学到底是“学以致考”还是“学以致用”的问题上“纠结”,因为高考的分数,既是学生升学的依据,又是学校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标尺”。明知这样的教学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违背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却又不得已而为之。长此以往,老教师习以为常,青年教师也从前辈手中顺利接过了应试教育的“接力棒”。
中学教师追求功利的无奈之举,迫使本应生气勃勃、活力四射的历史课堂变得干瘪、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何而来?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何实现?
四、现有评价模式的单一,高中教学遭遇评判之尴尬
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人对教育的价值判断。现有的历史教学评价模式比较单一,往往淡化甚至忽略历史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过程评价内容局限于平日的课堂提问、小测验、单元测试的分数记录,而且这些评定的分数并不纳入终端评价,只起过程性的奖惩作用,终端评价也仅以高考成绩作为统一的标准衡量不同的学生。
因此,现行历史教学评价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其一是重甄别轻发展,即用静态的评价观筛选学生,而没有用动态的评价观促进学生发展。其二是重结果轻过程,即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于强调以历史知识表征为主的学业成绩,过于强调对历史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的评价重视不够。其三是重知识轻情感,即过分重视学习中的智力因素,忽视学习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因素;重视历史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生活体验和经历;重视局部的评价,忽视对学生的整体评价。其四是重共性轻个性,即评价过于强调同一化,用相同的标准、固定的答案衡量个性各异的学生。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历史细节;阅读资源
历史学科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历史学科要“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优化教学策略,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的反思,现谨将自己的一点做法及感受小结如下,以求教于诸位同仁。
一、彰显细节魅力,点燃学习兴趣
历史细节或充满情趣,或发人深省,或催人泪下……这样的细节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又不被遗忘。历史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利用历史细节,可以弥补教科书叙述中的不足,在学生心里留下波澜。教学中,笔者喜欢筛选一些有教学价值的历史细节,利用它们来设计问题,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其思维,拨动其情感之弦。
譬如,笔者执教《秦朝的统一》一课,课堂上笔者在立足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先后利用四个细节来“复活”人物:荆轲刺秦王、秦嬴政采纳军事家尉缭的建议以及尉缭对秦嬴政的评价、秦王奚落王翦并请再次请王翦出山、秦始皇在梁山宫怒杀随从。通过这些细节的插入,使学生对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促进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又如讲授《左宗棠和》一课,笔者引入邓世昌壮烈牺牲的细节,向学生深情地讲述着中的悲壮一幕: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吾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辫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与爱犬一起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一同壮烈殉国。这一细节的巧妙运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爱国志士的英雄气概。
在教学中,教师筛选历史事件的相关细节并恰当运用,可以突出人物的活动与精神风貌,让历史事件或人物形象深刻地定格在学生心中,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人物曾经真实的存在;同时,这些细节在教学中的充分利用,还能大大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历史,使历史学习不再停留在“读、背、练、考”这一肤浅层面,而是引领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了解自己的民族,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重情感教育,达成“三维”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 :“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历史是体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体验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体验实践。”可见,历史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实践的过程。这种历史体验实践既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情景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进而激活想象世界,接受情感熏陶;同时完成对历史的感悟和思维方法的训练。
历史教材中可以对学生行情感教育内容很多,如“中华民族的”这一学习主题,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军民抗击日军的英雄事迹,而且还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任务。历史课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不是割裂和独立的,它需要融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在这学习主题的教学中,笔者见缝插针、自然而然地进行历史情感教育,突出了中国军民为抗战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如播放片断,补充讲述的战绩,课后结合主题活动三“抗日救亡歌曲演唱比赛”的实施,渗透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笔者认为学生学习历史,不仅仅是脑海中留下几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珍视阅读资源,提升阅读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务必要珍视阅读资源,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由初中历史学科的地位作用、能力要求及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需要决定的。当今的历史教科书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内容丰富多彩,荟萃了宝贵的历史资料。除了文本之外,就是相关的历史插图,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表达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是历史教材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图片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
关于如何利用历史教科书中的阅读资源,徐州市第十三中学杨琳老师作出了这样的总结,可供我们思考与借鉴:①读前言——作为历史课本的开篇,前言有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功能;②读目录——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教材、构建知识框架,不至于发生史实混淆错乱的现象,也有利于答题;③读导言——或介绍本课史实的时代背景、或提纲挈领概括正文主旨、或设问激趣引人入胜、或拓展丰富学生视野,阅读导言可以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确定了基调、有了指向标;④读正文——课本正文的编写充分体现了历史新课标的精神,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叙事简洁明确、字斟句酌、分量适中;⑤读史料——课文为筋骨,史料如血肉,正像梁启超先生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⑥读图片——从图片中有什么到说明了什么,要充分挖掘图片的内涵,让图片呈现一个真实鲜活的历史人物或历史场景;⑦读练习——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检测,练习读题,正确答题,是提升解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⑧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以弥补历史课本的不足;了解更新的史学动态,增强时代意识;融合学科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核心素养;自主探究
一、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
历史是客观世界运动和发展的过程。由于历史的发展是以时间的运动变化为主线,因此学生必须在脑海中有一条明确的时间线,要对每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要有敏感的时间观念。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常,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将影视资料、图片资料(包括与历史相关的图画、相片、地图)、模型、雕塑等放在年代尺、历史大事年表上,通过历史视频资料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还可以利用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实物演示法、图画再现法、音乐渲染法等把历史中的人和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进一步把握、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例如,教师给学生讲授“伟大的历史转折”这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主要把握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明确“”的概念和意义。想要更好地完成上述问题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手段,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将前后的时间线及会议内容进行梳理,并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比与其他会议,从而得出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结论[1]。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对想要了解的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考虑根据当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一个探究问题,让学生就这一探究问题提前查阅资料,整理相应的历史知识,不懂的地方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学生能够熟悉课堂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进行“南方经济的发展”这一部分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了解南北方的覆盖范围,以及南北差异化形成的原因。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对我国南方社会需要、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整体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自主探究,学生能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知识,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素质教育 建议 作用
