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投资评估范文

固定资产投资评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投资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固定资产投资评估

第1篇:固定资产投资评估范文

【关键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

一、引言

2010年9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一系列文件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11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把节能审查作为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置性条件以及项目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办法》的出台,一方面能够约束新上项目落实有关节能法规、标准,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与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相结合,从源头上遏制能耗不合理增长。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刚刚起步,各地区、各部门,相关机构和人员对能评工作会有一个逐步了解和熟悉的过程,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鉴于工业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比重较大,现就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的程序、内容和方法做以下探讨。

二、节能评估程序

项目节能评估机构开展节能评估的主要工作程序包括:签订评估合同或协议、组建节能评估工作小组、开展节能评估、完善节能评估文件。

1.签订评估合同或协议。合同或协议书中应清晰描述项目的节能评估内容、要求、工作条件、费用支付、风险责任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和法律等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节能评估机构要尽量避免由于对业务环境的复杂程度判断失误或不慎,或评估机构对自身的业务胜任能力估计过高等原因,签订了超过自身业务能力范围的契约而产生的风险。如评估机构为了承揽业务,先签约再考核业务环境,导致评估成本过高,或造成评估报告的严重高风险等。

2.组建节能评估工作小组。接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后,评估机构应根据项目特点,组建专业齐备、能力合格、工程经验丰富的评估团队。评估团队应覆盖项目所属行业的各工艺专业,以及热能、电气和技术经济等节能评估工作所需专业。评估人员原则上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熟悉节能评估工作的内容深度要求、技术规范、评价标准和程序方法等,具备分析和评估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提出有效节能措施,核算项目能源消费总量,判断项目能效水平等专业能力。项目节能评估期间,评估团队应保持人员稳定。

3.开展节能评估。主要工作包括收集项目资料、确定评估体系和评估范围、评估项目情况、形成评估结论、编制评估文件等。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5000吨标准煤(等价值)以上的项目,应分专业评估并相互会签。评估期间,节能评估机构应与项目建设单位、可研编制单位等充分沟通。编制完成后的节能评估文件应分别加盖节能评估机构和项目建设单位公章,由项目建设单位报送节能审查。

4.完善节能评估文件。节能评估文件报送节能审查后,节能评估机构应组织各专业人员参加评审会,交流项目评估情况等,并根据节能评审和审查阶段所提意见,及时对评估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节能评估内容

1.评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相关标准及规范,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等目录,以及相关工程资料和技术合同等。

2.项目概况。(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地址、邮编、法人代表、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企业运营总体情况。(2)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项目性质、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工艺方案、总平面布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进度计划等(改、扩建项目需对项目原基本情况进行说明)。(3)项目用能概况:主要供、用能系统与设备的初步选择,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改、扩建项目需对项目原用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3.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1)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2)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4.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1)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对能源消费的影响;(2)项目工艺流程、技术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3)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4)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5)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5.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1)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分析评估;(2)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可采用能量平衡表)分析评估;(3)能效水平分析评估。包括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主要工序(艺)单耗,单位建筑面积分品种实物能耗和综合能耗,单位投资能耗等。

6.节能措施评估。(1)节能措施。一是节能技术措施:生产工艺、动力、建筑、给排水、暖通与空调、照明、控制、电气等方面的节能技术措施,包括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余热、余压、可燃气体回收利用,建筑围护结构及保温隔热措施,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二是节能管理措施:节能管理制度和措施,能源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能源统计、监测及计量仪器仪表配置等。(2)单项节能工程。未纳入建设项目主导工艺流程和拟分期建设的节能工程,详细论述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单项工程节能量计算、单位节能量投资、投资估算及投资回收期等。(3)节能措施效果评估。节能措施节能量测算,单位产品(建筑面积)能耗、主要工序(艺)能耗、单位投资能耗等指标国际国内对比分析,设计指标是否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4)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的成本及经济效益测算和评估。

7.存在问题及建议。

8.结论。

9.附图、附表。厂(场)区总平面图、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主要耗能设备一览表;主要能源和耗能工质品种及年需求量表;能量平衡表等。

四、节能评估方法

1.组建评估小组,进行任务分工。签订节能评估合同后,首先要组建评估小组,进行任务分工,必须责任到人。由于节能评估是在项目投资决策前对项目能源利用科学性、合理性的评估,不仅专业性较强,而且政策性也较强,因此,评估小组的专家不仅要求对本行业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特别是先进的能源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非常熟悉,同时还要求具备较强的政策敏锐性。

2.收集项目相关资料。收集项目基本情况及用能方面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如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地址、邮编、法人代表、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企业运营总体情况等。(2)项目基本情况:如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包括位于或接近的主要交通线)、项目性质、投资规模及建设内容、项目工艺方案、总平面布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进度计划,改、扩建项目原项目的基本情况,改、扩建项目的评估范围等。(3)项目用能情况:如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项目主要供、用能系统与设备的选择,改、扩建项目要分析原项目用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4)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区属及其主要特征:如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制冷度日数、采暖度日数、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日照率等。(5)项目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和能源供应、消费概况:如经济发展现状、节能目标、能源供应和消费现状、重点耗能企业分布及其能源供应消费特点、交通运输概况等。当现有资料无法完整准确反映项目概况时,可进行现场勘察、调查和测试。现状调查中,对与节能评估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如能源供应、消费、加工转换和运输等),应在现状调查中注意收集全面详细的信息,并尽可能提供定量数据和图表。如需采用类比分析法,应按上述要求全面获取类比工程相关信息。

