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分包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分包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分包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分包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1篇:分包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维修资金;管理

1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定义及相关政策的变化过程

1.1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定义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以下简称维修资金)是指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

1.2 维修资金的起源及政策变化过程

随着我县1994年5月秭归县第一轮房改和1997年3月第二轮房改的推进,1998年全县移民搬迁到新县城,房屋产权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公房、商品房出售相继产生。建设部于1998年11月颁布了《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建住房[1998]213号),1999年7月省建设厅、财政厅印发《实施细则》(鄂建[1999]136号)。

根据实际情况,我县出台了实施办法及实施细则:2003年11月出台了《实施办法》(秭政办法[2003]136号),《实施办法》规定:维修资金缴交标准分两种情况:①商品房:商品房售后购房户按购房款2%的比例缴交维修基金,开发建设单位按成本价的1.5%比例缴交维修资金;②公有住房:公有住房售后维修基金(以下简称房改房维修资金),售房单位应按照20~30%的比例从售房款中提取,购房户按购房款的2%的比例缴交维修基金,包括业务费用从维修基金利息净收益中核定。

2007年12月我县针对房改房未缴交维修资金出台了《秭归县房改房售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秭政办法[2007]152号),正式启动了我县房改房维修资金的缴交工作。

2 我县维修资金的管理现状

2.1 维修资金的归集情况

(1)自2003年11月至2012年4月,我县累计归集维修资金情况是:维修资金归集户数为6571户,归集资金额达3947.61万元。其中:商品房归集户数为3810户,金额2076.95万元,归集率达98%;房改房应归集户数为6082户,已归集户数为2761户,金额为1870.66万元,归集率达45.40%。

(2)用门面抵交维修资金的情况:2003~2007年期间,商品房出售价格偏低,开发商无资金缴交应承担的维修资金额,为了防范开发商项目结束后房屋无人维修的风险,我局采取强制措施抵扣门面作为缴交维修资金。抵交涉及到5个楼盘,面积为8.65万m2,金额为147.63万元。

(3)破产改制企业房屋维修资金归集情况:改制企业职工一般无经济实力缴纳维修资金,有三个改制企业在改制时缴纳了部分维修资金(备注:进出口公司、新华印刷厂、县服装厂),有少数企业职工在办理产权过户时强制缴纳了少量维修资金。

综上所述,我县房屋商品房和破产企业房屋维修资金首期归集基本到位,最大的遗留还是房改房维修资金归集率低的问题。

2.2 维修资金的支取使用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房屋已逐渐老化陈旧,大部分房屋已进入维修期。我县出现大量房屋屋顶漏水、主管道老化、下水道堵塞等多种需要维修的情况,群众反映的维修问题多,关于维修的及纠纷也多,维修矛盾日益浮出水面。由于政策制约、报批使用程序复杂、维修队伍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制约维修资金的使用。

2.3 维修资金管理模式

依据秭政办法[2003]136号文件精神,我县维修资金管理实行的是“政府代管模式”。维修资金到底该由谁来管,由谁来监管,针对这个“由谁管”的问题,我国目前有三种管理模式:①政府代管:从本质上讲,这种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义务,行政机关必须代其履行义务,否则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和。②业主委员会自主管理:业主委员会是全体业主的代表,代表业主实行维修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的统一,便于业主对维修资金使用情况了解,便于沟通,环节少。但业主委员会的管理工作是无偿服务,由于各业主的时间因素限制,由业主委员会单独管理缺乏实际操作性。③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委员会共同管理:物业管理公司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容易挪用侵占维修资金,因此由业主委员会委托物业服务公司代管,业主委员会监督管理的一种共同管理模式,目前,这种管理模式在全国运用较多。

3 我县维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房改房归集率低。归集难度大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①业主思想认识欠缺,缴交维修资金的积极性不高。a.部分业主的思想观念尚未更新,业主的思想仍停留在过去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由单位负责住房维修,没认识到住房维修与管理正在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趋势发展,对政府和单位存在较强的依赖性;b.是部分业主对政府管理维修资金的信任度不高。c.部分业主产权法律知识淡薄。②经济收入低,对缴交维修资金的承受力较差。2008年12月前,我县房改房维修资金归集标准是按照房屋建筑面积66元/m2的标准缴交,2008年以后实行是向原产权单位按市场价购买公摊面积,购公摊面积的房款用于缴交维修资金。维修资金一次性缴交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所以部分业主无法承受此项资金压力,无能力支付。③法律法规对不缴维修资金业主没有强制处罚措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中只有归集、续筹、标准和收取办法等,没有规定对不缴维修资金的业主实行何种强制处罚措施,若房屋不上市交易无法收取维修资金,增加了维修资金的收缴难度。

3.2 维修资金使用操作难度大,服务机构不健全

第2篇:分包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的不断深入,使得建筑行业逐渐向高层次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所以,建立完善的建筑业承包管理体系是促进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建筑分承包管理方式若干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分承包管理问题对策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的开放性程度逐渐提高,使得我国的政策法规也逐渐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在向现代的项目管理方式转型。建筑分承包形式的管理有着很强的整合与管理能力,是建筑项目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本文分析了建筑分承包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建筑分承包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1.1分包商材料方面质量问题,以次充好

在分包商的材料问题上,其实无论是信誉好还是不好的分包商,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分包商在本专业上具备一定的优势,他们的价格知识都要比一些非专业的人较丰富,所以在投标的时候,在得标价低的状况下,就会利用材料性能差的材料来代替好的材料,以次充好,从中获取较大的利润。例如一些油性的或者水性的防水涂料,虽然在价格上相差很远,但是使用起来效果是一样的,此外,一些钢筋也是如此,虽然检验的的时候结果都是合格的,但是实际他们的生产的厂家不同,也会使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相差较远,在焊接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由此可见,分包商的材料虽然也付出了一定的成本,但是它也给建筑工程埋下了隐患,无法保证质量。

1.2分包商只顾自身施工管理,忽略项目整体系统性

作为分包商为了能够降低成本,保护自己原有的施工状态,他们往往只是专注在属于自己个体的施工管理上面。因此,就造成了在施工中出现问题,就会推卸责任说是别人造成的,不去理会,如果生产的质量出现了问题,就说是别人污染的缺陷,不管。此外,他们的工具和材料都是单独使用,宁愿浪费都不会给其他人使用,这就造成了建筑项目管理出现较大的问题,使问题越滚越大,不能得 到有效的解决,这不但增加了项目的运营成本,还降低了项目的工作效率。

