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政治工作规划范文

思想政治工作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想政治工作规划

第1篇:思想政治工作规划范文

摘 要 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二者相互结合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和意义进行概述,进而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希望我国企业能够合理的将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以便更好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发展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之中,针对现今的社会形势,企业只进行文化建设已经不能较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而应该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只有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才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概述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之处

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存在不同之处的。在性质方面,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是一门管理学科。而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属于思想范畴,其主要是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在手段方面,企业文化主要是对员工进行文化手段渲染,提高其工作意识,而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教育、疏导和激励等手段对员工的思想觉悟进行教育[1]。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

在企业的发展中,提倡创新管理思想,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创新管理思想的主要手段,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相同的,其内容也大体相似,都是以企业建设发展为核心,其全部以人为核心,注重人的主体作用,二者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的培养,进而可以达到共同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的意义

在企业的发展中,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可以有效的避免企业的发展和思想素质的发展脱节。在企业的发展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二者缺一不可,有效的将二者相融合,才能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另外,将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可以较好的让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思想政治的创新。进而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利益的增长。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

(一)找出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点

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中,要不断与时俱进,以便适应市场的发展形势,为企业带来最大程度的经济利益。这需要企业的进行文化建设时,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找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同之处,找出其相融合的切入点,由此而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找到了融合点可以较好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引入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促进企业高效的完成企业文化建设,找到融合点可以较好的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进而促进企业科学健康的发展。

(二)加强企业内部协调

在企业的发展中,是无法脱离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应该找到其相融合的点,根据融合点来进行企业内部工作的协调。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协调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以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较好的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只有企业内部工作协调进行,才可以有效的保障企业活动的顺利进展,进而可以较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2]。

(三)找准企业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企业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管理人员应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运用多种有效的途径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发展。在具体的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运用先进的思想教育手段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例如可以构建文化平台,设置多种思想主题,以便更好的促进员工思想文化的发展,使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能够较好的融入思想政治工作,进而可以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3]。

(四)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

在企业的发展中,管理人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以保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在企业的发展中,应该以员工为主体,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养和提升员工的思想觉悟,使员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树立先进的发展经验,找正积极的思想觉悟,让员工能够在市场的发展中,以积极的心态和先进的技术来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能够合理健康的发展。

结语:在企业的发展中,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才能合理有效的促进企业内部工作顺利进行,进而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据优势,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健,许晓菁.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探析[J].科技视界,2014.07(31):148-149.

第2篇:思想政治工作规划范文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 思想政治工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妇幼保健院针对的是孕妇及婴幼儿等特殊群体,加强医院服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减少医患纠纷的前提[1]。当前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改进及加强,大多数医院在建设精神文明及科室文化塑造过程中往往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可有可无的工作。现综述如下:

一、妇幼保健院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医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会对目前正在实施的新医改造成直接性影响,由此,需要找出医护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当前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政治工作观念落后,教育工作得不到重视

大多数医护人员的思想政治观念落后,甚至混淆了党建工作与思想教育。有些医护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抵触心理,自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无用的,既不能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又无法给自己带来实质性的利益,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浪费时间。医护人员更多注重的是职业的发展和经济收入。另外,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观念未能转变,始终认为,通过患者满意度与医护人员薪酬挂钩,制定相应对策,则可以转变医护人员的服务观念[1-2]。

(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力度不足,思想教育未落实

大多数妇幼保健院并没有设立相关的政工岗位,没有相关政工人员,即使有政工人员,其政治素质和水平也不济。有的妇幼保健院虽然设立了政工岗位,但也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检查,并不关心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三)政工人员工作条件差,缺乏工作积极性

政工工作是许多医院容易忽视的工作,对政工的投入较少,政工工作条件差,宣传渠道缺乏,对新形势无法应对。同时资金缺乏,设备老旧,材料不足,政治工作很难开展,政工人员由此也失去工作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很难发展。

(四)工作内容缺乏,工作范围狭窄

妇幼保健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围绕相关的卫生系统开展,需要制定长远的工作规划,在工作方法与工作形式上达到灵活多变,切合实际,对新的理念能够及时吸收。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大多数的妇幼保健院并没有制定长远的工作规划,工作的施行依靠领导的主观意愿进行,对工作计划随意调整[2]。另外,医护人员与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认识多元化,人的自主意识加强,健康服务多具个性化。且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来源较为复杂,除了正式编制人员以外,还有医院合同制员工、学习人员及劳务派遣人员等,这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很难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对策

