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创建;合作;经济学
过去,斯密、马克思、马歇尔、凯恩斯等所倡导的经济学都强调把“竞争”作为经济学的核心,主张“竞争”是经济学的灵魂,而忽视了竞争的对立面——合作也是经济学的一面镜子。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期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成功的实践证明,竞争虽然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竞争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源泉。但是纯粹的竞争经济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竞争,因为竞争可以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也离不开合作,离开“合作”,就避免不了矛盾的滋生,从而导致市场经济的秩序难以维持,整个经济环境就会一团混乱,而且更多的需要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所以,经济学由“竞争”转向“合作”是时代及市场经济实践的客观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创建“合作”新经济学。
1 “合作”新经济学的理论前提
经济学从过去发展到现在,在其发展过程中,哲学观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确立正确的哲学观有利于构建“合作”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合作”经济学的哲学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合作”经济学是以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新的经济现象,从标新立异的文化视角考察整个人类的经济活动。随着各国交流和联系的日益密切和加强,全球化和一体化成为经济学领域的趋势和潮流,合作在全球化和一体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作”有利于消除误会,有利于各国放下矛盾和分歧来,因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实质就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配置和利用,是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推广和深化。在“合作”的经济环境下,各国、各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交流和交往,从而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所以“合作”经济学反映了先进社会生产力要求和规律,是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合作”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必然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经济学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和人本管理理念,而“合作”经济学恰恰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本管理”。数学在某种程度上被滥用,经济学成了数学的奴隶,经济学的数学化程度越来越高,数学化模型越来越复杂,把经济学无限制的变成数学,走进死胡同,经济学逐渐被数学同化甚至取代。然而在任何一种经济学都重视“人”的主体性,强调“人本管理”理念,以人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失去了“人本管理”的经济学理论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可言。“合作”经济学要注意其现实意义,要研究人与人在当代经济活动中的交往关系,只有这样,才不会失去对其研究的价值。
2 “合作”经济学的文化根基
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范围广泛、内容深厚,其中很多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思想。譬如在道家自然观的基础上,完全可以产生自由主义经济学:法家文化也可以成为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包容万家经济学。由此看出,中国文化为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沃土。
回顾经济学史,可以说,迄今为止的经济学都是以“竞争”为主线的,这并不是说已有的经济学理论是错误的,因为现实世界本来就充满了竞争,已有经济学的最大贡献正是揭示了这些竞争,而对竞争的另一面“合作”从来没有给予过足够的重视,这里指的没有对“合作”重视主要是说对“合作”没有像对“竞争”那样给予充分的理论研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根基,特别是道家的“无为”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文化,以及儒家的“以和为贵”思想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合作”的痕迹,这些思想很容易成为“合作”经济学的哲基础,为创建“合作”经济学提供文化根基。
3 “合作”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交往生产力
交往生产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生产力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5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另一方面,生产力还包括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对话。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不仅包括生产资料、劳动者、还包括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相互关系,譬如生产的社会分工和协作、劳动的组织管理、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运用等等。
