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生物学习计划范文

高中生物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生物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生物学习计划

第1篇:高中生物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中 生物教学 非智力因素

新课标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但目前高中生普遍存在着对生物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学习意志力较低和动机不正确等现象,逐渐的体现出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心理活动中起着动力、调节、导向、控制等作用。因此,教育者应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的的特点和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努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最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一学生非智力因素在生物学习中的作用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生物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在推动、激励、调节、感染生物学学习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而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则是由动机激起和推动的,它直接关系到生物学学习活动的水平、进程和效果,所以,学习动机成为生物学学习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越强烈,越明显,那么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就越高,相应的学习就越专心、刻苦,在学习上越容易取得成功。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强大动因;其次,人的感情是很丰富的,人的思维不仅仅是单纯的智力活动,而是伴随着情感因素同步进行的。人的情感因素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智能因素:人的思维能力既可能受情感的激励获得正常甚至超常发挥,也可能因受到情感因素干扰出现失常甚至失误的情况。学习情感直接影响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并起着动力的作用;再者,高中生物学习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脑力劳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遇到各种困难和疑问,这就要求高中生知难而进,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去迎接困难,战胜困难,最终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效和目标。因此,高中生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排除不利因素的困扰;最后,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和积极主动性也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自身的非智力因素决定了他们如何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学习条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的来说,高中生物学学习活动能否充满感彩,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兴趣、动机、情感等。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学生的学习和智力发展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渗透,发挥着综合效应。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及学习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成效,培养创造型生物人才。

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1.兴趣策略。高中生好动活泼的特性,决定了实验对激发学生兴趣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性和趣味性实验,这些实验对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尤其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都很大的帮助。除了课本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增加一些趣味实验,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最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非智力因素,最高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2.情感的培养策略。人是情感的动物,个人的情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自身的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情感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具体的策略有:①学会感化。平等意识是“感化”的关键,感化立足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信任,依靠学生的自觉行动,达到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和谐共振的境界,使外在的强制戒律变成内在的自我约束。②态度温和。温和教育是实现良性循环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育者能够正确的认识到受教育者的智力发展不平衡是客观规律,叛逆、倔强是高中生的特性,从而有针对的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这样,学生学习才能化被动为主动;③肯定与欣赏。欣赏、激励是学生的助长剂,因此,教师要以一种肯定的心态,多给予学生激励,是把外来刺激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学生心中的目标处于高度激活状态之下。

3.动机策略。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就是动机,它直接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教师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应努力激发学习动机以实现生物学教学的目标。一方面,教师应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教学时,教师应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保证了学习计划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利用初中生好胜心和模仿性强的特点,在训练和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时,通过树立形象的、具体的、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的榜样来激励他们,使学生增强自我信念、强化成就动机。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2篇:高中生物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生物化学 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的本质、阐明生命现象的科学,它主要以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要手段来研究生物体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生物功能和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在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规律[m。医学生物化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物大分子及其复杂的代谢反应,它是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程,为其它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是医学各专业的必修课。

但是,对于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基础较差,加之医学生物化学的理论性较强,概念比较抽象,生物物质的代谢过程非常复杂,难于理解和记忆;而对于教师而言讲好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教师应该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掌握物质代谢的过程和物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1、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与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集光、声、色、动画于一体,很好地解决了医学生物化学以往静态教学的难题,使教学活动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其教育对象年龄普遍偏小,知识功底比较差,他们在生理上、心理上都还没有成熟,意志薄弱、贪玩、不能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的千扰,注意力较差,集中力分散,但对新的事物易接受,产生好奇感。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恰恰克服了孩子的这些缺点,多煤体教学使那些深奥,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懂,从而激发这些孩子们的学习热清,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利用网络下载某些三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在讲解影响氧化磷酸化因素中甲状腺素的作用时,就可以下载一些患甲亢病人的图片,对幻灯片上的图片讲解该病的发生机理,发病症状:甲亢病人甲状腺素分泌增加,诱导Na-K-ATP酶的生成和解偶联蛋白的表达增加,使氧化磷酸化加快,三羚酸循环加快,营养物质分解加快。此时,由于耗氧和二氧化碳生成增加,导致病人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产热和产水增加,病人会大汗淋漓;而能量生成的增加,会使这类病人异常兴奋易长期营养物质的消耗也会使它们变得消瘦。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甲亢病人出现在同学们面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疾病,也加深了对生化知识的理解,所掌握的知识经久难忘。通过生化理论与临床病例的相互联系,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的东西不再是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知识,而是可以实际应用的手段和武器,使学生感到生物化学与其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这无疑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摄取,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通过多媒体应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避免了枯燥的平面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和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是,尽管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点,但它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人为本是教学的原则,精心选择课件,将课件、教师的语言表达、教师的手势、教师的眼神有机结合,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因此,以教师为主导,合理选择利用多煤体教学,即不单纯依赖多媒体技术,也不单纯依赖静态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是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促进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不断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改进实验方法,强化实验教学手段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化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实验室硬件的建设,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首先应该重视实验室的硬件建设,面对一些中专学校实验室硬件建设条件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应不断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基础设施设施的建设,只有硬件条件具备了,学生们才能够完成基本的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强调教师在第1次实验课时就给学生一个标准而又规范的示范,例如,玻璃仪器的清洗、刻度吸管及微量加样器的正确量取、离心机和分光光度计的规范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等,然后再让学生实践。通过科研活动,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和手脑并用的能力,把科研项目有意识地纳人实验教学,可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不仅对活跃学生思维,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改善教学内容

