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与时俱进做好基础工作
1.1信息的加工与整理因进入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是从2009年、2010年、2011年分3个阶段导入,而当时医院内部由于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基础工作尚未衔接,导入的数据中有已通过财政审批流程收到批复的数据和许多重复录入的数据。资产管理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基础数据进行分类、比较、合并和核对。按照需要,及时进行加工整理和统计分析,以保证工作的组织实施。1.2通过信息传递形成医院信息流[1]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使高科技的医疗专业设备类固定资产有更新快、种类繁多等特点。充分利用HIS子模块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信息流,把资产管理部门建立的医院固定资产二级台账对基层科室负责人对应权限开放,为使基层科室和资产管理部门之间提供了信息交流平台。利用办公管理系统(OA)信息流设置医院内部固定资产报废审批相关流程,既提高日常处理事务的效率,又节约了每次打印全院账本的成本,精简了人工管理的工作流程。使固定资产管理信息达到及时、准确、适用、经济、合理、高质量的要求,使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管理有序可循。
2内部整改落实到位
2.1完善规范管理制度根据当今医院管理的要求,完善和规范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采购管理、出入库、资产调拨、资产盘点和设备维修与保养制度及固定资产报废等管理制度。2.2调整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旧制度下固定资产价值标准为: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及以上,一般设备单位价值500元及以上。而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录入过程贯穿新制度的实施,通过实物盘点,将单位价值在按新制度标准以下的实物转入库存物资或低值易耗品。2.3规范健全固定资产三账一卡制度财务部门在以实物盘点的基础上重新规范了财务软件系统中的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器械科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也同步把基础数据导入医院信息系统(HIS)规范了二级明细分类账,各科室使用部门也同步建立资产台账。做到财务软件系统、HIS、使用部门台账和江苏省常州市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都以条形码为桥梁对接统一。2.4规范固定资产报废处理流程对于报废、报损、无偿转让、对外捐赠、对内赠送、厂方以旧换新等各种情况需要处置的器械类固定资产,按财政规定的资产处置管理事项的相关流程申报、审批,均进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规范操作(见图1、2)。2.5设立固定资产报废库和闲置库对于待报废状态的设备和电子信息类物品进行分类,有序堆放。对于技术寿命原因已申请报废的实物可以在OA系统报废流程中挂起,转闲置库管理,以便在发生应急情况时给临床备用。对同一种类专业设备报废可以组装的设备,也可转闲置库管理,调拨给其他科室使用,尽可能发挥资源最大效果。2.6实行条形码管理使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精细化对于整套购入的设备采用条形码精细化管理,如购入整套的中央监护系统有主机配多只监护仪的情况,就对主机和多只监护仪分别产生不同的条形码,在主机以外的分机上条形码的资产名称上注明中央监护系统配监护仪。而价格的录入可以按照同类或类似资产价格的比例对购置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资产的价格。对于整套购入胃镜系统采用同样的管理方式对主机、冷光源、胃镜镜子分别产生条形码,电脑的管理同样显示器、主机分别产生条码。精细化管理既在实物转移、维修、报废时起到定向作用,又可以加强实物管理的精确性、条理性。2.7采用实物管理和发票分离管理的方式所有的管理流程的合理性必须以整个医院管理的总体目标为前提,因政府采购发票滞后导致实物已经在院内流动多时而未能及时入库,导致实物管理混乱现象。我院及时采取整改措施采取暂估入库的方式先产生条形码先把实物管理起来,发票滞后现象就不至于影响实物管理。2.8特殊专业器械采取分级管理方式医疗器械中的弯剪、无创钳、无创血管夹、无创硬质镶片解剖钳、镶片持针钳、镶片锋利组织剪刀等手术器械,口腔科专用器械正畸钳、光纤高速手机、末端切断钳、温氏钳、细丝鸟嘴钳等这许多专业器械单价都在1500元以上,有的钳子甚至在万元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所以都应作为固定资产来管理,我院针对这些许多不能贴条形码、经常要消毒使用的特殊专业器械采用分级管理方法,由各部门负责人把条形码保管好,并由负责人对器械进行科室内部重新编码,落实到人进行分级管理。报废时贴好对应的条形码按财政流程申请审批报废处理。
作者:吴玲 何小舟 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条形码上的信息是由固定资产购置时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在后续周转使用形成的信息未及时、完整地反映在固定资产系统中,靠读取条形码难以获得与资产实物状态一致的信息,给管理带来巨大不便。使用条形码管理的固定资产不利于跟踪固定资产周转。固定资产管理需要更新记录固定资产在日常周转过程的状态信息,但条形码记录的数据是固定购置时的信息,未对随资产周转发生的信息进行更新,对资产流失的安全问题更难及时发现。
二、射频识别技术概述
(一)RFID技术的概念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工作距离长,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可以应用于各种恶劣环境。目前,市场上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支撑技术主要有条形码技术、磁卡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等。相比较而言,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不具有的防水、防磁、防污损、读取距离长、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量大、存储信息可以更改自如等优点,还具有多标签同时识别的功能。
(二)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
RFID系统主要由阅读器、应答器和射频天线组成。阅读器包括控制部分、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与应答器通信有关的编码器以及射频天线。阅读器通过自己的射频天线和应答器进行通信,当应答器位于一定的局域内时,通过的耦合天线产生电流驱动内部的半导体芯片工作,阅读器可以通过天线向其电场范围内的应答器发送指令,当应答器正确接收到指令后,通过外部天线将应答送回阅读器②。应答器由耦合元件和芯片组成,含有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之间进行通信,可以做成卡片等形状,即电子标签。
