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标准农田划分范文

高标准农田划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标准农田划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标准农田划分

第1篇:高标准农田划分范文

关健词:邵阳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051-01

我们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推进邵阳县丘陵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邵阳县粮食核心区做出新的贡献。

一、把握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开发高标准农田。

1.注重实际,坚持项目实施合理、科学、实用。在选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时,我们根据丘陵地处园田化的特点,选择水源充足、梯田少,坡度低、落差小、交通便利、面积在1 000亩至10 000亩之间的整体连片的农田实施项目开发。

2.注重长远,坚持近期发展与远景规划相结合。我们在编制高标准农田规划时,既把近期发展与远景规划相结合,又着眼长远发展规划与项目区现实情况相结合,使工程建成一处,成功一处。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计划投资10 150万元在下花桥周桥、下花桥五里、诸甲亭乡、五丰铺镇、塘渡口镇等5个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7.36万亩,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3.注重效益,坚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规划设计高标准农田时,我们根据丘陵山区园田化的特点,在田块平整方案上做到数量准、考虑细、测点密,分等高线进行土地平整,尽量少动土方,田块与田块之间的高差控制合理,防止田埂塌方造成水土流失;在建设标准的选择上,适当降低建设标准,降低开发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

二、创新发展理念,综合措施开发高标准农田

1.水利措施。在高标准农田施工中,我们用项目总投资的70%以上资金,修建、整修山塘水库、大坝和渠道等水利基础设施。在山上,大力整修山塘水库,增加库塘储水容量,为旱季农田用水提供水源;在山坡,新建砼防渗灌溉渠道、开挖疏竣渠道渠道,通过放水、引水形式将库塘水通过渠道流入梯田,使坡耕地作物灌溉用水方便;在山下,新修、整修田间排渠、田间灌渠,便于洪灾时农田排涝。

2.农业措施。我们在改造梯田时,陡坡区田面宽度设置为7m~18m,缓坡区田面宽度为21m~35m,田块耕地地形实行大弯就势、小弯取直;陡坡梯田修成宽度5m以上的田面,缓坡地改造以道路为框架划分耕作区,梯田地块尽可能造大;机耕道长度根据农田机械化耕作方便,有效路宽4m,其中泥结碎石路面宽3.2m,提高机械化操作,建成梯田缠腰、土地肥沃、耕作方便的高标准农田。

3.林业措施。在丘陵地区土层薄、水利条件差的坡耕地,我们栽植抗旱、抗瘠薄的水保林,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对能够浇灌的水平梯田,栽植经济林,采取果草间作、果粮间作等形式进行治理,既能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三、破解发展难题,整合资源开发高标准农田

1.争取财政投入,大力开发。丘陵山区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原有的投资标准偏低,我们实施高标准农田连续立项、年年争取,逐年加大投入规模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2011年,我们第一年投入1 364万元实施万亩高标准农田;2015年,计划投入2 828万元实施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丘陵地区粮食核心区。

2.整合项目资金,聚集开发。近年,我们坚持按照“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在农综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整合国土整理、农综开发、水土保持、以工代赈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5 500万元,建设规模化、现代化的高标准农田,促进粮食产业发展。

3.搞好土地流转,规模开发。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我们以承包、租赁、转租等方式,将农田流转给种田大户,形成规模经营,有效破解园田化高标准农田实施过程中耕地调整的难题。近年,在邵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共催生50余户种粮大户,流转水田1.3万亩,带动项目区农户种植优质稻、双季稻5.3万亩。

第2篇:高标准农田划分范文

目前,东昌府区水利工程已基本形成了以徒骇河、马颊河和位山引黄三干渠为骨干的水利工程排灌网络。灌区工程模式主要采用骨干工程排灌分设、支渠及以下渠道灌排合一为主的型式。全区现有大中型泵站11座,初步形成了以扬水泵站为龙头的引黄灌溉体系;全区现有4条主要排涝支流,其建设标准为“年雨型”除涝,“六一年雨型”防洪。

东昌府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类型有机井工程、小型泵站、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渠道、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全区各乡镇办事处现共有灌溉机井14426眼,现除非宜井区外,机井总量已趋于饱和,但也存在着机井密度不均、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全区现有小型泵站(装机小于1000kW)95处,主要分布在各支渠及斗渠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405万亩。主要分布在张炉集、道口铺、堂邑、闫寺等乡镇办事处。

2 高效节水灌溉方面

为了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2011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大部署,提出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着力构筑现代水网,加快建设“旱能浇、涝能排”农田水利工程体系。2012年,山东省水利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联合行文,发出了《关于编制“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通知》。我区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编制了《聊城市东昌府区“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1 规划目标

力争到2020年,全区建成有灌溉设施、有水源依托的农田101.6万亩。全区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比例力争达到100%。