第3篇:高中生物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差异教学;分析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人性化的发展与服务,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个人都能得到进步。在高中生物课的学习中,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可以让有兴趣的生物学习能力较强的人去学习。通过采取差异化的课程内容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想学的知识,从而使高中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进行差异化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差异化

教学目标对于差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在上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本身压力大、任务繁重。一些学生偏向于文科的学习,另一些人偏向于理科的学习。如果一味地强制让学生去学习,只会增加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反感与厌恶。因此,教师在一开始就要把教学的目标差异化,对于学生要进行相应的意见征集,对于学习能力强以及对高中生物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制定相应高的目标,而对于其他一些学习能力不强、对生物的兴趣不浓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学习知识。

因此,生物教师必须要明白学生的需求,根据一些情况把他们进行分层,在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与目标时,教师就要提前把教学重难点找出来,根据教学大纲给不同需求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对大纲的内容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自己的内容。教学目标差异化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目标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式,也是非常人性化的表现。教学目标差异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精神压力大,情绪烦躁,再加上许多学生急于学习,如果给一些生物学习能力较差的人安排较大难度的题目,他们一旦做不出来,就会大大增加自身的烦恼,从而给他们高中的学习带来不便。尤其是高中的生物学习中,有许多的知识通过记忆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有的必须要通过相应的计算与推理,再加上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最终计算出来,所以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要求,给自己适当的压力,对于高中生的进一步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目标的差异化就是对学生学习负责的表现。

二、教师队伍差异化

教师的素质关系着学生整体的素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自己的榜样。高中学生对于学习也有自己的要求,有些学生重视文科的学习,偏向于历史、地理和政治的记忆,那么学校就要尽量把这些学生分到一起,而同样有些学生偏向于数理化的学习,就要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学习计划与教师队伍。对文科有兴趣的学生学校可以为他们配优秀的一流的文科教师,专门培养他们的兴趣学习;而对于理科偏向者,学校同样也要重视学生的需求,可以为他们安排优秀的综合能力较强的数理化教师。当然,文科偏向者对数理化的要求不太高。理科学生对文科要求能力不高。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来说,也要按照这个学习的道理,例如,学校在提前对高中学生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同样也可以把教师的队伍分层化,高要求的生物班级可以让高级的生物教师去进行教学,而相对要求较低的高中学生一般的生物教师就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教师队伍的差异化也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做法,对于教师来说,既要努力教好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科,也要重视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否则在差异化的教学方面教师也有可能会被淘汰。而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来说,优秀的高中学生有了优秀的教师,能够跟着教师的进度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于中等一般的班级来说,教师教学的进度与难度与生物高等班级都差一截,这样的分层教学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不同的对自身有用的知识。因此,教师的分层化是适应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教学方法差异化

教学方法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来说,除了要学习课本中大量的记忆内容外,还有许多的计算推理的生物题目。虽然学生都是在一个班级进行学习,同样的教师授课,但由于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学习能力、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方法等的不同,会造成许多的学生学习结果的不同,这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教师有必要把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一定的转换,即让学生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分组,在上完一堂高中生物课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讨论,小组成员中既有生物学习能力非常强的学生,也有相对而言比较差的学生。这样,教师可以让同一小组的成员相互帮助,既能达到复习的目的,也能让吸收能力较差的学生学到知识。因为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有可能是不同的,同一题目可能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接受的能力与范围也不一样,教师安排学习小组的成员相互交流,有些学习较好的高中学生能够以另一种思维教给生物学习接受较慢的学生,这样就能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进度与速度。

