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术室压疮的护理措施范文

手术室压疮的护理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压疮的护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手术室压疮的护理措施

第1篇:手术室压疮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急性压疮;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29-02

压疮是由于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受到严重阻碍,皮肤及皮下组织无法发挥正常功能而导致组织发生的破损与坏死。一旦患者发生压疮,一方面会带给患者严重痛苦,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另一方面还可能带来医疗纠纷。因此,对手术室压疮的形成因素进行正确认知,采取有效护理方法加强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

1一般资料

抽选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行大、中手术患者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6例,女54例,患者年龄46~87岁,平均年龄62.3±4.1岁。

2方法

2.1预防措施

预防手术室急性压疮的发生应选择相应正确的护理方法,首先应加强对患者术前访视的重视,对患者做好全面的术前评估,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其次构建及完善对术前护理及术中急性压疮的监控系统,确保患者术前取正确及舒适,对压疮易发生部位加强保护,术中密切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保证微循环灌注量;最后提高手术过程中的默契配合程度,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压疮的发生。

2.2提高对急性压疮的认识

加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者的教育,提高护理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在一边有效控制人为因素的同时尽量降低非人为控制发生的可能性。由于导致急性压疮发生主要包括压力、摩擦力及剪切力三个物理力,因而应通过加强对手术操作细节的控制,减少剪切力与摩擦力的发生,同时由于压力一直存在于手术床上的患者,针对于压力因素,只能通过手术过程中各项辅助措施对局部压力进行缓解。

2.3缓解患者局部压力

我国当前对手术室患者局部压力的缓解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其一,采用凝胶垫,该方法的应用优点是具有较强的抗压性及柔韧性,与人体皮肤有较好的相容性,可以实现患者体重均匀分布于垫,有效避免压疮发生;但该方法的缺点在于由于价格太高,不宜推广普及,消毒方法不常规且较易损坏;其二就是采用垫;该方法的应用优点在于具有较好的抗压性及柔韧性,且价格适宜,适宜临床推广应用;该方法的缺点则是抗压部位有精确,不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垫表面不平整,极易形成剪切力,消毒受到一定限制。

2.4选择合理的减压手段

理想、高效的减压垫应有的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柔韧具有良好弹性,具有较强的抗压性,且通透性较好,可允许气体之间发生交换;②独特的设计可使受压部位托起,将外界环境中包括细菌微生物在内的颗粒性异物加以阻隔;③与人体皮肤有较好的相容性,不会诱发再次机械性损伤,可以确保受压部持续温润;④经济且实用,适用于患者身体各个部位的实用。当前我国临床多将局部凝胶与泡沫辅料联合应用,可有效弥补仅采用一种方法存在的缺点,可有效预防手术中患者压疮的发生。

3结果

130例患者中,术后急性压疮发生3例,其中女性1例,男性2例,压疮发生率为2.3%,其中2例患者为I期压疮,1例患者为II期压疮,经后期积极护理均痊愈出院。

4讨论

4.1压疮常见病因分析

4.1.1与局部压力 若手术中未能采取适当,除了不能充分暴露术野之外,还会造成患者受压部组织的伤害。当软组织受到过大压力时,若患者持续以一种卧位保持至少2h后,便会发生压疮。

4.1.2手术湿度及温度 若组织持续受压导致发生营养不足、缺氧以及缺血症状,当同时伴有体温升高现象,就会增加压疮的发生率。另外,皮肤潮湿、液体浸渍等原因也会提高压疮发生风险。

4.1.3由于手术属急性损伤,会引发患者的剧烈反应,提高压疮发生的可能性。

4.1.4营养因素 像肝移植类患者在手术中会出现大量失血,导致严重损伤,由于皮肤弹性不强的原因而提高易损可能。

4.1.5固体挤压太过频繁或者太牢固等因素都会诱发急性压疮。

4.2急性压疮的护理对策

4.2.1术中护理 (1)的合理放置:由于足跟部与尾骶部是人体承受压力最大的部位,因此在安排放置时应着重加强该部位的放置,防止发生局部受压。且手术放置还需与人体力学原理相符。(2)合理采用枕、放置支撑物及垫物:在进行安置时,应注意对衬垫物及支撑物的合理放置,包括放置的位置、固定点、着力点以及支撑点等内容,满足患者及手术需求,保护患者神经系统及呼吸循环功能。(3)受压部位皮肤的保护:采用凡士林或者赛肤润将其于患者受压皮肤处进行涂抹,以此来形成油性保护层,保证皮肤正常屏障功能的发挥。

(4)减压按摩:定时对患者受压部位予以减压按摩,如若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在不会影响手术操作的基础上,于患者受压部位进行减压按摩,控制局部受压情况,恢复局部血液循环。(5)保证规范操作:确保诸多细节操作的规范性,预防对皮肤造成损伤,在进行的摆放或者其他护理操作时,应确保动作缓慢、轻柔性,尤其是对受压部位来说,应尽量避免发生拖拉或损伤动作。(6)体温护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合理调节手术室温度,将温度控制在22℃至25℃左右,并采用毛毯或者棉被等遮盖物,以此来维持患者体温正常。(7)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手术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皮肤情况的密切观察,每2小时左右帮助患者放松约束带,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

4.2.2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全面检查患者皮肤情况,一旦发现有压疮发生必须及时记录相应发生位置、面积等方面内容,采取相应积极的措施,进行有效护理及治疗。

综合上述,急性压疮的发生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关键指标,而手术患者又是急性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患者的深入评估,总结预防举措,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手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降低手术室急性压疮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马小玲.手术室急性压疮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4):105-106.

