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

第1篇: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园林专业;职业岗位;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9.019

Abstract: Through the training target, from professional post adaptabi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ultivation of current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fessional occupation post ability, put forward by constructing a prominent occupation post ability practice teaching mode, improve post adaptabilit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group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of talent quality in occupation jobs as the core such measures, to cultivate practical garde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landscape industry.

Key words:application type;landscape architecture;occupation post;occupation ability

1 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现状

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项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城市化和城市生态化发展为风景园林事业提出了更加艰巨的任务和要求,因此,园林行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近年随着园林企业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促使众多本科院校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园林专业朝着职业能力明显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发展。

然而,园林专业是一个涉及面广、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很多学校的园林专业在工程教育方面较弱,培养出的园林人才也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工程技术要求。目前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1 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不能满足园林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

据统计,目前我国设置园林专业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和研究院有449个单位,开设的高职高专园林专业点440多个、园林本科专业点284个。从目前情况来看,园林专业大都开办于原农业、林业方面专业具有优势的院系,所开设的课程主要为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等以园林植物种植与养护为主的课程,使得学生主要从事具有园林绿化养护为主要职业特色的工作,不能满足园林行业对园林规划设计及工程施工管理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根据《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风景园林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植物造景;园林工程主要包括园林工程招投标预决算、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园林工程(包括园林工程施工工艺、技术,如园路铺装、水景工程、假山石的构筑、园林水电等);而园林工程养护包括植物的培育、配置、修型、植物保护等,因此园林行业具有涉及面广、职业要求高等特色,这一行业需要大量具有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养护管理职业能力的人才。因此,目前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已不能满足园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1]。

1.2 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偏低,不能适应风景园林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

目前,许多学校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力度不够大,特别是与企业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普及率不高,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创新的培养,从而降低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实践过程。教学过程中“工学结合”的力度不够大,实训课的课程不能与工程项目紧密结合,有些学生到毕业还没有接触到综合性的园林工程项目,导致无法适应从规划设计到施工最后到工程养护的完整园林工程项目的一系列过程,所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欠缺,导致不能适应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或者是园林工程养护等职业岗位的要求。

1.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够规范,人才培养不能很好适应企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

应用型园林工程技术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应把握“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将培养职业岗位明确的园林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人才目标,建立健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行业共同审定人才培养方案。目前许多学校在推广以园林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案例”教学[2],园林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实践教学的涉及面还不够广泛,特别是校企合作层面仅停留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建设方面,在工程项目、教育教学环境、师资、职业标准、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深度融入仍有待于不断推进,校企合作仍需大力推进、深度合作[2]。否则,人才培养机制会仅停留在制度层面,导致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适应企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

2 园林专业人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为实现党的十提出的“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为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加紧培养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够从事创造性强、分工明确、岗位职业能力强的园林工程技术人才势在必行。

2.1 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强的、职业岗位明确的园林工程技术人才是社会的需求、行业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园林行业的蓬勃发展,园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职业要求也越来越明确。因此,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及发展需求可以培养能够从事规划设计与研究工作、有较好的园林艺术素养的园林规划设计工程技术人才;或者培养懂得园林工程造价与招投标、园林施工管理及监理理论知识,能创造性地改进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的高级应用型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人才,以及能够综合运用园林专业知识对园林绿地进行养护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满足“社会行业需求,岗位要求”是应用型园林专业改革发展培养人才的目标。

2.2 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及应用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主要通过校企合作给学校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把学生培养成职业特色明显的实践技能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将项目全程融入实践教学过程[3],提高园林专业人才在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及绿地养护中的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竞争力,以适应未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3 提升园林专业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方式

3.1 构建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过程

在以园林工程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驱动下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学校企业联合培养”和“企业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4],完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端应用型园林人才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的支撑、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一是将项目放到校内“工程技术中心”运作,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作为平台,选派企业技术人员、教师担任项目负责人,组建从项目初期的设计到中期的施工以及后期的养护时期所需要的专业专长的学生组建项目团队,在相应的周期内完成项目的设计、施工及养护的一系列过程,使学生在项目中学会,实现“做中学”,使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能够获得从事完整的园林工程项目的职业技能锻炼。

二是利用工程技术中心的平台承接项目。校内建立的园林工程技术中心,一方面承接工程项目,另一方面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研究,使得项目的技术含量、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项目+工程技术中心”使得项目有平台、有环境、有师资、有标准,使学生能够持续获得工程项目的实践锻炼与科学研究机会,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5]。

三是将学生直接派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是培养高年级学生园林专业职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教学过程。如高年级的“生产实习”(到设计院、园林工程公司等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广泛参与工程项目方案设计、施工组织管理、招投标工作,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等工作,为职业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过程如图1。

