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区别范文

大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区别

第1篇:大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区别范文

和英语的至关重要性相比,这些年来,母语的地位一直是无关紧要,很多高校只是在文科院校部分专业设有语文课,而众多理工院校和专业,根本没有“语文”的影子。

这一现状有望改变。日前,教育部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得到了多家高校的响应,把语文课列为全校必修的高校已经达到40所。这意味着,学生的语文成绩若不达标,将无法拿到毕业证书。

现状:大学语文边缘化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但汉语教学近年来却呈现“外热内冷”的态势。一方面,全球非汉语国家及地区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三千万人,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另一方面,国内高校语文课程却逐渐被“边缘化”。中科院院士郑时龄提到,“我注意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小学语文课的课时是外语的一倍多,初中语文的课时和外语一样多,高中外语课时要超过语文,到大学后,学生基本只学外语不学国语了。”

作为社会上的高文化群体,一些大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混乱、词不达意,有的甚至连请假条、便条都不会写。一些理工科的学生因为缺乏语文知识,毕业论文成为他们最头疼的事情。去年复旦大学举办了一次汉语言大赛,冠军居然被外国留学生夺走。对此,南开大学语言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周志强说:“以前国内没有一所高校的大学语文是学校公共必修课。许多理科院校虽然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因受师资和教材的限制,都将大学语文设置为选修课,大学语文基本上处于边缘地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则说,大学语文恐怕连“边缘”也说不上,许多大学已经取消或者根本就没有开过大学语文。不重视的原因很简单,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英语,而对中国语文能力则缺少硬性要求,后者难免被挤掉。没有人说可以不重视母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可是因为体制上没有保证,也缺少切实的措施,加上现实利益总是驱动人们优先考虑比较实际的问题,像大学语文这样要求比较“软性”的课程,就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了。

大学语文不可或缺

对于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徐中玉指出:“实现通才教育都有公认的基础,即首先必须要求一个大学生对本国语言文学有相当广博的知识,具有熟练地至少明白清楚地用本国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如果连本国语文都不能运用得好,怎么能谈得上是一个通才呢?”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文课教师李军钧认为,一个人是需要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并重的,理工为主的高校长期以来偏重理性思维的锻炼,某种程度上理工科教育会忽视人文素质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基本的语言表达、交流与辨识方面存在缺陷。而中国语文课恰能帮助学生在发展理性思维的同时,发展感性思维,使其思维方式更加完善。

周志强认为,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很多人也意识到要保存自身的本土文化、发扬自己的传统,但在此过程中,却出现了母语危机。很多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却没有汉语的认知能力,特别是现在出现的新的媒介形式,如键盘、手机等,对我们汉语的美的形态也是一个考验。实际上,整个亚洲很多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日本、韩国都感受到随着英语的泛滥,母语的阵地在不断缩小。去年韩国教育人士曾经这样呼吁:不要像中国人一样,重视英语超过了重视自己的母语。

周志强因此称:“我们需要一场‘汉语保卫战’,需要保护国家语言!”

大学语文进入必修课行列

教育部的建议正在得到高校的响应。据了解,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

北京大学设置了“素质教育通选课”,要求所有学生,包括理工科学生,都要选择一两门语言文字类的课程。学校安排名师来给学生们上这些基础课,比如汉语专家陆俭明开设《汉语和汉语研究》、蒋绍愚教授开设《大学语文》等。北京大学教务部负责人说,“英语不过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过也不能毕业!”

清华大学对本科一年级新生实行新的教学方案,要求所有理工科学生必须要学习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两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更是把“大学语文”列在全校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表上。南开大学今年还设置了“语文高等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这在全国高校还是首家。

中国农业大学也在全校本、专科学生中开设了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课程分为48个学时,共3个学分,属于校级一类课程。学生若该门课程考试不过关,将拿不到毕业证书。

华中科技大学也已决定面向所有本科生开设“中国语文”必修课程。此前,“中国语文”在华中科大仅是一个考试项目,校方并未设立相应课程。江西理工大学近日规定,全校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大学语文”课程才能获准毕业。此前,该校只将语文列为理科生的任选科目,而对学生是否选修不作硬性规定。此外,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了大学语文相关课程的还有云南大学,语文课在该校共2-4个学分,学生若得不到该门课程的学分,则会影响毕业。目前该校正在积极进行大学语文的“模块分层教学”的研究和探讨。