1.3双方权利不均等,总包商回避履行义务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一些总包商由于自身出于优势的地位,使得他们较容易逃避责任和义务,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总包商掌握了大部分的主动权,合同的条款对总包商的约束力不够,这就造成了总包商和分包商之间存在权利不均的情况。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一旦出现问题总包商就会把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推到分包商的身上去,并且使用各种条款和手段逼使分包方无条件的接受,分包商为了能够获得项目,只有签下这份不平等的条约,这就造成分包商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对分包商来说总包商逃避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成本,这就造成了分包商和总包商的矛盾日益加剧,从而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工期和质量。

2、建筑分承包管理应对措施

2.1提高效率和应变能力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是直接面对顾客的,所以他们对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是较为了解的,企业想要全面了解市场的动态,就必须更加接近顾客,减少中间层,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为了能够使建筑工程项目更快的适应市场的变化,就必须压缩现有的组织形式,建立专业的项目管理机构,在分包管理上面要建立相应的小型专业施工队伍,对施工队伍的要求要相应的提高,使管理和技术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建筑分承包管理中,分包商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设备资源和增加抗风险的能力,对一些突发的情况要及时的应对,做到专业化分工,使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减少生产物质的消耗,从而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的优化。

2.2制定工期目标或进度计划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分包商的工作并不是像总包商那样的,总包商的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分包商的工作这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分包商的工作还要受到总包商的影响,这就造成了分包商的工作呈现间接的情况,所以他们在制定工期目标和进度计划的时候也是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因此,作为总包商,在和分包商签订合同的时候,就应该明确的告诉分包商这点,并在合同上予以明确,此外,总包商在制定工期目标和进度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仔细规划,并切合分包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确保工期的质量。

2.3对分包队伍已竣工工程业绩和在建工程状况的实地考察

所谓对竣工工程业绩和在建工程状况的实地考察,主要是指分包商对动态特征的评定,这种评定的结果主要是对分包商的能力进行评价。从分包队伍已竣工工程业绩和在建工程状况的实地考察结果上面来看,很多的分包商都具备相应的分包资格,但是他们却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需求存在不相符的情况。大部分的分包商虽然具备基础的能力,但是却不具备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能力,因此,企业必须把这样的分包方拒之门外。除此之外,一些总承包公司想要寻找一些条件好的分包商,确定长期合作的关系,就应该在分包队伍已竣工工程业绩和在建工程状况的实地考察上面去了解,看分包商的能力如何,是否具备总承包公司所需要的分包商队伍,在此基础上寻找长期合作的伙伴。对长期合作的分包商要坚决督促分包商采取措施增加投入,并且做好定期的培训工作,提高分包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总承包商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安排专人专项管理,给分包商想要的技术支持,这样才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分承包管理总是贯穿在总承包企业经营活动当中的,并设计的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个方面,所以,总承包企业一定要做好分包管理的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分包管理体系,落实分包管理的基本职责,严格把控分包商队伍在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分包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使我国的建筑分承包管理方式逐渐走向成熟稳定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邱宏达,尹邵红.建设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经济,2003,(11) .

[2]廖启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分承包管理模式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08,(06) .

第3篇:分包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本人在集体企业安全方面严格落实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和安全责任制,按照省公司安全述职要求, 现就在集体企业方面安全履职情况进行汇报:

一、集体企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1、施工人员(含项目管理)业务素质不高,动力不足,效率低下。员工不重视职业资格证取得,常见无证作业情况,不愿意到施工一线工作,一线人员想方设法到管理科室,管理科室到现场不能发现问题或者对问题视而不见,有的不愿意多跑现场,有的不愿意多干事甚至不干事。

2、分包队伍管控不力。分包队伍入口把关不严,分包队伍低价中标,分包队伍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分包队伍作业人员为临时、流动作业人员,违章行为屡禁不止,甚至经常出现分包队伍不履行分包协议,漫天要工程增量,对甲方进行威胁,拖延工期等情况。

3、现场风险管控存在不足。集体企业施工点多面广,风险点多,现场的管控难度大,人员整体水平明显低于主业人员,因此安全风险很大。

二、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的主要工作

1、执行差异化薪酬,激活员工队伍。对集体企业机关部门进行定岗、定员、定条件,执行差异化的薪酬体系,对不符合条件的部门人员确定过度期,在过渡期实行降薪,清理闲人,减少懒人,重塑管理体系,激活管理团队。在工程施工方面建立了工效挂钩的计件薪酬体系,按质、按件取酬,有效激发了员工活力;修订集体企业员工职业资格管理办法,实行评聘分离,新增执业资格聘用津贴,员工取证热情高涨,近年有200多人取证,基本消除无证作业情况。通过薪酬绩效改革、转岗培训、职业资格评聘分离等措施实施,实现了原部门管理人员、一线人员近20人流向现场施工项目部,部分不合格的项目部人员淘汰为一线人员。

第4篇:分包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V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人在承包了工程项目之后,将工程的一部分分包给其他的承包人并 签订分包合同,这种形式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提高建筑市场的效率,实现有序化竞争,促进建筑业更好的发展,我们应当正确对待。

1 工程项目分包的形成

工程项目分包是市场竞争的必须产物,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会积极的参加各种市场投标活动,等一旦中标以后自己可能不能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如企业采取临时增加人员,存在经验、业务技能、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缺陷;如增加机械设备,会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困难及机械设备的再次利用的问题。在施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实力专业较强的分包队伍还可缓解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因此具有专项施工资质的操作层的专业分包队伍也自然应运而生,下游的施工分包队伍已是水电企业不可缺少的资源补充方式。特别是工程量大、工期紧、有特殊施工工艺要求的项目,施工分包就更加不可缺少。选择合适的专业队伍分包,不仅可以解决技术缺乏问题,而且更能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如水利水电工程的围堰施工工程,往往要求工期短,见效快,而在围堰填筑时往往也因为要求工期较紧,围堰的补漏工作也较大,即使工程的投入较高,也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最终影响工程施工。若将这类工程分包给具有“高效、快速防渗技术”的专业施工队伍,不但能保障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程进度还能最大可能的节约成本支出。

综上所述,工程的施工分包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的必然产物,施工企业自有资源无法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就使得施工企业不得不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类似施工经验的分包队伍协助完成施工任务了。

2 水利工程分包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2.1 分包队伍的选择,是分包管理的首要前提。

实力较强的分包队伍不但要具有相应资质和类似施工经验,还应具有施工单位所需要引进的资源。选择正确的分包队伍,可以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较为容易,并能起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双方利益的共赢。

