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区别范文

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区别

第1篇: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风险控制机制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风险管理体系

一、银行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多次出现的金融危机和大银行倒闭事件,世界各国加强了对银行业的风险监管。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也先后了一系列银行风险控制和风险监管的指导性文件。近年来,国内监管机构也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02年9月)、《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年3月)、《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2004年12月)、《关于加大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力度的通知》(2005年3月)等风险监管规章或规范性文件。

风险管理攸关银行体系稳定,影响国家金融安全,关系经济长远发展。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紧迫的任务。

二、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贷款业务中,贷款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面临的最主要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信用风险的回避。它使银行受损失的概率降到零,因而是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最彻底的方法。

2.信用风险的分散。常见的分散贷款信用风险的做法是规定单一客户授信比例,通常是规定银行对单个客户授信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余额或净额的一定比例。

3.信用风险的转嫁。贷款信用风险的非保险转嫁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保证,商业银行以保证贷款的方式发放贷款,可以将贷款风险转嫁给保证人;抵押与质押,即银行要求借款人以其财产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或质物作担保发放贷款;贷款出售与证券化,贷款出售就是银行在贷款二级市场上将贷款本金的回收权出售给对方,同时也将与贷款有关的信用风险转移给对方,贷款证券化同时伴随着贷款的真实销售,贷款信用风险转移给了特设机构。

4.信用风险的控制。贷款信用风险的控制措施有:健全审贷分离制度,提高贷款决策水平;推广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提高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加强贷后检查工作,积极清收不良贷款。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即由于市场变量发生变化而导致银行出现巨大损失。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一般可以归结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四大类。

这类风险的防控主要通过加强市场研究,关注国内外央行货币政策的动向,金融市场利率、汇率变化的走势,并采用各种避险工具,尽量减少因市场变化引起的损失。

(三)操作风险

1.操作风险的介绍

包括了法律风险、欺诈风险、技术风险等。引发操作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内部操作流程、人为因素、系统因素和外部事件。这类风险主要通过内部控制的各种手段,减少道德性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以及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减少技术性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相关规定,操作风险按损失类型可划分为以下七种: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风险;实体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风险。

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

各国商业银行和各监管当局都日益重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监管。2003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稳健做法》,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概括出10项原则。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2006年10月,巴塞尔委员会修订后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专门为“操作风险的监管”新增一条原则,同时还制定了评估该条原则执行情况的8条必要标准和1条附加标准。2005年3月,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对加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13条要求。2007年5月,中国银监会又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自之日起施行。

三、健全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启示

(一)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

风险管理需三道防线,而这三道防线各自由银行的经营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控合规和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三个部门在风险防控上存在着交集,需要各司其职、明确分工,以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此外,各部门的相互制约应当适度,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需要计成本,讲效率。但是,银行往往存在着成本过高、效率低下的问题:银行风险部门往往是一人做业务,二人管风险;风险管理部门层级过多,造成决策链条过长;风险管理部门设置太细,造成相同的检复进行,经营部门往往不堪重负。

(二)在风险管理中,应减少过多的重复监督、重复检查

其主要表现在两个环节:

1.内控合规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风险管理部门对经营项目风险管理的监督之间可能出现的重叠和交叉。

2.出现在内控合规部门和内部审计之间。

内控合规部门和内部审计的区别主要有两点:其监督对象不尽相同,前者主要监督经营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而后者是在上述两部门以外,再加上内控合规部门;其检查范围的大小不同,前者检查的个体数量很大,而后者则是抽样、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但比前者检查的范围要大。

当然,这不仅造成内控资源的浪费、风险管理成本的猛增,还会引起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满和抱怨,因为它需要接受多重检查。

参考文献

[1] 冯敬红,孙丽.增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7).

[2] 刘晓勇.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金融研究,2006 (7).

[3] 李高芬.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金融与经济,2006 (2).

第2篇: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区别范文

一、内控防线建设的依据及特点

(一)《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规定

该《指引》第十条明确要求,“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应与其他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把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融入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中。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建立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即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为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为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为第三道防线”

(二)上市商业银行年报中披露的防线设置情况

根据对三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商业银行有关情况的收集,了解到各家商业银行的防线设置基本概况。中国银行:本行各级机构、业务经营部门及员工是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承担业务发展任务的同时也承担内部风险控制的责任;法律合规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是风险控制的第二道防线,统筹内控制度建设,指导、检查、监督、评估第一道防线的工作;稽核部门是风险控制的第三道防线,负责检查评价本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交通银行:建立立体风险管理框架,纵向设立业务经营部门、条线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四道防线。横向建立双线报告制度,各级业务经营和管理部门须将风险信息同时报告本部门上级管理者和风险管理部门。招商银行:各经营机构及业务条线为实施自我风险评估、控制及防范的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部门构成在事前和事中进行专业化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内审部门是事后控制的第三道防线。

(三)基本特点

可以看出,虽然金融机构对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控三道防线的划分不尽相同,但基本特点是第一道防线强调经营一线单位的过程实时控制和自我评估,第二道防线强调各职能部门对一线部门(过程)进行设计、管理、指导、检查和监督,第三道防线强调内部稽核部门对业务操作职能(一线)及业务管理职能(二线)进行再监督和评价,发现问题并督促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二、关于内部控制“防线”与“防火墙”

银监会2009年11月26日正式的《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中,使用了“防火墙”的概念,突出商业银行董事会负最终责任,要求董事会负责建立并完善“防火墙”制度,确保银行和保险公司在业务场所、经营决策、人员、财务、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有效的隔离。通过比较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内部控制“防线”与“防火墙”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通用的。

(一)两者都是内部控制所要求的一种制度安排。即通过机构职能、业务流转环节、人员设置、决策权限等方面的限制,在业务组织与职能机构之间以及各类人员之间设置屏障,以切断风险的传递,控制风险的总体水平。

(二)两者都属于风险控制体系与机制的范畴。即两者均是由风险控制体系的设计监督、操作执行和防范评价三类保证活动、三类保证人员组成的全方位控制体系,也是一种有效的风险控制活动机制。当然,两者之间也有细微的区别:

1“、防线”侧重于一个相对独立的法人机构的内部控制,“防火墙”则侧重于一个集团法人的内部控制,特别是混业经营背景下的金融控股集团以及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2、“防火墙”侧重于防范集团内不同机构之间内部交易、关联交易形成的风险,而“防线”侧重对独立法人机构内所有部门和分支机构全方位的监控、对所有业务流程全过程的监控、全员性的制约以及对主要风险的全面覆盖。

3、“防线”更多的具有“前台、、后台”职能的分离与制约,或者“事前防控、事中复核、事后监督”的色彩,而“防火墙”在很多情况下上述色彩并不突出。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设置由各经营机构及业务条线为实施自我风险评估、控制及防范的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部门构成在事前和事中进行专业化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内审部门是事后控制的第三道防线,这样的内控防线建设相对更科学。

第3篇: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区别范文

摘 要: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面临的内部以及外部风险更是逐步增加,本文梳理了银行风险控制的相关文献,并分析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基本理论,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风险控制方法,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一、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不仅要面对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还要面对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竞争,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要应对国际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经营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等等风险无疑会对银行的健康发展产生巨大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建立以风险管理为主的内部控制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国外学者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做了充分的研究。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ABA)(2001)指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的本质性管理活动,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使商业银行高效实施和完成控制功能的前提是完善的内部控制测度体系。内部控制测度体系可以由因子分析来提供有效性和可靠性检验。[1]British Banker Association(BBA)(2001)指出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由三大目标和五个组成部分构成,三大目标分别是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五个组成部分包括控制活动与职责分工、监督与控制文化、信息与交流、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监督评审活动与纠正措施,上述法规制度为银行内控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本框架。[2]

国内的学者们同时也做了大量研究。石良平,赵然,靳洁(2003)利用现代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KMV模型、信用度量制、CreditRisk+模型、麦肯锡公司的Wilson Model以及《新巴塞尔协议》中关于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3]徐扬,戴序(2010)提出中国商业银行急需加强内部风险管理的问题,主要存在三个深层次的矛盾:风险管理的技术以“数字报表”为特征,科学性不足;风险管理各职能部门以分散管理为特征,协调性不足;风险管理的理念以注重短期效益为特征,长效性不足。[4]何丽亚(2010)提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几项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强调商业银行应树立“合规既创造价值”的理念,风险管理应强化合规经营因为合规是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必须建立良好的合规经营文化,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自我约束能力。[5]孙银忠(2010)从三个方面: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执行的有效性、反馈和补救措施的及时性,对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6]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概述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定义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商业银行执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与关键是健全一套具有科学性、安全性、合理性、高效性等特点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

