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

第1篇: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 规范; 村财乡管; 核算

国家财政部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在新疆巴州乡镇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施。为配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旧会计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笔者对全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从业人员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摸底,并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对77个乡镇384个行政村的563名村级会计人员进行了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集中培训。通过培训、考试,提高了乡村财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按照自治区的规定,对经考试合格的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443名村级财务人员颁发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保障了全州农村财务核算的顺利开展。

一、新旧《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衔接顺利,过渡平稳

2008年8月,巴州财政部门组织人员对库尔勒、尉犁、和静、和硕、博湖等县的7个乡镇进行了调研,从2005年起,这7个乡镇所属村级财务已经100%委托乡农经部门进行核算;县财政、乡财局和农经局的同志提供的材料表明:全县其他各村集体经济财务也已经在不同年份全部由乡农经站统一、核算。

乡农经站财务岗位基本设置总会计1名、会计1名、电算化维护人员1名(采取电算化核算的乡镇);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到位,移交手续清晰,会计档案管理规范,上岗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以前年度提高,会计账户设置合理,科目使用规范,制定和建立了财务制度,能够满足村级财务核算的管理需要。各村彻底杜绝了包包账、箱箱账、白条入账的现象。各村村民按照本村的人口、经济业务规模大小,推举5-7名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村里的一切支出必须通过理财小组审核、签章,各乡农经站对被的村级集体经济各类收支能够及时张榜公布,被访的村民都能对村里的支出说上一二,对村里的民主理财、支出和村务公开比较满意。

各县、乡、村正在依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农经发〔2008〕4号)文件精神,积极规范乡级农经部门记账业务。

在调研中发现,各核算单位使用的电算化软件统一使用由青岛太阳软件公司开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版本的电算化软件,该电算化软件基本能满足村集体经济组织核算的需要,也能核算国家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进行核算的需要。该核算软件操作简单,便于学习掌握,全州村级核算统一配备同一套软件便于软件供应商统一培训和售后服务,缺点是无法用一套软件同时核算乡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

电算化软件的配备、普及使用程度各县也不均衡,主要原因在于各县、乡农经部门的重视程度以及该县、乡财政的状况不同。在调研时发现,和静县、尉犁县的乡镇农经部门会计人员仍在通过手工记账、算账。

为了全面了解全州农村财会人员的情况,我州向各县发放调查表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全州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机构目前在岗会计人员249名,持证人员200人,占80.32%,无证人员49名,占19.68%;无证人员主要为村级出纳、报账员。无证人员主要分布在偏远的山区、荒漠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村,无证会计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低,基本不懂汉语言,个别村仍存在着一任村委会班子一任财务人员的现象,更换、变动会计人员比较频繁;无证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知识主要靠乡农经部门的财务人员临时现教、现学、现用,有会计专业知识和学历的会计人员没人愿去这种状况的村里工作。

二、当前管理和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村级账务核算内容不全面

村级核算,应当全面反映村级经济活动的全部经济内容,包括村集体收入、“一事一议资金”、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

通过调查,实际情况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除个别年度划归村级核算、支付外,目前统一由乡财政所负责核算、支付。这种人为分割的核算体制,一是无法满足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审计要求;二是无法体现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对村级的关怀力度。

(二)继续加强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关怀和帮助力度,加大在职教育力度,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调研中,广大会计人员普遍诉求自己会计专业知识不足,会计基础工作知识不足;在会计电算化核算下,农村难以配备微机专业维护人员、电算化软件维护人员。会计人员只有边干边学,目前在岗的会计人员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微机知识、微机维护、电算化软件维护知识严重缺乏,既渴求扩大知识面,更要求解决现实会计工作当中因知识不足而存在的许多棘手的难题。

对农村会计的业务培训,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和农业农经部门主要应侧重于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主要以基础知识、会计基础规范、会计电算化规范、财务制度、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为主。

(三)加强规范农村会计基础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核算的信息质量。通过调查,大多数核算机构基础工作良好,但个别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亟需改进。

巴州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别是偏远农牧区,主要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村级出纳人员、报账人员长期仍将以当地少数民族人员为主。从目前的调查来看,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务人员,汉语言文字、语言表述、沟通能力较差,会计业务知识相对不高,在账簿启用、文字书写、科目应用、经济业务活动的账务处理、职业判断能力方面明显不足。

被调查的乡镇,村级财务大都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其中4个财务人员素质较高的乡镇,财务制度制定得相对完备;个别乡镇仍存在财务制度简单罗列几个岗位责任制了事,存在支出报销单据粘贴不平整,没有经办人签字,没有会计人员审核签字,单据分项支出内容、单据份数都没有填写;账簿使用存在随意性,总账使用活页账本,没有启用单位名称,没加盖启用章;财务主管、会计都没有签字、盖章,普遍没有缴纳印花税;会计科目名称使用不规范,存在随意性。比如制度规定科目为“应付福利费”,实际被改为“福利费”,“银行存款”被改为“银行”或“银行存”等;账户余额存在跨年度不结转,账户没有月结、季结、年结;发生记录书写错误,没按纠错规定采用“红线法”划一道红线更正,而是直接用“蓝笔”划二道线;凭证装订不符合《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

