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疾病专科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护理纠纷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52-02
1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
1.1 未能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患者应该享有生命权、知情同意权、保密权、自、隐私权。住院的精神病患者是有损害行为倾向的高危人群,护士往往认为跟患者说不清楚,在入院时有时未能将病情、治疗风险、疾病预后等详细告知家属;加上精神病患者大多长期反复发病,很多家属将病人视为包袱,对告知内容不以为意,导致告知不全或达不到效果,一旦发生意外则不能理解或否认已告知,而发生纠纷。
1.2 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精神病患者因为诊断、治疗、护理的需要,把一些个人隐私如有关婚姻、恋爱以及性生活的内容告诉医护人员,而护士却在不适宜的场合谈论,根本未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和保密权。护士一旦泄露患者的隐私,可能使一些痊愈的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伤害而产生纠纷。
1.3 专科护理知识不足 护士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缺乏整体护理知识,精神科护理专科护理知识不足,识别精神症状和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缺乏、不知如何针对病情实施心理护理。在与患者接触时,不尊重患者,言语粗暴,态度生硬、甚至任意侮辱病人而导致患者及家属不满,引起纠纷。
1.4 护理记录不规范、不完整 由于护士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专科护理表格设计不够完善、以及护理人员的专科记录水平不够等原因,对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病情变化、处理经过、结果等记录不全,或者同医生的病程记录雷同,未能充分体现护理过程,另外有的只着重对精神症状的记录,而忽视躯体疾病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记录而导致医患纠纷。
1.5 精神卫生工作的问题 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观念上的滞后也是引起纠纷的原因。患者的监护人对监护责任的认识缺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住院精神病人因自伤、自杀等引起的问题,86%的精神病人家属认为医院应该负全部责任。[2]
2 对 策
2.1 认真履行告知义务,避免纠纷发生 在患者入院时医务人员即将患者的现状、诊断、治疗、用药、药物的副作用、所患疾病的转归、预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意外等如实、反复地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征求其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在进行特殊治疗或参与科研、教学,对患者进行录音、录像以及病情不允许出院而家属强行坚持出院等情况,都应该在病历上让家属或患者签字,以便发生纠纷时有据可查。
2.2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各种形式,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精神卫生法》及《刑法》,领会《精神卫生法》、《刑法》中涉及精神卫生的有关条款,依法行医,在工作中自觉履行法律责任,维护护患双方权益,尽可能地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另外,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隐私;掌握危重病人抢救技术,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2.3 完善医院设施及医疗护理规章制度,杜绝安全隐患
2.3.1 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精神病房的设施应符合要求,医院承担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推定原则。意外发生后,医院应当有证据能证明其没有过错,医院应当使人们相信,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方面,只有医院已经付出了合理的注意,并采取了必要的防备措施,证明意外的发生是医院所不能防止的,才有可能减免责任。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电子设备的普及,医院广泛应用电子眼,电子巡视设施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既能监督强化护理人员自觉履行护理规范,保持良好的岗位状态,按时巡视病人;又能在意外事件发生时提供保护性证据,使护理规范正真落到实处,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2.3.2 加强患者管理制度 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不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出更加具体、严格可行的医院规章制度。实践证明严格的管理会有相应的回报[3]。如制定了精神病人外出请假协议,告知家属带病人外出的条件(为直系亲属、经医生允许)、注意事项、所应承担的责任等。
2.3.3 严守护理操作规程 在既往的多数涉及精神病人的医患纠纷中,不论情况如何,医方总会败诉,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医院无过错情况缺乏有效判定标准[2]。因此,精神病院按照法律法规、遵守各项诊疗护理操作规程,提供给病人准确无误的医疗服务是无过错的前提。精神科的许多医疗护理常规是特有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医护人员并未完全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引起。因而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是十分必要的。
2.4 设计完善的专科记录表格,规范护理记录 学习有关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提高护士对护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护理工作是否尽职尽责,除病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效果外,在记录上反映出来的就是护理观察是否及时、准确、护理措施具体落实是否到位。因此,应根据专科特点,设计出方便、实用的护理记录表格。以护理观察和具体的护理活动作为重点,及时、准确、真实、详尽地做好护理文书的记录。
2.5 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 长期以来,当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意外后,出于同情病人,将一切责任都归于医院[4]。因此,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宣教:如印发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资料;定期给患者和家属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定期下社区给患者及家属一些专业防病控病知识指导。利用有关新闻媒体(报纸、电视等)进行科学的宣传和正确的报导。
当前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强化,精神科更是高风险病区,护士要学法、懂法,在护理行为中守法。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强化护理安全意识,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沈均,陶荣芬.从7起精神医患案例浅析相关法规问题.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1):57.
[2] 罗小年.关于住院精神病人损害事件责任讨论的几个问题.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28(3):223.
1.精神科发生护理风险的因素
1.1病人因素 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影响,如严重抑郁、被害幻想、幻觉、应激事件导致了许多不可预见的及突然的风险事件发生。不承认有病拒绝住院,认为被迫害、限制等,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影响,认知判断能力下降,对环境的危险性没有正确的认知,具有强烈的求死念头和逃跑念头,使得精神科护理风险性有所增大。
1.2环境因素 精神科住院环境与是否发生护理风险关系很大,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门窗的牢固性不够,有棱角有突出的窗台,暴露在外的各种管道、电线、可移动的凳子、易碎的物品、刀剪绳子、化学制剂、药物等。
1.3人员因素 (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对护理行为中的哪些情况可能导致风险和纠纷认识不够和重视不足等。(2)对危险的认识和评估不准确:如忽略或未及时发现精神病人潜在的一些危险的情绪或精神症状,没有把握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如不清楚重点关注病人、重点环节,观察的关键点和技巧、方法不够等。(3)对环境中的危险和病人的危险性敏感不够,对病人危险行为未重视。
1.4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2.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教育,思想上高度重视 由护士长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行业规范、专科护理常规制度以及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学习,使全体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护理安全工作。针对我们服务人群的特殊性,在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服务,促使广大护理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意识,提高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
2.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制订出专科护理常规制度、安全管理常规制度及相关应急预案等,使各项常规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2.3常规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建立健全常规制度的基础上,狠抓制度落实,从每个班次、每个岗位、每个工作环节着手,使得各项工作达到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坚决杜绝有章不循现象。由于精神科病人的特殊性,作为精神科护士必须熟悉病人,在护理操作中尤应严格遵守三查八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2.4做好病人的安全管理 (1)加强安全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问题。(2)根据病人病情和危险性确定病人开放程度和活动范围。(3)病人外出活动和检查应做登记。(4)病人新入、外出返回应做好安全检查,防止危险物品带入。(5)住院期间严防病人在办公区获取危险物品或药物等。(6)向病人进行安全宣传,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等,避免危险物品带入。
