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

企业资产风险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资产风险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资产风险管理

第1篇: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企业融资 风险管理

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深化金融制度改革的目标。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金融资源迅速生成,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实施战略滞后于金融改革,导致金融和经济的发展与金融资源配置的需要不相适应。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传统的证券发行是以企业为基础,而资产证券化则是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因此,如何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应对全球调整的需要。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这有助于中国融入整个世界金融体系,但也对中国的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起者能够补充资金,用来进行另外的投资。资产证券化有助于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证券化处理进行交易,这样做可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就中国金融系统目前的状况而言,资产证券化是提高金融系统风险抵抗力的重要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企业的系统风险。

满足企业融资管理的需求。资产证券化还为发起者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财务管理模式。这使发起者可以更好地进行资产负债管理,使资产与负债得到精确、有效的匹配。资产证券化可以使商业银行通过将一些期限较长、流动性不足的资产出售来减少商业银行不必要的市场风险。更重要的是,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不仅可以降低风险,同时可以改进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水平。资产证券化还将证券发起以及资金的服务功能进行区分,分别由各个机构承担,这有利于体现各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便于确立金融机构各自的竞争策略。新发或增发股权凭证会稀释原有的股东权益。企业财务信息公开是传统融资手段的前提,而财务信息是核心商业机密,公开意味着信息也暴露在竞争者面前,因此在融资时要权衡考虑。通过资产证券化,公司就能够采用非公司负债型的融资手段,为企业解决财务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有利于降低资产成本。对于资金筹集者而言,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可以提供成本更低的资金来源,一般来说资产证券化筹集到的资金比通过其他市场方式筹集的资金成本更低,其原因是发起者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得的金融工具信用等级更高,所以发起者支付的利益就更低,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资金成本。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投资者购买的是由资产担保证券组成的资产组合的整体信用质量,因而资产证券化的资金成本较低。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特有优势

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有助于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证券化处理,从而进行交易。因而,企业可以通过将一些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进行转化,转变成为证券来进行交易,可以大大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

提高企业的负债能力。资产证券化是资产担保的证券融资过程,是一项创新的融资技术。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指的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可以产生稳定的可预见未来现金流的资产,按照某种共同特征分类,形成资产组合,并以这些资产为担保发行可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固定收益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技术和过程。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未来可以实现的现金流入是确定的,因而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

降低融资风险。破产隔离的融资结构安排保证了资产证券化融资是以特定的金融资产而不是以发起人的整体信用作为支付保证和信用基础的,从而完全消除了企业破产的影响。资产证券化交易中,对投资者的偿付利息以及归还本金都与企业的破产情况无关,因而可以降低投资者的信用风险。与资产证券化相比,资产担保权益证券不以公司产权为基础进行偿还,而是以被证券化的资产进行偿还,因而资产证券化就可以把资产风险进行分散,可以把资产的风险让更多的投资者来承担,可以大大降低交易中的借贷风险。

节约融资成本。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可以提供成本更低的资金渠道,一般来说资产证券化筹集到的资金比通过其他市场筹集的资金成本要更低,其原因是发起者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得的金融工具信用等级更高,所以发起者支付的利益就更低,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资金成本。所以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投资者购买的是资产担保证券组成的资产组合的整体信用质量,因而资产证券化的资金成本较低。同时,资产证券化运用成熟的交易架构和信用增级手段,改善了证券发行的条件;较高信用等级的资产担保证券在发行时不必通过折价销售,或者提高发行利率等增加成本的手段来吸引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一般情况下,资产担保证券总能以高于或等于面值的价格发行,支付的手续费也比原始权益人发行类似证券的手续费低。

增大信息披露弹性。正如前文所言,相应的财务信息公开是企业进行传统融资的前提条件,还要受相关部门的监管。资产证券化一方面可以改善资产的流动性,不限制资金用途,融资金额也不受企业净资产的限制,具有较大弹性。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融资途径而言,在证券化融资中,对投资者的还本付息不受企业的破产影响,从而降低了投资者的信用风险。

资产证券化风险及防范对策

风险的表现形式。企业在享受资产证券化融资带来的优势的同时,该融资方式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评级风险。首先,存在着一般的国际评级风险。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而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较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程度远远不如美国,存在着与美国相同的风险,如,评级机构监管不力、寻租行为、评级机构缺乏自我约束力等等。其次还存在着另类评级风险,由于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不够完善,因此常常借助于国外的评级机构,一方面国外评级机构存在垄断性,导致价格高昂。另一方面,国外评级机构对中国的国情不是完全了解,因此会带来评级风险。

监管风险。这里主要指混业监管风险和业务外包风险。混业经营的弊端有:金融控股公司资本金不充足,监管部门之间缺乏合作与协调;金融业务间风险相互传染;金融主体间的业务难融合;公司内部管理困难等等。业务外包已经成为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业务外包能提高组织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但也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

道德风险。道德风险的形成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于缺乏偿付能力;另一种是利用权力进行投资。前者是一种被动型的道德风险,而后者却是一种主动型的道德风险。在我国,道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的执行不力,往往导致这样一个结果:好的政策在贯彻时偏离了初衷。

资产证券化风险的防范对策。首先,构建资产证券化风险预警系统。“证券化风险预警系统”是衡量证券化项目运作过程中某种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预警信号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的系统。它能使证券化结构中的参与者在风险发生之前得到预警,从而做好预防风险发生,缩小风险范围,降低风险损失等工作。作为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火墙,资产证券化风险预警系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从发达国家风险控制的成功案例看,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建立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各国政府或央行的注资、融资等救助行为,本质上是将不良金融资产放到了社会公共资产负债表上,将金融系统风险社会化,换句话说是让全社会承担了部分商业损失,让全社会承担了部分商业化风险,这种救助容易让更多的金融机构产生依赖心理,进而引发道德风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救助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尺度,这个尺度越小越好,重要的工作应该放在事前的监管上。

再次,警惕“软政权化”的侵蚀。所谓“软政权化”是指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形同虚设。在“软政权化”模式下,一些集团利用自己垄断优势,产生各种寻租行为以获取非法收益,而这种寻租活动又导致“软政权化”加剧,形成恶性循环。中国处于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初期,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很容易受到“软政权化”的影响,腐败、寻租等不良行为在所难免。其后果轻则阻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重则影响整体国民经济。

最后,谨慎借鉴国外经验。美国是资产证券化起源的国家,也是金融市场最成熟的国家,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其相关经验。虽然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和相关制度都不完善,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应该循序渐进,对金融衍生品的选取应该从简单到复杂。对国外经验借鉴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持金融创新,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元凶是金融创新,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纵观发达国家发展历史,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技术和金融创新。二是慎重金融创新,过度资产证券化和高杠杆操作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我们应吸取教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产证券化已被广泛引入到企业融资过程中。资产证券化为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因此,了解资产证券化融资及其风险并做好风险防范,对我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2篇: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济属性;风险类别;财务管理

1引言

电力产业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其中包括电能生产、电力输送、电网配电及电能销售。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适当地调控生产成本,提高各环节的效率,才能使产业链条打造得更坚固,更能抵御风险。政策上的推进将企业财务的现实情况,进行更优化的提升,财务的绩效状况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企业更好地维持了在市场中的稳定运行,这离不开企业偿还债务能力的提升和资产流动性提升。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和大众需求配套项目的改变,使得电力行业的发展迈向更深的层次和新的方向均衡发展,把握好企业收益与供需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应当确定自我的定位,发现风险,迎接挑战,提高风险识别能力,财务状况控制程度聚焦组织架构改革。

2电力企业特征分析

2.1经济特征

众所周知,电力企业是国家以及社会的重要能源型企业,各类服务营运生产都是要面向大众的,电力企业在运作时离不开一个固定且市场占有率大的环境,与资产的总量息息相关。电力企业是由多个部门联合组成的,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各部门进行责任管控。这些部门需要充分地落实好每个部门的理念,将岗位职责的基本概念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新的时代背景下,一些积极的因素融于电力企业管理理念之中,拓宽了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应用途径与范围,当然这与政府政策的指导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社会责任在新时代下也产生了新的特点,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以利润与社会效益作为其业务开展的导向,社会责任感的渗透对财务管理的模式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电力企业应当审视自身经营活动,结合业务的特点与当今市场环境对项目经营的方式进行优化,避免企业人员流动性低下而导致的腐败现象,做好权责分配。

2.2管理模式

一直以来,国家的相关部门就发电类产业以及石化产业的工程建设规范业务范畴,以及综合评价3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指导意见与把控调节。例如,定期地对业务进行审核,将业务评价进行备案,制定企业各部门管理措施,建立第三方审查,确保企业发展过程当中财务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因为电力企业的资产总量较大,分布比较广泛,涵盖面广,电力企业大多秉承着全覆盖、体系化层次管理的基本原则。总体来说,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把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首先,管理与企业资产配置是固定的;其次,管理人员安排与责任人需要有效安排;再次,绩效与业绩配置;最后,账户与预算的管理控制。电力企业内部应该加强资金的管控,制定相应的责任标准,以高层人员为核心的责任主体,对日常工作以及业务进行考核,实施对财务部门的运作状况进行监督管控。

