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见经济学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其信息传播的特点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手机短信、触摸媒体、手机APP、微信、易信、微博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信息渠道多元化、受众接受信息主动化和信息传播内容丰富化等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媒介载体的安全性、信息的权威性、突发事件的应急性等挑战。
二、新媒体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媒体丰富了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党员提供了良好的自学资源;第二,新媒体拓宽了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形式,使党员教育不再受到时空的局限,为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教育与实践平台;第三,新媒体增强了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主客体的沟通,充分调动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第四,由于新媒体传播的信息非常繁杂且多元化,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五,新媒体冲击了民办高校的传统教育方式,减弱了传统教育方式对学生党员的影响,限制了传统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的发挥;第六,新媒体对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危机也越来越常见,对党务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在充分认清楚新媒体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影响的基础上,才能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方面的作用。
三、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民办高校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路径
(一)创新教育理念
首先,民?k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建立需要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前提下进行,以提高学校学生党建教育水平。具体的创新教育理念是将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大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学校员工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完成对学生的高效教育与管理,进而实现党建与思想政治相结合的目的;第二,德才兼备与专兼结合。要想实现这一理念的创新,就必须要选拔高素质的政工人才,不仅需要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进行衡量,还需要考虑他们的管理能力以及思想作风等素养,全面达到提高民办高校党建教育水平的目的;第三,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这就需要政工人员将教学与管理服务进行有效结合,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进而响应新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
(二)创新教育模式
根据学生不同成长期的特点,需要民办高校党建教育工作人员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以适应对学生的针对性党员教育管理。具体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关民办高校党建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能力评估,具体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管理能力以及思想政治觉悟等,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对策,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媒体环境对民办学校党员教育管理的需求;第二,对预备党员要加强教育管理。在开展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时,需要端正学生的入党态度,使他们明确入党的实质性目的,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觉悟;第三,加强对正式党员的后续教学。对于已经成为正式党员的学生,相关党建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其进行后续教育,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综合素养,帮助他们全面成长。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建教育工作中,需要从以上三方面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提高党建教育管理质量,从而为民办高校全面发展党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药物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R95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110-02
The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azithromycin,roxithromycin,clarithromycin on the treatment of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cervical) inflammation
LI Tao,WU Xiurong
(Maoming People′s Hospital,Maoming 52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azithromycin, roxithromycin, clarithromycin on the treatment of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cervicitis) inflammation(NGU). Methods: Used pharmacoeconomic principles to analyze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the three kinds of treatment program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azithromycin,roxithromycin, clarithromycin on the treatment of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cervicitis) inflammation were 72.55%, 71.48% and 73.16%;cost-effectiveness ratio (C/E) were 2.19,2.57 and 4.24. Conclusion: Through Pharmacoeconomic analysis, we find that Azithromycin is in a more cost-effective advantage of the three kinds of treatment programs on treating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cervicitis) inflammation.
[Key words]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cervicitis) inflammation; Pharmacoeconomics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是目前最常见的性传播感染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2002年发病率位居我国性传播感染疾病之首[1]。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治疗多以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主。为了为临床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本文根据药物经济学原理,对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作成本-效果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3例均为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患者,男性患者症状表现为:尿道刺痛、尿道口红肿、有黏液性分泌物、尿频、尿急。女性患者症状表现为:尿道刺痒、阴道分泌物增多、腰酸、下腹部隐痛。分泌物涂片及培养淋球菌均为阴性,解脲支原体或人型支原体阳性86例,单纯衣原体阳性38例,支原体、衣原体混合感染29例。随机分为3组,阿奇霉素组(A)男性3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9.5岁,平均病程67.5 d;罗红霉素组(B)男性4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27.6岁,平均病程63.2 d;克拉霉素组(C)男性36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28.1岁,平均病程65.3 d。三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
A方案用阿奇霉素第1天顿服1 g,第2~3天各服0.25 g,均在饭前1 h服用。B方案用罗红霉素150 mg,bid,空腹口服,7 d为1个疗程。C方案用克拉霉素0.25 g,bid,口服7 d为1个疗程。各组在治疗1周后评定疗效。
2 结果
见表1。由表1可见,三种方案的治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成本、效果及敏感度分析
3.1 成本的确定
药物治疗方案的总成本由检查成本C检,药品成本C药及给药成本C给三部分组成[2]。A、B、C三种方案的给药方式均为口服,给药成本为0。因此每个方案的总成本C总=C检+C药。本文中患者的检查费用是一致的(150元),药品费用阿奇霉素分散片(湖北恒安药业有限公司)规格:每盒0.25 g×6片,价格为8.66元/盒,罗红霉素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每盒0.15 g×12粒,价格为29.09元/盒,盐酸克拉霉素缓释胶囊(广州贝氏药业有限公司)规格:每盒0.25 g×4粒,价格为45.77元/盒。
3.2 成本-效果分析
效果是指所关注的特定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结果,以某一特定的临床治疗目的为衡量指标[3]。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找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成本最低的治疗方案,即在成本和效果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点。成本-效果比(C/E)则把两者有机联系起来,C/E为增量成本-效果比[4](即以中间成本药为参照,其他方案与之对比,每增加1个效果单位所花费的成本)。本文用3种治疗方案的治愈率作为衡量指标,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见表2,“-”表示以B药为参照(以下同)。
3.3 敏感度分析
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强化,以及零售药店的冲击,势必促使药价逐渐降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及医疗体制改革的趋势,假设检查费上调10%或药费下调10%,其他参数不变,灵敏度分析的结果分别见表3、4,未影响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4 讨论
根据药物经济学的原理:测算成本时,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不良反应成本[5]。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三种药物在治疗NGU时,阿奇霉素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罗红霉素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克拉霉素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0%、9.62%和7.84%,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较轻,不影响继续用药,停药后自行消失,不需做特殊处理,因此未计算不良反应成本。而间接成本包括因疾病导致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损失,较难测定,本文从医院角度出发,只考虑直接成本。
由表2可知,药物的费用与效果并不成正比,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每获得1个治疗单位需花费的金额分别为2.19、2.57和4.24元;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分别与罗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每增加1个疗效百分点需多花费的金额分别为-23.63、75.15元。在一系列同类效果的药物治疗方案比较中,当其最终效果相同或相近时,选择成本-效果比值最小的药物治疗方案较合理[6]。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种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药物经济学分析看,阿奇霉素组比罗红霉素组、克拉霉素组更具成本-效果优势。
药物经济学是世界性医疗费用增长以及药品高额消耗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应用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评价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对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做好药品资源优化配置,使药物治疗达到最好的价值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年全国性病疫情分析报告[J].性病情况简报,2003,17(3):3.
[2]张碧玫.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左旋氧氟沙星临床应用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国药事,2001,15(3): 202-203.
