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教育 身心健康 发展因素
一、学校教育及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学校把改造过的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按照人的发展特点,以系统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其原因如下: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相比而言,遗传与社会生活条件具有不可控制不能选择的特性,而学校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有系统的培养。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未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严格地说,教师应该受过严格而专门的训练,他们不仅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而且熟悉儿童心理,懂得采取恰当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教学,因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达到预期的效果。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学校尽管不能全部加以控制,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各种因素,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发展环境之下,如按年龄分班、按智力分班等。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从总体来看,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不外乎体质、道德、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几个方面,并提出一系列规范。这些规范的具体内容对学校教育来说,又随着社会性质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而变化,并有意识地以教育目标和目的的形成去规范学校的其他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所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与未受过学校教育的人相比,在接受人类积累起来的各种文化上,仅具有数量、质量和程度的差异,而且具有态度与能力上的差异。可见,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规范与自觉化的特殊功能。
(2)学校教育具有加这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个体的身心同样会发展。学校的作用在于尽可能加快这一变化的速度和缩短实现发展目标的时间。这是因为学校教育是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训练的社会活动。此外,学校教育使个体处于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将更明显、更有意识和富有成效。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小学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但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意义。学校教育能帮助个体形成对自身发展的自主能力,使个体的发展由自发提高到自觉阶段。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在开发特殊才能方面,小学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才能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发现,而专门学校对这些才。能的发展、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个性发展方面,教师的心理学、教育学素养是关键因素、它决定教师是咨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独特性的价值,是否尊重和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否积极地在教育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客观条件和提供活动的舞台。小学生在个性形成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而后才会走上自觉发展自己个性的道路。此外,学校中富有生气的学生集体也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土壤。
二、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它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人际关发展。小学生中的不少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本身往往就是学校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甚至失策所造成的。因此,学校应当从卫生保健和教育的立场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疏导,对各种心理障碍进行预防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充分发展小学生的智能、情感和意志。师生关系紧张是引起学生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教师如果自己心理失调,他们是不会理解学生的行为的,不但在学习上不能帮助学生,并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会起相反的刺激作用。为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施加有益的影响,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健康的人格。教师的职业要求其本身具有高度健康和稳定的情绪,对学生抱有同情心,有能力在任何情况下自觉地将个人的不健康的情绪消除在课堂之外。教师个人品质的不断改善,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民主的、宽容的、循循善诱的、深入浅出的、公正和热烈的气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促进作用。相反,专制的、过分严格的、不平等和冷漠的气氛,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消极作用。实验证明,教师为中心的专制作风,割断了师生之间的联系,造成学生的心理紧张、神经过敏和相互攻击。相反,师生之间的民主气氛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结语
总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会自我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心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燕.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
养成化、常态化
中小学孝道文化教育实践,应将孝道教育实践和养成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养成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坏习惯毁掉人的一生。我们要从养成教育的方法当中选择对于孝道文化教育实践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养成教育的重要方法是反复抓、抓反复。为此,我们要把孝道教育归纳简化成可操作的一些具体活动,要求学生天天去做,习惯成自然,孝道教育就会水到渠成,学生就会把孝敬父母的行为养成一种自觉的行为,长此以往,就会成为习惯。
中小学进行孝道文化教育实践,把孝道教育实践常态化,不是一曝十寒五分钟热血,而是要把孝道文化教育实践融入到学校的两个队伍建设当中,融入到学校管理当中,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当中,融入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当中,融入到学校的软实力建设当中,融入到学校的社会竞争力当中,融入到学校的制度文化当中,融入到学校的评价文化当中。
情感化、感恩化
中小学进行孝道文化教育实践,要充分利用情感教育,要把情感教育和孝道文化教育实践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得益彰,优势互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任何教育都离不开情感教育。没有情感教育的教育都是不能成功的教育,教育离不开情感。因此,我们开展孝道文化教育实践,要把情感教育贯穿始终,全方位贯穿到孝道文化教育实践中,贯穿到孝道文化教育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
中小学进行孝道文化教育实践,要充分发挥感恩教育的作用,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孝道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最佳渠道。孝道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从本质上看,就是感恩教育当中的一个核心和支柱。为此,我们通过孝道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学生从孝敬父母开始,养成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然后迁移到热爱同学,热爱老师,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审美化、融合化
中小学进行孝道文化教育实践,要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要把审美教育和孝道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统一起来。审美教育可以为孝道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提质增效,提高感染力,增强形象性,增强情感性,增加愉悦性。
