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护理新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微信;护理教学;手术室;应用评价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行为越来越依赖现代网络通信技术[1]。借助网络将一流的教学资源、新知识、新技术及完善的管理模式与手术室护理教学相结合,既满足了护士的学习需求,又减少人力、物力,最大效度地整合教学资源与管理资源。李宏彬等[2]研究,应用微信能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效率。胡玉琴等[3]在护理管理中做出重要探索,有研究[4]显示,微信群创新应用于护理部继续教育培训中,而对于在手术室护理教学方面探索较少。2015年1月,我科室建立微信群辅助手术室护理教学,将现代化网络通信技术与自主性学习相结合,至今取得良好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层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实习护士、进修护士和专科护士共16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实习护士90名按学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两组实习时间均为1个月,实习护士的年龄、性别和学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进修生40名按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两组进修时间均为3个月,进修生的年龄、性别、学历和职称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2。专科护士30名按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名,两组培训时间均为2个月,专科护士的年龄学历和职称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3。
1.2方法
1.2.1创建微信平台 由护士长建立3个微信群,护士长担任群主,教学老师担任管理员,全体实习护士、进修护士和专科护士加入群。教学老师定期推送教学PPT、视频和文献资料等,全体成员可分享学习心得、图片和科研思路等。
1.2.2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先由总带教老师介绍手术室相关环境和制度,接着观看手术室相关护理操作视频并示范,最后跟随各自带教老师入临床一对一工作,在工作中,老师随机讲解相关护理知识,指导护理操作等。
1.2.3实验组 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微信群,在带教老师和实习护士、进修护士和专科护士之间建立微信群,将手术室护理知识课件、手术室护理操作视频、科室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教育和最新研究文献等,以微信的形式进行教学管理。
1.2.4考核内容 ①两组实习护士、进修护士和专科护士实习进修培训后,进行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成绩使用百分制。②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③实习结束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发放问卷调查表,并对使用微信教学管理的评价反馈。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发热理论及技能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
2 结果
2.1两组护生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 实验组实习护士理论和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得出χ2=-6.36,χ2=-18.03,P
2.2两组进修生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 实验组专科护士理论和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得出χ2=-3.64,χ2=-2.41,P
2.3两组专科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
实验组专科护士理论和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得出χ2=-5.34,χ2=-4.39,P
2.4两组的满意度问卷调查 发出160份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160份,有效问卷152份,问卷有效率9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98.70%)明显高于对照组(89.33%),经χ2检验得出χ2=119.101,P
3 讨论
3.1微信群显著提高护士护理理论和操作成绩 以兴趣为向导的移动式非正式学习方式是微信群带给护士良好学习体验的内在关键。本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手术教学方式相比,利用微信平台能有效的提高习护士、进修护士和专科护士的护理理论和操作成绩。这与董玉红[5]等研究结果一致,微信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适应新的信息环境下的新教学方式,值得推广和研究。
3.2微信群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 研究发现,两组实习护士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也有研究[6]指出,微信辅助产科教学,显著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由于实习护士在手术室实习实质性操作较少、护士危险意识较强,科室不同或实习要求差异可能是研究中的混杂因素,今后可进行进一步探索。两组进修护士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使用微信群作为沟通工具和业务学习平台,提高工作沟通、知识分享以及信息传递的效率[7],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与冯小平等[8]研究结果一致,两组专科护士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主要有术前准备不足、护理记录差错、无菌操作不当、器械检查失误、护理纠纷等。微信保障了手术室工作的安全、高效,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3.3微信群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的满意度 手术室护理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现在教学过程中,戴欣玲[9]研究表明74%的实习生对带教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意,本研究表明,实习护士、进修护士和专科护士对微信群这一教学方法满意度高达98.70%。微信可以加强护士间的工作和生活交流,及时发现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进了相互了解与信任,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满意度。
3.4微信群保证信息交流通畅 微信群能够弥补传统信息交流的不足,微信更体现了互动,即时,快捷,信息交流量更大,更接近于现实教学模式。微信为师生间提供了交流平台,老师及时了解护士心理动态,可通过微信给予疏导,消除负性情绪;护士间也可通过微信平台畅所欲言、相互鼓励。它也能够及时传达科室相关问题,警惕上报不良事件,分析总结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有研究[10]显示,手术室及时通讯软件的应用是护理管理的发展需要,其可充发挥护理管理者与护士相互支持的作用,提高工作沟通、知识分享以及信息传递的效率。
3.5传统教学和“微信”教学结合,提高了护生教学效果 将传统教学和“微信”教学有机地结合[11],两种教学的优势得以互补,能够突破护理教学中的时空限制,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教学效果。微信辅助教学,给手术室护理教学带了便利,但“微信教学”不能解决所有临床护理教学的问题,带教老师在整个护理教学过程中仍起主导作用;微信也是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聊天工具,对于自控力不强的护士也存在着不利因素,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的监督、引导和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借助微信平台加强手术室护理教学管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联动,为护理教学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提高了护理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Lorna Saunder. Developing an E-learning resource in clinical risk assessment[J].nursing management,2012,19(5):26-29.