2006年,我国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对内部控制的内涵和要素重新进行了定义。准则采用了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认为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下列五要素:(1)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2)风险评估过程,包括识别与财务报告相关的经营风险,以及针对这些风险所采取的措施;(3)信息系统与沟通,如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包括用以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交易、事项和情况,对相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履行经营管理责任的程序和记录;(4)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5)监督,是指被审计单位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及时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以及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商业银行是一类特殊的企业,它实际经营货币和高负债经营,因此风险无处不在。商业银行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控制等方法来完成风险管理的工作,并采用预防、回避、排除或转移等手段应对银行面临的风险,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组合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它体现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贯彻稳健经营原则,实行授信制度等分散、转嫁风险的自我保护措施,并要求设置风险管理部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改进自身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不断借鉴国际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经验,同时也意识到业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一些富有成效的新理论如:全面风险管理理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理论正在运用到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

1.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银行风险管理的模式经历了资产风险管理、负债风险管理、资产负债风险管理以及全面风险管理四个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促使内部控制向控制风险为中心的方向发展,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立遵循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包括控制活动、事件识别、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信息和交流和监控、风险评估、风险对策。(1)控制活动是为了保证正确执行风险反应方案的相关政策和程序;(2)事项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是指识别出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包括正面和负面影响),并评估这些潜在事项影响目标实现的程度,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反应方案措施;(3)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组织环境,不仅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和风险识别、评估、反应有着影响,还对企业的控制、监控活动的设计和执行有着重大影响。内部环境最重要的是董事会、管理层以及他们对风险的态度;(4)目标设定最重要的是战略目标设定,还包括与之相关的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目标设定的有效性是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的重要前提;(5)信息和交流和监控,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以及对整个风险管理流程的监控,都是全面风险管理发挥作用的有效保障。

2.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风险导向审计是以评价和分析被审计单位风险为基础、立足于对被审单位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制定符合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的计划,它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的基础上,把风险评价和分析性复核的方法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之中,体现了现代审计的新思路。风险导向审计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重视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审计的重心更加倾向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更注重被审计单位的微观层面,而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评估的范围拓展到了宏观层面,具体特点如下:(1)以审计测试为中心转向风险评估为中心;(2)风险导向审计扩大了审计证据,将被审计单位置于宏观层面,分析其与重大错报风险相联系的内外部环境;(3)风险导向审计由注重实质性测试转向运用分析性程序。

(三)内部控制范畴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及方法

1.风险管理环境分析。风险管理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商业银行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构成了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宏观环境的风险管理环境分析通常采用PEST方法,即政治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社会环境(Social)和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来分析商业银行在宏观环境中面临的风险。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识别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价值取向、管理风格、风险管理文化等。

2.风险管理目标设定。风险管理目标设定是审查企业的风险偏好和管理者设定的目标是否一致,将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内外部事项识别出来;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企业风险容忍度内把握商机争取获得最大收益。因此,风险管理要求管理者计量和监控与他们的目标和风险容忍度相关联的企业各项业绩的执行情况,将风险降到最小且为企业为标的实现提供最大保证。

3.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商业银行有效风险管理的关键是充分的风险识别体系。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应根据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政策和原则尽可能全面、完整的识别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等。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风险评估机制对银行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进一步检验,检验的具体目标为:恰当性、合理性、可靠性。恰当性是指对风险是否进行恰当准确的评估,是否真实地反应了银行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情况;合理性是指是否合理的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估计;可靠性是指风险管理部门进行风险评估的数据是否准确全面可靠。

4.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活动。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风险承受部门结合本银行对评估风险的最大承受能力,积极采取措施把风险降到银行可控制范围内,实现风险控制后银行收益率最大化。常用的风险应对措施有:风险预防、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理等。风险控制活动主要种类包括:高层检查,各级管理者检查业绩结果并将这些结果同预算、统计数做比较,采取相应纠正措施;实物控制,实物资产包括固定设备、可流通证券、现金和其他资产等,应对实物资产接触予以授权、定期盘点等;绩效指标,这是一种重要的组织控制活动,管理层为全面满足财务和营运报告的要求,将营运和财务的数据相互联系,采取适当的分析、调查或纠正措施;职务分离是基本的内部控制程序,划分或分离不同的人员之间的职务,减少采取不必要得错误发生。

7.风险及管理信息披露。《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对相关人员的沟通与协调做了一系列规定:(1)银行内部审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银行管理人员是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是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人。内部审计人员与管理层的良好沟通是为了保证审计结论和意见的可行性,给管理层进行解释和澄清的机会,有利于消除误解及时解决问题,防止审计人员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2)与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之间的沟通与报告。董事会是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监督机构,在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为了确保风险信息及时正确地传递,商业银行应促进内部审计人员与董事会或内部审计委员会的良性互动,并就风险方面的信息进行及时沟通。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范畴下风险管理的启示与建议

(一)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完整详细的风险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应在操作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合规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详细的应对策略和管理体系。在整体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下,针对各种风险有不同的管理方式,通过分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和贷款审查委员会的严格控制;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弹性授权”的信贷制度;推广审贷官制度、项目预审制和贷款风险度管理;对不良资产建立监测、管理、转化、催收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建立全面弹性授权和转授权体制等措施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二)全面运行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流动的畅通不仅对商业银行的内控、风险管理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商业银行整个经营过程都至关重要。信息沟通不仅指商业银行内部的信息流动,也包括商业银行对外部、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内部的信息流动。利用内部生成的数据和来自外部可靠渠道的信息,及时为银行管理风险、控制、评估及做出相关目标决策提供保障。有效的沟通会出现在组织中向上、平行和向下的流动中,企业内部员工了解各自的职责以及和其他员工之间的联系。在与外部方面,如客户、供应商、监管者和股东,也要有充分有效的信息沟通。

(三)加快网络银行的建设

现阶段,银行业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未来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做更多的事情,将自身的经营业务与网络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逐渐告别传统的经营模式,让银行的各项业务更加的便捷省时。商业银行通过整合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作用,树立本银行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区别于传统银行的个性化服务。

(四)借助新资本协议实施过程,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以平衡银行风险与收益为方向、获取长期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形成银行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这不能仅仅依靠员工培训、文件解读等方法,而是应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引导银行全体员工逐渐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文化理念。首先,识别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科学量化风险,设定银行风险容忍度,根据股东各自的风险偏好,以其长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确定银行发展战略方针;其次,根据风险容忍度目标,明确相应的资本收益率目标并且形成可执行的统一标准;再次,根据银行实际资本收益率的大小确定执行业务的风险额度,优化本行资本和业务结构,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打造战略支点与区域创新发展研究生学术论坛”,项目编号:YCLT2014009。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ABA).Letter to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A].2001(08).

[2] British Banker Association(BBA).Response to the Basel Committee’s Second Consultation on a New Basel Accord[A].2001(05).

[3] 石良平,赵然,靳洁.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J].上海经济研究,2003(4).

[4] 徐扬,戴序.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与策略选择[J],科技资讯,2007(2).

第4篇: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投行业务;风险控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161-03

引言

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即指中国的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范围广泛主要集中于证券的发行、承销、交易、以及企业的并购、重组,此外它还充当投资分析、财务和融资顾问的角色,在资本市场需求助推下,新的业务领域不断衍生出来,关于风险投资、基金管理、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规模也在持续扩大。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在中国发起仅二十余年,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金融运作的中坚力量,截至2010年12月31日,国内证券公司约110家,营业部数量达4 360多家,资产总规模超过4 500亿元,但在看到证券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和西方同业相比中国投行在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上尚存在差距,这是由于中国证券业起步时间晚、法律体系不完善、企业认知度不高,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证券机构缺乏抗击风险的经验,尤其体现在风险的识别、预警、管控等环节的有效处理上。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金融市场中,诸多体制保护都将逐渐放开,潜在金融风险将考验中国的防控能力,因此针对投行业务风险控制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投行业务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分布集中度高

依据中国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现状来看(如表1所示),当前证券业主要收入来自于经纪业务和承销业务。

