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人类社会;发展概述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66-01
一、自然辩证法发展概述
自然辩证法是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指向的人文文化体现为内容,对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向观察,以及对人的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探索。科学技术哲学则是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等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辩证的问题与科学技术及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二、自然辩证法与诸学科之间的关系表现
我们知道,自辩法诞生于19世纪中叶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和发展冲击着人们原有的自然图景和思维方式,为其创立提供了客观基础。表现如下:一是大机器生产带来的人类生产活动的高度社会化,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交往,改变着人们旧有保守的、静止和孤立的思维习惯和方法;二是自然科学的一系列伟大发现展现了自辩法发展的本性和规律,冲击着人们业已形成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使自然观的革命有了理论指导。自然辩证法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和诸多因素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一场伟大的理论革命。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等,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思想观点等,诸多体现具有划时代的变革。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一般关系的学说。与此同时,自然辩证法作为的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等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也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三、自然辩证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当代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这个一般规律也正是哲学研究区别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之处。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
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的哲学学科,不仅对于整个哲学特别是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自然,发展科学技术,协调人与自然以及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上,不仅为科学的世界观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提供具体的理论论证。与此同时,为哲学价值观增添丰富的科学内容,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从实践价值,一方面,对正确处理和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实践价值。另一方面,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最后,对于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总之,当代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
四、自然辩证法在社会发展中的思考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由于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同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也是协调人与自然、科技与社会关系的需要。
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科学的社会科学)的最高概括,钱学森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归纳为十个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部门。这十大科学技术部门的划分方法,正是钱学森运用哲学,特别是系统论对科学分类方法的又一创新。因而在我们的学习中,需要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等多重知识结构,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合作联盟,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让自然辩证法能够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吴国盛.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三十年.天津社会科学. 2008.07.
关键词:和谐;矛盾;和谐社会
一、人与自然的矛盾,靠科技
随着人类产生,人与自然的矛盾就应运而生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这一矛盾也不断加深了,特别是科技革命以后到现代社会,矛盾表现更为明显。看似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在于科学技术,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充分,加之人们对自然认识能力的限制导致了科学技术的异化,进而给世人造成了科学技术是导致人与自然矛盾加深的罪魁祸首的印象。
一方面,从实践的角度看,科学技术越发达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强,这种能力的提高势必加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程度,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日益明显了。我们知道,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了改造自然的方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正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的。没有了科技的发展,一切好的方法和手段都将失去其支撑、失去其基础。另一方面,从认识的角度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本质,摸清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为人服务,同时,科学技术也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样可以更便于人们制定相应制度以适应自然界的发展,从而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和谐。
总之,人与自然要达到和谐,到目前为止来看,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改造自然、认识自然的历史,如果要摒弃科学技术那将意味着近千年的人类文明的基础将被否定,这显然是偏激的,也是倒退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科学技术也将是空谈。因此,我们一定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人与人的矛盾,靠道德
当前随着社会阶层的出现,利益主体逐渐多元化,利益矛盾也随之扩大,一些人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现象层出不穷。在这些不良价值观指引下,为一己私利,做伤天害理之事比比皆是,诚信和道德的缺失的不良现象屡见不鲜。
1997年世界银行一份报告指出,中国8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28,1995年是0.38,到90年代为0.458,另据有关数据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仍以每年0.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提高,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2001年为0.459,2002年为0.460。学者们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推算我国2004年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65。由此可见,中国社会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社会不平等问题日趋严重,这引起广大处于中下层的社会成员的严重不满,阶层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出现逐渐增加的迹象,严重践踏了社会公正。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应当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三、人与社会的矛盾,靠法治
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由此,不难看出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事实,即法与利益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法的存在之所以必要就在于它是维系某种社会利益关系、利益格局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从历史上来看,一个国家基本的社会制度都是借助法的力量——法治,即对破坏或颠覆社会制度的行为加以惩罚以此来维护这个制度的稳定。在现代社会建设中,法以保障基本人权和约束公共权力为价值追求,为公共权力的获得、行使和运行确定基本的规则、程序,建立和维护构架下的社会制度以及由此达到社会的稳定——人与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王玉平,李晓元.马克思的和谐交往范式及其意义[J].探索,2010,(2).
