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管理绩效考核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物业;管理绩效;现状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2
一、关于物业公司的绩效考核周期
物业公司的绩效考核普遍由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组成。月度考核主要适用于对一线服务的员工进行考核,考核人员是管理人员,考核结果与被考核人的业绩工资挂钩。同时,绩效考核的结果会作为员工晋升或薪酬调整的重要依据;季度考核重点在于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目的是对所在管理项目的业绩进行动态评价、监督与跟踪并适时调整,其考核结果应用于对管理人员绩效评价和奖金发放。年度考核属于普及性考核,其评价依据直接地反映在管项目年度核心指标完成情况,即经营业绩、第三方客户满意度调查成绩、第三方员工敬业度及满意度调查。年度考核成绩涉及该管理团队所有员工,由上级指挥单位对管理团队进行综合评价。
二、物业工程管理的考核内容
虽然我国《物权法》将物业企业的性质定位为服务企业,但是物业企业的经营意识由“管理”向“服务”的转换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工程部综合维修服务人员的主要工作还是集中于简单入户维修和客户沟通层面,大多只是为了维系客户关系,为物业管理费用收缴打打基础,并没有上升到对特约代办服务进行探索和挖掘的高度。非财务指标考核尚少,存在考核指标不能量化,定性指标占有比重过大且缺乏灵活性的特征。
三、物业工程管理的考核主体
工程部综合维修服务人员由直属主管考核,工程部主管由工程部经理及项目经理按不同比例综合考核,工程部经理由项目经理考核。
四、物业工程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
关键事件法,即参与考核的人员将工作执行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记录下来,并通过工作日志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对工作时间、内容、责任人和工作条件等进行信息收集,并根据相关岗位标准进行比对、分析,最终用于评价员工绩效的过程。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记录了员工工作优劣两方面的例子,管理者便可以用其解释员工的得分。评估不仅反映员工最近阶段绩效,而且事件表还能给下属员工提供弥补工作不足之处的具体对策。例如,物业工程部综合维修工应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理报修事件,并将反馈意见传递客服部,将客户需求回访要点以书面交接当值客服楼座管家。此时,工程直属主管应对下属是否即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进行记录,作为具体事件来支撑月度绩效评价和工作辅导开展。
图尺度评价法,即列举基本特征及相对应的绩效等级(从优秀到差)。管理者根据被考核人特征进行评价,并将相应分值加总。它比较适用于物业服务工程部维修服务人员。因为相应作业流程比较固定,例如,更换业主家灯泡,只需按照作业说明书所述流程进行操作即可。管理者只需将维修工维修操作结果与作业说明书相关内容、程序、标准进行比对后,即可评价。
交替排序法,是指对某一员工的一项或多项指标按照从最好到最差的顺序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它常用于对物业工程综合服务人员的绩效评价。首先,列出评估的员工名单,删除工作表现不是特别突出的员工,然后,在报告表上选出按照评估标准绩效最佳的人选,同时选出绩效最差的人。接下来,选出次佳和次差的人选,依照这种方法直到将所有员工排出次序。具体到物业服务工程部门,在判断工程人员技术优良的时候,使用这种方法非常简单。如同样工种,可通过工作效率排序。不同工种,可通过比较谁掌握技能更全面、更熟练判断出绩效等级。
360°评价法,是一个员工周围所有相关人士(上级、下属、同事和内外顾客)对其评价,被评价者通过从各方面评论意见来了解自己优劣势,并进行弥补和修正。它是员工参与管理的具体体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和对工作的掌握程度,进而提高员工敬业度、满意度。
目标管理法,是指考核人为考核对象设定具体且可以测量的目标,并动态跟踪执行进度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它包括设定组织目标、部门目标、讨论部门目标、说明预期结果、绩效评估和反馈。
五、物业工程管理考核现状
在研究物业公司考核实操过程中发现,多数公司工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文件、作业说明书以及作业标准,已经非常全面的囊括了工程管理的基本工作内容,即房屋主体及附属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方面内容。但是,没有将现有作业文件中的内容、流程、标准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并最终运用于绩效管理中的薪金调整、职位晋升的连接上,即在考核的具体运用上缺乏可操作性,并存在如下10个普遍问题:
1.考核指标设计过于主观。如节能降耗,在设计考核值时,因充分考虑在管项目的实际情况,且因具体企业具体分析。
2.未将考核评价方法告知被考核者,即在实操过程中,是采用关键事件法、360°考评法、交替排序法还是配对比较法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被考核者对此也不知情。
3.考核过程中缺乏相关人员监督,即对工程人员的考核都是以一定周期进行的,它表现为缺乏各层级间的相互监督、缺乏考评的动态跟踪。
4.考核结束后无具体考核依据记录,即在考评过程中,未能及时收集与考评相关的依据,更有的企业,根本未设立绩效目标、绩效标准,尚谈考核依据的记录。
5.考核中不能针对问题进行指导,对于不同见解不能开门见山,即缺少有效的沟通机制,各考评与被考评主体之间不专注于解决问题本身,对于所持对不同见解,不能坦诚相见,存在相互包庇现象。
6.考核结果未运用于与绩效奖金和晋升挂钩,存在不公平现象,即对于绩效考评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考核的目的不是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而是为了约束员工的行为,普遍存在考核过程缺乏相应程序,这也助长了组织的官僚作风,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7.上级领导重考核过程,轻考核结果,即领导者为了盲目追求企业盈利目标而忽略了应用考核结果对企业进行自查自检的过程。
8.考核者缺乏相关专业性,即考核者在某一领域并不专业,在考核过程中存在的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屡见不鲜。
9.被考核着对于考核目的存在意识上的模糊,即企业缺乏对绩效文化的营造和宣传,部分员工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作用,从而造成对绩效管理缺乏重视。
10.考核过程存在主观臆断现象严重,即考核并没有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在操作上存在随意性严重,造成考评的严肃性大打折扣。
笔者将物业管理工程人员绩效考核现状的普遍性问题归纳为以下四点:
1.建立物业服务企业考核体系迫在眉睫。物业服务企业业务领域的拓宽使得绩效考核成为一种必要。通过对以上企业管理人员访谈后发现:真正良好实施绩效考核的物业服务企业凤毛麟角,超过近80%以上员工不理解什么是绩效考核。
2.绩效考核指标缺乏量化和考核标准。物业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多数考核指标均为定性指标。
3.考核缺乏系统性。即大多数管理者采用经验主义来设立考核标准,造成考核标准过于主观、标准不清、语言含糊等问题比比皆是。同时,也没有对考核者进行告知和辅导的过程,导致员工对考核缺乏了解。
1、绩效考核的概念
绩效是指员工从事工作所产生的成就和效果。一般分组织绩效和员工绩效。组织绩效是指企业运营管理成效。个人绩效是指个人完成本职工作的成果。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就是通过监测、考核等管理手段提高个人绩效,从而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
2、绩效考核的意义