上表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业务种类较少。目前,国内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主要包括证券经纪业务、证券承销业务、基金管理与销售、资产管理业务、财务顾问业务以及投资咨询业务。而国际著名投行的业务范围都比较宽泛,除传统业务外,还大力拓展证券私募、资产证券化、并购咨询等创新业务,以满足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在需要。相比之下,中国的证券公司,由于受到相关法律的严格限制和过度的行政管制,业务范围比较狭窄。二是业务收入集中。从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广发证券2011年的业务结构来看,主营业务的盈利主要集中在证券经纪和证券承销两方面。其中,证券经纪业务均占了最大的比重。相比国外投行,中国证券公司的业务收入来源过于集中,主要是经纪业务和承销业务。实际上,中国投行这两方面的问题是彼此关联的。一方面,国外投行的收入多源于业务结构的多元化,而国内投行的业务种类较少,进而导致了收入集中。另一方面,国外投行在业务创新方面十分积极,业务结构较为广泛,业务创新不足也是国内投行的业务结构狭窄所反映出的问题。

对交易手续费的依存度比较高,使中国证券公司的盈利水平极大地受制于二级市场的繁荣,波动较大。单一的业务范围、过于集中的收入来源一方面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利润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风险的转移和分散。

(二)创新业务初探,暴露风控滞后

随着近期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等业务的开展,中国投行创新业务品种的风险管理问题开始暴露。例如,融资融券业务将使证券公司承担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增大,同时对资本市场有助涨助跌的作用,进而使市场波动加剧,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也随之增大。需注意的是,金融创新有转移和分散风险的作用,但不能使风险消除。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中国投行的内部风险控制以及外部金融监管显得相对滞后,对这些暗藏着巨大风险的复杂的创新产品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约束的手段。

(三)外监管制度存在缺陷

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监管层开展新业务更加谨慎。但目前,中国投行监管体制建设仍然滞后,风险监管体系未能跟上不断变化的市场。如今,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然而中国相关涉外监管却配合不到位。一方面,对于国外投行由外向内发展,中国目前是完全放开的。另一方面,对于国内投行由内向外走出国门,中国缺乏相关扶持政策。相比国外投行,中国投行在国际业务方面实力与经验欠缺,开拓业务起步难。国外投行进入带来对本土市场的冲击加上国内投行的国际业务难以开展,可能导致内忧外患的艰难局面。这样的涉外监管制度缺陷无疑会降低中国投行的风控能力。

(四)内部人控制下的薪酬激励制度偏差

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委托问题在中国证券公司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广泛存在且十分突出。在公司决策中,有力的强调和保证了经理层的利益。由于容易导致在设立薪酬激励制度时侧重考虑收益性,忽视了风险性,进而刺激短期行为的发生,“内部人控制”时常阻碍公司的经营发展。在过度强化的激励制度下,很多经理人往往只考虑短期利益,甚至不惜冒高风险进行投机易,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正常运营的风险。

二、完善中国投行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

(一)国外投行的风险管理经验

欧美国家一向重视投行风险控制,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以美国投行为例,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对应的风险管理也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集中统一、多层次交叉的风险管理体系。通常,美国金融工具风险主要涉及市场风险、① 信用风险、②营运风险③ 三方面。

美国投行的风险管理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建立集中统一、多层次交叉的风险管理体系

设立由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隶属于董事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若干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如市场风险管理部、审计风险管理部等,这些部门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共同参与衍生金融工具的设计和风险控制,其他部门如财务部、信息技术部等也受风险管理委员会交叉领导。

2.针对不同的金融创新工具风险实施不同的风险管理对策和技术方法

由市场风险管理部全面负责整个业务全过程的市场风险管控,由信贷风险管理部指定风险管理和操作规程以避免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采取综合措施监察交易的操作和技术风险来防控营运风险。

3.通过建立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有效的奖惩机制使员工切实负起责任

综上,美国投行对其金融创新风险的有效控制体现在:全面系统且灵活高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与集中统一、多层次交叉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机结合,引进采用科学的风险测度技术,对高级管理人才及风险监管的高度重视。这些都值得我们在投行业务风险控制方面参考借鉴。

(二)中国投行完善风险控制的改进方向

1.政府视角:加强投行业务风控监管

(1)加强涉外投行业务监管。在投行业务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应加强对跨区域投行业务的监管。一方面,尽快研究建立对外国投行业务的监管;另一方面,适当放宽国内投行参与国际投行业务的限制,同时发挥政府在投资银行国际化进程中的扶持作用。(2)强化金融创新监管。金融产品创新过度加上有效政府监管缺失,是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成因。这启示我们要加快监管创新,同时应结合中国实际,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金融创新应分类监管。对于积极的金融创新,④金融监管应消极应对,给其自由空间,激励其增长,但同时也要警惕可能的风险。对于消极的金融创新,⑤则应强化政府干预,采取积极抑制或规范对策。

2.投行视角:建立风险控制管理框架并严格内控

(1)基于业务结构建立风控体系,利用业务多元化分散风险。应当按照业务类型的不同,建立确切的、可操作的业务风险评估和控制手段及措施。风险控制侧重点因业务的不同而各有区别。对于经纪业务,风险控制的重点是合理安排营业网点,避免网点的盲目扩张,规范交易过程,防止违规事件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承销业务,风险控制的重点是操作流程的规范化运作;对于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风险控制的重点是规范对资金的管理和做好证券投资决策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等。

在保持传统业务优势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业务,开拓新领域,顺应国际上投行业务多元化趋势。通过业务多元化改变盈利模式单一、收入集中的现状,进而分散风险;利用业务创新,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加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国内一些中小券商,如第一创业证券、中山证券等,在发展创新业务,业务多元化方面已经开始了尝试,并且初露锋芒。作为中小券商的典型代表,中山证券在这方面独树一帜。近几年来股市低迷,券商们依靠传统的经纪业务和承销业务创造的利润难免下滑,于是中山证券对投入在经纪业务和承销业务两方面的成本进行了缩减和严格控制,维持营业部数量不变,裁减掉了部分开销较大的投研部门人员,始终保持着人员精简的结构和轻资产模式;自营业务方面也及时止损,严格控制亏损,尽可能保证本金安全,符合相关净资本指标要求;其业务发展重点转向了固定收益类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一方面在严格风险评估基础上择优发行和承销企业债券,赚取承销费用,另一方面与银行等金融同业机构合作开展委托贷款等资产管理业务,将证券公司的资金委托银行贷给信誉较好的企业,获得稳定且较高的利息收益。目前,该公司固定收益部和资产管理部不仅成为其最主要的获利部门,而且为中山证券这样的中小券商在“股灾”中生存并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些中小券商根据市场形势和自身的经营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重点择优发展战略,将“开源”与 “节流”相结合,既控制了风险,又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领域,值得其他券商参考与借鉴。

(2) 严格内控,激励有力,约束有效。从国外投行的实践经验来看,相比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更加重要。事实上,业务的主要风险并不在于业务本身,而在于业务的管理方式,最有可能引发风险的往往是违反纪律或在监管方式上出现的失误。因此,证券公司内部应严格内控,不断强化遵守纪律和防范风险的意识,一方面应自上而下推动风险教育,另一方面在对经营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系统性的风控制度体系。

另外,证券公司须做到激励有力、约束有效。在高智力、高风险的金融行业,高薪酬有其合理性。但对于中国相对稚嫩的证券业,“靠天吃饭”的证券高管薪酬过高难免引非议。这样的激励约束机制也不利于应对市场化竞争和外部风险。因此,引进国外企业先进管理制度,对管理层进行有效激励的同时,还应加强约束监管。

参考文献:

[1] 刘钊.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9,(22):41-43.

[2] 丁国荣.综合治理时期中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模式及其绩效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9,(1):22-27.

[3] 胡润敏.中国证券公司风险竹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4):84-87.

