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不熟悉修辞
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用典等。具有这些特点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辞方式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
1.如果需翻译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有的需将喻体直接换为本体,有的就需抓住喻体采用形象描绘的方式进行意译。
例: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李密《陈情表》)
透析:该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此句中的“口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其译为: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2.如果需翻译的句子采用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应采用直接点明借代本体的方式进行翻译。
例:金就砺则利(《荀于・劝学》)
透析:此句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方式。“金”是借代,代指“金属制成的剑”,属材料代物。翻译时要直接点明借代的本体。译为: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
3.如果采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方式,翻译时就要把相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意译。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991年高考全国卷)
透析:此句采用互文的修辞方式。
误译:不以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悦,也不以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
正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4.如果需翻译的句子是委婉用典的修辞方式,就要根据语境翻译出句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例: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透析:“桃源”,用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事典。桃花源与世隔绝,这是一个远离污浊社会的人间乐园。作者身在湘南之郴州,而桃花源――武陵远在湘北,问关千里,杳不可寻,象征人生理想的破灭。
二、不掌握特殊句式
文言文殊句子有“判断句、使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翻译此类句子,应译出句式特征。
例: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5年高考广东卷)
透析:此句的“刚于为吏”属介词结构后置,“见忌于上”属于被动句式。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即:朱晖做官很正直,被上司嫉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三、不掌握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判断其意义。
例: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2005年高考重庆卷)
透析:此句中的“晨”是名词用作状语,可译为“在早晨”、“一大早”。此句应译为:侯可一大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椟拿出田契归还他的主人。
四、不知晓古今词义不同
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注意文中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不可以今译古。
例: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透析:此句中的“好”在古代指女子相貌美丽,令义指事物具有好的性质。在翻译时,稍不注意就容易翻译成:秦家有位品质好的少女,她的名字叫罗敷。此句应译为: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她的名字叫罗敷。
五、不清楚固定培构
固定结构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会出现错误。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透析:此句中的“……孰与……”是固定格式,应译为“与……比,哪一个……”。即此句应译为: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
常见的固定结构还有;何以……为?(表反问语气,译为“为什么……”)、无乃……乎?(表示揣度语气,译为“恐怕……吧”)、奈……何?(表示用来询问的,“拿……怎么办”)、得无……乎?(表示怀疑与揣测语气,译为“恐怕……吧”)等。
六、不识通假
通假字在文言文中也是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法现象。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一定也要加以注意。
例:今殴民而归之于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
透析:此句中的“殴”通“驱”。如果在翻译时不能识别通假,就很容易翻译成“现在殴打百姓使他们归附农业,都从事于农业这个根本。”正确的翻译为:现在驱使百姓使他们归附农业,都从事干农业这个根本。
在文言文中,经常涉及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礼仪风俗、官职升降、器物用具、天文历法等文化常识,如不能了解就不能准确理解与翻译文言文。
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透析:此句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望”指农历十五日,既望指经过了望日。此句应译为: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
摘 要:分析近三年语文全国文言文试题的题目设置、文本内容,归纳全国卷命题规律,为平日的文言文教学及高三总复习找到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全国卷;文言文;命题设置;策略
2016年湖南告别了持续多年的高考自主命题,采用全国统一试卷。文言文考题是高考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分值大户,分析近三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试题,掌握其文本选择的内容,明确其题型设置的规律,对我们平日的文言文教学及高考复习都有重要意义。
一、考题设置
分析近三年全国卷文言文试题的设置,我们发现,全国卷取消了对文言虚词的单独设题考查。前两道客观题考点分别是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断句、文化常识的理解。这三个考点有轮换出题的趋势。客观题最后一道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主观题考查的是文言翻译,考查点涉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全面考查文言知识点。
温儒敏老师说:“文言文命题的改革将不满足于‘读懂’。”全国卷考题设置已明确了文言文考查的核心能力不再是“识记”,而是把对文化知识的考查延伸到文本中,侧重于“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提醒我们文言文的教学要从细碎的文字、句子教学中摆脱出来,依据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认知规律,站在更高的角度解读文本。
二、文本内容