3.确定评估依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并确定项目节能评估依据,主要包括:(1)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等。(2)相关标准及规范(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均适用时,执行其中较严格的标准)。(3)节能工艺、技术、装备、产品等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等目录。(4)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土地预审等相关资料、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立项资料。节能评估文件应与各项评估依据有关内容进行对比,并给出评价结论。

4.选择评估方法。通用的主要评估方法包括标准对照法、类比分析法、专家判断法等。在实际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可根据项目特点选择适用的评估方法,可以采用一种评估方法也可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1)标准对照法。是指通过对照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对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评估要点包括:项目建设方案与节能规划、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对比;项目平面布局、生产工艺、用能情况等建设方案与相关节能设计标准对比;主要用能设备与能效标准对比;项目单位产品能耗与相关能耗限额等标准对比等。(2)类比分析法。是指在缺乏相关标准规范的情况下,通过与处于同行业领先节能水平的既有工程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所评估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类比分析法应判断所参考的类比工程能效水平是否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评估要点可参照标准对照法。(3)专家判断法。是指在没有相关标准和类比工程的情况下,利用专家经验、知识和技能,对项目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判断的方法。采用专家判断法,应从生产工艺、用能情况、用能设备等方面,对项目的能源使用做出全面分析和计算,专家组成员的意见应作为结论附件。

5.项目节能评估。项目节能评估包括能源供应情况评估、项目设计方案节能评估、项目能源消费和能效水平评估、节能措施评估等工作,其目的是对项目的用能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作为评估结论的重要依据。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能够满足节能评估的需要和精度要求时,应通过复核校对后引用。对于能源消费量、产品单耗、能源利用效率、节能效益等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应通过分析、测算(核算)给出定量结果。测算(核算)过程应清晰,要符合现行统计方法制度及相关标准规定。如属改、扩建工程,应分析原有主要生产工艺、用能工艺、主要耗能设备的用能情况及存在问题,以及项目实施后对原用能情况的改善作用。

6.编制节能评估文件。节能评估文件应全面真实地反映节能评估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论点明确,便于阅读和审查。原始数据、主要计算过程等可编入正文或附录;所参考的主要文献按引用时间次序列出目录;应尽量采用图表和照片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述。节能评估文件报送节能审查后,节能评估机构应组织各专业人员参加评审会,交流项目评估情况等,并根据节能评审和审查阶段所提意见,及时对评估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2篇:固定资产投资评估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2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项目后评价一般是指项目投资完成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它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别和变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得到启示,提出对策建议,通过信息反馈,提高企业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

项目后评价应坚持独立、科学、公正的原则。项目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是逻辑框架法。逻辑框架法是通过投入、产出、直接目的、宏观影响四个层面对项目进行分析和总结的综合评价方法。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分析评价方法是对比法,即根据后评价调查得到的项目实际情况,对照项目立项时所确定的直接目标和宏观目标,以及其它指标,找出偏差和变化,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和经验教训。项目后评价调查是采集对比信息资料的主要方法,包括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具体见表1。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管理与实施

1.组建相对独立的专家评价组

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之前,应根据项目的特征组建专家评价组。专家评价组由投资管理部门牵头组建,应包含外部独立专家,主要为咨询工程师、项目管理师、技术专家等,内部包括规划、实施单位、使用单位、财务、技术工艺、审计等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外部专家人数不低于总人数的1/2。专家评价组的主要职能是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进行现场调查、打分、评价。

2.确定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流程

好的业务流程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后评价前期准备、分项自评价报告和后评价报告草案的编制、专家评价组组建、实施专家评价,出具评价意见、后评价报告的编制与上报、后评价报告的应用等等。

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的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主要包括4大部分,第一,项目前期和实施过程总结与评价,主要对项目的投资决策、实施准备、建设实施及项目运营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第二,项目的绩效和影响评价,主要报告项目实施后的技术、经济效益、环境、社会效益等进行总结和评价;第三,项目目标实现程度和持续能力评价,此部分主要是对项目目标实现的总体评价,并对项目后续发展以及实现的产品(产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评价;第四,项目的经验教训、结论和相关建议。

4.编制并实施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指标要素和定量评估表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指标打分表主要在实施专家评价过程中运用,通过量化的数据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评价的影响,确保后评价的科学性。后评价指标打分表的设计主要依据后评价的内容,确定需要打分的项点,根据项目的特征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采用对比法确定每个项点的评分档次。对于一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指标打分表主要包括“项目目标实现和可持续能力后评价、项目过程后评价、项目经济技术后评价、项目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评价”,其权重设置为25%、40%、20%、15%。具体见表2。

5.做好重要单项投资项目的后评价

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中,对重要单项投资项目的评价非常有意义。例如,某条生产线(工序)、单台超过300万(可根据企业规模确定该标准)的设备,这些重要单项投资项目可能在一项总体的投资项目内,也可能单独存在于年度的更新改造项目中,无论在哪项统计项目中,都必须进行及时的后评价。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讲,此类单项投资主要体现在生产类设备上,可按照后评价流程由投资部门牵头评价,也可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打分表,重点是设备的使用效率,工艺技术的合理性、先进性,产品加工的质量等技术、经济评价,具体见表3。

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有效实施的保证

1.前期资料、数据准备扎实、准确

先有事实信息,后有价值判断。得出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结果,其前提条件必须是对信息的全面准确掌握,如果离开了事实信息,所作出的价值判断难免就会失之偏颇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因此在后评价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前期资料、数据的准备。主要包括,与项目前期有关的项目建议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相关的批复文件;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初步设计文件、开工报告、招投标文件、合同、工程概算调整报告、监理报告、竣工验收报告及其相关的批复文件与资料;各相关部门的分项自评报告以及由投资规划部门汇总编制的自我总结评价报告;项目运营情况资料,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等。