3.2 构建以园林职业岗位为目标,提升岗位适应能力的课程群的开发建设

根据学生的就业状况,目前园林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园林企业,主要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以及从事园林植物繁育、生产、养护的园林工程养护岗位工作。根据3个岗位的职业能力并按照国家执业资格、行业资格证书标准和园林行业规范的要求整合课程,明确各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将这种要求转化为学习领域,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融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毕业时既要获得毕业证又要取得职业资格证),形成以“3 个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6],具体思路如图2。

3.3 构建以职业岗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质量评价考核体系

以社会和行业需求、岗位(群)要求、教学诉求做为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为基础、工程教育为导向,针对“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养护”3个职业方向所对应的岗位群的发展目标,主要为园林规划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园林建造师(造价师、预算员、监理工程师)、园林工程养护管理师(植物造景师)职业方向,确立典型工作任务及满足该工作任务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通过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进行学习效果的持续评估,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培养[7],将“工程实践体系”贯穿于四年制的应用型园林专业的培养中,培养过程实施“4+2+1+1”的培养阶段(即4个学期进行园林专业认知训练,获得专业基本实践能力;2个学期在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相关课程设计及实践环节的训练,获得职业基本技能;1个学期校企联合以项目为驱动力,进行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职业能力;1个学期在校外园林企业为主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的能力和创新适应能力),通过确定不同职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具体过程如图3,最后培养成为岗位特色明显、职业岗位能力强、能与市场无缝对接的园林工程技术人才。

4 结 语

新时期,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提高实践技能培养。通过构建与园林工作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开发建设,推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方法,有利于把园林职业能力素质教育贯穿于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这样可以有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任职要求对接、课程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对接,对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职业成功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是新时期应用型本科园林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何云晓,雷平,龙艳萍.社会需求视角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论析――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9):412-414.

[2] 边新丽.高校园林专业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3] 瞿志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8):3-5.

[4] 李俊英,周永斌,刘迪,等.园林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1(7):31-33.

[5] 张义勇,李艳萍,于海成.基于行业需求的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园艺系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 307-7 308.

第2篇: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问题;对策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掌握工程原理,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园林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建造出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的园林作品。

1风景园林施工的作用

首先,风景园林是指在建设风景园林的同时关注密生态环境的维护、关注亩为的建筑设计活动,|生态环保的思想与风景园林的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保证建筑设计亩员在设计时期,|亩以及自然当成是一个综合的生态体系,而不是|亩类作为中心来建立思维方式并以此来决策。自从世界环境日渐恶化之后,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来,亩类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始越来越重视环保,风景园林的兴起也是体现了这一点,亩类已经改变了认知,走向新的道路。如何在风景园林工程中应用新兴技术打造新的风景园林形象,营造绿色环保氛围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2目前园林绿化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绿化施工队伍良莠不齐,致使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并且景观效果无法充分体现设计思想

由于绿化施工的严谨性、技术性都比建筑施工低导致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再加上其可观的利润, 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施工队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 他们往往只重视最后的工程完工验收,对土壤、基肥、树坑规格等控制细节不是很强调,致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或死亡,增加了后期维护管养的难度及费用。

2.2风景园林的施工监督与管理存在问题

在园林景观施工中,不仅要注重施工的技术,施工管理对于整个工程有掌控性的作用。但是实际的施工中,施工管理体制不健全,对于工程中的规范制度制定的不全面,致使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具体的章程可以遵循,从而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在工程施工完毕后,应该进行严格的日常养护工作,使园林景观可以保持最初的设计效果。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制度,在后期管理跟不上,致使园林景观偏离了预期的设计效果,对于园林景观的质量是极大的破坏。

2.3风景园林施工工序

风景园林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建设,在工程施工中,涉及到很多的项目类别,也会有很多的参建单位,其中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合理的衔接,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如果因为其中的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将会影响到下一道工序的进行,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由于对施工工序没有合理的管理体制,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盲目的开工,在工程中没有按照施工规范执行,致使工程交叉混乱,严重的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3施工安全管理

园林工程施工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员应持证上岗,保证项目安全目标的实现

3.1施工安全目标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园林绿化施工质量,节约成本投入的重要手段。应根据项目施工安全目标的要求配置必要的资源,确保施工安全,保证目标实现。

3.2安全保证计划

安全保证计划应在项目开工前编制,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项目安全保证计划的内容宜包括工程概况、控制程序、控制目标、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资源配置、安全措施、检查评价、奖惩制度。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

景园林施工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4.1提升工作人员的水平

工作人员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要部分,必须保障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够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施工队伍应当要求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并且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将质量意识融入到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当中。因此,要及时组织人员做出详细目标管理,结合工程质量特点、地区环境和施工条件,从施工全局的技术角度出发,遵循施工工艺要求,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4.2加强后期养护工作力度