[2]李宏彬.微信平台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8):1723-1724.
[3]胡玉琴,徐玲芬,陈娟丽.利用微信平台加强手术室内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3):34-36.
[4]洪春凤 欧琳.微信群在护理部继续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分析[J].当代护士,2015,01(1):35-36.
[5]董玉红,章静,章海燕.微信群在护理单元业务学习的应用效果[J].护理进修杂志志,2014,29(8):700-701.
[6]章美芬.微信平_在产科实习护生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7):624-625.
[7]邵丽,李莉,薛靖.微信在小儿普外科护理单元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25):256-257.
[8]冯小平,陈兰萍,袁芳.微信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5,32(12):62-63.
[9]戴欣玲.临床护理教学满意度分析及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0(10):143.
【关键词】外科手术;心理护理;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手术室护士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做好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轻松、舒适的环境里,在医护人员的关怀和照顾中渡过自己的手术时刻,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古今中外许多资料表明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活动,对于身体的健康,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外科护士做好手术前及手术后的心理护理,对促进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现将笔者工作中遇到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而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手术前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病人人院后,环境及生活习惯发生改变,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为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介绍医院及病区环境,诊治主管的医生和护士,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针对病人对施行手术通常表现的焦虑及产生焦虑、恐惧的原因有:不适应住院环境、不了解疾病的性质及手术必要性、缺乏手术和麻醉的相关知识、担心疾病预后、术后并发症及经济负担,也担心医护人员态度恶劣、动作粗鲁。因此要及时掌握这种心理,尽量把工作做在前面,给患者以安慰和鼓励,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可靠。
此外,我们充分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手术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期望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讲述手术前、中和后的注意事项,还可邀病区中手术成功的同种疾病患者介绍其经验和体会,经常与患者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引起情绪或心理变化的诱因,对症实施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
强化患者的心理支持系统,家属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他们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劝解病人克服悲观情绪,鼓励病人配合治疗。家属的鼓励有时能起到医护人员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有利于克服患者的焦虑不安情绪。护士要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大概过程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
2.手术中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手术室护士去病房接患者到手术室时,态度要和蔼,动作要轻柔。病人进了手术室以后,对手术的恐惧以及环境的变化可能刺激患者心情紧张。
患者进人手术室后,要将患者安排在已经准备好的手术间内,由于患者对手术室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所以手术室内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此刻患者十分重视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说话声音应轻柔和谐,态度亲切和蔼。外科术前准备中护理操作最多的是备皮、清洁灌肠,应告诉病人备皮、灌肠的目的,使病人消除羞涩的心理负担,同时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技术要熟练,避免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使病人能以稳定、乐观的心态接受手术。
手术室护士应安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逐渐适应手术室的环境,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实施个体心理护理,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手术,以便手术顺利进行。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术中要正确地运用语言,准确地表达情感,和病人聊一些比较轻松愉快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同时也要做个好听众,认真听病人的谈话,不要随意发言,当病人过度激动时应给予安慰,也可诱导继续谈些别的话题。在手术中医护人员要用心工作不要闲谈,不要谈易使病人误解的话,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使语言在心理护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3.术后的心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术后疼痛是造成外科病人术后痛苦的主要症状之一,往往使病人身心形成较大的压力。病人语言不多,通常以痛苦的面部表情及频繁的变换来反应疼痛状况。护士应创造适宜的环境,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分散其注意力,或采取必要的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等措施,解除疼痛所造成的身心压力,使之尽快康复。伤口尚未愈合,活动受限及预后效果是病人最关心的问题。护士与病人交谈时,可列举同种疾病康复的实例,给予精神安慰,配合饮食调理,使病人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对疾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病人十分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如家人是否常来探望,单位领导及同事对自己所患疾病是否关心等。护士应与家属、单位配合,在其住院期间要经常探望,把愉快的信息告诉病人,帮助患者得到较多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安慰。耐心细致的做好康复指导。护士应详细做好病人出院前的卫生保健指导,根据病情建议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定期复查。对一些因手术致身体暴露部位的疤痕,应指导病人用衣着及服饰来掩盖,使病人恢复自信心。
