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工程与设计范文

化学工程与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工程与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工程与设计

第1篇:化学工程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化工设计;CDIO;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88-02

《化工设计》是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专业基础课等方面知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等。以往的讲授方法是按照章、节平铺直叙地进行,但因学生工程经验不足等因素,达不到真正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迄今为止,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组织,美国MIT的机械系和航空航天系全面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大纲,取得了良好效果,按照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与企业欢迎。CDIO大纲定义了培养学生的具体指标,CDIO标准实质上是一个实施CDIO培养模式的指引。作为中国第一个全面应用CDIO的学校,汕头大学5个工科专业都按照CDIO大纲和标准进行了教育改革,提出并实施了以设计为导向的EIP-CDIO工程教育模式,主要是突出两个方面:工程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及职业道德标准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笔者在几年教学过程中,参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12条标准,在《化工设计》课程上进行了探索和应用。

一、按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制定《化工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内容及其所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性文件,现以《化工设计》课程中的第二章“化工厂设计概述”为例对大纲的主要内容进行修订如下。

1.CDIO项目。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由学生自由选择以下项目进行实施:①2000吨/年碳酸二甲酯分厂项目建议书编写。②2000吨/年碳酸二甲酯分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③2000吨/年碳酸二甲酯分厂项目工艺流程的选择。④2000吨/年碳酸二甲酯分厂项目综述。

2.主要知识点。化工设计的工作程序和建设程序;化工设计项目的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的编写内容和原则;化工厂工艺流程的选择方法与原则;化工厂项目设计的综述。

3.教学提示。本章通过多个CDIO项目,本着“做中学”的原则,在指导学生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传授学生如何搜集与整理资料,逐步展开化工厂设计概述的学习,针对具体项目实施具体的相关设计。

4.重点讲解。①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②工艺流程选择原则。

5.检验标准。根据选择的CDIO项目进行书面总结与讨论,达到知识点互惠的目的。

二、基于“项目式”教学方法

《化工设计》课程是综合运用已学过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机械设备、化学工艺、化工AutoCAD等专业课程的知识,在现有资源、法律和社会观念的条件下,讨论化工工艺过程开发设备的设计以及工厂的整体设计。化工设计是化工类专业工程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的手段,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最主要的通道。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即第一课时,教师给学生安排一个团队设计项目,如2000吨/年碳酸二甲酯分厂设计,该项目称一级项目,下设化工工艺选择、化工过程设计、设备选型与自动控制、化工厂经济分析与评价、化工厂风险分析与预防、厂址选择等二级项目。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由6~8人组成一个设计小组协同完成工厂设计任务,每个设计组设小组长1人,组长负责统筹整个设计项目的分工与实施,同时规划整个项目与总结等。

在教学过程中,讲授、设计和讨论并重,其中讲授约占总学时的■左右。教师在讲授了基本的课程内容及要点后,各小组学生根据二级项目内容查找资料、讨论设计内容、初步设计并形成项目报告。每个二级项目结束后,在讨论课上,各小组汇报自己的项目内容,其他学生可提问、点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要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讨论课中,一方面要把握住方向,另一方面也从中受到启发,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真正开动脑筋,互相学习,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亦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化工过程模拟软件在化工设计中的应用

化工过程模拟与实验研究的结合是最有效和最廉价的化工过程研究方法。可以大大节约实验成本,加快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过程。在化工厂设计中,化工过程软件的模拟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在化工设计课程中应该做为重点讲授内容,适当安排相关计算机上机实际操作,对具体的CDIO项目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模拟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优化,比如利用Aspen Pinch进行热集成,实施热量集成与优化,将化工过程中冷热物流进行匹配优化,将系统中冷热量消化在体系内部,实现能源的节约目的。

四、对参加按照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建档管理,跟踪反馈

将所有参加《化工设计》课程按照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全部建档管理,每个人都建成电子信息表,包括个人的所有基本信息、工作单位和其他相关信息等,然后根据具体信息对其进行定期的跟踪反馈,及时了解相关企业对学生的知识体系、个人能力和工程能力的评价等,并通过交流,总结宝贵的经验。

五、改进传统的考试方法

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考试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考试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科学合理的、鼓励创新的、富有活力的考试制度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造就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认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应以一次考试决定成绩。为此,团队提出了“做中学,学中考”的考核方式,具体做法如下:基于化工设计课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我们对考核内容做了合理化分配(见表1),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平时成绩、设计报告、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核学生出勤、回答问题等课堂表现情况;每一个二级项目完成后,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完整的项目设计报告,设计报告占总成绩的50%,是考核的主要部分;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主要考核化工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等问题。这种分配方式突出强调了设计报告的重要性,弱化了期末考试的分值,这与化工设计课自身实践性强的特点是相适应的,学生通过考核就必须认真作好二级项目,不但巩固了化工设计的基本理论,又熟悉了相应的设计规范,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考试突击现象。几年来,没有学生要求划范围、划重点,考试时也没有作弊现象。

六、结束语:

笔者基于CDIO理念下的工程项目制定教学大纲,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工程意识、分析工程问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工程业务素质。该项目的实践效果体现在通过基础科学理论如何运用工程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又体现在如何应用工程观点、工程理论和方法,解决各类工程问题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并对参加COIO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进行相关跟踪,与相关企业对接,了解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等,然后再在新一轮教学中不断进行相关补充与完善,为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化工人才的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陶勇芳,商存慧.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81-83.