为迎接新世纪的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实施“素质教育”战略,全面启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在这种形势下,正确认识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转变教学观念,摆脱陈旧传统模式的束缚,是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
本文以初中历史教学为切入点,分析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历史学科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学科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活动和规律的促进人们文化素质养成的人文科学。历史学科的特点使它在各个学科中的作用与众不同。
首先是历史的人文特性: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给学生讲述的是历史知识,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促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穿过历史,我们可以获得辽阔的人生视野与丰富的人生阅历,帮助提高我们的智慧。进行历史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精神,有利于陶冶自己的情操,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积极投身于人类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其次是历史的规律性;历史学是认识主体与历史客体相结合的产物。
二、历史学科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历史学科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方面,是其他自然学科无法替代的。
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和具体的。人类在历史活动中创造了全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于历史承载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因而历史学科和其他各门学科就有了紧密的联系。想要了解一门学科里面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不了解历史科学的各个阶段的发展是很难现实的。历史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美感等诸多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一些因素
首先是对素质教育的认知不足,在中学基础教育中,要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中学历史教学也是这样。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在已经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效果并不突出,这是由于社会对涉及素质教育的一些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对素质教育下的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缺少必要的科学认识。近些年来,在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学的目标是传授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思想道德教育。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越来越体会到这一目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贯彻落实中,存在着诸多的矛盾,迄今为止仍然没有被妥善地解决;在“应试”指挥棒的指挥下,课堂传授越来越成为了历史教学的唯一方式。因此,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构建适合历史教学发展的更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目前教育事业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
其次是教学创新有待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不强,是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历史教学是对历史本体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应当具有时代性,是人们为了现在的社会而认识历史。所以,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它要求历史科目教育工作者以鲜明时代精神和科学思想观念阐释、分析、评价历史。人们对现实的认识是认识历史的基础,教学者本身的思想是历史认识的原始思想,它决定着对历史本身认识。目前,历史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占据主流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师对历史事物和人物的评价,往往停留在呆板、公式化的说教,程式化的分析和记忆性的结论上,没有重视中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感受,由此失去历史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意义。
四、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举措
首先是牢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主体观。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必须把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学习统一起来。因此,广大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并贯彻到各项教学原则和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历史教师应该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利用教材中许多故事性强、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事例,运用寓教于史和寓理于事的形式,让学生从中获取思想,领会历史的教益,陶冶人格情操,纠正以往历史教育的泛政治化、教条化的不足,真正体现出历史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
其次是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发扬学生本身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自己的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因此,历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历史知识,同时也是在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所以,教学实践中,必须有计划有节奏地将这一目标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构筑历史知识结构的完整框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历史教学中所运用的比较思维是通过比较方法总结历史现象、发展阶段及在宏观发展趋势中的特点,引导学生找出不同历史事件的关联,从而使学生养成一种宏观思维的学习方法。
最后是完善历史教学的考试与评价方式教育教学评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实现素质教育机制的关键性的一项任务,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解决教育教学评价问题。初中历史学科要推进素质教育,就一定要改进教学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价值观。素质教育的价值观关键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历史科目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历史教学关键不是凭教师是不是能讲,而是要考察其是不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历史教学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五、总结
历史知识是形成人的文化素质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体现人的文化素质高低的窗口。历史教学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独特优势。只要优化历史教学的内容和创新历史教学的方法,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功能就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冯长运.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S].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杨兆山,姚俊.教育学原理[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 信息技术;历史教学;课程整合;多媒体课件