【关键词】 心脏直视手术;呼吸机;护理
心脏直视手术手的患者,心肺功能都受到较大的影响,术手早期呼吸与循环功能尚不稳定,手术结束后,常规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以减轻呼吸做功,减轻心脏负担,改善所体交换,预防呼吸衰竭,顺利渡过早期危险期。因此,此期的护理尤为重要[1],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观察并总结189例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89例,男107例,女82例,年龄3~63岁,平均21.5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6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8例。行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82例,单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同期手术22例,二尖瓣置换术2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双瓣置换加二尖瓣成形术2例,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术后痊愈188例,死亡1例。
2 护理
2.1 呼吸机参数及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患者返回ICU监护室常规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一般将呼吸机设定为定容辅助呼吸,此模式可提供稳定的容量,而不受患者因手术导致肺顺应性改变的影响,然后,首先听诊双肺野呼吸音及分布情况,30 min内床边摄X线胸片,以了解气管插管导管位置是否正确,确保导管位置正确并通畅。持续机械通气调吸入氧浓度(FiO2%):40%~100%,呼吸频率:12~20次/min,呼吸支持能维持正常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35~45 mm Hg,潮气量:8~12 ml/kg,可有效防止肺膨胀不全。早期吸气及呼气比率(I∶E)通常设置为1∶2。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PAH)用持续25~28 mm Hg的PaCO2可能增进肺动脉扩张和帮助降低肺动脉压力。并随时观察分钟通气量(MV),每次送出潮气量、患者呼出潮气量、吸气末与停滞末呼吸道压力;同时通过气管插管呼吸导管接上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测定器,了解患者肺血氧交换情况及CO2潴留情况一般<40%;SatO2:可随时获得动脉血氧饱和度以评估动脉氧处理。观察指标在90%以上。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平静呼吸及末梢循环情况,经常听诊双肺呼吸音情况,定期查动脉血气分析(ABG),以便了解患者通气情况。一般情况下,常出现过度通气,碱过剩或蓄积等,必须根据情况降低患者通气量:如吸入氧浓度,保持pH值在正常范围、PaCO2:35~45 mm Hg。本组1例患者女,48岁,行二尖瓣转换术后住ICU,3 h后监测仪示:SatO2:<90%,ETCO2:>40%,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有干湿音,左侧尤甚。X线拍片提示纵隔胸膜撕裂、血气胸,马上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引出气体约200 ml及血性液体280 ml。患者呼吸明显改善,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SatO2:98%~100%,ETCO2:28%~30%,避免了严重并发症发生,使患者顺利康复。
2.2 呼吸道管理 心脏手术手患者多数循环、呼吸状态不稳定尤其体外循环后肺部分泌物增多,又因人工呼吸机可能导致肺部感染,患者的痰量会大大增加[2]。所以,呼吸道及时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改善肺部通气,维持心肺功能的重要措施。在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吸痰操作是最基本的一项护理技术,吸痰不及时或吸痰操作不当会造成诸多并发症,影响术后疗效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频繁或定时吸痰可导致不必要的气管黏膜损伤,造成患者不耐受和对抗,往往痰液较少,效果不明显及带来不必要的刺激。因此,机械通气期间护士应按照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每30 min 1次。听诊发现痰鸣音可以及时发现气道内的痰液蓄积,及时清理效果良好,可以作为最佳的吸痰指征[3]。吸痰前后充分给纯氧12 min是非常重要的程序,吸痰时间要短,控制在10~15 s,连续多次吸痰之间要充分地给纯氧吸入以增加氧的储备。吸痰前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吸痰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及口唇颜色,出现血压下降,SaO2<95%,心率增加,心律失常时,应立即停止吸痰,接通呼吸机并给予高浓度氧,并注意观察痰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2.3 呼吸道湿化
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要防止分泌物黏稠及形成痰痂,要加强气道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一般湿度为98%~99%,温度为31℃~33℃,这样能保持呼吸道黏膜纤毛的正常排除分泌物功能。术后痰液黏稠者,通过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以减少所道阻力。注意观察呼吸机湿化装置内水的存量,及时补水,绝对不允许无水加热,这样极易导致患者体内水分大量散失,并在呼吸道内形成痰痂,严重可致所道闭塞,引起患者窒息。
2.4 心理护理
ICU病房患者往往由于环境陌生,且气管插管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和痛苦,患者不能说话而感到恐惧和孤独。因此常有急躁或挫折等心理反应。此时要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如告诉患者拔管的时间,不能说话是暂时的、病情好转的结果等;及时捕捉交流的愿望与信息提示。机械通气者常常感到口干口渴。护士应当主动了解患者口干口渴所致的痛苦,并及时采取措施。要留心观察与分析患者眼睛、面部表情、口形和手势所表达的信息,可制作一些图片、词板或会话卡,关心体贴患者,同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沟通,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在些基础上给患
者以鼓励、安慰,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 体会
对于心脏直视手术手的机构勇气的患者,我们对其护理应从整体考虑,因此类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比例相对较高,有资料报道达到15%~60%[4]。所以对呼吸道的护理应做为重点,患者在行机械勇气的过程中,由于呼吸机使用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5],所以对患者的护理也应着重于为脱机做准备,一旦患者病情稳定,自主呼吸能力恢复应及时脱机,并及时拔除气管插管,减少气道暴露时间,达到减少肺部感染机会的目的。
除文中所列的各项护理措施外,血气监测、一般生命体征监测也不可缺少。文中所选患者除1例死于心力衰竭外,无一例出现严重呼吸道并发症,说明我们护理较为得当。
参考文献
1 郭加强,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7-100.