中小学进行孝道文化教育实践,要充分发挥融合教育的特殊功能。融合教育就是一种全方位教育,教育的核心就是立德树人。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我们要把孝道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融合到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当中去,融合到学校教育的教育方针当中去,融合到家庭教育当中去,融合到社区教育当中去,融合到教育评价当中去,融合到学生终生发展当中去。
渗透化、个性化
中小学进行孝道文化教育实践,要充分发挥渗透教育的特殊功能。渗透教育可以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中接受孝道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要把孝道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渗透到学校教育当中,渗透到家庭教育当中,渗透到社区教育当中,渗透到课堂教学文化当中,渗透到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当中,渗透到行为准则当中,渗透到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当中。
中小学进行孝道文化教育实践,要充分发挥个性化教育的作用。个性化教育就是“有教无类”的教育,个性化教育就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没有个性的教育就是工厂化的教育,孝道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要和个性化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因为每一个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个性、行为习惯、家庭背景、社区环境、生活方式、父母修养、性别差异等都是千差万别的。为此,我们在进行孝道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个性化教育的原则。
体验化、主体化
中小学进行孝道文化教育实践,要充分创造条件创设情境、创建氛围,要让学生在有情、有景、有境的氛围当中开展孝道文化教育实践。只有通过有情、有景、有境的孝道文化教育实践,孝道文化教育实践才能够声情并茂、异彩纷呈。在这样的情境当中进行孝道文化教育实践,学生会深刻地体验到孝道文化教育实践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温馨。只有体验,并且在有情、有景、有境的孝道文化教育实践的体验,才能够终生难忘,才能够刻骨铭心,才能够内化于心,才能够外化于行,才能够养成习惯,才能够形成美德。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定位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教育功能是博物馆三大功能中最显性、最易被人感知,也是最核心的功能。当年,张骞创立我国第一个博物馆的目的就是来辅益他创立的通州师范的教学,利用博物馆特有的优势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如今,博物馆教育已经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其它形式的社会教育紧密相联,共同构成国家的大教育系统。博物馆教育的直观性、生动性、真实性,对于成长中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的认知与学习是再合适不过了。然而,由于博物馆自身一些原因,使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没能很好地发挥,没能起到补充学校教育之不足的功效。当前,我们国家的学校教育大力强调让学生“减负”,并要求从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这对于博物馆是一大机遇。作为博物馆人,只要我们正确看清自身的现状,积极发现其中的优势所在,根据形势的变化,重新定位自身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拓展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外延,就博物馆长期发展方向而言,我们是完全可以承担这一历史责任的。
1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差距
我国重视学生教育活动的博物馆越来越多,在其配合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中,也涌现了一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的来说,我国博物馆在这方面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还很不够。据报道,佛山市博物馆2006年入馆人数为70万人次,未成年人入馆人数仅约1万人次,而佛山市的未成年人数近100万,即参观市博物馆的未成年人仅占其总数的1%;而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各区博物馆,未成年人入馆人数也是约1万人次。全国许多地方的博物馆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类似佛山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是与博物馆展出的内容、形式有关。一些博物馆没有很好搭建起让青少年了解展品的平台,例如,展览的说明文字太深奥,对展览主题和文物引不起共鸣,有些展品的旁边缺少文字解说,青少年无法了解到其精妙之处,结果,博物馆成为了象牙塔,令青少年望而却步;二是许多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存在“数年一面孔”的局面,层次再高,规模再大,也不会三番五次来参观,阻隔了青少年探访博物馆的激情;三是年龄层次和接受能力不同,缺少具有针对性且浅显易懂的讲解材料,青少年即使参观了,能记住内容的寥寥无几。四是博物馆开展的活动互动性不够,青少年渴望更多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喜欢体验性操作,如果只是单纯的参观展览,参与度不够,很难对博物馆保持热情;五是真正为青少年举办的展览少之又少,就算在有限的展览里总是以说教面孔示人,冠以“教育”的帽子,让青少年感觉参观博物馆是从一个课堂跳到另一个课堂,很难引起共鸣;六是由于社会对博物馆的公益宣传力度不够,再加上升学压力和安全考虑,由学校出面组织的集体参观博物馆的数量少之又少,导致青少年对博物馆缺少了解。因此,我国的各级各类博物馆还需努力探索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契合点,重新认识和定位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审视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工作重点和教育方式,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勇气,开拓新颖而乐于为学生群接受的教育方式,把博物馆文化送入校园,使之熔融于校园文化之中。
2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2.1 情感的启迪
博物馆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博物馆的建筑环境、参观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些非直接说教的方式来感染、熏陶、激励、启迪青少年,继而引发青少年的情感、兴趣,从而改变和影响他们的认知结构和意识形态,提高他们的新智能力。也就是说博物馆通过各种环境因素,把青少年参观时的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使青少年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中充分感受友爱、和谐、美好的氛围,进而让他们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学习、生活的自信心。
2.2 直观的展示教育
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以丰富的藏品为内容,用简练、形象化的语言及直观的表现手段展示、传达历史文化信息,并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展形式,给青少年创造了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陈列环境,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让青少年直接参与、感受陈列内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讲解、文字、图片、实物等方式,接受到有关信息,从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
2.3 良好的自主教育
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展览形式丰富多样,青少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参观日程和选定参观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行决定接受哪些知识,这给青少年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同时调动了青少年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给他们以充分调动想象的空间,改变了青少年被动接受教育的状况,让青少年在博物馆中真正成为自我引导、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的自主学习者。这对青少年接受书本以外的新知识,启迪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2.4 有益于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博物馆作为研究性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配合学校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博物馆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陈列展览,既可以展示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又可以展示当代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综合性博物馆可以配合学校德、智、体、美等多种科目的素质教育、革命纪念馆在配合学校德育方面优势明显,艺术类博物馆对于配合学校美育教育作用突出,科技类博物馆在配合学校智育教育方面大有作为。
