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业商业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SoLoMo 是基于位置和移动网络提供的一种社交化的服务,应用于旅游业,可以为游客提供基于移动网络和当前位置的本地化、社区化的旅游服务。本文以自助游散客用户群体的特色体验旅游需求为切入点,对基于SoLoMo 的特色体验旅游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构建特色体验旅游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结构关系模型。
关键词 :SoLoMo;特色体验旅游;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结构关系模型
一、基于SoLoMo 的特色体验旅游商业模式的提出与界定
SoLoMo 是著名IT 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在2011年2月提出的概念。他把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热的三个
关键词 整合在一起:So即Social(社交)、Lo即Local(本地位置)、Mo即Mobile(移动网络)。SoLoMo是基于位置和移动网络提供的一种社交化的服务,是互联网未来创新和发展的趋势,应用于旅游业,So可译为Society(社区化),具体是指可以为游客提供基于移动网络和当前位置的本地化、社区化的服务,非常适合自助游散客,满足他们的个性化旅游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特色体验旅游的商业模式是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细分化,为喜欢新、奇、特、想以独特的个性化的视角来深度体验旅游目的地的细分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旅游需求解决方案。本文将以自助游散客个性化旅游需求中的“特色体验旅游”需求为切入点,将“特色体验旅游”元素聚合起来,运用SoLoMo的服务方式,满足游客的“特色体验旅游”需求,基于目的地旅游资源构建以“特色旅游活动+特色住宿”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二、特色体验旅游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分析
特色体验旅游的商业模式是以自助游散客新奇特的个性化旅游需求为切入点,提供“特色旅游活动+特色住宿”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定位为运用更适合这部分用户的移动互联网方式,为想以独特的个性化视角来深度体验旅游目的地并对价格因素不敏感的细分人群服务。
特色体验旅游商业模式是以创造用户价值主张为出发点,围绕价值主张进行企业定位,决定企业提供的价值内容,并构建相应的价值网络,确定企业的营销策略、企业核心能力,搭建伙伴网络,关注客户关系,明晰盈利模式。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用户价值主张、价值网络、营销策略、核心能力、伙伴网络、客户关系、盈利模式七个要素。
用户价值主张:即用户需求的利益组合。特色体验旅游企业首先应关注目标用户的需求,围绕目标用户的需求提供价值内容,决定企业的定位,提供细分产品。企业定位时还应考虑企业自身在价值链中的角色,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获得持续的生存。
价值网络:即特色体验旅游企业的运营组织架构。构建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保证企业向目标用户高效率的传递价值内容并更好的为企业进行价值配置。企业需要将创造价值的组织模块构建成高效可操作的价值网络。其中关键业务流程设计,应以效率和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原则;设立技术和数据分析模块,基于技术的商业模式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也受制于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手段。数据更是移动互联企业的一笔财富,它能使企业更了解自己的用户。同时组织架构应注意融入创新机制,无论是产品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非常重要。
营销策略:即特色体验旅游企业获取用户的一系列途径和方法。企业如何辨识用户、接触用户、吸引用户、保留用户、分析用户数据、创新产品、不断提升用户价值。这些都是企业营销策划需要做的工作。营销对于互联及移动互联企业至关重要,它是企业流量的重要获取途径,没有流量企业就没有机会将用户需要的信息传达给用户,为用户服务的同时无法获取用户。同样有一定流量之后企业如何持续获取用户、保留用户、增加用户粘性及如何有效的建立产品的分销渠道也都需要营销策略发挥重要作用。
核心能力:即特色体验旅游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的能力应与资源匹配,以保证达到企业经营的预期效果。同时企业应有关键资源的获取能力,获取企业运转所需要的相对重要的资源。但企业更应发掘有价值、稀缺性、模仿成本高或无法替代的核心能力,才能获得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并获得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旅游移动互联企业应将为用户极致的服务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培养。
伙伴网络:即特色体验旅游企业以更好的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目的,与其它公司之间建立的合作网络。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开放、协作、分享,越多人参与,网络的价值就越大,用户需求越能得到满足,每一个参与协作的组织从中获取的收益也越大。移动互联企业要积极的以开放的心态与可能的伙伴建立合作网络,最大程度的扩展协作,不仅仅是与协作方对接整合资源,更是要建立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另外伙伴网络中合作模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关系着企业和伙伴在价值创造活动中是否均能获益,影响着未来合作关系的发展。
客户关系:即特色体验旅游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主动与客户建立起的某种联系。客户关系对互联及移动互联企业具有特殊意义,不仅是作为企业营销或者企业服务的一个附属项目,而是企业的核心内容。高度关注客户关系可以增加用户粘性,提高用户重复使用率,甚至产生粉丝并变现为粉丝经济。用户对企业持续的关注和使用也是企业获得稳定收入的来源,同时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潜力,是企业向平台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
盈利模式:即特色体验旅游企业相对稳定和系统的盈利途径和方式。盈利模式包括收入来源、成本结构和利润潜力。盈利是企业价值的最终体现,成功的盈利模式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利润增长。企业应找到清晰明确的盈利模式以保证企业价值的最终实现。
上述七种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共同作用,构建了特色体验旅游的商业模式。用户价值主张决定企业的价值网络、营销策略、伙伴网络、盈利模式;营销策略、价值网络、伙伴网络共同维护客户关系;核心能力作用于企业的整体运营。其结构关系模型见图一。
体验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能够抓住体验旅游时代旅游者的核心需求就能更快的占领未来市场的先机。特色体验旅游正是找准了一部分旅游者的特殊旅游需求,精耕细作。特色体验旅游不仅是体验旅游,更是深度的体验旅游,一种特殊角度的体验旅游,更符合未来年轻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将带给旅游者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同时这些优质的用户也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臧丽娜,李欣.基于SoLoMo应用的传播互动新模式[J].济南:山东大学,2014(7):130-133.
[2]龙亚萍.基于SoLoMo的移动商务模式构建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
[3]王波.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3-4.
[4]牟少霞.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4).
[5]张玉篙.移动商务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探讨[J].管理学家,2011(3):15.