重视土壤的处理工作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苗木今后的生长,要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从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进行分析、测试,再采取相应的消毒、施基肥、添加种植土等措施,尤其是土壤的翻挖深度、种植土质量、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入量、地形的平整度都要求符合相关要求。当风景园林竣工以后,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应当对园林中的植被实施养护管理,养护工作通常包含整形修剪、除草除虫、施放肥料以及排水灌溉等。除草除虫工作是为了预防植物发育进程中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杂草与虫害都会严重影响植被的发育;施肥是为植被提供充足的营养,并且提升植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其是保障植被茁壮成长的重要措施;排水灌溉则是为了保障植被发育进程中能够吸取到充足的水分,从而提升植被的存活几率。

4.3落实施工管理体制

应当构建一套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施工管理制度,以保障在施工进程当中的现场施工与组织设计的品质,如此才能够切实保障风景园林的品质,落实这个任务的机构就是工程施工队伍。风景园林施工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必须要将管理人员放在合适的位置,切实明确自身的职责,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此外,要想严格按照相关的准则来进行施工,就必须要跟定既定的管理目标,参照施工与验收的准则,构建一套程序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目标责任管理措施,采用制度的方式对项目实施监管,使得施工进程中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4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在风景园林项目当中,科学合理的工序是保障整个项目的重点,这也是施工项目机构开展施工工作的先决条件。施工项目机构应当对施工进程中相关的各类工作进行周详的调查,并且还应当参考之前优秀风景园林的施工工序,吸取当中较为成功的经验,在经过认真研究与分析做再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从而掌握整个风景园林的施工环节。

5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掌握工程原理,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园林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建造出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符永吉.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及对策[J]. 科技致富向导,2014,23:291.

[2]缑相斌.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J]. 环境与生活,2014,14:167.

第3篇: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园林工程技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

1引言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强调要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证制度、订单式培养等各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世界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尤其是德国的职业教育。主要表现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或者是政府提供财政投入来推动职业院校适应企业的需求。而我国由于历史原因,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校企合作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还在进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摸索。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

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的平台,将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紧密结合起,实现互利共赢。

2.1助推高校在产学研大步前进,充分发挥科教兴国的作用

中国高校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门类齐全的学科,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当今知识或技术在提高生产率、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方面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高校的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发明等往往不能很快进入市场,产生效益。而有了企业这个平台,所有的成果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校企合作为高校的产学研的良性循环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2.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科技总量、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水平与潜力的综合体现,我国要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势必要努力提高科技竞争力。而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掌握、创新也需要人才。因此,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是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条件。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

本文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省省级示范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为例进行研究。

3.1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2008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及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专业(2011年立项)建设的要求,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备从事园林工程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植物生产经营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

3.2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2002年,在全省率先依托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立了园林工程技术高职专业,在四川省建设厅岗位培训中心及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的指导下,实施“双证”式教学。目前,有专任教师23名,兼职教师29名,校内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31个。

3.2.1校企全程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项目驱动,四段育人”,其中“项目驱动”指对接并归纳整合七个职业岗位(四个主岗位,三个拓展岗位)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对接生产过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开发课程体系;对接真实工作任务和国家职业标准,遵循认知规律,开发课程;对接工作过程,创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接企业用人标准,企业文化,建构专业和课程的评价体系。

“四段育人”是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素养形成规律,在设计与实施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4学期):学生在校内和师徒工作室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搭建专业基础平台,培养学生岗位认知、基本专业素养及单一问题的解决能力;第二阶段(第4学期暑期岗位见习):在合作企业和师徒工作室结合生产项目进行定岗实践,让学生对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质量标准有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第三阶段(5学期):根据定岗实践中对各岗位工作的体验与认识,结合学生个性特点,以企业提供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在学校或合作企业进行综合能力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课程学习,提升专业岗位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第四阶段(6学期):到园林企事业单位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结合工程项目进行综合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

3.2.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1)抓阵地,建协会,强师资,设基地,举行技能大赛、多种方式凸现素质教育为中心。按照“抓住一个阵地、建立三个协会、培养一只队伍、建设一个基地、举行技能大赛等多种活动”的工作思路,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政企行校”四方联动,提供项目支撑,立体推进。与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园林管理局,温江区劳动就业局等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合作,政府出台政策,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成都华西生态集团等31家省内外企业合作,确立了设计员、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四个主要就业岗位,监理员、招投标员、苗圃管理员三个拓展岗位,确立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成都市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的指导下,与合作企业一道,根据生产过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制定了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完成了工学结合的23门项目化、情境化课程建设工作;对接工作过程,实现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指导下,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文化,完成了专业教学标准和集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为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

(3)三方互动,理实一体,深度合作,拓宽人才培养平台。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依托名企(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等)、师徒工作室(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专业建设共同分析岗位群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共同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岗位见习(定岗)、顶岗实习指导工作等;使深度合作企业增加到31家,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的比例达到100%。