2.5环境安全管理[2-3] 加强对环境安全的管理,确保一切环境设施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如要求病区所有门窗必须牢固,不能让病人翻出;办公区及治疗室、药柜等的门有专用门锁。
2.6加强物品管理 (1)办公区因工作需要使用的刀、剪、针线、体温计、约束带等物品必须定点、定量存放,使用后及时归还,每班有交接。(2)病人使用剪刀、针线时,必须在护士监督下使用。(3)制定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
2.7家属管理 (1)做好家属的安全宣传工作,告知家属在探视病人时不应带入危险物品。在接触病人时,避免有刺激病人的语言和行为,以避免病人受刺激有情绪冲动和危险行为。 (2)对留陪家属,应做好有关病人危险行为的观察指导,使家属能够理解一些病人的情况,协助观察和发现病人的一些危险行为。
1影响精神科护理质量的因素
1. 1 专科护理知识教育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针对精神障碍这一特殊群体,是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多重因素去研究的。在校生对精神病护理领域内容认识不深刻,未形成一个系统化服务理念,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一般性护理有一定困难性,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
1. 2 社会因素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举证责任的倒置以及《精神卫生法》草案的颁布,加之整个社会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当发生医疗纠纷时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个人利益,对护理工作来说是一大挑战; 社会压力增加,患精神疾病的人呈逐年上升趋势; 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床护比明显不足,致护理工作量增加,使护理质量下降。
1. 3 管理模式引发的负面因素
目前,国内精神病房多为封闭式的管理模式,虽对控制病情、减少意外事件起到积极作用,大多数患者对这种病房模式不满意,易影响自尊心而诱发抑郁情绪,甚至发生意外而引发医疗纠纷。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前期否认患有疾病而不配合治疗,产生厌恶、敌对情绪。
1. 4 护士因素
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呈年轻化趋势,多为聘用制,进入临床工作后缺乏护理经验,积极性不高,服务意识淡薄,认为患者无躯体疾病,对患者态度冷硬,对合理正当的要求置之不理。如使用保护具约束患者要求饮水、进行大小便时,护理人员担心解除约束后患者冲动、伤人,不能及时给予满足而造成患者身心不适等,易使护理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率上升。
1. 5 护理记录
自取消一般护理记录以来,精神障碍患者伴有躯体疾病相对较少,护理记录量大大减少。当患者发生病情变化,虽进行了相应处理,但护士由于工作繁忙或认为记录与否无所谓,忽略了精神科护理记录的重要性;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或记录质量不高,往往漏记、少记或缺乏真实性。精神病患者多无家属陪护,一旦患者发生意外,易引发医疗纠纷。
1. 6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即关心、爱护、尊重人。大多数精神患者自知力缺乏,由家属哄骗住院,由于入院后面对陌生的工作人员及环境,往往感到茫然、无助。患者希望得到工作人员的关心与重视,而精神病特殊性会使护理人员很少与患者交流,缺乏人文关怀,忽略患者感受。
2防范措施
2. 1 加强岗前培训
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与护士素质、精神面貌、专业水平、专业技能和医德医风有直接关系,因此对护士进行培训与带教是获取良好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医院对新招聘护理人员进行专科岗前培训,着重讲解精神疾病患者特殊性,沟通交流技巧等。此外加强带教老师的业务能力训练及评估,护理部多开展科研理论及学术交流的机会,促使其掌握最新的护理基础理论、操作技能。采取一对一带教方式,实行奖惩制度,培养新进人员敏锐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2 实施循证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
随着护理工作模式的逐步发展,循证护理模式在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精神科护理人员应转变传统护理服务理念,使用循证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构建健康交流平台,创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
首先加强知识学习,运用循证护理理念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过程,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在循证护理指引下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士从“要我做”转为“我要做”,质量控制从注重终末质量转变为注重环节质量。
2. 3 健全护理规章制度 由于精神疾病特殊性,护理安全是精神科病房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病区安全管理制度、巡视制度、交接班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等。如使用保护具约束患者,要定时查看约束情况,防止约束过紧、时间过长致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皮肤破损、神经麻痹。建立保护约束、巡视记录登记本,改变以往护士 15 min 巡视为不定时巡视,便于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护理部可根据情况安排护士长轮流值班,实行夜间查房并定期考核,护士长建立科内护理质量检查登记本,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将问题反馈给责任护士并拟定整改措施。
2. 4 加强护士法制知识教育
精神科工作较特殊,护理行为涉及的法律问题广泛,因护理工作不当而发生的赔偿问题,也将会责任到人,所以精神科护士要学法、守法、懂法。医院定期对护士进行法制教育,使其熟悉相关法律知识,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在保障精神病患者的权利时,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了维护。
2. 5 加强护患沟通
精神科护士应掌握与患者沟通、交流技巧。首先掌握患者基本病情,多关心、体贴患者。鼓励患者表达出内心想法,适当的满足患者合理需要; 避免与患者直接争论或指责患者。沟通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减少负性情绪,减少冲动、逃跑行为发生。保证护士每天至少和患者交流一次,把与患者沟通作为护理质量考核内容。
2. 6 尊重患者权利
精神科病房别注重人文关怀,要以平等心态接待刚入院患者,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注意维护患者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帮助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患者维护个人形象。对于有吸烟依赖的男性患者,可适当放宽对吸烟的控制。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提供丰富的工娱疗活动,特别是进行心理康复治疗,以减轻心理负担,将人性化服务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同时利用探视时间多与家属沟通,使其认识病房管理
及治疗特殊性,避免封闭式管理带来的矛盾,提高护理质量。
对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导致告知不全或达不到效果,发生意外时以患者不能理解或已告知来推卸责任,从而引发纠纷[5]。人力资源缺乏增加了潜在的护理风险由于经济利益驱动,目前精神科尚未落实标准床护比,造成人力资源紧张,特别是八小时以外及节假日,当班护士更少,只能忙于具体的操作而放松了对重点患者的看护,增加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条件的限制、经费的不足、设施不完善,不符合精神科建构要求,不能应付有强烈外逃患者的毁物行为,精神病院患者外逃现象一直存在;拥挤嘈杂的环境导致患者发生冲突而互伤;医疗设施陈旧,患者出现躯体病变或意外,就地抢救工作不能迅速展开;走廊地滑,容易摔倒等[6]。
2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2.1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科护理技能
重点抓新护士上岗前及试用期的培训与考核,重视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丰富精神科专业知识,如患者的症状表现,病情的动态变化,重点患者的病情观察等。精神科护理工作强调预见性,要准确、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言行,判断有可能发生消极、冲动行为的信号,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对意外事件的预见及处理能力。
2.2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抓落实
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经常检查落实情况,确保各项工作制度落到实处,不可随意简化护理操作流程。查对制度、巡视制度、交接班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是维持正常工作秩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和防范纠纷的重要保障。对新护士、责任心不强、专业技术素质差的护士要反复强化遵章守法的意识。
2.3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训,转变护理理念
强化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人文素质培训,增强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热爱,培养敬业、奉献精神,养成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护理精神病患者的过程中,尊重患者,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用生、冷、硬、顶、推对待患者。爱护患者的生命,关心患者的生活,尊重患者的愿望,树立全心全意为精神病患者服务的思想[7]。
2.4强化举证意识,从法律角度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与管理
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与要求,并通过讲座、书写竞赛、质量检查等多种形式,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与水平。定期进行文书检查,对出院、死亡、转院的护理记录进行终末评价,树立举证意识。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及时、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做好护理记录,培养护士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保证护理记录具有法律效力的关键。
2.5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在患者入院到出院或死亡的整个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告知,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医疗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以利于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告知制度的建立尊重了患者的权利,也是护士进行自我保护、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措施。
