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

生物学科发展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学科发展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

很多时候,向学生们介绍所学科目的相关资讯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了解,也能够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对于生物学科而言,生命科学是一门既实用又十分前沿的学科,随着各国科研力度的不断加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呈现在人们面前,很多先进成果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延续了很多人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科的发展前景向学生描述,这不仅能给学生启迪,还能加深学生对于学习生物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让他们体会到科学带给人类生活的变化。

在给学生讲DNA的有关内容时我就介绍了与DNA相关的技术,比如DNA可以用来做亲子鉴定,这是目前最科学有效的亲子鉴定方法,我还向学生大致阐述了鉴定的过程。此外,DNA技术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通常从人体的指甲或者头发中就能提取人的DNA,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DNA鉴定能够对于案件的侦破提供很有效的帮助。

不仅如此,生物技术的应用也一定程度改变了人的命运。当人体的某个器官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后,想要治愈并且延续人的生命,唯一可以采取的办法就是器官移植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器官移植技术日臻成熟,移植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很多生命通过这项技术得以挽救与延续,这给很多家庭带来福音。课堂上通过有效的向学生介绍这些科研成果和学科的发展前景,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产生敬畏之心,也能够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认真与投入。

二、用多元化的评价策略触感

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影响可以很大,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更多的给予学生多元化评价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触发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课堂评价对于课堂教学过程是很重要的,从评价中教师能够及时指出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肯定与鼓励也能够增强学生的信心,还能够让良好的情感在他们心里留存,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很有帮助的。在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的实验过程中,课堂上我会以金鱼藻的放氧过程做演示实验。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实验结束后要归纳总结从实验得出的结论。课堂上我会将事先准备好的金鱼藻放到鱼缸中带到教室,这个实验中阳光是很重要的实验条件,因此实验最好选择日照充足的时段,这样才能保障实验成功。

课堂上,当学生看到鱼缸中有小气泡不断冒出时都非常惊讶,有的学生还惊呼“金鱼藻吐气啦”。通过用试管收集放出的气体,当学生看到该气体能够使快要熄灭的木条复燃时都很兴奋,看完这个过程后我让学生来总结下实验结果。不少学生得出金鱼藻能够放出氧气,当我问金鱼藻为什么能够放出氧气时学生都陷入了思考。有的学生说因为金鱼藻在水里就能够产生氧气,也有学生说金鱼藻本来就可以放出氧气,也有学生会想到绿色植物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很热烈,我对他们的各种答案做了归纳总结,并且给予他们相应的评价。那些思路不正确的学生我并没有批评指责,而是引导他们换个方向来思考问题,那么思路准确的学生我给予了他们充分肯定,并且让其他学生也从这个方向来进一步思考问题。教师的多元化评价不仅能够给予学生指引,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心里饱有对于生物课程的热忱和情感,这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三、结束语

第2篇: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重要性

初中生物课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一门科学。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特别是理化知识的匮乏,一些教学的难点学生更是不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初中进行生物的教学还有一定的难度,现就自己在初中生物学科的多年教学来谈谈怎样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更好的进行初中生物课的教学。

一、用实践学习生物

脑功能定位学说表明,人类大脑由两半球构成,大脑对人体的运动和感觉的管140理是交叉的,左半球的功能?侧重于逻辑思维,如语言、逻辑、教学、分析、判断等;右半球侧重于形象思维,如空间、图形、音乐、美术?等。左、右脑半球犹如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系统,它们各司其职,相辅相成,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思维活动。左右两半球信息交换的生理结构是胼胝体,它由两亿条神经纤维组成,每秒钟可以处理两半球之间往返传递的40亿个信息。传统的生物教学,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轻视形象思维的发展,不专注于实践的作用,同时影响着智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应主攻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的锻炼。

感知是形象思维的源泉,人们认识生物总是从感知开始,主要通过视觉把所学的生物形象信息传递给大脑,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当事情不在面前时,这种痕迹会再现出事物的形象,心理学称为表象。人脑用表象材料进行思维,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没有感知作基础,表象就不会产生,没有表象作材料,就谈不上形象思维。那么生物谈何学好。因此,要为形象思维准备丰富的表象,在生物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点:①加强实验教学,这是形成丰富表象的主要途径,一个成功的实验,会留下深刻的表象,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实验过程,从中获得生动形象的表象。②运用形象教具,来丰富学生的感觉,如模型、图片、挂图等。③理论联系实际,广泛摄取表象,引导学生到自然界去识别生物、调查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等。④从声象教材中摄取表象,声象教材的优势,能同时唤起听觉和视觉的兴奋,促进左右脑协同工作,发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作用,以达到对生物本质的认识。在施教中,我们要提倡多种生物信息的渗透,以便形成丰富多彩的表象。