[2]张亚.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斗争形式[J].探索,2010,(2).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从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相互作用中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项目管理;自然辩证法;系统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工程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项目管理越来越系统化、专业化,我们需要一个正确的理论作为依据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地管理。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在项目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自然辩证法简介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它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某一具体规律、科学技术某一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中具体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1]。它吸取了历史上自然观的精华,摒弃了旧自然观的糟粕,研究和认识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科学图景及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并研究和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1]。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和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想象来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成果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1]。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理论体系[2]。科学技术方法论对社会认识实践具有重要的自导意义,唯物辩证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阐述了我们在实践中所用的方法、技术和逻辑过程。
(二)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
恩格斯指出:“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他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度,需要一个正确的哲学理论来指导我们进行研究,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这一整套理论,要求我们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自然辩证法
(一)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一词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定义很多,国际标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指南(ISO10006)》定义项目为:“由一组有起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
“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实现项目的目标[3]。
工程项目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项目类型,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工程项目的对象通常是有着预定要求的工程技术系统。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子项、分项和工程活动构成,项目管理必须包括整个系统的管理。完整的项目管理工作过程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反馈等。项目管理应该包括全部的管理任务,有工期、费用、质量(技术)、合同、资源、组织和信息等的管理。
(二)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以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
系统方法的一般步骤:阐明问题目标选择系统方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决策实施计划。系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并将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4]。
1.系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内在要求性
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系统性、产品固定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体积庞大、操作空间有限、技术复杂、规模宏大等技术经济特点,从而对立项的正确性和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个工程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许多的子项目,也包括管理项目的人——管理者。工程项目管理者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技术素质、经营素质与方法等,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主导因素。
(1)现代项目管理具有特征:“1)项目管理理论、方法、手段的科学化。这是现代项目管理最显著的特征。现代项目管理吸收并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具体表现在现代管理理论的应用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等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最显著的是计算机的使用。2)项目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由于现代社会对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需要职业化的项目管理者,这样才能有高水平的项目管理。3)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项目管理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复杂的工作,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多,使得项目管理日趋国际化。”[5]
(2)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内容:包括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等。
项目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在某一工作区域内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都会对另一个工作区域产生影响。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很明确的、可以把握的,也可能是不确定的、难以把握的。由于存在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所以需要管理者对各种项目目标进行权衡。在各种管理中,要有整体和全局观念。任何一个子系统、子项目都不能脱离整体,一旦脱离整体,其组织就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2.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
系统不仅是整体的,也是开放的。系统的内外部环境也会影响到管理者对项目的管理。如何处理系统的开放性问题,管理学中的SWOT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工具,其哲学依据就是开放性原理。SWOT是在进行项目选择时最常见的对项目优劣进行分析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左右框代表内因,上下框代表外因;Ⅰ、Ⅱ代表积极因素,Ⅲ、Ⅳ代表消极因素。框内内容表示:(1)上边的Ⅰ为内部积极因素,即自身优势(Strength);(2)左边Ⅱ为外来积极因素,即外部机会(Opportunity);(3)下边Ⅲ为外来消极因素,即外部威胁(Threat);(4)右边Ⅳ为内部消极因素,即自身劣势(Weakness)。
在承接一个项目之前,以项目团队为中心进行SWOT分析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理性,减少决策的失误。其方法是:(1)列出团队自身的优势以及如何充分地发挥这些优势,并填入Ⅰ。(2)列出该项目提供了什么外来机会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并填入Ⅱ。(3)列出可能影响项目成功的威胁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威胁,并填入Ⅲ。(4)列出团队自身弱势以及怎样将影响降至最小,并填入Ⅳ。
SWOT方法就是如何利用内部的变化去适应外部环境。项目目标要能实现,就必须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避免威胁。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质和量的统一体现在“度”的范畴里。“‘度’是一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话动范围。辩证法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比例、事物发展的过程.都是有‘度’的,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它能保持事物的稳定状态,维系事物特定的质。此时,事物总体上处于协调、稳定、有序的和谐状态。”[6]协调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取得一个成功的项目,协调具有重要的作用。
协调可以使矛盾的各个方面居于统一体中,解决它们的界面问题,解决它们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使系统结构均衡,使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是协调的中心和沟通的桥梁。在整个项目的目标设计、项目定义、设计和计划、实施控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协调工作。
三、结语
工程项目由于诸如市场条件越来越苛刻,项目变得越来越大,行业变化速度加快等原因,越来越需要更专业、更高级、更系统地进行管理,自然辩证法对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管理理论基础。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我们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然辩证法贯穿在我们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赵修渝.自然辩证法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2]沈杨.软件工程中的自然辩证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5,(6).
[3]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俞慧玲.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J].水路运输文摘,2005,(2-3).
