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械设计与原理范文

机械设计与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设计与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机械设计与原理

第1篇:机械设计与原理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目前的企业生产中,存在着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对城市环境的整体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研发人员在进行机械设计的时候,从环保节能的角度出发,设计出具有节能效果的机械产品,进而促进城市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基于此,本文对目前机械设计中的节能原理进行了研究,之后分析其节能机械的应用。

关键词:

机械设计;节能;原理;应用

0引言

在目前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在使用机械产品的时候,更加重视其节能效果,以此来有效的避免其在生产使用的过程中,对于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以及对于能源造成的巨大消耗。对机械进行节能设计,需要相关的研究人员按照国家环保节能的各项标准,合理利用节能原理,进行机械设计,以此有效的实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促进企业可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1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

机械产品,在进生产的过程中,其进行的能源消耗功率,主要是通过工作中的有效功率,以及损失掉的功率,来具体表现的。通过两种功率的和数,可以将其具体的消耗功率,使用公式来表示:NM=NSF+NCF+NR+dTdt。在这个公式中,其中的NM表示的是在运行过程中,其全部的功率情况;其中的NSF表示在其他的作用力之下,其设备出现做功,之后出现的功率情况;其中的NCF则表示的是设备运行中的有势力,进行做功之后,出现的功率;NR可以用来表示设备生产中出现的无功功率;最后是dTdt,其动能出现变化的功率情况。使用该公式,其具体的节能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根据机械设备的势能,进行设备的节能。机械设备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其势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其发生变化的时候,该部分的势能,将不会发挥出生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节能设计的时候,需要将该部分的势能,进行有效的转化,并将其发生变化的范围,进行相应的缩小,继而使得势能消耗功能,可以最大化的实现降低,以此避免能源的浪费情况。其次,是针对其设备的动能,进行的节能设计。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有着较多的因素,对其动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使其消耗的功率数不断升高,造成能源的浪费。因此在节能设计时候,需要注意机械生产的摩擦力,控制其制动力,进而促进其节能作业。最后,需要对设备的消耗功率,进行有效的降低。机械设备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将会产生较多的无用的功率,可以在节能理念的指导下,对该部分的功率,进行合理的降低,进而实现节能的目的[1]。

2基于节能基本原理的机械设计应用研究

2.1在加工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加工企业在使用机械设备,进行生产的时候,其轴承出现的变化,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使用节能原理,对其设备进行设计。可以在设备中,添加飞轮,以此借助轮巨大的转动惯量,实现对其轴承变化情况的控制,进而使得机械设备可以减少其能源消耗的功率,进而促进其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各项功率变化的差值数的均衡化,最终实现设备的降耗节能[2]。

2.2在升降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升降机械设备运行的时候,通常会借助于大量的能源,来实现设备的有效运转,因此其对于能源的需求量较大,其造成的能源浪费情况也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节能设计,以此来显著的降低消耗的情况。升降机,在运转的时候,其消耗的功率,主要体现在货物的上下运输上面。在此压力的驱使下,使得升降机可以实现有效的运转。因此针对升降机的节能设计,需要对其具体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进而实现节能。同时,其使用的材料也需要配合其运行结构的设计,并且需要使用电子控制系统,来对升降机,进行科学的控制,并对其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以此实现节能的效果,并且可以保证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3]。

2.3在大型压路机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大型压路机设备,其在运行的过程中,轮子表面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设备运行中,对于能源的消耗需求量较大。这主要是在进行轮子表面设计的时候,并未根据周期函数,进行科学的设计,因此导致其在实际运行中,会在大范围内出现变化。因此,对其设备进行节能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其轮子的势能,进行相应的缩小,并将其控制在一个较小的区间中,以此来实现节能的目的。

3结束语

企业在进行设计生产的过程中,对其使用的机械产品,进行节能设计,可以有效的改善以往机械产品生产中造成的巨大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情况,同时也可以显著降低其生产成本。因此需要企业在发展中,重视节能理念,利用节能原理来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生产,因此来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钧,范兴,何涛.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的分析与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6):154.

[2]徐伟.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的分析与应用[J].南方农机,2016(07):85,87.