绩效考核是推动个人业绩与企业业绩目标一致、同步提高的管理工作,其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监测企业目标发展完成情况,并加强过程干预;二是有利于企业上下聚焦核心目标,提高工作效能,促进发展;三是有利于合理分配薪酬,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不同等级的薪酬,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促进企业良性经营;四是有利于通过考核发现核心人才,提高人员效率,提高企业人才素质。
3、绩效考核的原则
一般来说,绩效考核的设计和实施必须坚持客观公正、全面严谨、责权利相适应、可操作性四大原则。客观公正是指指标设计科学;考核过程民主、透明;考评人员公正评价等。全面严谨是指考核内容要全面,充分体现员工德能勤绩方面,考核过程要坚持原则、严格量化。责权利相适应是指考核结果运用要科学合理,与员工薪酬分配、晋升结合起来。可操作性是指指标计算、程序落实、结果运用全部都能在管理工作中体现出来,不脱离企业实际、不过高增加管理成本。
4、绩效考核的一般方法
通常,绩效考核有以下办法:1、目标管理法:设立重要工作目标,由员工对工作进度和绩效进行自控和自评。2、比较法:在设立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对员工业绩进行比较,确定排序。3、KPI关键指标法:由企业明确关键指标,对不同责任单位按不同维度细化考核内容,并相应给予不同权重。4、360度考核法:从不同层面来考评员工绩效,包括德能勤绩收集员工表现和员工满意度等。
二、电力施工企业考核工作当前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电力施工企业绩效考核的特点
1、人员结构复杂、业务要求层次较多
作为电力施工企业,员工分为技术、管理、支撑三类人员,但因施工环节复杂,每个环节每个岗位上人员素质和要求不同。从技术类人员来说,有外聘引进型专家、高级总工、中级助工以及普通技工,且每一层面技术人员,根据施工难度和技术掌握程度不同,呈现出的绩效有较大差异。从管理类人员来说,有项目管理、工程管理、验收管理、内部事务管理、商业管理等不同岗位,每个岗位有着不可比拟和替代性,绩效考核的需要有不同维度和方法。从支撑类人员来说,有材料支撑、系统支撑、综合支撑等人员,这类岗位不同技术和管理岗位,以满意度为考核重点。
2、员工分布分散,信息收集有效性不高
企业本身是以施工为主,人员随项目分布和流动,按月或按季收集绩效考核信息、实施绩效沟通和评价受时间、地址限制,信息汇总、传递不能及时,影响绩效考核结果和结果运用。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核指标体系不够聚焦重点
不同层级、不同职责的员工均采取内容相似的指标,没有按责任区隔,没有进一步聚焦岗位职责和岗位目标。同时,目标都过于笼统,没有细化,不利于员工理解和执行。这导致考核标准与岗位要求不完匹配,工资分配容易出现平均主义。
2、考核沟通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沟通机制未完整全面,未形成计划、考核和结果全过程的双向沟通机制,且受到人员分布分散、工作时间不一致等因素影响,沟通机制无法落实到地,导致考核人与被考核人对工作目标的期望值不能达成一致,影响被考核人的积极性、也增加了管理难度和成本。
3、教育培训与绩效考核需要紧密结合
目前,我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大多集中在资格、施工技能、学历等方面,针对工作目标的阶段性培训和专题教育,还没完全到位,没有建立与工作目标紧密结合的培训体系,对被考核人的帮助和支撑不多,没有从根本上给被考核人提高工作效能提供通道和途径。
三、电力施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一)建立以KPI为核心的指标考核体系
1、指标体系的建立
需要全面厘清目标任务,从上至下,确定战略目标、年度目标和月度目标。由公司级目标逐步分解至各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再分解至责任人。目标的确定有以下注意事项:
(1)公司级目标以KPI核心目标为主:从技术、管理和支撑三方面入手,汇集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目标,并将其量化,分解至年、季、月。总体指标数量建议不超过20项,以便更好聚焦重点、主题突出。
(2)公司级目标确定后,将这些目标分解至各责任单位,根据这些目标与责任单位相关性,确定考核分值和考核权重。在分解过程中,务必做好各单位考核力度的平衡,不得厚此薄彼,需要一视同仁、力度一致。单位总体指标数量控制在10项以内,对单位的考核按年和月进行。
(3)责任单位目标确定后,由责任单位根据单位内人员岗位、职责不同,再做分解。除了分解KPI以外,为了保证KPI的完成,责任单位需结合实际工作,制订过程管控指标,以便指导责任人逐步完成最终目标。KPI和过程管控指标的分解原则依旧要保持公平公正,每个人的考核指标控制在5到8项以内。对员工的考核按月进行。
通过上述指标体系的建立,确保目标从上至下,全部落实到人,到团队。不得出现指标仅由单位负责、而没有具体责任人的情况。
2、人员岗位的梳理
要保障考核指标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做到指标与岗位匹配,考核方法适合岗位情况,这还需要全面梳理人员岗位。岗位梳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工作,不仅与绩效考核相关,亦与工资体系相关,对绩效考核而言,当前需要进行的具体工作有两点,一是做好岗位编制。根据公司KPI、责任单位KPI要求,结合人工成本以及劳动生产率情况,测算岗位数量和岗位种类,并核定到每个单位,在KPI相对稳定时期,核定的数量相对不变,作为一定时期内人员配置和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做好岗位职责梳理,根据岗位编制情况,全面编订各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和核心指标。岗位说明书作为人员配置和员工落实工作的重要依据,各单位必须根据岗位说明书安排员工工作,不得随意变更、增加或减少员工工作内容,如需变动,须报送人力部加以调整。
(二)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双向沟通机制
提高绩效考核的效果员工和上级领导的双向沟通是绩效考核的生命线。有效、及时的沟通要贯穿绩效考核工作始终。
1、事前沟通
编制年度、季度和月度指标计划时,责任单位KPI考核目标由人力部门初步拟订后,与责任单位沟通,听取责任单位的建议和意见,修改确认,经公司绩效管理委员会讨论后,方能实施。员工的绩效考核计划由部门负责人拟订后,与员工逐一面谈沟通,一方面促进员工理解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听取员工意见,对合理意见,须听取并适当修改绩效计划。要求对员工的事前沟通,每人每月一次。
2、事中沟通
事中沟通主要体现在员工落实绩效方面,主要针对临时增加工作内容、重大重要指标落实情况的沟通以及对长期绩效落后员工的沟通,由上级主管主动与员工沟通,了解其执行进度、执行难度和存在问题,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共同努力解决,确保绩效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3、事后沟通
事后沟通就是结果反馈。每月人力部需要将对单位考核结果与被考核单位核定,核定后再予公布,建议在每月5日前完成。被考核单位再依照结果逐级考核至员工,考核结果除了纸面反馈员工外,考核主管还需与员工进行面谈,将结果当面反馈给员工,在反馈过程中,肯定成绩和进步,说明不足之处,提供今后努力的参考意见等等,促使员工更努力地工作。
考虑到公司人员办公分散的情况,沟通方式建议多种方式,通过电话、面谈、QQ视频、电话会议等多种形式均可。
(三)健全以核心目标为主的教育培训机制
为加强班组员工绩效激励,打通绩效管理的“最后一公里”,2009年,余杭公司在原综合责任制考核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绩效考核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到兄弟单位学习调研并结合自身绩效管理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考核办法和细则,班组绩效管理体系初步形成。2013年底,根据省、市公司全面全员绩效管理的新要求,余杭公司按照“明确定位、强化执行、奋力争先、省内标杆”的企业工作思路,创新班组绩效管理方式方法,开始构建以“4M”为核心的一线班组绩效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绩效管理系统,推进班组绩效管理的深层次应用。“4M”即理念体系(Mind-set)、管理体系(Management)、评价指标体系(Measurement)和激励制度(Motivationg)体系。