三、RFID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方便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固定资产日常的统计、查询,及时实时地掌握固定资产的状态和使用情况,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和生产MIS、EAM系统、财务软件系统等进行链接和信息共享,达到固定资产管理过程的高效率,可运用RFID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其原理在于:在每项固定资产上粘附具有唯一标识的电子标签,当固定资产进入RFID终端识别器识别区域时,天线通过发送微波信号激活电子标签的电路,电子标签返回电波信号,二者进行数据的交换,读写器获得相关信息,将该信息实时上传到RFID系统服务器,进行格式转换、过滤等后续处理,作为其他系统实现固定资产数据统计、查询等功能的数据源,以对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的变动信息的实时监控、记录和自动更新。
(一)RFID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基于RFID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主要包括电子标签的识别、固定资产信息的传输层、固定资产管理应用系统三个层面。该方案通过读写器接收到固定资产电子标签信号后,在中间层识别后的资产信息传递到后台数据库服务器,实现对固定资产日常变动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功能。
(二)RFID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系统功能
RFID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功能可以分为如下模块:(1)用户信息管理。该模块用以设置、记录登陆系统的的各操作用户及其权限、密码管理,记录其操作过程的日志等。(2)资产日常管理。该模块包括资产的购置、日常调拨、维修、盘点管理业务,包括申请购置的计划、验收和使用管理、调拨计划与审批、调拨过程查询、维修申请与审批,维修进度查询等。(3)资产盘点管理:该模块包括盘点计划、盘点指令、盘点差异报告等。(4)资产定位和报警管理:资产存放位置管理、资产正常移动管理、非正正常移动管理,用于监测资产是否处在非正常的流动状态。(5)资产查询和报表管理:该模块可对资产管理按不同的条件进行多角度的查询,并输出相应的查询报表。(6)资产处置管理:包括资产报废申请和审批、资产变卖申请和审批、资产赠送申请和审批的管理过程。(7)系统维护管理:该模块包括定义部门、用户、资产类别、RFID标签制作、用户权限、数据备份和删除、数据恢复管理等。
(三)RFID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效果
通过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运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如下效果:(1)能实时动态地跟踪固定资产状态,做到财务账和实物账的高效统一。解决了资产管理中账、卡、物不符,资产设备不准确,闲置浪费等问题。(2)对贵重固定资产实现了精准的管理,提高了资产的利用效率,保证了资产的安全性。(3)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自动管理”,便于实时掌控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4)运用系统的过程中,实现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提高了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结语
【关键词】 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对策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是指军队预算单位在编制本年度经费预算时将预算单位(部门)的经费、资产纳入年度预算统筹安排,同步编制经费预算和资产预算,形成单位(部门)综合预算的做法,以达到通过在预算源头上加强军队资金管理、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货币资金向实物资产的转化效率的目的,从而形成经费、资产、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一、引进先进的方法,为资产预算管理相结合提供科学依据
1.引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核算方法。在现有管理制度下,军队国有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带来存量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差甚远,造成存量资产的信息失真,不符合价值规律的实事,造成账面价值严重失真,这种情况在计算机、复印机等电子类产品上表现更为突出。为了准确核实资产存量,对军队国有固定资产应该参照国家《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引入折旧制度核算,今后在固定资产增加入账时,即确定其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对现有的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其历史成本、使用年限和实际状况,引进技术鉴定和价值评估方法,将评估后的价值作为管理起点,账面价值和评估价值的差额计入已计提折旧金额。在资产管理系统和会计账务管理系统中,将固定资产折旧情况在会计报表中进行列示,以准确显示存量资产价值,为预算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2.采用条形码技术对资产进行识别和管理。在现代物流管理中,条形码(二维或三维)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最常见的如超市管理,商品品种成千上万,数量不计其数,采用条形码技术管理后,商品进出有条不紊,很少出现差错,很难想象如果不采用此种技术和方法,超市将如何正常运转。在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中,已经实现软件上的应用,硬件设备还不完全具体,就此采用条形码技术,将资产的编号信息以及购入时间、单位价格、所属部门等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设置成条形编码信息,在资产日常监督检查及存量核实中。只是对条形码进行扫描需要财力的支持,需要前期的准备和入数据库和存档工作,这势必促进资产信息清楚明了,能够提高资产核实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尤其在部队库房、库存物资管理中,所保障和管理的资产品种多、数量大、进出快,采用条形码技术效果更为明显,可以大大减少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利用局域网技术对存量资产进行动态管理。在核实资产存量的过程中,应当依托现有的网络资源,建立局域网可视平台即“资产占有使用共管平台”,实现本单位司、政、后、装机关事业部门与本单位财务部门数据对接、信息共享,并且同时实现与上级财务部门和所属单位财务部门数据对接,形成资产全过程管理,让多方共享“平台”、共管“平台”。同时,资产标准拟制、资产预算编制、资产预算执行等都可以依托该“平台”。通过这种规范化的手段,真正做到所有资产不分来源,不分大小,不分新旧,不分远近,全部纳入“平台”管理之中,“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一目了然,不仅为党委掌握家底、统筹协调提供了准确依据,还可以将协调范围扩大,形成多方监督的有效机制。
二、重视队伍建设,培养资产管理合格人才
1.加强业务培训。无论是财务人员、专设的资产管理人员,还是事业部门的具体资产管理人员,都必须熟悉掌握国家、军队关于资产管理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工作程序和方法。可以采用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具体指导等方式,对财务人员重点进行规章制度、计算机网络知识、绩效管理、资产评估等内容的培训,对资产管理人员重点进行规章制度、程序方法、技术运用等内容的培训,以提高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2.增强工作责任心。管理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资产预算管理相结合也是为了在管理资产时可以产生更多的效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挖掘人的潜能,就必须合理分工、明确个人职责,也就是工作责任心。在进行资产预算管理相结合时,要注意工作的划分和工作的数量、质量、完成时限、效益的要求,并且要奖惩分明。资产预算管理相结合是为了提高管理资产的水平,不能因为工作责任的问题违背了其初衷。
