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第1篇: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特点

精神相对于物质而言,是心理或意识以主观存在的方式深藏于头脑之中,不具有客观的可测性,从而使精神问题显得格外复杂和神秘。《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词典》中认为人的“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对称,是人们的精神活动。包括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和改造,理想的选择,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的追求和探索,文艺欣赏和娱乐,以及信念、志趣、情操、爱情、友谊、社交等等。

文章所思考的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指在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具有新特征的大学生,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为满足各种精神需求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当代大学生这个备受瞩目的青年群体在社会市场化、信息网络化、竞争白热化、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他们的精神生活包括积极、健康、文明的精神活动和失衡、矛盾、消极的精神活动。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报告中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具有较好的素质,发展较为全面,是值得养育他们的人民信任的,尽管他们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经济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家庭的供给,物质生活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更能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因为精神生活是其全部生活中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的方面,更能反映大学生生活的特点和本质。对于处于开放、竞争、信息膨胀的前沿阵地的群体来说,其精神生活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大特点:

一、精神生活的多样化倾向突出,总体健康向上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曾在2003年12月对我国最著名的二十所大学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做了《经济全球化中国和平发展的新道路》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青年大学生对我国走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整体上是认可和充满信心的。对政治、社会问题的分析更加理性,他们以丰厚的书本知识为底蕴,以开放的东西方文化交融为背景,以现代化信息传媒为手段去了解世界,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冷静、成熟。这些方面都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政治倾向是积极向上的。

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他们的精神世界不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凡,选择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别无选择的爱国激情”受到新的挑战。在他们现在看来,国家、集体、个人都是平等的存在,他们推崇的是既要顾全大家、也要快乐自己;既要国家安定,又要个体幸福。在学习上,他们在专业上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吸收,“弹性学分制”和“选修课程”都可以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双向选择”的灵活就业模式将以往的职业终身制的概念逐步淡化;“注重自身个性的张扬”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的心态;积极参加学校各类型的学生社团,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广交朋友、广结知己也是大学生生活状况的具体体现。认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即环境的变化影响人们思想的变化,也促成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多元化倾向的各种表现,但这也无疑是社会向前发展、学生自主选择的必然趋势。

二、精神生活的层次性明显,个性化鲜明

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层出不穷的现代技术,使当代大学生在物质生活上更加充裕,为他们追求高层次、个性化的精神生活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精神生活的内容。根据潘玉驹、廖传景做的关于《大学生需要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调查,可以发现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后,独立学习与成才、真诚互动的人际交往,学会选择、学会判断、成为在校大学生强烈呼声和需求。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出的呼唤。因此在这种复杂、各种因素交织的社会中,位于校园中的大学生们自觉地将“专业前途”与“自身发展”联系在一起。实用性技能知识成为当代大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各种英语、计算机、驾驶培训班的火爆程度让人乍舌。考研大潮来势凶猛,莘莘学子趋之若骛;特殊群落──寄托一族(GRE、TOEFL)梦寐以求的是圆自己的留学梦。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走出“象牙塔”,开始自发进行独立性较强的经商、家教、兼职、营销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或是有组织地参与由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持续一段时间的集体性社会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行动(包括社区志愿服务、山区扶贫计划、一助一结对子活动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考察访问、专题立项调研等。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开阔眼界、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在社会中认识自我,又可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成为校园中的又一大时尚。

三、精神生活的功利与情感并重、低俗与高雅共存

大学生虽然是较高文化层次的社会特殊群体,但由于仍处于个人发展过渡期,许多方面没有达到真正成熟,精神生活容易在自身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下出现功利与情感并重、低俗与高雅共存的新特点。

在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上,给“理想工作”的定位是最好能够名利双收,个人本位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职业流动被大学生视为平常事。浪漫的爱情也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正常的身心需要”成为许多大学生对大学期间谈恋爱持肯定态度的原因。很多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对恋爱生活方式的选择总体上是严肃认真的,对恋爱生活方式的追求总体上也是趋向于择优、审美、进取的态度。但在另一方面也存在“寂寞期恋爱”、“痛苦期恋爱”,体现出从众、攀比心理、浪漫幻想。

在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许多方面表现出追求功利和实用的同时,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精神生活中对理想的追求,在审美情趣上总体表现出对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社会意义、美好人格力量的审美对象强烈的兴趣。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的学习和丰富的课外娱乐活动,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丰富和完善,从而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最基本内容。“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文化月”、“大学生体育周”等活动都受到大学生们的热情参与。但在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时地从暗藏黄流的“言情小说”、杂志中寻求慰藉,大学生情侣同居的“日租房”渗透许多高校周围。周六、周日的麻将、扑克战场随处可见,通宵的网络游戏、聊天、看影碟让许多学子宁愿舍弃正常的休息时间。晚上不能正常休息,早上睡懒觉、旷课迟到现象屡禁不止。这些功利、低俗的活动与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主旋律极其不和谐。

四、精神生活的自主性增强,日趋理性与务实

人的现实生活处境之一就是他的精神状态如何,这反映着精神生活的质量。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最具有青春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也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最佳时期。很多资料表明,今天的大学生们的精神生活自主性明显增强,日趋理性与务实。他们进入大学后踌躇满志,渴望成才,开始对自己的学业有了整体的规划,学习上独立思考,生活上自主管理,而且能很快地在新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大学的学习内容虽然比中学多,但一周课时相对中学却少了,自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加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对较宽松的交往环境,直接管理少了,给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发展余地较大的优越的成长平台。随着市场经济激活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学子们在道德与责任的天平上,先忧天下;自我评价高于他人评价;个体意识在社会天平上强化。有些学生的追求目标也从政治取向转向经济取向,从理想转向现实,从精英意识转向注重个人利益与自我价值,追求现实中即时可以得到的东西,他们在理想与金钱、精神追求与物质享受方面,开始抛弃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方式,力图二者兼顾。