个别村存在将“一事一议资金”单独开户,单独建账,单独核算,违反了《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调查组当场提出了批评,要求立即更正,并要求县级财政事后进行监督检查。

(四)加紧制定和出台《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确保农村经济核算安全、完整

2006年,农业部发文提出将制定《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要求各级农经管理部门据此建立和规范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但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仍未正式出台。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的建立只能由会计人员依据其他会计制度、核算要求和经验探索建立。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显而易见。

三、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促进村级记账健康发展

(一)立足当前,规范农村村集体经济会计核算队伍

当前,农村乡镇正在积极推行“村财乡管村用”改革,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农经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财政所根据改革进度,目前是集中核算乡镇级财务收支。根据实际,建议现阶段我州应采取乡财政所和乡农经站并存,共同完成乡、村财务核算的方式,随着乡镇管理体制的推进,适时提出将农经站划并到财政所集中核算,这样既可减少人员,又可统一管理村级核算。

自从国家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各乡农税所(财政所)工作人员从过去的收农牧业税,转为为农村服务、核算转变;这些同志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少数民族人员比例大,收税是专家、是内行,在会计核算工作方面,是新手,需要重新学习。

农经部门长期从事农村财务管理和核算,有一批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财会队伍,一些农经站从1993年就开始为村级财务记账;在调研中,这些单位的会计人员素质较高、制度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规范。

建议“村财乡管”目前仍由农经部门管理、记账;财政部门待条件成熟时将核算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直接拨付给行政村,由农经部门统一核算。

鉴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下一步改革将到乡一级,财政所同志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建议财政所和农经站两个部门仍保持现状,待时机成熟再考虑划并事宜。

(二)积极从法律方面探索乡级财政、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权限

乡财政所、农经站目前是依据中央《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开展村财账务工作的,是遵从改革阶段的行政规定。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中国法制化建设正在步入正轨,村级账务机构也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记账管理办法》进行规范审批和管理。只有通过规范的“记账”许可的申请和批准,或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三章第十五条之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之规定,通过修订《农业法》、《会计法》、《记账管理办法》的相应条款授予乡级核算机构法定记账权限,村级账务的核算才能符合法律规范,才能真正体现村民权益,保障机构合法运行。

2009年7月6日,在笔者修改此文时,获知新疆首届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培训班在博湖县本布图镇开班,该培训班包括汉、维、蒙、回等民族的114名学员参加培训,参加人员主要为会计人员,乡镇干部、村委会干部、村民理财小组人员。新疆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校长吴解铭亲自指导,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货币资金管理、家电下乡、会计委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农村综合改革、三项资金管理等涉农政策、业务。

期望国家能够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不断将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中国农村的每一个村落,惠及各族农民兄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S].199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S].1993.

[3] 财政部.记账管理办法[S].

[4] 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S].2005.

[5] 农业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S].

[6]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S].2008.

第2篇: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根据农秘〔20*〕41号《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现将我镇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宣传贯彻情况

20*年6月4日,在政府三楼会议室举办了由区农委、司法局等部门人员授课的,镇分管“三农”、土地工作领导、农经站、司法所全体成员;农技站、林业站、土地所负责人;各村委会主任及分管土地工作的领导参加的农业“两法”培训班。共发放《农村土地承包法》问题解答宣传材料3300余份。

二、延长土地承包期后续完善工作情况

我镇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年已全面完成,共发放“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964份,并建立了村、镇、区三级农村土地承包档案。自*年农村土地二轮延包以来,有近1/3的农户(626)的延包土地发生了变更,二轮延包土地已被全部征占用的农户约占二轮延包户的12%(227户)。现已收回“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76份(有部分农户承包经营权证已遗失毁损),占应收回总数的34%。二轮延包以来,共征占用面积300余亩,近占二轮延包面积的1/4。

三、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情况

农村土地责任制到户时,多数村民组原始资料不齐全,内容不完整,农户三面地界不够明确,尤其是林山四至无明显的标志性界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管理人员的频繁变动,土地承包档案管理不健全等现象普遍存在,给解决由地界所引发的纠纷带来了难度。因高速公路、非农建设等征用农地并引发的系列纠纷也较频繁。20*年我镇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共发生47起,已协商调解处理纠纷43起,占91.5%,。20*年上半年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基本上未发生,情况较好。

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流转情况

我镇种植大户、规模经营化水平不高,“小而全”是我镇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特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的农户较少,流转的形式以季节性代耕或土地地块互换为主,未引发和发现因土地流转而出现的矛盾纠纷现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前提下,应切实加强其规范管理。

第3篇: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社区财务历来是广大居民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强化社区财务审计,关系着社区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就社区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社区及居民小组;财务审计;存在问题;原因;建议

为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行为,强化社区财务管理,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集体经济利益。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社区及居民小组财务审计应注意的问题、原因和建议。

1农村财务审计的内容

1.1社区及居民小组收入审计社区及居民小组收入包括:发包及上缴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它收入。收入审计的内容是:各项收入是否足额入账;入账是否及时、有无侵占、挪用、拉用集体资金情况;是否严格使用收款票据,有无票据丢失现象;是否存在坐收坐支现象;审查上级补助收入是否准确及时入账;审查合同签订程序,审查承包合同是否合理;审计其它收入的真实性等。