针对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与产生问题的原因,本文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进。

(一)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观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妇幼保健院管理人员需要放低自身姿态,深入到基层,了解医护人员及群众的思想,相关的医院领导与政工人员对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重视起来,制定好相关的年度工作计划、并对制定好的计划进行落实。政工人员需帮助医护人员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到每位医护人员[2-3]。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培养高素质的政工人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还要为他们做好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应的薪酬管理制度。最终将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深入到每位医护人员心里。

(三)改善政工工作条件,提高政工人员工作积极性

改善政工人员的工作条件,加大政工工作的投入。首先,政工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并积极引入新的理念,可以使用现在的网络社交途径,将工作渠道拓宽。其次,将陈旧的设备进行更换,引入性能较好的设备,在条件允许且必要的情况下,可建立相关的联络网站,充分地利用好相关的网络资源,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要努力争取与新闻出版机构进行合作,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范围,提高政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丰富工作内容,扩大工作范围

制定长远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主要围绕卫生系统开展,并将计划制定的灵活多变,可以适应新的医疗改革。统一工作内容,分工到位,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每位医护人员,对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的成效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遵守相关的工作制度及工作计划,不得随意更改工作内容,可设立相关的奖惩制度或评分制度。

一、小结

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医改形式下的一长期任务[3]。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思想政治工作观念落后,教育工作得不到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力度不足等。改善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4]:

第一,政工人员需要绝对的毅力与恒心,积极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拓展政工工作范围,在工作中保持绝对的热情,提高工作责任心。

第二,政工人员需要深入群众,搞好政工队伍建设,制定好长远目标,丰富相关的政工工作内容与形式,使政工工作符合实际需要。

第三,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学习新医改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改善自身的服务态度及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贯彻落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四,相关的医院管理人员,需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真正所需,同时要了解医护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对工作计划进行相应调整,最后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评析。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服务态度,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赖度,树立好医院的社会形象,从而促进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朱普庆.浅谈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创新[J].安徽医学,2013,34(1):85- 87.

[2] 朱红英,曾长秋.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疏导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1(4):88- 91.

第3篇:思想政治工作规划范文

一、存在问题与成因

当前,新医改工作正向深入发展,医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关系新医改的成败。当前,妇幼保健院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1.观念问题:许多健康服务人员未能转变观念,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工作、组织教育混淆,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抵触情绪,甚至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并不能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是浪费时间,是可有可无的。医护人员更关心自身的职业发展、收入水平。许多管理者认为只要通过将患者满意度与薪酬向挂钩,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制定解决对策,就能够促使服务人员转变服务理念。

2.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问题:许多妇幼保健院未设立政工岗位,也不招聘相关人员,即使有从事政工的人员,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业务不熟练,文笔不好,无法有效的胜任思想政治工作。

3.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许多妇幼保健院仅在领导视察、上级部门举办活动时,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且许多工作流于形式,不注重成效的评价,注重举办多少活动、组织学习次数,只追求规模,更乐意喊口号,不落实、不坚持、不检查,许多工作生搬硬套,政工人员工作缺乏热情,政工工作枯燥乏味,许多年轻的服务人员对这些较抵触。

(二)工作条件差

政工工作往往是许多卫生机构的最容易被忽视的工作,投入少,工作条件差,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如许多政工队伍无法充分的利用网络渠道开展工作,没有很好的占领社交媒体等新阵地。因资金缺乏、设备陈旧,材料储备不足,政治工作无法长期开展,时好时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三)工作内容空泛、范围狭窄

妇幼保健院思想政治工作应围绕卫生系统开展,具有较长远的工作规划,工作方法、形式需灵活多变,符合实际,积极吸收新的理念。但许多妇幼保健院政工工作缺乏长远的计划,往往评领导主观意愿开展,计划随意调整,喜欢跟风,喜欢搞所谓的运动,喜欢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嘴上功夫。实际上在新形势下,医患双方对医疗服务认识不断多元化,人的自由性更强,健康服务人员更加个性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重新思考、重构观点。最后,当前妇幼保健院服务人员的来源也越来越复杂,合同制员工、学习交流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等占比越来越高,思想理念发生较大的变化,网络诊断、院外干预等服务内容越来越多,妇幼保健院的工作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思想政治工作也应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时效性。

二、改进对策

针对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与成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工作。

