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服务心得范文

社区服务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服务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服务心得

第1篇:社区服务心得范文

南路西里社区共有3000多户居民,大多为民航系统家属宿舍,辖区内的各类服务商家有200余家。自从2010年街道建设“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后,两年多时间,南路西里社区党委一直深入居民家中摸需求,走访商家寻服务。最后,40个商家成了社区的服务商。

“巧大姐”帮老人充值

一张50元面值的手机充值卡就挣几毛钱,“巧大姐”费的功夫可真不少,但她从来不嫌烦,就图老人们省心。

“巧大姐”,是“巧巧书屋”的主人,周围的居民习惯这样称呼她。其实,巧大姐姓常,叫常琪敏,2008年在机场南路大街开了“巧巧书屋”,2010年加盟社区服务商。

20多平方米的巧巧书屋十分温馨,近2000册图书整齐地码放在书架上。卖书,是主业,捎带销售手机充值卡。退役的老飞行员喜欢看二战时期的书,常琪敏进货时忘不了这件事;匆匆赶去上班的青年人,留下钱款和写有电话号码的小纸条,充值的事儿就交给了常琪敏;一些飞往国外的空姐、飞行员话费不足了,打个电话过来,常琪敏一准儿给充上,相互间的信任让他们没有距离。在这儿充值的老年人,耳朵不灵,操作不熟练,往往不能正确充值,常琪敏便成了他们的好帮手。她为老人选择适合的套餐,帮老人充上值,反复讲解使用中该注意的问题。有的老人即使不是在这里买的卡,常琪敏一样尽心。

一卷小小的标签,体现着常琪敏的细心。有一天,北平里1号楼一位大妈拄着拐杖来买手机卡。常琪敏发现手机话费已过有效期,很是可惜。由此,常琪敏想到一个办法,为老人充值时在手机背面贴上小标签,写上到期日期,老人们就不会忘记使用期限了。如今,常琪敏每天都会为10几位老人充值,赚不了多少钱,但她说,大家在一个社区住着,就得跟一家人似的相处。

“凤鼎翔”里歇歇脚

“我在这里10多年了,大爷大妈把我当孩子,支持我的生意。现在日子好过点儿了,我少挣点,为他们付出一些是应当的。”说这番话的是“凤鼎翔茗茶”总经理缪青云。

缪青云温婉和气,1995年从福建来到南路西里社区开了这家茶叶店。她忘不了创业初期,在那个20多平方米的车棚店铺里,居民们对她生意上的支持,也忘不了社区居委会干部在缪青云遇到困难时给予的真诚帮助。缪青云经营有方,在外,有大客户;在社区,有居民们的好口碑,生意越做越大。加盟社区服务商后,缪青云更把回报社区、回馈居民放在心上。凡是社区的老年人买茶,均8折优惠。去年店铺经过改造装修,打通了库房,设立了雅致的品茶区,老人们更加喜欢这里了。凤鼎翔对面是社区小花园,老人常在此休闲。口渴了,他们会走进凤鼎翔,买不买茶都是客,缪青云为他们泡上茶,品香茗、论茶道、谈养生。过去,“老北京”就认“茉莉花茶”,如今,红茶、绿茶、铁观音纷纷被老年人接受,从喝茶中享受以茶会友的雅兴。

今年春节前,缪青云作为社会单位代表,应邀参加机场街道慈善饺子宴。她带来大红袍、铁观音等几种上好的茶叶,对居民们说:“今天咱们就喝我的好茶。”慈善、真诚、友爱汇成的股股暖流,传递在每个人的心间。

朝航冷气义务修家电

每个月7000元的支出,用在了义务为社区老年人、困难家庭进行电器维修上。但是,这些钱在服务商朝航冷气有限公司看来,花得心甘情愿。

朝航冷气于1998年落户南路西里社区。多年来,为居民服务尽心尽力。加盟社区服务商后,居委会干部把社区的空巢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名单提供给朝航冷气,他们便定期上门免费清洗空调、检修电器,还成立了由值班经理、主管、员工组成的志愿服务小组,定期上门服务,每月为此承担的员工工资和修理费用达7000元以上。

第2篇:社区服务心得范文

关键词社区;基本药物;抗生素

近年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迅速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与推广,对广大群众常见疾病的治疗以及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都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1]。为了评价社区疾病治疗中基本药物抗生素的应用情况,笔者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5月-2016年5月门诊收治的需利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有关疾病患者1000例,男538例,女462例,年龄15~75岁,平均(46.43±2.39)岁。纳入标准:知情且签署同意书的患者[2]。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实质性器官疾病、其他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精神性疾病的患者;②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方法:回顾分析社区中所选中的1000例患者资料,分析研究的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就诊时间、既往史、诊断结果及应用基础抗菌药物的具体情况[3](包括药物名称、用药时间及剂量、给药途径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等),将基本药物抗生素在社区各种疾病中的使用情况予以详细调查。判定标准:对抗生素是否合理应用进行评定的两条原则:①满足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征与否;②抗菌药物的选择与给药途径正确与否[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表示形式是(x±s),用t检验,计数资料选取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社区中常见疾病统计:社区门诊中,常见的疾病的种类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尿路感染、胆囊炎、急性胃肠炎、感染性牙病、前列腺炎等,分别有585例、85例、113例、68例、85例、64例,其中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大。基本药物抗生素应用情况:基本药物抗生素应用合理患者890例(89.00%),应用不合理患者110例(11.00%),其中,在所有应用不合理的患者中,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有52例(5.20%),抗生素认识不足(如不了解其概念、使用剂量以及过多使用的后果等)患者15例(1.50%),药物不合理联用35例(3.50%),抗生素滥用情况8例(0.80%),见表1。

讨论

第3篇:社区服务心得范文

关键词:社区服务;残疾人;文化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4 ― 0093 ― 03

一、引言

在当前阶段我国的社会当中残疾人文化服务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目前阶段我国的残疾人对于文化的需求数量与质量也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当中,保障残疾人的文化权益不仅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事业的重要标志。同时随着残疾人事业发展完善程度的提高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因此文化自觉迫在眉睫。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残疾人文化与网络文化不断融合在一起,在网络时代里,残疾人的生理与物理限制被有效的打破,残疾人在家里只需要通过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可以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因此,文化助残的方式对于我国的残疾人事业具有一定的帮助,基于此种情况,我国残联在2009年就确定了“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通过为残疾人提供社会服务的方式提高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1〕。

二、残疾人文化服务社区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如何看待以及对待残疾人,对于残疾人的社会命运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对残疾人的社会尊严保障以及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当中残疾人有参与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生活的重要权力,当前阶段,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已经实现了残疾人事业的“社区化”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人文关怀具有极大的魅力。