[2] 张晓霞.手术室急性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34.

第2篇:手术室压疮的护理措施范文

【摘要】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隐患,降低因护理失误导致的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总结出存在的一些护理纠纷的易发因素,提出正确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通过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防范发生。结论 高度认识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隐患,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手术室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护理纠纷 对策

手术室是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手术室护理工作面临较多的新问题与挑战。

1 手术室护患纠纷的隐患

1.1查对问题 (1)接错病人,摆错手术部位。(2)器械清点不清致纱布或器械遗留病人体内。(3)输血查对不清。(4)术中用药不细,执行口头医嘱太轻率。

1.2手术护理记录单的问题 从实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后手术护理需记录的内容不断增多,而有些护士思想不够重视,往往出现记错、漏项、涂刮的现象,留下安全隐患。

1.3术中医嘱的问题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经常需要执行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的口头医嘱,如使用抗生素、镇静催眠药等。术中临时医嘱执行后未及时补记,或用药的浓度、剂量及途径不准确等,从而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1.4手术安置不当及不可避免的压疮问题 由于病人手术时间较长,安置不当,引起局部组织压疮。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种种预防压疮的措施,如手术床安置泡沫垫、海绵垫等。尽管通过以上措施可避免绝大多数手术时间短、体质好的患者发生压疮,但是少部分患者由于术前水肿还是有发生压疮的可能。

1.5电灼伤患者的问题 手术过程中使用高频电刀的机会越来越多,灼伤患者的事情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其原因多是由于负极板位置放置不当。

1.6送检标本遗失的问题 标本是手术进一步确诊病情的重要依据,如果标本遗失,将延误或失去诊断抢救时机。

1.7器械物品准备的问题 术前用品准备是否充分是决定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一面。在术中因物品不全或因所用仪器功能不良而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延长手术时间。

1.8 语言行为的问题 当前发生的医患纠纷中无过失纠纷所占比例并不少,而多数无过失纠纷的原因往往是医护人员语言不当或服务态度差造成的。

1.9消毒隔离的问题 对HBsAg阳性病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病人术后一定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如在同一时期出现多个手术后病人类似的感染现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1.10工作安排的问题 手术室工作强应激性、高紧张性、无规律饮食和睡眠使手术护士生活质量普遍较差,影响其身心健康[1],最易出现护理失误。

2 防范护患纠纷的对策

2.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制定合理流程 从病人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起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2人2次以上认真核对,无误后方能进行下一个环节。

2.2手术中物品清点的管理 手术物品的清点需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共同参与。

2.3明确手术记录单的内容 重点记录术中所用无菌包是否消毒合格;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情况;术后患者标本留送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后的去向等。

2.4建立术中医嘱本 具体做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术前医嘱查对患者的药物皮试结果和所带药物的种类、数量。麻醉医生在医嘱本上开医嘱,巡回护士执行后填写执行时间和执行者姓名。

2.5手术中病人的及建立术前压疮评估记录 常常是手术室护士与医生协商的一个焦点,由手术室的护士评估患者后与患者共同签订一份关于“有压疮发生的可能”的术前评估单[2]。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可避免的压疮而引发的护理纠纷。

2.6防止灼伤 使用电刀时电刀负极板与病人皮肤接触时注意平整放置,保证接触面积,宜放在肌肉丰富处。

2.7加强标本管理 标本常规要求一般的病理标本应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留,手术完毕交于主管医师,后者将标本放入固定液容器内,贴上标签,填好病理单。

2.8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术前护士应熟知手术步骤,术中所需的特殊物品器械;巡回护士于术前检查所用仪器的性能,防止器械性能不好,延误手术时间。

2.9加强手术室的感染管理 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

2.10做好术前访谈 内容包括:(1)病人的既往史、现病史、家庭史,各种化验结果等。(2)病人的一般情况。(3)术前诊断、术前准备、手术名称、手术方式。(4)麻醉方式。

2.11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实行弹性工作制 护士长应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力,缓解工作压力,减轻体力消耗,不搞疲劳战[3]。

总之,手术室的医疗纠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更新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主动改善护患关系,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马艳丽,续锦,侯琳琳.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J].社区医学杂志,2005,3(2):49.

