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范文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

第1篇: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问题;改革

电子商务属于交叉学科,涉及的学科十分多元,其中不但包括计算机、工商管理,还包括国际贸易、营销等。正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复合型特征,所以要高品质完成电子商务教学,不但需要教师具备电子商务技术、熟悉商业运作流程,还需要教师懂得国际贸易、教育心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总的来看,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但是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质量却普遍不高,综合素质较差,如不加以改革、完善,将不利于电子商务教学的发展,限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就业及职业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分析了当前高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具体如下:

一、电子商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编写应用问题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参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适用、教学进度计划的推进。当前,高校电子商务教材的应用性不是很强,而这个短板势必会影响到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总的来看,电子商务教材编写、应用上存在如下问题:其一,教材的适用性问题。高校教师所用的教材,大多数是某个院校出版的教材,在适用性上不是很强。其二,教材理论、实践构成不合理。教材的编写多是在职教师,虽然他们本身有不错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但是实践经历、工作经验却比较缺乏,故而,他们编写的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是缺乏实践教学内容。其三,教材滞后性问题。教材编写到出版经历的时间较长,而电子商务却是瞬息万变,日新月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材自然会出现滞后性问题。

(二)教学方式方法落后

虽然我国大力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但是由于学科、人力资源、经费、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原因,部分高校的电子商务教学方式方法仍旧比较落后,教师课堂讲授仍然占据主体。虽然也引入了多媒体教学,增加了一些案例教学,设置了课后习题,但是总的来看,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实践机会比较少。若是不改变这种问题,素质教育目标将无法实现,培养出的人才也将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这无疑将限制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

(三)教育教学资源不足

实践性学科对资源的需求更大,电子商务正是这样的学科。电子商务课程涉及诸多的较差学科,知识概念比较多,且知识更新速度快,理解难度大,若是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是电子商务课程必不可少的,而要开展实践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需要足够教学资源的支持。有了教学资源的支持,才能建立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实用性人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尽管一些高校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实验实训中心,但是硬件、软件投入水平还比较低,且长期维护是一个大难题,很多实验室甚至不能上网,这势必严重制约电子商务课程的发展。此外,很多高校没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使得学生很难理论联系实际,熟悉实际操作流程,熟练掌握职业技能,提升综合能力,满足电子商务企业的需求。

(四)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电子商务产业毕竟是新兴产业,虽然经过了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的从业者却都大都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学校培养出来的优质人才相对有限,其中具备教师条件的专业化教师明显不足。电子商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诸多的较差学科,涵盖范围涉及金融、商业、计算机、信息技术、营销等诸多领域。我国的电子商务和发达国家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专业教师也较为缺乏,大部分学科知识储备较为单一,很多都是毕业之后直接走上讲台。这样的师资力量构成、教师质量,很难满足实际的教学要求,不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在终身发展、眼界开阔等方面也无法给予学生有益的帮助。

二、高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材编写、应用存在诸多问题,难以与时俱进,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特色不明显,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高校应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并引入最新的电子商务教学内容。具体来说,要做到如下两点:其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材编写非朝夕之功,难免存在滞后性,且教材编写难以照顾到每所高校的实际情况,很难满足非编写学校的教学需求。很多教材的内容过时、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实践教学内容缺乏,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无法很好地与电子商务实践接轨。为此,高校应该组成教学小组,及时搜集电子商务最新理论、实践信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其二,博采国内外教材之长。在教材选择上,高校一方面要看到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在本国基础上编写教材,另一方面要博采百家,吸收、借鉴国外教材中的有益部分。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照搬照抄,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理论联系实践,切实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并且及时更新教材版本。

(二)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当前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法滞后,被动、灌输教学仍然存在,很多学生学习主要靠死记硬背,了解不够透彻,应用能力普遍偏低。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高校应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具体来说,要采取如下措施:其一,精细讲解、案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精细讲解策略,并辅之以案例教学,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外延、应用情况,还能够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知识发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其二,引入讨论、合作学习。电子商务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教师要及时搜集最新教学内容,并依据这些内容,为学生安排案例讨论课,结合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线情况,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并处理好讲授和讨论的关系,既要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三)配备充分教学资源

