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事档案的管理范文

人事档案的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事档案的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事档案的管理

第1篇:人事档案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有效性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企业要做到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知人善用,深挖每个员工的潜力,发挥他们在所擅长岗位上的最大效能。除组织直接派人考察外,还必须通过查阅人事档案进行全面了解,主要看此人的成长学习历程,当然也包括是否有记过处罚等。从而为企业进行干部任免、调配、考察提供真实可靠有效的资料,选到合适人选,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人事档案为企业的一些重大决策、人力调配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如一个新的项目,需要相关的人才,在众多工作人员中,组织者不可能完全熟知每个人的特长、能力及相关的工作经验,但是人力资源就可以通过人事档案,快速了解相应信息,从而保证企业决策和人力资源规划的科学化、合理化,详尽了解领导及员工的业绩、素质、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漏洞

现今,人事档案管理有一些漏洞。一是忽略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很多人对人事档案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总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可有可无,只是一项保管工作,只要不丢失,保密好就行,没什么大不了的。二是硬件管理设备差。一些单位企业具备管理软件或相应的管理系统,但有些单位还处在老式的管理阶段。会出现整理不及时、遗漏等问题。三是弃档情况日渐严重。

三、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时代在进步,事事在发展,人事档案管理不仅要保持档案不分散、档案不互相混乱、档案不丢失不泄密、档案不遭到损坏,还要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一方面,制定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和章程,明确人事档案管理的责任人,人事档案资料的收集范围和要求,鉴别资料内容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做到不漏项,做好安全保密工作,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泄密可能。另一方面建立开放型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在知识经济日益兴起的当今社会,单位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有立于推动人才的流动以及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社会化和现代化。

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一定要紧跟发展步伐,以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主动适应提高效率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光有措施还不够,还要落实措施。强调:“不务实、不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镜中花、水中月。”这说明了抓落实的重要意义。但实际工作中,落实难、难落实,不落实、落不实的问题仍然存在。是否真正将要求落到实处?何时落实?如何落实?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不仅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改变以往观念,改“牛”为服务。过去,提到管人事的,觉得真是牛气的部门。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人事档案管理必须转变传统模式和思想的影响,把“以物为本”变成以服务每个员工、服务档案利用者为本。

及时增加人事档案的内容。在传统人事档案的基础上应增加一些着重反映个人科技水平、业务能力、素质及个人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个性化的材料。使人事档案更全面反映一个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成长历程,同时也为人力资源部门考核考察企业后备人才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及时更新,加强人事档案的时效性。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人事档案。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划分不同类,如技术、年龄、性别等将人事档案,以便企业在输送人才、调配人才。加大投入、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电脑、扫描仪、监视器等设备,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确保档案利用安全,档案资料不丢失、不损坏,又保证档案信息不失密、不泄密。对管理人员培训,学习档案管理设备的操作,增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将档案资料整理输入计算机,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实现人事档案纸质与数据格式并存?,方便查阅。国家提倡“大数据”,提倡共享经济,人事档案管理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实现信息化管理,资源共享。另外,现在大部分地区及单位还是采用纸质的人事档案,在档案管理中,要注意对档案的保管,经常保持档案管理室的通风良好、室内干净整洁、空气干燥,防止档案损坏或虫蛀。还要注意不能在档案管理室内吸烟,防止档案的认为损坏。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抢救档案能力,遇突况,最快的抢救档案,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结束语:人事档案管理在整个单位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单位人力资源的流动产生重要影响。但受到企业改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人事档案在管理上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造成档案的材料不齐全,从而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要转变观念,认清改革是加速人事档案工作的大趋势,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第2篇:人事档案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人事档案,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就是将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考察的文件材料。主要是由人事、组织、劳资等部门在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的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它真实地记载和反映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等,是干部个人自身成长历史的真实记载,是个人参与社会方方面面活动的记载和个人自然情况的真实反映。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人事档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人结合多年来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实践,就学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谈谈几点体会。