关键词:科学技术;应用;伦理
一、科学技术的应用
20世纪以来,以现代科技革命为基础而实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改革及转换构成了当代人类特殊的生存现状,科学技术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1]。比如:生物技术的发展延长了人类的寿命,更加深了对生命奥秘的认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则使人类的研究与实践迈向了太空,开始探索在其他星球生存的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时间和空间。并且,随着遗传工程学的发展,人们消除了不同物种之间杂交的障碍,培育出了种植成本低、对环境破坏小又能抵抗病虫害的高产作物,解决了世界性的粮食问题,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高科技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生活,科学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的应用受到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产生的结果往往不全按照最初所设想的路线发展,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就产生了不同观点的争论,其中争吵最为激烈的要数科技应用中的伦理问题了。
二、科学技术应用中伦理问题的突现
任何事情都像硬币一样拥有正反两个方面,我们看到了它带给人们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和引起的前所未有的恐慌和不安。对网络技术依赖程度的加深,使得作为个体解放工具而出现的网络正逐渐沦为束缚个体自由的新型工具;在充满仇恨和敌视的社会里,人类最伟大的技术发明成果之一的飞机成了威力巨大的炸弹;克隆人技术将打破人类原有的繁衍的方式,用一个人的体细胞克隆出的人与体细胞提供者之间的人伦关系很难界定,现有正常的人伦关系就会被变形和扭曲,其后果将令人难以想象和接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2000 年8 月5 日同志在会见杨振宁、李政道等六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时精辟地指出:“二十一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同志的这个论断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3]。因此,伴随着伟大科技成就的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悄然来临,这就使得科学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科技应用上负效应的产生原因
科技应用之所以会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出现违背其本身宗旨、损害人类健康、破坏自然环境本性的局限性或者说是负效应,其原因大体有五个方面:
1、科学技术认识上的局限性
人类认识事物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受到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人对自然界对社会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尤其近代以来,自然科学把自然界的整体分成了一个个部分、一个个方面分门别类地去研究,过分的把目光集中在事物的细部,只见局部的事实和规律,而忽略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使人类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整个自然界的规律。
2、科技知识应用范围上的失当
科学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某一条件某一范围下是正确的,但在更广大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中则有可能是片面的、局部的和错误的。人们以这种在某一条件某一范围内是正确的,但在更广大的时空范围中是错误的或不全面的认识去认识和改造自然,就可能潜伏着某种巨大的的危险。
3、科技应用价值选择时的迷误
科学技术产品在设计、制造和应用过程中,都是与人类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时不受人类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能有纯粹的、孤立于人类价值之外的创造物。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的价值观念,往往使人类容易看到眼前的价值,而难以充分觉察和预料长远价值利益,这就违背了人类道德意志。
虽然高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着许多急待解决的人类重大问题,但高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经营者往往并不是为了优先解决人类重大问题,而首先是为了满足本身的利益,这就扭曲了科学技术研究造福人类的根本目的[4]。可见,真正纠结不清的是科技伦理实践中传统的价值观念模式与充满利益考量的复杂伦理现实之间的冲突。
4、科学技术负效应的直接原因是人的道德观念的问题
科学技术之所以会与伦理产生负面影响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将科学技术成果不恰当地运用到人类社会,不恰当运用到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现代著名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说过:“科学是不会有罪过的,有罪过的只是那些滥用科学成就的人”[5]。也就是说,科学技术与道德的矛盾实际上是运用科学技术成果的人自身的伦理精神问题。
四、解决科技伦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1)我们需加强科技法和相关政策的强制保障,使科学技术行为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也像其他行为一样受到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规范的约束;(2)科技人员是科技活动的主体,他具有科技行为选择的自由,因此,他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严肃的社会责任,并由国家法律强制要求其执行;(3)对有利于国家建设、发展的科学研究给予高度的奖励,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科学研究给予严厉的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决不妥协。将科学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提升到法律层面,更好的保障了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和维护了社会秩序的井然。
五、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呼唤伦理精神,因此,我们要借助法律的强制力,既要保证科学技术应用开发活动始终沿着造福于人类的正确方向前进,又要保持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和谐,确保科学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王治东.发展中的科技伦理问题[J].创新科技,2008.3
[2]肖耀根.现代科技发展视野下的科技伦理问题探析[J].理论月刊,2008.3
[3].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17.
1.1健全农业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制定长期远大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针对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以战略高度的视角制定预期性部署,对各自为政的科技管理体制打破,强化和健全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法律保障,全力保护知识产权,对于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并转为实际应用的单位和个人要重奖。组建科研成果转为实际应用的保障机制,健全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把农科研投放在公共财政保障上。要重视农业科研领域,把农业科研作为农业持续增长的需求。制定远大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目标,不但是农业经济保持长期平稳发展的重大措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要取得进步也必须这样做。国家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该从长远着想,使农业科学技术工作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从而促成三个层次配置的最优化,给予我国农业由现行农业转向新兴农业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1.2努力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快速将农业科学技术转为实际应用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使科学研究转为实际应用,科学研究成果转为实际应用涉及到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从广义上讲,科研成果转为实际应用主要包括科技提供、转化、需求及科技条件系统等组成的大系统,包含创立、完善有关机制收入分配机制、考核机制、奖励机制、调控机制等运行过程。从狭义上讲,科研成果转变主要由实验室研究、实验性试验、生产性实验、工业化生产等步骤组成,应管控大学、科研机构、研究开发及成果实际应用接续体系。做好大学、科研机构和工厂及地方的科技联系,发动全体农业科教研究部门与民营企业参加多元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农业科学工作要遵照市场经济规律操作,生产企业部门的需求是科学研究的推动力量,科学研究成果只有转变为实际应用才能使社会增值。生产部门以自身优势研发、引进新品种、新工艺、新机械转为创新型主体与推广技术的载体,科研部门、主导企业和农民结成紧密利益相关体。这种利益相关体是教学和科技成果孵化器,推广优良品种的产业部门,发挥有力科技辐射。