此外,教师自身对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研究,对于很多的题目,教师也掌握了多种解题方法。除了小组交流学习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开拓学生的思维,同一题目,教师可以试着用不同层次的方法给学生讲解,这样能够保证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掌握学习生物的技巧。教学方法的差异化是不同教学方式的融合,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更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因而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教学评价差异化

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以及教师的分层与差异化,给教学评价与教学结果的差异化奠定了基础。由于学校对高中生物的学生进行了分层,就会存在高低之间的差别,学习进度较快的、学习内容较深刻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安排难度较高的生物题目。而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在测试的时候保证中等难度的题目。这样的测试是基于教师与学生分层的差异性基础之上,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也是对他们自身目标的一个检测。同时,除了期末考试的成绩差异测试之外,在生物课堂上高中学生的表现也要按照分层的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来进行。例如,一些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回答问题支支吾吾,对于教师的提问也没有勇气站起来回答,最后在生物课程快结束的时候,这位学生能够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教师就要对平时的成绩进行一定的考量,给予学生进步的奖励,提升学生的平时成绩。

因此,重视教学的评价公正,是给予学生信心的表现,也是对他们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奖励。教学评价差异化能保证整体成绩的相对公平,从而帮助高中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有更全面的认识。

五、结语

高中生物的学习进行差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为了高中学生健康、全面、自由地学习,学校要重视对高中学生与教师进行学科的分层。而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亦是如此,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是尊重学生个体表现的方式,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自身的优势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展差异教学,使高中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按照自身的要求去进行学习,是充分展现自由开放的学习态度的表现,对培养有个性的专业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新宏,王志坤.高中生物差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166.

[2]林飞.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65.

第4篇:高中生物学习计划范文

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发的学习的行为,是目前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著名的学者齐莫曼首先提出。一般情况下,自主学习的过程主要有三个环节,首先要发现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解决问题,通过一步步的探究,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基于自主学习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是建立在兴趣和自我驱动的基础上的,是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监控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完成相关学习,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是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

2.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契机

2.1心理发展状况适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来看,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注意力也相对集中,能够专注做一件事情,只要给予正确的兴趣引导,能够专注于一件事情,并取得一定的收获。与此同时,高中时期,学生的思维发展也非常活跃,探究问题的好奇心也不较强,能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同时能够准确的判断是非,对于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高中生善于讨论和交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所以,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来说,高中生存在一定的天然优势。

2.2生物的特点适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2.1生物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小到自然界的微生物,大到地球等都是生物研究的范围,生物学科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一般的高中生来说,高中生对于生物发展的规律兴趣较大,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的联系生活。例如,在高中学习中的无籽西瓜、酿酒、水稻杂交等试验,都是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些实际运用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并促进他们对于新成果的发现。

2.2.2生物的客观存在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材料对于生物的学习来说,生物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在生活周围也有大量的学习资源,例如生物实验室、多媒体、网络等资源都是生物自主学习的选择。对于学生来说,在从书本上获得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可以通过其他资源进行实践,获得生物学习的兴趣,发现自然界的问题,然后通过自主探究或者讨论找出答案。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又能激发同学新一轮的思考,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所以,对于高中生物来说,自主学习的材料十分丰富,对于高中生物的教学十分实用。

3.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3.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主要的参与者是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有兴趣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愿意学习。总结来说,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上,对于许多问题的解决并不是老师直接给予答案,而是让同学们自己找出答案,当然,教师给予学生的表现机会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确定的,分层次的设置问题的难度,然后给予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不同的表现机会。与此同时,当同学解决问题后,要给予合适的鼓励,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提高学生相互赏识的能力。对于高中生物来说,存在许多灵活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并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例如对于转基因问题,转基因食品究竟是好是坏呢?会不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呢?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鼓励不同答案的产生,对于一些有见解的答案给予肯定和赞赏,让同学们相互赏识,获得更强的成就感。第三、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自主性能力的培养是在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下诞生,老师要充分开放课堂,让学生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获得学习的信心,不会因为课堂过于紧张而不敢表现。第四、改善评价机制。相比于传统的以考试作为主要评价手段的方法,教师应该将评价指标多元化,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成绩、课后讨论的落实情况等指标都纳入到评价的范围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5篇:高中生物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学困生 成困原因 转化策略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基础相对薄弱、素质较差、学习困难的学生,习惯称为学困生,这些学生大部分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水平偏低,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普通学生。其主要表现:今天学的知识,明天又忘了;新知识学了,旧知识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甚至只改过数值的题也不会做,等等。我所在的这个学校,学困生普遍存在于各个班级,甚至有的班级学困生达到班级总人数的20-30%。在高中理科所有科目中,物理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当然学困生就更多了。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关注学困生、研究学困生、转化学困生尤为重要。