2.2 规划总体思路

规划的总体思路为“三化”“六统一”。(“三化”是指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六统一”是指: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水源配置、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稽察验收、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调度运行。)即将全区全部耕地合理划分为自流灌区和提水灌区两种不同类型灌区,分别进行灌区规划设计。自流灌区通过对干、支、斗、农四级渠道实施衬砌,将水源送到田间地头,实施灌溉;提水灌区,对1m3以上的输水渠道实施衬砌,田间灌溉工程采用引黄灌区末端泵站提水固定管道输水模式实施灌溉。通过对现有灌区的提升改造,使灌区覆盖的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规划目标,实现耕地灌区化。

2.3 主要建设内容

东昌府区“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年-2020年发展泵站提水管道灌溉面积79.36万亩,建设提水泵站401座,总装机容量18045kW,铺设管道5975.46km;新打配套机井4830眼,修复配套机井10722眼;衬砌渠道115条,衬砌长度493.8km;自流灌区设计灌溉面积9.9万亩;建设喷灌面积2.2万亩,微灌面积1.15万亩;治理斗沟910公里,治理农沟2564公里,配套建筑物14325座。扩建塘坝443座;硬化道路429.29公里、素土道路240.69公里;2011-2013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

2.4 项目投资

东昌府区“旱能浇、老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总投资为260420.43万元。

2.5 实施措施

根据东昌府区实际情况,按照以乡镇为区划基础的原则,将东昌府区所有耕划分为26个网格,各网格分别由水务局、国土资源局、发改局负责实施。

第3篇:高标准农田划分范文

“这些天,我们连队干部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在条田里指导并帮助职工群众进行农业生产。”一六八团三连党支部书记、连长赵保安说。

针对今年春季气温回升较慢的情况,九师各团场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春耕春播工作顺利进行。

师、团两级提前安排部署,做好各类农机具检修配套工作,保证了农机的检修进度和检修质量。各生产连队按照师、团规定的播种时限,倒排时序,严把质量关,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春耕春播生产任务。同时,该师及时调整种植业结构,重点发展经济作物,积极引进新品种、应用新科技,着力在提高单产和产品品质上下工夫,努力形成稳定、高产、高效的农业经济新格局。

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在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服务职工群众。全面推广使用精量播种、双膜覆盖、节水滴灌等生产技术,努力提高作物的单产。

在一六六团甜菜地播种现场,该团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和连队值班领导对播种质量进行检查,给职工讲解播种注意事项,力争一播全苗。

各团场将计划分解到连到户,制定了春耕春播技术规程及考核目标,组织干部职工抢墒播种,人歇机不歇,保证播种土地达到“墒、齐、平、松、碎、净”标准,播种质量达到“直、快、好、精”的要求。

“16万亩的土地,就是2000余名职工的‘钱袋子’,对此我们一点都不敢马虎。”一六七团副团长胡卫江说。该团职工忙,干部也忙。干部进连入户给职工讲政策、送技术,为团场的春耕春播工作保驾护航。

一六七团六连职工顾国民家里因为劳力少,不能及时将种子添加到播种机里。

当住六连“访惠聚”工作组成员得知这个消息后,和连队干部一起走到顾国民的地里帮他播种。不到一天时间,顾国民的50亩地就全部播种完毕。

为做好春耕春播农户贷款投放工作,确保贷款及时发放到职工群众手中,农行塔城兵团支行提前部署,探索出自然人担保、法人担保、专业担保公司担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多户联保等多种贷款模式,缩短贷款审批时间,简化办贷手续,满足了职工群众的贷款需求。

截至目前,该支行已完成放贷2亿元,惠及1362户职工家庭,有效解决了职工群众在春耕春播中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

为更好地促进春耕春播有序进行,4月19日,九师召开春耕春播现场推进会,对该师前期农业生产工作作了检验和评价,并要求进一步坚定信心,做好全年农业生产工作。与会人员观摩了一六六团、一六七团、一六八团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春耕春播现场和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区等。

对下一阶段工作,九师党委要求,各团场要早规划、早准备、早行动,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春耕春播结束后,各种农作物的管理也要跟上,要重点做好防灾工作和预防措施。

第4篇:高标准农田划分范文

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植树429.24万株,是年初任务400万株的107.3%;“绿色家园”已完成46个村,完成率为76.7%;退耕还林荒地造林1.5万亩,完成率103%;林业血防工程抑螺防病林造林1.1万亩,完成率108%,实现了我市今春植树造林工作的开门红。其中剅河红旗渠、陈场千中渠的沟渠造林;郑场汉丰河、胡场凤凰河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三伏潭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通海口星红村农田林网建设;杨林尾兴林抑螺工程建设等一批造林绿化新亮点给全市造林绿化带了一个好头,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 高位推动

今年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工作,把该项工作作为今春的重要工作来抓。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陈吉学市长一行就下乡检查林业工作并参加了三伏潭的义务植树。2月24日,市委书记周霁冒雨深入陈场、九合垸植树造林现场检查指导工作,要求各地要抢抓时节、高标准、高质量,扎实抓好今年的植树造林工作,之后又两次专题下乡督办造林工作;陈吉学市长多次到乡镇调研植树造林工作,在得知林权制度改革有效促进了造林工作后,详细了解造林与林权转让的关系,并要求当地镇领导要不断总结经验,用创新的思路、公开的方式,健全林权制度改革,巩固植树造林成果;分管领导副市长李贵华、市政协副主席刘裕光多次深入一线,三次召开现场会,有效推动了植树造林工作,营造出了良好的植树造林氛围。