在“互联网+”创新思维的形态和信息全球化的共同作用下,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在线旅游网站商业模式应运而生。因此,商业模式的塑造与用户体验密切相连,基于用户体验的商业模式评价研究就很有必要。而如何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对在线旅游网站商业模式进行评价研究?本文围绕这一主题,综合五个维度,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看法,以期能为在线旅游网站商业模式的评价和塑造提供决策参考。
一、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增强创新能力
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旅游行业基本可以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娱、购基本旅游需求,但是在线旅游网站要想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抢占较大的市场份额,仅仅满足基本旅游需求并不能取得显著成效,必须在满足用户基本需求前提下进行全方位的更深层次的创新。携程作为我国在线旅游网站的成功代表,它的商业模式为塑造在线旅游网站商业模式提供了决策参考。创新性,是携程商业模式评价的主导因素,而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创新,流程创新更是区别于其它旅游网站的标志。以直复营销渠道为推动力,不但满足了当前用户的旅游需求,更是激发了潜在的用户体验。以渐进的方式来寻找发展的契机,从而获得更多的盈利。对于更多的在线旅游网站来说,找到用户的痛点,加强创新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在当下的激烈的互联网经营环境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加强和巩固自身的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是互联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成功的“无形的资产”。在大数据时代,怎么样选择优质的企业为自己服务以达到预期服务效果是旅游者最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与规模较小业务能力较弱没有核心品牌的中小企业相比,旅游者更加倾向于选择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独立知名品牌的在线旅游网站。拥有品牌建设的在线旅游网站同传统的旅游企业相比,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更加广阔。以携程为例,在不同发展阶段,针对性的对旅游者需求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借助口碑效应的推广,迅速抢占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多样化品牌中对旅游者形成了先入为主的思想攻势,携程成功的品牌营销为塑造在线旅游网站商业模式提供了策略营销参考。
三、建立保密机制,加强安全性管理
在互联网开放的环境下,旅游者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保密性提出了质疑,那么在线旅游网站消除旅游者的顾虑对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线旅游网站相对于传统旅游企业来说,旅游者对信息的获取和交易是一种“看似隐蔽,实质公开”的模式,它对旅游者的信息泄露的危害更大,旅游者对于它的防御并没有较为有效的措施,而更多的是依赖于为旅游者提供信息的旅游企业。这就要求在线旅游网站要加强自己的安全性管理,首先就是要求提供信息的安全,加强网站自身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在恶意信息出现之前进行拦截,在旅游者浏览网页,了解产品时可以加强实时动态的检测,必要时可以采用口令识别、安全追踪等方法,对旅游者输入的个人信息应该有统一的第三方进行数据加密和管理;然后是信息传播方式进行控制和筛选,有选择的安全有效的信息,实时对自己的信息进行检测,防止恶意篡改和利用的事件的发生,营造安全的信息环境,取得旅游者的信任度,刺激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从而扩大在线旅游网站的影响力。
四、加强信息的收集和整合,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何为用户体验式的商业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围绕客户向往和喜爱的角度,营造主题式全景身心灵体验,它包括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感觉,以及营造360度全景式关键记忆链互动模式,美国一所大学研究发现,决定一个人去否想去某个景点反复游览,关键不在于景致如何,关键取决于那个景点带来人们怎样美好幸福的记忆。
试验是这样的:他们针对打算出游的学生发放一份此次旅游期望的调查问卷,看看在出发之前他们会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会让他们有负面或者正面的体验,并给每个人手腕上配了一个资料记录器,让他们在旅行中使用。但记录器发出声音的时候,学生们必须针对问卷回答相同的问题。将他们此时的回答记录下来,一天为7次,结果四周之后,要求大学生们必须靠记忆复述一遍他们美好经历和尴尬体验,最后并回答一个问题:入过事先知道本次旅游不如想象那样美好的话,还会参加这次旅行嘛?
答案超出想象:不论是对旅游度假期待情绪还是回忆,都比旅游本身更有趣。更令人惊讶的是,当问及还会不会再去那个景点时,他们反应和度假感觉关系不大,而是对度假记忆起到关键作用,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旅游景点能够围绕给游客带来美好记忆构建体验互动模式,要么他们再一次光临的概率也会大幅度提高。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笔者以两个亲身策划的旅游案例,进行分析:
1、云南玉溪映月潭生活禅修闲度假中心
这家坐落在在云南玉溪的度假中心,原本主打温泉项目,但是周边已经有8个温泉度假村,如果还是按照这个路线来走,只能是恶性竞争,谁也赚不到钱,面对这样的困境,根据实地调查发现,离着度假村附近有一座庙宇,而来度假村度假的人士往往都是对佛教有所感悟的高端客户,因此结合这样的背景和资源,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生活禅休闲度假中心,通过禅文化的生活方式的导入,使之形成体系和特色,让每一个身处都市,面临各种身心压力的人士有一个放松身心的所在。
视觉层面:特别重视房间里氛围的营造,通过竹制品、蒲团、佛教、念珠的饰品氛围营造,让人们仿佛到了一个清净的世界,简约中让体现静的价值。
听觉层面:每个房间和整个景区配置了高品质的音响设备,游客可以随意点播各种佛教音乐和自然音乐,关键之处特别营造了水生花卉景观,种植了大量的荷花和莲花,我们知道莲花是唯一同时开花并同时结果的植物,通过情境的营造,让游客体会到佛教所推崇的莲花——超脱红尘,因果相生的深意。
味觉层面:通过全素自然饮食与禅茶一味设计,让人们恢复原本的味觉状态,感受到一味一世界的精妙。
嗅觉层面:通过佛香和沐浴spa香薰,净化身心每一个细胞。
触觉层面:度假村内每一个角落都放置具有标志性的雕塑和道具,如在湖边的一棵树,树上挂着各种祈福风铃,触摸它让人们产生幸福的感觉。
感觉层面:聘请著名赵州禅寺的高僧和各地寺庙的高僧大德,开坛授课,让游客在心智上得到升华和观念的解脱。
通过每个关键点的营造,让每一个游客来到映月潭,总体产生记忆点:净化心灵的福地。从而把简单的温泉度假项目进行产业升级,成为心灵文化胜地,并籍此成为国家4A级景区,成为全国佛学爱好者,尤其是许多高端人士的心灵净土,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因为他牢牢占领了每一个到访者的心智,引导人们在繁华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内心和淡定,从而与那8家温泉度假村相比,做到不战而胜,进而通过口碑迅速打开市场扭亏为盈,并带动了当地别墅的销售,形成了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
这是对个现有景点的升级与改造,而对那些新的景点又该如何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客户体验商业模式呢?
