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

第1篇: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生命价值;语文教育

一、认知生命:文本解读

中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作品都再现了“人”生命的积淀。古今中外人类知识体系、理念体系、行为体系是生命教育的资源库,是生命价值的丰富素材。人类的生命随处可见,但是人类生命又是自然界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命价值教育文本,凸显生命价值教育,汲取教材文本中生命价值教育的“营养”,正确认识生命价值,增强中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引导他们珍惜生命,树立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观以及正确的生命观,以自己有限的生命,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如,王家新《在山的那边》、曹文轩《孤独之旅》、黄蓓佳《心声》、鲁迅《故乡》、勃兰兑斯《人生》等,给予了人生深刻的启示;鲁迅《风筝》、莫怀戚《散步》、泰戈尔《金色花》、张之路《羚羊木雕》、朱自清《背影》、冰心《荷叶母亲》等,表现出亲情、友情;冰心《谈生命》直接阐述生命的价值;席慕容《贝壳》、小思《蝉》等,引人思考生命价值;何其芳《秋天》、宗璞《紫藤萝瀑布》、王鼎钧《那树》、朱自清《春》、梁衡《夏感》、老舍《济南的冬天》、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展示多彩生命,呼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杨降《老王》、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余秋雨《信客》、李森祥《台阶》等,以普通的人和事,呼唤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二、感悟生命:情感迁移

中学语文教材中,涵括很多生命意象,引领学生感受生命,欣赏生命形态,认识生命旺盛顽强的活力和价值,让学生通过欣赏生命,实现情感迁移,达成对生命的感悟,最终热爱生命。一个人只有学会热爱生命,从自我欣赏出发,在面对人生挫折时,保持自信,不失热情,才能在跌倒后,再次爬起。当然,生命欣赏还在于发现他人的美,学会欣赏他人。中学生通过感悟生命,实现情感迁移,继而丰富自我生命的内涵、真谛。如,在《第一次真好》一课教学中,作者写到“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这样的三句话,让学生细细品味人生诸多第一次的体会,感受“我”的第一次体验和经历。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说一说自己第一次的感觉,和课文的第一次进行对比,并总结和升华自己对第一次的感悟。通过课堂教学感悟生命,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认识自我,认识生命,实现情感转移,全新感悟生命。

三、体验生命:实践活动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通过文本解读和情感迁移,让中学生认知生命,感悟生命,学习文本作品中蕴含的人性,认识真情的可贵和生命的重要性,继而关注生命,重视生命。然而,中学语文的生命价值教育,不仅仅是认知生命、感悟生命,更在于体验生命、提升生命,从而帮助中学生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生命价值的教育是对语文实践活动的体验。中学生要将挫折、困难看作是生命价值提升的“人生老师”,当作是自我锻炼成长的机会,积极面对,勇敢克服,不断战胜自我,提升自我。如,在《散步》一文中,写了一家四口散步在春天的田野里,沉浸在“和美”的亲情世界里,感悟作者及家人美丽的心灵。笔者创设生命教育情境,让中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经历,和大家一起分享,引导学生关爱亲人,理解生活,体会责任与爱的关系。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分享活动,让学生在分享、感受、传递爱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爱,使学生的精神世界获得发展。

四、结语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生命价值教育中的生命认知、感悟、体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生命认知是基础,生命感悟是延伸,生命体验是完善。教师要将生命教育作为语文教育最高的价值追求,贯穿于素质教育之中。笔者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以生命认知为出发点,指导学生感悟和体验生命,绽放中学语文课堂生命之花。

作者:崔旭春 单位:沂水第二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第2篇: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

一般认为,认知性的教学其教育范畴主要针对的是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认识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它在认识论上的特点是从现象中抽象出概念,从概念中理解现象;思维方式主要是逻辑思维,其在德育、智 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技术性训练主要针对人的某种操作技能的形成而实施的一种教育。在教育上的特 点,是在认知原理的基础上,以模仿为途径,以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表现能力或操作能力为终极目的。

从课程特点性质来看,在学术上,音乐是有着显著的知识性和技术性,但作为小学的教育客体,知识性和 技术性的深度和难度在大纲和教材中有着恰当的限定,主要内容都是针对培养音乐基本素质的感悟性内容。从 教材的四部分内容来看,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听赏各式各类的音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在对音乐 的感悟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音乐风格的感受力, 音乐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但这些知识内容不是音乐欣赏教学要追求的目标,而是为目标服务的辅教学 内容。学习这些内容也不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必要条件。孔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非同一般,他有过听音乐三日不知肉味的体验。