二、专班督办 有效促动

市林业局根据实际,将全市划分为四个区域,组建四个督办专班,由局领导带队,定人定责,每个专班督办相应区域的工作,综合协调苗木供需关系,严格把好“四关”,即整地关、苗木关、浸泡关、栽植关,不仅仅督办造林进度,更注重造林质量。对于在督办中发现的先进,总结经验,制发简报,全市推广;对于后进,予以批评,限期整改;对于不合乎标准的,坚决要求返工;副局长丁振志带队的督办组在植树造林的黄金时期,牺牲周末休息时间,随身携带图纸、卷尺等勘测工具,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统一要求,现场核定苗木需求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当地干群的好评。该督办组所督办的五个乡镇今年的造林绿化工作都成了今年造林绿化的先进乡镇。

三、现场示范,上下联动

2009年2月15日,正月初九,我们就组织了全市植树造林造林第一个现场会。副市长李贵华、市政协副主席刘裕光出席会议,相关市直负责人及各镇办场园主管农业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李贵华副市长对今春的植树造林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三伏潭通北地区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林网绿化现场、剅河镇余脑村林业管理现场、剅河镇红旗渠造林绿化现场。为办好此次现场会,三伏潭、剅河镇尽早谋划、精心组织,在年前就动员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和当地群众一道,疏沟、清坡、整地、调苗、浸泡,正月初四就开始组织植树,为全市春季植树造林开了一个好头。

2月28日,我们又在陈场组织了第二次现场会,千中渠流经该镇18个村,全长15.5公里,陈场镇党委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共计投入18万个标工,历经20余天完成全部疏渠、修坡、平台、植树等工作。一排排意杨就像一排排哨兵,整齐划一,生机盎然,让在场的会议代表赞叹不止。市领导对陈场的植树造林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并要求以陈场为模板,在全市进行“比、学、赶、超”陈场模式,掀起了植树造林新一轮。

3月13日,在郭河镇召开全市第三次现场会,会议通报了前一段时间造林绿化的工作情况,并将各个镇办场园的造林进度及完成百分比制成表格予以发放,好坏优劣一目了然,让压力转化为动力,争取植树造林的全面胜利。

三次现场会的召开,由全面部署,到典型示范,再到经验总结,实现了上下联动,有力推动了植树造林工作的蓬勃开展。

四、工程造林 项目带动

林业重点工程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树造林重要载体。今年我市林业重点工程主要有荒山荒地造林工程、血防兴林抑螺工程、农田林网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新农村建设绿色家园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其中只有前两项工程是列入国家项目支持,我们把国家支持项目与我市重点工程造林有机给合,用工程造林树立典型,项目带动,突出重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突出“四旁”植树。充分发掘荒坡废地的造林潜力,高标准地完成退耕还林荒地造林项目。在全市“路旁、沟旁、宅旁、田旁”等区域及沙化土地、低产农地区域,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如剅河红旗渠、陈场千中渠等沟渠造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全市已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荒地造林1.4万亩的任务。

2、突出“疫区”造林。杨林尾、西流河等镇充分发挥林木抑制钉螺生长繁殖,控制血吸虫病蔓延的功能,严格按照造林标准造林,做好树种选择和配置,建立起以林为主的复合生态系统,在疫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取得了一定成效,仅杨林尾镇今年滩地造林就达到3000多亩。

3、突出“农田林网”造林。我们把农田林网建设与高产良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工程项目紧密结合,按照“巩固、完善、提高”的原则,搞好农田林网的补植和完善,大力营造高标准农田林网片块,进一步提高林网建设的整体水平。杨林尾、通海口、干河等镇狠抓农田林网建设,其中通海口星红村九纵三横总植树1.8万株,完成高标准林网控制面积6000亩。

4、突出“绿色通道”植树。绿色通道是平原湖区林业发展的“骨架”,是一项形象工程。今年我们把通村工程绿化作为一个重点,通村公路两旁植树率达到了100%,其中30%大路植上了风景绿化树。

5、突出“绿色家园建设”植树。绿色家园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工作的最佳切入点,“绿色家园”建设既突出发展农村经济,又着眼于农村环境改善,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今年省分配我局建设指标只有2个村,郑场的朱垸村和毛咀的秦阳村,但我们结合仙桃的实际,从项目中挤出部分资金支持生态家园建设。针对村庄实际,开展三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一是结合水利建设、公路建设,建设生态防护林;二是以美化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层次为目的,建设适宜农民休闲居住的生态景观林;三是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林业产业为目的,发展高效经济林。至今为止,市林业局已划拨绿化苗木近3万株,投资近40万元支持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