一、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困原因

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因素,为了摸清学困生的成困原因,多年来我一直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在学生和学生家长中进行调查了解,本文只从学生自身因素来分析,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困在目标。

许多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或学习目的不明确,被动学习。这种学困生比较普遍,不知为什么而学,缺乏理想。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对将来影响不大,对学习没兴趣。他们坦言,看书、听课、做练习太累、太枯燥,来学校是家长的要求。甚至有部分家长也认为,书读得怎样没关系,只是孩子不读高中就进社会太小了,所以送来学校。

2.困在基础。

由于基础差,部分学生上课听不懂,无法参与分析、讨论、实验等过程,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无法接受新知识。

3.困在信心。

有部分学生在初学物理阶段便遇到困难,或者在物理考试中成绩不佳,成绩不好就丧失了学习信心,又得不到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对物理学科产生了厌恶感,同时思想上产生自卑感,甚至认为自己能力低下,不是学习物理的“材料”。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就退缩,等到不懂的多了,就没了勇气,因而对学好物理缺乏信心,成为物理学科的学困生。

4.困在理念。

有的学生自作聪明地认为,考试都是答考卷上的题,于是认定只要能做题,就能考好,考得好,就是学得好,所以,买来若干本参考资料,不分上课下课地操练,不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久而久之,知识漏洞越来越多,做题越来越困难,不懂的多了,造成学习困难,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最终成为学困生。

5.困在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不知道怎样阅读物理课本,不善于从理解物理意义的角度去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甚至不主动参与课堂的分析、讨论等需要动脑思维的活动,习惯于直接死记硬背公式定律。有些学生不主动去找出自己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而是等教师来指出自己学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例如,在平常的学习活动中,有的学生作业做错了,但不去主动改正,等教师评讲后,再次要求收交检查时,才去改正错误;有许多学生不会进行学习小结归纳;也有的学生平常还有抄作业的现象。

6.困在方法。

学困生中有较大比例的学生学习很勤奋,也有上进心,可成绩提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习物理的方法不科学、不适当,许多学生停留在初中的学习方法上,一些知识只通过单纯的记忆或通过教师的重复讲解,反复地练题,没有做题后的反思和总结,如果在课堂上某处思维卡住了就不能继续,不能适应高中课堂容量大、速度快的

特点,从开始就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导致后来的恶性循环。

二、学困生转化策略

1.以爱施教,给学困生足够的尊重。

学困生经常受到挫折和失败,他们的心里很孤独,特别需要温暖和关爱,对教师的言行特别敏感,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语言和行动中让他们感到平等,以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亲人之情来对待他们,他们就会主动向教师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与教师交朋友,这样他们就会喜欢听教师的课,对教师的批评教育也乐于接受,从而自觉纠正自己的各种行为,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有效果。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的核心,它不仅决定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且决定教学的成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因为人都有得到社会、集体和他人尊重的需要,学困生的这种需要更为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使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热爱学生是尊重学生的前提,而尊重学生则是教育学生的基础。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由认知系统和情意系统构成的,只有二者协调一致,才能顺利地完成这一过程,因此,好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以热烈的期待、充满真诚的信任和坦诚的爱去点燃学生心中自信的火种。这种期待流露于言谈举止,甚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使学生受到感染,使知识交流和情感交流融为一体,进而师生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2.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的强大能源。它决定学习方向、进程,影响着学习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学困生之所以成绩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厌恶学习。因此,教师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果,就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根据物理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学习物理的目的和社会意义,如播放卫星发射的视频、介绍磁悬浮列车等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科技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例举身边所见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强化内驱力。其次,在教学中教师严格把好教材深度关,注意突破难点,借助于丰富的物理素材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蕴藏在材料的分析过程中,让学生在饱满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思维方法。在习题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并充分运用实验的优点,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喜欢物理课堂。