二、研究性学习生物

所谓研究性学习,国内学术界有如下几种认识: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②指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讨问题的学习方法。③从课程结构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它包括三类指定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其中研究性学习是核心。

生物学作为一门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自然学科,在新世纪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致癌基因、从转基因动、植物到克隆基因。从线粒体基因到人类妈祖“非洲夏娃”、从餐桌上的转基因食品到DNA侦破技术等等,渐渐地成为有文化的公民必备的常识。其中“生命科学”、“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显示出了其领先科学的优势,生物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及“生物实验”’的普及,对“研究性学习”的引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转变理念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三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生物学科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吸收传统教学的优点,摒弃其弊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是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研究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合作、民主、互动的。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教师要适度允许学生在成长中犯错误,因为问题学生将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教师要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进步。教师应重视用教材教、重视学生自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学会宽容,学会倾听学生的诉说。

四、教学反思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第3篇: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实践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这门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地球上包括人在内的生命。社会发展、生物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生物学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根据学科特点,生物学科在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和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具有直接的作用和独特的优势,生物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挑起这一重任,在传授生物学科知识的同时渗透生命教育,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

一、拓宽教学内容,挖掘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

生物学是一门以理解生命、爱护生命、发展生命为主题的学科,有着开展生命教育的丰富素材。生物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围绕教学大纲,多方位拓展生物教学内容,除了能给生物教学带来无限生机,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还能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

渗透生物史

生物史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科学史是一部思想史,是人类精神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能够揭示科学暗含的人性,有助于学生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评价、欣赏科学事业,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揭示科学美

自然生物界物种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生物科学的直观生动使得这门课程成为最具有生命活力的生命教育的强大而鲜活的阵地。人类具有伟大的天赋――对自然界的审美感,生物学教学中挖掘、体现这种对自然界的审美感,能实现生命教育的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热爱生命的具体目标,这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

交流科技信息

中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积极的探求态度,对生物科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结合有关章节,深入浅出地介绍仿生学、遗传工程、免疫学等方面的新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前景,还可以组织学生课堂五分钟演讲,及时交流层出不穷的科技新信息。在交流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讨论:面对各种现代生物科学发展的成果,人类该如何选择和取舍,该如何趋利避害?从而培养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的责任心和对科学技术的决策能力。

关注身心健康

“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了生命的乐趣。”健康是个人发展的主要资源。通过健康知识的普及,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正确对待友谊、爱情、家庭,培养自尊、自爱、自信、宽容的品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断追求、挖掘生命的最大潜能,让生命之树结出成功的果实。在生物教学中,需要教师贴近生活渗透健康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升华生命教育的情感体验

生命不仅需要学生去认识,更需要学生去体验。“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所以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学生有了实际体验以后,就更能理解他人在某种情境下的需要,因而能更好地与他人共处,从而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

在角色扮演中体验

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能让学生换位思考,获得生命感悟。

如:结合“胚胎发育”内容,教师可以安排了一个活动:《妈妈带我去散步》。所有学生将书包(育儿袋中的小宝宝)端放在腹部,扮演怀孕妈妈,在操场上走两圈,再上一趟厕所。以这样的角色扮演来让学生体验孕育生命的艰辛。

在资料分析中体验

生物学知识中实例和数据比比皆是。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巧用实例和数据,不仅加深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还能启发学生感悟人生。

如在“动物行为”中,引用如下例子:松毛虫幼虫排成一路纵队,每一只尾随前面的那一只,由带头的幼虫率领去搜寻食物。法布尔有意将带头的幼虫放到最后一只幼虫之后,结果这些小虫不停地兜圈,累得动弹不了。由此学生很容易理解:动物的本能,一般有益其生存,但也可能是盲目的。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毛毛虫的愚蠢之处在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只知道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在那么多的毛毛虫中,如果有一只与众不同,它就能改变命运,告别死亡。