(一)转变观念,从上到下都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放低医院的姿态,主动深入到基层,了解服务人员、人们群众的思想动态。政工人员、医院领导都应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年度工作计划中应有所体现,制定政工计划,做好科学规划,整体布局,从组织机构岗位设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目标设计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同时,加强医院人文环境的建设,打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发挥同事之间、服务人员与群众之间的情感纽带作用,使政工人员贴近服务人员生活,帮助后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位医护人员。

(二)做好人才队伍建设

引入新鲜血液,做好以老带新,积极引入高素质政工人才,做好专业培训,同时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薪酬管理,提高队伍的稳定性,建设一支精明强干的政工队伍。

(三) 改善工作条件,占领新阵地

一方面,提倡深入群众,积极引入新理念新方法,利用当前更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络社交等渠道,拓宽工作渠道,将政治工作与健康服务人员紧密的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做好设备更新换代,引入性能更好的计算机设备,必要时建设相关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材料的储备,还可争取与印刷、出版机构合作,开办相关的报纸、刊物[2]。

第4篇:思想政治工作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发展要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为银行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

1.城市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涵

城市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就是在继承和发展原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利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和科技手段,探索科学的、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内容。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政治保障。在新的形势下,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把握重点,取得实效,切实发挥对银行经营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借鉴和吸收现代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

2.创新城市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

2.1以“敢想”“敢干”“实干”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敢想”,即敢于从旧思维、旧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自我满足、不思进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唯上、唯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只有敢于突破思想束缚、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创新思路,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符合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必须发扬“敢干”的精神,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积极破解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难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有效整合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以“实干”推动作风转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贵在取得实效。。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着力培养良好的作风,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深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中,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人们的思想困惑、内心感受和实际困难。

2.2城市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四个观念。群众观念,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项群众工作,尊重员工、相信员工、依靠员工是掌握工作主动权的有效方法;服务观念,银行是金融服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要牢固树立服务观念。要以员工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系统观念。思想政治工作要自觉融入社会和银行发展这个大系统中,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注意依靠行政法规的约束、媒体的宣传、舆论的监督以及其他系统的支持,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为发展服务;信息观念,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牢固树立信息观念,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主渠道信息的吸引力,为思想政治工作开辟新的途径。

2.3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随着改革的深入,员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也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不断创新,克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摆“花架子”的做法,跳出陈旧的思维模式,强化创新意识,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必须积极创新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从实际出发,坚持继承与创新、先进性和广泛性、普通要求与分类指导、理论灌输与实践活动、一般号召与典型宣传、正面宣传与反面教育、精神塑造与文化熏陶等相结合,精心设计新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说教式向引导式、由一般化向个性化转变。

2.4围绕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围绕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新,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的广大政工人员,要紧紧围绕本单位的经营管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要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开展有时代特点的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汇到整体工作规划中,加强针对性,避免一般化,努力克服“两张皮”现象。

第5篇:思想政治工作规划范文

一、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国际经济市场的拓展使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式。无论是在管理模式、创新思维还是发展内容上,都需要在诸多方面进行优化和升级。企业政工工作作为强化企业的作风建设、提升员工发展深度的具体形式,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发展能力。

首先,企业政工工作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通过多种政治教育形式,提升企业文化、增进职工素养的思想核心。其次,政工工作的开展能够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贯彻国家对国有资产维护、运行过程中新出台的各项策略,使企业和时代接轨,使国有企业能够沿着健康化、科学化、高效化的发展方向迈进。

二、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中的发展现状

尽管当前形势下,政工工作具有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是在现在的发展模式中,仍然存在一些常态化的发展问题,亟待相关工作者进行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1)政工工作队伍发展失衡

在当前很多国有企业中,企业对政工人员的需求在增大,而相应的专业人才的吸收中,缺少新鲜血液的融入。政工工作者的年龄偏大,一般都在35-45岁之间。随着退休、调岗等相应的人事活动的开展,很多国有企业面临着政工工作失调、后期无人的发展现象。

(2)政工工作体系缺乏创新

受政工工作人员年龄、性格、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影响,很多国有企业都未能建立一个完善的政工思想政治体系,除了在思想认识上有所偏差,在国有企业队伍的建设中,整体素质也呈现出下降趋势,难以呈现出较高的引领作用和深入创新能力。