[3]宋秉鹏,丁玉峰.药物经济学概述[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0,25(2):139.
[4]郭文萍.4种治疗前列腺炎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03,14(5):284.
[5]何志高,陈洁,张丹.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成本的确定[J].中国药房,1998,9(3):100.
>> 关于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体系的分析 中学体育教材内容与体系改革 对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体系的思考 旅游文化课教材内容体系探析 贸易经济学新内容体系的构建 重新整合经济生活教材内容的思考 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内容设置问题研究 本科生《金融经济学》课程定位与内容设置研究 对“基础”新教材内容设置的结构分析 我国环境法学教材内容设置上的补充和完善 在模糊中追求清晰:对近30年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思辨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材内容及体系建设研究 试析高中化学必修一、二教材内容体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材内容体系及特色研究 关于新闻学教材内容重复问题的思考 高职《航海学》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及教改对策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基础教材内容的结构再造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内容结构设计再探 教材内容结构性衔接与教师衔接教学初探 “基因重组”教材内容的二次开发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黄贤金,张安录.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3]毕宝德,等.土地经济学[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曲福田,等.土地经济学[M].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5]王克强,王洪卫,刘红梅,等.土地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4.
[6]董藩,徐青,刘德英,等.土地经济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从短期经济运行看。2016年中国经济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等几个核心指标看,仍处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最佳组合状态。对这个判断,有几个问题可能会引起争议。
第一是对经济增长态势的看法。2016年经济增长6.7%,到底是高还是低?从中国经济自身纵向对比,与过去7%的年增长目标和高于7%的年实际增长率对比,2016年的经济增长是处于较低水平状态。但这种简单的朴素对比未必科学,对这个问题应科学地判断。判断一个增长率是否适度,不是简单地看其数值的高低,而是要根据产出缺口(output gap)来进行评估:高增长率有可能预示经济过热,资源紧张;低增长率有可能预示经济过冷,资源闲置。通过一些经济指标综合判断,2016年中国的产出缺口逐步缩小,经济处于趋优的增长态势。中国经济总量早已稳居世界第二,在基数继续快速扩大的情况下,经济增势放缓完全符合规律。就是2016年这个放缓的增长率,与世界一些经济大国比较,仍处于鹤立鸡群的状态。因此,从产出缺口揭示的资源利用水平和全球经济增长对比看,说中国经济仍处于中高位增长,是无须质疑的。
第二是对货币供应量的看法。近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一度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在经济总量达五六十万亿元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早已超百万亿元,货币供应总量几近经济总量的一倍,于是人们惊呼:货币供应量太多了,银行流动性过剩,钱多了不值钱了。从绝对数量看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似带有较浓的感彩,应找一个科学的参照物。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判断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一般用物价和利率这两个指标较为合理。但这两个指标也使人们感到茫然,那么我们接下来再看这两个方面。
第三是对物价的看法。在宏观经济中考察物价,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变化来度量。2016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处于国际上典型的低通胀状态。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将通胀的控制目标一般定在消费物价上涨2%以内。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物价的感受要比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强烈。教育、医疗、娱乐、蔬菜和食品价格以及房价不同程度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人们对物价基本稳定的感受。实际上,近年来的物价有涨有跌,跌得较多的是家用电器、计算机、通信、汽车、电视机等。统计的物价水平和感受的物价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消费结构变化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目前还处于量变的阶段,一旦深化为质变,则应通过改变核算制度予以准确反映。因此,对物价的判断,统计的没错,人们感受的也没错,问题的关键是目前还未到从量变到质变进而影响宏观政策决策的阶段。
第四是对利率的看法。利率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价格型工具,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决定性进展,利率的市场弹性正在逐步扩大。现存的主要问题是,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出现方向性的背离,利率对资金供求关系的反映出现不同的信号,这增加了对形势和政策的把控难度。2016年中央银行确定的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低于2%,贷款利率低于5%,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后的实际利率,存款利率为负数,贷款利率约在2%左右,已属典型的低利率。但与此同时,具有市场利率属性的民间借贷利率,一般在三分以上,常见的在四五分,有的甚至更高,趋势还在继续上扬,已属典型的高利贷。官方利率反映货币供应量宽松,资金充裕;而市场利率反映货币供应量偏紧,资金短缺。是什么原因造成金融市场上的这种强烈反差呢?是货币需求问题,还是货币供应问题,亦或是货币的传导机制问题,人们在茫然的同时,纷纷指向资金脱实向虚。
五是对资金脱实向虚的看法。所谓资金脱实向虚,一般是指在货币宽松,银行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银行有钱也不贷给实体经济企业,而将这些富裕的资金投向同业往来或融资票据,通过同业之间融资产品的利差或费差来获取丰厚利润。在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大环境下,人们将这种金融同业之间的大量资金运用,斥之为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在金融这个虚拟经济圈中自我循环周转。更有人将这种金融同业之间的大量资金运用,斥之为资金脱实向虚的“空转”!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个理念在中国这样一个需要实业立国的大国环境下,在任何时候政治上都是正确的。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否意味着应把所有的资金均投向实体经济企业才对呢?也不尽然。因为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相伴而生的。针对实体经济而言,金融提供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针对现代虚拟经济而言,金融提供的是货币的储藏手段;而且,在货币的价值尺度这个功能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市场定价上具有相互比对验证的机理。因此,对虚拟经济也应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前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若与经济增长和物价对比,2016年广义货币(M2)增长超过11%,显得偏多。但考虑虚拟经济吸纳的具有财富储藏功能的以各种金融投资形式存在的大量货币,以及物价水平的低位稳定,应该说当前的货币供应量是基本适度的。虚拟经济在本质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以上从短期经济运行角度,考察了人们颇有争议的五个问题。认识这些问题,有些具有稳定的核算基础,相对来讲容易辨清;有些核算基础欠缺,增加了认识的难度。有些经济现象似乎符合经济学原理,容易形成共识;有些经济现象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用经济学原理很难解释,容易形成分歧。
若我把眼光放得更宏观和更长远一些,则对问题的认识有可能更深入。从中长期经济发展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根据一些经典经济学家的研究结论,来自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这个结论正适应中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不论我们感知与否,也不论我们承认与否,中国经济现正处于深度的结构调整之中。