一、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事档案是以人为单位整理而成的专卷。每一份人事档案都应具有各自的特点。但现有的人事档案在内容上,立卷不够规范,案卷质量不高。1、档案材料内容填写前后不一。“三龄一历”(年龄、工龄、党龄、学历)记载多样,个别干部的“年龄越填越小,参加工作时间越填越早,文化程度越填越高”。2、档案用纸规格不一。虽然规定档案材料要统一使用16开办公用纸,但现行的公文材料大部分是A4纸,纸张大小不同,致使有的表格印制超过装订线,给立卷归档工作带来了麻烦。3、材料归类不准确。有的不该归档的材料归了档,而该归档的零散材料却没有及时归档。4、档案材料短缺。如表彰和处分材料散失较多,有少量的履历表、自传等未盖人事部门公章。5、档案材料里所有内容的填写都应该用碳素墨水钢笔填写,很多人用圆球笔或是纯兰墨水刚笔填写,这样将会缩短档案的保存时间。6、在表格填写时,很多人将内容填写在表框以外的地方,这样在剪切纸张时也会给整理人员带来不便,应另附一张纸补充内容。7、一些工作调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内容不齐全。8、人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程度低,未发挥应有作用。9、人事档案管理落后,管理水平低。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干部人事档案中有些陈旧的信息内容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如记载个人履历、社会关系、政治面貌等基本情况的内容多,而反映个人工作能力、技术特长等方面的内容少,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案卷质量。

(二)人事档案在整理上,技术手段滞后,运行效率较低。在整理档案过程中,有的单位不经过审核和培训随便招集一些人员参与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甚至对人事档案实施流水操作,比如专人分类,专人编号,专人裁切、补贴,专人装订入盒,这样人多手杂做出来的人事档案绝大部分是不合格、不专业的,在这些人事档案中经常发现分错类、编错号、顺序错误、内容被切掉、装订反了、材料漏装或是材料错装等各种问题。这样大部分靠手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与行业整体的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不相适应。

二、人事档案管理措施的建议

1、科学的管理。传统的管理方法在一定时期有它的科学性,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干部工作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的变化,就会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因此,目前的人事档案的管理必须紧跟干部工作的需求,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2、分类管理。国家公务员的档案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管理权限建立并管理;其余人员的档案,则打破身份、学历、职称、行业、地域等各种限制,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建立并统一管理。

3、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实行许可证并年检制度。制定硬件、软件标准,并加强执法检查;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要进行培训并实行资格证制度,并定期考试更新知识。统一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

4、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改革陈旧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逐步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人事档案管理改革面临着人员短缺、资金不足、档案室藏储结构不合理、配套制度跟不上、人们档案意识淡漠等诸多难题。要加速领导观念的转变、配备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增添必备的管理设备、建立适用性较强的计算机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根据单位经济能力逐步升级改造旧管理设备,花力气改变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错误方式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人事档案这一无形资产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5、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每一位档案管理者都应明白,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人事档案是一种极其宝贵的信息资源,是一个单位乃至社会的无形资产,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同时档案管理工作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有鲜为人知的苦与乐。目前社会上人们的档案意识还很薄弱,不少单位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更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过硬的业务能力,严格的组织原则性,严肃认真地把好关。对需要归档材料要认真严格鉴定、识别真伪,做好这点是决定人事档案质量优劣的关键。档案管理人员也应多渠道多途径地宣传档案知识,并在接待、提供利用档案信息时为领导在选拔、任用人时当好参谋,为人才流动架起桥梁,并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各级领导也要关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困难,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3篇:人事档案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模式;制度

1 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模式的形成原因

1.1 经济制变人事档案管理

目前,我国人员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因素。原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在计划经济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今却恰恰阻碍了生产力第一要素——人的自由流动,限制了市场对人力资源整合、配置的功能。针对这些问题,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人事管理也进行了改革,并取得很大成绩,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就是放开了人才流动和确立了公务员制度。人才流动的放开,无疑为那些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不甘“平庸”的人以希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自由地选择工作单位及工作职位,实现自身价值,并获得与其价值相当的待遇。这一人才流动的优势,使越来越多自愿流动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前赴后继地加入到外资、民营、私营、乡镇、街区等非国有企业的流动人员行列,壮大了流动人员队伍。

1.2 深化人事制度使人事档案

随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的加大,将迫使那些不愿流动的人员不得不接受流向其他部门,甚至是其他国有和非国有单位的事实。“流动人员”这一概念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而转移成“社会人”的定义,人员的流动受到社会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监督机制的共同制约,服从市场对人才资源的整合与配置,由市场机制自发来促进人才在地区、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间的合理分布,实现各项人事工作协调发展。而所有人事档案也将统一为“社会档”,具备了人员流动性和社会档这两个特征,管理对象一人事档案的社会化便体现出来。加之由社会性较强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扮演管理者的角色,所以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将势在必行。