3.定期作学习方法指导。

由于学困生学习水平低,不能科学有效地利用时间,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定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作学习方法指导。经验表明,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困生能力上的不足,也能有效地改善学困生的心理品质。因此,我在教学中,首先,对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共性作出具体指导,使学困生尽快地纠正盲目的学习状态和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要教会学困生阅读物理教科书,要求他们课前预习,在认为重要的地方划杠,难懂的地方留下问号,作为听课的重点;看一遍还没有印象的要多看几遍;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找出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复习,从而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课后,我要求他们结合课堂笔记研读重点和难点,以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第三,要求学困生会听课,勤记笔记。听课时既要注意听那些自己基本能弄懂的内容,更要专心听那些自己觉得疑难的问题,要把教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以及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第四,引导学困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要给学困生布置适量的适合他们的作业,当然,课堂上教师要做好示范,无论是思维还是表述,都有一个程序化训练的过程,他们才能掌握。第五,练后反思的习惯。习题做完之后,想解题依据的原理,想解题采用的方法,想解题的思路,想多种途径,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第六,要引导学困生学会做单元小结。每一单元学完后我要求学困生整理学过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七,为了引导对学困生学习方法正确与否进行自我检查,并及时矫正,我用多种形式帮助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与交流。如物理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读书心得座谈会,等等。

4.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构成学习上的伙伴关系。

许多学困生对学习都缺乏自觉性和自信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将学困生和学优生配搭在一起,使他们座位相邻,构成学习上的伙伴关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可以互帮互学,展开讨论,可以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一个具有一定学习目的和团结一致的学习集体,能有效地约束学困生的行为,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使学困生的转变产生奇迹般的效果。

5.因材施教,正确对待学困生。

由于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能力差,实现不了问题的类化,在知识的接受能力上与优等生、中等生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学困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按照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在要求上要降低标准,不能搞一刀切,教学重心要下移。对于学困生,我建议留给适合他们的作业,使他们自己觉得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以免失去学习的信心。“教师不能够用一种模式教学,不能够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要区别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这正是体现了新课改中所要求的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6.实施成功教育。

常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对普通人来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要转化学困生,就要让他们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学生增强信心,去争取更大的成功。这就要求教师多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每一次单元检测前,认真地组织复习,甚至不惜做些暗示,使他们复习时更有针对性,在测试上让他们获得一定成功,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实现自我转化。

7.教学生分解目标。

第6篇:高中生物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差异教学;个性发展;应用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倡探究式学习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注重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联系。这就需要在高中生物教学在具体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采取具体的教学方法,使具体教学内容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与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相符,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差异并满足学生的差异,从而有效的提高高中生物课教学的效果。

一、差异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一)差异教学的内涵

差异教学即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开展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差异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并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生情况和课堂反应情况来及时采取相应的方法,更好的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需要。但差异教学并不等同于个别化教学,在实际教学过 程中部分教师容易对两者进行混淆。在差异教学中囊括了个别化教学,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负责劝告督促学生,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最佳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二)差异教学的意义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由于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个性特征,学生知识面、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都会对其学习成绩带来一定的影响。部分学生从小就喜爱自然,与自然较为亲近,日常生活中喜欢观察小事物,这就使其在生物学习中具有擅长性,而且具备较强的探究能力,在课堂上表现十分活跃,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部分学生却偏爱记忆型学科的学习,这些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就存在较多的困难,而且对学习缺乏兴趣,自然也就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针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上的差异,使开展差异教学具有必要性。在差异教学中,教师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不单纯的经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课程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空间,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在教师引导和培养下,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特长,从而未来在该学科或是领域内取得更好的发展。差异教学不仅是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要求,教师需要在课堂及课下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整体观察,从而针对学生的个性,运用有效的教学素材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差异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教学目标要具有差异性

一直以来在传统教学理念中,应试教育的模式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每一代学生,这也使分数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在新课改实施的大背景下,需要加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利用现代的教育理念来应对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中,重视对教学过程以及方法目标、情感价值观的引导。为实现新课改实施的标准,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差异性教学开始应用,为完成教学目标提供了可能性和有利条件。在具体教学中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进行差异性教学目标开展,进而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提高学习能力。

(二)实施分层教学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教学,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从而使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和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分层,将同一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教学层次,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同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为差异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实施分类导学,分小组合作学习

分类导学是指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不同,因此需要教师分类导学。在分类导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分组的方法既可以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又可以是让学生先自身分析自己的实际水平,然后自愿组成小组,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多进行自我反思,反省自己,取长补短,在合作小组中培养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分享,获得共同提升的机会。