3重新定位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
博物馆所提供的知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社会历史到自然生态,从艺术到科学,从民族文化到异域风情,涉及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博物馆是一部立体的“百科全书”,是少年儿童获取课外知识的第二课堂。新时期,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大有可为。
3.1 倡导“第二课堂”的办馆理念,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协同努力。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配合学校教育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社会职责。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博物馆应该将学校作为重点传播对象,我国的大中小学,加上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合计约2亿人。如何把这庞大的学生群体吸引到博物馆来,使之成为受教的主力军之一,同时能够真正有效地提高他们受教的质量,而不是简单地搞形式,走过场,各级各类博物馆应要积极主动与所在地区的广大中小学共建教育基地,制定共建计划,加强与学校教育的沟通和协作,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不定期开展博物馆与学校联谊活动,以展览、宣讲、辅导、授课等形式深入学校,赋予共建活动实质内容,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德育教育,使博物馆教育活动更为具体、落到实处。同时,博物馆要以馆校共建为契机,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做好教师的博物馆“知识辅导课”,帮助他们了解博物馆的文物、文献资源,把历史知识和藏品信息传播给学生,做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性互动。
加强与学校教学的紧密配合,在国内外都已经成为博物馆职能的重要方面。我国的博物馆事业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博物馆应该大力倡导走“第二课堂”的办馆策略,让博物馆文化深入校园,渗入校园文化,从而使学生在两种文化的浸润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素质,充实人生。
3.2 创新陈列展览工作,增强博物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只有让青少年学生走得进来,心留得下来,才谈得上让他们接受博物馆教育。吸引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喜欢上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创新显得尤其重要。
陈列展览是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主要形式,它的实物性和直观性优势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比拟的。此外,展出形式上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人文情怀,让参观者手脑并用的互动展项,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在于弘扬科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人的心灵,在启发心智中充实人生,完善人格,提高文化与道德修养。所以,博物馆要加大对陈列展品分析研究力度,制作或引进内容与形式更贴近学校教育、学生心理的高质量陈列展览,增强服务意识,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努力做好推介工作,送展到校,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需求,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博物馆,了解博物馆文化。实际上,这也本是博物馆工作者的职责。天津自然博物馆举办的《地球和生物》展,运用高科技手段,采用三维空间立体设计,营造各展厅主体环境与展品协调的特色气氛,同时设计了多媒体、触摸、连线问答等参与项目,调动青少年的参与意识,深入浅出地传播科学信息,鼓励创造精神。福建博物院在举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特展”展览期间,为了更好地寓教于乐,不让空洞乏味的说教流于形式,特举办了少儿故事大赛,招收临时小讲解员。家长们一致反映,这样活动既让孩子们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口才,在轻松愉快中主动接受教育,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调动了孩子们的参与性与自主性。
3.3 发挥自身优势,拓宽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外延
博物馆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丰富的教育文化信息、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使博物馆具备了承担多方面教育内容的特殊功能。在传播祖国优秀历史文化与人类文明以及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乡土知识教育方面,各级各类博物馆都发挥了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在新时期,应该进一步拓宽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外延,包括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教育、审美教育、环保教育等。
3.3.1建设学生教育板块,利用网络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
网络具有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多样的特点,在博物馆网络体系中建设青少年学生教育板块,是时展的需要。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博物馆的各种信息,策划观众参与的各项互动活动,并为青少年学习博物馆藏品等相关知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还可以通过“教育单元”,建立与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交流,为他们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包括为学校的教师提供相关课程的辅导资料,或为师生释疑解惑,让学生和教师充分享用博物馆藏品资源及专家资源。
将网络教育的研究和开发引入博物馆的发展中来,积极探索如何利用网络更好地发挥其教育职能,可将传统的文化进行数字化保存和整合,建立互联网上的文博信息中心,利用博物馆网站,可以让青少年足不出户,就可分享到博物馆丰富的教育资源;也可借鉴国外博物馆在这方面的有效经验,建立自身完整的网络教育体系,对青少年学生实施在线教育,做在校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当前各级各类博物馆面临的新任务。
3.3.2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目前许多学校过份追求升学考试课程的教学,对艺术审美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在西方国家,为提高民族的人文素质,对审美教育非常重视,比如,新加坡就提出要建设“优雅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其中艺术文化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艺术的核心是审美,博物馆在审美教育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博物馆里许多时代不同、质地各异的藏品都是艺术与美的载体,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审美观。让青少年进入博物馆,就仿佛把他们带进美的艺术殿堂。当然,要发挥好博物馆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陈列需要讲求艺术,讲解员素质、能力也至关重要,毕竟对美的认识需要引导、需要启发。高素质的讲解员可以通过美的语言描述美的事物、挖掘美的内涵、揭示美的真谛,引导青少年感受文物的形式美、意蕴美,让他们在审美愉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弥补学校美育教育的不足。
3.3.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功能与途径
Abstract:Thearticlemainlythepsychologicallyhealthyeducationquestionwhichdevelopedtothesportsteachingaspecthascarriedonthediscussion,onthepresentuniversitystudent''''spsychologicalcondition,elaboratedtheuniversitysportsteachingtothestudentpsychologyeducation''''sspecialfunction,andproposedraisedthestudenthealthypsychologyinthesportsteachingthemethodandtheway.
keyword:Universitysportsteaching;Psychologicallyhealthy;Functionandway
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学科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和工具。
