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项目管理项目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引水入城 管理 分析
中图分类号:TV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项目概况
杭州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浙江省省会,国际著名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网,严重污染河网水环境,水质情况逐渐恶化,河水开始发黑变臭。目前,杭州城西河网水质大部分处于V~劣V类,与杭州市提出建生态城市、国际花园城市是极不相符的。
鉴于城西河网上述情况,唯有通过从钱塘江水系引水至城西并通过一系列配水措施来改善河网水质,而近年西湖引水等项目的实施也充分证明了引配水工程对改善水质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因此,市政府决定实施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改善杭州城市水环境。
2引水入城项目管理中分析
2.1组织管理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考虑,组织结构是反映生产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形式,即管理活动中各种职能的横向分工与层次划分。由于生产要素的相互结合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活动,所以,组织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就项目这种一次性任务的组织而言,客观上同样存在着组织设计、组织运行、组织更新和组织终结的寿命周期,要债组织活动有效地进行,就需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本项目组织实际采用了弱矩阵组织形式(见下图),实际运作非常困难。项目执行入在公司行政等级中级别低于职能处室的经理,无法与职能经理进行资源谈判。而引水入城副指挥在公司中只分管项目所在的工程处,对其它处室的业务也没有直接控制权,所以对项目负责人不能提供实质上的支持。这种状况使得项目负责人的组织协调工作阻力很大。
2.2成本管理
本项目预算内的成本控制有比较理想的地方,最终决算略低于概算。具体做法是:①成本估算以市场指导为准,而不是硬搬定额教条,从而使预算比较切合实际;②严格执行规定的质量标准,建设过程采用过程审计;③资源选择严格按预算进行。④工程严格按国家规定招标,采取以预算“合理低价”中标的原则。
本项目预算控制也有不理想的方面,①“工期成本”较大,例如,为赶工期开挖断面有马蹄形改为U型,以有利于车辆运输,增加了开挖成本;为保证断面的整体形状,衬砌后又衬为马蹄形,增加了混凝土工程量。②“领导意识成本”消耗较大,主要表现在项目管理风险估计不足和项目管理范围不确定
2.3时间管理
通过项目时间管理,可确保按时完成项目的工作程序。时间管理包括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时间估计、进度编制和进度控制等。在开始本项目前,我们编制了一套完整、详实的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进行监控和调整,从总体上为按时完成项目提供了保障。具体可归功于以下条原因:①初步设计阶段规划详细,工期估计比较准确;②根据项目范围的广泛性、施工工作面的平面性等特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广泛采了平行作业、快速跟进、多头开工、交叉施工等措施,从而有效缩短了工期;③相关领导和单位乃至全社会提供大力支持,④及时搜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设计单位常住现场及时收集现场围岩变更情况,并据此更新和调整项目设计和进度计划,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⑤积极应用先进工艺。例如,对于关键路径上的遂洞工程采用雷达探测岩层变化情况,提前采取科学的方法避免塌方事件的发生;在引水入城钱埋段采用国内先进的、在同内工程中首次采用的电子数码雷管起爆,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进度。项目中以历史经验数据作为安排计划的依据,以实际实施情况(耗时等)作为核对对象,项目开展过程中进行同步比对,及时进行现场调整,并在必要时适当增加自由资源,避免了关键工程“拖后腿”的现象当然。
2.4质量管理
项目的质量控制保证体系为四个层面:承包商、监理公司、指挥部办公室、质量监督站。这四个层面的运行模式为:①共同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②建立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承包商设二级或三级管理控制,监理公司监理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尤其是重点部位)坚持旁站监督,指挥部办公室设专职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质量问题,质量监督站重点监督并最终负责工程质量的评定;③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控制制度,四个层面随时收集质量信息并实时沟通,通过核定绩效与质量计划的差异,及时实施纠正措施。
2.5采购管理
本项目用材量巨大,但大多数材料是基础性材料(例如钢材、水泥、苗木等),高、精、尖的材料或设备相对不多,主要是火药、泵房系统、闸门系统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做法是:工程的主要高、精、尖的材料或设备材料设备由指挥部统一公开招标采购,并对质量和价格严格把关,其余材料由施工企业自行采购,但须由指挥部和监理人员核实认可后才能使用。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保证了材料的质量和采购的及时性,还明确了采购责任,避免了采购混乱局面的出现。
2.5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应该在制订风险计划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识别,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找到风险应对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风险进行监控。风险监控要跟踪应对措施的实施情况,适时提出纠正目标和变更计划,使各类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实现项目预期目标。
本项目在风险管理方面没有制订专门的风险计划,只是在概算、合同中考虑了一些风险因素,没有把所有的不确定性假设作为风险来考虑,这样就没有清晰的风险清单和明确管理职责、方法,对风险的概率及影响不能定量,结果造成在风险出现时被动应付的局面。
本项目对风险的识别也是不全面的。例如,只对成本风险进行了识别,而没有对技术、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进行识别,造成了质量上的返工和进度的拖延。
此外,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不彻底,没有以文件的形式列出风险应对措施,致使在项目实施中过程中不能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对风险进行避免、转移、减轻以及监控。项目总体目标不能全面实现,除了成本目标外,其它如进度目标执行的不好。
2.6范围管理
在本项目中,范围说明在初步设计中得到了较好体现,但缺乏范围管理计划,没有认识到范围的不稳定性,所以对范围变更没有进行很好的管理。例如对于相关单位人员提出的范围增加的请求,没有在计划中规定哪些属于项目范围内的设计变更,哪些属于项目以外的工作而需要另行立项解决。表现在建设期间,大量的设计完善工作占用了项目的人力资源和资金。虽然这些需要完善的工作是由于本项目的实施结果所引起,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范围”的概念,任何项目恐怕都会无限地进行下去。
3对本项目管理工作的评价
本项目是业主自主管理项目的典型案例,业主所在的公司还没有建立起项目管理的成熟的体系,在项目管理技术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在组织形式上采用了矩阵形式,充分利用了自己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节约了管理费用,锻炼了自己的队伍,积累了项目管理经验。这种形式对本企业、本项目可能是适合的。但在矩阵细分上欠妥,本项目若用强矩阵会比实际采用的弱矩阵效果要好。本项在人员职责分配上不严密,存在职能空缺和职能错位现象;本项目的成本管理计划比较细,考虑了范围风险和质量风险,但对进度风险考虑不足,虽然项目成本未超过预算,但是由于配套工程工期有较大的拖延,对公司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较大;本项目的风险管理也是一个薄弱环节,没有很好的计划和控制。对风险的识别不全面,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不彻底;本项目的范围管理是一个空缺,没有很好的计划和控制。工作分解只是对产品进行了细分,没有对管理工作进行安排和细分。
4结束语
目前,钱塘江引水入城主体工程项目已完成近4年,配套的绿化和房建工程也即将验收,主体工程运行一直良好,质量优良,荣获“西湖杯”。这不能不归功于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运用。但对工程没有实现获得“钱江杯”的目标,不能不说是项目管理者的遗憾。在工程建成后的今天,对项目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希望通过总结来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积累更多的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从而为以后项目的实施积累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200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has features of large investment, long working time, high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complex technique, and many project participants, and there are many unforeseen factors, which is one of the special control keys of China's safe production. Based on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essential safety, the safety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essential safety was built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关键词: 建设工程项目;本质安全;管理机制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essential safety;management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050-02
0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施工难度高、技术复杂、工程参与方众多等特质,参与建设工程各主体不可避免的面临各种安全问题,如不加以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酿成严重后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和由此带来的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要从理论和实践上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1本质安全理论的基本内涵