2.2 分包方案的选择,将直接成为制约分包管理的决定性因素,它是工程分包环节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如果选择不同的分包方案,管理的侧重点就不同。比如基础处理工程中的大坝帷幕灌浆工程,如果采取综合延米单价计价方案进行分包,分包队伍就会为了尽可能多的完成工程量,而忽视工程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减少了项目部的管理环节,工程进度能满足要求,但是不利于工程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就会侧重于工程质量方面的管理;如果选用注入灰量多少进行计价的方案进行分包,分包队伍就会为了多注入灰量,而忽视了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就会侧重于为完成工程进度方面的管理。

2.3 分包合同的签订。在签订分包合同前,要做好前期预测工作。首先要做好成本测算,结合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要求,综合分析分包队伍情况,设想在履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提出解决的措施;其次不能因准备不足或疏忽而使合同条款留下漏洞,给合同履行带来困难,必须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还要制定相应分包计划、确定合同范围、咨询价格、进行合同洽谈直至形成完整的合同文件。

2.4 有效的监控。合同实施过程中,分包队伍有可能为节约成本,往往会习惯使用旧的、成熟的施工方法,以致造成进度滞后的情况时时发生;质量上,在施工过程中,因为监控不力或监控脱节,以及缺乏强有效的监控机构与体系,也往往会导致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造成安全隐患与质量隐患。

3 水利水电工程分包管理的控制对策

3.1 建立合格分包商数据库。好的合作单位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单位可根据自身的施工范围及工作要求,建立合格分包商库,选择有实力、信誉好、能长期合作的分包队伍。首先要严格审查其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等有效证件等;其次,根据以往类似完成工程情况考察其施工能力和信誉情况;最后可根据各分包队伍在合作过程中的履约情况,定期进行评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2 建立分包成本管理控制制度。分包成本管理控制是分包管理的核心内容

3.2.1要根据施工单位自身情况,结合市场情况测算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内部施工定额。针对工程的施工条件,调查工程所在地的材料价格,测算好所要分包工程的实际成本,通过招投标或邀请招标等方式,寻求合理的分包队伍施工。

3.2.2要控制分包商的直接成本。重点在材料、机械方面进行管理控制,要在确保分包商的合理利润基础上,尽量的降低分包单价,使施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例如在材料方面,很多工程为了保证质量,业主会提供主要材料如水泥、钢材、柴油等,而施工单位会通过收取一定比例管理费或其他方式提供给分包队伍,即使这样材料价格也会比市场价格低,如果施工单位不与现场施工情况结合,控制材料的领取,往往会出现材料超领的情况,一旦分包商施工退场后,就无法进行核实,施工单位的损失就大了。

3.2.3要加强质量管理。制定合理的质量目标,尽最大的能力降低质量成本,确保工程的质量,向业主提供满意的产品。分包队伍为了追求最大利润,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偷工减料,在管理过程中,确保“三检制”的落实,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并且要在合同中明确质量标准。

3.2.4 加强分包过程中的进度监控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分包协议中应对分包商的总进度目标明文规定作详细说明,明确保证总进度目标得以实现的人员、设备投入计划及数量。鉴于工程的进度监控一般按月为基本控制单元,每月必须对分包单位进行进度考核,考核情况和经济效益挂钩,明确改进措施及拟需增加的施工资源要求。

3.2.5 加强安全管理。分包队伍为节约投资,安全措施的投入往往很少,而民工的安全意识也比较淡泊,时有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安全管理监控制度可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3.3 严肃分包过程中的进度监控制度进度监控一般都是体现在计划,包括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进度计划及单项工程进度。投资效益的发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内建设完成并且能够投入使用。所以,进行有效的控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度,使其能够顺利的达到预定的目标,这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心任务的一项重要环节。

3.4 要选择合理的方案。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工期要求等的不断变化,有时会使施工方案、分包方案不断进行变化,为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采用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即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又能很好的控制成本。

3.5 规范分包合同管理,动态管理。分包合同内容要完善、合同签字盖章、委托等手续要真实合法。针对分包合同条款,尽量避免合同风险。重点要对分包合同生效后的执行、更改、违约赔偿、争端的处理、终止等活动实施有力的监控。除了要督促分包商的工程进度、审查质量与安全外,最关键的是要留有足够的保证金和风险抵押金,严格的签证与支付,绝不可超支或超结。要对工程每个节点进行考核,进度、质量、安全和考核都要与经济效益挂钩,制定奖罚机制,及时合理进行调控。

3.6 创建分包管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管理台帐包括项目预算台帐、分包合同清单台帐、项目施工图台帐、分包计量支付台帐、分包变更台帐和对比台帐等的建立。通过上述台帐,建立起项目工程台帐管理制度,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投资控制及信息反馈的手段,用于强化项目投资的动态管理,及时分析分包及投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使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能有效地控制成本、控制工程更新变化及工程的计量与支付,利于工程完工时进行各项分包工程的财算工作。整个工程分包管理台帐建立起来后,怎样运用好各台帐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应方便计量与支付,控制工程分包成本,而且便于制定工程计划,反映工程进度,管理工程变更,避免分包重复计量,还应利于分包工程的决算工作。

4 小结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分包管理上,企业还需不断合理的规范公司的相关制度,做到有制度可依,有法可循。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企业应监督分包商的材料质量及材料的规格和性能。考虑各个部分及各个不同的领域的各种因素给整个工程带来的影响。总而言之,水利工程人员都应该做好分包工作的管理工作,以最大的限度来发挥分包施工的优势,尽最大的能力避免分包施工中的风险,这将是未来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竞争的核心。

参考文献

[1]石小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水利水电技术,2000.

第5篇:分包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1电网建设工程分包管理存在的安全问题

当前,电网建设工程分包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安全问题。(1)对分包单位或队伍的安全资质审查不严格。一些单位受制于预算不足、工期紧张等现实压力,忽视对分包单位资质能力的动态审查,导致违规转包、层层分包、挂靠资质等现象普遍存在。存在很多招投标时申报的单位和中标后实际进场施工的单位根本不是同一家,有的甚至是无施工资质的包工队以及层层转包的现象。这些都给工程施工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2)分包队伍在安全上投入偏少。一些分包单位为了节约开支不按规定设立安监人员,一些单位不肯花钱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存在老化、损坏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工器具超期“带病”使用的情况,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容易受到伤害。(3)分包队伍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技术素质较差。由于电网建设作业环境普遍艰苦,劳动强度大,尤其是线路工程,作业环境更是复杂、危险。一些工程分包队伍,在招收劳务工时,片面强调身体素质,将能吃苦耐劳、服从安排等“硬件”要求作为第一条件,而对文化素质、技能水平等“软件”要求反而不高。加之一些单位没有对这类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作业人员不知者无畏,不懂危险、不懂避险,特别是一些施工负责人或者说是包工头,不但不带头遵章守纪,反而带头蛮干、盲目冒险作业,导致伤亡事故屡有发生。(4)分包工程安全管理不到位。工程分包安全管理制度规定虽多,但执行不到位,许多规定被束之高阁、流于形式。发包单位以包代管,在安全管理上对分包单位关心较少,监督检查不力,造成安全职责不明确,安全管理粗放,甚至连基本的安全要求、安全措施都得不到落实;习惯性违章无人制止,时有发生,安全隐患不能提前消除,事故风险仍如利剑高悬。总体来说,分包队伍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加之发包单位责任不落实、安全管控不到位,分包工程安全风险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电网基建安全的潜在隐患,只有持续加强规范化管理,才能保障分包工程的安全。

