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课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分设置上,清华大学本科生要选修13学分,必须选择包含2门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1门艺术与审美类课程。理、工、医类在规定课组内选课;文科生要跨专业学选课。南昌大学通识课程包括两个门类:“一类通识课”相当于公共基础课中的必修课,有思想政治、外语、军体和计算机类;“二类通识课”由历史与文化类等五大门类组成。在“二类通识课”中,全校本科学生都必须至少选择每个门类中的一门课。这样,人文通识课就达到了10学分以上,很显然学分要求太高,不适合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因其总学分共80个左右。为了符合这个标准,有的学校就把原本就有的课程,如两课类、体育算作人文通识课程,并不是真正的课程改革,不符合通识教育的宗旨。吴薇在以理工科院校为蓝本的、《大学教师发展与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基于某大学的问卷调查》中,用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许多大学生对此类课程不感兴趣,这一数据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7%;而57%的大学生认为校园文化环境的缺失,只是上好一两堂课不起什么作用;52%的大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讲授反映出其对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真正的重视,这一数据直接关联到38%的大学生,他们认为学校缺少高素质的人文教师与学者,大概是影响课堂质量的重要原因。还有23%的学生认为除了专业知识传授之外,很少有教师在专业课堂中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因此一些学生不满意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低。对此,超过80%的学生认为教师转变观念和提升教育思想是首要问题,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拓展视野,同时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表达艺术。虽然这份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传统文化素养薄弱,但是现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一些院校似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厌其师烦其道”的现象,可见,在高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将其作为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学会做人等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本应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育人效果却并不理想。
二、传统文化课实效性差:显性课程有待规范和提高,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待发挥
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是要从立德树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培养中华民族的一代新人。如果说高校中开设的传统文化类文化素质课属于显性课程,那么专业课教学以及校园人文环境熏陶所承担的就是人文素养的隐性课程。当前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实效性差的原因可以归为两个方面。
(一)显性课程有待规范和提高
1.适用的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材缺乏———选读相当比例的原著应成为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在,专门为传统文化等通识课编写的教材比较少,更多的是比较专门的教材,而且教材普遍存在“大而空”的问题,缺乏以问题带经典作品原文,以作品印证问题的编排方式,不能引起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的兴趣。近百年来,经典教育在正规学校中被赶出课堂,而且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反对读经,导致学生基本上都未接触过经典的原著。因此,选读相当比例的原著应成为传统文化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至少要成为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尤其是师范学校文科学生的必修课。同时,继续并增加义务免费读经和经典的班。
2.教法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确定学习的次序、理清理念与佐证的关系是关键。许多传统文化课由一个教师将各家各门从先秦到清代、从天文地理到易道尝试列出专题,由学生自己先做一个策划或收集资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教师再做相应的补充与总结;或者是由多位教师分主题分别讲授,这不失为好的尝试和创新。但是,无论是教师一言堂还是学生自主作业,都要注意理念为先,把握灵魂,知识或历史的梳理更应发挥到佐证的作用。由此,一切的前导其实应从中国传统文化灵魂最深厚和基础的儒家经典选读为前导课程,对于中国人所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及思维方式有所把握和了解,再以传统文学、艺术及民俗后续各单元知识和材料等来佐证,把握好传统文化思想的脉搏,在传统与现代性的追寻中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3.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可尝试模块组合以适应不同专业素养的培养需求。因为传统文化课程涉及面太广,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样板,导致“因人授课”,授课教师只挑擅长部分讲授的情况较普遍,也缺乏专家进行正规课程建设;面对文科生、理科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如何进行课程建设,经验不足。开设通识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人文基本素质养成。但是由于迫于应试压力等各种原因,学生有时并不能将其溶化于骨髓并迁移到专业素养中,达到慎笃的境界,所以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可尝试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教学设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素养要求来设置模块,结合专业及岗位实际添加和选择相应内容,强化教育,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二)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专业课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能否充分通过专业教学进行文化素质的关键。
1.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自觉性差。很多教师认为,专业课教学不同于文化素质课,没必要渗透文化素质教育,而且专业学习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即使教师讲得很枯燥,学生依然能够坚持学下去,这就使某些教师对在专业课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要重视扭转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误解。首先,建议提倡高校教师读经,呼吁各大中专院校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其次,编订印发一些有助于澄清误解的小册子。其三,有的教师只把传统文化当成学术研究的对象,对修身和通经致用的重视不够。