电子商务的实践性很强,为此,高校应该为教师、学生配备充分的教学资源,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时间操作环境。具体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加大实验实训投入力度。实验实训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十分重要,不但可以串联课堂内外,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意识,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更好地成长。其二,加大硬件投入。硬件投入不可或缺,开展实验实训离不开设备、耗材、辅助工具,离不开专门的实验场所、实训基地,而这些都需要高校投资建设。其三,加强校企合作。单纯依靠学校很难培养符合一线要求的高级电子商务人才,而通过校企合作却能够达到这一目标。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不但可以获得给你更多实习工作机会,也可以通过对企业的了解,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理想和愿景,一举两得。

(四)增强高校师资力量

电子商务涉及诸多学科,知识复合程度比较高,教学难度比较大。为此,高校应该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来说,要采取如下措施:其一,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电子商务不但需要教师具备计算机、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教师熟悉网络、懂得金融,这些对教师是不小的挑战。高校应该选拔更多复合型教师,并健全培养体系,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其二,鼓励教师“走出去”。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走出去包括两种,一种学习进修,另一种是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高校要根据教师的意愿,为其创造继续深造的条件,鼓励其参与到企业的实践运营中,着力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使其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培养更多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

三、总结

改革必须要去除阻碍因素,及时发现问题。高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也是如此,只有及时发现电子商务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到改革的路径方向,确保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高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婧.创新创业视角下高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5):68-69.

[2]周锦标.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创新探讨[J].知识经济,2016(4):34-35.

[3]詹益生.中职学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5(3):122-123.

[4]廖卫红.就业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电子制作,2014(3):101-102.

[5]邱燕,赵士德,方亮.电子商务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黄山学院学报,2013(1):77-78.

[6]邹妍.初探中职学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125-126.

[7]闫旭.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3(7):44-45.

[8]王建梅,李孟冬.教学案例的前期准备———以高职高专旅游电子商务课程为例[J].电子世界,2013(8):90-91.

第2篇: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范文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阐述,以及对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建设的分析,结合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过程所提出的建议。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课程教学 专业人才

如今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网上银行的畅通、物流的完善使得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我国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8万亿元,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2586亿元人民币。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网购用户规模达到1.42亿。大量的网购消费者拥有着巨大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为2118亿元,同比增长105.4%;而预计到2010年底,网络零售交易额将有望突破5000亿元,并将首度达到中国国民经济总额的3%,成为中国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从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还是国家政策来看,未来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广阔。

二、国内高校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现状

电子商务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其内容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物流、法律等各个方面。同时其实践要求高,但在我国计算机基础设施及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相当地匮乏。而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时间很短,这使得电子商务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关于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内容的确立,实验实践方法的改进等一系列问题便油然而生。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教材的使用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各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没有明确的定位,无法结合其自身特点与优势。由于该学科的交叉性,而被许多学校简单地理解为“学科拼凑”。在教材方面,国内的电子商务教材分别由高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组织编写,所以在教材的内容上差别很大。且国内大部分教材也都局限于概念的介绍,至于实际生活中能否适用,交易细节等内容则很少涉及。同时有些教材比较零散,教材的编写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落后于教学内容的更新。

(二)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

专业教师的缺乏是制约电子商务建设的一大瓶颈。现在教授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来自于其他专业,如管理类、经济类、计算机类等。由于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未能及时更新,使得在电子商务教学当中存在着知识陈旧,系统紊乱。而另一方面,更多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是直接从应届毕业生走上讲台。领域的差异和经验不足等因素,使得年轻教师采用边学边教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需求。

(三)实验实践教学的缺乏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既需要有专业理论知识,又需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而目前我国许多学校的电子商务实验室,仅安装了一套简单的模拟实验系统,甚至有部分学校实验室都不具备上网的条件。同时大部分的学校缺乏实习基地,学生无法进行实际操作,难以将其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