一般而言,生产力的发展是人从自然束缚下和社会束缚下获得解放的双重过程。生产力从社会束缚下获得解放的过程实质上是结构性生产力得以释放的过程,结构性生产力主要是指组织、协作、管理等形式存在的生产力,也叫“合作生产力”,结构性生产力中的各种要素协作,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合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经济学中,人们的生产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劳动,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才能顺利的进行生产。其次,结构性生产力是单个生产要素协作形成一种“集体力”对抗社会束缚的必然产物。俗话说:“人多力量大、滴水穿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有这些都是强调的“合作”的重要性。经济生产中,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整体的优化,实现熬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所以我们要重视生产力的合作,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4 “合作”的实现方式——实践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实践的生产关系有社会性生产关系和技术性生产关系两种。技术性生产关系主要指生产与劳动对象之间发生的相互联系,其中主要体现了生产功能;而社会性生产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们对产品的占有。合作在实践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技术性生产关系和社会性性生产关系之间架起了中介作用。如果实践生产关系表现为技术的生产关系与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相统一,那么表明“合作”已经顺利实现;而如果技术性生产关系与社会性生产关系相背而行,说明“合作”并未实现,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从总体上讲,社会的生产关系制约着物质的生产关系的实现,因为社会性生产关系体现为价值,而物质性生产关系体现为价值,所以我们更要重视物质生产关系的“合作”实现。
5 结语
综上所述,只是我对“合作”经济学的粗略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以往的经济学是以“竞争”为主线的,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将出现重大的变革:经济学将由以“竞争”为主线转向以“合作”为主线,“合作”将成为新经济学发展的主流,中国具有发展新经济学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的传统文化能为“合作”经济学提供基本方法论,中国经济的崛起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学中心或中心之一提供了现实基础。希望中国抓住机遇,使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吕中楼.新制度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制度主义经济学的诞生,被认为是由于正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的理论假定与它的形式论证的范围和方式是不可接受的,因此,要了解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必然不能不了解作为主流派的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核心,通常由一系列与理性、知识、边际、均衡和人类当事者有关的思想组成,主要包括:
1、所有经济当事者的理性的、最大化行为。这是因为这些当事者被假定为根据外部给定的偏好最优化。
2、没有严重的信息问题[1]。包括与未来有关的根本不确定性、对复杂世界的结构和参数的广泛无知、以及个人对普遍现象认识的分歧。
3、理论的焦点为趋向或达到了的静止均衡状态,而不是整个历史时期中的连续的转变过程。
但是,关于个人选择和理性最大化这些核心的新古典结构,以及信息问题易于处理的连续假定,都已受到最近某些经济理论发展的很大影响,如斯科特、威廉森、阿尔钦、西蒙等经济学家的理论思想,尽管他们在对待主流经济理论的态度和与主流经济理论的距离方面存在差异,但他们还是存在许多共同的主题,他们普遍观点包括:
1、根据已知的或确定的选择进行理性的最大化这一假定,日益被抨击为过于狭窄和简单。这些批评有的是直截了当的,如指出取得相关信息费用的困难(威廉森),有的则比较激烈,甚至涉及比教深的信息和知识问题及理性本身的性质。
2、在对新古典时间和均衡概念不同程度地日益感到不可逆返的同时,把经济现象视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当事者在不可逆返的时间过程中学习的结果这种观念,正日益加强,人们越来越把经济现象看成是进化和动态的,而不是新古典经济学所谓的均衡。
3、对于经济生活中制度的概念意义和实际重要性的认识,正在不断提高。一种新观念正在形成,即经济协调不可能只是市场上的价格信号问题,而且还必须得到广泛范围的其他经济的、社会的制度的支持。尽管后者有旧时盛行的新古典的反对,但还是被看作是经济研究的重要而理所当然的主题。
正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基本理论假设和前提的质疑和否定,以及对新的因素如时间、信息、不确定性,以及非理性的考虑,才使得一种更加复杂但却与现实更近的一系列经济思想被提出来。
正如上面所分析的,在经济分析的诸多因素中,对于经济生活中制度的概念意义和实际重要性的正逐渐的提高,人们对制度的认识不断深入,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之外,把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分析已经被普遍接受,这样一种经济分析在现代被称作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理论之不同除了在假设前提及方法论[2]上背叛作为主流的个体主义、理性、最大化思想外,分析工具也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以制度、交易成本、产权、意识形态等分析取代了新古典理论对时间、均衡、价格机制及边际的信仰。
新古典经济理论为了使复杂的世界便于认识和分析,把世界想象成只有大炮和面包,把市场想象成只有冰淇淋和蛋糕,制度主义者认为简化世界的复杂性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制度行使一种简化识别负担(cognition dask)的关键功能(制度经济学,史漫飞,142页)来解决问题。因为制度的一个功能就是使复杂的人际关系过程变得更易于理解和更可预见,从而不同个人之间的协调也就更易于发生。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是人类思维方式的成熟和进步。它通过制度这一中间变量来约束和简化原来复杂的变量,而不是从复杂的变量中选取几个代表性的变量。如果这一思维方式能为广大经济学家所接受,也许会有一场经济学的革命随之发生。
我们可以想象,在社会的混乱和无政府状态中,由于信息、监督和执行问题常常难以解决,劳动分工是不可能的,可靠的约定无法作出,人们相互沦为他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囚徒而难以自拔。
因此,略为思考一下,我们就能体会到制度对于化解变化莫测的社会关系所带来的好处。制度使他人的反应更可预见,世界更加有序,从而使一个人更加容易与一个复杂的世界打交道,也使个人更加易于避免“超负荷识别”(cognitive overload)。
舒尔茨把制度定义为行为规则,这个定义已为制度经济学家所接受。因此,普遍认为制度是一系列为社会所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和政府以法规形式所制定的正式约束的规则网络,它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发展带来的交易费用的增加,解决人来面临的合作问题,创造有效组织运行的条件。