2.评价过程重量化,要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管理学家詹姆斯·哈林顿说过“如果你不能测量它,你就不能管理它”。在管理系统中预测、计划、控制、报告都应该以量化的数据作为基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本身就是投资项目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采用定量评估是不可缺失的内容。在投资项目后评价过程中,定量评估主要表现在,在自我总结阶段的分项报告以及总报告中该量化的,能够量化的尽力量化,除已用数据表示的销售收入、利润、投资回收期等财务指标之外,对于技术性的指标也要进行测量。在专家评价阶段杜绝只用定性分析下结论,必须应用对比法对实际效果与目标进行对比并确定分值。

3.重视重大投资项目整体后评价,但不忽略单项投资项目后评价

之前已谈到,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中,对重要单项投资项目的评价非常有意义。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周期最快也要2年左右,企业的成长本身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因此,企业不可能每年都在进行新的重大项目的投资。从频率上看,重要的单项投资出现较高,从取得的技术能力上看,重要的单项投资更加直观,从对项目管理能力的验证上看,重要的单项投资更加快捷。同时,在一项重大投资项目中,对其中的重要单项投资也是有必要进行单独评价的。这样,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价和常态化的重要单项投资项目后评价相结合,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才有可能做实。

4.充分运用投资项目后评价结果

第3篇:固定资产投资评估范文

【关键词】经济金融;投资;效果;实证分析

对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即主要从资金来源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对产出的影响。对产出(Y)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分析,资本投入(I)由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形成,劳动投入(L)由就业劳动力表示,由于产出主要由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决定,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对产出影响的关系,可以用函数Y=f(I,L)表达,构建投入与产出的线性随机模型,运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0年度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固定资产投入对产出的影响。

一、构建投入产出的线性回归模型

在此讨论不同资金来源的投资效果,对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即包括财政资金(E)、银行贷款(B)、利用外资(F)、自筹资金(W)、其他资金(O),构建投入与产出的线性随机模型(1)。为利于做弹性分析,并减弱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在此对模型数据取对数。面板数据为宽(截面个体较多)而短(时间观测期较少)的形式,一般设置变截距模型(可经过F值检验)为宜。T表示时间序列观测期数,N表示横截面个体数。β为资金来源指标的回归系数,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对产出影响的程度;γ为劳动投入指标的回归系数,表示劳动投入对产出影响的程度。模型(1)解释变量个数K共6个,变量取对数的系数为投资弹性,为对产出增长率贡献指标,即单位投入增长率带来的产出的增长率。C为常数项,反映了(除资本和劳动投入外)依个体或时间而变的各种因素对产出影响的期望值;Vit为随机项,反映依时间和个体而变化的随机扰动因素对产出的影响。?i为依不同省区个体而变的变量,比如区域资源、区位差异、市场差异、产业差异等方面;λt为依不同观测时间而变的变量,比如技术进步、危机冲击、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

(二)固定资产投资对产出的弹性分析

(三)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的比较分析

三、模型回归结论及启示

1.发挥财政投资对宏观调控的作用

财政资金的投资弹性表现为负向的影响,财政投资边际效果比较差;但从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期来看,财政投资边际效果得到改善,财政投资对宏观调控有较好的作用,宏观调控可以适当运用财政政策。几点启示:一是要以财政投资为先导优化产业结构。财政投资直接拉动投资需求,而且还可以对供给进行调节,尤其相对于实施货币政策的优势是,对治理通货膨胀有积极的效果。二是财政投资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资在缓解交通能源等瓶颈后,要增加教育、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是财政资金从竞争性行业退出。对有限的财政投资,主要用于改善民生,推动科技进步,维护经济稳定安全等方面。

2.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贷款的投资弹性在统计上不显著,但金融危机前后投资弹性有所上升。尽管商业银行在重组改制后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贷款对固定资产的投放也有良好的回报,但银行贷款的高回报可能来自其他投资主体的价值转移,并没有向国民产出传导,表现出贷款对产出的投资边际效果不够好。几点启示:一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效益与社会效益存在分离的状况,这是由于贷款资金还缺乏市场选择机制,因而要充分运用金融市场的价值规律,促进资金合理定价和信贷资源优化配置。从近期看,央行要及时调息以结束通货膨胀下的资金负利率,抑制因资金价格扭曲衍生的信贷需求;从长期看,则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信贷资金价格的市场调节机制,引导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二是要优化信贷区域投放。信贷投放要向资源优势地区倾斜,推进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要向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倾斜,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资金需求。三是要调整信贷行业结构。信贷投资重点要投向与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有关产业和行业,向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和服务业倾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对利用外资要实行优化选择

外资的投资弹性统计检验不显著,对产出的投资边际效果不高,但外资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却很高;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外资的投资边际效果出现下降。外资的效果较低与回报较高的矛盾,反映了外资不仅对内资已经产生了挤出效应,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可能存在外资带着丰厚的利润撤离,外资对中国经济开始呈现消极负面影响。几点启示:一是利用外资要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很大,但随着我国资金供给从严重短缺转向相对过剩,外资以超常的能力和优惠的待遇,或者是抢占市场的垄断利润和高回报领域,或者是转移高污染产业和落后技术,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在不断降低;而国内资金由于受到外资的挤压,缺乏好的投资项目和渠道,大量资金流向了资产泡沫投机。因而对外资要实行结构性的选择,积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二是要注重引进外资的实效。合理利用外资是开放经济的标志,外资进入能够提升技术溢出效应、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从而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要提高引进外资的科技含量,推动生产要素向高效率产业转移。三是尽快收回内外资企业不公平竞争的政策。对外资企业优惠政策的“超国民待遇”,扭曲了中国对外资的实际需求,在当前国内资金过剩的情况下,要抑制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尤其要控制短期投机资本的“热钱”大量流入,避免流动性过剩的通货膨胀风险。