2、上海崇明紫海鹭缘浪漫庄园
当笔者三年前考察中国第二大岛上海崇明岛时,被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吸引,但遗憾的是这里除了东滩观鸟、东平森林公园外,就是一般的农家乐,缺少特色的主题旅游景点,因此决定在崇明开一家独一无二的生态观光农场,根据现在倡导低碳环保,人们追求浪漫轻松的生活,根据调研和反复研究,发现在国内还没有成规模的薰衣草农场,而这一标志性景观是很多年轻人所向往的,不需要教育市场,凭借过去对法国普罗旺斯的向往与记忆,塑造中国的普罗旺斯浪漫伊甸园。为此做了以下的设计与安排:
视觉层面:以大片紫色浪漫薰衣草为基础,同时种植大面积的波斯菊、玫瑰、向日葵、柠檬马鞭草、鼠尾草等香薰景观花海,为消费者眼前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与视觉记忆。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营造浪漫的主题,包括每个摇椅、步行道,甚至树上的鸟巢都设计成鸡心的造型,用细节感动每个追求幸福的情侣。并为新婚群体、热恋群体、相亲人士、生日酒宴提供美丽赏心悦目的身心体验。
听觉层面:庄园每个角落都安放园林景观音响,特别备选了上百首中西浪漫名曲,伴随花香阵阵,彩蝶飘飘,美妙的音符让来这里的女性朋友过耳难忘,另外安装了“一见钟情”的晚钟,传送浪漫的氛围。
味觉层面:餐具采用造型特别的心形,紫海鹭缘设计建设了独特的星光音乐酒吧,和钢琴浪漫餐厅,星光酒吧整体用透明的彩钢和玻璃构成,晚上可以遥望漫天的星斗和月亮,点点星光照进酒吧,给人以独特的视觉上的体验。钢琴浪漫餐厅整体形象犹如一架巨大的钢琴,嵌入在紫色的海洋中,浪漫的钢琴曲,让人仿佛回到了梦幻的世界中,同时庄园提供的纯种白马,宛如自己就是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畅游其间令人神往。
特别推出的香薰土鸡汤和含有薰衣草的香薰崇明糕,让游客在感官上获得了独一无二的体验,一吃难忘。
嗅觉层面:庄园内各种香薰植物争相散发出迷人的香味,营造了很好的恋爱感觉和甜蜜味道,多层次多角度的呈现出来,离着庄园半里之外都能闻道。
触觉层面:庄园内有白色马匹和鸳鸯,特别养了中国只有四百只的网络神兽,通过和动物情侣的亲密接触,产生了深刻的记忆点。并提供独特的爱情开心农场,让情侣们动手一起营造爱情的果实。
感觉层面:通过许愿墙和爱情林、爱情花园的互动营造由于给游客营造了难忘的记忆,我多次遇到冬天和初春很多前来游玩的游客,虽然没有开花,但是在这里他们能感觉到那份浓浓情调,只是在花丛里坐坐都感到分外的惬意,这令我感到惊讶,原来美好的记忆对景点的影响如此之大。
不过不用着急,总量的对比或许只是一个乏味的数字游戏,云南旅游业的优势在于其独创的“长尾”商业模式。
与旅游总收入落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理洱海东岸的双廊小镇被投资界的人士称为中国地价最贵的乡镇。其中一些地块的价格已经超过10万元每平方米。从公开的信息来看,在双廊投资开店的大多是外地来的个人投资者。
就双廊来说,除了知名舞蹈家杨丽萍在双廊盖有客栈之外,很少听说有大型机构在当地投资的。这里由此成为了一片小农与小资自由订立契约的乐土。每家的投资额最初就是数十万到一两百万元,而投资的最终对象其实就是具有自然和人文双重价值的苍山洱海,在资源的量级上属于“皇冠上的明珠”。
没有垄断,没有批文,没有强征强拆,没有大资本的霸权,也没有骗贷,却出现了一种国内罕见的胜景:如果你喜欢这里,你不仅可以住在这里,还可以在这里投资,谈判对家不是政府而是当地的淳朴农民,此后,你雇佣当地的村民做服务和保洁,与村民一起想办法解决镇上的道路、水电等公共服务问题。
这些类似苹果商店开发者一般的蚂蚁雄兵带来了双廊的繁荣。当背包客们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在享受自然人文之余,不知不觉中分享到了相对高品质的旅游服务。人们或许不会想到,这样的服务原本不可能属于这里,至少一二十年内不应该属于这里。而当地的村民们在快速富裕之后,或许只会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自然和祖先的恩赐。
事实上,这些奇迹都来自于一种民间自发推动形成、允许自由订约的制度安排,这样的制度安排催生了云南旅游业独有的“长尾”商业模式。
除了投资开发的“长尾”之外,云南还有一个市场的“长尾”,也就是众多的旅行社和旅行团。这种经营模式并不新奇,而云南的创新之处在于不断去升级这种模式,寻找游客体验与商业回报之间的平衡点。在跟当地资深的从业者交流之后,我才发现这个领域屡受人诟病的游客投诉问题只是这个商业模式的一个表象而已,其背后是成功的低价营销策略、导游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及高效的区域特色商品开发、销售体系。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历史人文景观;文化传播;商业推广
1 历史人文景观现状分析
我国文化旅游业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滚滚浪潮中,经受了来自多方面的考验,稳步前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果。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交流的便利,人民对于旅游业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作为固有的营销模式必须进行结构调整或者转型。
1.1 文化传播形式僵化
如今在我国,传统的历史人文旅游大多是大建特建,一个比一个宏伟,游客进去后发现味同嚼蜡,后悔不已。因为我国大部分景观的形式都大同小异,无非是修建庭院,开设展览,在当今网络信息发达,眼界被打开的旅客来说,目前的模式已经缺乏吸引力了。作为“山寨”大国,桂林阳朔县一台旅游舞台表演《印象-刘三姐》火了,随后在全国各地旅游景点《印象-某某》便如雨后春笋四处开花。疯狂地照葫芦画瓢的背后折射出目前我国的旅游业模式的僵化呆板,也是中国现今个行个业现状的写照。
1.2 商业盈利模式乏力
我国旅游景点的商业模式的运营也是“病入膏肓”。我国旅游景点的门票之高如同中国房价足以让发达国家感到“自叹不如”。同样是迪士尼,上海高峰期的门票近500元一张,香港和美国也是只有450港元(合计约378人民币)和59美元(合计约383人民币),中国人民的收入远超香港美国了吗?当然没有。的雅怒藏布江大峡谷门票高达270元一张,而日本的富士山、韩国的汉拿山都是免费的。对于旅游景点“病态”的高门票,旅游公司解释到这样是做为了继续开发旅游景点,维持发展。然而对于我国旅客来说,把近40%的“游金”都花在门票上,实属不爽。如今旅游资源多样化,高门票容易导致旅客人数的锐减,反而降低了门票总收入,在僵化的营销模式下,也只能再提高门票价格。在旅游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全面依赖提高门票价格的盈利模式是单一的、不可持续性的。
2 夫子庙旅游现状
每逢谈到“江南四大特色街区”,都会说起上海的城隍庙、无锡的崇安寺、苏州的观前街以及南京的夫子庙。夫子庙作为南京的城市名片,见证了南京这座历史名城的兴衰荣辱,它对于南京旅游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夫子庙已经是享誉全球的旅游胜地,充满历史感的建筑群,一年一度的秦淮灯会,众多申遗的传统小吃等人文景观堪称一绝。但是如果拨开繁华的表面,夫子庙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重“商”轻“文”:学者李修福在2010年《红河学院学报》上做过一项关于旅客游玩夫子庙后的调查报告,数据让人触目惊心,据统计,只有14.6%的游客认为夫子庙景区具有六朝与明清文化,而47.5%的游客认为十里秦淮古韵完全感受不到。
1984年重建时,夫子庙的定位在于“旅游、文化、商贸”。随着夫子庙景区的不断建设,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同时,也成为商贾集聚之地,现在夫子庙商业圈成了继新街口和湖南路商业圈之后南京三大商业圈之一,商业气息逐渐取代了文化旅游气息,这与夫子庙滥觞时的定位背道而驰。虽然从2012年起,逐年对夫子庙进行了升级改造,规整了商家的店铺风格,翻新了老街,搬走了花鸟鱼虫市场,对外来的肯德基和麦当劳等洋品牌也加入了秦淮血统的设计等等。政府也希望从外观设计上使游客对夫子庙重新认识,对秦淮传统文化重新挖掘,加强历史文化的配套活动等,但是在旅客眼里,夫子庙已经成为披着文化的外衣,骨子里都是现代的混血儿了。半数游玩过夫子庙的旅客都不知道孔夫子文化和科举文化等等,商业化过于严重,饮食和购物充斥景区,景点的概念已经逐渐褪色、淡化。作为生活在南京三十年的老城南,夫子庙只是作为低档的购物场所,已经不是旅游景点了。
3 虚拟现实技术对于夫子庙旅游发展的作用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借助3D软件,通过硬件设备营造出让人可以获得身临现场的体验感。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旅游业是这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日后它还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试想下,你可以随时随地打开电脑或者打开手机,去北京看长城、去埃及看狮身人面雕像。随着旅游出行、酒店住宿、景区门票等出行费用的不断增加,不少上班族的假期也捉襟见肘。虚拟旅游意味着你不需要旅途劳顿、来回倒时差……只需要一张舒适的椅子,就能享受一趟酷炫的旅行。针对夫子庙的现状,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夫子庙焕发出第二春。