(4)“四段育人”分段推进,工学交替,四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四段育人”,充分体现了工学交替,分段推进的培养模式。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四个融合,即学生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相融合,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相融合,从而极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4校企合作的模式及组织形式

4.1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合作模式

在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指导下,将区园林绿化协会、成都欣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院,共同组建项目管理工作室。学院提供场地,协会和企业提供设备、项目、技术支撑,学院师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建团队,完成南部县行政中心附属工程车道及人行道绿化工程、温江区涌泉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10个项目、面积438000m2、合同额为4800余万元项目的施工投标、工程施工及现场管理等方面工作

4.2企业+学校合作模式

学院与省内外31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业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学生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4.3师徒工作室模式

在企业、学校成立师徒工作室,实施拜师制式的实习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积极为学生选派具有极佳社会声誉的专业人士为导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建设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学习专业的热情。

4.4组织形式

行业协会、企业、学院、专业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团队,负责校企指导与评价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包括拟定校企合作项目、项目实施流程、各环节管理办法及质量评价体系),并定期研讨总结。

5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成效

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实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取得了以下可喜成绩:2013年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率达100%、就业率在达到98%,专业对口率为91%,本专业学生半年就业起薪为2836元;毕业生爱岗敬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5.1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5.1.1校内实训室、场建设

紧紧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分院采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方式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分院新建园林工程材料展中心、园林工程景观设计工作室等17个学习训练区,其中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园林工程施工实训中心、与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共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园林工程设计及项目管理实训中心,与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训场;与温江区园 林绿化协会合作,将成都欣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校,学校提供场,企业提供设备及相应工程项目,共建景观设计工作室。企业按照实际工作流程,提供项目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实训项目,使各实训项目在真实工作场景下完成;满足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满足园林类职业技能的鉴定与培训需要。

5.1.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选择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成都华西生态集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有代表性、基础条件较好的园林设计、工程施工、花卉苗木生产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成了31个校外实习基地。各基地已接纳顶岗实习学生共计300余名,从而有效地利用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岗位见习(定岗实习)、顶岗实习、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充分保障,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半年顶岗实习比例达100%。

5.1.3师徒工作室建设

充分利用温江区是全国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地及川派盆景的发源地,知名园林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园林工程设计兼施工企业多,知名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云集的优势,在成都市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温江区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等行业协会及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温江区就业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与温江区20余家企业达成协议,在企业成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徒工作室。

5.2实践教学项目建设及实施

与合作企业合作,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按照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并完成了主要专业课程实训项目、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专业认知项目、岗位见习项目、顶岗实习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在项目实施中,实行企业人员与校内教师双指导。

5.3课程建设

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指导,按工作过程和“五个对接”改革教学内容,完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导论》等23门课程标准;完成了《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等8门课程资源库建设,完成了17门校本教材编写,并陆续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制定了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编制了“拜师制”实训、暑期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指导书,初步建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型课程资源库和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

5.4师资队伍建设

5.4.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近三年,选派4名老师到合作企业全职锻炼;选派12名老师带着课程建设任务,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合作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安排12名老师参与了成都农林科学院承担的学院彭州葛仙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项目论证;四川省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学院大门及景观项目设计等生产性项目。

目前,20名教师分别取得了全国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全国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

5.4.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含学会)、企业合作,有针对地在“政、企、行”中选聘兼职教师,现已建立了29人的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审定等工作。

5.5技术服务

近三年来,积极开展对合作企业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先后参与完成了四川雅安芦山县第三小学园林绿化工程、成都市新都区柏茗现代科技农业园、成都市温江区永生镇石河鱼永生大路、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成都市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26个项目的设计、施工任务;承担成都市温江区、郫县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在栽培养护管理方面的技术咨询100余次,解决生产技术问题20余项。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挽回了损失,受到企业好评。

2014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6校企合作反思

校企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后续整改阶段应强化以下方面工作:政企行校中政、企、行的作用应得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需进一步明晰与深化;校企合作中,应创新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建新,陈茂,汤书福.校企深度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以园林工程技术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11):36~38.

[2] 常会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44~46.

[3] 杨群.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2(1):174.

[4] 张永玉,徐巧萍.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运作模式探讨[J].才智,2011(2):271.