4.完善市场机制改善投资环境

实证分析表明,自筹资金投资效果较好,即使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自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在上升,这是因为自筹投资遵循市场化选择规律,完善的市场机制是提高投资效果的正确途径。几点启示:一是要向民间资本开放垄断市场。把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及金融服务向民间资本开放,鼓励、引导民间企业的实业投资,把国内民间投资需求释放出来。二是加大对投资创业的政策支持。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社会信用缺失的制约,优化投资创业的市场环境,完善对中小企业投融资的政策措施,支持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三是促进企业加快技术创新。要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的投入,将自主创新与技术吸收、技术引进相结合,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经济学(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6):82-129.

[2]威廉.H.格林(Willian H.Greene).计量经济分析(第六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190-209.

[3]巴蒂H.巴尔塔基(Badi H.baltagi).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分析分析(第四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10-71.

[4]单克强.我国资金投入对产出影响的探讨[J].海南金融,2011(11):8-10.

作者简介:

第4篇:固定资产投资评估范文

第一条 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增长,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6号令)、《省节约能源条例》和《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管理的在我市境内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节能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以下统称节能评估文件)或填写节能登记表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节能审查,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对项目节能评估文件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或对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的行为。

第四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及其审查意见、节能登记表及其登记备案意见,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前置性条件,备案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在开工建设前,必须完成节能评估和审查,作为项目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审批、核准机关不得审批、核准,属于备案的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同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监督管理和节能审查工作。

第二章节能评估

第六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按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能源消费量实行分类管理。

(一)年综合能源消费量2800吨标准煤以上(含28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45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8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8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由甲级工程咨询资质机构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二)年综合能源消费量800至2800吨标准煤(不含2800吨标准煤,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200至450万千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350至800吨,或年天然气消费量40至80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由乙级工程咨询资质机构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

上述条款以外的项目,应填写节能登记表。

第七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评估依据;

(二)项目概况;

(三)能源供应情况评估,包括项目所在地能源资源条件以及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评估;

(四)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包括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用能工艺和用能设备等方面的节能评估;

(五)项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评估,包括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分析评估;

(六)节能措施评估,包括节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评估,以及节能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减排等环境效益评估;

(七)存在问题及建议;

(八)结论。

节能评估文件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和参照国家节能中心制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的附件要求内容的深度和格式编制。节能登记表按照本办法附件要求的格式填写。

第八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工程咨询资质的节能评估机构编制节能评估文件。

项目建设单位可自行填写节能登记表或委托有能力的节能评估机构填写。

第九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的编制费用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及标准,列入项目概预算。

第三章节能审查

第十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按照项目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

(一)由市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核报本级政府审批、核准的项目,由市级节能审查机关负责,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核报本级政府审批、核准的项目,由县市(区)节能审查机关负责审查,报市级节能审查机关审查复核。

(二)转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或核准的项目,当地节能审查机关不进行节能审查。

第十一条 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审批、核准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时,一同报送节能评估文件提请审查或报送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

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备案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在项目备案后,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并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前报送节能评估文件提请审查,或报送节能登记表提请审查登记备案。在项目开工建设前必须完成节能评估文件审查或节能登记表登记备案。

第十二条节能审查机关收到项目节能评估文件后,要组织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评审,并形成节能评审意见,专家组在节能审查机关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评审意见。在进行评审时,可以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就有关问题进行说明或补充材料。

对节能登记表不委托评审,节能审查机关直接予以登记备案。

第十三条节能审查机关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时可将对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的评审与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的评审合并进行。

第十四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评审费用应由节能审查机关同级财政安排,标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节能审查机关主要依据以下条件对项目节能评估文件进行审查:

(一)节能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等准确适用;

(二)节能评估文件的内容深度符合要求;

(三)项目用能分析客观准确,评估方法科学,评估结论正确;

(四)节能评估文件提出的措施建议合理可行。

第十六条节能审查机关应在收到完整的节能评估报告书后15个工作日内、收到节能评估表后10个工作日内、收到节能登记表后5个工作日内(以上均不含委托评审时间),提出节能审查意见或登记备案意见,节能审查时间应与投资主管部门项目审批或核准时间协调同步。

节能审查机关如认为申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有关要求,应在收到节能评估文件后5个工作日内、收到节能登记表当日一次告知项目申报单位,要求项目申报单位澄清、补充相关情况和文件,或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

节能评估文件委托评审的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审查期限内,节能审查(包括委托评审)的时间不得超过项目审批或核准时限。

第十七条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意见,以“洛发改能评”编号,以《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表》(见附件2)形式印发。节能登记表备案意见使用“洛发改能评函”编号,直接在节能登记表中签署意见(见附件3)。

市、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意见或登记备案意见编号与印发由发展改革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通过后,项目地点、建设规模、用能结构、用能工艺等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节能审查意见规定的水平10%以上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编制节能评估报告,并重新申请节能审查。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通过后,2年内未开工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编制节能评估报告,并申请节能审查。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如申请重新审批、核准或申请核准文件延期,应一同重新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意见延期审核。

第四章 节能评估机构

第十九条 节能评估机构应具备与从事节能相关行业的工程咨询资质,熟悉国家、省及我市与节能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熟悉相关行业生产工艺、节能措施,能够独立开展节能评估工作和编写评估报告。

