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用的经济学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

第1篇: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范式,比较静态分析,一线两带,

(一)引言:经济学与科学研究框架

经济学的定义,在诸多经济学理论教科书中,多有陈述。经济学从其研究对象来说,属于社会科学。在诸多社会科学中,经济学又如何同其他社会科学区分?这就要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说起。

经济学是不是科学?是科学,就要有其科学性的研究框架(scientificmethod)。物理学是科学无人异议,为什么?因为有其科学性的研究框架。以物理科学为例,科学性的研究框架由三部分构成,首先是对要研究的现象的观察,得到研究对象的信息或数据。比如牛顿观察到苹果掉到地上而不是其他方向。第二是通过对现象的观察,产生普遍性的假设,并根据此假设推导演绎出理论。比如牛顿假设物体有吸引力,并且吸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于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万有引力定律。第三是对理论按严格逻辑所推演的或暗示的结论,通过具体的某一现象进行检验验证,事实与理论推演的结果一致,理论保留,并等待被进一步检验,否则,假设就是错的,当然由此假设推演的理论也就不成立。比如由万有引力定律所推演的太阳系的行星,其质量等等,都不驳斥其理论,理论被保留。

作为一个理论——科学框架的一部分,它要解释或预测一系列现实世界的各种客观存在,他的结构应包含三个部分:

1.主张或公理(assertions,orpostulates)。可表示为集合A={A1,…,An},如万有引力定律理论的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等等,经济学理论中的消费者选择遵行效用最大化原则等,他们都涉及到理论构造中的研究对象的普遍,具有不可观测性。

2.假设或实验条件(assumptions,ortestconditions)。可表示为C={C1,…,Cn},在这一假设下,主张或公理要被检验。假设(assumption)与公理(postulate)不同,假设或实验条件由可观察到的现象构成,而公理是关于抽象事物的广义陈述,不具体指某事物,具有难以观测性。假设连接了理论构造与现实世界,它必须是现实的。一般形式为:如果…(可观察到的行为,现实世界会发生的事件)……

3.事件。可表示为E={E1,…,En}。是根据理论预测到的事件。即:如果发生了(假设)…,则事件就会发生。

简而言之,理论的结构是这样的,主张或公理A(不可观测、抽象的具有普遍性的陈述)意味着如果试验条件C(具体的可观测现象)成立,则事件E(可观测现象)就要发生。用符号可表示为:

A(CE),或(AC)E(1-1)

箭头表示“意味着”。

理论能否成立的必要条件,首先就是看他是不是具有能被现实世界检验的性质,即其“可驳斥命题(Refubrproposition)”是否存在,具有此性质,才谈得上去检验,不具有此性质,则理论是毫无意义的。

可驳斥命题如何提出,这一类工作,叫做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statics)。

因此,回答经济学是不是科学,要看其理论结构是不是具有科学性,一个理论能否成立,可驳斥命题的存在是必要前提。当前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已经满足了这些科学的研究框架的条件,经济学中提出的普遍性的理论,正在被一些具体事实证实或证伪。因此,可以认为经济学是科学。从方法论的角度,对经济学的定义可表述为: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他利用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行为假设,利用(逻辑、数学)技术以及在对一具体问题假设其遵行普遍的假设(公理)的基础上,探索人类社会行为假设(公理)的可驳斥的解释(EugeneSilberberg,WingSuen)。

(二)比较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是一种(数学)技术,通过这一技术,理论(模型)可以被考察研究,以确定理论的可驳斥假说,如果不能推导出可驳斥命题,则想用现实对其检验就是徒劳,因为无任何数据可驳斥理论(EugeneSilberberg,WingSuen)。

经济学的比较静态分析,是对经济学理论进行检验的一种符合逻辑(通常用数学技术)的仿真(Silberberg,etal)。“静态”在这里是一种误用,我们知道,经济学中的理论,是以某一检验条件或假设的变化来检验经济变量的变化为基础的(Silberberg,etal),比较静态是指不考虑时间因素的对研究变量的变化的经济学预测(Silberberg,etal)。

经济学的比较静态分析,要追溯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1829年,威廉•维赫维尔(WilliamWhewell)发表了“一些政治经济学说的数学说明”的论文,论文的内容专注于从技术层面说明学说的科学性。在随后的1830年到1850年间,他又先后为此目的发表了一些文章。但直到1871年,其工作才引起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WilliamStanleyJevons)的注意,并由此开创了经济学的比较静态分析法。

经济学家从事经济研究,要对人的欲求等看不见的行为作一些假定(主张或公理),然后用严格的数学逻辑将这些假定与看得见的行为或现象联系起来(比较静态分析,提出可驳斥命题),证明某种关于看不见的人的行为的假定为真时,则某种看得见的现象就会发生。这种思想试验方法就是制造假说或理论的过程(杨小凯,张永生)。成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具体讲,比较静态分析是通过逻辑(或数学)运算,模拟理论的可驳斥命题即检验条件是什么,从而为理论的验证提供方法。

经济学将研究变量分为两类,一是决策或选择变量(Decision,orchoice,variables),另一个是参数或外生变量(Parameters,orvariablesexogenoustothemodel)。参数代表理论的检验条件变量。如果用x表示决策变量,用α表示参数,则理论必须表示为(假设为)某一决策变量x是检验条件α的函数。

(2-1)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行为公理A(假说,或理论),如果检验条件C(用α表示)成立,则决策变量(用x表示)会发生。因为经济学家往往不能直接观察到给定某一参数下的实际的选择变量的具体数值,因此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建立在基于对边际量的观察,即:

(2-2)

通常,经济学的公理(理论)由这一导数的性质来表现,它潜在地表示了经济学的可驳斥命题,所以经济学也被称为边际主义范式。比如,需求理论,价格是参数(外生变量),需求量是选择变量,需求法则(公理,理论)认为,dx/dp<0,即其它变量不变,需求量随价格的上升而下降。因为可驳斥命题是潜在存在的(dx/dp大于零),这一理论可以被检验。

经济学理论,往往涉及看不见的行为,如企业利润最大化公理,要证明其正确性(实际上是证明其不正确性,正确性往往无法证明,但当事实无法证明其不正确时,暂时接受其正确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正确性得到普遍接受。),必须借助可观察到的现象。将看不见的假定现象与看得见的现象联系起来,用严密的数学逻辑,推导参数变量与决策变量的导数关系的工作,以确定可驳斥命题,就是比较静态分析。