五、精神生活的新话语方式的出现

历史直观地告诉我们,每当人类发现、发明某一种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事物时,人类的发展命运就面临一次全新的抉择,旧有的存在会在惯性中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生事物造就的新的存在方式。这些崭新的事物一再改变和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的话语方式──传达信息的一个新的空间和舞台。2007年1月23日,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北京《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其中,男性、未婚、18~24岁、居住在城镇的网民是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主体。学历越高,网民普及率越高,大专及以上的网民普及率高达84.8%。

大学生思想活跃开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影响,跟随时尚潮流的步伐前进。客观上各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构筑也为大学生接受网络文化洗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种商业性、非商业性网站上的信息资源库打破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他们可以随时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地选择、创造和信息。每天例行的上网收发电子邮件、看看热点新闻、登陆BBS上看帖发帖,打开QQ或MSN找“好友”胡侃一番都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网络游戏也一直是许多学子乐此不疲的消磨时间娱乐方式。网络这种新的话语方式消除了人在物理特质上的个体差异,消除了话语与生俱来的工具性和奴役性。它没有政治上的强者、经济上的富者、文化上的巨人,每一个学子都可以任意挥洒来自内心深处率性质朴的原始萌动。这种具有随意性和、隐匿性的时尚话语方式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拓宽了信息交流的途径,帮助他们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中学习和积累知识,另一方面也成为部分大学生沉溺其中,远离社会和片面发展的诱导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M].北京:文心出版社,2002.

[2]敬永和主编.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词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7).

[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青年看世界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5).

第2篇: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思想状态 原因 对策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由于当前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在人生、价值取向和思想行为上具有与以往任何时代不同的特点。从武汉大学公布的关于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调研报告中表明:“90后”大学生,既不像社会上炒作的那样娇惯自私、不可理喻、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独”性十足、难以接触。调研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是武汉大学各院系新生中的800名新生,调查内容涉及消费、心理、社交、学习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该报告是继全社会对 “80后”全面关注后,中国高校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较为权威的解读,并对相关数据作出了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特点分析

1.1 大学生思想状况主流积极、健康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认同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关注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的未来,对国家的发展形势和生活充满着向往;认同社会主义道德标准,肯定集体利益;注重生活质量,讲究精神追求。但一部分大学生却表现出理想信念的低层次化、务实化等现象。这部分大学生将个人的理想信念定位在对金钱、社会地位等的追求和占有上面。

1.2 人生态度积极向上,但感性多于理性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具有自立、自强、自力更生的意识,充满创新意识和热情。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甚少。在全球化发展和各种文化的冲击下,部分学生思想蜕化,贪图享乐,国家和民族意识淡化。还有一部分家庭物质生活条件较好的大学生自理能力弱,面对挫折和新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差,表现在学习上目标不明确,缺乏动力和热情;在生活上追求享受,出现攀比消费、超前消费等现象。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志向远大、渴望成才、追求知识和学习热情很高。

1.3 较高的道德认知,但存在知行脱节现象

大多数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基本道德规范。当代大学生主流赞赏和推崇有教养的道德行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献爱心,希望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信守和推崇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但不放弃有条件下的投机作弊,如考试作弊、拖欠学费、造假求职材料、就业毁约等。

二、大学生思想现状产生的原因

2.1 大学生思想现状产生的内部原因

1)目前的“90 后”大学生多崇尚自我发展、自我成才,发展动机与国家振兴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不多,学生过分注重自我奋斗、个人发展导致集体观念淡薄、服务精神不足,只想当主角,不想当配角,担心才能被埋没或者是大材小用。

2)大学生是青年,其主要需求就是成长、成才,对所受教育感到不够“解渴”,要求教育教学改革,但与自我期望相矛盾的时候,往往表现出不满情绪。由于校园内的文化娱乐手段相对滞后,学校周边的文化即使是低俗文化,大学生也乐此不疲。

3)大学生寄托着家庭希望、社会期望和万众瞩目,在以成败论英雄、以物化论成败的当今社会,担心自己被淘汰,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

2.2 大学生思想现状产生的外部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当代大学生培养自立自强、拼搏进取的精神,敢于维护自身和他人合法权益方面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受社会上出现的“一切向钱看”思想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出现了不平衡,使金钱成了学生衡量人生价值的极重要的尺度。

2)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的渗透,迷失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信息传播迅速、集中的今天,东西方的思想意识形态在碰撞,思想体系和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在较量,科学民主精神和封建传统在斗争,大学生在各种意识形态的冲突中自我意识、觉醒,当然也存在着迷惑。

三、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对策

3.1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

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原则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针对“90 后”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利己主义和道德判断的不确定性,诚信意识缺失,公德意识差,自律性差,注重自我,追求现实感受等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当代大学生弘扬社会主流道德观和价值观;加强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更可以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文娱活动之中。校园文化要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精心设计,大力弘扬主旋律,让健康、高雅、活泼、明快的校园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坚决抵制腐朽、消极、颓废的思想渗透和影响。

3.3 发挥高校职能,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针对当代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特点,一方面,高校应发挥其管理职能,加强学生管理,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道德奖惩制度, 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给予相应的奖惩。通过奖惩制度的实施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并逐渐使遵守道德规范成为学生的基本需要,使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华为时才做准备,毕业生往往感到很茫然,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四、总结

“90 后”大学生思想特点日趋多样性,而其影响因素也错综复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客观地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了解和掌握影响这些特点的因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促进“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威.“思想政治教育热点”教学案例武汉大学出版社[M].2009,4