1.2社区及居民小组支出审计社区及居民小组支出包括:人员工资、各种误工支出、各种奖励支出、招待费支出、其它支出。支出审计的内容是:支出凭证是否完善,有无经手人,审批是否完善;审计财务支出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审计项目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有无侵占、挪用。

1.3社区及居民小组资产负债审计主要审计集体资产的产权是否清晰,资产增减情况,台账登记资产情况,帐实是否相符,核实社区及居民小组的欠款、借款,查清债权、债务。

1.4农村公益事业工程建设审计检查农村公益事业工程建设中,是否严格按《社会公益事业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管理。农村公益事业工程建设的审计内容是:工程实施方案是否通过“四议两公开”表决通过;是否进行工程招(邀)标;是否按工程合同支付工程款;是否随意变更工程设计或超出预算施工;是否按规定进行审计;是否按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监理;工程竣工是否按程序进行验收。

2审计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2.1会计制度执行不严,审批程序不完善主要问题是:坐收坐支,白条抵库,不按规定结清帐务;个别社区规定金额以上支出无审批表;部分社区、小组单子审批不全,无居委会或居民小组审批;资金管理不到位,审批金额与实付金额不相符;上级部门配给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完善,没有进行帐务处理;会计科目设置没有按照规定执行。

2.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主要问题是:票据管理不严,个别社区使用自制票据,没有按规定使用统一票据;无正式发票、无经办人签字;帐户设立过多,存在多头收支,不利于监督和管理;预领款无任何审批手续,挂账时间过长;部分工程款无发票,个别小组出现税款由小组支付;办理业务租车费车票无签章;部分小组误工名册签名不全,或存在多人误工一人签名;部分购买办公用品、礼品单子没有明细清单,无发票;有的社区、小组直接用明细清单记帐;伙食费单子不规范,管理不严格;财务档案管理不健全,个别工程没有施工合同及工程结算表。

3问题存在的原因

1)社区、小组责人对国家财经政策、法律法规学习不够,缺乏遵纪守法的自觉性;2)财务人员会计基础薄弱、业务素质偏低,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3)换届选举对财务人员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是有的因刚选出来的财务人员开始上岗时工作积极认真,虚心好学,业务进步快,但到后期怕坚持原则得罪人多了,以后选票可能成了问题,从而思想上放松学习,工作也马虎了事。

4建议

4.1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村干部财务管理意识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着力解决制度不健全、民主理财观念不强的问题。要切实加强对村干部和财会人员的党性教育,财经管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基层干部的守法意识,切实做到按章办事,减少和杜绝违法违纪行为。

4.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一要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规定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要求,在资产、收支往来票据,科目账户设置,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做到规范管理。二要严格遵照各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和农业主管部门出台的财务管理制度,尤其是“镇管村、组”的财务管理制度、审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要求,同时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如内部控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和预决算制度等,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独立核算、民主理财、规范管理。三要规范财务处理流程。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各项开支,做到票据规范,外来凭证是正规发票,自制凭证统一使用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款专用发票,付款凭证使用工资花名册,会议报销花名册,差旅费报销花名册;手续齐全,单据上必须注明用途并有经手人签字和负责人审批签字;四要切实加强对村级“四议四公开”等相关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工程项目的管理规范.

4.3完善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加强审计监督一是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地点,管理及效益要逐一规范。财务公开应当及时,做到每季度公开一次财务收支情况,年终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民政救助资金使用等情况。二是落实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三是严明财经纪律,严格责任追究,对村级继续违规举债、财务不公开、报账及交接不及时、村级收入不能全部纳入管理、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非生产性支出超标、不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现象和行为,一经发现查实后,进行严肃处理。

4.4化解历年债务,发展农村经济一是对村集体债务进行彻底清查,并根据其形成原因进行分类处置,进一步理清村级债务的规模、种类、分布。二是建立化解乡村债务的长效机制,盘活现有集体存量资金和资源,多方筹集,采取清收债权、资产抵债、划转消减债务还债、发展集体经济还债、核销减债等多种形式和办法逐步化解债务,为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三是规范村级经济管理行为,从源头上防治新的乡村基债务发生。建立新债责任追究制度和乡村干部离任债务审计制度,对违反规定造成新的债务的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和数额大小,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并追究其经济责任。

参考文献

[1]王晓白.村(社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现代审计,2011(,6):74-75.