第二十条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和竞争的原则,节能审查机关公开向社会征集,机构自愿申请,专家严格审核,最终确定节能评估机构,并定期进行调整。

第二十一条 节能审查机关对节能评估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对不符合相关规定或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的节能评估机构,项目建设单位不再委托其编制节能评估文件。

第二十二条 编制节能评估文件的机构,不得承担同一建设项目节能评审工作。

第五章监管和处罚

第二十三条 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设计、施工及投入使用过程中,节能审查机关负责对节能评估文件及其节能审查意见、节能登记表及其登记备案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以拆分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通过节能审查的,由节能审查机关撤销对项目的节能审查意见或节能登记备案意见,由投资主管部门撤销对项目的审批或核准。

第二十五条 节能评估文件编制机构弄虚作假,导致节能评估文件内容失实的,由节能审查机关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 负责节能评审、审查、验收的工作人员、、,导致评审结论严重失实或违规通过节能审查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负责项目审批或核准的工作人员,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审批或核准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对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审批、核准或备案项目,擅自开工建设或擅自投入生产、使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节能审查机关委托节能监察机构进行执法检查,按有关规定责令停止建设或停止生产、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逾期不改造的生产性项目,由节能审查机关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责令关闭,并依法进行处罚直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5篇:固定资产投资评估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质量

1.前言

在我国,固定资产的投资是我国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增加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力度,国民经济不断提高,最新的先进的设备被不断采用,同时一些新兴的部门也按照不同的需求设立,进一步调整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分布,大大增强了社会的经济实力,为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改善了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现如今,固定资产项目的投资已经逐渐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而投资也被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所以,固定资产的投资统计数据一直深受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率的高低也一直被社会各界所关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映着社会的经济活力,是社会经济“冷”或“热”的重要衡量标准。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数据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统计数据的质量还应进一步改善。

2.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2.1基层单位数据统计基础差

当前,大多数的投资单位,尤其是新建的项目单位,人员缺少,并且在工作分工上并不明确,并没有专职的数据统计人员,也没有指定的统计负责人,一般数据统计的工作有单位的会计来承担,也有个别单位的统计人员是由单位领导临时指派的,并且会随时变动统计人员。在这样的人员配置下,大部分的统计人员都缺乏必要的培训,其统计知识匮乏,做出的报表数据的质量比较差,在实际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在项目单位经常找不到做统计的员工。

在项目单位中,投资统计报表仅仅是一个临时性的报表,因此,大部分的统计人员并没有把投资报表作为自己单位的法定义务来执行,而是把投资报表看作是分外工作上,在报表统计中并不配合,不按时把报表上报到相应单位,时间观念差,致使统计部分的工作进行的十分困难。即使是上报的那些报表也是很难保证其质量,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起来非常混乱,项目原始数据不齐全,甚至连项目预算材料都没有,只能按照项目概算和进度估计上报,欠缺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2.2统计部门执行力度不到位

首先,项目搜集不到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具有流动性强、其报表是临时性报表的特点,所以在在项目的投资统计中会出现项目漏统的现象。在县一级的统计部门,不仅统计人员紧张,而且大部分人员都在做催报报表、上报数据、统计分析等工作,没有多余的工作人员到基层去寻找项目。

其次,投资项目入库的门槛高导致部分项目漏报。为了提高统计的数据质量,对新上的投资项目实行统计入库制度。制度规定,新的项目需要提供项目介绍、施工许可证、项目备案书、形象照片、施工合同、项目规划许可手续、环评文件、土地使用权证等文件。

再次,投资统计分析缺乏应有的深度。在县一级的统计局中,统计人员缺乏,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较为完整的统计报表,导致所做的统计分析只能是数据的罗列,没有相关的原因剖析与鲜活案例,缺少一定的深度。

最后,统计执法困难。当发现一些项目但闻拒保或迟报统计报表时,统计部门应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正常的统计秩序,但是在统计执法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阻力。特别是一些外资引入的项目,大多以招商引资不容易为由对项目企业放宽了发展环境,致使一些单位一直没有正常的上报报表。所以当统计部门在进行执法的时候,会经过上级的层层审批,有时会因为调查阻力太大而使执法过程变得不了了之。

3.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据质量的建议

3.1建立切实可行的项目入库制度

对新上的投资项目实行统计入库制度。制度规定,新的项目需要提供项目介绍、施工许可证、项目备案书、形象照片、施工合同、项目规划许可手续、环评文件、土地使用权证等文件。办理这些文件的手续非常复杂,导致难以提供全面的文件,致使已经动工的项目不能入库,形成投资项目漏报的现象。这违背了制度制定的初衷。该制度不仅缺少相应统计法的支持而且不符合事实求是的统计精神。因此,应该对项目入库的制度进行改革,主要采用:以事实为依据,只要是符合投资统计的调查制度的投资项目就应该统计入库;项目的介绍资料与照片是必要的,其他的资料没有的要说明不能提供的原因,可以把这些材料不全的项目作为上级检查的重点投资项目。

3.2建立投资信息共享机制

第一,要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部门的备案制度,只要是由发改等有关部门审批和备案的项目都应该到统计部门进行备案登记;第二,建立固定资产项目统计联席会议的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应当包括统计、建设、招商、发改、土地等掌握着项目审批的权力部门。联席会议是对投资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对相关事宜进行调节以及对政府投资的项目明确报表主体。

3.3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

投资统计人员应该在完成统计任务之后,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充电学习。同时对统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投资数据质量的掌控能力。加强统计分析烦人能力,使其能够撰写有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 3.4加强统计执法力度

要求投资项目单位明确各单位的统计负责人,同时配置专门的统计人员,及时准确的上报投资报表。对于违反统计法的项目单位,要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树立起统计法的威信,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

4.总结

随着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多,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数据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证投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才仍让政府部门更好的把握社会经济的活力与发展方向。(作者单位:唐山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工程处)

参考文献

[1] 刘莉.如何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J].时代金融(下旬),2012,6(2):148-150.