3.强化团队协作精神。资产预算管理相结合是党委理财的重要内容,各级部队的党委、首长要统一领导、统筹安排,发扬团队协作精神,营造良好氛围。各部门严格职责分工,协调是非常实用和重要的一门艺术,要形成矩形式管理机制,使横、纵向协调沟通,完成好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和部门之间的全面配合。
参考文献
自动识别技术是计算机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其它的微处理设备进行非键盘输入的一种数据输入技术[1],它是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一套自动识别系统包括三大部分:1)识别标签,如条形码、磁卡、IC卡和RFID芯片;2)数据采集器,如条形码阅读器、磁卡读卡器和RFID读写器等;3)数据处理系统,即如何识别、采集、存储和处理这些数据的应用软件,如医院HIS、LIS系统等。近年来,随着医院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自动识别技术也越来越多地为医疗机构所采纳应用。
2自动识别技术在我院的具体应用
目前,自动识别技术主要由条形码技术、RFID技术、磁卡技术、IC卡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等[2],在我院的应用介绍如下:
2.1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技术由于其成本低廉,应用成熟,因此具有其他识别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我院主要应用信息容量更大、读码准确率更高的二维条码。
2.1.1病人腕带条形码每个住院病人在住院登记时,医院HIS系统会根据病人的诊疗卡信息自动打印一根带有二维条形码的腕带,作为病人在住院期间的身份识别。
2.1.2药品条形码药品自动分包机系统与医院HIS系统连接,接收通过HIS系统传来的医嘱信息,将病人在同一时间服用的药片(胶囊)自动包入一个药袋内,并在药袋上打印药品信息、服用信息及二维条形码。静脉配置系统同样根据医嘱,打印二维条形码标签,粘贴在输液袋上。
2.1.3检验标本条形码应用新一代标本预制条形码,医院LIS系统将实验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网络,使病人样品登录、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
2.1.4资产条形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根据每一件医疗设备的详细信息,依据编码协议对设备自动编码,产生一个与设备相对应的二维条形码。设备管理工程师携带移动采集终端,不定期地对各部门的医疗设备进行逐台验收,确保医院资产的账物一致。
2.2磁卡技术病人到医院就诊,在挂号处办理诊疗卡。我院的诊疗卡采用了二维条形码与磁条相结合的技术,保存病人的个人信息,作为在医院就诊的唯一身份标志。
2.3IC卡技术医院二千多名员工,根据每人的工号分配一张非接触式IC卡,按照各人的工作岗位设置相应的权限,在医院的各个门禁、食堂管理、停车等系统中刷卡确认身份。
2.4RFID技术在婴儿身上佩戴RFID智能电子标签,通过婴儿防盗系统对婴儿所在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一旦有婴儿被移动到某一房间或区域,立即被房间或区域内的RFID读卡器识别,对腕带被切断或企图盗窃婴儿的行为及时报警,并自动启动门禁系统,确保婴儿安全[3]。
3应用自动识别技术实现医疗管理的全程控制
自动识别技术在我国医疗行业的广泛应用,也只是近几年的事。目前,大部分医院主要把自动识别技术应用于检验标本的识别,以及病人身份的识别。把自动识别技术与医院信息系统整合,在病人的整个医疗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节点进行“过程”控制,这方面的报道还较少见。我院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应用自动识别技术在医疗全过程中进行系统的核对、确认和记录,实现了管理模式从“末端管理”到“过程管理”的转变。
3.1门诊诊疗过程中的控制门诊病人办理诊疗卡,挂号时挂号人员通过刷诊疗卡确认病人信息;病人到诊室就诊时,医生通过刷诊疗卡的信息进行核对并通过门诊医生站开具电子检查、检验单;病人到检验科检验时,检验技师通过扫描病人的诊疗卡提取医生的检验申请信息,并扫描标本试管上的条形码进行对照,检查科室的医生通过刷诊疗卡提取医生的检查申请信息进行检查。在完成检验后,病人通过自动取报告单终端刷诊疗卡获取检验报告单;病人刷诊疗卡缴费,病人在门诊药房通过刷诊疗卡取药。病人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每个节点都通过刷诊疗卡进行身份的确认,确保了病人的安全。
3.2住院诊治过程中的控制住院病人在住院登记时,根据病人的诊疗卡信息生成病人腕带。医生查房时通过移动终端扫描病人腕带确认病人信息,并开具医嘱。护士核对医嘱并提交给病区药房,药房根据医嘱信息通过静配中心配制输液并在输液袋上贴上条形码标签。自动分包机自动获取医嘱信息按单次剂量进行分包,并在分包袋上打印上条形码。护士执行医嘱时,在床边通过移动终端扫描病人腕带与药袋或输液袋上的条形码进行核对,系统会对不匹配信息进行提醒,提高了护士的效率,并确保了病人的安全。
4应用成效
自动识别技术与无线移动技术的全面应用,包括病人腕带、自动包药机、EDA和静脉输液配制系统等,实现了药品、检验、医嘱处理的闭环控制,保证了在正确的时间给予病人正确的处置,减少了医疗差错,提高了质量与效益。
4.1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医护人员传统的医嘱处理流程繁琐、复杂,从医生开医嘱到最后护士执行医嘱,历经多个环节,如果某一环节出了差错,就会导致医疗事故[4]。而采用自动识别技术,简化了操作流程,并且通过医院HIS系统进行资源共享,各环节环环相扣,不留漏洞,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4.2提高了医疗质量,满意了病人从根本上杜绝了以往执行医嘱的差错,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节约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5]。通过两年多的运行,各个环节的误差率都降低了,减少了错收费和重复收费的概率,受到病人的欢迎,
4.3提高了管理效率,符合了新形势整个医疗过程融入了现代物流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先进思想,切实保证了管理的有效性。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医疗过程的每个节点变得准确、方便和易于控制。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立即追查原因,对最薄弱的环节加强管理监督,使医疗过程的传递更加流畅。我院把自动识别技术全面应用于人(病人、职工)、物(药品、资产、标本),贯穿于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误差率,畅通了医院的信息交流渠道,提高了医院管理的力度,也显著提高了医院运营质量及管理水平。