郑场镇的汉丰河横跨普庆、徐鸳等5个行政村,全长4.2公里,去冬今春疏挖、清洗后,全部栽上了樟树、广玉兰等绿化树种。村民们说:“再过几个月,我们的村庄就会变成一片绿色家园。”;胡场镇周家嘴村凤凰河疏挖长度多达2公里。改造后的凤凰河,坡下栽上了池杉,平台上栽下了樟树。站在桥头眺望,一片新的风景线尽收眼底。老百姓高兴地说:“凤凰河就是我们的仙下河”。今年全市由我局支持建设的绿色家园的点、片达到了38个。

五、制度创新 活力涌动

我市根据林地面积小,农业人口多的实际,创新思路,勇于探索,按照“稳定林地所有权,放活林地经营权和使用权”的思路,采取租赁、承包、拍卖、合股等多种方式,对林地使用权和经营权进行合理流转,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用制度创新激发社会造林积极性,成绩喜人。“未栽先卖、边栽边卖、栽后必卖”已经成为今春造林绿化的主要方式。

沙湖镇、陈场镇、郭河镇、毛嘴镇等结合实际情况,对全镇所有沟渠以疏挖管护沟渠换取林地经营权。采取每一个植树点卖4-10元钱的办法卖断这片林权,换取沟渠疏挖的资金,一举多得,取了很好的效果,得到市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肯定。沙湖保丰灌渠、陈场千中渠、彭场千秋沟等地通过林地拍卖等方式,弥补了渠道疏挖资金的缺口;在我市其他地方,也在进行积极探索,林权制度改革必将释放出巨大的体制能量,为我市植树造林增添新的活力。

今年我市已超额完成植树造林任务,并创造出了一些可以推广的模式,总结出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取得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各地造林进度不平衡,个别乡镇植树造林进展迟缓,至今还没有完成下达任务。

二是少数地方造林质量不高,有的地方苗木规格偏小,有的地方可以植树3-4排的,仅植树1-2排。

第5篇:高标准农田划分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重点县;泵站;建设管理

1 农田水利工作甭站的现状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工程。甭站的区分有两种,灌溉甭站与灌排甭站。根据各个甭站的建设地址不同而有不同的情况划分。在原址上进行一定的修改以及维护和更新是甭站建成花园式的独立院落,在场址的选择与设计方面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通过甭房、变压器、管理房进行高标准改建,安装消防栓,在机组以及配电设施周围进行全部的更新,水泵台数可以选择4台,一般情况下运行1台水泵,2台水泵备用,动力采用并且相互匹配,配置专门的降压启动柜,进行安全防护、监测测量的设施,警示标志设置。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有一定的操作规划。水工建筑在外部采用嘉祥特色的锯时并且进行镶面,美观大方,防止垃圾以及杂草等缠绕破坏水泵。灌溉甭站对前池和水池设置拦污栅,引水渠和排水沟进行灌排甭站两个结合。严格按照建设的程序组织领导团队建设保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顺利实施。负责具体的项目工程建设,在运行管理和管护组织的制度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务局的每个项目都是乡镇排出一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包办,在施工过程中,包保人员每天进行现场协调和监督,通过发现及时纠正并且帮助工程设施的解决工程中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加强参建人员的各个管理,根据相关的规定解决水库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重点项目的实施促进小型灌排甭站建设的有利运行。

2 加强甭站的施工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四项基本制度,在小型灌排甭站的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四项基本制度完成施工规划。作为一名项目法人必须全面履行建设管理的职责。并且委托具有资质的招标公司全权负责投标事宜。选择水利水电施工并且进行三级或者三级以上的企业进行施工,各项施工企业严格按照组建施工的强度建设施工项目,项目经理常年驻扎在工地中,方便进行现场技术的施工以及技术管理。资料员随时做好资料的收集以及整编、汇总以及归档工作和严格执行投标书以及建设施工项目部,严格执行工程单元的企业设计,对企业的施工建设的单位工程人员进行验收制,质量等级在施工中受到企业自检和项目法人验收的评定,监理单位作为一个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监理程序进行全程监控,对重要部分和隐蔽部位进行监理,发现问题时需要及时沟通对企业进行严格的整改,不放过每一个环节。通过建设方的努力,对维修改建工程进行检查,其中有14座甭站工程被评定为优,尤其是纸坊镇代店排灌站、满硐乡阿城排灌站、万张乡梁海北提水站为代表的泵站建设受到省验收组的较高评价。

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在于项目建设质量达到一定程度的重视。结合农田水利设施对重点工程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满足对农田设施在水利项目中进行重点指导工作。对质量的考核以及考勤作出一定的控制,并且完成生产安全的文明施工,对设计重点进行一定的规划和实施完成项目的建设重点。规划工程建设,对施工进行合理化的建设,根据管理要求,建设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并且自上而下的进行改革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过硬和工程透明等检查目标。