2 张会芝.呼吸衰竭者机械通气时适时吸痰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16.
3 缪争.气管切开患者适时吸痰的临床体会.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37
4 孙培吾,钟佛添,童文.实用心脏外科手册.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7.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噪声对病人焦虑心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选择90例非全身麻醉的手术病人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手术中减少噪声,白天控制在38 dB,夜间控制在20 dB,保持安静舒适和的手术环境;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焦虑水平和满意度。结果:手术后试验组病人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手术中的噪声,为病人建立一个安静的手术环境。
关键词 手术室;噪声;焦虑;护理干预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84
手术室噪声是指手术室中吵杂刺耳的声音,主要来自各种器械的报警声及电刀、吸引器的运行声音,易给病人带来不良刺激。从手术室满意度调查和病人的反馈显示,手术室噪声是病人对手术室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在我院全麻手术仅占40%,主要为硬膜外麻醉、颈丛麻醉、臂丛麻醉、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病人全程或间断处于清醒状态,手术间所产生的噪声会对病人产生焦虑的心理,随之发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的生理变化[1]。现将手术室噪声对病人焦虑心理的影响及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探讨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9月手术病人90例,男38例,女52例。年龄18~60岁。均为非全身麻醉手术病人,其中普外科45例 ,妇科20例,骨科25例。病人语言交流正常,无精神障碍。将90例病人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试验组手术室噪声控制在夜间20 dB,白天控制在38 dB。对照组对手术室声响未做任何干预。
1.3噪声测试Android手机下载噪声测试仪软件,对手术全过程进行噪声监测,测定结果按国际常用的dB-A为单位来分级[2]:10~40 dB为相当安静,40~80 dB为中等声响,80~100 dB为很响。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病人术前、术后焦虑发生情况。焦虑程度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该量表包括20个条目,总分为20~80分,SAS评分≥50分为焦虑,否则为无焦虑[2]。术后让患者填写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90分以上非常满意,60分以上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焦虑发生情况比较(表1)
2.2两组病人手术后满意度比较(表2)
3讨论
3.1噪声对病人的影响手术本身对病人导致强烈的应激反应,而噪声又给病人增添新的应激因素,产生多种潜在的不良影响[3],在噪声刺激下,病人首先产生情绪的改变,如焦虑、恐惧、愤怒等;可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降低,传导减弱致使机体反应迟钝;噪声还可导致病人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3.2手术室噪声来源
3.2.1人为噪声在手术中医护人员不注意保护安静的医疗环境,大声谈笑;进行实习生带教时的讲解,没有控制好音量;医护人员的脚步声;开关门声;搬挪凳子声,等等。
3.2.2非人为噪声电刀器械的声音;心电监护的声音及报警声;负压吸引器的响声;手机及电话的响声,空调、推车等产生的噪声,成为影响病人情绪的噪声来源,极易让病人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进而引起病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变化。
3.3干预对策
3.3.1保持手术室安静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避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以免病人会产生焦虑,担心医师不专心手术,对手术过程不利。对实习生的讲解尽量小声,必要时加手势表示,消除病人担心实习生业务不熟的顾虑。医护人员禁止带手机进入手术间,或者将手机调为震动,以免铃声引起病人焦虑。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进出手术间次数及频繁走动。
3.3.2对于手术室仪器、设备定期检查维修手术室推车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上油,减少推车产生的噪声;负压吸引器安装滑轮并随开随用;手术间的凳子有胶垫,减少移动时的响声。
3.3.3用音乐分散病人注意力音乐通过艺术感染力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以情导理,恢复心理平衡,分散其注意力,有助于病人的放松[4]。手术过程中不过避免的要用到一些仪器及检测设备,术前随访应向病人说明,在征得病人的同意后,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和欣赏水平,为其选择节奏缓慢、旋律优美的轻音乐或心经音乐进行播放,音量控制在40 dB以下,以舒缓手术室的紧张气氛,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
4结论
卫生部综合医疗管理标准(试行)规定,手术室噪声应不超过38 dB,否则会对人造成生理及心理的伤害[5]。因此手术室要保持白天不超过38 dB,夜间应低于20 dB为宜。
通过分析手术室噪声的来源,采取干预对策,保持手术室安静、舒适、柔和的环境,以减少病人的焦虑情绪,提高病人手术治疗的配合程度,有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完成,也有利于病人术后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蓝秋丽.手术室环境对病人生理心理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9):2395-2396.
[2]杨丽娟,朱兰芬,黎伟莲.手术室噪声对病人生理心理影响及护理[J].家庭护士,2008,6(5C):1332-1334.
[3]赵景芳.噪声污染对手术的影响及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84.
[4]周思萍,郑晓丽.音乐疗法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94.