首先,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随着改革开放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众化和多元化并存,一些新兴的消费方式,既带来了经济的活力,也带来了经济核算和经济管理的难度。这导致一些经济活动很难用传统的经济学原理来解释,经济理论的创新赶不上经济实践的创新,增加了人们认识问题的难度。
其次,就业结构在持续发生重大改变。我国的就业统计目前只包括城镇正式在编职工,对于农民、进城的农民工和大量的非编制职工,目前就业统计核算并未覆盖。过去是靠单位安排工作,现在是找工作,除公职有编制约束外,大量的自由择业和自谋职业者,已成为主要的劳动生力军。而且,除了法律禁用童工外,除了公职单位有到龄退休的约束外,大量非公职单位,自愿就业、自愿退休或退休返聘已成常态。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既对消费有影响,也对产业发展有影响。
再次,产业结构也正面临艰苦的调整。将粗放经济转化为集约经济,将低端产品转化为高端品牌,将低附加值的产业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业,将排污产业转化为绿色产业,将短线拉长,将长线压短,这些均是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重大挑战。可喜的是,当前在传统产业面临困境、举步维艰的时刻,一些借助科技进步成长起来的新型产业,正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货币 通货膨胀 避险
刚刚过去的两年,堪称中国的经济年。从2007年的基金火爆、全民炒股,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国人在这场过山车式的经济形势的变化中,第一次惊觉经济和自己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如此接近。面对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式,在校学子们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由于他们自身眼界和经验的局限,中职生很难正确地认识目前的社会形势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中职生的德育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能从正确的角度来对待。但是在过去的教育中实践中,长期存在理论和实际脱离的现实,尽管现实中种种问题的答案,都能在德育书本中找到答案,然而脱离实际的教学在德育教育中就表现为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通过德育教育做到增加中职学生社会生存技能,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一直是中职德育教育的目标所在,也是中职德育教师们孜孜探求的目标。
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切身观察发现,在过去的两年中,在全球经济经受考验的同时,深锁在象牙塔中的学生对于种种经济现象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笔者认为,应该抓住时机,从这些兴趣入手,摆脱过去德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空洞的布道式说教,深入细致地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发生在周围的事件,从实际出发,使德育教育体现出实用性。
有的同学常常喜欢把追求金钱作为自己的人生重要目标之一,甚至有人将之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笔者认为,可以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揭开金钱的真面目,认识财富的本质,从而提升个人的社会生存能力。
一、认识钱的本质
钱,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叫做货币。在原始社会后期,剩余价值的产生使得交换成为了可能,于是有了物物交换。在这个时期,许多东西都充当过钱,例如,贝壳、丝帛等。所以,我们中文里面以“贝”为部首的字都含有金钱的意思,金钱也常称作“钱帛”。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逐渐变成经常的行为,交换数量日益增多,范围也日益扩大。于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常会出现商品转让的困难,就必然要求有一个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的媒介。最初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固定的,它只在狭小的范围内暂时地交替地由这种或那种商品承担,当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在特定种类的商品上时,它就定型化为货币。 因此,货币的本质就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简单一点理解,货币就是一个介质,为了方便交换和计算价值,人们普遍采用用以衡量交换是否值得的一个媒介。
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货币都体现为金属形式。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是由金银的自然属性决定的,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优点,金属货币流通占据人类社会相当长的时间。然而作为媒介物的铸币,在流通中会发生磨损,成为不足值的铸币。但这种不足值的铸币在一定限度内仍然可以像足值铸币一样充当流通手段,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从而使铸币有了可用其他材料制成符号或象征来代替的可能性。当这个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材料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了我们现实中常见的货币――纸币,也就是钱。伴随着纸币的产生,一种新的社会经济现象也随之而来,这就是通货膨胀。
二、货币、财富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货币的本质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纸币更加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价值符号。明白金钱的本质之后我们发现,人们所真正想追求的,并不是金钱本身,而是金钱可以购买到的种种物品,这可以用个更加准确的词,叫做财富。
马克思将财富理解为社会财富,并将社会财富归结为劳动产品。他认为财富具有使用价值,来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价值与使用价值。
哪些东西可以创造出价值和使用价值?说到底只有两个因素,人口和资源。这是一切财富产生的根本。财富不会凭空产生,需要人类通过劳动改造生产资料而创造出来的。只有蕴含人类劳动的才是财富,而且必须如此才能产生财富。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纸币只不过是代表财富多寡的一个符号。单位货币代表的财富越多就越值钱,反之则越不值钱。
纸币产生之后,发行多少数量合适一直是一个无法准确界定的事情。根据经济学原理,他认为纸币是货币金属的代表,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一种价值符号,间接发挥货币的职能。理论上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产生通货膨胀。而在实际上,自从纸币产生之后,通货膨胀就成为了一个社会中常见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后果是你手中的钱不再那么值钱,同样数量的钱只能买到更少的东西。纸币时代,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
三、通货膨胀下个人如何避险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中国亦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为了应对目前的危机,各国都在注入流动性。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上年同月为上涨�2.4%�),同比由上月的下降转为上涨。环比上涨0.3%。这是CPI自今年来连续9个月的负增长之后,首次转正。这也意味着国内存在通货膨胀预期。
认识了金钱与财富的真面目之后,启发学生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个人如果避免可能到来的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损失呢?手中掌握的货币,会在通胀之下变得不值钱,要达到避险的目的就要从财富的本质―人口和资源入手。
人口本身也是一种资源。在任何国家,土地、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都是国有的,因为涉及到国家安全,不可能由某个人掌握,那么作为国家中的普通一员,所能掌握的资源就是自己本身的人力资本。而知识、技术都是充足自身资本的有力武器。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掌握财富,实际上,真正的钥匙就掌握在人自己手里,学生坐在教室当中学习,就是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创造财富的能力。随着这个能力的提高,人要获得金钱也就相应地变得越来越简单。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回答现实生活中困扰学生的问题,从实际和理论两个方面可以凸显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了是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以外,还是自己今后安身立命,开创人生的关键所在。从学生感兴趣的金钱入手,抽丝剥茧地层层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认识自己想要追求的真正目标,能为他们正确树立金钱观和人生价值观指明方向,也能达到德育教育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程树礼.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降价促销 ;效用 ;商家;消费