第4篇: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自农村中心成立以来以落实机构改革任务、村级网格化管理、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农民合作社建设、农村“三资”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为中心,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完成中心机构改革工作任务

按照区委公益事业单位调整目标,全面完成了农村中心职能配置、内设机构设立、人员编制调整、固定资产划拨、办公地点整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办理、银行账户和社保账户设立等工作。紧紧围绕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这个目标,以完善管理制度,狠抓内部管理为突破口,认真研究制定了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值班制度、印章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公务出行管理办法、公文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确保中心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形成用制度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

2.全力推动村级网格化管理工作

农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区农委、区委农办相关文件要求,12月初制定印发了《静海区村级网格化管理信息统计表》,组织各乡镇开展村庄三级网格员确定和网格划分工作。到目前为止18乡镇383个行政村,选定一级网格长383名,二级网格员1498名,三级网格员11540名(另配备党员7199名),农村网格化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深入静海镇、蔡公庄镇、西翟庄镇等多个乡镇的村庄走访调研,推动村级网格化管理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的《村级网格管理考核细则》(初稿),现已报送区委农办审定。12月28日会同区网格化管理中心,对各乡镇政府辖区内行政村的村级网格电子地图划分工作进行了培训,目前各乡镇正在全力推动落实。

3.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

按照区委“一个试点、一个方案、一个专班”的要求,农村中心配合区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专班积极开展宅基地摸底调查工作,目前,先期确定的6个试点村已制定出了初步实施方案,并成立相应工作专班。根据试点村调研情况,形成了《静海区宅基地改革试点村调研情况汇总表》,起草了《静海区宅基地改革试点村情况报告》、《静海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所有权管理暂行办法》、《静海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资格权管理暂行办法》和《宅基地管理系统设计需求》等初步文稿,制定了《静海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所有权管理办法》(暂行)等10个管理办法,并分别向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乡镇村征求意见。

4.协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配合区农委开展村庄污水处理项目督查,成立了3个专项督查组,由中心分管领导带队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分别对中旺镇等7个乡镇的9个村庄开展督查工作。通过与乡镇、村、施工方对接,协调解决各方问题、困难,圆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任务。

农村中心联合区帮扶办成立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基础设施建设缺口资金专项核查小组,对工程中的水泥路面硬化、里巷红砖硬化、面包砖硬化、修葺护坡、健身广场、环村植树等项目进行实地测量、验收,目前已开展了对13个乡镇43个村的缺口资金项目核查工作。

5.认真落实合作社和农村“三资”工作

2020年农业合作社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共有1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1家;市级合作社3家;普通合作社7家。

第5篇: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实践证明,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利的基础上,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把村级财务委托乡镇(街道)统一核算和监督,是新形势下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有效方式,对于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与监督、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村级债务增加、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和经验呢?

一、加强财经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经人员素质

我街办针对新形势下农村经营管理的特点,转变思维方式、管理方法和工作作风,结合目前街办村两级财经队伍现状,把对街道村两级财经人员的业务培训作为农经管理工作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农经管理工作的全过程。2007年在市经管局的精心安排下,我街办78个村及财经统计站6名干部全部进行了系统培训,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阳光村务‘星期一集中办公制度”、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村级“一事一议”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与仲裁、农村会计学基础及会计电算化操作规程等。通过培训,参训人员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也都学会了熟练操作微机。

财经统计站工作人员能够熟练运用电算化软件处理财务,村会计能够通过远程教育设施开展农业病虫害咨询、大棚菜价格查询等,为广大村民、蒜薹贮存户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提供了方便,为农业信息化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培训,提高了街办村两级经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了农经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了一支工作责任心强、勇于开拓进取的农经干部队伍,适应了新形势下农经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农经执法水平

为提高农经执法水平,应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山东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规定》等法律、法规,在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上下工夫,建立起四项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农经岗位责任制度。要制定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岗位和执法责任制,明确岗位执法责任。

二是建立日常工作规章制度。制定一整套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管理的执法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

三是建立准确及时的信息反馈制度。根据涉及农经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到事发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快速预测和发现问题苗头,及早向党工委、街道办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四是实施“阳光星期一”集中办公制度和村级事务契约化,提高政务透明度。

我街办实行“阳光村务星期一”集中办公制度,每逢星期一,各村村两委成员、两个议事会成员都按时在村委办公室集中办公议事,把各村应该公开的事项如村务收支、土地承包、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等纳人议事日程,扩大了村级民主,深化了村务公开,提高了村干部的办事效率,能够及时化解有关农经不安定因素的各类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级制订并规范实施了村级所有重要事务必须实行民主决策的契约化制度:即所有招标项目和村级承包合同、土地调整和经营活动必须签订正式合同,并在合同签订后三日内报街道财经统计站备案存档。通过村级事务契约化,我街办把大量可能诱发于群矛盾和纠纷的村级事务,用契约化形式约定下来,增慢了于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三、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继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引进发展龙头企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升标准化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依托区位交通、农业基础等优势,吸引了瑞士先正达、荷兰安莎、以色列泽文、北京欧阁等2O多家国内外知名农业公司纷纷落户。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资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以蔬菜、种子、食用菌等农业一条龙型经济为重点,摸清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积极谋划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抓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联接龙头企业、市场的纽带,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载体,也是加快龙型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组织形式,今年要重点抓好我省确定的2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第6篇: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农村财务;会计管理

1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现状

1.1农村领导干部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识淡薄

很多农村领导干部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认知,对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真正重视程度不够,研究的不够,落实的不够。对财务会计管理的认知只停留在一个记流水账的概念上。忽略了财务会计管理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服务、内控、管理职能。大部分领导干部平不要求按月、按季度统报财务报表,也不要求对财务数据、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从而忽视通过分析来查找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2农村财务会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参差不齐,人员配备滞后