分析近三年全国卷文言文试题的文本,我们发现,全国卷文言文的选文在时间范围上涉及朝代非常广,从五代十国到元、明、清皆有。从题材上看,都是人物传记,而且多选择官吏一生的小传。从内容上看,选文都涉及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等,从结构上看通常第一段介绍传主人物、出生地、身份等。然后用三四段文字来写和传主相关的典型事件,在叙述传主典型事件时,传主的官位会经过多次变动。在选文中有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孝,记载着传主对时事政治的看法,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时要弄清以下内容:知人,即清楚文本写了几个人;明事,要弄清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明志,即分析作者对传主的观点态度。弄清了这些问题,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备考策略
通过分析近三年全国卷文言文试题及选文,我J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
1.夯实课本基础
在高考复习中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必须全面掌握。这要求教师强化读背环节,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增强记忆。在朗读时要求读准字音,弄懂字义,看清字形。对大纲明确要求的篇目必须背到滚瓜烂熟。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课内文言知识,形成体系,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教师要对课内知识及时进行迁移训练,把知识点由课内向课外转移,选择长短适中的文段,用改变语境的方法把死知识用活。
2.帮助学生搜集整理纪传体特有的知识点
教师要帮助学生搜集整理纪传体文言文当中容易出现的古代文化、文学知识,包括古代数量词、古代科举、古代礼仪、古代少数民族特称、天文历法、古代地名、敬辞、谦辞等。帮助学生总结古代官职称谓、官职变动的词语。例如:表示授予、提升官职的词语,表示官职调动的词语,表示降职、罢官的词语,在人物传记中,传主的主要经历就是通过这些词语连缀起来的。
3.强化答题方法
实词辨析题主要采用科学推断法,包括语境推断、联想推断(联想旧知,联想成语)、字形推断、词性推断、句式(结构)推断等。
断句题主要借助文言文写作规律划分句读,包括依据文言文句首句尾常用虚词定句读,依据文中对话定句读,依据句中名词为句子主语或宾语定句读,依据文言文语句工整,句式整齐,常用对偶、排比、反复、顶针等修辞手法定句读,依据文言文常用语句形式、固定句式定句读。
文意评述题,要熟悉常见错误类型。这类题的错误主要涉及细节,在具体的表述上,命题者往往会故意夸大事实,或拔高人物品质,或在“人物―事迹”“原因―结果”上张冠李戴,或在选项上故意缩小(扩大)原文有关信息的范围、作用、程度,从而干扰考生的判断。做这类题时一定要准确理解,确定区间,细心比对,尊重原文。
文言文翻译题,要强化扣点意识,每个句子都有得分点,要把握大意,结合语境,进行翻译,切勿断章取义,主观臆断。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遵循“留”“补”“调”“删”“换”的原则。
分析了全国卷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我们可以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只要我们把握考题设置规律,明确选文特征,平时加强练习,以正确的方法阅读和解答,拿到高分是完全可以的。
参考文献:
[1]曲一线.5年高考3年模拟[M].教育作家出版社,2016.
注重内容的讲解,忽略人文的传承,语文教学常常如此,文言文教学亦是如此。多少年来,文言文教学一直陷在两个模式中:一是“四字经”,即“字字落实”,另一个就是“背”,即背课文与背书下注解。真正的文言文教学则在弱化。由于长期的“字词强化”与背诵,学生们熟知了文言文的应试学习法,变得愈加厌烦。结果老师与学生在文言文上花的工夫最大,相比于付出,收效则甚微。回想我在高二下学期讲完文言文单元后,回过头来讲小说单元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学生在低下纷纷松了口气小声说道:“终于不学文言文了。”那一刻,我莫名地辛酸。
这样的作法肢解了原文、使师生错把文言文当成一个捞分的手段,还是小事,更可悲的是,它忽视了文言文中真正存在的语言艺术、文学审美、古人情怀与文化内涵及对古代社会的窥影,还令学生在回顾自己学习文言文时“不堪回首”。于是,找回文言文教学本有的价值与探讨文言文教学策略变得刻不容缓。
一、文言文教学价值
(一)提高写作水平的文学价值
文言文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古人用刻苦钻研的精神做学问、写文章,不能否认,这其中的文章技法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目前中学课堂讲述的文学理论常识来自西方,但在文学创作的技法上,中西是相通的,而且我们的古人也在不断地钻研与完善各种写作方法。由于古代语法的特点,文言文较之现代文要简练,文言文中的写作方法甚至比现代文更便于教学。
(二)传承历史的文化价值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克鲁克洪在1952年发表的著名著作《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认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中,借助于符号的应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的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观念和价值。因此,文言文的文化意义就是内隐和外显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和观念。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传承更新的共同任何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而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意义就是准确地挖掘中学文言文课文中的文化内涵,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实现文言文的文化意义。
(三)陶冶情操的“人”学价值
教育专家刘国正说过:“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材料。”的确,选入中学教材的文言文课文均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和巅峰地位的文质兼美的作品,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浸润其中,会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这种影响,在学习生活中广有体现,如学生会在某次作文中大谈项羽失败原因,会在在自己的扉页上写“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来自励,他们能够深刻地理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入选教材的文言文其实并不多,但今天读来,字字千钧,是真正的不朽之作。这些文章中蕴含的教育潜能是不可估量的,只有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合理地挖掘利用,才能使它成为埋在孩子们心中一颗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种子,等待它们将来逢着雨露萌发。
二、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一)改“字词”教学为“文”的阅读教学
文言文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词句做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要读懂,会读,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而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将文言当外文教,只见“言”不见“文”,恐怕辜负了古人一片苦心。