(四)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

由于前期教育环境以及生活水平的不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水平的参差不齐,为电子商务学也带来了困难。由于电子商务对实践性的要求比较高,有些同学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便能很快掌握相关的技能,甚至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实际操作。相比之下有些学生,缺乏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这给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带来非常大的阻碍。

三、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旺盛,而人才的培养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如何更好地建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满足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又能解决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就业问题。

(一)规范教学计划和科学使用教材

各高校应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明确专业方向,将电子商务专业开设方向分为商务或技术类。并由此分清方向的重点教学方向,并由此制定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的使用上,应根据专业的定位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结合本学校的特点,以及师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材。结合本学校的特长,以及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

(二)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要培养好学生的专业技能,就必须要加强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电子商务是一门应用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它要求专业的老师不仅具备丰富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扎实的实际操作及实验实践管理技能。一方面,可以加强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一线电子商务企业的操作人员或是具备电子商务师等资格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中引进一部分师资,以补充高校专业教师在实际操作的不足。

(三)加强实验实践性教学

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要给予电子商务专业一定的重视,并能在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高技术高质量的硬件设施,引进电子商务模拟软件。

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校可以通过自建或与电子商务企业共建等方式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电子商务的实际活动,了解电子商务的运营情况,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四)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能力

学生通过自己的个人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能力。比如搜索网络信息、逛逛网上商城、参与论坛讨论、建立个人主页、申请博客空间、参与网上拍卖等等。同时,学校开放机房,并派专业老师给予指导。实验室软件服务器开放,让学生在课后巩固实验课上的内容。学校通过多种渠道,使得学生能够尽快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为电子商务专业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第3篇: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范文

一、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

电子商务专业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所确定的培养层次也不一样,一般可分为高级管理人员、商务设计开发人员、软硬件维护人员、网络营销等商务应用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商务设计开发人员要求具备较高的素质,如丰富的经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和深厚的信息技术素养等。这一类人才往往是高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商务应用人员和软硬件维护人员处于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的基层,这一类人才主要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介乎其中,教学内容涉及广泛,培养出的毕业生既能从事基层的商务应用操作,又能从事高层电子商务经营和管理,可塑性较强。本文以本科层次的电子商务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课程设置及教学设计作相关分析。

由于电子商务的应用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市场营销理念等多方面提出了挑战,销售渠道、促销策略、交易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因而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在课程设置上必须贯彻信息技术素养与商务技能并重的思想。除公共课外,专业课程分三大类:第一类是专业基础课,主要由商务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构成,如《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网络基础》等。第二类为专业课,主要由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业务课程构成,如《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等。第三类为实践教学课,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模拟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操作课程,各类课程均规定了相应的作业学分。

教学设计上,电子商务专业实行模块式教学,从宏观上可以分为计算机模块和商务模块两部分。电子商务中涉及的商务并不是传统的商务概念,而是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商务概念,因而电子商务不能理解为以上两模块的简单捏合。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一般以商务活动为主体细分为物流管理、财务管理、金融管理三个模块,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揉进计算机技术的内容,并根据学生的信息素养层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教学。①关于物流管理模块。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的商务业务,商品的购销调存等物流环节和物流模式因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生了变化。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传统的物流知识外,还必须增加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商业自动化技术、连锁经营原理与管理技术、连锁物流等知识。②关于财务管理模块。电子商务活动改变了公司内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和方法,因而要求学生掌握多种财务软件的使用(会计电算化)和网络财务管理知识。③关于金融管理模块。电子商务对传统金融活动的冲击最为明显,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庞大的财务数据处理工作变得简单,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所以金融业务、网上交易、系统安全维护等课程就成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

二、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课程整合的特点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界有较为一致的看法,都认为整合的最终归属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整合过程的系统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宁、余胜泉的“层次论”和刘儒德的“进程论”。前者是基于整合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而论,后者是基于教学改革而论。笔者认为,电子商务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其自身的特点,应该从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两个方面去认识。