1.3 户籍制度人事档案管理

户籍制度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所管辖民户的基本状况进行登记,从我国推行的二元制户籍制度产生之日起,就把人口明确地区分为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并严格限制着人口的自由迁移,从而使户籍制度执行了“固化公民先天身份”,控制人口自由流动等职能。这与人们要求社会平等,自由流动和市场配置人力资源格格不入。尽管人事档案也是单位控制人才流动的工具,在一定范围内也被认为是变相固化、限制人员流动的手段。目前,我国各地正陆续推行新一轮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沿用了多年的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在许多地区已逐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以条件准入方式,按实际居住地进行户口登记的新型管理模式。

2 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2.1 设置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从保管机构看,传统的人事档案由单位内设机构小集中保管,而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则要求人事档案走出单位,走向社会,由社会化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整合人事档案及其信息资源,使人事档案及其信息资源真正得以集中保管、集中开发,实现统一管理。建立全国行业联网的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机构,便于人事档案信息的整合与网络传递,在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行业网运行成熟后,各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机构以网站的形式通过广域网实现与社会各个终端的连接,为社会群体提供有权限限制的信息查询和利用服务。

2.2 建立适应社会化管理和“档如其人”的收集策略。为了能够立体地反映一个人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全面形象,在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工作中,应建立与社会其他部门的广泛关联,由社会化管理机构出面协调,打破社会各个部门各自为政、互相封锁的状态,将与同一个人有关的、保存在不同社会部门的所有档案建立关联,全社会各部门的专业档案可以按身份证代码重新编号,与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的编号7S式形成体系,彼此对应,以实现个人全部社会档案的一体化,使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整合社会信息资源的功能,使所有社会档真正成为鲜活的整体,为各方面利用开辟出一个巨大的信息交互平台,展示个人的全貌,也为各部门提供相关信息资料,成为联结社会各领域的纽带。

2.3 针对不同的利用对象有条件地开放人事档案。人事档案可对本人开放的内容在十大类中确有很多就是本人亲自填写的,如履历材料、自传材料、入党、团志愿书等;有的是组织填写,本人认可的,如聘用合同书、各种奖励材料等;有的是组织根据本人情况如实填写的,如成绩单、工资表等;有的是本人已知道最终结果的,如处分材料、评定岗位技能材料等。

第4篇:人事档案的管理范文

1、人事档案管理研究现状

1.1当前人事档案馆的研究情况,近年来,学界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主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是人事档案管理研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研究模式。譬如,王英玮、周艳研究了人事档案的所有权问题、人事档案相对人的权利保障问题、人事档案的管理权问题及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此外,刘琴、范少丽、蔺芳、倪丽娟等也分析了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学界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研究,大都是围绕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问题、对策等方面展开,对不同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专门探讨。邓绍兴指出,我国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经历了由试点到全面开花的发展历程,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还存在缺乏统一领导和总体规划,管理软件开发编地开花,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低,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等问题。所以,应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促成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第三,高校人事档案研究。从论文数量来看,学界围绕如何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比较关注,譬如,齐桂秋、张颖指出,需要从高校领导档案信息化意识、信息化管理机制、信息安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李冬梅分析了高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的问题,并提出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的创新方式。

第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研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课题,是新时期人事制度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郭明认为,随着人事业务的迅速发展,各级人才服务机构管理了相当数量的人事档案,故应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朱玉媛等分析了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第五,企业人事档案研究。学界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人事档案展开了研究。譬如,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股份制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外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等。譬如。仲玉春认为,目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滞后;部分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缺乏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人事档案管理的方式、手段仍然处在低劣状态之中,跟不上时展需要。

第六,人事档案系统研究。人事档案系统能够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有利于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学界主要围绕为什么要开发以及如何开发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这两个主题展开研究。譬如,吕黎江等指出,人事档案管理在人才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应建立适应人才战略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邵明提出了人事档案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讨论了系统实现的一些设计策略和实现技术。赵守清、任秀军等对所在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介绍。

1.2 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学界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与不足:

第一,关注国内人事档案问题的研究多,借鉴国外人事档案管理经验的研究少。学界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研究,主要结合国内实际,为了解决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展开研究。

第二,针对个别单位人事档案问题的研究多,探讨人事档案管理共性问题的研究少。学界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注重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主要针对某一具体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展开研究,这种研究属于典型的个案研究,经验性比较强,而学术性略显欠缺。