2.6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
根据床护比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同时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源。加强对高风险时段,如夜班、节假日等班次的管理。按护士资历、体力、性格不同进行排班,形成互补。护理任务重时,增加辅助班次,避免因人员少、任务重而增加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8]。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影响因素;现状分析
引言
21世纪中国迅速崛起,在国民生产总值飞速提升的同时却造成了经济水平与人民心理健康水平的严重脱节,凸现出心理疾病迅速侵袭的险况,发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刻不容缓。通过国内外心理咨询现状对比,发现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空间巨大,但却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致使其发展缓慢,部分心理咨询,治疗机构生命短暂。我国心理咨询,治疗机构急需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心理咨询国际国内现状对比
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心理咨询以来,心理咨询与治疗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国外心理咨询的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
(1)从业人员数量与市场需求的对比。1991年国际卫生组织公布,除东欧外的11个发达国家心理咨询师数量为550个/100万人口,除中国外发展中国家心理咨询师数量为191/100万人口,四个东欧国家心理咨询师数量为83个/100万人口,在美国每一千人就有一名心理咨询师,而我国1997年统计数据显示每100万人口中只有2.4个心理工作者[1]
(2)从整体分布上看。国外的心理咨询机构多集中在高校和国家正规专业培训机构。而我国的1010所大学中,心理系只有20多个,其中心理咨询专业几乎为空白。据中科院心理所2008年8月的统计显示,80年代后已开展的相关培训90%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武汉,长沙这六个城市[2],且培训机构专业化程度不够,参加培训者多以非心理学专业的本专科生为主。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心理咨询者遍布全国各地,而我国则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
(3)从学历上看。在一些心理咨询发达国家,对于心理咨询人员有严格的要求。如美国要求心理咨询师必须具有临床心理学博士,哲学博士或教育学博士的学位,在日本心理咨询人员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并获得“临床心理治疗师”资格认定以后才能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而我国心理咨询师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分布不均,甚至还有一部分非心理学人士。在这其中多以本、专科为主。
(4)从兴起历史上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20世纪40年代开始兴起心理咨询,到20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目前已达到繁盛时期。据美国心理学会20世纪80年代初的统计,当时咨询心理学家人数在各个心理学分支中仅次于临床心理学家,排在第二位。而我国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准备心理咨询,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在大陆部分高校施行[3]。
从上述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心理咨询与国外还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说明我国心理咨询发展空间巨大。
2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状况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我国心理问题人数在2―3亿,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上升到疾病总负担的1/4,我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超过2600万,但只有不到10%的人群得到相关医治[2]。
据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精神病协会年会发表的数字显示目前我国有5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据我国卫生部提供的数据,20世纪60年代精神病为2.7%,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上升趋势,到目前为止已达13.47%,总病人数1600万人,精神分裂者600万,并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2]。
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对IT行业2000名员工工作所做的调查也表明。有30%的员工心理压力大,5%的员工问题严重,75%的员工认为他们需要心理帮助[2]。
汶川大地震后,据专家估计,心理受灾人群超过50万,“‘多个北川人挺过了天灾,却选择了自杀,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心理救灾远比物质救灾艰难得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韩布新说” [4]。
由上述数据可知,心理疾病已成为我国的前列⑹郑大力发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刻不容缓。
3 影响我国心理咨询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心理咨询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自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心理咨询以来,却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影响因素。
(1)无适合本土化的方法与工具。如使用的量表大多数从西方引进,差异性受本土文化极大的影响。方法也过于僵化,不够灵活。我国人口众多,文化多样化且深厚。56个民族就有56个大的文化团体,在加之各地区,还存在区域文化,形成了我国的文化现状。给心理咨询加大了难度。
(2)国人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保守思想严重,错误的相信社会舆论,同时不能正面接受这种文化思想。就是在得知自己有了心理障碍后,也是先向亲戚,朋友诉说,如果不行才进入专业机构咨询。严重影响了心理咨询的发展和普及。
(3)国家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国家政策下达很好,可基层却迟迟无法落实,尤其是边远地区,如学校心理工作者,目前许多初高中依然未配备心理专业工作者。而是以政治老师等取而代之。同时我国心理咨询受灾害影响。平时却很少被关注与重视,比如马加爵事件,让大家意识到心理障碍对社会的危害性,才开始强调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重要性.
(4)无正规统一的从业标准。目前社会上的心理工作者有心理学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也有非心理学人士,非心理学人士无专业知识与方法,容易给来访者造成负面影响,专科生和本科生知识太少,社会阅历不够,大多数心理工作者年龄在30岁之下,有的甚至未经历婚姻与家庭生活,又从何给因婚姻或家庭造成的心理障碍者进行咨询与治疗呢。
(5)国家管理制度不健全。因社会的进步,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加大,突现出的心理问题日益显著,使得许多机构看到这一商机,运用社会的需求渔翁得利,如某些电台或报社,杂志社运用电话热线,书信等方式对来访者进行错误咨询,给心理咨询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6)经费匮乏。研究经费不足是长期困扰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原因,仅以辽宁省为例,各个心理学专业的高校整个心理学研究经费(包括各项来源)总计每年不到100万元,平均每人每年不足2.5万元[5]。
(7)人们错误的理解。有些人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催眠,更有人害怕一旦被催眠,会将自己的所有秘密说出,包括银行账号以及密码,或者认为心理咨询就如同算命,在学校里或机关部门把心理咨询当政治教育。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去心理咨询的人多是疯子,是有精神病的人,从而冷落他们,孤立他们。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关心理学的影片过于神话心理学知识,给人们传播一种不良的观念等因素。
4 建议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想使心理咨询迅速发展与普及,我个人觉得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深度挖掘,整理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研究出适合我国本土化的咨询,治疗方法和量表。我国的民族风俗习惯和人民接受的知识文化与西方不同,在研究心理咨询的时候,国外相关心理量表要加以校正,计算出适合我国的常模系数,以便更准确的测量出心理结果。
(2)国家应加强重视程度健全管理制度。对一些不正规的电台和或机构进行整顿。对一些不合常理的影片(如催眠等)实行禁播。加大电视,电台,报纸的正确传播力度。让人们正确面对心理障碍,心理咨询与治疗。
(3)制定严格的从业标准,认真执行考试制度,将不合格的或未拿到相应职业资格的那一部分群体排除到心理学门之外。
(4)扩充经费。加大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投资,培养一批愿意为了心理学发展而奉献的学者。同时加大经费投资,更好的保障已有研究的继续开展。缩小心理咨询与治疗同国外的差距。
(5)加强培训,造就高素质的心理工作者。心理咨询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行业,社会在进步,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心理咨询工作者必须定期不间断地学习,培训,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5 结束语
总之,我国心理咨询发展空间巨大,因心理障碍引发的问题日亦突出,发展心理咨询迫在眉睫,但影响因素众多。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高度重视这一新问题。加快发展我国本土化的心理学各方面知识与技能。做到济与心理素质共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kurt pawlik mark R.Rosenzweing著.国际心理手册.上[M].张后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
[2]杨凤芝,程海礁.浅析心理咨询师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 职业时空, 2009(6):36-38.
[3]杨凤池.咨询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13.