横向整合是指学生学习电子商务过程中,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其学习内容上的交叉融合,主要包括电子商务课程的内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教学应用的信息技术知识等几个方面。

纵向整合是指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进层中,不断深入地培养自身信息技术素养,进一步体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供的信息技术环境,达到能在专业业务上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纵向整合可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参见下表)。①认知信息技术阶段。在这一阶段,信息技术知识被看作是一种独特的对象,和物理、化学一样,需要专门开设一门课程,旨在奠定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基础。这一阶段,信息技术知识与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相对独立;②应用信息技术阶段。这一阶段,要求信息技术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作教学演示或个别化教学,或者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教师要充分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设计教学,学生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素养,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这一阶段信息技术知识与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发生浅层次的关联;③开发信息技术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求进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程改革,改革后的课程明显有别于以书本、粉笔、黑板、电视和录像等传统教学传媒为基础的课程。教师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主动学习和交互学习的信息技术环境。这一阶段信息技术知识与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发生深层次的关联;④融合信息技术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要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能自由构建解决专业问题的信息环境。下表比较详细地综合了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各教学时间所处的整合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相应的课程、教学策略、教师角色和信息技术特点。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实性不足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实性,在于其整合的现实状况、整合的难度以及整合的途径等。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不成熟性,电子商务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一些不足,同时,还有许多不足是其他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带共性的问题。

1、对整合概念的理解深度不够。

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和被动的融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整合强调了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即被整合的个体并不丧失其自身特性,又强调了个体中一些要素的交叉与融合,使处于某一过程的不同个体呈现出高度的和谐与自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

2、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不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现首先在于教师。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程设计者、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学环境构建者等新型角色转移,因而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学生的信息素养不高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制约因素。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学的工具,也是学习者的学习工具和认知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一定意义上更加关注学习者,学习者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水平,是整合所需要的最具有现实性的条件。

3、教学的信息技术环境还需加强。

信息技术环境同教学设施一样需要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环境的建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新的速度比传统教学设施要快得多,仅从网络的带宽发展速度就可见一斑。因此,信息技术环境只有紧随节拍,不断加强建设,用最先进的信息载体去传播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整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4篇: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范文

关键词: 《电子商务基础》 存在 教学策略

目前,为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均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并将《电子商务基础》作为其中重要基础课程。由于中职教育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因此,教学时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应用模拟、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但目前《电子商务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

一、《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内容

电子商务指的是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电子设备,进行营销、生产及管理等商务活动的过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内涵、网络营销、电子交易、物流配送及安全保障等方面。整本书80个课时,其中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各占40个课时。

另外,该课程和学校的教学资源、设备互相结合,以开设网店作为课程主线,使学生对电子商务几个重要业务流程、知识模块有初步了解和认识;“漫步电子商务”为重点模块,包含电子商务的重要知识模块,其中每个模块均能对学生自身技能进行训练,使学生在操作中领会;此外,该课程针对新生,增加电子商务行业、职责,明确学生就业方向,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电子商务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问题。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较快,运用的电子商务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内容滞后。电子商务教材应具备综合性、可读性及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2.重难点问题。

《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主要在第一、第二学期开设,其涉及的知识主要在二年级、三年级开始学习,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大量补充专业基础知识,进而导致教师教学内容繁多;如将该课程调整至第三学期或者后面学期开设,则会给其他专业课程开设产生影响。

3.学生基础问题。

对中职学生而言,其自身专业知识面狭窄、基础薄弱,存在较多学习障碍。另外,学生自身水平不同,有的学生不会操作Excel、word,有的学生计算网络水平高,已经对网站经营有所了解。

4.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学生几乎在虚拟环境中学习,不能感受到真实的电子商务平台环境。

三、《电子商务基础》教学策略探讨

1.项目教学法。

《电子商务基础》部分模块的学习需要多人合作,尤其是计算机基础弱的学生,更需要他人协助。项目教学法实施步骤如下:(1)授课教师首先确定项目任务;(2)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3)每个小组制定工作步骤、流程,明确分工;(4)开展项目时,加强小组讨论、协作;(5)项目完成后,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并加强各小组的沟通、交流;(6)教师根据各小组的项目研究结果予以点评。