本质安全是基于事物本身特性和规律,通过消除或减少工艺、设备中存在的危险物质或危险操作的数量,避免危险而非控制危险。与传统安全依靠附加的安全系统实现安全防护的方法不同,对于生产系统中的某一种危险或几种危险,本质安全方法的处理使系统不断地趋向最安全的方法,从根源上消或减小生产过程中的危险。
本质安全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①最小化原则。系统内存在的危险物质量越少,发生事故所造成的后果越小。强调弱化危险物质库存,不使用或使用最少量的危险物质;强化工艺设备,减小设备尺寸,使其更有效、更经济、更安全。②替代原则。用安全的或危险性小的物质或工艺替代具有较高危险的物质或工艺,如用不使用危险材料的方法替代使用危险材料的方法;使用危险性小的物质或不含危险物质的工艺代替使用危险物质的工艺。③缓和原则。采用危险物质的最小危害形态的工艺条件进行生产;在进行危险作业时,采用相对更加安全的工艺条件,或者用相对更加安全的方式存储、运输危险物质。④简化原则。通过设计,简化操作,减少使用安全防护装置,以减少人为失误的机会。
本质安全方法就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危险,而不是通过附加的安全防护措施来控制危险。研究指出:本质安全方法是通过采用没有危险或危险性小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条件,将风险控制到忽略不计的安全水平,使项目生产过程对人、财产和环境没有威胁,不需要附加的安全措施。
2建设工程项目本质安全化管理
本文认为,建设工程项目本质安全化管理的内涵是:在既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建设工程项目系统具有完善的安全防护功能,项目本身及运行过程中具有可靠的质量和安全保证,通过追求人、物、管理环境、制度在安全问题上的和谐统一,实现项目设计到运营的无缺陷、管理的无漏洞、安全无事故的持久性等安全目标。
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是指工程项目从策划、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的整个建设过程。建设工程项目过程是建设工程项目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进行科学决策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建设工程项目涉及到的内容一般包括编报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支持、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文化观念及人员支持等内容。根据本质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结合建设工程项目的一般过程以及项目所包含内容的具体情况,本文构建了建设工程项目本质安全化管理的一般模型。如图所示。
根据本质安全管理的方法和基本原则,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中,要做到决策阶段本质安全、设计阶段本质安全、施工阶段本质安全和运营阶段本质安全,杜绝或减少建设工程项目从启动到后期运营的连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从根源上消或减小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危险。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具体内容方面,本质安全化管理就是要做到制度的本质安全化、物质和技术的本质安全化、管理的本质安全化以及人员的本质安全化管理。
3本质安全化管理机制
3.1 建设工程项目过程的本质安全化管理建设工程项目过程的本质安全化管理机制包含,决策阶段本质安全、设计阶段本质安全、施工阶段本质安全和运营阶段本质安全。结合本质安全理论的内涵以及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过程的本质安全化管理机制具体的内容如下。
3.1.1 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安全管理建设工程项目单位在编制招标文件时,要由具有一定资历和丰富工程项目经验的专业建设工程安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同共参与,制定合理工期。同时,建设单位要与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监督单位签定合同。此外,建设单位在申请施工许可证之前,应向当地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提交工地安全方案,其中包括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各自的安全责任、该项目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以及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措施。
3.1.2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安全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项目负责单位务必要以书面形式与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水、电、气、热、邮电通讯等地下管线及地质资料等相关事项签定合同,起到在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的制约作用。具体要求勘察设计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进度中应当提供建筑工程全面、准确的地质测量和水文资料,并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标准进行设计,以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3.1.3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监理单位要将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安全审查纳入建设工程项目的监理范围,要做到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安全、质量、工期和投资四项同步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以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安全工程师,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同时,应专门派驻项目安全工程师,负责制定有关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和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人员、物资、经费等资源计划,对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参与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防护设施验收。
3.1.4 建设工程项目运营阶段安全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要检测工程质量和整理相关资料,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竣工施工安全评价,以证明施工现场能否达到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要求的程度。对于生产性建设项目,在其竣工投产前,建设单位应适时地组织专门班子或机构,有计划地做好生产准备工作,包括招收、培训生产人员;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验收;落实原材料供应;组建生产管理机构,健全生产规章制度等。
3.2 建设工程项目内容的本质安全化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安全管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管理过于简单和形式化,存在着重生产、求效益、轻安全等错误思想以及忽视安全设施、设备的更新和完善滞后等问题,造成了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为工程建设埋下了质量和安全隐患。
3.2.1 制度本质安全化在建设项目工程中,应该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避免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交叉重复和冲突问题,对于一些标准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服务,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继续改进和完善项目的核准程序,方便企业开展前期工作,减少前期工作风险;建立日常监督管理组织、制度和措施,并确保安全资金投入;增进各部门之间沟通,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建筑安全管理,做到法律体系、组织体系、监管体系的和谐统一,真正实现制度上的本质安全化管理。
3.2.2 物质本质安全化物的因素包括各种机械设备、材料和技术。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化管理是指对选用的机械和设备不仅要考虑其生产效率,而且要考虑其安全可靠性,使得机械和设备本身达到本质安全化生产的要求或者增加安全防护装置后可达到本质安全化生产的要求;材料的本质安全化管理要求就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质量安全规定和工程项目使用要求。此外,在安全管理信息技术方面,可以通过制定传输要求和接口标准,使行业各子系统之间可以兼容和互通,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存储和传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安全监测系统、安全控制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的整合。
3.2.3 管理的本质安全化管理的本质安全化就是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主体对客体实施控制,使其符合安全生产规范,达到本质化安全生产的目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本质安全化是一种现代安全管理模式,是基于系统标准化的安全管理,重在研究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活动的规律,特别强调系统化、数量化、信息化和人的智能开发。
3.2.4 人的本质安全化剖析近年来建设工程项目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缺乏基本安全知识;一此企业也忽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师资力量薄弱,安全培训流于形式;项目的管理层观念陈旧,重效益、轻安全,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够。上述问题造成了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观念没有深入人心,员工意识中没有安全概念。根据本质安全理论以及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一些突出问题,构建人的本质安全管理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实现系统及个人岗位的安全生产无事故。