农村财会人员的财经法纪观念不强、对新会计制度不熟悉,业务素质较低,财务基础工作薄弱。不认真执行财务制度。会计帐簿设计不规范,会计核算方法也比较混乱,根本无法真切地反映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情况。对财会人员的考核培训不到位,缺乏考核管理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使部分财会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及时更新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在一些经济落后的村,甚至都没有配备专职财会人员,村支书既是会计又是出纳。

1.3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监督

有些村没有根据国家财经法规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的虽有制度,但没有落实;很多村子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乡镇没有专门的监督部门,职能部门的监督缺乏强硬手段,导致农村的财务管理混乱。村民的监督缺失,财务管理缺乏第三方监督,随意现象严重。这必然导致农村资金在没有第三方的监督下自然流失,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损失。

1.4农村财务公开形式化,公开的内容过于笼统

虽然国家对农村已经推行了财务公开制度,很多地方也在村团设有财务公开栏,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公开的内容含混笼统,只做表面工作;要么直接不公开,有村民问到了,含糊公开一下。这就使得农村财务公开名不副实,没有达到国家推行财务公开制度的作用。

1.5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混乱滞后

农村财务管理的模式先后出现了财务集中收付制、村财村管制、村级财务委托乡镇代管制、农村会计委派制等多样形式。国家之前主要推行的是村级财务委托乡镇代管制,也就是我们说的“村帐乡(镇)代管”,这些不同的模式在不同地区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比如在加强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集体资产不受侵害,反腐倡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财会人员的依附性强,独立性差,弱化了财务的管理职能,财务监督职能也没得到更好的发挥,在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的大变革下使这些管理模式缺乏更有力的支撑。

2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2.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在制度建设中必须执行国家农业部和财政部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和《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以这些国家制度为依据,制定本地区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现金、固定资产、费用开支,票据、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以及财会人员与财会账目等管理。

2.2增强农村领导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识,夯实财务基础工作

农村领导干部是带领村民群众发家致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通过对领导干部的选拔、考核、培训来增强他们对财务管理的知识认知。通过这种认知让领导干部运用好财务管理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教育和督促他们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同时保护和支持村级财会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会计制度设置账簿,及时准确核算、分析财务数据,规范财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2.3加强农村财务公开,加大民主理财力度,强化审计监督,接受群众监督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财务定期核查和审计制度,实行季度财务核查、专项资金收支核查和年度财务审计相结合。重点检查村级财务的收支情况的合规、合法性和真实性,杜绝乱支乱用、白条报支等情况发生。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专项资金或投资项目的收支情况应逐项进行公开核查或审计。

2.4财务收支编制预算管理

合理的财务预算不仅可以提高年度工作效率,还能有计划的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更能使财力和物力有效结合为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保证。所以各地应根据经营计划、经济合同、上级下达的指导性计划指标、年度收入来源、年度生产费用、管理费用开支情况编制财务预算方案。量入为出原则,节约有效使用资源。

2.5积极探索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形式

第7篇: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一、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涉农收费方面,分别于3月份及9月份对农村义务教育、用水用电等收费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我镇今年春季开学中小学共收费712658元,各收费单位基本上能够做到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执行,未发现违规行为。

二、农村集体财务管理

1、会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农村经济社会稳定。自92年实行“村账镇管”以来,按时记帐、定期报账。村级报帐为季度、10月份起为月报,组级为季度或半年度。农经站规范了会计核算和会计档案管理,统一了会计账簿、会计科目,账目由农经站会计人员专人记账,杜绝了村级账务管理的混乱局面,账目达到月清月结。规范了账、表、册、据。及时将公开资料反馈到村按规及时进行公开,增强了透明度。财务管理制度从“无到有”逐步规范。进一步加强了会计的监督职能,严把了凭证入帐关有效地减少遏制了白条入帐现象,保障了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各项管理都有了明确统一的要求,做到了该用的资金合理用,不该花的资金不再乱花,近年来群众关于村级财务的来信来访大为减少,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因财务管理混乱而引发的各类矛盾得到了逐步处理,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2、深入开展财务公开、如期开展财务审计。以农村财务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工作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措施。我镇继续坚持先理财后公开,坚持农村财务定期清理,坚持财务监督小组人员民主推荐产生,坚持对各村进行重点审计与民主理财相结合的做法。分别于4月、7月以及10月的15日对村级财务进行了财务公开。使用农经站统一印制的财务收支公开表,公开资料直接在各村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并明确规定了各村至少一年公开六次(季度、半年、年度)。切实履行干部离任审计监督。20*年我镇各村村民委员会第五届任期届满,换届前我们按照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原则,及时对6个村主要领导任期内的财务收支目标管理分别实行了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实事求是地报告各村选举委员会公布于众,保证了换届工作的如期顺利进行。及时办理财务人员的变动交接工作,确保财务衔接工作运转正常。20*年换届涉及村组两级财务人员变动26人,其中村级3人、组级23人,并结合本次村组换届契机办结了芳村13个组的组帐村管交接工作,至此我镇组帐村管,村帐镇管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并步入正轨。组级财务20*年度报帐、报表工作正在进行中。