第2篇:机械设计与原理范文

针对当前《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现状,分析其不足,并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并付诸实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模式的改革为适应新形势下对机械类学生机构选型、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OBE;工程教育;《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为了推进工程教育改革,促进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工程师,由专门的职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会)、专业学会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了工程类专业实施专门性认证,工程教育认证强调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行业提出的基本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合格性评价[1,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的三个核心理念:产出导向(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这些理念代表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3]。我国若要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签约组织,就必须基于OBE理念,深化我国的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教育认证体制。《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研究机械的工作原理、构成原理、设计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紧随《机械原理》课程之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机械原理》课程的延伸[4]。基于OBE工程教育认证的12条毕业能力要求及课程规划,《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需培养的主要能力包括:1)掌握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工程问题(毕业要求1);2)具有分析和解释数据,得到合理、有效结论的能力(毕业要求2);3)具有综合运用机械设计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复杂机械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毕业要求3)。本文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能力的上述四条要求,结合近年实践经验,阐述我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模式,并为其《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提供参考。

一、机械传动系统设计能力

《机械原理》内容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对现有机构的学习,包括构型分析、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学习;其二是针对具体任务,利用所学机构学知识,设计传动方案。前者称为分析,后者称为型综合,《机械原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型综合的高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正是锻炼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遗憾的是,传统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体现不出OBE所要求的设计系统的能力,复杂机械系统更无从谈起,因此,改革势在必行。基于OBE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改革使设计题目多样化,调动学生设计的积极性而不限制其思维,并且课程设计只提出最终要求而不限制方法,为了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设计任务,题目不宜太深太复杂,其原则为:题目具有综合性,以运动方案设计为主;题目要覆盖《机械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题目应结合生产实际,是学生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所熟悉的;题目的设计结果应包括两到三种基本机构,也允许选用其他常用机构或组合机构;题目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设计题目确定后,需对已选题目提出三种运动方案,并经反复论证,确定一种最佳运动方案进行设计和分析。这种自由选题的模式可大大提高同学的兴趣。设计方案由学生独立提出,经独立地分析、比较后确定最佳方案,以发挥其主观性、创造力,使学生受到一次真实的设计训练,进而提升其机械传动系统设计能力。此外,改革后的课程设计,学生们可以自由组合,每个小组自由选择设计题目,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设计任务。从选题、论证、设计到最后提交设计成果,共同讨论、研究,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不仅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使他们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作用。这也符合OBE培养大纲中工程毕业生个人能力和人际团队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传统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方案确定之后,其相关运动参数也随之给定,每个学生需要做的就是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利用图解法和解析法对所选机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及力进行分析,并绘制机构运动线图和作误差分析,最后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从本质上来说,这样的设计仅能算一次作业,效果并不理想。尽管学生都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设计任务,但却调动不了学生的设计兴趣,对工程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缺乏深刻理解,谈不上对学生的毕业能力的培养。基于OBE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改革使设计题目多样化,只提出最终要求而不限制方法,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考虑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时间较短,教师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需提前做出安排,如现代工具的使用、软件的学习、各种方法的比较、综合性作业安排等。任务的不确定性导致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学生需要根据所选择任务,基于所学的机构学知识,甚至查阅相关文献去设计解决方案,当多个设计方案确定后,需要比较各方案的优缺点,必然会深入了解每个所设计的传动方案,最终方案确定后,需对其进行结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因有了方案设计的深刻理解,设计的目的已非常清楚,在相应分析时,对方法的选择和掌握自然水到渠成,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明确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不至感觉学无所用。

三、分析和解释数据能力

在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中,第二条毕业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5]。传统课程设计整个传动方案为教师所指定,分析方法固定,无需学生深入了解,只需按部就班完成画图和分析即可,可见,传统课程设计在第二条毕业能力要求上基本没起到培养作用。改革后的课程设计,从设计任务到设计方案的确定,均需要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自己设计传动方案,并需要通过多方案的比较而得出可行方案。在方案确定后,详细设计传动系统时,需要根据实际任务确定各参数,最后对机构进行分析,并对数据进行误差分析。为了更真实地让学生理解数据的意义和正确性,要求学生对所设计的传动方案进行全部或者部分的搭接实验,通过搭接实物并测量参数,再与理论分析数据进行对比,找出误差存在原因,从而得出相应结论。