(一)国际残疾人事业的“社区化”

在国际社会当中残疾人事业的“社区化”已经具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绝大部分的国家都被卷入到战争当中,许多士兵在战争当中变成了残疾人,而这些为了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勇士在战争结束之后往往都受到了国家的关注,国家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护理与服务,例如,英国对战争当中的士兵提供了“社区照顾”,在许多国家都是采用社区模式对伤残士兵进行照顾。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社区化的残疾人服务传播非常迅速,欧洲国家与我国的香港地区关于残疾人服务的基本模式就是在二战之后逐渐完善起来的,同时其实践经验也表明,残疾人社区化管理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

(二)我国的残疾人文化事业的“社区化”

我国残疾人文化事业的社区化事业最早起源于上个八十年代末期,当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残疾人的家庭也希望能够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我国的残疾人文化事业开始发展起来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残疾人事业借鉴了大量的欧美经验,因此,也是采用社区化的方式进行。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我国的残疾人文化事业也都是采用这种发展模式进行的,因此,截止到目前为止社区化也是我国残疾人文化事业的重要发展方式。

三、影响我国残疾人文化社区服务的主要障碍分析

(一)基础硬件设施落后

由于大部分的残疾人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其行动都存在着很大的不便利性,许多残疾人都需要轮椅的支撑才能出行。而过去我国大部分的建筑都是针对正常人设计的,很少有针对残疾人的无障碍通道,虽然在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设计规范当中规定了公建与民建当中都需要设置无障碍通道,但是目前新建的建筑占总量的比例依然相对较少〔3〕。笔者对此曾经进行了调查分析,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对我国现阶段的社区无障碍通道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有很大一部分的残疾人都认为自己所在的社区在无障碍硬件设施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对于残疾人的出行存在着极大的不利影响。许多残疾人都表示,在住宅区当中大部分的建筑都可以同行,而在社区街道等场所当中,专用的无障碍通道的数量相对较少,从而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因此与正常人相比,大部分的残疾人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依然无法和正常人一样享受到公共服务,即残疾人的出行、阅读、看电影、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难题。尤其是在一些老城区当中,由于原有的设计对于残疾人的出行存在着较大的不利,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改造才能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这部分的地区地价相对较贵,若要对其进行开发与改造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从而导致许多地方政府所提出的疾人无障碍通道改造方案基本无法通过审批。另外,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域覆盖范围相对较广,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区域的直径距离也相对较长,从而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性,而如果修建残疾人无障碍通道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同时也无法有效的满足大部分残疾人的使用要求,因此,其效益相对较低。从总体上来说,不管是在城市地区还是在农村地区,基础的硬件设施的缺乏已经对我国的残疾人文化社区服务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性〔4〕。

(二)人才建设不够

当前阶段对残疾人服务的主要渠道依然是我国的社区一级的政府,其他的一些志愿者组织以及企业等并没有为残疾人提供文化服务的义务,这部分组织大部分都是通过公益活动的方式参与到残疾人的文化服务当中的。但是目前阶段我国的社区政府在残疾人文化服务方面的人才建设力度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其中社区政府的管理向度过度单一、工作人员的配置明显不足是目前阶段残疾人软件开发方面所存在的较为突出的内容。

在现阶段的社区政府当中,大都没有设置残疾人社区文化服务的专职委员,大部分都为兼职委员,这就必然导致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由于所担任的职务相对较多,从而在无法有效的对残疾人文化服务事业进行服务,因此工作效率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当前阶段大部分的委员的文化程度都并不是很高,当前阶段大部分的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都相对较大,也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残疾人文化服务训练,其处理问题的主要依据都是自己在工作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一些感性的经验,但是并没有一定的依据。而大部分的年轻的工作人员则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往往并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处理所遇到的具体情况,这就导致目前阶段的残疾人社区文化服务力度存在着较大的欠缺。

(三)资金的保障不足

在进行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应用到其中来,即虽然残疾人社区文化事业的建设属于文化层面的工作,但是推动残疾人社区文化的发展还需要以器物作为基本的保障。因此,进行残疾人文化社区服务必须要建立在足够的资金保障的前提之上,否则其文化建设的体系基本就是空谈。虽然,当前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目前仍然且将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状态当中,这就必然导致,目前阶段我国无法为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在笔者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当中,大部分的残疾人文化事业管理部门都明确表示,由于财政资金的限制,许多文化工作都不得被下马,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现阶段残疾人社区文化服务的力度。

四、我国残疾人文化社区服务的创新策略研究

(一)体制创新

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在于推动社区文化事业当中的政社共建,政社共建是指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从社会当中购买一定比例的公共服务,使残疾人文化事业的社区服务得到有效的落实,在这种模式当中残疾人文化社区服务主要是由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的非营利公益事业共同完成的,即政府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其他组织的服务,并为社会服务。这种管理制度的转变与当前阶段我国要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同时也改变了现阶段我国的社会服务体制当中政府大包大揽的基本管理制度,逐步向小政府、大社会公共服务体制转型,探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新要求。通过这种服务模式残疾人可以获得更好的社区文化服务,同时也能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推动当前阶段我国的社会服务体系的改革以及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体制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加大部委共建,我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在任何时期政府的职业都不可能被完全替代,即使在上文论述的残疾人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当中,依然需要政府的监管。同时残疾人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也需要进行公众活动,因此,其活动的范围需要覆盖到许多不同的领域,如果仅仅是依靠残联的力量是无法有效的实现残疾人文化社区服务的质量。

体制创新的最重要内容则在于实现残建共建,建共建的本质是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实现正常人与残疾人不同主体之间的构建与协变。它对促成残健主体的聚同化异、 因异而和, 最终达至残健人群之间社会文化生活的和谐共融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容创新

在进入到新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的人口红利所带来的优势,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增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残疾人文化事业不断发展起来了,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当中,我国的残疾人文化事I相比于过去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阶段我国的残疾人事业还相对较为落后,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其中,服务的内容是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传统的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只注重娱乐,而不注重文化。因此,现阶段的残疾人文化服务需要实现娱乐与文化活动的统一。目前阶段虽然我国的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完善,但是残疾人总体的受教育水平并不是很高,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残疾人因为身体的限制都没有完成义务教育,而大部分的残疾人也没有获得大学文凭。在这些残疾人群体当中,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是没有能力获得一定的教育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接受教育的条件。因此当前阶段对于残疾人的文化服务不仅需要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与精神保障,同时还需要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文化教育,从而实现残疾人文化素养的提高〔6〕。