4总结
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控制,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控制和管理,综合考虑制度、物质和技术、人员等因素,建立科学的安全控制综合体系,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建设单位;管理费;代建制
引言
201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制定《天然气与管道业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对新建管道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相对于EPC总承包模式的老建管分离体制,我们称2011版项目管理办法为新建管分离体制。新建管分离体制下,项目业主由委托业主地区公司和受托业主项目经理部组成。地区公司和项目经理部对管道工程项目进行分段管理,地区公司负责前期阶段和竣工阶段,项目经理部负责物资采购和施工阶段。
老体制下,项目经理部作为唯一的建设单位支取管道建设项目全部的建设单位管理费,这笔费用是不必进行分摊的。新体制下,管道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变成了地区公司和项目经理部两家单位,这两家单位对管道建设项目进行分段管理,都是建设单位管理费的支取单位,需要对建设单位管理费进行分摊。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的概念及特点
2002年9月27日,财政部下发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该规定第二十一条表述为:“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建设单位从项目开工之日起至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的开支。包括:不在原单位发工资的工作人员工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劳动保护费、工具用具使用费、招募生产工人费、技术图书资料费、印花税、业务招待费、竣工验收费和其他管理性质开支。”这一规定下的建设管理费有以下两个特点:1.建设单位管理费是阶段性的费用,不包含从项目立项起至开工之日的前期工作的管理费用。前期工作的管理费用依项目的具体条件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别,通常使用新征用地的项目大于使用自有建设用地的项目;周边基础设施条件欠缺的项目大于条件完善的项目;功能复杂、论证周期长的项目大于功能单一、论证周期短的项目。2.建设单位管理费是局部性的费用,不包含在原单位发工资的工作人员工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
二、新体制下建设单位管理费分摊方案设计
新体制下,建设单位管理费分摊的基本思路是:地区公司承担委托业主职能,项目经理部承担受托业主职能,建设单位管理费应当在地区公司与项目经理部之间进行分摊,明确各自承担的具体管理内容,做到权责分明,核算清晰。
(一)方案一:代建制分摊法
(1)思路。
借鉴代建制分摊模式,按照工作量进行分摊。新体制下,地区公司和项目经理部对管道工程项目进行分段管理,地区公司负责前期阶段和竣工阶段,项目经理部负责物资采购和施工阶段。
根据地区代建制分摊案例,前期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分摊比例是3:7。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的分摊比例是6:1。借鉴地区代建制分摊案例,按照工作量对建管费进行分摊,地区公司和项目经理部建管费的分摊比例为4:6。
(2)依据。
以财建【2004】300号文为依据,各地对本地区的管理费计取方法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代建合同价款计取的管理费是按照合同完成代建任务应获得的报酬。
尽管各地的规定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是以财建【2004】300号文为依据的。综合来看,各地的规定基本上具有以下特点:代建合同价款的计取直接或间接地以建设单位管理费作为依据;代建合同价款有最高限额的约束,不高于建设单位单位费或通过有关部门审定;前期代建费用和建设实施代建费的分摊比例基本为3:7;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的分摊比例基本为6:1;确定代建合同价款时需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如代建内容等。
(3)代建管理费的借鉴意义。
代建合同价款中的基本管理费与建设单位管理费的性质非常接近。
从费用构成上看,建设单位管理费包括从筹建之日起至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止建设单位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建设单位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固定资产使用费、零星购置费、技术图书资料费、印花税、业务招待费、施工现场津贴、竣工验收费,工作人员的工资、强制性保险、劳动保护、奖励等其他收入。但由于建设单位主要负责常规行政管理,建设单位管理费不包括履约保函费用、营业税及附加、企业利润。建设单位无需承担风险、无质量保修责任,建设单位管理费中也不包括风险费用。代建制下,代建合同价款应能对其在代建过程中的必要资源消耗、承担风险等进行补偿,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回报。代建合同款包括代建成本、风险损失费、税金、利润及其他费用。
由于新建管分离体制与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基本相似,新体制下建设单位管理费的分摊完全可以借鉴代建制下代建费的有关实践做法。具体的说,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1、代建合同价款的计取直接或间接地以建设单位管理费为依据。2、代建合同价款有最高限额的约束,不高于建设单位单位费或通过有关部门审定。3、前期工作代建费和建设实施代建费的分摊比例基本为3:7。前期代建工作不论从工作责任和工作量来衡量,均不小于建设实施阶段的代建管理,从工作周期上看,比例也是相当的。前期代建应占总体代建费比例的30%以上。4、代建合同价款确定时可以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如代建内容等。5、需要注意的是,一般都是在招投标中就确定代建单位管理费,一般不超过财务规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的70%。而且多数地方在实施代建制的相关文件中没有明确设置代建费取费下限和严格的标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借鉴代建制的实践做法对新建管分离体制下的建设单位管理费进行分摊。
(4)代建管理费合理标准须考虑的要素
1、项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类型性质、规模大小、技术复杂程度、影响条件、实施周期、投资来源、征地拆迁等因素确定合理的代建费取费标准。技术复杂、影响因素多、实施周期长、管理难度大、风险高的管道建设项目,分配比例高一些。2、项目建设工作内容。区分不同委托代建阶段如前期工作代建、建设实施代建、项目全过程代建管理,确定相应比例。3、项目外部建设环境。主要考虑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对项目代建的影响范围及程度。4、项目建设的目标要求。即工程项目明确的投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以及与项目代建相关联的各项要求。
(二)方案二:预算分摊法
(1)思路。
从项目经理部的年度预算出发,计算预算金额应分摊给各地区公司年度投资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的金额,不足的由地区公司补足。
(2)依据。
专业公司根据建设项目年度投资预算向项目经理部拨付管理费用;项目经理部的经费实际来源于建设单位管理费用;项目经理部的经费与专业公司的全部建设项目有关。由于项目经理部是“建管分离体制”下的专业项目管理机构,其管理费应当对应于所负责的所有建设项目,从所有项目的建设单位管理费中列支。根据实际情况,项目经理部年度管理费来源于两个途径:
1、专业公司每年专门拨给项目经理部的管理经费。此费用与项目管理有关,此管理经费应当来源于建设单位管理费;
2、各地区公司按项目,缴纳给项目经理部的上级管理费用,这个比例一般是建设单位管理费的10%(或者根据协议确定)。
(3)步骤。
(4)数据模拟测算。2012年,专业公司年度投资总额400亿元,项目经理部年度预算4亿元,某地区公司年度投资额70亿元,所对应的全部建设单位管理费是9500万元。
说明:1、项目经理部的年度预算金额,由预算部门计算得出。年度预算的编制由专业预算部门根据下一年度工作量、部门具体情况计算得出,包含固定与变动费用。其中变动费用部分与投资建设项目有密切关系;2、专业公司年度投资总额越大,建设单位管理费分配率越小。原因是多项目情况下避免了重复计算固定管理费用。3、地区公司年度建设单位管理费加权费率,根据当年地区公司工程项目投资计划,根据费率计算表计算得出。
(三)方案三:分类分摊法
(1)思路。
从项目管理费的类别出发,按照人员、管理费用和非人员、管理费用对项目管理费进行分摊。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承担工程现场发生的人员费用和管理费用,地区公司承担现场发生除人员费用以外的费用。
(2)方案。
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工程现场的人员费用和本部的管理费用由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承担,列入管理费用;现场发生的除人员费用以外的费用由地区公司承担。
项目业主为控股公司的,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按合同约定向地区公司开具发票进行结算。
地区公司与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的往来款项,地区公司通过“应付内部单位款”科目核算,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通过“应收内部单位款”科目进行核算。
(3)利弊分析。
分类分摊法按费用类别对项目管理费用进行分摊,会计科目明确,费用用途清晰。但人员产生费用受人数影响较大,缺少人数限制和人员费用限额,难以确定人员费用在项目管理费用总额中所占的比例。采用此方案,需要对人员的工作量确立相关标准规定,否则易出现人员多效率低的情况;或者对各类管道建设项目从人员配备上确定人数标准及费用标准,使各类项目的人员费用在项目管理费用总额中有明确的费用比例。如果不对各类项目从人员配备及费用标准方面详加规定,管理人员多的建设项目和管理人员少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管理费用分摊比例上会有很大差距,难以从工作量上加以约束,不利于项目监管。
三、分摊方案对比分析
总的来说,方案一代建制分摊法借鉴了类似项目管理模式政府代建制对项目管理费分摊的相关规定;方案二预算分摊法从项目经理部年度预算出发,反推地区公司应支付给项目经理部的建设单位管理费;方案三分类分摊法从费用类别出发,将建设单位管理费分为人员管理费用和非人员管理费用,对建设单位管理费进行分摊。
从分摊比例来看,三个方案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的分摊比例各有不同,见表2。方案一代建制分摊法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的分摊有明确的分摊比例,项目经理部的分摊比例为60%,地区公司为40%。方案二预算分摊法中建设单位管理费分摊比例的计算与项目经理部年度预算相关,项目经理部年度预算越多,地区公司补给项目经理部的建设单位管理费金额就越少。方案三分类分摊法中建设单位管理费分摊比例的计算与项目经理部参与项目的人数有关,项目经理部参与项目的人数越多,项目经理部建设单位管理费分摊的比例就越高。