[2] 刘滔.浅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几点体会[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1,2(8):72-74.

第6篇:固定资产投资评估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足;举措

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过程,在钢铁建材、交通运输、土地房产等领域发挥着强力的推动作用,可以增强国民经济实力,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为社会提供充裕的物质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于防治、维持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看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采取有效办法来解决。

一、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存在的不足

1.审计内容不够全面

固定资产投资市场隐藏着巨大的利润空间,一些人为此铤而走险做出违法违纪行为也就不足为奇。在实际审计工作当中,审计人员一般会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核查,依循财务实际操作、流程办理等程序寻找问题,继而要求对方作出整改。事实上,这样审计的内容仅仅是过去的操作事项,而不包含对未来效益的审计,项目竣工后的审计环节往往被忽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查错防弊式的审计已经不足以完全反映出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性和实际效益。

2.偏重事后审计

纵观当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更多是偏重投资项目的事后审计。与事前控制及事中控制相比,事后审计在阻止违法违规行为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即使是事后勒令整改,对于遏制过去时的违法违规行为往往会无济于事,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损失。虽然跟踪审计的方式开始被重视起来,但审计方式、审计手段乃至审计介入的时间还有待完善,事后审计对于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难以作出保证的。

3.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上马,与此同时,专业的审计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逐渐显现,个别地方更是出现严重缺口。为了应付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工作,一些地方只能抽调或聘用不具备职业资格、业务技能较差的人员来负责。有数据显示,近4成固定资产审计人员不具备价格评估资格,逾7成固定资产审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和工程流程的相关知识技能,超过6成固定资产审计人员缺乏全日制审计专业培训。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日益技术化、复杂化,对审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项目管理、工程管理、财务、法律及计算机在内的复合型知识成为专业审计人才必不可缺的“硬件”。

4.存在主观操作可能

我国现行《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中的条文较为原则性和抽象化,特别是没有明确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客观操作标准作出规定,因此,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感觉无章可循,于是根据主观判断来进行操作。在审计人员的主观操作下,审计风险会陡然增加,削弱了审计的作用,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审计人员会推诿、逃避责任,给审计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

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若干举措

1.与时俱进,更新审计工作理念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传统的审计工作理念已经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作为审计人员要与时俱进,更新审计工作理念,不断探寻和研究其中的规律和特点,找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新思路。首先,要加强宏观意识,把审计从单纯的操作层面提到效益层面,因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说到底是效益为导向的,不计效益的审计是不合理的,应使审计理念有效地反映出未来的经济效益;其次,树立事前和事中审计控制的意识,把“及早介入”、“及早预防”的理念贯穿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当中,使审计工作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2.因势利导,深化审计制度改革

要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就要从现阶段的经济形势出发,深化审计制度改革,特别要落实好问责审计制度,对业务办理和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如果存在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报告、修正或制裁,并提出整改意见。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拨款和用款,要进行严格审查,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严厉禁止滞留、挤占、截留和挪用项目资金的行为,一旦出现违反财务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的现象,要联同有关部门及时进行制止、通报,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切实维护项目资金的使用安全。

3.查漏补缺,完善审计工作内容

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增加对国家财政拨款的社会公共项目的审计,不断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内容,包括:适当增加对财政投入较大的社会公共工程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及时引入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焦点和有待改进的问题;覆盖各界关注和百姓关心的固定资产投资问题;强化与环境效益联系密切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计;紧抓事后审计与事前审计、事中审计,拓展审计施工、监理及投资相关部门的模式;重点审计建设项目乱上、虚假违规招标投标、未按规定流程转包分包、项目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等违法违规行为。

4.多措并举,树立审计人才战略

稳定的、充足的、专业的审计队伍,是开展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的必备条件,审计单位应树立审计人才战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首先,要从外部引进人才,基于本单位需要,积极引进兼具工程知识和财务审计知识技能的高素质审计人才;其次,要在内部培养人才,开展各种业务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建设,更新审计人员的知识、技能、观念,通过奖励性手段,鼓励审计人员自学成才,以适应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

三、结语

从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发展要求来看,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大势所趋。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的各种不足,我们应更新审计工作理念、深化审计制度改革、完善审计工作内容、树立审计人才战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发挥到实处。

参考文献:

第7篇:固定资产投资评估范文

一、奖励条件

凡积极提供信息、引荐*市外的客商来大*区投资,并最终成功引进二、三产业类项目的,均符合本奖励条件。

二、奖励对象

奖励对象包括投资项目引荐人、项目责任单位和项目承接服务个人等有功人员。

投资项目引荐人是指与投资商联系,提供信息、积极引荐外来投资商给本区的第一人。

项目责任单位是指与投资项目引荐人或外来投资企业联系的、第一个获得项目信息的区直部门与单位。

项目承接服务个人是指全程为该项目提供优质服务的工作人员。

三、奖励标准

(一)引进三产类项目奖励标准

引进三产类项目提取工作经费,以奖代补给项目责任单位,由项目责任单位奖励给引荐人和承接服务人员。工作经费标准:凡引进房地产开发类项目,并于当年注册成立公司的,一次性提取3000元工作经费;凡引进水路运输等物流类及商贸类项目,并当年实现税收达10万元以上的,按增值税1%、营业税5%提取工作经费。以奖代补的工作经费最低按1000元提取。