【关键词】 精神科;陪护家属;影响;管理对策
我院精神科的心身病房成立1996年,属于一个半开放式、男女混合式的模式病房,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家属不放心患者入住封闭式病房,要求陪护患者,陪护家属对患者的康复及病区的管理是否有利,本文就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109名有陪护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在有陪护的109例患者中,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占35 %),癔症49例(占50 %),分裂样精神病17例(占16 %),情感性精神障碍12例(占11 %),所有病例均符合CCMD-3-R中相应的诊断标准。病例年龄13~62岁,男性42例,女性67例,均系家属要求陪护。在陪护人员中属亲子女者52例,属于夫妻关系者37例,其他关系者20例。采用临床观察及询问家属等有关情况相符合的方法获取资料。
2 结果
陪护家属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因素见表1。结果显示,陪护家属过早要求出院,擅自解除约束带及私自调整输液速度占重要比例,其他因素对护理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
3 讨论
3.1 精神病人陪护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负面影响
通过109例精神病人陪护家属对护理工作负面影响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3.1.1 陪护家属缺乏精神科疾病的相关知识,过早要求出院,影响治疗效果
由于精神障碍是一类慢性病,疗程长,一个疗程大约需要3个月时间,患者病情稍有好转,陪护家属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工作的关系、经济方面的原因等,提前要求出院,此时患者病情并不稳定,出院后病情容易复发,影响了治疗效果及医患间的融洽关系。 表1 109例陪护家属对护理工作负面影响分析影响因素例百分比(略)
3.1.2 陪护的袒护和过分包容对住院初期患者实施治疗护理工作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遵医行为与主动性差,否认自己有病,或在病态思维支配下,很难对周围的事情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1]。入院初期往往对工作人员持有反感、敌对的态度,抵触情绪很大,有的甚至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自伤、外走等过激行为,临床上只能采取强制性治疗措施,陪护家属大多不理解,或难以接受,如出现家属私自给患者解除约束带,有的甚至拒绝治疗,使患者的病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与控制,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及管理上造成混乱、被动。
3.1.3 陪护的存在更容易发生医疗差错事故
部分陪护家属缺乏医学知识,求治心情迫切,希望医护人员能尽快控制患者的病情,由于精神障碍是一类复杂的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起效慢,而且容易反复。有些陪护家属不理解,认为医护人员没有为其尽心治疗,水平差,甚至出现埋怨、谩骂工作人员,或擅自从外面购药给患者服用的情况,使患者的治疗方案受到干扰。当然,陪护家属的存在,也使部分护理人员将部分工作依赖于陪护家属,使患者体会不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这些都会影响护患关系的建立与融洽。
3.1.4 陪护的存在给护理管理上造成一定的危险和混乱
由于陪护家属对精神疾病治疗缺乏深入的了解,往往出现陪护家属干扰医务人员对患者行强制性治疗,如:自行给患者减药或加药,擅自给患者调整输液速度,过早要求出院,不遵守电休克治疗的禁食规定,私自解除约束带,私自带打火机和水果刀,或欺骗工作人员私自带患者外出信迷信、巫医等,给病区管理和患者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3.1.5 陪护家属自身心身健康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本身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情绪,表现为紧张、失眠、脾气粗暴和躯体不适[2],在陪护过程中,经常出现陪护家属与患者吵架,或殴打患者,外出赌博,甚至离院不归,此外,曾经出现陪护家属在陪护期间诱发精神障碍、心肌梗死等意外。这些情况的出现增加了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难度。
3.1.6 病区男女混合,加大了管理难度
陪护家属在病区内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小团体,由于生活习惯、文化水平、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差异,陪护时间过长会导致诸多问题的发生[3]。如不遵守病区规章制度影响他人休息、钱财被盗等,严格规范精神科陪护家属的管理制度,同样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3.2 针对陪护家属对护理工作负面影响的管理对策
3.2.1 加强对病区的管理
患者入院后病房一级护士及时向患者及陪护家属做好入院宣教,发放《陪护须知》,让家属了解病区的规章制度,并与主管医生签定一份《知情同意书》,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尽量安排同性别家属住小房间。对兴奋躁动、有外走企图及消极意念的患者,实行封闭式管理。
3.2.2 加强陪护家属的培训和管理
入院后要定期组织家属集中培训授课,由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认真给陪护家属讲解精神科住院安全管理要求与疾病相关知识,如冲动自伤行为的防范护理、危险物品的管理、电休克治疗前后的护理、服药与饮食的护理、外走行为的防范措施、康复期患者的基本要求、正规疗程的治疗周期、坚持长期服药的重要性等,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及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家属交流心得。同时根据患者病情严禁家属外出或请假,对屡教不改或有不良行为的陪护家属,给予转科或出院的处理。
3.2.3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由于精神科陪护家属的存在承担了护士部分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技术工作,减轻了临床护理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4],使护士可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健康教育、治疗评估、表格填写、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在专科护理方面,端正陪护家属的认识,定期讲解精神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应对方法,消除各种偏见,加强家属对患者康复的信心和热情,为病人回归家庭、社会打下基础,并通过陪护家属的满意度来评定护士的工作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和谐;使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工作得到综合提高和加强。
3.2.4 聘请专职陪护
由于精神科工作的特殊性,部分家属由于工作或家庭的原因不能陪护,但又担忧患者在饮食起居生活方面无法得到较好的照顾和护理,主动要求请专职陪护,专职陪护责任心强,又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护理上,效果较好。还能满足家属、子女亲情之心,许多医院已开展了专职培训中心[4],精神科专职陪护能否推广,目前已在探讨。
综上所述,精神科陪护家属的存在的确给病区的管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却可以帮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的陌生环境,使患者心理上有安全感,有利于病情的康复。精神科病房陪护家属能否存在,目前仍有争议。
参考文献
[1] 王刚平,颉瑞.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心理状况分析及临床干预[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3,9(2):97-98.
[2] 李莉,李珊珊.精神科家属陪护病房的新模式及相应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1(1):61-62.