第2篇:化学工程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 学习情境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职业教育中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课程改革和建设。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引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能体验并适用工作环境使学校与企业实现无缝连接。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中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在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方面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熟悉建筑施工的全过程,能对砌体结构工程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和开展质量验收;同时该课程要能与“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等课程科学的衔接,最终为学生毕业后适应建筑行业中施工员、监理员、质检员等专业技术岗位打下坚实的职业能力的基础。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笔者就“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这门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情境设计进行了探析。

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方案

1.1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的科学设计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基础。学习情境的设计, 一要关注职业工作过程的特征, 即工作过程的六个要素: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 它们是变化的; 二要关注相对固定的思维过程, 即个体思维过程的完整性: 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学习领域的情境设计依据“搭设脚手架、编制砌体施工方案、砌体砌筑施工、砌体质量验收”4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和湖南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将学习内容划为四个教学情境,如图1所示:

1.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方案

以学习情境一为例(见表1)

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以实际的施工任务为载体,采用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每个教学项目分为六个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每个步骤都有教学目标要求、能力培养要求、工作方法要求和完成时间要求。

项目教学法的设计思想主要是:“资讯”阶段主要是教师布置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并对学生做必要的理论培训。“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独立地寻找与任务相关的工作过程、人员准备、工具清单、材料清单等信息,了解施工安全措施,并把他们填入相应的工作练习页,制定出小组工作计划;“决策”阶段,各小组学生把练习页交给教师,把计划内容讲给教师听,教师与每个小组对计划进行探讨,指出错误或不合理的地方,最后形成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实施”阶段,由建工实训中心提供材料、工具,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计划,独立完成施工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企业技术员作为咨询者;“检查”阶段:根据质量验收标准,以组内自检、小组互检、教师专检的形式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质量进行检查。同时教师、企业技术员告诉学生质量偏差的原因,指出学生错误的地方,讨论哪些错误会重复出现,导致哪些后果,如何避免。“评估”阶段,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综合打分。这种教学模式,整个过程以学生独立工作为主,教师、企业技术员做为被咨询者,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在重点和关键的部分对学生给予指导。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面积2000平方米的校内训练中心和校外实际工程项目,技能训练由专任教师和来自企业的技术员共同指导,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同校内教师一道直接参与教学,做到课堂与实训、实习地点一体化,实现了教学项目与施工项目一致性,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一致性,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

3 结束语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还处于一个完善期。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研究工作也将在新的课程改革下不断发展。本文探讨的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改革,存在一些不足,教学实施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探寻适合高职学生的教育、开发适合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是职业教育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高林,鲍洁.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鲍洁.对当前课程改革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4(6).

[3] 陈玄令,梁殿旭,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建筑类课程体系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09(6).

[4] 贺朝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教师,2008(12).

第3篇:化学工程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课程模块化;高师公共教育学;设计范式

一、前言

在高师院校非教育学专业师范生的必修基础课中,公共教育学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师公共教育缺乏科学的教学目标定位、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积极的师生参与,使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高师公共教育无法发挥其对职前教师培训的重要作用。基于“课程模块化”设计范式的教学改革,在高师公共教育学中的运用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做到整合教育资源,并加以合理运用。

二、“课程模块化”设计范式在公共教育学的意义

(一)“课程模块化”能满足高师学生素质发展需求

基于教育学学科发展与师范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发展需求,在公共教育学的课堂上应多培养学生进行突破性的自我提升,从新学习视点角度入手,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批判式的研究,从不断审视中构建流体式的认知理论模型。“课程模块化”是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其中对学生发现、质疑、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教育环节的重点内容。

(二)“课程模块化”能激发学习责任感与求知欲

作为教学类的重要课程之一,公共教育学受高校中长时间的“重科研、轻教学”风气影响,教学改革进程停滞不前,加之学生重视度的严重不足,使教学效果极差[1]。“课程模块化”设计范式的运用是一种对教学方式的探索,以师生角色互换带动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责任感的提升,深化对教学的理解感悟。为实现“教”他人的知识外化,学生必须首先做好“学”的自我知识内化。在个体吸收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对讲授知识的表现欲,能真正促进知识由认知到实践的高效转化。

(三)“课程模块化”能促进课堂人际交往

“课程模块化”设计范式在公共教育课堂上能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人际交往需求。课堂教学活动即多个体间的知识交往活动,师生、生生之间有极为紧密的联系,有其重要的教育意义[2]。“课程模块化”能真正紧密联结这些多元主体,促进交流合作。在课堂交往过程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帮助形成良好的课堂表现,成功的喜悦能促进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带动,使学生体会到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权、自己的选择会对其他个体产生的差异性影响,从互相作用种增进合作友谊。“课程模块化”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更是高层次心理建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四)“课程模块化”是现代教学观念的体现

“课程模块化”能直观体现当前教学观念中的主体教学观念。区别于传统教育中把人塑造成社会的被动客体,将人培养成社会的主体是现代教学理念的核心内容。“课程模块化”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以自发的研究整合手中资源进行教学参与、设计教案、选择教法、查阅资料,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体会成功。另外,“课程模块化”也是建构主义教学观念的展现,建构主义将学习视为对知识的积极主动构建过程,学习者并非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的结合已有认知结构和对外在信息的选择进行当前事物意义的构建。“课程模块化”能促进自主学习,放大了学习收益。“课程模块化”也能体现创新教学理念,模块化的课堂过程中,学生不断探索、利用信息进行变通、进行独特表现,正是创新教学理念的呈现[3]。

三、高师公共教育学现状

(一)缺乏合理的教学定位

合理的教学定位和教学目标能指导教学发展方向,但长期以来的高师公共教育学中,对教育目标的理解与认识存在不同的声音:有人觉得教育教学应注重教学技能的培养;也有人觉得应注重学生对学科性质与一般要求的理解。这些理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片面性,可能将教师的教学引入误区。单纯注重教育学基本概念、规律与原理的传达忽略以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领会既得知识,更枉论通过新式教学活动更新学生的教育观念,甚至将教育学课作为教材教法课,只注重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设计和方法选择的指导等[4]。

(二)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滞后性,这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当前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间的断层、与学术前沿之间的割裂、重理论轻操作的特点,正体现了对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概论、德育论、课程与教学论、学校管理四大板块的沿用。与现实世界的脱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育学与未来职位之间关系的理解,降低学习与了解的主动性。

(三)缺乏积极的师生参与度

积极参与度的缺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方对公共教育学重视度低,激励机制的欠缺使教师参与积极性极低。教师对前沿教育方法与教育学科理论动态的滞后性使新教育学理论成果无法应用于对教材内容的阐释与指导,对分析教学问题无所助益。同时,学生的消极态度使学生常常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式学习,这种低投入的学习状态自然无法换取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模块化”设计范式在公共教育学的运用