1.引言
菲利普・科特勒曾说:“从历史上看,大多数买主选购商品时都是将价格作为主要决定因素[1]。”在现实生活中,各大商场为了避免亏损或者实现盈利的目的,纷纷抓住价格这一刺激因素,通过对各类商品以各种降价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呈上下波动的变化趋势[2],这也是降价促销这种方式能够风行于各大商场且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学者从不同程度上对商品促销进行了研究,如李秀中(2002)认为促销可以增加销量,但有损品牌,提出促销不要腻味消费者的观点[4];李书田(2012)认为打折原本是一本好经,打折促销之所以得不到广大消费者赞同,是因为打折促销已变味[5]。不同于上述文献,本文从降价的促销手段入手,运用弹性和价格歧视以及成本-收益原理进行经济学分析,并区别分析正常和非正常降价促销行为,同时从商家和消费者角度分析非正常降价促销的弊端。
2.商品降价促销的经济学原理
2.1基本概念
2.1.1促销
所谓促销,就是促进商品的销售,即商家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或打广告的形式向消费者传送一些有关产品的基本功能、用途和好处,吸引消费者前来并说服他们购买。促销手段极为丰富,而本文主要分析降价这种促销方式。
2.1.2正常降价促销和非正常降价促销
从降价的手段和价格降低的程度来看,降价促销又可以分为正常降价促销和非正常降价促销。正常降价促销是指为了把产品销售出去而适当让利于消费者,把价格控制在合理的降低尺度范围内,是一种短期的降价行为;而非正常降价促销是指商家为了打垮竞争对手而采用的过度降低甚至于长时期对大范围的商品降低价格手段,或是为赢取暴利,以次充好,欺骗顾客的降价促销行为,是一种不合法的价格竞争行为。判别正常与非正常降价促销最基本的方法是看价格降低的程度是否合理,降价的结果是否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本文将在后面具体介绍两者的不同表现。
2.2降价促销的经济学原理
2.2.1需求弹性原理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原理,在一定时期内商品的价格变化会引起该商品的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对于需求弹性大的商品来说,价格的较小幅度降低会带来销售量的较大幅度增加[8]。在降价促销活动中,由于价格降低会使销售数量增加带来的收益会大于销售价格降低带来的损失,而商家的总收益等于销售单价乘销售量,因此总收益会变大。
根据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对于两种互为互补关系的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该互补品的需求的反向变化[10]。在降价促销活动中表现为即使当一种商品以亏损的价格出售时,价格的下降使消费者在增加这种产品需求的同时,还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而其互补品所带来的利润也可以弥补一部分这些商品降价所带来的亏损。
2.2.2价格歧视原理
所谓价格歧视,就是商家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产品[10]。降价促销的方式主要属于二级价格歧视,即商家通过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可以占有部分消费者剩余增加自己的利润[8]。
在商品的降价促销活动中,商家通过消费者不同的消费数量给予不同的定价,比如常见的“满多少减多少”活动。相对于始终保持一层不变的价格,降价促销的方式可以使商家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所以要想达到促销的目的,商家不仅要选择需求弹性较大商品,在价格的制定上也很重要。
3.正常降价促销与非正常降价促销
3.1正常降价促销
不同情况下商家选择降价促销的目的会有所不同,定价的方式也各种各样。对于正常降价促销而言,降价是为了尽量把商品销售出去,然后把资金收回来,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价格降低的原因是这类商品的市场供给大于消费需求,或是现有生产技术使该商品比刚出售时的成本降低,也有可能是商品原来的价格定得太高。生活中常见的正常降价促销主要表现为“打折、特价、满减、会员卡、买一送一”这五大形式。
3.1.1打折
打折是现实生活中一种最常见的降价促销手段,是一种间接的降价表现。它是商家按照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多少给予数量打折或以现款打折优惠的商品定价方法,通常叫几折[5]。例如,某商店商品全场九折,说明该商店里所有商品的销售价格为标价的90%,若该商品标价100元,消费者只需花90元即可买下。为了汇集人气,吸引消费者,一些餐饮店或娱乐场所就经常利用节假日的时机,纷纷开展打折促销的活动。
3.1.2满减
在促销活动中, 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宣传: 若一次性消费满 99 元, 返现金 10元; 满 199 元, 返现金 30元。也就是说, 消费者一次性在同一家商店消费的总额越高,获得的优惠就越多,商品的实际买价越低。当消费者购满99元或199元的商品,实际只需花费89元或169元。与直接降价最大的不同在于,顾客消费额度必须先达到满减的条件才能得到优惠。
3.1.3买一送一
很多商家在降价促销活动中会推出这样的方式:买一送一。商家事先通过对指定活动的商品核算定价,当然定价前提是使活动售出的产品价格之和高于成本。而且赠送品一般都是与需要付款的商品相关的,这样相当于间接降低了商品的价格,既能一次性卖出两件商品,也能获得一定的盈利。我们经常会看见超市里为了推出新款牙膏或者u出水杯,会做一些类似“买牙膏送水杯”活动。 在给予消费者优惠的同时商家可以达到推出新款牙膏或卖出水杯的目的。
3.1.4会员卡
会员卡其实是一种特殊的降价促销手段。消费者可以以一次性消费满足商家规定的办卡金额获得办卡的资格,商家对持卡的消费者再次购买消费时给予一定折扣的优惠[9]。这种降价方式是针对既定的消费群体,不具有前述四种方式的普适性,但却可以给商家留住稳定的客源。
3.2非正常降价促销
如果商家降低价格的幅度大到影响了正常盈利水平,或者为了赚取暴利,低价销售劣质伪冒产品,非正常的降价促销行为随之产生并不断蔓延。生活中常见的非正常降价促销主要表现为“劣质品大甩卖、过度降价和欺骗降价”等行为。
3.2.1 劣质品大甩卖
为了解决生存问题, 一些商家开始使用卑劣手段从生产开始降价,即用最小的成本生产一些质量不过关的产品。这些不良商家总是以欺骗消费者的方式,隐瞒商品的基本信息,打着疯狂大甩卖的旗号,将伪劣假冒产品以低于同类产品的价格销售,用低价的策略吸引消费者,迷惑消费者。我们可以看到商店销售一些劣质的所谓品牌的电器,比如吹风机,这些产品看起来和正品在外观上极像,或者仅仅表面贴了某品牌的标签。普通消费者由于辨别能力较弱,根本无法仔细识别,最后很容易发出购买的行为。
3.2.2过度降价
当一种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商家会把降价作为占领市场的首要选择,甚至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也进行降价,他们认为自己有雄厚的资本,能承担降价带来的损失,只要能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如果对一种商品全面持续地进行打折促销,或长期把产品的价格定得很低,就会形成一种价格上的垄断,那这就是一种非正常的竞争手段。现实生活中很多商家都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长期持续性盲目地打折、过度降低商品的价格,比如滴滴打车平台就用价格补贴的方式制定明显低于传统出租车打车的价格与其抢占市场份额,这是一种恶性竞争。
3.2.3欺骗降价
欺骗降价,即商家在推出降价活动之前先提高了产品的价格,再以降价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吸引消费者进店购买的虚假降价行为。就如“双十一”活动淘宝商家推出的一些商品,真正降价的太少,真正能抢到优惠的机率很小。有的降价后看似与原价相差很大,实则在“双十一”活动之前,商家就已经提高了价格,使得打折或降价后的价格与活动之前的价格相差不大,有时甚至还会高于以前的价格。很多时候,我们会在挑选商品的时候看到限时优惠,结果下单后或收到货后,发现付的价格比平时价格还高。
4.非正常降价促销的弊端分析
4.1基于消费者视角的分析
对于非正常降价促销,消费者看似占了很大的便宜,实则掉入了一个陷阱。由于消费者对商品信息不完全了解,往往会因为贪图便宜,面临一种风险选择。
对于劣质产品,商品的使用价值远远达不到消费者的预期效益,甚至会由于商品质量方面的问题,消费者在买后使用不当而遭受一些财产上的损失或身体健康伤害,相当于消费者花了钱买了没用的甚至危险的产品,机会成本大大增加了。劣质品的普遍存在,也可能导致消费者的逆向选择行为。特别是一些低收入群体,他们不再相信品牌,更愿意购买劣质品,导致市场上的优质商品遭受排挤,不利于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对于先提价再降价的行为,商家利用这种降低方式刺激消费者前来消费,实则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骗,是一种不诚信的降价促销手段。这对消费者来说,不仅得不到优惠,反而还花了高价。
4.2基于商家视角的分析
过度降价容易误导商家的生产经营决策。过度降价会使得消费者疯狂购买,商家在看到如此多的消费者购买促销品时,以为潜在的市场需求量会很大。其实,消费者的行为属于一种超量的消费,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购买量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商品所带来的效用是逐渐减少的。而误解的商家由于盲目生产,导致市场上出现更大的供给过剩现象,商品不得不再次降价,最后陷入一个降价的恶性循环。
商家采取的以次充好的降价手段,容易恶化市场环境。当一种假冒伪劣产品出现时,由于它的生产成本以及商品质量远远低于正规产品,为了盈利,商家却还总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正规产品的牌子,卖着自己的劣质产品,并且是以“特价促销,亏本大甩卖”的名义迷惑消费者,让消费者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实施购买行为而遭受损失。而消费者在上了一次当后,不再相信降价促销等活动,反而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产生怀疑,不但使得商家自身信用大大降低,还可能危及与此相关的正品商家的发展。