在制度限制他人的行动并排除某几类未来事件时,它们也减少着“远期无知”(forward ignorance)它为人们创造一种信心,使人们感到,生活中的常规很少变化,全在掌握之中。所以,它们限定了指向未来的风险。
并且,用制度降低复杂性的效果可以相当泛化(non-specific),一些好的制度,它能给人们以心理上的舒适感和安全感:感到自己属于一个文明的、有序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生活,协调成本很低,风险有限,人们能有在家的感觉,周围的人都是可以信任的。
同时,制度能增强生产要素—如劳动—在满足人类需求上的效能,这种作用的方式类似于其他一些生产要素,如资本,资本使劳动更加有效率。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制度视为一种宝贵的生产性资产,制度经济学家因此把制度称为“制度资本”(institutional capital)。
制度经济学家把制度在经济分析中贯彻到底的最佳分析工具是产权在市场理论中的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家运用产权作为分析经济的工具就象新古典理论运用价格机制一样驾轻就熟,左右逢源。
资本主义系统以建立和保护排他性私人产权的制度为基础。但令人奇怪得失,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运转,指导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策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中却没有系统的有关产权的理论。原因在于新古典经济理论预先假定了产权的既定性和永恒性,既然它是确定的,那么就不用考虑它在经济运转中的作用了。
实际上,产权在经济运转中具有多种功能,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产权,它能使人们的交易形成合理的预期,它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和如何受损,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教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将受益和受损的效应内在化)。
如果指出产权的经济功能还不能说服新古典经济理论家把产权纳入经济分析的视野,新制度经济学家还指出,产权并不想新古典理论所假定的那样,是确定的,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而且从来没有一个产权是完整的,产权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权利束所组成,它分成不同的权利,并由不同的人行使不同的产权。而且产权功能的发挥并非无条件的,它需要一系列的文化和制度背景支持,不同类型的产权,如私有产权、公共产权、国有产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背景下,其经济功能是不一样的。但一般地,竞争的逻辑表明,对一个人产权的更完整的界定减少了不确定性,并会增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与使用。但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以及信息费用与原因,产权从来没有被完整而清晰的界定过。正如科斯定理所言,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产权的初始界定就不影响交易,正因为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所以经济资源的的有效配置与使用必须以产权界定为前提。
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简单的归纳新古典经济理论与制度经济学的分歧不在于新制度经济理论对正统理论的否定与背景,而是对其的扩展。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社会经济发展是知识,技术,财富,自然资源,和人口的函数,而新制度经济理论的经济函数还包括例如制度、交易成本、产权、不确定性、意思形态等因素。
但就目前的发展而言,制度经济学尽管有其优点,但它过去并没有卡尔-马克思或约翰-凯恩斯那种提供理论体系的能力。因此,制度主义在新的发展中,可以有效地把马克思在例如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生产理论方面的一些思想和凯恩斯及后凯恩斯主义者在例如不确定性和货币理论方面的成果吸引近来。
二、研究的趋势:是统一,还是并行?
在我们认为正统经济学把他的分析限定于交换或资源配置,以及有关的决策,忽视社会和经济环境对于个人偏好的塑造,无视生产技术始终是不断变化的时候,新古典经济理论也不是一直毫无进展。实际上远非如此,它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气势,有时候甚至在经济理论领域出现攻城掠地的势态。
技术和创新一直以来都是IT企业十分重视的环节,在技术和创新上的投入可谓大手笔,如微软在Visita的投入上耗资十多亿美元,耗时近五年。Sun在Sloaris 10上耗资四五亿美金,耗时四年。
从上面可以看到企业对技术和创新的重视和虔诚。之所以这样投入技术研发和创新,当然与这些产品的最大回报有关,但技术和创新就一定能带来丰厚的回报吗?我看未必。
从软件成为产业以来,喜欢钻研或是醉心于技术的厂商很多,上世纪八十年代的Borland、九十年代的Apple,这些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技术挂帅,创新先锋,无一不是独领的厂商,技术的领先和创新为这两家公司带来了最大的荣誉。
遥想当年,哪一个程序员不知道Borland的大名,没有用过当年风靡的Turbo Pascal、Turbo C以及后来的Delphi、C++Build等开发工具?当PC的用户还不得不面对着黑乎乎的监视器,用着使用复杂且功能的羸弱的Dos命令操作着计算机,更不知道鼠标为何物的时候,当年的苹果用户已经享受着操作简单、直观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哪一个用户不对其领先的操作系统图形界面技术啧啧称赞。
时至今日,这些技术领先、创新卓越的公司现在还过得好吗? Borland在九十年代初那场和微软的编译器大战中一败涂地,惨淡经营,一度曾经放弃Borland这个程序员皆知的商标,好在后来找到了新的盈利点才活到现在。
苹果也好不到那去,在和IBM的PC阵营的较量中,其市场份额一直被PC蚕食着,其领先的操作系统图形界面技术也没有能保住其市场份额,反倒是日益萎缩,以至于后来公司陷入了其诞生以来最大的困境,直到乔布斯重回苹果才使得苹果起死回生,从iMAC到iPod,市场都有不俗的表现,但可以看出,苹果已经转型到了个人消费类数字产品厂商了。
与此相反,在技术和创新上都很一般的微软公司,却凭借其DOS、Windows等产品在市场上的良好表现,成长为软件界呼风唤雨的主角,同时也成就了微软的软件神话。
从Borland和苹果的兴衰浮沉可以看出,技术与创新不是企业一抓就灵的灵丹妙药。技术与创新如果不能与市场良好地结合,不但不会给企业带来好处,还会拖累自身整体的发展。
这是因为,任何技术和创新对于企业来说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如果无的放矢地胡乱、盲目开发和创新,最终会使企业伤痕累累,即使不是伤痕累累通常也是叫好不叫座,回顾一下近几年中众多“失败”的创意产品,比比皆是。
大家都是IT同行,都在搞技术、都在研发和创新,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难道不要技术研发和创新吗?
