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范文

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第1篇: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教育培训 体系 完善 培训质量 效果

教育培训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升人才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是培训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加快实施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公司各方面工作都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为积极应对公司各项管理变革,教育培训工作要与时俱进,争做改革开路先锋。培训管理者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培训管理的薄弱环节,以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借鉴先进培训管理理念、管理方法,自觉破除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推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

一、加强教育培训组织体系建设

完善的组织体系是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保证。要以企业长远发展和员工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覆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培训体系。要建立健全三级培训网络,明确组织机构,强化培训主管领导、人资部门、培训部门、专业部室和基层单位的职责分工,落实培训职责,逐步建立目标明确、职责清晰、管理顺畅,纵向层次分明、横向广泛参与的培训组织体系,形成“归口管理、专业负责”的管理格局。要引导员工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立足岗位,自觉学习,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二、加强教育培训运作体系建设

紧紧围绕公司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以“三个建设”为主线,科学编制教育培训中长期发展规划、人才发展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将公司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长远规划紧密结合,将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培训需求紧密结合,加强教育培训规范化管理,提高培训实效性。要强化员工队伍人力资源基础信息分析,摸清公司发展需求与员工队伍素质存在的差距,着眼于员工素质的动态发展,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划目标,做到在提出发展目标的同时考虑人才需求,在制定规划计划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在制定政策措施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力求人才发展规划的全面性、前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措施,充分发挥培训的先进性作用,以教育培训为手段,加强培训结果运用,以培训促进人才素质提升,实现教育培训规划与人才发展规划的有机结合。

三、加强教育培训执行体系建设

科学的培训方法和手段既是做好人才培养开发工作的重要保证,又是培训工作的生命力所在。要注意汲取先进的培训理念,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要在详细分析人才结构和培训需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有的放矢采用案例教学、现场培训、网络教育等多种培训方式。要做好岗前培训与岗位培训、待岗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要强化“上级是下级的培训师”、“自己的人讲自己的事”的培训理念,发挥企业内部培训师的培训优势,提高培训效果。要建立基于岗位能力的培训规范,科学分析员工知识、技能培训需求,统筹考虑各专业培训需求、员工岗位培训需求,打造以学习目标为基础的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要首先在试点单位选取部分专业逐步开展,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制定各专业岗位的能力标准和培训规范。

四、加强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需要,立足当前工作,着眼长远发展,针对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不同岗位、不同对象、不同培养目标,分别开发针对性的培训课程,确定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提高培训教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将安全培训、信息化培训、职业道德培训等纳入各级各类人员培训课程,逐步建立专业化、系列化的培训课程体系。加强特高压、智能电网等专项培训,重点做好新知识、新业务、新设备、新技能培训,为公司长远发展储备人才。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做好本岗位培训基础上,加强相关专业的辅助培训,同时注重培训内容的融会贯通、互相借鉴,促进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形成,不断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和人才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2篇: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内涵;构建;人才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2-0034-04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中担负着重要职责,是职教师资培训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基本由高等学校和企业组成,其中高等学校扮演了极其重要角色,基地数量占据了绝大多数。高等学校职能之一是为社会服务,这不仅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也符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逻辑。以往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主要侧重于整体框架的构建,以建立培训基地为主要目的,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对基地本身如何提高培训质量的内涵缺少必要的挖掘和探索。尤其高等学校在寻求职教师资培训体系运作方式,构建应用性广、操作性强的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特别是知识、技能、企业实践培训的衔接体系等诸多方面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研究。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培训职业教育师资是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而,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的内涵研究和构建就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高校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的内涵

内涵是指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当事物的特有属性反映到概念之中成为思想内容时,才是内涵。高校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是指高校培训制度体系、教学管理体系以及培训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及思想内容。

高校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培训制度体系,主要内容有构建培训管理制度体系,设立科学的人才培训模式,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及运行机制等;二是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培训教学行政系统、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培训效果评价等;三是培训课程体系,主要内容有制定培训教学方案、建立专业课程体系、选择科学的培训方式方法等。

二、高校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的构建

(一)培训制度体系

科学的规章制度是确保职教师资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围绕职教师资培训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应制定一整套的符合职教师资培训工作规律的管理制度,将职教师资培训纳入高校整体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保证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良好开展。

所谓职业教育师资人才培训模式,是指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师资标准,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 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 为职业教育师资设计的知识、能力等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素质结构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此,高校确立符合其培训特点的人才培训模式,并以此作为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石。

建立健全培训工作管理机构,才能使学校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保证培训计划落实和教学规范运行。应根据参训学员专业素质,制定灵活的培训教学计划;选聘优秀“双师型”教师为培训主讲教师;根据职教师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参训学员说课、论文写作水平;构建参训学员学习交流平台,发挥参训学员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教学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培训教学行政系统、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培训效果评价等。

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学管理体系,但职教师资培训教学往往不同于本科教学或研究生教学,职教师资培训教学与高校的一般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有很大区别,教学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高校的职教师资培训教学必须要有独立的教学管理体系。

培训教学行政系统是教学管理体系的核心,设立学校职教师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培训工作办公室以及学院(中心)培训工作组组成三级培训教学行政系统。

建设一支“一体化、双师型”特色的培训师资队伍应作为培训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思想引导、规划要求、政策倾斜、条件保证等措施,建立“一体化、双师型”教师学习钻研技能的机制。通过政策导向,鼓励理论教师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培训及鉴定,不断提高理论教师的技能水平。通过外引内培,实施“集聚人才工程”、“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建设一支能文能武的“一体化、双师型”特色师资队伍。还可以选聘企业知名技能专家参与指导职教师资培训工作,促进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参训学员授课,将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先进技术、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直接带进课堂,有效提高职教师资培训实训教学的质量。