四、考核方式的改进

评估学习产出是OBE教育模式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如何合理地对各项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对课程的改革及持续改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课程设计所培养能力相对应,《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成绩分为四部分:选题成绩、平时成绩、设计成绩及答辩成绩。各部分成绩分值及考核依据如下。选题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查设计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能力。每个团队均需通过PPT形式,结合参考文献查阅或调研情况,对自己团队的设计任务进行说明,根据所定任务设计两到三种机械传动方案,每个方案中必须包含两至三种典型传动机构,并且必须包含四杆以上连杆机构。根据传动方案是否合理、考虑是否周全、有无创新点、是否实用进行综合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主要依据设计阶段的出勤情况和态度评定,这是设计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初步对毕业要求9中个人与团队能力的培养。设计成绩占总成绩的40%,主要评估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与分析和解释数据能力,根据所选择分析方法、数据分析的正确性、模型建立、运动仿真、简图绘制等进行评价。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20%,各组将集中设计阶段的工作及成果以PPT形式作汇报,主要介绍组员分工及完成情况,组员自评分,搭接视频等,并回答提问,据此评判答辩成绩。通过此类考核方式,对毕业生的能力9(个人与团队)和10(沟通,包括撰写报告和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也起到初步培养的效果。此外,上述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的考核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投入提出很高要求。例如:教师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和心血研究繁琐的教学目标分解和教学方法选择,要求其自身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广博的基础知识面、较强的动手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对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方案及其特点要有充分认识,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比较后,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方案。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而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发现根据OBE教学理念改革后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为学生机械传动系统设计能力、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并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OBE工程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无论是在设计内容,还是在设计方法和评估方式上,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探索,持续改进,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相应的毕业能力,实现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工程师的目标。

作者:曾达幸 李飞 侯雨雷 宜亚丽 郑立娟 张芳芳 单位: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工程教育认证一点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余天佐,刘少雪.从外部评估转向自我改进—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EC2000的变革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28-34.

[3]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第3篇:机械设计与原理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创新能力培养

0.前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创新推动着机械工业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包括信息科技在内的高新科技与传统机械科技的融合,形成了新的概念与思想、新的结构与功能,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机械工业的进步促进了机械工程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对机械工程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在我国,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均开设了《机械设计》课程,它为一般的机械类产品设计提供了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而设计原理、设计方法的创新同产品综合性能的创新是一脉相承。因此,对于机械类大学生而言,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人格的培养就体现的尤为重要。本文将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教学思想、创新理论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和创新综合课程设计等,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目前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提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背景下,受教育资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仍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即教师借助于挂图、简易的实物模型等来说明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由于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差异和学生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达到教与学的共鸣,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部分学生听完也只能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生在下面被动听的应试教育,把设计看作是自己遥遥不可及的顶点,甚至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被动学习,没有创新意识。

1.2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影响创新教育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教学要以目标为起点,又要以目标为归缩。我国在很早就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所以高等学校都具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即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质量目标,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什么是学生的发展能力?我们认为它应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既适应当前又适应未来的能力,而一些专业教师对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陌生,对企业发展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要求缺乏应有了解,对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发展前沿、新技术应用缺乏足够的了解、认识和掌握,缺乏实践经验等,这些因素往往会造成他们对所承担的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从而也就无创新能力教育可谈。

1.3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合理,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职生源素质有了很大的变化,其高考文化成绩大都位于考生群体的中间层,逻辑思维智能优势不突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催生了特殊功能的零件,出现了许多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论。

1.4客观条件的利用和创造存在局限性

虽然有的学生具有创新动机,能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以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老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本课程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思路

2.1教学思想的创新

2.1.1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自古以来,我国教师的职责被限定为“传道,授业,解惑”,它对教师所持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如果教师本身缺乏对认知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自身没有建立起创新教育的意识,对学生创造性天赋和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了解的十分有限,缺少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所需的具体教学策略和技能。只停留于替学生“解惑”,而没有让学生学会和掌握“解惑”。一个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的欠缺的老师,如何对学生所进行创新能力教育。

2.1.2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机械设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传统的课程教学的目标只是要求学生掌握,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创新教育只是作为其中一个内容而非目的。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单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更为重要。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是机械创新的基础,而创新能力是学生进行机械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这就需要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正常的教学活动有机的融为一体。需要把这两者都作为教学目标进行考核和评估。

2.2创新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2.1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教学内容

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是以工作原理—常见类型—失效形式—结构的合理设计—参数的合理选择—必要强度、刚度及寿命计算为教学路线,这种教学内容突出是机构分析和机械设计理论,逻辑性较强,但学生一旦遇到工程实际问题就会茫然不知所措,也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十分有限,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机构分析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以机械设计为主线、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课程体系。该体系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模块十三大项目(如上图),积极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程事例为任务起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归宿,增强教学内容与职业活动之间的联系。新课程体系更加贴合工程实际和人才培养的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4篇:机械设计与原理范文

关键词网络管理;多元化网络管理协议;卫星网络

中图分类号TP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1-0234-01

经过不相同轨道上的不相同的卫星系统,相互连通,所构成的网络,形成一体化和大规模的网络系统,这将完成全球化的资源共享和通信的方式的模式。因此想要一个大型网络的构架能够良好的运作,一个有效的管理协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的(SNMP)管理协议是面向互联网所制定的,(CMIP)信息管理协议是面向开放系统的(OSI)互联体系所定制的,这样一些网络管理的协议不能够满足未来多样化的网络的需求,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网络协议是必要的。