在实践实验中体验

通过实验实践体验,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人生境界。

平时的教学中,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以采用同桌合作学习、课后学习搭档组合、课堂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分享、沟通、理解尊重他人。

还需要教师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现象及各种环境问题展开探究,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去亲身体验生物实验所带来的信息,从而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想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整合广阔的教学资源,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生命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应该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生命教育资源加以开发和整合,以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家庭具有教育的优势环境,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资源是学校开展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条件。在“生殖发育”内容教学中,教师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可以让学生更珍惜生命、更尊重父母……

城市里其他公共资源,都可以作为生命教育的场所和教材,包括:公园、社区、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媒体和网络等等。如在开展保护环境的行动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利用当地的旅游景区,做环保志愿者,捡游人扔下的垃圾;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在社区的菜场里检举卖青蛙的小贩;呼吁市民集中回收废电池……利用公共资源开展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不仅是环保的呼吁者,而且是环保的行动者!

参考文献

[1]阮海洋,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6.1

[2]朱小颖等,在生命科学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生物学教学,2007.6

[3]濮涛,在生物学教学中体验生命教育[J],生物学教学,2006.11

[4]周俊,开展探究教学、强化生命教育[J],生物学杂志,2003.12

第4篇: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

一、以实物观察、实验演示或生物事实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鱼的形态”时,先让学生观察活鲤鱼的外形、体色、体表结构及其运动状态,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学生们看到剪掉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这些现象使学生异常兴奋,自然激发了他们想学习有关知识的浓厚兴趣。

再如,讲“伴性遗传”时采用提问式导入课题:“咱们班有没有同学患有色盲?”真巧,一个男同学站起来说他患色盲。我又问他家里还有谁患色盲,他说他舅舅也是色盲。这时我告诉他们,我以前的一个男同学是色盲,他的外公也是色盲。学生们议论纷纷:“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急于解释,又进一步问:“你们听说过哪个女孩患色盲吗?”同学们摇头议论到“为什么呢?”这时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导入新课,效果会很好。

二、加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加强演示实验

凡是应该让学生看到的,尽量让他们看到。例如,讲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时,我们经常演示的是金鱼藻的放氧实验。这个实验虽不复杂,但常因季节的关系不能成功地演示,如季节不合适,这部分内容可提前或用适宜强度的灯光代替阳光实验。当学生看到成串的气泡从叶片表面冒出时,兴奋得不得了,当收集在试管中的气体使余烬木条复燃时,有些学生会流露出吃惊的表情。又如,讲血液凝固的原因时,补充了下列实验:用粗糙的木条不断地搅动刚刚从动物体内流出的新鲜血液,木条就会缠上许多丝状物,其上沾有一些红色物质,是红细胞。洗去红细胞,丝状物呈现白色,这就是纤维蛋白,余下的血液不再凝固。学生感到很新奇,想知道为什么。教师顺理成章地讲述血液凝固的原因,并就此讲清血浆和血清的区别。

(二)边讲课边实验

尽量做到先做实验后得结论。例如,讲骨的成分时,每个学生取两条鱼肋骨,分别放在火上烧和放在稀盐酸中浸泡。实验过程中利用学生学过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知识,引导他们观察骨的变化,启发他们自己总结骨的成分及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特性。实验结束后分别称重,计算出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比例,进而让学生分析骨的成分与比例和骨特性的关系。课本中无数的验证性实验,我都将提前与新课的讲授结合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交替,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难怪学生们说:“一堂课45分钟,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

(三)增加实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

只要课时允许,生物课可增加的实验很多,如初一的生物课可以增加以下一些实验: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直接观察细胞膜的存在;把菠菜叶下表皮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滴中,观察气孔的开闭,观察红辣椒果皮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观察一滴水中的各种藻类等等。

1. 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成就及其发展前景,给学生以启迪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例如,当人们的器官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生命受到威胁时,挽救生命的唯一办法就是器官的移植。再如,DNA是遗传物质,具有特异性,利用该特性可以做亲子鉴定,还可以利用DNA的检测结果给罪犯定罪。目前正在研究注射DNA攻克癌症的途径。

2.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第5篇: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