师资不稳教材无序

随着大学语文在高校的“复兴”,围绕这一课程的许多问题也浮出水面。

在教育部建议之前,一些学校的大学语文早已经处于没落阶段,有的学校从原有的一学年100多节课缩减到停开此课程,有的学校师资队伍严重萎缩,从20多人缩减到不足5人。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表示,一些高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由教学课时不够的教师担任,这样的师资安排,不但不能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还势必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有的学校虽然有固定的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队伍也比较稳定,但是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在搞科研、方面都有困难,教师们心理负担较大,积极性不高。

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教师,就由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甚至有的学校全部由研究生上课,这些教师也只是把大学语文作为过渡,根本无法保证授课质量。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学语文教师的学术交往活动非常少。很少有会议、科研活动的安排,的机会也少,也很少有进修学习的机会。

此外,大学语文教材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但许多教材内容与中学语文课本有相当程度的重复(有的比例高达70%以上),内容结构大同小异,无非是选收古今一些文学性的范文,加上一点注释和简要导读。常见的教学方式则是以老师串讲为主,跟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其实没有什么区别,难怪这门课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被讥笑为“高四语文”。

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指出,教材建设的一个典型问题是,在某些地区和单位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教师出于职称评定等因素的考虑,自编教材给学生使用,还有少数学校关起门来使用自编的教材,这些教材普遍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搬”别人的材料。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让学生接受大学语文。

周志强表示,就全国的情况来看,教材林林总总、编写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校甚至以文学课、思想课代替大学语文,要么过分重视文学教育,要么过分重视思想启蒙、政治启蒙等,大学语文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道德训诫色彩。

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

在陈洪看来,大学语文课程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改革的首要问题是统一认识,“中国语文应兼具两种功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这两条基本思想应得到贯彻。在教材的编写上,首先是文本本位,以优秀范文引领学生学习,而不是概论式的。同时要贴近青年人,兼具时尚性,产生亲近感;其次是语文本位,有别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

周志强认为,大学语文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应与高中语文区分开来。大学之前的语文教育属于汉语基础知识教育,而大学的语文教育应成为汉语魅力的“感染教育”。在大学语文课上,老师应该着重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审美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大学语文课应成为“个性教育” ,不同的老师由于本人思想修养、理论和学术背景不同,教学效果也会不一样。因此,这对大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会很高。

温儒敏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大学语文教学一般只有半年或一年的时间,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把学生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语文胃口给重新调试过来,然后,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自学。既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学学语文,必须要有提升;也不能完全放开,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程。

第2篇:大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人文教育

“终身学习型社会”主要在于社会个体的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个体主动自发地学习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从而应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高中语文是个体在知识结构组成中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高中语文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

1.从高中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出发,高中语文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语文是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特殊学科。语文的工具性,是指作为语言交际工具,表达与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作用。语文是描述客观事物,阐述思想的语言工具,其他的学科知识都需用语文这种语言工具进行转化,才能成为可以理解的文本,从而达到学习和交流的目的。如果个体对文本阅读存在障碍,无法准确理解作者语言背后的意图,学习其他知识就是一种妄谈。而高中语文教学,理解文本的含义和表达阐述自己思想即写作,是教学中重要的部分。高中语文教育的教材增加了文本的阅读量,同时应高考的要求,极力鼓励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高中语文提高对写作的要求,一方面增强学生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学生对于阅读技法的理解,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文本。这种准确理解阅读文本的能力,是学生在今后终身学习汲取知识的重要基础。

2.从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出发,高中语文教育是促发个体终身学习的内在动机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灵魂,高中语文教育根据高中学段的学生接受心理规律,区别于其他学段的语文教学,更加突出语文人文性的培养。高中语文人文培养在于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文学作品是历史人文的精神载体,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感知到其所富含的情感主旨和人文精神信息。语文的人文教育,通过理解文本的主旨内容,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内在价值观,使得学生获得文化熏陶,促成主体的内化,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伴随着语人文性的渗透,学生在面对今后的知识,会进行自发主动的学习,并且这种渴求机制具有了持久性效应,这是主体终身学习的内在原动力和内在动机。