3 农田水利管理机制的健全

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程序,提高科学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规划整个环境布局,完善一定程度的水利设施,可以先申请再进行审批,完成施工设施后,对这方面的原则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并且广泛宣传,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使得中小型水利工程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建立农田水利的发展规划目标以及各项审批工作。规划水利工程的建设制度,搞好工程方面的建设,合理利用农田水利设施资源发挥更大的工程效益,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严格设计教师资格证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进行一定程度的资质制度认证,确保聘请有一定资质或者从事这项工作多年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对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严禁没有资质就使用个人和单位中不正当的渠道获取水利设计的权利,设计图纸在加盖资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长久的使用。所有审批中的小型水利工程必须要经过行政主管部门的招标招办。招标工作中需要组织建设单位进行施工准入证的三家或者三家以上的企业或者单位进行运营,依据设计工程项目的设计进行一定程度的工程投资,并且根据相关单位落实工程招标制度,引进竞争机制,规范施工单位的管理,明确工程投资,对工程出现的腐败现象一旦发现,立即遏止。签定公司的合同并且进行一定的施工程序。

4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设施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生产质量问题,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建设要有一套合理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只有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的程序,才能使施工过程合理化,项目管理严格化,经济费用透明化,只有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和面子工程才能保证农业生产不会成为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优质工程,不会随时随地的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做到不出事故使得整个项目工程能够长久的发挥助益,确保生产的顺利以及人民可以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第6篇:高标准农田划分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 小型农田 水利工程 建设 管理

现存的大型水利工程一多半是建设在农村城镇地区,但农村布局的水利工程非常有限,很难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西部的干旱且少雨区地区则更加需要建立水利工程,但是因为该地区人口众多和土地和水资源有限,严重地制约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建设一些实用的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必须要有合适的工程管理模式与之相配套,从而能够促使农田水利工程能够顺利的竣工,故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是新时期农村建设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

小型的农田水利可以解决好耕地的灌溉方面,可以根据农村人的畜饮水的不同的因素建立起相应的小型水利工程,可修建一些田间的灌排工程和灌区的抗旱水源工程还有各种小型水库及蓄水池水井等等,这些小型的水利建筑有着以下的特点:

1.1 工程的投资资金小

建立起一个小型农田的水利工程一般需要投入资金在几十万,这主要是以国家进行补助为主,而且是由受益的地方以及受益的群众一起集资工作去完成整个工程的建设投资。

1.2工程的规模较小

一般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建筑物的主要级别多是在 5 级或者 5级之下。且这类型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工艺比较简单,一般多为土石方工程,在设备安装方面也相对简单。

1.3 质量的监控较为困难

因为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所具有的规模小及工作量的不大,所以很多建筑的单位根据相关的规定去完成单位量的工程或者是将工程单元化的划分到不同的建筑单位,每个单位的技术水平不一,参差不齐很难完成对建筑质量的监控。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目前的管理现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相对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现今已经把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以一个重大的议程来抓,促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得以进一步的推广以及整治。在现阶段中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多是以“项目法人制以及合同的管理制”为主要管理模式,有国家相关法律的保护,在长期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取得丰硕成果,满足当地农田水利需求。但是作为一项可以对灌溉农业以及造福农民的水利工程,它具有本身的建设属性,在时代的步伐加快的过程中,其中管理方面暴漏出来一些问题确实应该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2.1工程中有着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有着一定程度盲目性,因为它没能够比较好的兼顾工程技术和合理的开发以及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等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就比如一些水库的灌溉涵管出现漏水,很多地方就没有在经过专业人员的探讨后就进行盲目的维修,这就不仅没能从根本上去解决好问题,而且还会使枯水的季节时段缺水;然而在丰水期,水泛却成为严重的灾害。

2.2工程施工方式不统一

由于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资少,导致农田水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资金的的缺乏而导致工程延期,甚至荒废的情况也时常出现。由村民进行承建或是经过专业的施工队伍和当地的受益群众组织施工,施工的队伍主要是负责技术层次的施工,受益的群众主要是进行施工方面。由于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工程施工质量没有得到很好保障,加之缺乏一个统一有效的管理,所以施工中各种问题也陆续暴露出来。所以要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管理队伍和组织一批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是很有必要的。

2.3工程质量的不达标

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般都是农民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建设和管理,农田水利建设在建设与维修及养护方面都有相应的标准,然而施工的过程中还是缺乏了必要的施工组织和监督检查以及验收等等管理的措施。再因为施工的主要人员多是受益的农民,这就更加导致相关规定的建设指标没能够很好的落实。缺乏专门从事对质量进行监督的相关部门及人员,在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维修的方面离标准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3.进一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现已成为了对农业综合的生产能力制约的主要因素。所以这就需要对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完善,从而确保水利工程能够正常的发挥其效益。笔者将结合个人工作实践队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经验和方法进行论述。

3.1将小型的农田水利规划体系完善好

将前期的工作做好,主要是对小型农田水利的规划进行合理的编制,这就需要结合当地实际的情况,做到实事求是并能够从实际出发,任何大小程度的工程都要做到,还要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的措施相互结合,从而将小型农田的水利工程得以协调的发展。可以以县级的农田水利方面的规划作为一个平台,从而有效地将各相关部门关于水利建设的项目资金进行整合,这样县级农田的水利建设规划就能够真正变为各个相关运用到农田水利的建设中作为重要的平台,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统一的规划和统筹性的安排及使用,对提高各种类型的资金在使用效率方面具有实效性。