(3)政工工作意识的缺乏

企业的发展核心是经济效益,因此,很多企业管理者将发展重点放在生产效益好销售渠道的拓展上。认为基层党建工作只是一项“面子工程”,是可有可无的发展内容,所以造成了企业内部对政工认识的缺乏,难以引发企业的认同和关注。在这一问题的而影响下,企业党建工作都难以推进,职工对政工工作认识缺乏、态度轻视的现象十分严重。

三、强化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中具体策略

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全方位的发展工作,还是关系职工荣辱、营造民主环境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来说,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能够帮助企业职工进一步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长期和短期的工作规划,形成一个完善的发展策略。通过劳动技能大赛、节日娱乐活动、文体健身活动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同时,在企业发展策略的推进下,促使职工能够具有清晰的发展方向,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从而开创出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新面貌和新气象。

其次,在企业面临的发展抉择中,管理者要建立完善的奖惩措施,鼓励职工要将自己的得失和企业的发展连接在一起,形成齐心协力前进、脚踏实地发展的良好局面。再次,企业管理者还要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建课程统一在一起,将行政命令和激励措施进行高效的结合。

一方面,要树立企业政工工作的思想标杆,将劳动模范等一批优秀的职员作为学习榜样,从而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发展局面。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职工的各项积极性。定期表彰先进职工,以此做出示范和激励,鼓励职工争先创新,使企业能够具备专业的管理形式,确保国有企业在基层党建工作、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发展、开拓。共同营造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企业发展环境。

第6篇:思想政治工作规划范文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 大学生 宿舍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宿舍是学生集体生活的场所,是在校学生学习、休息、娱乐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组织纪律、集体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等诸多方面培养的主要阵地。这块阵地管理的好坏,对大学生的品德、情操、身心健康、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劳动观与良好的人际交往、正确的竞争观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决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资金和后勤资源的不足,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大规模的高校后勤社会化。经过几年来的摸索发展和不断改革,高校的后勤社会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行后勤社会化的高校摆脱了后勤资源不足的沉重压力,进入了良性发展的阶段,社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后勤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减少了学校非教学资金的投入,为本校的教学投入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学生生活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明显加强。可以说,这项改革的深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

但是,随着后勤社会化的不断深入,学生宿舍的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也增加了难度和复杂性,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深入学生公寓,不断改进和加强对公寓的管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既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时展的要求。

一、社会化后,学生宿舍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管理体制不够顺畅,职责划分不明确。

许多高校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学生宿舍由后勤公司进行管理,从管理权限来讲,他们只能对学生住宿及宿舍管理过程中的财、物进行管理,对学生住宿进行服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住宿环境,而对学生行为管理权力十分有限,更谈不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当中出现的违反学校纪律但对宿舍或公寓设施没有任何影响的行为时,出现有时想管,但不敢去管;有时该管,但不愿管。长此以往,就容易出现学生管理部门或管理者与后勤集团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当中的“两层皮”。这种情况,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学生自我管理功能缺乏,道德缺失反应明显。

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功能缺乏表现在学校对学生宿舍管理中学生参与意识较差;学生对宿舍纪律、卫生、文明先进评比等各项工作反应不够积极。 同时,大学生的宿舍由学校负责管理变为由物业公司管理,学生的角色转变很快,在公寓内由学生变为消费者,游离了道德规范和校规校纪的约束,表现为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对物业管理的挑剔,对物业服务的不满。

3、传统管理方式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不适应。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以营利为目的提供服务的后勤公司,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不再是不对称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命令者和服从者的关系,而是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与传统的高校后勤体制相比,高校后勤组织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学生作为独立的民事行为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决定接受或不接受,接受何种服务以及选择谁来服务。因此,传统的依赖高校管理权在后勤服务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后勤组织与学生之间的新型关系,必须从内容、形式、机制、载体等方面深化改革。

其次,传统工作体制和机制难以适应公寓化管理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公寓化管理的直接结果是打破了宿舍成员组成中的统一格局,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呈现出多元化、分层化的趋向,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加大。传统的以院系、班级为单位组建的党团组织离散化、空壳化,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分院系、分年级、分班级、分宿舍的有针对性的工作规划,变成系统的管理控制。

4、个别学生具有逆反心理。

针对当前社会现实状况和学生实际情况,很多高校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制定了较细致的公寓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许多规范大学生行为的条款。然而,也正是这些条款使部分学生产生了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不愿遵守公寓管理制度,不愿服从公寓管理人员的管理与教育,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公寓虽三令五申,一些学生仍然我行我素。有的晚归,有的违章用电,乃至酗酒;有的赌博、偷盗、甚至打架斗殴,无视校纪国法;有的乱泼乱倒,缺乏起码的公德等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稳定,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才培养,对高校公寓化改革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5、宿舍文化建设薄弱。