1.3提升农业科技人才水平,健全农业人才市场教育、科学、人才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将科技成果转为实际应用主要依靠科技、管理方面的人才,使其通力配合,才能形成“政、企、校、研、资”全方位互动。所以需要组建和完善以知识产权作为参股的机制,强化知识资本在高新技术中的作用,使知识资本准入门槛降低。另外,具备条件的地区组建地区人才储备库,使之成为长效机制固定下来。大学和科研机构要为地方培养一些有知识、有技能、会管理、善经营的新一代农民,采取远程教育和专业讲座等方式,将各个最新农技项目散播于农业地区,为农村基层单位造就科技推广工作者。为防止人才流失,主管部门要给予科技工作者创造必要的条件。只有这样,我国的激励人才流动要素、市场选择的新型机制才能建立,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1.4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健全农业推广体系强化改革和健全农机推广体系关系到农业现代化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问题。在很多地区,农技站已经形同虚设。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不容忽略基层推广站对农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要组建现代化推广体系。我国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既不能迎合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农产品交易对我国现有农业经济产生的冲击,所以必须在保证农机推广体系平稳的条件下,加深体制改革。组建符合新时期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不把追逐经济效益作为目标,要考虑如何获得最大社会利益。各个地区要以现实情况为出发点,深入地发掘地区农业的发展潜力,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准入资质,不能让不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坑害消费者。提高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指导农民抗击各种风险。
2结束语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现代包装设计;科学技术;创新;绿色包装设计
一、关于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开启了人类认识史上的新篇章。自然辩证法既保留有传统哲学追求智慧的精髓,同时又具有现代科学追求知识的精髓,这是科学技术时代下人类智慧的典范。现代包装设计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产物,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人类在创造物质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事一种精神活动,然而包装设计产生了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它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品牌形象的了解,与此同时在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哲学思考、逻辑推理、消费心理等得到全面的认识。包装既是产品的营销工具,也是企业的窗口,传递着更多、更高的文化信息。近年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包装设计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二、自然辩证法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包装艺术设计作为一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近几年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现代包装设计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现代包装设计中选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持续”一词来自于拉丁文,意思是“持续下去”“继续提高”。现代包装设计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产品,更多的是使用与美观。社会发展至今,选材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它是可持续发展观对包装材料要求的第一步,选材的成败关系到包装材料是否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同时保持预期的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观下包装的功能设计,主要是为了使产品的使用目的更加合理。其基本思想是详细的分析产品的功能,用来确定什么是最基本的功能特性,进一步来看这些功能是不是可以实现消耗更少的能源,是不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可持续发展观下包装的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包装结构更加科学、实用和美观。在这个方面主要是要确定产品的基本属性,考虑怎样改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现代包装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上面所说的包装设计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引伸含义是现代包装设计更注重包装的可回收性、可循环性以及可再生性。这就说明了现代包装设计离不开绿色设计。绿色包装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在促进经济贸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装设计的概念已经深深地植根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其作用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大大延伸。绿色包装是包装设计发展的主流,也可称之为环境包装或是生态包装,指对生态环境不造成污染,对人类健康不造成危害,能循环和再生利用,可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广泛采用“绿色包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未来包装设计的必然趋势。从自身开始去充当实施者,可持续包装设计毕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求设计师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科学的设计思维这样才能实现包装环境性、功能性和经济性的统一,尽早的去实施可持续的包装设计、尽一切力量节约现有的资源和能源,尽最大努力去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这是每个设计师和地球上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三、自然辩证法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关系
系统论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作用;量变到质变,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否定之否定,是自然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这些规律反映在包装设计上,就是包装功能的量变到质变,是由某种防护保护商品的功能发展到多种功能,再逐步发展到社会认识功能,使原始包装转变为现代包装,从而产生质的飞跃。包装设计的功能需求与包装设计实施的对立与统一是包装设计的主要矛盾。包装设计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就是这种矛盾的表现。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包装工艺、包装结构、包装装潢、包装容器等的更新发展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表现。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包装设计的发展是由于人们的各种需求引起的,它对包装设计者的设计思想起着决定的指导性的作用。什么样商品和顾客,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包装设计。但是一种包装设计一旦投入生产再转化为社会物质存在之后,又会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社会生活面貌和顾客的价值观、审美观、世界观。包装设计是创造思维的产物,自然辩证法可以为创造型思维提供科学的方法论,为设计者的视野和思维提供科学的方法论,使设计者的视野和思路能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开拓出包装设计的新天地。
科学技术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是第一生产力,可以帮助人类不断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科技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不管是包装材料、包装工艺,还是设计手段又或者是制作包装的机械设备等方面都有着充分的体现,并且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主宰着包装的未来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给现代包装设计带来新的设计理念。现代包装设计必然要满足科学技术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对艺术设计活动的指导主要体现在思想和现代技术应用两个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设计师和消费者素质的提高。众所周知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快速又准确的抓住以往不能了解的微观世界、宏观世界以及许多未知世界中的各种要素,不但开阔了人们的世界更使人们在不断的学习自我超越。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宽了设计师们的视野。给包装设计师的设计视野、设计工具以及设计手法带来变化。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消费者的审美能力与素质。他们不仅仅要求包装具有保护功能,而是越来越追求时尚简易、可循环的包装形式。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当代包装工业的发展,包装设计自诞生起就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创新观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意义;创新是社会前进发展中的永恒主题。自然界和人类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没有什么事物会永远停止于一个水平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发现、创造和进步。包装设计需要创新,需要营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包装设计。当代中国的设计不再是西方设计的盲目追随者,而要在吸取各方精髓后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走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之路,创造出既符合当下人的实际要求,又具有时代感,又能传承五千年中国灿烂文化的中国式设计。设计工作是一件艰辛而复杂的智力劳动,一件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的诞生要求设计师具备全面的设计知识、扎实的设计基础和丰富的想象力。现代包装设计的创新过程并不是模仿抄袭国外设计作品,而是要进行自我完善,从中用心去理解我国特有的特色内涵形成自己的风格,这里说的自己的风格主要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格。同时还要经历一个不断否定自我、修正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一个有特色的包装设计一定是建立在巧妙地解决众多难题的基础上。只有做到这点我们才能把包装设计做的更好。