3.高中语文教育培养学生主体的独立思考思维能力,是终身学习有效性的保证

语文教学不仅保留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教学层面,更为深层的实质性的教育在于对学生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语文的本身的工具性出发,语文在被当作一种语言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时,为了将客观事物全面客观地阐述出来,达到传递信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同时,个体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而语文的人文性要求学生在面对文本时,能全面地理解并思考其内在个性价值,这就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促进学生作为社会个体,在脱离学校教育后,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促使个体能快速获取并掌握知识,并能转化为主体内在的知识素养,保证了终身学习的有效性;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有效性极大增强了主体的学习信心,促使主体进行持久性的学习行为,形成一种良性的终身学习习惯。

二、通过高中语文的教学培养终身学习的内在动机

1.高中语文教学应回归文本细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中,对文本阅读要有自己个性化的创新解读。这一理念的提出,导致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走入误区。对文本的阅读解读,一味求新求异,甚至脱离文本造成“误读”。从高考的文本阅读要求分析,高考强调考查学生对于文本的细读能力。无论从应试要求,还是从人文素养培养要求的角度,都要求语文教学中,对文本进行回归细读,培养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这是学生作为个体走入社会的语言交际能力,也是学生之后的自主学习中吸取其他科学知识的基本能力。

2.注重对于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

学生的人文情怀,是学生自发要求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前提。而相对于其他学段的语文教育,高中语文更具有人文性培养的教学任务。高中语文教学应该突破教材的篇幅,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塑造文化性格的效果。

3.扩大教学范畴,联系实际,培养综合探究能力

从高中语文学习教材的选材和高考语文文本阅读选材的范畴广阔上看,涵盖社会文化、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大语文成趋势,高中语文应该顺应时代要求,突破“小语文”的限制,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为以后学生接触各方面的知识提供基础。语文不是孤立脱离社会而独自存在的,语文是与社会紧密相关的,所以高中语文的教学应该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可以尝试以社会时事为主题,进行课堂主题教学,通过学生讨论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结语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爆炸,人们已自觉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个体的终身学习诉求,促成 “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和构成。这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的结果。作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高中语文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个体人文情怀,扩大教学范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从而承担起培养终身学习的基本学习能力,培养主体终身学习的内在学习渴望动机,保证终身学习的有效性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保罗・朗格让著,滕星等译.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6.

[2]鱼霞.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北京成人教育,1998,(7)14 -16.

[3]朱军.略论大学语文工具性的第二维:思维工具[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1,(6)31-33.

第3篇:大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性;人文素养;经典文本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还未能将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往往更多停留在知识性讲解、工具性操作层面,对人文素性缺少应有的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诸如普遍的“专业崇拜”心理导致高校重“专”轻“通”、重“器”轻“道”现象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实用主义,教师对大学语文重要性认识的偏差,网络传播环境改变了大学生接受信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他们漠视经典文本阅读的重要性,等等。

著名学者钱理群说:“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大学弥漫着两种可怕的思潮: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潮。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完全被个人利益所驱使,有用就干,无用不干。因此必然也走向虚无主义,就是除了时尚和利益之外一切都不可信,一切都不可靠,一切都可以放弃抛弃。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就导致了大学的两个结果:一个是知识的实用化,一切与实用无关的知识都被大学所拒绝,既被大学里的老师所拒绝,也被大学里的学生所拒绝;二是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1]浮躁的世风扰乱了大学校园的平静,也搅乱了教师授业和学生求学的定心。联系到大学语文,它原本就是一门公共类的文化素质课程,专职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很难做出科研成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也非常不易。加之国家这方面的科研立项很少,教师没有项目可作,评职称也就特别困难,从而使得这门课程以及讲授课程的教师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不少大学语文教师自己也对教授这门课程失去信心。表现在教学实践上,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当中,不去研究学生的心理,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效教学,不能发挥课程应有的对学生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作用,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从学生角度来说,在经典解构、传统话语边缘化、商业文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语境中,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和虚无的情绪。而且,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使他们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寄希望学业上的短期速成。“他们希望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又不愿意付出切实的努力;他们渴望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但是又缺乏应有的学习能力。”[2]若这时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导致起码的价值观的错位和人文素养的欠缺,从而变成机械的人、自利的人。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还与社会及高校中存在的“专业崇拜”现象有关。近些年来,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特别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实际的更多情形是由此而忽视、轻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国的教育培养的不是人,而是专业工具。如果这种专业万能的信念,创造了种种‘热门专业’的神话,严重扭曲了大学的精神,甚至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误事。”[3]许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忙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等工具性学科的技能提高,很难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大学语文等文化素质类课程的研修上。“‘专业崇拜’现象背后隐藏了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心理。从学校方面讲,这有悖于大学精神;从学生方面讲,则是成才理念有失偏颇。不可否认,就业很重要,上大学不考虑就业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应该的,但狭隘的‘就业’、‘找工作’不是上大学的全部,而综合素质确实是根本。”[4]在貌似“学以致用”实则功利主义的氛围里,大学生重感性轻理性,重物质轻精神,工具理性占据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价值理性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导致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和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网络文化的自由性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意地交流和便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另一方面,面对网络环境提供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色彩斑斓的图像和浅层感性文字所吸引,拒斥纯文本的阅读,经典文本更是被拒之门外。复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目前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相较而言,美国的大学生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平均每周要超过500页,远远高于中国学生。网络上,包括经典文本在内的大量文学著作变成了“图说”形式,经典著作在中国大学生那里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大学生们更愿意阅读那些一眼就能明了的浅显读物,而不愿意深入作品的内核,去领略和思考更深层的意义和美感,分析问题也只是就事论事,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大学语文课程以讲解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目为主,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但网络文化的泛滥使得学生阅读习惯发生变化,对经典名篇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理解阅读上,而很少能够达到对作品的深度思考,更不用说精神领域的升华,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和创新能力的萎缩。