2.教材的选择。

由于电子商务资讯发展迅速,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十分重要的。如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学・用・做”一体化教程》教材,主要分为三篇,其中上篇为“看一看”,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概述、市场分析、技术基础及其他应用等;中篇为“用一用”,主要包括网络信息的搜索、电子商务物流、网上支付及电子商务安全等内容;下篇为“做一做”,内容主要包括策划企业网站、网上开店等。该本教材案例具有时效性特点,教材内容较丰富,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掌握最新商务资讯。

3.因材施教,注重实践教学。

教师教学时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互相结合,充分将先进的信息化环境、手段应用到教学改革中,真正实现在实践中学习、教学的效果。如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较薄弱,则可采取边学边教的教学方式;如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较好,则采取先做后学的教学方式。将原有模拟软件实践作为基础,加强社会实践和虚拟环境实践环节的应用。教师在指导学生加强实践的过程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社会拓展活动,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并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4.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和难点。

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意见、班级情况对教学学时、内容及时进行调整。针对不同学情和专业,在保留学校课程特色的基础上,制订不同教学计划。教学时和学生加强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另外,和学校专业优势互相结合,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电商技能水平和理论水平。

总之,中职《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作用,其知识覆盖面较广,发展速度较快。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知识和内容,拓展思路,与时俱进,最终完善课程教学;另外,课堂教学中可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席春霞.《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11):56-57.

第5篇: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范文

关键词: 电子商务基础 电子商务专业 “三位一体”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一、引言

《电子商务基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涉及计算机、网络信息、商务贸易、经济金融、物流、法律等多个方面。该课程学习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打好“不可替代”的基础。《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电子商务行业的实践工作能力。所以本文针对《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对如何培养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以及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建设都具有深远意义。

二、《电子商务基础》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对象现状

近年来,进入技工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是应试教育选拔后的“淘汰生”。这些学生入校后在学习方面的问题突出:学习意识和基础薄弱,学习动力和自控能力较差,逆反心理严重和心理素质差。加上多数学生就读技工院校时,由于缺乏学业规划指导和学习目标不清晰,选择专业时由父母或亲戚长辈代为选择,或盲目跟风所谓“热门”专业,使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往往觉得与期望相差甚远,更会产生消极情绪和厌学心态。

(二)教学教材现状

目前技工院校使用《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教材以理论知识为主,内容覆盖面非常广,涉及网络基础知识、物流知识、安全知识、营销知识等,但广泛却不精度。技工学生由于上述提到的学习方面的问题,很难一下子掌握和消化这么多知识,且教材内容没有侧重点,造成很多学生看了之后仍然不明白电子商务概念。即使疏通了理论知识,也无从下手,没有切身体验,丧失学习兴趣及热情。

(三)教学方式的主要问题

教学计划中,除了对本校高技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了《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外,对中技文秘、市场营销与工商管理等专业也开设了这门课程。目前《电子商务基础》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书面理论讲解和练习题为辅,配上少量课时实训环节,即为一种“填鸭式”教学方法。无实际案例教学,生涩枯燥的理论知识点,无法实现“寓教于乐”的良好商务学习环境。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器”,很难激发其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感觉《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与其他理论性强的课程无区别。

如果用这种方式继续培养现代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那么所教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理论,很少拥有实际案例和项目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三位一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为了以企业需求就业为导向,适应行业技术发展,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根据电子商务教学特点,创新发展“三位一体”教学思路和方法,即理论与案例结合教学、学生共同参与讨论教学与综合实训教学相结合。

在《电子商务基础》教学中,针对性、系统性地详解各章内容,应根据各章节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思路和实践性强的方法。