“4M”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坚持五项原则,构建班组绩效理念体系
绩效管理理念是班组绩效体系的灵。余杭公司经过探索、总结,确定了五项原则:一是坚持公平公开,工作计分标准对员工公开,严格按照计分标准统计工作数量;二是坚持客观公正,根据相关工作记录确定工作数量和质量;三是坚持科学合理,充分考虑工作难易程度的差别以及不同员工工作水平;四是坚持自主管理,班组内工作绩效记录统计由班组负责;五是坚持沟通反馈,由单纯的单向考核向双向绩效管理转变,建立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考评、绩效反馈的全过程管理。
绕三个建设,构建班组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是班组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余杭公司着力在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监督体系建设方面构建班组绩效管理体系。
(1)制度建设方面,以《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绩效管理办法》《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月度绩效考核细则》《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2014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细则》为总领,以《班组绩效管理办法》为核心,形成班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2)组织机构建设方面,余杭公司各单位成立本单位的二级绩效管理工作小组,负责班组绩效的日常管理。各班组结合班组长负责制和班委会民主管理的要求,成立本班组的三级绩效管理工作小组,设立兼职绩效管理员一名,班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绩效管理工作。
(3)监督体系建设方面,余杭公司人力资源部为绩效管理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绩效考核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实施,指导班组三级绩效考核办法的制订、执行和日常考评工作,负责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党群工作部为绩效考核的监督部门,负责监督绩效考核办法公开、公正、公平实施。余杭公司工会为绩效考核投诉受理部门,负责协调和处理对考评结果的分歧和投诉。
设置两类指标,构建班组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立是班组绩效管理工作的核心。余杭公司设置组织绩效评价指标(应用于班组年度绩效定级)和个人绩效评价指标(应用于班组员工绩效考核)两类指标,构建班组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1)班组年度绩效定级主要是将绩效管理与班组建设相结合,将标杆管理理念向班组建设范畴延伸,开展班组年度定级工作。余杭公司班组定级分标杆班组、A级班组、B级班组、C级班组、未定级班组,共5个等级。班组定级工作遵循“班组建设常态化管理、关键指标动态化考核”的核心思想,在班组基础建设、安全建设、技能建设等8部分内容实行常态化管理,设置通用标准8大类共187项指标,及专业标准10大类共154项指标。在班组安全生产、遵纪守法、稳定等几方面建立关键指标,设置4大类共26项指标。班组关键指标实施动态考核,关键指标一旦打破将被立即取消定级称号,降为未定级班组。
(2)班组员工绩效考核根据省市公司要求统一实施“精益积分制”考核。班组精益积分库由各班组根据实际情况,召集各工种代表集体讨论协商,根据实际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分门别类,形成了一个班组内部统一的,均认可的积分库。指标主要包括工作业绩指标(包含岗位职责指标(PRI)、岗位胜任特征指标(PCI))和工作态度指标(WAI)两个方面,以工作业绩指标为主。在具体工分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各单位结合各自的情况制定,运维检修部(检修建设工区)主要以工作票和操作票为依据,实行工分计算。变电专业主要按照值内工作、各值分配工作、日常工作、变电所投产、单项得分、班组加分等6部分计算工分,班组长得分为班组值长及以下岗位人员得分的平均值。输电专业以计划管理、安全管理、基础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大修(指立塔、架线施工)、有主业扩、基建工程管理、科技与教育培训、物资材料管理、精神文明、车辆管理、工效管理等为主要考核内容。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根据工作实际,将台区经理与班组其他人员区分,建立不同考核方式。台区经理以给定固定的分为主,以台区各项指标、优质服务及工作质量等完成情况扣分方式。其他人员以基本分+日常工作积分+工作质量扣分的方式开展。
落实两项激励,构建班组绩效管理激励制度
绩效激励是班组绩效管理工作的落脚点。余杭公司绩效激励包括班组组织绩效激励和班组员工个人绩效激励两部分。
(1)班组绩效激励方面,余杭公司加强班组定级结果的运用,将班组成员的奖金系数与班组定级结果挂钩。以B级班组为基准,B级班组成员月度奖金系数维持现有系数不变,其它各级班组成员月度奖金系数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被评为标杆班组,班组长就享受中层副职的奖金系数,普通员工享受副班长的奖金系数,以充分激发班组成员工作积极性。
以调控运行班2013年班组定级为例对表1进行说明。调控运行班2013年定级为标杆班组,2014年全年班长的奖金系数由原来B级班组的1.25调整为1.4,职工的奖金系数由原来B级班组的1.0调整为1.15,班组2014年全年奖金将增加14.9万。
表1 班组定级奖金系数调整表
班组定级结果 标杆 A级 B级 C级 未定级
供电服务站站长 1.45 1.35 1.3 1.25 1.15
班长 1.4 1.3 1.25 1.2 1.1
供电服务站副站长 1.35 1.25 1.2 1.15 1.05
副班长、供电服务站主管、供电所班组主管 1.3 1.2 1.15 1.1 1.0
职工 1.15 1.05 1.0 0.95 0.85
(2)个人绩效激励方面,各班组根据余杭公司二级单位下达的月度绩效考核奖惩额度,结合员工积分情况、责任大小、质量高低、任务轻重等实际情况,拉开分配差距,突出对重要岗位、承担重要责任的激励,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员工个人考核分数与月度奖金发放相挂钩。仍以调控运行班班组全员绩效管理系统7月份录入信息统计,班组累计登记绩效项目423条。7月份个人绩效最高分113.73分,最低分72.16分,平均分94.12分,奖金最高者与奖金最低者相差近千元。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可以清晰、直接地反映班组员工的工作量,体现多劳多得的理念,同时通过记分库的合理设置,班组成员积分差距也在合理范围。
开展班组绩效管理取得的成效
提升员工执行力,拓宽人才培养通道
班组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打通了绩效管理“最后一公里”,实现全面全员绩效管理全覆盖,使班组人员转变了思想观念,明确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了生产职能,强化了执行力,促进了良好班组文化的形成,有效推进余杭公司各项任务和指标按期保质完成。
绩效测评手段的应用,使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岗位调整、动态培训相结合,为人才成长搭建了平台,促进了人力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以工作结果和业绩说话,给“肯干、想干、会干”的员工提供上升的职业通道,调动了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各类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长,员工整体素质逐步提高。
注重班组争先创优,班组成果亮点纷呈
