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语文文化常识范文

大学语文文化常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语文文化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语文文化常识

第1篇:大学语文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教育;模块化教学

一、大学语文应用模块化教学的作用

语文教学按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基础知识、材料阅读、文学常识、文学鉴赏、中文写作和口语表达。这这六项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又相互独立。实行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查缺补漏,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量化评定,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补习。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针对一项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不同教育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纵向的延伸和横向的拓展。有利于学校总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意味着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意识形态的进步。这不仅对学生优化语文学习成绩非常有益,而且学习信心的建立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大学语文应用模块化教学的策略

1.强化语文基础知识,夯实汉语言基础

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模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语文基础知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在学生入学时进行短时高效的强化训练。语文字词句的训练是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可知,人在二十七岁机械记忆能力逐渐下降,而逻辑记忆能力逐渐增强。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正处于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同时还具有中学语文学习的内容的记忆,这对于大学语文基础知识模块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有利。

2.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增强分析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模块是语文教学的主体部分,通过语文阅读教学的进行,能够对学生的文字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效地提升。语文阅读模块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可以采用卷子形式让学生分析并回答问题,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情感。二是要阅读材料的选取要非常广泛,这里的取材广泛既包括内容上的丰富,又包括文学体裁的多样。三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坚持生本教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对阅读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启迪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3.丰富语文文学常识,提高文学素养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常识模块是提高学生文学需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丰富语文文学常识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都大有裨益。文学常识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对文学常识进行分类,以便于学生能够对文体常识、作者常识、文学名著、文学发展史等多个维度熟练掌握。二是对文学常识的教育要进行模块学习,同时也需要阶段性的教育。在初期的模块训练中要将文学常识的学纲介绍给学习,让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课上学习和课外学习。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对相关的文学常识进行普及。

4.提升文学鉴赏水平,陶冶学生个人情操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模块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有利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进行学习和反思。文学鉴赏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保证文学鉴赏课程的深度,对于文学鉴赏课要带领学生对作品发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作品风格、作品所反映的现实意义以及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多个维度进行赏析,旨在教会学生鉴赏作品的方法和手段。二是要保证文学鉴赏课程的广度,受制于课时的限制,无法将所有文学经典名著逐一赏析,但是要尽量做到古今中外皆有涉猎。三是要保证文学鉴赏课程的创新性,授课方式可以通过纸媒教材、电影放映、歌曲赏析、有声阅读材料等多种方式进行,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5.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模块是过去语文教学中被忽略的部分。语文教学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哑巴教育状况,学生的表达能力通常是通过写作来体现,很少通过口语交际来体现。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具有显著差别,大学教育是在为社会、为企业提供人才输出的服务。在职场中良好的交际能力对于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开展,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讲表达能力培养的重点定位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上,具体可以通过课题研讨、辩论赛等活动来进行。二是要丰富口语表达话题的内容,同时给具有语言表达天赋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例如诗歌朗诵和主题演讲等活动。

三、结语

大学教育保留语文课程,充分说明了教育部门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相比,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的倾向。为了让大学语文教学进行的更加有效,语文教研组要加强对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工作。教学是教育的手段,语文学科兼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社会文化走向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都是语文模块教学需要关注的对象,从而让语文模块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进而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表达能力。

作者:刘伟 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2篇:大学语文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 语文教师 文化使命

一、文化使命的定义

“使命”即为某人在某职位上的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就比如说医生使命就是救治病人,教师使命就是教书育人,儿女使命是要孝顺父母,父母使命是要抚养孩子,科学家使命是研究科学技术等。“文化使命”这是教师这类特定人士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语文承载着文化,语文教师对文化的传承、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被称其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在朴素的岗位做着不朴素的工作,完成其伟大的文化使命。

二、高等院校语文教师的文化使命

高等院校的教育是开放性的,学生不但要学习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参与实践。语文是从小到大都必须学习的科目,到大学也一样,只不过根据不同的专业有着更详细的分类,但是其具有的文化内涵不会变,大学语文依然具有很深厚的文化,语文教师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使命。

(一)从社会角度分析

1.语文教师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

语文一直以来都是包罗万象的,有历史、有文学、有常识、有道理,因此其具有的功能有很多,大学语文也是一样的。语文教师作为一位专业的语文文化传播者,具有专业的知识素养,了解语文中包含的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大学语文》课本中就包含有《诗经》、《老子》、《论语》、《大学》、诗词等古代文学,这些不仅含有非常深刻的道理,同时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除此之外,大学语文还教授很多外国的文学以及日常会用到的应用写作,可以说是古今中外都包含了,这对于高等院校语文教师的专业度要求很高。