一、规划背景
(一)基础现状
经过长期发展,我市医疗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15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36个,其中,医院7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2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4个;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5.16张、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31人、注册护士数为1.65人;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就诊人次为2103.5万人次,住院患者52.5万人次,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病床周转次数分别为27.6次、28.7次、18.6次,病床使用率分别为90.8%、89.5%、59.1%,住院率分别为3.8%、2.8%、1.1%,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1.9天、11.1天、9.8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医疗机构就医吸引力不强,医疗服务有待提升,致使本地大量患者外溢;二是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现有专业技术人才老龄化趋势加剧,专科医院、康复疗养保健机构少,重点学科建设薄弱,无法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就医、保健需求;三是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供给与合理利用不足,医疗服务利用主要集中在高级次、高成本的医疗机构,大部分基层卫生机构和专科医院的病床使用率较低、门诊量不足;四是我市仅有5个专业精神病诊疗机构指导全市236个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病防治服务,精神卫生诊疗网络尚不健全,精神卫生疾病防治力量不足;五是民营医疗机构规模小,未能发挥有益的补充作用,未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
(二)面临形势
从规划远景目标看,党的十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在“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健康梦,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调整面临新的更大挑战。
从人口结构层面看,到2020年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7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8%,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增长。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大量青壮年劳动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提高了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相交织,医疗服务需求将急剧增加。老年人口医养结合需要更多医疗卫生资源支撑,康复、老年护理等薄弱环节更为凸显。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后,新增出生人口将持续增加,对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公共资源造成压力,特别是妇产、儿童、生殖健康等相关医疗保健服务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从居民健康需求层面看,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居民生活方式迅速变化,疾病传播速度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日趋加重,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约束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持续存在。
从技术和协同发展层面看,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推动与京津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协同发展提供了条件,必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和“健康中国”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要求,以维护和增进全体人民健康为宗旨,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核心,立足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充分考虑协同发展前景,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基本适应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基本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要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20年,我市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职能及布局。
坚持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当前,着眼中长期,科学优化、合理调整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与群众服务需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
坚持保障公平与提高效率相统一。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优先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注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协调性,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强化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医,多渠道筹集医疗卫生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坚持区域整合与协同发展相融合。统筹城乡、统筹当前与长远、统筹预防、医疗和康复,优化整合和均衡调配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注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功能。紧紧抓住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群众健康水平的同质化、一体化。
坚持内涵建设与转变发展方式相协调。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合理控制公立医院尤其是城市三级公立医院的资源规模,坚持走精细化内涵发展之路。转变公立医院发展方式,建设高水平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着力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快提升服务能力,提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医疗卫生保障。
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循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好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持政策,切实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保障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
三、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及资源配置标准
根据本规划指导思想和医疗机构设置原则,以人口数量、患病状况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状况为主要依据,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设置。合理控制公立综合性医院数量与规模,对于需求量大的专科医疗服务,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相应专科医院。鼓励引导社会办医,为社会办医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根据省与北京市卫生合作框架协议,适度承载北京医疗卫生资源溢出和服务。
(一)医疗卫生机构设置。
1.医院
(1)公立医院。
——省办医院。设置省办综合医院1家,即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到2015年底床位数为1690张,按照“增加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率”的原则,在规划期内原则上不增加其单体医院的床位规模。
——市办医院。分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
综合医院。设置市办综合医院2家。承接首都医疗机构外溢,按照每年新增人口与医疗需求相符的原则,以引入社会资本为主,在市区北区(双峰寺空港区)新建三级综合医院1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相关政策,部分县级医院可逐步升级到三级医院标准;鼓励二级以上医院逐步向中心城区外迁移;严格控制一级医院数量,中心城区不再新增一级综合医院,市域内不再新设置50张床位以下的一级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设置市办三级中医医院1家。鼓励社会资本根据市场需求建设中医医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健康需求变化,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医院设置进行调整。
专科医院。主要包括:
市第三医院。由市肿瘤医院和新建的市传染病医院合并而成,建设成为集医疗、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市级肿瘤和传染病专科医院。
市妇幼保健院。迁址新建市妇幼保健院,承担全市妇儿医疗、保健和指导任务。
市儿童医院。新建市儿童医院,以儿童疾病防治为主,承担全市儿童重大疾病防治及指导工作。
市精神病医院。设置市精神病医院,以精神疾病治疗和心理咨询为主,承担全市精神疾病防治及指导工作。综合医院设立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立精神科病房。
市口腔医院。迁址新建市口腔医院,改善现有医疗条件。同时分别在市区北区(双峰寺空港区)和西区(双滦区)建立4-6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口腔医院门诊部,开展口内、口外、牙周、儿童牙病、口腔种植、修复等口腔诊疗项目,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口腔医疗保健需求。
——县办医院。依据县域常住人口数,原则上设置县办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各1个;50万人口以上的县可适当增加公立医院数量;每个县至少有1家县级综合医院设置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有条件的县可单独设置精神病医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相关工作。
——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根据我市实际,依托市中心医院和技术力量较强的专科医院,建立区域市级综合性医疗中心和市级专科性医疗中心,主要面向辖区居民提供代表本地区高水平的综合性或专科性医疗服务,并承担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和一定的医学科研任务。
(2)社会办医。社会办医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根据我市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状况,鼓励以社会资本举办为主设立特色专科医院,重点建设骨科、心脑血管病、老年病、康复、精神病、眼科、耳鼻喉、肿瘤、皮肤病、烧伤、整形外科等专科特色突出的医院,与公立医院形成相互补充、错位发展,力争建成和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社会影响和品牌特色的社会举办医疗机构,实现社会办医床位数占全市总量的比例有所上升,办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政府举办为主,原则上每个街道办事处或每3-10万服务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可根据需要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人口一般在1万人左右。随着城镇化加速和人口增加,可在符合条件的城市新区和街道办事处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城市一级和部分二级公立医院可依据需要,通过结构和功能改造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域内可依照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原则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主要面向县域内居民提供初级医疗卫生保障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由辖区政府解决,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地点与所属街道不符的重新规划设置。
(2)乡镇卫生院。分为一般乡镇卫生院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原则上每个乡镇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山区等交通不便的乡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分支机构,同一乡镇不能同时设立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一般乡镇卫生院。综合考虑城镇化、地理位置、人口聚集程度等因素,选择1/3左右的乡镇卫生院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成中心乡镇卫生院。支持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成为县办医院分院。
(3)村卫生室。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人口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可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可不设村卫生室。按照基层医改的要求,继续强化集体产权村卫生室建设任务。
(4)个体诊所等其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市场调节的管理方式。鼓励发展特色专科诊所,新设置诊所以本辖区服务人口数和卫生服务需求为依据,原则上一定区域范围内不重复设置同一类别诊所。
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市、县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设置公共卫生科为补充,构筑全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
市级设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各县区分别设置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中,未设置疾控预防机构的承德高新区在“十三五”期间规划新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保障全区国家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提高对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公共卫生科。每个乡镇卫生院设公共卫生科。
(2)妇幼保健机构。按照“县市合、乡增强、村共享”的原则,积极推进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机构职责整合,理顺服务职能。
整合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组建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整合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组建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其中,未设置妇幼保健机构的承德高新区在“十三五”期间规划新设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所,保障全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计划生育技术、妇女健康检查、孕前优生检查等服务项目落到实处,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整合乡镇卫生院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组建新的“乡镇卫生院”,加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牌子,接受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管理。保留村卫生室和计划生育服务室,场地资源共享共用;保留村医、计划生育村专干和育龄妇女小组长。