唱歌教学的主要目标仍与音乐欣赏教学目标一样,只不过是客观对象和教学途径有所改变。音乐欣赏是通 过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审视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而唱歌教学则是按客体符号――音乐乐谱的要求来实施的一种 主体活动――歌唱,从而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的美来达到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同时 获得了正确的歌唱方法――一种音乐表现力。唱歌教学有技能训练内容,诸如吐字、发声、音准训练等,但对 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个体的歌唱潜力得到一定 的发掘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从表面来看,音乐知识的教学是纯粹的认知性教学,与感悟音乐无关,实际上并非如此。音乐知识是对音 乐现象、音乐符号的逻辑性界定和诠注,或是人对音乐感受经验的抽象表达。因此,音乐知识教学除具有文化 承传目的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性、抽象性的理解力之外,还具有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力的辅助作用。音乐 感受力是一种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的情感判断力。

小学音乐课中的听觉训练内容其教学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纯粹的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内容。只不过教学 中感悟的不是音乐作品,更多是感悟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悟来培养音乐感受力,全部听 觉训练教学活动就是感悟音乐活动。

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这种重知识认知和技能训练的倾向有其客观原因。一方面,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等素 质的发展和提高,的确是一个难以考测的能力素质,目前,教育界还没有一个认可的评估标准和考测办法。如 果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对这种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教学成果难以显现,更不易被人们认可。这样,实施这种 能力素质教育就缺乏动力和大环境的配合;另一方面,诸多学校管理者缺乏对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及音乐教育特 点的科学认识,教学引导上,特别是教学评估上死搬硬套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评估方法,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 学是以音乐知识掌握的量,识谱、歌唱等技能的提高程度等内容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这种导向作用下,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被弱化了,真正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被忽视了。

教学实践中的这种倾向必须予以纠正。第一,教师要深刻正确地领会教学大纲对课程的目的、目标和任务 的要求,使教学能够围绕实现这个总目标总任务而进行。第二,真正实施音乐的素质教育,以感悟音乐为核心 ,把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作为教学追求的首要目标。第三,由于音乐素质主要表现为一种形象思维 能力、情感能力和心理能力,因此教学中要结合音乐的感悟,重视开启学生的心理动力,诱导学生的形象思维 ,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第四,教育管理者要正确引导音乐 教学的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以及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发展提高情况,纳入到教学评估和学生学 习成绩的评定中去,激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教学活动。

第3篇: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教学;功能定位;实践

关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讨论已经持续了10多年,近年来又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再次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从现有文献的论述可知,同行们大都就事论事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见解包括:素质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等。

诚然,上述研究成果在指导当前中学教学时肯定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建立狭隘视阈下的问题讨论,却无法在整体上优化对素质教育意义及具体实施的把握。作为基础教育部门的普通中学,其的中心任务是向高校输送合格人才。因此,中学教学与高等教育间必然存在着衔接性。这种衔接性就意味着,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还关注到他们在大学学习阶段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的养成。 由此,突破就事论事的狭隘视野,对于素质教育在中学教学中功能定位的认识就豁然开朗了。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中学教学与高等教育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这么理解,中学阶段培养的通才而大学阶段培养的则是专才。惟有在中学阶段促进学生具备特定的素质,才能在大学这一分界线上朝向各自的专业领域进发。通过笔者与高校教师的交流后,在与高等教育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可概括如下:

(一)学生的问题意识缺乏

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表现在:(1)他们一般无条件的继承书本知识,而不去思考书本知识是否存在缺陷;(2)他们仍习惯于填鸭式的学习形态,尽管在认真记笔记却没有进行能动的思考。不难知晓,以上两个方面的表现实则是应试教育下的学习形态,而这种形态却严重影响到学生在大学阶段专业课程的学习。该问题的出现表明:中学在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时,应着重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生的参与意识不足