建设校内与企业环境相近的职教师资培训实训场所。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将来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其教师就必须熟悉企业环境,因此,在培训职教师资时,高校建设与企业环境一致的实训基地是较好的方式。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环境建设,保证专业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一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实训场所与企业车间一样,教学设备都可以进行加工生产,为职教师资参训学员尽快熟悉企业融入企业创造条件。

应探索校企合作,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拓展培训特色。建立校外培训实训基地,可以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真正做到实训教学具备“生产实战性”,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产学研多赢。

根据职教师资培训的特点,高校应引入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置)循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将培训过程管理、反馈调控贯穿于培训教学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保证培训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封闭运行,推动培训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计划是由培训领导小组确定培训办学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发展规划、质量控制方针和教学质量管理目标等重大事项,统一调动各种资源,为培训工作服务。

执行是由培训办公室、学院(中心)实行两级运作。培训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培训方案、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教学保障措施及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学院(中心)贯彻执行教学质量标准,组织和实施教学。

检查是开班前由培训办公室下达“培训项目任务书”,对培训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根据“培训项目任务书”对培训进行中期、末期教学检查。通过例会制度、专家听课制度、各种座谈会、问卷调查等途径,对培训教学质量、效果等进行监控,改进教学工作,确保培训质量。

处置是保持质量监控体系封闭性的关键环节。培训办公室通过对学院(中心)的培训过程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梳理培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地进行反馈、处理,并提出整改措施。

培训效果评价指的是按照一定标准对培训结果的测评。职教师资培训效果评价可以分成培训课程考试、上岗教学检阅、社会及职业院校评价三个层次。培训课程考试就是对理论知识和技能实作的考试。重点是技能实作考试,考察参训学员的动手能力。上岗教学检阅就是在教育实习基地进行课堂教学,重点考察参训学员将所学培训内容转化成教学技能的能力。社会及职业院校评价主要是听取社会及学员工作单位对职教师资培训的意见建议。可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方式对参训学员工作状况进行调查,征集对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评价。

(三)培训课程体系

建立具有特色的职教师资培训课程体系是培训工作的核心。培训方案是职教师资培训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及有关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首要环节。

职教师资应具备的能力很多,但教学能力是职教师资素质的核心体现,教学方法的掌握是职教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职教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培训方案要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师资标准,以参训学员发展为本,坚持专业训练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坚持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相结合;坚持统一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着重提高参训学员教育、专业、职业三方面的能力素质。突出教学理论与方法,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突出企业实践活动。着重提高培训学员的从师重教能力、专业技能水平和企业实践能力,保证培训目标的最终实现。

针对当前我国职教师资对职教理论前沿认识不够,专业实践能力不强,对企业人才需求了解不多,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不够的现状,应以“拓宽知识面,突出专业特点,重视实际操作,解决企业需求”为指导思想,学校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共同制定职教师资培训方案。

培训教学大纲是培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一是应符合培训方案的要求,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保证专业培训目标的实现;二是要反映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实践价值,坚持理论与实践一致,重视技能训练,使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等教学形式在培训教学大纲中充分体现;三是结合学科体系和教学法特点,使参训学员掌握系统的学科体系结构及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四是遵循教学原则,要求大纲在确定各章节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的同时,提出本门课程组织实施教学的原则和学时数。

课程开发要以具体、显性目标为指导,以综合模块课程为依托、实践能力为本位,应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师资标准,按照人社部职业资格等级要求对中、高级人才的要求开展模块培训,确保参训学员达到相应的能力标准;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特点,优化培训内容,选择和实施多样化教学手段。

本着突出职教理论、专业教学能力的要求,突出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培训还应安排当前职业教育形势与发展、教学效果评价、教育技术学等前沿讲座;安排参训学员到学校教学实习基地进行听课和教研等,进一步提升参训学员的教学能力;举办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讲座,让参训学员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景和方向,增强专业动手能力;强调企业实践环节,安排学员到对口企业进行实岗锻炼,接受相关企业课程的培训,体验企业文化,了解岗位需求,熟悉生产流程,掌握生产工艺、实践岗位技能。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参训学员解决企业生产问题的能力。

培训教学方式应多样化。专业课采取专题讲座、交流研讨、模拟教学等方式;技能训练采取教师示范、模拟仿真、现场观摩、边学边做等多种模式;企业实践采取现场参观、顶岗实习与专题交流互动等形式;在教学法与研究方法上,采用专题讲座、名师指导、微格教学、说课比赛、论文评优等方法,组织参训学员进行教案和论文交流。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由于参训学员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其原有教学水平和操作能力有很大差别,入学开班后可举行摸底测试,根据学员基础情况分出基础、提高、拓展三个层次。在保证培训总体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参训学员的要求,适时调整部分培训方案,以满足不同层次参训学员的培训诉求。

三、探索与实践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基于“双技为本、诉求特制、适度超前、岗位评估”人才培训模式开发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进一步深化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教学方案、课程体系、培训方式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诸多内涵建设,并将职教师资培训纳入高校整体工作,从制度上保证职教师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参训学员专业素质,制定灵活的培训教学计划;选聘优秀“双师型”教师为培训主讲教师,提高培训质量;合理安排参训学员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根据职教师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参训学员的说课、论文写作水平。

利用高校综合优势,加强与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及职业院校的合作,探索实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程。如进行换岗培训,即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面临毕业的学生顶替西部教师上岗进行教育实习,西部教师脱岗到高校培训的做法解决西部教师培训难题。重视开发重点建设专业模块教材,尽快形成模块化系列教材,促进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提供给职业院校符合生产场景的应用型教材。