所以有人说,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虽然不能保证分析框架一定正确,但它却使理论更容易被证实或证伪,从而大大加速知识的积累过程(杨小凯等)。这也正是人们预言经济学中数学的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很快就将超过物理学的重要原因(杨小凯等)。

(三)陕西省“一线两带”发展战略的比较静态分析

陕西省省委、省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决定实施“一线两带”发展战略,即以西安为中心,以陇海铁路陕西段及宝(鸡)潼(关)高速公路为轴线,加快国家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国家关中星火产业带的建设,使关中地区率先崛起,并以此为增长极,辐射和带动陕南和陕北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一理论是否为真,是一个不可观测的现象。因为一旦实施,不实施的结果就不存在,无法观测,无法比较。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比较静态分析假设理论为真,用具体的事件(比如“一线两带”),推测将会发生什么,如果没有发生,可以肯定理论是错误的。因此,经济学的研究过程如下。

1.模型的构造

关中地区率先发展,即将有限的政府投资,集中用于局部地区(关中)经济建设,使其成为一个增长极,预期产生极化效应,从而带动整个省内的经济发展。之所以集中用于关中地区,这里面隐含着如果将这些有限的资金分散用于各个地区,对陕西省总体的经济产出不会更大。如果地区间的生产函数差异,由分工程度、劳动者技术差异等内生,这一发展战略,用模型可表示为(模型中的变量都是时间的函数):

(3-1)

其中,Y为全省总产出,F(•)为生产函数,短期符合规模报酬不变,边际产量递减,地区间无差异,K为资本存量,边际产量递减,L为劳动力,边际产量递减,E为劳动效率,与人力资本投资有关,进而与总产出积累或资本存量有关,还是分工的函数,分工与交易费用(在此包含交通、信息建设等政府投资,用G表示)有关,分工会使规模报酬递增,EL表示有效率的劳动力(effectiveworker),下标1表示关中地区,2表示陕西省其它地区。这一最大化问题可图示为:

图1中,市场配置使产量最大化,各地的资本边际产量相等。图2中,对关中地区增加投资,预期产生极化作用,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分工,提高生产率,使1沿虚线上升,总产量上升,并带动2产业升级,使2也沿虚线上升,最终使总产量连续跳跃上升。

这一预期是否成立,需要进行检验,如何进行检验,就需要进行比较静态分析,找出这一模型的可驳斥命题。

假设生产函数满足规模报酬不变,关中地区有效率的劳动力占总有效率劳动力比例为m1,其他地区有效率劳动力占总有效率劳动力比例为m2,关中地区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为n1,其他地区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为n2,即:

因为,(规模报酬不变)表示有效率劳动力的人均产出,且f(k)=m1f(k1+g)+m2f(k2),所以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E实际上可以看为与技术、分工有关的效率因子。若定义关中地区对其他地区的辐射作用的辐射系数r为:

辐射系数是关中地区产出与其他地区产出的比,总产出可以写为:

(其中令E1L1f=)(3-2)

从图2中可以看出,关中地区若对陕西其它地区具有辐射作用,应能够带动那里的产业升级,即总产出出现拐点(图2中总生产函数1与2之间的转折点),拐点的条件是产出的一阶导数为零、在此条件下二阶导数为零。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在满足以上条件下,从一阶条件中寻找决策变量(g)与参数变量(r)之间的关系。

2.比较静态分析

这里,产出是有效率的人均资本(k1+g)的函数,参数为r,决策变量为g,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在模型解中寻找决策变量与参数变量的关系。

求解(3-2),一阶条件为(注意到辐射系数r是k1+g的函数,设ka=k1+g):

(3-3)

二阶导数为:

(3-4)

由3-3得:

(3-3a)

两边求导得:

(3-5)

将(3-5)带入(3-4)得:

由于一阶条件下,二阶导数为零,所以一阶条件为拐点。

再来讨论一阶条件

3-3

整理后得:,即:

即(这里略去了常数项)

设r(g*)是方程的解,

其中,dE/dg是政府边际投资的效率变化,一般投资促进技术进步、效率提高,df/dg是资本边际产量,大于0,所以,dg/dr>0。即投资速度加快后,辐射系数变大。如果实行率先发展战略,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大于其它地区的经济发展,集中投资于关中地区的战略才不被,如果其它地区本身有自发的发展空间,且势头良好,政府不进行投资改造,促进升级发展,反而将有限的资金投资于大城市,虽然大城市也得到了发展,但其机会成本却很高,将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一检验条件,就是比较静态分析的结果。

3.比较静态分析后的实证分析

通过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及陕南陕北经济发展的情况,计算出辐射系数,并比较辐射系数的变化与政府投资的变化是否满足比较静态分析的结果,不满足时,这一战略一定是错误的。

(四)结论

经济学通过它的研究范式——比较静态分析,证明这一学科的科学性。比较静态分析是一种(数学)技术,通过这一技术,理论(模型)可以被考察研究,以确定理论的可驳斥假说。它是对经济学理论进行检验的一种符合逻辑(通常用数学技术)的仿真。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理论的构造,理论的比较静态分析,理论的事实检验等过程。对陕西省实施的“一线两带”发展战略的比较静态分析的结果为极化地区的经济增量与辐射区的经济增量的比,应随着政府投入的增加而增大。如果在实施战略过程中出现比如陕北经济增量很大,则说明战略是有问题的。

参考文献:

[1]Kim,Jinbang"TheTechniqueofComparative-StaticAnalysisinWhewell''''s"MathematicalExposition"".HistoryofPoliticalEconomy-Volume33,Number4,Winter2001,pp.843-854

[2]EugeneSilberberg,WingSuen,TheStructureofEconomics:AMathematicalAnalysis,3e.Shanghai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Press.(2005)

第2篇: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

 

1经济学在线教学实验问题分析

 

经济学网络在线教学实验除了要考虑课程建设的一般要求外,还要考虑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改变而产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的诸多变化[4—5]。

 

在经济学网络在线教学课程设计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不能把经济学网络课程看成是整个经济学网络教学系统的代名词。

 

第二,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支撑的环境;第三,搞清经济学网络课程是“软件课程”,还是“课程软件”的问题,否则,无法界定经济学网络课程的具体形态,容易造成实践中的技术至上和经济学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低水平重复开发,也很难进行标准化的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与管理。

 

2网络环境下经济学课程在线教学设计

 

受经济学专业教学方式的影响,模拟实践教学作为经济学专业传授技艺和学习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被重视。经济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国家部分经济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模型建构,以此作为课程实验的设计基础,提高经济学网络课程资源的有效性及其质量,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对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实践体验,并且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便利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67]。