与中学教学不中,高等教育阶段更加突出学生在课堂互动中进行学习。即教师引出一个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围绕着该知识点在实践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最后,在综合讨论结果形成共有的知识积累。但是据某高校教师反映,在进行上述互动教学时能够与自己形成互动的学生只占少数,而绝大多数学生则是消极的给予观望;并且,更加尴尬便是教师有时会自问自答。鉴于此笔者指出:目前中学所推崇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否存在重形式、轻实质之嫌呢。

由此,以上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出现的学习困境,具有很强的习惯延续性。那就是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因突出学生在智力方面的素质培养,而忽略了对他们学习态度的积极塑造。

二、问题应对下的功能定位

以上问题或多或少的存在于各高校中,且具有全国性。关于这一点,许多媒体近年来也做过相应评论。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如何看待素质教学的功能定位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认识:

(一)增进智育的功能

作为教育部门无论是中学还是高校,首先仍关注学生的智力水平。学生的智力水平惟有处于一定程度,才能适应高强度的学习环境。在传统中学教学中,一般假设学生的智力水平是确定的,只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其实不然,在使得学生具备稳定的情绪和完善心智的同时,将有效的增强他们在智力发育水平。这也就表明,针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素质教育实施的好坏也将影响到他们的智力水平。

(二)增强感悟的功能

对于知识的习得不仅依靠自身的勤奋,还需要自身具有学习的悟性。拥有了这种感悟能力,便能使学生在触类旁通中获得存量更大的知识积累,且节约自己大量的时间。为此,当前普遍重视对学生引入问题意识、探究意识的培养,实则还在于增强他们的学习悟性。这也就构成了素质教育另一个不太被重视的功能。关于这一点,在学生进入到大学学习阶段时就能明显感知其的优越性来。

(三)提升合作的功能

合作是人类克服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知识存量能够无限积累的重要因素。学生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阶段,其在很多时候都须依赖于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包括中学目前引入的“学案导学”模式,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环节便体现为合作学习;再包括在现阶段所提出的差异化教学模式,实则也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下来完成的。由此,素质教育在学生学习态度上的优化,将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

三、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与具体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不同,素质教育的上述功能具有内隐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内隐性体现在,这三项功能的释放具有潜移默化的形态;长期性则表明,学生上述能力的养成,需要在长期连续不断的刺激下来完成。

正因如此,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尊重学科教学的规律性

针对当前在素质教育领域提出的问题导向、探究式教学方法,笔者强调:应充分尊重学科教学的规律。一般而言,问题导向和探究方法更易应用在自然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中。而对于社会人文学科中的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因其中包含着强烈的价值判断,若一味的引入上述教学方法则难免使学生在思维上以偏概全。这样一来,就影响到他们在智力发展中的思维全面和严密性。

(二)建立跨界教学的驱动性

所谓“跨界驱动”可以理解为,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适时引入其它学科课程的知识。如,历史教师在讲授“”这章时,可以将学生先前所学语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的知识点作为铺垫,这样将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感悟能力。与此同时,在理科教学中也可以引入人文信息,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对风土人情的阐发。由此,通过跨学科教学的驱动就能增强学生的知识延展能力,构筑起知识的悟性。

(三)延伸学校教学的空间性

素质教育不单纯是中学教学范围的事情,同样也是学生家庭、社会的工作。为此,应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延伸至他们的家庭领域和社会实践中。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环节应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中设计出若干问题,学生在问题导向下结合现有资源展开探究性准备和完成活动。这样就自然放大了素质教育的功能。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参考文献:

第4篇: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

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包含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遗产,是宝贵的“人文读本”。语文教育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 养,传承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文化,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等方面作用重大。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能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更能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既能培 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能培育学生良好的个人气质,塑造健康品质与优秀人格。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其内涵是强调人性、人格的培养,其培养目标是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产业化、技术 化、资本化是企业发展的大趋势,这导致企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过于关注从业者为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 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也往往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 系统化培养,这加剧了部分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未能很好地落到实处,大学 语文教育也似乎成了一些学生甚至教师心目中“可有可无”的内容。不少教育专家都强烈呼吁要高度重视大学语文教育,培养和激发其爱国热情以及对民族的自尊自信与自豪 感。