[2]蔡炎武,刘铁芳.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1

[3]王鹏.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探析与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第3篇: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人才成长;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人本导向

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高职生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高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高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高职生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促进人才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人本导向存在的问题

(1)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的指导性不强。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偏重时效性和实用性,内容以生涯辅导和个体咨询等为主,而对高职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起较大影响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指导以及对大学生职业意识、自我认知与职业发展的辅导显得不足,缺乏针对性与吸引力,致使不少高职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仍存在职业意识缺乏、自我认识不足等有碍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问题。

(2)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学方式不够合理。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教学仍以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对这种授课方式兴趣不大,师生间的课堂互动较少,授课教师的成就感普遍不强,授课质量欠佳。近年来,不少高校创新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学方式,如开展“企业精英进校园”系列活动、开设职业生涯名师讲座、筹办优秀校友讲堂、组织大学生创业实训、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见习等,有效提升了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但整体而言,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学方式仍应该更趋合理并多样化。

(3)高校对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指导做得不够。高职校与用人单位的被动联系多、主动调查少,对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指导和高职生初次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做得不够。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应在帮助毕业生就业稳定方面发挥作用,帮助就业稳定的目标相比于帮助就业目标而言是一种递进,也是对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更深入化的要求。当前,应切实研究高职生就业岗位流动频繁的现象,分析其本质,为有效开展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提供鲜活的素材。

二、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人本导向的思考

(1)坚持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教育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根本任务。①坚持高职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的教育,加强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态度和人生道路的教育,为高职生进行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教育、挫折与生存的教育,尤其要发挥好专业教师在高职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教育中的引领作用,鼓励高职生成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的生力军,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奋发有为。②鼓励高职生将国家社会需求与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努力实现职业发展与个人成才最优化的选择。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是立体化、多维度的教育过程,需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鼓励高职生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尊重高职生多样化的自我价值选择,引导高职生建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勉励学生做到立志、修身、博学与报国的统一。

(2)从帮助高职生实现就业稳定的角度,实现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以人为本”的现实要求。①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回访交流,考察单位选人用人的实际情况。对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分批次进行电话回访与问卷调查,重点企业可采用现场座谈、交流访谈等形式,了解企业选人用人的标准和具体要求,既进一步明确企业对人才的招聘需求,又可酌情提出招聘方式的建议。如:组织师生进单位实地考察与业务交流,既侧面了解毕业生的实际工作情况,又可以对该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用人标准、企业文化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②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并查找问题。分批次对历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电话跟踪、网络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上岗后的思想动态和就业状况,针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书面材料。③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更好地服务于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结合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情况的调查,进一步研究分析,形成书面调研报告,作为学生了解未来就业市场状况和将从事职业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反馈于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真正使就业工作与高校事业发展、规模扩大适度挂钩,与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确定适度挂钩,为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服务。

(3)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大学生实现健康的职业发展。①将高校专业教育和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相融合。吸纳专业教师参与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教学,担任学生职业发展导师和创业导师,在专业教育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发挥专业教师和业内校友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引路人”的作用,培育学生的自我期望和成长动力,使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②健全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教育评估功能,指导高职生有效地进行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1)高职校应指导高职生及早、有效地进行自我评估。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在适龄青少年中起步较晚,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直到大学阶段才在青年中逐渐地普及,高校应指导学生洞察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坚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成才观,学会并善于寻找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挖掘并发展自身专长和特色优势,指导学生有效制订学习计划和职业发展策略。2)在《高职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建立专家顾问队伍,帮助高职生更新职业观念,掌握求职方法,学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创造条件,着力提高职业发展教师的业务水平,使他们朝着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3)高校要以教学科研和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出发点,着力完善学生的实习见习制度,与用人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拓展长期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推动高职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切实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82.

[2]陶德麟,汪信砚.哲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4篇: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关工委工作;五老;青工;教育;奉献

关工委工作,我们始终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积极发挥“五老”队伍作用,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和创新创效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青年职工中广泛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教育引导青工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敬业爱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立足岗位奉献。

莱钢集团公司机关现有22个部(处)室,有在职职工1657人,其中,团员、青年416人,占全体职工总数的25%。近年来,机关关工委在集团公司关工委和机关党委领导下,把“关爱青工成长,助推企业发展”作为工作主旋律,秉承“关心下一代,升华老一代”的理念,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心工作,讲求实效”的总体要求,遵循及党政所急、想青工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方针,积极牵头并协同相关部门在关爱青年职工、营造家庭氛围、促进青工成才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党委重视,健全组织,完善自身队伍建设

莱钢机关党委十分重视、关心并大力支持关工委工作,提出了把关工委工作与党建工作一起抓的思路,关工委工作要融入到党建一体化工作之中。每年两次定期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对于关工委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都及时给予答复和解决,同时注重加强关工委队伍建设,多次调整、充实关工委班子成员,及时将刚刚退出现职岗位、精力充沛、有经验的的管理干部配备到关工委班子之中,使关工委队伍形成了一个既有奉献精神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战斗集体。

为了方便关工委接近青工、贴近青工、了解青工,机关将关工委办公室设在了机关团委。机关关工委自2008年始逐步建立健全了工作责任制和例会、学习等相关制度,成立了由组织部、宣传、纪委、离退、财务等部门的6名同志组成机关关工委成员班子。由刚退出现职岗位的领导干部、包括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11人组成“五老”骨干队伍。加强了关工委班子的力量,充分体现了党委的重视和关怀。