3电力企业的运营与财务风险

当今一些复杂的因素融入市场经济环境之中,这为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的管理带来了挑战,使电力产业的管理模式与机制发生了改变,同时这也使得电力企业应当重视市场经济下的竞争。企业不再以单一的经济指标作为其生产运营的标准,承担起社会责任,想要提升管理成效,就要着力强化各环节的管控。然而现今的状况表明,一些电力企业尚未意识到将信息管理融入财务核算的重要意义,信息平台的搭建对把控内控质量、促进业务改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电力企业资产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见图1)。从其他层面上看,企业在资产管控、财务模式业务安全等方面没有树立风险意识和明确的计划,想要树立防范系统,进一步地进行分析,就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1项目预算管理风险

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不断增强客观上刺激企业要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加强风险控制能力,制定详细的项目预算管理措施,尽量避免“灰犀牛”事件的发生。其中,对资源的整合与高效利用是避免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发生的重要手段。此外,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提出指导性文件,根据市场的需求,制定相应的产品价格,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因素带来的风险以及挑战。电力企业的业务办理过程与财务活动具有紧密的联系,业财融合对提升部门沟通的效率、处理业务以及财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途径。在传统的经营过程中,管理人员无法通过快速获取财务信息而进行有效决策的时机,这可能导致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出现管理效能低下、对外界环境无法进行灵敏应对的后果。

3.2基建核算风险

在项目完成进度与维修过程时,应当参照有关指导,重点关注项目成本的过程与主体资金来源,需要及时对财务发生风险评估与资金交付的方式进行查验,并且有明确的记录备案。在实地基建审计过程中,时常容易对项目返修竣工日期以及突发状况产生成本损耗,如不能将投资回报率计入项目资产核算就将导致项目资金不可控的影响。

3.3生产材料的管理风险

一些相关原材料的采集与劳动支出和各个地区的产能销售状况都可以为生产的资产绩效与营运控制模式带来影响。一些生产部门没有根据经营业务的特点与市场需求制定详细的财务控制措施,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也间接导致生产的综合效率降低。除此之外,原料成本的控制对企业生产运营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财务管理通常采用年度总结的方式来对生产经营的整个活动进行核算,但将成本预算与企业的每一个业务相挂钩核算成本时,容易出现数据披露。此外,部门电力企业没有将治理成本考虑在内,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3.4税务计算与财务审计风险

一些基本的生产物资是电力企业必须消耗的资源,采购物资时,应当由采购部门集中进行采购,并坚持账实统一,应当明确记录每一个流程,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税款风险。同时,电力企业应当重视自身内部的企业文化建设,凸显自身的社会责任。此外,须完善审计制度,避免因财务信用问题或审计边界模糊,为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以及损失。

4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路径

想要使电力企业内部及外部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得到保障,防止人为失误以及其他一些不当行为的发生,需要积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例如,企业内部将财务信息进行公布披露,可以清晰地展现企业的基本经济思想情况。企业财务信息在编制的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信息混乱、政策变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有效提升财务信息透明度,可以实行定期公布,向有关部门提交材料,网络公告,这样就可以使企业的财务信息规范化。

5结语

第3篇: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资产;管理;风险;识别;防范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各企业间贸易的频繁往来。企业之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相互间的影响也随之加大,企业经营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企业发生经营风险必然导致其资产风险加大,因此,企业资产管理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日趋重要。企业资产管理的风险一曰发生,企业如不及时采取措施组织清理追索,往往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大量资产流失,造成不良资产重复持续不断产生的恶性循环,严重困扰和阻碍企业的发展甚至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相反,及时的识别并有效防范资产管理风险,则可以减少和避免资产流失,挽回资产损失。不良资产盘活变现收益就是企业的净利润,因此,可以说研究资产管理风险识别和防范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一、识别资产管理风险需了解其表现形式

1.资产管理风险一方面表现在资产质量下降,其账而价值难以实现,即资产丧失其购置的功能价值,通常意义上的资产缩水。例如:超期弹药、化工产品除丧失本身功能价值外,还很可能给企业造成新的其它损失。

2.资产管理风险另一方面表现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或不能够按现行会计制度对资产进行账务管理,从管理载体方而讲,该部分资产处于失控状态,造成账物彻底脱节,资产流失可能性加大。如一次性或分次核销的工装、工具等低值易耗品,一次性核销的其它物资及余料。

3.资产管理风险还表现在清理催收力度不够,管理手段落后,具体表现为缺乏专业组织机构,对风险资产管理不能全面系统地作为民效机制来抓,造成不良资产重复产生,各类债权性资产催收不力。

二、企业资产管理风险识别和防范面临的问题

1.资产管理风险识别和防范作为一项系统性的综合管理工作,缺乏强有力的专业权威机构,造成资产管理不全而、缺乏系统性。大型企业资产管理业务分工较细,各部门自成体系,信息不对等、缺乏协调沟通机制,导致资产管理账实不符、出了问题没人管、资产效能低等现象时有发生。大部分企业资产管理工作忙于繁杂琐碎事务,使其管理职能流于形式,造成资产管理不深入、不全面,根本无法充分发挥其资产管理效能。

2.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资产管理风险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缺位,事后清理追索激励政策不到位,风险资产管理缺乏跟踪管理机制,风险资产管理缺乏组织性、系统性,缺乏专业职能部门监督,深层次问题无人问津,职能部门应付于表面工作,严重制约风险资产尤其是债权性资产的催收工作。

3.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奖惩、责任追究机制,造成员工责任心差、扯皮推诿严重。风险资产管理涉及面广、内容多、情况复杂、时空范围大,管理难度非常大。加之企业基础管理差,人员变动频繁,造成清理追索证据难以搜集,耗时费力。若没有科学的奖惩措施及责任追究机制,资产管理风险识别及防范效益很难显现。

4.资产管理风险意识差。广大干部职工对资产管理风险认识不足,造成风险资产管理效能难以发挥。企业的所有资产,从产品到原材料甚至工,都是存在风险的,风险系数加大,最终都会导致企业资产不同程度发生损失。

5.资产基础管理差,管理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现象较为严重,固定资产管理技术手段比较落后,资产编号的不规范性、不唯一性导致固定资产基础管理比较混乱,造成固定资产账物不符现象比较普遍。现有物资器材采购体系缺乏监

督疏导机制,不尊重基层意见、不深入实际了解情况,使申请购买的物资器材不能到位,基层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通过其它途径被迫自行购买产生大量账外资产。

三、防范企业资产管理风险的措施

1.尽快建立健全强有力风险资产管理机构,全而负责企业风险资产管理工作,对实物性资产、债权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进行全而系统管控,实现风险资产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及时处置的全方位管控模式。组织审计、则务、法律和纪检及资产分管单位等多部门联合形成合力,采取一切措施,协调解决企业风险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资产管理效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建立完善风险资产管理相关制度规定,理顺管理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加上业务精通、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风险资产管理人员,必定会有效推动风险资产管理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建立完善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机制,加入奖惩力度,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发挥各部门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开拓创新,使资产管理风险防范工作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3.加大资产管理风险防范的宣传力度,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资产风险忧患意识。风险是伴随企业生产经营而存在的,而风险一旦变为现实,最终导致资产质量下降,产生各类不良资产损失。防范资产管理风险的潜在经济效益可观,变现或盘活不良资产损失就是企业的净利润,更重要的是,该项工作的开展对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人现实意义。因此,必须扎扎实实将防范资产管理风险工作当作长效机制狠抓快抓。

总的来说,资产管理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工作技术含量较高、涉及面广,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方方面面的问题。识别和防范资产管理风险工作层次高、遇到新问题较多,创新要求多,既要预防控制又要事后清理追索,是一项全而系统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第4篇: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资产管理公司 企业转机 破产重整 风险控制

企业转机与破产重整的内涵

(一)企业转机

企业转机是企业陷入衰退危机,尚未达到破产原因之前,对其实施危机干预,使其恢复生机和活力。同为企业的再生程序,企业转机不同于破产重整,破产重整是在司法干预下的重整程序。转机中的企业并未达到破产法规定的破产条件,而是在企业进入衰退早期,由企业主动进行的一种自我挽救程序。

转机管理的成功有赖于正确制定转机方案并有效实施。成功的企业转机需要转机管理专家,而非单纯的行业专家。转机负责人需扮演领导者和管理者多重角色,需要具有丰富危机处理经验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危机企业转机管理人市场才能完成危机企业转机管理。

(二)破产重整

破产重整又名 “司法康复”或“更生”, 是指对已具破产原因但有再生希望的债务人实施的旨在挽救其生存的程序,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在司法机关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对其进行整顿,以使其摆脱困境,重获经营能力。