一、让学生具备学习高中生物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才会积极而愉快地投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学好生物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兴趣。其次要亲其师。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学生喜欢这个老师,那么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成绩他肯定不会差。当然,我们要学好高中生物还要从高一抓起。高一是起点,是基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学习就不困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兴趣,亲其师,重基础,就是学习好高中生物的前提条件。

二、让学生养成学习高中生物的好习惯

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的学习高中生物的常规,要在实践中形成习惯,一旦形成学习习惯,就会尝到甜头。听讲是说要让学生把学习高中生物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听讲这一步骤是极为关键的。而通过复习,可以加强记忆,通过作业又可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总结,因为通过总结,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知识连贯起来、综合起来,使知识建立起各种联系。正如人们所说“好习惯终生受益”: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

三、教给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好方法

1.突破知识难点

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后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其二、抽象问题形象化。思维越离开具体事物,就越抽象。有些知识,与现实联系少,理解起来困难。这时,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很难讲清楚,但出示一个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2.构建知识网络

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具体地讲:首先是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使知识连成一片。生物知识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二章生命的基础中,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作了铺垫,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又给理解细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笔;又如遗传和变异这一章,不知道分离规律的实质根本无法继续学习自由组合规律。其次是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因此,学生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完整的网络。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本中各章节内容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3.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更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联系自然实际。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花园、动物园、庭院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生长,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联系生产实际。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否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原理的掌握。同时还要联系生活实际。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物教师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生学以致用。

总之,高中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的知识并不深奥,但是往往有许多高中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怎样学习高中生物》.中小学教育网.

[2]颖儿碧荷叶.《高中生物学习方法简谈》.

[3]侍东升.《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指导》.盐城市龙冈中学.

[4]《高中生物学习方法》.中学.学科网.

第6篇: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 生物;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115-01

在21世纪的今天,生物技术充斥世界的各个角落,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可以看到生物技术的重要地位,生物学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正如许多科学家预言的那样,21世纪将是生物世纪。因此,作为生物科学发展的摇篮,中学生物教学应被充分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高精尖的生物科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中学生物教学发展概况

生物课程作为高中教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开设历史已百年有余。纵观生物教学的历史,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分科教学阶段,即把生物学知识按生物种类加以介绍;第二阶段是一般理论阶段,又称近代生物学课程阶段;第三阶段是以研究科学进程为主的生物教学阶段;第四阶段是以理论应用为目的的生物教学阶段,又称现代生物课程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认识到生物学在解决社会和生活实际问题时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它强调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思考并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为社会服务。

2 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对于初中学生,高中生对生物知识的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那么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怎样才能针对高中生的特点开展生物教学呢?

2.1 巧用比喻化解难题。

生物教学中,很多生物结构无法用肉眼看到,需要用语言加以描述,但是抽象的语言往往缺乏直观性。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比喻来增加直观性,如把氨基酸水解形成的多肽链比喻成手和手相挽形成的人墙,把肽键比喻成这道人墙中手与手构成的握手;把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煮熟的鸡蛋(不可孵化)和冰箱中的鸡蛋(可以孵化)两种状态。通过这种生动的比喻,可以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物质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2.2 利用一些口诀谐音加强记忆。

很多学生害怕生物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生物课中有很多需要死记硬背的概念,这对于活泼好动的高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口诀、谐音之类的办法。如有丝分裂前期特点可总结为“膜仁消失显两体”;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可记成“家里一本亮色的书(甲硫、赖、异亮、苯丙、亮、色、缬、苏氨酸)”等。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在记忆这些内容时大大节省了精力,增加了学习兴趣。

2.3 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虽然目前的生物教学有着各种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但很多理论知识依然离不开教师的讲解,这时候,语言艺术就成为衡量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语言,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不仅能使自己教得轻松,还能使学生学得轻松。

2.4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在新教材中配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用于说明生物结构的模式图、用于描述操作方法的说明图、用以解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以及实物照片、趣味性的漫画、连环画等。这些插图是教材的有机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学好这门课。

2.5 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要注意联系实际。例如,讲到无氧呼吸时可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入手:长跑以后往往会觉得腰酸背痛,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体内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并产生乳酸,而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就会使人产生腰酸背痛的感觉。类似于这样贴近生活的例子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相关的知识。