随着这几年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资产管理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各个高校加强资产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资产在实际工作的作用。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高校信息网络对资产存量、使用情况和动态的实时监控;还可以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同时,借助于强大的网络设施,它可以实现高校内部及上级主管部门各级单位共享、查看数据,达到资产追踪管理的目标;实现财产清查、资产调度、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及资产处置,进一步提高了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在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上建立物联网RFID资产管理系统,从而实现高校资产管理的网络化管理、智能化管理、集约化管理、科学化管理。高校物联网资产管理系统基本操作模式是:采购部门购入资产后,资产管理部门入帐,同时在资产设备实物上粘贴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内写入资产设备的详细信息,每次对资产设备进行管理操作时,读写设备都会自动读取设备电子标签的信息,并将读取到的不可修改的设备信息发送回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资产设备的实时动态管理。RFID技术应用在高校资产管理中所带来的帮助是明显的,它可以减少资产管理员工作的时间,提高资产管理业务的工作效率;方便资产动态化实时管理,减少工作失误;减少任务重复及降低工作负荷;进一步改善资产管理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减少固定资产难以查找事件发生的频率等。
2RFID在资产管理中应用面临的挑战
RFID技术在带来了资产管理革命时,成本问题、技术问题、隐私权问题及失业问题,甚至有专家怀疑RFID是否会成为另一种泡沫?本文整理了近年RFID在我国高校资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为RFID在高校资产管理领域更快、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2.1技术问题
RFID技术虽然从80年代已经开始发展,但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没有被攻克。RFID标签的应用材料会影响天线效能,由于被动式RFID标签卷标是由电子标签天线透过无线电波从手持终端吸收能量与指令,标签的芯片中的数据也是由天线透过无线电波与手持终端沟通,而传递能量与指令的无线电波会受到标签天线所贴附的材料影响,有些材料会吸收无线电波的能量(如水或有传导性水溶液产品)、有些则会反射或折射(如金属性或玻璃产品),也有些材料会与使传递的无线电波频段飘移到不同的频段(如塑料等产品),使手持终端无法辨识。RFID标签识别距离现在还不超过10米,识别还具有方向性。所以这是对RFID技术在资产管理应用中的巨大挑战。RFID标签是否最终会取代条形码?目前并没有明确答案。与条形码相比RFID标签具有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估计全球超过1000个单位已经安装了RFID固定资产标签,用于追踪及管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就如何让RFID标签与现有条形码并存共享、尚无可参考的规范。而条形码技术因高度成熟且应用历史较长,在短期内不太可能为RFID标签所取代。物联网RFID标签和传统的固定资产条形码二者在通讯协议、接口方面、数据交换等方面都没有统一交换的借口,二者整合和信息互通实现的技术难度比较高的,有许多技术问题还需要研究。
2.2RFID系统标准化的问题
FFID标准化才能推动RFID技术在资产管理领域的发展,RFID标签系统的标准化涉及标识编码规范、通讯协议及应用系统接口规范等多个部分,标准化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通信、接口和数据共享等问题。目前高校已引进RFID标签系统的,均采用不同RFID厂商所提供的系统。不同厂家的标签和读写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也将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此,国内高校资产管理界尚未达成统一标准的共识。
2.3安全问题
物联网RFID技术为高校资产管理带来飞跃的变化,但目前物联网RFID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国内还有一套标准的安全技术、数据加密和数据访问权限存在漏洞,黑客可以轻而易举地读取电子标签数据,甚至可以修改、写入电子标签的数据,电子标签数据安全问题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黑客攻击者只要使用相同规格的读取器,并且在RFID标签的可接受范围之内,就能够读取电子卷标内的数据,造成固定资产信息泄漏、修改等安全问题。RFID标签必须加密,增加数据安全性,防止被攻击,这是我们在RFID技术安全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2.4成本问题
RFID资产管理成本主要包括主要设备成本和网络建设成本。网络建设我们主要依靠现有的校园网建设的基础上构建智能化资产管理系统。现在我们首要问题RFID电子标签成本问题,每个资产设备上都需要粘贴一个RFID电子标签,所以RFID电子标签的成本直接关系到RFID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是否能顺利推开发展。RFID芯片及其相关设备因其购置成本相对较高,大部分高校资产管理部门考虑经费,通常会先尝试小范围应用。例如:对于单台价值比较高的设备,便于携带的设备等。成本较高主要有二个原因:首先,不同的设备需要不同的材料的标签、使用环境不同、天线设计需求不同,加之各个学校不同的规范以及不同的信息应用需求等等,往往需要许多系统整合与定制开发,这样就增加了成本。其次,基础建设与系统投资效益问题。RFID系统必须从使用人端开始建构,经过二级单位资产管理员、二级单位负责人、学校资产管理员、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学校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学校分管领导等,如此长的系统应用基础建设也必须同时建构,才会有RFID及时的信息与整体应用效益,但是,学校各个系统(校园办公、校园财务)有差异,如何信息分享,在基础建设不完全的情形下,RFID系统应用仍不明朗。由此可见,目前物联网RFID技术在满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际需要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物联网技术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确实是资产管理领域的一次巨大的变革,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一步。RFID技术高校资产管理系统是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发展的趋势,在不久的将来RFID资产管理系统必将成为高校资产管理的主流。
3物联网RDID技术在资产管理中应用建议
3.1技术问题的建议
改善现有RFID技术,可以导入RFID系统之前应先进行目标环境分析,对粘贴标签的目标分析,包括尺寸与读取方式、角度,以及开发合理的标签及接收天线;避免有读取死角;避免重复读取同一目标,设计具有过滤功能的读取设备或是目标设备,设计被读取的沉睡机制。在RFID系统中考虑设计防碰撞技术(Anti-collision)或是二进制搜寻技术(Binarysearch)。如何把RFID技术与条码结合起来,这个题目很复杂,我们高校应该利用以条码信息为基础的信息平台,建立RFID标签信息库,开发能同时识别条码和RFID信息的识读器,我们要积极探索条码和RFID信息兼容的应用环境,共用一个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这可能会成为今后几年RFID资产管理领域应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3.2统一标准建议