第4篇: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园林工程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引 言:当前,我国的园林事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但在实施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并提高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1 园林工程的内容及特点

园林工程主要包括地形改造的土方工程及置石工程、种植工程、园路工程、园林理水工程和园林驳岸工程喷泉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在综合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处理园林工程设施与风景园林景观之间的关系。园林工程的特点是以工程技术为手段,运用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塑造园林艺术形象。相比于其他工程管理学科,园林工程具有工程营造的艺术性、实施对象的活体性、工程建设的广泛性和附属性、原材料价格的不稳定性、施工的季节性及管护的长期性。

2 园林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文化内涵不足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些古典的园林工程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但在当今,一些园林景观设计者在挖掘景观要素的文化内涵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导致园林工程文化内涵浅薄;与之相反,另一些园林景观设计者过于追求景观的多文化性,将不同的文化元素无逻辑地进行堆砌,导致园林景观呈现无序的多文化性,也丧失了园林工程的文化内涵。此外,一些园林工程过于经济化,只注重景观的视觉效果,忽视了意境的塑造。很多主题景区,景点空有一个吸引眼球的名字,但其实际的景观与名字的内涵却没有丝毫关系,景观意境的营造流于形式。

2.2 工程整体性缺失

园林工程是一项由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施工方共同完成的项目,需要各方的共同配合。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些设计单位往往迫于业主方的压力而只能完全按业主方要求进行设计,导致设计方案变得毫无创意,同时又与施工方缺乏沟通导致园林工程缺乏新意,设计图内容无法落到实处,最终不得不一再修改设计方案,使园林景观工程失去了连贯性和整体性,毫无和谐感和艺术感。

2.3 低价中标转包,偷工减料严重

由于园林工程招投标缺乏规范性管理,造成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中工程质量参数不明晰,部分不具备园林工程的企业参与到园林工程的竞标中,他们往往通过人情关系、低价策略拿到工程标的,然后以低价转包给个体施工队伍。这些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空间,不得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由于工程的原材料采购、工程施工工艺等都大大缩水,这就造就了一批“豆腐渣”园林工程。例如:园林工程施工单位在购买绿化植物时,降低规格,擅自将名贵的树种换成一般树种等。在种植过程中流于形式,不管土壤是不是适合植物生长,栽上就行,完全没有考虑到园林工程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生态环境。

2.4 施工队伍落后,现场管理缺位

目前园林工程施工队伍多数是建筑施工单位,人员结构单一,队伍主体以农民工居多,多事是工程承接方临时组织的“草台班子”,这些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普遍缺乏专业的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因此在施工中难免会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园林工程公司的管理人员缺乏现场管理经验,与园林设计单位沟通不畅,对园林工程设计图纸理解不到位,从而影响了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

2.5 缺少后期维护,植物成活率低

园林绿化是园林工程的核心构成部分,是园林工程的生命力所在。因为园林绿化的主体是有生命的绿色植物,这些绿色植物在园林施工全过程中都需要精心护理。园林施工人员只有严格按着植物生长规律,对园林绿植进行运输、防护、栽种、浇水、施肥,才能保证绿色植物的成活率。因为在园林工程中工程施工和后期维护往往不是一个单位完成,园林施工和后期维护脱节,往往造成后期维护跟不上,影响植物的成活率。

3 解决园林工程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加强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园林项目建设是贯彻、丰富和完善园林规划设计意图的过程,因此,图纸交底和图纸会审极为重要。在项目管理过程,园林企业应要求设计单位详细介绍设计意图,并组织施工单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施工图纸的设计思想。由于设计单位专业水平、业主方主观意识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部分设计方案可能存在实际可操作性不足等问题,施工单位应在满足总体设计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会审并提出修改意见,确保设计方案能够落到实处。同时,组建优秀的施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除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国学基础和美学修养,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娴熟的施工技艺和独特的灵感创意完美融合于项目实施过程中。

3.2 规划招标,严禁转包

园林工程中因为招投标管理不规范,人情标、低价标、多次转标等严重影响了招标工作的公平性。以上不良现象是造成园林工程质量隐患的根源。要彻底杜绝这种现象,就必须对参加投标的企业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并对工程质量标准进行严格规范,中标企业制定详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承诺书。

3.3 专业团队,科学管理

园林工程团队的人员素质决定园林工程的水平。要提高园林工程管理水平,需要培养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工程管理者要具备园林工程专业知识和现场管理经验。而园林施工人员也需要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在园林工程施工前,施工方与设计方进行深入沟通交流,让工程管理者理解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工程施工图纸施工,园林工程中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道路施工、园林绿化等项目都由专业人士参与施工,各环节统筹安排,保证园林工程质量。

3.4 专业监理,公开公正

园林工程质量监管主要由监理部门完成,园林工程监理的公开公正性,决定园林工程的质量水平。目前园林工程监理一般由建筑工程监理完成,或者工程施工方的监理部门监管,很少由专业园林工程监理部门执行。要保证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采用第三方监理机构,对项目进行监理。监理机构要对园林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包括对园林施工材料质量把控、施工技术标准管理,使园林工程监理贯穿工程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

3.5 维护到位,保证成活

园林绿化是园林工程施工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园林工程的生命线,是工程的灵魂。园林绿化施工,不仅要使园林绿化看上去很美,还要经得住时间和气候环境的考验,保证绿化植被高成活率。为提高园林绿化苗木的成活率就要在园林工程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环节中对园林苗木加强养护。例如:园林苗木栽种前减少水分流失;在施工过程中树坑的大小、深度,土壤的酸碱度、干湿性、透气性、肥力等各项指标都要达到园林施工标准;园林施工后期要安排专业的园林护理人员对园林苗木养护,从而保证植物的高成活率。

4 结束语

总之,园林工程是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行业,需要统筹管理,成功的园林工程不仅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利益,更能营造美好的景观效果,带来社会公共效益。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积极创新,建立科学、标准、规范化的管理模式,适应生态发展的要求,不断促进园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妍芳.城市园林绿化及其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中外建筑,2009(7).