通过“关键指标动态化管理、班组建设常态化管理”,余杭公司班组在基础管理和重点建设上有的放矢,把班组建设和绩效管理两项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落到实处。通过班组绩效定级考核,使班组成员的利益与班组建设工作紧密联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提高了班组成员参与班组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013年,原检修(建设)工区输电线路运检班获评省公司五星级班组,同时获评四星级班组10个、三星级班组25个。余杭公司QC小组活动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以来,余杭公司班组QC成果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4个,省级奖项11个,市级奖项9个,共有4个班组荣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1个班组评为“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发明专利3项。
开展班组绩效管理的思考
要处理好绩效管理“工作导向”与“学习导向”的关系
众所周知,绩效管理是工作的重要推手,在工作中具有目标导向和指挥棒的作用,绩效考核是评判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的重要手段。但要注意的是,职工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发展才是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职工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曲折前进的过程,可能在承担部分较高难度工作时出现纰漏,没有完成预定的绩效指标。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正确认识职工成长中的学习代价,处理好“工作导向”和“学习导向”的关系,注重职工特别是年轻职工的培养锻炼。在操作层面可以设置“基础指标”和“提升指标”。通过基础指标的设置,确保基本工作目标的完成,同时对职工考核差距做到有效控制,这个层面注重监督和处罚;通过提升指标的设置,激励部分员工承担“跳一跳够得着”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这个层面注重引导和奖励。
关键词:工程签证;工程造价
工程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在施工期间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发生变化情况的真实记录和证实,是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就工程量增减内容核定的认证,是履行合同的补充和工程结算的依据,应坚持实事求是、签证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符的原则。严格执行三方签证制度,所有的工程现场签证必须经施工合同内明确的(或经单位授权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三方共同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或报备建设单位的授权项目章)方为有效。
1 加强签证管理的必要性
工程签证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工程签证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签证的的准确性、合理性、规范性对于提升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工程现场签证的审计监督,分析和评价签证管理的政策健全性和执行有效性,对工程现场签证管理活动进行合理评估并提出建议,提高建设管理水平提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 目前工程签证中存在的问题
2.1 更换站点未做设计变更,施工时直接以新站点替换原设计站点
如:某市2010年GSM第二期三阶段市电地线引入工程,该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的施工67个站点,合同金额为400000元,实际施工65个站点,施工费528874元,超合同金额32.22%,合同中晋江大桥等21个站点与实际施工的宏源生态园等19个站点不一致,无相应的设计变更手续。
2.2 基站主体结构的工程变更,仅出具工程变更签证,未经设计单位出具变更图纸,工程建设存在安全隐患
如:新塘杏坂二层全业务机房工程原设计图二层为雨篷,变更为设备平台,需在二层结构的①、③轴增设挑梁。改变原建筑结构,无设计院出具的设计变更单,结构变更会涉及到结构安全问题,必须经得设计院同意出图后才可以变更,以免出安全事故后后果无人负责。
2.3 签证程序不合规,影响签证的真实性
事后补签证,对现场签证内容往往事后难以查证,影响签证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对建设各方而言,都应尊重事实,施工企业应及时报请,监理及建设单位应及时核实把关做好记录,完善手续,以免由于时过境迁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且可避免现场签证日期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审计人员产生疑问的情况。
工程的签证手续不严谨,签证内容存在涂改现象,且涂改部分无相关人员签章。签证工作内容均有划改签证数量(既有划减也有划增)无签字、涂改液修改施工地点及材料型号未签字等现象,涂改部分无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签字字体不一致。抽样现场签证单,发现部分现场签证单内为项目经理手写签字,部分使用项目经理淡黑无框手写体私章,此类私章盖章效果与传统的用墨盖章效果不同,与复印或打印效果无显著区别,容易被施工队模仿冒用。
2.4 通过签证的形式补贴客观原因造成工程量增加的费用
溪美东山洋基站机房及30米单管塔工程,该基站位于公路边,实际并未产生二次搬运费,但在结算书中通过签证计取了20873元的二次搬运费,经现场访谈及勘察,因建设地点迁址移至公路边,原征地位置已开挖四个桩洞,签证中的二次搬运费是用于赔补施工单位这部分工作量,在相关签证材料中,监理人员未能对该补贴签证原因进行说明,未能对该部分工程量补贴金额的准确性进行测算。
签证时间拖延、事后补签证,签证内容含糊、描述不清造成签证内容无法核实,给施工单位机会有利可图。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大幅增加,同时在工程结算环节产生纠纷的法律风险。
2.5 竣工图和签证数据与现场不符,监理对签证内容未严格把关,影响签证的真实性
施工单位直接将设计图纸作为竣工图纸盖竣工章,监理人员未按合同约定履行相应的监理职责,直接在图纸上签字,未对工程量真实性及准确性进行核实。如荆东工业区基站设备安装工程竣工图和签证工作量套用设计图,与实际现场情况不符。该站点设计图和竣工图见图1所示,其中RRU(图1标注3位置)安装6台,分别在机房左边前侧2台、左边后侧1台、右边前侧2台、右边后侧1台;综合柜(图1标注1位置)1台,安装在机房左前侧;工程电源引线均进入电源柜(图1标注2左位置)。本次审计经现场勘查,安装RRU和综合柜及电源引线与竣工图不一致,现场安装位置见下图2,其中安装RRU(图2标注3位置)6台,分别在机房左边前侧2台、右边前侧4台;综合柜(图2标注1位置)1台,安装的机房后侧右边;工程电源引线均进入电源柜(图2标注2右位置)。
图1 设计、竣工设备平面图
图1 设计、竣工布线平面图
图2 现场设备平面图
图2 现场布线平面图
3 加强对工程签证的管理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项涉及工程建设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系统性工作,其前期设计编制、方案选择,施工过程的签证管理阶段,施工后竣工资料编制等关键环节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现提出以下管理建议:
3.1 完善施工阶段管理制度,加强签证管理标准制定
收集现有的管理制度,签证管理方面文件仅有公司于2009年《基本建设工程现场签证管理办法》(闽移行[2009]27号),且该签证管理办法适用于基建项目。针对通信工程的签证管理办法,无相应的签证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部和监理在现场签证方面无相应的理论指导,签证的个人随意性较大,签证质量得不到保证。
公司工程建设部应定期制订和工程现场管理相关办法和签证管理办法,建立现场签证模板,及时将相关办法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宣贯,必要时,组织监理单位进行集中授课培训,进一步明确建设单位随工人员和监理单位在履行现场监督责任的权利和义务。
3.2 结合绩效考核,加强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信用管理