由于各个高校标准仍未整合,加上高校之间管理也不一致,开发多频段RFID芯片产品,以适应各个高校需求的差异;读取器中可设计弹性的硬件架构使利用软件调整参数达到适应各个高校不同的频率与功率。其次由国内标准化组织制定RFID技术的编码标准、接口标准、测试标准、应用标准等等。RFID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点,我国目前已经启动以ISO/IEC标准来研究RFID标准。我们制定RFID标准,坚持“以应用促标准,以标准带应用”的原则,适时出台适用通用的标准频率,以给我们高校一个快速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美国和日本已经建立自己的RFID标准,我们可以参照他们制定的过程和标准,制定我国的RFID标准。3.3安全问题的建议目前,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加强RFID安全,控制风险。
3.3.1电子标签的彻底销毁。我们设计的电子标签可以接受销毁指令,当系统管理员发现电子标签异常时,我们通过终端可以向RFID标签发出销毁命令,当RFID标签收到销毁命令后,标签会将自己销毁变为失效标签,这样就保护了标签内的数据不被读取,通过这种自毁的方式来保护数据的安全。但是一旦标签自动销毁后就不能再使用,要重新更换新的电子标签。
3.3.2RFID标签休眠。与销毁电子卷标的道理相同,我们可以开发一种暂时关闭的电子化标签。当系统管理员发现异常时,通过终端设备发出指令,当RFID标签收到指令后,马上进入暂时关闭状态即待机状态,这时任何读取设备都无法读取标签内的信息,我们通过这种方式保护了标签的信息安全。当确认坏境安全后,我们通过系统终端发出唤醒的命令,这时RFID标签又可以恢复正常状态,读取设备可以读取标签的信息。
3.3.3通过加密码方式。我们通过加密的方式来控制卷标的存取,我们在电子标签中写入一定频率的固定密码或滚动密码,读取终端设备在读取电子标签时必须发出相同频率的密码,电子卷标收到密码后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就会响应读取器,让读取设备读取信息。由于黑客的水平不断提高,加密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3.4金属屏蔽法。将RFID标签用贵金属网罩或金属箔片包裹起来,这样可以屏蔽标签发出的无线信号。这时任何读取器由于收不到通讯信号而无法读取设备的信息。
3.3.5干扰信号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设备发出干扰信号来干扰读取设备读取设备的信息,由于读取设备收到干扰信号而无法正常读取设标签的信息。这样虽然保护电子标签的信息,但可能干扰其他正常通讯和信息读取。
3.3.6特殊保护标签。我们可以通过制作特殊的标签,这种标签有自我保护功能。电子化标签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假信息,阻止指定读取器以外的读取器读取受保护的标签,但这种标签由于成本太高很难被用户接受。件,则围捕工作全部结束,如果RFID标签成本包括标签芯片的成本、标签天线的成本、标签封装以及标签印刷的成本。在满足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努力降低芯片面积是降低芯片成本的关键,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优化芯片的设计很重要。在标签天线的制造方面,可以采用网印导电油墨印刷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天线的成本。增加电子标签的生产量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开发多频段的芯片设计技术与在可擦写的芯片中设计写保护功能,或是在芯片中设计适用的数字指令,使得电子标签具有通用性和统一性,这样就可以形成市场规模,可促进成本降低。
3.5示范系统应用的建议
由于RFID系统建构受到RFID技术本身的限制,目前尚无通用型随插随用的通用RFID系统。因此,我们要发挥RFID系统长距离、可擦写技术优势,选择基础较好的学校推动资产管理物联网系统的建设,示范建设中先从易于粘贴电子标签的设备开始,再逐步扩大应用领域与实施范畴,不断提高RFID应用系统在固定资产中的应用。
4结论
[关键词]医院 固定资产 管理 思考
新形势下,随着政府财政、卫生等各部门相关制度、政策、办法的进一步完善,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规范医院固定资产操作流程,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核算,优化资产配置,提高固定资产运营效率,准确掌握固定资产使用状况,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
一、确立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架构
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各相关部门之间分工不够明确,实物管理职位缺位,因此,医院应明确固定资产实行的三维管理组织架构,即由财务部门、实物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组成的覆盖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实物管理、资源管理的全方位、立体管理格局。
1.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综合管理及价值管理,负责账务核算,确保账卡相符。
2.实物管理部门:主要由总务科、设备科、办公室、信息科、科教科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调配、验收、维修及跟踪资产变动情况。
3.资产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保管和更新固定资产变更信息。
二、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岗位职责
1.财务部门设立“固定资产会计岗位”,由财务科指定专人负责固定资产账务核算和卡片价值信息的更新,定期与实物管理部门核对固定资产变动信息,确保账卡相符。
2.实物管理部门设立“固定资产管理员岗位”,由总务科、设备科、办公室、信息科、科教科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全程跟踪固定资产的变动,及时更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及相关信息。
3.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设立“固定资产保管员岗位”,由各行政职能科室科主任及病区护士长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保管,并负责更新本部门固定资产变更信息的记录和上报。
三、实行固定资产分类归口管理
1.房屋、建筑物及其各种附属设施,机电设备、锅炉、水暖、电器、家具、被服及有关设备等,归总务科管理。
2.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电子仪器、电脑、录像设备及有关医疗、教学、科研、专用设备等归器械设备科管理。
3.图书杂志及重要文献资料,归科教科管理。
4.各种车辆,归办公室管理。
四、强化固定资产流程管理办法
(一)固定资产购置
1.使用部门根据业务开展的实际需要向对应的实物管理部门(总务科、设备科、办公室、信息科、科教科)提出采购申请。
2.实物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可行性调查和论证,形成可行性报告提交院长办公会。
3.院长办公会根据职代会通过的年度预算、购置计划及可行性报告进行审批,形成采购计划。
4.财务部门根据采购申请和采购计划筹措资金,并根据政府相关采购制度和规定协助实物管理部门进行采购,并按规定上报卫生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
5.院审计科进行采购过程的跟踪审计。
6.院纪检科进行廉政执行情况的监督。
7.实物管理部门进行采购、验收、办理入出库手续。
8.使用部门按规定办理领用手续。
9.财务部门根据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相关手续资料进行资金结算和账务核算,并登记固定资产卡片信息。
10.信息科根据资产相关信息制作标签,实行条形码管理。