3.2正确的引导农民参与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所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其中受益者也是农民。因为农民的自身资金有限,不能在像过去主要是靠农民对农田水利进行筹资这已经是很不现实了,要农民做到力所能的事类似投工和投劳参与水利的建设就好了。不过过程中必须本着“村民自愿”为主要的原则,如此农民的积极性才能高涨;在对工程的建设内容进行选择和布局以及采用的技术方案以及工程的管护方面需要得到广泛的征求村民的具体意见,如果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就需要招投选择专业化的队伍进行建设。

3.3合理进行资金的整合与完善机制

在今后农村的小型水利建设和管理主要是争取政府的资金作为基础上,各省级的财政需进一步补助相应的资金,真正的落实水利建设的各项资金整合政策,确保小型农田的水利建设有着稳定的资金投入,根据统一进行规划和安排以及各负其责”作为原则,使资金的使用效率及其效益得以提高。还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机制进行完善,尤其是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4.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地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得到了快速发展。水利建设作为环境保护中一项中心的部分,它是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点工程,它不仅可以使农村的经济状况得到良好的改善,还能够改变农村在经济结构上的一个格局。所以必须把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做好,真正确保其能够安全地运行,发挥其作用,真正的造福广大的农民群众。本文主要阐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特点和措施,望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提供经验的借鉴,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参考文献:

[1] 刘敏,沈自娟. 浅谈建设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06): 259.

[2] 刘群昌,白美健,江培福,等.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01): 22-25.

第7篇:高标准农田划分范文

关键词:祁县沙河;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93

1 基本情况

沙河发源于祁县刘家堡,是由昌源河决口退水自然形成的一条河(后称为沙河三支),1964年,祁县建了沙河一支和二支排退水渠道。沙河一支全长10.78km,二支10.08km,三支13.95km。3条支渠在大运路边雅安村境内汇入总干,总干在祁县境内2.92km后进入平遥,汇入汾河,沙河总流域面积为374.1km2。

沙河流域属平原地貌,流域宽14.6km,海拔高程在730~800m之间,为倾斜平原和冲积平原区,属河流洪积与冲积形成。流域地形呈现东南高、西北低。最高处海拔高程766.13m,最低处为737m,高差29.13m。河床由沙质土壤组成,床面平整,平均宽度1~2m,总干宽4m,最大底宽10m。规划平均比降为1/1200~1/3500,糙率为0.025~0.029。

流域地处太行山西侧,海风受阻隔,属于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雨水较多,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9.38℃,极端最高气温为38.7℃(1966年6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24.2℃(1972年1月27日),温差62.9℃。山区与平川温度相差7℃左右。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345.2mm,最大降水量587.7mm(1969年),最小降水量243.9mm(1986年)。降水分布山区比平川区多70mm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1583.6mm,最大蒸发量2640.6mm(1972年),最小蒸发量1806.9mm(1975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5倍。多年平均风速2.3m3/s,最大风力9级。

流域内基本以旱年为主,特别是春旱更为频繁,四季分明,冬春寒冷少雪雨,夏秋炎热降水较多,并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常常发生洪涝灾害。1997年8月5日,日降水量317.3mm,形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2 沙河河道现状、存在问题及灾害分析

2.1 河道现状

沙河一支起自闫漫村北,由小桑经闫名,韩家庄至郑家庄村东汇入二支退水渠的8+673处,全长10.78km,渠道纵坡1/330~1/420,渠底宽0.5m,流量1.72m3/s,有斗渠6条;沙河二支起自祁城村南,经三合、西关、面关、九汲和高城,在雅安村北汇入沙河总干渠,全长10.08km,渠道纵坡1/800~1/350,渠底宽0.5m,流量2m3/s,有斗渠6条;沙河三支起自刘家堡经丰泽村南,北谷丰村北,从城赵庄西经雅安入总干渠,全长13.95km,渠道纵坡1/1200~1/3500,渠平均底宽0.8m,流量1.9m3/s,有斗渠7条;沙河总干渠起自雅安村北,在祁县有2.92km,进入平遥后在汾河三坝下游汇入汾河,纵坡1/3000~1/4000,渠底宽2m。

2.2 存在问题

2.2.1 防洪抗灾能力低

沙河排退水渠系,现有断面大小,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排水量也日益增加,现有排水断面已不能满足排水要求。

2.2.2 人为设障,阻水严重

由于沙河渠系现为土渠,沿途经过农田时,常常有农民打闸浇地,使渠道行洪不畅,容易发生灾害。

2.2.3 重建设、轻管理

由于经费原因,沙河排退水渠系工程管理差,遭到严重破坏,未能充分发挥应有效益。

2.3 灾害程度及成因分析

2.3.1 灾害程度

沙河总干及3条支渠为祁县防洪起着巨大作用的同时,也由于防洪标准低,给祁县带来一定程度的灾害。每年一到汛期,是沙河退水渠经受考验的关键时期。每隔几年,都不同程度地造成灾害。特别是2007年7月23日,半个多小时的暴雨(降雨39mm),使得二、三支都发生了严重的灾害,县城积水一个多小时排不出去。县城二支周围几百户居民家里都灌进了二支溢出的雨水,有的甚至到达家用床的高度,家里的日常用品及副食品都浸泡在水里,几百户居民迁入招待所居住。此外,这场大雨也使一支、三支和总干的洪水不同程度地淹没了农户及农田。这次灾害经济损失达上百万元。