四、总结
现代包装设计必须遵循自然辩证法,设计师们应该学习自然辩证法,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哲学素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掌握和运用科学方法去探索现代包装设计与人类、环境的内在自然规律。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把握其内在性,自然辩证法体现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源源不断地向现代包装设计里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不断地丰富着现代包装设计,从而进一步提高包装设计的地位,使更多优秀的包装设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牛玖荣:《自然辩证法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M].包装工程2007.2.
[2]朱和平:《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12.
[3]武军,李和平.绿色包装[M].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0.
[4]郝婷,苏楷晨.浅析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现状―从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现代艺术设计[M].教法学法新探,2010.01.[5]
[5]朱和平.世界经典包装设计[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供,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随之产生。由于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基础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而正确看待并分析问题积累经验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现今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展开深入的研究,探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期能够更优化的构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结构,并就目前的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发展电子信息技术问题提供借鉴指导。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 发展趋势 问题 对策
电子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开始步入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形态和国际经济的迅猛发展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几乎可以代表着该国的实力。电子信息技术也成为了各国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时间相对比较短,因此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掌握着丰厚的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作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人为,技术)的影响,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部分。本文从各方面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并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1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
1.1 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匮乏
我国目前属于发展中国家,总体经济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短缺,一个方面原因是经历过“”时期,对于教育事业比较放松,知识匮乏。另一个方面是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对于教育的投入还不够力度,导致无法培养出大批专业技术超前的人才。也有可能与教育背景有关,我国的初级教育大多是应试教育,缺乏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创新人才短缺。随着教育部的重视,专业技术人才数量有所提高,但是很多都是单一性人才,复合型人才比较少。目前很多信息技术都是欧美国家遥遥领先。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复合型人才的欠缺也制约了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
1.2 市场环境恶劣
除了具备先进技术开发能力的技术人员缺乏之外,假冒伪劣产品的疯狂销售也是阻碍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缺乏完整的明确的杜绝仿制物品的有效法律措施,一些人生产大量盗版产品走私贩卖,大肆侵权别人的知识产权,导致正版信息技术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此外各企业之间为了获得巨大利润,不思进取使用歪门邪道,产生不良竞争,降低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国际竞争能力,也制约了先进技术的开发研究。此外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结构由于发展较晚,因此相对不是很完善,这也致使我国研究出的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调整我国传统的产业结构也是迫切解决的问题。
2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
2.1 电子信息技术的自动化和集成化
在计算机集成制造概念的带领下,电子信息技术将现有技术,原料及资料集合起来实现技术的优化与提高,以此来带动企业的发展与创收。集成电路制造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集成电路经过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发展阶段。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数控系统的集成度和速度,LED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显示器性能。应用先进封装与互连技术,消除了先前存在的安全性与效率低得问题。将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提高集成化的程度,从而提高机械自动化水平。
2.2 电子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化及智能化
从目前趋势来看,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向着多媒体化,智能化发展。现在众多的网络计算等模式也已经逐渐向着该方向靠近,标志着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也向着此方面发展。多媒体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就教育方面来说,从大城市到小农村的学校,基本也都普及了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在企业方面也更是使用得更为广泛。人工智能技术目前也在积极的开发中,前段时间的阿尔法围棋(AlphaGo)就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由此看来,电子信息技术会朝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2.3 电子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及层次化
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需要各个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关于技术创新、新产品设计和销售合作等是务必需要沟通的问题。由于发达国家信息技术起步早,发展快,所以目前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业基本上都是停留在欧美国家,而技术相对落后的则停留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是电子信息技术是共享的技术,所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全球化,但是由于各国之间关于信息技术、经济不平等问题,也表现出层次化的倾向,这种趋势有利于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全球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3 总结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目前经济飞速发展时代的产物,是符合目前市场需求的。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l展起步晚,底子差,因此,我国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但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鉴并积累发展经验,使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尽量少走弯道,尽可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赵鸿胜.浅谈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3).