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企业转机及破产重整的内容

(一)提供融资服务

重整融资是重整能否成功的关键,重整融资需要寻求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融资契约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比较复杂,涉及包括公司原债权人、股东、管理层、雇员等在内的多方当事人。重整融资的重要问题是定价,重整公司的风险高于正常经营的公司,而其收益又不确定,重整融资会要求高于市场价格的回报,给予融资人更多的权利保障,并要重整公司负担更多义务。资产管理公司提供重整融资具有优势,一方面,资产管理公司具有不良资产处置的经验与技巧,容易对重整企业估值及风险作出判断,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手段进行融资。

(二)请求权交易

1.重整模式的新发展与请求权交易。重整是在司法框架下重新组合困境公司的资本结构,使公司摆脱债务负担以恢复营运。重整的基本目标是挽救困境企业,挽救的方式包括法人人格存续和核心业务存续。后者是在恢复公司营运价值的前提下的灵活的重整模式,包括重整拍卖、重整并购、重整资产出售等。重整资产出售是债务人企业利用重整程序作为一个平台出售公司资产,这是一种司法程序下的吸收合并。重整出售已经成为美国公司重整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据统计2002 年美国依据破产法第11章实施破产保护的大公司中,过半数采取了资产出售的方式,美国破产法第11章1123条明确规定重整方案中可以规定出售债务人的全部或任何资产。

重整出售的重要特点是对重整中的公司的债权或股权等权益进行交易,这种交易被称为请求权交易,不同请求权人根据重整方案对这些资产拥有不同层级不同数量的请求权,美国有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重整制度,与其请求权交易活跃有着密切关系。美国法一般不会在破产条件下由于请求权的性质而限制其转让,其判例法形成一个基本原则:请求权或利益的收购者拥有和原始请求权人或股东同样的权利和限制。

破产企业实质上就是一个财产集合,权利人对其拥有相应的请求权。破产法最基本的目标是保护这些请求权。重整制度的核心在于恢复那些有继续存在价值的企业营运,请求权交易并不阻碍破产重整的上述价值,而且可以使不愿意参与重整的权利人解脱出来,又为新的投资者提供机会。

2.请求权交易方式与程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擅长投资困境公司,在长期的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实践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积累了经验和风险识别及管理能力,通过在破产重整框架下的投资活动实现增值。

第一,确定收购方案。在确定收购方案前,应了解目标公司的债权人结构和状况,与债权人私下接触,了解债权人的风险偏好,掌握影响重整计划通过的关键表决组债权人的信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应能运用自己对困境企业的专业能力准确判断目标公司的风险和价值,并能成功说服目标债权人。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债权收购方案。债权收购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收购价格以及付款方式。

第二,收购谈判。不同请求权人具体需求不同,有些请求权人对流动性的需求大于对未来收益的需求,也愿意收到现金退出重整程序,也可以与其协商债权收购,或者进行债转股,交换重整公司新的股权,请求权清偿的清偿次序越低,收购价格也越低,实施债转股的可能性越高。

第三,控制重整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收购请求权控制重整中的公司,进入并控制债权人委员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达到上述目的,重整方案表决通过是重整中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重整方案会把各利益主体分为若干组别对方案进行表决,请求权交易会使每个类别组的人数都可能减少,从而易于通过重整方案。投资人提出并通过自己的重整方案,或者阻挠通过对自己不利的重整方案,都可通过收购请求权获得投票权的方式实现。按照一般的重整法律规定,每一个类别组请求权人中只要代表二分之一以上参加投票的请求权人数,且其持有请求权数额超过参加投票的请求权数额的三分之二的请求权人同意重整方案,就视为该类别组同意重整方案。收购关键组别,金额可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三)提供专业服务

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处置和管理实践中,以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和企业重组为工具,强化投资银行业务能力,逐步在金融体系中形成并确立了特色业务优势。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营运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企业转机管理、重整与不良资产经营管理业务在市场环境、法律背景、定价机制、业务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资产管理公司在企业转机及破产重整中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1.经营管理服务。对于企业转机而言,需要对企业所处的危机进行准确诊断,整个过程可能涉及稳定危机、获取利益相关方的支持、战略调整、组织变革、优化关键流程及财务重组,转机管理人要得到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和支持,完成转机管理,需要具有较高的危机处理能力及经营管理能力。

资产管理公司在破产重整中同样可以提供经营管理服务。债权人和股东在重整中会争夺破产控制权,债权人控制论从剩余所有权及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出发,认为重整企业中债权人才是真正的剩余所有权人,主张债权人拥有剩余控制权,并控制重整过程中公司的经营活动。重整制度改变了以往的契约式公司治理规则,代之以债权人参与及司法监督下的治理方式。管理层既向股东负信托义务,也向债权人负信托义务。股东控制论认为,重整中的公司其剩余所有权人是模糊的。股东和债权人都可能是剩余所有权人,其利益又是相互冲突的。剩余所有权理论不适用重整中的公司治理。重整制度是把不同的请求权人约束在同一个目标之下,实现重整中的公司价值最大化,立法出于对效率和公平的考虑,重整公司治理目标常常是公司价值最大化,为了降低成本和解决信息匮乏问题,确定了债务人企业主导的重整方式。但这种模式存在问题,因为管理层有拖延重整程序的激励,管理层不能从清算中受益,却能从重整程序中得到控制权收益。现行重整法律一般给管理层提供了过多的控制重整权力,造成滥用重整程序。

解决DIP重整模式的方案是破产管理人模式,即由管理人主导重整程序。这需要破产管理人具有专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或者在经理人市场聘请专业管理人员。根据我国破产法规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破产清算事务所以及个人可以担任管理人,实际上这些机构和个人难以胜任上述工作,而具有丰富“问题企业拯救”经验的资产管理公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提供投资服务。破产重整是一个综合性的程序,涉及财务、管理、法律、金融等内容,债务人企业要进行融资,发行债券及实施债转股等活动,除了作为投资者之外,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发挥在资产管理及重组等方面的优势,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服务。

3.担任管理人。在企业转机和破产重整中,管理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企业转机管理并非一个司法程序,转机管理可以由危机企业自行实施,也可以由危机企业专业处理机构来实施,但一般由后者来完成。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与危机企业谈判确定的转机方案来担任管理人。而在破产重整中,破产法规定了破产管理人制度,破产管理人的选任可以由债权人会议确定或由法院指定。我国破产法采取由法院在管理人名册中指定管理人的方式,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成为破产管理人。

资产管理公司参与风险控制

(一)重整融资风险控制

重整融资的风险主要在于重整结果的不确定性,对融资的风险控制主要通过对融资的监督和提高收益率以及立法和司法保护。对融资的监督可以通过在融资协议中设定相应条款的方式。

1.规定限制性条件。如规定在限定的日期出售公司资产或者重整方案得到法院批准;要求公司必须达到一定的现金流标准,规定资金使用范围和用途,只有债务人特定的营运费用和经营活动才能使用重整融资。通过循环贷款的模式控制债务人的经营活动。借款间隔一段时间到期一次。每一次到期时融资人对债务人进行评估,如果认为债务人符合贷款条件,贷款会继续循环一次。

2.参与重整公司治理。可建议债务人管理层聘请首席重组官作为专业人士指导债务人重整。首席重组官协助管理层制定重整方案。资产管理公司有权提出首席重组官候选名单,或参与对首席重组官选任和解聘,甚至要求撤换债务人管理层。

大部分国家的破产立法并未明确规定融资人参与重整中的公司治理的法定权力。美国破产法第364 条仅规定重整融资人可以享受到清偿优先权,并没有规定融资人可以行使撤换管理层或者参与经营决策等公司治理权。我国《企业破产法》对融资人的权利未具体规定,《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在重整期间,经债务人申请,人民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企业破产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管理人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可以聘任债务人的经营管理人员负责营业事务。《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九条规定,重整计划由债务人负责执行。可见《企业破产法》也没有赋予融资人参与重整中的公司治理的法定权力。但实践中重整融资人通过融资协议参与公司治理却在不断扩展,重整融资人利用重整融资协议控制重整中的公司的经营活动也是重整模式向市场化发展的结果,是对债务人及其管理层过度操纵重整程序的纠正。为控制风险,融资人应注意将融资协议作为重整方案的一部分通过法院批准而取得强制效力,重整融资条款就具有了强制力。融资人还可充分利用立法对重整融资的特别保护。

3.完善法律制度和规则。降低重整融资风险吸引投资者,需要明确的法律规则。美国破产法给破产融资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集中体现在第364 条,该条(a)款规定,如果债务人企业在正常的业务经营过程中取得无担保信贷和承担无担保债务,则该融资可作为管理费用,享受第一优先受偿权;(b)款规定,对非属于正常业务范围,在法院批准的前提下,债权人同样可享受上述优先权;(c)款规定,如果债务人企业不能得到无担保贷款,法院可以批准融资人获得“超级优先”管理费用请求权,或者批准融资人获得针对没有担保负担的财产的担保权益,如果财产有担保负担,则获得从属性担保权益,即该担保权益的地位从属于既有的担保权;(d)款规定,如果债务人企业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贷款,法院可以授权重整融资人获得担保利益,这种担保利益优于或等同于现有的担保利益,但必须给予原来的担保债权人以充分的保护。