(一)理论与案例结合教学法

此方法贯穿《电子商务基础》学习始终,各个章节几乎均用到此教学法。教学中要通过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兴趣和理解。在课程中有很多名词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如电子钱包、数字证书、数字签名等,只是纯粹的理论教条讲解,学生无法形象记忆。最好的方式是结合直观案例演示,通过大量浅显易懂的案例演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理论概念和方法为手段,重点放在电子商务课程实操上,避免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突出实用性。例如比较典型的就是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学习,第一章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走近电子商务、认识电子商务,解决“什么是电子商务”等问题。很多学生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网上购物和消费,这显然是片面错误的,广义电子商务还包括网上求职、网上证券、网上报税/缴税、网上竞标、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通过几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电子商务有全新的认识。在第一章学习中,可以举一些知名的电子商务案例,如淘宝、京东、Ebay易趣、亚马逊等,还可以介绍一些电子商务传奇人物故事,如杰夫・贝佐斯、马云等。除了介绍典型知名案例外,最好再举一些学生身边常接触到的例子。如“58同城”中的“同城交易”、“跳蚤市场”讨论版,可以鼓励学生登录和注册,在这个版面实际操作买卖交易,使其真正了解电子商务的第一步。还可为学生多介绍参与一些团购网站活动等。通过身边同学接触到或者亲身体现过这些例子,在一定程度上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共同参与讨论教学法

学生参与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调动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在《电子商务基础》教学课程中,尝试将课前5~10分钟交给学生掌控,让学生上台谈论一下近期有关电子商务的最新社会热点新闻和信息咨询,介绍听到或了解的有关电子商务案例,或者自己的网购或电子商务从业经历,或者一些个人想法和观点等。学生发言结束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和建议,通过这种学生共同参与讨论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学生每次上课前都会积极主动、精心准备几分钟的发言内容,引导他们在晚修和课外查阅大量资料,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充分展示自己的发言。如有的学生会介绍和分享一些有关电子商务师考证的信息和最新动态,有的学生会将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发展史用PPT展示,有的学生就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职业特点和需求做介绍等。引起其他学生的兴趣,大家会展开热烈回应和积极讨论,收到信息共享的“集群效应”,这种方式值得推广,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给他们机会锻炼独立思考能力。除了这种方式外,可以在学期末新增设一些讨论课专题,就几个有争议的话题组织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除了实践能力外,团队协作意识、学术道德意识都是未来人才必备的素质。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小组”形式完成设置的目标任务,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某个项目,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团队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主动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加深知识深层记忆和理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加深对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点的理解。

(三)综合实训之实验/实训教学方法

在每一理论章节课程结束后,安排一次上机实验课程,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实验教学方法分为真实实验和模拟实验。真实实验就是访问一些知名电子商务网站,通过信息浏览获得最新讯息。通过在阿里巴巴旗下的“速卖通”平台进行真实实验,学生以访问者的身份免费注册会员,在平台上参与网上购物、网上开店的流程,体验不同身份在电子商务中的功能。

学习电子商务的物流供应链应用章节时,为了更直观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可采取实地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去本地大型购物超市实地参观了解,如麦德龙,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了解实际工作中的物流过程与书面知识点相结合,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四)阶段性考查方式

每一章学习结束后,除了常规书面作业题外,新增加一道思考题,在完成常规作业的同时,深层次了解电子商务,如学生去银行网点申请一张银行卡(借记卡等),同学之间操作网银相互转账;收集一则最新利用网络诈骗的新闻案例进行分析等。学习电子政务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家乡政府电子政务运行情况。对这些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学生会产生浓厚兴趣。

四、结语

通过对《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经验总结,如何启发学生对书本知识的领悟和运用,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每位专业老师重视的问题。教师必须按照实际教学对象的特点“因材施教”,以兴趣为出发点,根据课程大纲和教学实施计划,综合、灵活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电子商务概论这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同样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红娟,姚建军.技工院校电子商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3.

[2]谢垂民,朱国麟.电子商务师(第一版)[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1.