(一)模块化教学任务

在公共教育学课堂上,教师应注重以启发式问题教学为主,构建教学任务模块,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规范化的挖掘,结合课程标准的需求,以特定顺序进行科学安排,形成清晰合理的教学任务目标。以开放式问题教学带动自主探究式教学的进行,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同时帮助教师完善教学任务模块。

(二)模块化教学过程

分组教学是合作式学习的重要形式,以合作学习为主,将教学过程进行模块化,能帮助学生锻炼多角度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效果。“课程模块化”中的分组教学并非单纯的将教学任务均分,分裂教学内容,而是以小组为整体,在对本节知识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研究、分析、总结,从而得出结论。通过互相的沟通交流与协同合作促进教学进程的推进,提升教学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整个过程的服务者与帮助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进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组员的学习情况与整体结论对教师进行反馈,听取教师的针对性指导[5]。

(三)模块化教学内容

“课程模块化”应将讨论作为模块化教学内容的主要方式,整合信息资源。模块化教学内容的必经之路即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扩充,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化、规范化更新,从而实现学生智慧思维与情感的双重提升。教师不仅应落实教学设计内容,更应对新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可通过全班讨论带动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教师应注重讨论的片面性,在适当时机应予以正确的指引,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整合梳理,引导出正确观点,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对知识体系由清晰的感知,使高师公共教育学的课堂过程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在现阶段高师公共教育学发展中,基于“课程模块化”设计范式的教学改革能从教学资源的整合方面进行重点改善,建立多模块化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统筹规划教学资源使其得到高效运用,真正促进高师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改革与发展。这样不仅能真正促进高师人才在工作中的综合能力发展,更能发挥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积极作用,推动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

基金项目:本文是阿坝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公共〈教育学〉课程模块化的构建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立项时间:2013年6月;项目编号:JY13-11。

参考文献:

[1]王冬梅.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S5(01):440-421.

[2]闫文军,栗玲.模块化教学在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04(02):10-11.

[3]刘远碧.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实践转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01):93-97.

[4]郑晓梅.意义建构: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12,05(05):18-28.

第4篇:化学工程与设计范文

 

1环境科学的发展

 

环境科学最先在发达国家设立,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比较早,环境问题的出现也比较早。因此,西方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也相应较早,现在已经基本成熟。80年代至今,在中国是环境科学得到较大发展的阶段。环境科学的发展,不仅影响到环境的品质,也培养了一批本学科的科研人员[2],这些人员包括环境化学研究人员,也包括保护环境的设计人员,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为环境保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已经成为各区县的环保领导和骨干。同时,各种国际行动也为环境问题提出了许多倡议,典型的如欧盟,不仅加强内部合作,而且寻求向亚洲发展。这些都为开展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1992年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中国是第三世界的大国,更需要将环境保护变成世界范围的统一行动。因此,为了保护地球环境,中国第一个提出本国21世纪议程,将保护地球环境,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于保护地球环境意义是深远的,因此,人类对生产的概念要重新诠释。人类要对环境治理,改变传统的观点,要由原来的末端治理观点,转向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方向转变,最终实现零排放。这样就导致了绿色技术、绿色化学、绿色标识、绿色食品等也应运而生[3]。基于环境科学优化城市公园的设计,就成为当前城市公园的任务。

 

2现代城市的公园介绍

 

现代城市的公园的设计,就是需要设计出适宜于城市居民需求的城市公园,利用城市公园,使城市居民在自然化的环境中游憩,使人们在城市公园中得到休息,城市公园又是城市的绿色设施,在这里种植各种植物,使城市公园成为城市市民文化的传播阵地。城市公园中五彩缤纷的植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观赏、开展户外科普和健身活

 

动的场地”。使城市居民在城市公园中得到欢乐,这完全改变了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使城市公园成为各城市居民的乐园。在传统的中国,园林建设的成果都是归权贵人享受,城市居民是无权享受的,只有今天的城市公园,才真正属于人民可以享受的公园。城市公园的建设,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才得到发展的,城市公园的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城市公园不仅改变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城市公园的发展,对于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4]。城市公园在国内功能上具有综合功能,城市公园具有其它任何场地都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公园的建设中,突出的表现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功能,这些功能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具有很大的功能,城市公园可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公园的发展,可以在环境保护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3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目标,是为了向城市所有的公众开放,城市公园的设计,是为了向城市居民提供游憩的功能,因此,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就必须设计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这些设施可以提供城市居民娱乐,除这些设施之外,城市公园的设计者,还要注重具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这样才能够完善城市公园的设计要求,使它成为适合城市居民需要的公共用地,使城市公园能够为城市居民服务,城市公园也是城市环保的建设用地,城市公园的发展建设情况,可以展示城市的环境水平,也可以比较出不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于城市公园设计和建设,可以探讨如下。

 

3.1城市公园设计需要绿化覆盖率

 

城市公园的设计与建设,关系到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公园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绿地的覆盖率,它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城市公园绿地的增加,在现代城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面积上增加的可能,要比其它类型的绿地面积大很多,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城市中除了公园绿地,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之外,几乎很难再找到其它的任何面积的连片绿地。因此,城市公园绿地的大面积提高,是保证现代城市绿化覆盖率的保障,显然,在现代城市,增加城市绿地率,是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的主要成分。因此,要提高城市公园绿地的覆盖率面积,对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速增大城市公园的绿地面积,才能提髙现代城市的环境质量。

 

3.2城市公园建设与提离乡土植物发展

 

在城市公园设计中可以种植许多植物,这些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大量氧气,其中大部分植物都属于乡土植物,还有一部分植物来自于世界各地,它们都可以在城市公园绿地中得到生长,在成长过程中,它们会给人类带来氧气,它的种植比例,也会比城市中其它类型绿地要高出很大比例[5],因此,对于这一类的公园绿地,需要加强基于环境科学优化城市公园的设计研究,这样才能在城市公园中多保留些半自然的绿地,增大现代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环境,使城市公园成为较为多样化的绿地,这样才可以为各#生物在城市公园中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它们在城市公园中得到成长,特别是对于那些较少花卉资源的搜集和保育,这在城市公园的种植中,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种植也可以保证城市公园绿地成为五彩缤飞的胜地,为城市公园的建设提高植物的发展环境。