发行证券是重整融资的重要方式。由于重整企业是困境企业,不符合证券法规定的发行条件,需要特别进行规定,美国破产法规定了重整中公司发行证券的豁免制度。美国破产法第1145(a)(1)条规定,为交换对债务人的请求权或债务人破产申请前的股票而发行证券,债务人可根据重整方案发行证券而不必根据1933 年证券法的规定申请注册陈述。“与债务人联合制定重整方案的联营公司”或者“根据重整方案继承债务人的公司”发行证券也适用上述豁免程序。第1145(a)(3)条为投资人在公开证券市场交易请求权提供了立法支持。该款规定:根据本条(a)款(1)项指定的方式向本条(1)款规定的市场主体以外的市场主体要约出售或出售任何证券,该市场主体都不构成1933 年证券法2(11)条意义上的承销商。此外,重整中的公司的一些非证券性质请求权也可以通过非证券市场进行交易。因此,我国破产法也应做出相应安排。

(二)请求权交易风险控制

企业破产重整需要一个良好的请求权交易环境与机制。比如,在三鹿破产案中,河北国信资产运营公司以20%价格收购普通债权人债权成为国内首例破产债权收购,这是一例不成功的非完全市场行为的收购,收购过程凸现了我国相关法律规则的缺位。

立法应为请求权交易创造宽松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明确的规定。请求权交易更多属于市场行为,因此,破产法不应禁止该交易行为,并且不应过多限制受让人的权利,而是为交易创造条件。比如,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是受公司法限制的,以维护其人合性,但在重整状态下,这种限制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破产重整是公司一系列契约的再安排。破产法立法应关注继受者的权利问题,请求权或利益的收购者拥有和原始请求权人或股东同样的权利和限制。

由于请求权交易会产生控制权的转换,受让者可能会滥用权力而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请求权受让人也可能有敌意的目的,如竞争对手出于阻碍重整而进行交易。因此,法律在鼓励交易的同时,必须进行必要的限制。交易程序公开、公正是基本的原则,需要规定信息披露制度;规定受让人的信托义务;禁止操纵和欺诈活动。法院可以对交易进行必要的最低限度的审查和批准,推行交易备案制度,在交易达到一定比例时,借鉴上市公司收购的强制要约制度,以保护中小债权人及股东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曙光,王佐发.中国破产法实施的法律经济分析.政法论坛,2007(1)

2.斯图尔特斯莱特,大卫洛维特. 涅槃:危机中的企业转机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Douglas G.Baird,A World Without Bankruptcy,in Corporate Bankruptcy:Economic and Legal Perspectives,edited by Jagdeep S. Bhandari and Lawrence A.W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第5篇: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

金融租赁业务是不同于银行信贷的一种新型交易方式,它以租赁资产为核心,以设备租赁代替融资购买,为企业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融资途径,体现了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一般来看,金融租赁业务和银行信贷业务在交易结构、交易载体、定价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不同。1.不同的交易结构。租赁业务可总结为独有的“一二三”模式,即“一个租赁物、两个合同、三个当事人”。“一个租赁物”即每一笔金融租赁业务的开展,都必须有一个租赁物;以这个租赁物为依托,金融租赁业务会衍生出两个合同———租赁物的买卖合同和租赁物的租赁合同;这两个合同发生在三个不同的租赁当事人之间:出租人、承租人和设备生产商。在这个过程中,租赁资产是租赁业务的核心,也是租赁业务和信贷业务最基本的区别。2.不同的交易载体。信贷业务的交易载体为货币,其信用的运动方式为“货币—货币”。而金融租赁业务则由货币融资变成了以实物资产为交易载体的融资,运动形式为“货币—实物资产(租赁物)—货币”,因此其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更强。3.不同的资产属性。作为租赁业务的核心,租赁资产不仅是单纯的金融资产,其背后更是实物资产、客户信用等的融合。以飞机租赁为例,租赁期内,如果客户违约,但飞机并未贬值,这说明租赁公司的金融资产发生贬值,但实物资产并未贬值,租赁公司可以通过租赁物处置等方式来降低损失。另一方面,如果飞机价格贬值,但客户并没有违约,作为金融资产的飞机依然能够为租赁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由于租赁资产的风险缓释作用,租赁业务的风险程度一般低于银行信贷。4.不同的定价机制。银行的贷款利率定价一般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准利率、交易成本和企业风险溢价。租赁业务定价同样需要考虑以上因素,但还需要包含以下部分,即定价是否需要覆盖设备的维修成本、特定市场投资风险、租赁物价格波动风险、资产余值估算等。5.不同的合同属性。在金融租赁交易中,租赁资产是承租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选定的,因此不能以退还租赁物为条件而提前中止合同;租赁公司也不能以改变租金为由来终止合同。因此,金融租赁合同具有不可违约性。6.不同的权属关系。在信贷业务中,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购买设备,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属于企业;但在金融租赁业务中,业务存续期内,租赁设备的所有权属于租赁公司,使用权则属于承租企业。7.不同的业务领域。由于银行信贷表现为纯粹的资金运动形式,因此其可进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而租赁业务必须以实物资产作为载体,这就意味着一些不依托于大型实物资产、提供智力服务和创意的行业,租赁业务并不太适合进入。①8.不同的风险类别。银行信贷业务面临的风险类别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租赁业务同样会涉及这些风险类别,但还会面临一些特殊风险,例如资产风险、税收风险等。租赁业务的风险特征将在第三部分进行讨论,此处不再赘述。9.不同的融资能力。融资能力的差异主要是针对承租企业而言的。信贷业务中,贷款的增加会提高企业负债比例,降低偿债能力;但是通过租赁方式融资可以部分规避和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能享受成本扣除、税收减免等多重“好处”,为企业“减负”。10.不同的信用扩张能力。信贷业务和租赁业务具有不同的信用扩张能力: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货币乘数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有可能造成信用膨胀;而金融租赁业务必须以租赁资产作为依托和载体,一般不会造成信用的过度膨胀。

二、金融租赁业务的风险特征: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

租赁资产是金融租赁业务的核心,也是信贷业务和租赁业务最基本的区别。由于租赁资产兼具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双重属性,因此金融租赁业务既会面对一般的金融风险,也面临了租赁业务的特殊风险———资产风险。

(一)金融租赁业务的一般风险②1.信用风险。金融租赁业务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承租人、设备供应商或其他当事人不愿或无力按时履约,从而为租赁公司或其他交易对手造成损失的风险。金融租赁业务信用风险的特殊性在于其风险源不止一个,设备供应商无法按时交付设备、承租人不能按时支付租金、租赁物发生损毁等,都会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因此,租赁公司必须做好事前调查,强化后期管理,随时跟踪租赁物使用情况,以降低风险的发生。2.其他风险。租赁业务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与其他金融机构并无本质不同,但是,如果对租赁项目和租赁物的选择出现失误,对设备市场缺乏分析,造成投资不能按时收回,或者由于资金融通能力不足无法支付设备购买资金,也会引发市场风险。

(二)金融租赁业务的特殊风险③1.资产风险。由于租赁业务的开展必须以租赁资产作为依托,因此资产风险是金融租赁业务面临的最特殊的风险。资产风险包括几个方面:购买风险、灭失风险、余值风险等。购买风险指的是租赁公司在选择租赁物和供货商的过程中,由于租赁物价格波动、质量不高、供货渠道不通畅、资产组合不合理等产生的风险。购买风险会影响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使用,进而影响其偿债能力。灭失风险指的是租赁物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其不能正常使用或完全损坏,进而给租赁公司带来损失的风险。通常情况下,租赁公司会在租赁合同中要求承租人对租赁资产投保,以降低损失。余值风险即残值风险,一般发生在经营性租赁业务中。由于经营性租赁业务需要面临租期结束后的资产处置工作,因此租赁公司必须合理估计残值以保证权益。2.其他风险。其他风险包括法律风险、税收风险、资产价值与债权的不匹配风险等。(1)法律风险。由于租赁业务涉及了多个当事人、合同文本和交易环节,导致其法律风险较大。如果交易各方的权利、义务、风险状况等没有在相关合同中明确体现,就可能产生纠纷。(2)税收风险。税收风险即现有税收制度发生改变时,有可能造成项目权益率发生变动而产生的风险。因此,租赁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税收制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而合理测算自身的税收承受度和项目收益水平。(3)资产价值与债权不匹配风险。该风险指的是,由于未估算好租赁业务的信贷成本、交易成本、承租人风险溢价等因素,导致租金不能够覆盖租赁公司的成本和正常收益。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可以采取租金先付、收取保证金、倒推法计算各期租金等方式,来降低此风险的发生。实际上,无论是税务风险还是资产价值与债权不匹配风险,其核心都是定价问题。只有充分估计到租赁业务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类风险以及风险的大小,才能对租赁资产进行合理定价,并科学确定各期租金的额度和支付方式,最大化租赁公司的收益。