[5]王金凤,田鹏,潘丽霞,等.噪音对手术病人的心理影响及干预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7):2401.
关键词:阑尾炎 围术期 护理干预 进展及趋势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071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058-0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率较高,大多需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措施是保障患者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1]。本文将探讨阑尾炎围术期护理干预研究进展及趋势,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 急性阑尾炎概述
阑尾是机体右下腹部细管状器官(盲肠末端),部分患者出现变异可发生于其他部位。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属于外科发病率最高的急腹症,其特点为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大多为中青年人群。研究表明,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下腹部固定性压痛或转移性疼痛,若未获得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将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2]。急性阑尾炎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部分患者由于出现手术禁忌症可给予保守治疗。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急性阑尾炎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2 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
2.1 术前。热情接待并讲解住院治疗注意事项及相关规章制度,带领患者熟悉院内及病房环境,消除其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保持温度及湿度适宜,定期对病房中物品、地面及空气消毒,尽量减少交叉感染发生率。讲解急性阑尾炎相关知识及手术治疗内容,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患者治疗,例举临床成功治疗案例,适当增强患者自信心[3]。进行各项手术准备工作,如手术所需器械及仪器、备皮、麻醉及突况抢救药物等。指导患者禁食禁饮,严密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积极干预原发疾病,待其生命体征稳定后方可实施手术治疗。术前及时补液以便维持患者体内水分、电解质以及酸碱度平衡,若出现腹胀应给予胃肠减压。
2.2 术中。根据患者实施麻醉方法不同,选择合适的摆放,术中原则应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方便医师进行操作,保障患者舒适度及手术安全性,尽量减少对呼吸系统影响,保持肢体未处于过度牵拉或压迫状态。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其进行处理,注意术中保暖。
2.3 术后。患者麻醉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等严重后果。严密监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告知其手术结果,改善其由于过度担忧手术疗效而出现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若患者发生休克则应立即取仰卧中凹位,将其下肢抬高(与身体保持20°夹角)、头部抬高(与身体保持15°夹角)[4]。给予必要的吸氧措施预防心律失常,提供音乐、书籍等物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术后待患者排气前应禁食禁饮,排气后第一天可少量饮水,第二天若患者无腹部不适感可适当进食流质食物,忌食牛奶、豆浆等高蛋白食物以防腹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更改进食状态(流质、半流质等)。术后采取各项措施预防并发症发生,如实施抗生素常规给药预防感染等。严密观察手术切口变化,及时更换敷料及引流袋,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主动询问患者围术期是否出现不适,并及时对症处理,尽量满足患者各项合理要求,提高其治疗疾病积极性。告知遵医嘱治疗重要性,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讲解良好生活习惯对疾病预后重要性,及时纠正患者以往不良生活习惯。
3 护理干预进展及趋势
随着急性阑尾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特殊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如妊娠期阑尾炎、艾滋病阑尾炎、老年阑尾炎等,因此应总结此类特殊阑尾炎患者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可靠参考价值。
3.1 妊娠期阑尾炎。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情况是患者处于妊娠期最常见的外科合并症之一,且此类合并症可发生于患者妊娠各个时期[5]。患者经临床手术治疗后易出现先兆流产情况,危及患者及胎儿生命安全。在孕早期的产妇可进行常规性肌肉注射黄体酮进行保胎治疗,孕中期的患者需进行硫酸镁静脉滴入进行止宫缩治疗(遵医嘱将25%硫酸镁溶于5%葡萄糖内进行静脉注射)。指导患者对正常宫缩引起的腹痛与阑尾炎腹痛进行准确区分,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干预。围术期应保证供氧充分以免胎儿受损,应同时进行孕妇及胎儿生命体征监测[6]。术后若需给药预防并发症应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相关药物。
3.2 艾滋病阑尾炎。艾滋病,简称AIDS,属于临床传染病的一种,其发病原因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母婴传播以及血液传播等。研究表明,艾滋病可引起患者食欲下降,因此大多数艾滋病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状况[7,8]。临床护理人员待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且可正常进食后,应给予针对性的饮食指导。艾滋病患者进食应以少食多餐为主,食用富含维生素、低脂、高蛋白、易消化以及高热量食物,并适当进纤维素防止便秘。必要情况下可对患者给予静脉输液补充营养物质,加强口腔护理保健,防止出现口腔溃疡影响患者食欲。由于艾滋病传播途径较为特殊,患者大多具有自卑、怕周围人笑话等负面心理情绪,因此排斥临床治疗与护理,依从性较差。护理过程应主动热情,消除患者上述不良情绪,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指导家属对其进行必要鼓励,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3.3 老年阑尾炎。研究表明,虽然急性阑尾炎疾病好发于中青年,但少数老年患者仍可出现此类疾病[9]。由于老年人群身体机能下降,且自身感受迟钝,无法及时主诉异常情况,因此常发生严重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主动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适,并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各类并发症,语言应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态度温和。术中尽量减少不必要部位暴露于空气中,以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等异常情况。必要时可根据患者实际心理特征及临床表现于术后给予暗示性止痛药物[10]。使用各类预防并发症药物(如抗生素等)应适当减少给药剂量。手术前后积极干预其各类原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4 小结
综上所述,根据阑尾炎患者实际情况,护理人员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其护理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成文,宋希江,胡明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47例治疗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
[2] 李华芹,肖红岩,安慧玲.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18):2875-2876
[3] 杨志明,胡帮红,辛毅,等.改良麦氏切口在阑尾炎误诊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1):1913
[4] 陈德铭.临床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2):60-61
[5] 高峰.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3(7):97
[6] 简艳军,黄益珍.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313-314
[7] 王占英.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艾滋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0):153