1网络的管理协议的现状

网络管理是通过对复杂的计算机的控制和通信网络的控制,使计算机获取更高的效率及可靠性。现阶段的网络管理的协议主要分两种,一种是通过网络工程中的任务组提出的相对简单的网络管理协议SNMP,另外一类是由国际中的标准化的组织提出的,叫做信息管理协议,即CMIP,这两种协议使用在电信网络与传输控制协议上,并且这两种网络都是C/S型的。网络管理协议因为其易于实现和简单,被更加广泛的使用。但是网络管理协议SNMP是建立在轮询机制上的,使得网络上总会有一些垃圾信息,增加了网络的负荷,这样也使得管理站生成了瓶颈效应,因此就缺少了可拓展性和灵活性,在大型网络中应用是较困难的。并且其管理对象为相对简易的数据项,使得管理信息库就成为了静态的库,即使SNMP无连接的通信变成了健壮性,也就是与管理者的操作是相互不依赖的,当远程出现错误时,管理者仍旧继续工作,等到恢复后,就会发送Trap信息来通知状态已发生改变,这就使得在关键事件的处理上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通信的双方也都不能确保一些重要的操作都能到达对方那里,例如设置操作。

CMIP的设计方法是面向对象,它管理的对象是具有多态性和封装性的,可以产生事件与执行相应的动作,它所管理的信息数是动态的数据库,这就为将被管理的信息提供了存取的灵活性。目前CMIP大多应用在电信的网络上,不过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其在电信的网络上的管理是独立的,其是通过接口来完成对于电信网络的一些管理。并且CMIP还可以提供一些面向连接的服务,但卫星网络的运行状态是很重要的,其决定了卫星见链路要进行不断的切换,而时刻保持着端对端这种连接有代价较大,还有可能增多网络的拥塞程度,使之变成执行网络的管理障碍。CMIP是建立于进程和时间驱动的基础上的,具备强大的处理能力,可以减轻网络与管理者中间的负担,但是同样的配置却占据了很多的资源,其开销较大,所以应用在大型的高处理能力的网络设备上还是比较适合的。

今后的网络反战趋势必将是一体化、大规模的,所以协议必须具备扩展性和简单高效的特点,同时还要能够兼容现有的网路管理协议。所以在借鉴了现阶段的网络协议后,一类新型的多元化网络管理的协议被提出,MNMP将用作实现大规模和一体化的网络管理。新型的网络管理协议具备了多样性和异构性,能够兼容CMIP和SNMP。

2原型的设计研究

2.1MNMP结构的设计

集中式、分布式及分层式是我们所熟悉的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每一种类型都有其指定的功能。依据一体化的设计理念,MNMP建立在了空间,其是在规则层次与对等分布的层次相结合的基础上,地面与地面的规则相一致的一体化的管理体系结

构里。

从逻辑上看,整个体系由地面的NMS控制的中心、SUBNMS分中心、SNMS空间管理结点等结构构成。这个体系合并了最初的三种体系结构的优点,具备一定的拓展性,能够在多样化的环境下提供较好的适应性。

2.2MNMP的信息模型的设计

和管理站之间需要进行互相的通信,所以这两者就需要进行互相了解,也就是要进行共享来管理信息。管理信息可以对管理对象的状态和行为进行描述,而信息结构是信息模型的基础,它制定了被管理的对象的存储结构。

在新型网络的管理协议里,信息结构根据CMIP进行了修改,每个被管理的对象的属性和动作,在类定义时,根据对象允许进行改变属性的值,将卫星网网络的管理所需要的数据都体现为动作,管理端根据动作对被管理对象的竖向进行操作,这就实现了封装性,从而改善了传输量。

3结论

现在多元化的新网络管理协议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体系结构与协议。笔者分析了目前的管理协议,根据卫星网提出的新网络管理协议原型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该协议对于通信模型和信息结构做出了定义,这给未来的关于网络管理的研究做出了好的基础,但是目前仍旧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作研究,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恰当提供服务和协议的效率的验证等。

参考文献

[1]崔骋宇,何东健.基于移动Agent和Web的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2.