3、减少了管理成本。1是通过结合报刊订阅限额制,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和招待费普遍有所下降;2是账薄凭证由农经站统一采购,成本、费用降低,办公费明显减少。

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了使村账镇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按规办事,我们的工作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10月份镇政府下发了《*镇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汤政〔20*〕99号)文件,对村账镇管的管理体制、手续交接、岗位职责、核算衔接、档案管理等提出了规范要求。近期又出台了汤政20*[118]号《关于严格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紧急通知》,重点对村账镇管工作中实行村、企一本账管理、在建工程预决算管理以及票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具体的规定,有效地促进了我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的收支监管,确保资金分配合规、使用范围明确、财务管理规范。我站拟制了《*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管理办法(试行)》文稿提交政府行文下发。办法按照财务收支实行财会监督和民主理财监督相结合的工作原则,从“建、理、管、用”四个方面,明确规定了资金的属性及用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办法、资金使用的审批程序、征地补偿费资金收支的财务管理实行财务公开、资金的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三、社会劳动保障

今年3月份对我镇的37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优惠证》实行了集中统一验审;并于4月份对6个村的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经调查统计,我镇农村劳动力总数共有5010人(男性2490人、女性2520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有534人(男性268人、女性266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1%;协助区社保机构为10位下岗人员申办《再就业优惠证》;与镇司法所一起共调解拖欠民工工资5起,追回拖欠工资达8万余元。

四、保险情况

20*年为财险、寿险代办了37单业务,涉及的险种有团体、个人意外伤害险;车辆综合险,家财综合险,投保总额469.8万元,缴纳保费30875元。

五统计调查

认真做好乡镇企业、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和农村经济、农业机械等统计工作,4月份按质按量完成了本镇辖区内72个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财务收支、经营指标等项目的经济普查扫尾工作。各项统计数据结果预测今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13.8%;乡镇企业营业收入3.65亿元、增加值1149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4277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0%。

六、中心工作

6月份与镇财政所共同拟定出台了《*镇村组干部报酬管理办法》;7-10月份配合林业站做好林权证登记外业调查及内业资料电脑录入工作;8月份参与了黄山旅游购物广场项目征地及资金发放工作。11月和农技站一起开展并全面完成生猪“W”病和禽流感的免疫工作。

七、存在问题:

由于实行了村账镇管工作,全镇农村财务混乱的状况有了根本性的好转,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管理手段得到强化,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村集体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别村交账不及时。镇农经站不能用制度来约束村干部,导致部分村干部对按时交账的规定置若罔闻,影响了村级财务公开及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是农经站会计基础薄弱,财务管理不规范。在帐务处理上还存在帐簿设置不统一、会计科目运用不准确、入帐记帐不及时等问题,不能据实进行会计核算。在制度建设上还很不健全,有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同时记账人员偏少,不能满足“村账镇管”工作的需要。

三是村级财务普遍收支无计划。收支心中无数,不编制预决算,或有计划也不按计划执行,存在负债消费和盲目建设。在财务管理方面,农经站只注重对村级的支出内容把关较严,而对村级财务收支计划的科学性、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及时性、准确性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等重视不够。

四、是村报账员交来的原始发票要素不齐。有时交来的发票只载明领取多少钱,没有针对资金用途做出说明,特别是对数额比较大的开支。

五、是白条入账较多。虽多次明确规定,但至今效果不明显。

20*工作打算:

1、通过大面积、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记账人员业务水平,强化管理,扎实抓好村账镇管规范运作。

2、积极做好迎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准备工作。

3、继续加大对涉农收费部门的收费项目、标准及收费依据进行检查,规范收费行为。

4、加大力度,严格执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的落实,不仅仅限于年初有计划,更着重于年终有决算,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5、迅速启动农村财务电算化。在完善手工记账的同时,尽快实现电算化管理,逐步代替手工记账。使得会计报账方便及记账快速准确。

6、加强收款收据的管理。制定完善的收款收据管理制度,对收据的领用、保管、使用、缴销等环节层层把关。

第8篇: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集体财产; 农村财务; 公开工作

农村财务公开指的是村集体采取便于广大群众理解c接受的方式,将村集体的财务状况,定期进行整合,如实地汇报给当地群众,使村集体的财务状况处于公开、透明的状态下,受到广大村民的监督。农村财务公开能有效地促进村集体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农村财务公开将村镇的经济问题与村民一同讨论,一方面,使群众参与到村务管理之中,增强村民的民主管理意识;另一方面,此举可以听取到群众不同的声音,对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所助益。以农村财务公开为开端,能够带动建立一整套农村民主管理体制,推进农村其他工作的民主化、透明化、公开化。

1 我国农村财务公开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村级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会计专业知识缺乏,根本不能有效的发挥监督作用。一般在选举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时,大家只注重当选人的威信,而忽略了年龄结构和知识水平,选出的理财小组成员往往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受能力所限,理财监督一般只停留在账务的表层,只能直观地查看单据,了解大致收支情况,很难发现账务中存在的较为复杂的问题。