第三,实际问题研究多,理论概括少。系统性探讨的文章不多,“特别是关于人事档案立法和人事档案信息公开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

2、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趋势展望

通过梳理现阶段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研究的理论成果,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2.1 加强人事档案工作改革的研究。关于人事档案改革的研究,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譬如,陈兆?提出要改革人事档案的“终身制”等等。笔者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人事档案改革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应集中在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人事档案本身的改革等方面。

第5篇:人事档案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 人事档案; 管理体制; 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8. 057

[中图分类号] 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8- 0100- 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事工作发展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鉴于此,笔者对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结合当前的一些改革措施,对我国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进行了探索总结。

1 现行的人事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集中统一就是由专门的组织人事部门对人事档案进行集中管理,其他部门没有权利擅自管理人事档案,这就保证了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分级负责就是指全国的人事档案工作由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各级的管理权限来管理每一级人员的档案工作,并对相关的人事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如市委组织部负责管理市县处级干部的人事档案材料。

2 存在的弊端

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虽然集中统一,但是明显具有分散性,特别是县级以下的人事档案材料由多方参与管理,除组织人事部门正管之外,劳动、教育、卫生等部门还兼管人事档案,甚至每一个单位还管理一部分档案材料。再就是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把人事档案管理列入业务指导的范围,管理人事档案的工作人员很少参与档案部门的业务活动,使人事档案工作变成了远离于国家档案工作之外的孤独个体。

这种家家都管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让不具备保管条件的单位自行保管人事档案,几十人的人事档案材料随便存放在办公室的文件橱柜中,根本谈不上“六防”等保管条件。在这种状态下,人事档案材料真实性很难维护,一些虚假材料趁机混入档案中。另外档案的实体安全也存在危险,档案丢失、损毁现象经常发生。这种效率低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人事档案工作的发展,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也很难发挥出来。

3 改革方向及措施

3.1 建立区域性的人事档案中心

构建区域性的人事档案中心是适应新的管理体制的需要。把本身应归国家和社会所有的人事档案,从单位解放出来,重归社会所有,从而实现对人事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区域性的人事档案中心对人事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既扩大了人事档案管理的规模,又充分利用了人力、财力,实现了人事档案管理集约化,这样大幅降低了人事档案的管理费用,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建立区域性的人事档案中心应采取试点基础、稳步过渡和全面推进的分层实施的原则。要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行。

3.2 实施人事

人事是今后区域人事档案中心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事的优势表现在有利于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配置人才资源。事业单位实行人事,单位可以减少内部人事管理事务,可以集中精力抓人才开发和人才培训。人事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在改革的初期,事业单位全员人事显然不切实际,但是可以采取逐步推行的方法,也就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3.3 改革人事档案的整理方法

改革人事档案的整理方法是实行档案实体整理不装订。不装订不等于不整理,不装订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这是符合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人事档案实行不装订保存,是为了保持档案材料的原貌,是体现档案原始性特点的根本做法。现在的档案整理方法要把档案材料装订成册,必须要对原件进行适当的修剪取齐,这已经是对原始材料的人为破坏了。而人事档案不同于文书档案,一般每隔一两年就要充实材料,重新装订材料,如此反复几次,档案材料已经破烂不堪。这已经使材料的原始性难以实现。改革现行的人事档案整理方法还要注意平时归档,只需在每份档案材料加盖“类号页”档号章,整理材料时对号入座,排列好顺序即可。档案材料不装订,既省时、省工,又不损坏材料,有利于规范化管理。

3.4 深入开发人事档案信息

① 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是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信息库的内容要准确、详细,并且要随时维护和更新。人们利用数据库可以查询、统一人员信息,形成各种表格,极大地提高了人事档案利用工作的效率。② 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同时关键是加强网络的安全性。③ 人事档案工作要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在人才建设中的作用,把区域性人事档案中心建设成为人才开发的权威机构。

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的改革以及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必能促进人事档案工作的发展。只有实行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人事档案工作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人事档案工作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篇:人事档案的管理范文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都是一些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人事档案一方面包括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另一方面包含参加工作后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职称、薪级等档案材料,科研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相当重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传统的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在材料构成、管理体制、管理的方式方法、提供利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需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适应现代科研单位管理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一、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作为一种信息源,在人才管理中有着它的特殊作用。科研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由于受国家人事档案管理的传统观念及其他诸多因素影响,其管理模式也相应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人事档案内容信息量少