2.3.2 成因分析

沙河排退水渠系形成灾害的主要原因有:堤防防洪抗灾能力低;人为设障,阻水严重;沿岸群众防洪意识淡薄;资源投入严重不足。

3 综合治理方案

3.1 指导思想

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坚持治理修复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统筹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使沙河经过高质量、高标准治理后,防洪能力由现在的不达十年一遇达到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最大限度地保护县城及沿岸村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构建祁县和谐文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3.2 工程项目布局

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具体布局如下。

3.2.1 沙河一支治理工程

一支全长10.78km,渠道进行浆砌石渠道处理,断面为矩形断面,尺寸为渠道宽2.5m,高2m。沿路修建车桥10座,排水口25处。

3.2.2沙河二支治理工程

二支全长10.08km,其中南关上游属县城范围,长度5.78km;南关下游属农村范围,长度4.3km。二支全部进行浆砌石工程处理,浆砌石断面为矩形断面,断面尺寸和一支相同。沿路修建车桥10座,引水口15处。

3.2.3 沙河三支治理工程

三支全长13.95km全部进行浆砌石渠道处理,断面尺寸与一支、二支相同。沿路修建车桥12座,引水口15处。

3.2.4 沙河总干治理工程

总干全长2.92km,总干规划为浆砌石护坡工程,断面为梯形断面,开口7m,底宽4m,高为3m,边坡1:0.5。

3.3 资金筹措和组织管理

沙河综合治理工程由于点长面广,投资巨大。在投入机制上,要积极抓住国家在中小河流治理投资力度倾斜的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投资。

在沙河综合治理中,需成立工程领导组,为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施工队伍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用有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为严格资金管理、工程设立专用帐户,专人负责,专款专用。以上措施可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实施。

4 效益分析

4.1 防洪效益

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使沙河的防洪标准由原来不达10a一遇提高到20a一遇,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防洪体系,可有效保护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4.2 开发效益

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每年汛期淹没两岸农田将成为历史。两岸100hm2农田得到保护,经济效益显著。

4.3 生态效益

工程实施后,将从根本上改善河道及其两岸环境脏、乱、差的现状,清除渠道内的各种工业和建筑、生活垃圾,为两岸的人民群众营造一个人居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环境。同时,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和划分责任区等办法,加强对渠道的监督和管理,严禁各种污水、废渣和垃圾排入河道,从而使两岸的环境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第8篇:高标准农田划分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利益补偿;收益分享

1农田水利工程利益补偿与收益分享的方式

1.1投资补偿方式。当前大量的跨地区农田水利工程正在投入建设,这使得受损地的生产及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促使跨地区重大农田水利工程要在征地赔偿方面制订完善科学的计划,并为受损地区的重建、移民生产等进行有效的投资补偿,以有效弥补受损地区的损失,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全。投资补偿需要做到连续,也就是对受损地的征地和拆迁给予投资补偿,在此之后,移民的生活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样需要积极给予投资补偿。通过投资补偿可以让地区间进行有效的利益交易和转移,最终达到一种利益平衡的状态。1.2移民补偿方式。在积极推进跨地区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跨地区的移民,而为了调整利益结构,则必须选用移民补偿方法,制定及完善相关的补偿政策,拓宽补偿思路。当前移民补偿的政策思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额现金补偿,而这种方式不利于移民自食其力,属于一种依赖性政策,使得移民可以依赖政府高额现金补偿完成安置;二是开发性移民补偿,这种方式和前者相反,除了给予现金补偿之外,还对后期生产生活给予补偿,有助于其重建家园,避免了政策依赖,而且这种补偿方式更合理[1]。1.3收益分享方式。农田水利工程的收益和受损地区受益分享的实现拥有多种方式。跨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往往涉及到多方政府的利益,那么在收益分享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实现收益分享方式及分享渠道的多元化。两地政府、土地所有者、企业股东、移民不动产和基础设施等的利益都是跨地区的重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主体,这就要求在收益分享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结合不同的主体,从财政利益、产权利益、生活利益等方面的利益出发,使得不同的主体能够积极参与到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收益分享中。其中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是责任和权益主体的认定,而在具体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同国家在这方面的处理存在明显的差异。