2.专业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就承担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来说,多数教师过去所接受的依旧是传统的分科的单科教育,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内容相对缺乏,因此难以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其中。
3.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难以量化,缺乏激励机制。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学教师大都承担着相当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工作量极其繁重。教师的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对教师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难以提出具体的要求,因而目前尚无法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4.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化”系统存在问题文化素质的“内化”。首先是输入和吸纳,其次是实践中外界刺激与个人体验的互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合为素养,最后为“悟”,主体完成自身素质的建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内化提供了契机,创设了情境,因此它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是关键的环节。而目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提升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效性
显性课程体系要科学化,隐性课程要有机制保障,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关键,切实提升传统文化课的实效性必须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作用相结合。
(一)显性课程体系要科学化、规范化
衡量传统文化类课程在校内全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位置,设定其课程的类型和课时;选用的教材既要因材施教,又要经典;教学方式要改变“一言堂”,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分成几个模块或专题进行讲解,以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优势互补。
(二)隐性课程逐步形成机制上的保障
一是在教师的素养方面,专业课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到在专业教学中挖掘人文素养因子对学生成为全面成长的人才的重要性;二是要建立一个较为有效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1.建立完善的教师文化素养考评机制。(1)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增加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素养考试科目。(2)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要增添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督导评教要设立教师人文素养的评价点。(4)教师职称评定时设立人文素养方面的评定标准。
【关键词】职教 语文 教学改革 昆曲人才
为保护昆曲,文化部专门制定了《保护和振兴昆曲十年规划》,昆曲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艺术。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指出人才是关键。艺术类高职昆曲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一般职业学校人才的培养,昆曲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要根据昆曲专业的特色,改革课堂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教学更应如此,刻不容缓。
如何创造性运用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艺术类职业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要的一点是要结合专业教学实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意义上做到文化课为专业教学服务。
一、昆曲地位及人才需求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古老而高雅的昆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形式,融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是富有诗情画意的舞台综合艺术,集中国古典艺术与美学之大成,是东方艺术的杰出代表。
目前,昆曲正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生存危机。随着社会文化背景迁移,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戏曲开始不景气,传统戏曲普遍受到冷遇,昆曲的现状更是让人担忧。虽然联合国吹来的东风让我们看到了昆曲曾经的辉煌,但我们更应正视昆曲的发展。大力培养新一代昆曲人才是昆曲发展的关键。
新时期昆曲人才应具有高水平的表演才能和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创造力和勇于改革创新戏曲艺术事业的气魄。作为一所专门培养昆曲人才的艺术职业学校,在平时文化课教学中需要如何努力,才能更好地和昆曲人才的培养接轨呢?
二、艺术类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艺术类职业学校文化课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此现状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一是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二是无高考压力,使语文学习的短期目标缺失,长期目标又难以形成;三是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无兴趣,只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能较认真地参与整个课堂教学。
最近在高职昆曲表演专业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几个现象,让笔者想到了一个可以尝试进行改革和探索的语文教学模式,将语文课和专业“学戏”课相结合,简称“文”与“戏”的结合。
三、教学改革中“文”与“戏”的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材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既然目前所用教材不能让大多数学生感兴趣,那么可以结合专业课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大多数学生感兴趣又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材内容。笔者提出“文”与“戏”结合的教学改革观点,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昆曲专业大多数学生缺乏文化课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无高考压力,觉得文化课不需要花心思去学习,但普遍对自己专业感兴趣。语文课上,偶尔会看到2008级昆曲学生在座位上比划专业课上的手势动作,嘴里似乎还默默背词;2009级昆曲班中,在讲《牡丹亭·惊梦》片段,提到“春香闹学”中的老生陈最良时,一位游离课堂之外的学生突然说:“老师,陈最良是谁呀?”当跟他解释的时候,他听得很认真。这些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出现的小插曲,说明学生对和自己专业相近的内容普遍感兴趣。如果语文课堂教学以这样的兴趣点来组织语文教学,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二)有助于学戏课的理解和掌握