第二,忽视了残疾人文化事业的特殊性。在传统的残疾人社区文化事业当中只看到了残疾人的特殊性,而并没有看到残疾人文化的特色。由于残疾人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基本需求与一般人的基本需求之间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采取何种措施去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就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对当地的残联进行过必要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当地的残联除了为残疾人提供剪纸、手工编制等文化活动之外,并没有为残疾人提供如油画绘制、花卉、烹饪等培训,并没有发现残疾人文化事业的特殊性,同时也没有根据不同残疾人的特点给予对应的文化支持。

(三)服务创新

现阶段残疾人社区文化事业的服务创新主要需要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出行无障碍,即要求在社会的建设当中,需要从残疾人的角度出发,建设残疾人专用的无障碍通道,无障碍通道可以充分的体现出社区对残疾人的关怀与对生命的尊敬,可以有效的反映出以人为本的社区服务概念。目前阶段我国的许多学者都已经开始研究在社会当中建立环境识别系统,从而为残疾人的出行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服务的无障碍,所谓的服务的无障碍是指需要提供残疾人文化服务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残疾人可以及时有效的获得各种社区文化服务。

第三,信息服务无障碍, 所谓信息无障碍指的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 方便、 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如果这种信息服务无障碍设施能够覆盖全社会, 那么, 对于残疾人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它将与中国残联和文化部联合实施的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心声・新生公共文化音频馆” 融汇在一起, 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这种资源的整合共进, 将会成为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大创举, 它的建设将进一步帮助残疾人消除数字鸿沟、 共享信息文明。

五、结语

当前阶段,残疾人在我国的社会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加大残疾人工作的服务力度,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目前阶段的残疾人文化社区服务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基于社区服务的残疾人文化服务创新策略,希望能对现阶段我国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 考 文 献〕

〔1〕赵小花,赵君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完善社区教育支持服务策略――以常州开放大学为例〔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6,(04):11-14.

〔2〕刘丽英,郑晓.残疾人社区文化共享服务模式探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J〕.社科纵横,2016,(10):90-93.

〔3〕李艳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高校图书馆社区信息服务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57-158.

〔4〕谢建社.探索街居工疗站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新机制新方法――以广州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7.

〔5〕张一.文化适应视角下的农村残疾人扶贫政策体系创新研究――基于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问题的调查〔J〕.残疾人研究,2012,

第4篇:社区服务心得范文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人口结构布局模式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 Industrial zone. The needs for harmonizing betwee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development of tech Industrial zone also caus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is article, from the aspect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change, land conservation, and the layout pattern, the case of planning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ChangSha high-tech zone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technology for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tech Industrial zone .

Keywords: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population structurethe layout pattern

中图分类号:TU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引论

随着高新区日益发展,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以及社会结构的分异多元,对高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出更为严俊的挑战,而忽视人口结构变化的规划方法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要求;同时如何整合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更加人性并且更加节约用地的规划方法,也是高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长沙高新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为例,从人口结构变化、节约用地、布局模式三个方面探索适合高新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规划方法。

长沙高新区介绍

长沙高新区位于长沙市西部城区,紧邻长沙城区发展。2009年获批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和长沙创新型城市建设核心区。长沙高新区规划面积101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40平方公里。在长沙高新区建设的初期,政府的主要精力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七通一平),以此来招商引资。故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远远滞后于高新区的发展,并且已经影响到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

关于人口结构变化

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的核心就是人口的需求。而对需求构成较大影响的是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在人生的第一阶段,即当人们年轻的时候,其收入是比较低的,主要为满足生存型需求在奔波;在人生的第二阶段,即工作年龄阶层。收入达到高峰,在储蓄的同时多方面需求涌现,向发展型和享受型需求层次转变;人生的第三阶段为退休阶段,收入减少,偏向于老龄需求与享受型需求为主。[1] [2]

根据长沙高新区现状人口结构并预测未来的人口结构,对长沙高新区各个时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点作出分析与安排。

3.1 近期低级需求阶段

近期阶段青年人口为社会主流,人口规模以机械增长方式快速增加。长沙高新区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为主,产业人口年轻化、单一化,蓝领人群数量庞大。未来5年大多数面临着成家问题,少儿人口教育需求膨胀,急需像“民工子弟学校”、“民工医院”的出现。 从人口素质看,大量的蓝领工人渴望成才,教育培训需求剧增。

所以,在目前这阶段应该以保证生存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为主。重点配套建设教育设施如幼儿园、初小学、企业培训,医疗设施如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站等。

3.2 中期中级需求阶段

到2020年左右开发区公共服务供给将进入中期阶段,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壮年人口成为社会主流。拥有知识和技术的高素质城市移民继续入住,将直接带动新城消费能力提升,发展型与享受型需求涌现。高收入阶层对休闲、娱乐、文化等需求较高。白领阶层对生存环境、职业社交能力提升感兴趣。而工薪阶层、技术工人等更强调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成家型群体“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应使公共设施应满足各个年龄层要求。既要考虑青少年消费,智力开发――学校教育占据重要位置,又要关心老年的医疗健康状况,同时自身还有追求良好的发展环境,渴望提高知识层次,期望提高社会地位的需求。[2]

所以在中期阶段,应该重点建设文化设施与体育设施,同时进一步提升医疗设施和教育设施,特别是加强培训设施的建立。同时考虑福利院的建设。

远期高级需求阶段

2030年后,开发区呈现中老年型年龄结构特征,人口密度、社会结构、设施水平、功能种类等日益趋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化地区。中低端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程度趋缓;高级需求超过中级需求到达顶峰,主要表现在需求高级化和特殊化两方面。具体有以下两点突出特征:(1) 公共服务向高品质趋向。(2)特殊需求增长,满足中老年人消费需求偏好,注重社区化建设。

所以,这个时期的公共设施建设应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体系,同时着重加强社区活动站,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的完善和提质。

4关于节约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落地难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选址难。在土地成本越来越高的高新区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如何节约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现行的节约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复合化,即公共服务设施与其他设施的复合。这种复合既可以是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复合,比如社区活动楼,采用合建的形式, 将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合理规划于同一地块, 共同建设。还可以是经营性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之间的复合,表现为越来越多大型公共设施不再独立用地,而是结合经营性用地集中配置,比如在新加坡,就将镇一级图书馆、诊所配置在大型商业中心内部。

另外一种是节约化,即充分利用“公用地”。所谓的“公用地”是指城市的边角废地、立交桥下用地以及原有公用设施用地。充分利用公用地可以极大地减少公共设施落地成本和阻力,同时也可以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5关于规划布局模式