 

2.1经济学课程在线教学的开发技术

 

为了提高在线教学实验的交互性并改善其表现效果,经济学在线课程的Web程序的界面开发模式采用单页面,基于HTML5的Web富客户端实现Web单页面应用,与2.0版本的多页面应用相比,能够为学习过程带来如下优势[8]:

 

(1)学生操作简单、友好度高。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视交互性功能,添加、修改等一些操作采用弹出层的方式实现,而在多页面应用上,甚至每一个具体的功能,都需要跳转到一个新的页面完成,当用户完成该操作时再返回到原始页面,以适应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学习、模型实验以及分析结果的经济解释。

 

(2)经济学实验直观性。课程学习界面的多页面应用中,每一个功能都需要一个新的页面去实现,各个页面通过参数传递、页面引用互相协调工作[9],从而能够以曲线、柱线、饼图等形式直观表征经济数据与分析结果。单页面应用则将一组同源的功能划归为一体,只需将不同的功能操作封装成不同函数,不存在跨页面甚至是跨域的操作,便于教学课程的设计。

 

2.2经济学网络课程的表现形式

 

(1)实践性。从当前人们对经济学课程的学科性质与特征所持的基本共识可以知道,经济学课程是通过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进行教学和教育,并通过模拟实践进行应用于掌握的学科,这决定了经济学网络课程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程的认知过程,是一种理论性结合实践性的课程,也就是说,经济学网络课程既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同时要通过多媒体课件与交互式平台演示经济学模型构建与经济学解释。

 

(2)动态性。经济学网络课程呈现动态性,即能够实时、实地地进行完善与修改,因此它可以不断吸收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前沿信息,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合理性,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兴趣需求不定制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多维性与多元性。经济学网络课程的多维性是指借助于多媒体、动画制作等技术使经济学教学内容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展现。多元化是指经济学网络课程具有开放性、能够融合不同的教学风格乃至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网络课程的多元性,使之应用价值可以跨越国界,极大地扩展了经济学教学的视野,并在不同的经济学文化以及经济学发展历程交融中,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与提高。

 

(4)整合性。经济学网络课程实际上集成了通信技术与软件技术,并结合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从而构成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1°]。经济学网络课程从本质上说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的经济学教学,它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形式,提高了受教的便利性与效率。

 

3经济学课程在线教学实验系统支持

 

3.1经济学课程在线教学实验主页面

 

(1)学生信息区。此区域的上部分由文字或图片展示系统当前部署到的客户的信息,下部分展示系统当前的登录用户的欢迎信息。此区域的信息不应该是静态的,而应是根据系统的实际环境实时更新的。

 

(2)系统标题栏区。此区域显示系统的标题,如宏观经济学或计量经济学课程系统,因为系统的标题是不会轻易更改的,因此本区域可设计成静态区域。

 

(3)学习考核显示区。此区域显示监测点的报警信息即对学习效果的考核,报警信息是由左至右滚动显示的,并可自由配置文字颜色、滚动速度、显示条数,此区域的设计需要一定的伸缩性。

 

(4)常用功能区。此区域是系统的常用功能集合,包含4项功能:系统设置、密码修改、用户注销、切换主题。

 

(5)组织机构树形菜单区。此区域是系统部署到的单位部门的树形菜单展示,可以收起和展开,其顶级部门是当前登录用户所属的部门,即当前登录用户只能看到他所属部门以及下级部门的树形菜单展示,无法看到上级部门和其他同级部门的树形菜单节点。考虑到树形菜单可能会存在数千个节点,此区域的设计要极其注意性能,并且应该提供一个供用户模糊搜索菜单节点的搜索框。

 

(6)主菜单和二级菜单区。本系统的主菜单采用Tab菜单模式,系统的每一个模块设置一个Tab菜单项,每个Tab项包含一个二级菜单,二级菜单可以是一个工具栏,上面集成了该模块的一系列子模块,每个子模块是一个单独的页面,点击某个二级菜单项时,在应用区打开该项所代表的子模块页面。

 

(7)应用区。应用区是系统具体子模块的功能展示操作区域,此区域以一个浮动框架的形式将一个单独的HTML页面包含进来,每打开一个新的子模块时,应该移除代表上一个子模块的浮动框架,以避免主页面挂靠过多子页面,造成浏览器假死。

 

根据以上功能以及区域位置的划分,可以将主页面按功能区域划分为3个模块:顶部面板,此模块是若干个小模块的集合,主要部分是常用功能区和报警信息显示区;左部部门树面板,此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实现部门节点的反选、上下级部门节点的联动、部门节点的模糊搜索、向后台传递部门节点选择模型;Tab菜单面板,包含主菜单栏、副菜单栏以及客户区,主要作用就是实现子页面的载人及移除,实现系统权限控制的前台部分。

 

3.2经济学课程在线教学系统数据处理

 

经济学课程在线教学系统采用SSH2架构,针对网页处理数据量异常巨大,导致对系统的资源要求非常苛刻的问题,在非分布式的系统处理中,采用SSH2架构容易出现性能瓶颈,从而影响系统处理其他业务逻辑,对系统的整体性能造成影响[1113]。因此,本系统采用2套架构方案:基本架构和辅助架构。

 

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SSH2架构,即stnits2+spring+hibernate,系统在纵向上按业务流程划分为3个层:Action层、Service层和Dao层,由struts2在Action层处理客户端请求并实现MVC,hibernate作为Dao层的ORM框架处理数据持久化方面的逻辑,spring作为一个中间层的容器,统一管理系统的业务逻辑。系统遵循接口编程的原则,所有的Action、Service和Dao都应该定义接口。横向按功能模块划分,每一个具体的子模块应该拥有其对应的Action、Service和Dao层。据此思想,在子模块的子一级功能中,应当对其进行封装,以使各个不同的子功能之间不相耦合。系统在Service层上应该使用spring的AOP机制实现系统的事务管理、日志记录功能,可以编写一个通用的Dao,所有其他Dao都继承自此Dao,以减少Dao层的开发量。

 

系统的辅助系统处理数据查询量大的问题。在非分布式的系统中,使用上述架构容易导致资源枯竭造成系统崩溃,故而数据査询模块不采用上述架构,而采用传统的servlet+javabean+jdbc的架构模式。采用传统的架构模式并不意味着就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模式,为了减少jdbc层的开发,首先,该辅助架构应该将jdbc操作封装成jdbc模板,提供ResultSet到Java集合的映射,以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集接口。该数据集除了由jdbc操作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外,还应提供一个外部接口,用以构造该数据集。