(二)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1.使用部门领用后根据相关操作规定进行使用,资产保管员协助财务、信息科做好标签、条形码管理手续。
2.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对所管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维修,并与财务、信息科做好维修记录的登记。
3.固定资产发生院内间调拨的,由实物管理部门根据各科室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拨,并办理好相关调拨手续。使用部门资产保管员做好调拨记录,财务科、信息科对调拨资产的标签进行更新和维护。
4.财务科组织实物管理部门、审计科等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盘点清理,并向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报告盘点情况。
(三)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
1.使用部门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向实物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
2.实物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对该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使用现状及是否达到报废标准等进行评估,提请相关负责人审批(或院长办公会讨论),形成报废处置意见上报财务科。
3.财务科根据相关资产报废处置的管理制度及规定,向卫生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上报报废处置申请,卫生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现场评估,出具报废处置审批意见。
4.实物管理部门根据审批意见对报废资产进行处置。
关键词:条码 固定资产 医院
一、研究背景
我国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大部分应用人工管理等落后的方式,因而存在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固定资产利用率低、折旧不合理、产权不清晰等问题。目前,条码技术应用条码的信息承载介质功能,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仓储管理中,将仓储产品、设备的信息通过条码识别到信息系统,从而对难以人工管理的仓储物品进行自由、动态的管理。针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很多医院将固定资产的购入、使用、管理、维修等进行全方位信息化跟踪,用信息管理代替了人工管理,极大地增加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提高了资产利用率,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也解决了固定资产监管问题,帮助医院形成了相互监督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将医院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和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等三方面进行了信息化整合,对于克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产权问题、核算问题、管理低效率等问题,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医院将条码信息技术应用于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并有了明显的效果。本文基于条码管理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对我国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进一步应用条码技术提高管理效率方面进行探讨。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账务管理不清晰
目前看来,医院的固定资产主要供临床科室、医疗技术科室、行政职能、后勤保障等科室使用,根据其不同的工作职责使用着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因而他们是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者和拥有者,自己往往也设立了本科室的备查台账。而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主要是由财务科和资产管理科进行总账和三级明细账的登记和管理。这样很容易导致账务管理与实物管理之间的不衔接,有时候固定资产实物应工作需要调整到别科了,但因原使用科室没及时上报给医院资产管理科从而导致三级明细账没做任何账务处理。因此账务处理的严谨性与固定资产实物使用的即时性导致科室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现象时有发生。设备使用的流动性强而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必然影响固定资产账目明细管理的清晰度。
(二)人工管理流程效率低下
账务管理不清晰的背后是管理流程的不科学。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包括可行性调研、购入、验收、出入库、入账、折旧、维修、和报废等,每一个流程对应着不同的环节。在实际依靠人工进行管理的传统管理方式下,往往在设备资产购买后,使用科室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之间的确认就存在问题。加上种类项目繁多,更是考虑到固定资产设备的存放地点分布于各个科室,进行固定资产的统计管理时,人工管理难免出现纰漏,复杂繁琐的管理流程致使管理效率较为低下。
(三)固定资产盘点及调用效率低
固定资产管理中效率低下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对固定资产盘点和调用的管理,依靠人工效率低下也容易出现错误。固定资产的管理,由于其种类多、设计金额大、应用分布广的特点,需要经过定期的盘点来实现固定资产的账账、账物和账卡相符。传统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依靠人工进行盘点,手工记录设备的使用现状,因而无法保证所有记录的统一性和客观性,对折旧、磨损等的判断会出现较大偏差,所以盘点周期长,效果也不够理想。
三、条码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一)条码系统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解决账务管理问题
条码管理是在固定资产引入时就贴上条码,再对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价值、入账时间等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将每一个设备的具体信息存入条码。然后在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科室等管理环节上分别都安装统一的条码管理识别系统,其中资产管理部门可设置不同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查询权限。以后不管该设备因工作需要转移到什么地方,都方便进行设备的追溯,即时的进行账务核算和管理,从而解决了人工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账务不清问题。
(二)条码系统通过对固定资产的全程跟踪,解决人工管理混乱问题
应用条码系统,固定资产的整个过程的具体情况等信息都会在其条码中被记录下来,并可随时生成关于固定资产的报表或数据,从而对固定资产的流向、使用、磨损、折旧等进行动态全过程的跟踪,而且条码系统可对所有固定资产按照其状态进行分类,大大提高了管理和使用效率。