根据目前签证中存在的问题,发现现均与施工单位有关,而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也存在不可推卸的工作失职,建议工程建设单位加强对工程服务类供应商的管理,完善信用管理体系,加强供应商考核,提升供应商服务质量。
依据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绩效考核评分标准,建议工程建设部应加大对设计单位考核内容中“现场勘察”、“图纸”此类内容的评分标准权重,并将其重要性与设计单位进行宣贯,提高设计质量,优化设计方案。设计单位对建设地点的现场勘察对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有很大的影响,设计图纸绘制的准确与否对工程建设及工程造价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议工程建设部应加大对监理单位考核内容中“人员数量、素质”、“质量检查”、“验收管理”此类内容的评分标准权重。建议通过开展信用等级评价,有效促进供应商履约守信,有利于督促隐患的整改落实,保证项目建设安全、质量、进度、稳定。
3.3 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定期交流培训
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公司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基本上同时兼任工程造价管理,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在签证时对造价控制管理考虑不周,签证盲目性强,亟需不断提高个人业务技术水平。同时,现场管理人员有现场签证的权力,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要尽职尽责,在客观公正合理地对待施工单位的同时,最大限度维护公司利益。
4 结语
年7月全省水管体制改革验收工作结束后,大部分水管单位在落实改革政策、维护职工思想稳定和提高水利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少数县(市、区)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出现反复,水管体制改革政策没有落实到位,一些遗留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一些水管单位职工上访,影响国有水管单位正常的管理秩序。因此,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对国有水管单位的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行再检查、再落实,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当前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
当前,全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整体效果较好,但与国家、省关于水管体制改革的要求仍有较大距离。下一阶段的重点要按照水利部关于今年水管体制改革全面到位的要求,巩固现有改革成果,解决改革遗留问题,加快落实已出台的改革政策,积极稳妥推进水管单位内部改革,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一是足额落实“两项经费”。年底前,各设区市、各单位要将“两费”切实落实到位,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政府承诺分年到位的地方,要对照承诺文件落实应到位的经费。各设区市水利(水务)局要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努力提高“两费”落实比例,保证公益性管理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及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按计划足额落实到位。
二是大力推进内部改革。完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竞争上岗,推进管养分离。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积极解决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证国有水管单位各项改革顺利推进。
三是积极探索深层次改革问题。在推进管养分离,深化内部改革的同时,大力培育维修养护市场,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探索公益性资产的有效管理方式,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
二、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改革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水管体制改革是水利管理的一次大变革,对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和水利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各地要抓住改革的契机,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改革工作不松动,改革政策不打折扣,圆满完成改革任务。
1、落实领导责任制。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承担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主要部门,要勇挑重担,一如既往地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主动与发改、财政、编办等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和配合,有序有效引导广大水管单位干部群众参与改革,支持改革,形成改革共识与合力。要把改革方案落实情况纳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对改革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要严格责任追究。
2、继续实施挂钩政策。为加大水管体制改革的落实力度,省水利厅将继续实施水管体制改革挂钩政策。按照赣水字、1号文件要求,继续采取把水管体制改革与中央补助资金项目、省水利基建投资项目、省水利事业费投资计划挂钩的措施。对水管体制改革推进较好的,在资金上适当给予倾斜;对进展迟缓、改革质量不高的,在资金安排上进行调控。
3、继续实行水管体制改革督导和通报制度。对因工作不力,导致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滞后,改革措施不落实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作通报批评。
三、做好水管体制改革督促检查工作
【关键词】工程建设;监督;策略
工程建设监督是建设监理单位接受业主的委托和授权,根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以及工程建设合同进行的旨在实现项目投资目的的微观监督活动。当前的工程建设监督工作的目标为:健全法规,创新监管机制,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全面提高工程监理行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竞争实力,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代工程咨询服务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工程监督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工程建设监督工作既可以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各个阶段,也可以是工程建设的某个阶段。不论是参与哪个阶段的工程监督,建设监理单位都要确立地位、摆正位置,有效地开展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做好工程建设中的监督工作。
一、监督部门要明确目标,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
1.工程建设监督部门要与建设单位真诚交往