第5篇:机械设计与原理范文

关键词:园林设计;施工;协调管理模式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对日常生活及工作环境的绿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园林设计与施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 园林设计与施工中不协调性产生的原因

1.1 设计意图往往忽略实际施工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首先,设计绿化工程时,独具匠心的设计理念很容易忽略施工现场的可实施性,只看到表面的施工环境。园林设计师为了能够创造良好的景观,应追求物种的多样性,力求通过对灌木、乔木等植物的合理搭配和精心设计,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然而在此基础上设计,不能深入探究地质情况,设计图纸中的物种不符合施工现场地质状况等现象,往往导致施工人员很多时候无法完全按图施工,造成园林设计与施工的不协调。其次,一味地追求绿化实时效果,一些本应该重修剪的苗木没能适当地修剪,以致于在追求景观和绿化效果的过程中,苗木成活率不高。总而言之,这种忽略实际施工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的设计意图,不仅导致园林设计与施工的不协调性,还导致工程施工成本大大增加。

1.2 设计师过度重视效果图而忽视工程效果

园林设计过程中,在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设计的效果图,尽管拥有迷人的图片效果,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难度过大、不符合实际,因此,工程效果不够理想[1]。例如,在改造道路绿化的过程中,要求设计师在现有道路绿化状况的基础上,丰富植物层次,因此,实际是将中层灌木和2排乔木应用于现有道路绿化中,实现了色叶物种和常绿搭配,这种设计虽拥有迷人的图片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例如,种植灌木,必须大规模破坏原有的模纹,导致连续性在现有模纹当中遭到破坏,无法实现园林设计的预期效果。

2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

2.1 在施工可行性和经济性基础上进行园林设计

园林景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包括招投标、设计以及施工等,每一个环节对工程整体质量以及园林绿化的效果都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各个环节也处于相互影响的关系之中。针对设计和施工来讲,现阶段,要想提升园林工程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必须增加对该工程实际施工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性的考虑[2]。因此,设计师应做好充分的现场勘查工作,全面考虑当地植物市场状况、植物生长环境、地形等因素。同时,同施工专业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在充分了解园林工程实际施工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工作,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可行性。因此,设计人员在开展工作前,应当首先进行现场调研,单纯依靠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片以及现场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才能够提升设计方案的实用性。

2.2 应用设计指导施工

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首先深刻掌握设计图纸以及设计理念,同设计师充分沟通,正确理解设计师的意图,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工程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拥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审美水平等,同样的设计图纸会创造出完全不同的园林景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对不同的植物树种、色彩以及大小等进行搭配,从而造成施工同设计目标之间的差异。因此,现阶段,要想提升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性,应积极应用督导制协调管理模式,设计师定期深入施工现场,充分了解施工进程和某一阶段的施工质量以及创造效果,并根据设计图纸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以及施工途径进行指导,促使园林施工同设计理念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设计师在深入施工现场的过程中,可以及时给予施工人员相关建议,同施工人员沟通,并及时纠正施工中的错误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应用督导制模式的过程中,设计师同施工人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升园林工程的艺术性,为构建出具有意境美的园林工程做出贡献。设计师同施工人员只有同时身临施工现场,才能够从整体上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以及所营造出来的艺术效果。

3 结论

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对于日常生活及工作环境的绿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园林工程要想实现绿化以及美化环境的效果,必须能够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实现高度的协调性。施工专业人员参与设计,促使设计师充分掌握工程实际限制性因素,从而提升园林设计的可行性。设计人员也应适当参与施工,保证实际施工能够真正体现出设计意图。

参考文献

第6篇:机械设计与原理范文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和谐乃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之所在,它指的是人和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随追求的一种美好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和谐便是美从哲学视角来看,和谐指的是各要素之间保持全面协调以及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而和谐校园,指的是校园中个体与个体、个体同校园环境、个体同社会等其它要素之间的矛盾保持着稳定协调、相互依赖以及健康发展的状态。和谐校园主要表现为:教育的环境领导同教师间、学生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友爱以及平等互利。整个校园凸显以内与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以及稳定有序的表征。

二、体育伦理的内涵

“论”与“理”始为两个词,在《说文解字》中就提到,“论”指的是人际关系体现出符合一定的规矩与准则,并且代代相传;“理”,原意指根据玉体本身的纹路来打造玉器,从而使玉器成形有用,后被引申为协调和治理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所谓“伦理”,指的是人伦关系的道理、条理以及原则,这些道理、条理以及原则直接关联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以及个体同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所谓的“体育伦理”则指的是人们在参与体育赛事与体育活动时所建构起来的人际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置这种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具体而言,“体育伦理”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体育伦理需具备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体育赛事参与者与观赏者均必须遵循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二是体育即竞争,故此,体育参与务必遵循体育竞赛规则,务必在规则所允许的相同条件下,持公平的方式参与比赛与评判;三是体育本身即文化,体育赛事参与者与观赏者均必须凸显体育的文化精神,除却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外,与此同时,还应表现出勇往直前、顽强拼搏以及团结协作的优良体育精神,并且充分展示体育运动力与美的完美绽放。

