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们重新对课程标准进行了研讨。新课程强调:第一,地理与生活联系,“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第二,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的需要,重建学生生活。第三,地理课程要从纯科学走出来,回到学生生活世界。
面对这些要求,地理组全体人员经过多次研讨,达成了地理学科规划三方面的共识:一是要加强地理学科思想建设,转变学科观念;二是要加强地理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学校特色课程开发;三是要加强地理课程资源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根据学科规划共识,我们进行了诸多尝试变革。如在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等方面就做了详尽的规划设计。本文主要从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作一些具体说明。
我们主要在两个方面对地理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规划。首先是对旧有校本化课程的规划。新课程对高中地理内容整合编排后,学生普遍感到高一自然地理学习困难,学生缺少相应的物理基础知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规划中大胆尝试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验,将必修一的这部分知识进行编排上的调整,利用周三下午校本教研的两节课,分散难度实施教学,较好地解决了课程实施的难题。其次,这次规划我们加大了特色课程的开发,这是我们组学科建设在本轮规划中的重点项目。结合学校资源优势,我们创建了“开放式的地理教学课堂”,构建了“天文”“地质地貌”“环保”等3类特色课程,强调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征,突出地理实践、环境教育和乡土地理为主题的特色地理教学。
以“地质地貌”课程和“环保”课程为例。课程内容我们设计了实地了解祁连山褶皱构造及丹霞地貌景观、认识三大岩类并采集岩石标本、开展青海湖环境考察、生态调查;教学时间安排是,5月在青海湖区教学,7、8月在祁连山区教学,10月在西宁城区和湟水河流域教学;教学组织形式一律为野外科考加论文写作。具体到野外考察活动的内容安排,以5月青海湖区考察活动为例,本次活动我们规划中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走近青海湖,了解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实地考察青海湖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类型、气候特点、植被状况、鸟类资源、鱼类资源、畜牧业现状、种植业类型、土地沙化状况,返校后以小组为单位写作科考报告。
这样,乡土地理教学也就融合在类似的科考活动中。如7、8月份我们规划实施的祁连山区教学,虽然是“地质地貌”校本课程的一部分,但其中也穿插了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在具体学习活动中,我们要求学生考察祁连山区自然环境(地质构造、地貌类型、气候特点、植被状况、矿产资源等)和人文环境(畜牧业现状、种植业类型、土地沙化状况等),要求他们做好祁连山区东西部差异的考察,并重点考察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考察中国最美丽的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为何要有这样的重点要求?就是为了加入乡土地理的内容。湟川中学地处河湟谷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而西北地区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在河湟谷地,通过对河湟谷地特有的干旱区丹霞地貌的实地考察,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丹霞地貌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形成条件的地域差异,同时进一步了解祁连地区特有的丹霞地貌的成因。通过这样的课程规划和实施,让学生亲身感受丹霞地貌景观大美的同时,了解学校,了解西宁,了解自己的乡土地理环境,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无论是对校外课程学习实践活动的规划还是对校内课堂教学的设计,本次学科规划,我们都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中感受地理知识的价值,从而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利用地理环境育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地理环境,在生活环境中学习、领悟地理知识。这是学校“回归生活”教育价值追求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课程学习中,我们让学生求真、行善、审美、健体;在生活空间和生活实践中,我们让学生体验到地理之美,感受到地理的巨大魅力所在。我们认为,这既是课程的学习,更是育人的“本真”。
关键字:地理核心概念;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23-01
1.地理核心概念内涵及特征
地理核心概念是指位于地理学科中心位置的概念性知识,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特征的抽象和概括,在地理课程的教学中具有统摄作用,其中包括地理学科的重要概念、原理、理论和规律等,可表述为一个词语或命题。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地形》中,"地形" 作为自然地理的最重要要素之一,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对地理事物具有较为权威的解释力,是的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
本节课通过对"地形"这一核心概念的解剖、思辨就能细分出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地形类型、地形部位等关键性概念。核心概念与关键性概念之间存在着同一级别或上下位的关系,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地理核心概念的层次性决定了地理核心概念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地理学科的核心特征之一是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在教学实践中,如始终抓住地理学科的联系性和整体性这一思想组织教学,先呈现或帮助学生聚焦核心概念,让学生通过初步加工,构建思维导图,避免学生陷入学科知识的大海,进而减轻其学习负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地理核心概念与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经过地理学习之后所形成的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地理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对传统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具有更高的层次性。地理素养由四个要素构成,即,即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四个要素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如右图),其中人地观念是地理学科和地理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地理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关键能力,地理实践是区域分析的实践应用,是调用地理知识与技能,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能力。地理课程是地理核心概念的集合体,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载体,地理核心素养可以用地理核心概念来表达。