相对于方案二和方案三建设单位管理费分摊比例不确定的情况,方案一分摊比例明确,对于所有管道建设项目的分摊比例都一样,比例明确操作简单。方案一的提出是以类似项目管理模式下项目管理费的分摊案例为依据的,方案的合理性有赖于所借鉴的案例与新体制确实相似。下面对方案一代建制分摊法的分摊依据与新建管分离体制进行对比分析。
方案一代建制分摊法借鉴的是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代建制是将项目建设人与项目使用人分离,由业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项目管理企业对招投标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全过程进行组织管理,竣工后交付业主的项目建设管理行为。政府投资项目采用代建制,则是指政府投资项目经过规定的程序,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项目管理企业业主组织和管理项目的建设。
政府部门对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诸多实践。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政府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中存在五大主体:政府、业主、项目管理企业、承建商和使用单位(运营单位)。这五大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政府成立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作为项目业主,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市场进行监管;业主按招商合同选择项目管理企业,并负责投融资和建设资金管理,接受财政部门审核;项目管理企业按合同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并接受政府和业主的监管;承建商按合同负责项目的设计施工和材料采购等工作,并接受项目管理企业管理;使用单位(运营单位)最终使用(运营)竣工后的项目,并在使用(运用)过程中接受政府和业主监管。
(一)对工程档案管理不够重视
档案的作用具有间接性、滞后性、潜在性等特点,决定了档案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很多工程建设单位在项目成立初期,对档案的认识不够,忽视档案的重要性,认为档案工作只是在建设工程竣工后进行集中的整理资料,所以只是在工程投产或竣工之后,才依靠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对形成的大量资料进行突击整理、分类、归档。这样容易造成大量文件材料散失,收集不全;为工程施工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带来不便,导致工程资料的失真,工程竣工档案验收的延期。
(二)档案资料编制质量不高,完整性、系统性不足
许多施工单位不配备专职资料员,整理资料时不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执行,导致归档资料质量不高。有的单位在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资料不能及时归档,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由于项目建设人员对项目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加之档案形成的分散性和阶段性特点,极易造成文件材料不能保持有机联系,分类不科学,整理不规范,系统性得不到保证。
(三)归档时间长、环节多,影响档案归档的齐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工程竣工档案不仅包括施工文件和竣工图,而且还包括前期文件和竣工验收文件,这两部分资料积累都是源于公司各职能部门活动,从文件资料的产生到归档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经过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竣工资料质量,影响档案归档的齐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而且工程项目承建单位多,档案从形成到归档,需要多个单位共同配合完成,这样容易造成文件材料收集难、归档问题多。参与建设的各个单位的阶段性资料不能及时收集与整理,造成档案内容不准确、缺项,档案载体不符合要求,形成了大量缺签字、原件盖章手续不完备的无效文件。
二、提高工程档案管理质量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前提
工程项目档案管理需要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并强化责任意识。首先,要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本着精干、高效、协调、有力的原则,合理设置基层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档案员,从机构和人员编制上保障工程项目档案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从宣传、经费等方面予以倾斜,形成施工现场工程管理人员自觉参与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建立工程项目档案管理领导责任制;将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明确责任主体,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现场专兼职档案人员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形成纵向逐级负责,横向联系紧密,工作协调一致的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网络。
(二)制定和落实符合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加强项目管理制度和管理建设,结合实际确定工作程序,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并与奖惩挂钩。建设项目由于大规模、长工期、多资料、单位和环节众多,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想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仅靠几个工作人员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因此,依据不同项目特点制定档案管理组织,建立不同的方案,就成为做好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可以以“四同步”制度来确保做好项目档案的收集工作,即项目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项目计划进度与检查项目文件材料积累情况同步,验收、鉴定项目成果与验收、鉴定项目文件材料归档情况同步,项目总结与项目文件材料完全归档同步。
(三)定期开展技术文件整理的检查与指导
考虑到技术文件的琐碎性和施工现场的繁忙,工人都集中精力于施工,而对技术文件就是应付研究,或工程进行到一定阶段后补,这样就不能够真实的反应施工过程,如不认真进行督导检查,到最后很可能出现技术文件不全、不真实、不完整,甚至有大量文件资料流失的现象。所以档案工作者要有超前的工作思路,一切工作要在项目开工之前打好提前量,及早做好各类技术文件归档的准备,发放技术文件整理分类方案及规范表格,统一标准。对各施工单位技术文件的归档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四)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
关键词:项目经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项目经理的安全职责
(1)对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负有全面领导责任。项目经理必须有项目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领导并负责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带着这份责任的重托才能静下心来思考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
(2)排摸重要危险源并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措施、方案。开工前对施工现场重要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工作至关重要,但这项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确确实实做到实处,只有排摸出重要危险源才能为制度、措施、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在具体的工程实施过程中能够做到对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治理。
(3)落实安全责任。我们常常提出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实非常形象,安全责任的落实也要达到这一点,项目经理在开工之前需要落实的安全责任在横向上要覆盖到每一个施工班组负责人及安全管理员,纵向上要覆盖到项目部的每一个岗位及班组的每一个岗位。具体形式可以通过签署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技术交底书、三级安全教育等形式落实下去。
(4)组织领导各项安全检查工作。安全检查工作按照性质分可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除了日常检查可由项目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实施外,其他的检查最好由项目部组织或领导。对于检查所发现的隐患要制定切实有效且操作性强的整改措施,定人、定期进行整改闭合,保留资料的完整性。
(5)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是难度最大的工作,尤其是综合大型工程,因工种较多,人员素质结构复杂。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按照工种分别组织教育,其形式不能局限于召开培训会,这样的操作成本较大,可以组织安全管理员到现场召开安全培训会。培训的时机为操作工人进场施工之前必须进行教育,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危险源的变更情况适时进行教育。
(6)定期组织安全会议。安全会议对象主要针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各班组负责人,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及安全检查的整改内容,这种规模的会议单单依靠专职安全员组织召开的难度比较大,所以项目经理必须亲自组织,也便于各项安全管理事项的落实。
(7)落实安全专项费用的投入。安全费用的投入要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的合同比例进行投入,但是费用的投入一定要有项目经理的支持,否则专职安全员将很难展开工作,必将影响安全管理的成效。
二、项目经理如何展开安全管理工作
(一)项目经理担负项目安全生产责任,责无旁贷
项目部大多远离企业本部,时间和空间上自主性比较强。实行项目承包责任制后,项目经理集责、权、利于一身,全权支配现场人、材、机等主要生产因素,同时项目经理战斗在生产第一线,能及时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掌控项目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施工现场的一切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展开工作,安全生产管理也不例外。人员安排、机械调配、安全设施配置都在其管控之下,在便于高效执行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同时,项目经理也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主要安全生产责任。