2电网建设工程分包管理措施

2.1严把分包入口关

工程分包方式不合理,以劳务分包之名行专业分包之实,分包管理粗放,分包队伍人员素质、管理能力、监督管控等方面严重不足,分包单位超能力承接工程现象突出,这些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加强源头治理,就必须严把入口关,建立健全分包管理制度,严格分包准入管理。(1)要认真进行分包商资质审查。分包商资质审查的重点在于分包商的施工技术能力、安全质量保障能力和同类工程业绩。分包商资质条件必须符合国家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相关规定,所承接工程必须符合相应的专业承包资质。(2)要开展分包商安全能力评价,综合评估分包商承接工程能力、安全施工能力。分包商安全能力评价是在公司分包商资信评价的基础上,从资质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人员管理、机具管理等方面对分包商承揽工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估。通过收集工程分包商的有关信息,评估其承接工程项目的能力,防止超能力承接工程。(3)要建立分包商清退机制。分包商清退机制是对违法、违规进行分包作业或管理水平差、人员素质低、不服从管理的分包商以及违法、违规的个人及时予以清退的制度和措施。分包商清退机制是通过建立“黑名单”记录,实施安全“一票否决”。凡是安全管理不达标的,一律纳入“黑名单”,严禁在各类工程项目中使用;同时加强对分包商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动态掌握分包商施工管理能力、作业人员技能水平、现场施工情况,及时发现、清退不合格的分包队伍和个人。坚决清退“资质合格、实际能力不合格”的队伍。

2.2强化分包安全管理

一些分包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粗放,关键岗位人员对自身专业领域的事故风险辨识能力严重不足,风险管控失责,安全管理效能低下,“人员到岗”与“责任到位”严重背离,现场风险因素“失察”、违章行为查处不力,导致事故防范“失责”。(1)要不折不扣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简称《安规》)。实践和事故已经反复证明,确保电力生产人身安全,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严格执行《安规》,不能打半点折扣。对分包工程来说,必须采取有效手段,促使分包队伍人员从内到外都能认同安全规程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知行合一,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严格执行《安规》,只有这样,安全工作才能得以保证。(2)要加强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各项检修、预试、施工等工作计划安排,必须量力而行,保证在作业力量、管理能力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要从工作组织和管理制度上,坚决防止出现赶工期、拼设备、长期加班加点、疲劳作业现象。要按规定落实危险点分析预控、标准化作业要求,确保施工作业人员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方法清楚、安全保障措施清楚,严禁走过场。(3)要严抓反习惯性违章工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实际工作中要防微杜渐,从小事抓起,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让反习惯性违章成为硬约束,及时处理好不安全因素,将不安全事件和事故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2.3充分发挥关键人员作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场工作负责人或者班组长作为关键核心人员,是现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安全工作基础的基础,工作负责人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全局的安全。具体到分包队伍来说,负责人通常也是领头人,其与作业人员有可能既是工友又是同乡的关系,往往在分包队伍中有很高威信。如果领头人能发挥正面积极作用,安全就会多一分保障;如果领头人起到负面消极作用,发生事故的机率会大大增加。国家电网公司通报的多起分包工程事故案例,就是由于负责人违章指挥,农民工兄弟冒险蛮干而发生的悲剧。因此要重点抓好关键人员特别是领头人的管理,工作负责人必须熟习安全规程,掌握必要的技术知识,提高责任心、原则性、工作能力,具备一定的指挥能力;同时要以身作则,大胆管理,引导员工加强学习,增强员工的自我防护能力,并带头遵章守纪,带领作业人员都成为安全明白人,才能做到事事安全。

2.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惩戒力度

安全教育培训能点石成金,是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保障分包工程安全的治本之策。以人为本,绝不应是一句空话。对分包队伍人员的安全教育要注意层次性、针对性,要针对分包人员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各异的复杂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要根据每个作业人员具体从事的工作来确定教育、培训的内容,内容不在于多,但要实用,重点灌输生命安全意识,使每个人都能真正掌握必须具备的安全知识,真正做到达不到要求者不得上岗。同时要发挥经济处罚的指挥棒作用,制定并执行比如不戴安全帽进入现场一次罚款多少钱,将罚款用于奖励安全表现优秀的人员等既通俗易懂又能被普遍接受的政策、办法,引导和督促分包队伍人员遵章守纪。

3结束语

近年来,电力安全生产虽然逐渐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也日趋规范,但在工程分包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对每一位电网建设工程从业者来说,对待安全工作必须常存敬畏之心、戒惧之心,要勇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症施治、查漏补缺、持续改进,为电力工程建设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童庆刚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第6篇:分包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电力基建工程 质量管理 问题 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11-02

电力基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不仅会直接关系到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也将直接影响电力施工企业的信誉、效益。加强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是保证国家电力能源稳定健康的头等大事。电力基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制约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探讨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针对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特性,做出质量管理措施改进是提高我国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

1 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总体思路

以全面深入落实“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要求,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质量管理各项工作部署,以全面深化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贯彻执行为主要抓手,促进基建质量制度标准在项目落实,推行质量终身责任承诺制和竣工后永久性工程质量责任牌;加强管理和作业队伍建设,推动管理队伍和分包队伍两个队伍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整治分包人员管控不到位和“同进同出”不落实等难题;形成质量管理“月度分析点评”机制,持续优化和完善过程质量管理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统筹和规范数码照片、常态巡查、交叉互查等管理手段;持续深化标准工艺应用,加强标准工艺示范工地建设和应用交流,实现标准工艺在新建项目的全面应用;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与优质工程阶段评价核定相结合,坚决在施工过程中杜绝国网优质工程“否决项”和“质量通病”,强化对未达标相关责任人问责追究“说清楚”制度,全面提高各电压等级、各类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和工艺水平;全面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零缺陷”投运目标,实现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2 影响基建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常见问题

2.1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施工单位对劳务分包队伍过度依靠,不易实现对分包队伍行为和现场质量的完全掌控;设计单位不能按期一次性全部交付施工图纸,工程施工合理工期o法得到相应保证;监理单位人员数量配置不足和自身业务素质较低,对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把关不到位;业主项目部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和专项方案、设备材料的审查验收等工作不严格,使得工程质量风险进一步加大。