3.核心概念中的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显著特征之一,任何地理知识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区域当中,地理核心概念是区域中地理知识的抽象和概括,因此对地理核心概念的剖析、思辨过程,就是在区域中分析、重现地理现象及地理规律的过程。地形本概念之下包含着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地形类型、地形部位等关键性概念,这些概念都必须依托于具体的区域进行表达。如:地形类型,学生不仅要了解主要的地形类型在世界及中国尺度上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要能认识和发现中不同区域中地形类型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进而揭示地形类型的空间演变规律,体现地域认知的具体要求,通过对地形类型所在区域的定位、认知、对比等多种手段,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特征。
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另一显著特征。依托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层次性与关联性,让学生通过概念、判读和推理等思维的基本形式,把"地形"这一核心概念层层分解,以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归纳演绎等为思维过程,构建思维导图,形成知识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这些思维过程也是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具体内容,属于地理学科中的核心素养。
4.核心概念中的地理实践
地理实践性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现行的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地理课堂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本节课利用地理模型归纳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及寻找两者差异,探究学校所在地(石鼓山)的海拔与相对高度;引导学生考察学校周围的地形地貌,帮助学生区别地形类型并动手绘制地形类型简图;最后在课堂教学上利用橡皮泥,制作五种地形部位的模型,并在模型上手绘等高线,及投影到同一平面,引导学生观察各地形部位等高线的特点,并把瀑布、河流、t望台等常见地理事物标注在相应的位置。通过本节学习,完成由间接经验的学习方式到直接经验的获取的转变,从而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变为具体的地理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绘制地理图表的能力、地理观察能力、使用地理模具的能力、进行地理实地观察、野外考察的能力、动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恰好是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核心概念中的人地观念
人地观念是指通过地理学习,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1]
地形作为五大地理要素之一,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地形"这一核心概念的层层分解,对各个次级概念进行全面分析或关联分析,最后进行综合的归纳和总结,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地形"这一自然地理要素,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地形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所引发的问题,如:引水灌溉、农田开垦、水土流失等等,得出人类生产、生活需因地制宜,进一步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对最核心的地理素养"人地关系"进行培养。
6.结语
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是"育人"之魂,也是学科课程目标之所在。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素养与地理课程的结合,并可以用地理概念进行表达。课堂教学中运用核心概念把教学内容统整起来搭建学科知识结构、明确学科核心内容、把握章节之间的关联,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方法,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观念、思想及地理品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一、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制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各类学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及学业质量标准落实到各个学科中去。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满足学生对即将来临高考的学习的诉求以及实现学生个人未来发展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具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练习,引导学生能?蚪?所学习到的地理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现实中去,让学生真正得到地理知识、技能及方法,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环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观念,即可视为其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培养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高中地理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进一步落实新课改标准,助推地理学科不断向前发展,还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对充实国家人力资源、提高公民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就地理学科而言,学科素养的培养能够促使地理教学方式更加优化,并由单元教学向素质教学进行转变,便于高中地理教学进一步发展。(2)就教学者而言,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不断提高教师对地理教学的掌控能力,极大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助于改善教师跟学生的关系,对教师教书育人有着重要的影响。(3)就学习者而言,核心素养的渗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其他观念,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一)以生为主,为其核心素养发展拓宽空间