德国诗人里尔克在《献给俄耳浦斯的十四行诗》里有这样的诗句:“一棵树长得高出自己。”一棵树长得超出其他树木,在树林中很容易看到这种情景,但是一棵树超出其他树木很容易,却不可能高出它自身。人却不同,人可以高出他自己。一个矮个子的人,可以在人们心目中很高大。反之,一个高个子的人也可能很矮小,因为人有精神和灵魂,人高出自身的部分就是精神和灵魂的部分,是更人性的部分。一个真正高大的人不是因其外形,而是因其精神与灵魂的深厚与博大。

面对功利主义、专业崇拜以及网络文化对大学教育的影响、对学生心灵的侵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而近些年来社会上频繁发生的大学生犯罪事件,也日渐凸显出大学生价值观的严重错位和人文素养的欠缺。人文素养通常指一个人在人文科学方面达到的综合素养的水平与境界,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人是目的,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为原则;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强调精神超越物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核心任务是把以人为本、突出个性、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基本目标,激发大学生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大学语文就应该在培养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同时,拓宽和提升他们的人文视野,培养其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

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大学不仅是储存知识的仓库,还应是文明的摇篮,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学生的精神和灵魂的陶冶。大学教师的教育也不只是用一桶水灌满一碗水,更是点燃学生探索真理和寻找生命意义的激情之火。在各类教育中,知识传授无疑是基本的也是重要的,但若仅限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够,其中人文教育更难也更重要。因为人文教育要让学生领悟什么是真理,如何追寻真理;领悟什么是生命及其价值,如何尊重和爱惜生命: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人文教育是要让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人”,需要潜移默化和精神的领悟才可达到,所以要比其他教育的难度更大。落实到大学语文教育,其目的就不只是灌输给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其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心智的开发与灵魂的启迪。大学语文教育的成功与否不是教出了多少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塑造了学生什么样的人格。教师应当用自己的热情,激起学生的生命热情,燃起学生拼搏的火焰。

正如任何一个民族的综合实力都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组成一样,一个人也是由这两种实力组成:硬实力是他的专业知识,软实力是他的人文素养,二者互为支撑,相辅相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获得这两种能力,大学本科教育需要将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较好地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包括三个部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人文素养,只有三部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包含了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本身也包含了基础理论和专业教育。所以,提倡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非轻视专业教育、技能培养、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工作的重要性,而旨在强调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具体到大学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就不能理解为“工具”加“人文”,而是互渗互透、融为一体的,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文化内涵本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抽掉人文精神,必然导致只强调语文工具而看不到使用语文工具的人。

教育在根本上是关于人的灵魂的事业,也就是要让人性趋于更完善,使人格趋于更完美,进而使人生更富有价值与意义。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一颗没有精神家园的心灵,不可能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也不可能对他人有真正的情感关切,对社会有真正的责任心。”物质利益的实现和满足不是人的生命的全部,人只有具有了精神的完满才是社会的人的最终确证。在当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分高下的情况下,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就成为竞争的核心要素。