当然不是了,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IT市场不创新等于缴械投降,技术和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丧失技术和创新的企业只能称之为工厂,关键所在是技术一定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其实,我认为作为一个软件企业固然要创新,要搞技术研发,但使用公司已有的技术和创新为自己谋求市场价值则是企业更重要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中只有两类企业,即开发创新长于经营的企业和经营长于开发创新企业。
关键词:数学;信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275-01
在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于学生知识储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导致了学生需要在更小的年纪接触甚至是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凭借信息技术,人们能实现师生与外校外地外界的链接,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目的,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训练的最大效益。其优秀的视觉呈现手段能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并可作为相当方便趁手的教学工具出现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活动中。这种整合模式可以实现个别辅导式的教学,由于具备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自觉性的能力,在未来的小学数学教育发展中信息技术将发挥更深入、更广泛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前景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地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入到所有的行业。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是对信息的筛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的要求。当信息技术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到教育领域,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之时,当我国决定在基础教育领域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时候,网络技术停滞不前了几年之后正驶入高速发展和快速普及的快车道,这使得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是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改变,而是担负起促进教育改革的重任。在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及运用信息工具获取、处理、应用、生成、创造信息的能力,使之实现独立发现问题并能合理解决。在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实现新要求的最好途径。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制度。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在中国,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在这一阶段我们所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儿童德、智、体、美、劳各种素质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和为具备基本生活能力作好准备。小学教育在儿童的一生中占据重大的地位,所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应从小学教育阶段开始试行,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能发现数学的踪迹。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认识和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所以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模式
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交流过程。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整合打破了“教师+课本+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其原因是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所决定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情景,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清晰化、拟人化,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使得在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能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质量;使学生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整合能通过互联网、局域网的硬件环境,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专题质疑、问题研讨、个别辅导和感情交流,以及师生与外校外地外界的链接,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目的,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训练的最大效益。这种整合模式可以实现个别辅导式的教学,既能代替教师的部分职能,如出题、评定等,还能较好地实现因材施教,解决因主体个别差异导致的质量失衡问题,还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宋乃文.小学数学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关键词】经济统计学 新核算体系 改革 研究
一、前言
我国的国民经济统计学当中,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是其必然包括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国民统计学以及国民经济的核算关系的内容。国民经济统计学与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站在五大核算系统的角度上来看,国民经济核算属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内容,相关学者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宗旨是及宏观统计之大成。其次,国民经济统计学必须要建立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否则将会无法很好的满足国民经济管理对统计的要求。
二、现代方法的统计化问题
对于国民经济的统计,主要是能够引入各种现代化的统计方法,在各个学术领域吸收相关的知识,以此来促进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发展,并且以此来使其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经济统计学的要求[1]。对于现代化方式的选择,不能够仅仅是模仿现代化的方式,必须要能够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研究,在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必须要重视应用理论的研究,这能够很好的利用现代化的方法将经济统计中的问题阐明,如此一来,现代方法也就属于统计化的内容了。要想使统计工作更好的完成就离不开对相应的统计指标的利用,但是目前对于指标的问题,其规定还不够明确,无法对其进行完整的探讨分析。指标是客观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反映,但是客观的现象是不断的变化的,因此,其指标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对于统计学的发展与研究,一定要能够对各项指标进行完整的确立,同时也要进行全面的解释,以此来满足国民经济统计的工作。