[4] 亨利·保尔森.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之路[M].乔江涛,谭永乐,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5] 同生辉.投行的逻辑[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6] 乔治·索罗斯.世界危机启示录[M].刘丽娜,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第5篇: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有效性

一、城商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城商行内部控制在以下七个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方面

1.认识不到位,内控意识仍显薄弱。城商行对内控认识不到位,内控意识薄弱集中表现为“两个替代”,“两个替代”,一是指以规章制度建设替代内部控制建设;二是指以运动式的监督检查代替持续性的内部控制。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部分内控措施得不到执行。

2.经营理念不够审慎。绩效考评体系不科学,城商行存在重业绩、轻风险;重业务、轻内控;经营中市场定位不明确,内控制度总是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3.经营管理运行结构不完善,制衡监督有效性不足。内部组织架构不完善、分离原则不全、岗位职责不清。一是组织架构不合理,职责未相对分离。如部分城商行授信审查、贷后管理和风险处置等不相容职能由一人分管,缺乏相互制约,不符合审慎管理原则;二是内控政策制定不全,内控目标不明确。在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中大多缺乏层次性,内控目标不明确,缺乏可测量性,未能体现持续改进的要求;三是转授权管理不规范。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方面

1.风险评估的方法、技术落后。城商行的风险识别和计量的技术不足、手段有限,缺乏成熟的风险计量方法、模型和系统支撑,特别是对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缺乏识别、计量、压力测试和应急演练。

2.风险评估主观性强,识别覆盖面窄。一是风险管控侧重于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进行监测识别、评估和管控,对其他类风险的管理运行机制有效性不足。从检查中发现,目前城商行普遍重视信用风险识别和控制,但对管理活动和支持保障活动,特别是计算机系统中风险缺乏有效评估和控制。二是未能对操作风险进行计量、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

(三)内部控制措施方面

1.内控组织体系不健全,决策与建设职能缺失。虽然城商行初步建立了内部控制组织体系,但受公司治理不完善、内控组织体系仍存在问题,具体表现:第一,法人治理各主体边界职责划分并不清晰,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之间的导致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的内控职责缺失;第二,城商行设立了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全行的内部控制建设外,内控建设职能分散于各相关部门,而各相关部门仅从本部门职责角度承担内控的相关职能,造成内控体系缺乏整体性,控制过度与控制不足并存。

2.内控制度不完善,整体性、长期性考虑不足。具体表现:一是大多数城商行没有制定内控战略发展规划,未建立战略规划定期评估制度,未实施的动态评估,造成内控建设和运行的持续性不足,影响内控的有效性;二是各条线出台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之间衔接不够,时常出现不一致甚至冲突的情况。

3.制度执行不力,后评价机制缺乏。制度执行不力是城商行普遍面临的问题。具体表现:一是教育机制和制度培训不完善,基层分支机构难以全面掌握制度的要求,从而出现现实操作与制度要求不相符的情况;二是内控执行力仍然偏弱,检查发现问题的后续跟踪不力,整改不够到位,屡查屡犯的同质同类问题没有得以有效遏制。三是在具体业务操作中存在风险控制措施执行不力的情况,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果。如(1)在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上存在对账频率和对账单收回率低于规定标准;(2)会计等重要或关键岗位没有实行强制休假制度等情况。

(四)监督评价与纠正方面

强有力的监督评价机制是确保内控缺陷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持续改正的关键。城商行都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并建立起内控监督评价机制,但与监管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1.城商行的内部审计人员配备未能达到监管要求。即审计人员数量与银行员工总数之比不低于1%。加之现有内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审计方式单一,覆盖面不广,检查频度和质量不高,从而影响到内部审计的效果。

2.部分城商行没有建立相应的评价程序和制度,没有定期对内控体系进行评价。

(五)有效运用评价结果和指导内部审计方面

大部分城商行未能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的要求,由董事会采取措施定期对内控状况进行管理评审;但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设和运行也反映出一定的问题,例如,城商行对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运用不充分,在指导内部审计部门确定审计重点和频率、合理配置内部审计资源方面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内控电子化水平和内控的实时性方面

就目前城商行电子化情况来看,城商行没有开发上线风险实时预警系统,尤其是操作风险预警系统,造成风险识别的实时性不足。

(七)信息交流与沟通方面

1.信息传递效率低。城商行的信息传递主要还是靠金字塔式的组织来完成,由总行到分行、部门、支行、岗位,多达几个层级,链条冗长,虽然计算机互联网消除了许多时滞因素,但信息上行下达过程中出现理解偏差,导致高层与基层行动步调上的不一致,使信息滞留,在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

2.城商行对监管意见的整改落实还不到位。从检查中发现,城商行由于整改机制尚不健全,在对监管意见的整改落实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个别城商行对监管部门的检查意见和监管要求未及时、有效落实整改等。

3.外部沟通反馈机制不畅。部分分支机构对外、向下和内部横向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还不够畅通;有时对监管政策和要求的传导不及时、不全面,信息反馈不主动。

二、完善城商行内部控制有效性建议的建议

针对城商行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建议从以下九个方面推进其内控机制建设:

(一)在风险管理理念上,树立科学的风险观,强化系统风险管理意识

要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把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有机统一起来,树立成熟的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科学的发展观和风险观。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看待风险管理,强化系统风险管理意识,并逐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风险的长效机制。要将风险管理贯穿于业务发展全过程,把每个业务环节都作为风险控制关口,使风险防范意识深入人心,人人都是风险的防范者、控制者。要明确的信用风险容忍度,强调适度、合理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对合规风险要实行零容忍。如此,一是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完善的内控机制是城商行机构安全、有序运作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行集约化经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向管理要效益,在稳定中求发展;三是城商行应当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情况对风险进行再识别和再评估,及时修改完善风险控制的制度、技术和方法,以控制新出现的风险或以前未能控制的风险。

(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内控组织体系

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清晰界定并通过制度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职责,尤其是理清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董事长与行长的内控职责边界;董事会应切实承担起保证银行建立并实施充分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最终责任,借助于下设审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开展对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管理评审;并将此纳入对董事会的评价和对董事的履职考评中。尽快确定相关的部门负责内控的建设与日常运行,以确保内控体系的完整性。

(三)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识别控制能力

建立起风险管理部对各类风险实行归口管理、各相关部门实行具体管理相结合的、覆盖各类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能,明确风险战略和偏好,推动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具体:一是构建符合内控要求的业务管理新制度。在各业务条线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编制覆盖各业务条线、各类产品和服务、各环节、各岗位的内部控制手册,使内控制度覆盖所有风险点,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重点岗位、主要风险环节做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同步;在条件成熟时,将其镶嵌入业务系统或管理系统中;二是内控制度要涵盖所有的管理和业务领域,在开发推广新业务新产品过程中,制定相互制衡的业务管理办法和制度,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计量和评估;风险评估应当针对风险的可计量和不可计量两方面进行;三是注重防范风险关口动态管理工作。防范风险要注重“五个转变”——由注重业务风险转向业务和人的道德风险控制并重;由注重单一贷款风险转向整个企业和关联企业、行业风险转变;由注重信用、法律风险转向市场风险、经济调险、突发事件风险等方面转变;由静态的风险控制转向动态、即时风险控制转变;由事后督察控制转向事前与技术结合控制转变。四是要着重加强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对系统的项目立项、设计、开发、调试、运行、维修等全过程实施严格管理;五是在风险管理技术上,积极探索新型风险控制技术和工具。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要借鉴国际上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贷款定价方法和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经验,为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应当如何经营提供必要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要重点加强利率风险在银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寻求新的风险控制技术和工具。六是建立制度制定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出台的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与全行的基本内控制度保持一致,并保证各制度之间实现有效衔接。

(四)建立有效的授权体系,完善权责分配机制

对于组织内的全部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职责和权限,并为执行任务和承担职责的组织成员提供所需的资源并确保他们的经验和知识与职责权限相匹配。具体:一是城商行应根据自身业务经营和风险控制要求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在职责分工上既要体现制约,又要体现协作配合,设置合理、有效的岗位;二是建立明确的授权和审批制约机制。城商行及部门应形成明确的新业务开办须经有权部门书面批准的制度,应按照内部有关经营管理权限实行逐级有限授权,根据被授权人的实际情况实行区别授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授权,明确规定相应责任。分支机构应当建立有效的核对、监控制度,对各种账证、报表定期进行核对,对柜台办理的业务实行复核或事后监督把关,对重要业务实行双签有效,对授权、授信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五)科技引领作用,提高内控电子化水平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尽快启动对现有核心系统的升级换代,提高科技对业务发展的引领作用;开发建立全行性的数据仓库和数据平台,并建立涵盖全行主要业务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用性,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系统,提高现有信贷系统的风险预警和控制功能,并引入针对各类风险的专业风险管理技术;开发操作风险实时监控系统,提高操作风险防控水平;建立审计系统,实现手工控制向系统控制、事后监督向事前防控的转变,提高审计的电子化程度;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治理,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建立灾备中心和应急机制,确保系统运营的连续性和恢复性。

(六)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建立强有力的内控文化

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要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充分认识防范风险的重要性,切实了解本行的主要风险所在,在日常管理中要积极倡导建立有力的风险控制文化,从自身做起,使风险控制成为全体员工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任务。要通过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持续的业务培训、服务培训、内控文化以及先进理念的培训,培养员工的法律意识、内控意识、风险意识、合规意识,提高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使自觉遵守内控制度,成为全体员工的自发行为。