文章阅读的重点是在“词汇”“章法”还是在“神”,对此其实古人早有阐述。从古人的写作观来看,重要的是“文以载道”、“文道统一”、“以气养文”。所谓“道”,主要指文章的精神、思想;所谓“气”,主要指作者充沛的内在精神、气质,高尚的人格修养。只有转变只重视“字词”教学的策略,才能充分发挥文言文的价值。
(二)重视学习主体的参与和创造意识
1.第一维度:建立以教材复习为主的横坐标(x轴)
教材是依据,是根本,是学习文言知识最熟知的语境,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的活标本。教师可采用串讲、点拨、分析等方法进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让学生利用早晚读进行诵读、清理、归纳等工作,减少“背诵默写”的压力。(有些篇目是高考的必背篇目)
教师通过对重点文言课文(或者“必修模块”)中文言知识的串讲,能够使学生从熟知的语境中迅速把握一些关键的字词句,大大提升文言知识积累的效率。这种将教材横向联系起来整合文言知识的方法,效果比较理想。
2.第二维度:建立以考点复习为主的纵坐标(y轴)
考点复习体现了备考的针对性,选择一本完善的高考文言复习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中的文言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进一步提升学生文言知识复习的广度和效度。同时,考点复习结合往年的高考真题来讲解,并且围绕一些经典的模拟题来帮助学生训练提高,都符合知识掌握的一般规律。而学生纵向地训练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考点中的重点。比如120个实词中哪些是经常考到的,在经常考到的实词中,哪些义项是经常考的。在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学生也都可以进行相关的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训练笔记”。
教师除了让学生读懂文段练习考题之外,还可以围绕考点,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的考点知识清理。教师根据考点,进行必要的疏通和引导,加上学生反复的纵向训练和归纳,文言字词句落实了,文言知识巩固了,运用能力也在无形中加强了。
3.第三维度:建立以针对复习为主的竖坐标(z轴)
学生在横向清理与纵向归纳的基础上,还应该将备考继续引向深入,即根据自身的复习实情,主动建立重难点突破的第三坐标。比如,“断句和翻译题”,其实断句和翻译的知识根基还是文言字词句的落实。怎么突破翻译?怎么突破断句?教师可以加以引导,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些简短的文言趣文,让学生进行自我翻译。也可以拿往年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段直接进行翻译,既规范又可以达到训练的效果。至于断句,当然也可以拿高考试题中的文言语段让学生进行整体的断句训练。
对于古代诗歌鉴赏,惯常的复习备考常常是围绕“语言、内容、手法、主题、风格”等指标来进行的。其实,在学生的实际阅读鉴赏中,最大的难点依然是怎样有效地读懂一首诗歌的字面意思。因为任何鉴赏都离不开最本质的语言载体,而对最本真的诗句的解释与分析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二、如何对诗歌的字词句进行有效解读
1.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大多离不开意象,意象经过诗人的不断感知、体认,一般在表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学生在复习中有意识地掌握大量的古代诗歌意象,无疑对诗歌文句意思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2.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创作常识
古代诗人写诗常常讲究一字传神,讲究炼词、炼句与炼意,所以考场里需要鉴赏的字词句大多与诗歌的情感或主旨有关;古代诗人写诗,特别讲究音韵和谐,多用整句、对仗句,这些句子语义常常相关、相近或者相反,这就为我们解读诗歌的字面意思提供了上下联系理解的可能。另外,为了平仄押韵的需要,诗人常常将文句内容进行必要的倒装。
3.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
关于古代的文化常识,可以让学生从古代文言阅读中积累,也可以由教师进行专门传授讲解,对一些常见常用的文化常识进行整理归纳,以帮助学生丰富储备。
4.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古代诗歌是古代诗人在文言的基础上写成的,对一些诗句的理解依然要依靠文言基础知识,所以对很多诗歌字面意思的解读都离不开文言翻译的功底。这一点,学生也要特别加以重视。
200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及古诗词接近阅读内容的一半,高中语文现行实验教材中文言的学习也占据了相当多的份额。那么,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从中学到什么?这是一个不得不明确的问题。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会发现:许多教师只在大讲之乎者也,师生都在忙于“字字落实,句句清晰”,有人甚至将其等同于外语的教学。文言文中所积淀的古人灿烂的文化、深刻的智慧以及不朽的文采都不见了,剩下的只有文言字词。好一个枯燥了得,师生好一个“累”字了得。究其依据,原来是考试题型中有考实词、虚词、词法、句式。殊不知,这种教学则是在艺术、文化的殿堂门外磨蹭却不能够登堂入室,更不能取其瑰宝、汲其智慧来丰富自我的精神家园。也背离了语文课的课程目标。那么如何给文言文教学进行目标定位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课程目标为:学生要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织教学,“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中具体规定了“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选修课中的“诗歌与散文”系列的目标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是不能只停留在文言知识教学的层面上,还要在鉴赏、领悟、拓展、创新上提升文言文学习的境界。简而言之,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应为文言、文学、文化三个层面。文言文课堂教学应由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基础的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文学鉴赏,感受领悟古文中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最后再进一步引领学生去发现古文中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进而构建学生自己的对传统文化的审视能力、传承能力,构建学生自己的生存智慧。
二、文言文中的文学、文化内涵
2003年人教版的语文必修教材中,我国古代散文就占有10个单元,从先秦史传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到汉魏晋散文、唐宋散文、明清散文,这些散文文本所记载的就是我国社会的历史沿革、政治变迁、历代志士仁人的精神追求、人生理想、各家各派的学术思想、艺术风貌等等,它承载的是历史、文学、艺术、哲学、思想、文化等等,它蕴含着几千年的民族思想文化的丰富积淀以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古人的生存智慧。因此,古代散文的学习本身不只是要学生掌握文言这个语言工具,古代散文本身就是古人思想文化艺术成果的载体,是学生要汲取、传承、践行的对象。所以特级教师韩军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指的就是文言文的学习要在古文经典中涵泳体悟,在历代先贤用智慧垒就的精神家园中探幽取精,进而获得文学、文化、精神、智慧的滋养。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和史传散文,儒家的济世情怀、仁爱精神,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及其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老庄的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其他各家或纵横捭阖,或雄辩千古。这里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起始,有的虽有些古朴,但却闪烁着古人艺术的才华和非凡的智慧。汉魏更是充满了才情与风骨。一部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足以让后人从涵泳中咀嚼获得无尽的体悟享受。唐宋散文中名家辈出,让中国古代文学的殿堂更加璀璨夺目。苏轼的一组《赤壁赋》不仅是文学上的一朵奇葩,而且也把中国文化史上的儒家道家佛教的思想哲理融入其中,……因此,文言文的学习,文言知识的学习只是为学生进入古人为我们所构建的精神家园铺平道路。同时,文言是我们母语的源头,我们既要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又要从中获得更为重要的精神滋养。 转贴于