现行的规划理论都强调邻里中心和社区的建设,试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中心氛围,但社区中心配置什么样的设施,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社区体系,不同城市各不相同。同时在规划方法上,均在尝试明确清晰的公共设施服务范围和边界,以保证公共设施总量的整体平衡和均等,但范围大小有所差别。[3]

在长沙高新区公共设施布局规划中,采用了片区-片区组团―社区级这样的规划模式。

5.1 片区单位的划分

依据长沙高新区区主要功能结构,结合地域范围大小,分为5大片区级单元。面积在10-30 平方公里不等,服务人口规模10-20 万人之间,一般包含2-3 个片区组团级单元。对于片区级设施,原则上要求在各自单元内进行动态协调。

5.2 片区组团单元划分

结合长沙高新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在片区级单元上又细分9 个片区组团区级单元。片区组团级单元规模一般为6-1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在5-10 万人之间,一般包含3-4 个社区级单元。对于片区组团级设施,原则上应在各自单元内进行动态协调。

5.3 社区单元划分

考虑以后的公共设施管理,结合居民当前的生活和出行方式,从设施均衡布局和内部服务自足性角度出发,界定社区单元以半径500-800 米范围为标准规模, 用地面积约1 平方公里,配建较完善的能满足社区内部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使各种功能活动实现较均衡的混合。对于工业区,考虑到其功能,半径和划分单元相对较大,在1.5-3 平方公里左右。

5.4 社区模式建设

对于每个社区单元内公共设施的配置,建议的组合建设模式是:公共设施的集中布置,形成社区中心,鼓励居住和商业的相对融合,鼓励社区内商业街的打造。

每个社区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导形成一个社区中心,同时预留1-2 所幼儿园,尽量建设1 所小学,形成教育学习中心。

专门谈到社区商业街体系(它不属于公共设施的范畴),是因为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已经是由市场来配置,比如游泳馆、社区电影院等,只有这些设施和纯公共物品设施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完善的、不至于重复建设的公共服务网路体系。[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odigliani F,Brumberg R. Utility Analysis and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Crosssection Data[M]//Kurihara K K. Post-Keynesian Economics. New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54.

第5篇:社区服务心得范文

坚持基本医疗不松懈创造核心竞争力

对一名在卫生行政部门、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机构都曾有过工作经历的管理者而言,现任中心主任田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之道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他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首要任务和核心竞争力建设都只能是做好基本医疗,“只有把病看好,才有起码的口碑和基础”。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是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而是全科医学照顾单位,目前把公共卫生诸方面工作强加给连基本医疗能力都十分薄弱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能影响这一新兴事业的发展。只有先把基本医疗做强,推行包括公卫在内的很多工作才有起码的基础和可能。”田中介绍说。

作为一名走遍基层、熟悉情况的卫生战线老兵,田中认为目前不宜将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两个概念单列甚至对立起来,事实上,两个概念是互相交融的,公共卫生任务履行需要坚实的“三基三严”的技能与知识,而将健康干预及管理措施落实到日常诊疗行为,使之完善为全科医学形式并推及到人群,这便是公共卫生工作了。而强调通过建档进行全人群健康管理以及布置其他过高要求的公共卫生任务,是目前无法完成的“”式的指标。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言,必须着眼于基本医疗这个核心,用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培养合格的全科团队,力争以看病不难、看病不贵方式较好解决社区80%常见病、多发病问题,这才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的唯一正道。

“做强基本医疗,就是做回医生的本来面目。”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打磨及提升医生专业技能,让社区医生对自己的职业有归属感和荣誉感,并建立自己的患者群,成为被人信任的人。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开展其他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就可以自然顺延。“以我们中心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工作为例,就由妇产科、儿科直接管理,妇科和产科的医护人员来承担具体工作,副主任级别医生担纲,相比其他中心让缺乏临床技能和经验的公共卫生人员承担,效果绝不一样”。

“基本医疗做好了,能带来更多的实际收入,机构就会有自我造血功能,在目前国家未能立法,政策尚在试水阶段,才能让机构最大限度平稳地可持续发展。”

新思维点燃创新之火从“被信息化”到自主研发

说起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田中略带调侃地说,基层医疗机构不具备自主建立信息化的条件,以至于很多地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是“被信息化的”,被动使用不全面不好用的软件,形成信息孤岛和烟囱,完全无益于机构发展。

第6篇:社区服务心得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社区服务;服务创新;应用系统

1 引言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旧城的不断改造,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间和家庭结构功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逐渐减少,单身家庭、空巢家庭、丁克家庭越来越多,家庭原有的经济功能、养老功能、托幼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维系功能开始弱化,并逐渐转移到社区中去。

社区服务需要接受由居民和家庭转移来的多项社会功能并加以系统化,使本身的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壮大,社区服务功能逐渐达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扶,学有所教,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需有所供”的新境界。

“十二五”时期,全国各地民政及相关部门明确了社区便民服务信息化建设在我国社区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性,社区便民服务信息化应用系统已成为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加强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基础工程。

2008年1月19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也是目前我国破解养老服务难题的根本出路。《意见》还要求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有条件的地区都要建设信息化养老服务平台,提供一键通救助服务。

2011年1月,民政部公布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在社会养老方面,提出了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的建设力度正在不断加强,社区信息化能够解决政府最重视的社会管理问题,集领先的社区管理和服务理念、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打造智慧化社区服务。

截至 2012 年3 月底,全国已有20 多个城市的市政府在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已经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热点。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是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而“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智慧社区”,国内目前虽无统一的定义,但综合各地正在进行的“智慧社区”建设,其内容大致为综合运用无线网络、物联网技术,建立社区公共数据资源中心,综合开发利用社会各类信息资源,从而实现社区管理、政府职能以及社会服务的智慧化。

经过长期调研,当前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都在试点、示范和摸索中,尚未有成熟的建设模式,应用系统功能比较单一,提供的社区服务也缺少统一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各种社区服务应用系统进行充分整合,并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段来解决社区服务应用系统中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2 建设智慧社区应用系统遇到的问题

智慧社区是在智慧城市的构建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提出的,作为智慧城市组成的基本单元。智慧社区的构建领域零散,应用水平也不高,没有形成“面”上的整体推动态势,从而导致没有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且存在以下问题:

2.1 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缺少统一标准

目前,国内运营商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上都各有计划,应用领域分化严重,只有专门的解决方案,没有集成的解决方案。在其他应用终端上,从行业到企业,各自都有自己的标准,相互间的兼容性差,这样就造成宏观上把握不清,信息孤岛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相关资源不能整合应用。

2.2 社区覆盖层面较窄

首先,在智慧社区试点过程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机制尚未建立。其次,地区间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经济实力存在差距,阻挡了智慧社区在更大范围内普及的步伐。