2.2 过程质量控制欠缺不到位

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管理重视力度不足,监理单位对现场履职能力较弱,加之承担电网建设基建资质的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装备状况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不到位、施工人员动态流动性过强,现场施工质量监督检查人员业务素质差异明显、持证率低,个别建设项目存在隐蔽工程签证、原材料试验记录等不规范、缺项等现象,导致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不到位,无法完全保证施工质量和工艺满足要求。

2.3 质量通病防治薄弱

由于分包施工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各专业工种技术人员技能水平参差次不齐导致自身施工质量控制性差,且个别施工管理人员对质量通病存在侥幸和抵触心理,存在工程管理人员清楚、明白但现场实际施工作业人员不晓得的作业实际,对质量通病的彻底解决存在执行上的困难。

2.4 标准工艺深化应用不足

设计单位在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时,未严格执行国网公司“三通一标”、“两型一化”变电站和“两型三新”线路设计导则要求,开展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未率先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引入和标注标准工艺新要求、新规定、新方法,施工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认识度不够,未从思想上根本扭转老旧习惯模式,未树立标准化工艺意识,对标准工艺的推广应用缺乏主动性和抵触心理。

3 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及标准贯彻培训力度

进一步加强制度标准学习和落实执行工作,不断强化现场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落实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思想责任认识,深刻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把质量管理措施的落实摆在第一位,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将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全力以赴,抓实抓好,提升基建工程全过程管理水平,全方位强化质量管理措施。

3.2 狠抓现场施工分包质量管理不动摇

严格落实分包单位资质准入和审查力度,特别是分包单位及其特种作业和特种工种人员的资格审核,做实分包管理“同进同出”和“分包动态监管”工作。在每天班前站班会中,除重点交待安全风险外,将质量管控措施和标准工艺施工要点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在签订分包合同和安全协议时明确落实分包质量管理责任,制定分包队伍质量惩罚措施并严格实施,从而做到分包管理合规合法,质量管理优质达标,以此提升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把控水平。

3.3 充分发挥监理的现场管理、控制、协调作用

第7篇:分包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分包;分包商;培育;扶植

中图分类号: TV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工程项目分包已成为建安项目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设工程分包合作是一种公平的经济合同关系,双方是平等的合同主体。总包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有赖于自身员工的辛勤付出,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分包商伙伴的大力支持。做好分包管理工作,需要总、分包企业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把双方在工程管理方面,在工程分包方面的一些想法进行有效的沟通,需要对分包商进行培养和扶持。只有这样,总包企业的一些管理理念、思路、想法才能够被合作企业所理解,才能实现“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总、分包共同愿望。通过对分包商进行培养和扶持,建立良好的互信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更加长远、更加稳固的合作共赢关系。

2当前建设工程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总包单位自身管理存在的问题

2.1.1 服务意识不强

在分包管理过程中,总包单位有极少数人员与“信守合同,帮助客户成功” 的服务理念背道而弛,不清楚“帮助别人成功,就是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个道理。在工作中,不主动及时帮助分包商解决和处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办事拖沓;不及时深入现场指导服务,不及时提供文件资料,在安全、质量、进度上,以“以包代管”、“以罚代管”;工作协调不到位,没有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主动性差,导致分包商窝工、劳动效率低、成本增加等现象时有发生。

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部分管理人员索拿卡要和的现象。个别管理人员在施工环节中总想利用手中的权力,捞点好处。工作中,不是主动排忧解难,反而为了个人的蝇头小利,设置种种障碍,故意刁难。

在合作过程中,对分包商的队伍培育扶持力度不够。

2.1.2 管控不到位

(1)标段划分不合理,接口不清晰。标段过大或过小,对分包商的准入控制不严,准入的门槛不高。

(2)工程项目引进分包商过多,协调难度大、增加了自身的管理难度。

(3)对分包商的安全、质量、进度监控不严。部分专职管理人员深入现场不够,对关键工序缺乏及时的指导与跟踪,在安全质量与进度方面发生的偏差缺乏有效的纠正措施,导致分包项目整体安全文明施工及工艺质量水平不高,工期难以得到保证。

(4)现场生产组织协调不到位,造成分包商劳动生产效率低,窝工现象时有发生,进而导致其现场成本增加。

(5)内、外部信息沟通不够、不及时。

(6)进度款结算周期长,分包进度款支付不及时。

2.2分包商存在的问题

2.2.1 依法经营有待进一步加强

个别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利用自己的资质,让一些无施工实力和技术能力的零散施工队伍违法挂靠,甚至将承揽的工程转包给那些无资质的施工队伍,这给工程的顺利推进留下了许多隐患。

非法用工现象较为严重,不按时发放农民工工资,侵害了农民工合法权益,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2.2.2 部分分包商管理水平低、总体实力较弱

部分分包商进驻施工现场后,项目管理机构不健全,所配备的人员资质、数量与投标文件不符,高素质技能人员或骨干人员配备达不到要求,所使用的农民工大都未经安全和职业技能培训就进入施工工地,人员变动频繁,自身过程管控不到位,给安全、质量、进度带来诸多隐患。

2.2.3 重签约,轻履约,履约能力差

合同是总包单位和分包商合作的基本依据,“信守合同”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甲、乙双方的行为准则,但有少数分包商因一时的困难而逃避、推诿,稍不如意就撂挑子不干,不信守合同,事前废约、中途退场等等,这完全违背“诚信”经营的理念。

还有少数分包商在多个总包单位同时承接项目,一个项目负责人同时担任多个总包单位(或一个总单位多个项目部)的负责人。实际上是超自身能力承接施工任务,超自身专业特长承接施工项目。导致其所承接的施工任务在进度、安全、质量等方面均不能满足各项目管理的要求。

3培养和扶植核心专业分包商的措施

如何正确、有效规范总包企业的分包管理,首先总包企业的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培育分包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必须坚持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合作关系出发,从长远考虑,挑选一些有资质、讲信誉、守合同、有专长的分包商,建立诚信合作长效机制,并遵循“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

3.1 工程总包企业应加强管理的措施

3.1.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营造友好的合作氛围

我国有句古话,“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支持和帮助。在未来电建市场的竞争和集团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中,总包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已不仅仅体现在自身内部的资源优势,稳定、高效的分包资源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包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优质的分包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包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分包商是企业的下游客户,帮助他们成功,也就是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合作双赢”是总包企业共同发展的主旋律。