三、课堂中三个层面的生成
首先,文言知识的学习是基础,是学生读懂文本的基础与手段,也是学生进行鉴赏以至走进作者心灵与文本作者对话的前提。是帮助学生进行鉴赏与对话的语言工具。课堂上可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与辅导。借助于大量阅读来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规律。
其次,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文言文的阅读与鉴赏需要老师作一些引领,因为作者及其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与学生都有一定的时空距离,要想让学生真正能与作者进行对话,能真切地体悟作品中的生活,教师就要以对话中的首席在学生、作者以及作品中人物之间进行沟通、引领,并展开对话,进而去体悟作者的思想、作品中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审美享受。
【关键词】中职语文文言文教与学重要性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193-02
随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开始推行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文言文教学。当前,文言文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受重视程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一、中职语文文言文教与学活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
在古代,文言文是评价文人志士学识状况以及身心修养程度的重要因素。古代文人志士的渊博知识都是从学习文言文开始的。文言文发展到现代,其内涵在不断地深化。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文言文,都是具有很强学习价值的东西。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学习文言文,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有利于学生从我国的精髓文化中增加自身的内涵,从而提高个人的修养,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有利于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文言文是古代常用文体,是古人的智慧成果和劳动结晶。总之,文言文蕴含着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部分,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够获得渊博的知识,而且能够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下去。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思想意识的形成阶段,让学生广泛地接触文言文,能够借助学生的力量去传承中华文化。
(三)有利于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在中职学校开展文言文,可以让学生学习古人运用知识的技巧,从而学会学以致用的办法。如此可见,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文言文教学,有利于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中职语文文言文教与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堂气氛不活跃,影响了教学效果
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课堂气氛不活跃的现象。除了因为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存在极大差异,学生理解存在一定困难而导致的不感兴趣之外,很多中职教师在讲文言文的时候,也通常采用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对文言篇章有深入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在整堂课中几乎都是以解释讲解占据了主体地位,学生只是默默地听取教师讲课。因此,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容易出现昏睡走神现象,使得文言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学内容不够系统与全面
文言文教学形势在中职学校不容乐观的另一原因,就是因为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和全面,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性。例如,在讲解《师说》这篇课文时,大部分教师都把课文的释义和文章设计的词类活用现象以及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当成重点教学内容,忽略了应将古人"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理念渗透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贯彻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思想。此种教学模式,确实能够让学生掌握许多文言常识,能够在考试中拿到高分,但学生却不懂得学以致用。
(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
素质教育理念是相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而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出会写作业、会考试的学生,而学生的学习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则主要是听取教师的安排,缺乏应有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在中职院校,语文课本身往往只是作为基础课程,在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中所占比重较轻,甚至逐渐被边缘化,而所用教材中文言文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学生在学习了课堂内容之后,大多数也不会再去主动关注和学习更多的文言文篇目及传统文化内容,使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上受到极大限制。
三、做好中职语文文言文教与学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注重朗读在文言文教与学中的重要性