(二)项目经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一丝不可懈怠
施工的质量、进度、安全管理与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息息相关。项目经理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安全方面的重大责任,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1)要提高广大职工干部的安全意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班子要建立高度责任心,以身作则,做好榜样,起好带头作用。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宣传培训与全员达成共识。只有树立安全意识于全员心中,安全生产才能有最基本的保障。
(2)在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必须做到不断检查不断整改落实。安全管理在过程中要确保措施到位,及时纠偏,万无一失,而项目经理的态度和重视程度直接决定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项目经理应严格要求,从严治军,首先安排安全工作,考核安全管理,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舍得在安全管理上投人,在安全员配备和培训、防护措施必要的投人配置上予以大力支持;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质量、安全与工期、安全与领导意志矛盾时,敢于坚持原则,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坚持不懈地狠抓安全巡视和安全检查,不存在侥幸心理,及时整改问题,才能把所有的安全隐患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项目经理的工作作风过硬,安全管理才能见实效
安全管理说来容易执行起来难。只有项目经理求真务实,深入生产第一线,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整改安全隐患,才能把工作到实处;细节决定成败,项目经理在安全管理上要重视细节,安全小隐患当大事,苗头当事故,时刻保持高度警觉,不放过现场问题的蛛丝马迹;项目经理必须与时俱进,勤奋好学,不断学习先进的工法工艺,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安全管理所面临的新挑战,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新经验,搜集相关信息,并从中充分汲取内外事故的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项目经理必须令行禁止,坚决杜绝违章违纪,在安全管理上必须狠抓照章办事和劳动纪律,坚持以铁的手腕整治违章违纪行为,责任与经济效益挂钩,以严格管理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四)项目经理只有科学管理,才能有序控制安全生产
(1)作为项目经理,除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施工过程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运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的研究讨论上狠下功夫。从而避免在施工现场,因施工方法选择不当造成安全隐患或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正搞好“方案预控”。在编制方案时要根据现场实际编制施工方案,配套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和具体可行的施工方法,吸取专家和老工人的宝贵经验,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将方案做成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施工宝典。
(2)保证方案可行,还要正确落实施工方法。项目经理要保证自己的团队从上到下都是施工管理的内行,将安全目标和责任挂钩,建立健全检查、考核、奖惩制度,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
(3)劳务作业队伍选择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经理在施工前要精心选择管理水平高、专业能力较强的劳务队,还要在使用中以人为本,做到严管与善待相结合,及时纠偏,调整队伍、搞好后勤服务,让劳务队伍成为项目安全生产的有生力量。
(4)安全管理的另一强有力保障是抓好安全培训。要使广大职工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管理层和作用层均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项目经理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克服企业工程项目多,员工分布点散、面广等困难,以项目为单位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各种安全演练),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应对能力,为安全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工程设备安全管理施工
Abstract: Whether at home or abroad, large or small projects, the security issue should be payed great attention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bearing in mind the safety. As the engineering equipments in operating has a range of features, and its operating conditions have great particularit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yed to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engneering equipments, especially the large-sized engineering equipments. if a security incident occurs, equipment damage may cause, even casualty. Therefore, the safety use and maintenance of the engineering equipments should be discussed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management, which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ngificance and practical necessity to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ngineering;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E9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正文
1.工程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
工程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主要是指在工程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来消除一切危及机损和人身安全的因素,也包括污染环境的因素,以此来达到避免发生事故,确保工程设备安全作业,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的目的。
2. 工程设备产生危险的种类及原因
工程设备在按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执行功能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工程设备的危害可能来自工程设备本身、工程设备的作用对象、人员操作、以及工程设备所在的场所等。因此,应认清危害的起源,分析危险的种类,为实施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工程设备产生的危险主要有:由于其本身的工程能作用和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物理因素以及与工程设备有关的滑绊、倾倒、跌落危险;电气危险;温度危险;噪声危险;振动危险;辐射危险等。工程设备危险的主要伤害有砸伤、夹挤、剪切、缠绕、跌倒、坠落、触电等。如果纺纱机中蕴藏的危险因素较多,就容易发生典型的工程设备安全事故。坠落事故,主要是由于缺乏安全监督指挥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或从事野蛮操作造成,也可以由从机体上滑落、机体撞击、工具没有滑落、振动等造成;触电事故,主要是由于电气系统及周围相应环境缺乏必要的触电安全保护面而造成的;机体毁坏事故,主要是由于超载失稳而产生的机体断裂、倾翻以至于机体严重损坏及人身伤亡。
3.工程设备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
工程设备的安全隐患存在于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工程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3.1工程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工程设备的安全状态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不安全状态构成了作业中的客观安全隐患。这些不安全状态如工程设备设计的不合理;运输和安装中的野蛮作业使工程设备及其零部件受到了损伤;缺乏安全装置的不合格设备流入市场;报废零部件未及时进行更换,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保养不良;超过安全极限的作业条件等。不安全状态也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
3.2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表现主要有:缺乏安全意识;缺乏自我保护和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指挥失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等。在工程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3安全管理缺陷
安全管理水平包括了领导的安全意识水平,对设备的监管,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安全管理缺陷是工程设备发生事故的间接原因。
4加强工程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4.1设备安全防护装置
安全防护装置是指在人与危险之间构成的安全保护屏障,它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但安全防护装置必须满足与其保护功能相适应的安全技术要求。购置合格的工程设备一般都带有安全防护装置,但为了更有效的保证安全,可以根据需要来增加一些防护装置。
4.2配备防护用品