2农田水利工程利益补偿与收益分享的要点

2.1跨区域利益补偿和收益分享目标平衡。跨区域农田水利工程影响到的是不同区域受益者及受损者,这其中构成了十分复杂的利益关系,而积极推进利益补偿和收益分享就是积极推动不同地区利益的层次性转移,最终形成一种利益平衡的状态,最大化地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维护稳定的发展秩序。针对这一情况,在对跨区域的农田水利工程利益转移进行实际处理时,必须把侧重点放在利益群体的利益平衡维持方面,以免在实际工作处理中,由于过度重视一方利益而影响到受损方利益的问题。针对于受损方,需要积极给予财政税收方面的利益补偿,完善各项补救措施,而在未来受益当中,则必须体现出地方财政利益分享[2]。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工程受益方在利益补偿和收益分享方面是否具备相应的承受力,避免不切实际地提高标准。2.2跨区域利益补偿和收益分享方式多样。通过对当前多个国家农田水利工程利益补偿和收益分享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具体工作中必须考虑到多主体的多方利益需求。比如,要了解政府在公共财产方面的利益损失、移民不动产损失等。在这种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利益补偿和收益分享则必须要涵盖现金补偿,同时还需包括新迁入移民区的土地利益、基础设施利益、股权利益等的分享。由此观之,跨区域的农田水利工程补偿和收益分享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特别是站在政府的角度进行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到受淹区的财政税收利益,但受益区的财政税收利益则获得了提高。针对于受损方的利益损失,可以采用分税的方法来实现。另外,还可以结合国家国情选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方法来维持利益均衡状态。2.3跨区域利益补偿和收益分享标准统一。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多个国家和地区依据受淹地区利益受损的实际情况落实利益补偿和收益分享的各项工作,但其中必须注意统一利益补偿和收益分享的标准,充分考虑和照顾到每个方面的利益均衡,避免出现双标准的情况,这会严重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秩序,对于其后续投入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移民补偿安置、企业搬迁、政府的财税收益分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标准都必须实现统一化,只有做到了标准统一,才能够避免地区利益不均所出现的摩擦和利益冲突,保证利益平衡目标的达成[3]。2.4跨区域利益补偿和收益分享责任分摊。跨地区的重大农田水利工程在投资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工程周期较长,而且移民补偿及安置工作复杂,利益关系的协调难度较大,关系到多方的经济和社会利益,所以其中就涉及到了农田水利工程利益补偿和分享的责任划分。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需要准确认定责任主体,不能够让受益方政府或者业主成为单一的责任主体,以免出现力不胜任问题。责任分摊是一种可选的科学方法,能够分摊投资风险,提高对移民资源的配置水平,在当前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3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的利益补偿和收益分享工作十分复杂,涉及到的利益主体较多,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这给实际工作的处理带来了较大的难题。当前各个国家都在这一问题上进行积极的分析和研究,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国家国情的处理方法,以便能够分散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我国也要从国情出发,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利益补偿与收益分享的合理规划,将利益补偿和收益分享机制贯彻到底。

作者:戚立洲 单位:滨海县抗旱排涝队

参考文献

[1]徐红霞.论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利益补偿制度[J].学术论坛,2013(2):56-57.

第9篇:高标准农田划分范文

问:为什么要制定《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

这部标准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耕地是土地资源中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耕地质量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安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的必要基础,耕地更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人多地少的国情,使我国保护耕地一直保持较大压力。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保护耕地的压力越来越大。保护耕地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数量稳定。就是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坚决守住18.65亿亩耕地红线。另一个是质量提升。就是要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开展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遏制耕地退化趋势,提升耕地质量。特别是要把最优质的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永续利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耕地是根本。多年来,我国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使用,耕地质量退化严重,土壤环境已亮起“红灯”。近年来,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试点、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等项目,为遏制耕地退化、提升耕地质量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

落实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是主要的基础和前提。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的《耕地质量等级》,是我国首部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填补了当前国家层面耕地质量评价缺少统一标准的空白,具有系统性、专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指标和方法,对在新形势下提高我国耕地质量管理与保护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问:这部标准有什么特点?

答:《耕地质量等级》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对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进行评价,将耕地质量划分为10个等级。同时,根据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结合不同区域耕地特点、土壤类型分布特征,将全国耕地划分为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甘新区、青藏区等9大区域,各区域评价指标由13个基础性指标和6个区域补充性指标组成,并给出了19个评价指标的涵义、获取方法、划分标准等。

此外,《耕地质量等级》根据全国两次土壤普查、测土配方施肥、县域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耕地质量监测等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料,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在实地验证与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各分区耕地质量状况的指标分级标准。

问:《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适用于什么范围?

耕地质量应该怎么评?

答: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是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通过综合指数法对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r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进行评价划分出的等级,适用于各级行政区及特定区域内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园地质量等级划分可参照执行。

耕地质量怎么评?《耕地质量等级》中给出了具体的方法:资料收集与整理;评价样点遴选与数据资料审查;建立数据库;获取评价单元划分与数据;确定耕地质量划分区域;确定耕地质量评价指标及权重;指标隶属度确定与隶属函数构建;计算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并划分区域耕地质量等级;耕地清洁程度调查与评价;耕地质量综合评估。

问:我国幅员辽阔,耕地情况错综复杂,这样一部

标准是如何兼顾各方面情况编制而成的?

答:2015年6月,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将《耕地质量等级》列入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和华南农业大学等6个单位和业内相关专家共同起草。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单位按照国家标准管理程序和要求,以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省级耕地质量评价以及区域耕地质量汇总评价丰富实践为基础,广泛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征求意见,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最终历时1年半完成了这项标准的编制。2016年12月30日,《耕地质量等级》通过了国家标准委审查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