 

以反倾销案例实验设计为例,课程研究1997年至2004年间发起的中国反倾销调查对贸易的影响。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反倾销调查将以什么程度影响诉讼国家的进口量变化;第二个问题是解决反倾销调查是否造成贸易转移效应。

第3篇: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

 

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使学生主动地分析社会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既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标

 

《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案例的选择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只有目标明确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才有章可循。本门课程案例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使其具有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扩大知识面,理性地参与经济,科学地做出决策。

 

二、选择适合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选择适合的案例,既要选择那些能够充分解释经济理论、被反复引用的经典案例,例如在介绍效用理论时,引入“水和钻石之谜”的案例进行探讨。又要选择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设计成新的案例进行讨论。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教学目标的需要,与经济理论紧密联系,并不能仅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案例呈现即教师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把案例情境呈现给学生,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案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案例呈现方式是文字呈现方式,教师通过PPT或者网络资源,将文字材料传递给学生,请学生阅读以做好个人准备。对于简单的案例,教师通常采用的是口述案例的方式,上课时直接叙述案例,并提出案例所需讨论的问题。最吸引学生的一种案例呈现方式是视频呈现案例,视频呈现的案例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生动的情境,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提出相关问题

 

提出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呈现案例之后,要根据案例内容、教学目标提出相应问题,以便学生在案例讨论环节有方向、有焦点、有任务,对案例有更深入了解。当然,教师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后,在提出问题这个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提出的问题要面向所有学生;其二,问题要清晰、明了有引导性;其三,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其四,问题能紧贴案例内容和教学目标;其五,问题能促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四、案例讨论

 

案例教学是基于讨论的教学法,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课堂讨论,分析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课堂最精彩的环节,一般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目前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有两个环节,一是小组讨论, 另一个是班级讨论,其中小组讨论把个人准备和班级的讨论紧密联系起来,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对案例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这种合作学习小组,有利于学习者能力的养成。小组讨论能够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在成员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提高归纳总结能力,最终每组选择一位表达能力强的成员对本组讨论成果进行统一汇报。

 

五、归纳总结提升

 

在案例讨论的最后,教师应该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总结,没有做出任何结论就下课是不适宜的。总结是师生再学习的过程,在整个案例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总结阶段,往往要揭示出案例中蕴含的经济学理论,教师应设法将案例讨论引向深入,使讨论不止停留在表面或是一些细节上,而是将学生的思路引向纵深方向,力求让学生真正有所思考、有所启发、学以致用,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最终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

 

总结时尤其需要注意两方面内容,一是总结讨论的现场,对讨论中表现好的学生、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全班学生有更好的表现;二是总结出学生呈现的基本观点或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肯定正确,剖析错误,同时对讨论中学生遗漏、理解不深刻的问题要进一步进行剖析,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深刻了解,把所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对讨论的总结能加深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加深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并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另外,教师在总结时更应该关注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思路、学生对案例理解的程度、学生对案例的个性化解读,而不仅仅是学生的讨论结果正确与否。

 

六、结语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因其对学习者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而备受关注。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无缺的。因此,案例教学法并不能取代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学习。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时,我们并不能因其具有独特的优势而排斥其他教学方法的使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可以将案例教学方法和其他教学方法完美结合,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为继续学习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第4篇: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 教学改革

1 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审定的财经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学科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学科,是对资本主义运行的基础―――市场机制的经验性总结。从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和理论体系分析,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1 理论性非常强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以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为研究对象,涉及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决定论为核心,以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涉及的主要理论有总需求与总供给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

1.2 完善的体系与派别林立并存

概括地说,经济学从宏观及微观的层面探讨并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下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它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经济学又是学派林立,仅现代经济学就包括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新制度学派等。庞大的体系和林立的派别在丰富和完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过多的学术排斥和对立也给经济学的初学者造成了众多疑惑与费解。

1.3 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广泛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基本理论的论述中多将语言逻辑分析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图表,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特别是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是经济学中主要的研究方法,具有可借鉴性。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具有普遍性

如何利用和配置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生产,以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是一切经济制度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的经济制度只是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普遍存在的,因此,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等对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 经济学的教学特点

2.1 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政策性

虽然经济学植根于西方社会,但它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运行方式、调节手段的理论却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所迫切需要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扩展理论分析的空间,懂得多角度、多范围、多层面来分析社会经济问题,能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

2.2 数学分析的必要性

经济学不仅对经济现象作定性描述,还倾向于进行定量分析。数学是了解经济变量间相互关系和变动趋势的有效工具。一般来说,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使用有两种情况:一是将数学用作定量分析的工具,直观反映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和变动趋势;二是有数学对经济现象进行推理。这就使经济学的教学中面临大量图表和公式推演。但是数学毕竟只是一种研究工具,并不是经济学的全部,因此在本科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把握数学分析的程度。

3 当前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3.1 教材内容时代感不强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所用的经济学教材基本上是萨缪尔森《经济学》早期版本的体系和内容。教材落后于经济发展现状,且更新缓慢,没能反映出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前沿动态。教材不能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不能体现经济学发展潮流和方向。在这样的教材体系下,不能使学生了解现代经济学、理解现代的经济学者如何考察世界经济、掌握研究当前的经济问题而需具备的原理。其次,现有教材体系偏重于介绍和证明,疏于说明和例证,缺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尤其缺乏用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实际的分析。这决定了教学多是从理论到理论,使教学和学习抽象而乏味,淡化了课程的现实魅力。

3.2 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活动各要素间互动性不够

课程教学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本身,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当演员,学生坐在台下当听众。教师“填鸭”式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讲得越多越好,越细越好,生怕学生听不懂。学生本身也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记录、整理和背诵课堂笔记上,对原理形成的思路不作思考,忽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动、学校与社会互动等的缺乏,使推动教学活动过程良性循环的强大合力未能形成。

3.3 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替代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凭借广泛的集成性、灵活的控制性和信息的多维化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教学工作者的青睐和推崇。应该说,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使得教师可以将大量的文本、图像、图形、声音,乃至动画效果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只能依靠不停地板书和费时且不精确的图形描绘模式,达到了人机互动、师生交流的良好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虽然有着传统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却不能也不应该全面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毕竟经济学不仅包含抽象的理论,更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推理和图形分析,而这些单纯利用多媒体演绎是很难让学生真正去理解和消化的。所以,多媒体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教师从此抛弃课本和教案,抛弃粉笔和推演,而只是改变传统教学中陈旧的、缺乏创新的教学观念和僵化模式,使传统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4 经济学教学改革设想