根据前述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学语文需按照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来进行,即以经典文本为基础展开的知识讲解、情感启发、思想升华的素质教育活动。大学语文“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教学目的:其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区别,则在于要摆脱应试的桎梏,明确素质本位,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高层次上提升母语表达水平与人文情怀。”[5]高中语文通过中外文学优秀选篇的阅读和讲解,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选文意义,掌握应有的知识点,并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就应该注意其高等教育的特点,不能再重复中学语文的知识性与工具性诉求,而应该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性进而提升其人文素养上面来,承担起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语文”,主要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无疑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但是,大学生毕竟已有中小学语文学习的经历,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已有相当的基础,没有必要再去重复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路数,过于突出工具性。在技术理性盛行和中小学素质教育还难以落到实处的今天,大学生虽然仍需进一步提高母语应用能力,但更需要的是人文素养。而这又不是文学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满腔热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育所能奏效的,因而用“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显然也过于狭隘。我们认为,通过阅读富有审美情趣和思想启迪的经典文本,既可以触动和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关怀,从而获得人文营养,又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自然而然”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因此,一本选文精美、人文意蕴丰厚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人文熏陶的经典、审美教育的华章、语言训练的范本。在这个意义上,并非只有文学文本才具有审美的因子,半部论语也好,史家绝唱也罢,又有哪一点输给了文学?“上帝死了”的预言,“诗意栖居”的渴望,都充满了文学性,或者说其内涵之深刻、形式之规范、语言之纯粹,足可称语言文学的典范。基于此种理念,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若能通过大学

语文的学习,还能获得一种人文素养和情怀,那是我们的莫大欣慰。“专业成才,精神成人”,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努力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并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大学语文选用经典文本不能只包括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还应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经过几千年文明积累起来的中西方文化中渗透着各自的民族个性,对本民族的灵魂的塑造起过重要的作用,每一个经典作品中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通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西方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培养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然而,多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中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在大学语文的选篇当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相较而言,中国现代文学和西方文学的选篇很少或没有,有的干脆就用“大学国文”作为大学语文。其实,在西方文学和文化中同样拥有丰富而独特的人文精神。从《圣经》这部宗教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希伯来人在长期不懈的追求和无尽的磨难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屈的生命意志和对未来的企盼。在中世纪文学中我们看到“作为有的存在物”的人在精神层面的提升,真切地感受到在宗教压抑和生命渴望的矛盾冲突中人的复杂的情感心理活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应该有足够的外国经典文本,以拓宽与提升学生的人文视野。大学语文教师通过阐释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带领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产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 今天的中国不能没有梦//寻找北大[M]. 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241.

[2] 冯大建,迟宝东. 主体、对象与技术条件——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三要素[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 薛涌. 北大批判[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3.

[4] 蒋承勇. “专业崇拜”与大学生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12-03-28.

[5] 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第4篇:大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理科班 语文教学 化轻为重

米兰·昆德拉有本经典的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当下的高中理科班级语文教学也可以说是不能承受之轻。在高中理科班级教学中,语文学科往往受到学生的轻视,源于学生的实用价值评判,源于其他学科老师的“谆谆教导”。如何化轻为重,寻找到高中理科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实现困境的突围,也就显得极具现实意义了。

北大教授温儒敏在《理科生的语文素养》一文中指出许多同学选修“大学语文”,就是要提高语文水平,甚至是为中学语文补补课。从北大开课的情况看,比较有收获的同学,都调整了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更加发挥主动性,注重方法的领路,能力的训练,以及眼光和品味的养成。具体来讲,就是既适当兼顾语文课必要的工具性,加强阅读和写作的训练,更注重通过这样一门课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

一、构想来源

(一)冲破学科边缘的现实困境

语文学科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渠道,理应受到重视。但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因受到现代学科划分影响,语文学科受到了边缘化,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在理科班。理科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受实用主义影响,学习兴趣明显不足。近年来高校自主招生理科考试中甚至出现了语文被弃考这一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放弃语文考试,实际上是向社会、向基础教育传递了一个非常错误的信息:语文不再重要。可以说是母语学科弱视的一种显性表现,母语教育的前途令人心忧。