5.回归正常促销轨道的政策建议
5.1消费者
首先,理性消费。面对席卷而来的各种降价促销浪潮,消费者要禁得住价格的诱惑, 量入为出,不盲目跟风。在大致了解产品的基本信息后再考虑买不买的问题,要谨防三无产品,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具体来说就是不要明明知晓产品存在质量等问题,还贪图便宜继续消费。
其次,多长个心眼,避免掉入一个虚降价的陷阱。在购买促销品前对需要付费的商品价格进行对比审查,根据自己之前的购买经验和别人的评价理性辨别,看看此次所促销的商品是否真正实惠。
最后,加强维权意识。很多消费者对于市场上的大量劣质商品表现出一种“损失小就无所谓”的麻木心态,当发现自己买到的是劣质产品时,应及时找商家理论并要求赔偿损失,并告诫身边的人。对于不良降价促销行为,还应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以打击伪劣品制造商的嚣张气势,使市场回归正常。
5.2商家
降价幅度要遵循适度原则。降价促销的策略并非不可行,只是降低后的市场价格不得低于生产该商品的平均可变成本,否则商家不能弥补日常开销,难以继续运行。不同的降价方式所适用的范围不同,带来的效果也有差异。在选择降价方式和定价时还需谨慎。提高产品竞争力并不只有降价才能做到,综合选择适当的促销策略和合适的促销商品也很重要。
最后,行业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合理竞争,才能明确该产品的真正市场定位,指导销售商选择正确的营销策略。
5.3政府
对于非正常降价促销的行为,看似事小,危害却很大。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加强对产品销售的监管力度,抑制过度降价促销行为。严厉惩罚促销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增加其促销的成本,规范市场秩序。执法部门应加强法制建设,使抵制非正常降价促销行为有法可依。在对产品进入市场严格审核,减少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泛滥的同时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通过宣传加强识别假货的能力,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使市场回归正常竞争状态。
参考文献:
[1]周和毅.折价促销细思量[J].医药世界, 2003(04):35.
[2]黄家祥.论价值规律的作用[J].知识经济,2009(17):6-7.
[3]王义华.试论经济学的人文主义特征[J].理论学刊,2003(04).
[4]李秀中.时令商品促销功过辩[J].知识经济,2002(11):68-71.
关键词:经济学;生活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经济学可以是专业很强的研究学科,也可以是人们日常行为和交流的集中思考和反映。经济学可以很高深,也可以很普及,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导师经济学的影子,经济学成为人类日常生活和交流的基本构成形式。
一、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分析
1.机票的经济学分析
机票常常会出现打折的情况,经常会遇到飞机临起飞前如果还有空座,机票价格甚至会低至一至二折的情况,这个时候买机票是非常划的来的,可以以超低的价格买到可能低于成本价的机票。从表面上看,这样低于成本的机票价格是航空公司损失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飞机即将起飞,一趟飞行所耗费的成本已经基本固定,空置的座位如果以较低的价格吸引顾客购买和乘坐,成本基本不变,反而增加了边际收入,航空公司的整体收入反而增加。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件双赢的交易,运用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却能增加收入,这就是对经济学中的边际收入的体现。
2.打折的经济学分析
商场打折是最常见的促销手段之一,各种打折方式,绑定这苦方式的制定都是为了给顾客带来消费占便宜的消费心理刺激的同时,积极的抢占市场份额。打折同城会出现“一件八折两件七折三件六折”这样的标语,这让消费者看到之后觉得自己可以低于市场同等价格的情况下购买到同样质量的商品,而且买的越多越划算,顾客本身对于商品的市场定位有一个自我认知,当觉得商品的销售价格低于市场价值并在自己的接受范围之内时,便会达到价格和心理上双向满足,会及其顾客强烈的购买欲。这个时候顾客以低于市场普遍认知的价格购入商品,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从表面上看是商品生产商和销售商让利给顾客。实际上,在促销的同时,商品制造商运用打折的优势吸收了更多市场闲散资金,优先抢占了市场份额,增加了自己品牌的效益和宣传度,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商品制造商还可以趁机减少库存,降低挤压和风险,加速资金回笼和再投资和再生产,促进自身的运转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理财的经济学分析
1.工作的经济学分析
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高速运转的经济型社会,社会的整个运转就是一个经济流通的过程,人人成为生产者,也成为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成为市场这个大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市场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例如,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全部都有人提供,可以在不同的供应场所进行需求上的满足,同时,人们参与工作,通过出售劳动力而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作为自己的生活支出和经济来源。人类在生活中整体进行的就是生产和消费的活动。人类因为自身的需求和劳动产生构成了社会上的供求关系,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自身就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看,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人人都买,人人都卖的生活经济学,人们在经济发展中同时扮演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
2.收入支出理财的经济学分析
物质基础生活的必需品,作为上层生活的基础,在人们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理财与消费成为现代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思考和处理的问题。所谓现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也是跟物质追求相关的经济学产物。各国家有不同的消费观,例如美国为了促进年市场经济的发展,鼓励消费,导致美国人非常喜欢消费,储蓄能力下降,但是市场经济受到长期的刺激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市场活跃可以促进行一轮的生产和消费,不断推动美国经济向前发展。而中国则不同,中国人民普遍危机意识极爱强,这个社会福利发展还没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有一定关系,其次也跟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有一定关系。中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一直较大,这也给中国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国人民的储蓄能力较强,储蓄事业发达,一定程度上也能集中民间闲散资金,百姓的存款还可以给自身生活带来一定的物质基础保障,稳定社会安定。
细说到生活中的理财思想,理财的主要内容包括收入和支出两部分,怎样能够做到开源节流,怎样又能够让生活过的有品质,这些都成为理财的热议话题。日常生活中,一个家庭的所有收入减去所有支出就等于这个家庭本月创造价值的结余价值。经济学理论上支出一个家庭用于满足基本生活必需品所花费价值占创造总价值的比例越高,那么这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就越低,结余越少,就离温饱和赤贫线越近。如果这个家庭尽量降低生活支出,增加结余,虽然可以增加积蓄,但是物质生活没有了质量保证,也不等于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一个家庭要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增加剩余价值,才能拥有更加有品质的生活,满足除了温饱需求以外的更多精神层次上的需求,这反映开源才是改善生活的根本办法,当然理性的节流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收入和支出的理财也正是经济学道理的现实反映。
三、结语
经济学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与交流的重要纽带,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生活中处处透露着经济学的智慧,不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活动,还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和消费,以及生活中关于收入支出的理财,全部都是对于经济学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活经济学的结晶,生活本身就是一本经济学大全。
参考文献:
[1]茅于轼.一个人人都买,人人都卖的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学[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0(03).