三、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模式

尽管租赁资产是租赁公司风险管理的核心和主要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租赁公司不需要重视对承租人信用状况的考评。实际上,基于租赁资产的核心地位,以及资产和信用在不同业务中的不同作用,租赁公司必须围绕着租赁资产的使用和流转,以租赁资产为核心,以企业信用为重点,构建“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特征要求建立“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模式根据前文分析,租赁业务风险可划分为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这种特殊的风险特征,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必须同时重视对资产和信用的双重管理。从资产和信用两个方面更深入地探究租赁业务和信贷业务的区别,可以发现,尽管信贷和租赁都需要同时对资产和信用做出评价,但由于资产和信用在两个业务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因此表现出不同的作用:信贷业务是以企业信用为切入点的,资产或物的因素为一种增信措施;而租赁业务是以“物”为切入点,首先寻求的是合适的租赁物,同时考虑承租人信用。正是基于此特点,金融租赁公司需要改变以往过于依赖信用管理的风控体系,加强资产风险的管理,并从资产和信用两个方面,重塑风险管理架构,以更好地适应租赁业务要求。基于资产和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制定差异化的准入标准,通过不同等级的资产和信用的搭配,实施不同的租赁授信政策。

(二)如何建立“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①1.基本原理。评级的概念来源于银行。在实践中,银行依据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客户和特定交易(即债项)进行等级划分,并据此制定不同的政策,实施不同的授信原则和限额管理,以实现风险管理的差异化和精准化。可以说,以信用评级为基础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一直以来,对租赁资产的选择、评价和管理是租赁公司业务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将分属于不同行业的不同资产,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租赁公司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借鉴商业银行成熟的客户信用评级经验,金融租赁公司完全可能总结、抽象出衡量实物资产好坏的关键因素和指标,建立起一整套租赁资产的风险评级体系,走出一条适应租赁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之路。2.指导原则。租赁公司“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全新的思维,在充分考虑租赁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除了遵循一般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外,还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以租赁资产为核心。租赁公司风控体系的搭建应该牢牢把握“租赁资产”这一关键,在当前的风控体系中,加入对资产风险的评价和管理,并以此为基础,对风险管理架构进行调整。(2)以企业信用为重点。尽管租赁公司要高度重视资产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会放松对承租人的信用考察。租赁公司依然需要加强信用风险防范,做好事前调查和事后管理,避免向资信状况差的承租人和风险过大的项目投资。(3)区别、侧重与融合。租赁公司应对资产风险和信用风险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在实际运作中,应以资产风险为主,同时重视信用风险管理;以二者为基础,建立起一整套既相互独立、又实现了对接和贯通的风险管理体系。(4)动态调整。鉴于内外部经营环境和竞争格局的变化,租赁公司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公司的风险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险管理的政策、制度、流程等,以确保公司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战略相一致。3.“资产+信用”风控体系的初步框架和实施步骤。一般看来,合格的租赁资产需满足几个特征:首先,具备保值性、通用性、可移动性;其次,本身具备独立价值,可单独处置;再次,变现力强、能够转让,拥有比较发达的二级市场;最后,对企业生产经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或者说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设备和关键设备。从这几个特点出发,租赁公司可以提取出一套租赁资产评价的基本指标,构建租赁资产的风险评级体系。租赁资产评级指标的提取应该坚持全面、客观、科学的原则,既考虑租赁物的通用性、可变现性和可移动性,同时合理评价不可移动的关键设备和核心设备。租赁资产风险评级体系的搭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虑:宏观层面上,坚持全面性标准,着眼于整体框架的完整,确定租赁物评价的基本框架;微观层面上,基于不同的行业和租赁物,确定差异化的评价准则和指标,同时确定对应权重;指标的确立和权重的划分应建立在深度的行业研究和大量的数据支持上。租赁评级体系基本指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宏观来看,应包括行业指标、租赁方式指标;从微观层面来看,可以考虑租赁物的整体价值、单体价值、通用性、可移动性、保值性、技术先进性、未来可应用前景、是否是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等。每个大指标之下,可以根据租赁物的不同特点,设计微观指标,并给予权重,例如,行业指标可包括行业基本面、景气指数、设备价格指数等;租赁方式包括直租、回租、厂商租赁等。具体方法上,可以采取专家打分卡的方式,依据从好到坏的标准,设置5分到1分五个等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行业的不同和租赁公司具体业务的差异,具体指标选择还需要租赁公司依据自身情况而定,同时依据经济形势变化做出适度调整。举例说明上述指标体系的应用。以飞机为例,行业指标可以从航空运输景气指数、旅客运输量、周转量等进行设置。如果行业非常景气,旅客运输量、周转量很大,可以给出4~5分的分值,反之则给予低分。从租赁方式来看,如果企业需要大力发展直租,则给予直租较高分值。飞机的整体价值和单体价值都很高,同时也具备优良的通用性、可移动性和保值性,可分别给予5分。在技术先进性和未来应用前景上,可赋予主流机型较高分值等等。这样,通过专家对各个租赁资产评价指标的赋值,租赁公司可以将以往对租赁资产感性、主观的判断,转化为理性的认识。租赁资产风险评级体系的搭建可以采取分阶段、逐步推进的方法,即立足于行业和公司当前的实际情况,先易后难,先简后繁,从简单、有效、便捷做起:首先,应着重于整体框架的搭建,并从租赁公司占比最大的行业开始建立。其次,在评价方式上,可先采取专家打分卡的方式,并依据从业经验、职位等,对专家评判结果设立权重。最后,组织一批具备较强研究能力的人才队伍,加强行业研究,重视数据积累,最终过渡到计量方法的使用。4.适应“资产+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做的变革。在“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框架下,租赁公司风险管理的内容、组织结构、指标体系、流程设计、监控和预警体系等均要随之发生变化: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应从以“信用”为主,转变为“资产风险+信用风险”。在组织结构上,设置专门的资产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并与风险管理部和业务部门进行分工、对接和协作;职能设置上,资产风险管理部门专注于资产风险管理,前台业务部门设置专岗,负责追踪、监测、研究最新的市场动态。预警和监测指标也应加入与租赁资产相关的内容,更关注行业指标、设备价格指数等。在流程设计上,也应加入租赁资产风险评级的环节等等(相关流程设计可见图5)。

(三)“资产+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应用“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之后,租赁公司就可以以租赁资产风险评级结果为基础,结合承租人信用评级,在业务定价、租后管理、限额管理、监测与预警方面,实施差异化政策。从租赁授信政策来看,一方面,针对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授信组合管理。经营性租赁业务更类似于长期投资,因此对资产和承租人的资质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对于融资性租赁业务,可以根据资产、客户和债项的不同等级,实施差异化的授信管理和增信措施。配合授信组合管理,租赁公司可以在流程设置上做出调整,设置差异化的流程分支,提高审批效率。总之,依托于“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框架,租赁公司可以发展出一整套包含制度、流程、定价、监测、预警等的应用体系,实现差异化的决策和定价,并对当前“类信贷”的宏观风险管理框架进行重塑,进而走出一条符合监管要求、贴合业务特点的差异化道路。

四、“资产+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下,金融租赁公司的应对策略

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和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性的挑战。金融租赁公司必须从战略高度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和全面梳理,从而真正走出一条特色化和专业化的道路。在具体的策略选择上,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制定风险管理发展规划,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分阶段目标,从短、中、长期有序地推进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从短期来看,由于公司面临的资源约束、结构职能、管理模式等不会发生太多变化,因此更多的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例如,对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诊断,总结风险管理经验,寻找风险管理漏洞,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评估未来发展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平台建设等资源;培育风险文化;着手数据积累和行业研究等。从中期来看,经过前期的梳理和调整,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已经初步搭建,更重要的就是对其进行落实和细化。例如,不断强化董事会和高管层的风险管理责任;全面整合资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重大风险管理职能;不断完善业务风险管理线、职能风险管理线、内部审计线三道防线的建设;对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育和激励等;开发更为精确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等。从长期来看,长期的规划是一个不断优化和创新的过程。由于经济形势瞬息万变,金融租赁公司也应及时对公司业务方向、发展战略、风控模式等做出调整。鉴于前期的积累,租赁公司可以在数据、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储备等达到条件的基础上,研发较为高级的资产风险管理模型,并将其与信用风险管理、授信决策、租后管理、预警和监测、资产分类等实现对接,构筑出租赁公司全新的风险管理模式。实际上,对短、中、长期时间段的划分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时间线,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也可以依据进度调整,创新能力的发挥也应该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但无论如何,有关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需要从当前得到重视,开始启动并逐步推进。

第6篇: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转贴于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第7篇: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管理理论、金融中介理论、梳理线索