3.1 全新旅游景点文化的创新
夫子庙的景点很多,可以说是五步一个景,十步一重天,夫子庙之所以重“商”轻“文”是因为景点虽多,旅客不知道其中的典故和历史故事,除了极少部分旅行团有导游介绍以外,基本无人知晓,相反的对于购物品牌,旅客们已经司空见惯。商家们不遗余力的通过大分贝的音响或者营业员卖命的宣传等手段拉拢客户,反观旅游景点就“低调”太多了。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在游玩之前就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移动设备预习下景点的大致内容,游客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游玩,并且游客可以把讲解程序下载到手机或者移动设备里,戴着耳机跟随着导航就可以边听边看,如果没有尽兴还可以再来一遍。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旅游景点在夫子庙商家拉客狂轰滥炸的广告攻势下另辟蹊径,深度开发了本地文化,使游客在购物的同时也感受到夫子庙高雅文化和民俗文化和谐共存、庙市合一的特色,在“商”与“文”之间找到平衡点。
3.2 全新商业模式的推广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举步维艰的夫子庙传统小吃打入一剂强心剂。对于蜗居在犄角旮旯小巷中的名小吃,一般的游客很难发现,就算发现了也可能会因为偏僻或者人气差从而选择放弃。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把夫子庙所有美食都纳入平台,夫子庙现在全境都覆盖了免费的WIFI,通过网络系统和虚拟现实平台,游客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传统小吃,了解他们的方位、价格、网评、做法以及文化。“酒香不怕巷子深”,就算离开夫子庙甚至是南京,也可以通过该虚拟现实平台的付费系统选择感兴趣的店家进行网购。好处在于一方面规范了市场,让用心做好美食的店家知名度越来越响亮、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可以逐步淘汰掉夫子庙一些黑心店家,只做“一锤子买卖”宰客的无良店主,让顾客来做出公正的评价,对于推广夫子庙传统美食有百利无一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新的“秦淮八绝”即将在中华大地上枯木逢春。
参考文献:
[1] 吴福林.夫子庙史话[M].南京出版社,2004.
[2] 赵霞,向洪.正说秦淮八艳[M].哈尔滨出版社,2006.
[3] 李丽红.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以旅游教学为例[M].旅游教育出版社,2015.
关键词: 吉林省 创意旅游 相关思路
一、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创建适宜环境
(一)吉林省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
发展创意旅游可以将吉林文化要素运用创意手段进行产业化,更会为吉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吉林省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倡导创意旅游的发展,把它提到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将创意旅游产业做大做强”。[1]65
(二)吉林省各相关部门实行联动协调
与创意产业相关的部门有文化、科技、城建、发改委、工商、税收等,旅游主管部门应该与这些部门尤其是文化部门形成稳定的联动协调机制。加强沟通联系,协调和解决两个产业在融合发展中的问题。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的建设就是各个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胜利成果。具体到某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长白山满族剪纸的旅游商品开发,也需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与旅游部门合作。所以各个部门应实现联动,促进利益最大化。
(三)构建创意旅游园区
吉林省已有60家文化产业园区和23家文化产业基地,其中投资超10亿元的园区达14家。可以将成熟的吉林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园、吉林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等开发出旅游功能。创意园区建筑富有特色,园区的企业文化、生活形态等可以形成综合旅游吸引物,所以可以适当开发创意园区的旅游功能。
目前在建的长白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20亿。区内项目包括景区4D特效影院、小型演出、天池探秘等娱乐文化项目,以及林海雪原主题餐厅、长白山奇石馆等商业购物配套项目。这相当于一个创意旅游园区。吉林市也将打造一个世界童话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吉林省可以适当构建这样的创意旅游园区,更加有利于开展创意旅游。
二、利用创意思维创新吉林省节庆旅游产品
吉林省节庆旅游产品类型较丰富,发展也较为成熟,形成了吉林雾凇冰雪节、长春电影节、长春消夏旅游节、长春瓦萨国际滑雪节等知名品牌。现在欠缺的不是节庆产品稀少,而是缺乏创意元素提升节庆旅游产品内涵。在发展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沉寂的故事、符号等文化要素完全可以被旅游业所用,提升旅游产品文化价值。
如自1999年举办首届吉菜美食节以来,尽管每次具体项目都有创新,有比赛评选、美食爱好者观摩品尝、吉菜献给最敬爱的人等,也有曹保明先生的《吉菜民间故事》在第六届吉菜美食节首发,但是发展吉菜、举办吉菜美食节还需要继续运用创意思维,深入挖掘吉菜文化。对于有文献记载的“满族碗”(《满族旗人祭礼考》)、白肉血肠(《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仪注篇》);有传奇故事的“李连贵熏肉大饼”、“回宝珍饺子”等吉菜菜品,在美食节上可以尝试情景再现的模拟方式加以刻画宣传。有关部门不仅应该把吉菜推到省内外旅游者面前,还应该挖掘吉菜文化内涵,引导其走创意发展之路。
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吉林鹰屯打渔楼猎鹰文化节,注重挖掘满族捕鹰、驯鹰、放鹰文化,进行多角度诠释,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明哲收徒仪式、萨满祭祀鹰神仪式、“鹰把式”祭拜山神活动等。体验鹰屯的满族大秧歌,观看鹰屯“鱼灯”、“鹰灯”、冰灯、雪灯,欣赏鹰屯的雾凇奇观。这样的创意节庆旅游应该继续开展。
三、采用创新的商业模式促其发展
商业模式是指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流体系,包括每一个参与者和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潜在利益和相应的收益来源与方式。这是市场“无形的手”,属于内在动力。台湾埔里酒厂经营困难时开发了酒厂观光旅游,通过旅游者的购买无意中实现了大规模非常规销售,足可见创新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如针对《长白神韵》这样的大型文化表演创意产品,可以由吉林歌舞剧院集团有限公司与省内大型旅游企业等成立项目制股份公司、面向省内外旅游者,“综合运营项目,实现创意产品、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共赢发展”。[2]80
综上,可以运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发展吉林省创意旅游。创意旅游是吉林省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新形式,更好地整合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要素,延伸其功能,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永红.河南省创意旅游发展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
[2]张建.都市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及其整合对策研究[J].旅游论坛,2009(2).