三、经济统计学的内容设计
(一)以社会再生产的环节来设计局限性
经济统计学,主要是按照再生产的基本环节进行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的,首先是对相应的社会产品进行生产统计,然后是对社会产品的流通性进行统计,尤其是要对其的分配以及使用进行明确的统计[2]。但是这种方式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主要的困难是难以对各个环节中的界限进行明确,以至于在价格方面以及金融统计的内容方面,无法对其进行定位,仅仅是按照再生产的环节进行安排,那么很多的内容是无法归纳到相应的学科体系中,这样只能将其归纳到相关的综合统计分析中,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会导致这一模块中的内容越加的复杂与庞大。
(二)以国民经济核算系统位置的设计需要深究
近年来,很多的学者都是对国民经济核算的五大系统进行研究,并且以此来对经济统计学的内容进行设计[3]。首先是对国名经济的总量进行核算,其中包括资金流量、国际收支核算以及资产负债核算等,这样的安排会导致现代化的内容逐渐增多,但却也十分简单明了,能够满足宏观调控对于经济统计的要求。与此同时,这种核算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无法容纳一些国民经济中的动态统计内容。
(三)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与统计认识过程相互结合
要能够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与统计认识过程相互结合,根据近年来宏观经济管理对于统计的要求,要把其中的动态统计、结构统计以及相关的国际经济比较统计等内容进行全面的补充,将其相互结合,对于国民经济统计学来说,必须要能在量化的基础上反映出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的高度,对统计方式进行研究,不能够仅仅是局限于再生产的四大环节[4]。对于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的统计研究,必须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认识,其中主要是包含了国民自愿的统计、国民经济总量的统计、国民经济过程的统计、国民经济动态的统计、结构的统计、国民经济关系的统计、国民经济效益的统计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方面。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必须要坚持先存量统计,后流量统计的形式,在流量的统计中,主要是按照总量的指标进行统计,但是对于指标的统计,要能够遵循着先总量统计、然后再进行分部的统计,最后进行动态统计以及结构统计。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人们能够迅速掌握到国民经济运行的概论。
(四)结构设计是动态的以及相对的
通过相关学者对于经济统计的不断研究,可以发现,在经济统计的内容上,属于一个相对优化的问题,很多的专著中都是主要讲经济的存量统计,并且能够在进行经济存量统计时候,将其中的存量以及流量的关系进行全面的阐述[5]。一些学者则是先讲流通统计或者是分配统计,很多学者的阐述都是不相同的,并且内容的安排不是有序的,必须要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一些设计。
四、国民经济统计学中的内容
首先,是国民经济资源的统计,其中主要是包含了劳动力资源的统计、自然资源的统计以及国民财产资源的统计等,在国民经济运行的时候,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资源,这样才能够保证正常的生产活动,各项生产以及生活服务才能够得到有序的展开。其次,是对于国民经济总量的统计,主要是在一定的时期之中,通过对经济运行总量进行统计,能够使人们充分的掌握到相关的国民经济水平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其中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包含了生产、流通、分配以及使用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其中社会生产是主要的基础,生产成果则是国民经济统计学的核心内容。然后,对于国民经济的过程进行统计,主要是指能够在完整的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将一些若干项目运行的子过程进行统计,对其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国民经济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另外,是国民经济的动态统计,主要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数量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及预测,尤其是对其中的动态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国民经济结构的统计也要进行分析,主要是对国民经济的内部组成进行分析。最后,还包含了国民经济关系的分析、国民经济效益的分析以及国民经济的核算分析等方面。
五、结语
国民经济的统计必须要能够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结构进行完整的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不断的完善,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要能够不断的对其进行研究,从而选择出适当的方式使其能够适应新核算体系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力.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的回顾[J].内蒙古统计,2011,1(1):50-51.
[2]赵彦云.世界SNA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启示[J].北京统计,2012,2(2):60-65.
[3]孙中震.美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历程[J].上海统计,2010,3(1):30-31.
[4]曾五一.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4(1):40-41.
一、人格是创设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和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品质。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已被国内外大量研究所证实。同时,有关研究还表明,教师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情感是维持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条件
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情境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积极性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应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角色,应具有驾驭情感的能力和恰当运用情感的艺术。教师走进课堂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授课,情绪高昂,全身心投入,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问、评价,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即使一流的教师也只能教出末流的学生,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所以,和谐的情感氛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还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调动的满足,而且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难度大小,重视对学生情感活动的性质和强度的调控。