(二)引进工业类项目奖励标准

引进工业类项目,按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的5‰提取奖励资金,分别奖励给投资项目引荐人、项目责任单位和项目承接服务个人等有功人员。

1、对投资项目引荐人的奖励

对投资项目引荐人采取分段奖励。项目当年注册时,即按注册资金的1‰给予奖励;项目竣工投产之后,再按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分档次给予奖励:(含首次奖励数)

(1)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按固定资产的0.5‰一次性奖励;

(2)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3000万元(含3000万元)的,按固定资产投资的0.6‰一次性奖励;

(3)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5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按固定资产投资的0.8‰一次性奖励;

(4)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1亿元(含1亿元)的,按固定资产投资的1‰一次性奖励;

(5)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按固定资产投资的1.5‰一次性奖励;

(6)重大项目及高新技术项目一事一议。

2、对项目责任单位和项目承接服务个人的奖励

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提取招商引资工作经费给项目责任单位,由项目责任单位对项目承接服务个人给予奖励。引进工业类项目工作经费按下列公式计算:

工作经费=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给项目引荐人的奖励—招商成本。

四、奖励方式

对项目引荐人即时奖励;对项目责任单位和项目承接服务个人在年度经济表彰大会上予以奖励。三产项目一次性提取工作经费。工业类项目分两期提取拨付:第一期在项目注册当年年终考核后按注册资金1‰提取,余下的在项目竣工投产后提取奖励。

第8篇:固定资产投资评估范文

一、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经过多年实践,各项目承担单位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程序和办法,但在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项目的开展、验收等都不能顺利进行。

(一)忽视项目固有特点,项目立项前期工作不充分

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明确的目标:每个项目都有规定的任务目标,包括技术指标、进度指标、经济指标和质量安全指标等,项目结束时必须全部达到;(2)一次性:所有可列为项目的工程,都有确定的起点和完成时间,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性的,项目的组织和职能随着项目所做的改变在项目结束后亦随之解散,项目一旦失败将永远失去重新实现原项目的机会。各单位在项目立项时只注重项目是否可以立项,忽视了项目的可行性和项目的固有特点。常常出现制定的项目目标与下达目标脱节或不符,或与单位自身发展战略不协调,又或是可行性研究不透彻的现象,为项目的成功带来巨大风险。

(二)?核跸钅抗婊?过程,项目立项后策划不全不深

国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般与国家重大战略相关,项目建成的需求迫切,一旦立项,留给项目承担单位的建设时间往往很紧迫,于是,为保证任务的完成,项目承担单位往往急于开始项目的实施,压缩项目规划过程,导致项目策划深度不够,考虑不周。主要表现在:

1没有充分收集和掌握项目信息或特性,在项目规划阶段未建立其“项目干系人识别”的概念。项目干系人不仅包括那些能影响项目决策、活动或结果的个人、群体或组织,也包括那些会别项目决策、活动或结果所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项目干系人识别的工作不到位,直接带来与干系人的沟通、协作不畅的问题,严重时,会导致项目的失败。

2忽视组织对项目管理的影响,未建立起适合项目的组织管理体系,或针对项目的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职责分工不明确等,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相互推诿,人浮于事等现象。

3缺少项目实施的监控方案或方案不具可操作性,项目实施的一线信息缺乏反馈途径,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进行项目的修订规划。

(三)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不健全,项目管理水平不高

国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般具有技术复杂,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特征,在如此长的时间内,面对高技术特点且接口众多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如何整合管理,挑战无疑是巨大的,项目设计、材料采购、项目建造、调试等任何阶段的疏忽都会导致项目质量问题。通过项目管理实践发现,在项目实施阶段,一方面,建设单位普遍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例如:在进行项目范围管理时,可以采用访谈、焦点小组、引导式研讨会、群体创新技术、群体决策技术、问卷调查、观察、原型法、标杆对照、系统交互图、文件分析等方法来收集需求;在进行进度管理时,可采用工作分解结构(WBS)、网络图、贝塔分布、甘特图等来制定合理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等。另一方面,现代化的软件技术、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也是不少单位的缺项,由此导致项目管理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

(四)轻视项目收尾过程,项目验收及后评价不规范

项目收尾过程是完结所有项目活动,正式结束项目的过程。目前,大多数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收尾工作都是项目发起人主导,项目承担单位具体开展工作的,基本上都是按照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合同要求进行了核对、验收,但管理收尾过程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在项目的策划中就缺少对项目收尾的安排,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历时数年,占用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到项目最后的阶段,多数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都已不在原位置。这样会导致项目收尾工作不能系统开展,会流于形式,特别是项目分析等重要环节都存在严重的缺失。

二、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应用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的建议

重大固定投资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尽管现代项目管理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已广泛应用,但是某一个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标准和流程具体应用到此类项目管理中时,必须考虑到其管理现状。只有针对我国重大固定投资项目管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选择性的将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标准和方法应用到管理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重大固定投资项目管理的水平。

(一)加强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同于一般项目,在项目立项阶段,必须进行充分分析和论证,才能确定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

1组建联合体。针对项目规模和复杂性,项目立项后势必需要多加单位参与,因此,在项目立项阶段,项目拟牵头单位(或项目发包政府部门)可组织要参加项目的各方单位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建立一个联合体,签订协议,以一起完成项目的前期论证。这个联合体不是独立法人,是需要一个组织机构来落实,且有相对独立性。

2保持项目管理的开放性和柔性。项目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会因客观因素导致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项目前期实施也要随着不确定因素的完善而完善,所以要保持项目的开放性和适应性。