一、心理健康的现状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联合国世界性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那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2006年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之际,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心理素质拓展中心开展了一次有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随机调查,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在广东高校中,如果算上郁闷、焦虑等轻微症状则高达40%。如此惊人的数字提醒人们,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已迫在眉睫,不容忽视,心理教育势在必行。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根据高校体育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高校体育教育手段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二、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
高校体育活动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及各类竞赛等,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与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及心理负荷,人际交往频繁,使学生在生理健康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作用:
(一)调控情感情绪,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运动锻炼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大学生作跑步试验,发现跑步能成功减轻大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焦虑情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普遍体会到,打打球、跑跑步、练练拳等,会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松弛。
(二)改善机体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基础
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直接改变人在安静状态下生理、心理活动方式。促使身体各机能系统进入积极活动状态,从而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各器官处于高度兴奋和活跃状态,把安静时处于长期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尽可能地激活起来,从而使各器官的血液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健康的机体、良好的神经系统和各部分机能系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也是保证人们心理健康的一种物质前提。
(三)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促进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的发展
学校体育通过教学和各项体育竞赛等身体活动形式,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则,进行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争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延续的价值和超越生命的价值,使他们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公平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些都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
(四)发展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运动可发展认知能力,减少认知障碍,改善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同时从社会学角度看体育游戏、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精神的缩影,许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获得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与途径
(一)用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感染学生
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同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应具备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还要具有良好的言谈举止、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热爱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精简竞技体育内容,满足不同学生心理需要
由于竞技体育内容大多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技术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很难掌握,且易发生运动损伤,造成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减少竞技体育的内容,降低动作技术难度,突出体育课程健身与娱乐的功能。内容要少而精,易于掌握,易于开展,利于终身锻炼,并且效果明显,使更多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形式,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研究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更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要把学生的“身”、“心”统一到体育课上来,从而使体育课能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教学中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才能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因此,在安排教学计划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运动项目。青少年学生的肌肉及体力均在逐年增长,骨骼尚在发育之中,因此,对学生要开展多种项目练习,运动量逐渐增大,避免对身体造成大的生理负担。青少年男、女生在体力、生理特点上有显著差异。因此,锻炼项目、锻炼时间及进度的安排都应分别对待。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创造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如采用教学竞赛、教学评比、活动性游戏及音乐伴奏等教学形式,并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有意识地加大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会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我们还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比如,在快速跑游戏中,教师不分组、不定项目,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确定比赛内容和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比赛的内容和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树立体育教师身心健康的新形象
新型的体育教师应更新观念和认识,在确保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要加强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鼓励其在教学中进行各种积极尝试,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化水平,以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
四、结论和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关注。高校体育要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使他们拥有健康体魄、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以便更好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
1.学生健康问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学校体育不仅在健身方面,更在健心方面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锻炼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缺陷。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多注意学生的心态,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治疗。
3.建议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标准与体育学科的特点有机结合并具体化,制定出适合各种学生群体,各个年龄阶段,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心理健康检测和评量。
【参考文献】
[1]王启明,等.体育与心理潜能开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兰自力,等.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2.