(四)教师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反思评价是差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能鼓钛生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能指出学生的缺点,促进学生进行反思,改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这里特别要注重延时性评价,多给学生思考空间。以《先天和学习行为》的课堂教学为例,当教师提问学生比较两种行为的优势时,教师并不需要在学生A回答完后,立即o与评价其是否正确,而是启发其他同学继续思考找出其他答案。学生有的认为先天的优势明显,动物缺少了这种行为等于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有的认为光靠先天,没有学习行为,它就无法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很有可能被环境淘汰。有的持中立的观点,两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来说,各有各的优势,动物要在自然界存活,两种行为缺一不可。这些答案无疑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当然还有赖于教师科学的引导和评价。

三、结束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在具体教学中,需要针对学生个性差异性来对学生进行差异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已的特长,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而且在差异教学中,不同的学生都能够获取到知识和取得较快的进步,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确保生物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石运涛.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差异教学[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01)03.

第7篇:高中生物学习计划范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按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也从理论型向实践型转变,这也就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才的培养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中一直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学生的需要;重视老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对生物科学人才方面的培养。因此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孩子真正的融入进生物学习和实践中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已成为教育界所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便将以探究式生物教学模式为主,结合自己实际经验,介绍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91

生物学作为自然基础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强调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明确提出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取得专业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的试验方法,具有实践技能。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课堂的中心,老师通过讲解,介绍来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复习来让学生巩固已学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被动的接受着老师向其灌输的学科知识,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将其转化为己用,让自己真正的理解掌握,这严重的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自我能力的提升。而在研究型学习中则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实验操作等来完成学习计划,从探究学习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教师在其中只是起着一个引导者懂得作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含义探究式教学是以教学探究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他最先起源于美国教育学家萨其曼的"独立学习"理念。该模式主要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进课堂探究中来,主动的进行探究学习活动,在情境中获得能力的提升。该模式打破了传统模式中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反客为主,占据课堂的中心,老师在一旁起到一个督导。指示的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的得以提高。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一)创造情景,提出问题

生物探究活动是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来的,这些问题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现象和生活情景。将生物教学融入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中,既可以勾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方便学生去理解和思考,让学生们去得惑解惑。例如在讲解"酶的生活条件"这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发现,让学生们几个人为一组,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放置一袋加酶洗衣粉。老师在一旁督导,指引学生的探究步骤。首先可以先让学生看一下洗衣粉上的使用说明,从他的注意点和使用方法上找寻和本次试验有关的话语。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总结出酶的使用和温度密切相关。在这一基础上再继续让学生们进行分析,提问,例如:酶的活性的强弱和温度的高低影响大吗;是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还是温度越低酶对的活性越大呢;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酶的活性强弱是不变了,还是他的强弱还与其他因素有关?进而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要让学生们注意记录总结,老师并不可代替学生去进行这一系列实验,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当学生遇到阻碍时,老师可以适当的加以提醒,来让学生得以继续进行。在实验结束后,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找出各个小组的优点和不足,并加以改正。老师最后在进行总结,让学生的学习结论更加精准完善。(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探究活动是要求学生去自动进行,自主进行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的参与而并非是像过去那样全权包办,否则,探究教学将只是一句空谈。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首先老师应该善于利用教材设计出富有吸引力的探究墨水,使学生可以将多项技能糅合使用;其次,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实验的重要作用,将试验作为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并且在试验过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假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等,让学生的各项技能充分得到锻炼。例如在讲授"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可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们去理解掌握:让几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首先要引导学生提出假设,DNA存在于细胞质,RNA存在于细胞核;然后让学生们来设计实验的步骤,并让学生去按照步骤来进行实验操作;接下来进行观察记录,并和其他小组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可以让同学积极主动地投入进探究学习中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竟神。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到一个提高。(三)互相交流,展示成果萧伯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在探究式学习中也应如此,在学生们进行探究式学习后可以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同学分享,这样可以让他们互相找出各自的优缺点,然后加以优化改进,这样有利学生自我知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探讨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更好的发展。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让学生们掌握自和主动权,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探求。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一时间对实验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的知识更加体系化。三、总结

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对于生物这一门课的了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探究式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们学以致用。探究式学习有着其自身的优点,老师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四、参考文献[1]冯莉.体验生物科学探究--基于案例的探究活动实验设计.刚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410(7)[2]施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0.11(194)