在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注重地理知识的讲授,从而忽略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导致学生不能够将地理知识更好地和现实结合起来,处理现实地理问题能力弱。这样的高中地理课堂限制了学生发展,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教师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要以生为主,学生占据课堂学习主位,让学生主动探索地理知识,并主动分析、理解、掌握地理知识,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结合,以提高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懂得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探索,并适时地加以引导,以便提高学生探索的效率,只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在教学“农业区位因素”一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概念、特点以及常见的分类,再让学生试着找出农业区位因素,先让学生个人进行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出农业区位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区位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联系的普遍性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接受水平,选取适合学生进行探索活动的内容,借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地域联系”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图像和影音素材,采用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把握住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借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实例讨论入手,理解交通运输、商业贸易以及通信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更要帮助学生深切感受到随着地域联系的加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多样化课堂,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特色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指出:“德育教育是全体教师的基本职责,必须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体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对于高中地理德育教学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及时捕捉学生关于地理学习的心理变化规律,以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人生态度以及社会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地理德育教育对于教师的基本要求
1.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教师的思想道德情操是增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源泉。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将渊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品质慢慢渗透于对学生的实际教育中,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荣辱观,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思想、言行达到和谐统一,时刻保持良好的心境教书育人。这样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钦佩,才能更好实现“用思想品德感染学生,用人格魅力熏陶学生,用激情斗志鼓舞学生”,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师应深刻领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主要是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综合内在素质的全面塑造,这种价值的作用需要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才能逐渐得以体现和展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强化自身关于“教书育人”的思想教育观念,而不应基于现行教育体制无法考核德育水准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并不局限于单纯讲授地理科学知识,而更注重于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多重培养,即所谓德育教育。
二、德育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方略
1.深入挖掘教材,科学实施“画龙点睛”式德育教育
基于地理学科知识与德育知识存在质的差异性,地理学科知识为显性内容,而情感道德领域的教育即为隐性内容,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知识通过老师的讲授得以熟练掌握,但是关于情感道德领域的领悟却不够深刻。因此,需要教师善于利用合适的时机加强引导和总结,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地理知识教育中。例如,在进行“地理环境整体性”这一内容教学时,可这样总结:我们班级如同地理环境,同样具备整体性的特征,如果转来一位新同学不遵规守纪,有两种处理方式可以选择:一是大家对他置之不理,他继续独断专行,将来必会有一部分思想意识薄弱的同学受其影响而变坏,导致班风变差;二是大家都积极帮助他改正缺点,逐步将其变成一位好学生,这样维持了班级的整体性。通过对于现实素材的挖掘,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守纪观念,这样的德育教育备受学生的青睐。
2.及时捕捉最新信息,实施引导式教育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倡导学生通过正反两方面辩证地分析地理事物,对于一件地理事物应从多角度进行客观辩证地看待,全面详尽地分析利弊关系。例如,在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干旱天气,引起太湖、洞庭湖等湖域面积大面积减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但是一直有谣言充斥着整个事件,认为这样的干旱天气是旧三峡大坝的建立而引起局部气候变化而导致的。在讲授“中国的河流”中关于大坝建设利与弊的内容时,在说明三峡建设主要是为了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以及旅游等后,在讲到弊端时应指出,三峡建设虽然对于局部气候略微有些影响,但并不会波及到整个南方地区。因此,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3.加强彼此间交流合作,领悟思想情感
在地理教师“国家培训”的观摩课中,教师都能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开发课堂中学生积极交流拓展合作的广阔空间。例如,在讲授“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深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合作,各抒己见。活动的主题是“思考石油潜在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通过三个场景进行分析:第一,漫画“油荒”和“兄弟连”的对比;第二,全球石油何时枯竭;第三,中国近20年来石油生产、消费和出口量示意图。面对这样的场景学生积极踊跃地对石油潜在的危机进行了分析,并把不同的分析结果利用投影仪展示给全班同学,整节课一直沉浸在自主合作和交流的轻松氛围中,使学生在自我探究中受到思想情感的教育。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人文精神;培养;途径