总包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应积极为分包商提供便利的合作环境与良好的服务,并将分包商融入到总包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标准要求中来,切实贯彻执行总包企业“工程项目分包管理标准”,指导、帮助分包商队伍健全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积极培育和扶植分包商,这是实现分包项目全过程受控的重要一步。

总包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正确处理好与分包商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分包商与总包企业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在工作上,总包企业要想分包商所想,急分包商所急,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好的施工生产环境;要平等尊重,以礼相待,共同做好各项工作,营造健康良好的合作氛围。

3.1.2进一步做好生产组织协调工作

(1)做好分包商与相关方的协调工作

总包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及时、主动掌握施工中需要协调的环节(业主、监理、地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设计变更、设备与材料的供应、质量验收、工序交接、安全技术措施采用、机械租赁与使用、施工场地、水、电、气使用等方面,要通过我们的例会、座谈会、工作联系通知单等多种方式进行及时沟通、提前策划;对已发生的事项,我们要随叫随到,积极主动帮助协调,以避免人工、机械窝工,加快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2)做好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

在施工中,总包企业项目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其一,提供有效管理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文件。分包商在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总包企业项目部要应及时分阶段向其提供有效管理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文件,并进行交底、指导与培训。如:施工文件包模板的提供、竣工资料编写模板的提供、施工图会检、工序间的交接、组织并督促质量验收等方面。

其二,做好现场技术指导与现场服务工作。总包企业项目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盯在现场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进度网络计划(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合理地压缩关键线路中总包项目的工期,为分包商留下足够充裕的时间;尽早为分包商提供作业面,如风压试验时间与后期的保温外护施工时间);帮助分包商合理地组织设备、材料、机械(如在工、机具安排等方面提供必要的、适当的支持)、劳动力的配备,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在工程变更上,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努力争取。

其三,在安全、质量上,要克服“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的管理模式。总包企业项目部的安全员、质检员、专业技术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协助他们排除安全、质量上的隐患,帮助、指导他们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文明施工形象、减少习惯性违章事件、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质量上,提高施工工艺质量、指导验收资料的填写,减少返工成本。

其四,采取适当的形式,为分包商提供(或有偿提供)必要的专项技术、技能培训服务,将分包队伍员工的培训纳入培训计划。总包企业应对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尤其需要为分包商提供各种必要的培训,以适应施工工艺的需要。如电厂建设中的大型钢结构的安装、锅炉受热面的安装与焊接、大型转动机械设备的安装、高压管道安装与焊接、主厂房、烟囱、凉水塔等的建筑施工、大型深基坑的开挖,包括管理知识等专业。只有通过无差别的培训,分包商才能为总包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带来经济效益。

其五,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服务。对于作业能力强、但不具备建制的分包商队伍,总包企业项目部应将其纳入专业公司的班组管理,按班组建设要求,开展各项管理活动,并从中培养一批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对核心专业分包商纳入项目部同级团队建设管理,提供办公条件及施工环境;提供合同约定下的同等食、宿环境和条件;提供如文化娱乐活动、劳动竞赛活动、比武活动、演讲活动等有益的活动平台;组织并邀请分包商队伍中的党、团员参加活动;与项目部的专业公司一起参与评比活动。

3.1.3进一步做好分包合同管理工作

(1)规范分包项目招标管理

总包企业应倡导合理低价中标及优质优价的招标原则,避免低于成本价中标等恶性竞争的现象发生。招标前,预算人员在确定分包成本时,让其有利可图,制定合理标底,应充分考虑分包商能承担总包企业转让的经营风险,也有可能获取适当风险收益;只有分包商赢利了,总包企业才会有长期赢利能力。因此,以合理的中标价格逐步培养和发展分包商。

总包企业在市场任务充足的前提下,应优先安排“核心专业分包商”施工任务。可采取邀议标方式招标;对一般“优秀分包商”,评标时,可在工程业绩权重上加分;对“合格分包商”,评标时,可在工程业绩权重上不加分。

(2)加大考核力度,充分调动分包商的积极性

总包企业应对分包商在开展质量、安全、技术、进度管理和控制活动中,有重大突出贡献的,将按分包合同的约定,进行适当的表扬和物质奖励。

总包企业应对废旧物资与次材的再利用作出显著成绩者,经确认后,将按照企业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总包企业应鼓励分包商充分、有效使用大型机械及运输机械,在限额指标节余后,按分包合同的约定或企业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总包企业应认真开展分包商履约后评价工作,是建立核心专业分包商的重要环节和方法。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专业分包商的队伍有很多,总包企业项目部每个月应对各分包商队伍进行量化考核评分,对其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现场文明施工、组织管理、队伍稳定等多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评级。工程分包项目竣工后,及时对分包商的履约情况进行业绩后评估。“优胜劣汰”是总包企业建立核心专业分包商资源库的重要法则。

(3)及时结算和支付工程款进度

总包企业各级工程技术和技经人员要为分包商办理结算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及时审核分包商的结算资料,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对核心专业分包商与一般合格分包商同期可按不同的比例支付工程进度款。

(4)及时妥善处理好合同分歧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外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如国家政策、施工条件和环境变化、重大设计变更、工作量变更、重大设备消缺、地质条件变化、国家物价水平通胀、业主或总包企业的项目部要求的赶工、长时间停电、设备到位时间严重延迟、总体总期的延后等原因导致部分合同条款出现偏差,我们将在遵循合同前提下,充分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的友好协商处理,并建立合适的调整补偿机制。

3.2 分包商应加强管理的措施

3.2.1 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般来讲,工程建设项目行业是一个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的行业,要适应其发展趋势,施工企业必须要有一定数量高素质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为此,分包商必须要有较强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这就要求分包商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培训; 同时分包商要认真梳理自身的管理工作,找准不足,着眼于施工技术的创新,着力提高安全管理、工艺质量水平及施工技术的科技含量,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着眼于管理模式的创新,运用好各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起与总包企业要求相适应的科学决策和应变机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3.2.2努力实现文化共融

总包企业一般都有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各分包商也有着各自的文化特色,要共同相互学习、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实现文化共融。

廉洁文化、诚信文化、制度文化、合作双赢文化是总包企业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分包商应熟悉、了解总包企业的文化特色,总包企业的全体管理人员也要多多了解、尊重合作伙伴的文化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共融,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双方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3依法经营,诚信合作

分包商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国家负责,对企业负责,讲求诚信,不以挂靠方式承揽工程,不转包和违法分包。

分包商应该本着人本管理的基本理念,依法依规足额及时发放民工工资,这是一个企业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分包商要提高履约意识,一旦合同签订,就应严格履行,杜绝随意反悔或者单方擅自变更、废约或中途退场等现象的发生。

第8篇:分包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围绕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开展效能监察