二、立足企业,服务大局,着力提高青工队伍素质

作为企业关工委,我们始终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把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和创新创效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关工委在青年职工中广泛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教育引导青工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无论在企业快速发展时期还是在企业遇到困难时期,都要敬业爱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降本增效,立足岗位奉献。关工委把握企业发展和青工成长实际,把帮助青工职工提高技术业务素质,作为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传帮带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工实际工作遇到的难点问题,通过开展“技能传帮带”活动,动员和组织老专家、老同志参与技术攻关活动,激发了青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热情,营造了老少携手共同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三、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当好党政领导参谋助手

每年关工委都结合企业青工教育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工作,并形成调研报告,向机关党委和有关部门提出工作建议,受到公司领导及职能部门的重视,也得到青年职工的欢迎。近几年,多次组织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家庭教育以及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现象等专项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全面分析,提出相应的素质教育建议和创建学习型青工组织、学习型家庭的建议,进一步增强了关工委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四、两大教育、三项活动,各项活动富有成效

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机关关工委在青工中深入进行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和科普教育活动,开展了感恩教育、中华诗文诵读和青少年才艺展示活动,“老少同乐”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取得明显成效。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学雷锋,我行动”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加具体生动。多年来,关工委与有关部门配合,充分利用“学雷锋活动月”、重要节庆日,利用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组织“五老”走进青少年中间,积极宣讲党史、宣讲理想信念、宣讲社会美德、弘扬新时期的雷锋精神,用英模任务和身边的典型人物去教育青少年,推动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老干部讲师团”以党史厂史、革命传统、艰苦奋斗等主题,先后举行了(下转第19页)(上接第15页)数场报告会,受到大家的好评。

在机关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全机关开展了青年科普教育活动。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认真选题立项,研究确定了围绕安全自救、低碳环保、创新创效、钢铁冶金工艺流程和卫生健康等五个专题开展科普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四、导师带徒,因材施教,精心培育助青工成才

机关关工委以“导师带徒”为主导,结合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精心组织,因材施教,促进青工提升综合素质,帮助其早日实现岗位成才。

第5篇: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调研报告——

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教师能力素质大提升情况”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指出:“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张毅书记在全区上下轰轰烈烈开展深入开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的滚滚热潮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用好中央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开拓进取,埋头苦干,把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那么如何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市战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成为摆在我校面前急需探讨的重要课题。为了扎实搞好“大学习活动”,借“大学习活动”的强劲东风,有力地推动我校教师队伍素质能力大提升,对我校师资状况作了全面细致的调研。

一、我校教师队伍情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我校目前有教职工97人,其中党员24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20.9%;其中本科学历20 人,大专学历64人,中师学历12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 69人,初级职称27人;有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7 人,地、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7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名师)15人。学历达标率100%。

(二)、教师能力素质基本情况:

1、校本培训情况:我校一直把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广泛开展了“岗位大练兵”活动。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师德讲座”、“党课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讲座”、“三字两画一机”训练过关活动、“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说课做课评课课件评比活动”、“小课题研讨活动”、“实验课题研讨活动”、“党员、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支教教师结对子听课帮扶” 活动、举行“学规范、修师德、练师能、铸师魂”演讲比赛、“红烛杯普通话朗读比赛”、“经典中华古诗文诵读比赛”、“书香校园快乐读书”等活动,从多方面锻炼、培养、提升教师群体的素质能力,极大激发了教师提升素质、强化能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人人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呈现出喜人气象。

2、优势所在:

广大教师敬业爱岗,争相打造高效课堂,奋力提高教学水平。目前我校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尽职尽责,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二小的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青铜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科学发展观,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全校涌现出了一批像、等师德高尚、教学成绩优秀、在学校和社会上享有较高威信的优秀校长、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模范教师,影响和带动了整个教师群体,广大教师变“要”为“我要干”,一心扑在工作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我校今年也荣获了教育局表彰的“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3、当前我校教师能力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教师队伍比较庞大,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

①认识不到位。目前,部分教师虽说有较强的质量意识,但追求卓越、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还不强;对提高师德修养的重要性认识的还不够。普遍认为,抓质量是硬任务,每时每刻都不能松动,而师德修养只要不出大问题,过得去就可以了,致使个别教师对师德建设工作认识不高,直接影响了对及政策方针的贯彻执行力。

②工作作风方面,部分教师业务学习淡薄,敷衍塞责。有的教师不爱读书、不善于学习,理论水平低,知识陈旧。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不够,不全面了解具体的教情、学情,教学方法落后,缺乏现代教育思想。对工作不用心,精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不高,甚至出现“等”、“靠”、“推”现象。

③组织纪律方面,主要是个别教师工作纪律松懈,对安排的工作大而化之,敷衍了事,消极对待。

所有这些现象,都与教育的社会形象、与人民教师的工作性质、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格格不入,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警惕,我们要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刻自查。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树立教育的良好社会形象,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二、对我校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几点建议

落实“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教育大跨越,落实素质大提升”的奋斗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教师的职业决定了道德的特殊性:一是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师德的方向;二是要爱岗敬业,这是师德的核心;三是要教书育人,这是师德的重点;四是要为人师表,这是师德的基础。

因此,学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负起督促指导责任,狠抓落实。

2、 培养树立身边典型,带动全体教师

全国教育系统的典型千千万万,但对教师影响最大、最有说服力的还是自己身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人物,因此,我们要培养、树立一批名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通过 “传、帮、带”活动实现整个教师队伍的提升和飞跃。

3、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教师能力

一是举行师德演讲比赛,全员参与,使广大教师在参与的同时更好地接受教育。二是丰富教师业余生活,组织教师进行有益性、友谊性、团结性比赛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三是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培训。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完善评价体系,构建长效运行机制

通过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的考评,选拔培养各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落实骨干教师津贴、兑现绩效工资,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