三、体育伦理与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机结合

第7篇:机械设计与原理范文

关键词:园林建设;绿化;施工;管理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越来越快,而园林设计也成了一个热点问题,园林设计对一个城市的环境、品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一个城市的园林设计就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发展以及建设情况。通过优秀的园林设计、高标准的施工与精细的管理,创造精品工程,并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以满足市民生活的需求。

1 园林设计、施工与管理

1.1 设计

园林设计属于园林工程中的一部分,所以,园林设计的施工、管理也包含在园林工程中。对于每一个园林工程,园林设计都是首先要完成的一项工作。园林设计应明确设计理念,突出地方特色,用建设好的园林案例彰显出园林效果。

1.2 施工

园林工程的施工属于中期工作,也就是在完成园林设计后便可施工,施工是园林设计理念的实践付诸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着重强调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施工进度是园林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重点控制目标之一,它是保证园林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

1.3 管理

园林工程的管理属于后期工作,它主要在于养护已经建设好的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幼苗。对于园林的管理,最关键的是保证植物幼苗的成活率,“种”是短暂的,“管”是长期的,如果设计出了一片优秀的园林地,而对于它的管理却不够到位,最后将严重影响到园林绿化的效果。因此,园林设计固然重要,但同时要重视对园林后期的管理和养护,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才能使园林设计的理念得以更好地延伸和发展。

2 园林设计、施工与管理3方面脱节的主要原因

2.1 设计方面的问题

设计园林时:一方面工作人员有时对工程项目不够重视,随便采取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园林设计工作人员对施工工艺和工序不熟悉,导致在园林布局中对各种植物的搭配考虑不周,给工程施工造成极大的困难。

2.2 施工方面的问题

施工时,施工人员不熟悉设计方案或没有充分领会到设计的正真目的。另外,有些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园林绿化施工验收规定进行施工。

2.3 园林设计、施工双方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园林设计人员没有进行及时地沟通,没有形成共识,施工人员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施工。

3 园林设计、施工与管理3方面的协调工作

园林工程施工实际就是将设计意图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变现出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和施工单位应展开充分地交流和商议,充分领会设计人员的意图。如果出现不能实施或者是难以施工的地方,可以进行一定的修改和协商,保证园林绿化整体效果的发挥。对于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也同样要体现设计人员的理念,保证其最大程度上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将园林绿化的设计主旨表达和发挥出来。

4 园林设计、施工与管理3方面的协同

4.1 对设计方面的要求

园林工程在施工前,必须熟悉和了解工程的全部流程,然后进行合理的设计。设计时,要注意植物的分布,合理配置植物,设计人员要跟施工人员交代好设计意图。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要时常到施工现场去观察,取长补短,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差。

4.2 对管理方面的要求

施工单位要做的是将园林设计者设计好的工程建设出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施工现场,最好以最低的成本进行施工,确保各种乔灌木和花草等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从而达到生态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预期效果。

第8篇:机械设计与原理范文

关键词: 马克思 主体性理论 和谐校园文化

人是世界的中心,人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中,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而哲学作为探寻人的存在根据的学问,自然要从人作为主体的性质出发,来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是他的人学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探讨,以社会实践为立足点,以人的“功能”角度为出发点,强调了人是劳动、社会关系的主体,肯定了人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对于研究我国当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教职工和学生所发挥的主体性作用,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马克思建立在以实践为基础上的主体性理论

就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来看,他的主体性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从而具有了如下特征:一是现实的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实践活动的结果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主体性及其发挥。二是人在实践中确证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只有通过实践,主体才能达到其目的,实现其价值。三是人的主体性是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的统一,三者的结合和统一,是主体和主体性的真正发挥。

“人始终是主体”,[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立足于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生成的自主运动。现实的人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历史活动主体的统一。人的主体性及其发挥决定了实践活动的结果。马克思在肯定了现实的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的同时,还进一步指出,现实的人和主体又不是完全对等的,只有现实的人具备了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后,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实践活动,才能成为创造历史、改造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在实践中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在本质上才是有意识的、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突破或超越了动物的生存方式,不再满足于对现成自然物的直接索取与占有,而是力图按照人的内在尺度,在对客体的改造中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一方面必须依靠现成的外部物质世界,并以此作为自己生存和活动的先在前提,另一方面必须通过自己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或价值选择活动,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即创造出满足自身需要的对象存在,并通过自身对该存在方式的占有和享用,使其成为人的社会生活和活动的有机要素。马克思认为,劳动实践规定了主客体的相互生成。动物和“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依赖自然,“完全形成中的人”则宣告了人和自然的对立。这种人和自然分化的动力不是别的,正是人的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2]人由此而获得了改造对象世界的主体的意义。