一、对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发展线索的考察

如何对商业银行管理理论进行梳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笔者参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很多学者根据不同线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曾经有的学者对于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否定的评价:“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到今天仍然没有一般企业管理理论那样完善和精致,在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中很难找到悠久的理论传统和分析范式,既没有泰罗式的‘科学管理’,也没有行为主义、系统主义、决策理论、数理模拟等各式各样的学派,翻开当今有关银行经营管理的著作,除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有一些历史源流外,大部分论著基本上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建立分析体系的,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很显然,作者忽略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突破,同时把商业银行(本身也是一种企业)管理理论与一般企业管理理论作如此的比较也是欠妥的。

有学者将商业银行经营理论梳理为从成本控制理念到营销理念再到战略经营理念指引下的理论演进。[2]这一线索实际上是以粗线条的方式反映了一般企业管理实践发展在理论上的表现。这一演进的过程概括起来讲就是,随着企业内部各个要素和外部市场态势的不断变化,企业管理理论经历了从立足短期盈利的管理职能研究到着眼长期发展的总体规划研究、从单一对企业自身进行研究到对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进行研究、从对原有企业结构和组织的补充完善研究到抛弃原有模式进行企业再造的研究。[3]这是一般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线索,银行虽然是一种特殊的企业但它首先是一个企业,因而银行的管理理论在大的框架下自然也是沿着这样的道路来发展的。但笔者认为,按照这样的线索来梳理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固然可行,但更多意义上只能看作是将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作为一种个案,来印证一般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无法体现出银行管理理论的特点。

还有学者以实现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统一和均衡为主线,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发展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从资产管理到负债管理再到资产负债管理这样一个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反映了商业银行始终从“三性”中的盈利性着眼,同时不断追求“三性”的统一以及风险和盈利的均衡。[4]作者视“三性”的统一和均衡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按照这一核心内容来梳理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是顺理成章的。但笔者认为这个“核心”仍然不够“核心”。“盈利性”是商业银行首先作为一个市场中的企业所应有的基本素质,因而无法反映银行的经营管理的特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内涵上具有内在的统一,那就是对风险的控制。

二、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梳理线索的选择

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梳理线索的选择应着眼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更具体地说是其业务的特殊性),这样的梳理才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金融中介理论的主要内容正是探讨金融中介存在的必要性、独特性,因而其结论为我们选择梳理线索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尽管新古典主义的金融中介论曾经得出结论认为,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中介是多余的,然而这一结论实现的前提条件是金融市场是完美的,这同我们的实际生活显然相差太远。交易成本理论提出,金融中介存在的必要性源自交易成本的无处不在,交易成本还促成了金融中介在经营活动中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D-D模型认为银行负担着将非流动性资产(贷款)转换为流动性负债(活期存款)的流动性转换功能,该模型也证明了银行提供的活期存款作为一种“最优风险分担合同”能为在不同时间需求流动性的人提供比市场融资更为有效的风险分担形式。基于金融市场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L-P模型从事前的非对称信息角度论证了:为了克服投资者与企业家之间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企业家需要向投资者发出自己的质量信号,而为了降低生产这种信号的成本,企业家应结成联盟形成金融中介。Diamond受托监控模型则从事后的非对称信息证明了:为了解决企业家的道德风险问题,投资者必须对企业家实施监控,而为了降低这种监控成本,投资者应当将监控委托给一个统一的机构――金融中介。Allen和Santomero则认为金融中介具有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投资人通过金融中介投资而不是直接参与金融市场活动可以有效的降低自己的“参与成本”。[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迅速降低,因而交易成本理论已经有所衰落,而其他几个理论仍然保持着较强的生命力。综合地看待这些理论我们可以发现,风险管理功能是自始至终的主线,毕竟信息和风险是一对互为表里的概念。因此,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风险的管理,那么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梳理就可以围绕着风险管理而展开。

三、对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再梳理

(一)简单的风险管理

20世纪80年代之前,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基本上停留在比较简单的层面。资产管理方面“真实票据理论”、可转换性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逐步为银行的资产业务打开了空间,银行的资产从单一的短期工商业贷款扩张到了可转换资产,再扩张到了有收入保障的长期贷款。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上的具体管理方法也经历了从资金汇集法(将各种渠道聚集起来的资金视为同质的单一来源,然后在各种资产之间按照流动性要求进行分配)到资产分配法(根据不同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来决定资产的分配方向和比例)再到线性规划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和收益预测基础上确定最优的资产组合,使得目标函数最大化)。

负债管理方面银行则经历了从原有的银行券理论和存款理论到现代的以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为代表的主动负债理论,这样银行的负债业务从被动的吸收存款扩展到了从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市场以及财政机构方面借入资金,再扩展到了立足于客户需要主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阶段。

不断出现的银行危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促使银行不断发掘自身风险管理的潜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丰富则为这种风险能力的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非银行金融中介的竞争促使银行不断改进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方法。这个阶段银行管理理论的突出成就是:风险识别能力不断加强,主要体现在银行识别出了一系列银行有能力管理但之前却未敢涉及的风险,比如长期贷款风险、有价证券投资等。与此同时,银行的风险度量还处于经验性的、定性管理阶段;风险管理的内容仍然限于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这样的传统风险类型;风险管理的方法上还停留在较为局部的、孤立的方式上;资产配置法具有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萌芽但还是一种比较机械的处理思路。

(二)综合的风险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金融市场自由化的速度迅速提升,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市场风险迅速张显,简单的风险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这时综合风险管理理论逐渐形成。综合风险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打破银行管理中原有的割裂模式,对于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实行综合的考量。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综合风险管理理论的典型代表,这一理论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及技术手段,从资产负债的总体上协调资产与负债的矛盾,以利率作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因素,建立一整套的防御体系,使得银行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应变力,显示了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关的文献对缺口管理(银行管理者根据利率变化预测,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比例管理(根据资产负债管理的监管性要求及资金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资金来源项目之间、资金运用项目之间以及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之间确定一定的比例)、久期管理(综合考虑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以及计算机动态模拟管理等技术有详细地考察,这里不再赘述。

早期的资本充足率管理也是综合风险管理的重要成果。资本充足率体现了银行以合格资本对风险资产的补偿能力,其中的风险资产已经涵盖了银行采用的各种表外工具。这一指标的基本形式比较简单但其对于各项风险资产的权重确定、对于核心资本以及附属资本的划分方法充分体现了银行风险综合管理的思路。应该看到,这个时期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只是涵盖了信用风险(包括国家信用风险),方法上也只是运用了相当于全面风险管理阶段所使用的标准法。

金融市场的变幻无常成为这个阶段银行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动力,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管理思路的改进,即以综合的角度管理风险;风险度量能力的提升和风险控制手段的改进,即用金融工程方法提高了对风险定性分析能力和有效控制能力;管理内容的丰富,主要表现在对于利率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上。

(三)全面的风险管理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银行风险和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播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以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损失的事件为代表,许多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的主要原因,不再是信用风险或者市场风险等单一风险,而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的联合作用。金融危机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以及操作风险的量化问题。于是市场风险的量化管理带动了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还包括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的量化和管理创新,最终形成了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对银行内部在全球业务范围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的风险进行统一衡量和通盘管理。全面风险管理能够全面动态地识别和测量风险,使银行各层次做出更好的风险管理决策,从而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全面的风险管理无论是手段、内容,还是机制、组织,都出现了质的飞跃,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复杂性已远非二三十年前可比。[6]

以新巴塞尔协议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系统总结,我们可以看到银行的风险识别有了巨大的加强,主要体现为识别了一系列银行潜在面临但之前尚未充分认识的风险,这样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就扩充为三大风险:信用风险(包括价格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前者又进一步包括利率风险、股权风险、商品风险和外汇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主要涉及人的能力、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三个方面)。八个模型(对于信用风险有标准法、内部评级基础法、内部评级高级法;对于市场风险有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对于操作风险有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内部衡量法)则为这些风险提供了越来越精细的衡量和控制手段。[7]这样经过完善的资本充足率管理高度凝炼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四、结语

纵观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市场变化的外部压力和自身发展的内部要求共同促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的不断更新,也就促成了商业银行管理理论不断对原有理论进行合理的扬弃。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经历了从消极的规避风险到积极的应对风险,风险管理能力经历了从单一的风险管理到全方位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方法经历了从静态的粗略的定性管理到动态的日益精确的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的结合。纵观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从最初的以孤立的业务视角管理单一的风险,到之后的用综合的视角管理单一的风险,再到后来的以系统的视角管理全面的风险。有迹象表明,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所表现出来的优势也为其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中介提供了理论解释。[8]至此,笔者就以风险管理为梳理线索得出了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轨迹,而这一轨迹也是符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的。

参考文献:

[1] 杨克勤.突破口在哪里?--兼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若干“两难”问题[J].现代金融导刊,1996,(5).

[2] 孔祥毅. 金融理论教程[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 任佩瑜. 论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阶段、规律和趋势[J].经济体制改革,1997,(5).

[4] 李庚寅.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演变的辩证思考[J].暨南学报,2000,(1).