[3]曾亚玲.吉林省创意旅游发展的切入点[J].考试周刊,2012(92).
关键词:旅游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旅游电子商务网站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我国现有旅游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分析
目前在众多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中,出现了不同的营销模式,现对这些模式进行总结:一是提供旅游信息查询和产品预订服务的综合性专业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此部分网站的商业模式,既有面向旅游企业的B2B部分,又有面向游客的B2C部分。主要有携程网,华厦旅游网,elong旅行网等。我们重点介绍携程网。它拥有线路、订房、订票、社区等多个栏目,市场定位主要以提供商旅客户为主,同时观光和度假旅客也是他们服务的对象。其盈利模型主要由网站、上游旅游企业(目的地酒店、航空票务商、合作旅行社)和网民市场构成。它的收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酒店预订费;(2)机票预订费;(3)自助游与商务游中的酒店、机票、预订费;(4)线路预订费;(5)广告收入;(6)会员收入。二是传统旅游企业如:旅游景点、旅行社、酒店、旅游客运、交通票务、旅游餐饮娱乐、旅游购物等自行创办并具有在线商务功能的网站,如春秋旅游网、青旅在线。此类网站为B2C类型。以青旅在线为例,其依托中青旅中国公民旅游总部开着业务销售其线路产品,与中青旅联盟企业、航空票业务、目的地营销组织、目的酒店及其他旅游企业合作,其目标市场主要为商旅客人和观光、度假游散客。其收入主要有以下几点:(1)组团利润;(2)酒店预订费;(3)机票预订费;(4)“自游行”产品中的酒店与机票预订费;(5)目的地营销组织或旅游企业的广告费;(6)其他服务,如签证服务等服务费用。三是由政府主导建设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如金旅雅途网等。金旅雅途在线是国家金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旅工程建设的全国性电子商务平台。其商业模式为B2B类型。金旅雅途为全国旅游企业和城市提供两项基本服务。其收入主要有:(1)旅游目的地政府搭建目的地营销定位费用;(2)为旅游企业商业信息,刊登文选、广告的收入;(3)为旅游企业提供完整电子商务解决方案;(4)政府金旅工程资金补偿。四是在网络团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加细分,更加专业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的网站——网络旅游团购网,此类网站为B2C类型。该网站是国内首家限时限量旅游团购网,依托海量酒店、旅游线路、景点门票、温泉滑雪等旅游资源,每日为旅游者提供较低折扣的酒店、线路、机票、景点门票和娱乐用品等。其收入主要有:(1)酒店预订费;(2)线路预订费;(3)景点代定佣金。
下表1中, 依据不同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所能提供的主要信息和服务功能来进行分类归纳, 以对中国目前旅游网站开展电子商务的状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二、新型旅游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旅游团购与论坛相结合的模式尝试
目前,我国团购网的营销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在其他类团购网站的推动下,网络旅游团购也已经出现,但就目前已存在的旅游团购网来看,该类网站功能单一。主要功能为提供超低折扣的酒店、线路、机票、景点门票和娱乐用品等。团购者在这类网站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产品的状态。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旅游团购网站中应增加团购者的主动权,允许由有购买某种旅游商品欲望的专业或业余自然人发起,利用该平台的相应功能模块号召其他人共同购买,形成一定的人数,希望获得优惠的价格。该模块的功能可主要由论坛模块来完成,在该论坛模块中主要以发表旅游团购期望贴以及对某旅游产品体验后的感受类文章构成。该模块主要起配合旅游产品销售以及分析旅游产品体验的作用。网站方可根据论坛中团购期望发起者自主发起的旅游产品,以及旅游人数和价格与提供旅游产品的企业进行商谈,最终确定团购信息。这样可以较好地控制团购的价格、规模,从而平衡多方利益达到双赢。
三、结论
旅游电子商务正在加速着传统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在多种盈利模式的探索发展中,逐渐成熟并形成了一批具有稳定盈利的电子商务网站。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建设的更加精美,人们传统观念的转变,对网上从事商业活动支付不再有更多的顾虑和担忧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的成熟,新的旅游电子商务模式也将不断出现。电子商务与传统旅游企业将会更加融洽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旅游产业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互联网+”时代旅游的发展变化
“互联网+”给传统旅游业带来更多新的变化趋势,旅游者的消费方式和行为习惯渐发改变,旅游需求趋向个性化、多元化。特别是旅游方式、客源渠道、旅游目的、旅行社地位等的变化尤为明显。
(一)传统旅游方式变化
“互联网+旅游”中受到最大冲击的即是传统跟团游,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传统旅行社的职能被削弱。随着“互联网+旅游”的深入发展,旅游业将实现各个细分领域的互联网预订,游客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主选择旅行内容。同时,伴随着信息透明化程度的增加,深度游将是大势所趋。专业旅游网站平台的建立,让更多的游客对旅行目的地的概况一目了然。因此,游客在旅行前会在相关旅游信息平台获得关于旅游目的地景点的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旅行计划,并通过各类短租平台进行特色民宿预定,实现旅行食、住、行三要素预订网络化。
(二)旅行社地位变化
“互联网+旅游”使传统旅行社的地位受到威胁。传统旅行社作为旅游实体与游客之间的中介商,它是客户服务中心,也是后期串联旅游实体服务的中心。但随着互联网去中介化的效应,旅游实体销售业务由在线平台实现,游客的入口也随之转移到互联网,导致旅行社地位下降,转变为线上平台的线下服务中心。据了解,国内现有多个旅游目的地省、市,其在线旅游平台接收的团队游客数量已超过各大传统旅行社,国内游市场正在迅速的向互联网和移动端转移。
(三)旅游“碎片化”趋势加强
在信息透明程度逐渐增加的今天,旅游信息网络查询与预订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旅游碎片化程度加强。同时,游客需求呈现个性化,拥有个性旅行欲望的游客逐渐增加,旅行中各环节的互联网化效应使一次预订逐渐被拆分,细分到各个领域,个性化定制将是新的旅游突破口。游客出游方式由以往的旅行社统一安排转变为用户自由选择,甚至自己制定个性化旅游线路。与传统旅行社预订不同,这种新的“零售”模式各个环节是分散的,独立的,旅游“碎片化”趋势加强。
(四)散客旅游倍受青睐
在旅游“碎片化”的影响下,散客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推崇。此种散客并不意味著完全的自助游,实际上他们会借助旅行社或在线旅游平台预订半自由行产品。而团购模式恰适用于散客旅游,通过散客提供需求到在线平台,联动线下旅行社或者旅游实体,实现旅行方式的个性化定制。定制旅游方式一方面迎合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也易于旅游实体盈利。因此,在需求与利润的双重刺激下,在线平台及线下旅游实体将会推出更多定制服务,促进旅游散客化进程。
(五)旅行心理需求变化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社交软件的使用频率增加,通过社交软件“晒”生活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解释为,当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逐渐转向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通过互联网社交软件“晒生活”能够得到来自熟人、朋友的认可,实现人们的“尊重需求”。而旅行带给人们不一样的生活体验,所以“晒”旅行成为人们在“晒生活”时的主要内容,这既是人们获得认同感的需求,又是追求“个性感”的需求。