人事档案包括履历材料、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鉴定材料、考核材料、政审材料、入党入团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职务职称工资材料等十大类材料,内容信息量小、实用性较差,不能适应现阶段人才开发的要求。反映个人经历、家庭情况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较多,反映个人工资变动、职称评聘、党团组织的材料比较齐全,而反映个人的德才表现、政绩才能、管理能力的材料较少,能反映个人人才类型、技术专长、心理素质等个性特点的内容更微乎其微,因此人事档案在利用时,只能提供一些肤浅的人才情况,满足不了培养、选拔、使用人才的实际要求。

2.人事档案管理分散化和非专业化

体现在各个单位、研究所没有统一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人事档案集中管理,各个单位、研究所还通常根据各管理部门职能的不同,将科研人员的有关材料分散在几个部门管理。例如,科研部门管理反映人员申请专利、、科研立项的科研档案材料,人事管理反映人员社会经历、政治面貌、奖惩、薪酬等情况的人事档案。人事档案的这种分散、非专业管理不仅易造成档案材料的损坏,而且造成人事管理体制的混乱,并且破坏了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3.人事档案管理方法落后、手段陈旧

目前很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上,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一些人事档案室的电脑仅局限于打印档案目录,无法进行人事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更无法实现对人事信息的筛选、排序、分类、汇总,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由此导致很多人事统计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4.人事档案管理投入不足

人事档案保管的硬件条件不能完全符合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如档案库房多是普通办公用房,有的把档案库房安排在办公楼顶楼、底层或者地下室,档案长期受到高温潮湿的危害;库房门窗多为普通门窗,封闭不严,起不到防盗、防光及控制库房温湿度的作用,没有配置档案安全保管“八防”设施,与档案安全保管要求差距很大。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另外,人员配备不足,档案室很少设置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少数有专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也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兼职人员也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导致人事档案建设滞后,档案管理只能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

5.人事档案过度实行内向型、封闭式的模式

受国家人事档案管理政策限制,由于保密观念的束缚,科研单位很难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开发,更谈不上与其他单位实现人才信息的“互通有无”。

二、如何建立适应现代科研单位管理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我们应从具有个性的人事档案材料入手,加大人事档案管理投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努力提高人事档案材料的质量。同时,要紧紧抓住人事档案管理的难点问题,改分散多头管理为集中统一管理,建设区域性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加快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使人事档案向本人有条件地开放,争取早日建立起适应现代科研单位管理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为人才开发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让人事档案更好地服务社会。

1.建立具有个性的科研单位人事档案材料

针对人事档案内容陈旧和“千人一面”的状况,在人事档案材料内容建设上注意补充能反映当事人个性的档案材料。以科研人员档案为例,应补充的材料包括:(l)科研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可反映科研人员专业方面的基本情况。(2)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情况资料,可反映出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科研地位和学术研究的历史。(3)业务进修情况资料,可反映出科研人员继续教育的状况。(4)获奖和荣誉情况,可反映出科研人员在社会和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如果科研人员档案在原有人事档案的基础上,能及时地补充上述材料,就能较全面地、动态地反映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它有助于科研单位开展定量化、科学化工作,有助于人员队伍建设工作的科学决策,有助于提高人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助于在科研人员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

2.加强信息化管理

利用计算机建立人事档案不同类型的数据库,通过信息统计,对个人政绩、业绩的评价提供量化依据,形成计算机对人事档案完整、准确和动态、立体的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查询系统,对相关管理部门和个人设置访问权限,利用网络平台了解人事档案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公开。这样不仅可以使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检索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可以更快捷、更准确地为人事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3.加大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投入

第7篇:人事档案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

在现代劳动用工管理中,人事档案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对职工个人而言,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可以据此为员工提供办理护照、港澳通行证的政审手续;提供婚姻状况证明;为流动人员提供身份认定和办理社会保险。对企业而言,为员工代办申报职称;根据档案确定退休年龄;根据档案中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年限推算提前退休年龄;代为缴纳职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大病医疗统筹、工资调整;出具与人事档案有关的证明材料。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价值