二、主体性的理论问题是在三种意义上使用

首先,在本体论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具有自主性。自主性是人的自主意识的外显,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和体验到的。自主性既是人的一种内在要求,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按照实践观点,实践活动是人的一种“自主性”活动,马克思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自为地存在着。”[3]这意味着,人的生成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通过自我创生和自我生成活动,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扬弃、自我否定,并因此实现自身的发展,这是人独特的存在方式。对于动物来说,运动和进化构成其活动方式,因而是谈不上发展的,但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一方面改造了对象,创造出人化的自然,另一方面也改变了自身,创造出人新的自我,因而发展是惟有人才具有的自我生成活动,发展是实践活动的内在本性,因而也是人生命活动的内在本性。

其次,在认识论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人的能动性。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4]所谓“当作实践”、“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并不是否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而是指对现实世界不要仅从客观的方面去理解,即在马克思这里,在认识论意义上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是统一的,其基础是实践。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主体性是感性的主体性,这就批判了近代的理性主体,使主体中的“自我”又重新获得了生机。最重要的是马克思在这里强调了主体性的内容是它的能动性,马克思指出:“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5]这就说明了在马克思那里,人的真正的主体性是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能动性,从而超越了近代意义上的抽象的主体性。

最后,在历史观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是历史地和社会地生成的,从而体现出人的创造性、选择性、目的性等主体能动性。马克思一再强调:“创造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人,活生生的人”,历史行动中的人,而“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6]也就是说,“人始终是主体”,[7]“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8]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是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生成的自主运动的过程,从而强调了社会的历史性和生成性,体现了人在社会中具有创造性。

三、马克思主体性理论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作用的发挥

和谐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一经形成,便具有约束学校整体行为,以及教职工和学生个体行为的功能。因此,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能为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广大的教职工和学生,要激发他们的主体性及积极性,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肯定教职工和学生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这不仅是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的具体运用,而且是由我国的高校特征以及和谐校园文化内涵和建设过程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所决定的。首先,教职工和学生是校园居住、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主体。其次,教职工和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改善校园环境的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教师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和管理者。全体师生员工都是校园生活的主人,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三个群体的积极协调配合,共同发挥群体力量。再次,教职工和学生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根本利益,由此也决定了教职工和学生应该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大受益群体和最终受益群体。正因为这样,进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依靠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来进行。只有实现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才能顺利推行,校园文化所产生的精神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如果离开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忽视教职工和学生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忽视教职工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就会影响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2.发挥教职工和学生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能动作用。

主体性理论表明:能动性是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主体的根本特征,它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得到具体表现。能动性是选择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统一。发挥教职工和学生的能动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把教职工和学生的能动性调动起来。调动教职工和学生的能动性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首先,要加大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使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具体目标,知晓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的,让教职工和学生明白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事关自身切身利益和学习生活的大事。这样把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广泛地调动起来,才能促使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把发自内心深处的愿望和情感,转化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强大内驱力和自觉行动。其次,凸显教职工和学生的能动性,表现在尊重教职工和学生作为主体的选择性,让他们把认为最为迫切要建设的方面放在首要建设位置,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是在装修自己的美丽的家园。因为教职工和学生作为社会所培养的高级人才,其本身就蕴含了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所需要的丰富的创造活力、智慧和力量源泉,只要给予合适的土壤,必定会开出璀璨之花。最后,肯定教职工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创造性表现为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不盲从、不刻板、不模仿,也就是体现创新精神。即建设出来的校园文化既能够突出本校特色,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价值标准、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又能得到表现。将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关键,只有让教职工和学生既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又能享受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才能使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内在地统一于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才能真正全面地使教职工和学生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3.尊重教职工和学生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自利。

所谓自主性,从主客体关系上看,即表现为一种“为我关系”,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不仅根据客观事物的规律这一外在尺度进行改造,而且把内在尺度运用到改造对象中去。自主性既是人的一种内在要求,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感性显现。人不是简单地适应外部世界,而是要求外部世界来服务自己。自主性是人之主体地位的确证,自主性表明人具有支配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具有自主性的人,是自主、自立、自强的人。他既是外部客观环境的积极调控者,又是自我意识和行为的主导者。人一旦有了自主性,便自然地显现出个体的潜力、意志和魅力,表现出独特的能力和品质。