对学生的精神与人格进行培养是人文精神的价值所在,也就是使学生在行、意、情、知等方面得到综合自由的发展。同时培育人文精神对于文明社会的构建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培育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地理学科的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使学生的生存智慧得到启迪,反省自身的人生价值,促进其完整人生观的构建。
一、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关切、维护、价值与尊严就是它的表现,能够塑造与肯定理想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且人文精神不只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还会对物质文明建设产生影响,也是各个地区、民族甚至国家文化构成内容的核心,是能够对其文明程度进行衡量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人文教育的水平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人文修养的水准。因此,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加以培养,可以提升其人性境界,并在文化滋养中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二、人文精神与地理课程的关系
(1)人文精神与地理课程内容的关系。地理学科的视角独特,具有丰富性与广泛性,向学生描绘的世界是完整的,包括技术、人文、社会和自然等多个方面。而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标准的一个依据就是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体现出来,从而使地理教学的主题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选修与必修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两个部分,区域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与自然地理知识属于必修部分,而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则是由选修部分表示的。人地关系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体系的主线,其重点是人类社会需解决的问题,如粮食、环境等,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得到全面体现。因此,人文精神约束的结果就是高中地理课程,它也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素材。
(2)人文精神与地理课程目标的关系。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就是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不同层次的当代人文精神。其基础层次要求对地理基本的知识与原理初步掌握,即教育学生爱护地理环境;其发展层次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地理技能,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对解决地理问题的手段与方法加以掌握,使其个体素质提高;最后是其实现层次,要求学生有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使其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
三、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
(1)创造人文环境。创造能体现“以人为本”观念的校园人文环境,使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领导和教师建立良好关系。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关系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而且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只有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而学生和教师建立关系的基础则是平等对话,使教师关怀学生与学生尊重教师都能得到体现,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处事。学校的代表是领导,因此应以关爱学生成长、尊重教师工作为学校管理模式的基础。另外,地理教师应将自己在人文与地理方面的知识都加以丰富,与地理学科的发展及特点相适应,满足学生逐渐增长的知识需求。同时,教师应使自身修养提高,使自己的信念与人格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
(2)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堂。学生和教师最多交流的地方就是课堂,因此无论任何学科,其人文教育的主阵地都应该是课堂,地理也不例外。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氛围等不同方面都应体现出人文教育。首先,教师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人,要营造好的课堂氛围,使课堂人文环境和谐而平等,体现在教学语言、情感与方式多个方面。其次,教学模式应符合人文精神的发展,改变传统方式,采用探究式教学等,使学生的能动性得以展现。最后,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体会到真实的人文气息。
(3)利用校外资源,组织实践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校外资源进行整合,并辅以实践教学,以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来培养人文精神,而不能采用传统、封闭、滞后的地理教学过程。平时教师应使学生与社会多接触,对地理和自然、社会的关系加以理解,自然而然地感受人文精神。例如教师可在学校组织一些环保活动,如“垃圾回收”“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电”与“节约用水”等,使学生具备环境道德意识。另外,可与区域资源相结合在校外进行人文教育,比如西安的千万富商戴俊为解救被劫女青年而牺牲,进而体现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些老一辈如乔冠华、胡乔木等为代表所体现出的“努力奋发,爱党爱国”的精神;两万五千里,翻雪山过草地在延安会合所体现出的“艰苦奋斗,不畏苦难”的精神。这样,通过讲解不同地区所发生的事迹,进而让学生对该地区的人文精神有更深的了解,从而了解其地理环境情况,培养学生崇高的人文精神以及综合素养。
总之,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精神教育才是更重要的!但是培养人文精神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循序渐进,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有效实施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地理课程,教师需要掌握地理学科独有的特点,并与生活中的各种人文素材相结合,组织地理实践活动,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好的性格与素养,为社会与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晓琴.对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
[2]李振全.地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2013(4).