工程项目的施工、物资采购、安全质量等是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我们组织了大量的效能监察组对公司二十多个较大的项目进行了以上重要环节的检查。围绕贯标和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查阅基础台帐及相关资料、查阅会议记录并认真听取班子成员和职工群众意见,到施工现场看管理情况。检查结束后,召开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会议,将成绩和好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实事求是地严肃指出,并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并形成专题报告,向公司领导班子作专题汇报。

1.施工过程的效能监察重点突出,成效明显。建筑工程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为了使监督监察到位,我们每次抽派的都是懂行的工程师,他们熟悉有关建筑系统的法律法规,也懂专业。多年来公司效能监察工作组配合工程部门评审的施组和施工专项方案上百个。对较大的建筑群像内蒙古东达城市广场、北京丽江新城、贵阳花果园、南京万国汽车城、内蒙古大学等的施工起到推动和指导作用。通过检查发现不足立即向相关部门建议:凡今后中标的新项目,应及时组织责任成本测算,以确定每个项目的成本、利润和上缴指标,使项目经理从一开工建点起心中就有一本明确的经济责任帐,使公司对成本的控制贯穿到从建点到收尾的整个施工过程。要让项目的经济目标同项目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收入挂起钩来,从而调动班子每个成员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克服施工过程中的侥幸心理,避免管理过程中的短期行为;避免在建项目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成员的中途变动,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避免管理中的漏洞;同时,以督办通知的形式要求项目和有关部门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以规范管理行为,多一些未雨绸缪,少一些亡羊补牢,使对成本的控制落实在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从而实现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2.招标采购全面推行,成效显著。材料费用约占工程成本的60%以上,要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就必须首先在降低材料费用上下功夫。效能监察本着服务不代替,参与不包办的原则,全面推行招标比价采购,加强对采购成本的过程控制。近两年,公司针对一些项目部未分阶段、分部位持续性地对主要材料消耗进行核算,未进行限额发料核算;替专业分包队伍代购的材料未及时核扣费用;未对物资计划合理性进行分析;物资计划不准确;盘点参加人员不全;物资核销与成本计价时间不一致;物资节超原因分析不够科学细致;部分节约和超耗指标高的单项物资未作分析或分析比较简单,无法对材料节超作出客观真实定性,不能科学严谨地对分包队伍进行超耗扣款等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督促检查,通过物资管理部门的努力,不断完善物资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规范物资招标采购行为,实行集中采购,加强过程管控,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降本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3.开展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效能监察,推进财务管理机制创新。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效能检查组认真检查了公司所有下属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会计核算情况等,对公司财务管理分散、少数单位盈亏不实,账物不符、资产不实等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加强财务管理的建议,引起了公司管理层的重视。前几年在公司建立了企业内部银行,清理了公司财务部开设的银行结算帐户,将分散的资金集中便于管理和使用;在机关各部室、分公司、项目一级推行经费包干、预算制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制度。为加强对重点、重大项目的资金监控,控制资金风险,公司财务部门在通过几次对项目的效能监察后建立了对重点、重大项目资金周报制度,并要求重、大项目按时报送《资金周报》。

4.狠抓劳务队伍管理效能监察。当大量劳务队伍蜂拥而至,为我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和有效的措施,项目部对劳务队伍的管理一时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突出地表现在部分分包队伍的引入未全部按程序、分包队伍先进场后谈价签合同,造成合同签订难度、经济纠纷时有发生等问题,严重分散各级领导的精力,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尽快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不懈狠抓劳务队伍管理效能监察,加强了分包队伍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对主要分包队伍采取了引入评价、每季度过程评价、末次评价,建立合格分包队伍和不合格分包队伍清单,使公司劳务队伍的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针对此情况,几年来我们对公司在建项目的施工合同进行了逐份检查,总结出了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我们对项目部领导、管理人员面对面提要求、手把手教方法,现场边查边改,还会同主管部门下发规章制度了,要求:(1)把好分包项目划分关:确定分包项目不得个人说了算;(2)把好分包项目单价关:确定分包项目和单价必须经项目部领导班子集体研究;(3)把好合同签订关:项目经理是合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必须亲自参与劳务队伍的资质审查、合同文本的审查、确定,并受权代表项目在合同文本上签字,他人不得代签。未签定劳务合同的劳务队伍不得进场施工;(4)把好价款结算关:所有结算单据,必须由技术、材料、安全、质量、财务等有关部门签认把关、最后由经理批准,财务部门才能付款。结算必须建立台帐,以避免多付超付的现象发生。通过不懈努力,公司劳务队伍管理和合同管理发生了显著变化:合同意识明显增强,所选劳务队伍技术素质、施工能力显著提高。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使劳务队伍在公司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项目管理的新体制在建筑公司已基本确立,在项目领导班子中实行责任成本承包、在作业层中实行全费用承包,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管理模式。

5.开展安全质量管理效能监察,提升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安全和质量是建筑施工的“天字号”工程。多年来,公司始终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方针,从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入手,每年开展一次安全、质量效能监察,提出了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安全责任制、完善安全教育及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加大安全投入等方面的监察建议。效能监察人员参加了由公司职能部门等有关人员的“三体系”内审员培训,协助公司邀请中建协专家多次到公司对本部全体人员进行“三体系”知识讲座和培训。为推动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会同安全监察部门再次开展效能监察,引起了公司的高度重视,公司党政领导在组织人员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改进了安全培训体系,推行了安全教育、考试、考核分离制度和安全装备计划制度、安全许可制度、安全监察区域责任包干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6.围绕“双清”工作开展效能监察。围绕“双清”开展效能监察,对于缓解企业资金的压力、确保企业的持续、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多年以来效能监察工作组配合、协助公司债权债务部门一方面清理历史存积的债权债务,合理筹集资金,实施债务重组;另一方面是预防与控制新上项目的资金风险,加强对项目的过程监控,督促项目及时办理各种签认和清算,强化对重点项目的资金风险措施;再一方面就是明确分级财务审批权限,以达到最好的运作有限的资金,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资金计划管理。