对于主体的自主性来说,自主性意味着自愿、自觉、自决、自享。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来说,自主性同样意味着自愿、自觉、自决、自享。也就是说,教职工和学生所建设的和谐校园文化活动是发自内心的活动,认为参与这项活动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他们愿意为这项活动贡献自己的才能和无穷的智慧,对于这项活动所带来的后果,从不盲目地主观臆断,而是以审慎、负责的态度去面对一切,扼信命运之咽喉,建设理想之精神,不放弃、不舍弃,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畅享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

参考文献: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VOL42:13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VOL42:9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VOL42:16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VOL46(下):5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VOL1:54.

第9篇:机械设计与原理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 教学体系 创新

机械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因此,应当加大机械设计教学体系的创新力度,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设计、创造新的机械装备的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机械设计创新性人才。

一、目前机械设计教学体系存在问题

目前机械设计教学体系主要出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教学内容过于庞杂。目前,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是解析设计教学的课程内容,同时机械设计也包括材料、力学、热处理、机械原理、公差与配合、机械零件、机械CAD等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面相对较广,同时教学内容也相对零碎,且与其他课程存在较多交叉重复,例如机械设计教学中的螺纹联接、键联接等相关教学内容明显与少而精的教学原则相悖。如减速器的类型、样式和设计参数要求和机械制图中的减速器设计相关知识存在着较高的重复率,既失去了机械设计的学科特点,同时又浪费了教学时间。②无法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目前,很多院校的机械设计教材存在着内容庞杂、理念陈旧、脱离工程实践、跟不上时展以及深度不足等问题。现代机械设计教学应当满足工程性和技术性需求,同时也应当具备系统性。社会性以及经济性,并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提出更多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新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目前,很多院校的机械设计教学对设备结构、设备的强度和运动学更新等相关技术内容较为注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能源、环境方面知识在教学中的渗入以及安全、人机关系、美学等社会因素和价值工程、周期费用分析等经济因素,导致机械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之间出现严重的脱节。③教学方式过于陈旧、落后。一些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在机械设计教学中仍然采用教师将书本知识和相关原理一讲到底,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并未在实际教学中辅以相关知识或原理的挂图来进行补充讲解,以加深学生的相关知识或原理的理解,同时缺乏案例式教学、现场教学以及讨论启发式教学,也并未留给学生进行问题独立分析和思考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课堂相关知识或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发展。因此,应当对机械设计教学体系进行创新。

二、创新机械设计教学体系措施

(一)调整教学内容

院校开展的机械设计各项教学内容都应当紧贴实际,注重整体性、实践性以及创新性。目前,很多院校的机械设计新生缺乏机械方面相关基础知识,因此,机械设计在教学中应当调整教学内容,坚持适度、够用的教学原则,避繁就简、突出重点、深入浅出。一方面,应当做到精简,对机械设计教学的传统性、叙述性内容进行压缩,尽量减少机械设计教学中相关理论知识的重复,同时在相关教学环节中,如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论文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等教学环节,融入机械教学相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注重知识的整合。在机械设计的实际教学中,可以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与机械零件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此外,在机械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注重知识点的增设。在充分考虑知识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时,可以增设以电、液为动力的机构组合,结合实际的典型机械等新内容,使学生全面认识现代机械,以适当前生产实际需要,方便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和推广。

(二)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机械设计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课程,在进行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设计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同时注重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彻底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或原理时,注重培养学生总结结论的能力,同时在相关知识或原理的讲解时融入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向,体现机械设计教学的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以及现代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

目前,大多数院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导致机械设计学生的相关实际机械知识参差不齐。因此,在机械设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直观教学,在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或原理的同时,让学生接触各类种机械、机构、零件、部件、图纸,提高学生相关知识或原理的实践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电子教案、CAI课件以及录像等现代教学技术,并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仿真软件系统,来开展机械设计的现代化、立体式教学。此外,教师在机械设计的实际教学中,应当尽量减少相关知识或原理的理论推到,同时运用例证来讲清思路,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或原理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目前,我国机械设计教学体系仍然存在着教学内容过于庞杂、无法适应时代的快速发以及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和落后等问题,因此,在机械设计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更多机械设计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韦林,陈勇棠,刘驰等.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9,(10):13-14,28.

[2]徐广红,刘静,付群峰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30(2):61-63.

[3]付晓莉,张伟杰,车江宁等.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