(三)条码系统通过手持设备进行盘点,提高盘点效率
条码系统提供的手持设备,可实现对任何固定资产的随时查询。因而,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只需要在系统中首先进行设备的自查,而后应用手持终端扫描条形码对设备的状态进行确认,通过复核后,便可实现对资产的财务状况、使用情况、盘盈盘亏的清查,错误率大大降低,极大的提高了盘点效率。
四、条码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条码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管理流程等方面实施系统化管理,从此,医院的资产管理工作可建立在全面、可靠、高效的信息化系统之上,依据信息技术提供信息和数据进行决策的制定,实现管理的高效率、高水平、高准确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 会计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有着特殊的作用和要求,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有机结合,可以迅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效率,促进其内部管理模式调整,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概述入手,分析固定资产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主要是指以行政事业单位以其管理活动为基础,针对行政单位日常运行过程中的资产核算活动、资产运营和资产管理关系进行的综合管理行为,通过固定资产管理帮助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固定资产审计、资产管理分配、资产流转关系沟通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位固定资产管理主要涉及资产的审计、核算、日常维护、资产运营、市场流通和资产增值等具体环节,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项目进行详细的核算和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其管理的核心因素主要是与固定资产的数量、管理时间、资产性质以及保管条件等方面有关,主要的管理费用包括资产储存的设施费用、成本费用、人工费用、折旧费用以及可能产生的税费和保险费用等等;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重点较为模糊
行政单位往往着眼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审计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的价格控制,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成本的其他要素并不关心,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模式也比较落后。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期管理计划、流通时期、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等缺乏具体的管理措施。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比较落后
在进行资金核算以及综合研究单位长期管理目标、资产管理决策分析以及资产成本利润核算时,仅仅关注行政单位内部的发展和成本节约等短期问题,对于长远的固定资产管理战略缺乏明确的考察和研究。
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而言,需要实现对固定资产的东塔化管理。在购进固定资产时,需要对其基本信息进行编号设定,利用条形码、信息跟踪系统等进行存档编号,保留固定资产的原价值、价格、购进时间、基本类型等信息,通过编号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管理环节进行跟踪管理,并且明确的体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系统内,与刺痛格式,同时在报废环节,固定资产处置的残值收入应当与固定资产编码对应。
(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会计管理审计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应当建立严格的会计审计体系,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全程的跟踪管理,通过条形码、政府信息平台等信息化管理手段,跟踪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实现资产管理中的账、卡、物相符合,避免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和虚增虚报问题。通过会计管理手段,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审计审核,为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真实的管理数据和管理依据。
(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监督系统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其固定资产管理额种类众多、管理体系复杂,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日常监督和管理规范都有较高要求。同时,利用政府信息平台了解市场的固定资产信息,在适当的时候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流通,控制固定资产管理的综合成本。借助政府管理平台进行及时的整合和流转,有效地降低不必要的管理开支,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总体成本。
(四)加强固定资产维护管理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在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资产的维护和综合运作,在固定资产管理的环节,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做好资产管理的审计控制体系,对固定资产的审计、维护以及资产的产期运行等都要详细进行规划和记录,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体系,通过人员管理和日常监督管理,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日常管理计划和资产维护情况。