第3篇:手术室压疮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手术患者;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a)-139-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手术全期护理新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术前访视已成为手术全期和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而术前评估是术前访视中的重要内容,是对患者术前的阶段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术中的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对提高手术护理质量、确保术中护理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手术室自2006年起开展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访视,2009年逐步完善了术前评估内容,取得良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的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访视1 652例,男性985例,女性667例。

1.2 方法

1.2.1 术前访视设立护理评估责任人和评估时间 责任人要求为在手术室工作1年以上并掌握各专科手术健康教育内容的护理人员,一般为担任该手术的巡回护士。常规在手术前1 d下午根据手术通知单去科室查看病历,辅助检查及化验报告结果,特殊手术患者需要向主治医生了解病情,携带病历到患者床前进行术前访视,同时进行护理评估,确定患者在手术室的个性护理措施,访视所需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20~30 min/人,访视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后向手术室高级护士或护士长进行汇报,由她们审核确定手术患者护理措施的实施。

1.2.2术前访视及护理评估表格使用我院自制的《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单》、《术前护理评估单》进行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根据内容进行护理评估,制订个性化护理措施,由护士长或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审核。

1.2.3术前护理评估内容

1.2.3.1心理评估采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就诊原因、婚姻家庭状况、心理状态、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患者的需求,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

1.2.3.2压疮评估术中压疮的干预是手术护理的重点难点。我院应用Noyton量表,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精神状况、活动能力、运动能力、是否大小便失禁等内容进行评估。如积分

1.2.3.3静脉输液的评估手术中静脉通道的建立是手术安全的保障。术前应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包括穿刺部位的皮肤、弹性、厚度、清洁度、温度、潮湿度和有无感染病灶。患者的静脉情况:包括静脉的弹性、走行、有无静脉瓣、是否在关节部位、是否经常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等。根据评估的结果,结合手术的要求、手术部位、手术的要求,来选定合适的输液部位及准备输液器具。

1.2.3.4手术摆放的评估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如营养状况、皮肤的弹性、完整性、有无压伤、皮肤的感知觉情况。再根据患者的体型、估计手术时间的长短,选择合适的垫。必要时术前进行的训练。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2.3.5术中使用特殊仪器、器械的评估根据手术的要求术中使用的特殊仪器、器械的患者要做好术前的评估,为术中能正确安全使用仪器做好准备。如:高频电刀的使用前应评估患者体内是否有心脏起搏器、金属内植物、放置负极板位置的皮肤情况等。

1.2.4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

1.2.4.1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做好心理干预术前的宣教和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的过程及方法,手术组的成员;耐心解答患者的提出的疑问,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术中应主动安抚和鼓励患者,简要说明手术进展的情况,自始自终让患者有被尊重的感觉、对手术有安全感,消除紧张心理。

1.2.4.2根据患者压疮的危险指数制定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选择合适的垫,缓解身体局部所承受的压力;手术时间较长者术中应加强皮肤的观察,在手术中小范围变动受压部位或采取局部按摩的方式,促进受压皮肤的血液循环;术中注意保暖,保持受压皮肤的干燥,有效地避免术中压疮形成。

1.2.4.3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及静脉穿刺套管针对静脉评估结果欠佳时,应及时向护士长汇报。由高年资护士担任静脉穿刺操作,可提高静脉操作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1.2.4.4评估结果汇报根据各项评估结果,向手术室高级护士或护士长进行汇报,提出相关的护理诊断,发现护理问题,并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护理工作质量。

2 结果

我院手术室自2006年起开展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访视,2009年开始进行护理评估,统计2009年完成访视例数为1 652例,术后患者对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手术医生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为97%。术前护理评估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3 讨论

卫生部2005年颁发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首次对我国围术期患者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2]。术前评估是对患者的判断,是手术前的准备,术前评估对保证手术护理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手术室开展术前护理评估与术前访视的结合,从评估结果引出了护理诊断,发现了护理问题,制订了护理计划及措施,护士通过评估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充分准备手术所用的物品及器械,提高了预见性及应急能力,为患者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个案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手术护理工作质量、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护士对患者的评估能力及判断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蒋琪霞,刘进玲.应用Braden计分表预测及预防压疮的护理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3-4.

[2]赵学彬,马智群.术前访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6,13(10):44-45.

[3]赵希转.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2):106-107.

[4]张雅莲.谈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95,198.