[5] 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6]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支课题组.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上海金融,2003,(2).

第8篇: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基层行信贷风险防范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水平近年有较大提高

(1)健全了信贷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施审贷分离制度。特别是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按照审、贷分离的要求将信贷调查与信贷审批、信贷业务与风险管理分设,使信贷业务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的前、中、后台分开,职责明确,贷款审批实现了集体审批,初步建立垂直风险管理的组织框架。

(2)建立了信贷授权制度。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和内部管理的目标,在信贷业务过程中普遍建立了一级法人信贷授权管理体制,在法定经营范围内对信贷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实行“分级管理、逐级有限授权”。

(3)实现了对客户的评级授信、统一授信制度。根据客户的经营状况、财务指标、管理水平、经营团队及综合还款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客户信用等级和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同时,依照有效控制风险的原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授信业务风险条线框架日趋规范。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贷前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贷前调查不全面、资料收集不全;轻易采用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欠核实,缺乏对假信息、报表的防范;存在由社会上不正常现象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对企业信誉调视程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借款人注册资金未到位或抽逃公司注册资金。有可能导致贷前调查报告流于形式,失去保证贷款安全性的意义。

(2)在贷时审查中存在的问题。贷款审批机制尚不完善,轻信信贷调查结论,对贷款主体的资质、信用、财产状况缺乏全面系统的审查,让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轻易获得贷款资格。

(3)在贷后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重贷前把关、轻贷后跟踪管理,重贷款营销、轻贷后检查;贷后检查时间、频率不规范,内容不适用,检查不到位;缺乏灵敏的风险预警处理机制。

(4)在客户评级授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客户分组不细,针对性不强;客户的评级授信额度与客户的实际需求或风险承受能力存在差距;客户评级授信的范围有待扩展;信息采集手段落后,难以从整体把握借款企业生产经营的动态情况,对授信资产的风险预警反应迟钝。

(5)在信贷风险管理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对银行发展与信贷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过分片面地追求业务的发展壮大,不注重资产的质量与赢利水平。同时风险管理部门和营销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和管理盲区,在信贷业务授信工作方面实行换手操作,虽然使业务审批更趋审慎但效率明显降低,部分优质客户流失。

(6)人力资源配置与风险管理需求不匹配。集中表现为基层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人员数量偏少、素质偏低,工作效率不高,团队作用发挥不充分。这导致基层行在个贷业务管理上力不从心。

(7)在信息管理技术手段中存在的问题。信贷风险信息采集准确性、客观性亟待提升,电子化水平不高。目前基层行贷后管理仍停留于对要件是否齐备、要素是否齐全等形式检查,缺乏电子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支持,对信贷资金的使用、客户财务状况变化等无法做到有效分析、全面跟踪监督和及时预警。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和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的相关规定,健全的风险管理理念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一致性理念。即银行应确保其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相一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银行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而进行风险管理则是为了降低失败的概率及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从而确保银行实现更多的利润。

(2)全面性理念。即银行首先应确保其风险管理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一切风险,即所有风险都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于新产品、新业务,银行应确保这些产品、业务在被引进之前就已经制定出适应的风险管理程序和控制方法”。

(3)独立性理念。即风险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之间要相对独立。独立性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个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机制,因为清晰的职责划分是确保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

(4)权威性理念。即银行应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具有高度权威性,尽可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以确保其客观性和公正性。银行的风险管理势必要渗透到业务部门的运作中,因而很容易受到抵触,如果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强于业务部门的权威性,风险管理工作将难以顺利执行下去。必要的监督可以确保各个岗位职责的充分履行。

(5)互通性理念。银行应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在银行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即风险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各相关部门之间要保持信息的互通渠道。

2、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强化信贷风险内控管理机制。一是营造信贷风险管理的内控环境,在建立现代商业银行法人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真正法人治理机制的步伐,健全法人责任和利益之间的制衡关系,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机制的建立提供基本条件。二是完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优化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加快配套制度的跟进。应根据上级行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和明确信贷风险管理各环节的工作职责,加强各部门各环节间的衔接与合作,不断提高信贷业务程序的流转效率和服务水平。应科学有效地整合业务流程,实现对风险管理流程的全面优化,加强前、中、后台管理配合,对信贷业务流程实现全面的风险管理。三是健全客户统一综合授信制度。对客户的授信要做到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统一管理,本币业务与外币业务统一管理。要注意控制整体风险,同时加强授信知识培训,提高授信人员业务水平。

(2)综合治理不良资产,化解存量信贷风险。一是降低不良资产占比。从实际出发,继续通过以资抵贷、债务重组、法律诉讼、呆(坏)账核销及资产剥离等办法盘活不良资产存量,把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逐步压缩至可控的限度内。二是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在目前情况下,不良资产的处置仍显复杂,必须在观念、机制及手段上追求创新,以便高效化解不良资产处置的难题。此外,可以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可在结合投资银行机构、充分利用二级市场吸引社会资本甚至外资收购不良资产方面开展更为广阔的尝试。三是积极推进企业改制,促进银行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监督,积极参与企业的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对企业原有财产进行彻底清查评估。对暂时困难但前景看好的企业,应适时帮助其摆脱资金困境,尽快实现扭亏为盈;对一些产品结构老化、资金利税率低下的企业则要控制信贷投入。

(3)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入。一是围绕重点企业及项目优化投向。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加强对相关产业和行业政策的研究,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对信用等级高、经营效益好、履约能力强和所属行业持续景气的客户找准投入点,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支持风险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企业,稳妥支持特色产业和行业,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二是关注行业风险,做好客户结构调整。目前国家仍把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要加强行业调查研究,紧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做到反应灵敏、分析全面和预测准确。

(4)强化对信贷风险管理环节的人力资源配置。一是要将人力资源向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倾斜,为信贷风险管理部门配备专业工作人员。注重员工的培训制度,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并且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二是在业务拓展过程中要加强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要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带动新业务的发展,激发新的竞争活力,推动业务创新。要理顺条线管理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积极参与到风险管理中,提高信贷风险管控的有效性。

第9篇: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风险管理文化

全面风险管理(ERM)的概念于2003年提出,根据COSO委员会的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从而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

但由于风险管理在国内刚起步的客观原因,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及下设的风险管理部还应具有提升的空间。从公司治理比较完善的美国来看,美国活跃的机构投资者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如下图1就是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Inc.)的机构设置情况。

高盛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风险管理的最高执行机构,将所有关于风险控制的信息最终报告董事会,并通过直接授权或委托授权方式审批公司经营活动、风险政策等。

因此,按照GARP提出的“风险控制信息直接报告董事会”原则,提升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地位,允许其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并通过其下设的风险管理部门对各业务部门设立风险限额,最终形成“纵向业务发展,横向风险管理”的矩阵式结构,这也许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风险组织架构未来的发展方向。

风险组织架构是硬件,但软件同样重要,这里的软件指的就是公司的风险管理文化。国际经验表明,保险公司的失败往往不是由于缺乏程序和技术,因为即使设置了非常科学的政策、程序、检查、报告等控制手段,如果缺少一个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所有这些都将流于形式。比如“中航油事件”后,很多人怀疑该公司内部根本没有风险控制体系。其实,体系在形式上一直存在:中航油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编制了《风险管理手册》,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也有软件监控系统,当亏损50万美元时,提示平仓。但由于中航油没有真正树立风险管理文化并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使得一切架构与流程都成为了摆设。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风险管理

风险量化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笔者采用NAIC(全美保险监督官协会)的保险公司风险分类标准,其中C-1风险:资产风险,它又包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C-2风险:定价风险;C-3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指资产收益和公司负债不匹配的风险,C-险:经营风险,包括工作人员经营不善等。四类风险中,C-2风险是定价风险,主要涉及公司的负债管理,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关系相对不密切,此处暂略;C-3风险是资产负债不匹配而产生的风险,对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常在资产负债管理(ALM)的框架下,采用久期、凸性等传统工具进行管理,即要使不同的资产和负债在数额、期限、性质、成本收益上双边匹配,以控制风险。笔者在文中着重针对C-1和C-险展开。

资产风险管理

分析从投资资产的账户设置开始,当前很多机构投资者根据投资目的将投资资产归为配置账户和交易账户。

配置账户对应的是长期持有的资产(持有到期类和销售类),具体包括打算长期持有的国债和央票、金融债(定期存款、协议存款、金融债券、次级债等)、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公司债等)。其中国债、央票属于金边债券,不存在信用风险。然而以企业债为代表的其他品种则存在大小不一的信用风险和长期市场风险。

交易账户包括短期持有的权益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和清算头寸,前两者主要面临市场风险(即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而清算头寸则存在流动性风险。

综上,我们在进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风险分析与计量的时候,需要考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但由于流动性风险一般用久期管理、缺口管理等比较成熟的方法进行,而且通常由财务部门负责(据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设有“流动性管理岗”),因此下面讨论只针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展开。