二、“互联网+”背景下旅游发展策略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在此背景下,我国各省旅游产业不断寻找自身发展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积极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以谋求各地“互联网+旅游业”的创新发展。通过短期的探索、发展,部分地区的旅游业经营模式正逐渐被改变,但仍存在诸如传统旅游业还未与互联网完全接轨,旅游管理模式不健全、旅游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以顾客需求为圆心,以优质服务为半径,树立旅游互联网观念,转变旅游企业管理,提升旅游服务及产品质量等,将会推动旅游业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实现传统旅游业的互联网改造。
(一)树立旅游互联网观念,提高旅游互联网意识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传统旅游业的互联网转型是必然发展趋势。“互联网+”开启一种全新的“创业”模式,整个社会也不只迎来组织架构的转型,而是一场互联网价值理念的输送与植入。“互联网+旅游”发展中生态观念和融合观念显得更为重要。
基于44亿人次的出游规模,个性化及多元化的需求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重要形态,而“互联网+”的旅游新生态,或将是继OTA在线旅游模式后更具发展潜力的模式。“互联网+旅游”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与旅游业的跨界融合,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互联网+旅游”的生态特征表现为互联网旅游信息的生态化、旅游资源的生态化以及线上线下交易互动的生态化。
旅游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构建更加开放、有序的互联网旅游发展新格局,必须秉承开放包容、规范有序、自由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创新、多层次的旅游市场细分、以游客需求为重的分工协作与资源整合作为始终追求的目标。另外,坚守旅游业作为服务经济、实体经济、体验经济的内涵和本质,开展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在线旅游创新,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实现线上线下分工合作。
(二)加强旅游战略合作,转变旅游企业管理
“互联网+”时代旅游企业转型,不仅要考虑商业模式的转型,更要关注互联网理念思维和管理模式的转型。因此,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必须依托“互联网+旅游”服务管理平台及各智能信息终端,准确及时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企业的运营动态,实现旅游业过程监管和实时把控,强化旅游企业间的交流协作,不断推进动态市场营销。
“互网+旅游”的深度融合更加深入推进企业发展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使业务扩张到更为广泛的地域范围,并为旅游者不断提供满足需求的服务。通过企业联盟,可在在更广的范围内实行高度协作,在专业化操作过程中获得更显著的“学习曲线”和更大的经验效应,从而扩大自己的市场发展空间,增加市场需求容量。另外,企业在战略合作的同时保持着独立、平等的关系,仍然能够发挥迅速的市场反应能力,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要求。因此,旅游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应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共同研发建立智慧互联的旅游服务产品,满足游客对旅游个性、新颖、信息化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为旅游服务的推广和市场接轨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撑,推动高品质旅游服务的迅速普及和产业化。
(三)迎合发展趋势,推动旅游企业的互联网改造
当前各类在线旅游平台的兴起,使传统旅游业不断面临巨大挑战。旧的格局和框架不断被肢解,新的行业秩序逐步建立。互联网不仅为旅游业带来‘利’的诱惑,更多则是服务渠道的多元化。互联网为传统旅游注入了强心剂,使其充满创新动力,但在旅行社网络渠道建设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旅游业的软实力,提供客户所想,跟上客户所需,才能使旅游产品与互联网的发展有机融合,发挥“互联网+旅游”的最大价值,实现互联网对传统旅游业的改造。
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改变了人们的出游习惯,对于游客而言,一次旅游就是一次体验的过程。“互联网+旅游”带来的数字旅游可以使旅游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安排自己的全部行程,实现全程的数字旅游新体验。在“互联网+旅游”深入发展的当前,旅游企业应将互联网作为便捷的沟通工具,使互联网成为企业进行管理沟通的重要平台。并要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核心文化具有独特性。而且企业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要创造一种合作、协调、沟通、互助的氛围,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发设计能力,重视学习、善于营造学习的文化氛围,使企业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
(四)注重服务品质,全方位提升旅游者体验
当前,旅游者的需求更加趋向于个性化旅游,更加注重旅游体验,也更愿意自己设计旅游路线。而“互联网+旅游”真正立足于用户的需求,在旅游产品上给游客以更好的体验,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体验和服务品质,使游客在获取旅游信息、定制旅游计划、预订旅游产品、享受旅游过程和回顾旅游评价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能感受到全新的服务体验。因此,在这种个性化旅游的趋动下,旅游企业应把握数字化时代的契机,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和反应及时等优点,提高个性化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全新的服务体验。
首先,旅游企业要提升旅游者对“有形”产品的感知。在线旅游服务能够提供的为一“有形”产品就是旅游相关网站及其内容。旅游者对在线旅游网站的感知会直接影响其购买行为。因此,要确保在线旅游网站的用户界面、连接速度对旅游者的易用性,以及交易安全的保障性。其次,要加强在线旅游信息的传递的质量。在线旅游服务是一个信息敏感的行业,旅游信息交互及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会影响旅游者的决策,因此要强化信息传递的渠道,确保服务反馈的效率和态度,准确的提供旅游服务。最后,要建立个性化的旅游服务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追踪、分析旅游者的兴趣和爱好,据此提供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和个性化产品,甚至为游客量身定制旅游产品,最大化的满足游客的满意度。
三、结语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旅游者的内在需求和消费习惯,也影响着行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的营销思维。互联网带来的全新旅游营销模式使游客与合作伙伴广泛参与到价值创造的全过程,为消费者带来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和参与性的旅游体验。旅游消费者可以在旅游的任何节点进行信息互动,实时快速地获取旅游信息,随心所欲地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旅游行程。如果传统旅游业不能走上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道路,将难以适应急剧变化市场。