学生公寓已不仅仅是学生居住的场所,更成为育人的重要阵地。但由于开发商在建设公寓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公寓没有学习、活动的场所,对宿舍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精力、资金不够,致使宿舍管理下作用薄弱,宿舍文化建设出现空白,导致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侵入宿舍,并形成低级、庸俗的宿舍文化,使宿舍文化的各种功能产生负面效应。学校也把校园文化、党团活动放在了校园内,公寓的文化活动、集体活动等很少,学生感觉不到大学的氛围,常常很孤单,这也是导致行为失控的一种原因。

6、对社会化后思想政治工作的轻视。

部分学生工作者对公寓这块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有模糊认识,认为后勤社会化了,学生宿舍由后勤公司进行管理了,从而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

二、 加强学生公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高校以培养人为目标,那么大学生公寓管理就要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方针,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素质教育,积极加强和改进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1、充分认识学生宿舍管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宿舍是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文明、优雅的学生宿舍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学习,还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操的形成。因此,可以说做好学生宿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加强宿舍管理,既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又能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所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公寓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反映出一所学校校风、校纪的优劣,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将工作的重点向公寓倾斜,深入到学生之中,做到服务要热情,教育要动情,管理要到位。

2、明确责任,转变工作机制

大学生公寓的管理肩负着服务、育人的作用,后勤公司和学校必须通力协作。学生公寓的管理机制应以学校管理为主导,后勤公司管理相辅助。学校、后勤公司、学生在学生公寓的租赁关系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各方不应仅凭着一种默契和游戏规则办事,而应制定相应的制度作保证,使各方遵照执行。后勤公司提供价廉优质的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学校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后勤公司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为学生营造优雅的生活、学习氛围;学生遵守公寓的管理办法,做合格的居住者。

转贴于 3、建立良好的学生社区(宿舍)文化氛围,寓思想教育于宿舍文化建设之中。

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对于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因此,应高度重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通过在学生公寓设置宣传橱窗或宣传栏,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竞赛活动,如“文明宿舍评比活动”、“最佳床头设计活动”、“宿舍装饰比赛活动”、“我爱宿舍”征文比赛等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爱国、爱校的热情,提升学生公寓的生活品位,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的开展。

4、齐抓共管,做到服务、管理、自律三线合一。

(1)齐抓共管,提高文明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学生宿舍的管理,是一个需全校多方协调配合的系统工程。要将学生宿舍管理好,做好学生宿舍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只依靠后勤公司或学校的某个部门,只有相互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才能做到密而不疏,管而不漏。

(2)构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律线”。学生公寓工作中学生是主体、是内因。建立一支学生自我管理队伍和民主监督机构,让部分优秀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公寓的管理和服务,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在宿舍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才能最终达到管理目的。

7、把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德育考评。

把学生在生活区的表现,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学籍考核的内容,作为评优、评定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的重要依据。探索具体的考核方法和途径,合理确定分值,使考评准确、真实反映学生在公寓中的表现,真正起到导向作用。在考评中,吸收公寓管理等部门参与,实行一票否决制。

此外,把学分引进学生公寓,把学生在公寓中的表现列为思想品德课的实践环节。学生在公寓中的表现,由任课教师、楼长、辅导员和学生干部负责考核,考核内容为: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内务卫生、安全意识、团结友爱、文化建设等。考核采取检查、抽查、突出问题记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每周统计,每月汇总。公布出每学期成绩,作为思想品德课成绩的一部分。

8、积极推进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

把学生党团组织建到公寓,积极探索在公寓建立学生党、团组织,扩大覆盖面、增强辐射力的具体形式。既可以在现有校、系(学院)、年级、班学生党团组织体系的基础上,以寝室为单位建立学生党团小组,也可以根据公寓规模的大小,以一幢或几幢公寓为单位建立学生临时党团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宿舍”,设立“流动红旗”,张榜公布学生党员名单,让其身份公开化,建立双向的监督机制。

总之,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于新时期学生公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求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拓思路、大胆创新、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学生公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把学生公寓建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张勇:透析公寓化管理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学海》2003.5

[2]王长虹,周俊明,张郁江:加速高校后勤改革探索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科技与进步对策》,2000年第17卷第2期