三、趣味是调节课堂心理环境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乐,营通过这一系造深厚的学习气氛。如在讲初中“化学使世界变得绚烈多彩”时,什么是“火”,为什么会有“火”,铁可以烧吗,真的有“鬼火”吗?……列与“火”有关的问题的提出必定能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这样设疑激趣,求知欲倍增。还可用化学实验,如用蔗糖做“黑馒头”,“魔棒”点灯等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用新的内容、新的观点、新的教具、新的板书等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促使学生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
四、激励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同学首先给以肯定,对有创新的同学给以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每次给以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去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悦。所以,激励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正催化剂。
五、机敏是形成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措施
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在课堂上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教学必须贯彻教学原则,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家庭、人际等都随时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都可能成为外来的心理应激源,因而需要有相应的应变能力,从而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心理失常与行为失态,面对课堂发生的意外事件,教师要保持镇定、冷静、理智、大度、豁达和宽容,要泰然处之。教师要用热爱教学事业、广博的知识、严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灵活机敏地处理意外事件。我在课堂上让一位学生演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实验后,自己也动手做起来,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目的是想交代清楚实验成败关键,但在操作过程中却发现自己出了错,此时如果停下来重做或不做,必将影响教学气氛,而他继续做了下去,但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与前面实验对照,实验操作步骤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实验会失败?这样巧妙地利用实物实验做对照实验,既使学生对成败关键有了深刻的印象,又避免了课堂上“空白”的出现。
六、纪律是维护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收敛剂
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只有学生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才能产生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因此,要形成良好的学风,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训练。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和积极适应能力,自我进行心理与行为的调适;战胜不良的心理与行为,弱化、矫正不良习惯;对正确行为要积极适应,主动内化,忌随波逐流或消极同化,从而使学生在自知、自觉、自愿、自律的基础上,顺利实现学习目标,才能产生课堂中良好的心理环境。其次,要形成维护课堂纪律的健康舆论。课堂中的舆论,即学生共同的意见,言论在心理环境的形成中作用很大,感染力很强。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在教学中设立“一帮一”化学学习小组,开展互帮互学活动。组长组员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实现角色期待,促进团体间的竞争,这种作用极大,使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向上,动力无穷。
1938年,杨若愚先生为救亡图存而创办的树人学校,78年来一直围绕“树人”行走在既秉承传统,又突破创新的课程建设路上。
聚焦核心素养,
确立课程建设理念和育人目标
建设促进全体学生长远优质成长的课程,是学校的核心发展力所在,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最终内核。
立足于学本课程开发,树人团队提出了课程建设“三问”:“现阶段的课程在哪里” “我理想的课程在哪里”“怎么靠近理想的课程”。在调研需求、架构统筹、价值论证的基础上,学校确立了“宽广可选,个性丰富”的课程建设理念,着眼于为孩子积蓄一生行走的力量的价值取向,确定了校本化的学生核心素养:强健的体魄、远大的抱负、宽厚的基础、坚韧的意志力。
学校制定出“树人学子‘5+5’气质”的育人目标。
五个基础:体魄强健;举止优雅(学会微笑,感谢与赞美、自信大方、正义向上);兴趣广泛;思维灵活;习惯良好;
五项才能: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有一副流畅表达的口才;能写具体生动有感情的文章;能掌握一门乐器演奏好才艺;能会一项关键时刻的求生技能。
为达到“让每一个孩子的先天禀赋都得到充分发展”之目的,树人小学确立了这样的思路:给一些课程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给一段课程经历,让学生培养才干;给一些学习指导,让学生独立成长;给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学生思想无疆界。
学校将原有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分类整合,形成学科基础、个性拓展、综合探究三大门类和“求真、求善、求美、求壮”四大领域的多维课程结构。
整合融通校内外课程资源,
构建“树人”课程体系
在培育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必须突破学科知识本位,强调跨学科的整合育人功能,并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树人小学坚持为学生核心素养和个性素养奠基的理念,整合融通校内外资源,构建了自己的课程体系。
构建课程序列
学校课程开发团队感觉到责任在肩,必须为学生长远优质的发展着想,一边做门类和领域的整合,一边打通领域课程联系,加强学科联系、连接和整合,努力构建系统性的课程环境。
围绕人文修养开发了精品德育课程,《爱国主义教育十二专题》《树人小学学生发展指南》《树人学子十大礼仪》《树人小学学生教养16条》《树人学子6年间要完成的50件事》,形成了完整的人文修养系列。
语文教学板块中以“1+2+1”为模式(一个单元主题、两篇精品文章、一本课外阅读书目),既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对145万字阅读量的要求,又承认差异,允许超额完成任务,将这一标准大大扩展,达到了800万字。分层阅读计划保证了有困难的学生达标,又使有能力的孩子吃饱。
在科学与思维领域里,“做数学”课程在基础数学教学中丰富了内容结构,“必体验的数学文化、必亲历的数学游戏、必参与的数学活动、必表演的数学魔术、必养成的数学思维”融汇到数学常态教学中。
目前,学校音、体、美、科学等学科共有40多个校级社团和120多个班级社团,保证孩子每一个方向的生长都会得到激发。
实现课程可选
传授知识不是小学课程的首要任务,更重要的是建立有宽度、可选择的课程,唤起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与关注。如果说学科主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基础素养,那么,选修课程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个性素养。两类课程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015年3月4日,学校第一阶段的102门“达”课实现网上选课,引发了一阵风暴。在线选课系统第一次向三至六年级开放,有些课程在开放系统后十秒就抢完了,火爆程度让网络两小时内几近崩溃。《茶艺表演》《尤克里里》《美丽从头开始》《生存技能大挑战》《拍拍乐》等课程吸引着全校近2000名学生,由按部就班的课堂,变为“我最爱”“我喜欢”的走班上课。由校训“诚勤立达”而得名的“达”课,走班上课,形式灵活;全方位互动,个性十足;综合探究,趣味浓厚;学科内容整合、课内外时空统合,教学效益更趋最大化。
引入精品课
2014年4月,来自台湾的老师采用独特、新颖的“剧幕式”教学方法,把严肃的科学课上得生动而活泼。三四年级的孩子们在科学活动课上既动脑又动手,达到了“科学很好玩儿,好好玩儿科学”的目的。
补齐悬缺课