[3]黄洁玲.电子商务概论(第二版)[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社广东有限公司,2011.1

第6篇: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范文

电子商务实验课不仅重点强调实践性,而且需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操作水平,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商务操作技术和商务技能.所以在做课程设置时既要设置理论基础课,又要设置实验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近几年,在素质教学的倡导下,各个高校也纷纷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1.1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不够重视实验性实践教学形式,学校对实验室投入力度也明显不够,教学设备比较旧,没有对相关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与更新.另外,教师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也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实验案例的教学关注比较少,致使实验教学流于形式,降低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2实验环节不真实

目前,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仍然比较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实验重视度不够,比如网络合同签订、网店的建立、网上购物技巧等这些内容一般只是老师在计算机上演示一遍,讲述一下流程和步骤,然后让几个学生做一下实际操作,但是不能实现全体学生的实际操作.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限制,实验的真实度不高,比如,如果在网络上实现真实的买卖、支付、交流等过程,必须让学生由网上支付的银行卡,需要有资金才能进行实际操作.而在教学中这些环节只能进行演示,实验环节的真实度不高,所以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实验模拟软件不灵活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多学校都购置了电子商务模拟软件,以此建立较完善的模拟实验环境,提高学生对电子商务交易流程的熟练度,从而提高电子商务实践水平.但是市场上的模拟软件设计一般过于机械化,流程操作都有固定好的步骤,方法单一、内容简单,这样的实验课并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管理,这些操作流程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相差较大,比如在学习网上购物时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流程性操作,在讲解戴尔直销的时候,学生无法真实的感受整个流程.所以仅仅依靠这些模拟软件,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1.4实验教学与电子商务实际应用和企业人才需求脱

离电子商务发展比较迅速,而课程实验教学比较滞后,教师在教学时只能借助于相关网站进行实验知识的搜集与训练,才能够使学生对现代电子商务的知识有简单的理解.比如微信营销、位置服务等、社交网络等在教学和实验环节均不能够体现出来导致试验教学内容与电子商务实际应用脱轨.另外,目前社会上电子商务除了专业电子商务企业以外(淘宝、京东)还有一种传统电子商务部门.从两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面来看,前者人才需求较广泛,比如网络营销人员、网站制作人、网络规划师等等,这类企业一般需要专业性比较强的人才,而第二类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需要的是具备有一定网络管理能力和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的通才,而学校在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时,并没有把这类人才区别培养,界限模糊,导致培养的人才与企业人才需求不相符.

2改革和创新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方式的措施

对于实验教学方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积极改进,不断改革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实验的操作性和技能型,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具备专业知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全面应用型人才.

2.1提高模拟实验平台的真实性

模拟教学实验方法是电子商务类课程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一般需要运用相关软件进行辅助教学,软件的选择比较重要,可以选择一些流程清晰的模拟实验软件,利用软件上模拟交互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实验平台,使学生能够软件平台环境与实验系统中其他用户进行比较正规的商务交流.利用实验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商务交易流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使学生切身体会电子商务对不同企业、消费者所包含的不同内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2.2积极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实战演练

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更是一种社会责任,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积极配合,尽最大努力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要积极企业资源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长期的学生实验基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实战演练.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扮演电子商务环节中各个角色(经销商、分公司、物流公司等),进行交互式操作,与其他学生进行模拟演练;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在B2B交易流程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企业网站完成注册,成为企业会员.比如注册成为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进行商铺的装修、公司介绍、商品、订单管理等环节的操作,使学生以企业的身份登录完成交易,从而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

2.3实验教学教材建设

构建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验课程体系,通过综合应用或技术应用项目强化职业素质训导,突出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编写电子商务实验教材,在编写教材时应当与电子商务的理论教学配套,其中实验的设计要符合教学的规律.同时,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应考虑目前的实验条件,在完成电子商务必要实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电子商务的资金投入.