[2]马贵忠.浅谈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新趋势及科学发展规律[J].无线互联科技.2012(01).
[3]陈丹.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报),2011(04).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经济危机 产业转移 虚拟经济
一、主要文献回顾
国际范围内的产业分工及产业转移都遵循了一定的规律,特别是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则,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就开始使用了。今天,随着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国际贸易更是在巨大规模上按照这一原则展开。此次全球范围发生的危机和衰退,乃是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内在缺陷长期没有得到弥补的结果。在此,本文回顾一些学者所做的研究。
产业转移理论由日本学者赤松要(Akamutsu,1935)较早提出。该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当时如日本一样的后发国家,雁行模式是此理论归纳的产业转移模式。这个模式从理论上揭示了二十世纪中后期东亚经济内部产业分工与转移的动态变化过程。但该理论未触及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问题,因此具有片面性。二十世纪末期东亚经济体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减弱了这一理论的解释力。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Lewis,1977)从发达国家的角度研究了产业转移的机制问题。刘易斯认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期的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使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促使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今天审视刘易斯的理论,可知它是不完整的。因为刘易斯没有涉及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问题,而只解释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相比而言,弗农(Veron,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有更强的说服力。他从发达国家视角,阐述了产业如何由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依据产品周期理论,某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品的“崭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三个阶段。一般来说,产品和技术的标准化阶段开始产业转移。技术发明国由于受到技术模仿国的劳动成本优势和其他成本优势的挑战,就会选择产业的大规模国际转移。这种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企业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同时也决定了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国际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进而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地区转移到次发达的国家、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国际产业转移的完成一般都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配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水平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水平。此时产品的技术趋于稳定,成本优势成为竞争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由此可见,国际产业转移的发生,并不是政府的经济政策引导的结果,也不是某些企业的一时之举,而是受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这个规律自主地发挥作用,并没有受西方发达国家的随意支配。决定这个过程的根本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多数经济学家只注意到了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表面现象,而忽视了这个过程背后起着决定作用的科学和技术进步这一因素。
二、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及科学技术革命
1、科学和技术的内涵
科学从其最基本的意义上说,就是主体对客体进行的一系列特定的理性认识活动及作为认识成果的客观知识体系。科学作为一项认识活动,首先是一种理性活动,它的特点在于用特定的理论方法对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提供的感性材料加以归纳、分析和抽象整理,以发现材料和现象背后隐藏的客观运动规律。作为知识体系,科学以知识的客观性为本质特征,以其特定的形态,来保证知识的客观性。它一般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第一,实验事实,它构成了理论和知识发生的出发点;第二,基本概念,这是理论构成的基本元素,它是在实验事实基础上,对现象和规律的某个侧面深刻抽象形成的一种本质描述;第三,原理和定律,这是科学知识体系的核心,用以表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着客体运行的规律,是整个知识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第四,是运用原理和定律对客体进行逻辑运算得出具体的结论。
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出现的历史并不很远,技术的产生要比科学久远的多。技术标志着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活动和获取物质资料活动的能力与水平。如果说科学是人的认识活动和这类活动的思想结晶,那么技术就是人类物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物质手段及方式、方法的总和。既然技术标志着人类改造客观对象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随着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深化和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自身也必然处在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中。因此,越是到人类物质实践活动的高级阶段或人类生产的近现代阶段,技术与科学的结合就愈益紧密,这既是科学发展的特征,也是技术发展的特征,更是社会生产实践发展的特征。
2、科学和技术的相互关系
科学和技术二者属于既联系紧密可又具有不同涵义的两类范畴。关于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很多学者进行了论述:如我国科学家邹承鲁先生曾指出:科学以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为目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根据,利用得到的认识来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美国著名的技术专家哈维·布鲁克斯在其所著的《技术和生态危机》一书中,给技术下了这样的定义:“技术就是运用科学知识以可复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不仅将在一定时间内促使影响人类生活的新技术的产生,还必定极大地丰富我们进一步认识自然的技术手段,并使其不断增加、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则更加形象生动地说道:“科学发展与具体技术发展之间总是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它们相依为命,互不可缺,因为要是科学不发展,技术就会老化,变成传统的工艺,要是没有技术的刺激作用,科学就会再度变成单纯卖弄学问了。”同时,社会物质生产的需要,把科学和技术两者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它们结合的深度、广度和发展速度,无一不是由社会物质生产的状况决定。如果把社会物质生产活动这个概念用经济增长需要来代换,那么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和经济增长就成了三位一体的一个结合紧密的有机系统。技术进步直接与经济的增长联系在一起,而科学则通过对技术创新发挥作用,从而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3、科学技术革命
科学技术革命包含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两重含义,这也是二十世纪才有的新现象。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历程来看,虽然科学和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有着不同的内涵。科学革命一般是指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常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则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它一般以科学革命作为基础,并成为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的先导。而科技革命则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由于科学和技术联系非常密切,使得任何科学的进展都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持,而任何技术的进步都必须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技术的重大突破已经完全依赖于科学理论的发展。所以,对于科学和技术的重大而全面的进步促使的全社会技术体系的变革,我们可以概括成科学技术革命。这同时也说明,以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基础的技术变革其规模和广度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因此,人们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造成的社会生产条件发生的根本性变革,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空间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的运用称为新技术革命。