[2]张诗洋.生活中的经济学[J].现代经济信息,2010(08).
[3]李宝元.人人都能成为生活中的经济学家[J].人力资源,2009(04).
[关键词] 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物理学;可验证性
[作者简介] 吴伟,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价格理论及其应用,重庆,401331
[中图分类号] F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4)05-0014-0003
在经济学文献中,几乎随处可以看到物理学的深远影响,或许是为显得更加客观,经济学不仅像物理学那样大量使用数学、采用数据,而且还直接引进大量物理学概念:诸如弹性、均衡等。经济学应该向物理学取经吗?从物理学的丰硕成果看,答案是肯定的。然而,经济学应该向物理学借鉴的是什么呢?现在的主流趋势是恰当的吗?
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提出
经济思想发展历史上,法国经济学家孔迪亚克被认为是效用价值论的开创者①[1][2]。他早在1778 年出版的《谈商业与政府关系》一书中就认为[3]:效用是人们消费商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满足感,因此,效用只是人们赋予商品的一种主观属性而已。这种效用价值观思想迅速传播至法、德、英等欧洲国家。
在效用理论上,影响最大却是比孔迪亚克晚几年的边沁[4]。边沁是英国哲学家,他在1789至1802年期间提出的效用概念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效用概念的基本内涵幸福、实惠、好处、快乐、利益;其二,是每个人都争取这指数愈高愈好。其三,是一个人的收入增加,收入带来的效用增加速度减慢② 。
边沁概念的第三个含义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后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1810 ~ 1858) 也提出了“戈森定理”[5],在内容上包含了边沁的第三个含义,概述起来有三个方面: (1)欲望或效用递减定理,消费物品的过程中,人的欲望或物品的效用是递减的;(2)边际效用相等定理,即稀缺的约束下,要最大化满足欲望,分配稀缺物品时,要能使人的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3)原来的欲望被满足后,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才能取得更多享乐。
19 世纪70 年代初的“边际革命”由三个代表人物发起③ [6]: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法国经济学家L・瓦尔拉斯。他们在经济学上的贡献差不多就是戈森定理的进一步发展,在形式上主要就是数学方法的引进。
19 世纪90 年代,边际效用价值论发展为两个流派[7]:一个是以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心理学派,另一个是以洛桑学派为代表的数理学派。前者以门格尔和他的继承者庞巴维克为代表。
心理学派将心理分析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引申出边际效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规律,认为价值不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取决于物品的效用和稀缺性,取决于消费者主观上感觉到的边际效用。后者以杰文斯、瓦尔拉斯及其继承者帕累托为代表。数理学派用数学方法论证自己的边际效用学说,包括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套原理和方法。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适用前提辨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消费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随其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又叫戈森(Gossen)第一法则[8] 。
(一)产品概念的理解
首先,这一规律的分析对象是人们的消费行为,哪些行为算消费行为呢?穿衣吃饭一般都没有异议地被认为是消费。但是读书识字、旅游享受、身体锻炼、寻医问药甚至求神拜佛等诸多行为能否算到消费行为的范围呢?要怎样界定这个理论的适用范围才是恰当的呢?
回到最基本的立场上:从实用主义的立场来看,边际效用理论作为经济学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什么呢?把问题再提升一层:经济学作为经验科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但仍属于科学的范畴,那么科学的目的是什么呢?认识世界。衡量科学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呢?解释力。解释力就是一个理论能够解释的事实、现象的多少。解释力越强是指能够解释的现象、事实越多。也就是说,解释力越强的理论,适用的范围越广泛 ①。所以,作为科研工作者,要做的是尽可能拓展理论的适用范围。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例,它用于人们对产品的消费行为的分析。如果产品的含义越广泛,那么能够用以分析的行为就会越广泛,就越有机会挖掘出更大的解释力。
那么在经济学的范畴内,什么是产品呢?产品看得见吗?有没有非常客观、直观的标准,一下子就可以判断出哪些事物可以算,哪些不能算经济学中的产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其研究领域区别于自然科学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涉及到对“人”的分析。而人作为社会动物,在社会领域中的所有变量里,没有哪个会是常数[9]。自然科学中,可以找到诸如阿弗加德罗常数等常数、常量,但是在社会科学中,没有这个优势。也就是说,不能找到一个这样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对事物性质的判断结论是一劳永逸的。因此,还需要从“人”自身来界定产品。
作为经济学中最为基础的概念之一――产品,只能从行为上判断:
“‘物品’是从英语‘goods’这个字翻译过来的。因此,‘物品’这一词有很广泛的含义。它不仅可释义为产品(product)或商品(commodity),也包括服务(service)、友情、声望、空气、清洁、幽静、爱人、爱,等等。凡是有胜于无的东西,不管是有形或无形,都是‘物品’――‘有胜于无’是经济学上的‘物品’定义。从个人的角度看,亲生的孩子、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都是有胜于无;美丽的相貌、可信的声誉、动听的声音、温馨的回忆、思考的能力,等等,都是物品。” [10]因此,物品、商品、服务等都是产品的近义词或替代词。并且,产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对产品概念的这样广泛理解,立刻就大大拓展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适用范围。从这样的界定,可以立刻判断,如果某产品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单一部分对人们而言就没有什么意义,因此不能算一个完整的产品。
最常见到的一个所谓“反例”是对于一辆四轮车而言,轮胎从一个逐渐增加到四个,边际效用是增加了的。这样的理解就误解了产品的含义。在这里,因为要正常发挥车轮的作用,需要四个轮子同时到位,那么四个轮胎放到一起才能算一个产品。可见,产品的概念与人们日常的理解是不大一致的 ②。
(二)“一定时间”是多长呢?