一、课程整合的涵义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这几年的学习,我发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教学结构有一定的联系,但也体现了相对独立的特点。传统的教学结构有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而现代的教学结构中除了教师、学生和教材之外,多了一个“教学媒体”要素。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地、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为了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即彻底改变教学结构中四要素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概念,其本意是“把信息技术融入课程中,融入教学的过程中以及融入课堂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在这次改革当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课程整合下的新型历史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产生,信息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课堂引导、教学活动中与社会实际、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改进了课堂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历史教学效果,让教师在教学中更轻松,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愉快。在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过程中,更注重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作为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知识构建的积极参与者,要完成学习中的任务,达到学习目标,都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获取材料,从而实现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同时,教师作为整个历史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协调者和答疑者,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否得到最大的优化。在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下,学者们提出“以学为主 任务驱动”的历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型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指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首先教师在课前根据历史学科性质和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按大纲要求对教材进行处理分析,用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连同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进入情境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评价讨论。
三、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融合要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程有机整合,不是简单地在初中历史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不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简单的演示工具,而是在初中历史课程中真正地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让信息技术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堂教学中有力手段。为了实现这种“融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来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只有将信息技术与其有机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历史课程的信息化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作为新时代的初中历史教师,要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中,重新构建历史学习环境,实现"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机整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新课标;课堂教学;人文精神
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已经从传统的注重历史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历史课堂的功效也从教授知识向培养合格公民过渡,这就对我们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授课标准和要求。那么,在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该如何实现人文精神的构建呢?对此,我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要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人文精神的构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而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以无可替代的时空内涵和认知深度,给人以心智的陶冶、思维的启迪、能力的培养和情操的熏陶,使人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素质。因此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向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核心学科。
二、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上,要注意遵循初中历史教学规律
初中生的内在、抽象、远距离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情感也走向稳定而深沉,学习的内容更高深更复杂。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上要经过精选或浓缩,围绕集中而专一的主题加以组织。如,新课标下的《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关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可以选择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人。这些人物和事例都比较典型。其内容也比较清晰,适合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但这必须寓于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之中,是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进行有机的渗透,而不是外加的标签。
三、在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上,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拓展性
如改革开放是当今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在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时就从雅典的梭伦改革谈到日本的明治维新,又从中国的商鞅变法介绍到清末的戊戌维新,使学生了解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认识和评价改革,进一步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从而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这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这就很好地构建了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的人文精神。
四、营造人文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人文情怀
我们首先需要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应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容器”。同时,坚持“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不以标准答案扼杀学生求知、抒发个人独特见解的积极性,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舞台,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让课堂上研讨的氛围,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意识,从高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五、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升华教材知识
教师要在教学中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这就为学生构建独立的人文精神提供了基础。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价值体系。让学生学会用人文的眼光去看待世事万物,这样他们就具备了人文精神了。
六、结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技就会受欺,而没有民族的人文精神就会虚无。中华民族是人类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我们的祖先以其勤劳勇敢和顽强精神,以其聪明智慧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这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取之不竭的源泉。但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这种丰厚的人文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扬,今天,就让我们迎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在新课标下,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构建初中历史课堂教育的人文化,培育学生丰厚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评论员.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人民教育,1998(9).