4.1 扩展教学内容,增加对非主流学派、前沿理论的介绍

“经济学”是一门集大成的经济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拓展学生的思路,有效地提高学生经济观察的敏锐力。目前国内“经济学”教材基本上都是以新古典综合派理论体系来编写,虽然也吸收和容纳了其他学派的某些观点,但远不能反映当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全貌,甚至对某些经济现象缺乏基本的解释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主流经济学观点以外,还应该尽量融合其他流派的观点,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等。从根本上来说,各流派之间只是认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其理论并非根本性的不相容。

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可能囊括所有的最新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发展较快的人文社会学科,在教学中应力求站在学科的发展前沿,跟踪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有重点地补充介绍当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从而使经济学真正成为学生了解西方经济运行和西方经济政策的窗口,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4.2 改进教学方法,引入启发式教学,适度推行双语教学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应积极引入启发式课堂教学方法。所谓启发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启发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启发、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启发的情境,建立启发的氛围,促进启发的开展,把握启发的深度,评价启发的成败;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启发的目标,思考启发的问题,掌握启发的方法,敞开启发的思路,交流启发的内容,总结启发的结果。经济学教学中之所以适合实施启发式课堂教学,是因为经济学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理的形成思路,也就是一种思想方法、思维过程。所以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总是直接地给出或简单地讲解现成的结论并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而应该按照启发式课堂教学的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适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在问题启发中不断质疑和释疑,而学生则应该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寻找方法,自主启发思路,自主发现规律,自主解决问题。显然,这将真正帮助学生摆脱教条,学会思考问题,培养思维技巧。

“双语教学”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尤其是第一语言为外语作为教和学的媒介,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别。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中双语教学已经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全球化决定了“经济学”采用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在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讲授“经济学”课程既是国际经济理论本土化的一个过程,更是我国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国际化的一个过程。但是,在双语教学中也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不能因为采用双语教学而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进度和深度,降低专业学习的标准,毕竟专业课程学习是根本。二是不能只追求双语教学的形式,而是要通过双语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提高外语的应用能力,进而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4.3 丰富教学手段,传统式教学与现代化教学各取所长

借助多媒体方式和手段,将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梳理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并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演示过程中,穿插相应的统计资料、图形分析甚至现实经济生活的视频资料,可以大大增强授课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但也应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缺陷和局限性。比如在数学公式的推导和图形分析的演绎中,多媒体很难直观地呈现出来,而这些都有赖于通过传统板书的方式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推导和演绎。除此以外应充分地利用现代化手段将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将经济学课件传送到校园教学网共享,以供经济学学生或对经济学有兴趣的学生下载并灵活使用。同时,学生也可以针对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对某些经济现象或形势的困惑,通过网络的平台与教师、同学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从而达到教学并举、人机互动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春璇.关于“经济学”教学的若干思考[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9):48-49

第5篇: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

在经济研究论文中计量经济学模型大致分为如下几类:经典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PanelData模型、离散被解释变量模型、受限被解释变量模型、非参数模型、非线性模型和其它模型。对这些模型应用研究在清华大学霍玲对1984-2004年《经济研究》刊登的全部计量经济学论文模型的类型进行分类分析时得出以下结果:经典单方程模型仍然是计量经济学论文最常用的模型方法,占总数的63.8%;其次依次是宏观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离散选择模型、宏观PanelData模型和其它模型;最后还有一些新型的计量模型方法,例如微观PanelData模型、经典联立方程模型、其它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简单非线性模型、复杂非线性模型和完全非参数模型等。

她认为之所以经典线性回归方程仍然在计量经济学论文中占主导地位,直观原因是这个方法比较容易直观使用,另一个原因是相当多的论文主要是因素分析对研究的变量产生显著影响程度,而这背后的经济理论是不清楚的,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模型假定为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启示和展望

1、在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中,以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PanelData模型为主从以上综述中得知,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应用研究最为广泛的是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PanelData模型,这两类模型从需求性和实现的可能性两个方面解决我们面临的宏观与微观经济问题。需求性上来说,例如金融市场时间序列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与协调分析等,都是经济研究中的热点;从可能性的角度来说,一手数据的是否容易获取对研究的成败起决定作用。

2、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将涉足计量经济学模型我们已经了解到在西方,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例如: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就是将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应用到婚姻经济学、种族经济学等社会现象中;而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福格尔和诺斯更是在经济史研究中采用计量分析。由此可见,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注重物质生活的今天,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尖锐,而这些问题与矛盾往往与经济分不开,就会吸引各个学者的注意力。而学者的研究探讨往往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

第6篇: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个体知识分享心理学阐释社会学阐释经济学阐释

[分类号]C912

个体知识分享行为是企业知识形成、共享和创新的基础,不仅有助于个体和组织学习,还可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尽管知识分享可以给知识发出者带来收益,比如支持人际关系、提高声誉等,但同时也存在着风险和成本,威胁分享者的工作地位和职业发展。因此,知识分享并非自然产生。从不同理论视角对它进行阐释,有助于全面系统了解和把握知识分享的动因及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环境促进机制。

1 基于心理学的阐释

个体是否分享他们的工作知识,主要取决于行为态度,行为态度影响行为动机进而影响行为,因此,应该研究影响分享态度的因素,识别何种刺激能提高个体知识分享的动机。关于激励动机的理论可分为内容型和过程型两类。

1.1 内容型理论

内容型理论认为动机产生的原因在于未被满足的需要,强调存在于被激励的行为中的需要和刺激物,如果提供满足需要的刺激物,就能引起动机和行为;内容型理论寻找一定的内在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外在因素,但不强调驱动动机的过程,例如人们的社会需要可以通过外部因素如同事的感激、赞扬等获得满足。内容型理论中的双因素理论还区分了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内在激励是由成就、责任感等工作自身因素引起,外在激励由高薪水、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工作环境因素引起。根据双因素理论,金钱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分享动机的影响不大,而成就感及自我实现因为源于个体自身,对分享动机的激励作用较大。综合内容型理论的解释得出:内在因素(如成就感)和外在因素(如人际关系)的满足都能激发动机和行为的产生。