为了保护操作人员在使用工程时避免伤害,可配备适当劳动保护用品,起到安全防御作用,如戴好安全帽、听力护具、防坠落护具等。
4.3正确使用设备安全信息
设备安全信息由文字、标记、信号或图表组成,以单独或联合使用的形式,向使用者传递信息,用以指导使用者安全、合理、正确地使用信息。设备安全信息主要有信号、警告装置、标志、符号、安全色、文字警告、随机文件等。
4.4加强培训和教育,健全安全规章制度
加强培训和教育,健全安全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对设备的安全监察,对设备的定期维护和管理等。
4.5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
对于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和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我们要进行相应的考核,奖励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并且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对于那些事故多发地,要加强防范,包括设备的到位,人员的到位.对于不听从指挥的现场施工人员,要加强教育工作,多次不整改者,可以将其调离工作岗位.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工程业发展得很好,但在国内市场上,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高端产品的竞争;在出口市场上,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可以说,我国工程设备面临的安全问题比较复杂。而解决我国工程设备面临的各种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积极发展基础工业、增加工程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增加研发投入、生产具有自主品牌的高附加值产品,才能保证我国工程设备的安全。安全生产,重点在企业,关键在员工。做好企业的安全工作,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投身安全生产实践,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积极投身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够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保障员工权益.我们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为企业的安全健康发展带来益处。
参考文献:
[1]孙建东。周国菊。乡镇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刻不容缓[J].建筑安全。1997.(10)
[2]方群。新形势下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07)
[3]张文渊。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评价模式[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3.(03)
1.基于项目管理的工程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
基于项目管理的工程档案管理体系既要求对工程档案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也对其质量控制提出了一定的标准,简单的说就是以项目施工计划及其进度纽带,按照档案规范及时收集每个环节的工程档案信息,并加以分类和归档,以及有效的挖掘利用,以此实现档案真实、完整、高效。具体可从下述几点着手:一是全过程管理工程档案,既要基于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明确文件的收集时间,强化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的档案收集,同时应就工程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设计、招投标、征地安置、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各阶段的文件进行分类收集;二是强化控制工程档案质量,这就要求应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归档,而且力争以用户利益为核心,全面整理、科学分析、主动挖掘档案信息,并注重收集、整理、分析反馈信息,以此为工程档案使用者提供高层次、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2.基于工程档案管理的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
因项目管理是工程档案管理的基本前提,而工程档案管理又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也应基于档案管理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具体应以记录的工程财务信息为参考,掌握并分析费用收支,结合工程的实际进度,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以记录的工程施工情况为参考,合理配置施工资源,确保在合同规定的日期内完成项目施工;以所有的工程档案作为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参考,以此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
二、系统运行保障
1.制定统一规范的工程档案标准。
通常工程项目规模浩大,涉及面广,其档案必然数量众多,种类繁杂,因此制定统一、规范的档案标准是实现档案完整、真实、有效的基础保障,具体应注意下述几个方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应具备编织者、技术主管、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各方的签名、审批,其内容应明晰、具体;图纸会审文件中应涵盖工程名称、地点、参建人员、会审内容、时间等信息及相关部门的签字盖章;材料合格证、质检报告等文件应合法、齐全;合同、协议等内容应公平,严谨,全面,不存在漏洞;技术交底文件应符合质量验收规范,如管道安装应详细记录管件的大小、位置,支架方法等,验收描述要详细;分项、分部等资料划分应明确且正确,内容真实不存在重项、漏项,施工日记应真实、全面等;此外针对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文本、图片、声像等不同类型的档案应予以分类管理,其规范应以相应的数据库要求为重要依据。
2.构建完善的工程档案管理系统。
合理的工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提高其管理绩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笔者认为应以核心服务器为中心,为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提供一个公共平台,以此为其查阅、使用、管理、分析工程档案提供便利。但其应以统一文件格式、设置工作流程、定义访问权限、完善数据库建设、规范数据接口等为前提,建立数据、项目、服务集成的管理系统,以此便于收集、分类、归档、分析、应用工程档案信息,如可以切实掌握待复核、履行期、已终止等不同类型的合同信息,核对和统一财务信息、施工材料等账目,查询设计变更等重大事项,以此为控制工程造价、质量、进度提供服务平台,尤其利于顺利完成工程验收,以及合理解决经济纠纷等问题。此外也可利用工作会议、汇报总结等丰富的信息反馈渠道,挖掘价值信息,用于为解决方案的制定等提供帮助。
3.明确划分工程参建各方的权责。
工程档案来源繁杂,其全面收集并非一项易事,仅靠单方力量显然难以实现,因此必须强化工程参建各方的联系,明晰其权责,以此促进工程档案收集和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也为工程隐患的责任归属奠定基础。如建设单位应负责工程项目申请,获取土地、建设、规划审批书、许可证等资质,可行性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招投标文件、承包合同等文件,其在城建档案馆、施工、设计、监理等各单位之间的档案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勘察单位应负责提交准确、可靠的工程勘察报告;设计单位应提交合理的施工图以及技术方案;监理单位主要负责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监督,并提交现场签证、施工进度等相关文件;施工单位则主要负责工程质量,即提交材料、配件、机械、隐蔽工程等质检报告。为进一步规范工程档案管理活动,还应基于单位实况选择项目式、强/弱矩阵式等组织形式。
4.形成有效的工程项目组织文化。
为切实推进工程档案管理规范化、高效化,工程参建各方都应提高对工程档案管理的认知,并自觉参与、配合档案收集、管理和利用。其中工程档案管理部门应身先士卒,认真贯彻档案意识,并通过广泛宣传,形成自上而下管理工程档案的良好局面;应立足于工程项目和工作需求,明确工程档案管理目标,并在管理制度和档案规范的约束下,加强部门之间、档案形成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完善档案数量、种类、标准规范等;档案管理者应切实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掌握科学、实用、先进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熟练使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规范档案操作,保证其完整、真实、标准,学会善于挖掘有效信息,并加以提炼和总结,以此为档案使用者提供有力参考,提高工程档案的时效性。
三、结束语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日渐加快,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也被重视起来,这影响到电力工程能否稳定运行,并且也促进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我国目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还不是很完善,还有一些没有结局的问题,所以,综合目前工程施工管理情况,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改革,这是我国电力企业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我们应对其高度重视。
1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案例的基本概况
某电力工程项目为中型变电站工程,此工程属于当地的首个全室内变电站,具有土建工程楼层高、结构复杂的特点。工程的作业面比较广,需要较大的施工量,是施工单位以往所没有遇到过的,不管是质量方面、工期方面还是安全方面都是非常大的挑战。考虑到此工程安全管理难度比较大,所以在正式施工前通过项目经理对本项目施工管理进行了规划设计,特别是对于安全管理工作设置了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成立了安全风险管理小组(包括专门的技术人员、专职的安全人员),策划组织安全风险识别、分析评价以及重大安全风险专项应对工作等等。虽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安全情况分析,但是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2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团队建设不力