克服职教师资培训短期思想,利用互联网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以职教师资培训档案进行延伸服务,随时解答培训学员在工作中的问题。提供给职业院校实训室建设解决方案,开发职业学校培训包和教学仪器设备,为职业院校提供技术支撑。总结利用技能大赛办赛经验,开展技能大赛专项服务,培训选手教练,提供办赛技术指导。

经过几年探索,推动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内涵建设,使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受到了社会及参训学员的较高评价。参训学员一致认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特色培养方案符合职业院校师资人才的要求,既具超前性、理论性,又具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技能提升,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参考文献:

第3篇: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技能培养、衔接、课程体系、建设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植物生长环境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生技能培养衔接的研究》(课题编号14G304)

中图分类号:G712.3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为培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对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程改革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植物生长环境课程系统介绍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营养环境、光照环境、温度环境、水分环境和气候环境等知识技能, 开展植物营养施肥、植物生态环境控制方面实践实训项目。学习该课程, 不仅可为后续的花卉栽培技术、植物配置技术、城市绿地养护等重要课程的学习作好准备, 也可为毕业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业务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础。

1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植物生长环境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专业技术实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为保证课程体系改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必须坚持一些基本性原则。

1.1坚持课程设置与学生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即植物生长环境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与行业(职业)准入和职业规范、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相结合。植物生长环境课程体系建设,应考虑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同时,不能忽视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要将劳动、人事部门的职业标准融人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1.2坚持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原则

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在进行植物生长环境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即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必须突出植物生长环境课程体系的应用性而不是完整性,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在高职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增强职业适应性。

1.3坚持课程内容整合性的原则

实施课程内容的整合,以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益,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有机地组合成一种灵活实用的、新型的高职课程模式。采取模块化的组合形式将知能与技能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便于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最佳实现。

2、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

植物生长环境课程改革应该坚持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真正摆脱传统的学科教育束缚,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理论教学应体现以技能培养为目标,以“管用、够用”为度; 植物生长环境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突出产学结合特色,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完整的教学体系。为了摒弃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摆脱传统学科教育的束缚,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就必须要增加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在技能课程的改革中,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要求在植物生长环境课程设置中必须以能力为本,围绕职业技能开发课程。从实践来看,可以将一个学生所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分成“基础技能”、“职业岗位技能”和“业务拓展技能”等几部分。“基础技能”是从事某一专业的工作人员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属专业共性技能;“ 职业岗位技能”是为缩短学生就业后工作的“后熟期”,按照学生拟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地设计的强化训练技能“; 业务拓展技能”是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自我选择的技能和学校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增加的管理技能、社会活动技能、创业技能等。

3与课程体系改革相关的问题

3.1 教材建设方面

植物生长环境教材要根据能力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尤其是根据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的整体走向,要摒弃陈旧的观点和内容,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要重点开发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适合培养技术应用和运用能力的课程和课程群,开发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取得各种专业技能证书。可以自编与理论和实训教学相适应的专业教材,使学校的教材建设上一个台阶。

3.2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体系改革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明确各门公共课程和技能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并组建课程小组,从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队伍。要组建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从企业、行业主管部门聘请专家参与教学改革活动,参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活动。

3.3 实践教学环节

围绕技能培养核心,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课程的实践教学必须要有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教材或讲义、指导用书,并将实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编入教学计划,形成实践教学体系。要使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根据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要求对实验实训内容进行系统优化组合,跨课程的技能项目,要明确在哪门课程中完成,以保证技能体系的完整性。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在现阶段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他需要我们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改、调整,逐步完善。要以具有示范性的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契机,从而促进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第4篇: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财务;培训;标准;集约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1-0125-02

1划分财务人员的类别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国家电网公司会计核算办法》、《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完善提升工作方案(2013年版)》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财务人员在企业经济运行全过程中,对事前的筹划与预算、事中的核算与监督、事后的分析与评价都有全方位地操作与参与,从中可看出,财务人员除应具有财务知识外,同时必须具备管理、资本运作、风险防范、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同时对于具体的岗位,因其工作性质不同、任务不同、内容不同、范围不同,权责应是有差异的。依据财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将其划分为三级。

(1)Ⅰ级财务人员。新进财务人员,以及其他具有财经初级职称及以下职业资格人员为Ⅰ级,其行为表现是能够完成初级工作任务。

(2)Ⅱ级财务人员。一般财务人员,以及其他具有财经中级职称人员为Ⅱ级,其行为表现是能够独立完成工作要项中较复杂的工作任务。

(3)Ⅲ级财务人员。财务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以及其他具有财经高级职称及以上职业资格人员为Ⅲ级,其行为表现是在能够独立完成工作要项中复杂工作任务的同时,解释、处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组织、领导、管理财务工作。

2财务人员的能力分析

(1)Ⅰ级财务人员能力分析。Ⅰ级财务人员能胜任会计辅助操作人员岗位,是最基本、最基层的财会人员岗位,如出纳、综合与档案管理岗位。本级财务人员应当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单位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账务处理等内容;掌握金融、税收、财经法规知识;熟悉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电算化基本流程、应收/应付账款核算、工资核算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账务处理等基本操作。

(2)Ⅱ级财务人员能力分析。Ⅱ级财务人员能胜任专项独立业务操作岗位,如固定资产管理、税务管理岗位。本级财务人员应当能够胜任会计基本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处理一般会计业务,协助会计主管完成相关财务、会计工作,较为系统地掌握会计实务原理和专业知识,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正确执行基本的财经法律制度。

(3)Ⅲ级财务人员能力分析。Ⅲ级财务人员能胜任综合性业务管理岗位,如负责人、财务稽核岗位。本级财务人员应具有扎实的财务会计理论功底,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应当能够独立领导和组织开展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熟悉并能正确组织执行财经法律制度,制定本单位会计工作方案与办法,参与单位经营管理,能够对单位重大财务事项进行独立、合理的职业判断,能够协助单位负责人完成单位财务会计等相关工作。