(二)符合课程结构的潜在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打破学科本位意识,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已经成为不少教育人士的共识。长期以来,我们认为文史哲不分家,学科间就知识体系、思维模式都有很大的相关性。而语文与数理化的关系更多只停留于语文是基础,是工具,而没有意识去寻找语文与数理化这些学科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共生共长。

(三)发展学生思维的理想选择

大量数理化作业,让学生没有更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语文素养低,语感很差。写作水平也就相应低下,总是苦恼于没东西可写。甚至不少理工科类的硕士生、博士生写出的论文居然都存在文句不通、表意不明的现象。

作为我国新课改支柱理论之一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可以分为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每个人相关智能的开发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无视个体间的特性,实施一刀切的教育是非常不明智的。数学学科已经开了先河,前些年就大胆进行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的区分,针对文理科学生的不同基础、思维模式,编定了内容深浅差异的教材,提出了能力高低不同的要求,进行了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考核方式,使一些文科生不因为数学学习不好而丧失进入理想学府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由此我想本着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语文学科具体教学时也可以尝试根据理科生的知识积淀和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的群体思维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

二、我的尝试

(一)吸引:与理科知识适当融合

知识间的相互渗透,让其他学科知识成为语文知识的“消食片”,促进语文学习内容的内化吸收。

如探讨《清兵卫与葫芦》“教员家访,父亲恰好不在。清兵卫心跳,只求不要危及自己剩下的其他葫芦。幸亏教员只管训斥,并未注意近在咫尺的那些葫芦。刚刚松了一口气,父亲回来了,最终注意到那些葫芦,并粗暴地将之‘一个一个地砸碎’”这一情节处理时,抓住“葫芦”的命运启发学生:既然剩下的其他葫芦最终难逃劫数,不让教员再次没收,却让回家的父亲逐个砸碎,比较这两种情节处理方式,你觉得哪种好?学生思考后都认为是后者好,但理由却基本上只停留在人物形象上,诸如突出了父亲的粗暴,清兵卫的可怜等等。这时,我导入物理学科的“单摆”模型(并绘制示意图)来辅助学生理解《外国小说欣赏》里面的话题知识“摇摆”概念:摇摆意味着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奔突,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呈现出犹疑不定的状态。进而让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文中若干摇摆情节,并尝试再次结合单摆运动的轨迹(类似正弦余弦图形,出示简图)分析摇摆对于小说发展的作用。面对直观的图象。学生有说情节起伏的,有说一波三折的。摇摆的概念及作用通过物理上的“单摆”知识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等接触了“延迟”这一话题知识后,不少学生把“延迟”与“摇摆”混为一谈。《外国小说欣赏》教材介绍: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作者会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就在这样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如《牲畜林》每当朱阿举起猎枪要向德国兵射击的时候,就会被阻止,而阻止的理由也在情在理。学生认为犹疑不定就耗费了时间,就是延迟。说实话光看概念,真的很难跟学生讲清楚两者的差别。这时候,为方便区别将物理学的减速运动介入,延迟的意义相当于减速运动,运用这一结构可使情节舒缓下来;而摇摆则是圆周运动,情节是有往复的。过于专业的术语曾使学生困扰,此时另辟蹊径,柳暗花明。

如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尝试将自然学科资源与语文学科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借用生物学科的食物链知识:狼(少)鹿(多)草(光)食草动物灭亡山秃,帮助学生对作者的论辩深入了解,更真切地感受作者以小见大、层层剖析的行文风格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严密思辨。

当然以上课例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用其他学科知识辅助讲语文知识,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

(二)推进:把理科思维有机介入

1.强化理性思维

文理科学生对语文的心智感受和反应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面对同样的文本——鲁迅的经典小说《祝福》,大多数文科生阅读后老师不需要过多讲解,已经对苦命的祥林嫂投以极大的同情与悲悯,并大致能把握主旨,这源于其语言感知的敏感度。而不少理科生阅读后却仍不知所云,甚至对祥林嫂的个别行为费解与误解,更别说领悟各中深意了。针对理科生的优势是理性分析,结合孙绍振先生《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一文的精辟分析,我尝试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他们更好理解这部生活悲剧的纵深意义。抓住小说中“穷死的”一句质疑,如果“穷死”结论成立的话,那祥林嫂为什么会穷死?(被开除)为什么会开除?(丧失劳动力)为什么之前那么能干,现在却丧失劳动力了?(精神受了刺激)受了什么刺激?(捐了门槛仍被视为“不干净”的人,不准参与祭祀)为什么捐门槛?一系列引探式的问题让学生逐层深入,享受思维冲浪乐趣的同时,也最终意识到一切都因为她是寡妇。寡妇要守节的观念深入人心,观念吃人,杀人于无形。另外也可抓住“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一句,不断追问,揭示了这种荒谬而野蛮的封建礼教观念并非封建统治者独有,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2.构建知识体系