三、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1、按照教师继续教育和全员岗位培训工作的安排和要求,认真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全员岗位培训工作,立足校情,以校本研修为主,采取集中培训,在岗研修,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和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

2、加强教师现代教学技术培训与应用,进一步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每位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帮带两名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备课、听课、评课跟踪指导。每位骨干教师每学年上示范课不少于2节,举办一次专题讲座等。

4、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平时开展“三字两画一机”(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计算机)、专业素质基本技能竞赛活动和教师专业知识测试。

5、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管理与考核,制定完善班主任培养、培训计划。实行班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评制,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第6篇: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摘要:在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外出,由此衍生出特殊的少年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由于其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以及家庭结构,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低,安全无保障,心理健康程度低,等等问题愈来愈凸显,逐渐引发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尤其在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本文拟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现状及对策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希望能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关键词:西部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

“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在我国农村,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而本人被留在家乡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或一方共同生活的儿童,我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约2000万人。这是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要,人口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量流动,以及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户籍限制的结果。中国西部由于其历史原因,外出打工的中青年父母比其他地区更为明显,而其留守儿童所表现的问题也更为突出.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具有阶段性,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所呈现出来的新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

一、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及现状

尽管农村父母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并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加好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总体而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角色的长时间缺位,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致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教育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

首先是父母缺位导致的亲情缺失,孩子无法同父母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而依恋是孩子发展对他人和环境的信任感,培养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孩子从与父母的交流中学习到人际交往的方法。但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或者其中一方生活,导致孩子不能感受到父母的关怀,不能发展良好的信任感,也不能很好的从父母那里习得人际交往的技巧。很多孩子与父母之间长期的疏离,甚至会对父母产生陌生和怨恨的感觉,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儿童幸福感的培养和形成,不利于青少年儿童的长远健康发展。

其次是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现象严重,学习不良。从儿童身心发展阶段论而言,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监管,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36.7%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祖辈教导,在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甚至一些“留守儿童”,法制观念淡薄,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这需要引起我们极大地重视,由于家庭监管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疏忽,留守儿童学习较为困难。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容易课堂违纪,较少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对于学校和学习的兴趣比较低,个别留守儿童甚至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抵触绪,学习成绩下滑较为明显,辍学现象比较。

最后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增多,身心健康不容乐观。由于留守儿童年纪尚幼,缺乏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能力,父母缺位使其更加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沟通交流的机会,因为没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再加上孩子特有的自卑心理作祟,留守儿童慢慢发展出与外界接触较少或不愿意接触得特点。他们常常表现出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悲观消极、不善于表达等自闭倾向,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有的自卑懦弱、多疑敏感,有的性格怪异、暴躁叛逆,有的忧郁焦虑、自暴自弃,严重的甚至有轻生倾向。

二、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由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多种原因造成的,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支持和解决,力争为留守儿童创造出好的环境。

首先,从家庭方面而言,强调其教育功能,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人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社会行为规范、个人价值观等最初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要转变态度,正确处理家庭收入与孩子教育之间的矛盾,为孩子长远的利益着想,争取为孩子创造温暖舒适的家庭生活,并使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要学会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日常生活的需求,以及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情况。学会掌握正确的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模式,掌握更适合青少年健康的教育方法。对于实在是不得不外出打工的父母,也要加强与孩子的情感链接,情感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喜爱,让孩子体会到浓浓的亲情。

其次,从农村学校教育来看,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档案,对特殊的孩子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同时,学校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孩子的亲情教育、人格教育,让孩子们感到友情、亲情,感觉父母就在他们身边。寄宿学校要优先考虑留守儿童,通过改善食宿条件、完善配套设施,使学校成为温馨的“留守儿童之家”。在课程设置上,学校要更加的重视孩子的情感教育,心理教育,适当配置学校心理咨询室,心理老师等,力争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体,为孩子提供更加美好的教育环境。

最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需要发挥政府职能,强调社会责任。要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调动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对于政府而言,就是要强化政府责任,均衡城乡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在农民工流入地区,政府要切实承担责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规划并建设好农民工子女学校,,逐步消除对进城农民子女读书的限制。各地城市要根据推进城镇化需要,超前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减少并逐步撤消农民工子女读书的限制,增加“绿色通道”容度和流速,让接受义务的农村孩子也享受城市文明。切实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共享蓝天”这三大重点工程。同时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加深社会力量帮助和参与的程度,调动各方资源,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苏婷.呼唤心灵的家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掠影[N].中国教育报,2006-11-29

[2]民盟涪陵区委课题组调研报告.关于我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N].

第7篇: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我局现有干部职工22人,其中党员15人,全部参加了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要经历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局党支部书记、局长张家森同志始终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把活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视,集中精力,成立了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学习活动精心组织、周密计划,为保证学习活动的扎实推行,始终注重做到了“四个坚持”:坚持把学习提高贯彻到活动的始终,使每个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教育;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广开言路,真正找准领导班子和机关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向上的思想斗争,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坚持边整边改,不断扩大和巩固学习活动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基本做法

按照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的部署要求,我局严格遵循规定的方法步骤,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紧密结合就业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之后,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会议,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认识,研究成立了局学习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县就业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办公室工作职责,设立了科学发展观园地,各项准备工作达到了充分有序的要求,为学习实践活动开好头、起好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认真研究制定每个阶段工作方案、学习日程安排表,并严格遵照执行,抓好落实。