(4)构建财务人员的能力分析表。基于上述财务专业职业能力分析,搭建了财务通用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操作能力模块和专业拓展等模块,并针对财务负责人或会计主管培训体系建设增设专业拓展模块。

财务通用能力模块,是财务人员胜任日常工作所必需的通用管理能力,它是一种普适性且主要是技能层面的工作能力要求。促进有效工作的财务通用能力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基础知识、思维与表达、组织与协调、职业素养。

专业能力模块,是财务人员应具有专业性的胜任力要求,即针对不同岗位的职业化素质要求,它既涉及外在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也涉及内在的职业化素养与道德,一个具备专业能力的财务人员才是一名真正的职业化人才。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财务人员岗位设置的要求,将专业能力分为九个方面:预算管理、基建工程、稽核评价、会计核算、电价管理、税收管理、出纳、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并根据各岗位的岗位说明书中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及该岗位对人员素质的特殊要求确定专业能力。

操作能力模块,是财务人员应具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基本技能主要涵盖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一般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办公自动化应用和公文处理系统;专业技能是指财务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包括会计电算化、ERP、财务管控、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与管理等。

专业拓展模块,是针对财务负责人或会计主管增设的模块,包括个人能力和专业特色。个人能力包括前瞻性知识、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视野能力、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专业特色包括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领导艺术与方法和综合控制能力。专业拓展模块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容会不断的扩充和更新变化。

3确定财务人员的培训内容及要求

《财务专业培训标准》按层次建立不同级别培训标准,培训内容要求呈现阶梯形。Ⅰ级财务人员培训课程使新进员工能快速熟悉工作,掌握岗位所需知识、技能,满足岗位基本要求;Ⅱ、Ⅲ级财务人员培训课程使财务专业人员持续成长,不断向岗位绩优标杆靠拢。只有这样的培训课程标准才能够具有培养发展财务人员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强,而且连贯成体系,也使个人发展有方向,同时有助于公司人才梯队的建设。

这种阶梯递进型的培训内容要求,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第一,通过培训课程本身的难易程度来确定不同级别财务人员培训内容要求的差异。比如:对Ⅰ级财务人员设置《会计基础》课程,Ⅱ级财务人员设置《会计核算》课程,Ⅲ级财务人员设置《审计》课程。这种安排正是基于课程之间本身的逻辑关系,只有学习了《会计基础》的前提下,才能展开学习《会计核算》的内容;在较好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内容,明确了会计业务、账务处理、会计报表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和掌握《审计》的思路和脉络。第二,是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分解,划分了层级。例如:《税收管理》的课程内容涉及Ⅰ、Ⅱ、Ⅲ级财务人员应掌握的内容。Ⅰ级财务人员主要掌握税收和税法概述以及发票管理办法,Ⅱ级财务人员主要掌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法的内容,Ⅲ级财务人员则应掌握税务筹划的原理和方法。

在财务专业培训标准中,以财务集约化中设定的专业岗位为参照,针对不同岗位知识与技能需求,进行培训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培训方式等安排。依据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财务人员特点和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分布与组合,梳理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下面以Ⅰ级财务人员为例说明财务人员的培训内容及要求,具体Ⅰ级财务人员标准培训科目组成表下表。

Ⅰ级财务人员标准培训科目组成表类别培训科目培训方式培训学时理

类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自学/脱产8会计基础自学/脱产30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自学/脱产16电力系统基础自学/脱产8统计自学/脱产8财政与金融自学/脱产8操

类计算机基础实践性/脱产8数据库实践性/脱产8会计电算化实践性/脱产8综

类财经应用文自学/脱产8演讲技巧自学/脱产4企业文化自学/脱产4职业礼仪自学/脱产4安全知识自学/脱产4注:学习以脱产培训方式计算。

4制定财务人员培训课程标准

培训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培训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根据三级财务人员培训课程体系,对每个课程的内容进行设计和定义,具体内容包括:课程名称、类别、培训学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考核方式、课程实施建议等。

制定财务人员培训课程标准的目的在于规范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胜任力水平,提升财务人员的绩效表现,以满足组织现有的业务需求。与此同时,根据行业与市场的未来发展,前瞻性地为实现未来的人力资源战略实施奠定基础,也满足了财务人员自我发展的需求,提升其在组织内的职业竞争力,它是满足企业和财务人员双方需求的行为,是调动财务人员积极性的有效做法。

财务专业培训标准是公司系统开展财务人员培训的工作标准,也是开发模块化培训教材及配套题库和建立标准化培训课程体系的依据,亦可作为财务人员职业能力分级评价的参照标准。同时,搭建财务培训标准,也能充分发挥培训长效机制的作用,达到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5篇: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范文

一、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存在的问题

1、理念认识不足。

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才培养措施的制定、合格的人才培养者、符合社会要求。但目前大多高校只是重视教学研究工作,而对于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认识存在明显欠缺,尤其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各高校既顾虑到培养成本高,又顾虑到培养周期长,对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根本没有创新性思考,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难以营造出自己的特色。

2、课程体系建设不足。

落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依靠课程体系建设的重新完善,是否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关系重大。目前,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是每个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的部分。教学内容上以突出应用基础理论和培养实践能力相结合为主导。然而目前大多高校的理论课设置无法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实验课的设置是以理论课为基础设置的,这很容易导致脱离实际的状况出现。另外,高校实验和实训方式缺乏创新,无法与金融企业的岗前培训课程挂钩,自然无法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