2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分析

很多学生功利性较强,缺乏远大的志向,既没有长远的人生规划,也没有应具有的人文精神。学生学习以找到好工作为目标,哪一学科对今后就业有利就学哪一学科。如,计算机、网络应用、电子商务、外语学科及将来会用到的各种技能证书的考取等等,而那些他们觉得与就业不太沾边的人文科目,就很少去重视。不少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对社会、对人生很少去体验和感悟,从人文性角度关注较少,没有相应的社会担当与责任意识。高职院校不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了解得很少,对儒 家、道家、墨家等的思想与精髓知之甚少。对母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差,不说欣赏与品鉴,就连基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差。有的学生连基本的应用文体都不会写,思维混 乱、逻辑不严密、错字别字连篇,甚至于写个人简历都得找人 代劳,对事情的表达与陈述都词不达意。究其原因,与高职 院校过度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片面追求“操作”与“实用”的本位思想有直接关系,因而导致大学语文等人文科目与国家 要求脱轨,大大削弱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3 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凸现的问题

1.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宏观调控。当今很多高职院校,很少注重各部门的协调。各部门往往各自为政,学校人文教育 体系搭建不合理,显得散乱而不规范。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恰恰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难以形成 合力。它需要学校对各部门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有一个准确的角色定位,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对学校各系、各院、各处室、各部门进行统一调配,建立健全有效的考核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2.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人文基?A课程,但是与其他各类专业课程相比,其 “必修”的学科地位已经被淡化,很多学校以“专业性、实用 性”学科取代大学语文,认为大学语文可有可无。语文教学内容也只是以专业写作、商务写作等为主,语文课的人文本性缺失。有的学院还以专业课程任务重、学制较短为理由, 压缩、削减大学语文课程。

3.对大学语文定位不清。不少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课 程的设置定位不准确,认识模糊。教师不明白本课程教学重 点在哪里,有的认为是为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有的认为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文学功底; 有的认为是为了服务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至于大学语文的人文学科特色、大学语文对传统文化传承、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品鉴和传 颂、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等功能则被严重淡化。

4 以大学语文为核心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1.确保大学语文的核心地位,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大学语文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一般选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他们的思想性和文学性都 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能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母语知 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操,以及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弘扬民族文化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大学语 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实现的。

第5篇: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初中;社会学科;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G63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18-01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渐深化,人们对综合素质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将人文素质教育及学科教育放在同等地位上。本文研究人文素|教育融入社会学科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一、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机械灌输式教学,将社会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机械式讲解,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教师未能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互动,未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教师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对社会课堂教学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进而对人文素质教育产生更多认识和理解,受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

以“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相关知识的教学工作为例,教师在对本节课社会知识进行讲解时,要求本班学生模拟古代祭祀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扮演炎帝角色的学生将“发明医药”“教人农耕”“开辟集市”等方面的功绩进行讲述,扮演黄帝角色的学生对“发明车船”“教人打井”“制造衣裳”等方面的功绩进行说明。教师通过营造这种适宜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将炎黄二帝为什么能获得“华夏民族人文初祖”的称号讲解给学生,并将炎帝和黄帝对人民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贡献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到二者改变了当时人民的生活与生产,促进了社会发展和进步。这样,学生在社会课课堂上就好像穿越到了几千年前的远古时期,重温了原始祖先们的生活轨迹,感悟到了原始先民的发明创造对现在幸福生活的重大意义。

二、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容

社会学科可以被视为人文知识及科学知识的综合体,其教学工作涵盖人类成长历程以及社会生存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再现,进行科学诠释和分析,形成历史认识,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基于此,教师便可以从教材中挖掘素材。以“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相关内容的教学工作为例,教师在对我国文明历史进行讲解时,便可以对其中的人文素养、优秀品质等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同时,教师要通过历史故事或历史现象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对我国历史事件及现象进行正确的评价和理解,了解各类心理动机及机制对历史或人类精神生活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进而对道义产生更多理解,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进而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为了使人文素质教育相关内容更好地融入初中社会教学,教师不仅需要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文明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而且要开阔学生的视野,从更多的角度、方向对社会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和判断。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就世界范围内的历史现象或人物事迹进行评述,将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内容渗透其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教师对西方近代史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时,也可以将民主法制、自由平等以及独立等人文思想渗透其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人类、自然以及科学之间的关系,感悟生命的价值及意义,进而在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下尊重他人、宽容待人,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践行人文主义教学理念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将人文主义的教学方式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时,需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并对其独立的个性予以充分尊重。此外,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产生更多的认识,对二者之间平等的关系产生更多的理解,在礼貌与情感两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进而实现学术、知识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即使学生出现不同的观点,也应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避免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批评或绝对否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持有不同观点或看法。上述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对民主关系、人文对话等相关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最终使人文素质教育更好地融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春风沐浴,春雨润心。”社会学科教学不是无情物,每一次的人文教育渗透,都无疑是滋润学生心田的春雨。这样的润物无声,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以人为本”的生本课堂,必将是“能探风雅无穷”,令学生回味无穷、意犹未尽,也必然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社会学科教师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将其合理融入到社会学科教学工作中。同时,社会学科教师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践行人文主义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