二、针对案件查处中暴露的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开展效能监察

近几两年来,我们在调查一些违纪违法的线索中,发现除了违法违纪者主观上的原因外,客观上都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给不法之徒留有漏洞的问题,我们利用纪检监察合署办公以来形成的合力,结合案件查处,开展效能监察,通过一找问题,二提建议,三抓整改,做到了惩治与堵漏并重,治标与治本并举。前两年,我们在查处群众举报的项目领导安排自己的亲属在项目施工,有超验、多验工的现象,且这一现象履禁不止,我们提出了多条建议性意见。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劳务分包队伍和工班的清理;严禁各级管理人员的亲属在公司分包工程,或者以工班的名义承包工程,违者进行严肃处理,清理回多算的好几十万元,还对该领导进行戒面谈话,作出调整领导岗位处理建议。不仅如此还针对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采取在全公司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的方式,做到把查办案件作为一种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管理方式,有效地达到了查处一件,教育一片并有效地采取防范措施的目的。如反映部分单位一些违反规定,有令不止的行为和做法。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1.进一步规范了制度,堵塞了管理漏洞。几年来,通过效能监察,查找和发现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几十项,提出建议上百条,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上百余项,为公司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近一两年的效能监察为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万,通过实施“清欠”工作、效能监察、协助有关部门回收工程款上千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

3.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以物资材料采购实行信息管理为例。通过微机管理使原本繁琐的编制凭证、帐务管理、票据审核等手工业务工作实现了微机管理,变得简易、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85%以上。

4.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严谨高效的管理,提升了企业形象。通过文明现场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效能监察促进了企业文明生产,提高了工程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几年来,我们开展的项目管理效能监察工作使各项目部普遍感到收益很深,效益非浅。同时,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效能监察工作者,我们的劳动成果是无法用量的概念来测算的。因为它关系到一个项目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兴衰成败。

四、几点体会

1.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搞好项目管理效能监察的关键。

对项目实行监督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是在公司党、政领导下开展的,没有公司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工作就难以达到成效。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得到了公司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当我们遇到阻力时,公司党政领导态度鲜明,给我们以信心和勇气;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公司党政领导排忧解难,为我们创造各种条件;当我们取得成绩时,公司党政领导提出更高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2.一切从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出发,是开展监督工作的立足点。企业是经济组织,企业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中的纪检监察组织必须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发挥监督职能,必须抓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通过对管理过程的监控,发现漏洞,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提高项目管理的实际水平,增加企业效益。我们连续对几个较大项目开展的效能监察,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3.加强组织协调,发挥职能部门的特点和优势,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基本保证。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对象,又是贯彻落实企业规章制度和实现战略目标的职能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切实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工程、审计、财务、物资等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实现职能部门的优势互补,才能在效能监察、过程监控中不断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实现监督保证的目的。我们在开展效能监察过程中,注重抓好组织协调,制定了公司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工作例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落实部门职责,发挥部门协作优势,提高了效能监察的工作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9篇:分包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水利建筑;作业队管理;模式创新

创新水利建筑企业作业队的管理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管理的水平,还可以提高水利建筑的质量,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实际的管理中,要对现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提高管理的水平。

一.目前情况下的水利建筑企业管理

在长期以来,水利建筑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属于国家进行重点投资建设的项目工程,在社会行业中,属于难度较高、风险较高、强度较高、时效性较高的行业,并且准入门槛也比较高。因此,和其他的行业相比,有其自身比较明显的特点,它的特点主要是有很大的不可替代性,行业比较艰苦,有比较复杂的工作环境。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水利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大多数都只是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造成的结果就是,在水利建筑的企业内部,盈利的水平,管理的水平以及创新意识都比较落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所以,提高水利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一项十分必要的任务,而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关键的部分就是要对水利建筑企业作业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水利建筑企业的作业队主要有三种形式,即传统型,管理型以及混合型。

第一是传统型。传统型的形式指的是建筑中所用到的设备、人员以及资金等都是以自有资源的投入为主的,这种管理模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成本比较高,资金的投入量比较大。

第二是管理型。管理型指的是对社会上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将社会上有一定的施工经验以及资格的专业队伍进行吸收整合,将工程进行整体实施或者是分成部分来进行实施。由施工的企业来组建管理机构,要准备足够的人员执行管理任务,使其对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进行有效的控制。这种管理模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甲方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协作方方面比较难推行,在管理上容易出现分层的现象。

第三是混合型。在这种管理模式中,主要的管理人员是由施工的企业来进行配置的,对于工程中的重点部分,施工的企业投入自己的设备来进行施工管理,将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或者是有较强的专业性的项目交给专业的队伍来执行。这种管理模式处在传统型和管理型之间,它所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是外部协作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互相的干扰,管理协调有比较大的难度。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有关的建议

1.培养和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

对企业项目的管理,关键的部分在于对项目的质量、进度和安全以及成本进行控制,还有对合同、信息以及现场进行合理的管理,还包括资源的合理调配,而这些都是由在现场的管理队伍的能力所决定的。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要有相当高的商务管理能力、市场博弈能力,以及应变和沟通能力。在目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采取一定的办法和措施将企业内部的优秀管理人才留住,比如说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在企业内部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培养他们对水利行业的热爱;再次,要储备和培养有潜质的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比如说让其进行进修或者是送到先进行业去再学习;另外,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认同感增加;最后,企业要通过加强自身来吸引人才。

2.选择和培养有资格的作业队

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要使得水利建筑企业的效益进一步提高,必须的条件就是要有一支合格的队伍。在选择以及培养作业队方面,可以采用以下的几种模式来完成:

2.1对已有的符合资格的分包商充分合理的利用

在这一方面要做的就是将在以前的工程施工中能够很好的履行合约,有相应的技术能力以及资金能力的分包商,利用专业分包的形式,将其直接纳入到工程的施工中。

2.2在企业的内部将部分人员分流,形成专业队伍

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难点工程存在,这些工程往往都比较关键,而且控制性比较强。对于这些工程,要让在企业中具有一定管理水平的人来担任队长,在施工队伍中,配备主要的人员以及技术骨干,对租用或者是购买施工设备进行合理的协调,要招用技术型的工人来组建作业队,在项目方面,要适当的让利,使队伍能够稳定的发展,使形成的内部施工队伍能够掌握关键的技术和主要的设备,在条件比较成熟的时候,由企业来持股将其推向社会。

2.3实行工序的分包

对于一些在施工的过程中,劳动强度比较大,但不需要太高的技术水平的非控制性的工程,可以在社会上寻找一些有一般的资质的作业队来操作,使其直接在项目中参与施工。

3.制定出有效的管理体系,进行有效调控

在目前的情况下,水利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还属于起步阶段,对管理体系的制定以及实施调控,还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立足于自身,企业以及项目的经理部门要深入认识自己的管理现状以及要施工的项目特点,要将自身的管理能力不断的提高。再者,要学习其它建筑行业的先进方法,在提高自身的同时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方法,才有可能对作业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这样一来,根据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及调控措施,不但能够保证项目的质量,还可以使作业队发挥其自身的优点,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结语:水利建筑企业现在还不是特别成熟,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将会越来越重要,要对其内部的管理进行创新改革,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作业队伍,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能够在现在社会中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宋军丽.浅析水利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