古典戏剧剧本毕竟带有点文言性质,学生理解起来确实存在障碍,在上2009级昆曲《中外戏剧作品选读》选修教材时,问及学生《牡丹亭·惊梦》中的台词,“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如何解释时,许多学生都说不懂。而部分学生其实正在学戏课上学唱《惊梦》片段,这说明学生在学戏过程中并未对唱词有准确的理解。语文课的讲解和分析,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白。
(三)剧本的文学价值普遍较高
昆曲剧本内容非常值得学生精读和欣赏,其文学价值绝不低于其他选修教材。况且从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就进入到选修阶段,在学生开始学戏课之后,与其选修其他内容不如选与学生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古典文学剧本,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徜徉在古典戏文中,提高学生文学修养,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学戏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可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语文应用和审美教育两种能力是语文课程的双重任务。
昆曲作为中国戏曲“百戏之祖”,形成了东方独有的文化审美特征,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其剧本继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优点和长处,文辞典雅。学生在专业课上所学经典折子戏都是古代戏曲文学的不朽之作,如《牡丹亭·游园》《长生殿·小宴》《水浒记·活捉》《浣纱记·寄子》《白蛇传·水斗》等。
将经典昆曲剧本作为语文课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在欣赏昆曲剧本内容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更好地理解和热爱祖国的传统戏曲文化,提高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基础能力。还可以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五)从戏曲表演者所具备的能力来看
明代戏曲家潘之恒常年观剧,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戏曲表演的审美标准,提出“才、慧、敏”的范畴概念。所谓“慧”,指演员所秉含的内在理解能力,即“一目默记,一接神会,一隅旁通,慧所涵也”。
汤显祖,昆剧表演理论的真正奠基人。认为艺人只有在舞台上自觉地流露出角色真实的内心情感,才有可能使观众在观赏中进入忘我的境界。要准确体验角色的情感,艺人对剧本必须想方设法“博解其词而通领其意”。
关于扮演,李渔提出,演员在演剧之前,首先要“解明曲意”,即细致深刻地领会剧本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特征。“解明情节,知其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
潘之恒戏曲审美标准中的“慧”,汤显祖二度创作理论中“博解其词而通领其意”,以及李渔的“解明曲意”,都在向我们阐述一个真理,即作为昆曲演员必须精确地理解剧本内容,洞悉剧本中角色的情感,最终在舞台表演时才可能“舞蹈者不知情之所由来”,使“赏叹者不知神之所自止”。而以上所说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用心培养和积累。这对于正在学校学戏的学生来说,最好的训练和积累过程就是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和培养。
(六)可以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根据《现代教学设计论》的论述,有效教学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效果,通常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判断的依据;二是教学效率,以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时间及教学的代价相比较而得出判断;三是教学吸引力,一般以学生对继续学习的倾向性做出判断,反映学生的学习意愿、动机、毅力等方面的情感态度。语文课堂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要始终给学生一种吸引。
“文”与“戏”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教学吸引力的指引下,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四、“文”与“戏”结合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语文和戏文教学两门课的考评机制要结合起来,必须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探索一种更加适合改革之后的教学考核和学生成绩测评模式。
(二)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戏剧剧本的研究,拓展戏剧专业方面的文学理论知识。同时,要和专业老师共同探讨行之有效的上课内容和方式,如何让“文”与“戏”的结合更加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同时提升。
当然,如何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教学的整体规划和分步落实,需要教学的循序渐进。相信凡是真心致力于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能力,也愿意去钻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文”与“戏”的结合,是艺术类职业学校尤其是戏曲表演类专业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值得探讨的课改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新雷,朱栋霖.中国昆曲艺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简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 复习课;问题驱动;分层教学
数学作为一门中职学校传统文化课,怎样体现出它的应用价值,提高中职学生运用基本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中等技术人才的数学素质的要求变得十分重要。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探析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核心”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因此中职数学课的教学即要作为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又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新一轮公共基础课改革中,中职数学课的课时量大幅削减,而作为基础公共学科所涉及的知识点却不能大量删减,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矛盾凸显,课堂教学很难向深层次推进。
此外,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学习数学只停留在对一个又一个的公式、符号、定理及习题的记忆与反复演练上。剥离了数学知识的实际来源,被动地接受与灌输,于是学数学就显得枯燥无味。再加上中职的学生本身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没有信心,有畏惧心理。
怎样让学生能够摆脱机械的记忆与训练,跳出枯燥的题海,重新迸发出思维的花火,将冰冷的数学知识化为火热的思考,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之美呢?笔者将问题驱动式教学引入中职数学课堂,将数学课设计成环环相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来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问题”生成的结构与流程
首先,进行教材分析,确定教学主线。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确定一条教学主线,以此将驱动课堂教学的问题串联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问题的生成都将围绕这一教学主线展开。如果说数学知识如同一颗颗闪光的明珠,那么教学主线就是串起明珠的丝线,在教学主线的串联下教学内容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构建学生知识结构中的有机组成。