信用风险衡量

信用风险呈现偏峰肥尾的特征(见图2),其损失的绝对额服从Г分布,而损失比率服从β分布,介于0~l之间。

传统上,信用风险计量的方法包括专家评定法(如“5C”)、Z记分模型等等。当前很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采用的是“信用评估打分卡”的方式,即根据财务分析、行业分析、管理水平等几个方面进行打分,然后根据一定的权重计算出信用评分,综合评价企业的信用情况。当前公司正考虑把该信用打分体系和S&P的信用评级进行映射,从而可以通过外部评级得到某一评分企业的违约概率(PD)。

我们知道,目前将保险业的“RBC监管体系”和金融业的“资本充足率监管体系”融合是大势所趋,因为在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不同的风险应该对应相同的资本要求。因此,本人认为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可以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Ⅱ)的框架开展。

对于信用风险,BaselⅡ鼓励商业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IRB)计量并实施量化管理。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需要四项风险要素:(1)违约概率(PD),即特定时间段内交易对手违约的可能性;(2)违约损失率(LGD),即违约发生时风险敞口的损失程度;(3)违约风险敞口(EAD);(4)期限(M),即某一项风险敞口的到期时间。通过这四项风险要素就可以计算出预期损失(EL)和非预期损失(UL)等相关指标,进而在风险计量、限额管理等基础管理中发挥决策支持作用。

根据保监会《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的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应做到动态评级和二维评级,而CreditMetrics涉及的违约迁徙本身就是个动态的概念,同时CreditMetrics需要计量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内含了“二维评级”的特征。

因此,无论从模型特点还是从保监会的要求来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都应该以CreditMetrics为基础构建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同时模型必须体现出我国金融市场的特性和保险集团资产负债的特点。

由于CreditMetrics模型需要输入的数据主要有四项:违约率(PD)、违约损失率(LGD)、信用迁徙矩阵和相关系数,因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构建模型的时候具体的调整思路包括:

建立两维的内部评级体系:一维是客户风险评级,以违约率(PD)为核心变量;另外一维是债项风险评级,通过债项自身特征反映预期损失程度,以违约损失率(LGD)为核心变量。其中,违约率(PD)可以按照当前公司将打分卡映射到S&P评级,从而引用S&P违约率数据的方式得到;违约损失率(LGD)可以参考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对不同发债主体和担保方式下债项回收率的统计分析结果,并根据担保人资信情况、抵押品价值大小等因素综合确定。

在信用迁徙矩阵和相关系数方面,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参考专业评估机构对企业信用等级评估的结果和相关系数数据,并建立记录完备的基础数据库,不断扩大企业样本以随时调整信用迁徙矩阵和相关系数。

市场风险管理

比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计量方法更为成熟,这主要得益于市场风险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的特征。目前,VaR已经成为业内计量市场风险的标准口径。VaR主要的计算方法分为三种:历史模拟法、方差―协方差法、MonteCarlo方法。历史模拟法即利用统计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估计,再模拟市场因素未来的变化;方差―协方差法首先分析市场因素,且将组合价值用市场因素表示,然后假设市场因素所服从的分布(一般假定为正态分布),估计出其分布的参数,再模拟市场因素未来的变化;MonteCarlo方法则是直接根据历史数据模拟市场因素未来的变化。

尽管VaR方法有如此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它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即它是基于正态分布的指标,当出现肥尾的情形下,VaR对尾部的测量是不准确的,正如Jorion(1996)所说,“我们没有办法提供绝对最坏的预期损失,因为损益概率分布的尾部是无限的”。因此1999年以来,在基本VaR模型的基础上,以CvaR(条件风险价值)和极值理论为代表的各种针对尾部计量的新型VaR模型不断被开发出来,推动了VaR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具体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实际,由于历史模拟法的前提条件是“历史得到重现”,而中国正面临金融开放加速和市场爆炸性发展的阶段,这个情况不符合历史模拟法的前提条件。另外,MonteCarlo方法对人员素质要求太高,同时开发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使用方差―协方差法计量VaR是最优的选择。

同时,考虑到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金融资产回报分布的尾部比正态分布更厚,有明显的肥尾现象,我们应该进一步通过CVaR对尾部进行修正。CvaR是条件风险价值的缩写,指损失超过VaR的条件均值,也称为尾部VaR(TailVaR),表达式为:。计算CVaR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线性规划方法,另一类是根据参数法拟合出的收益率序列分布特征以及求出的VaR值,并求出相应分布和置信水平的条件分位数,最后得出CVaR值。

操作风险衡量

保险公司的C-险主要是指经营风险(又称为操作风险),而经营风险涵盖了高频低危事件(High Frequency Low Impact,HFLI)和低频高危事件(Low Frequency High Impact,LFH),而低频高危事件只有零星的案例数据,因此即使在国际范围内,对经营风险的计量管理也是个很不成熟的领域。

当前,经营风险计量模型可以划分为三类,即BaselⅡ倡导的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国际先进机构的高级衡量法。

基本指标法是用总收入水平作为投资主体计量经营风险的基础指标,将总收入乘上一个比例指标来表示整个机构整体的经营风险水平。该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单,缺陷在于太粗略。

标准法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所有业务划分为8个业务类型,对每一个业务类型规定不同的经营风险资本要求系数,而分别求出对应的资本,然后加总即可得到银行总体经营风险资本要求。

比较而言,标准法比基本指标法更精确,同时也具有更高的风险敏感度。

最后,高级衡量法是通过建立经营风险计量管理模型来进行的,具体又包括内部衡量法(IMA)、损失分布法(LDA)、极值理论模型(EVT)等,其中内部衡量法(IMA)通过模型对风险因素估计,最终得出经营风险的计量值。这与前面介绍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类似,即IMA中的风险因素EI、PE、LGE相当于信用风险管理中的EAD、PD、LGD。而损失分布法(LDA)、极值理论模型(EVT)都是针对偏锋肥尾特点对VAR模型的改进,是专门用来衡量经营风险损失分布尾部(即损失极值)的方法。

具体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虽然数据积累不足,并缺乏经营风险量化的技术基础,但是我们具有清晰的业务部门和产品分类,因此可以考虑参考BaselⅡ的标准法,反映公司在不同业务类型上的不同经营风险水平。同时,我们还应该参照《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和《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等行业规章,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经营风险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利用流程管理工具和情景模拟、专家预测等方法对经营管理的风险点(KRI)进行识别,并从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两个角度来评估风险大小,进而提出优化控制方案,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防范。

长期来看,运用经营风险高级法是未来的目标,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经营风险计量模型的理论基础、设计结构,结合本企业业务系统的特点和管理现状,研究设计出适合自身特点的经营风险管理模型和参数体系。

资本配置与绩效考核

当前比较流行的资本配置和绩效考核工具是“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RAROC),其公式如下:

公式中分母的经济资本是考虑了各种风险之后的投资基金(实际上就是保险公司整个投资组合的VAR)。这种方法反映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也更准确地描述了“真实收益”,即去除风险后的收益。

具体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配置,基本的思路是以RAROC为指导:当计算出某项投资的RAROC大于保险公司预定的保险资金投资回报率时,保险公司可以做这项投资;若相反的话,保险公司就不能做这项投资。进一步,甚至还可建立一个考虑承保风险、满足风险限额(VaR限额)约束和以RAROC最大化为目标的保险资金投资模型,以指导公司的资产配置。

资本配置和绩效考核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只不过绩效考核是RAROC的事后运用。在进行资本配置后,应定期或不定期运用RAROC对业务产品进行盯市的动态绩效考核,通过该指标判断公司现有业务的绩效如何,风险资本的配置应做何调整。一旦发现某些业务或组合的RAROC值有所弱化或有明显的不利趋势,就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目的是将有限的资源(即风险资本)释放出来,为新的效益更好的投资产品腾出空间。

在资本配置和绩效考核阶段中,另一个关键是风险限额的设定。具体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我们可以在总体风险资本确定以后,根据各级业务部门和不同投资品种的风险收益特征,把风险资本限额在不同层次的业务部门及交易员之间进行分配,并形成其风险限额,以此作为风险监控的依据。

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限额通常有三种形式:即头寸限额、灵敏度限额和VaR限额(风险资本限额),而VaR限额是最先进的指标,它适用于所有金融产品交易,不但可以对保险公司整体资金运用,也可对交易员个体进行风险监控。因此可以考虑创设:(1)基于每日的VaR限额,用于对经常发生损失和交易频繁的投资品种的风险限定;(2)基于每月的VaR限额,用于抵御不利月份发生的风险损失;(3)基于每年的VaR限额,主要用于对小概率事件下保险资金损失的限定,其VaR限额可通过压力测试或极值理论确定。

接下来就是VaR限额分配工作,即将总体VaR限额配置到每一个业务部门,如债券投资部、基金投资部、股票投资部等,使部门负责人对其管理负责的额度心中有数。业务部门额度可以帮助部门经理控制部门风险,并且可以在部门之间比较风险大小。最后,风险额度还要在部门范围内再细分到交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