2.黄小波.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历史教学问题,1998.6.
3.陈长华.历史教育应弘扬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9.
4.张凤飞.论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代教育论坛,2006.2.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背景 实用教学 学生能力 培养方法
艺术性元素,不仅是教学的必然需要,还是教师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根本反映。然而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多种因素的客观存在,现实中“应试教学”的基本特征比较明显,艺术特征不明显。如比较重视课内教材知识,相对缺乏理论性教学与社会实践及地方实际的互应对接,在削减教化、引领效用之中,使得课程教学呈现贫乏空洞的说教模式;课堂教学多以满堂灌为主,难得给学生们留下一丝思考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严重缺乏以培养能力素养为根本追求的双边教学活动。试想,在这样的教学状况下,怎么使学生去“乐学和善学”呢?笔者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与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实现资源整合
历史就是昨天各类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只要是一个有心之人,只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意识和一双“历史性眼光”,我们就能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容易地找到与许多历史现象相对应的形近体,以此作为现实活动的诠释、运用和借鉴。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把生活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活水源头”,这样既能降低因时空跨度较大而造成的学习难度,又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中有效地加强理解和把握,从而在两相比较中触发和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灵感生动性。比如,在教学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内容时,有教师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人与人之的思想观念是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大的。假如在我们班级里有一位像儒家孔子一样的老师,有一位像道家老子一样的老师,还有一位像法家韩非子一样的老师,试问他们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会作出怎样的不同处理?这样的教学情境,这样的学习形式,既新颖独特又贴近生活,势必能够引发学生的活跃思维和热烈讨论,能够在现实与历史的结合之中实现教学关系的和谐统一,有效实现“三维目标教学”。
二、实现学科链接
历史学科自古就有“囊括古今事、涵盖百科书”之美誉,涉及面之广、包容性之强是任何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军事科学等领域无所不及。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当努力将之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结合与渗透,以此增加课程教学的内涵厚度和魅力活力。如“文史不分家”,就是讲述历史与文学之间的紧密关系。在讲述清朝中后期的黑暗腐朽时,由于慈禧太后一直是核心主宰人物,我们完全可以从1904年章太炎为她所作的70岁讽联中一斑窥豹:“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庆歌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在教学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时,对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彼此混战带来的巨大灾难,实可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言以蔽之。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的根源时,可从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一见端倪:“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三、注重史论结合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个性思维,加之历史课程具有可读性和可思维性,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开展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双边教学活动,促使他们在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问题的把握与审慎中,一方面注重对历史发展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自我培养,一方面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寻求学习的兴奋点、生活的结合点,从而发挥“读史使人明智”的功效。如教学《三国鼎立》内容时,笔者抓住曹操在社会生活中很有争议,来了一个“千秋功过大家说”。辩论主题是“你心目中的曹操和历史上的曹操是否一致?”《三国演义》留给学生是“生性多疑、奸诈贪婪、野心勃勃、心胸狭窄”的“奸雄”形象,他们对这一异议问题很感兴趣,认真读书一探究竟。从中很快找到“能谋善断,以统一大业为己任,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等评价性语句。在思维的碰撞和热烈的辩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塑造了一个历史性的曹操形象,从而在“讲台成为舞台,教室成为社会,学生成为演员,教师成为导演”之中收获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卓越课堂教学模式