其次,围绕重点,分解难点。剖析教学内容,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再加工,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将围绕教学重点生成若干个问题,通过上述问题将难点分散,形成梯度,为不同程度的同学搭起同构知识的“脚手架”。
最后,适当选题。根据已经确定的教学主线和重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情况、预设的学习目标选取例题,即要有代表性,又要有一定的梯度,便于分层次教学。
三、案例的深层解读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本质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本堂课的教学主线确立为用几何法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围绕这条教学主线,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生成驱动本节课教学的“问题链”。
问题一: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回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发现可以用判别式法通过确定直线与圆交点的个数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或用几何法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对直线方程、圆方程相关知识的回顾,为下一步知识的综合运用扫清障碍,铺平道路;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体现了解析几何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指导思想,也是本节课中判断直线与圆位置相关问题的重要方法。
问题二:直线与圆位置的判定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是可以直接利用判别式法或几何法,是对相关知识的直接运用,是本节课的基础。学生通过理论与问题相联系,对判别式法和几何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为进一步综合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搭建好了知识与能力的架构。
例1:判断直线l:y=-x+2与圆C:x2+y2-2x=0的位置关系。
(变式练习1)已知直线l:y=x+m,圆C:x2+y2-2x=0,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三:相交弦问题
通过例题1和变式练习1,学生对用判别式法和几何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了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有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问题,大都可以化归到用上述两种方法加以解决”并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
例2:例1中,已知直线l:y=-x+2与圆C:x2+y2-2x=0相交,求直线l被圆C所截的弦长。
对于例题2,教师可以给出三种不同的解法,让学生比较三种解法的差别:解法一为几何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抓住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之间的关系,利用垂径定理求所截弦的长度,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运用学生十分熟悉的勾股定理,减少中间过程,降低计算量;解法二为判别式法,通过解直线与圆的方程组直接求交点的坐标,再利用距离公式直接求所截弦的长度,目的明确,方法直接,但有时计算量较大;解法三利用韦达定理,避免了直接求交点坐标。因此当交点坐标计算较繁时,解法三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同时,解法三中也蕴含了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思想方法――设而不求,即通过设点A、B的坐标为求弦长的过渡量,而并不直接求出。这种思想方法在解决轨迹问题的时候也经常用到。
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解类似的问题时,以几何法为主,学有余力的学生兼顾其他方法,拓展思路。这样既符合中职学生起点低,基础薄弱的特点,又能为基础较好的同学提供开阔思路的方法,实现了教学的层次化。
(变式练习2)若过点P(0,3)的直线l被圆x2+y2=4截得的弦长为2,求直线l的方程。
问题四:切线问题
切线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其中求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采用几何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首先判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若点在圆上则过该点的切线只有一条,若点在圆外则过该点的切线有两条;在设直线方程的时候要特别考虑斜率k是否存在,以此突破难点。
例3:过点M(6,8),作圆(x-3)2+(y-4)2=25的切线,求这切线的方程。(点在圆上的情况)
(变式练习3)已知点P(2,3),过点P做圆(x-1)2+(y-1)2=1切线,求切线的方程。(点在圆外的情况)
四、问题驱动教学的反思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其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载体就是“问题”。
1.问题驱动教学有效解决了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高目标与低
起点的有效衔接问题。采用问题驱动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原有知识点,通过“问题链”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之成为相互联系的有机体,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同构;问题的设置分散了教学的难点,一串精心设置的问题如同逐级上升的阶梯,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沿着台阶拾阶而上,最终到达预先设定的终点,落实教学目标。
2.问题驱动教学对中职数学课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可
行性方案。问题驱动教学既以问题为平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起共同的准备知识的基础;又以问题为导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努力方向。既让基础薄弱的同学学会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深入探究的机会。
3.问题驱动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问题是由教师抛给学生的,学生被动地接受问题、解决问题,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处理好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有待进一步的发掘。
其次,要抓住“问题链”的主线。数学问题有很多,解题方法也有很多,因此需要分析寻找其中的共性,加以归纳总结,实现多解归一、多题归一,而不是简单的一题多解,进行解题方法的罗列。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教师要针对学情生成问题,或增加梯度降低难度,或适当发散巩固提高,解决好知识“脚手架”何时搭和怎样搭的问题,让数学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知识结构中的有机组成。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育:动态与省思[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2]罗增儒.中学数学课例分析[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3][美]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