[8] 王巧丽.艾滋病合并阑尾炎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312-313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手术室),河南洛阳 471002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于骨折手术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3年12月来该院实施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该次研究的需求,选取90例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后护理前后抑郁评分情况以及焦虑评分情况,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所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7.8%,二者所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通过该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对于骨折手术患者采取集中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以及推广。
[
关键词 ] 心理;集中护理管理模式;焦虑;抑郁; 骨折;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3(a)-0101-02
Focus on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Patients With Fracture Surgery Impact Analysis
WANG Xiuping
Henan luoyang bonesetting hospital(Henan province orthopedics hospital operating room),Luoyang,Henan Province,471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oncentration of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for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fracture surgery patients.Methods Collected on June 6,2012-December 2013 to our hospital fracture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study selected 90 cases as the study object,and random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45) and group (n=45),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take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focus group patients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of nursing management,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depression score after observing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anxiety score,mor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Results Nursing sco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before grading contras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nursing,the team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scores and anxiety score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have saved,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eam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was 93.3%,control group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77.8%,the difference is obvious,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s that for fracture surgery patients taking focused nursing management mode,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mprov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further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promote the patient´s rehabilitation,is worth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Focus on nursing management mode;Anxiety; Depression;Fracture;Surgery
[作者简介] 王秀萍(1972-),女,洛阳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
经调查研究发现,伴随着意外事故发生率的不断上升,在临床中外科手术所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骨科手术[1]。在临床骨科手术实践中,大部分患者对于手术都会产生恐惧感,由于害怕手术而产生一系列负性情绪,比如焦虑或者不安等,导致机体出现应激反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手术效果,鉴于此,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临床中需要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予以其人文关怀,讲解有关手术方面的知识,使患者对于手术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减轻和缓解患者恐惧、紧张、焦虑或者不安等负性心理,使手术得以顺利地实施并完成[2-3]。在该次研究中,选取了2012年6月—2013年12月间该院实施骨折手术的90例患者,基于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了对照组与研究组,每一组病例数均为4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取了集中护理管理模式,从护理情况来看,所获效果显著且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来该院实施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该次研究的需求,选取90例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90例患者分为病例数各为45例的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在20~63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43.3±4.7)岁,有8例患者为肱骨骨折,5例患者为跟骨骨折,12例患者为肋骨骨折,13例患者为胫骨骨折,7例患者为股骨干骨折;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18~64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44.5±4.5)岁,有6例患者为肱骨骨折,4例患者为跟骨骨折,15患者为肋骨骨折,12例患者为胫骨骨折,8例患者为股骨干骨折。两组患者在手术类型、性别构成、骨折位置以及年龄分布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实施 护理管理,其主要如下:①手术前1 d对患者进行访视,及时了解并掌握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其基本情况,缓解并消除患者对于手术所存恐惧感以及紧张感,使其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手术;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和患者一同分析产生焦虑、不安的原因,尽量消除各种引起负性心理的因素,同时对于患者所提问题应予以积极、明确且有效的信息,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正确引导患者正视伤残问题,将负性心理对于身心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告知患者。②为患者创建一个无刺激且安静的环境,限制患者和存在负性心理的亲友或者患者接触,允许患者哭泣以消除其肌肉紧张。手术当天将患者接入至手术室后,于人文关怀下实施麻醉,对于患者的合作以及进步应予以相应的鼓励以及肯定。手术完成后应告知其手术已顺利完成。③手术后,借助于电视或者播放音乐等方式来分散或者转移患者注意力,将患者集中起来实施闭目和压紧舌头,同时将嘴唇闭紧,使注意力集中于头部,紧接着指导患者将牙关松开,松弛肌肉,此外还可指导患者实施胸腹放松,借助于这些方法对患者呼吸进行合理调整,以此有效缓解和减轻其不良心理。④手术完成后还应加强回访工作的实施,对患者切口愈合、患肢血运以及饮食情况等进行详细地询问,及时解答患者所存疑虑,针对患者具体情况予以健康指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前后抑郁评分情况和焦虑评分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借助于自制调查问卷表来调查患者满意情况,着重从医疗专业技术水平以及临床护理服务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分数超过90分表示满意,分数在60~89分之间表示基本满意,分数低于60则表示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在该次的实验数据中采用的是spss 19.