第4篇:手术室压疮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

现今,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管理属于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手术室所需的护理人员较多,且工作时间十分集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为广阔的专业知识,这时仅仅依赖护士长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的[1]。该文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手术室护理中未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阶段为对照组,发现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成效显著,可在手术室管理中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手术室护理中未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阶段为对照组。对照组共有手术室护理人员16名,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31.2±1.8)岁。实验组共有手术护理人员16名,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0.8±1.1)岁。再分别于对照组与实验组手术室中选取出55例手术案例。经过比较发现,两组对象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方式,具体方法如下:①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根据护理部门每个季度所需要进行的交叉检查内容,将手术室的的质量管理分为6个质量控制小组,分别为教学组、压疮组、消毒组、管理质量监测组、护理文书检查组、五常法组。每个质量控制小组设置质量检控员2名,监控员的选择经过科室领导层的详细考察,选取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的护师担任[2]。并在科室内形成以科护士长、护士长到质量控制员、专科组长的四级质量控制体系,从而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控制[3]。科护士长以及护士长主要负责对科室护理质量的全面整体把握,各质量控制员主要负责所属质量小组的护理质量问题,并对所在小组的护理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做好反馈工作。依据其中检查出来的内容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由专科组长负责对各手术室开展的手术与专科组进行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配合。②各质量小组的主要控制内容。五常法组主要负责对手术室内部区域划分是否科学合理进行检查,并检查手术室内的环境是否整体、是否做到无菌,符合手术开展的要求。对手术室内的各类标签是否完整、标识是否清晰以及会议记录、药品管理情况等进行检查。教学组:负责对手术室开展的和列培训计划、以及培训落实情况、业务学习情况等进行核查,对护理人员的三基操作落实情况等进行考察。压疮组:对压疮进行评估检查,预防压疮的发生,并对压疮情况进行预防登记,检查患者的手术安置是否科学合理[4]。消毒隔离组:对手术室中无菌物品的放置进行检查,还需要对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室内氧气湿化瓶以及相关吸痰装置的放置、内镜处理情况、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管理等情况。质量检查组主要负责将手术室内的规章制度、手术流程、应急预案以及岗位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组主要负责将术中护理工作记录单以及手术安全核查单、医嘱签名单等进行检查。③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护士长依据手术室中质量控制员以及专科组长的反馈,并结合手术室中护理工作的特点,制定每一小组的质量评价标准。经过手术室的全体人员讨论后修订。质量控制的指标以及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病房病历等相关情况是否符合标准。④明确质量控制员的工作职责。质量控制员根据质量控制的标准,定期定时对质量进行检查。另外护理文书的质量检查员对病历进行随机抽查,对护理记录的质量进行检查[5]。质量检查控制员对检查情况进行实时检查,并在每周都将质量检查的结果汇总出来报告至护士长。相关人员就汇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⑤定期开展培训。对于手术室中的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并告知其参与到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显著提高。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位护理人员都可在科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另外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还需要严格掌握相关的质量方案,之后再由护理组长对质量控制的相关工作进行讲解。向每位成员发放质量控制标准表,对于其中存在疑惑的问题进行标注,并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总结,积极开展组间讨论。讨论结束后可组织专人对其进行调整修改。每个质量小组的成员都要积极承担自己的职责。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成员的护理质量进行密切观察,主要包括护理操作质量、基础护理工作质量、健康教育开展质量、心理护理开展质量以及护理科研质量等等。每个季度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做好统计记录,防止出现较大误差。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护理操作得分为(90.25±1.23)分,护理科研得分为(92.35±1.87)分,基础护理得分为(91.21±0.98)分,健康教育得分为(91.24±1.97)分,心理护理得分为(92.54±1.11)分。实验组护理操作得分为(97.24±0.74)分,护理科研得分为(95.85±1.24)分,基础护理得分为(98.21±0.54)分,健康教育得分为(95.37±1.38)分,心理护理得分为(97.44±1.72)分.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各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手术室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的管理模式可以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改进,这种管理模式是在现今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质量显著增强的背景下提出的,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得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得到极大程度激发,进而促使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相较于之前得到显著增强。由于质量控制小组的分类不同,其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基础护理小组知识对手术室中的区域划分、手术室环境等进行检查。压疮控制组则是对患者的压疮进行评估、治疗,并商讨如何做好患者的压疮预防工作。消毒隔离小组主要是对无菌物品的放置以及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对于患者手术时的摆放是否合适进行检查等。通过将手术室的质量控制工作由单一的护士长控制改为四级管理模式,就可对管理责任进行进一步的明晰,形成层层负责的体制,使得手术室的质量控制工作得到全方位、系统化的控制。另外,在手术室中设置不同的质量控制小组有利于使得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并使得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发展活力得到有效增强[6]。在手术室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后,科室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护理部门的护理质量评分得到有效提高。护士可直接参与到手术室的管理之中,不仅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培养手术室护理工作骨干,还可以使得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积极发挥个人的才能,使得科室的凝聚力、专业发展活力都得到显著增强。将手术室的质量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对质量控制的标准以及内容集体制定,可使得各项工作的重要性都得到明确。这种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以管理者经验为主的现象,有效提升管理的水平。另外,在手术室中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可将各项护理工作的质量得以量化,并对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客观科学评分,以此作为每位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标准。这种方式也体现了医院管理工作的公平性以及客观性,更令人信服,有利于在科室内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

作者:时征 单位:济宁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王素云.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9):94-95.

[2]张宁.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06-108.

[3]李莉.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2):110-111.

[4]李蕾蕾.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效果评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10):167-168.

第5篇:手术室压疮的护理措施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29-02

手术中压疮是指患者在术后几小时至6天内发生的压疮,其中以术后1~3天最多见。压疮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 1%~11%,而手术者则高达4.7%~66%。2009年以来我院开展手术三千多例,无一例术中压疮发生。现对造成手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分析总结如下:

1危险因素

1.1自身危险因素

1.1.1年龄

老年患者心血管功能减退,毛细血管弹性减弱,末梢循环功能减退,局部受压后更易发生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l,NPUAP)研究证实,压疮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据统计40岁以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40岁以下患者的6~7倍。

1.1.2疾病因素

氧供减少,反应性充血延迟和血流闭塞加快可能是增加压疮发病的机制.另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恶病质、负氮平衡、神经丧失感觉等疾病因素也使术中压疮的发病率增高。