第7篇:思想政治工作规划范文

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是党的十对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重要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们要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实际,全面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综合素质。

强化理论武装,在“铸魂”上下功夫。要注重理论武装的时效性,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党员。当前特别要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深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国梦的理解。要强化理论武装的针对性,从党员思想实际出发,加强理论宣讲和教育培训,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释疑解惑,析事明理,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突出理论武装的实践性,把支部学习、集中培训、专家辅导与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现场观摩等方式结合使用,有效破解理论教育内容空泛、形式单一、缺少吸引力的问题。

加强道德教育,在“修身”上下功夫。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成为党员队伍的内在要求,转化为党员的行为规范。要以榜样为引领,既培育、宣传、学习重大典型,又培育、宣传、学习党员身边的优秀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看得见、跟着学。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党员实际,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网络等媒介和微视频、微故事等形式,将主旋律、正能量嵌入其中,潜移默化感染党员、影响党员。

第8篇:思想政治工作规划范文

【摘要】企业文化在队伍建设中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它能够为石化企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体讲,企业文化具有教育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和导向功能等多种功能,能够对企业工作和队伍建设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004-01

近年来,石化企业加大了基层基础建设的工作力度,从石化集团到基层单位,都围绕基层基础建设做了工作规划,制定的科学的工作思路。基层基础建设重在基层,建设的关键在于队伍建设,常言讲,“人是决定和改造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基础建设也就水涨船高。企业文化在队伍建设中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它能够为石化企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体讲,企业文化具有教育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和导向功能等多种功能,能够对企业工作和队伍建设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1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为企业队伍提供精神动力。一是坚持企业文化建设,是石化企业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照“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深深地感到企业队伍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及纪律作风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差距。我们只有切实加强企业队伍的文化建设,扎扎实实地解决好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肩负起能源生产的重任。二是坚持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工作任务决定的。在当前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石化企业遇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使职工在思想认识上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诱惑。一些职工的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颓变,人生境界滑坡,道德觉悟下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坚持企业文化建设是贯彻以德治人方针的必由之路。它能进一步坚定职工理想信念,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增强职工的荣誉感,进一步升华人生境界。三是坚持企业文化建设,是全面提高企业队伍素质的客观需要。从企业队伍建设来看,这些年我们始终贯彻的是“依法治企”的方针,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古人云:“约之以法,导之以德”。这是治天下之道,目前我们企业队伍建设中用“以法规范”的手段较多,而“以德诱导”的手段较少。但恰恰在我们企业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如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靠法律是根治不了的,必须用德来治。因此,更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加大教育管理力度。坚持企业文化建设,能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找到新的切入点,能全面提高队伍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 强化阵地建设,为发挥基层企业文化的功能作用提供依托

基层企业文化重在建设。文化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积极进行基层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但更重要的是要立即着手建设,要以人为本,持之以恒,重在落实,务求实效。一是逐步在基层建立一批文化、体育协会,制定章程,并为基层职工开展联谊、聚会等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要根据基层职工特长、兴趣爱好的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建立一批有益于职工成长进步和身心健康的协会组织和兴趣爱好小组,使之成为基层职工个体之间联络情感、沟通心理、自主交流的渠道。二是努力发挥特色文化项目的优势作用。办好企业文化节、文化周、文化沙龙等各项文化活动,还要自主开发一些专题展览,积极开发企业文化宣传品,努力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基层单位要开发确立自己的文化品牌项目,加紧培育,使之尽早发挥效应。三是充分利用报刊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公众媒体,大力宣传企业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先进典型事迹,宣传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实践创新的时代形象。