摘要:广义的“道”概念,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中虽查无其名,但品有其实。在符其实的前提下,积极践行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不仅作为一般教育要则的“传道”仍值得主张,而且作为最能体现非专业素质教育特性和效果的学生“悟道”更值得追求。基于这种认识,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应该按照“围绕一个主题,依靠两支队伍,打造三大平台,连锁四道环节,提高五种实效”的新模式全面推进。

关键词:悟道;非专业素质教育;实效;质量;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

一、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应以追求“悟道”为实效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传统的教育理论认为,这种双重目标又是主要而分别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传道)与专业教育(授业)来实现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普遍的教育误区:似乎思想政治教育只与成人有关而与成才关系不大。赵作斌教授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在澄清这一误区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他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内的整个非专业素质教育功能实现了理性回归——“非专业素质是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是形成专业素质的基础”,“非专业性就是普适性。”然而,他的这一新锐创意,并未在我院过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创造性的贯彻落实。

思想认识是行为的先导。要改变上述状况,还得首先从深化认识入手。

成功素质教育理论虽然统一了人们在非专业素质教育问题上的许多认识,但却忽略了其实效性问题。然而,这个问题的提出并非多余。这是因为第一,实效性是教育的共同追求;第二,非专业素质教育理论虽然明确规定了其目的,但却忽略了其效果。然而,目的不能取代效果。效果对应于动机,它是目的的实现程度;目的对应于手段,它是效果的价值实现。增产与增收的关系便是如此。

那么,非专业素质教育应该追求的实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就是“悟道”。悟即明白或懂得的意思。广义的“道”既可指规律,(如“天不变,道亦不变”);又可指信仰、观念、法统(如“离经叛道”、“大逆不道”以及作为我国古代教育要则之一的“传道”);还可指人心(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亦可指方法手段(如“医道”、“为官之道”、“持家之道”);又可指知识学问(如“孔孟之道”),更可指志向(如“道不同,不相为谋”)等等。道的含义虽然多而不一,但如果将它们综合起来的话,那么,广义的道与作为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五大素质体系是高度吻合的。所谓“悟道”,就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自己应有的正确的立场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行,科学的方法技艺,高尚的思想操守,豁达的心境情怀,儒雅的知识学养。由于学生悟道的目的是“用道”,因此悟道就成为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应该追求的实效。当然,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否收获这样的实效,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正确悟道,还取决于学科和课程的科学寓道和教师的有效传道。可见,开创我院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是一项以学生悟道为实效,以教师传道为先导,以学科课程寓道为媒介,以学生用道为目的的其它全方位给力的系统工程。

二、构建以悟道为工程主题,以教师为基本主力,以学生为重心主体,以学科课程建设为质量主线的全面推进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新模式

(一) 围绕一个主题

如果说上面关于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应以追求学生悟道为实效的分析尚有几分可信的话,那么,“悟道”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推进我院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主题,其它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来开展。

不过,对于“悟道”主题的选择尚需解释的是,既然如前所指,道的复合含义与成功素质教育的五大素质体系是高度一致的,那为啥不以成功素质教育为现成主题,却以“悟道”取而代之呢?诚然以成功素质教育为主题是决无非议的。但在下面两点考虑上“悟道”似乎比它更可取。其一,更好地体现了成功素质教育观念中教育重心主体的转变。教育历来具有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体。由于传统教育模式中突出的是“传道”,所以教师一直处于重心主体地位。成功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成功人才,所以它们突出的并不是作为手段的教师“传道”,而是作为目的的学生“用道”,然而学生“用道”又必须以其“悟道”为前提。因此,从突出教师“传道”到突出学生“悟道”的转变,正好体现了教育主体从教师重心论向学生重心论的转变。相比之下,成功素质教育概念本身难以体现这一转变。其二,从概念表述的视角来看,“悟道”在文字上比明白或懂得成功素质的表达更简约更精炼。