1.1.3急性应激应对压力敏感性增高

通过研究发现,急性损伤的患者应对反应显著增高,压疮发生率高,而手术对每一个患者来说都是强烈的应激源。

1.2 术中危险因素

1.2.1麻醉

由于物的影响,有55%的患者在手术麻醉期间发生低氧血症,而且由于物的阻滞作用,使受阻滞的部位以下的血管扩张,血流变慢,受压部位失去正常的血液循环,再者由于物影响,患者反应迟钝或暂时丧失可对身体某些部位不适的反应,这些因素都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无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极易形成压疮。

1.2.2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越长,局部受压组织处于低灌注或缺血状态时间越长,受压部位表皮温度降低程度越大,损伤发生率越高. Hoshowsky等认为手术时间>2.5h是压疮的危险指数,并发现手术时间>4h,每延长30min会使压疮增加33%;在93KPa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h以上,就能引起压疮。

1.2.3手术与护理器具

决定了患者的受压部位,固定器可压迫骨突处皮肤,俯卧位比仰卧位者易发生术中压疮。手术床垫过硬,垫物安置不当;升降式器械台固定不紧,横杆下滑压在病人的肢体上;术中变换或操作振动较大时垫失去保护作用;对烦躁病人使用约束带过紧等情况都会使患者所承受的压力过大,造成局部皮肤缺氧,易于发生压疮。

1.2.4温度、湿度

体温每升高1℃,组织代谢需氧量增加10%。当组织持续受压产生缺血,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合并体温升高引起的高代谢需求,可大大增加压疮的易感性。皮肤潮湿、过多的液体浸渍皮肤、pH值改变和保护性油脂丧失,致使皮肤更易受到压迫和摩擦,同时皮肤潮湿使身体粘贴于床垫上,增加了切应力。

2相关护理

2.1术前评估

需要手术的患者,特别是易造成皮肤压疮的高危人群,通过术前访视患者,对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患者有无压疮高危因素,特别是手术时间过长,患者体质差及老年人应该重点评估,包括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状况,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是否输血等,找出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出预防措施,做到心中有数。

2.2术中的相关护理

2.2.1心理护理

患者对病情、手术等多方面的担心而造成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往往使患者处于僵持甚至震颤,此时极易发生皮肤破损,导致压疮出现。因此在手术前应给予患者抚摩、安慰、鼓励、加强心理支持,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手术。

2.2.2合理摆放

安置患者的手术既要满足手术操作的要求,又要考虑到患者解剖、生理的耐受性。保证患者舒适且能保持一定的时间,注意固定肢体和防止坠落。

2.2.3保暖、防潮

为了避免患者的体温降低后,引起躯体的血液循环不良,使受压部位表皮温度减低程度增加,从而增加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在手术中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5℃左右,使用棉被等遮盖物保持患者的体温,在冲洗腹腔时使用温热冲洗液,术中输血时尽量将其放入37℃的水中复温后再输入,大量输入液体时也需将液体加温至37℃左右以免降低患者的体温。

2.2.4凡士林的有效保护

主要针对俯卧位头颈部手术患者的面部皮肤保护。凡士林可在局部形成封闭性油膜,对抗摩擦力和剪切力:缓冲垂直压力,减轻皮肤受压,缓解血运障碍,润泽皮肤,促进上皮新生,能有效延长压疮的发生时间。

2.2.5加强责任心

加强术中巡视,动态管理患者。巡回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皮肤的颜色、温度等观察。随时查看垫是否移动,患者身下床单是否潮湿,及时了解患者的皮肤受压情况,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海2h放松约束带一次,改善局部受压部位出现的早期压疮反应。手术后护送患者回房时应向病房护士进行皮肤现状的特殊交班,使患者得到连续而不间断的护理。

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我院现购置新的手术床,制作适用于各种的各个型号软垫,保持患者术中的柔软舒适;不断强化工作人员对术中压疮的预防理念,术前对高危患者进行有效的危险因素评估,制定预防计划,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通过上述措施,有效避免了术中压疮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我院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晓珍,樊翌明.术中褥疮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7.

第6篇:手术室压疮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康惠尔泡沫敷贴;手术压疮;预防;效果

压疮(又名褥疮)在普外术后的患者中时常发生,特别是危重患者和意识不清的患者,而压疮进一步发展又能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护理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如何通过早期护理及计划护理有效预防褥疮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住院部手术患者50例实施常规护理以及新型护理方法,可以看出新型护理方法可以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住院部手术超过4h以上的手术患者50例,年龄25~76岁。病例入选标准:①精神正常;②选择性手术患者;③手术时间估计超过4~6h。排除标准:①糖尿病;②营养不良;③全身感染性疾病患;④局部皮肤已有破损。入选后按手术日期和单双号分为实验和常规护理组,实验组24例;常规护理组26例。两组术后均护理人员跟踪观察、评估3d,两组在年龄、疾病、营养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1.2压疮预防方法

1.2.1材料 实验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拜尔坦泡沫敷料均由厂家独立包装,灭菌后使用。

对照组不用特殊材料,用普通的泡沫垫、硅胶垫、气垫圈等进行预防。

1.2.2护理方法 实验组:①术中取平卧位压疮的预防:采用透明贴和泡沫敷料对肩胛部、骶尾部、足跟部、枕部、肘部等部位进行压疮预防。②术中取俯卧位压疮的预防:采用透明贴和泡沫敷料,对额部.下颌部、髂前上棘、膝部、踝部、足背和前胸等部位进行压疮预防。③术中取侧卧位:采用透明贴和泡沫敷料,对髋部、膝外侧和面部进行压疮预防。