【关键词】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系统 教学手段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47-02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李秉德教授指出,与教学手段一般是指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这是狭义的理解。从广义上来讲,教学手段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用来进行教学活动,作用于对象的信息的、精神的、物质的形态和力量的综合。
作为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手段和教学系统的其他要素一起,成为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用来作用于教学对象的工具,没有教学手段,师生的教学活动就无法开展。教学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离开教学手段,教学目的就只能是理想而无法实现。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涵义和特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的,是指把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如:幻灯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科教学领域的一种教学手段。它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十九世纪末期,幻灯在教学中的运用,标志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教学手段从此进入了现代化。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与我们平常所说的“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现代化教学手段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比如电子化的设备使它有电子技术的一般特征:传递速度快、传播距离远、能传递兼具图像和声音等形式的内容等特点。作为教育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它具有的这些特点就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实际的教学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育的影响
1.拓展了教育的时空,促进教育和社会的联系。
在教育和社会的联系上,一方面,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把社会引入课堂,它运用现代技术的特点,通过录音、录像等手段把外界事物带进课堂,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把课外的甚至全球的信息联进教室,不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保持了课堂和外界的同步;另一方面,又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学校的教学活动传向社会,实现教育对社会其他系统的影响和作用,不但促进了教育教学和社会的联系,也实现教育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要求。这种相互传递促进了学校内部和外部社会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促使教育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的传递给学校,促进学校教学的变革以便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2.丰富了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传递图像和声音的这种特殊功能,丰富了教学内容,不但丰富了内容量,使人们能在短时间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也丰富了内容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对视觉、听觉的刺激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另外,学生在利用这些现代化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时,能够自主控制学习内容、学习难度和速度,使学生从传统教育中被动地接受教育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的角色,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3.引起了教育内部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在社会现代化的大潮之下,人们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社会现代化的现实来思考教育的现代化问题,这就促使人们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比如,人们认识到:学校不再是唯一的传递教育的场所;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而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人”,能独立自主的获取他们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等。另外,现代化教学手段也冲击着传统的教育结构、教育制度。传统的教育,偏重于学校教育,而忽视了教育本身是社会的一部分这一事实,而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了教育和社会联系的这一功能,促进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结构的建立。教育制度作为社会教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当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了社会和教育的联系之后,在政策的制定上,制定者就能考虑到各个社会问题和教育政策、教育制度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问题产生的教育方面的原因,从而变革政策、改革制度以期达到教育对社会的导向功能。
三、教学手段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必然有它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基础,但并不是说新事物一旦出现,就会毫无障碍的向前发展并取代旧的事物而独立存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一样,它有着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同时在实际的发展和运用过程中,也存着对它的错误理解和实施。
1.现代化教学手段本身的缺陷
尽管我们能看到现代化教学手段有许多优于传统教学手段的特点和功能,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本身也有着自身的不足和缺陷。首先,课堂教学内容的电子显示,使得课堂展现的内容远远多于传统教学中的课堂内容,过多的知识量使得学生不能在课堂中及时的消化吸收所学知识,这样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其次,网络是一个知识链接的“海洋”,对于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小学、中学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在这些复杂的网络链接中“迷航”,从而既浪费了时间,也没有获得他们需要学习的信息和知识。最后,电子屏幕要求教室内部是一个相对黑暗的空间,才能很好的显示内容,这种相对黑暗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身心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当学生需要记笔记的时候,对他们的眼睛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和损害。
2.教师技术的缺乏
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基于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所以,它的这些“电子特征”就要求教师能对电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样他们才能理解这些教学手段的基本原理,从而顺利的对这些教学设备进行操作,并且充分发挥教学设备的特殊功能。可是现实中,多数教师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原理和特点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一点都不了解,从而导致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缺乏正确合理的认识。比如,只会运用多媒体设备的PPT展现功能;课件制作缺乏技术性,只是书本内容的简单电子再现;不能运用设备的特点标示出重点、难点等。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化教学手段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3.教学理念的不成熟