3、师资队伍培养不足。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便是合格的师资力量。金融危机提示高校重新认识金融师资培养的重要性,但是短期内增强现有的师资力量很不现实。在投入和产出的博弈中,大部分高校更倾向于外部人才的引进,从而忽视了对自身现有师资力量的培养。从现状看,有的教师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相对缺乏;有的教师虽然科研能力较强,但在教学能力方面并不突出。这些现象会影响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4、教学手段缺乏创造性。

高校教师要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离不开教学手段的创新,同样高校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的方法成为过去的主流,经过历史的检验其重要作用是相当明显的。但过度强调如运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显然是又一个误区。如果能利用现有条件将二者结合,建立全新有效的教学手段,才是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强调办学特色是金融学科发展的关键,通过差异性竞争才能赢得竞争优势,同时落实到课程体系设置和具体教学之中,这才有助于竞争力的提升。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管理、综合经济分析、经济法律实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具备从事银行保险、公司理财、风险管理及投融资运营的基本能力,以及有较高的国际化视野,能够在各种金融机构从事金融管理等工作,以及在工商企业从事投融资业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强调:素质教育和原理性教育并重;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尤其是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的强化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三、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造性策略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输送显然是专业培养的重点,同时要继续强化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因为到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的安全性与金融关系息息相关。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各高校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准确地搜集相关信息,准确预测未来几年金融业发展的整体目标,让学校的发展与社会需求能够保持一致,将培养者、被培养者和培养计划之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完善金融学的课程体系。

多数高校都会周期性的对金融学课程体系进行修改,但修订课程体系的推论阶段耗时较长,预期结果的实现必须经过一定量的积累,这必将使这一过程形式多过实际。根据学生实际状况沿袭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按序设置的基础将成为比较有效的方法。不遗余力鼓励教师边授课边做教材的编写工作,并根据授课实际完善教材,紧跟金融形势的变迁。及时调整理论与实践课时,应该体现出基础理论知识覆盖全面、实践操作机会充足的基本思想。授课学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注意对学生参加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训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利用专业知识。

3、注重金融专业师资力量的强化。

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在于一定要有一只强力的师资队伍。学校将优秀骨干教师选送到到其他院校进行交流学习、进而提高,从而实现对最新理论动态的掌控;还可以不定期向教师提供进入企业学习的机会,通过实践学习来更新知识。学校可以利用与实习单位的联系,让教师有机会参与金融机构的培训,从而把培训中所获得的内容融入课堂的教学工作,即把实践引入到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中。此外,还可以采取外聘或客座教师等形式邀请金融企业的培训讲师,开展一些针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强教师与一线工作者的沟通交流,以这样的方式来强化专业师资力量。

4、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教师个人的授课特点是影响教学手段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在采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视频资料剖析、头脑风暴、信息网站建立等多元化的手段,丰富课堂,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报纸、期刊、网络等途径,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以及金融事件,并就某些问题开展共同讨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第6篇: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范文

一、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学科专业布局

(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地方高校要认真研究分析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梳理、论证和总结已有学科专业现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建设与地方产业链有效对接的新兴应用学科专业,形成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一是依托基础类优势专业稳定学校规模,确保基本办学质量。二是改造旧专业,拓展应用型专业。三是彰显特色专业,打造专业品牌。

(二)规划学科专业长远布局

地方高校应结合地方(区域)行业、产业需求,建立中长期“学科专业设置及调整数据库”。实施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构建学校长远发展的专业格局,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搭建与行业、企业、产业相融合的合作办学平台

(一)建立科学可行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地方高校应与区域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文化深度融合,制定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加大校企合作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

一是对现有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改造,实现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转型升级。二是在校内建设教学、学习、科研、研发“四位一体”的实践基地。三是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就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型实践基地。四是面向地方(区域)重点行业或战略性新兴行业,建立协同创新平台。

(三)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对地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引领作用,对地方产业发展形成智力支撑,以科研服务求支持、以智力贡献求发展,积极培育与地方社会经济共生的土壤。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广高新实用技术,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孵化基地。

三、重构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地方高校应充分对地方(区域)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积极吸收社会、企业人士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修订方案工作,使人才培养目标更符合行业、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有机融合。

(二)重构课程体系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增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打通原有课程界限,按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课程模块化改革。与行业、企业共同设置并整合相关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践课,建立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资源库,设置行业、企业培训课程。

(三)强化实践教学

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切入点,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增点,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体系。实现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实训有机结合,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四、完善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创新实践、指导帮扶融为一体的文化引领、创新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特色课程体系,开发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推进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增长点。

(二)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搭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立“招生+教学+就业”联动机制,不断改善生源结构,将就业创业教育贯穿教学工作始终,促进就业质量提升。

五、打造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设多元化“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一是有计划选派教师到行业、企业中挂职锻炼,合作研发技术产品,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二是构建公平的科研平台,使教师在科学研究、协同创新中提升创新能力。三为教师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资质证书提供必要的支持。四是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聘请行业、企业教师兼课或担任学科带头人。