文言文的特色首先就是它明显的对仗和有韵律的音节,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注重朗读在文言文教与学中的重要性,时常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到古人的思想,同时对文章有深刻的初始印象。例如,教师在讲述《劝学》这篇课文时,要抓住文章使用对比和大量比喻论证的特点,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语句音节轻重的划分,并带领学生反复朗读;其次,再对课文内容和层次进行分析讲解;最后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要求学生读出节凑、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互动
尽管人们都认为语文课的教学承载着提升学生语言素质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功能,但是面对最能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言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却并不明显。为了提高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中职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文言文。例如,当教师讲述《廉颇蔺相如列传》、《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课文时,可安排学生分角色对文中主要人物进行饰演,并让他们进行对话,使学生在饰演该角色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加直观了解课本内容和人物的心理特征,还可以启发学生改编和再创造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学科内容,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而且有利于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推动我国素质教育获得更大的发展。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要灵活使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之余,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选择推荐一些适合于所教学生学习和开阔视野的文言文篇目,并利用第二课堂或者学生早、晚自习时间进行简单的引导讲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结语
在我国广大中职学校,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形势不太乐观。很多职业学校都把技能技术学习当成了教学的重点,而直接忽视了语文文言文教学,致使在中职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内容不全面、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进行认真反思的。
参考文献:
[1] 张莹.中职文言文教学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6年11期
文言文的翻译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分值已经由2002年的5分增加到了现在的10分,同时对文言知识点的考查也由过去单一的知识点的考查扩展到了现在的包括句式、实词、虚词、文言修辞以及古文化知识等知识点的多方面的考查。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这些变化,笔者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对文言文翻译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作一简要的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同学们的应考提供一些帮助。
【备考攻略】
关注点一、特殊句式
对文言句式的考查,可以说是每年的一个热点。我们在翻译特殊句式时一定要注意语序的调整。
例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2005年高考天津卷)
分析:此句为以“……者……也”作标志的判断句。在翻译时必须将其译成“……是……”的格式,即: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对斗剑的喜好。如不能将此句式特点译出就很难得满分。
例2.家人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2006年高考江西卷)
分析:此句为省略句。省略的成分是宾语“这种情形”,在翻译时一定应补出来才能够得满分。此句应译为:家中窥见(这种情形)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在哪里。
例3.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2007年高考辽宁卷)
分析: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因而该句为宾语前置句。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然后再进行翻译,即: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他(的原因),是因为他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关注点二、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往往是高考命题人很关注的。我们在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翻译。
例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
分析:此句中的“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应译为“为……治丧”。如果判断不出“丧”的活用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本句应译为:马患肥胖症而死,(庄王)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例2.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2006年高考江苏卷)
分析:句中的“大雨”“衣冠”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下大雨”“穿衣戴帽”。此句应译为: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例3.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2007年高考山东卷)
分析:句中的“异”为形容词,在句中为意动用法,应翻译为“感到奇怪”。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形容词活用的几种类型,不然很容易出错。因此,此句应译为: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关注点三、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知识点也是高考试题的采分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注意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
例1.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2006高考全国卷Ⅰ)
分析:此句中的“妻子”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妻子和儿女”。如果不能识别就会失去此点的得分。该句的翻译为:在几个郡呆过,遇见会引发贪欲的事,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心性,妻子儿女挨饿受冻,如同极贫穷的人。
例2.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2007年高考湖北卷)
分析:句中的“走”为古今异义的词语,这是本题的一个赋分点。该句应翻译为:忠勤公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
关注点四、固定结构