2.3 缺少合适的商业模式

智慧社区需要社区、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平台开发商密切合作,但是社区运维和管理都主要集中在社区物业管理处。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的资源有限性,仅限于提供基础的社区服务,无法进行商业元素的融合,如社区电子商务。同时,也由于智慧社区提出的时间较短,有效的商业模式仍是整个产业链的参与者需要探索的问题。

3 智慧社区应用系统分析

3.1 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的概况

3.1.1 上海陆家嘴智慧社区

陆家嘴“智慧社区”建设重点主要涵盖社区综合管理、社区生活质量水平、社区经济和商业活力、社区内个体发展水平四方面内容。具体建设内容为“一库、一卡、两平台、多系统”。其中,“一库”指民情档案综合信息库,包括区域内人、物、房、事、单位、楼宇等动态信息;“一卡”指开发“智慧城市炫卡”,有了一张“智慧城市炫卡”,社区居民就不必再带门禁卡、购物卡、银行卡,甚至到社区医院预约门诊也可以“轻松一刷”;“两平台”指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多系统”指以平台为基础开发的各类具体应用系统,包括智能健康管理中心、多功能电子公告栏、停车智能导航系统。

3.1.2 无锡万家便民服务中心

无锡市便民服务中心依托24小时全天候应答的96158市级便民服务呼叫平台、便民服务网站和社区服务站,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居家养老为切入点,以实体服务为支撑,为无锡市民提供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家庭生活服务和民生商品配送等便民服务,致力于为无锡市民搭建一个需有所应、困有所助、难有所帮的综合性“门对门”便民服务平台。

无锡市便民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覆盖全市、服务全民的市级便民服务平台,按照高规格、高科技、高起点的原则和“覆盖全市、服务全民”的思路,重点建设了96158市级便民服务呼叫中心、96158便民服务网站和96158社区便民服务站,并且与民政业务平台、政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业务联动。

3.1.3 美国迪比克市智慧社区

高科技武装6万人社区—— 迪比克市以连接城市所有资源(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为目标,将能源、水务以及交通三大系统建设作为优先发展领域。主要利用数据传递装置、分析软件和网络等高新技术让政府和市民即时监测和调整他们用水、用电及交通出行的方式,以打造真正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建设的第一步是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到户、到店,其中使用了低流量传感器技术,防止公共设施和民宅水电泄漏;同时搭建实时可持续发展综合监督平台,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展示。迪比克市希望通过这一计划,使城市的资源使用状况一目了然,并智能化地做出响应。

3.1.4 韩国松岛u-city计划

松岛智慧城市计划是由韩国政府、美国地产开发公司Gale、韩国钢铁集团POSCO E&C与LG合作推动,于2000年开始执行,预计2014年全面完工。其中,作为社区建设部分,提出建设智慧的、绿色的生活环境。

所谓智慧绿色生活,就是以无所不在运算环境以及环境感知元件为基础,发展智慧家庭、智慧建筑与智慧卡系统。未来在松岛生活的居民将会有全新的生活方式,出门仅需携带智慧卡,就可进出家里大门、搭乘大众运输与消费等,在家使用设施都可以语音操控,智慧型机器人帮忙打扫环境,智慧型冰箱会根据食物状况自行调节,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2 应用系统特点

从上述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的内容来看,都是以建设信息平台为主,其功能服务主要体现在便民服务、绿色节能和低碳环保上,实现便民服务、建筑节能、环境保护、可再生资源利用,重点体现智慧社区低碳、环保的特色,突出社区服务的便捷、高效。

应用系统在特定领域体现自身的功能价值,比如远程医疗系统,主要服务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慧城市炫卡,主要应用在社区门禁、社区购物、社区消费;便民服务门户网站和呼叫中心则应用在社区便民服务方面。而像韩国松岛社区,规划在交通、家居方面实现智能化。

经过这些案例分析,类似整合在一起的集成应用系统能够实现的服务功能要远远多于单个应用系统服务的功能,也是未来智慧社区应用系统的发展方向。

4 智慧社区服务创新应用系统的建设策略

经过以上分析,现有的应用系统在社区服务中仅仅起到辅助作用,还需要进行过多的人工干预和操作,为此我们提出建设智慧社区服务创新应用系统的想法,希望改变现有应用系统功能单一、模式混乱的情况,使得应用于社区服务的应用系统真正成为智慧社区的特色。智慧社区服务创新应用系统在建设策略和实现功能上,能体现出自己的优势。

4.1 基本策略

在未来的建设中,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社区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化,使之成为可以方便服务、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

4.1.1 统一的建设模式

形成信息共享的机制,制定好信息交换的内容、信息交换的流程和信息安全规则,制定业务协同的流程和制度。这些都是基础性工作,只有统一标准,才能对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利用,实现整合。

目前社区服务应用系统的建设都是零散的、独立的、简单的,很多子系统功能已经在使用,但是无法做到信息共享,管理成本高,维护不方便。创新应用系统的建设方案可以利用现有的信息系统,在其功能基础上进行整合。这种建设模式不仅把旧的系统利用起来,对于投资者、管理者来说,也是节约成本的好方法。

4.1.2 统一的实施规划

社区服务信息化如果没有统一的实施规划,根本不可能完成社区信息化建设。每个社区智能业务都有自己的系统,都要求社区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其结果是社区信息系统建设孤立分散,信息共享困难。所以社区服务信息化的建设一定要有统一的规划,将各部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成为高效强大的智慧社区服务创新应用系统。

4.1.3 多方互动的体系

投资主体由政府独家可能要转变为政府、企业、专业投资机构共同参与。建设运营主体由街道、信息主管部门可能要转变为政府、居民、商户等共同建设,服务主体也可能由原来的政府扩展为政府、商户甚至居民自身。所以,由政府牵头的社区信息化系统最后就会演变成一个多元主体共同投资、构建和运营的“大服务信息化平台”。

4.2 建设内容

智慧社区服务创新应用系统是一个综合的运营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将功能不同的子系统整合起来,把传统的社区服务内容进行分类,充分发挥统一管理、业务互动的优势。图1所示是一个智慧社区服务创新应用系统架构图

系统中的感知层包括采集信息的智能终端和传感设备,负责采集信息、传输及前期的处理,由室内终端、单元终端和公共终端组成,包括通讯设备、安防报警设备、监控设备、数字点播设备、健康监测设备等。