对照组:按一般常见预防措施.如泡沫垫、硅胶垫、气垫圈等根据不同手术与实验组相同部位进行压疮预防。

1.3压疮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 Braden风险评估法

1.4压疮分期评估方法 按2007年美国Npuapd压疮分期法对术后患者进行压疮分期评估。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输入SPSS19.0中,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行χ2检验,P

2结果

手术时间超过4h以上两组患者皮肤受压情况差异有统计意义(P

本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压疮护理材料的应用,有效的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3讨论

手术压疮是指患者在手术的特殊情况下,患者不能翻身,由于手术产生的对局部皮肤的压力,皮肤出现潮湿.硬结.水疱等。随着老龄患者的增加,疑难手术的开展,手术压疮发生的概率有增高的趋势,压疮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增加医院内感染的机会。压疮的治疗费用是预防费用的3~4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也可以增加护理工作的效率,节约治疗费用,有文献报道手术4~6 h后及术后1~3 d内最易发生压疮,因此有效地预防术中压疮发生是保护患者安全的措施。现全国各大医院都在开展应用新型压疮护理方法来预防手术压疮的发生。

美国手术室注册护士协会1998年调查结果显示因手术引起的压疮在手术室安全隐患排第4位,时间长的大手术压疮发生率更高,所以护士应对术前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进行干预。预防手术压疮是关键,实验组患者采用新型预防压疮材料康惠尔泡沫贴贴于受压部位预防压疮发生。泡沫敷料具有独特双层结构。内层为3D发泡亲水性聚氨酯构成的软泡沫垫,可分解局部压力,三维结构可以吸收渗液维持一定的湿润度,外层为PU半透膜和水胶体粘贴很牢固,不易脱落,可以有效的降低组织剪切力和摩擦力,能够阻挡体液血液冲洗液等刺激性液体刺激皮肤,隔离潮湿及细菌进入,利于预防组织创伤发生。实验组24例有2例出现了局部皮肤发红,评为压疮Ⅰ期,压疮发生率8%,而常规护理组26例,因传统的方法容易使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刺激使软组织发生病变,有7例发生了Ⅰ期压疮,2例发生了Ⅱ期压疮,压疮发生率达34%。两组对比皮肤受压情况营养有统计学意义(P

4结论

新型护理方法术中使用康惠尔泡沫贴可以减少摩擦力,减少受压部位的剪切力,吸收分泌物,分散局部压力,保护皮肤PH值维护适宜的温度,从而可以有效的预防手术中压疮的发生与发展,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玉梅,张雪.手术压疮的护理研究与预防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05-307.

[2]杜心平.术中急性压疮护理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2010,18(5):305-306.

[3]徐昌霞.术中急性压疮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12,29(12A):38-39.

第7篇:手术室压疮的护理措施范文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59例,女61例,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45.7岁,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护理人员30名,主任护师3名,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5名,普通护理人员17名,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7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具体措施为:(1)构建质量控制小组。建立多个质控小组,如质量检查组、压疮组、消毒隔离组、护理文书质检组、健康宣教组、基础护理控制组等[2],护理人员应积极报名参加,并将其分配到不同小组,建立“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三级质控小组体系,组长由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手术室主管护师担任。(2)强化培训工作。组织科室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专业护理技能,充分发挥每名护理人员的作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根据小组情况,制定质控标准表[3],由每组组长对其进行解释,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处理并总结经验,全面落实责任制。(3)质量持续改进。质管人员根据标准表对每名护理人员不定期考察,详细记录考察情况,每周五上报上级组织,于月末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讨论护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并对表现优异的护理人员进行鼓励和表扬,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质量等,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总结护理干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手术室质量控制形式的变化

目前手术室护理管理设立了多个质控小组,建立了“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三级质控小组体系,打破了传统单一护士长管理的弊端,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护理责任制,层次确切,形成全方位、多角度、无缝隙的管控过程,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率。

3.2手术室质控小组的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实施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升,护理满意率显著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直接参与到管理中,各司其职,相同协作,如基础护理小组主要检查手术室病房环境的整洁性、物品摆放分规整性,各类仪器、药物等是否标记清晰等。压疮控制小组对患者压疮进行记录、评估及预防等,协助患者手术时摆放正确的[4]。通过制定和实施质控标准,有利于确保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进一步明确各项工作质量。不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察,将考察结果与其工资报酬、奖金福利等直接挂钩,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每个质控小组及科室的凝聚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3.3各项工作质量量化

建立手术室质控控制小组,对每名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并作为绩效考核的参考依据,体现公平、公正的管理理念。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8篇:手术室压疮的护理措施范文