例1.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2006年高考天津卷)
分析:句中“无乃……乎”属于固定句式,在翻译时要准确表达这一结构的语气,译为“恐怕……吧”。该句应翻译为: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例2.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2007年高考四川卷)
分析:此句中的“无以……”是固定格式,在翻译时要准确表达这一结构的语气,应译为“没有用来……的”。所以此句的翻译为: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要用十来计算,都不被(皇帝)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你了。”
关注点五、有文言修辞知识的句子
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具有这些特点的句子大都很难采用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因而我们应根据其修辞方式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
例: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2006年高考四川卷)
分析:此句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万钟”的“钟”是古代的容量单位,“万钟”即一万钟的俸禄,代指优厚的俸禄;“箪食”的“箪”是竹制的用以盛食物的器具,因此用“箪食”指代粗陋的饮食。此句应译为: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
关注点六、古文化常识的句子
在文言文中,经常涉及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礼仪风俗、官职升降、器物用具、天文历法等文化常识,如不了解就不能准确理解与翻译文言文。
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2006年高考山东卷)
选作中学语文教材的诗、词、文等古代作品,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综合来看,这些“文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文言的词汇和语法。这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呈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文言以先秦汉语为基础,有一套相当严格的词汇、语法系统。学习文言文,前提是学习文言词汇和语法。
文言文中涉及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风情等古代文化常识。对这些常识学生要有所了解,但这不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方面。
文言文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思维方式。如庄子的寓言式说理、孟子的排比式论辩……无不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语文不仅是思维的工具,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思维。学习文言文,要学习古人独特的章法考究。
文言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古代仁人志士的“志趣”。集中表现在以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学习古仁人的这种精神,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完善学生的审美人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方面。
朱自清先生说:“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教师要善于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渗透”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
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真正的文化“渗透”呢?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渗透”本义指液体渗透多孔物体。后比喻一种事物逐渐进入到另一种事物里去,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运用到文化方面,主要指一种文化在不经意间对另一种文化产生影响作用。
据此,笔者认为,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应做到三点。
首先,从目的看,强调不着痕迹。在语文教学中文化教育和传承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就如檐前的雨水静静滴落,却有滴水穿石之功效。这种渗透,起初只是触及表皮,再者混入血液,最后深入骨髓,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无声”的效果。
学习文言文,诵读既是文义理解的重要方法,也是体验情感的重要途径。有些教师虽然重视诵读,但常常是为读而读,“读”不能有效地为理解服务,更不能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魅力。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如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揣摩文气,体会神韵,从而对学生进行不着痕迹式的文化渗透。
经典神话《夸父逐日》,全文仅有37字,余映潮老师在传统文言文教学基础上,巧妙地挖掘其核心价值,细化朗读的形式和层次,给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精妙地朗读”这一环节中,第一次朗读抓住“分号和句号”,通过对文中分号和句号的处理,巧妙地分析了神话的结构层次。第二次朗读,侧重情感的把握,读出“雄壮和悲壮”,通过对语调和重音的处理,引导学生逐步体味作品的情感。读到分号处,停顿较短;读到句号处,停顿较长。就在这一“短”一“长”的停顿中,学生读懂了文章的层次,明白了神话的情节。前两个句子用抑调读,后两个句子用扬调读,就在这一“抑”一“扬”的处理中,学生读懂了文章的内容,悟出了文中的情感。在整个朗读过程中,老师的范读精准而富有感情,学生的试读热烈而高昂。就是在这一次次反复诵读中,一个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英雄夸父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出文言的妙处,强烈地感受到神话的文化魅力。
实践证明,课堂上老师以朗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读出“文言味”,读出“复杂多变”的情感变化,从而带动对“文”的理解,再落实到对文气的体会,这样的课堂显得更有生气,学生面对的也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语言材料,而是一个个鲜活依旧的生命,而只有这样的诵读渗透才能最大化地感受古人的精神智慧。因此,渗透不等于刻意,凡刻意的渗透必露出马脚。只有与作品产生了共鸣,学生的思想情感才能得到升华,文言文中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心田里。
其次,从过程看,强调深入文本。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对文化的渗透,教师要有滴水穿石的耐心,要学会引导学生到“字缝”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因“言”解文,以“言”带文,将字词与文章的内涵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是文言文教学中渗透文化的重要途径。
陈钟樑老师在《卖油翁》一文教学中,分析康肃公的性格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文章写康肃公只有三句话,找出来。(生默读,圈点勾画)
生:第一句直问,汝亦知射乎?