网络层是智能终端和管理平台之间的信息通道,进行信息传输的链路,以通讯网络为主,建设方式可以无线加有线互为补充,建设一张无处不在的“泛在网”是智慧社区建设的基础。

数据层用来统一存储、管理感知前端采集的数据信息。采用最新的云计算架构搭建数据中心,将海量的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按需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服务;消除地域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和调度,增强运维能力,信息安全管控能力提高,获取服务更加便捷。

管理层将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对基础软硬件管理,主要负责大规模基础软件、硬件资源的监控和管理,为云计算中心的资源调度等高级应用提供了决策信息,是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的基础。

应用层是平台提供的一系列服务类应用,同样基于云计算技术,具备能力融合、接入灵活、开发简单、管理规范、部署高效等特性。平台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同时具备定制开发和第三方集成能力,使得各种应用的部署更加灵活和快捷。

呈现层是综合管理平台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类智能应用的方式,包括社区网站互动、手机短信、语音通信、电视点播、电子公告屏等,为居民提供多种呈现方式。

4.3 实现功能

智慧社区服务创新应用系统在社区服务上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不仅可以保持各种系统的原有功能,还可以根据服务需求,整合系统之间的业务,达到服务效果最大化。智慧社区服务创新应用系统的功能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便民服务管理、养老服务管理、安居服务管理。

4.3.1便民服务管理

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管理,把普通市民的生活服务与热线呼叫、报警运营、电子商务、短信互动等进行互通,形成了生活服务“信息化”模式,可以通过呼叫中心和社区门户网站为社区居民提供可视化的服务。

根据服务对象对家庭生活服务需求的不同,分为大类和小项。例如,可分为家政保洁服务、为老护理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家电维修服务、水电维修服务、电脑维修服务、法律咨询服务、心理慰藉服务等。可根据当各地实际情况在家庭生活服务管理系统中实现分类设置,增减和调整等功能。

实现对社区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基本信息和服务信息的电子化管理。通过本系统,运营单位可以将社会上零散的服务机构,通过严格的、标准化的准入流程,整合到本平台,形成全面的、动态的、分级别的民生服务行业数据库,便于政府从宏观层面进行监督、引导和综合利用。

4.3.2 养老服务管理

为居家老人提供必要的日常生活服务,对居家老人、空巢老人进行主动关怀,通过智能终端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突破原有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的模式,建立更人性化、具有实施性和可持续运营的养老模式。

借助智能终端中的健康监护设备实时监护老年人的健康指数,实现对居家老人尤其是患有各种隐性疾病老人远程进行心率监测、血压监测、跌倒检测等,紧急情况自动电话呼叫,减少突发事件对老年人健康的威胁,能够实时有效地对老年人的健康与安全状况进行监护。

4.3.3 安居服务管理

对社区公共环境、公共安全、居民家庭财产安全、个人安全进行监控管理,提供安全的社区生活空间和丰富多彩、高品位的居家文化生活。

对社区公共区域进行的视频监控、环境监控,包括居民居住的楼宇、电梯、逃生通道、社区店铺、社区道路等,来保障社区居民生活安全。同时,为社区居民家庭提供安保服务,在居民外出时,通过监测设备,实时监控住宅内的情况。另外,创新应用系统能实现联动功能,如接收到触发报警,社区管理中心将自动接报警、显示其具置,并弹出客户的详细地址、客户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及时提醒保安人员进行出警服务,保护社区居民的财产安全。

5 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社会化养老及便民服务和信息化的消费模式日益成为主流的现代化都市生活需求。由全国老龄办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和护理服务两项,2010市场容量约1 300亿元,到2020年将超过5000亿元。“十二五”期间大约每年增加150亿元,2010年至2020年每年增加约370亿元。

除了居家养老外,基于社区的服务需求更大。据保守估计,社区服务的整体需求将是社区养老服务的3倍,未来将成长为一个万亿规模的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智慧社区服务创新应用系统的收益途径主要有3个:

(1)新拓展业务带来收益,包括家政服务和服务商管理费用;

(2)通过试点应用的收益,可以获得政府相关的扶持资金和政府相应的购买服务;

(3)试点应用后,转化为产品进行复制和推广带来收益。

5.2 社会效益

智慧社区服务创新应用系统可与三级(区、街道、居委会)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紧密结合,既为信息化居家养老提供了服务载体,又为政府提供了强有力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手段,可全面提升居家养老和社区便民服务的服务水平。

社会价值主要体现为如下6个方面:

(1)为民政部门建立一套完整的便民服务管理及协调机制,并为社区内的老龄人群和服务机构建立准确详实的数据库及服务电子档案。

(2)以居民数据库、呼叫中心及智能终端产品为基础,构建紧急救援、生活帮助、主动关怀三大服务方式,丰富了服务手段和项目内容。

(3)构建了“公益化为前提、社会化为基础、市场化为补充”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虚拟敬老院运营模式,可有效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行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4)通过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推广适合社区居民需求的信息化手段,提高居民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整合包括家电维修、水电维修、电脑维修、开锁服务、快递服务、搬家服务、上门理发、汽车租赁服务、家政服务、保洁服务、母婴护理服务及以粮、油、蛋、菜、水为主的民生商品配送服务,并通过建立覆盖全市社区的服务站实现与市民的零距离服务。通过信息化改善社区管理,维护社区安全。

(5)根据各政府部门传送的数据以及深入社区调查得到的数据,通过数据挖掘算法分析,得到一系列社区居民生活数据,供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制定政策的参考依据。

(6)作为一个综合型的公共事业服务系统,与社区居民生活紧密相连。系统数据库内有居民生活相关的各类详细信息。因此,在出现突发紧急状况时,系统可以与相应指挥中心共享基础数据,以联席成员的身份参与应急指挥,提高应急指挥的效率。

第7篇:社区服务心得范文

我国在逐步的医疗改革中,医疗卫生事业虽然突飞猛进,但也出现不少问题,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医疗资源严重重复设置,“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这一民谣充分反映了当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2006年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社区卫生发展问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努力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由此,“社区卫生服务”得以在中国迅速升温。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居民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老幼妇残为重点人群,提供融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卫生监督检测等的连续性、综合性、公平、及时、方便、经济的新型卫生保健服务。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是发达国家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保健”的平台。

二、社区卫生服务在发达国家的运作情况

社区卫生在世界上主要有三种运作方式:一种用全民医疗服务的方式,给每一个人提供医疗服务,例如英国。英国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源地。英国的社区卫生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是政府承担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筹资,即政府承担社区卫生服务的所有成本,医院属国家所有,医院职工为国家雇员;从事社区卫生的全科医生与国家卫生部门是一种合同关系。第二种就是全民健康保险,保险部门是第三方,通过投保再来选择医疗服务,如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社区卫生服务是国家计划管理、私人提供服务的经营模式,政府购买一定比例的居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费用。其主要特点是社会健康保险的人群覆盖率很高,政府对卫生的投入主要是为居民购买健康保险或作为社会健康保险的主要筹资。第三种是是美国的方式,美国第三者是私营保险公司,是以私营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其运作主要遵循市场调节的原则,但是它出台配套政策,比如1965年颁发的《医疗保障方案》专用于支付所有65岁以上有资格接受社会保护利益的老人们的卫生服务资金。政府仍然参与一定比例的公共产品和基本医疗的购买。