 

3.3城市公园设计要利于野生动物生存

 

在城市公园绿地中,要基于环境科学优化城市公园的设计,这是由于城市公园的植物群比较丰富,这样就可以满足禽类生存的条件,为禽类满足食物链的需要,城市公园绿地的面积加大,这尤其对于野生动物的候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环境栖息地,它可以为野生候鸟提供必要的生态环境,这也是保证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但仅仅是为野生动物的候鸟的生存提供了条件[6],而且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野生禽类的发展,对于减少城市园林的病虫害的发展也具有很好的制约效果。4城市公园设计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4.1城市公园绿地可以调节温度

 

在城市公园绿地,由于植物较多,它必然会对环境发生降温效果。这种效果尤其在炎热夏季,就一定会使公园里的气温要比外面的气温低许多,这主要是由于绿地的原因,它吸收了大部分的热量,才使公园的气温,可以比其它建筑群间温度要低,这就可以证实公园绿地,由于植物吸收热量,可以产生凉爽空气,而且这种凉爽空气,可以通过空间的循环使风流到周边地区,这会对周边环境的气温达到降温,给人以舒服的感觉,这显然可以对城市降温有显著效果。所以城市公园绿地可以调节温度,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公园绿地的这种调节作用,可以在夏季无风的情况下,使公园绿地较为凉爽,如果城市公园绿地面积越大,就会使绿地的周边环境的气温调节的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公园绿地可以调节城市的气温,它对于城市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4.2城市公园绿地可以调节湿度

 

城市公园绿地,由于绿地的面积比较集中,绿地植物的叶面具有蒸腾功能,在植物的蒸腾中,可以提高周边空气的湿度,尤其是公园绿地的生长环境较为稳定,由于它不受其他环境的干扰,湿度调节能力也一定会比其它类型的绿地的蒸腾能力强,据调査资料显示,城市公园的湿度数值要比其它绿化少的地区高30%左右,显然可以证明,城市公园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生理需要的舒适感。

 

4.3城市公园可以生成大置新鲜氧气

 

在城市公园绿地中,由于大量植物需要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新鲜氧气,所以在公园绿地就会汇集大量的氧气,城市公园绿地的植物需要时刻呼吸,它就会源源不断的提供氧气,而城市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氧气消耗来支持燃料燃烧,燃烧后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数量当达到一定的数值,就会对地球的平衡带来影响,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类带来致命的影响。但植物是对二氧化碳的调节者。据统计显示,地球上60%的氧气是由植物释放出来的,因此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的“肺”,它能够对城市的生存提供大量的氧气。

 

5基于环境科学的公园设计策略

 

5.1城市公园成为活动的公共空间

 

对于城市中的居民,要基于环境科学优化城市公园,这对城市公园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环境科学优化城市公园的设计,首先应出于营造人们交往的空间,同时还要能够注意吸引城市居民的社会性活动,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提高城市公园的空间质量,这样才能够保证人们愿意走出家门,主动来到城市公园中,享受城市公园的公共空间,被这里的环境吸引,愿意在城市公园中停留,感受优美的空间环境。因此,就需要设计师首先要满足人民的需要,才能使人们能够喜欢来到城市公园,享受各种休闲娱乐的活动,第二,还要增加城市公园的吸引力,设计者要具有足够的设计能力,使城市公园建设成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园,他们设计的公共空间,必须使游人感到丰富多彩,只有这样,城市公园才贵称为具有多样性的公共空间,它们的功能和环境,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第三城市公园需要发掘多样性,只有城市公园成为不同用途的场地,才能使城市公园成为人类行为活动的公共空间。

 

5.2人性化的空间尺度

 

基于环境科学优化城市公园的设计,需要人的感知,也就是在不同的环境空间中,就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我们需要使人的心情变得愉快。就必须利于交往空间,使城市公园能够达到人们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还应该具有满足人的舒适尺度感。显然,对于人们的交往空间的设计,就需要有一个标准规范,它应依据人的视觉行为和活动需要,才能确定最适度的尺度,来满足人的需要,需要指出,这里所提出来的“适度尺寸”,是指城市公园要适合人们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需要,满足了这两方面的需求,才符合人性化的空间尺度。

 

5.3要提供各类人群活动的固定场所

 

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要满足城市居民各种需求,不同的群体,他们需求的活动内容不一样,这样就会使他们需求的活动场所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设计城市公园时,必须将这些承载不同需求的场地,首先进行细致的划分,否则,人们在公园游戏场所进行活动时,就会因为其他原因,使游人感到不舒服,有时就会使游人感到一团混乱,这样的结果不利于城市公园的发展。在城市公园设计时,就应该在城市公园中必须考虑到专用用地,在公园中,要固定使用群体将某个分区作为自己的专用活动领地,这样在整个公园的设计中,就会形成一种向心的环境,为各类人群的活动,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各享其乐。

 

6结语

第5篇:化学工程与设计范文

中海石油海南天然气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8105

[摘要]本文介绍海南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在设计和采办管理实践过程中探索,创立和实践“S-SWOT”决策管理法的过程和案例,探讨了做好微小决策标准化管理对提升项目品质和管理水平的积极意义。

[

关键词 ]工程;决策;设计;SWOT;管理

1、前言

大项目建设全程都蕴含着各种优劣判断、方案选择,即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决策”。大到项目规模定位、组织架构建立、采办策略,小到工程人员某次设备选型或某个技术方案的确立。重大决策正确与否关乎项目成败,而为数众多的“微决策”的优劣则反应了一个项目公司的基础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发展战略执行的顺利与否。

2、海南LNG设计决策管理理念的确立

2.1“S-SWOT”决策管理法的理论来源

赫伯特·西蒙(Harbert. A.Simen),实用管理学的代表,曾致力于大型组织的信息管理问题研究,为大公司决策人员提供了一套决策的辅助系统。因为“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管理方面惟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西蒙理论建立了具有“有限理性”的人—即基于“令人满意”而不是“最优”方案决策模型[1],形成了系统的决策过程理论。