3 强化基础建设,积极营造具有基层石化企业特征的人文环境

优良秩序和优美环境对规范职工行为、提高文明程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图书馆、职工俱乐部、陈列室、职工乐队等具有职工特色的事物,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各基层单位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企业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职工经常涉足的工作生活场所进行装饰美化,努力创造出与石化企业工作性质相协调,具有一定文化功能,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发展和鲜明个性特征的人文环境。一是抓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营造文化氛围。要对职工办公、生活场所的环境进行设计布置。在楼道和办公区、生活区摆放实物,悬挂、张贴照片、书画,摆放、悬挂反映职工形象、自然风光、人文艺术、企业业务、队伍建设等内容的实物、照片和书画等。在院内建设绿地草坪,美化、绿化、净化院落。对内务进行规范,实行办公区和宿舍区分开,对办公区物品摆放和物品数量进行规范,做到地面、墙面、桌面、床面、柜面、门窗面干净,物品摆放整齐划一。通过文化环境氛围的建设,使职工一上班就被舒适的环境和惬意的感觉所感染。二是抓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在室外建立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和体育健身场;在室内建立网络信息室(职工网吧)、阅览室、陈列室、心理咨询室和乒乓球室等文化体育场所。在建立文化体育场所方面,要注重满足职工对科技、文化和娱乐活动的需要。针对基层职工“四难”现象的存在,要认识到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对职工心理造成的压力,为从心理上减缓职工的压力,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在聘请专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的基础上,采取职工与职工谈心、职工与领导谈心的形式,广泛开展心理沟通活动,通过这些物化的企业文化载体,进一步加大企业文化的辐射力度。三是抓企业文化队伍建设,建立以兴趣爱好为纽带的各种协会。为丰富基层职工的文化生活,满足广大职工对科学文化、法律知识及健身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要逐步建立一批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团队协会。另外,还要积极主动邀请职工家属参加企业文化建设,并与社会友好单位开展文化共建活动。

4 强化制度建设,为规范基层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第9篇:思想政治工作规划范文

辅导员专业化职业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使高校学生工作面临诸多的新情况和新任务。如何才能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显得十分迫切。于是,探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问题也成为高校发展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以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梳理了专业化背景下辅导员的职业现状。

一、问题与现状

(一)高校辅导员接受教育与培训状况

1.学历学位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该校辅导员队伍中至今还没有博士研究生从事辅导员工作,而第一学历为硕士研究生占被调查对象的10.4%,本科学历者占83.9%,专科及其以下占5.7%。由此可见,该校辅导员队伍以本科学历为主,而且学历较为集中。

2.辅导员所学专业分布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该校在岗辅导员的所学专业是相当分散的。被调查的139位教师的第一学历集中在中文,思政等6个专业中,从这一现象看,似乎是不论在本科阶段学习什么专业,都可以从事当前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这充分显示出高校辅导员队伍缺乏边界、专业性低的问题。

3.辅导员在职岗位培训

调查显示,该校有一半以上的辅导员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其中,近3年来未接受专业培训的辅导员占被调查人数的96.2%,接受过专业培训的辅导员占被调查人数的65.8%;在参加过在职培训的辅导员中,参加过国家级专业培训的占0.3%,参加省级培训的占20.1%,只参加校级培训的占65.8%。可以看到,目前在职的高校辅导员培训具有外出交流少、层次低等特点,主要以校内培训为主。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1.高校辅导员的的从业时间

在岗的辅导员中,一般情况来说,平均从业时间更长,则说明该职业中职业队伍的流动性更小及群体更稳定。而根据调查,该校的辅导员中,工作时间小于三年的辅导员占到了26.3%;已经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在4到6年的辅导员则占到了63.2%;这两项相加,说明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在6年以内的高校辅导员的比例达到了90%,长久坚持在辅导员岗位工作7年以上者只有10.3%人。调查结果表明,辅导员队伍在高校内部流动性大,专业化程度很低。

2.辅导员的从业原因

从业原因是职业者能够长期坚持从事一项职业的根本动力源。访谈发现,20.5%的高校辅导员认为,对做学生工作的兴趣是他们选择这一职业的目的所在;24.1%的高校辅导员认为,选择这份工作主要是为了寻求未来从事某些行政工作的经验;5.3%的人选择做辅导员是为将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打基础;有44.0%的人认为,选择辅导员工作是迫于当前的就业压力。调查表明,目前在岗的高校辅导员中真正喜欢这一职业的人只有五分之一,说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度较低,许多高校辅导员并非从意愿上从事这一职业。

3.辅导员的未来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职业者对自我职业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具体实施与行动策划,表明了职业者对未来职业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和阶段性。对此,研究者对高校辅导员的未来职业打算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被调查的辅导员中,26.6%的人有通过辅导员工作经验积累之后,再到高校的行政岗位上继续发展的职业规划,42.1%的规划是进入某些专业教学岗位上继续自己的职业发展,还有10.3%的在职辅导员有到研究岗位上继续发展的职业规划,10.1%则有其他的工作规划。在当前的在职辅导员中,准备长期从事这一工作的,只有10.8%的人。由此可见,大部分在职辅导员对岗位工作的未来充满疑虑和不自信,他们更希望到高校其他岗位去发展自己,显示了当前高校内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混乱。