(二)创新师资管理制度

第7篇: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专本衔接 实践导向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苏宝莉(1963- ),女,河南荥阳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软件技术教学团队主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和高等职业教育;孙华林(1977- ),男,江苏徐州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软件技术教学团队,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和高等职业教育。(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职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常州科教城五所高职院校为例”(项目编号:2012SJB880009,项目主持人:苏宝莉)及2012年度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院校科研基金重点项目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式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项目编号:K2012212,项目主持人:苏宝莉)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为了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满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整合高职与普通本科教育资源,提升高职教育层次和质量,建立高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苏教高[2012]12号)精神,按照“专业对接、课程衔接、实践导向、专本一体”的建设思路,依托行业企业、高职与本科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企业真环境、真项目、真过程的职业优势和我院观念创新、技术领先、人才聚集的资源优势,结合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实际,探索高职与本科课程衔接机制,推进高职和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项目试点工作,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贯通衔接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及项目实施的案例与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对同类院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促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一、高职与本科衔接的理论依据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学理基础在于高等教育的科学分类,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层次性是衔接的基本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分为“三级六段”,其中第五阶段分为 5A类:理论型;5B类:实用技能型。5A 类相当于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5B 类相当于我国的高职教育。高职与本科衔接的合理性在于:应用型本科教育(5A2)处于学术性研究型大学(5A1)与职业性技术型院校(5B)之间,两者的人才培养规格都是旨在培养应用型的,面向行业与职业要求的人才。同时,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特征,与高职高专教育是同一学科类型的高等教育,这两类教育的衔接存在着内在的可能性。

二、国外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衔接借鉴

美国社区大学(Community colleges)与本科衔接模。社区大学是在美国的州或市用州民或市民的税金来运营的两年制短期大学,提供希望去插读四年制的大学或职业培训课程后直接就业的教育,相当于中国的大专。社区大学一是提供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教育,二是提供广泛的职业教育。从两年制大学转入四年制大学时,只要学生的学分足够(一般为90学分),就可以申请进入四年制大学继续读大三和大四。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面向就业岗位实际需要的技能标准和课程;有严谨的课程管理程序,由不同的组织负责课程的开发和质量检查;课程定期进行维护更新。美国社区大学这种与本科衔接的课程体系及管理方式,对我们构建“专本衔接、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三、“专本衔接、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1.高职与本科课程衔接的机制保障。“3+2”分段培养,高职与本科衔接,必须由行业、企业的专家和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的教师共同开发课程,形成相对独立但又有机衔接、可执行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管理方式不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充分体现这种管理层面的差异,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否则,所开发的课程标准将是一纸空文。因此,需要建立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共同开发课程的机制。

2.高职与本科课程衔接的技术路径。要实现高职与本科课程衔接,课程开发必须包括以下三个重要步骤:第一步,职业岗位分析;第二步,工作任务分析;第三步,职业能力分析。经过上述三个步骤,可获得课程内容。在这三个步骤中,都有可能存在高职课程与本科课程的区分点,因此需要从三个层面逐层进行分析,逐层推进。之后,依据下图设置课程,并仔细分析每条职业能力对知识、技能、素质学习水平的要求,开发课程标准。

(此处有图)

图1 高职与本科课程衔接的技术路径图

构建“专本衔接、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要将原有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有序调整。比如,为了达到本科入学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设置高职、本科接口课程,即本科一、二年级的一些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下放至高职院校,按照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教学,由本科院校进行考核。专本衔接能大大减少课程重复现象,教学时间能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学生在高职阶段不仅训练了职业技能,而且打下了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这是专本衔接的最大优势所在,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目的所在。“专本衔接、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保证了高职教育在与本科教育衔接的同时还拥有完整、独立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专本衔接、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实践

实现高职本科衔接的关键是课程体系。软件技术专业作为江苏省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项目的合作院校之一,与软件行业、企业、常州大学共同合作,按照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分析典型职业活动工作过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任务进行重构,工作场景通过学习领域来体现,构建融合行业标准和规范的“专本衔接、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此处有图)

图2 “专本衔接、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

三年高职阶段的课程体系,基础理论知识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以应用为目的,突出实践技能的训练。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课程+专业能力课程+素质能力拓展课程”组成。为了达到本科入学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基本素质课程中的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和大学计算机三门课程称为接口课程,定为核心基础课。按照本科要求,加大课时和加深内容,采用本科教材,考试由常州大学出卷、批卷,其中大学英语课程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专业能力课程由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专业专项能力课程和专业综合能力课程构成。其中专业基本能力课程是知识形成的主体,旨在形成专业学习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需要增加此类课程的课时数以及课程门数,将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本科下放之课程)定为接口课程,采用本科教材,考试由常州大学出卷、批卷;专业专项能力课程是专业特色的集中体现,包括学生必须掌握的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专业综合能力课程是实践性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

两年应用型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着眼于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的提升,要求比高职人才有更宽的理论基础和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面向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注重理论基础“足够、扎实”和实践技能“相对完整”的有机结合,把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限制在技术开发、运用与创新所必要的范围内。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组成。

[参考文献]

[1]苏宝莉,顾惠斌,杨长春.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析――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26).

第8篇: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贸易专业;一体化实训中心

实践教学一直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近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在高职贸易类专业群中较为突出。笔者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思路,以期为高职贸易专业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高职院校贸易类专业实训室建设现状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了较快发展,获得了社会的赞赏和认可。其中尤为社会所称道的是,高职学生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不无关系。作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的重要场所,实训室(基地)建设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反观高职实训室建设,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功能单一到满足专业核心技能训练的探索、起步、快速成长的发展历程。

1.贸易类专业实训场所建设探索阶段存在的问题

(1)对贸易类专业实训室建设认识不清

贸易类专业实训室建设与工科实训室建设有很大的不同,需要相对较少的生产性或操作性设备、设施,更多需要在商业氛围下对业务流程的开展和服务的提供来实现。因此有人认为贸易类专业的实训室可有可无,甚至认为贸易类专业实训任务在教室里、甚至黑板上就可完成,不需要建立实训室。在高职发展初期,存在对贸易类专业实训室建设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够的思想。可想而知,在高职发展初期,贸易类专业实训场所建设相对滞缓。

(2)校内实训室(基地)功能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高职发展初期,受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不少高职贸易类专业建好的实训场所未能提供满足专业核心技能实训要求的环境和设施,实训室当作教室或计算机机房使用,并未发挥实践教学场所应有的作用。因此有人对高职贸易类专业实训场所的印象是“除了电脑还是电脑”。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徒有虚名