1 常见护理质量安全问题

1.1 电刀灼伤

高频刀使用不当,常致皮肤灼伤,多因手术开始前病人一直使用高压面罩吸氧,手术周围充满易燃氧气,电刀打开后引燃颈后沾有酒精的帽子或头发,引起事故的发生。

1.2 神经损伤或压疮

手术时由于病人安置不当,外展过度使局部受压过久,常引起神经损伤及压疮,也可因垫衬不当引起呼吸困难。

1.3 器械纱布遗留

术中因手术器械清点制度不严或洗手、巡回护士清点器械马虎,发现器械缺少时又抱侥幸心理,使纱布、器械遗留体腔事件时有所闻。

1.4 标本遗失

手术标本是外科疾病最后诊断的重要依据,如标本丢失,将延误或失去诊断抢救时机,因此手术室对手术标本的保管必须严肃、认真。

1.5 开错手术部位

由于手术部位弄错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屡有所闻,其后果也铭心刻骨。

2 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

2.1 不落实规章制度

不重视手术室通知单的书写,不填写或填写项目不全、手术时间不准确、手术名称不明确等,这些均影响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延误手术时间,造成时间与物品的浪费。

2.2 不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术前及关闭体腔前后,对器械、敷料、缝针等,器械护士凭记忆清点,巡回护士不认真核对,器械物品未清点完毕手术医生已开始手术,手术台上物品摆放混乱,并随意向台下丢弃等均可导致物品清点遗漏、有误;有些护士不够重视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记录,往往出现记错、漏项、涂刮的现象,或记录模糊;手术时间长,医生和护士因疲劳而忽略标本的送检或交班不及时、标本未贴标签以及随意将标本丢弃等。

2.3 应急能力欠缺

年轻护士专科护理知识不扎实,应急能力差,忙乱中易出差错,难以适应手术需要,给清醒的患者造成心理障碍,使患者对护士失去安全感和信任感,为手术增加负面影响。

2.4 缺乏责任心

器械准备不全及仪器、设备临用时出现故障;护送患者途中发生管道和引流脱落,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线片、CT片、衣裤等用物遗失等;高频电刀的负极铅板放置位置不正确,高频电刀内电线等。

3 质量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3.1 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3.2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

认真落实手术室的一般制度、洗手护士职责、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接送病人制度、手术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3.3 安全管理

术前做好查对。接病人时要查对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状况等信息,以及病人入手术间、麻醉前、消毒皮肤前、手术开刀时、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均应做好查对工作。认真核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同时做到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的及时到位。

3.4 清点制度

术中“三人三数”制度,即主刀、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交接时必须做到:洗手护士手术未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3.5 定期安全讨论

针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以及制度落实的偏差,要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应与其年度考核、奖金发放挂钩。

3.6 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注重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法律问题,用法律手段来指导我们的护理工作,特别是要注意记录和保存相关的证据。

手术室常见护理质量安全问题的防范关键在于提高手术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培养手术室护士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使其严格遵循各种操作规章制度,这对杜绝医疗事故发生均是十分必要的。对管理者来讲,亦便于管理上按章办事,将差错或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谢丽锦.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J].柳州医学,2006 ,19(2):117-118.

[2]张冬青,赵秋霞.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 2007,2(3):102-103.

第9篇:手术室压疮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管理;俯卧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70-02

手术的安置是手术室护士术前工作的一部分,为了方便手术治疗,不同部位的手术常采用不同的。合理的安置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俯卧位是骨科脊柱手术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安置该时应合理设计好重心的支撑点、支撑物、固定部位及人体各部位的位置,尤其是头部位置的安放,我们运用细节管理对骨科脊柱手术中俯卧位的护理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讨,加强护理工作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使手术护理配合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1 资料

我院是一所军队的三级甲等医院,年手术量近8000例,骨科为创伤中心,今年骨科脊柱手术2012.01-----2012.11月期间153例 ,其中男117例,女36例,年龄15-82岁,平均45.3 岁,手术时间 1-5.5小时,平均手术时间2.26小时。全身麻醉97例,椎管内麻醉51例,局麻5例。颈椎后路5例 ,胸椎20例,腰椎128例。手术均顺利,未因手术摆放不当而引起并发症。

2 方法

2.1 加强学习,把细节管理的理念及放置的基本知识渗透到每一位手术室护士 细节管理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理念指导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铸就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2.2 术前访视的细节管理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手术室护理迈向科学化的具体实施,对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手术,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不同,正确运用沟通技巧,进行自我介绍,说明访视目的。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式、术前注意事项等,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3 用物准备:U形头垫、32*25*8cm软垫4个 45*25*10cm软垫1各 50*15*7cm 软垫2个 。

2.4 摆放要求与技巧:

2.4.1 麻醉稳定后,将病人双臂下垂紧靠躯体,在保持头部与颈、胸部位置正常的情况下,麻醉师负责观察患者,把握住头部和气管内导管进行旋转,而有颈椎病拟行颈椎手术者,应由专科医师负责把握病人头的位置,由2~3名医护人员分别站在手术台两侧托扶背部、腰部及下肢,将患者脊柱保持在同一纵轴,避免牵拉或损伤。在翻身时注意保护动、静脉置管,以免脱出。

2.4.2 颈部位置应视手术部位而定,颈椎手术应以专用头架由专科医师固定头位,而其他部位的手术,一般将头转向一侧,或以前额及两侧颊部为支点置于U形头垫上,而眼和口鼻部置于头垫的空隙处。