2.6 重视生物实验。

生物技术之所以在科学领域取得骄人的成绩,各种生物实验功不可没,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生物科学实验,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开展科学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一些生物学原理远比教师站在讲台上向学生直接灌输知识要直观生动得多,并且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7 关注生物科学史教学。

自然科学是人类长期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自然科学的每一个成果,都浸透着追求真理的汗水,凝聚着历代科学家坚忍不拔、奋力求索的精神。因此,通过生物科学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此外,科学史就是实验史,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家的探究活动与方法,能够作为理解科学探究与掌握科学方法的范例。再者,科学没有国界,而科学史的主人公——科学家,是有着自己的祖国的,可以科学家的爱国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7篇: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求知和求学的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潜在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甚至由于对某方面知识的兴趣得到培养成为一生事业的出发点和成才的起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的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生物学知识,探索生物科学的奥妙。

上好第一堂生物课及开好每堂课的头,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先入为主”效应。因此,上好第一堂生物课及开好每堂课的头,就显得非常重要,它可以引发学生对生物学课程及每堂课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生物学是一门趣味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且生物科学的新信息、新成果大量涌现,很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只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再结合恰当的教育方法就很容易将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乐趣的学习乐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欢生物课,生物教师第一堂的备课、上课至关重要。平时,对每堂课的开头,也作好精心的准备:用精彩的问题或导言,巧妙地导入新课,以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

介绍最新生物学成果,展望生物学发展前景,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我在教学中,常常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当英国疯牛病肆虐的时候,我国采取了严密的防护措施以避免该病侵入我国。我适时给学生介绍疯牛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非异常大脑蛋白引起该病,而是人们未知的病毒等常规感染因子造成,但不管什么引起疯牛病,它都会使人得致命脑病。学生们就会理解世界各国对此唯恐避之不及的心态了。

鼓励质疑,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缘于疑,有疑点,才有思考创新。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设疑、释疑,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思维。例如:在讲授“蒸腾作用”之前,先提问:“大家都知道,种庄稼是要浇很多水的。有人统计过,一棵玉米一生中要吸收200千克水分。大家想想,植物吸收这些水分有什么作用?”如果学生能想到是用于生命活动,那就提供另一个题材:“据统计,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这样,必然引起学生思考:99%的水分到哪里去了?经过讨论、推测,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转变成了其他物质,如形成化合物;二是被重新排放到了植物体外。问题又来了,“这些水分不是被浪费了吗?”教师只要善于把握,鼓励质疑,在引出矛盾,不断激化矛盾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怀疑,强烈的求知欲便随着浓厚的兴趣一起产生了。

鼓励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到创新,学生往往会认为可望而不可及,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其实,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就能挖掘这种潜能。教授种子萌发时,除了采用书上介绍的实验方法,教师还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出新的“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方案,采用多种种子,多种种植环境,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有的学生用瓶盖子、广口瓶甚至使用小盘子等作为器材,在里面放一些浸湿的海绵或皱纹纸,把稍微浸胀的种子放在海绵或纸上,每天洒少量的水,没过几天种子就发芽了。这样,学生能仔细地观察种子萌发的全过程。有的学生还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经整理成了观察小论文。教师只要及时对这些设计新颖、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创新设计给予肯定和表扬,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加强实验教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好课堂演示实验,做好观察探究实验。如讲授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单位时,可以充分利用显微镜,组织课堂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将微观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将他们带进实验室,让他们动手操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结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时时有兴奋和满足的心理体验,能满怀激情地探索:“其它的动植物的细胞会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物实验中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和未知的魅力,学生必然会兴趣大增。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创新演示实验,增加设计实验,布置课外实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兴趣。实验,能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成功,诱发学生产生探究生物现象的强烈欲望。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学生在小组中可以通过表达、交流,将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材料、思维方式、成果与组内其他成员共享,还可以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其他小组的同学共享。如教学“观察鲫鱼外形特征和内部主要结构”时,将学生分成4组去做“探究鱼的各种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的实验,每组按不同的要求去探究:第一组,剪去背鳍和臀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背鳍、臀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第二组,剪去尾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尾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第三组,剪去胸、腹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胸、腹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第四组,剪去所有的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鱼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各组得出结论后向大家汇报,再组织学生在组间交流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人人有事干,个个有收获,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师生角色得到了转换,教师仅负责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作为成员参与其中,适当进行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枯燥、厌烦的情绪,体现了学习的“易”、“趣”、“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第8篇: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