1.2 过程型理论

过程型理论不仅研究刺激因素,还研究实现目标的概率,强调需要、刺激、期望和意图如何相互作用导致行为产生。较为典型的是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可表示为:激励力量=效价x期望值。在知识分享过程中,激励力量同样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即行为者对知识分享结果的价值判断和实现结果的概率。因此,提高个体效价和期望值的因素,比如满足需要的结果、分享能力的提高、利于目标实现的资源环境等,都可以促进知识分享的产生。

鉴于期望理论的局限性,后来的理性行动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基本假设“人们的行为是在其意志控制下产生的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于是Ajzen(1991)将其加以延伸,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行为意向导致行为产生。行为意向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其中,行为态度是个体对执行某特定行为喜爱或不喜爱的程度,受个体对行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和对行为结果评价的影响;主观规范指个体在决策特定行为时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受社会标准规范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所感知到的执行特定行为的难易程度,反映个体对促进或阻碍因素及其强度的知觉。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如果个体所在的群体越是支持共享行为,那么个体感知到的外部支持(组织规范、价值观念、组织结构、组织气氛等)就越大,认为实现目标的概率大且结果不会对自己不利,则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就越正向,从而越有利于分享行为的产生。

由于心理学理论阐释了分享行为的产生机理,大量文献基于心理学理论对知识分享进行阐释,并探讨和归纳影响知识分享的内外因素。Osterloh等(2000)从动机理论出发,论证了内生动机对隐性知识分享的积极作用。Bock等(2005)基于理性行动理论对韩国27个企业的154个经理实证,发现预期的互惠关系影响分享态度,组织气氛影响主观规范。Ryua等(2003)利用理性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对韩国286位内科医生的知识分享进行了研究,发现主观规范对知识分享意图的影响最大,态度次之,而感知的行为控制相对较弱。这些成果不仅解释了知识分享的产生机理,而且证明了心理学理论在该领域的基础性。

2 基于社会学理论的阐释

社会学理论建立了与经济学不同的个体假设,并将知识分享看作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判定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应用较多的是社会交换和社会资本理论。

2.1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在组织行为学领域被用来解释组织支持、组织公民行为等。社会学家霍曼斯修改并吸收了“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并不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进行理性算计,交换物不仅仅是金钱,还有赞同、尊重等。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关系存在于关系密切的群体或社区中,以信任为基础;个体都期望通过交换得到某些需要的东西,包括内在报酬(乐趣、赞同等)和外在报酬(金钱、服从等)。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未来互惠的期望、高度信任的组织气氛、感知到的高收益以及其他支持性的组织因素,都是分享行为的支持性因素。

诸多学者利用社会交换理论阐释知识分享。Christensen(2005)认为知识分享是一个交换过程,该过程附有互惠知识、金钱或尊重的义务,转移知识的动机就是期望收到某种东西作为回报,至于收到什么以及何时何地收到,取决于不同的交换模型;社会交换被赋予了基于个人承诺和关系的非正式交换的特征,慷慨、信任和一定程度的组织公民行为是关键,交换前不会规定交换什么样的知识、何时和怎样得到奖酬;每一种交换触及不同的个体假设,从机会主义行为和服从到纯粹的组织公民行为或利他主义行为。社会交换理论是检验知识分享的非常有用的理论透镜,它解释了为什么个体在没有正式奖励的条件下会致力于合作行为;个体感觉到他们的贡献被组织认可和赏识,会更愿意以有价值的知识回报组织;而个体对组织或其他个体的知识贡献会期望将来得到回报或接受方的义务感,组织中的晋升、任期等对分享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2.2 社会资本理论

尽管社会资本的概念不尽统一,但在知识分享领域备受重视。网络视角的社会资本观认为,强联系促进复杂知识的转移而弱联系促进简单知识的转移;资源视角的研究认为社会资本是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可以促进知识分享行为。Nahapiet等(1998)根据社会资本相关文献,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结构维度概括了社会关系网络的要素和特征,描绘了个体或单位间的联系模式;关系维度则描述了人们通过历史过程发展起来的信任、同化的人际网络,说明了网络联系质量;认知维度指成员的共享语言、编码和观念等,它有助于更有

效的沟通和交流。在知识分享过程中,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决定了知识分享的机会及成本,关系维度则影响分享动机的产生。

因为社会资本可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降低知识分享风险,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所以,大量文献在论证正式网络、制度对激励知识分享的局限性的同时,使用了社会资本理论进行阐释。Reagans(2003)认为关系强度影响个体分享知识的意愿,且实证了结论;Cross等(2004)通过实证发现跨越地理边界、组织边界和层级边界的关系更容易让员工获得异质性信息。这些研究既证明了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的强大解释力,又证明了社会环境对知识分享的促进作用。

3 基于经济学的阐释

经济学理论认为,人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在知识分享过程中,理性人将从个体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是否分享知识。常用的理论是社会困境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

3.1 社会困境理论

社会困境理论描述了在纯粹经济学假设下,个体理导致的从组织角度看的次优结果。社会困境的典型问题是公共物品问题。公共物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所有成员都可以受益于它且不损害其他任何人的利益,但公共物品的形成和存续需要成员的持续贡献。理性假设下的个体会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减少投入,那么,对于公共物品的贡献和使用也就有可能出现搭便车行为。如果所有提供者都选择搭便车行为,最终结果是公共物品的消失。

许多学者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库可以看作是组织中的公共物品。za'rraga等(2003)指出团队中的知识共享是典型的公共财产问题,社会学解释为一些人不愿意分享他们的知识,从经济学观点看则是典型的搭便车行为;个体通过知识库获得知识从而改善自己的工作绩效,同时不会减少别人对知识库的潜在利用,但是存在的搭便车行为会导致知识库走向衰竭。Christensen(2005)从社会困境理论出发,将知识分享看作是一个交换行为,并提出解决社会困境问题和避免搭便车行为的途径,他认为要存在一种既能促进知识分享产生又能够导致成员拥有共同目标的组织气氛,如果这种气氛不存在,那么真正的群体知识就不会产生。基于社会困境理论,促进知识分享的根本问题是降低风险和成本,提高收益,并建立防止搭便车行为的机制。

3.2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谈判和签订经常性契约的费用,由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等构成。交易成本的发生源于人的有限理性、投机主义、环境的不确定性、交易的专属性、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不信任或对立的交易气氛等。它们都导致无法形成令人满意的交易关系,徒增不必要的交易困难。

交易成本理论为促进知识分享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指导。Davenport(1998)指出,知识市场会因信息不对称、知识垄断、知识的区域性以及各种人为原因产生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如果知识的发出者和接收者相互信任且信息对称,那么可以减少搜寻等成本;如果环境限制投机行为,减少双方对立,那么知识市场将会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4 基于多理论视角的阐释