(二)统一思想认识,深化理论学习。在县委动员大会的基础上,3月29日上午,我局召开了动员大会,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张家森同志做动员讲话。他要求:一、深刻领会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要求,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认真查摆,着力解决本单位和自身存在的问题。二、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认识上要明确坚定、行动上要积极主动、方法上不断创新、工作上扎实到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活动。三、严格学习纪律,确保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做到学习有计划、有笔记。四、抓好结合,统筹兼顾。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召开座谈会、开展谈心活动等形式将思想发动和学习贯穿于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通过声势浩大的全面动员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发动,增强了干部职工参与学习实践工作的自觉性,确保了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为了深化学习效果,我局坚持做到集中学习人人签到,定期公布学习出勤情况,定期检查学习笔记。

(三)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撰写调研报告。抓住制约影响就业事业发展的问题,局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管工作,拟定了调研课题,分别深入基层听取干部职工和部分群众、监管对象的意见。通过深入调研,基本摸清了基本状况,找出了影响问题和差距,拟定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形成了高质量调研报告2篇,为用科学理论指导就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四)采取多种渠道,广泛征求意见。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我局就十分注意发动群众,按照“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的思路,采取设置意见箱、开设热线电话、开设网络专栏、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门纳谏,广开言路,多层次、多方位地听取了干部职工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组织召开局机关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干部和群众代表征求意见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归纳梳理为6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着对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仍习惯用计划经济思维的方式来展开工作,对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二是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在解

放思想、大胆创新上仍显不够。三是优化发展思路方面没有认真研究制定出合适我局经济发展的好政策、好措施;四是对青年干部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机关作风有待进一步改善;六是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机关极少数干部存在着不听指挥和办事无原则的现象,影响了机关的形象。

(五)严格对照检查,深入自我剖析。我局充分利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时机,严格对照检查,深刻反思剖析。一是深入开展了“五查”活动,一查思维观念是否更新;二查工作思路是否优化;三查落实措施是否得力;四查推行机制是否科学;五查工作成效是否突出。多层次开展谈心,结合第二阶段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紧密联系全局和个人实际进行对照检查。二是认真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报告和个人剖析材料。严格把关,逐级审阅。领导班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切实找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突出问题、深入分析根源,提出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对策,还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形成了领导班子分析报告。每个党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查根溯源,从理论学习、政治思想、本职工作、廉洁自律等方面认真、深入地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了“查找问题准、分析根源清、认识程度深、整改措施实”。三是清理制度。在清理制度的工作中,我们高度重视建立符合就业工作实际,既能管当前,又能管长远的制度体系,还注重制度建设的统筹兼顾,处理好各方面制度的彼此衔接,相互配套,防止撞车,确保每一项制度行的通、管得住、用得好、有实效。四是认真开好四会。即: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党组会、党支部会。组织党员对领导班子分析报告和班子成员及一般党员个人剖析材料逐一进行相互评议讨论。对近年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回顾和深刻反思,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干部职工中存在的重业务、轻管理;重突击、轻经常;重执法、轻服务的“三重三轻现象”。局领导班子分析报告先后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指导组审阅,提出反馈意见,并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和服务对象中进行评议,根据评议情况对分析报告进行反复修改,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了分析报告内容,最后上报县活动办公室。

(六)制定整改措施,坚持边整边改。针对群众反映和自我剖析出的问题,我们制定了《整改方案》,把整改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和即知即改。一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我们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马上能办的马上办的措施。二是针对群众反映的领导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等问题,我们经过集中讨论,认真总结反思,制定出了整改方案,全力以赴整改落实;对群众反映的长远性的意见,我们从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入手,在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长期整改意见和有关规定办法,建立了整改工作责任制。

(七)认真开展测评活动。按照县委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和我局机构、职能特点,主要测评对解决影响制约就业工作和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以测评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质量为重点开展了测评工作。通过测平,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报告工作基础扎实,资料数据翔实,查找问题准确、原因分析透彻,整改思路清晰,工作措施可行,是一份高质量分析检查报告。

(八)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扩大提高整改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健全有利于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机制。首先,全局人员要心系群众,坚持群众的利益高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其次,以科学的态度、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干群众受益的事,干打基础的事,干有长远作用的事,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受到群众的尊重和好评。另外,把向群众征求的意见形成制度并保持经常化,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抓住群众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抓住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明确责任,落实办理时限,认真加以解决,让群众得到实惠。三是根据工作需要补充制定了新的《局机关车辆管理制度》、和《局机关工作人员出勤休假考核办法》,发挥制度在管人、管事、管物中的作用。

三、主要收获

(一)在思想理论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整个学习实践工作过程中,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摆在首要位置,始终立足于学习提高,从理论的高度深入思考问题,消除了许多模糊认识,绝大多数同志在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自学,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做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

(二)党员的党性得到锻炼,组织和纪律观念普遍增强。使全体党员干部经受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教育,党性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有力地推动了学习实践活动与其他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真正达到以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当前工作、以当前工作进展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目的。

(三)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明显转变。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转变,公仆意识加强,并落实到具体工作实际中,深入推行了政务公开和责任制,履行了“三指”(指路、指门、指人)、“三声”(接待群众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四不”(不让群众等、不让

群众为难、不让群众受气、不让群众反复跑)等服务承诺,极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树立了就业部门的良好形象。

(四)职能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我局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贯穿于实际工作当中,狠抓各项制度和目标责任的落实,切实达到了各项业务工作与学习实践活动两不误、两促进。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打算

第8篇: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摘要: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自我教育的主要载体,在营造学术氛围、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汕头大学“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为实例,在分析和总结该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讨研究生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研究生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高校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因此,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1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 

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是一种氛围,它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载体,即通过非强制性的手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的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可小视。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校要通过精心组织和设计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但由于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育主体是本科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主要围绕本科生群体而展开,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往往得不到重视,似乎处于大学校园文化的边缘。另外,研究生群体具有以科研学术为主、课余活动较少、生源多样化、独立意识强、思想多元化等特点,很多活动未根据研究生群体独有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和设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得研究生群体本身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2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 