为贯彻重庆市教委关于“减负提质”的文件精神,创造性地实施“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江津区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全区教育质量,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上、体现在学生发展上,江津区教委进行了广泛调研,并结合全区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卓越课堂”发展战略,为全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卓越课堂”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经过认真学习、研究、贯彻《重庆市江津区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和《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等纲领性文件的精神,我认识到:“卓越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全区上下齐心合力,分阶段推进,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全面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普遍达到有效课堂要求,总体水平明显提高,最终创建出“卓越课堂”,这对全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历史学科,目前的教学改革不够深入,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卓越课堂”对全区的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一是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将历史学科视为以记诵为主的“单向接受的科目”的思想观念。要争取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重大事件,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掘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是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人文素养。作为人文学科,历史教学的真谛并不只是传递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而是在于传递人文信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同时加深自己对历史的思考。教师要广泛地阅读,大量地了解相关信息,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不断地进行思考,养成开放性的思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是要改进教学方式,教师应充分考虑江津的区域特色和教育现状,以学生学为本位、以开放生成为本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并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出发,组织教学活动。
四是要在反思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反思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技能。在历史学科中要真正地实施反思性教学,教师必须增强自觉反思的意识,知晓教学反思的内容、策略与方法,并懂得在教学反思中逐步改进和完善,最终创新教学模式。
二、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打造具有江津特色的“卓越课堂”。
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它是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既是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富有成效的教学实际经验的系统总结。科学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历史教学提供一套具有科学依据的、稳定的、系统的操作方式,有利于教师摆脱凭个人经验和感觉教学、在实践中摸索的被动局面,从而帮助广大教师尽快走上教学的科学化和正规化的轨道,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所以,要打造具有江津特色的历史“卓越课堂”,探索出一套具有区域特色的、在江津范围内广泛适用的、优质高效的历史教学模式非常关键。
江津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夏昭禄说:“‘卓越课堂’是一种教育理想,是一种价值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基本要求是既要体现10年课改的成果,又要体现新课标修改的精神,使师生双方都得到最优化发展。”的确,10年课改初见成效,江津区的历史教师们逐渐探索出一些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但尚未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一些课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因此,积极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改变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深化历史课程改革,打造初中历史“卓越课堂”的当务之急。
(一)、优化整合多种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初中历史新课改的发展和深入,一些有创见的教师已探索出多种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如“自学辅导法”、“六步教学法”、“愉快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目标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图示教学法”、“电化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有的是传统教法的集结,有的是现代教学方式的创新,它们推动了新课改的深入,比较适用于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虽然教学模式并不等同于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但教学模式的建立必须依靠科学的、合适的教学方法作为依托。所以,我们教师要加强学习,从上述的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中吸其精华,弃其糟粕,选择性、批判性地进行取舍和优化整合,从而探索出适合江津教育现状的、适合江津师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加以实践、改进、补充和完善,逐渐形成一套理论的、系统的、综合的、稳定的教学模式。
(二)、学习借鉴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
有的省市改革起步早、力度大,已经探索出较为成熟而且颇具前瞻性的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榜样。比如北京的“历史课堂主体活动”教学模式,上海的“主体历史比较教学模式”,湖北的“导向、展现式”教学模式;海南的“抛描式脑图”教学模式等等,都是初中历史教学领域中创建的、比较成功的教学模式,它们已初步显现出独到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并为培养创造型跨世纪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其中的成功经验,推动我们的教学模式建设和“卓越课堂”建设。
(三)、结合江津的实际情况,打造具有江津特色的“卓越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