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管理前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如表2所示,表1和表2中的数据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可知,护理管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护理管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所谓骨折就是指骨结构连续性部分断裂或者完全断裂,导致骨折的原因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以及积累性劳损,其中直接暴力是指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位置造成该位置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间接暴力是指间接暴力作用的时候经纵向传导、扭转或者杠杆作用导致远处出现骨折,比如于高处跌落时足部着地,由于重力关系导致躯干向前屈曲,造成胸腰脊柱交界位置椎体出现爆裂骨折或者压缩性骨折;积累性劳损是指长期、轻微以及反复的直接损伤或者间接损伤造成肢体某特定位置发生骨折,又叫做疲劳骨折,比如远距离行走所引起的骨折[4-6]。骨折事件的发生通常都比较突然,因创伤和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会给患者心理产生一定的压力,再加上对于手术治疗不是很了解,存在着恐惧和不安的心理,因此很容易使患者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导致其出现抑郁或者焦虑等负性情绪,如失眠多梦、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出汗或者心慌等,继而进一步影响手术效果,延缓患者康复的速度,严重时还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7-8]。对此,对于骨折手术患者,除了要采取合理且科学的治疗方案外,还需加强护理工作,针对患者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此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治疗效果。
从该次研究结果来看,对于骨折手术患者采取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理管理工作,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情况,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推动其身体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
参考文献]
[1] 周小芳.一体化护理对局部麻醉术患者心理及疼痛应激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6):140-141,144.
[2] 赵会景,刘学芳,侯金玲,等.手术室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4):166,168.
[3] 赵逢玲,冯艳秋,赵曰云,等.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择期手术患者应激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0):1165-1168.
[4] 陈捷,邱赛琴,崔志丹,等.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在脑科显微手术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607-1609.
[5] 左昕,彭李,杨安强,等.不同心理弹性个体急性应激时心率变异性的特征及变化[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4):345-347.
[6] 张爱华,刘晓虹.心理弹性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创伤护理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28-730.
[7] 黄洁影.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病人心理、生理应激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17):122-123.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手术室; 行为; 满意度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模式的建立,人性化护理也逐渐被应用到医疗服务,其将文化的、精神的、情感的服务融入并渗透到护理工作中[1],笔者就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内的应用价值和意义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64例研究对象,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每组各32例;观察组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7.6岁,男20例,女12例;对照组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7.1岁,男18例,女1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均行建立静脉通道等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加用如下人性化护理。
1.2.1 术前人性化护理 术前,护士要充分、详细的了解患者情况及是否有合并症,准确评估各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耐心、细致的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过程、手术室环境、麻醉、术中禁忌等相关知识;良好的同患者交流,深入了解其内心想法,准确把握患者心理,同时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医生,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护士认真清点手术器械,仔细检查各种设备参数是否设置在手术要求范围,性能是否完好,并做好各项术中抢救准备工作,以便及时、准确的应对术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1.2.2 术中人性化护理 护士将手术室内温度、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一般手术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 ℃,湿度为55%左右;依据患者情况给予适当的盖被,详细核对患者一般信息,包括有性别、年龄、姓名、床号、麻醉方法及手术名称等;术中,要对患者身体隐私部分给予适当遮挡;态度温和的嘱咐、指导患者进行有效术中配合,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巡回护士术中要陪伴患者左右,注意和患者交流沟通,语气亲切,给予患者关爱眼神,切忌语气及态度强硬,以利于患者建立良好情绪;护士注意严格消毒,术中冲洗要使用温盐水,以增加患者舒适度;护士技术操作需熟练、正确,熟悉各种手术器械,并可快、稳、准的迅速传递,术中要避免器械碰撞,以降低对患者的刺激;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术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手术结束时,对已经清醒的患者告知其手术已结束,并详细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
1.2.3 术后人性化护理 对于行全麻术患者,手术结束后,于其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恢复后方可将其送回病房;术后2 h行术后随访,同时告知家属及患者手术很顺利,使得患者恐惧等心理得到缓解,以利于其术后康复,认真审视患者术中进行固定的部位情况,是否有循环障碍及神经压迫情况。
1.3 满意度评分 发放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患者给予回答后,回收问卷,统计满意度总分数;本次共发放64份问卷,回收64份,回收率100%。问卷设计见表1。
1.4 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定标准 总评分超过90分者为优,80~90分者为好,70~60分者为尚可,低于60分者为差。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分析均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后,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有效得到缓解,术中、术后同医生配合均良好,观察组在负面心理缓解程度及同医生配合度要好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护理学也日益完善和进步[2],护理工作在临床中越来越被予以重视,而手术室作为一个重要医疗科室,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技术更是有极高要求[3]。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通过手术室护士温馨、细致的人性化服务,使得患者对手术产生的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得到了有效缓解,部分患者由不配合而变为主动配合医师完成手术过程;由于护士和患者亲切接近和沟通,促进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感情交流,从而建立了良好护患关系,最终使得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到提高,而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出,行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赵萍,谢凌云.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09,8(1):407.