2007年,北京大学团委对北京大学研究生群体校园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研结果显示研究生校园文化生活存在“积极性偏低”、“学术性较强”和“个性不鲜明”3个特点。“学术性较强”和“个性不鲜明”的特点说明了研究生群体除了学术性活动之外,对各种类型的校园文化生活的喜爱程度与本科生相比,大同小异,两者对校园文化生活诉求并无显著不同,造成研究生校园文化生活“积极性偏低”的原因除了研究生科研时间紧外,暴露出了我们在开发和开展符合研究生需求、凸显研究生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上存在严重不足。 

3 汕头大学在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尝试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的多元化导致了研究生思想多元化,这些对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研究生在学习、科研、就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疑问和迷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汕头大学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紧密围绕贯彻落实中央2004年16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连续多年举办以寻找研究生精神家园、丰富研究生精神生活为宗旨的“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 

“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以旅程的方式开展,整个旅程设有三个驿站,从第一驿站“学径寻幽”出发,途径第二驿站“彼岸·夏花”,最后达到了终点站——“我们在路上”,整个活动历时近一个月。在名为“学径寻幽”的第一站中,主题是追求学问之道。主办方请来学校文、理、工、医等多个领域颇有建树的知名教授为同学们深入阐述学术研究方法与经验,揭示学术研究真谛,解除学术入门困惑。在随后的以“彼岸·夏花”为题的第二站中,广大研究生们则与学校优秀毕业生、优秀辅导员和心理学、管理学专业的知名教授一起探讨了校园生活、人际关系、个人修养、生命和情感的话题。在最终的“我们在路上”驿站中,则邀请校内或校外多名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教授和学者畅谈他们的求学之路、创业经历和人生起落等,让同学们在他们非凡的人生经历中感悟人生、激励自我、规划未来,并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尽管每个驿站访谈时间仅有两个多小时,但整个“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涉及的面非常广,从第一站的解决入门之惑,到第二站的校园生活,再到第三站的人生感悟和规划未来,可以说解决了研究生们在校期间遇到的很多代表性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站——“我

编辑整理本文。

们在路上”把整个“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推向了。主办方之所以把这一站命名为“我们在路上”,源于人们常常将人生比喻为一条路,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想要到达自己梦想的地方,就必须不停歇,一直走下去。而每当我们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如何抉择,又或者我们在前行的途中遭遇荆棘和困惑的时候,良师益友们的建议和帮助对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4 “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效果和组织工作经验 

汕头大学“研究生文化之

旅”通过邀请校内外德高望重的知名学者、专家以及心理专家和优秀毕业生,采用访谈的形式与广大研究生进行交流,内容涉及如何做学问、如何规划人生、如何看待生命和情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提高道德修养等多方面研究生感兴趣而又难以处理或者说感到困惑的问题,这种形式和内容受到广大研究生的普遍欢迎。在整个“研究生文化之旅”系列活动的举办过程中,每一次活动的结束,都会在研究生内部和bbs上引起热烈的反响,有发表看法的,有提出建议的,也有表示期待的。bbs上的各种讨论、建议以及赞扬之辞给了举办方极大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该活动吸引了不少研究生及本科生加入到旅程当中来,使得整个活动在学校产生了很大影响,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规划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和启迪作用,切实解决了研究生们在学习、科研、就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整个活动的效果看,汕头大学“研究生文化之旅”系列活动,达到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具备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目的,同时也是紧密围绕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举措。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造学术氛围、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汕头大学开展的“研究生文化之旅”系列活动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很好的工作经验: 

(1)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到贴近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针对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三大特点,组织和设计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性内容,同时又不能贪大求全,要注意立足于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特点,重在发挥对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补充作用。首先,要尊重和突出研究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和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创造自我展示、主动学习、相互教育的舞台;其次,要突出活动的交融性、灵活性和包容性,可以将不同专业的同学组织在一起,进行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的交流;最后,还要着眼于研究生未来的职业倾向,为其提供在第一课堂无法获得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只有这样,开展的教育活动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2)随着高校研究生群体所占比例的逐年增大,学校要提高对研究生校园文化的重视,建立健全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级组织,首先要加强研究生党、团组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其次,应该加强各级研究生会的建设,完善机构设置,明确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建设研究生校园文化。 

(3)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以“横纵结合”模式向前推进。“横”指的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围绕某一主题,整合资源全面推进主题文化建设,如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在同一时间设立多个分论坛。 “纵”指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围绕文化工作中的某一重要主题,有策划、有步骤、有计划的逐步推进并不断的强化主题内涵,如“研究生文化之旅”活动。“横式”活动较好地满足研究生群体多元的文化需求,短时间内在校园里创造出一种强烈的集中文化氛围,从而实现较大的活动覆盖面和受益面。“纵式”活动,准确把握研究生在某一领域的需求,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使得活动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同样增大覆盖面和收益面,增强活动效果。 

(4)要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迅速等特点,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把德育进网络作为提升其有效性的有利契机,提炼传统德育方法和内容体系,加大对上网群体特征的研究力度,通过富有针对性的内容、有效的载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任新纲,罗伟.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j]. 2007(8):100~103. 

[2]王厚庆,艾春安.研究生校园文化现状调查与分析.陕西教育,2009(10):370. 

编辑整理本文。

[3]北大团委研究生与青年工作部.北京大学研究生群体发展状况调研报告[j].北大青年研究,2007.3. 

[4]韩流.研究生与校园文化:“时代”未至问题犹存——基于北京大学团委最新调研结果的再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8(01):107~109. 