以我国现代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团队来说,很多都不能认识到管理工作的正确含义,被传统管理思维框架严重影响,不仅是管理方法,也包括管理手段,都不能满足现代工程管理的要求。并且,合同管理意识相对薄弱、经济效益观念也比较浅薄,这直接关系到施工管理工作的效果,容易给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质量问题,导致电力工程施工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2.2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沟通
众所周知,在电力工程中,涉及到的职员比较多,所以我们要把这些专业以及人员的沟通、协调工作做好,进行更好的开展电力工程施工。但是,现代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还不是很理想,业务部门、技术部门、财务部门以及运行部门,分割单独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各个部门之间没有进行相应的协调管理,出现了“多头管理”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容易导致资金流动性差、材料供应不畅,施工进度慢等现象,使电力工程施工整体目标和任务很难达成。
2.3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流程不合理
为了提高管理效果,我们就要确保施工管理流程的合理性,但我国现代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个流程还有一定的不足,有时较为混乱,不具有合理性,大部分流程存在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问题,这就容易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使整个工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建设质量。
2.4安全施工管理不完善
安全施工是输电线路能够能否正常运营的先决条件,更是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重点项目。不过在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出现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主要是因为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在施工管理中没有对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导致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安全理念,在施工中没有使用合理的安全措施。并且在有些电力工程中,没有相应的安全施工防护措施,一些施工单位只考虑经济收益,安保措施并不落实,导致施工人员不具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发生安全事故。
2.5忽视施工现场管理
输电线路中现场施工管理一般是指,对施工进度,施工材料以及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保证顺利合理施工。有些时候施工管理不是很全面,一部分输电线路施工中容易发生施工工艺问题以及施工材料问题,导致施工质量不不达标。在施工中也进行一些不合理的操作,因为一时的管理不善,某些职员偷工减料,直接导致输电线路无法使用。严重影响了整体施工质量。
3优化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做好工程图纸会审工作
图纸是工程施工中的根本依据,不过电力工程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所以,图纸设计工作也比较繁琐,导致图纸会审工作就尤为重要。所以在施工之前,组织参与施工的各个部门要对图纸内容进行审查,对图纸进一步完善。只有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施工过程发生图纸变更的现象,并且也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同时也能保证工程质量。
3.2做好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
工程的初始工作就是招投标工作,选取施工单位施工尤为重要。①着重考虑相关单位的施工资质;②观察其在类似工程中的具体表现、信誉、经济效益等。在实际招标的时候,要保证招标文件内容的合理性,在制定内容过程中,主要是对施工内容、资金结算方式以及安全问题等进行明确规定,并且也涉及工程进度、质量要求等相关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对参与施工的各个部门开展现场答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招标文件内容更加全面、更加合理,使其在工程建设中发挥出参考作用。
3.3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
施工过程中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监管就非常重要。管理部门要充分了解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对每个环节的施工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施工的规范、合理性。并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大力开展施工监督管理工作,进而为提高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4认真总结工程施工管理的经验
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时候,可能护设计到一部分与施工管理相关的资料,主要是施工合同、工程图纸,施工设计、招投标资料、会议记录、发现的问题处理记录以及验收报告等。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要把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从中总结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吸取经验和改正不足,进而为日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5重视安全管理
输电线路作为整个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这不仅仅涉及到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也涉及到输电线路的安全供电。一方面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一些缺乏施工经验的人员可以由一些经验丰富的员工指导施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完善安全管理措施,输电线路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同时还需要注重材料的管理,确保施工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3.6注重输电线路的现场施工管理
电网建设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的就是输电线路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首先要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加强,在对输电线路管理的时候,要重点管理好混凝土施工和架线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的时候,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按照标准比例施工,架线施工必须选取最适宜的材料,最合理的技术施工点,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并且做出相应的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进度。在输电线路施工前,设计出完善的施工计划,把各项施工任务进行规划,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输电线路的施工中可能受到的影响较多,主要是天气,地势以及施工技术等,在实际施工的时候,要对施工进度定期进行考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修改工作计划,改变工作方式,尽量避免出现工程延期的现象。
3.7强化技术培训力度
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培训,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单位来说,在单位内部选取技术高超、具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协助培训。同时,也可以加强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可以组织他们进行专业指导,也选取一部门人员到其他单位参观学习交流。这批培训员要把他们参观学习到的先进知识,通过培训的方式分享给单位其他职员,发挥带头作用。在单位内部,培养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学习氛围,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与此同时,在具体施工中,也可以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演习、演练,能够使员工更好的掌握事故应对方法和处理措施,确保施工人员本身,同时也保证了工程质量。
3.8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
在实际施工中,队每个环节的责任进行仔细划分,将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甚至每个人身上。这样才能使管理责任更加到位,进行安全施工的重点就是明确自身的责任。在电力施工型企业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应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并且,由于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是以国家整体全局去考虑的,然而每个区域都有所不同。所以,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企业本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所有部门和管理人员都需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使安全施工的义务和责任更加明确,也更加规范化,把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这样能够保证施工企业所有人员具有工作积极性,确保施工安全。
4结束语
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也日益丰富,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所以就要大力建设更多的电力项目。这就使电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在现场实际施工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一些细节问题,贯彻落实安全管理方案。并且电力施工人员要在施工中总结经验,弥补自身不足,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管理能力以及专业素质,保证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月.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13(9):92~93.