三、社区卫生在我国的起步和发展情况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继1997年,国家在济南召开了《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场研讨会》,1999年,卫生部、国家计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等十部委联合《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相应经过了启动期、发展期。截止2003年底,全国有95%的地级市、52%的县级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这段时间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成长期。2006年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社区卫生发展问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并在20xx年8月相继出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补偿机制等政策和指导意见。要求“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各省市也纷纷出台有关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成为现代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仍严重滞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前景

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社区卫生服务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亚洲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较活跃的国家和地区有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印度等。我国虽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经济增长迅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是当务之急,社区卫生服务将亦步亦趋地跟上世界潮流。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以及覆盖全民健康保险方面等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虽然不能跟上发达国家,但政府投入、补偿将明显增加,国家卫生部20xx年8月已经相继出台社区卫生相关补偿政策,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城市对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财政补偿已经高于中、西部城市。部分地区已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并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自付比例。另外尝试政府购买居民的公共卫生和部分基本医疗费用,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盈利可望带来希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四、对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思考

早在几年以前,湘潭市即已开始社区卫生服务尝试,经过几年的探索,“湘潭市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参加全国示范评选。

我院也早在几年以前成立“社区服务办公室”,进行社区服务,为医院走进社区铺路搭桥。我院属于二级甲等医院,在为周边老百姓的健康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跟全国所有二级甲等医院一样,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医疗资源严重重复设置,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光我们医院周边 ,就有湘钢职工医院,力源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多家二级甲等医院),随着医改的坎坷之路,许多二级医院退出历史舞台,有的被大医院兼并被托管,有的发展为专科医院,有的随之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外插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在内全心全意把重点专科做大做强,走“大专科,小综合”之路应该是现今二级医院发展的最好模式。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个新事物,由于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所以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的模式。

我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大力推广中医中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群众乐于借助中医药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中医药在慢性病以及术后病人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美容、保健、瘦身方面也异军突起。中医药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其服务方式接近现在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其次从中医学的科学内涵来看符合当前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整体医学模式转变,注重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强调天人合一及整体观念,这充分显示了中医药的优势。相对“滥用抗生素”在老百姓心中的阴影,中医中药以其价廉、副作用相对较少所以近来越来越受老百姓信赖。所以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中医科或中医诊室,配备了中医药人员; 积极应用针灸、推拿、拔罐、熏蒸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社区群众服务。而为了发展我院儿科,为了和附近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湘钢职工医院儿科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为了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儿科很早即注意到这一重要意义,儿科很早即着手进行自己的社区服务,据统计,在儿科,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感染性病人逐渐下降,而哮喘发病率逐年增加。在儿科主任袁海斌这次着手策划进行的湘潭市小儿健康调查中,岳塘区即有哮喘患儿约160人,占所有调查儿童1%。自儿科创哮喘中心以来,利用中西结合治疗哮喘,主任袁海斌经过反复论证自行研发的“咳喘一号”“咳喘二号”,“虫草固本汤”服务于哮喘患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人以及慢性咳嗽等患儿,以其方便、快捷、实效的特点深得咳喘患儿及家长青睐,湘潭锰矿、湘乡等地病患儿专门来我科购药,咳喘中药的收入数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儿童保健是社区卫生服务中最重要的版块,儿科之前的为哮喘患儿建立的健康档案,进行随访跟踪,以及此次的湘潭地区儿童健康调查正为我院的医疗走进社区,为中医中药服务于社区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前期工作。

另一个事实是,在小儿脑瘫中心的中医副主任医师刘卫民,扎根科室给脑瘫患儿进行治疗的同时,他的治疗还涵盖“颈肩腰腿痛”、“胃溃疡”“肥胖”、“咽炎”、“高血压”、“面瘫”、“小儿遗尿”、“妇科病”等,其方法涵盖针灸、穴位注射、刺血疗法、埋线以及中药内服外敷、理疗等等,除外脑瘫患儿的收入,一年创收纯治疗费4万余元。更好的印证了“中医中药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群众乐于借助中医药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这一理论。综观我院有着较深厚的中医基础,有中药代煎业务,有大批中医专家,知名度都很高,正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大显身手,彰显湘潭市一医院社区中医特色。将创下可观的效益。

(2)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社区是“下摄司街道”1.8万人口,下摄司街道距离我院较远,此地区医疗资源相对集中,有湘潭电机厂职工医院——力源医院,约塘区人民医院,有约20个个体诊所。为方便起见,使优秀的服务真正走进社区,可以考虑申请在下摄司街道办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一医院社区卫生的窗口,同时也是一医院的窗口,抽调医德医术服务态度好的精兵强将,利用有特色的中医中药,实施“窗口服务”,为平民服务,能极大的提高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必能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根据社区卫生服务要求,除设置全科医师诊室外,根据我院的特色,应有儿童保健、中医中药、妇女保健、老年保健业务开展以及全民防癌知识的普及宣传活动。尤其是儿童保健方面,利用脑瘫中心这一基础和优势,除进行一般儿童保健服务,还可以开展相关早期智力开发、微量元素检测、新生儿游泳、亲子教育、早期干预等项目,必大受群众欢迎。我院社区卫生服务将和我院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配套,走有“一医院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之路。

第8篇:社区服务心得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是指在从事医疗卫生服务、行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等历史记录,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历史的最直接见证。它客观反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历史发展过程的真实记载,记录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质、文化全方面、各系统的发展状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息纽带,是文化建设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1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建设

档案记录了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社会价值。社会档案意识的发展水平可以反映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是否认识和重视档案和档案工作,可以影响档案价值是否能够得以实现。文化建设内容所体现出来的都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过程的历史档案沉淀下来的,所以要使这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自己深厚凝重的文化,必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用历史铸就特色,用特色体现历史。

2 具体做法

2.1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档案意识

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开展并做好任何一项工作,必须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地、高质量地完成这一任务。因此,只有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工作,才能真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全员职工的档案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职工的档案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及时收集和利用档案,积极参与的自觉性。另外,重中之重在于宣传教育的对象应是本单位内的专兼职档案工作者,并应起率先垂范的作用。