(七)多措并举,提升制度执行力

一是从源头抓起,提高总行管理部门,尤其是业务管理部门的业务管理水平,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制度编写能力。

二是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基层分支机构能迅速、全面掌握制度的各项要求;并建立制度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的联系机制,确保执行者在执行制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畅通渠道进行反馈,并得到及时解决。

三是建立责任明确的内部激励机制,严格考核,明确奖惩;严把用人关,特别是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配备要确保其综合素质与所承担的职权相适应;对员工岗位实行定期和不定期轮换制,正确应用交叉检查原则;制定多层次的内部控制考核制度,以量化指标去考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是建立制度后评价机制,由制度制定部门和合规部门定期对出台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对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持续改进。

(八)建立科学高效的审计组织架构,强化稽核监督作用

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董事会的内部审计职责,切实承担起批准内部审计章程、中长期审计规划,并对审计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监督的责任;建立起内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负责的汇报体系。具体: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审计管理体系。建立涵盖经营活动、风险状况、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等各个方面的审计制度;完善全面审计、后续审计等审计操作流程;增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健全审计内部监督机制。要明确审计委员会设置、定位、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对审计工作质量评价和监督机制。三是应当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报告和纠正机制,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的效果进行有效的衡量、评价,建立并利用畅通的信息反馈和报告渠道,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完整地传递给最高决策组织,以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和加强,保证内部控制合理性和有效性。四是应当建立分支机构的内部控制的后评价制度,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回顾和检讨。

第6篇: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经营风险识别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风险管理: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分论坛就以黑天鹅事件论到风险管理。嘉宾们一致认为,风险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企业要学会“经营风险”。“风险不可预测,但可预防。”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洪斌认为,企业不但要学习如何充分利用正面事件来加快发展,更要学会如何评估和防范风险,将黑天鹅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这就要求企业要增强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

一、经营风险的识别与影响因素

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企业的经营风险种类很多,以下分析两大类经营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一)战略经营风险

战略经营风险主要是一些宏观的、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对企业的战略经营造成的风险,这类风险会影响到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影响因素主要有:

1.政治法律因素

政治法律因素有很多,对企业经营有直接影响的主要是有可能限制企业经营的那些政治法律因素,比如:政治经济体制、政府的管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税法及其变动、环境保护法、反垄断法规、劳动法等。政策、法律的变更等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有:GDP及其增长率、贷款的可得性、可支配收入水平、利率、通货膨胀率、居民消费倾向、消费模式、失业趋势、劳动生产率水平、汇率、证券市场状况、价格波动、货币与财政政策、进出口因素、不同地区和消费群体间的收入差别、失业趋势等。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各种经济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3.技术因素

行业技术革新的速度以及被迫采用错误技术的风险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这些技术包括企业进行基本生产经营的方式、信息处理方式、产品营销方式、制造流程设计和新产品开发的方式等。应用新技术或技术的改变可以提高企业成本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同时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出现缺陷,从而给企业带来经营上的风险。

(二)流程经营风险

在企业的经营流程中,很多因素会导致企业产生经营风险。1.管理层不称职或缺乏威信

管理层的不称职或缺乏威信会导致企业在流程中做出错误决策。在营销上可能会引起品牌和产品的整体组合实力降低,不能提供独特的产品价值和不能创新,从而造成无效的市场营销,市场份额无法扩大甚至会缩小;在供应链和生产管理上可能会导致不能取得足够的物料,获取的废物料过多,不能获取与生产规格一致的资源,以及生产流程设计和生产计划缺乏效率。

2.员工不诚信或不道德

一方面员工的不诚信或不道德会造成资产滥用或信息处理错误。如果负责配送的员工不诚实,并没有得到充分控制,那么可能存在存货损耗过多或不恰当的装运。另一方面员工的不诚信或不道德还会造成资产滥用或被盗。员工没有受到适度的控制或监督因而行为不当可能会产生存货讯号的风险或付款不恰当的风险。

3.技术缺陷

技术缺陷,营销方面可能导致没能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反应、存货处理效率低效、信息处理不正确、没能收集到恰当信息、不能将供应链和生产活动与销售活动联系起来;技术会影响生产流程的设计、供应链中信息沟通的性质、材料调度和生产计划、流程信息的可靠性。技术的广泛应用会对下属活动产生影响:信息传递不正确、关键信息的遗漏、生产流程设计缺乏效率、生产计划缺乏效率、劣质产品和成本分配的不准确。?

4.人力资源问题

对员工的培训、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会导致营销、销售和配送流程出现问题,例如顾客服务不令人满意,信用风险评估不恰当等;人力资源中的错误可能导致材料损失,接受未经批准的货物,信息加工不准确,负债股价的不准确和生产设计和计划效率低下等。

5.执行不当

营销方面执行不当会导致迟延交货,顾客满意度低,存货成本过高,定价不正确,销售退回过多,服务成本过高等执行风险,会增强企业的经营风险。供应链和生产执行不当会导致交易成本过高,材料损坏,接受未经批准的货物,生产问题,损坏和废品过多和过高的储存和运输成本。

6.财务计划不恰当

营销规划和预算工作不恰当,或者是没能为流程中的业务活动提供充足的财力,常常引起风险的产生,例如使营销计划不能有效实施,不能实现销售目标和利润率,不能对客户需求做出回应。供应链和生产方面计划不恰当或分配不合理会导致:供应不足,有材料处理引起的损失,货款支付的烟雾,或者生产计划缺乏效率。

7.信息问题

信息处理不准确、信息遗漏和负债股价不准确等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为了有效地管理流程,管理层需要得到与流程业务活动和流程风险有关的即时可靠信息。

二、防范经营风险的措施

导致经营风险的成因主要有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风险预警制度不健全等。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以下防范经营风险的措施。

(一)明确受托责任,完善公司治理

基于受托责任下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即公司股东会、公司董事会、公司经理层以及对受托责任履行行为实施监督的公司监事会的权利和责任的法律确认和有效执行。有效的公司治理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公司价值的组织保障。在良好的公司治理条件下,企业应在三个层面对风险管理提供明确的组织及职能保障,即通过决策层面设风险管理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经营管理层面设审计部门,业务层面设各职能部门等对公司的风险进行分层次的有序管理。控制企业经营风险,不但要有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构,更主要的是要有基于受托责任下的公司治理各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的有效履行。

(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控制度是企业为有效实现其目标而设计的内部制度安排,它是为整个企业而设计的系统,企业不应该有任何人能脱离该系统的控制而自由运作。许多事件表明,公司的风险来自于内控制度的缺失或形同虚设。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就是授权和监督。公司所有人的权限都是在这个组织中被授予的,并要得到有效监督。

企业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及薄弱环节,有利于防范和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从而保证企业整体效益的实现。因此,加强内部控制的评价,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对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只有重视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才能保证其有效的实施,真正做到对风险的防范与规避。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要能够很好的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风险防范制度。公司治理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从企业组织架构上控制因内部管理失误造成公司经营风险。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遇见的各种具体的风险,还必须建立相应的具体风险防范制度进行防范。如企业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资金流动风险,作业风险,法律风险,会计风险,信息风险,策略风险等。

(四)推行经营风险审计,客观评价企业风险

以企业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称为经营风险审计,通过专门的审计方法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区别于传统的财务审计。经营风险控制审计是对企业运作中面临的经营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进行识别、评估、管理和持续监控的过程。经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消除风险,只能管理和控制风险。经营风险控制审计主要包含企业经营风险因素、风险管理方案、风险控制过程及监督体系等方面。实施风险控制审计旨在不断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确保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五)建立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并评估经营风险。

1.财务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可选择考虑一些主要指标,通过对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流动比率、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销售净现率等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可推测企业的经营能力现状,继而评估经营风险的大小。例如经营杠杆是可以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一项指标。通过经营杠杆系数的大小,可以评估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风险越大。

2.非财务指标体系

通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忠诚度、工作效率、工作业绩和管理层的领导能力、凝聚能力、决策能力、管理效率、协调能力、经营业绩以及技术的先进性、信息的及时性、人力的适用性、技术产品等的创新能力等一系列非财务指标推测企业的经营现状,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

(六)建立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降低经营风险,最有效、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争创名牌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后盾,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高立法,虞旭清.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实务[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第7篇: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风险审计 高校 ERM框架