[3]刘卫林.高职高专院校选修课人文教育功能与价值定位[J].中国
【关键词】和谐的师生关系 兴趣的秘密 生活融入课堂 优化评价方式
地理学科不同于语数英、数理化,在社会上,学生和家长重视的程度是非常有限的,这些客观的因素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成了较大的障碍。文仅从学生这个主体角色,浅谈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愉悦时,观察较敏锐,记忆效果好,想象丰富,思维敏捷。而人在沮丧时,这一切都将受阻。”教师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而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良好的情绪和美好的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心情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
(一)师生平等,民主合作 新课程下的教师应当从传统的、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旧框框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谋”、“助手”、“服务者”和“配角”,构建一种新型的、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惟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交流的“沙龙”,课堂的有效想性才能得到保证。
(二)学会倾听,多角度的赏识学生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育人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的学会倾听,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探索的态度对教师提出质疑乃至争辩,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其整体素质的“教学对等”的“关系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二、激起学习地理的兴趣
“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乌申斯基语)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教育实践证明了培养兴趣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呢?这是众多教师最为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兴趣是如何产生的,兴趣的秘密何在
正如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说明,如果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热情很高,思维也会非常活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讨、发现的时间,将枯燥无味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形象生动的一幕幕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如何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括了天文、地质、气象与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经济、城市、人口、环境等传统学科和现代学科,真正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这些自然奥秘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是大部分学生兴趣的倾向所在,最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一些自然奥秘,尤其是一些自然之谜,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
但是仅仅靠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三、生活融入课堂,体味学习地理的乐趣
我一向主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地理从生活中走来,再有目的地将地理问题提炼出来,让地理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地理,用“地理”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地理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的活力源泉,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四、优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课堂有效性的有力保证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以结果的正确与否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地理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要看课堂内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思考时是否积极,小组讨论时是否投入,能否倾听别人的意见,有没有创新精神等。有的学生上课思维积极、敢于打破常规,有的学生解法比较简易、独特等等,教师应结合这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只有这样,学生在评价中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
五、总结
学生这一教学的主体,其情感和兴趣得到很好的呵护和激发,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学生愉快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课堂变得精彩纷呈,同时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成功感、满足感及地理学的美感,从而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地理;人人都获得必需的地理;不同的人在地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难道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地理课堂的吗?