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签有合作协议,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生实训周期与企业业务周期不吻合,交通安全保障差,企业接待实训学生能力有限,企业商业信息的保密,政府对企业支持学校实习的优惠政策少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实训基地的合同实质性内容少,双方约束力不足,学生校外实训不是难以落实就是难以达到实效。

2.高职贸易专业实训场所建设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

(1)校内实训室缺少规划,资源分散

很多高职院校以专业或专业的某项核心技能为基础建立各专业实训室,这一方面造成实训室功能单一,甚至不能满足本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技能实训要求,以致成为专业装点门面之需,或为提供参观的摆设;另一方面造成相近专业群之间实训室功能相近甚至重叠,造成资源浪费,不能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

(2)实训室开放共享不足,利用率低

由于实训室建设面向各专业实践教学所需,因此只适合该专业学生训练。即使外专业教师希望使用,也因功能不符而放弃。实训室管理一般交由各专业分散管理,并无专人管理,这也造成了人手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其它时间的实训安排。这使得实训室开放和共享不足,总体利用率偏低。

(3)实训项目开发不足,效果不显著

与理工科实训项目相对固定有所不同,商业贸易类专业因工作情境的多变性,业务流程中任务和角色具有复杂性等特点,需要根据现代商业环境开发不同的实训项目,才能达到较好的实训效果。但实训项目的开发需要对企业进行调研,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这往往是既要完成大量日常教学任务又要做好科研工作的教师所不易做好的。因此,贸易类专业需要精心设计、开发实训项目,才能达到较好的实训效果。

二、我校高职贸易专业一体化实训中心建设思路

目前,职业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获得社会广泛认可,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社会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迫使高等职业教育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改革,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实践教学任务的建设。在新时期,贸易类专业实训场所建设已进入快速成长的阶段,一些高职院校也从资源整合和共享的角度探讨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雪岩贸易学院(以下称我院)提出了贸易类专业一体化实训中心建设的思路。

1.雪岩贸易学院实训基地状况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雪岩贸易学院现有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商务经纪与和信息图文5个专业,分别建立了多个校内专业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毕业生受到了社会广泛的欢迎。其中,我院营销与策划专业在2005年就注册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肥茂源企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由学院控股,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运营,为学生提供营销与策划实训项目,并为社会提供部分服务功能。2008年,我院营销与策划专业获得安徽省特色专业营销与策划专业建设项目,2010年获得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设任务。近几年来,该公司引入了合肥蓝蓝科贸有限公司、安徽双赢集团、合肥荣事达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投入,建设了具备从销售技能训练到策划能力培养的多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场所。2010年,沃尔玛(安徽)商业零售有限公司在我院建立校内企业研发基地,成为营销与策划综合实训中心开展组织间营销实训的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项目平台。

2.贸易类专业一体化实训中心建设思路

随着我院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多次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的参加,我院实训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在面临安徽省示范院校建设任务契机之时,我院适时提出整合集中现有6个贸易类专业分散的实训资源,建立校内贸易专业一体化实训中心,向本院和学校其它院系提供贸易类实习实训项目。经过多方讨论,确定贸易专业群实训中心建设的目标是“企业参与、资源开放、协同共享、贸易实训”。具体来说,在学校的领导下,由我院负责汇总贸易类专业的建设方案,引入企业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七大实习实训区,复合使用为15个不同功能的实习场所。在各具专业特色的实习实训教学平台上,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协同,实现专业融合、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目标,同时能够满足企业员工培训的需求,以提高实训资源和行业要求的一致性。贸易专业实训中心按照以下标准和要求建设:立足贸易类专业,面向多行业;以企业对国际商务、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类、商务经纪与等岗位群人才需求为标准;坚持以工学结合为主线,加强校企合作,建设集商务认知、商业实践、实际操作与模拟实训为一体的,实战性、高仿真性、实训效果好的贸易专业综合实习实训中心,提高贸易类专业学生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水平。

三、贸易专业一体化实训中心建设的路径与实践

在贸易专业一体化实训中心建设过程中,我校从实习实训环境、课程体系、教材、信息化平台、质量保障和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方面进行了分阶段、逐步推进完善的建设。

1.实习实训环境建设

贸易专业一体化实习实训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是在充分考虑现有贸易类各专业特色和实训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按照“企业参与、资源共享、技能实训、全面开放”的建设原则,将各专业的实习环节和业务流程充分融合,分别建设10个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训教学区和5个基础实训教学区,并通过协作开放、资源共享,实现专业融合、技能实训的教学目标。建设方案分为三步实施。

首先,将雪岩贸易学院5个专业的实训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并确定各实习区主要实习内容。其次,分别对实训教学区进行规划设计。即按照各实训教学区担负的实践教学任务及主要功能,进行规划设计。第三,进行实训区商业环境建设。现代商业环境和优秀企业文化氛围能彰显贸易类专业群特色,是构建真实岗位实训情境的重要内容。建设具有企业文化氛围的实训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实习实训课程体系建设

贸易专业一体化实训课程体系建设是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的核心。在美化和完善实训环境建设的基础上,贸易专业一体化实习实训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建立一体化、多层次、跨学科、跨专业的实训课程新体系。实训课程体系包括:

(1)课程实训。主要解决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与实际行业的了解和认知过程。

(2)专业综合实训课。主要解决学生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行业的部门和整体业务流程的了解、应用和掌握。

(3)模拟实训课和创业培训课。通过教师对实训课程的设计,利用课程网站、实训软件及模拟沙盘,组织学生研讨,调研实训报告和综合实验报告,使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互动式、参与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此外,还有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课程等。