二十一世纪初,风险管理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内部审计关注的重点。以毕马威为代表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学术界对审计基本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新的风险管理审计模式,这是一种新的审计模式,也有学者称之为风险审计。它不仅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而且更加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成为组织中的关键流程,很多大型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已经把“为支持企业风险管理提供独立的评价和建议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持续不断地审视公司治理和企业各个领域的管理工作,促进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增强。

一、高校开展风险审计的必要性

所谓风险审计,是审计人员利用其自身独特的知识、技能对企业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估测的管理咨询活动。作为独立的专门从事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的现代审计,不仅要审计企业财务状况及其经营过程取得的成果的数字本身,而且要审计企业财务状况及其经营过程所取得成果的数字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不仅要了解企业的经营过程,更重要的是要评估和测试企业的风险,评估用以衡量企业经营的财务性指标和非财务性指标,并且随时利用有关审计信息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出台,使得国家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对高校的投入持续增加,同时我国正步入“十二五”战略规划的重要阶段,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成为今后我国总体工作的重中之重,使得高校各方面的经费投入呈几何倍数增长。高校办学环境也随之日益复杂,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特别是受扩招影响,很多高校为改善办学环境,进行新校区建设,受财力所限,不少高校采取了向银行贷款的方式,与之所伴随的是到期还本付息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同时学校还存在设备管理风险、合作办学风险、风险等。为进一步控制高校风险,有效规避风险,对风险进行管理,可以适当地引入风险审计。

1、风险审计可以对内部控制进行再监督

风险审计的审计重点和中心是源自组织内部的风险控制点,也是最容易发生舞弊的环节。因此实施风险审计事实上是将审计侧重点放在内部控制的薄弱之处,一方面可以发现内部控制的空白点,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进行监督。

2、风险审计有利于风险预警作用的发挥

风险审计和传统审计的最大区别是,过去的传统审计是“过去”审计,主要针对过去发生的事项实施审计,对已经发生的事项进行鉴证,通常损失已经发生且无法挽回,只能起到事后监督的作用。而风险审计是针对“未来”的审计,通过审计,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起到预警作用,将损失扼杀在摇篮里。

3、风险审计有利于实施风险管理和控制

风险审计通过实施具体的审计过程,对组织流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从而有利于对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尽量减少损失。

二、风险审计内容――基于COSO的ERM框架

根据COSO制定的《企业风险管理――应用技术》,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要素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个方面。如图1、2所示。

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包含组织的基调,影响组织人员的风险意识,是企业风险管理所有其他构成要素的基础,为其他要素提供约束和结构。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主体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容量、董事会监督,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以及管理层分配权力和职责、组织和开发其员工的方式。该部分审计内容主要指审计人员在开展风险审计时,需要对学校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风险管理氛围和风险控制理念进行评价,充分了解单位风险管理文化和管理理念。对于部门的风险文化的评价,可以从领导能力和战略、人员和沟通、责任和强化、风险管理和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实施结果如表1所示。

可通过采取问卷和调查表格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文化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其内部环境进行评价。

2、目标设定

该部分需要审计人员考虑在相应风险的前提下,为被审计对象设定专门的战略目标,以及关联的具体的各项事业发展目标,同时确定实际情况与目标偏移的最大程度,即风险容限。以学校某学院为例,具体如图3所示。

3、事项识别

该部分因素主要是指审计人员需要通过研讨、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对组织的风险点进行分析确认识别。由图3可以看出,某学院为了实现该战略目标,可能会出现一些潜在风险。如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无法吸引足够的两院院士或者科研经费,抑或是学校缺乏必要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导致科研经费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成资金浪费。

4、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包括组织的定性风险评估和定量风险评估,其主要是对企业固有的风险和剩余风险进行评估。其中定性的风险评估技术包括风险排序和调查问卷,对该风险事项可能造成的影响,可用如较小、小、中和大等进行判定和确定。定量的风险评估技术包括风险价值、风险市场价值、损失分布、事后检验等,可用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

5、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主要指对风险采取回避、降低、分担和承受的四种方式。以某学院进行有关科研活动为例,如表2所示。

6、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用来确保风险应对得以恰当实施的活动。如该学院自身科研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从而获得纵向和横向的大量科研经费,根据本学校和学院情况制订相应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对科研经费进行管理,要求进行预算控制,结题时进行决算审计,严格按照项目预算安排决算,同时对科研工作开展进度进行定期的检查,督促其完成科研项目拟定的计划目标。

7、信息与沟通

有关的信息以保证人们能履行其职责的形式和时间予以识别、获取和沟通。信息系统利用内部生成的数据和来自外部渠道的信息,以便为管理风险和作出与目标相关的知情者的决策提供信息。有效的沟通会出现在组织中向下、平行和向上的流动。全部员工从高级管理层那里收到一个清楚的信息:必须认真担负起企业风险管理的责任。他们了解他们自己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职责,以及个人的活动与其他人员工作之间的联系。具体如图4所示。

除了外部信息的传递,还有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开展风险审计应当对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渠道和机制进行检查。

8、监控

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监控,随时对其构成要素的存在和运行进行评估。这些是通过持续的监控活动、专门评价或者两者结合来完成的。持续监控发生在管理活动的正常进程中。专门评价的范围和频率主要取决于对风险的评估和持续监控程序的有效性。对于高校,主要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专门制订了有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有专人或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进行有效性监督管理。

三、开展风险审计的支持保障

风险审计就目前审计工作开展现状而言,是一种全新且充满挑战的工作,尚缺乏固定和规范的工作模式和规程,需要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而要充分发挥好风险审计的功效,需要在人员、经费和组织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

1、人员保障

(1)数量方面的保障。我国高校审计部门从业人员数量较少,除了少部分的教育部直属“985”高校外,其他高校的审计部门审计人员数量都不超过10人,且有的学校开展内部审计是以基建工程审计为主,财务审计力量较弱。因此,对于风险审计而言,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审计部门的人员配备,另一方面,风险审计是基于组织的风险认定、评估和控制管理,不仅仅只依靠审计部门来推动开展,还需要各部门有关人员的大力配合。

(2)人员质量方面的保障。由于过去的审计重心是以账项为基础,造成了审计人员的思维模式跳不出“财务会计”的圈子,拘泥于顺查法抑或倒查法,把工作重点放在了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身上,是一种“就会计论会计”的审计方式,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以会计学方面的知识为主。而风险审计对于此种传统的审计模式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其着眼点放在了“风险”上面,要求审计人员能够通过一些具体的审计方法对组织的风险点进行识别和评估,并能够对于薄弱之处给予改进的建议。这种审计模式不仅要求审计人员要掌握财务会计知识,而且要同时具备计算机、法律、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要求审计人员加强培训,努力成为具备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经费保障

一方面由于风险审计的覆盖面较广,开展风险审计具体业务时,学校要给予必要和充足的经费保障;另一方面,为配合风险审计工作的开展,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适应风险审计的发展需要,学校应给予相应经费以保证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训。

3、组织保障

开展风险审计,学校需要从上到下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一方面需要保证学校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另一方面,需要保证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风险审计的开展,保障风险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进一步加强对高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考虑组建类似风险委员会的组织,譬如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等,专门对风险审计等风险管理控制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 黄珊珊:风险管理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2] 郭伟昌、刘金凤:企业风险审计模型研究与应用[J].审计研究,2008(6).

[3] LawreneeB.Sawyer、MortimerA.Dittenhofer、JamesH.

seheiner等著,邰先宇、周瑞平等译:索耶内部审计―现代内部审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 IIA.Standards for the Professional Practiee of lntemal Auditing[S].2001.