语文知识零散,语文能力培养缺乏有效性,是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疑难杂症。魏书生曾创造性地提出“知识树”的理念,但随着课程改革深入,语文专业化更明显,要一网打尽所有知识点是不现实的。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帮学生种些小知识树还是有必要的,从而实现化零为整,聚沙成塔。

如说明文教学过程中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信息筛选和概括等进行侧重教学,确保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苏教版必修五第一专题《科学之光》具体授课时,《物种起源》注重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分择要性筛选阅读(主要信息):如文中作者阐明了哪两个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择需性筛选阅读(所需信息):如达尔文为什么要提前出版《物种起源》?《南州六月荔枝丹》注重说明方法的辨认和评析,特别是分析引用大量古诗词的好处。《景泰蓝的制作》注重了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理清说明顺序,区分详略。《斑纹》一课则作为说明文单元学习效果的验收,让学生自主分析出本课运用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并据文提炼出蛇的特点。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点就是大部分知识不是显性的,是依托文本存在的,要靠言语品味的。但不妨碍我们采取类似侧重教学的方法,特别是新课改后部分教科书是按照人文专题安排的,如果不侧重教学的话,学生学到后来就兴味全无了。我觉得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非常发人深省:“需要有一个明确、合乎科学工序,教和学才能有所遵循,循着这工序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教下去,学下去,才能有好的效果。”

3.注重方法传授

理科教学特别注重方法传授,并且所提供的方法具体而实在。语文授课也提供方法,但除了高三复习课相关的解题技巧,提供的大多偏虚,诸如多阅读多写作。习惯了相应思维模式的理科学生更加关心具体怎么操作,怎么读?怎么写?为此我也就不同形式阅读和写作进行了一定的方法指导。如每周阅览课上的阅读,我建议学生多阅读美文,多摘抄有文采、有思想的文章、语段,多积累相关素材,特别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摘抄加以评论,在笔记本上说明摘录的理由。通过这种吸收和产出的方式,让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并于一定时期将学生的摘抄汇编成《读写导刊》,让更多学生树立规范的高质量的阅读意识,让更多学生认识到积累是创作的基础,模仿是创新的前提。

(三)强化:跟理科方向相对同步

鉴于理科生今后大多投身相应的理工领域,工作中往往需要向他人或口头或书面介绍自己的创意,因此中学阶段就帮助他们加强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特别是给予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我觉得是相当必需的。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学生三年,就要为学生考虑三十年”,教育者确实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从事着良心的工作,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具体而言,就要告诉学生如何围绕特定的议题搜集材料,运用材料,使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辅助观点的呈现等,并且告诉学生议论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条理清晰,说理透彻,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至于应用文体,则应该让他们知道基本的格式与写作规范。

(四)补给:将文化精品广泛推介

钱理群先生给大学生第一次授课时多次提及“两双眼睛看世界”,即科学的眼睛和文学的眼睛。对于理科生,语文老师要做的一大工作之一就是帮助他们拥有文学的眼睛,唤起他们对于文学应有的好感,而这过程中名著导读是首选的方式。

经典的文学作品,给以我们更多文化滋养,更多灵与肉的交响,更多人生的启迪。在这崇尚快速的时代,我们更多吞咽着时尚文化,经典文学似乎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名著阅读,乃至触摸都快成了一道逝去的风景。大力推介名著,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通过言语习得、视频对比、名家赏析、自我感悟等多样形式,让他们感受《诗经》的魅力,知道《红楼》的神奇,理解卡夫卡、川端康成的心路历程……

经典接触无异于文学旅游,理科生由于兴趣、职业等影响,今后可能会与不少景点擦肩而过,失去很多欣赏风景的机会。我们老师应自觉树立起文学导游的意识,让他们知道有那么一些可以领略的风景,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升品位。

三、实践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