人事档案的社会价值,是由其自身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它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只要进行人事管理活动,就会形成相关的人事资料,就需要开展收集、整理、归档、立卷、保管和利用等人事档案工作,人事档案就具有存在和利用的社会价值。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事档案是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身份的重要凭证,也是办理招工、提干、调动、退休等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组织人事管理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事档案的价值作用曾被扭曲和过分地夸大,重档案记载轻现实表现成为人事档案工作的一大弊端。一份档案定终身的现象,更是让不少人一度对人事档案谈虎色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信息的收集和利用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社会工程,作为人员信息主要载体的人事档案有了更加广阔的价值空间。市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和从业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企业自身的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日趋社会化的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障工作等都需要真实、科学的人员信息为依据、支撑和连接,而这些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离不开人事档案工作的有效运转。因此,要正确认识人事档案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事档案管理政出多门。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处于新旧体制转制时期,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沿袭旧体制,但又有突破旧体制的趋势。人事档案总体上是单位、部门管理,分别由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劳动部门所属就业服务中心、教育部门所属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及有人事管理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事档案的多头管理是传统“档随人走”的人事管理模式的反映,它既是束缚人才流动的障碍之一,又是影响人事档案管理质量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和人事制度的逐步推行,在大中专毕业生学籍档案的管理上,个别部门拘泥于传统管理模式和自身利益的诱因,档案管理权限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冲突。

(二)部分企事业的职工档案存在着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差的问题。没有严肃、负责地填写好每一份档案材料,致使有的档案错漏百出。职工档案中记载的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前后不一致,工作经历记录不完整等。一些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的领导认为职工档案没什么用,不给新招用的职工建立档案,甚至随意更改,给劳动保障部门办理职工失业、退休等手续增加了困难。

(三)档案管理的软硬件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急需提高。档案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多数档案室设备陈旧,管理手段落后,防火、防潮、防蛀等达不到标准,档案管理只满足于不丢失,装进袋子,锁进柜子里。

三、加强人事档案工作的主要措施

建立用人与管档相分离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要改革现行“人档合一”的单位、部门所有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按照“人档分离”和集中统一的改革思路,将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机构、劳动部门所属就业服务机构、教育部门所属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以及政府其它部门所属的相应机构承担的人事档案管理职能剥离出来,将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权重新收回来,归政府所有。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领导支持,改善档案管理设施和设备。档案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因此,要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业务培训,系统地学习党和政府制定的有关人事工作的政策、法规,用新的人事工作知识武装头脑,开阔眼界,指导工作,以适应新时期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要求;同时教育他们要坚持原则、严守纪律、遵守制度、保守秘密、严谨认真、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人事档案可以证明一个人从学校到各个工作岗位不同时期的人生轨迹,是工作经历的记录。是组织、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在各类人员的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结构调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事档案中还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诸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国家推行的福利政策。它在个人办理相关手续时,比如报考公务员、工资提升、职称评定以及退休、办理养老保险、办理出国手续等,都是最原始的依据。根据目前我国有关规定,只有将人事关系及档案交给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或人才流动管理机构保存的人员,才能享受应有的待遇,比如保留原有身份、工龄连续计算、国家规定的档案工资调升等。因此,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我们一定要重视它。

参考文献:

第8篇:人事档案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人事档案;工作人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

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其是一门值得探究的长期课题,它是将人才资源档案进行收整、鉴定、保管、统计以及提供利用的一个工程,有利于对人才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医院的人事档案对于医院的管理来说非常重要,其是医院档案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医院的建设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采取怎样的管理方式,才能有效管理好档案,对于医疗单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优化配置本单位自身的人才资源,同时可以使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在社会上流动,有益于我国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与人才资源之间的关系

人事档案是一个企业单位在进行人事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档案中反映的是工作人员在现实生活及工作中的经历、做出的相应贡献和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一系列的真实情况,是单位进行人才筛选和培养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总而言之,人事档案不管对个人还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而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医院等医疗部门,对人才更是十分的渴求。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地方,多一个治病方面的人才,相当于为救死扶伤的工作多增加了一份力量,就能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和健康。然而医院对于人才需求量大,不等于可以滥竽充数,医院方面的人才管理和筛选需要有严格的制度,确保人尽其才,让有能力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因此,医院人事档案要更加精准,对人事档案的管理也要更加严格。因为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是寻找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利用管理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人才更好地工作的最佳选择,由此可见,合理地进行人才的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医院人事档案进行较为科学有效的管理,对于医院人员的开发利用和整体服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部门要积极地制定有效方案,找出当前我国医院在人事档案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并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商议决策,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顺畅进行,保障人才资源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只有在医疗方面的人才得到合理的利用,我国的医疗方面的水平才会有很大的改观,这样才会造福于我国人民,造福于社会。因此,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与人才资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只有正确有效的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我国的人才资源才能得到较为合理的利用。此外,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是促进医学人才合理利用最为关键的环节,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式落后、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科学改革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来讲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对社会来讲能促进社会医疗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推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措施