中科院博士团队开设的生命课程,是树人课程的妙手偶得。2015年二年级五班一次 “爸爸妈妈进课程活动”,德国弗莱堡生命科学海归、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博士崔艳艳,走进树人课堂。
经协商,崔博士的天才儿童科学培养项目,迅即与树人课程对接起来,树人小学成为“第三军医大学生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课程将在北京实验形成的内容,针对重庆地域条件进行二度开发,嵌入到树人1~4年级的周课表中,为学生带来充满创造力的每周一课。学校一直在为全校孩子苦心寻觅,而一直悬缺着的课程空白,得到了填补。
在课程实施中反思改进,
朝向“优质多样,自主选择”扎实前行
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需要不断从实施与反思中改进和完善。树人的课程建设行动簿上,记写着一个个年度课程实施已成和将成的足印:
2014~2015学年度:开展调研与认证,形成树人课程整合和开发规划;实施周一下午全员、全面分级段的走班自选课程,继续做好周四下午的按年级的走班小课题探究课程,实现树人孩子一人一张课表计划。还有部分孩子成了半天在校、半天在发展兴趣特长的“半日族”。
2015~2016学年度:实现网络平台选课,注册家长义工,尝试进行学段管理,利用学校、家长和社会资源,进一步深化课程建设。
2016~2017学年度:将建立树人学术管理委员会与专家指导委员会,按照“优质多样,自主选择”的原则提炼树人课程精品,完成学科校本教材编写和树人学科资源库建设。
一、“双主”式整合
所谓的“双主式”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换言之,信息技术与此类课堂的整合,关键在于不能喧宾夺主,不可过于强调信息技术本身带给学生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其所承担的作用是演示、是直观呈现、是对教师导学语言的具象化表达。而在具体的整合方式上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来进行:
首先,由教师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然后通过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多媒体)向学生传达教学内容(包括要学习和掌握的具体知识点以及本堂课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这里要求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要直观、系统、模块鲜明;
其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协作或自主探索等方式依次完成教师在多媒体中所展示出的教学目标。此环节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或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变传统课堂当中单一地围绕教师单方面说讲而推进的教学形式;
最后,当学生的主观性学习环节结束以后,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学习状态以及实际遇到的问题予以评价和引导讨论。当然在此环节中教师所扮演的并不是单纯的主持人的角色,而是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系统性地梳理和整合。很多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碎片化和零散化的,没有形成链条式的结构,也没有养成在固有知识基础上不断累积新知识的习惯,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培养其在日后学习过程中能够循环使用的总结性学习方法。
二、探究式整合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某一项教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而信息技术与此展开整合的具体流程为:
首先,教師要利用多媒体将需要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问题进行呈现。
其次,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对已经掌握和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粗略的回顾,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调动知识的“储蓄库”,实现以旧解新。
最后,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旧有知识应用所存在的误区,并以此展开过渡进入全新的知识学习阶段,教师须要利用多媒体将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以图像、表格的方式予以具象化的呈现。
三、合作式整合
这里所谓的合作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课堂之外师生或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信息技术与此教学模式的整合,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增强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氛围的有益提升。
首先,教师根据课堂的教学主题设定相应的研究问题,供学生课下进行研究;
其次,学生彼此之间可以形成一定的学习小组,并通过查阅互联网资料、电子数据库等,生成对于问题的解答方式;
再次,学生以网络(主要是指QQ群、微信群或校园网在线互动平台)为媒介,与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同时利用该平台向教师提交学习成果。该平台的另一作用,是方便学生寻找学习伙伴,实现合作团队的组建。当然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需要以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律性和自主性为前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后依旧加强自我约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小学是其真正意义上接受教育的起点,是为日后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端正学习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因为小学生自律性、主动性较差而带来的教学难度,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也是小学生成长历程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选择合理有效的信息技术,将其与课程相结合,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思考和探究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整合方式都不是一种“一劳永逸”的选择,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元素的不断更新,面临着对学生接受程度和适应性的综合性测评——身为教师,其还必须以动态的视角对整合过程进行综合性的利弊分析,并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和进行细节的更新,才能使之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改革首先要具有问题意识。一直以来,问题意识薄弱、原创精神匮乏、学术氛围浮躁、人均论文数量低、国际影响力弱等问题困扰着学术界。由于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读者比专业性学术期刊更趋大众化,这就要求编辑关注基础学科的发展方向,瞄准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性稿件,分析问题并探寻原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为社会热点难点解决问题服务。注重原创精神是学术期刊办刊的基本原则。当前,各高校在教师职务聘任、研究生导师遴选和各类成果评比中实行学术道德问题一票否决制,以高校学报为典型代表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也应当据此对抄袭剽窃、无偿占有学生成果、低水平重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采取“零容忍”措施,大力倡导在科学研究中百家争鸣,营造生动活泼、真实原创的学术氛围。关注学术前沿是创新的源头活水。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当学习专业性学术期刊关注学术前沿的办刊思想,借助高校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的平台,高度重视学术前沿和交叉学科研究成果。