关键词:旅游学科;学生培养;商务模式;课程建设
1 引论
中国的旅游高等教育经历了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最初几年的快速发展后,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日益成熟和壮大却反而停滞不前了,甚至出现了衰落的迹象。旅游专业似乎也比较尴尬,本科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很高,但行业内就业率并不高。另一方面,国内的旅游行业管理者对旅游业的自身认识也有待提高,他们在用人方面存有一定偏见,甚至提出宁要旅游大专、中专、高职毕业的学生,也不要旅游本科生,更不需要研究生。很多用人单位认为,旅游行业只需要懂得基本待人接物礼仪、会干粗活的农民工就行,而似乎只有导游和厨师才需要一些专业技能。
随着旅游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善,随着教育部实施学科目录管理,旅游学科被划入工商管理学科门类之后,不少学校按照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在“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下,按照管理学的要求设计课程内容,此时的旅游学科则又出现了边缘化迹象。
对于旅游学科的学科属性问题,南开大学王健认为,“旅游学要建立起独立的旅游学科,而要证明具有这种学科资格,就必须能够提出具有方法论内涵的旅游学基础理论体系。旅游学科的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应用理论3个层级构成。”谢彦君把旅游学科归属于交叉学科,但他认为,当前的旅游研究“对旅游的理解被局限为一种企业和行业活动;旅游学术积累所形成的知识框架的主体是管理学知识。”吴必虎、邢珏珏在研究旅游学学科体系分类的基础上绘制了旅游学学科树,希望构筑起旅游学科的知识和研究体系;但其学科树的构成也与众多学科相交。
由于未能在学科属性上达成共识,因此旅游高等教育在课程设计、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方面,争议也较多,基本的观点在于,要从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来设计培养方案,但由于各地旅游业发展背景和方式有所不同,旅游高等教育因此也应有自己的特点。保继刚认为,抓好就业才能提升旅游学科地位。何建民阐述了国际上旅游管理教育与学科建设分类:一是侧重于理论的研究与教学,以美国大学为主;二是侧重于实务的研究与教学,以欧洲大学为主。吴旭云等分析了上海旅游人才需求状况后指出,上海旅游行业急需“旅游高端人才,一线应用技能型人才,新兴旅游业态专业人才”等3类人才。上海各旅游高校专业设置单一,对新兴旅游业态关注不够。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两极化现象:旅游本科生主要向管理干部培养方式靠拢,旅游大专类则向技校看齐。
世界旅游组织则干脆把旅游高等教育与素质教育挂钩,认为,旅游专业教育和训练是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旅游业竞争力。关于教育和训练的区别,zais指出,“训练是一种改变人们职业行为的技术手段;教育则是开拓人类环境的知识领域,并适应这种环境。”
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旅游业的职能在不到30年的发展进程中,已经经历了从创汇到经济增长点、再到民生工程和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根本性转变。因此,总结30多年来中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经验,从源头上梳理中外旅游业发展的路径,分析“旅游”的构成,探讨旅游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是建立旅游学科基本理论与教育模式、完善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
2 从旅游业发展的起点分析“旅游”
2.1托马斯・库克的“旅行商务模式”
今天我们研究的“旅游业”,起源于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的活动。托马斯・库克的时代正是英国处在工业革命的时代,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命,更重要的是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伴随着工业化到来的是城市化,人类从自然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从农业生产方式进入工业(商业)生产方式,从乡村生活进入城市生活。
对于乡村生活方式而言,人们的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相接近,区域间人员鲜有往来。而城市生活方式则不同,人们的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相隔离,人们的生存必须依赖于物质的充分流动(即市场的存在),这也导致了社会成员之间必然出现大规模的跨区域移动。也正是因为有大规模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广泛移动,才会使得旅游具有一个“产业”的规模。因此,旅游业是伴随着人类从乡村时代进入城市时代而出现的,也必然伴随着城市化的成长而成长。城市经济越发达,物质转移越充分,人员移动也越频繁,旅游业的规模就越大。
因此可以说,工业革命为旅游业的诞生从市场上和技术上奠定了基础。一是市场基础,它是由城市化的人口聚集带来的,人口聚集规模越大,旅游市场基础越大;工商业发达导致人员交流,工商业越发达,旅游业规模就越大。二是技术基础,规模化交通运输技术和电报电话的信息交流技术的持续改善,也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托马斯・库克是19世纪英国的出版商人,由于对当时酗酒问题的关注,托马斯・库克经常参与反酗酒集会。当时反酗酒的主体是英国家庭妇女。为让妇女们参加各种禁酒集会,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大批妇女从一个城市前往另一个城市的旅行,因而使得托马斯・库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旅游业。
托马斯・库克所从事的工作有3项比较典型:一是组织禁酒大会的旅行,二是开创参与伦敦和巴黎世博会的服务,三是为英国政府组织军队的后勤保障。这3项活动说明,出门旅行的目的并没有成为限定“旅游”的构成要件。托马斯・库克对旅游业的最大贡献并不是创立了旅行社,而是开创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可以把这种经营模式称之为“旅行商务模式”(Tourism Business Model),其属性是:①以旅行为边界的产业组织方法;②以人际服务为核心;③旅行目的是产品类别,旅途服务是产品基础。
今天旅游业态变化较大,经营手法有了重大改进,服务的技术也有了空前的提高,但是托马斯・库克开创的旅游经营模式的基本属性并没有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实际上还是“旅行商务模式”。
2.2中国的“旅游业”特指“观光旅游”
中国之所以一直到今天还是使用“旅游”而不是“旅行”这个词,主要因为中国早期的旅游产业完全是建立在观光需求的基础上。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左的思潮禁锢,人们还一直把旅游当成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但为了满足经济建设急需外汇,而采取了大力发展国际入境旅游的对策。由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落后,入境商务(公务)客人很少,观光旅游几乎成了中国旅游业唯一的产品,而“观光业”也很大程度上成为旅游业的代名词。
因此,习惯上我国通常将基于“观光目的”的“旅行”来涵盖“旅游”。于是在中文语境中,无论是在业界、学界或者是在管理层,对于“旅游”的理解通常有了约定俗成的含义,那就是特指以“观光”活动为目的的旅行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旅 游业的三大业态:旅行社业、饭店业、旅游景区。学界一般以景观开发和再造作为设置旅游学科的起点,旅游学科也是为此设计,形成了“景点(景区)开发”加“旅游接待”的旅游学科知识体系。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很明显,如果单纯从观光的角度理解旅游业,恐怕将难以承担“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任。因此只能回到托马斯・库克所创立的“旅行商务模式”的起点上,重新认识旅游学科的知识体系。