在现代化教学理念尚不成熟的今天,很多教师还不能合理地处理教师、多媒体、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想当然地认为有了多媒体,学生就能学会所要学习的知识,而放松甚至放弃了对学生的指导,这样就容易造成对学生放任自流而降低学习的效果。另外,过分注重对机器的依赖,导致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情感交流,从而忽视了情感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单纯地追求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做法,使教学手段缺乏人文性,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四、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教师的计算机能力培训
当教学手段现代化以一种合理的趋势向前发展的时候,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是新时代教师的基本要求。所以,国家和学校要根据当前形势,针对教师技术缺乏这一现象,适时的对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尽快的掌握这些基本操作能力;同时,教师自身也要进行积极的自我学习,跟上时代步伐,做一名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教师。这样,他们不但能合理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还能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各种功能,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加强“现代”和“传统”的优势互补
在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切不可忽视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也就是说要各取所长,使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的结合,达到优势互补。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缺点,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本着“适度、适时、适量”的原则,合理有效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媒体,即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和受教育者的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手段。切不可为了方便或是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崇而不加考虑的一律“现代化”。
3.更新观念,注重交流。
不管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识到媒体的工具性、服务性特征,要把它作为手段加以合理的利用,而不能误将媒体当成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并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加入到教学活动中,而是要将这些现代技术手段充分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达到与其他要素的和谐,从而为更高效率地完成教育教学活动服务。同时,要重视教学活动中师生和生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因为,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可以使教师能更确切地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这样就能达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生生之间的交流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所以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不但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功能,还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五、结束语
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是适应时代应运而生的,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对他的认识尚不全面客观,对他的使用还缺乏合理的理性认识和足够的技术水平。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过程还在继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更新理念,要意识到教学手段无论多发达都不能替代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要明白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有机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应重视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特别是在实践上如何卓有成效地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12
2 汪 潇.浅析教学手段的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05
3 杨晓虹.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J].新课程(小学),2010(9):26~27
4 潘志栋.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J].信息化教学,2010(24):124~125
5 廖文贵.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J].教育科研,2010(3):77~78
6 王 影.浅谈21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手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
从根本上说,我不太相信语文教育方面的“改革”。语文教育不是经济和政治,它不需要靠改革挽救。相反,在语文教育上搞改革,往往只能越改越糟,用一个错误去纠正另一个错误,好像用脏抹布擦桌子,基本上是越擦越脏。如果确有什么需要改变的话,那也只能叫做“拨乱反正”。因为最大的可能是,语文教育从一开始就搞错了。
语文教育问题,就其根本上说,问题出自对母语性质的认知上的偏颇。自上个世纪初起,母语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首先是汉字。这种特殊的文字一度被视作现代化的一大障碍,被现代知识分子刻意贬低。五四一代激进的现代知识分子甚至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性乃至帝制的非人性化的一面,都归咎于汉字。一种文字一旦遭到它的主要使用者的贬低,其命运可想而知。一些实用主义的文化方案,在汉字问题上主要是“拼音化”和“简化”,改变了汉字的面貌,最激进的方案甚至主张废除汉字,代之以罗马字母。这种极端化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现代中国人的头脑,并在文化建设和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结下了苦涩的果子。
当然,语文绝不是一堆字的堆积,它是连续的语义流,传达的是意义和价值、情绪和美感。学习正确地和创造性地应用母语,就是要学习有效的交流和自我塑造。因此,经典的思想和文学文本往往会被选定为语文教学的内容。
经典作品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母语的丰富性,同时也能够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整体性。如果仅仅为了考试,学生甚至不需要完整的经典阅读,只需掌握考试的知识性的要点即可。没有经典作品的完整阅读,学生的思维是碎片化,依靠乱七八糟的知识点所拼凑起来的理性。同时,也因为缺乏经典的核心价值的培育,缺乏核心价值准则,头脑陷于工具理性的支配,于是,头脑陷于价值的自相矛盾,甚至是价值虚无的迷雾当中。这便是经典教育的必要性所在。
在此过程中,好的教材当然很重要。但关键仍在理解学校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目的,如果不明白学校教育究竟应该塑造怎样的人,教材好坏的标准就丧失了。所谓“好教材”也就无从谈起。我粗略地翻看过几种中小学语文教材,平心而论,教材编的还算不错,至少比以前的语文教材好多了。
在我看来,只要不是编得太离谱,教材不是问题。关键是怎么教和怎么考。事实上,任何人编的任何教材,都是有局限性的。避免这种局限的根本办法,不只是修改教材,而是调整教学方法和考试目标。需要改革的是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如果不能在这些方面作出改变,即便天天教唐诗宋词,也未必就能很好地掌握母语。
毫无疑问,文学为语言带来了荣耀,从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母语的辉煌。文学学者喜欢谈论他们,李白、杜甫、曹雪芹,等等。在我看来,培养伟大作家绝非基础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甚至不能是任何阶段教育的基本目标。这样一些特殊的文学天才,从来就不是依靠教育来完成的。然而,将“天才论”的教育观引进平民义务教育,显然是有害的。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应该跟数理化等学科一样,是一门基础课程。学生的人格成长,是全部教育的使命,并非某一课程的特别任务。语文课首先应该是语言技能教育,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技能。现在的教育的状况是:学生花了十多年时间学习语文,忙于分析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却写不好一张请假条。在大多数学生们的未来生活中,对语文的使用更多的是那些应用性的功能:他们可能经常要写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讨论总结、法律文书、商品说明书……并非天天写诗和小说。社会需要更多有良好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公民,需要更多的工程师、农艺师、医生、护士、法官、律师……当然,他们的教养和审美感受力越高越好,但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文学家。并且,一位擅写文章的学生要长成作家,依然是遥远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人们最容易将语文教育混同于德育或美育。不错,语文教育兼有德育和美育的功能,但却不是其根本。强调德育和美育功能,势必将语言本身的应用降格为辅的东西,割裂为思想内容与语法和修辞的对立。这是当下语文教育最为严重的观念错位。这样,语文教育在刨去空洞的无法兑现的思想性之后,只能沦落为一种花言巧语的技巧。最终学生只能掌握一些花哨的修辞。而在考试压力下,就不得不说一些文过饰非的谎言。历年高考作文就是明证,这恰与强调德育和美育功能的初衷背道而驰。