工程建设单位要与监督部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要开拓创新,推进发展,积极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想办法,谋发展。工程建设监督部门要认真负责,勇于承担责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质量服务水平,不论工程大小,供材条件优劣,中心要至始至终服务工程需要,做好优质的服务。另外,监督部门要主动沟通,特别是对不喜欢自己或反对自己或自身不喜欢的合作者,更要真诚相待,加强交流,将不利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促进双方的长期合作与发展。
2.利用自身优势主导工程管理
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快速上升趋势,工程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地位会不断增强。但是,我国目前的工程建设投资体制的变化使原有的工程建设管理己经不适应现在的生产方式,因此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再加上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效率低,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致使工程建设监督不到位。作为现场监理部,面对以上问题不能只是应付,在原则问题上更不能让步,要主动出击,发挥自身在管理和技术上的优势,去主导工程管理。
二、加强工程监督部门的内部管理
1.不断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搞好工程建设监督工作的关键。抓好制度建设,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任务。工程建设监督部门内部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来指导工作、规范行为、明确职责,同时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工程建设监督部门的某些制度之所以存在缺陷,其原因往往在于违背了科学发展的原则。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为指导,本着务实的态度加快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工程监督部门在进行工程建设监督和管理的同时,还赢定不断建立和健全工程建设监督和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及工作标准,形成工作例会制度、对外行文审批制度、监理资料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及监理知识、专业技术的学习和绩效考核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生活管理制度等。
2.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加强对工程建设监管人员的管理,提高监管队伍素质,增强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以保证正确履行工程监督职责将十分必要。一要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全体监督人员要认真学习新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手册》,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执法能力。二要严格执法。工程建设部门的领导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全体监督人员的思想动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狠抓工作任务落实,监督人员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加大执行力度,坚决杜绝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发生。三要建立考核制度;制定对项目监理的每位成员的考核目标,量化考核内容,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实施以项目为单位的奖惩,增强监理人员的责任心。建立完善这些制度和机制,可以挖掘潜力,激发从业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其竞争意识,有利于监理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三、推进行业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建设监理制度逐步成形。然而,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知识和科学技术也是日新月异,所以国家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社会。因此,工程建设监督部门面对整个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所处的个体环境特点,也需相应作些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环境特点。有条件的大型监理企业要尽快与国际接轨,从而尽快成为能够与国际咨询顾问公司相抗衡的工程项目管理型企业,为社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咨询服务;大多数中小型监理企业应加大改制改组力度,逐步发展成为非国有经济占主导的中小型专业化监理企业,形成独具特色、规模适应、专业性强、机制灵活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监理企业;中小型企业要将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作为其主要服务内容,重点做好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理工作。同时,推进工程监理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广泛吸收多种所有制资本,加速企业民营化进程,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
四、监督部门要不断提高素质,有效履行职责
1.提高监理队伍素质
提高工程建设监督人员素质是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加强监理队伍建设的根本。为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监理队伍建设,提高监督人员素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进一步强化组织学习。工程建设监督部门可以通过采取自学、集中学、专题辅导等各种形式加强学习和理解,深刻理解、正确运用和全面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使各级监理人员掌握法律法规确定的办事程序、手续和制度,在业务工作中坚持依法办事,不断提高业务规范化水平。二是各级监理机构加强建立严格的培训考核制度,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推进监理队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研究问题、布置工作、办理业务、收取费用、建章建制都要以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严格执法,照章办事。
2.严格统计和分析,保证好资料真实