[2]王志强,马骏,王晔.浅谈加强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29.
(一)系统框架设计
1.基于项目管理的工程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
基于项目管理的工程档案管理体系既要求对工程档案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也对其质量控制提出了一定的标准,简单的说就是以项目施工计划及其进度纽带,按照档案规范及时收集每个环节的工程档案信息,并加以分类和归档,以及有效的挖掘利用,以此实现档案真实、完整、高效。具体可从下述几点着手:一是全过程管理工程档案,既要基于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明确文件的收集时间,强化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的档案收集,同时应就工程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设计、招投标、征地安置、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各阶段的文件进行分类收集;二是强化控制工程档案质量,这就要求应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归档,而且力争以用户利益为核心,全面整理、科学分析、主动挖掘档案信息,并注重收集、整理、分析反馈信息,以此为工程档案使用者提供高层次、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2.基于工程档案管理的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
因项目管理是工程档案管理的基本前提,而工程档案管理又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也应基于档案管理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具体应以记录的工程财务信息为参考,掌握并分析费用收支,结合工程的实际进度,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以记录的工程施工情况为参考,合理配置施工资源,确保在合同规定的日期内完成项目施工;以所有的工程档案作为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参考,以此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
(二)系统运行保障
1.制定统一规范的工程档案标准。
通常工程项目规模浩大,涉及面广,其档案必然数量众多,种类繁杂,因此制定统一、规范的档案标准是实现档案完整、真实、有效的基础保障,具体应注意下述几个方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应具备编织者、技术主管、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各方的签名、审批,其内容应明晰、具体;图纸会审文件中应涵盖工程名称、地点、参建人员、会审内容、时间等信息及相关部门的签字盖章;材料合格证、质检报告等文件应合法、齐全;合同、协议等内容应公平,严谨,全面,不存在漏洞;技术交底文件应符合质量验收规范,如管道安装应详细记录管件的大小、位置,支架方法等,验收描述要详细;分项、分部等资料划分应明确且正确,内容真实不存在重项、漏项,施工日记应真实、全面等;此外针对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文本、图片、声像等不同类型的档案应予以分类管理,其规范应以相应的数据库要求为重要依据。
2.构建完善的工程档案管理系统。
合理的工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提高其管理绩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笔者认为应以核心服务器为中心,为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提供一个公共平台,以此为其查阅、使用、管理、分析工程档案提供便利。但其应以统一文件格式、设置工作流程、定义访问权限、完善数据库建设、规范数据接口等为前提,建立数据、项目、服务集成的管理系统,以此便于收集、分类、归档、分析、应用工程档案信息,如可以切实掌握待复核、履行期、已终止等不同类型的合同信息,核对和统一财务信息、施工材料等账目,查询设计变更等重大事项,以此为控制工程造价、质量、进度提供服务平台,尤其利于顺利完成工程验收,以及合理解决经济纠纷等问题。此外也可利用工作会议、汇报总结等丰富的信息反馈渠道,挖掘价值信息,用于为解决方案的制定等提供帮助。
3.明确划分工程参建各方的权责。
工程档案来源繁杂,其全面收集并非一项易事,仅靠单方力量显然难以实现,因此必须强化工程参建各方的联系,明晰其权责,以此促进工程档案收集和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也为工程隐患的责任归属奠定基础。如建设单位应负责工程项目申请,获取土地、建设、规划审批书、许可证等资质,可行性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招投标文件、承包合同等文件,其在城建档案馆、施工、设计、监理等各单位之间的档案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勘察单位应负责提交准确、可靠的工程勘察报告;设计单位应提交合理的施工图以及技术方案;监理单位主要负责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监督,并提交现场签证、施工进度等相关文件;施工单位则主要负责工程质量,即提交材料、配件、机械、隐蔽工程等质检报告。为进一步规范工程档案管理活动,还应基于单位实况选择项目式、强/弱矩阵式等组织形式。
4.形成有效的工程项目组织文化。
为切实推进工程档案管理规范化、高效化,工程参建各方都应提高对工程档案管理的认知,并自觉参与、配合档案收集、管理和利用。其中工程档案管理部门应身先士卒,认真贯彻档案意识,并通过广泛宣传,形成自上而下管理工程档案的良好局面;应立足于工程项目和工作需求,明确工程档案管理目标,并在管理制度和档案规范的约束下,加强部门之间、档案形成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完善档案数量、种类、标准规范等;档案管理者应切实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掌握科学、实用、先进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熟练使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规范档案操作,保证其完整、真实、标准,学会善于挖掘有效信息,并加以提炼和总结,以此为档案使用者提供有力参考,提高工程档案的时效性。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