三、全球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科学技术发展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分工体系存在内在缺陷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已有五年。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强有力的经济应对措施,以延缓经济的衰退,但效果仍有很大差别,尤其是西方国家成效不佳。其原因在于,这次全球范围发生的经济危机是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内在缺陷长期发展的结果。探索此次危机产生的根源,分析此次危机的实质,必须要考虑从上世纪初、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科技革命和进步对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
整个二十世纪,由于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使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首先,以电力技术革命为先导的产业与技术革命,为生产的垄断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也为全球范围内爆发的资本主义列强为瓜分世界而引发的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其结果最终导致了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其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蔓延,为凯恩斯主义实施以政府干预为特点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了舞台,资本主义国家由此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在生产自动化程度迅速提高的基础上,以企业生产管理的泰勒制和生产技术上的福特流水线被广泛采纳为标志,以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福特制社会生产体制逐渐形成。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但资本主义世界还是在战后开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然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福特制开始衰落,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开始消失,这个阶段的技术创新也走入低谷,新的产业部门很少出现,资本的平均利润率下降,投资机会减少,而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却双双上升,经济出现了“滞胀”,资本主义发展再次出现了停滞局面。资本主义在经历了一系列调整之后,借助于科学技术革命提供的契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信息技术革命导致的信息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广泛兴起使资本主义开始重新焕发活力。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革命开始兴起,经济领域的主导产业迅速转向了通讯、计算机、生物医药和金融、保险、法律服务等服务业。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市场存在的诸种壁垒逐渐被打破,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空前,从而使服务业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导产业,服务业创造的价值占GDP总量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牢牢占据了科学技术研发的龙头地位,垄断了高技术领域的技术优势,并通过这种技术垄断在国际间获取大量垄断利润。这种通过发展服务业、保留核心装备制造业、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垄断高技术的创新以获取技术贸易的垄断利润等一系列做法,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迅速实现了转型,经济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从这种新的国际贸易格局中获利。与此相对应,在这场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方面存在的比较优势,承接那些劳动密集型和能源耗费高、污染重、生产附加值低的制造产业。这种状况造成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分工链和价值链中处于末端地位。
国际产业转移应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当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逐步提高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因此,继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后,产业调整的方向会逐步向第三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国际产业转移的这种规律性变化,导致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不可逆转地向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这个过程是由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必然趋势。其结果,就是发达国家在制造业等领域必然出现一定程度的“产业空心化”现象,并导致经济不断向虚拟化方向发展。
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上的虚拟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近年来,全球虚拟资本已经大大超过了实体资本。作为虚拟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房地产服务业成为发达国家近年来增长最快的行业。据资料统计,金融、房地产服务业创造的产值占美国GDP的比例已经由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11.4%上升到2007年的20.66%,它已经替代制造业成为美国的核心经济。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衍生品的过度膨胀。1980—2008年,全球金融资产上升到140万亿美元,增长了1166%;金融资产占全球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00%上升到2008年的325%。全球金融衍生产品总值也从2002年的100万亿美元猛增到2007年年末的516万亿美元,为全球GDP总额50多万亿美元的10多倍。美国是金融创新最活跃的国家,这些金融衍生品的一半以上(近300万亿美元)在美国。
近十年来,引起虚拟经济急剧膨胀的两个重要成因是:第一,随着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的产业转移,其国内制造业的“产业空心化”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第二,在新经济泡沫破灭后,为了维持经济的繁荣,美联储采用频繁降息的方法导致的房地产等行业的高度泡沫化。以上述因素为主,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面对这种情况,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只能依靠其全球范围的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霸权力量,维持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优势地位,对外以不平等贸易结构获取垄断利润,对内以制造金融和房地产泡沫延缓危机的到来。这些举措,掩盖了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比例的严重失调,维持了经济的虚假繁荣,延缓了经济泡沫的破裂。而次贷危机的发生,其实质就在于虚拟经济的畸形发展,使实体经济难以支撑,最终使美联储这些年来精心打造的金融与经济泡沫破裂。这种状况也说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若出现严重失衡,最终将不可避免地掉入“产业转移陷阱”。
对于2007年以来发生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学者们虽然从不同角度归结出许多的诱致因素,比如有的专家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提出国际金融体系因缺乏监管造成了金融体系大的波动;有的学者则认为新型经济体的产能过剩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等等。但是归根到底,这次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产生的终极原因,还需要从科学技术创新导致的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上来寻找。资本主义无法抑止自身对利润的追求,就要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市场,转移产业,而这个过程却恰恰把资本主义拖入了泥潭。这次全球范围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不会是今后资本主义世界类似危机最大的一次,它也无法通过自身调整来根本改变这一趋势和消除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除非科学技术创新在近期有大的突破,从而导致新的产业部门的大量出现和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否则,资本主义将持续衰落下去。
四、结论
2007年以来发生的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表面上看是由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造成的,但实质上是与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和生产体系的内在矛盾有关。可以说,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造成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分工体系的内在缺陷促成了这次危机的发生。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而产业分工则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在全世界展开,使得产业的国际转移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发展,必然造成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软化”和制造业的“空心化”,于是发展虚拟经济成了发达国家的唯一的选择。这也就明确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畸形发展将是长期困扰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个难题。
(注:基金项目:长江大学2010年教研项目(JY2010001)。)
【参考文献】
[1] 孙烽、尹补舜: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新危机:经济学视角的思索[J].世界政治与经济,2001(5).