2.4.3 根据患者体形特点,调整俯卧位垫,宽度为两侧外缘稍宽于平放于身体两侧的双臂;长度为上端高于双肩、下端超过耻骨联合处。垫与身体接触的部位是双肩、双侧肋骨、髂前上棘、股骨上端放置垫物的支撑点一般

都选择双肩部和双侧髂前上嵴为主[3],胸腹部两侧辅以长条状软垫支撑,确保胸腹壁稍离开手术床面而不受自身体重的压迫。保持脊柱自然平直,无扭曲起伏,肌肉松弛不紧张。

2.4.4 膝关节处垫特制的软垫,大腿与背部成250°,小腿与大腿成15~250°,以避免脚趾受压,约束带固定于大腿部。

3 术中护理:

在为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工作:

3.1 预防脊髓损伤 当患者全身成功麻醉后,由于其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状态,不具有保护性发射,那么在为患者改变时,很容易会对其脊髓造成损伤。所以,当为患者摆放或改变时,必须有专科医生参与,要确保患者的脊柱和患者的头部同时进行转动,为患者头部进行固定时,要固定牢固,并符合颈部生理性弯曲要求,以免在手术过程中损伤患者的颈髓。

3.2 维持有效呼吸 在俯卧位时,胸腹部受压可限制呼吸时胸廓的扩张,引起限制性的呼吸困难,使肺活量和功能残气量降低,严重时可导致CO2蓄积和低氧血症;可压迫下腔静脉使静脉血回流受阻,这不仅使心排出量降低而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下半身的静脉血则通过椎旁静脉网经奇静脉回流,使脊柱手术的手术野严重淤血,渗血明显增加。,所以,为患者选择时,应使患者的胸腹处于悬空状态,以使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呼吸和通气。

3.3 眼睛的保护 全麻手术时,由于物的肌松作用,会使眼睑松弛,消除正常的机械性的眼睑闭合,导致闭合不全,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畏光、流泪、角膜干燥等角膜炎症状[4]。俯卧位时患者眼球受压,眼压增高,容易导致眼部红肿甚至失明。当为患者摆放时,要提前用眼药膏为患者双眼进行涂抹,同时将患者的眼睑用透明输液贴进行闭合,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够避免消毒液进入患者的眼睛内,也可以预防眼部出现并发症。巡回护士每1-2小时检查1次患者眼睛。前额和双颧骨受压情况,并适当的调整受力点。头侧卧时,角度一般在30-45°,角度太小,气管导管容易受压。应每隔2小时变换头的方向动作要轻柔。

3.4 生殖器的保护 女性患者在进行手术时,要保护好患者的双乳,摆放时将双侧放置于海绵垫中空处,并展平胸下中单。男性患者进行手术时,要保护好患者的外生殖器,以免受压。和阴囊血运丰富,皮肤薄[5],摆放时,将往床尾部顺平,使之不与垫接触。

3.5 气管导管的管理 在俯卧位全麻下手术时,应特别注意呼吸道的管理,气管导管不宜过浅,导管的固定一定要牢靠,绝对避免导管脱出,也不能发生导管扭折。

3.6 尺神经的保护 上肢屈曲在头两侧,躯干与上肢的高度要一致,避免肘部受力,肘关节垫,减轻受压,经常进行检查,避免损伤尺神经[4]。

术中应随时检查垫有无移动、肢体有无受压情况,以免引起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变化,一旦发生,及时调整。

3.7 皮肤的护理 脊柱手术改变后身体的负重和支点发生变化,软组织承受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损伤,患者的皮肤不能与金属接触,防止使用高频电刀时灼伤皮肤[1]。接触皮肤的布单要平整,无潮湿。

4 讨论

4.1 合理的手术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基本保证 摆放前,要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摆置既符合手术需要又确保患者安全的。在摆置脊柱俯卧位时,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充分注意力学原理,了解在摆置后身体各个受压点分布情况。手术时间超过2.5 h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超过4 h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21.2%[2]。因此,必须制订手术患者摆放规程、质量标准及摆置时的细节管理要求,根据标准进行培训,使每位护士熟练掌握各种手术的摆放,才能在摆置时,既满足手术需要,又能确保患者的安全

4.2 术中密切观察,及时调整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术中,由于进行减压、内固定或临时唤醒等,可导致患者发生移动,受压部位的受力点因的移动而发生改变,手术室护士在术中应仔细巡视,,细心观察、护理,根据隋况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时沟通调整手术,方能有效防止皮肤压疮、眼睛等危险因素的发生,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

5 小结:

恰当的俯卧位安置摆放,不仅使得手术操作视野清晰,感觉良好,还可缩短时间,减少医源性损伤。手术室护士工作要特别小心缜密,遵守原则,做好每一个细节,耐心、细心,及时发现不足,及时调整。从根本上提升护理质量,加强细节管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工作,细心服务于每一名病人、认真对待每一台手术中的细节。手术室的每一名护士都是不简单的.都是不平凡的。

参考文献:

[1] 翟寅兵.安置手术的细节管理及护理进展.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 胡开萍. 细节管理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中发生圧疮高危部位的应用效果,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7月第28卷增刊

[3] 余文俊. 脊柱手术术中俯卧位128例护理体会.陕西医学杂志,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