第8篇:高中生物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效课堂建设;初中生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指立足于“课堂”,改革传统教法,彰显新课程理念,实现“低耗高效”,真正搞素质教育,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高效课堂是最接近于理想的现代课堂教学形式,它是以模式为驱动,以导学案为统领,以分组学习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以“信仰学生”为宗旨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效课堂正真正成为学生“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二、课堂高效需要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建模”,可以学指导思想,规范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形成规范有效的教学风格;而明确操作步骤,则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高效课堂是否需要建立模式,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存在分歧。其实,教学有法是教无定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过“临帖”的有法阶段,就不会有信笔挥毫、自由顺畅的个性教学;没有经过“有法”的必然王国,便不会有“无定法”的自由王国。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初期,课堂教学的效果受教师个体的专业素养、教学经验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保证。但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大法必依、小法灵活的原则,要在共享教学模式与课程资源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和风格,完善个性教学。要鼓励优秀的教师尽快在“建模”的基础上,形成自主的教学风格,彰显个性的教学艺术。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文化建构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小组学习为重要的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小组合作学习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称为“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合作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水涨船高”――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了提高,反过来又促进帮助者得到提升,真正实现了学生整体提升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可使全体学生通过参与小组活动而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小组成员间形成一个和谐、平等、轻松、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思考

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质就是“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准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我校生物高效课堂小组教学策略有很多种,有些策略还有待我们在教学中去探索、完善。下面介绍我校生物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种主要策略。

(一)双人解读策略

这个策略是教师指定某些学习资料(不可艰深),要求学生共同研修,并且能向其他同学解说,进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文字或影音数据。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生活》一节,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小羊多莉的身世”时,运用此法,引导学生讨论多莉的长相为什么既不像C羊,也不像A羊,而与B羊十分相像。通过共同研修过程中的悟与辩,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认识,更养成了学生相互探讨的良好习惯。再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学生实验中,利用此法,不仅能让同组的两人快速地学会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形成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步骤:

1.两人组成一对,在指定时间内共同研修一份数据。

2.研修完毕后,一人当总结员,另外一人当检查员。总结员将数据的要旨或重点告诉检查员,检查员可以提问或补遗,直至达成共识。

3.两人交换角色,报告及检查数据的要旨或重点,直至达成共识。

(二)交叉检核策略

这个策略可以促使学生互相检查具体的学习成果。例如:在期末复习过程中,为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运用此法不仅能减轻教师负担,同时也能加快学生对各知识点的识记速度;此外,通过有意识地变换方式“为难”对方,还能让学生知晓易错之处,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灵活运用。

步骤:

1.对教材要求非常清楚明确的硬知识,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2.教师随机抽选一位组员代表全组到别的小组接受检核。

3.教师随机抽选一位组员或指定组员代表为考官,到其他组进行检核。考官可以进行随机抽问或考核所有组员。考官核实答案,给予鼓励或分数。

总之,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堂兴,则教育兴;课堂解放,则教育生产力解放;课堂生动,则教育文化生动。

第9篇:高中生物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教师引导 高考生物 有效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高考生物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高三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学法上都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在高考复习时,如果只是将原来的知识作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学生就无法感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时间一长就会感到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只是不断地做题解题,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得不到网络化的整理,没有真正实现简单学习到系统学习的转变,教材各部分的知识间得不到很好的融合、渗透,使学生感到解决问题无从人手,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所以,在高三复习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提高高考生物复习效率。

1 引导学生重视“双基”的学习

高考生物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些学生会在高考生物复习中出现好高骛远、重能力轻知识的现象,孰不知能力的载体是知识。如果教师在第一轮高考复习中没有把基础知识的复习落实到位,势必影响到学生解题能力和高考成绩。这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复习中从基础人手,扭转学生轻基础知识而一味求新求难的现象。

1.1 回归教材,引导学生研读教材

近些年来,某些省份的高考考点注重对教材中经典实验的考查。有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是教材实验的再现或改编。由于经典实验中蕴含有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通过对经典实验的学习和考查,可以从科学家的成功中学习到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这也是课程标准中重视经典实验的原因之一。在高考生物复习中,教师要对教材中经典实验的整合再现,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经典实验。

例如:(2010年北京理综第30题)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表1。

请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__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__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_组和第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

(3)分析讨论:

①若子I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___,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____复制。

②若子I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II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_______,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____带。

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I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____。

此题来源于浙科版的教科书“遗传信息的传递”一节科学家的经典实验的改编。如果学生对某些科学家经典实验熟悉,解答问题并不困难。在高三生物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我国现行几种版本的教材中相同内容章节的几个经典实验要有总体的把握,注重结合本省版本教材内容深入分析科学实验的方法与原理。类似于这种源于教材的高考题很多,所以必须让学生去读教科书。不过,如果教师让学生自己去研读课本而不作任何指导,学生根本不知道要看什么,收到的效果甚微,因为学生不能吃透教材,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考纲、考试说明以及近几年高考题的基础上,确定知识的重难点,同时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把学生没有弄懂的、易出错的问题记录下来),设置一些问题引领学生研读课本。如,复习“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知识时,教师设计了下列问题:

①人类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与基因组的区别是什么?