2.语文教师引导了学生的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更新,多元文化的出现,大学生接触面也越来越广,社会是复杂多变的,好的、坏的文化都会产生,高等院校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时常与自己的学生讨论现在的文化,让学生了解其中的精髓,摒弃其中的不良文化,用欣赏和批评的态度去看待这个文化,引导学生不要沉迷于其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一直是了解其精华。以“非主流文化”为例,“非主流”是从日韩流传过来的,其主张就是张扬个性,不流于传统。

3.语文教师将多元文化完美融合

现在是网络时代,多元文化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学生每天都接触着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文化的精神,并且受到其影响,作为文化的传播者的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去学习和接纳那些外国的文化,在语文课进行教学的时候并不一定要按照课本知识讲解,可以按照生活的需要来进行一定的补充,比如说在学习弗兰西斯・培根的《论美》时,可以将中外的美进行对比,了解外国人对于美的定义,了解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了解这些不同之处的原因,让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尊重外国的文化。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在遇到文化的不同时并不是急切地去排斥,而是要有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如果该文化自己不能接受,要尊重其存在,如果能接受就取其精华进行学习。语文教师接触的文化要比学生多很多,因此要将这些融合在一起教育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学习多元文化,使得学生的知识量更加丰富。

4.语文教师创造新的时代文化

语文教师教育学生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教育,同时也是思想上的教育。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学习新的文化、反思自己的教育,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育模式,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推陈出新。例如在大学的语文教育中,大学语文中包含有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因此在进行大学语文教育的时候要以古代文学史为基本线索,其中重点讲解一些经典的作品和作家,了解其价值与魅力。现在大学语文的教育模式就是PPT与课本的结合,不断重复地介绍作者、作品,与九年义务教育的模式一模一样,唯一不一样的就是教师不管上课的纪律,让学生自己学习。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时候会结合多媒体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在课后还会开展一些活动,如讨论、主题演讲、诗歌朗诵比赛等等,同时在介绍外国文学的时候还会找到一些相关的影片播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背景和文化。

(二)从学生层面分析

1.语文教师提升学生文化修养

“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则是陶冶人性、建构灵魂、完善心智、促进生命成长的摇篮。”这是曹明海在《让语文点亮生命》中的原话,其说明了语文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体现,同时对于学习者的人格、灵魂的构建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德国教育文化学家斯朗格曾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引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学生在成长中学习语文,这是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工具。语文教师通过对语文的分析、将其所蕴含的文学美、精神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性格。语文教师通过语文内容的传授,让学生更多地去感受语文中所蕴含的文学价值,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同时语文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环境下的魅力。

2.语文教师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文化的传承是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现如今,多元化的文化被创造出来,有好处,也有坏处。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非常多,因此接触的文化类别也非常多,但是学生毕竟没有踏入社会,不是很了解社会上的规则,因此有可能会盲目崇拜某种文化。语文教师在进行大学教育的时候要以学生的思想为主体,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及时了解社会最新文化动态,了解每届学生的不同之处,再进行教学。以“务洋”与“固守”为例,“务洋”即为喜欢外国文化,崇尚外国文化,追求外国文化,摒弃中国文化的一类学生。“固守”就是讨厌和排斥外国文化,喜欢中国传统教育,不接受创新的一类学生。在大学里,这两类学生有很多,但是并不突出,这与现在的文化多元化有关。这两类学生是比较极端的,因此在文化欣赏上面只会欣赏自己推崇的那类文化,而摒弃其它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的时候要从两方面着手,赞赏加批评,让这两方的学生都了解自己的美和不足,让其知道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是有利有弊的,而不都是完美的,因此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分辨出文化中的好与坏。

3.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文化习惯

“以身作则”一直都是教师的基本要求,大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群自由的学生,其有权在大学里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因此在进行文化教育的时候要改变策略,不能像中学时期一样进行知识要点的灌输,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习惯。大学生再怎么说心智都不是特别成熟,需要有一个偶像作为模仿的对象,因此在文化这方面,语文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身教来影响学生的文化习惯,用自身的文化魅力去打动学生,让其产生模仿之心,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引导其人格的形成,引导其文化习惯的形成。只有让学生拥有好的文化习惯,才能让其不断学习文化、了解文化的精髓,并传承它。

结语

语文教师的文化使命包括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素养和品位的提高、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学习多元化的知识并且将其完美融合再教导给学生。高等院校的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爱自由、叛逆的学生,不能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教育,在进行文化教育的时候,要积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教育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时代文化,这种文化即为语文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进行碰撞、融合而产生的新的教育文化。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本体与阐释:语文教育的文化建构[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第3篇:大学语文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校园网站;辅助传播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是旨在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教育。教育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网络辅助传播体系建设现状来看,对于该传播体系的可行性缺乏深度理解和科学认识,应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拟定有效建设方案,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切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质教育校园网站建设现状