先来看一个现象: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时不时地遇到有商场、快餐、电影院等商家派发优惠券。在这些派发优惠券的活动中,有一个容易获得众所认同的现象(规律):商家派发出来的优惠券上主要内容无非就是告诉人们:做回头客,继续来消费,有优惠、有好处,一个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价格上会有一个折扣,而且这个折扣在时间上的规律表现往往是,越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回来消费,享受到的价格折扣幅度会越大。因此,折扣券上的有效时间越是迫在眉睫,其优惠幅度越大。这是为什么呢?
毋庸质疑,这是消费领域中的问题,当然可以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但要怎么进行解释呢?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时间上的约束,优惠券的现象满足吗?要怎么判断呢?“在一定时间内”,这个时间是多久呢?一年?一个月?一周?一天?还是一个小时呢?对于优惠券这个问题,时间长短要怎么界定呢?如果像自然科学那样,有明确而固定的常量标准,那就太简单不过了。然而,按照前文的说明,人类世界里,是没有常数的。也就是说,我们肯定无法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找到一个明确的时间范围。既然如此,那这个“在一定时间内”的前提是否多余呢?
这里用一个经典物理学定律来解释一个重要的理念:
好些物理学规律,比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中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米每秒、库仑定律等理论的前提条件都需要真空状态。而何为真空呢?真空是一种不存在任何物质的空间状态。在验证这些物理定律时,物理学家们找到的是“不存在任何物质的空间状态”吗?物理学家们的实验室基本上都是人造的,也就是说真空的状态也是人造的。那么他们如何能做得到造出来的确是真空状态呢?要把实验仪器中的所有气体全部抽走是真空的必要条件,但是这一点就无法绝对完成。要构造真空的实验环境,科学家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努力把仪器中的气体抽出来,但是他们永远不可能达到一个所谓的绝对真空状态。既然不可能达到绝对真空状态,岂不是这些物理学定律就没有机会得到检验了?
物理学研究得到的丰硕成果,以及带给我们的巨大价值意味着:我们想错了。错在误解了科学① [10]。首先,实验条件越苛刻,难度就越高,相应的成本就越高。而科学本身就含包着效率、简单之意,也就是说绝对不是不顾成本进行科学研究;其次,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检验都只是模拟、只是逼近。即对于需要真空状态的物理学定律而言,真空的程度越高,那么实验结果与理论推推测的结果之间的误差就会越小。所有的验证都是有误差的,人们能做的是,不断努力(或改进实验条件、或者改进理论)从而缩小实验结论与理论结论的误差。
经济学作为科学,其验证过程与物理学没有差异。回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前提条件之一――“一定时间”中,其含义的时间有多长呢?理论上,这个时间应为零:即消费一个产品与下一个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显然,这样的条件怎么可能达到呢?当然达不到。作为发展最为成熟的物理学所需要的绝对真空状态又何时实现过呢?如同物理学中,越是接近真空状态,理论推测结论就会越准确(即实验结论与理论结论误差越小),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里,消费同种产品时,相邻两次消费活动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边际效用递减的效果就越明显。消费者对所消费商品的愿意付出的价格高低取决于消费所得的效用大小,消费所得的效用越大,愿意付出的价格也就会越大。在优惠券的例子中,如果消费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回头客”,则能获得的效用就会下降得更多,那么商家就得给予更多的价格优惠。这就是前述问题的解释。
三、结 论
经济学受到物理学的影响绝不能被低估。新古典经济学的大宗师马歇尔[11]是一个极佳的例子,他本人首先是个数学家、哲学家,然后才是经济学家。非常容易观察到的情况是:不仅表现在大量物理学概念不断被引进到经济学中,还表现在对数学知识的大量应用。可以说,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经济学。但是,不幸的是这些方面的影响对与经济学的科学性的进一步发展可能是弊大于利的。笔者认为,经济学更应该受到物理学在追求科学性的理念上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理念就是追寻可验证性,即可以用现实中事实、规律来证实这个理论的对错。这是科学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要求。物理学作为一门发展得最为成熟的自然科学,在追求可验证性方面积累了大量难得的“经验”、“教训”。经济学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应该停下脚步,反思现在所做的工作是否是恰当的,反思向物理学所学到的是精华还是表象、形式。我们应该以理论大师马歇尔为榜样,他虽然具备深厚的数学功底,但是在其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中却见不到数学知识的大量应用,显然,他认为数学只是形式,代表不了经济学的实质内容,即数学的采用与经济学的科学性无关。同时,也有人指出,上世纪60年代末经济学颁发诺贝尔奖的原因并非是数学的应用[12],而是可验证性的富有成效的追求。作为经济学者,只有随时牢记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必须按照科学的要求来进行学习和研究,才能无愧于社会科学皇后的美誉。
[参考文献]
[1]刘勇,.边际效用论价值述评[J].价值工程,2005,(1).
[2]孔欣.边际效用理论述评[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2,(4).
[3]于新.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10,(3).
[4]张五常.科学说需求[M].上海:中信出版社,2010.
[5]理查德・豪伊.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George Stigler.The Development of Utility Theory[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LⅧ(August and October,1950)
[7]朱江丽.边际效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4).
[8][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萧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9]帕斯卡・萨兰著,李子译.奥地利经济学派:学智之旅的顶级成就[EB/OL]http:///Portal/pencilwork/20110518014127.aspx,原文见“在线杂志”“自由意志学派论文”(Libertatian Papers).