3 旅游职业特点变迁
3.1传统旅游就业状况
到2006年末,旅游行业就业人数为271.34万人。其中,旅行社28.59万人,占10.5%;星级饭店158.04万人,占58.2%;旅游区(点)、旅游车船公司等其他旅游企事业单位84.71万人,占31.2%(《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7》)。《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统计口径显示,国内对旅游业的认识还是集中在以观光旅游为基础的传统领域。
旅游行业就业显示了以下特点:旅行社行业吸引的就业人数保持稳定,但在整个旅游行业中所占比重较低,就业岗位仍以导游为主。饭店依然是旅游就业的主要去向,而饭店就业岗位以一线服务员为主,社会地位不高,且平均薪酬不及社会平均薪酬。旅游区(点)容纳较多的就业人员,但也以一线服务人员为主,行业薪酬略高于社会平均薪酬。酒店行业的管理岗位薪酬高于其他管理岗位的社会平均薪酬水平,而一线服务岗位低于平均水平。因此,国内旅游专业本科生在旅游传统行业内就业的意愿较低。
3.2旅游本科毕业生就业趋势
旅游就业的现状体现了旅游行业的特点,“旅游”业也就是传统的观光旅游趋于式微,因此,按照观光旅游需要培养的导游、酒店管理、景点管理等人才必然存在局限性。虽然传统旅游行业的就业已处于停滞状态,旅游本科毕业生行业内就业较低,但也大可不必对此过于担忧。
根据我们对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毕业生们虽然不在传统的旅游行业工作,但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却是与旅游服务高度相关。大多数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包括客户服务、商务策划、商务运作、商务控制、旅行业务策划和管理、事件营销、俱乐部管理等。
这种就业趋势其实正体现了旅游行业的悄然变化,“旅游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观光业,新的“旅游业”正在成为一个规模空前的以“旅行服务”为基础的“服务产业集群”。学生的就业趋势也体现出与这个产业集群相关的知识体系特点:①以跨文化沟通为基础的服务;②基于旅行目的产品和项目开发(如公务/商务旅行,文化、娱乐、健康以及无特定目的的休闲旅行);③旅行服务的职业要求从单纯的旅游行业向社会所有行业渗透。
4 “旅行商务模式”规定的学科知识体系与课程设计逻辑
如果我们对托马斯・库克所创立的“旅行商务模式”进行解剖,就可以发现,这种商务模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旅途管理+旅行目的服务”,是以“旅行活动”为边界、以人际沟通和服务为基础、旅行目的开发构成产品类别。因此,从“旅行商务模式”来理解“旅游学科”,可以发现,“旅游学科”的知识体系需要包括3个知识模块:①基于人性需要的“服务”:人际沟通;②基于旅途保障的“管理”:旅行业务;③基于旅行目的的“开发”:娱乐与商务。
4.1旅游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服务学
旅游行业的工作,甚至大多数商务工作,更多的是“人际服务”,这种服务又是以“跨文化沟通”和营造客户尊严为基础的。
传统的工商管理学科是培养资源控制或决策型人才,即我国文化中的“干部”人才。但实际上,社会更多地则是需要“职员”式的服务型人才,或者说更多地是执行式和资源经营型的服务人才,而非决策型的管理人才。由于中国高校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那时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都属于“国家干部”,也就是今天的“管理”人才,这种培养干部的思路一直左右着高校甚至是社会,使得各个高校在管理学科培养目标方面具有高度的趋同性。特别是对于“厚基础,宽口径”的片面理解,导致“管理学是个筐,干部培养往里装”,“学管理,当干部”成为管理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预期,从而导致“管理”专业人才严重过剩,而“服务”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城市社会,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以及城市集约化生存需要,人们越来越追求细节的完美,这将主导对人才需求的方向。社会需要的人才主要是能够“做事”,就是能够熟练从事事务性工作的服务专业人才,而不是对人、对资源进行管控的干部型(管理型)人才。
从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经营的过程可以看出,有关企业管理的内容较少,而与旅行业务相关的计划和服务则较多。因此,旅游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应该是“服务学”为基础。但作为本科层次培养的服务型人才,不同于专科层次的服务人员:专科以下学校培养的服务人员主要侧重于对服务工具的操作,本科生则重点在于提供事务型管理服务。同时,本科层次的服务与通常的管理学科培养目的也不同,这种管理学应该属于MBA或者研究生层次。
本科层次的“服务”,主要是指为客户提升附加值的过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而非服务的技能。因此,对这种“服务”可以给定的定义是:①具有将决策者、专家的意图或商务思想形成方案的能力;②具有将纸面的方案转化为行动的能力;③具有营造顾客尊严、设计商务礼仪、擅长服务沟通的能力;④具有服务产品开发、服务运行管理、服务营销的能力。
西方国家的旅游学科中有专门的Hospitality Management,Hospitality中文直译是“友好”的意思,国内普遍翻译为“接待管理”;但事实上,“接待管理”很难真正符合“Hospitality”的意思,因为它确实包含了“友好”的意思,而“友好”的意思可能包含在中国的“服务”这个词之中。
所以,旅游学科的知识体系基础是“服务学”(Hospitality Management),它也是旅游学科的平台课程体系,可称之为“服务学”模块,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与旅行商务运作能力,主要课程内容应该包括:服务链管理、服务沟通、文案撰写、礼仪设计与管理等。
4.2基于旅途保障的“管理”:旅行业务
凡是人们离开家门的行为就是旅行。某种程度上说,物流专业是研究物质流通的专业,而旅游专业就是研究人员交流的行业,这也是为什么国内旅游业最发达的城市不是传统的旅游城市而是经济发达城市的原因。旅途保障管理是传统的旅游接待行业,但其外延已经扩大。它以旅途过程中的服务种类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这个课程模块可以归纳为“旅行业务”管理模块,这个模块属于旅游学科的传统内容,它包括:
(1)旅行业务管理:从传统的旅行社管理发展而来,它应该淡化企业管理内容,突出旅行计划管理,加上导游业务的部分内容。
(2)酒店管理:酒店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接待系统,而且提供的就业岗位最多,所以酒店不仅仅是课程设计的依据,其本身已经是一个综合服务集聚产业。
(3)导游:我国对导游的理解太狭隘,有学者引用国外的说法,将之称为“目的地解说系统”,它涵盖了目的地、旅游景区的各种指示牌设计、引导系统设计、人员解说系统等,因此将其视为“旅游目的地导引系统”可能更恰当。
(4)旅游交通管理:与大交通不同的是,旅游交通主要是指旅游者的交通信息咨询、交通过程组织与控制等软性的事务。
(5)餐饮管理:本来主要指旅游餐饮管理,但现在延伸到了一般餐饮管理。餐饮管理往往与酒店管理构成一个在旅游行业中相对独立的专业门类。
(6)旅游商业:这是指为旅游者在旅途中购物的服务,与普通商业有所区别。旅游商业目前是国内最薄弱的行业。
虽然“旅行业务”模块属于旅游学科的传统内容,但国内大多数教材中无论是从知识结构、业务流程还是理论思路都受到传统观光旅游的影响,显得比较片面,未能适应旅游新观念的变化,因此,从“旅行商务模式”的角度出发编著具有中国独立知识产权的教材成了当务之急。
4.3基于旅行目的的“开发”:娱乐与商务
前两个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执行力,开发类模块则是培养学生的旅行服务开发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发散性思维、高度的创意和开发能力。因为这个模块是对旅游者旅行目的的开发,也就是旅游市场开发,它包括项目开发和产品开发。可将这一模块以“旅游规划与开发”来命名。由于旅游者的旅行目的不外乎“公务活动”和“个人事务”,分别可以用“商务旅游”和“休闲旅游”两个小模块来概括。
(1)商务旅游模块:会展策划与管理、商务策划与管理等。
(2)休闲旅游模块:休闲学、娱乐学、文化创意开发、运动与保健管理、景区景点开发等。
5 总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