②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如何区别?等位基因与同源染色体的关系如何?

③性染色体的同源与非同源部分的区别是什么?同源部分有等位基因,非同源部分没有等位基因,它们的遗传方式有哪些类型?

④伴性遗传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如何?

⑤性染色体上的同源部分正交与反交的遗传方式如何?非同源部分的正交与反交遗传方式如何?写出遗传图解并计算概率等。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感到课本上的知识确实有许多没能准确把握,没有深层次地理解,也深刻地体会到研读课本的重要性。当学生养成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会主动地去翻翻课本,并能从课本中寻找到答案的好习惯,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自然提高了。

1.2 引导学生对“双基”知识进行再加工

复习课不是对原有知识的简单再现,教师要避免出现炒冷饭现象,也要防止搞题海战术,应该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让学生会一题就能做一类题,帮助学生归纳解题技巧。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化简单学习为系统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协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联系高中生物相关内容,梳理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串,再从各知识点联系其他知识点,从而发散出来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对原有知识有新的认识,才有可能准确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对相关的、接近的、易混淆的知识加以对比,对零碎的、看似无联系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总结,引导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加深、拓宽,这样才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对高中生物学知识有比较全面的把握,有利于形成知识与能力的正迁移。

如,复习“遗传分子基础与遗传基本定律”时,多数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多且零碎、无章可循,这时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的方法。教师可挖掘可能考查的知识和方式,引导学生从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人手。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存在非等位基因,进而引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从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有DNA和蛋白质,引出基因的概念与基因的功能、基因复制的机制、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引出中心法则等。教师在高考复习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点、线、面、体建立起知识的网络图,并从中引出新知。比如:染色体――DNA――基因――中心法则;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等诸如此类的知识串。在每条知识串的各个环节发散出来形成新的知识串,进一步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就能把零散的知识变成系统的知识,把简单学习转变成系统学习。

所以,教师在总复习中,必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再加工,使加工后的知识不再是独立的死知识,而是被激活了的、多方位、能随时调用、分析、迁移、转换、

重组的活的知识。

2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重视能力的培养

“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习过程的科学方法,教师的教无定法,关键在于得法。但学习方法是存在优劣之分的,好的方法能做到事半功倍。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章节考试中都有比较理想的成绩,但是在统考时很难得高分的关键在于没有做到简单学习(注重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与系统学习(注重知识联系与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的转变。在高考复习时,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知识网络,把各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只有这样的系统学习,才能使自己在高考复习中有质的飞跃。基础知识把握好了,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如何把已有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分析、解决问题中,把已知的和未知的联系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各种能力。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教师只有先教会学生怎样去用,学生才会自己去应用,才能逐步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本题知识的结合点,即将学过的知识点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上,进而通过类比、联想寻找解决方法。

解决有关“遗传与变异”的问题时,学生时常感觉难度很大,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无从下手,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对已知条件进行加工、分析、转化,有意识引导、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例如:在复习遗传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从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入手,先引导学生理解染色体组型,再区别染色体组与基因组。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一个染色体组中存在一个性染色体与多个常染色体,雌雄异体生物的基因组不是一个染色体组上的全部基因,它是指一个染色体组上的全部基因再加上一个性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雌雄同体的生物不存在性别决定,没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区别,一个染色体组所含的全部基因就是一个基因组。

再引出染色体类型有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存在非等位基因。一对性染色体形态大小不相同,存在同源部分与非同源部分,同源部分有等位基因,非同源部分存在非等位基因。接着引出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非等位基因遵循连锁与交换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非等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教师从复习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导出DNA的结构空间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再引导学生思考DNA的化学结构。引出DNA分子能够复制传递遗传信息;还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的两大功能。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核酸片段”的概念;明确基因能指导蛋白质分子的合成,进而能控制生物性状,从而,使学生领会基因的独立性与颗粒性;再从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引出基因分离规律与自由组合规律的具体内容。

上述知识内容的网络可以归纳成如图1所示的结构。

教师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联系成知识串,发散每个知识点发散,最终形成知识网络。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简单学习转变为系统学习,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了质的变化。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从学习过程的模仿和经验积累中逐步将知识内化,在引导和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和加强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试题分析,学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