2.2决策标准化思路

2.2.1承认“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是客观现实。人员经验有限,上到公司领导下到基层员工,每一个具体的人的经验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信息的不完全性,例如对其他LNG的调查难以细致到每一个设备和每一个方案;预测的困难性,例如市场变化莫测,即便是复制了前一个项目的某个招标模式,在招标过程中也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穷尽可行性的困难性,例如受到进度催促、知识局限等原因,在制定选项方案时难以完全全面。

2.2.2确定“令人满意”的准则。避免依据不足和难以衡量的“最优选择”,力求依据可靠的“优化方案”。

2.2.3分级决策。传统的管理认为决策只是中高层的事与下面人员无关。但是西蒙理论认为决策不仅仅是高层管理的事,组织内的各个层级都要做出决策,而且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员工获得经验和信息途径的丰富和组织的日趋扁平化,决策权会逐渐下放。

2.2.4强调决策 “四阶段”标准化操作。强调决策包括从一开始的调查、分析、选择方案一系列的活动,而不仅是判断取舍那一刻的事情。西蒙的决策划分包括4个阶段:搜集情况阶段,拟定计划阶段,选定计划和实施阶段,评价计划阶段。

3、管理创新

3.1开创性的将基层执行纳入科学决策的管理范围

现代企业一般都有一套企业中高层重大决策的管理机制,而对执行层面的微小决策管理还没有上升到公司基础管理的高度,决策过程通常是以形式各异的汇报材料和非制度性的论证完成,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工作方法。海南LNG将基层的决策管理上升公司基础管理的高度,朝着制度化、可操作化、成果化的方向努力,是现代企业基础管理的一种积极创新举措。

3.2建立了一种 “制度化择优”的工作机制

项目建设的目标管理,主要关注质量、进度、成本、风险这“四大控制”。在执行过程管理方面,传统的手段主要以“内控体系”为主,强调的是“执行过程的合规性”以及“量化指标”,而海南LNG推行的项目建设基层决策管理,强调了“执行路径择优的规范性”以及“非量化指标”的考虑,即内控体系负责方向正确,而决策管理制度负责激发主办人员发挥创造力使得路径更优,决策管理成为了内控系统的有益补充。

3.2.3实现了科学决策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四步工作法”使工作流程与重点一目了然,“S-SWOT”分析表将决策管理的四阶段融入一张表格中,具有具体化,可执行的特点,易于科学决策的理念在基础的贯彻实施。

4、主要做法与实践

4.1用于设计决策

面对项目设计中各种技术方案,海南LNG采取以“S-SWOT”管理作为优化设计和降低风险的抓手。对关系成本、安全、操作便利等方面的设计方案多方对比,优中选优。例如:在主变压器近远期容量的配置方案的论证中选择了经济适用的近期16000KVA方案;消防水管材质由GRP改为涂塑碳钢的论证;开架式汽化器旁通方案的取舍论证;BOG再冷凝器塔架形式的选择比较等。

4.2用于采办决策

4.2.1靠前把关,确定优质供应商入围名单。海南LNG项目建设过程包含140余项面向全球供应商的设备、工程、服务的采办,要在国际和国内众多供应商中选择3-8家参与投标是一项严肃的决策过程。 海南LNG实行一套严密的厂家技术交流和调查的工作机制,设置技术交流门槛,调取总公司采办数据库资料查证,对存在不良记录和资质一般的厂商不予之交流,集中精力做有效交流,充分发挥了靠前把关的作用。4.2.2优化采办策略决策。采办策略优劣对招标的成本、招标结果、合同执行顺利与否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非常有必要运用“S-SWOT”进行分析。4.2.3优化技术评标方法。设备采办在评标方式上首创了“TBE”(Technical Bid Evaluation)表格,把业主关注的主要参数和供货条款遴选出来,让各供货商逐一举证填写,方便了业主对各厂商提交资料的横向对比以及设备的纵向对比,能很快找出厂商的缺漏项及不合格项,评标结果一目了然。这种方法体现了注意决策依据搜集全面性和准确性的工作方法。

5、实施效果

5.1优化了工作流程,实现效率与效益全面提升

“S-SWOT”决策法使得各专业员工、各部门能综合考虑问题并加强沟通,也为基层员工指出了工程工作的重点,理清了工作思路。适应了LNG项目公司普遍存在的人员年轻、跨部门调动频繁、相对经验不足的实际情况。以海南LNG工程部为例,在2011年到2012年间进行过20余场有详细记录的重大设计方案的决策选择,多个采办方案的研究确立。

5.2提升了执行过程的风险防控水平

海南LNG工程部、各项目组、运行部均是年轻化的团队,拥有直接完整LNG行业经验的人员不多。在这种情况下,项目推进顺利,形成了一批设计、采办、施工的工作亮点,“S-SWOT”决策管理的推行发挥的显著的作用。该工作法以科学决策为目标,在工作执行中化解了细小的风险,有效防止了重大设计和采办失误。

5.3积累了颇具规模的“组织过程资产”

建设过程中形成“组织过程资产”实际资产同样重要,海南LNG在项目建设期间推行基层决策“S-SWOT”管理促进了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组织过程资产”,涵盖了LNG项目建设过程中LNG行业调研、厂商技术交流、技术方案、采办方案、设计管理各方面的一大批经验资料。这些随着工程进展这些经验成果还处在不断增加和完善的过程中,决策必有记录的方法使得项目中的关键点的选择全部具有可追溯性,项目参与者都能知晓项目中关键选择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保证不因人员流动影响项目执行。

第6篇:化学工程与设计范文

摘要:将成果导向的理念用于《工业化学》的教学设计中

>> 纺织工业化学助剂危害及其毒性毒理分析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宠物饲养教学设计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过程装备制造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成果导向理念在Linux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实践 成果导向教学模式下宠物美容课程的设计 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现代社会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理念探讨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绿色化理念的新型工业化建设路径探讨 试论工业化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果导向理念的正向实施方法 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给排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6-2.