(二) 依靠两支主力

按照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运作模式,我院的素质理论教师队伍和素质管理教师队伍(含素质导师、实验教师、素质培训师、素质测评师和其它相关管理人员),是从事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的两支主力队伍。这两支队伍在进行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协同与互补功能,即素质理论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通识层面的非专业素质教化亦或道元素的投入,素质管理教师则对学生进行通用层面非专业素质孵化亦或素质试产品产出,从而,实现非专业素质产品生产的上下游联动,进而形成提高学生悟道水准的强大合力。

(三) 打造三大平台

1. 把守课堂讲台

课堂讲台一直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传道平台。教师站好讲台是学生正确悟道的先导。目前我院在这一平台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体系不全,因而导致传道载体的缺失。

众所周知,讲台上所传之道均寓于开设的学科和课程之中。教师能否在这里传好道,除了受他们自身的素质影响外,还与学科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关系极大。从我院的实际情况看,由于课程设置基本上因袭传统的格局,所以使现有的学科及课程建设在满足非专业素质教育或悟道要求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两个缺陷。第一,不能涵盖全面体现非专业素质五大体系要求的“道”,比如现有学科中没有科学方法论或思维科学学科、美学学科等,从而导致科学方法和高尚情操等传导上的缺位。第二,由于缺乏从传道到用道的导出性课程或应用介入性课程,比如应用心理学、应用辩证法等,因此使得作为开发学生悟性的信息通路偏窄。针对第一个缺陷,我们建议适当增加弥补传道载体缺失性课程,比如“科学方法论”、“美学”等。以满足“三用”原则中的够用要求。针对第二个缺陷,我们建议今后增开提高用道悟性课程即“悟性修养”课程。该课程不强调体系化,而以专题组合而成。比如开设就业心理学、婚恋心理学、围棋与谋略、桥牌与协同、读史与政治智慧、军事才能与三国演义、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等等专题讲座,以体现“三用”原则中的“适用”与“会用”要求。由此可见,不断加强完善作为讲台血肉与灵魂的学科和课程建设,是贯穿于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始终的一条主线。

第7篇: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因材施教

我们和英语正式见面是在小学三年级,因为有的从幼稚园开始学习,或者父母是老师,多少会教一点,所以大多数同学上小学之前多多少少接触过英语,殊不知,他们要求孩子从小学习英语多半是为了孩子以后可以考更高的分,赢在起跑线上,极少数会想到是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导致学生即使英语学得不是很扎实,也能考高分,因为孩子学会了许多应付考试技巧,但是对于21世纪的社会需求来说,仅仅是考高分,成绩好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从各方面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对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首先我们来谈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应试教育,顾名思义,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教育;说得官方一点就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求,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中说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从古至今,中国的教育都是围绕应试教育进行的,最早从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就限制了学习者的自由发挥,想要通过考试在朝做官必须去背诵四书五经,八股文……,能够背诵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数人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恶习一直延续到今天,任何人都为了考试而奋斗,任何人都认为成绩的高低可以决定一个人是否优秀,导致每个人都只看纸卷上的分数,而不注重是否真正学到东西。素质教育,所谓的“素质”,作为一个理论命题,通常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中含义是生理上的“素质”概念,主要指人们的感知器官、神经系统,又称遗传因素或天赋;第二种含义是教育实质也是社会学上的“素质”概念,主要指后天社会性的一面,认为素质是在先天某些因素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点的综合。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一个先天的盲人,是绝对不可能成为艺术家,但假如一个人的艺术天赋再好,却没有得到后天的培养,也不可能成为艺术家。因此,提高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先天获得遗传素质得以充分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所以我们必须放弃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要在乎分数的高低,踏踏实实学好各门学科,提高个人修养,让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然后我们一起谈谈素质教育下中学英语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人们把考试、升学几乎变成了衡量、评价教育的唯一手段,我们不应该只追求片面的升学率,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英语作为素质教育下的一个分支,英语也不例外。