[2] 许红梅、杨继国: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生产力研究,2010(12).
[3] 肖炼:世界金融危机发展趋势[J].国际贸易,2009(5).
[4] 余金成: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实践选择[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3).
关键词:科学技术观 理工科大学生 建构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本质、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理论,对技术实践活动起着科学指导的作用。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给人类社会带来高度文明的同时,自然灾难、战争危害、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问题也给人类造成巨大了的损失,促使人们对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反思,并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将这些问题都归罪于科学技术。事实上科学技术只是中介性的客体,而人类才是主体,科学技术能否为人类造福取决于我们如何利用它。理工科大学生是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对科技健康、科学、有序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学技术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也迫在眉睫。
1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现状
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观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不断反思,已逐步认识到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首先,社会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趋使初等教育重心偏向于社会关注的升学率,只强调学生智力发展,造成高校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德育工作中,进而无暇顾及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其次,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还属一片空白。无论是从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层面,还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来说,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都未被列上日程,而只是到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才有所涉及。
2科学技术观的重要性
21正视科学技术观对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层次意义
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过度开发和破坏,正常生态系统被打破,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恶化,人类自身繁衍受到威胁等种种问题。科学技术的工具性特征是靠人的意志介入生态过程,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的目标和人对自然的态度,所以我们要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只有通过完善人类自身,确立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科学技术观,并依靠科学、合理的社会体制,促进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协调发展。
22正视科学技术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
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行动则会成功;反之则会失败。科学技术观不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是对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性引导,能预见科技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活动方案,因而对科学技术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社会体制尚不健全,文化差异难以消除的情况下,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应用的二重性,用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3正视科学技术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我国gdp迅猛增长的背后是靠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还不是很大,而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和增长方式问题,科学技术观就成了指导科技发展的根本。
3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
31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科学技术观的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着传播科学理论知识的重任,不仅能为理工科大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不断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力,从而引导其深刻理解科学技术观的内涵,帮助理工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使其在多元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正确处理科技、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关系。
311不断充实和完善课程内容。增加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的内容,并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课堂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
31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能光靠简单刻板的说教,还要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采用理工科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主题讨论,以及实践调研等方式,使教学方式现代化、科学化、人性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32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积极开展科学技术观教育活动
第二课堂是科学技术观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可以帮助理工科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不断精炼、升华,上升到更为理性的层面,进而形成
科学、系统、完整的理念。
321构建具有浓厚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我们要根据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特点,成立相应的学生社团,让理工科大学生有组织可依靠、有活动可参与、有平台可展现,有更多深化理论机会的平台。
322增加与科学技术观教育内容相关的活动,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我们既要对不同阶段、层次的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以科学技术观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以保证基本的教育效果,也要开展集科学性、专业性、思想性、多样性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满足不同专业的理工科大学生的活动需求,进一步提高活动成效。
33利用德育优势,深化科学技术观教育
德育是科学技术观教育的基础,与科学技术观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对科学技术观教育起到引领和提升作用。德育有助于提高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科学技术观教育则有助于推动道德观念变革和新道德规范的形成。德育不仅能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为科学技术观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平台,还能改变人们盲目应用科学技术,只求私利而忽视社会基本道德原则和人类社会总体长远利益的错误思想,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科技应用的负面效应。
331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我们要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不断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为科学技术观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332充分利用德育载体积极开展科学技术观教育。我们要在德育所提供的良好物质条件和思想基础之上,发挥德育优势,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技道德、环境道德、伦理道德、职业道德等主题教育,并使科学技术观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4发挥辅导员教育功能,科学技术观教育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直接影响着理工科大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决定着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
341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我们要狠抓辅导员选聘、培训、管理、考核,以建设一支素质过硬队伍,从而帮助辅导员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理工科大学生,保证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
342开展针对性的主题教育。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和科学技术观教育的要求,发挥辅导员独特的工作优势,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林慧岳.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技术观教育[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03)
[2]王建华. 科技的负效应与科技观的变革[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