[3]李志x,朱泓,,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

[4]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第7篇:化学工程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制剂工程技术制药工程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77-02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急需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高水平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国家高等教育为适应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制药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可为现代制药企业培养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工程师,其目标是围绕现代制药工业对制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培养能解决制药工程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即培养以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为基础,系统掌握制药工程与技术方面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在制药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医药产品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生产管理和工程设计的研发型工程师。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着重介绍制剂工程技术与GMP工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介绍制剂生产设备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与制剂生产工艺相配套的公用工程的构成和原理,使学生树立符合GMP要求的整体工程理念和设计思想,掌握制剂生产工艺技术与GMP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生产设备的构造原理,熟悉药厂公用工程的组成和原理,为正确安全使用和合理选择制药设备、并能设计出符合GMP要求的药品生产车间奠定基础,是提升学生制药工程能力的关键课程。

由于该课程的主干地位,各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结合制药工业的发展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我校医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工程与工艺教学组在1998年就开始着手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这门课程的教材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教学实践,使教材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主编出版了包括教材、课件和课程设计指导书三位一体的完整教材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多媒体为主,实验基地参观学习为补充,使课程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真正树立工程理念。

一、以GMP理念、先进的制剂生产工艺、关键设备和具体的制药车间工程设计案例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由于药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药物生产是这种特殊商品质量得以实现的关键和重要环节,除了遵循国家国际的普通法规之外,它还有特殊的法律法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必须遵循。在介绍GMP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药厂总体规划、车间卫生、制剂生产设备、制剂洁净厂房的设计等关键内容详细阐述了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操作的措施,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GMP的概念,将GMP的理念贯穿于本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在制剂生产工艺上,主要介绍口服固体制剂(片剂、硬胶囊和颗粒剂)、注射剂、液体制剂、中药制剂和其他常用制剂(软膏剂、膜剂和软胶囊剂)的生产工艺技术、流程以及洁净区域的划分,再按照工艺技术流程,详细介绍每种制剂重要和关键的生产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不同的特点,在熟悉工艺流程和不同设备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为社会企业设计的实例,结合GMP规范,紧扣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计目标进行车间工程设计的讲解,重点突出设计思想、设计原则和有特殊要求工序。最后介绍工艺和设备验证的相关内容,在制药公用工程技术方面,主要介绍制药工艺用水(药用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给水排水、采暖通风和动物房等,并介绍两种以上的制图软件使用方法。

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合适的教材能更好地沟通教与学。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认真编写教材,形成了内容翔实、结构合理、适用性强的教材《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2003年出版后2010年再版,截止到2013年月9该书的使用量达33500本。

由于该课程的工程性和操作性很强,尤其是设备和车间立体布置的相关内容,不是板书和口述所能表达的,我们结合教学内容编写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里面包含了大量的设计实例、图片、动画和影视资料,形成了集课件、教材与课程设计指导书为一本立体化课程,该教材获得2007年度中国石化协会优秀教材一等奖。多年来,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二、针对教学内容,采用“提问启发式、讨论式、参观操作”等多样式互动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合适的教学方法是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本课程围绕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GMP规范重点讲授,讲精讲透,把应用知识作为基本原理的延伸和扩展进行介绍,在理论和应用的结合点上进行知识的升华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把一些同学自己容易看懂、容易理解的内容留在课后自学,以提问的方式督促自学和加深印象。同时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提问启发法:提问“从原料药到药物,常用的有哪些剂型?从以前学习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每种剂型大概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这些流程又会用到什么设备?”这些问题,既鼓励思考和回顾以前学习的知识,又能活跃课题气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对于学生正确的思路予以充分的赞赏,也积极回应学生的奇思妙想,使学生在主动思考中接受知识点,并串联知识点。

研究讨论法: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做课件上讲台讲解或形成作业上交。结合制药工程设备与原理课程已着重讲解的设备工作原理,就某些关键设备的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总结,为设备选型、绘图提供依据;由于新的制药设备层出不穷,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组成小组,选择某一种设备从该设备的起源、发展历程、最新的进展、生产厂家、价格等方面做详尽的综述,优秀的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对于工作原理复杂的设备如无气泵、一步制粒机等,鼓励同学利用以前学习的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程设备与原理等基础知识,预习后上台讲解,讲不清楚的其他同学补充,课堂气氛轻松、讨论热烈,同学们都热切希望了解更多设备,为课程设计时设备选型打下了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观操作法:由于设备的立体性和操作性,我们采取课堂学习和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上通过图片、动画和影视资料进行讨论式理论学习,课间带同学们去校内制剂工程模拟GMP实习实训基地,观摩并动手操作相关设备,增加同学们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同学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在基地研究这些设备。

总之,我们针对本课程不同的知识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出合适的问题,启发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学习,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效果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努力,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表现为:一是学生到课率高,基本100%,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高,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做课堂报告的比例达到50%;二是受到后继课程老师的一直好评,因本课程是主干专业课,配备三周的课程设计,学生无论在设计思路还是在图纸的制作上都体现了很高的专业水平,设计答辩时得到设计院工作人员的认可;三是学生主动要求参加全国制药工程设计大赛的人数逐年增加,且连续2年分获二等奖、一等奖的优良成绩。

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探索,进一步完善内容、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使该课程的教学真正适应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标的需要,切实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我国制药行业培养合格的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第8篇:化学工程与设计范文

Abstract: After finished standard and contents design of the course,the detailed design of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such as teaching organization design,teaching method design, examination mode design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design etc.