从以上的论述当中可以看出,医院人事档案的合理管理对于医院的人才资源的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医院是十分需要专业性人才的地方,因此,对于有能力的人的人事档案需要采用单独分开管理的方法,以易于和其他人区分。如果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出现问题或混淆的情况,那么在安排有能力的人工作的时候就会出现相应的用人错误,造成浪费人才或者人才流失的现象。一旦出现工作人员分配错误,就会造成医院严重的损失,尤其是分配工作人员看病治病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就会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医院工作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不能马虎,一定要仔仔细细。档案管理人员要制定出合理的对策,以面对在管理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还要细心留意每一个细节,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只有制定出一系列科学且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1.改进和完善档案功能,使档案记录的内容更加的多元,更加全面。虽然我国已经意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已经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方法进行,以及对人事档案进一步的管理和利用,但在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随着我国现代医疗的不断发展,人事管理的方法也不断地更新,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已经不符合现代医院的需求,档案中缺少对于人才综合能力方面的考评,因此,这样的人事档案就缺少了很多的内容,相关部门应对这些不全面的人事档案进行改进和完善,让档案中记录的内容更加的全面更加的多元化,让人们对档案的功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而要想改善档案功能,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让管理人员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到在医院人事档案中,档案全面且多元化的重要性,并且要不断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避免出现工作上的失误,同时要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争取培养出越来越多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保证档案管理的万无一失,才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团队;二是档案原有的较为重要的部分要予以保留,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避免出现档案残缺的状况;三是档案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内涵,同时还要不停的更新内容,例如增加人才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扩充一些关于人才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加强个人的能力描述和过去奖惩记录,突出人才的个性化内容,以方便医院对于人才的分配,确保人才在医院当中能得到合理的利用。2.建立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监督机制。人事档案的内容已经越来越丰富,但现在包括医院在内的很多用人单位会出现“扣档”和人才“弃档”的一系列不良现象,总的来说还是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监督机制尚有缺失,如果人事档案管理的监督机制有缺失,那么就算人事档案包含的内容再广泛也不能弥补档案缺失的空白,因此,建立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监督机制是十分必要的。针对此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及相关人事管理部门应成立相关的监管小组,专门针对关于人事档案方面的不良现象进行监督和整改,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监督小组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抽查,并根据档案的情况进行量化评估,确保档案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扣档”和“弃档”的情况发生。3.建立科学规范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有了内容更丰富的人事档案和管理更严谨的管理机制,接下来就需要针对人事档案进一步的管理和分析,确保人才能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避免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相关档案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人事资源管理的数据库,及时有效的收录人才的个人信息,及时的获得人才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数据,并根据不同人才的不同能力以及在不同领域上所占有的优势进行分析和合理的分配,确保能使人才得到最好的、最合理的分配。同时要做到人才有序的流动,避免出现人才积压的情况。医院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也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因此,各种各样的人才需要被合理的分配才能物尽其用,因此,对医院人事档案进行更加规范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人事档案是一个人才的标志,其记录的是一个人才的个人素质以及专业素质,因此,相关部门应增添更多的改革机制,对医院的人事档案进行进一步的管理,确保人事档案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促进人才资源的利用。(作者单位:赣州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徐鹏.关于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探索[J].才智,2017(13).

[2]徐烨.探析如何加强人事档案管理[J].中国高新区,2017(10).

[3]张桂金.浅谈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7(6).

[4]张春子.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6).

[5]严颖.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6).

[6]叶晓红.浅谈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7(14).

[7]李轲.浅谈如何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7(14).

[8]马慧琴.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7(11).

[9]陈思音.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7(15).