1.2民主理财未能真正覆盖到村级整个经济领域,对重大的经济事项的决策参于不够,缺乏参政议事的主动性。如对集体资产的转让、租赁、各类经济合同的订立及重大投资项目的计划制订及招投标等一般由村主要领导或村两委班子决定,很少请民主理财小组参与。

1.3不少村民民主观念淡薄,参与监督的意识不强。当前,随村民外出务工、做生意的日渐增多而导致召开村民会议难度也不断加大,民主理财更难落到实处。有些村根本不按期开展民主理财活动,也不按照规定程序召开例会集中审议,一般都是将村干部签过字的单据加盖审核章了事,或会计拿着报账单到理财小组成员家签字,有的干脆由村干部代签,民主监督变成走过场。有些村虽也按时召开会议理财,但理财小组成员怕得罪领导干部,一切围绕村委会的指示办事,民主监督组织变成了村委会的办事机构。

1.4财务公开流于形式,与落实农村群众知情权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村把财务公开当做应付检查的运动,把收支情况贴上墙并拍照留念应付完检查后随即揭掉;有的地方搞半公开,只公开主要项目,不公开明细,有的村只公布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对群众十分关心的重大财务事项比如基建费的支出、承包费的收缴等却不愿作全面、如实的公开;有些地方干脆直接在数字上做手脚,如把村民最关心的招待费问题,分解成几个数字,转换成几个科目向群众作虚假公开,或把一些敏感开支全部列入“其他”一个栏目,将真实情况隐藏起来,欺瞒群众,逃避监督。

1.5财务公开形式单一、时间模式化。各村财务公开形式基本都是贴在村头的墙上,容易遭人为破坏。财务公开时间固定化,一些重大收支如集体债权债务和财产物资处理、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集体建设项目招投标、工程预决算和工程款的结算审计情况等内容无法做到跟踪连续公示。

1.6财务公开后的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一些村只公开、不答疑,对群众提出的质疑置之不理。未能发挥财务公开的作用,失去村级财务公开的真正意义和目的。

2 做好农村财务公开工作的对策

2.1 健全领导机制,加强系统培训

健全以党委书记为首的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机制,村镇各有关部门应采取合理的分类方法,分批对各村的支部书记以及村主任、农村财务公开监督小组组长等相关人员,就村务公开的意义、各项法律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针对农村的法律法规以及民主管理办法等等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培训,一方面有助于村干部明确自身权利,使其正确行使民利,摆正自身应有的权利与义务;另一方面,引导基层干部转变自身对民主管理观念,明确自身职责,了解自身不足,进而思考今后工作中应该如何改进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与村民一同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环境。

2.2 提高村干部以及村民对村级财务审计的认识

财务审计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是管理好村内财务,使村内财务走向透明化、公开化的必要途径。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村内财务违法乱纪现象的多寡,做好了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才能积极有效防止财务违规违纪的发生。正是由于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广大基层干部更应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村干部应该意识到村级财产审计工作并不是应付了事,而是对村内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促进,做好审计工作,能有效地发现村内财务问题,防微杜渐,帮助我国农村经济更好发展。村财审计工作不是找岔子、抓辫子,而是对村内财务的有效监督措施。

2.3 加强对农经站工作人员的管理,逐步壮大农经队伍

提高农经站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与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农经站工作人员的管理,首要的对其进行政治理论的培训,并提高其业务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为农经工作贡献力量。与此同时还需要广泛吸收新人才,不断壮大农经队伍。

2.4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防范风险

要扎实做好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最重要的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从而防范财务审计出现问题的风险。乡镇农经站要负责监督各村落实好重大收入事项提前报告制;村干部要严格落实开户问题。统筹落实好各村开户制度,由农经站统一开设总账户,在由其为各村设置分户,杜绝各村私自到金融部门取款的现象发生;各乡镇要自觉上交超额资金,当发现库存现金超额时,要主动将其上交,有农经站进行代管;对发现逃避代管行为的,除追究村主要干部、村报账员责任外,还要追究农经站长和主管会计的责任,从而有效地避免因财务管理混乱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3 结束语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十分的繁重。级政府及农经管理部门进一步强化了农村集体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民主理财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本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经济活动进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过程,是保证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民利,管理村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村干部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农村财务公开工作虽然存在问题,但若不断完善制度进行改进,必能使该工作扎实有效有序地进行。

第9篇: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一)指导思想。以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责,权、利相统一的集体林权经营机制为目标,盘活森林资源资产,激发林业发展活力,保持林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增收。

(二)总体原则。到年月底,基本完成我乡林改任务,明确山林经营主体和收益主体,摧进林业主体和配套改革,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

(三)基本原则。①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确保村民平等享有集体林地承包经营劝;②坚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确保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林业的发展;③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④坚持依法办事,确保改革规范有序;⑤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改革符合实际;⑥坚持“大稳定、小调紧”的原则。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明晰产权

林业产权的范围包括森林、林木的所有权和林地的使用权。集体林权在保持林地所有权属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落实到农户或者其他经营主体。

1、自留山和责任山

已经划定的自留山,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不得强行收回,不得随意调整,自留山上的林木一律归农户所有。