[5]刘伟兰,张熠.试论新形势下研究生与校园文化建设[j].2006(1):72~73. 

第9篇: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为完善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创新财政精准扶贫工作方式,我们带着是否继续对贫困对象实行救助式精准扶贫的问题,对国家新阶段精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XX镇的贫困状况和精准扶贫方式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在新阶段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选择精准扶贫方式进行了认真思考,谨借此文谈点见解和建议。

一、基本现状

(一)基本镇情

XX镇位于惠阳镇西北部,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总面积X平方公里,总人口X人,下辖X个行政村,X个村民小组。全镇有X所小学,教师X人,学生X人,镇卫生院X所,村级卫生室X个,卫生从业人员X人。XX镇主要产业为传统种养殖业,主要农产品为稻谷、玉米,规模小,价值低,品种单一。工矿业缺乏,经济基础薄弱。20xx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X万元,国民收入X元,农业总产值X多万元,财政收入X万元,粮食总产量X吨,人均粮食产量X斤,人均纯收入X元。近年,XX镇以旅游业为龙头,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20xx年,全镇旅游收入总共X万元。

(二)贫困现状

全镇现有绝对贫困人口X人,低收入贫困人口X人。因全镇均为典型的高山地貌,XX等村还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富一方人的地方,主要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为改变这部分人的生存环境,县委、县政府组织县财政局、县精准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竭力配套改善村民生产基础设施,尤其是在近几年来,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各项精准扶贫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贫困成因

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XX镇大部分村寨位于深山区,海拔高,地理条件差气候条件不好,道路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灵,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收效不良,农产品经济价值不高,农民增收不快,改变自然状况的能力不强,使得农民生活在一个自然条件差农民收入低改变自然条件难农民收入低的恶性循环中。

2、受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影响。由于受经济、地理、人文、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大大低于市民,尤其在偏僻落后得山村,农民的教育状况更不容乐观。根据20xx年人口普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仅为X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高达X%。20xx年的调查显示,在低收入人群中(纯收入X元/年人),XX镇1845周岁劳动力(农村主要劳力)文化层次很低,高中仅占X%,小学及以下占X%,在XX的务农劳动力中,初中以下学历所占比率高达X%。由于文化层次偏低,小农经济意识较严重,种植养殖的生产经营方式陈旧,接受新的知识文化的能力相对较弱,劳动力转移输出困难,这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并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的最主要的不利因素之一。

3、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受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所限,XX镇长期以来缺乏工矿业及第三产业,尤其在一类、二类村,第三产业几乎没有涉足。种养殖业投入大,收益小,且主要目的是自产自消,商品率不高;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小,且收效不好,质量不高,农民收入渠道单一。除了传统农业,唯有收效的是XX上寨旅游业,但由于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低下,管理办法不科学,管理方式不规范,农民市场意识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其发展初步凸显瓶颈。虽然在旅游兴镇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近年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比较大,但还处于在对点(上、下XX)的阶段,一时难以全面铺开。

4、受主劳多病的影响。山区的农业,是一种沉重体力劳动的行业,主要劳动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和治疗,造成返贫现象突出。一个家庭祈求的是风调雨顺、守望的是五谷丰登、最大的愿望是家庭健康。但受山区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尤其是高、寒、僻远地带卫生防疫工作跟不上,人们缺乏最基本的保健,引起病灾,有的甚至一病不起而引起返贫;受经济条件所限,小病拖,大病挨而失去健康引起返贫。这些主劳大都是家庭的脊梁,主宰幸福安康之神,因病灾将会使原本不殷实的家庭没落为贫困户人。

由于上述的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生产资金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低下等因素,农民对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依赖性极强,而且,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不足、方法不科学,农业收成的好坏基本取决于当年天气状况。近年,气候变暖逐渐明显,旱灾频繁,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农业收入,造成农村生活根基不稳的现象。同时,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部分农户倾其所有并贷款投入到扩大生产,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养殖等造成暂时返贫。我镇排夫村部分农户为调整产业结构,拉钱负债的购置折耳根苗、魔芋种、良种肉牛等,但因缺乏经验,市场了解不足,加上经营不当,农产品最后不能转变成商品,目前,这些农户已是耗尽积蓄,甚至影响往后几年的农业生产投入。

二、主要难点

(一)山区农民返贫因素控制难

由于自然灾害抵御难,一大批农户因灾返贫,需再次纳入搬迁精准扶贫范围;主劳多病致富难。据统计监测,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农村主要劳动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造成返贫的有X户、X人。

(二)高山农业支柱产业形成难

XX镇海拔高,农田分布在高山上,全镇群众沿袭着以种粮为主的传统生产模式,经济林园面积狭小。使得一方面支柱产业科学定位难。高山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发展的影响,尚未寻求到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二方面支柱产业规模经营难。高山地区粮经兼作,且多经品种繁杂,要形成产业格局,需要大量的资金、物资,仅靠本地农民现有经济实力难以面对和承受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三方面,高山支柱产业产品销售难。高山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产业带的形成,因此,要谋求产业的发展尚需围绕基地,加速公路、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难

由于我镇自然环境恶劣,居住在高寒、偏远的农民生产生活异常艰苦。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效益低。据统计全镇还有X个自然村不通公路,要修通这X公里 路需投资X万元以上;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需投资X万元以上,且投入量大而产出率低。

二是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影响,中青年农民大多外出打工,新型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度大,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四)隐蔽性返贫因素难以控制和扶持

一是受人口素质的影响,对农产品销售市场缺乏科学定位,生产经营适得其反,血本无归形成的贫困。

二是灾害重建、规模发展至收益过渡期间形成的贫困。对于这两种致贫因素,难以认定扶持范围和标准,既使配套了相应政策也难以到位。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