比如《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既有传统综合性学术期刊根据一级学科设立的分学科栏目,也有根据武汉大学的研究基础与特色设立的交叉研究栏目。比如哲学板块下的教育部名栏“中国化研究”专栏;经济学板块的“低碳经济”系列研究等突出最前沿成果的前沿专栏。综合性学术期刊还应当依托高校海外学术周以及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拓展国际视野。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国际化需要实现从办刊理念到办刊形式的根本性转型,实现作者国际化、编辑国际化、审稿专家国际化,最终达到读者国际化的目标。各编辑部可以通过与SSCI的长期联系和定期座谈,积极按照国际规范改版,与国外数据库公司接洽并免费提供样刊,通过专家学者向国外大学图书馆推介刊物等多种方式,扩大刊物的国际影响力。勇于担当责任,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制作出更具可读性的刊物。营造高校创新的学术环境是实现高校学者追求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学报人不懈的精神追求和使命。综合性学术期刊作为高校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应该深刻认识到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服务科研事业发展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敢于承担责任,综合性学术期刊才能在压力和动力的合力中再创佳绩。
二、以体制创新为保障
依托科研主管机构,创新期刊管理体制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发挥其高校背景的优势,依托科研主管部门办刊,挖掘重大科研项目的成果。例如《武汉大学学报》于2010年初挂靠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而该院是秉承“以事务服务为基础,以管理服务为核心,以发展服务为目标”的理念,为学术研究提供管理服务的社会科学研究主管部门。《武汉大学学报》就是在科研主管部门的指导与协助下,依托学科和知名学者与科研项目的优势,发挥学术引领作用,选择重点学科和重点课题作为特色栏目,成功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成为“湖北省十大名刊”,并获得“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只有完善投审稿制度,保证学术发展规范有序,才能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奠定基石。严格的投审稿制度不仅可以保证刊发稿件的质量,还可以提高审稿效率,缩短用稿周期,降低人情关系在稿件刊发过程中的负面影响。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当坚持集稿讨论制度,对稿件实行专家双盲审稿,做到编辑自校与互校相结合,采取会议终审等多项措施,细化编辑流程,提高工作实效。专家组稿是提升综合性学术期刊稿件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改进专家组约稿制度,还能借助专家的“火眼金睛”杜绝系统发现不了的、某些隐蔽的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邀请相关领域重大招标项目的首席专家和部分知名学者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组稿,利用专家学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优秀稿源,刊发系列化的专题研究成果。综合性学术期刊还应当着力提升编辑素养和学术水平,构建学习型组织。编辑专业素养、品格魅力、学术眼光等对吸引优质稿件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编辑的持续学习与不断进步、成长对期刊的办刊质量提升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全媒体时代,编辑早已不是“剪刀+浆糊”的操作者,而是智能化时代的全媒体人。编辑应当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学术研究前沿动态,掌握新型编辑与推广技术,把握政策方针和正确价值观取向;学术期刊编辑部应当坚持编校费从优,以保障编辑初审与专家外审的质量。另外,当前许多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编辑是执行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时间,即并不是实行行政部门的坐班制。但由于编辑部诸多日常事务需要及时处理,各编辑部可以考虑实行编辑值班、轮班制度,以解决编辑部日常事务性的工作。
三、以学术创新为核心
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当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国家教育部1998年曾发文把高校学报定义为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但在2002年,该定义被修订为“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发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由此可见,高校学报不应仅仅反映本校的科研成果,而应当是一个面向国内外,面向社会各界平等征集优秀稿件的平台。这样高校学报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科研机构之间、跨省份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能更加畅通。特色栏目是综合性学术期刊的重要优势所在。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借助高校交叉学科、特色学科的独特资源网罗优秀稿件,创建特色栏目,摆脱综合性学术期刊普遍性的“千刊一面”的尴尬现状。据统计,教育部高校社科类学报第一批“名栏”的17个栏目中近一半是基于各高校优势学科创立的特色栏目,比如《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民族音乐研究”等。各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效仿上述学报,根据自身或临近高校的优势学科,创办特色栏目,实现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品牌化。倡导栏目共建是增强综合性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综合性学术期刊受其载文量的限制,在各学科板块的载文数量不及专业性期刊多,栏目共建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期刊界成功的案例有由《求是学刊》《厦门大学学报》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共同创建的综合性栏目“现代性研究”,该栏目持续刊发了跨省份的同类题材作品,受到读者的好评。其他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参照该成功范例,依据地域优势或者各自研究方向的优势强强联合共建栏目。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是学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当前学术界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职称评聘、课题考核等因素使得原本纯粹的学术研究变得功利化。期刊界当前检测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工具是中国知网开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该智能化的系统虽然能通过比对查找出送检论文与已刊发作品相似内容的来源,但有些学者利用该系统的检测缺陷,把部分重复内容通过文字上的粉饰来掩盖其抄袭的事实,或者利用知网文献更新的滞后期一稿多发,或者利用书籍未收录知网大库的漏洞实施抄袭行为。《浙江大学学报》编审张月红在美国“国际出版链接协会”年会上的由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资助的项目研究报告——《全球学术期刊编辑对学术剽窃容忍度的研究调查报告》,获得了国际出版界的高度认可。该报告披露的学术期刊剽窃行为令人咋舌。学术创新的学术期刊办刊的首要任务,也是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根本源头,因此综合性学术期刊必须把好学术规范的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