第5篇: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 经济发展 创新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园林经济是覆盖全社会的产业,为其他产业和人民生活服务,渗透到各行各业;同时又具有复杂的综合的行业内部结构,特殊的服务功能,并产生特殊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虽然在理论界尚未对园林经济作最后的界定,但从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已清楚地看到,园林经济无疑是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产业;同时,园林经济又必须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三个效益同时并举,它才能生存和发展。

一、园林绿化经济的性质特征

园林经济是结构和功能都十分复杂的复合体,不仅包括复杂的经济内容,也包括复杂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内容。园林经济从投入到产出,供人消费,涉及动物、植物、气象、水土、环保、货币、市场、审美等多种要素,这就要求把所有园林经济的活动当作一个复合体,优化配置各种要素,采取一系列复合的对策和措施,在谋取经济效益时,要特别强调三个效益的结合,达到合理高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园林经济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是“人——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和效应,园林经济的主体是园林绿化事业,这一事业的建设内容是一种艺术创造,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又具有不同历史阶段的文艺内涵,一旦脱离了园林文化,园林经济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园林经济系统不能完全听任市场的自发支配,必须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要有一定的计划性,或者说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才能使园林经济更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园林绿化经济的发展形势

城市绿化形成的经济热潮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绿化建设,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的地区进行拆迁建设绿地,对国家和建设单位来说,资金投入较大。但是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涉及许多经济领域。首先是提高了环境质量,提升了地区的物业价值,改善了居住条件,造福人民;同时,拉动了房地产、金融、装潢、建材、劳动力与搬运市场等。除了投资者直接受益以外,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只要进行综合核算,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从而推动了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城市园林绿化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依法建立园林经济体系

由于园林经济的三重性,要保证其健康发展必须依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园林经济体系。如文物法、规划法、绿化条例、风景管理条例、第三产业政策等,以及地方园林保护条例、绿化条例、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等,以确保园林绿化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二)园林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城市园林(公园)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旅游资源,对社会资本充满了吸引力。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上政府可建立园林建设保证金制度,进一步开放银行信贷政策,提供更加优惠的金融措施,加速城市园林景区的开发建设。政府财政可与银行联手建立城市园林建设的绿色通道和园林建设单位的信用档案,加强对园林专项资金投放使用的监管和宏观调控。政府的财政性投入可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而游乐项目及部分景区建设可引入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或利用外资进行投资建设。如山西太原市历史最悠久的迎泽公园,则是采用政府投资兴建和个人投资经营相结合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已在全国一些城市得到运用。引进外资同时引进先进的园林管理经验与管理手段。大量多元资本的注入,可化解政府投资园林景区的资金压力,为城市园林的规模壮大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三)园林建设的特色化

城市园林建设要走特色化道路,有特色才会有生命力;有特色,才能确保城市园林的长效发展。上海历来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多,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在公园景区、绿地建设方面(如华山绿地、古城公园等),广泛地吸取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做到中西文化融合,形式多样化,有灵魂有特色,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创新。因此,每个城市要结合自身的城市实际和园林定位,引入国内外先进的设计与建设理念,创造城市园林的新特色、新意境,彰显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创出富含个性的城市园林的“品牌效应”、“精品效益”。政府部门可依据对园林精品产出率的考评来指导和规范城市园林的发展。

(四)参与市场竞争,实行强强联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园林必须积极投入竞争之列,各园林单位要做大做强,应对城市园林的新发展与新挑战。要内练内功,强化管理;外拓市场、多做精品,在城市园林景区(点)的规划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养护管理方面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规范操作行为,不断提高施工养护管理水平,努力追求园林建设资质与所建园林景区级、类的提升。现多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养护队伍良莠不齐,形不成规模,合力不强,为社会提供的园林产品质量档次低劣,对这类园林建设单位政府应纳入资产重组行列,进行市场的优胜劣汰。具备条件的城市可成立跨行业、跨地区的风景园林建设集团,组织集科技人才、机械力量、施工力量为一体的高精尖联合体,以应对城市园林绿化市场的激烈竞争。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才能促进城市园林经济的良性循环,才能使城市园林事业真正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四、结语