施工资料本质和核心是反映真实、分析真情、探求真理。工程质量等级的评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资料记录,同时存档的原始资料,是以后工程质量查证的主要依据。监理部门不能只听信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的单方面理由,要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图纸、变更等进行合理的分析,看提供的资料是否真实,必要时亲自取件检验;对报验的工程及时索要资料,核对后填写认可通知。我们坚决抵制各种弄虚作假行为,提倡把好资料真实关,维护监理的严肃性,加强数据的深度研究和科学分析,增强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工程建设监督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抓紧抓好的重大任务,各职能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依法对工程质量、安全、施工许可实行统一监管,彻底消除监管上的 “偏、漏、粗”问题和管理缺位、不到位问题,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管理部门和施工企业都要积极抓好建设领域科技创新工作。探索和研究推进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新工艺、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徐伟,金福安,陈东杰.《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工程质量;因素;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施工阶段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可归纳为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五大方面因素,其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带有复杂性、多变性、可控性差等特点,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由于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处于不同的地点和环境,不像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成套的生产设备、稳定的生产条件、规则的生产流程等那样便于管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可控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因此,施工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工作的最终反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只有事前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严加控制,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严格按建设规范控制质量,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达到预定目标。
一、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在质量控制中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这三个阶段构成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事前控制就是要加强主动控制,要求预先针对如何实现质量目标进行周密合理的质量计划安排,事前控制包括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和质量活动的准备阶段控制。事中控制是针对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控制,事中控制包括自控和他人监控两大环节,自控主要是质量产生过程中的自我约束行为,他人监控主要来自内部管理者的质量监控和外部力量的监控,当然加强自我监控是至关重要的。事后控制是指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偏差的纠正。这三大过程控制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过程,不是孤立和截然分开的。全面控制是指建设工程各参与主体的工程质量与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任何一方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根据“过程方法”的管理原则,按照建设程序,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各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的具体质量活动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员参与质量控制是指利用目标管理这个重要手段,对参与工程建设的各不同主体进行质量控制,总目标必须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岗位。
二、对工程质量要素的控制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参与建设工程的各类人员包括管理者和作业者的生产技能、身体状况、专业水平、道德品质、法制观念等方面的个体素质。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应当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和为社会、为用户服务的观念。其次,是加强人的素质培养。要求管理层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完善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质量观念。
2、材料因素
材料,是工程实体组成的基本单元,基本单元质量构成工程实体质量,每一单元材料的质量均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工程实体质量就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因此材料事前控制就十分重要,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完善材料控制制度,建立监理项目机构材料监理控制细则。必须对材料质量标准、材料性能、材料适用范围有充分的了解,对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供应商的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资质审查,必要时可到生产厂现场考察,对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按有关规定检验和见证取样和送检或开箱检查,认真审查材料的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不合格材料杜绝在工程上使用。
3、机械因素的质量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形成建筑工程产品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从工程质量的角度出发,监理工程师必须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工程特点、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管理能力,使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能够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并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使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计划及使用能够而满足工程质量及进度的要求。