参考文献
[1]苏立康《现代教育思想》北大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
[3]苏霍姆里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一、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地理教学的课程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要》中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趋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初中地理学科的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参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观念等科学的地理思想,使学生能够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认识和评价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形成对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具有21世纪对人力资源要求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初中地理老师不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还要结合地理学科目标,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二、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学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中唯一传播可持续发展知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课程,也是将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综合、阐明人与环境关系的课程。要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首先要对社会、对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负责。因此在地理课程与教材内容方面早已打破传统的“地理八股”体系,重视地理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广泛性、区域性、动态性及实用性等特点,从素质教育高度选择地理教学内容,突出特征、抓住要点,通过案例说明观点,并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重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优化方法和过程,实现有效地理教学
教与学,教就是为了学,没有学就失去了价值。教与学本来就是双向的信息交换,但长期以来,却形成了“我教你学”“我传授你接受”的单向传递,教代替了学,学生不是学会而是被教会,甚至形成教与学的对立,严重地制约了学生成长。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教师就要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积极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有效地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并运用鼓励性、多元化的评价手段,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见解,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实现有效教学。要实现地理有效教学,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的学习方法。初中地理教材编排过于严肃,趣味性不足,这就需要教者想办法开展一些有趣味的活动,运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兴趣。
2.触类旁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如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引起地球自转,一年四季更替引证地球公转,如讲环境保护,我们可以让学生就旬河水的污染程度做一个调查,就能收到良好效果。
3.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转入理性思维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这也符合地理学科特点。如讲述热带气候时,让学生从一张清晰度高的一幅热带雨林图片中感悟热带雨林气候特征。
4.开展多种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地理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如果涉及安排得当,则会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近两年天体活动频繁,每次组织学生用高倍望远镜观察比较明显的天体活动以及观察星座,学生的兴致非常高。
5.让学生多问、多看、多查,成为学习的主人。地理的科普读物很多,要鼓励学生多看书、多思考,安排一定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讲述课外所学知识,增强学习自信心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情操。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我国古代曾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作为一个人博学多才的重要标志。受其影响,我国传统教育过多 地限于促使学生重视具体书本知识的学习,即强调知识的记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不重视“学习能力 ”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过多地依赖教师指导,缺乏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具体知识 的获得,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造成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因此,更新教育观念,首先要在现代教育 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培养学科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并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首先要求我们在 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在全面准确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质的认识和客观的看法,即让 学生既掌握基本的知识,又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出现的地理事象;其次,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科学辩 证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使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会钻研与创新”,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由“讲师 ”变为“导师”。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教会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办法是教师用自己正确处理教材的方式和方法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学法指导,而不是一般的理论说教或经验 之谈。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必须使自己的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相吻合,具备系统的开放的思维方式,善于从 整体出发,认识系统内外的各种联系,而这种思维的形成,要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培养,所以教育观念的转变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学中努力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树立现代的教育教学观念, 即以发展的主体性为中心,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主动地继承知识、发展知识和创新知识,获 得适合自己的发展,从而形成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共性和个性都得到适时、适度发展的全新素质观。