总之,要保障绿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相应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发展计划引导市场的运行,不断促进全社会绿色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 绿化工程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园林绿化的目标是要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生存空间,搞好园林建设是美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是广大市民的生活需要,是一个长期的务实的行为。因此,新时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园林绿化事业在上新台阶,营造特色景观,提高城市绿化品位。本文针对园林工程管理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对策,以期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一、园林绿化工程的概念

园林绿化工程是建设风景园林绿地的工程,是为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一个休闲娱乐,接近自然的场所,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园林绿化工程包括道路、广场、小区、水景、园路、假山及栽植等多项内容,其整体的美观、质量标准都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是否优良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城市形象和文化的象征。

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特点

第一,园林绿化工程往往作为附属配套工程出现,其规模小且工程量零星,工程面分散,大多要等待主体工程完工才进行施工,不利于施工的组织管理。第二,它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专业相互配合的综合建造技术,着眼于完工后的景观效果,创造具有园林园艺的绿色空间。第三,园林绿化工程的部分实施对象是生命的活体,施工人员需要通过各种彩色植物,包括花卉,树木,草皮的种植与搭配,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充分体现其设计理念,发挥创造力,不能仅仅按图施工,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二次设计。第四,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养护计划和相关的资金投入,只有不断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的长势,否则就很难到达生态景观的作用和效果。

三、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主管部门难以掌控

一些绿化工程如住宅小区的绿化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达到达到规划部门30%的绿地要求,为了迎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时尚要求,更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自身利益,提高房价,只得进行绿化。但同时又从节约资金,降低成本的方面考虑,请一些园林企业仅仅是种几个树,铺一些草皮就算是绿化了,所以没有达到生态景观的作用和效果。有的设计单位违背植被的生长习性,只是盲目的追求景观效果,结果造成植被的死亡,不仅没有达到景观效果,还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2.缺乏到位的企业管理和到位的施工组织

一些园林绿化企业长期被称为“城市农民”,这个称呼虽然不够贴切,但也明确的反应了目前园林绿化企业由于缺乏对经营管理,施工现场管理足够重视,而使企业管理落后的现状,缺乏可操作性施工计划的制定,是园林绿化企业管理落后的直接表现。有的施工企业只知道机械的照搬图纸,殊不知,“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一支精良的施工组织。

3.在质量上缺乏与规范要求的相符性

在目前的苗木市场上,对于大规格的苗木供应十分紧张,而且需求又十分旺盛,对于大中型新优园林植物苗木更是非常紧俏,价格特别昂贵,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能够较大程度的节约成本,苗木的规格被施工单位大大的降低,苗木的数量也被减少,在加上缺乏规范性的是施工,导致景观的立体感和疏密程度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最终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质量。

4.绿化施工队伍参差不齐,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

从园林绿化的严谨性和技术性方面来讲,与其他工程相比而言要求不是很高,这让很多误解了园林绿化工程的真正含义,没有给予栽培技术,植物生长习性,立地条件等知识以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大量苗木死亡,加大了工程成本。此外,还有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在园林绿化工程高利润,小风险的诱惑之下,使绿化施工行业充斥了大量低素质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的基本规范、程序等最基础的施工资料都不能得到施工人员的认知,从而使施工的质量得不得基本的保证,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园林绿化原有的美感和艺术效果。

四、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途径

园林绿化不仅会使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对城市的长期发展也是具有很大的益处,它会促使人们的身心健康,为城市引进外资投入提供优越的环境。因此加强绿化施工管理,规范绿化市场势在必行。

1.建立科学规范的绿化管理模式

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就是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使工程的施工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劳动竞赛等投资控制各方面得到最佳效果,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单位要从自身抓起,做好工程建设的管理模范。建设单位作为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总管”,其管理的结构,管理的方式,方法,管理人员的素质,思路,都将直接影响一个项目管理的好坏,因此,建设单位在绿化项目管理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摆正管理者的位置,提高管理者的素质,理顺管理者的思路,统一管理者的思想,树立管理者的威信。项目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建设单位的管理者,只有先从自身着手,形成规矩,方可形成榜样的力量,使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进一步落实。

(2)明确规范工程,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管理有据可依

实施绿化施工的报批手续,这点我们可以借鉴建筑行业的做法,任何单位进行绿化工程施工需向绿化主管部门申报,办理施工许可证,有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以进行施工,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绿化工程的水平和品位,也便于绿化主管部门掌握辖区内的绿化情况,以便制定宏观计划,进行宏观调控。

2.引入第三方有效监督园林绿化施工

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现状就是缺乏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引进第三方来监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以此来加强园林的管理水平。比如聘用特定资质的监理工程人员来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进行监督。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完成还能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通过监理人员定期的监督检查,也可以随时发现园林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施工单位随时更正和及时的解决问题。最终确保园林绿化工程实现预期的景观效果。