(五)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运作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要充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利用政府采购平台进行资产总和运行,要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战略目标,在政府采购平台上进行安全高效的资产运行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可以利用政府采购平台,对固定资产可以进行整合和配置、企业和相关的机构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初步的投资审核,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市场投资活动的参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也使得自身可以获得市场投资的收益成果。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政事业单位有效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关键途径。我们要追求固定资产管理过程的效益最大化,就要不断降低固定资产管理的成本,以最小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管理效益。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关键是要革新固定资产管理的观念,采用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努力追求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最终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武蓉.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绩效[D].兰州大学,2012
[2]贾海,李万茂,王宝滨,许春伟.谈思路 找出路――现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纵横谈[J].中国统计,2013
[3]施永娟.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
【关键词】财经管理;物资管理;成本核算
企业科级成本核算系统正式启用多年了,许多企业仍不能全面正常运行。现实背景是:HIS系统仅局限于专项业务,而军财系统仅局限于财务业务,必然造成:
一是,基本数据“抓不到、抓不准”。
二是,清仓盘库“查不完、查不准”。
三是,核算结果“出不来,出不全”。
四是,业务流程“走不通,走不了”。
一、固定资产账务管理系统
(一)固定资产系统操作流程:
1.固定资产增加工作流程
(1)一般设备增加
①各科室、部门在固定资产系统“固定资产增加”窗口填制固定资产增加报告单并打印,由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②签字确认过的固定资产增加申请单报物供中心,由物供中心统一报采购中心审核汇总,经财经管理处审核后,报院领导审批。
③院领导审批后,由采购中心采购。
④货到后由物供中心在固定资产系统中做入库、出库的账务处理并进行拍照、粘贴二维条形码,通知申请部门领取。
(2)计算机网络设备增加
①各科室、部门在固定资产系统“固定资产增加”窗口填制固定资产增加报告单并打印,由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②签字确认的固定资产增加报告单交信息科,由信息科审核签字后送采购中心审核汇总,经财经管理处审核后,报院领导审批。
③院领导批准后,由采购中心采购。
④货到后由物供中心在固定资产系统中做入库、出库的账务处理并进行拍照、粘贴二维条形码,通知申请部门领取。
2.固定资产减少工作流程
(1)科室、部门固定资产减少(报废、转让),需在固定资产系统资产减少申请窗口,按要求填制固定资产信息,填好后打印,由科室、部门负责人签字。
(2)签字后报资产分管部门(医疗设备报医学工程科、一般设备报物供中心、计算机网络设备报信息科)鉴定。
(3)分管部门按审批权限(2仟元以内由分管院领导审批;2仟至2万元由院主官领导审批;2万至5万元由院办公会审批;5万元以上由院党委常委会审批)。
3.固定资产转移工作流程
(1)科室、部门固定资产所属部门发生变化时,如:科室分家、合并、搬家或科室、部门之间调剂,固定资产所属部门应将变动的固定资产的转出部门、转入部门、资产编码、名称、规格型号、单价、数量、金额及购入时间列表填写清楚,报资产分管部门(医疗设备报医学工程科、一般设备报物供中心、计算机网络设备报信息科)核准。
(2)资产分管部门核准后报财经管理处进行固定资产转移处理。
4.固定资产处置的工作流程
(1)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由各资产分管部门在固定资产系统资产减少窗口固定资产处置界面下填制“国有资产处置申请审批单”打印并签字确认。
(2)确认后报院领导审批,院领导批准后由各资产分管部门处置,处置后款项交财经管理处,财经管理处开具收款收据于各资产分管部门。
(二)固定资产账务管理
1.固定资产入库挂账操作流程
(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输机人员(物供中心、医学工程科)必须及时将收到的固定资产送货单及发票信息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产生固定资产入库单并打印。
(2)固定资产输机人员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必须将上月打印出的入库单及发票交物供中心及医学工程科会计进行入库挂账处理。
(3)物供中心会计进入固定资产帐务系统提取上月入库单,对照打印出的入库单及发票,仔细核对固定资产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入库挂账处理并打印出挂帐入库单。
(4)财务会计进入财务记账系统提取上月固定资产入库挂账信息,与审签后的挂账凭证进行核对,无误后将信息转记入财务系统会计账中。
2.固定资产付款操作流程
1.每月物供中心及医学工程科会计根据付款计划,将已入库挂账拟进行付款的固定资产进行报销准备。
2.物供中心及医学工程科会计进入固定资产账务系统模块提取已入库挂账信息,根据报销单据进行仔细核对,无误后进行固定资产报销结算处理并打印出固定资产报销记账凭证。
3.物供中心及医学工程科会计于4个工作日内将粘贴好的报销凭证传至财经管理处审签。
4.财务会计进入财务记账系统提取固定资产报销结算信息,与审签后的报销凭证进行核对,无误后将信息转记入财务系统会计账中。
(三)物资供应中心工作制度
1.物资挂账流程
(1)供应商根据企业需要将物资送达物资库房,并将物资送货单、物资检验合格证、发票等相关材料交物资库房保管人员进行验收入库。
(2)物资库房保管人员对照物资送货单、物资检验合格证、发票等相关信息,对送达的物资进行检查、验收,并登记存档,完成物资的验收入库。
(3)物资库房信息录入人员根据当日收到的物资送货单、发票,将物资按类别分别录入物资管理系统中,完成各类物资的信息录入工作,生成物资入库单并打印。
(4)物资信息录入人员每月第二个工作日(节假日顺延)必须将上月打印出的入库单及发票交物资会计进行物资入库挂账处理。
(5)物资会计进入财务账务处理系统中,提取上月物资入库信息,对照打印出的入库单及发票,仔细核对物资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物资入库挂账处理并打印入库挂账凭证。
(6)物资会计于5个工作日内将粘贴好的入库挂账凭证传至物资供应科进行审核。
(7)物资会计将物资供应科审核后的入库挂账凭证报财经管理处领导审签。
(8)财务科会计将审核后的入库挂账凭证进行挂账转记账处理。
(9)财务会计进入记账系统提取物资挂账信息,与审核后送达的挂账凭证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将挂账信息转记入企业会计核算系统中,完成物资的入库挂账工作。
2.物资付款流程
(1)每月5日前,物资会计根据物资挂账情况、使用情况,结合企业物资付款制度及规定,编制物资付款计划。在财务账务系统中选取已完成入库挂账,拟进行付款的物资信息,按月份编制付款计划,并打印付款计划单。
(2)物资会计通过系统将计划提交至财务科,财务科按照系统设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核。
(3)财务科将审核后的付款计划报财经管理处领导、院领导审签后,报院办公会研究审批。
(4)物资付款前,由物资会计进入财务账务系统中,提取已审核通过的物资付款计划信息,对照结账报销单据认真核对,无误后进行物资付款账务处理,打印并生成物资付款凭证。
(5)物资会计于5个工作日内将粘贴好的付款凭证传至财务科进行审核。
(6)财务科根据付款计划,将审核后的付款凭证报财经管理处领导和院领导审批,再将付款凭证转至财务会计进行转记账处理。
(7)财务会计进入记账系统提取物资付款信息,与审签后送达的付款凭证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将付款信息转记入企业会计核算系统中,完成物资的付款工作。
二、总述
院级核算功能特点:
(1)构建桥梁,规范管理。
(2)解决问题,严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