1.重“学生是主体”。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作为老师,只起引导作用,我们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教会他们背单词的技巧,有句话这样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所以作为老师,要教会学生方法,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的去学习,这样,他们就会学到很多技能。

2.重“读中感悟”。

应该让学生在读英语的过程中去感悟,去收获,因此受到启发,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辅导、点拨的作用,决不能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3.重“学有所获”。

一节课下来,即使老师的准备充分,上课新颖,提问恰当,老师自己知道教学目标,但是学生一无所获就等于白搭,所以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一节课下来应该有什么收获,让学生下课后想想这节课自己有什么所获,把这节课应该学会的知识点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领悟,自己想到的才是自己的,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学有所获,受益匪浅”。

第8篇: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素质教育

高中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国民音乐素质水平的普及与提高的重任,它对学生开拓性人才的培养、性格的形成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给高考的压力越来越大,音乐课程在高中的教学中也逐渐失去了重要性,甚至有些高中干脆将音乐课变成了数学课、自习课。如何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值得我们去思考。笔者认为,对重要的是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还要具有创新精神。

一、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以来,大多数老师都认识到了一个问题,即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老师还是以教为主,忽视了学生主动的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将思维空间留给学生,帮助他们去增强对音乐的情感。

1.指导学生正确地看待音乐学科,杜绝轻视思想

在应试教育的思想下,语数外就是学习的主体,很多高中生已经被无边的题海训练成了做题的机器,音乐是副科的思想贯穿着整个高中教学。这样的教学环境抑制学生的发展,忽略了音乐对学生美感的培养。在音乐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克服学生的轻视思想,让他们客观公正地看待这门学科,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在音乐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在的高中生一般都对传统的音乐以及古典西洋音乐不是很感兴趣,如果一上课就从他们不敢兴趣的课程入手会彻底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老师上课时可以先弹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些不错的流行音乐,边弹奏边跟着多媒体轻轻地唱两遍,这样喜欢这些流行音乐的同学就会慢慢地主动跟着唱,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即使老师不再弹唱学生也能主动参与其中,慢慢地对音乐课也就重视起来了。音乐相对于其他教育方式来说,是一种更为强有力的工具,因为它是能直达人心灵的交流。音乐老师就是要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学生,帮他们从题海中暂时解脱出来,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愉悦感。长此以往,学们就会自动消除对音乐的消极思想。

2.帮助学生克服害羞心理,让他们充分享受音乐

很多高中生都有着害羞的情况,尤其是内向的同学和唱歌唱得不好的同学,不敢在人面前唱歌,有着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有些在下面唱得很好的同学上台后一紧张也是光张得开口却发不出声。面对这种情况同样是要从同学们喜欢的歌曲入手,让他们唱自己最拿手的歌,无论是不是课本上的歌曲,不管唱得好与不好都多多给予鼓励,让他们有成功的感觉,增加他们的自信。这样经过一次两次的尝试,同学们的胆子自然而然就大了起来,即使平时不太会唱歌的同学也敢上台哼两首。还可以安排专门的一节课进行文艺汇演,让同学们自己分组编排节目,或独唱或合唱或进行乐器演奏,让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增加自信。

3.使用“布白”艺术,将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

所谓的“布白”艺术就是改变传统的老师唱独角戏的教育模式,滔滔不绝将所有的知识点都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留下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所思考、回味。将“教师为中心”转化为“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回答的问题不要由老师代劳。学生与老师之间不仅仅是要建立一种师生关系,还要建立平等关系,要以平等民主的态度进行教学,引导他们进行思考,留给他们一定的思维空间。虽然学生的想法很多时候不一定对,但是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那种意识的萌芽、情感的体验、个性的形成都是无法代替的,这是他们可贵的真情袒露。如在学习《蓝色多瑙河》时,老师先介绍一下创作背景然后让同学们欣赏音乐,让他们自己聆听在乐曲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感受多瑙河畔醉人的春意。可以先让同学们自己发言、讨论,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之后老师再适当地对乐曲进行赏析。

音乐中讲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万马奔腾之时的突然安静更容易引人遐想,老师上课也要学会这种“布白”的手法,切忌垄断教学,要留一定的思维空间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会自主学习,感受音乐的美。