3.注意提高花卉苗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园林施工的工作安排中,各个施工主要负责单位应该积极发挥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主体工程中,应配备具有较高园林绿化技术水平的人员参与施工管理。开展园林绿化施工业务的企业在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应该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对普通施工人员做好定期的指导培训工作,为园林绿化企业储备专业技术人才。不能为了降低工程成本而建造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豆腐渣工程。

4.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入材料的质量如土方质量,苗木的质量规格,各种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如果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和要求,因此,只有严格的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才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

结束语

总之,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门具有实践性,技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既要掌握工程原理同时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的把园林绿化工程的各种特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又美观,且实用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雷燕峰,王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新产品。2010(13)

第7篇: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园林绿化 经济管理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化的形成,园林绿化事业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变革。其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园林绿化经济管理已成为城市园林建设工作者必需探讨和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园林绿化是一门新兴的经济产业 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许多城市和社区出现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而招来投资者、旅游者,繁荣了经济。据相关资料显示,经济与绿化的投入与产出之比达到1∶5的高值,一次投资长期受益,因此,走上环境与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有远见的建设者、开发商,为了适应当今人们注重环境选择“择绿而居”的时尚,自觉地投入土地、资金兴建绿地,成为决策的热点。因为有了绿色、生态、宜居的环境而房价上升,楼盘热销,绿化与市场出现了密不可分的“经济波澜”。

二、园林绿化经济管理的性质特征

园林经济是结构和功能都十分复杂的复合体,不仅包括复杂的经济内容,也包括复杂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内容。园林经济从投入到产出,供人消费,涉及动物、植物、气象、水土、环保、货币、市场、审美等多种要素,这就要求把所有园林经济的活动当作一个复合体,优化配置各种要素,采取一系列复合的对策和措施,在谋取经济效益时,要特别强调三个效益的结合,达到合理高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园林经济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是“人――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和效应,园林经济的主体是园林绿化事业,这一事业的建设内容是一种艺术创造,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又具有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内涵,一旦脱离了园林文化,园林经济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园林经济系统不能完全听任市场的自发支配,必须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要有一定的计划性,或者说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才能使园林经济更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园林绿化经济管理的措施

园林绿化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是打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1、提高园林绿化施工全过程的质量。

园林绿化工程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必须在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与树冠失水,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时用浸湿的草绳缠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等养护措施。 2、园林施工与养护应合理安排资金。

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 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到施工、养护的每一个环节。要根据资金安排把握施工、养护档次,合理选用工程材料,充分利用本地植物,注重植物多样性的合理配置,本着节约型园林建设,做好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避免施工中随意更改设计,切忌厚此薄彼或削减养护资金,而影响后期养护效果

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协调绿化发展。 当今,城市绿化是涵盖城乡的系统工程,近郊、远郊都纳入了城市绿化系统规划之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取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措施、开展多种经营,是城乡一体化大规模发展绿地的基本措施。回顾人类的生产历史,绿化、植树从来就是谋求生存、富民强国的手段。为农业生产者开辟生产致富的道路,是发展绿化的必由之路。

4、加强园林绿化经济管理的法制化。 城市里的一切绿地、树木,不论所有权属于谁,都是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做好所有绿地、树木的养护管理,使其茁壮生长,是发挥绿化效益、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与发展具有同样意义。我国法律、法规已经规定,即使是绿地、树木的所有者,也不准损坏树木、侵蚀绿地。绿化事业发展到目前的水平,需要以立法的形式把绿地、树木、养护、管理列为所有者的责任。国外在城市绿化管理中,不乏这方面的先例。需要制定不同的养护质量标准,把养护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市民中去,建立赏罚法规。同时,兴办绿化养护企业,开发绿化养护市场,实行集约化经营,为社会绿化养护服务。

5、参与市场竞争,实行强强联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园林绿化必须积极投入竞争之列,各园林单位要做大做强,应对城市园林的新发展与新挑战。要内练内功,强化管理;外拓市场、多做精品,在城市园林景区(点)的规划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养护管理方面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规范操作行为,不断提高施工养护管理水平,努力追求园林建设资质与所建园林景区级、类的提升。现多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养护队伍良莠不齐,形不成规模,合力不强,为社会提供的园林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资质等级管理,实行市场的优胜劣汰。具备条件的城市可成立跨行业、跨地区的风景园林建设集团,组织集科技人才、机械力量、施工力量为一体的高精尖联合体,以应对城市园林绿化市场的激烈竞争。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才能促进城市园林经济的良性循环,才能使城市园林事业真正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四、园林绿化经济发展的前景

城市绿化形成的经济热潮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绿化建设,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的地区进行拆迁建设绿地,对国家和建设单位来说,资金投入较大。但是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涉及许多经济领域。首先是提高了环境质量,提升了地区的物业价值,改善了居住条件,造福人民;同时,拉动了房地产、金融、装潢、建材、劳动力与搬运市场等。除了投资者直接受益以外,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只要进行综合核算,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从而推动了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