3项目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国家重大资产投资项目的前期进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虽然项目是由几个单位联合完成,但是在项目进程中要保证项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小单位要服务整体,项目阶段要服从项目全过程的要求。

4重视环境影响,全面科学分析。任何一个组织都处在环境之中,在影响环境的同时也受环境影响。联合体可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立项必要性。具体来讲就是指在进行决策时,从优势、外部机会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二)做好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后的全面策划

1结合组织体制特点,建立适合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形式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要素。国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的组织结构类型主要有职能型、矩阵型。PMBOK提出,设置好项目的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突出项目管理主体地位才能发挥组织的优势。因此,组织在进行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设计时,必须将组织自身的特点与不同形式的组织管理机构特点结合起来。例如:一项重大科研工程,参建单位往往较多,各建设主体具有多样性,可能既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又有企业、社团。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项目就要求管理机构用开放性的思维来寻求新的管理模式,以创建达到工程高效管控和建设分体之间的平衡的管理模式,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机构管理、沟通的协调、高效和可控。

2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组建高效的项目管理实施团队。组织机构确立后,根据岗位职责、所需技能,配备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团队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应该规定团队成员的报告关系和沟通方式,建立工作制度,形成规范的报告制度和高效的沟通机制。高效的团队建设是项目成功的必要前提。

(三)运用工具和技术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

1运用PMBOK工具和技术,提高各阶段输出质量

重大固定?Y产投资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往往涉及到各个知识领域,比如:在立项阶段,就需用到整合管理和干系人管理的相关知识,通过项目整合管理,可将前期收集和掌握的信息转化为项目输出(包括项目章程、项目管理计划等),转化的过程中可采用专家判断、引导技术等方法和技术。经过多年发展,PMBOK已总结出各知识领域在项目全周期各阶段的输入与输出以及工具与技术,熟练和灵活地运用这些工具和技术,有助于提高各阶段的输出质量。上述工具和技术针对所有项目普遍适用,因此多是概念性的提及,在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运用时需要灵活变通。

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面对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庞大的信息量,如何有序的开展工作,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给解决项目中的技术难题提供了工具,也为提高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效率提供了思路和手段。为了更好地推进项目的实施,应该建立一个指导系统,以指导固定资产项目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指导可以优化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水平和效率。

(四)规范项目验收评估流程,延长追踪年限

项目的最后结尾就是对项目进行验收评估,验收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否则会导致项目成本增加或项目失败。项目只有通过验收和评价,才能说是成功的或者失败的。

第9篇:固定资产投资评估范文

(一)开展“十二五”中期评估。组织人员、聘请专家编写《“十二五”中期评估报告》,对我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对“十二五”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预测,并提出部分指标调整建议和“十二五”后期重点工作建议。

(一)科学编制年度运行报告。科学撰写了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全面、客观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在完成年度经济运行报告的基础上,我委坚持每季度对我区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完成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报告,提出相应经济社会发展措施建议,切实为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当好参谋助手。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备案审批。截至11月底,我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备案89个,总投资额280.15亿元。其中房地产项目41个,总投资额136.87亿元;工业项目17个,总投资额4.47亿元;服务业项目18个,总投资额66.17亿元;农业项目5个,总投资额约3.73亿元;其他项目8个,总投资额约68.91亿元。其中有部分项目企业注册地址不在我区,在我委和招商办共同协调下,共有18家企业将注册地址迁移到我区,促进全区财税收入增加。

(三)公务车车编管理。根据区领导专题会安排,我委牵头起草《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并依据各单位人员编制及工作情况对区直党政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车编进行重新定编,相应的定编通知已下发至各单位。11月对《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现已完成初稿并征求公务用车管理相关部门意见。

(四)经济发展指标协调与促进。根据区政府工作报告责任分解,固定资产投资由我委主要负责协调和促进。根据工作安排,我委对区内近两年备案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回访,了解项目开工建设进展情况,并敦促企业积极上报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同时与区统计局统计数据进行核对,发现存在我区建设项目列入其他区、漏统和少报、部分项目征地拆迁款项没列入统计等问题。经我委和区统计局共同努力,目前已补统投资项目24个,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19.65亿元。10月份对追加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征地拆迁款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追加固定资产投资18.09亿元。截止10月底,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66亿元,增长28.7%,增速全市第一。

(五)政府投资项目申报。根据市发改委《关于编报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委积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项目申报工作,并对各相关单位申报项目进行筛选,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我区经济、民生等要素,着重向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改造方面倾斜,最终汇总出41个政府投资项目上报市发改委,计划总投资额233041万元,其中2014年度计划投资107935万元。

(六)统筹城乡和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参与《加快统筹城乡和镇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多次协同市发改深入乡镇开展调研,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申报城乡统筹示范实验区项目。

(七)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全委干部认真学习市委《关于规范公务消费行为入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公务接待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海办发〔2013〕20号)、市纪委《关于严明纪律过节坚定不移纠正“”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自查,并针对各风险点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制定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方案,完善“三重一大”等事项审批流程。

(八)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前进村挂点帮扶工作,春节期间,我委深入挂点村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并为40家困难户赠送慰问品(油、米等生活必需品)。加强对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指导和监督,主要抓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消除不稳定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加强指导,及时化解矛盾和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办理答复人大、政协代表提案件15件,其中主办件2件,协办件13件,代表满意率100%。其他“美丽乡村、洁净家园”、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五大工程”环境保护等工作按区委区政府要求顺利开展。

二、存在问题

一是对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的监控和预测能力不足,造成部分经济社会指标计划制定偏高。

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分析深入程度不够,主要有关职能部门对管理行业管理不够深入,造成部分行业发展数据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