[10]高小勇.经济学家:无知无畏的疯狂[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
关键词:情境认知与学习;西方经济学;认知学徒制;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089-02
情境认知与学习是当代西方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热点,这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不仅影响了学习和发展领域的理论研究,而且也促进了教育实践中关于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和反思。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理论把知识视为个人和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为了获得一大堆事实性的知识,学习还要求思维与行动,要求将学习置于知识产生的特定的物理或社会情境中,学习更要求学习者参与真正的文化实践。《西方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除了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原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经济学的思考方法和分析工具。美国经济学家D・弗里德曼曾讲过,经济学像一把锤子,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其他所有的东西看起来都像钉子,让学生更熟练更合理地使用这把“锤子”则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根据情境认知理论所揭示的学生学习过程,《西方经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授经济学理论知识,还要通过设定合适的社会情境,将理论中所体现出的思考方法和分析工具揭示出来,更要让学生参与到思考、分析,甚至行动中去。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可以具备初步的思辨和探索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可以关注经济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由经济问题导致的相关社会问题,可以融会贯通并运用所学的经济理论知识,解释和分析经济现象和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合法的边缘参与”课堂实验,
在游戏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合法的边缘参与是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中心概念和基本特征,即基于情境的学习者必须是共同体中的合法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观察者,同时他们的活动也应该在共同体工作的情境中进行。情境学习中有关合法的边缘参与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学习者的社会参与的形式,学习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确切地说,合法的边缘参与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用新的方式观察和理解学习的途径。
经济学是用来解释真实世界的经济过程和结果的思维方法,不是单纯的数学游戏,我们应该让每个学生既能够获得经济学的知识,又能够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去思考,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的课堂实验教学法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理论概述――案例分析――习题讲解”的程序,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有关场景,让学生扮演经济活动中的当事人,参与到实验中去,按照相应的规则,优化自身的行为,进而在游戏中分析结果,发现经济活动背后蕴藏的规律。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相关的结论,并由教师归纳、讲解各个实验涉及的经济学原理。
在学习市场结构理论时,让学生扮演商品的购买者和出售者,参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口头双向拍卖,以再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神奇力量;参与完全垄断市场中的交易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产量确定,来再现垄断厂商追求最大利润的情境,进而亲身体验市场中的竞争和垄断行为,感受寡头企业间的相互依存性。
博弈论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已成为占据主流的基本分析工具,但学生往往认为博弈论结论晦涩、研究方法又高度数学化,看到教材中相关内容总会产生畏难情绪,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可利用博弈论实验,用货币诱发真人被试的可控实验室方法,复制真实的现场环境,直接检验被试对象如何进行有效决策的策略博弈行为过程。使用常见的纸牌、虚拟货币等工具,通过“囚徒困境”、“最后通牒”、“瓷器的争夺”等一个个令人兴奋、充满乐趣的游戏,发现生活的真实逻辑,以及可以广泛应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策略游戏。
课堂实验教学法的运用,使经济学的课堂成为全体学生和教师共同表演的平台。在这场表演中,教师成为了导演,精心设计这类生活或工作情境,每个学生则成为了一幕幕经济生活情境剧的主角,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手脑并用,全身心投入,或独立、或合作,成为每个实验的合法参与者充分运用自己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去发现知识、探索真理,进而亲身体验经济规律的奥秘,不断领悟经济学的真谛。
《西方经济学》中的认知学徒制:第二课堂
基于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的教学模式有抛锚式教学、随机访问教学、认知学徒制以及基于交互式多媒体的教学等。其中,由柯林斯、布朗和纽曼于1989年首先提出的认知学徒制模式是在该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典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通过允许学生获取、开发和利用真实领域中的活动工具的方法,来支持学生在某一领域中的学习。
经济学课程的第二课堂主要指学生课外时间进行的各类社会调查,可以由教师将《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一些知识点布置给学生进行印证式、学习式调查,安排学生到社会上进行问卷调查或走访等,并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调研、思考,最后得出一定的结论以验证经济学知识。在调查结束后,还可以专门抽出一定时间,由教师组织各组学生展示其调查结果,这样不仅能实现信息共享,更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第二课堂可以发展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认知学徒制,像企业中的项目小组一样,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小组,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完成既定项目任务,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社会调查的过程中,获取开发和利用调查数据和经济信息的方法。
认知学徒模式一般应包括四个构件:内容、方法、序列和社会性。这些构件的有机组合能有效地使传统学徒制的特征适应学校教育中有关认知技能的教学,从而定义一个适合不同课堂和师生角色的有效学习情境。为了帮助教师设计支撑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理想的一般学习环境,学者们在研究中不仅识别出反映该学习环境的四个维度的主要构件,而且还从每一个构件中识别出在建构或评估学习环境时必须考虑的一系列特征,这些特征和构件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可以归纳为表1内容。
社会调查中的各小组可被视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实践共同体”,其中的学习者具有社会参与的特征,将参与视作学习的关键成分。社会调查要求学生共同工作,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教师应给予学生在一定的背景中进行观察、参与、发明或发现的机会,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及时沟通,激励学生进行探索和独立活动。学习者则要通过理解和经验的不断相互作用,直接参与社会调查的各项工作,理解现实中产品调研、市场调查的过程。随着学生作为一个初学者或新手逐渐从该共同体的边缘向中心移动,他们会变得比较积极,更多地接触其中的文化,可以逐渐进入专家或熟手的角色。
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参与式学习”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范式认为,学习应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学习过程是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应由面向课程转为面向学习,学习是一个社会过程, 主张通过活动与协作完成知识的建构。基于此的网络教学环境不再只是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而变为帮助学生探索、发现、学习的认知工具。传统教学过程中一些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作业、考试、图书馆、笔记记录等,都应该能够在网上得到很好的支持。国内全日制高校教学中使用较多的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具备教师备课、课件制作、网络化教学等功能,如使用得当基本可以实现以上教学目的。教师在此平台上可以完成在线备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常规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平台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协作学习,通过平台的讨论区,师生围绕一定主题开展广泛的讨论,有关课程问题的所有讨论都在平台上记录下来,这为教师采用多种方式的教学评价提供了条件。平台还提供了小组学习专有的讨论组、邮件与公告等功能模块,支持小组学习。聊天室提供一种实时讨论问题的环境。平台提供的创新性教学工具――博客、团队、讨论、考试等基本教学单元,为学生开展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网络教学法的核心就是参与式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并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他们自己确立学习目标、探索适当的资源、与其他人进行小组协作,并以有意义的方式建构知识。王敏娟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将情感领域的因素与学习过程中的社会和认知因素相融合,提出了网络参与式学习的“Cybergogy模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模型来描述每个学习者,然后设计针对每个人的策略,让学生不仅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且积极地参与学习(见图1)。
根据这一教学策略,在《西方经济学》的网络教学中,教师可在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上通过教学资源、设计互动教学模式与内容,从认知域、情感域和社会域三方面做足文章,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具体策略见表2。
现代网络教学的一个最大优势是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全天候的动态交互环境,可为学习者、教师搭建一个个性化的互动交流平台。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一平台,通过种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利用网上的讨论、博客、作业批改、BBS等互动工具,经常保持与学生的联系沟通,使学习者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答疑和帮助,以主动将学生的情感引导到好的“地带”,如有好奇心的地带和能更好发挥创造性的区域,成为一名主动学习者。
综上所述,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成为经济学课堂实验的“合法参与者”;通过社会调查的布置,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多个“实践共同体”,实施协作式学习;通过网络互动教学,进行“参与式”学习。这些教学方法的创新,有意识地让学生领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训练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对经济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可使学生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8):28-31.
[2]黄阳平.西方经济学教学与经济思维培养[J].集美大学学报,2008,(7):54-58.
[3]王敏娟.参与式学习和网络教学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8,(4):22-27.
[4]戴明,,杨海波.经济学课堂实验实训[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