众所周知,要更新观念,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因为高素质的教师 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曾经恢复起来的地理学科地位,再一次陷入 危机,对中学地理教学师资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尽管还有会考存在,但其要求低得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低得 多(多数学生只求合格)。在县级以下的很多学校,初中地理课往往被占用,即使有人上课,也不是专职教师 ,甚至出现过“只要认识汉字就可以教地理”的荒谬观点。在学校每天的课程设置中,地理课排在上午第一、 二节的情况几乎为零。这些都影响了地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从而忽视了对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甚至有些地 理教师不知流向何处!如今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和各种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出台,提高地理教师 素质已成为紧迫的任务和要求。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地理教师的素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加 强师德修养,提高思想素质,具备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爱岗敬业,勤于钻研;才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第二、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继续教育能使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产生持久的发展,所以通过博览、培 训、进修、函授学习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充实和强化教师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各 种职业技能。第三、加强教育研究,提高教研素质。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而持久的工程,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 断摸索、完善和发展。“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走教研结合之路,才能在教学与育人方面有更 大的作为。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和科研实践活动,形成科研促教的共识,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改革教学内容,体现素质教育要求
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直接载体,是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基础,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 键。但就目前使用高中地理教材来说,主要强调知识性、继承性,缺少对学生创造与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注 意全面性和系统性,对个性和差异重视不够:引用的事例,资料较陈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不足,没有 体现出地理学科的现实性和实用性,因此,必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在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前提下,以素 质教育为核心,突出地理科学为国家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使学生明确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社会价值、经济 价值等多重价值,更加关注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反映中国特色。同时规定必修的地 理实验课和实践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形成。
三、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相一致的。传统的地理教学,只是把具体的知识要素作为重要内容 来讲授,忽视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分析方法,这样很难使学生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点分析知识 结构体系,并引导学生捕捉知识要素,使其各得其所,实现要素和结构的有机统一,使学生获得分析、综合、 评比、概括、比较等各种能力。要切实加强地理素质教育,就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研究学生的 心理特点与求知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策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努力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能力与 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优化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但教学过程从宏观上看,可以划分为讲授新课和复习两个阶 段;从具体来看,它又包括教学设计、教具的制作或准备、媒体资料的辑录、编写教案、授课、作业批改、考 核等众多环节,每一个阶段和环节都必须认真对待。但当前绝大多数学校的地理教学都只面向会考要求,讲得 肤浅,知识结构分析、能力培养等都不到位,造成很多学生仍以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高中地理,效果当然很 差。优化教学过程是指整体优化,就是要把各个阶段的教学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赋以特定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加强对各个阶段和环节的质量管理,使整个教学过程变为一种良性循环。在普及电化教育的学校,要充分发 挥现代技术手段或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 与学生的多向交流,使学生对地理产生爱学、乐学的良好氛围,进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高效 优质这一优化教学过程的真正目的。
一、分析试题,把握特点
我分析了2010年浙江省各地区学业考试社会・思品卷中的地理试题,发现在命题上有以下三个明显特点。
1.立足基础,加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以浙江省学业考试为例,规定共有12个考点,而2010年主要考查了以下内容:
上表中,注有“”的考点试题分值约为89分,约占地理部分总分值的75%;从内容上看,重点考查了“读图获取正确信息”、“理解不同区域(中国)的自然与人文特征”等内容,符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一级指标:“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和利用必要的工具、技术和方法,识别、获取和整理相关社会信息”、“观察、发展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依标施考的原则。
读图表能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图三要素知识的落实则是考查的重点。除了地图,地理图表主要包括:图像(如景观图、照片等)、分布图、地形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值线图等。2009年杭州卷中这几种主要图表几乎都出现了,等高线图有两幅;2010年杭州卷地理图表也较多。由此,图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人地关系这条主线,是地理学科功能的重要体现。在初中地理中,“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是考试的重中之重。2010年,浙江省各地区的地理试题中,仅“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概况”与“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这两个考点的分值就占48%,将近半壁江山。
可见,立足基础,加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2010年浙江地理命题的一大特点。
2.关注热点,侧重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历史与社会》课程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一以贯之的目标。为此,课程十分重视学生有主见地正视各种社会问题,更自觉地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