第二句反问,吾射不亦精乎?
第三句责问,尔安敢轻吾射?
师:这里的三个“射”字,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句是射箭,第二句是箭术,第三句是箭法。
师:这三个字从“射箭”到“箭法”,意思一层进一层。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区分。
老师示范读,学生表演朗读。要求读出人物的身份、地位,读出康肃公自矜、自夸、自傲的感情。
陈老师抓住描写康肃公的三句话,引导学生聚焦三个“射”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然后让学生读书,圈点勾画,细细品味,引导学生向文本深处钻探,努力让学生与文本相共鸣、相震荡,进而有所思悟。最后让学生在演读中注意区分、比较、体验三句话的不同语气(直问、反问、责问),得出人物自夸、自傲的形象。可以说,深入的文本解读,为很好地渗透文言独特的文化魅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光潜先生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文言文中的有些字词句,看似明白,却蕴含丰富的文化因子。教师要学会在这些一望而知的地方,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书下注释:“歇:消散。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这仅是字面意思,要真正理解,还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所描写的画面情境,否则,下面的“实是欲界之仙都”就无法有着落。古典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时间久了,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也就不远了。
因此,渗透不等于速成。凡想速成的渗透必得不偿失。前一阵子,语文教学中盲目渗透德育,置文本语言于不顾,最终造成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这是盲目速成带来的恶果。学习文言文,教师要通过不经意的一字之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体悟作品中渗透的优秀文化。
再次,从结果看,实现水融。教学的实践证明,适时的拓展,是进行文化渗透的必要方法。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关键处适当引入资料进行拓展,或知人论世,或类比拓展,以深化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王君老师教学《湖心亭看雪》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张岱的独特个性,感悟明末士大夫的文化情怀,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读完课文,请同学们静静地看,细细地想:50多岁的张岱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回忆20多年前夜游西湖的的旧事,并会把什么样的情感注入文字呢?
师:【展示背景图片资料】(介绍作者张岱及其代表作《陶庵梦忆》,具体内容略)
生:我想,张岱一定是忧郁、孤独的。
生:我想,张岱也有逃避的心理,他还活在过去的世界中。
生:我觉得当时张岱还是坚定的。他在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张岱,绝不媚俗失节,一湖寒冰,就是我的志向!(生鼓掌)
师: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所以苍茫天地就成为了他们必然的心灵归宿。同学们,在历代文学作品中,这样的痴人和痴文很多,你们还能想起吗?