(3)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整合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和计划生育执法机构,组建市卫计委综合监督执法局。整合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和计划生育执法机构,组建县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局。其中,未设置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局的承德高新区规划“十三五”期间新增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1家。将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更名为乡镇(街道)卫生计生办公室,做好域内监督执法和卫生监督等工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协管,承担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村(居)计生专干兼任村(居)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员。
(4)精神卫生专业机构
——精神卫生工作管理机构。设置市精神卫生工作办公室,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各县区均设置精神卫生办公室,负责领导和协调县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乡镇(街道)设置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负责辖区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病人线索摸查、建档立卡、免费发药、社会康复、技能训练和定期家庭随访、转诊等工作。
——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设置市级精神卫生防治中心1家,承担患者的紧急住院治疗任务及由县区转诊而来的疑难病例的治疗任务;协助市卫生计生部门规划并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定期统计、分析、评估、报告相关数据和工作信息;指导县级精神卫生中心工作;承担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各县区分别设置1家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有精神专科医院的设在精神专科医院内;无精神专科医院的至少在县办综合医院设置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承担专业技术指导工作。
(5)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依托市中心医院(120急救中心)设置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指挥调度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急救资源,承担全市急危重症病人求救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的应急反应、现场处置和医疗救治工作;宣传急救常识,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急救医学的科研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收集、报告和传递急救信息,参与维护急救“绿色通道”。各县区根据需求科学设置紧急医学救援机构和紧急医学救援平台。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为龙头、县区紧急医学救援机构为依托的全市医学救援网络体系。
(6)中心血站。设置市中心血站1家,难以覆盖的县区可依托县办综合医院规划设置供血点。
(7)卫生信息化机构。将市医学情报站更名为市信息中心,相关职责由信息中心承担;各县区设置专门的卫生信息化机构,实现以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为基础和以居民健康卡为介质的六大业务协同应用。到2020年,我市全面实现市域内“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互联互通”的卫生计生信息化构架。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1)医养结合医疗服务机构。融健康理念于养生养老服务之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加快建设医养结合医疗服务机构,实现医疗卫生与养生养老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采取医务人员定期巡诊、派人员驻守、开设“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为医养结合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撑,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诊疗和急诊急救服务。“十三五”期间,在全市实施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双十”工程,规划建设10个富有地方特色、体现医养结合的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园区,满足10万老年人群体的健康养老需求,为承德及京津地区群众提供良好的健康养老服务。
(2)健康养老照护机构。根据全市老龄化状况、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疾病谱、就诊模式及市场需求,规划建设一批集养老、医疗、康复为一体的健康养老照护机构,相关机构床位及人员设置依据市场需求调整。支持依托综合医院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健康养老照护病区。鼓励有条件的的二级综合医院转型为以健康养老照护服务为主的综合医院。市区与县区健康养老照护机构的数量按照1:1的比例设置。
(3)健康管理机构。设置市健康管理机构,满足居民相关健康需求。县区健康管理机构按照区域发展和保健需要进行建设。
(4)美容医疗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
(5)临床检验诊断机构(医学检验所)。可根据全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结合当前临床检验能力和水平,设置一定数量的临床检验诊断机构(医学检验所)。市级与县级临床检验诊断机构(医学检验所)的数量按照3:1的比例设置。
(6)加强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机构建设。在市、县中医院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加强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抓好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和项目评估工作。大力发展基层治未病医疗队伍建设,原则上每个乡镇卫生院新增1至3名治未病巡诊中医人员,定期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免费服务。
(7)其他诊疗机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可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设置其他诊疗机构。
(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1.床位配置。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现有病床使用率及医疗机构级别、功能等相关指标,依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规划床位配置标准,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单体床位规模,县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一般以500张左右为宜,50万人口以上的县区可适当增加;市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一般以800张左右为宜;省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一般以1000张左右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500张。专科医院的床位规模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在严控公立医院单体规模的同时,对公立医院实行动态调控。医院病床使用率低于90%、平均住院日高于同类医院平均水平20%、疑难重症患者比例及手术难度低于平均水平、床护比配置不达标时,一般不得新增床位编制;医院病床使用率低于80%、平均住院日高于同类医院平均水平20%、疑难重症患者比例及手术难度低于平均水平时,应适当减少床位编制。
2.人员配置。人才队伍培养是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根本。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层次、技术职称和服务能力。鼓励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参加相应的岗位培训并获得执业(或职业)资格(合格)证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全科医生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制度。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使其在流动中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公共医疗卫生人员的专项能力建设。
(1)医院人员配置。到2020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50、3.10人。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配置。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每万名居民配置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按全科医师与注册护士1:1的比例配置社区注册护士;其它卫生技术人员不超过9人;非卫生技术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总数的5%。
——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
——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乡镇卫生院人员本着精干高效原则,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交通等因素配备80-90人。在人员配置总量中,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90%,行政后勤人员比例不得超过10%,公共卫生人员不低于3-4名;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医师。
——村卫生室卫生人员配置。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以上资格医师)执业;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村卫生室或联办的村卫生室,每增加500-1000名服务人口应增加1名乡村医生。
(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配置。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到达0.83人,各级各类公共卫生人才满足工作需要。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置。根据《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实施办法》要求,按常住人口0.3/万的比例,核定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按常住人口1.35/万的比例,核定设置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常住人口少于15万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数不少于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5%,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现有人员编制标准高于本标准的,可暂维持现有人员编制总数不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配备公共卫生人员3-6人。
——妇幼保健机构人员配置。根据服务人口、社会需求、交通状况以及承担的功能任务等因素合理配备人员。市、县、乡级机构中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均不得低于总人数的80%。
——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人员配置。综合考虑区域人口、工作量、服务范围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合理配备人员。
——血站人员配置标准。根据年采供血等业务量合理配备卫生技术人员。
——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人员配置。按照区域人口及承担的精神卫生防治任务合理配置公共卫生人员。
——紧急医学救援中心人员配置。按照区域人口及承担的紧急医学救援任务合理配置人员。
3.设备配置。根据医疗机构服务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结合全市医学学科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大型医用设备实行总量控制,按照“规划、论证、申报、审批、采购、反馈、评估”程序,办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严格控制利用贷款、融资、集资等形式购置大型医用设备,严禁单位擅自购置或无证使用大型医用设备。对社会举办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预留一定配置额度予以支持。鼓励在医疗机构分布密集区域,设置影像、病理、检验中心等机构,整合大型医用设备资源,提高设备阳性检出率和设备利用率。
4.技术配置。健全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行负面清单制管理。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研究网络建设,围绕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加快推进适宜医疗卫生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以发展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为目标,立足我市实际,加强对临床专科建设发展的规划指导,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床重点专科,形成以市级为主体、县级为基础的临床重点专科新体系,逐步缓解地域、城乡、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协调可持续发展。
5.资源信息配置
(1)积极应用新技术。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互联网+医疗卫生”发展,促进智慧医疗服务和健康大数据的应用,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创新人口健康信息化投资建设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到2020年,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项业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同。
(3)积极推动移动医疗、远程医疗服务等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和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效率。鼓励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和远程会诊,缓解边远地区和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降低就医成本,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
(4)大力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居民健康卡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市民服务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实现就医“一卡通”。