档案工作者是档案工作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事业是否能够得以长足发展,更直接决定着档案的管理水平。定期不定期培训档案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使之正确理解和掌握档案法律法规,精通本职业务,真正做到知法、懂法、执法,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努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者,也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有的放矢地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

开展。

2.2 领导重视,完善体制,健全网络

领导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工作做得好不好的关键所在。所以。领导应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带头学习和贯彻落实《档案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措施,将档案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必须适应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国家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室或档案科,选聘有强烈事业心、工作认真负责、素质优良的专业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有一定管理协调能力的同志担任档案科主任,明确机构职能,明确其他临床科室选择相应的资料作为保存档案。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管理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成立由主任或分管主任任组长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和保密、鉴定销毁领导小组,档案科主任担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设1名兼职档案员。要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全面实施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分管院领导、各小组、档案室及其专兼职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量化考核方案和办法,充分发挥管理网络的作用,将业务内和业务外的档案资料进行合理管理和使用,做到组织落实、责任落实。

2.3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管理性和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维护档案完整性与安全性,进行适当的信息加工,为医疗卫生和其他用途提供利用。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档案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认真规范地做好档案的管理、加工和利用工作,例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情况,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对制度的落实情况定期监督检查。

2.4 增强服务意识,做好开发利用工作

档案工作属于服务性行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档案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水平决定了其工作质量的优劣。档案利用的方便程度、利用率的高低,可以反映档案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和水平。只有将档案信息为临床医疗服务所利用,才能使医生充分认识到档案对临床实践工作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增强利用者的档案意识,为临床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就要求首先要增强档案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能力,要破除“重管轻用”的管理方式,改变传统“等、靠、要”的工作方式,改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改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将档案信息资源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把档案工作同医疗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密切相联,努力抓好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和开发利用,逐步更新和完善档案信息,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效益,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个工作以档案资料及其信息资料开发利用为依据,逐步提高档案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要制定服务措施,提高服务功能,为临床医生和其他需求者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信息服务并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中的作用,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9篇:社区服务心得范文

一、切实把握农村社区居民的需求

建立什么样的农村社区图书信息服务中心作为地方政府部门的文化部门一定要深入基层做好扎实可行的调查研究,只能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弄清当前农村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社区的图书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正如当前我县农村社区存在的突出矛盾是;①社区居民文明素质不高,过去分散居住的各种不良的学惯都带入了社区。②社区居民文化娱乐生活基本缺失,造成诸如赌博等及其他不良风气盛行。③社区居民特别是年轻人普遍没有掌握一定技术技能,无论去城市或其他地方打工,还是在家从事养殖、种植等工作,苦于没有一定的技能,往往是半途而废,同时对外面的信息不了解、盲目跟进、不做市场调查;如在我县2010冬天生猪价格高时好多人大量开始养殖,结果到自己的生猪出栏时,由于生猪市场价格大降价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④农村的老年人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不相信科学容易相信一些封建迷信。⑤社区居民对国家的方针政策不了解,无法发挥广大居民参与村民委员会工作的积极性。

二、图书信息服务中心构建的具体措施

1.发挥区域内图书馆的外延服务功能,带动社区图书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

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社区信息服务最先开始注重的是“信息与引荐服务”(简称I&R,即InformationandReferral),它是“将有某种需要或问题的个人与能够满足其需要或解决其问题的服务用信息联结起来的积极的过程”。在中国农村社区所在的区域一般都有功能和图书信息资料较为齐全的政府公益性图书馆。作为地方政府的文化部门,要切实发挥领导、指导功能,统筹发挥政府现有图书馆的功能,拓宽其外延服务能力。在各个农村社区建立适合于本社区居民需求的分图书信息服务中心,由政府公共图书馆实行统一管理。首先要在各社区建立的文化站,由社区文化站提供人员、场所,由图书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的共享,尤其是电子图书和网络服务;同时图书馆提供相应的针对社区居民需求的实用的纸质图书资源,并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利用图书流通车在各流通点定期换书或增加新的图书,这种模式简单快捷,可以加快社区图书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步伐,尽快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2.借助社会和个人捐助,推进农村社区图书信息服务中心建设

通过自己多年总结的调查发现,农村社区的居民对外部信息、实用技术、文化知识的渴求是相当迫切的,但农村社区图书信息服务中心建设遇到的较大困难一是资金问题,二是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有些地方还没有建立农村社区图书信息服务中心,即便是建立了文化站,也是一个空架子,严重造成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的缺失,引发了多种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因此,一方面作为政府的文化部门要发挥引领作用,应通过各种渠道或措施,帮助农村社区建立图书信息服务中心,可以向社会、各行业企业发出倡议,通过“企村合作”,将大型企业单位与村社结对子,建立社区图书信息服务中心或文化站;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当前农村社区文化生活的现状,引起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关注,接受个人资助建设社区图书信息服务中心,在广大农村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爱心图书室”、“爱心信息服务中心”、“居民文化之家”、“书吧”等。

3.政府引领,建立“校村合作”、“校所合作”机制,充分彰显图书信息服务中心功能

农村社区图书信息服务中心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图书阅览服务,各级政府还要统筹安排,利用这个平台,与各种类型的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校村合作”、“村所合作”机制。通过“校村合作”,农村社区与大学生结对子,接纳大学生自愿者,利用节假日时间到社区图书信息服务中心,传播文化知识,组织家庭艺术节、座谈会、诗歌朗诵会、文明修生知识竞赛、社区体育健身节、农民才艺比赛等活动,使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增添“文化味”,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养,丰富文化生活,将居民从赌博等不良风气中走出来。通过“校村合作”、“校所合作”,邀请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知名教授、专家与农村社区结对子,深入社区传播适合于农村社区居民需求的科技、文化知识。聘请养殖方面的专家、教授对目前社区居民的特点和需求相应培训;如生猪养殖、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技术;聘请时事政治老师讲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让社区居民及时了解适时政策,使社区居民随时了解、关心国家大事,树立主人翁意识,树立社区居民的荣誉感,将有利地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发展建设的主动性。同时吸取外部信息,增加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聘请专家学者举办有关老年人健身、养身方面的讲座。总之,要坚持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现代图书馆实现其价值的总体现。

4.与义务咨询行业合作,扩展社区图书信息服务中心功能

社区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要与一些义务咨询中心共同合作,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相关的社区信息服务项目。要充分地利用社区图书信息服务中心这个平台,邀请义务咨询公司定期为居民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加强社区与外部的沟通,将社区图书信息服务中心构建成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开放的公共平台,将社区紧密融入社会。

5.利用个人财力或与他人合伙共建家庭或股份制图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