关键词: 教学实施;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环境;设计

Key words: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teaching organization;teaching method;examination mode;teaching environment;design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191-02

0引言

在《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一文中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课程自岗位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课程标准这一课程后台设计过程。在本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课程实施过程的具体设计,包括教学组织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考核方式的设计及教学环境的设计等各方面内容。

1教学组织的设计

课程的教学组织采用“车间教学”的形式,融职业规范和职业素质于一体,培养学生的“员工感”。

我们分大班为若干“班组”,高职院一个班级大约40-50人,我们将其按5~6人一组的编制分成8~10个班组,每个班组设一位班组长,可由老师指定或学生选举产生。班组长可以不固定,可由组里成员轮流担当。班组长是班组的管理者,负责整管理个班组,如日常考勤、独立制定或组织成员讨论制定工作计划,监控督促各成员按计划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汇总、审核及全体组员的考核打分等工作。

这样,不但培养了每个组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而且通过担当班组长,还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有效挖掘学生潜力,不仅达到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更强化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本课程当中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身份,他具有三重身份,即是车间主任,又是车间技术主管。作为车间主任,他负责车间的生产组织、日常考勤、过程监控与反馈处理;作为技术主管,他要负责车间的技术咨询、故障处理、技术反馈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2教学方法的设计

改革后的《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英语》课程采用工作过程六步法为主,辅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班组合作、现场教学、模拟仿真、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案例教学、四步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

通过六步法,使学生在学习第一门专业课程时即能够初步具备工作过程的相应能力:完成任务的专业能力、交流沟通等社会能力、计划检查等方法能力。

在资讯、计划、决策环节中,教师主要分析工作任务,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教学资源学习,团队合作完成工作任务,要学生明白学什么,怎样学。学生分组接受、分析工作任务,并经过资讯,学生交流讨论制定学习计划。

在实施和检查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自己制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计划,合理分工,完成任务。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实施自我检查和相互检查,完成实施过程记录。本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审核、引导和答疑的作用。

在评价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完成总结和评价,使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最后小组组织自评和互评,教师组织考核进行综合评价。

3考核方式的设计

改革后的课程一改过去“一卷定乾坤”的片面考核方式为过程考核考核。各学习情境的项目或任务单独进行过程考核,考核内容除了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外,还包含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态度、纪律、职业素养等情感方面的考核打分。另外,为了促进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将分别对班组和个人进行考核,班组的分数将作为成员个人成绩的系数,最后计入学生个人成绩当中。

下面将以学习情境1为例给出班组和个人的考核内容,仅供参考。

3.1 学习情境1对班组的评价内容

3.1.1 态度纪律方面①班组整体纪律良好,全体组员不迟到、早退和无故缺勤。②班组全体成员工作认真,能进行互助学习。

3.1.2 职业素养方面①班组长有很强的责任心,组员有主人翁意识,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②班组各成员均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组员能够与他人分享经验和观点,互相协助,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3.1.3 专业能力方面①内容合理,语句简洁、通畅,无语法错误,应用大量专业词汇。②短剧演绎生动逼真,选取合适的场地或道具进行表演,表演者发言清晰,表演自如。

3.2 学习情境1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内容

3.2.1 态度纪律方面①严格遵守管理制度,不迟到、早退和无故缺勤。②工作认真,服从安排。发现自身不足后主动向老师、同学虚心学习,发现错误后及时主动改正。

3.2.2 职业素养方面①有主人翁意识,学习认真负责,能为学习结果承担责任。②与学习小组成员保持良好合作关系,采用合适方式表达不同意见,愿为他人分享经验和观点,能为团队利益作出个人牺牲。

3.2.3 专业能力方面①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②掌握必备的专业词汇及专业术语。

4学习环境的设计

为实现课程“寓教于乐”的核心思想,课程团队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具体解释如下:

4.1 学习内容开放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实行“个性化”教学,实现学习内容的开放。通过完成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将封闭的被动学习变为开放的主动学习;

4.2 学习时间开放通过周4或周6课时联排的小模块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利用一至两次课就可完成1个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资讯、计划、实施的时间,甚至可团队合作进行任务检查和评价,学习时间更灵活,形成开放性学习时间;

4.3 学习场地开放制定实训场地和专业教室的开放性管理制度,由学生自行管理,实现校内学习场地开放;同时将校外实训基地现场兼师与学生实行挂钩,学生可根据现场企业要求和兼师安排,到企业现场实习实践,实现校外实训场地开放;

4.4 学习方式的开放课堂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学生组织班组团队,进行讨论式学习、研究学习、集体开发等学习。为将课程的新技术及时引入课堂,院内专业骨干教师通过上网、查阅期刊、到现场调研查找参考资料开展课程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讲座,院外邀请课程领域现场专家开设专题讲座,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

4.5 教学资源的开放学生除引导文等工学结合教学资源外,还可通过网络了解教师手册、学生手册、教师教学计划、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参考教师的教案、电子教案、课件,进行在线测试,并通过课程论坛和在线答疑等方式与教师交流、解惑,实现资源的开放。

5实施效果反馈

本课程改革经过在06级、07级、08级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学生的实施改进验证再实施在改进,课程设计已经十分成熟,于2009年成功立项学院精品课程。

学生和老师都受益颇多。铁运061班秦世阳同学说这种企业化教学模式,培养了我们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特别是将企业的最新的技术资料和工作内容纳入教学内容,让我们直接从事实际工作任务,在学校就与工作岗位接轨,实现零距离上岗。

本人也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不断成长,课程建设过程对我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经历了这门课程改革的策划、组织以及实施,培养了我独立进行课程开发能力,使我在教学能力上更进一步。在改革课程任教过程中,不但全面提升了我的英语素养和专业能力,更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通过“车间”式的教学组织,进一步锻炼了我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

第9篇:化学工程与设计范文

摘要:针对开放教育教学对象自身的特殊性,传统面授法难以系统地进行授课并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为解决这些难题,国家开放大学系统,从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方面进行改革,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效果欠佳。为推动网上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基层电大辅导老师从实际出发,以“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对网上教学活动的资源进行优化,对课程活动进行完善和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网上教学;供给侧改革;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80-0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开放教育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方向)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所涉及的知识与工作实际十分贴合,对于在实际工程管理中起到的作用非常之大。而且本课程还是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所以本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应与工作实际和学员考证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但受到开放教育教学特点的影响,难以有效地将二者结合起来。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笔者从自身专业特c出发,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积极推进课程与岗位、证书的对接,使课程的网上教学活动得到了优化,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网上教学活动优化思路

(一)以往网上教学存在问题

在以往的网上教学活动中,客观上,一方面,由于教学所提供的资源不够丰富,并且难以为学员解决实际的问题导致学员的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由于网上教学载体形式单一,程序繁琐,制约了学员学习的热情。主观上,由于教学组织者和教学参与者的参与热情不够,也导致以往的网上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没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但实际上,学员对于网上教学和课程的学习需求非常大,特别是对于能够解决学员实际问题,为学员实际需求服务的网络教学内容,有很高的学习热情。