(5)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构建与互联网安全隔离、联通各级平台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机构、高效安全稳定的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建立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6.经费配置。规划期内,按照“两个提高”(即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要求,逐步提高政府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形成投入主体多元化、投入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的政府补助政策。重点加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基层卫生机构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的经费投入保障。
四、保障政策
(一)完善医疗卫生资源调整机制
拓宽医疗卫生费用筹资渠道,提高财政和社会投入比例,降低个人卫生支出比例,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在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等系列改革基础上,按照“科学调整存量、严格规划增量”的原则,合理确定区域内公立医院的数量和布局,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公立医院布局和结构的优化调整。合理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设备配置,严禁举债建设和装备,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公立医院资源过剩的县区,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和布局,根据需要积极稳妥地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超出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采取综合措施逐步压缩床位。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和人才定向培养的支持力度。新建居住小区和社区按照相关规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设施配套,逐步实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公平性和均衡性。
(二)构建多元化办医新格局
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多方面力量参与,多渠道筹集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对新建城区,政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满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重点加强中医、儿科、妇产、精神卫生、传染病、老年护理、康复等薄弱领域建设;优先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县域医疗能力和水平;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达标率95%以上。加强社会举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协同发展,提高医疗卫生资源整体效率。推进区域注册及医生多点执业备案,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支持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探索公立医院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科学评估办法,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三)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以居民健康需求为依据,合理确定各类人才队伍规模,制定有利于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重点加强护理人员培养,促进医护队伍平衡发展。强化医教协同发展,推进院校医学教育与卫生计生行业需求紧密衔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合格临床医师。
以卫生计生人员需求为导向,改革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提升卫生计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切实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全科医生激励机制,在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设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全科医生倾斜;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加强对医药卫生人才流动的政策引导,推动医药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创造良好职业发展条件,鼓励、吸引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护理、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大力支持中医药人才培养。
健全以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完善岗位设置管理,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事业岗位的70%,推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健全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符合医疗卫生人才特点的科学化、社会化评价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促进人才成长发展和合理流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以岗位职责和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人员收入分配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医药卫生人才倾斜。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和社会资助为辅的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机制,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为医药卫生人才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四)规范医疗服务价格
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监管,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保护患者合理就医。在总额控制的基础上,推广开展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探索建立合理的价格补偿机制,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在保证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医保资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的前提下,降低药品、耗材、大型设备检查等价格,同时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五)推进防治结合与中西医协同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综合医院及相关专科医院要依托相关科室,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密切合作,承担辖区内一定的公共卫生任务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强化对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培训和考核,建立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工作职责,着力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联防联控工作,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要承担起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以及职业病、精神疾病等患者的治疗任务,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
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以积极、科学、合理、高效为原则,做好中医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机构和其他中医药服务提供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快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与发展,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设置,增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统筹用好中西医两方面资源,提升基层中西医综合服务能力。市办、县办中医院及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国医堂。
(六)推动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加快发展
进一步转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推动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应用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和健康信息共享、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等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医疗服务内容和方式,拓展健康服务范围和空间。加强现代信息手段在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方面的应用,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的精准化,提高服务能力和防控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制定并落实支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的政策,对非政府办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位、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鼓励以多种方式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中医医疗保健、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多样化的大健康新医疗产业,支持发展大健康新医药产业集群。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是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政府重要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建立问责机制,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确保本规划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二)明确责任。市卫计委依据本规划组织实施,重点规划市办及以下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将床位配置标准等卫生资源细化到各县区,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本市范围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进行统筹规划。县区卫生计生部门要依据本规划,结合地方实际,编制县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逐一细化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明确各项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标准、配置规模,对村级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统筹规划。县区规划编制要根据群众健康需求,充分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合理确定各类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目标;要与新型城镇化及区域发展布局相结合,做好与本规划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合理控制资源总量标准及公立医院单体规模。县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经市卫计委组织专家论证、县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及时报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并抓好组织实施。
(三)协调联动。卫计、发改、编制、财政、人社、国土、住建、规划、民政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协调一致地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工作。卫计部门制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发改部门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依据本规划对新改扩建医疗卫生建设项目进行基本建设管理;编制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统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设置;财政部门按照政府卫生投入政策落实相关经费;人社部门加快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住建、规划部门依据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审批建设用地,将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预留医疗机构规划用地;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大力加强医院内涵建设
开展诚信医疗服务是贯彻落实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院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做好诚信工作的重要性,把加强诚信建设摆在医院自身内涵建设的重要位置上,以更广阔的视野来正确看待当前诚信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加强诚信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思路、新对策。为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由院长卢传华同志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所有涉及对外服务的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的诚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我院各项诚信建设工作制度的制定修改、监督实施、目标考核等工作。同时,我们不断建立健全了监督、考评、奖惩等制度建设。把诚信建设与医务人员个人利益、科室利益和有关领导政绩挂钩,实行动态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各科主任负责具体管理、监督本科室的执行情况,定期写出自查报告,如实反映科室内先进事迹和存在问题。形成了领导小组抓全院,科主任抓科室的双层管理、监督模式,呈现良性循环局面。
二、学习、教育、宣传三结合,为诚信建设工作提供思想保证
按照建设"诚信"的要求,工作中坚持教育先行的原则。结合对党的大及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加大对职工开展卫生诚信服务活动的学习、教育和引导工作,努力为医院的诚信建设夯实思想基础。我们把加强诚信建设作为医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融入医院经常性工作中,保证这项工作的惯性运行。通过采取开辟宣传专栏、黑板报、以及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刑法修正案(六)》、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省卫生厅《省卫生厅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