知识分享是个体基于组织复杂环境下的复杂行为,组织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其需要、动机、能力和机会,进而导致行为变化。外因首先影响个体心理,然后导致行为。因此,对个体知识分享的研究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从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视角出发,研究并发现促进知识分享的社会、经济、组织、文化等诸多因素。许多学者基于多理论视角研究这一行为:Cabrera等(2005)基于理性行动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困境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推演出诸多促进知识分享的环境因素,并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分享行为的促进模型。Wasko等(2005)基于动机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实证了社会资本、个体动机在电子网络的知识共享中的积极作用。这些理论和实证结果不仅构建了影响知识分享的综合框架,还为组织构建系统的环境促进机制提供了依据。

5 结语

第7篇: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学时偏少

    我校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课时为32学时,这远远低于很多高~60学时的安排。课时安排偏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水平的发挥、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对于该课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二)课程定位不清晰

    我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究竟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目前有不同的意见。从目前该课程的学时安排来看,显然是将该课程设定为理论课,在教学中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但是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其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模型建立、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和运用的理论与方法之后,在自己的研究中结合研究课题实现将现实经济问题抽象化和模型化。因此,目前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定位难以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运用不够,实验教学

    与案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计量经济学是以数理统计为基础,数学方法为手段,经济理论为指导,考察现代社会中各种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预测经济发展趋势,检验政策效果等。也是经济学课程中唯一一门对学生提出知识、方法、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能力要求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当前,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外加演示Eviews软件以熟悉各种估计和检验方法的流程。计量经济学研究思路包括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及模型应用。目前的教学中主要就参数估计和各种检验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介绍,而对如何从专业领域的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学生的应用能力差。此外,目前应用广泛的一些计算机软件的实际操作训练仍然是薄弱环节,学生上机操作训练不够,主要限于每节课最后学生的操作演示。

    二、对完善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建设的重点是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这需要明确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定位。计量经济学教学要尽量做到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并重,同时要联系实际的研究情况。核心问题是如何优化课程内容体系使之适应创造性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需要。为此,需要处理好以下4个方面的关系:首先,在整体思路上,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关系。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很快,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既要介绍基本的经典理论与方法,又要讲授一些非经典的理论与方法。经典理论方法是非经典理论方法发展的基础,而且至今仍然被普遍应用,在课程内容建设中理应受到重视。同时,应当指出经典理论方法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实际经济问题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阐述以微观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和动态计量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从而追踪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介绍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动态。同时增加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补充和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既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基础性,又体现其前沿性和时代性。其次,在内容结构上,处理好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的关系。研究生能够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应用所学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是我们的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和现实经济问题的结合,坚持理论与应用并重。在讲完单一方程和联立方程理论方法之后,还要讲解单一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和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及其在生产、供给、需求、消费、金融、贸易等主要领域的应用,同时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与课题,设置不同类型的专题讲座与案例讨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能加深学生对于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再次,在理论与方法的讲授上,处理好思路剖析和数学推导的关系。阐述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需要借助数学推导过程,然而要认识到,最重要的是思路而不是数学推导过程。很多数学推导过程都可以通过自学掌握,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掌握,只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理论方法产生和发展的方法论,才有可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因此,在时间极其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着重掌握的应该是常用方法及其思路,而不是详尽的数学推导过程。一些较繁琐的数学推导和更多的方法可以在课后针对有研究需要的学生另行安排。最后,在模型应用的讲授上,处理好理论模型介绍和发展过程分析的关系。计量经济模型在每个领域的应用都有其特定的演变与发展过程。通过各种应用模型的讲解,可以让学生熟悉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及其估计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有关模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便其在未来的研究实践中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和改进模型。所以在应用模型的讲授上,应重点介绍模型演变与发展的方法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是如何发展的。

    (二)在积累丰富素材的基础上加强教材建设

第8篇: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资源经济学;方法论;分支;发展方向

一、资源技术经济学的相关概述

(一)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定义

资源技术经济学主要是研究资源技术和经济之间辩证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事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评价并规划人类特定资源系统,并采用各种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的一门科学。资源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主要是研究资源开发利用中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领另外也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学科。资源技术经济学研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预测性、统一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对于解决日益复杂的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资源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资源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在资源开发利用的生产实践中,通过经济和技术的最佳结合而采取最佳的技术方案,从而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果和社会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会进行经济技术方面的规划、计算、分析和决策等。总的来说,资源技术经济学就是研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查理技术因素发展和运用经济效果的规律性。

(三)资源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根据我国当前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情况,资源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经济研究、资源规划技术经济研究、加强资源技术经济宏观和微观方面的研究、加强资源技术经济应用方面的研究、深入进行资源技术经济基本概念、指标体系和基本数据的研究以及资源技术经济政策和保护的研究这六大方面的内容。

二、资源技术经济方法论

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当既具有定性分析,又具有定量分析的特点,其中政策模拟、价值分析和政治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分析属于定性分析,而系统分析方法、优化规划法、投入产出法和数学模型等方法都属于定量分析方法。资源技术经济学方法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为:基础方法和基本方法,下面是对二者的详细介绍。

(一)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基础方法

到目前为止,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有上百种,但是对这些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主要有效益评价法、系统综合法和方案选优法这三种。这三种方法都比较直接简练,而且主体比较明确。对资源技术经济进行分析主要是为了估计和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也是为了获得资源开发利用能够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的途径。

(二)资源技术经济学的方法体系

资源技术经济学的方法不是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方法,而是为了分析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问题,通过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服务妓院技术研究和开发项目的建设。资源技术经济学的方法体系主要有状况调查法、未来推断法、方案创优法、效益评价法、方案选优法、不确定分析法、因素分离法和系统综合法这类,每种方法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而且各自具有自身的优缺点,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资源评价法、敏感性分析法以及ABC分析法等,在使用中应当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择最适用的方法。

三、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分支

资源技术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相当广泛,由于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不同,使资源技术经济学产生了很多分支学科,例如社会资源技术经济学、经济资源技术经济学和自然资源技术经济学等属于资源系统构成所分的学科,而水资源技术经济学、生物资源技术经济学、气候资源技术经济学和土地资源技术经济学等则是按照自然资源系统的构成进行划分的。每种资源根据其构成情况还能够分为很多技术经济问题,例如生物资源技术经济学可以分为水生物资源技术经济、家禽家畜资源技术经济、野生动物资源技术分析、森林资源技术经济以及微生物资源技术经济等多类技术经济问题;谁资源技术经济学又可以分为地表水资源技术经济和抵消水资源技术经济这两大类技术经济问题。由此可见,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分支众多。