第8篇: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区别范文

1、承包商面临的风险工程承包,既是一项商务活动,又是一项工程施工活动。它必然受到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相关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有关合同条件所确立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对承包商影响极大,这些都要求承包商具有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目前,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含量提高,项目趋向大型化和复杂化,企业趋于联合,资金相对集中,这些对中小型企业尤为不利,使它们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使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由此看来,工程承包是一项风险较大的工程施工活动。

工程承包风险,是指工程实施结果相对于预期的结果的变动程度,即承包商预期收益的变动程度。工程承包风险的起因是由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假如在投标和工程实施过程中,不考虑风险因素,就会加大实际成本而导致利润降低甚至亏损。但是,过多地把潜在风险因素的可能费用转移到投标标价的成本中去,又会使失标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要想获取目标预期利润,必须正确地考虑工程承包风险。

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承包商在标价中风险费用所占比例都比较低,这是因为承包商对众多的风险因素采取了积极的管理办法,如风险责任的转移、分担、保险等控制风险事故发生或降低风险损失的办法。根据JCEM有关美国承包商对工程风险的分配和重要性的调查表显示,风险市场时期相对于繁荣市场时期,在相对数的比例上,实际承包成本增加4%,利润下降25%,风险增加了3倍。假如考虑实际标价的差异,其绝对值的增加会更大。也就是说,在标价构成比例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风险市场时期比繁荣市场时期需要支付更多的风险费用。

另外,业主和承包商在工程施工中分别承担的风险量百分比,平均为33.5%和36.9%,共同承担的风险量为29.6%.在共同承担的风险量中,业主往往利用作为雇主的有利条件,将风险损失尽量转嫁到承包商头上。在实际营建中,承包商承担的风险比率往往达到60%以上。所以,承包商要想达到顺利实施工程和盈利的目的,对工程承包风险的正确分析、控制和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对于承包商而言,重要的风险因素主要有摘要:

a.劳力、设备和材料的取得;

b.劳力和设备的生产率;

c.不合格的材料;

d.劳工纠纷;

e.平安;

f.通货膨胀(总价合同);

g.承包商的工作能力;

h.变更指令的谈判;

i.工程质量;

j.合同延误;

k.财务控制能力;

l.工程实际数量。

这些风险因素涉及的特征有摘要:

1)不平衡或巨额的现金流;

2)非凡的质量或技术要求;

3)重要的法律或合同要求;

4)重要或敏感的外部环境。

一旦项目涉及以上特征时,就有必要进行风险的分析及有关管理工作。

2、风险控制体制和风险的迁移性承包商在进行传统的风险控制时,一般按照施工过程的延续,把控制过程分成若干阶段,分析各阶段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策略。从表面上看,以往的方法也是利用阶段控制理论,但始终是以静态的眼光来看待风险和分析风险,各个阶段之间的风险管理工作缺乏必要和有机的联系,没有把各阶段的工作、工序和风险因素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考虑。是简单的针对性强却缺乏弹性的简单的解决方法。这种办法对常见的变动因素有一定的控制功能,但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异常变化,应变效果就显得不那么迅速和有效了。非动态管理形成的后果,实际上是一个组织和管理程序的新问题,这就涉及到风险管理体制和风险控制策略新问题。

现实中的风险大多是异常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因此,利用传统方法往往使许多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这主要是由于承包商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造成的。有效的承包商风险管理体制,要求企业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利用阶段管理和系统规划,在施工的各个时期进行监督控制和决策。这里可以借用鞭子运动时出现的现象来加以说明。

一个多节的柔软的鞭子振动时,它的每一节都在横向摆动,但是整体上仍保持鞭子本身的大致形态和方向。这一点在运动的节数越多时就越明显,我们称之为“鞭梢效应”。用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将单一的决策新问题多阶段化用以回避风险、提高决策效率,即整个过程可以按时间、空间或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的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作出决策,目标是使整个过程的活动效果最好。作为整个过程的最优策略具有这样的性质摘要:不论过去的状态和决策如何,相对于前面的决策所形成的状态而言,余下的逐决策必须构成最优策略。简言之,一个最优策略的子策略总是最优的。由于每个阶段决策的选择既依靠于当前的状态,又影响到以后过程的发展,所以各阶段选取不同的决策,整个过程的活动策略和效果也就不同。可以认为,不论过去阶段的状态是何种形式,目前的决策活动都必须以当前的状态为决策依据,来考虑下一步的活动,而无需考虑过去如何。亦即过程的风险状态由过去转移到现在面临的风险状态。面临的风险发生了迁移,进入到新的风险控制循环,即形成了风险的“迁移效应”。我们可以用风险图的形式来说明。风险图和施工用的网络图有本质的区别。施工用网络图的箭线是具体的工作,而风险图的箭线则是可选择的策略方案和相应风险带来的后果。

若把一项承包活动分为a,b,c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存在若干策略和相应的风险后果,例如在a阶段,有三种决策,即①┈②,①┈③,①┈④。当①┈②策略实施后,到达相应的风险结果②,那么决策者,即承包商所面临的新问题是,应以②为基准思索点去寻求②┈⑤,②┈⑥,②┈⑦策略中的最优策略,力求获取最小风险和最大利益。此时的利益和是否考虑①及③、④已无关,即风险决策的无后效性。这里形成的风险状态和决策从①向②的转换,称为风险的迁移特性。而过去通常利用的风险控制体制是直线式的,仅仅在每个状态上进行了简单风险考虑,分析可能出现的结果,各风险状态之间缺少切实的关联。一旦风险变成现实,易被过去各阶段的工作所影响和束缚,极易矫枉过正,使风险进一步加大,从而增加了成本。

3、承包商风险控制体制的改进和相应办法承包商风险控制体制在工程管理中是极为重要的。只有体制新问题解决了,才能从根本上使风险发生的几率变为最小,或者使风险带来的损失变成最少。这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摘要:

(1)企业制度创新和建立风险控制秩序

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的合理性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工程承包企业必须建立灵活务实的制度形式。一般而言,承包风险的发生除了不可抗力之外,主要原因就是承包企业制度不健全和工作秩序混乱造成的。表现在管理出现盲区,决策得不到执行,权力交叉,工作推诿,责任不明,秩序混乱。因此,有必要在公司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上进行适合本企业的创新,以提高公司的活力;同时,建立明晰和井然的工作秩序,使决策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适用的组织形式应以矩阵式项目经理制为主体,设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但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不宜太多,应和公司发展规模相适应。此外,建立内部风险保护基金,以降低承包商运营风险,提高总体收益。

(2)在组织上建立以风险部门和风险经理为主体的监督机制

参照国外成熟的风险控制经验,在承包商实施营建过程中建立风险部门,并设立风险经理。其功能是对项目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控制和监督,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方案,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风险经理直接对承包商负责。另外风险经理的工作可以延展到公司运营的整个过程,既可以延伸到单个项目投标报价前期预备和控制和实施工作,也可以围绕整个公司把握建筑市场脉搏进行阶段性管理。阶段性风险管理是针对项目的前期经营招标、中期实施、后期总结和处理三个阶段,进行的有效控制和根据相应风险决策而实行的动态前瞻式管理。它主要利用风险的“鞭梢效应”对风险的“迁移性”进行反馈式动态规划控制。例如加拿大公共工程部制定的工程分步交付体系(PDS,theProjectDeliverySyetem)实质就是组织和管理复杂工程的管理方式,其中利用了大量的风险管理手段,以确保关键性的细节不被忽略,包括利用阶段性的检查,以及对大量活动和细节的控制来控制和管理风险。如图4所示。

(3)明确风险责任主体,加强目标管理

承包风险管理的关键点,在于确立风险责任主体及相关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有了明确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工作的广度、宽度和深度就一目了然,易于监督和管理。首先,定岗、定责,即确定岗位的数量及相应的任务和责任,但岗位和责任的确定又是灵活的,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或需要相应的变化。其次,利用管理环的PDCA(Plan,Do,Check,Action)和5W1H(What,When,Where,Who,Why,How)方法进行目标管理。在P阶段,根据前面确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列出规范化表格,同时和5W1H对应起来进行计划工作,使责任人明确工作的内容、性质、方法、期限、应变策略、检查人和向谁负责等事项。

(4)确定最优资本结构

承包商资本结构,是指负债和权益及形成资产的比例关系,即相应的人、资金、材料、设备机械和施工技术方法的资本存在形式。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形式,利用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对于承包商获取最满足利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通过降低占工程造价比重大的人工费、材料费,适度调整借贷资金的比例,比较不同的资本结构方案从中选出最佳,从而实现规模、资金、管理水平、技术能力的有机结合,达到最优资本效率。当然,资本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应该随着工程实施中实际情况的变化而相应改变,这样才能使资本的产出最大。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承包商还应积极寻求回避风险的新办法,利用国际上有效的风险回避和管理手段,以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此外,对于现有承包市场的调适和开拓新的市场,也不容忽视。新市场的建立一般是以新的施工技术和新型建造材料的推广为契机,所以,承包商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带来的机遇,开拓新市场,从而引导需求。

第9篇: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区别范文

1、承包商面临的风险工程承包,既是一项商务活动,又是一项工程施工活动。它必然受到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相关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有关合同条件所确立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对承包商影响极大,这些都要求承包商具有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目前,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含量提高,项目趋向大型化和复杂化,企业趋于联合,资金相对集中,这些对中小型企业尤为不利,使它们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使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由此看来,工程承包是一项风险较大的工程施工活动。