一、感情投资,激发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常常是从喜欢上某位教师的课开始,而后才开始喜欢上一门课程的,学生喜欢教师,对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等因素,爱护学生,关心其学习与生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并以朋友般的态度去关心、爱护、感化学生。这对于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的初中学生,更能起到“爱屋及乌”之效。长期坚持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知根知底,随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才能及时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一次施肥过多,植物为何会烧苗?南瓜为何有的子房会发育良好,有的发育不好?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提高教学语言艺术,激发兴趣

有人曾说过:“把学习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过程,变成学生为主体,乐于参加,乐于接受的过程,才能学有所爱、学有所得、学有所有,才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美妙的感觉和愉快的学习情境。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要注重语言的科学性,然后是语言的艺术性,因为教学语言艺术能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集中精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上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设计教法,精心安排和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板书设计。讲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准确、引人入胜,用词要准确,吐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语调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分明,富有节奏感,突出生物学这门课的重点,还要教态自然,课堂知识密度适中。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可以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从课外活动的兴奋转移到课内学习上来,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为新课学习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对初一新生上第一堂课,我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的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生物学家的趣闻秩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不能通过后,我提出腌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又如:教师在讲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的第四节《计划生育》一节时,首先提出:(1)“发早财,不如生早子”这种说法对吗?(2)“多子多福”这种说法对吗?(3)人口增长的问题就是解决粮食增产的问题对吗?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质疑。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迫切要求解开疑窦的兴趣上来,然后讲授《计划生育》的知识,让学生从学到的知识中回答质疑。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四、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兴趣

直观手段包括直接的直观和间接的直观。利用直观教具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切,同时也可激发兴趣。例如:讲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用模型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双螺旋结构;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之前让学生看看录相,对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过程一目了然,做起这个实验来兴趣非常浓;又如:讲叶的形态这节时,带学生到生物园地去让他们边看我边讲,效果也相当不错。再如:在上显微镜的使用这一课时, 首先在实验前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生规范的操作方法;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3.能够将标本移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像。然后提出:外科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如果没有科学的手段则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还可以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

第9篇:生物学科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087-01

一、什么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创新能力,便不会有今日人类的文明,可能还同猩猩它们一起过着钻木取火的原始生活;如果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科学家没有创新能力,他们何以取得巨大的成就与收获;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创新能力,可以说是庸才;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创新人才,那么它便是一个落后的民族。

当今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便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和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树立创新意识

高中生物新课程重新调整了理论与实践的比例,明确指出生物科学不仅是一个理论体系,而且也是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要共同探索发现新理论、新技术,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一些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理念、新想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人人都有创新的潜力,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大胆地提出独到的见解或做法。例如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充分利用生物的神奇和奥秘,精心设置一些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再通过介绍生物学发展史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成果,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知识的不断变化和更新,从而树立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2.发展创新思维

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如“探究发现法”、“启发”等,教给学生主动钻研的方法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认知和探究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自己的自觉钻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出示一些典型问题,并教给学生一些感性材料,提出探索要求,在学生熟悉这些材料的基础上适当给予点拨,使规律性的东西时隐时现,非本质的东西时有时无,构成思维的疑团,激起学生产生独立揭疑的倾向,然后让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和整理,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例如在讲述“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一节内容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和相关视频资料的播放,让学生逐一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现象,通过观察归纳并区分开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和实质,对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有一个清晰而具体的认识。

另外,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情感是获得真知的前提,也是发展创新思维的基础,我们必须要在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新发现。

3.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中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新课改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种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与技巧。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平等、互信、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学生参与创新学习。其次,要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实践,启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尤其是在生物实验课堂中,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合理推断,敢于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法,从而得到类似的或者更好地实验效果。例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通常选用紫色的碘酒溶液加以染色观察,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启发学生是否可以选用其他的有色溶液来代替碘酒溶液进行染色,并通过显微镜下的观察,对比找出哪种染色效果更加清晰,色彩更加分明,这样既可以很好的完成实验任务,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再次,高中生物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教法和学法创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生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运用,并及时的给学生介绍一些生物科学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兴趣和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