为了加强我院的诚信建设,提高社会的信任感,约束医务人员的不良行为,我院针对当前群众所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向社会郑重做出服务承诺,端正医疗思想和医疗作风,坚决遏止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等不正之风等问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活动的开展,引导医务人员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校正价值取向,洁净内环境,牢固树立起诚实守信、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信念,做到让服务对象满意、领导机关满意、单位满意、职工满意。
三、以诚信促发展,医院各项工作成绩斐然
多年来,我院从强抓自身依法执业、医疗质量、合理检查和用药、医患沟通与服务态度以及医德医风建设等诚信建设方面入手,有力地推动了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
(一)认真落实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执业。
我院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采取办宣传栏、轮流培训、考试答卷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理论学习,并学以致用,为我院改革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按照卫生厅核准的执业范围,充分发挥我院在全省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中的龙头地位和中心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精神卫生服务。严格执行关系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护理工作制度、会诊制度、医嘱制度、查对制度、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值班、交接班制度等。重新修订完成了医院用药目录、品管理制度、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坚持持证上岗,确保了规范执业、依法执业。
(二)改进服务流程,优化服务环境,努力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体现以病人为中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节,推行全过程服务模式,让病人得到高质量温馨周到的服务。一是坚持为住院病人开通"绿色通道"的做法,自门诊开始由工作人员协助办理住院手续,优化了服务流程,方便了病人住院;二是根据不同时段的门诊量,实行了弹性排班制度,在门诊量较大时,为减少病人排队时间,随时增加值班医师,基本克服了病人就医"三长一短"现象;三是科学配备门诊导医人员,并根据门诊病人流量调整导医的班次,保证了病人在就医过程中遇事有人问,事事有人管;四是制作挂号、交费、取药、就诊、检查等科室平面指示图,在醒目位置悬挂,标示简单明了;五是为便于病人选医生,进一步完善了"当日值班专家一览表",并用电子屏幕滚动显示专家简介及其专业特长;六是加大了对医院基础设施和医疗环境的投资力度,优化了就医环境,使患者和家属处处感受到人性化服务的温暖。
(三)规范服务,严谨施治,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我院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行为,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医疗安全有效。一是强化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根据卫生厅要求,在医护人员中积极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利用各种场合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教育,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和医师、护士、医技人员的年度考核,不断强化和督促岗位培训。二是以病案质量的持续改进为目标,不断规范病历和处方的书写格式,注重病案环节质量控制和上架前的终末质量控制,实行病历检查结果信息反馈制度,对存在的问题责成限期整改。三是加强医护队伍应急能力建设,提高了医疗安全性。针对我院危重病人常见的各种紧急情况,在广大医护人员中开展了危重病人急救与预防的专题讨论,同时增加和更新了病房的抢救设备。四是进一步发挥三级质控网的作用,质控措施明显加强。我们始终坚持护理工作全程控制、多方制约、重点监控的管理方法,严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一步量化护理质量标准和评估体系,细化检查项目,增加可操作性,加大了环节质量的控制。在抓好三级管理的基础上,坚持护理部查房制度、护士长夜班制度以及质量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放临床问题。积极推行"五不可"操作规范,做到各项护理操作审慎无误。建立了差错事故和医护纠纷登记制度,作为年终考核、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五是实施门诊及住院检查项目的有效连贯。明确规定凡是在门诊已经做过的临床检验、心电图、B超、X-线透视等各种检查的住院患者,其相应的检查报告单可以收入住院病历。六是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之间辅助检查相互认可制度。对省内二级综合医院及三级医疗机构出具的上述临床检查结果,凡拍摄部位正确、影片质量可靠、达到诊断要求,且病人病情稳定未出现异常变化,在病人未有特殊要求或医生未发现可疑之处、不影响病人正常诊断治疗的情况下,我院均对其予以认可,以避免重复检查。对需要重复检查的病人,均是在向病人说明情况并事先征得病人或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完成复查,并将检查结果存入病历,作为诊疗活动的依据。此举的推行,显著降低了病人的住院费用,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四)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全院上下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继续推行"一满意,四规范"服务,除实行首问、首诊负责制度外,还建立了医患沟通制度,通过定期召开由医护人员和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的座谈会和联欢会,为病人和家属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向病人发放公开信,聘请社会监督员等多种医患沟通途径,经求病人、家属及社会各界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改进。进一步完善了患者投诉处理制度,设立意见箱,公布举报监督电话,及时处理病人及家属投诉。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不仅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感情交流,而且充分尊重了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建立起了良好的医患关系。调查结果显示,门诊和住院病人对我院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达96.4%。已实现连续多年无赔偿性医疗纠纷发生。
一、基本工作开展情况
(一)不断深化了妇幼保健工作
1、进一步加强了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控制管理工作。一是今年以来,积极组织辖区医疗保健机构通过建立孕产妇保健卡、录入“妇幼一卡通”等方式掌握全区孕产妇保健信息,全程追访和监控直至产后42天,今年以来,我区妇幼“一卡通”录入率99.63%;并继续实施危重孕产妇孕情报告制度,每月定期收集辖区内所有产科单位检查出的危重孕产妇信息,督促孕产妇定期接受全面的孕产期保健和及时到医院分娩,今年以来共追踪监管高危孕产妇65例;二是4月28日,开展了孕产妇死亡1次,5岁以下儿童死亡1次,及时总结孕产妇死亡和婴儿死亡案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工作干预和改进措施,切实促进了全区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三是继续加强了产科急救工作,今年以来,已成功抢救危重孕产妇29例,切实控制了我区的孕产妇死亡率。今年以来,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为2.55‰,均圆满完成了市工作目标要求。
2、进一步加强了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一是继续全面开展了免费婚检工作。今年以来,已为1185名新婚夫妇实施了免费婚检。二是进一步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今年以来,已为9399名新生儿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筛查率为96.65%,三是全面开展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新生儿听力筛查8420人,筛查率86.58%,均圆满完成了市工作目标要求。
3、进一步深化了儿童保健工作。今年以来,我区开展0-3岁儿童保健22613人,系统管理率99.35%。体弱儿管理率100%。新生儿访视率100%,6月内纯母乳喂养率69.6%,均圆满完成了市工作目标要求。
4、全面实施妇幼保健惠民工作。一是今年以来,全面实施了免费产后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贫困家庭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从区社区公共卫生专项经费中调整落实了42万元专项经费,同时制定下发了《金牛区妇幼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低保家庭新生儿听力筛查定额补偿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明确了专项经费的使用范围、经费拨付程序、经费监管等工作程序,确保了整个工作的顺利实施。今年以来,已开展免费产后访视6658人,实施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311人。二是全面实施了城乡居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制定下发了《金牛区城乡居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方案(实行)》,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我区户口的涉农居民、城市低保户居民孕产妇住院分娩予以补助,确保全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的不断提高,切实降低全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今年以来,已实施住院分娩补助203人,全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
5、继续加强了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全区区属医疗机构流动人口住院分娩1467人,针对无计划生育证明的均及时上报街道计生部门,上报率100%;全年计划生育手术未发生严重的计划生育手术医疗事故和差错。同时未发现有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等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行为情况。
6、进一步健全了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制度。一是进一步健全了目标考核责任制,将年度妇幼保健重点工作纳入对有关医疗、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年度目标考核。二是继续实施了季度通报制度,对全区妇幼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等都及时通报,切实推动了全区妇幼工作的开展和落实;三是建立了金牛区妇幼保健工作质量分级考核制度,制定下发了明确的指标,并于3月底组织区级专家对全区所有的妇幼保健机构的工作质量进行了半年督查,对存在问题的的单位限期整改。11月又组织区级专家进行了考核,确保各项工作的质量。
7、进一步加强了妇幼监督执法工作。将妇幼监督执法工作纳入了对区监督执法所的目标任务,每月结合医疗服务市场的整顿和规范工作开展了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今年以来共开展了执法监督检查20次,有效地遏制了无证执业、超范围执业行为的发生,确保了全区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
(三)、切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1、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监管。一是继续落实了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目标责任制。今年,与目督办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成都市金牛区年社区卫生专项目标的通知》,明确了各区级部门、各街道的职责任务,进一步推动了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全面实施了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工作。
2、进一步深化了“卫生进社区”工作。积极开展了“社区医生进万家”、“金牛区社区卫生宣传月”、重点人群“六免费”和贫困群众惠民医疗等服务工作。我局再次将2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102名社区责任医生的联系电话印制在我局编印的10万份健康手册系列第三期上向社区群众发放,社区群众一个电话,社区医生将随时为其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服务,今年以来,社区医生已开展巡诊17.74万人次,开展孤寡老人呼叫救助325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425次,发放健教宣传资料31.3万份,“卫生进社区”义诊活动2704次,院落覆盖率达90%;开展600名重症精神疾病患者每月至少的一次精神康复指导随访率100%,儿童预防接种272703人次,慢性病管理2.39万人,切实将健康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2、全面开展了4个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建设工作。目前,九里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项目已完成了总工程量的100%,并已投入使用;人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项目已完成了总工程量的77%;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项目已完成了总工程量的75%;曹家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项目已完成了总工程量的85%,预计12底前全面完工。
3、全面了惠民医疗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开展“三减四免”惠民服务23.79万人次,惠民金额42.83万元,开展门诊医疗救助3013人次,救助金额21.41万元;同时,全面开展了重点人群“六免费”工作,已开展7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心电图、B超、生化检查等)9963人,惠民经费达88.88万。
(三)全面开展了中医药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购置下发了100本中医药适宜技术丛书,并委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对全区35名中医药人员进行了杜氏理筋手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等5项适宜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了中医药服务水平;二是以“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了我区2家中医医疗机构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措施、人员配置、临床科室建设、重点专科建设、中药药事管理、中医药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工作的完善和落实,并于11月5日组织区级中医专家进行了“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进行考核,2家中医机构都基本达标。三是对照新的标准积极开展了区中医医院二乙复审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区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在7月聘请市级专家进行了初审,11月20日将将接受市级专家终审。四是完成了2家“药店坐堂中医诊所”审批工作。五是全面开展了“中医药进社区”工作,并在曹家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照创建标准全面开展了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11月18日将接受市局中医处的验收;今年以来,全区社区中医服务量为56.96%,圆满完成了目标要求。
(四)全面开展了涉农卫生服务工作
全面开展了乡村医生考核和重新注册工作,目前已完成了考核、公示和换证注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