二、创设教学情境,开发学生想象力

情境的创设就是通过语言、多媒体等手段营造一个浓厚的、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欢乐中融入课堂。如上《长江之歌》时可以先给同学们播放一段长江的视频,让他们感受一下长江的自然风光,宽阔的江面安然恬静,两岸青山绿树,风景迷人,到急流险滩之处又是一般景象,水流湍急、曲回迂折。营造了这样的情境之后再进行音乐的教学,学生对乐曲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再学习时自然能感受到乐曲中所描绘的景象、情感。又如在学习贝多芬的《第二交响曲》时,可以先给同学们讲述贝多芬的故事,了解他重病之时离开闹市与病魔搏斗的故事,感悟他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了解了这部不朽名曲的创作背景之后,再欣赏就能更好地感悟音乐中所表达的黑暗与光明的斗阵,最终体会欢快与胜利的旋律。通过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对音乐有更多的兴趣和理解。

音乐是创造力的艺术,是想象的艺术,没有一定的想象力无法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样,音乐的学习也能培养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在音乐的感悟中能让他们将自己的情感、生活经验与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因素相联系,产生丰富的想象,引起强烈的共鸣。在音乐的审美教育中,充分利用音乐的抽象性和思维的可塑性,创造广阔想象空间,充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和创造欲。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审美素质教育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老师一张嘴表现不出轮唱、齐唱、乐器等各种效果,男老师无法去表现女高音,中音的嗓子也无法去唱低音,因此,多媒体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尤为重要。只有使用多媒体教学才能立体地展示音乐形象,通过听觉的感受和视觉的冲击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加强他们的审美素质。

审美能力顾名思义就是正确对待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通过审美素质的教育让同学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培养他们的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的能力。如在学习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可以用多媒体先介绍故事的背景、梗概,讲述男女主人公为了自由的爱情抗击封建传统,最后双双化蝶的凄美故事。让同学们在感受音乐的美的同时,更多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舒展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加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总之,学生素质教育主要依赖课堂,而音乐作为高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老师在音乐的教学中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教学中不断开拓创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设计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高中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思想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韩会彬.试析高中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的融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

[2]罗曼.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0(05)

第9篇: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

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焦点环节。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感悟为导向,以写作为目标”引导学生的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教师津津有味地讲,学生百无聊赖地听”的灌入式教学,尽可能地解放学生的思维。《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角度,不同的生活经验,从各自的内心出发,得到独特的审美愉悦,这就是本人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感悟:调动学生对文本从不同角度开拓广度、挖掘深度,使学生全面感悟文本的魅力,而且授之以渔。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一、学会感悟

学会感悟,首先要使学生对文本的“悟读”。语言的韵律节奏与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豪放激昂的情调,往往采用明快紧凑的节奏,所用词语也清脆响亮;抒发深沉婉转的感情,节奏就平和舒缓,音韵柔和。对于一些精要的好文章就应该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读多了,读熟了,文章流畅的韵律感、生动的形象感、深厚的意韵感,就都能体会到。对于这一点,许多国学大师都做过精辟的论述。美学老人朱光潜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含义,还要推敲出全篇文章的气势脉络和音声节奏,使它沉浸在自己的心胸与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间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巴金老人也曾说:“如能烂熟几百篇文章在胸中,不但知道文章是怎么回事,也能知道文章是怎么写的了”。

二、根据不同文本特点,掌握感悟的思路与方法。

学会感悟的第二要素就是根据小学阶段不同文本特点掌握感悟的思路与方法,知其重点,才能得其要义。我以几类文本的特点归纳如下:

教学写景的文章,比如《桂林山水》等,在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设情境的同时,使课堂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以“感悟”为基调引导学生,每个学生对景色的兴奋点各有不同,从而使学生在感悟、朗读各自眼中的美景时,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叙事的文章,比如《晏子使楚》等,在使学生充分了解文章背景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感彩,或激昂或睿智,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独具匠心的布局、巧妙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感悟,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教师逐段地分析讲解。

教学写人的文章,比如《小英雄雨来》等,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喜欢或敬佩或同情,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去理解,用学生的语言去表达,摒弃参考书式的标准答案,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教学散文时,尤其是借物喻人、借物言志的文章,如《白杨》等,通过学生“感悟”作者优美的语言,“感悟”物的精神,进而感悟人的精神、理的精辟,通过主动感悟去体会文章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