中学语文教师面对过多的文学作品,实际上不知道该怎么讲授。为了讲授语言的功能性的部分,只能将一部完整的、有思想性的文学作品割裂开来。而要讲授文学的审美性成分,又无法完成语言交际功能教育。事实上,他们的职责又不是培养诗人、作家。至于文学教育,应该是另一种教育。中学语文教师在此陷于困境。人们一味指责中学语文教师,却不能对他们有任何帮助。
一、体育技巧讲解时渗透爱国案例,培育学生爱国情感
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占有绝对的比重,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可以在进行体育技巧的讲解与分析时结合爱国案例,联系爱国事迹,将爱国教育与体育教学自然而然联系起来,这样就不会让学生们觉得太过生硬与刻意。同时,还可以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寻找共同的爱国话题,激发学生们内心的爱国情感,为爱国主义教育寻找最切合实际的平台。
在备课小学四年级体育“小足球――脚内侧传球”时,笔者考虑到,足球是一项以团队合作为主的体育活动,因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集体荣誉感会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分解传球动作时,笔者邀请班级体育委员作为传球对象,重点演示“推、送”等传球动作,帮助学生建立脚内侧传球的技术概念。在讲解相关技巧时,笔者结合2010年世界杯主题曲《旗开得胜》,希望通过歌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对于足球的热情。然后再播放相关视频,让他们感受到国人对足球事业的所给予的希望,进而引导他们树立认真训练,积极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二、体育训练过程中渗透爱国名言,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小学生活泼好动,缺乏稳定的注意力与明确的指向性,因此,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对他们进行长篇大论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不适用也不实际的。笔者以为,只有将爱国主义教育以隐性的方式融入丰富多彩的体育训练活动中,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情感,使学生自觉地接受爱国教育,积极地融入以爱国主义为背景的体育训练活动中。
在小学五年级的体育教学设计中,笔者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认知水平与运动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程度,因而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传播传统体育文化的黄金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会喜欢一些较具挑战性、刺激性的体育活动,因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了“快乐武术”这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导入环节,笔者用音频播放了蛇年春晚《少年中国说》节目音频,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盛则国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自由则中国自由。”的励志名言中,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导入“中国武术”这一教学主题。在随后的拓展训练中,笔者又将所学内容加以编排,并以这段音频为背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造性地进行表演。在表演中,有的小组边诵读边练拳,诵读之声与动作一样铿锵有力;有的小组在打拳之外,还加入了腿部的动作,使得表演更加气势恢宏。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体育技能,还强化了爱国意识,总之,整节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体育游戏设计中融入爱国因素,养成学生爱国自觉
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头戏,它既能有效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们体验创造的实践性,对于体育教学有着很好的调剂作用与探究意义,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学习方式。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发挥游戏的特殊教学功能,在游戏中适时融入爱国因素,使得游戏多元化、多样化,以丰富游戏内涵,帮助学生形成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觉的爱国意识。
教学小学三年级体育“往返跑”这个项目时,笔者发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性不强,兴趣也不高。因而为了有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们在“跑”的过程中,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意识和爱国情感,笔者设计了一个“抗洪救险,保护堤坝”的教学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都竭尽全力,完成所布置的任务。这样,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极为理想,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1.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在法制教育方面,作为国家普法教育的重要环节,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中等学校法制教育的布局还不尽合理,传统的以思想政治教育囊括、代替基本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痕迹还很明显。一句话,法制教育的现状与素质教育的时代性主旋律还不尽合拍。法制教育的特有功能,奠定了它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教育年限的逐渐增长,学校已成为个体社会化必经的决定性环节。在法治社会中,是否知法懂法,有无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衡量个体社会化程度的一项基本标准。然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现状是令人忧虑的,它远不能适应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如果任其发展,必将影响中国法治化进程。
1.1 目标存在功利性
有的学校对法制教育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认识不足,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由此而片面追求法制教育表面热闹和数据报表,满足于开了几次大会,搞了几次活动,违法犯罪率多少等统计数据,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法制教育,其效果不得而知,也往往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有的学校不把德育放在首位,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学校法制教育更是摆不上位置。
1.2 内容缺乏针对性、系统性
有的法制教育在内容上没有与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实际、与中职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和思想状况的实际相联系,特别是对现实社会提出的许多新问题和中职生的思想状况研究得不够,引不起中职生的兴趣;有的法制教育与社会实际情况反差较大,达不到法制教育的效果;有的法制教育的内容滞后于当前中职生普遍早熟、其活动能力超过认识能力、法制观念上存在大量模糊认识的实际情况,削弱了法制教育的一般预防功能;有的满足于举办法制讲座、现场会等能引起一时轰动效应的临时性活动,法制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连续性,法制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有的只注重法律条文的传授,而不注重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启蒙和培养;有的法制教育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1.3 形式缺乏新颖性、生动性
有的法制教育没有根据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化特点,采取新颖、生动、直观、案例分析和通过参与性强、各种形式相结合的法制教育方法,而是照本宣科,搞生硬的说教,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收效不大。