3.实习实训教材体系建设

实训教材是我校对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彰显办学特色,探索实践教学模式而精心设计并推出实践系列教材。教材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以实践课程为依托,以相关专业和岗位的实际业务流程作为教材主体结构和教材体系的核心内容,充分体现了职业性与岗位性的特点。

4.实习实训教学信息化平台与流程建设

实习实训教学信息平台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引发了教学理念、应用模式、组织方法的变革。实习实训教学信息平台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交互中完成教学全过程,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地位的转换,并实现从应用信息产品的教育发展到基于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实践教学应用。通过实验教学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开放教学、开放管理、开放实验,在互联网(部分)和校园网中均可实现,使实习实训教学活动和管理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5.实训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贸易专业一体化实习实训中心建立的目的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只有建立多途径、多形式、多措施、全方位的实训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及实训教学改革评价和实训教学过程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实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中心依据国家和学院关于加强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对实训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评价、指导,帮助实训教师及管理人员更加规范地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学生信息反馈,收集实训教学的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健全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6.实习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第9篇: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范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White Paper" Spirit on Strengthening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of education commiss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problems in train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 basic computer teaching of privat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our teaching status of basic computer teaching, the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model of basic computer teaching were proposed, which strives to explore new practical way on reform of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plan, teacher team.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师资

Key words: computer-based teaching;course system;teacher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239-02

1 民办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现状

随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受重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本身将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模块化、融合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计算机基础教学将成为以计算机基础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大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民办本科院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中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是民办院校的办校时间短,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处于摸索阶段,计算机课程改革一些主要问题如下。

1.1 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相关专业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大学阶段各相关专业的教育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不同专业之间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不同专业之间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直接需求和依赖程度又存在较大差异,定位在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适应各类专业要求,与专业教育尽可能“无缝连接”,是一个特殊的问题。

1.2 计算机基础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学“成熟度”较低,“规范性”不够。其原因,一是计算机课程历史短,教学沉淀少;二是计算机基础发展快,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使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难以稳定;三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缺乏国际化的学术交流环境,国际上没有专业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的学术组织,因此国外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鲜见。

1.3 为学生营造多样化的计算机氛围不够 为学生提供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课程,有利于多模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民办院校资源条件的限制,数据库课程仅向全校部分院专学生开放,各专业学生能选修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的人数较少;没有设立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课程组供选修;没有开设实用性、技能性培训课程等。

1.4 教学环境建设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效果甚微 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到现在的“网络化教学平台”。该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有利于同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目前民办本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仍然局限于计算机+大屏幕,网络教学环境得不到充分应用。同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存在局限性,缺乏创新性。需要着眼于人才培养,从教学内容选取上采取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手段。

1.5 高素质的专职师资资源比较匮乏 面对新的形势,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应与时俱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难度、深度和强度都将有明显提高,因而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将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而目前的民办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师资力量主要来自外聘教师,内部师资力量薄弱,而外聘教师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在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另外,专职教师的进修学习时间短,在岗教师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2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模式

2004年,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即《计算机基础教学白皮书》我校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模式依据《白皮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定位、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开展。

2.1 课程组织体系 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从知道怎么操作计算机,到为什么要这么操作;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重点讲清有关的基本原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解为主,辅之以典型实用软件的介绍。学生通过若干软件的学习能够基本熟悉计算机中的各种操作,进一步自修有关计算机更深入的课程。通过引导入门的作用,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之中。

由于内容丰富、知识面宽、理性概念比较抽象,我们采取“课堂讲授――流行软件演示――理性思考――主动实验――深层再思考――再实践”的教学实验过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以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掌握。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不能占用太多学时,同时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支持这一过程的实现。

2.2 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正确把握并定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目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它是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根据其特点和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并提出改革思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和要求应该随着改革的要求同步发展,着力于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以社会需求和专业本身需求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利用常用办公软件等计算机实用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具备通过网络对信息的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和应用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大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为了使学生具备在实际应用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计算机相关技术及工具、特别是专业软件工具的能力,要在更深层次上,让其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

2.4 课程环境体系

2.4.1 网络教学平台的研制 研制功能齐全的网络教学平台。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行为,融入传统教学的主要环节。为学生提供课程的全部学习课件、教案、实验指导书、参考资料、教学大纲、学习要求等多种资源,为教师提供了素材库、试题库等备用资源。该平台支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作业与自动批改等。网络教学平台支持资源型学习、研究型学习、协作型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

2.4.2 计算机考试系统的研制 作为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考试系统。试题中有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操作题等多种类型。试题库中试题除给出参考答案外,还有知识点,以控制试卷中不出现有相同知识点的试题。每个系统都可以进行试卷标准化选题、上机标准化选题。对于学生的机试成绩,系统自动评卷。

2.4.3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制 在具体教学中,有大量的“对象”需要做实地演示操作,将这些“对象”放置在幻灯片上,并进行相应的激活设置,在播放幻灯片时只需要用鼠标点击,即可激活对象进行演示操作。在幻灯片上放置“对象”,在“对象”里书写讲稿,可大大减轻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在具有插入“对象”功能的“对象”里根据教学需要再嵌套“对象”,可以增加讲课的灵活性。

3 民办院校师资队伍改革

在高素质的专职师资源匮乏情况下,如何扩大师资队伍,优化师资资源,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快,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深层次教学内容将与各专业紧密结合。一方面应统筹全校教师资源,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的力量;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大学教育中有其基础性的一面,因此也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热心于基础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团队。需要加强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建设,要形成一个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有改革动力、乐于投入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核心,并以他们为基础,形成多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队伍。

4 结束语

我们在深化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模式的提出和探索实践,今后我们将继续加深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打造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和专业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建峰,张迎春.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实践[J].新西部,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