四、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解决资源开发利用实践提出的课题

在今后,随着知识的进步,资源经济学会研究解决资源开发利用实践提出的客体,例如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规模问题、速度和效益问题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等多方面的课题,从而更好解决资源开采利用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今后资源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会日益系统化,对方法论的研究会更加深入,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理论来丰富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对于具体的方法,要善于运用数学模型来分析研究对象;对于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在今后还要进一步拓宽,并研究资源保护的技术性和经济性、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的协调、资源技术进步的度量、方向、途径以及应用等各方面的问题。

(三)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资源技术经济学

我国的资源技术经济学理论是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中产生并发扎起来的,是我国自己创立的经济学的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在今后应当加强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不断吸收信息论、控制论、现代工程技术和经济方法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不断建立其具有我国特色的资源技术经济学体系,为我国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作出更多贡献。

五、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今后会加大对资源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力度,研究的内容会日益丰富,研究方法会日益多样化,从而更好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各种难题,同时有利于进行科学决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提高,进而更好指导实践活动,促进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一致发展。

第9篇: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物流学学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

1引言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聚合型产业,它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要求、适应物流学理论研究和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关于对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两种设计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们的争鸣和共同探讨。

2.构建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

从二十世纪初,美国人提出物流这一概念开始,就有许多争论,并逐步深化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物流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异。物流业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已是既成的事实,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无可质疑。物流作为一门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物流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这个学科就是“物流学”。直至目前,物流学还是一个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样一个学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这个学科下面又应该包含哪些子学科、其学科体系究竟如何?这是长期致力于物流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2.1物流实践的发展急需明确物流学学科体系

目前,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和物流学理论研究上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实践的发展。物流实践活动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物流学学科体系至今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学学科的本质还没有被全面揭示出来,进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2.2新兴的物流学呼唤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术和物流模式,产生了许多传统学科无法解释的问题,带来了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学学科。通过理论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物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物流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作为一个学科,物流学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从物流学理论研究出发产生的建立物流学学科体系的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

为适应物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社会和经济发展各对层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正在快速发展(见下表),从2001年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专业,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办物流专业。但是,我们的同仁中仍在对有关物流的学科专业的内涵进行着讨论。例如,对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从系统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称为物流系统工程,简称为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组织管理活动过程。”这样,就从方法论、工学、管理学三个角度对同一概念产生了三种定义。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试想,在这种内涵混乱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由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产生的。

近三年我国招生物流专业的高等学校数

专业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物流管理

1

7

37

物流工程

2

10

2.4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今后学科的调整和完善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物流学学科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学科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的重点不明确。新设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某一物流相关学科的转型,使物流学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今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调整和不断完善起到指导作用。

3.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设计方法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对于在一定层次和高度已经认识清楚的事物,人们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物流学学科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重点是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学科。目前我们认识到,这些学科必需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物流学学科的研究范围。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因此,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学必然涉及经济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近代兴起的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关系。在对作为物流要素的对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对对象物产生时间维和空间维物理性变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和包装技术中融合了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学科的成果。对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须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运筹学等为基础,也要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段来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这些都是物流学的研究范畴。综上所述,物流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鉴于此,我们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法,供大家讨论和完善。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一种设计方法:

将物流学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物流学下面进一步分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二级学科。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1。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管理学

物流学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物流经济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二种设计方法:

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设立一个二级学科——物流管理工程,该二级学科下可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将物流经济作为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下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设计方法可鼓励多学科共同研究物流问题。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2。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物流管理工程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供应链管理

物流系统分析

等等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物流经济

等等

在上面两种设计方法中,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有必要对这三个子学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由始发地向消费地进行储存和流动,并对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论强调物流学科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在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应该作为国内物流学的重点子学科进行研究。

物流活动是由物流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的管理学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

(1)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学科的内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物流系统,它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物品)的运动构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包括物品运动的时间及时性、路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以及物品运动过程中的停滞和相关形质变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学科是研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科学。因此,物流管理学科必须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基础,以网络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

(3)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

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该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管理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4)物流管理学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学科具有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点,将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领域,通过分析宏观和微观物流发展的规律,研究发展适合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特点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5)物流管理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管理实际是对物流活动的管理,通过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运动,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统”作为概念所反映的物质实体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运动不仅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而且还由于它的运动,使社会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供应链。科学地进行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消除或缓解经济主体之间联结点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物流的载体——运输车辆、自动立体仓库、装卸搬运设施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

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种含义(见本文第一部分)。我们认为,“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程,国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划在了工学学科门类下。

(1)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物流系统,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物流工程学科的内涵

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物流工程为物流系统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平台。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同时也需要规划软件的功能。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经济性指标,又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性。因此,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以工学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既是技术学科,也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渗透。

(3)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

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工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根据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4)物流工程学科的特点

物流工程学科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科学逻辑推理和逻辑计算,同时,也常采用对系统进行模型化、仿真与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学科的意义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时掌握管理方面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工程理论、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独立从事大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3.3物流经济

物流学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审议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的流通是与商品的物理性流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情报流通。物资流通由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基础设施活动组成。”日本的物流定义中强调了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经济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

(2)物流经济学科的内涵

物流经济学科应以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物流问题的关注为基础,以深度分析宏观物流发展趋势及宏观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物流理论体系;同时应关注微观物流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与企业问题有关的物流企业制度、物流项目评估、物流市场需求预测等政策和理论问题上。

(3)物流经济学科的目标

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目标为: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对物流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成为有关决策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库和参谋部;加强物流经济理论体系建设并与国际物流经济学科接轨。

(4)物流经济学科的特点

物流经济学科同样具备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相关学科有运输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和会计学等。该学科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物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宏观和微观的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5)物流经济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同时对实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还以本身的宏观效益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促使其优化。特定条件下,物流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因此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必将促使国民经济向更加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

4.对物流学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物流学学科的设置应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按照这一思路,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几点相关建议:

(1)保留现有某些按物流环节设置的物流类专业。这类专业有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包装工程等,它们既是按物流环节设置的专业,也分属不同的行业。这些专业都有他的特定的领域适用性,不一定要全盘改造成为物流工程专业。

(2)尽快构建和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内涵。

(3)加强高校、学术团体、企业之间的交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不断的探讨,逐渐深化,,在适当的时候向国家提出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丁俊发,现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M

[3]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其应用,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