生:柳宗元的《江雪》。
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生: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生:曹雪芹写《红楼梦》也很像。
(师引导学生齐诵《江雪》、《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名句)
师:【课件展示】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师:和张岱同时代有一位文人叫张潮,他曾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所得之浅深耳。”《湖心亭看雪》一定还有更多的滋味,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地感悟吧。最后让我们动情地朗诵《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全文围绕一个“痴”字,表达了作者对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的痴迷,对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的痴爱,对故国的千般眷恋、万般钟爱的一片痴心。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之“痴”,如何引导、传承古代文人士大夫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此,王老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反复咀嚼的基础上,通过两个活动进行文化渗透。一是及时呈现背景资料,即作者张岱和《陶庵梦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年张岱的人生处境和其作品的主要情感,为下面师生的对话铺路搭桥。二是将张岱和其他“痴人痴文”进行类比,以进一步深化理解。两处拓展渗透自然、适时、恰合,凝聚匠心,毫无雕琢痕迹。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教学;量化评价;质性评价
学习文言文,懂得一些文言文知识,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修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一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如此重要,但我们目前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死去活来”。何谓“死去活来”就是无论老师下多大功夫教,学生下多大功夫学,可效果却总是不明显。久而久之,老师和学生都被文言文弄的“死去活来”。具体体现为:“少费慢”。
(一)学生的阅读量“少”。文言文,是指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它是我国古代一种书面化的语言,且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要读懂文言文必须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对我们现在的中学生来讲,由于文言知识和语感基础的缺乏,读起文言文来,不易感知。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所以学生在通常的学习过程中很少阅读文言文作品。与现代文相比,文言文阅读从量上少于现代文阅读。比如当你走进书店,在琳琅满目的书林中,文言书籍犹如被遗弃的婴儿,无人问津。而各种现代小说、散文、诗歌等供不应求,一版再版。这足以说明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量之少。
(二)文言文教学“费时费力”。文言,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曲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在语言交际应用层面,文言几乎从未走进我们的生活,因此也就不会有鲜活的语境。加之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很难上升到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体认的高度上,因此学起来感觉是不得已而为之。对于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来讲,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在文言字词句,文言知识上花费大量精力,可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教师串讲灌输,学生死记硬背,造成了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的尴尬局面。
(三)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慢”。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积极性不高,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遇到困难不但不去努力克服,反而退缩不前,这样学生的文言文知识和能力自然就很难有大的提高和快的进步。
二
“文言文应不应教”这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焦点。有人甚至认为中学不应该教文言文,尽管两种观点的说法不尽相同,但目的却十分一致,就是将文言文从语文课堂中除去。笔者认为,文言文不但应该教,而且文言文不难教。以下几点说明文言文应该教:
(一)教好文言文有利于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程颐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朱熹认为学得“心中喜悦”就能进入“其进不能自已”的最高境界。文言文作品多为当时出类拔萃人物的精神物化的产品,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作品中工整的句式、隽秀的语言、感人的形象、深刻的哲理、经典的笔法等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生活,还能为学生积累语言素材,也是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
数以万计的成语、格言中,文言色彩之浓、范围之广是随处可见的。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不是被消灭,而是以融入现代生活和白话文的方式继续存在。这点可以说明文言文不仅没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消失,而是以更多的方式表现在融入白话文之中。因此,教好文言文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现代汉语的理解,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现代汉语修养,丰富他们的语言素材,增强他们的现代汉语表达能力。
三
在全面推行新课标的今天,文言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紧扣“新课标”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有以下侧重点:
(一)注重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文言文教学,老师“言传”固然重要,但学生是“意会”所得更可贵;一定的“认知”手段也能收到某些效果,但更重要的在于学生自己“体知”。注重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我们提倡一多一少;一多,即文言文的学习要重视多读,扩大阅读量,多积累文言词汇,这方面可选择如“四大名著”等浅易半文言半白话的经典名著;一少,即少做脱离课文语境的,所谓梳理规律的,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
(二)重视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学习文言实词首先自然是要结合教材多读多记,培养语感;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一般说来,实词的意义比较具体,在句中充当主要成分;虚词的意义比较抽象,有时甚至只起语法作用。对于那些不常用的虚词或不常见的用法,可以查工具书;对于那些与实词意义相关,或与现代用法相同的词,也不必费力去记。只要熟读课文,增强语感,注意积累,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三)重视文言文诵读和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概括地说,就是多读多背加强积累。郭沫若曾经说过,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慢慢地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财富了。至于诵读方法的提出,也是为了学生文言是语感。在文言文教学比较重视言传,重视认知,重视分析的当前,强调熟读成诵,反复涵咏,心口相应,烂熟于心,还是适宜的。为了达到上述文言文阅读目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文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4]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不应该急功近利,过于重视学业上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提升。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真正作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学习好文言文,从中汲取前人创造的优美文字的成分,吸纳丰富,鲜活的营养,滋润现代语文内容,使祖国的语言文字克服目前日趋严重的“断层”现象,得到健康,茁壮的发展,是我们每位中国公民的义务,也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和其它领域一样,呈现出日益活跃的局面。纵观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各类文体均有涉及,而且有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以上所述,不过是笔者的一点拙见,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改革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诸多同行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许广坤.中学文言文现状与出路[J].语文教学通讯,2006,(7):27-29
[2]李景阳.语文教学论[M](2003年版).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9-240
[3]王荣生,张孔义.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M](2005年版).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