[2] 孙宁.人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4(24):264-265.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心理状态
Effect of Humanized Management Mode in Improving the Working Self-efficacy and Mentality of Nurses in Operating Room/HUANG Yu-p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20):078-079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management mode in improving the working self-efficacy and mental state of nursing staff in operation room.Method:38 nurses in operation room from February 2011 to June 201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9 cases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other 19 cases of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manag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anaged with humanized management mode,and then the two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evaluated with GSES score and Zung score before the management and at 2nd and 4th week after the management,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s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t the corresponding time.Result:The GSES score and Zung score evaluation results of observation group at 2nd and 4th week after the management were respective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t 2nd and 4th week after the management,there were al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Key words】Humanized management mode;Nursing staff in operation room;Working self-efficacy;Mental state
First-author’s address:Midi Staff Hospital of Pangang,Panzhihua 61702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20.039
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且较多工作不仅具有高重复性,且常有应急事件的发生,而这些对于护理人员的身心均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不仅影响到护理的工作积极性,且对其心理方面造成的压力也较大,而这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极为不利[1]。本文中笔者就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1年2月-2012年6月3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19名和观察组19名。对照组男1名,女18名,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30.6±5.2)岁,护龄1.0~18.5年,平均护龄(7.6±0.8)年,职称:护士5名,初级护师9名,主管护师5名。观察组男1名,女18名,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30.4±5.4)岁,护龄1.0~18.9年,平均护龄(7.8±0.7)年,职称:护士5名,初级护师9名,主管护师5名。两组护理人员的个人基本情况及工作相关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的19名手术室护理人员按照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流程进行管理,主要为根据实际工作进行排班及工作岗位的安排,并根据护理人员的特长及需求进行相应的工作细节的调整等。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
随着外科诊疗技术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通过手术达到治愈的目的。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实施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性对于患者、医生来说都非常重要[1]。在手术室所有不安全因素中,最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来自于护理安全。因此,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因素直接关乎手术能否顺利实施、患者的手术效果等。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手术室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手术室工作本身具有技术性强、节奏快、操作繁琐、任务重、时间长等特点,再加上外科手术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引进和应用,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护理工作的不安全性[2]。如何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通过改善护患矛盾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等是手术室护理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院护理部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定期专业理论和操作考核、提高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制订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等措施来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发生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作为本次研究资料,共82例。这些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器械和药品准备不足、护患沟通不充分、对患者病史掌握不全、护理技术操作错误、器械管理不仔细、无菌操作观念差、病理标本管理不当等。
2方法
对近两年来我院所发生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入手详细地分析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描术统计学分析。
4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中,以对患者病史掌握不充分、护理技术操作错误、无菌操作观念差、手术器械管理不仔细的发生率最高.
5讨论
针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原因,我院护理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这类事件的发生率。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加强业务培训
器械和药品准备不足、护理技术操作错误、无菌操作观念差等都与护理人员本身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护理操作技能差等有关[3]。针对这一点,护理部采取以下措施:(1)以老带新。首先从每年新来护理人员中选拔出优秀的护士进入手术室,然后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对其进行一对一带教,带教成绩作为带教护士的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对于带教结束考核不合格的新来人员,要调离手术室。(2)加强新技术学习。对于临床上引入的新技术、新方法,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分批进行培训,培训结束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不得参加相关手术。(3)定期考核。每1~2周对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1次护理技能考核,对于2次考核不合格者暂停或调离手术室工作。
5.2加强安全教育和人文教育
通过对以往手术室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导致的严重后果的讲解,以及在平常护理中一旦发生不安全事件都要严肃处理等来提高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在全体护理人员中加强“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团队意识”宣传来提高其人文素养[4]。
5.3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
手术器械和药品准备不足、无菌观念差、手术器械管理不仔细等除了与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有关外,也与其工作态度、工作责任感有很大的关系。完善手术室规章制度是杜绝护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使其养成遵章行事的好习惯[5]。
5.4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
护患沟通不够、对患者病史掌握不充分等也与手术室工作节奏快、工作重、压力大等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要适当增加手术室护理人员人数,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休息好、心情愉快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另外,要不断改善手术室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伤害。
5.5制订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
将护理人员的工资、奖金、职称晋升等与其平时考核结合在一起,不但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维护医院荣誉等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对护理人员自己一种很好的保护。综上所述,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实施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性对于患者、医生来说都非常的重要。通过对医院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认真分析,然后针对发生原因采取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和人文教育、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制订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够不断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刘玲 单位:南阳市中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57-60.
[2]朱林萍.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30):108-109.
[3]古建燕.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安全管理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5,13(10):884-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