工程承包风险,是指工程实施结果相对于预期的结果的变动程度,即承包商预期收益的变动程度。工程承包风险的起因是由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如果在投标和工程实施过程中,不考虑风险因素,就会加大实际成本而导致利润降低甚至亏损。但是,过多地把潜在风险因素的可能费用转移到投标标价的成本中去,又会使失标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要想获取目标预期利润,必须正确地考虑工程承包风险。

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承包商在标价中风险费用所占比例都比较低,这是因为承包商对众多的风险因素采取了积极的管理措施,如风险责任的转移、分担、保险等控制风险事故发生或降低风险损失的措施。根据JCEM关于美国承包商对工程风险的分配和重要性的调查表显示,风险市场时期相对于繁荣市场时期,在相对数的比例上,实际承包成本增加4%,利润下降25%,风险增加了3倍。如果考虑实际标价的差异,其绝对值的增加会更大。也就是说,在标价构成比例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风险市场时期比繁荣市场时期需要支付更多的风险费用。

另外,业主和承包商在工程施工中分别承担的风险量百分比,平均为33.5%和36.9%,共同承担的风险量为29.6%.在共同承担的风险量中,业主往往利用作为雇主的有利条件,将风险损失尽量转嫁到承包商头上。在实际营建中,承包商承担的风险比率往往达到60%以上。所以,承包商要想达到顺利实施工程和盈利的目的,对工程承包风险的正确分析、控制与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对于承包商而言,重要的风险因素主要有:

a.劳力、设备和材料的取得;

b.劳力和设备的生产率;

c.不合格的材料;

d.劳工纠纷;

e.安全;

f.通货膨胀(总价合同);

g.承包商的工作能力;

h.变更指令的谈判;

i.工程质量;

j.合同延误;

k.财务控制能力;

l.工程实际数量。

这些风险因素涉及的特点有:

1)不平衡或巨额的现金流;

2)特殊的质量或技术要求;

3)重要的法律或合同要求;

4)重要或敏感的外部环境。

一旦项目涉及以上特点时,就有必要进行风险的分析及有关管理工作。

2、风险控制体制与风险的迁移性承包商在进行传统的风险控制时,一般按照施工过程的延续,把控制过程分成若干阶段,分析各阶段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从表面上看,以往的方法也是利用阶段控制理论,但始终是以静态的眼光来看待风险和分析风险,各个阶段之间的风险管理工作缺乏必要和有机的联系,没有把各阶段的工作、工序和风险因素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考虑。是简单的针对性强却缺乏弹性的简单的解决方法。这种办法对常见的变动因素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异常变化,应变效果就显得不那么迅速和有效了。非动态管理形成的后果,实际上是一个组织和管理程序的问题,这就涉及到风险管理体制和风险控制策略问题。

现实中的风险大多是异常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因此,利用传统方法往往使许多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这主要是由于承包商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造成的。有效的承包商风险管理体制,要求企业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利用阶段管理和系统规划,在施工的各个时期进行监督控制和决策。这里可以借用鞭子运动时出现的现象来加以说明。

一个多节的柔软的鞭子振动时,它的每一节都在横向摆动,但是整体上仍保持鞭子本身的大致形态和方向。这一

点在运动的节数越多时就越明显,我们称之为“鞭梢效应”。用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将单一的决策问题多阶段化用以回避风险、提高决策效率,即整个过程可以按时间、空间或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的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作出决策,目标是使整个过程的活动效果最好。作为整个过程的最优策略具有这样的性质:不论过去的状态和决策如何,相对于前面的决策所形成的状态而言,余下的逐决策必须构成最优策略。简言之,一个最优策略的子策略总是最优的。由于每个阶段决策的选择既依赖于当前的状态,又影响到以后过程的发展,所以各阶段选取不同的决策,整个过程的活动策略和效果也就不同。可以认为,不论过去阶段的状态是何种形式,目前的决策活动都必须以当前的状态为决策依据,来考虑下一步的活动,而无需考虑过去如何。亦即过程的风险状态由过去转移到现在面临的风险状态。面临的风险发生了迁移,进入到新的风险控制循环,即形成了风险的“迁移效应”。我们可以用风险图的形式来说明。风险图与施工用的网络图有本质的区别。施工用网络图的箭线是具体的工作,而风险图的箭线则是可选择的策略方案与相应风险带来的后果。

若把一项承包活动分为a,b,c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存在若干策略和相应的风险后果,例如在a阶段,有三种决策,即①┈②,①┈③,①┈④。当①┈②策略实施后,到达相应的风险结果②,那么决策者,即承包商所面临的问题是,应以②为基准思考点去寻求②┈⑤,②┈⑥,②┈⑦策略中的最优策略,力求获取最小风险和最大利益。此时的利益与是否考虑①及③、④已无关,即风险决策的无后效性。这里形成的风险状态和决策从①向②的转换,称为风险的迁移特性。而过去通常利用的风险控制体制是直线式的,仅仅在每个状态上进行了简单风险考虑,分析可能出现的结果,各风险状态之间缺少切实的关联。一旦风险变成现实,易被过去各阶段的工作所影响和束缚,极易矫枉过正,使风险进一步加大,从而增加了成本。

3、承包商风险控制体制的改进和相应措施承包商风险控制体制在工程管理中是极为重要的。只有体制问题解决了,才能从根本上使风险发生的几率变为最小,或者使风险带来的损失变成最少。这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制度创新和建立风险控制秩序

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的合理性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工程承包企业必须建立灵活务实的制度形式。一般而言,承包风险的发生除了不可抗力之外,主要原因就是承包企业制度不健全和工作秩序混乱造成的。表现在管理出现盲区,决策得不到执行,权力交叉,工作推诿,责任不明,秩序混乱。因此,有必要在公司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上进行适合本企业的创新,以提高公司的活力;同时,建立明晰和井然的工作秩序,使决策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适用的组织形式应以矩阵式项目经理制为主体,设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但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不宜太多,应与公司发展规模相适应。此外,建立内部风险保护基金,以降低承包商运营风险,提高总体收益。

(2)在组织上建立以风险部门和风险经理为主体的监督机制

参照国外成熟的风险控制经验,在承包商实施营建过程中建立风险部门,并设立风险经理。其作用是对项目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控制和监督,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案,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风险经理直接对承包商负责。另外风险经理的工作可以延展到公司运营的整个过程,既可以延伸到单个项目投标报价前期准备和控制和实施工作,也可以围绕整个公司把握建筑市场脉搏进行阶段性管理。阶段性风险管理是针对项目的前期经营招标、中期实施、后期总结和处理三个阶段,进行的有效控制和根据相应风险决策而实行的动态前瞻式管理。它主要利用风险的“鞭梢效应”对风险的“迁移性”进行反馈式动态规划控制。例如加拿大公共工程部制定的工程分步交付体系(PDS, the Project Delivery Syetem)实质就是组织和管理复杂工程的管理方式,其中利用了大量的风险管理手段,以确保关键性的细节不被忽略,包括利用阶段性的检查,以及对大量活动和细节的控制来控制和管理风险。如图4所示。

(3)明确风险责任主体,加强目标管理

承包风险管理的关键点,在于确立风险责任主体及相关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有了明确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工作的广度、宽度和深度就一目了然,易于监督和管理。首先,定岗、定责,即确定岗位的数量及相应的任务和责任,但岗位和责任的确定又是灵活的,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或需要相应的变化。其次,利用管理环的PDCA (Plan, Do, Check, Action)和5W1H (What, When, Where, Who, Why, How)方法进行目标管理。在P阶段,根据前面确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列出规范化表格,同时与5W1H对应起来进行计划工作,使责任人明确工作的内容、性质、方法、期限、应变策略、检查人和向谁负责等事项。

(4)确定最优资本结构

承包商资本结构,是指负债和权益及形成资产的比例关系,即相应的人、资金、材料、设备机械和施工技术方法的资本存在形式。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形式,利用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对于承包商获取最满意利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通过降低占工程造价比重大的人工费、材料费,适度调整借贷资金的比例,比较不同的资本结构方案从中选出最佳,从而实现规模、资金、管理水平、技术能力的有机结合,达到最优资本效率。当然,资本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应该随着工程实施中实际情况的变化而相应改变,这样才能使资本的产出最大。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承包商还应积极寻求回避风险的新办法,利用国际上有效的风险回避和管理手段,以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此外,对于现有承包市场的调适和开拓新的市场,也不容忽视。新市场的建立一般是以新的施工技术和新型建造材料的推广为契机,所以,承包商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带来的机遇,开拓新市场,从而引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