2010年浙江省学业考试地理试题中有近45%是以社会时政热点为材料来命题的,表二所列的万众瞩目的玉树地震就有四个地区的地理试题涉及,其它如“对口援疆”、“上海世博会”、“西南特大旱情”等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这充分说明了《历史与社会》考试并不回避时政热点,反映了试题和现实联系紧密,贯彻了新课程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理念。
以时政热点作为材料来命制地理试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借鸡生蛋”,这个“蛋”还是地理学科的,并且更加强调结合地理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如2010年温州卷第10―12题,以玉树地震为命题背景,既考查了经纬度知识(第10题),又考查了长江概况(第11题),还涉及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第12题,见下)。尤其是第12题,“救援工作迅速展开,但难度很大”不仅隐含着地理学科知识的重要性,而且渗透了思想道德教育,该题也成为试卷的主要亮点之一。
地震发生后,救援工作迅速展开,但难度很大。从自然条件看,这主要是因为玉树( A )。
①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
②地势平坦,沙漠广布
③气候恶劣,昼夜温差大
④高温多雨,水网密布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加强乡土结合,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
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上的地理,一般指省区以下较小地区的综合地理。“乡土地理”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在2010年浙江学业考试中,义乌卷第21题比较典型。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全国各地踊跃捐款捐物。义乌文博会组委会向玉树震区捐款1000万元,各种救援物资从义乌紧急运往玉树(车队路线见图)。随行记者在采访救灾官兵时了解到:这里特殊的自然环境大大增加了救援难度。
读图,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玉树在义乌的?摇西北?摇方向,从义乌到玉树的运输车队依次跨越了我国的?摇三?摇、?摇二?摇、?摇一?摇三大阶梯,经过的山脉A是?摇秦岭?摇山脉。
(2)比较义乌与玉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完成表格。
(3)材料中所说的“特殊的自然环境”,其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高寒、缺氧、气压低。
该题不仅以社会热点2010年玉树地震为背景材料,而且结合义乌乡土地理内容进行考查。其中第3小题考查内容与衢州卷第12题有点类似,而第1小题则设置了一个情景要求学生读图答出中国地势、地形等相关知识,突出了应用能力的考查;第2小题用比较的方法考查分析自然条件对家乡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时更加突出地理知识综合应用即实践性的考查。
二、领悟特点,指引教学
中考试题永远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方向标,它引领着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对学生进行学科专业素养的培育。
2010卷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教师在常态课中,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学科专业素养的培育,通过学科内纵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来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对《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部分,教师可以用中国的行政区划图落实我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分布等;可以用中国的地形图落实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东西和南北差异、不同区域的人们生活生产与风土人情。在平常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图文并茂”,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如对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教材中的“黄土高原景观图”的教学,我就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析图,加强对学生进行学科专业素养的培育,虽然该图比较平常,但从细节上却别有韵味;在内容上也为“黄河水文特征”、“治理黄河”,甚至是九年级内容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生1:这高原上黄土是的。
师:嗯,这是没穿衣服的高原。(生笑)这“衣服”用我们的术语来说是什么呢呢?
生2:植被。
师:这“衣服”怎么丢了?
生3:破坏了。
师:仔细看看图,怎么破坏了?
生4:上面有梯田。
师:黄土高原人类的繁衍远远超出了她生态的承受力。当然这梯田是旱地吧?这说明什么呢?
生5:降水少,如果降水多就跟我们这里一样是水田了。
师:景观中还可以发现什么?
生6:很深的沟壑。
师:能说明黄土什么特性?
生7:土层厚。
生8:黄土疏松,容易流失。
我认为,发挥地理图表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从图中得出文字结论,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文字结论而忽视学生读图、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应该以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地理结论,探究地理原理和规律,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积极结合时政热点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时政应该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师筛选和捕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时政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从中吸取养分,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的世界,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011年3月11号发生在日本东海岸的9级地震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尤其是由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电站爆炸,不仅给日本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给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忧。
我在课堂中及时向毕业班学生介绍地震的情况,并组织相关地理知识的复习。由“日本大地震地理位置”进行大洲大洋知识的回顾,重点进行经纬度、方向、比例尺等要素的复习,着重提高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日本核电站爆炸”可以联系浙江秦山核电站这个乡土地理,并进行中国东西部自然、人文环境的差异对比,由此分析日本发展核电工业是为了解决国内资源短缺问题;从对日大地震的国际援助来说,食品、能源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如:3月20日俄罗斯总理普京称将在100天内向欧洲追加供给6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些天然气在欧洲经过加工后,日本将能得到400万吨液化天然气);核电站爆炸还引发了环境问题……如果结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国情教育内容,该专题的复习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努力从乡土地理中找到综合应用的契合点。
乡土地理的学习,因其可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从而能有力地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诸如区域地理位置的评价、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于分析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生产的地理因素、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内容,学生都可紧密结合乡土地理的学习应用于地理实践。
2010年曹娥江引水工程是绍兴市区清水工程的一项关键性工程(该工程被评为绍兴市2010十件大事之一。2011年2月14日,《绍兴晚报》以《一条长龙送清波,绍兴重回梦里水乡》为标题介绍了这项工程。)。工程东西向横穿上虞市、绍兴县和越城区,至绍兴市区,再向北汇流入曹娥江,全长26千米,概算总投资近5亿元。引水口是位于上浦闸库区的小舜江口,清流经小舜江、长山头溪后,通过引水闸进入隧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