(二)主要思路

开放教育网上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课程资源的供给与学员需求的无缝对接,在于教学媒介的手段足够丰富。基于这一特点,笔者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网上教学活动作如下优化思考。

1.以“岗、证、课”结合为思路,对课程资源和内容进行重构,即:“岗位能力提升、一级建造师考试培训、课程学习”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如在本课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可以将岗位知识、考证知识和课程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以微视频课程资源、在线题库资源、典型案例解析资源、执业资格能力资源为一体的四大网络教学资源模块。

2.进一步丰富网络教学媒介形式,建立以课程微信公众号为主要媒介资源的网络资源媒介,丰富和优化网上教学活动的媒介手段[2]。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的大数据时代,丰富和改善网络教学的媒介和载体,让学员随时随地便捷地使用学习网络教学资源,将会极大地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掌上电大APP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掌上电大学习APP的作用,提高学员使用掌上电大APP学习的普及率,另一方面在开放教育中推行建立专业或者专业课程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号实现学员随时随地的学习。比如说:建立土木类专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微信公众号,由学校专业团队负责对本公众号的管理和维护,实时更新完善视频资源、课程资源,为学员随时随地交流学习提供平台,实现教学互动学习互动的零距离。

3.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教学组织体系。通过网上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线下教学活动的补充,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互动交流提升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员应用新媒体的水平、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和复习备考一级建造师的问题。比如将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理论模块设置为视频在线学习(规定学时)、在线题库练习、模块知识小测验、仿真资格考试能力测试四个小任务,依次完成指定任务。并在任务中设置奖励,提高任务的趣味性。

4.成立专业或课程教学团队,为网上教学活动提供智力保障。网上教学活动是开放教育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学习的组成部分,本人认为应从各省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高度出发,成立以省级电大(开放大学)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各基层电大专业教师为主体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紧密合作,协调分工,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维护和更新,从而实现全省电大同一专业的网络教学资源全面共享,既可以提高网络资源的有效性,降低人才培养的人力成本,又能将全省各级电大的师资整合起来,为开放教育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智力保障。

二、网上教学实施过程

(一)网上教学活动模式优化

根据建筑类行业的实际特点,结合本课程与建筑行业之间的关系,按图1所示,优化本课程网上教学活动的模式。通过对学生的分析,重新整合知识点,并将岗位能力、课程要求和证书要求结合起来,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按照这种优化模式,一方面通过对学员的构成和需求在组织教学前进行具体分析,提高了网上教学活动组织的针对性[3],另一方面通过对课程知识的整合,特别是将岗位知识点、课程知识点和考证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提高了课程知识的适应性。同时,在网上教学活动媒介和组织形式上的优化,比如网上教学活动的内容以及真题构建,又如用微信互动、过程学习提醒和过程评价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学员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解决了以前课程理论性太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的不足,提高了学员学习的兴趣。

(二)模式优化细节

1.教学组织前对学情进行分析,以浙江金华电大2015春土木专业为例,学员的情况如表1。通过对学员学情的分析,完善网上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组织的方式。从分析情况来看,学员的学习目标明确,年龄构成以20到30岁的为主,对于新媒介的使用都较为熟悉。但工学矛盾较大、学习时间相对偏少。

2.整合优化课程知识点,将全国注册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科目的考核知识点和本课程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并结合实际岗位能力的需求,将课程知识点划分成五大模块,即: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理论模块;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模块;工程项目质量、成本、进度管理模块;工程项目管理实务模块;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备考模块。

3.编制网上教学活动导学单,利用导学单明确使用媒体的时间、任务安排及要求,以主动引导学员参加网上教学活动,明确学员的任务[4]。通过事先,提高学员的参与率。导学单格式如下表2:

4.运用微信公众号、QQ、论坛等新媒体,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围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知识特点,通过集中讨论、个别交流、共同参与等形式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

(1)利用班级QQ群、论坛等开展集中网上教学活动。

(2)利用QQ、论坛、微信、邮件进行学员个别交流活动。

三、教学主要成效

通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网上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具体的活动实施,笔者认为本课程网上教学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1.学员远程实验平台测验完成率大幅提高。以金华电大2015秋土木工程本科学员为例,通过网上教学活动,学员之间互帮互助,该班级学员的远程实验平台作业完成率100%,并且在学期末前一个多月前就已全部完成,一改以往需要辅导教师不断督促才能勉强完成的情况,有效地提高了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实现了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全方位的互动交流。围绕“岗位能力提升、一级建造师考试培训、课程学习”三者有机结合交流学习的宗旨,教师利用QQ、论坛、微信等各类新媒体发起学习讨论,实现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

3.学员综合能力得到一定提升。通过网上教学模式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学员使用微信、论坛等新媒体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从学员参与的热情以及论坛的使用率和学员远程实验平台的完成率就可以发现。另一方面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学员能够通过自学后利用论坛和QQ进行交流和学习,互相之间能对某些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再则就是学员的学习认识能力有了提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员对课程学习和专业学习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有了提升,学会了用比较的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推动了课程备课模式的改进。利用本次网上教学活动,转变了以往就书本知识而讲书本知识的传统观念,将与本课程相关联的岗位知识、考证知识结合起来[5],并以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考试科目为抓手,将该考试科目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比如预付款的支付、项目的实际管理要求等等与实际相关的知识点作为备课重点,通过网上教学活动的方式与学员共同交流和学习,提高了本课程学习的实效性。

四、结语

笔者认为开放大学系统提出的“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网上教学模式,落实教学过程,提升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一直在路上,只要每位任课教师能够转变观念,在省级电大(开放大学)以及各基层电大的共同带领下不断完善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网络教学媒介形式,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定能实现供给侧改革思路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新生,张朝霞,熊锟,张福萍.开放大学背景下面授教学与网上教学一体化设计研究[J].中远程教育,2012,(07),48-52.

[2]隋永博,曹旭.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2016,(25):120-121.

[3]藏鸿雁,梁晓琦.开放大学网上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07):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