已经承包到户的责任山,要保持承包关系的稳定。林地承包期为70年,起止时间统一规定为年月日至年月日。承包期内,山上林木归责任山户主所有,允许继承。承包期届满,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继续承包。农户不愿意继续承包的,可在清理原合同约定的权责和义务后,交回集体经济组织。

自留山、责任山面积、四至不清楚的,要在进一步明晰确认的基础上,完善权属登记和承包合同。林业“三定”时自留山、责任山已“两山并一山”的,能区分的,可按林业“三定”政策予以区分,不能区分的,按责任山的形式予以确权发证。

被集体收归统一管理后已流转的山林,凡程序合法、合同规范的,要予以维护。存在遗留问题的,要尊重历史、依法办事,妥善处理。

农户举家迁移,户籍未变更的,其自留山和责任山维持不变;户籍变更未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在迁入地取得了承包地的,其自留山和责任山应归还集体经济组织,在迁入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其自留山和责任山可以继续保留;迁移到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其自留山应当归还集体经济组织,责任山在承包期满后归还集体经济组织。

2、集体经营山

对目前仍由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的集体山林,一般维持原集体管理不变,对群众意见较大的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的山林,可将林地和林木按人口落实到农户承包经营;也可采取均股、均利等形式落实产权,或一次性整体流转后进行分配。

集体经营山林形成的债务,在林地、林木分配到户时,应将债务按山林面积或股份分解到林权权益人。

集体林产权明晰方式及承包方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须经本村、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集体经营山林已经流转,程序合法、合同规范的,要予以维护;手续不完备、合同不规范、群众意见较大的,本着尊重历史、依法办事的原则予以完善;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依法纠正。

3、乡村集体林场

对于过去无偿平调村组集体山林组建的乡、村集体林场,分配方式合理的,可仍由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保持乡村集体林场的稳定。

已经填写的林权证证本,有登记与实际情况不符等前期错误的,由乡政府统一收回,清点造册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销毁。

(二)落实处置权

1.实行木材采伐指标分配公示制度

各村把木材采伐指标的分配纳入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确保集体商品材采伐指标入村到户率、公示率和及时率达到100%。

2.改革商品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实行商品林采伐指标年度结转滚动使用政策;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和非林地上的用材林的采伐年龄,由森林经营者自主确定,保证采伐指标;速生丰产林按其经营方案采伐,保证采伐指标;竹林采伐由经营者按生产技术要求提出采伐计划,报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保证采伐指标;胸径10厘米以下中幼林抚育间伐材不列入木材生产计划管理范围。农户在非林业用地营造的商品林,房前屋后营造的零星林木,不纳入林木采伐限额,经林业站核实后自主采伐;

3.根据政策适度放宽生态公益林采伐强度和采伐方式限制。

4.简化林木采伐审批程序,坚持凭林权证或其它有效的权属证明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减少中间环节。

(三)放活经营权

1.严格执行《省森林资源流转办法》,加强森林资源流转监督管理。遵循林地所有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鼓励将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以转让、互换、转包、出租、入股等形式进行流转。

2.对自留山、责任山的森林资源流转由林权权利人自主决定,流转后,农民与集体的初始承包关系不因流转而改变。

3.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的森林资源流转,要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提前公示,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者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同时必须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并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以公开拍卖、招标、竞争性谈判、协商等方式进行。收益纳入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分配和公益事业建设。

4.所有林地使用权流转的流入方必须有林业经营能力,不得抛荒或掠夺性经营。未取得林权证书、权属不确定、有争议的或法律法规禁止流转的林地和森林资源,不得流转。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流转后不得改变林地用途。

(四)保障收益权

1.产权明晰后,农户经营自留山、责任山的合法收益归农户所有。

2.落实各种林业补偿、补助。征收集体所有的林地,要依法足额支付林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林木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林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经政府划定的公益林,已承包到户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直接发放到户;未承包到户的,要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要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

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步骤

全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成立机构,宣传发动,制定方案

成立我乡林改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召开各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各村相应成立领导小组,经本集体经济组织2/3以上村民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制定村级林改方案,经参加决策人员签名后报乡政府批准,存档。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稳步推进

由各村组织人员会同技术骨干及驻村干部(名单附后)现场核实山林权属、用1:10000地形图勾绘面积和四至界线,全面落实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和林地使用权;确权结果张榜公布定案后,完善或者重新签订林地承包合同书;将权属落实情况登记造册,经乡镇政府审核后报县林业局登记,由县人民政府核发林权证书。

(三)第三阶段:对照内容,组织验收

改革工作基本结束后,由乡林改领导小组对照各项改革内容,逐条逐项组织检查验收。

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强化业务培训

实行乡镇组织落实、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安排袁信凯等专业技术骨干到县进行业务培训,各村要制定落实好宣传方案,组织1-2人参加乡里的业务培训班那一世

(二)实行驻村干部包村制

各村配备驻村干部及林业站工作人员各一名,要深入实地,指导落实。

(三)加强协调配合

各相邻乡村组踏界时要主动配合,互相协调。

(六)强化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及时解决调处各种林权纠纷,把矛盾化解在最底层,。

(七)严明纪律,确保进度质量。

1、尊重群众意愿,保障林农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