2.法律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才需求类型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法律课程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法律课程的设置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脱节,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相当困难。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总体质量不高,不能适应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家长只想把自己的孩子放到中职院校学习两年再就业,这给中职学校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这就需要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法律课程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水平,这是今后一段时期所面临的重要的任务。
3.面向社会需求,改革法律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市场的,法律课程的设置要进行改革,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符合社会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要和社会的经济结构相适应。教师要帮助学生学好法律知识,教育要和生活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殊功能。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适应毕业后对岗位的竞争,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多数都是一线工作,所以说,在对法律课程进行设置时要以实训为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过时的课程内容要及时删除,不断吸纳新的知识,调整课程,让教学适应时展,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要达到各占一半,运用多种培训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参加国家认可的法律考试,拿到相应的证书,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4.1 因材施教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要求来建立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法律课程的教学的方法,不仅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训练,还要让学生对法律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升学机会,对选择就业的学生来说,就要以就业为导向,教师需要重点培养他们对职业的兴趣,主要教授他们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理论和专业知识都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根据本人的意愿,如果想升学,就给他们更多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这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2 现代化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法律教学当中也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因为通过图像以及文字同时表达的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运用模拟仿真的教学手段,这种方式可以把教学内容很直观地展现出来,在法律教学当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庭,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法律的审判过程,给学生配置各种角色,进行实战演练,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法律知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把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现代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当中体现人性化,尤其是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根据个人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程度等等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整体法律素质。
4.3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许多学校在教学工作中大力提倡把学生的创新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环节,健全自身人格修养。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对小学生的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创新教学策略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个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等三个方面。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创新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就是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用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来解决问题的意愿。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具有这种意愿,才会主动地思考、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对课本提出质疑,对老师发起疑问,才能具有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小学生对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好问,大胆尝试,对课本的知识有很大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不能泯灭学生的好奇心,要不断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兴趣。
运用小学语文教材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小学教材中,分布的字、词、句、段等都有可能是创新的因素,可以引发创新意识,这就需要老师善于发现和运用这些因素,进行创新教育。
通过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教学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因而优化语文教程,完善教学方法,使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在一种积极状态中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景教学,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主动、独特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理解和表达方面,有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特殊功能,根据课文,开展想象,扩大联想,实现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改进教学方式的具体方法有:第一,鼓励观察,扩大联想。观察是开始认识事物的前提,观察力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要对其高度重视。使学生主动观察、善于观察,扩大联想进而实现创新。第二,增强直观,开展想象。想象是创新的羽翼,是人类进步的希望,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新,就会失去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三,减少统一,提倡求异。允许学生对课文知识存在不同意见,鼓励质疑。第四,打破定律,实现灵活。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灵活发挥,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在实践中,去寻找、感悟灵性。
三、塑造学生的创新个性
创新能力和个性有密切的关系,拥有创新性的个性,可以有效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个性品质要从小培养,而小学语文具有综合性特点,这样就会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既要综合运用课本的创新知识素材,还要通过老师的榜样作用,塑造创新个性品质。
综上所述,目前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在教学中,要改变那些传统的教学模式,舍弃那些可以提高学生成绩,但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学方法。这样,小学语文才会走上开展创新性教育活动的道路,才能培养出综合型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