通过浏览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站发现,目前栏目建设大体以学院概况、组织机构、新闻中心、教学科研、招生就业、党建思政、校园文化、合作交流等为主。内容以校为本,重客观性介绍,对了解校园动态提供了有效信息。校园网站,很大程度上是院校介绍基本情况、体现发展动态、新闻公告的媒介和通道,很好地利用了网络平台的信息功能,而对校园网站能够对学生进行课堂之外的辅教育功能,则认识不足或是认识到了尚未能进行很好的建设。总体运行水平不高,缺乏深层的文化内涵与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开放性、分享性、互动性、虚拟性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未能有效利用这一教育平台和宣传阵地。虽有些院校涉及,但相关网页设计趋于简单,形式单一,内容长期不更新,更新速度较慢,对学生没有形成很强的吸引力。而校园网站有的放矢、有目的性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可有效辅助课堂教学和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丰富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文精神,实现育人目标,其作用不可小视。

二、人文素质教育校园网站建构的可行性

信息时代,以网络为载体,大力开展校园网站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应该成为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研究的课题之一。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实用性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主要通过大学语文等课堂教学,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电影、古诗词朗诵比赛、演讲歌咏比赛、书画比赛等,通过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方式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虽存在个体差异,但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整体不高。人文学科基础文化知识较差,缺乏一定的艺术文化底蕴,人文素养有待提高。个人理想信念、奉献精神和社会价值淡化,社会责任感不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除了应提高人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之外,不妨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凭借其优势特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校园网站的传播,对课堂教学及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作一有效补充,与传统人文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其辅地位促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人文素质教育基本上是教师主导型的模式,学生存在厌学现象,往往流于应付人文课程的学习,达不到预定目标。网络改变了教育主客体的关系,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为双向平等互动式教育,使学生自主参与到校园网站设置的人文教育过程和情境之中,富有人文色彩、艺术气息和鲜活生动的网页设计和内容呈现,能够激发学习动机,自主锁定学习内容,自觉接受信息资源,内化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效果,改善认知结构。人文共同课教学面向全校学生,对提高人文素质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大班教学对个体的针对性和关注度存在着客观弱化因素,这主要是由现实环境所造成。而人文选修课的开设会受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学生往往不能按个人意愿进行自由选择。鉴于此,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直接引导、服务性强的特点,通过网上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对全体学生、不同个体的开发和服务。又据网络时间、空间无限性特点,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自由分享网上的人文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网络虚拟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可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流露真情实感,借以较为准确地把握情绪波动和思想特点。通过互动、交流和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多种社会关系。网络自身的优势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建构人文素质教育网络辅助传播体系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切实将这一教育形式真正运用到教育工作当中,把人文知识和人文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深邃智慧、崇高理想通过鲜活的校园网站进行传播,并与传统人文教育形成优势互补,努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水平。

三、人文素质教育校园网站建设方案

推进网上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知识结构,掌握较为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基本知识。同时,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掌握使用常识,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网页设计能力,努力以丰富鲜活的网络人文情境浸染学生。建构人文素质教育网络辅助传播体系,要尊重学生个体,注意个性化要求,吸引注意力,提高受关注度。内容尽量涉猎广泛。本文拟想应从常识知识、文学欣赏、中外历史、哲理漫谈、艺术长廊等大的板块入手,呈现丰富的人文内容:

1.常识知识。综合推出各人文学科常识性、基础性知识。因现高职学生人文常识知识偏弱,不能正确说出中国古代各朝展顺序,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能准确说出,对其源起、发展、传播更是知之甚少。通过常识知识板块的设立,努力改变人文文化基础知识缺乏、知识面较为狭窄的现状。

2.文学欣赏。定期推介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通过静心品读,释解内涵,让学生懂得崇尚与摒弃,崇高与卑微,珍视与坚持。于欣赏中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浸染内心世界。

3.中外历史。应包括政治制度史、民族史、地方史、思想史、文化史、文物考古等各个方面。介绍方式切忌枯燥和简单叠加,采取多元化形式,文字结合图片,辅以声像材料,便于接受和理解。

4.哲理漫谈。介绍中外哲学著作、哲学思想,把哲学问题通过浅显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心智宽广,思想精深。

5.艺术长廊。展播中国民族乐器、西洋乐器及经典曲目,展示古今书画名作,呈现京剧、歌剧艺术和地方曲艺,选播中外经典影视等等。创造艺术氛围,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运行过程中,内容要及时更新,但因面向的是全校学生,其更新周期不宜过快。应增加机房设置,提供更多上网场所,适当延长上网时间,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应附设电子信箱,学生可以提出疑问,畅谈感悟,倾诉情感。对此,教师应细心聆听,用心解决。总之,对高职学生通过校园网站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有待研究和发展的一个课题。高职院校应认真实践,努力建构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人文素质教育网络辅助传播体系,并逐步合理化、科学化,充分发挥校园网站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朱建童,王珊珊.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4,(2).

[2]宋修波.高职人文教育构建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

[3]张晓峰.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