第9篇:人事档案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人事档案;高校;管理;现代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18-02

高校人事档案是高校党的建设和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信息支撑之一,是高校党的干部工作的基本凭证和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因此,档案工作人员应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为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选人用人公信度、组工干部形象认可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一、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观念上的神秘。过去人事档案严加保密、戒备森严,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档案资料中的个人资历、经历的记载,亦偏重于政治,内容多是套话;且对个人能力及业绩的现实资料也没能及时收集归档。人事档案改革和创新后,仍然过分保密的作法依然存在,致使该归档的资料不能及时归档,甚至遗漏丢失,不齐全、不完整或不真实,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2.管理上的沿袭。由于制度的不健全,档案人员多为兼职,对资料收集不重视,导致有失真资料的出现。同时,因过去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状态,人事档案收集审核归档制度不完善,加之人员队伍不稳定,致使人事档案长期未收集整理,亦无人问津。对于资料方面,亦未审查、核实、严格把关,对交来的资料塞入档案袋了事,使部分资料出现失实甚至有虚假内容,给日后工作带来诸多麻烦,也降低了其使用价值。

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

举目当今,信息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显然,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校档案事业的需求。采用现代科技管理软件,运用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是势在必行的。只有逐步实现人事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管理及各项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1.管理现代化是当前档案工作的需要。人事档案工作的发展,有赖于科学技术的使用。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当前档案工作的必需。因此,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是人事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为此,要将人事档案的管理重心,从实体管理转移到信息化管理上来。通过信息统计,对个人业绩、政绩的评价提供量化依据,实现计算机对人事档案完整、准确和动态、立体的管理体系。从而极大地提高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效率。

2.管理现代化是时展的需要。随着干部队伍的不断壮大,人才流动的增加,信息复杂性逐步提高。传统的手工检索和统计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如反映干部个人能力的业绩、教师从事教研的成果,业务能力进展、专业特长等收集不全、不及时,使档案资料不能体现本人个性发展和实际水平的真实记录,成为陈旧的、静态的历史资料;而电子计算机具有高效率的信息处理功能,能实现人事档案的统计、编目、检索等方面的现代化,使档案管理人员从烦琐的具体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

三、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建议

近年来,高校组织人事部门虽配备了现代化办公设备,但工作仅停留在打字及简单数据资料处理上,造成了设备的严重浪费。当前仍存在手工处理方式多、电子方式少;原始信息多、加工整理少;孤立分散者多,可共享者少;部门自我服务的多,可向社会提供的少等弊端。若使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即可逐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基础建设工作,并把此项工作向更深一层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1.培养全员档案意识。高校人事档案是广大干部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和聘用的依据。一般而言,在具备高深学问、追求民主与法制的广大高校教职工中,档案意识理应十分浓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人认为人事档案不过是人事部门记录自己永远看不到的资料而已,个人往往持“归不归档无所谓”的态度,归档意识淡薄。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方法,加强干部档案宣传,使各级领导、干部群众,正确认识人事档案特点、地位和作用,关心并参与档案工作,自觉收集资料,及时归档,促进档案工作良性发展。

2.增强专业素质,提高业务能力。为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档案人员要努力学习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业务,做到应知应会,把熟练掌握档案管理业务,争当档案管理行家里手,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加强学习,认真思考,刻苦钻研,努力在档案收集归档、审核整理、保管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工作实践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新规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新时期档案工作创新发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实干型、复合型的人才,进一步担负起服务大局、传承文明的责任,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3.开放管理,资源共享,主动接受监督。昔日人事档案唯有少数人能看,其实,掀开其面纱,可发现其大部分内容是可以公开的。可以作为一种资源供社会共享,没有保密的必要。人事档案内容分十大类排序,分别是:履历、自传、组织评价、学识专长、家庭背景(核心关系)、政治信仰、奖惩激励、违纪处理、经济待遇(履职轨迹)和其他类。实际上,可简分两大类分别管理,将学识专长部分归业务档案,其余归人事档案。业务档案内容是可以公开的,经过整理加工后,即可作为人事资源信息。人事档案中的年度考核、党团、奖励等也可以公开。这样,人事档案就可以在作为资源共享的同时,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了。

4.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档案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针对高校档案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以加强档案管理的技术装备。高校档案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因此,信息化建设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要建立高校人事档案信息通用数据库。实现人事档案数字化。通过相应管理软件或网络对其进行管理、使用,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实现人事档案信息价值,为高校决策层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2)要建立并完善高校人事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高效地利用人事档案信息通用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才能将人事档案的日常管理,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化管理。(3)要建设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网站。通过网站将档案信息服务直接面向用户,形成用户与人事档案信息管理者之间良好的互动。

实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的计算机现代化管理,为档案工作注入了新内容,为更好服务于党的组织人事工作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发展。作为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切实重视思想政治建设、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为促进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彩云.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2,(2).

[2]王晓燕.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浅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