4、方法因素的质量控制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的目标实现。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造价、质量目标;施工部署与方案;季节性施工技术;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施工技术措施等。每一个内容都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监理工程师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时,要分析其工期、造价、质量的三者之间关系是否合理,有否质量预控措施以及针对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施工部署与方案能否满足工程实体质量要求,季节性施工采用措施是否合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能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审查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而做出更详细的施工措施。是对工程中具体技术问题确定明确的施工步骤、控制工程质量的方法以及做出如何选用材料、如何检验材料的具体要求。监理工程师在工程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在重要或关键部位施工前及早协助和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方案,并对其进行审查。在审查时,监理工程师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全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促使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工艺上先行、经济上合理,符合国家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工艺的控制是指对在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其中,施工工艺是否先进合理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施工工艺是否合理可靠也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安全;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环节。往往是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对施工方案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全面正确地分析工程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资料,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2)制定合理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前者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后者包括施工区段划分、施工流向及劳动组织等。
(3)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临时设施,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图和各阶段施工平面图。
(4)选用和设计保证质量与安全的模具、脚手架等施工设备。
(5)编制工程所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专项技术方案和质量管理方案。
5、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
环境因素主要指工程施工现场的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和劳动环境等因素,其对工程施工质量能产生重大影响,且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遇到气候条件变化情况,又未预先准备预防措施,将影响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因此,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环境的具体情况,对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对环境因素控制是与施工方案控制是紧密相关的。
环境的因素对工程影响涉及范围较广,复杂而多变,监理工程师在进行环境质量控制时,必须根据工程特点全面考虑,综合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
三、做好监理工作的关键要点
1、在赢得信任的基础上充分行使监理职权
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一要建立各级负责人的连带责任制度;公司领导对总监,总监对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一般监理人员,不仅要负技术的连带责任,也要负管理连带责任,这样将责任层层分解,各级有份,对避免出现违规行为有较好的作用。二要建立信息反馈制度:由公司制度规范的信息反馈表格,取得甲、乙双方对监理人员的监督。还可以建立巡视督查机制,设置专人对各项目、各工地监理人员进行随机巡查。从而既可提高业主和施工方对监理单位的信任度,又可约束监理人员守法从业。三要建立考核制度;制定对项目监理的每位成员的考核目标,量化考核内容,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实施以项目为单位的奖惩,增强监理人员的责任心。建立完善这些制度和机制,可以挖掘潜力,激发从业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其竞争意识,有利于监理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严格内部管理,加强项目监理机构素质建设是赢得业主信任的基础。加强行风建设。内部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来指导工作、规范行为、明确职责,同时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项目监理部在开展监理工作的同时,要建立和健全项目监理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及工作标准,形成工作例会制度、对外行文审批制度、监理资料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及监理知识、专业技术的学习和绩效考核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生活管理制度等。
2、强化监理深度和力度,力争控制目标的实现是赢得业主信任的保障。
及时、适时做好施工图的熟悉、审阅工作。监理单位在收到全套施工图纸后,监理公司要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审阅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熟悉图纸细节,明确工程监理的关键部位,对控制目标进行分解,编制分项工程、关键部位监理旁站规划及实施细则。施工图审点是:施工图是否符合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图纸是否符合现场和施工的实际条件,深度是否达到施工和安装的要求,是否达到工程质量标准;对选型、选材、造型、尺寸、关系、节点等图纸自身的质量要求的审查。
质量是工程项目的核心,质量控制是监理工作的重心。应该从提高工作质量入手做好质量控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对材料的控制,坚持先会同业主、承包方共同考察,优选供货厂家,主要材料进场要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同时原材料要求按规范规定严格取样送检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场。对于混凝土配比要求严格计量,当采用现场搅拌时,要注意抽检塌落度是否符合配合比设计的要求,要注意观察混凝土外观质量。
结束语
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极为复杂过程,工程质量受“人、材料、方法、机械、环境”五大因素的影响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监理工程师应该提前分析这些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进行主动控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进一步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国弘. 建设项目监理模式的变革及途径[J]. 森林工程,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