4.辅导员的职业满意度

对于本职业的满意度,是想要维持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这一队伍产生流动的直接原因,就是目前的在职辅导员对本职业的不够满意。

本文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考察,包括对工作的环境、工作的效果质量、主管部门评价考核制度以及工作过程感受四项内容的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校辅导员中对自己工作环境非常满意的占16.0%,对自己工作环境基本满意的辅导员占68.3%,非常不满意的占3.2%;对自己工作质量非常满意的辅导员占21.4%,对自己工作质量基本满意的辅导员占69.3%、对目前工作质量非常不满意仅仅为1.3%;对学校的评价考核制度,14.6%的辅导员认为非常满意,59.4%的辅导员觉得基本满意,认为非常不满意的则占到了4.7%。由此可见,对目前的高校工作环境、工作质量,辅导员们还是相当满意的。

然而,我们的访谈却发现,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质量满意度很低。一位受访者称辅导员工作在高校是“万金油”“灭火器”;也有辅导员说:“整天有干不完的活,却不知道该怎么干,干什么”;还有辅导员说:“干一辈子辅导员工作肯定不愿意,问题是目前还不知道该王往哪里发展”。

(三)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研究能力

1.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

被调查的139位辅导员中,一般是按照高校德育教师职务晋升职称的,其中,已经有38.3%的辅导员晋升为高校讲师职称,61.7%的人仍然是助教。他们当中,从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主持过国家或省部级课题的有1人,占被调查教师的0.7%。有11人参与省部级课题,占被调查教师的7.9%。主持有厅级或校级课题的有54人,占调查对象的38.9%。其中还有63人从未参与过课题研究,占被调查人数的52.5%。调查结果表明,高校辅导员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较低。

2.辅导员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被调查的139位辅导员中,近3年来,参加过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的有5人,参加过省级专业学术会议的有18人,参加省级以上专业学术会议共有23人,占辅导员的16.5%。调查结果表明,高校辅导员参与较高级别的专业学术会议以此来开展交流学习的机会是很少的。

3.辅导员订阅读专业期刊情况

在被调查的139位高校辅导员中,订阅专业学术期刊的辅导员达到了41.2%,其中,56位辅导员订阅了1种专业期刊,5位订阅了2种专业期刊,而所订阅的期刊是《辅导员工作》《大学生》杂志。在被调查的139位高校辅导员当中,平均每周到图书馆经常阅读与辅导员工作和大学生工作相关联专业期刊的有7人,经常到图书馆阅读或借阅专业图书的有45人,其原因大多是为考研究生做准备。

4.辅导员的学术发表情况

从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被调查的139位辅导员中,在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的3年里,76.9%的人有学术。反过来说,该校辅导员队伍中3年内没有学术发表的教师占23.1%。其中,大部分辅导员发表学术论文是为了满足高校职称评定的要求(高校职称评定要求助教晋升讲师最低条件是公开发表3篇以上专业学术论文)。由此可见,该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研究能力不强,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二、结论

1.辅导员自身的“非专业化”

首先,是目前高校辅导员“选聘”制度上存在一定问题,许多高校较为注重辅导员的政治思想素质,而对所学专业是否有利于符合辅导员职业,要求甚少。

其次,高校管理部门存在诸多问题,对选聘留用的辅导员缺乏必要的岗前培训,造成新入职辅导员在能力素质方面与工作要求的胜任力差别较大,当这些辅导员在岗位积累2~3年的工作经验,能够胜任本质工作时,学校出于各种原因往往将优秀者选拔到新的工作岗位,造成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一些高校辅导员总是在伺机而动,有机会就转行成为惯例,形成辅导员自身难以“专业化”的问题。

2.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非专业化”

文献研究表明,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性”难以定位,非职业化现象成为人们的共识。主要表现在:

(1)辅导员的职责定位不清。辅导员职责是什么?一直难以界定。高校辅导员一般任务是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然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在概念上不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势必形成了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不明确,在高校日常工作中扮演着“万金油”“灭火队员”等角色,哪里需要他们就往哪里去,失却了专业发展方向。

(2)辅导员在高校组织中的地位不明。如果说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和教师一样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享受职称评定等待遇保障?如果辅导员仅仅是大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试问,现代大学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大学?难道已经成年的大学生还不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独立吗?难道大学需要这么多的管理者才能运行吗?可见,辅导员在高校中的地位十分尴尬,很难获得应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