2.4创建开放式的实验环境

开放式实验环境的创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它从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实践为目标,以问题的解决为导向,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和模拟实验软件等技术要素,从而创建一个以因特尔网为核心的网络资源环境.实验课程以综合性实验为主,积极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这种实验环境能够做到时间和空间上综合开放,实验方法和内容均是开放的,依托学校的专业实验室,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料资源,面向经管类学生创建实验基地,使学生能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感受电子商务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为学生的实验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5利用实验考核,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教师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考核时,对教学的内容、学生相关信息、电子商务课程内容、考试、实验等进行系统化的设置,与学生进行交互管理,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利用软件中的教学管理模块中考试与操作过程跟踪评分系统,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选择本课程中难度适中的课题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考核与检测.这样不仅完成了理论教学,而且实现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3结语

第7篇: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范文

[关键词]教学工厂;POPBL;电子商务;网络营销;项目工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3-0118-04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3.024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如何在不断深入的教学改革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在省级示范院校建设期间,通过广泛的调研和论证,在学习考察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TF)”办学理念和丹麦奥尔堡大学(AAU)POPBL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改革经历,提出了TF-POPBL高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即在“教学工厂”的环境下实施POPBL的教学模式。

一.VTF-POPBL模式简介

1.NYP“教学工厂”办学理念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办学理念享誉全球,被业界认为是“源于企业,用于企业”的最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是实现“工学结合”的一种有效途径。

“教学工厂”将真实的工厂环境、文化、项目、技术等模仿到学校教学中,在校内建立起环境逼真的“职场化”教学场所,使学校实践教学不再依赖企业,教师在校内即可实现项目化教学,学生则可以在校内学习中感受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用林晋东的话就是“课堂即工厂,学校即社会,通过‘教学工厂’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

“教学工厂”模式的精髓集中体现在“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中。一方面,“教学工厂”旨在建立一个灵活、创新又富弹性的“职场化”教学系统(环境);另一方面,“教学工厂”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实施“量身订制”的教学模式,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工厂”模式为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创新职业能力课程(我院电子商务将专业课程分为“职业基础课、职业能力课和职业拓展课”三类)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想的思路:即利用“教学工厂”理念,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特点,以省级示范建设为契机,改造传统实践教学环境,构建“工厂车间化”教学环境,以满足职业能力课程项目化教学的需要。

2.奥尔堡POPBL教学模式

奥尔堡大学POPBL教学模式被众多国家和国际教育评审组织认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典范。教育科研的结果证明,POPBL教学模式在培养和促进工科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项目与人员管理、团队沟通与合作、自主学习与创新、业务知识、职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等能力和素质的养成方面表现突出。

POPBL是“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组织”的学习模式,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交融互动的三个方面。

(1)学习方法:尝试“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组织”的学习方法。“问题”即一个具体存在于社会的问题,或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探索;“项目”即一系列综合而复杂的努力过程。

(2)学习内容:鼓励学科交叉。项目工作所需知识范畴要跨越传统的学科边界。

(3)学习的社会性:人和环境互动的学习过程。项目工作通常需要相互协作,即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

POPBL教学模式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进行教学实践。一方面,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需要POPBL这样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另一方面,POPBL教学模式迎合了电子商务专业跨学科、综合性的学科特点。

3.TF-POPBL高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内涵

依据“教学工厂”办学理念,模拟、模仿及融合企业关键环境要素,创建适合电子商务领域某一方向(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在示范建设期间,通过调研,将电子商务专业分为“商务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服务”两个方向)业务运营需要的、先进的“工厂车间化”教学环境,同时将电子商务专业职业能力课程依据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化改造,然后在“双师型”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组织”的教学过程是TF-POPBL模式的内涵。TF-POPBL模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

二.TF-POPBL模式六要素

理解和应用TF-POPBL模式,关键在于把握TF-POPBL模式的六要素:企业环境、项目化课程、双师型教师、问题情景、项目工作、学生团队。

1.企业环境

“企业环境”是对“教学工厂”办学理念的借鉴,体现了TF-POPBL模式对教学环境的要求。项目工作只有在“企业环境”中开展,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化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项目化课程

“项目化课程”是对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优化改造,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的综合体现,是实施TF-POPBL模式的基础。项目化课程的优劣直接影响到TF-POPBL模式的教学效果。

3.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TF-POPBL模式对教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强调了职业技能、企业工作经历对于一个高职教师的重要性。

4.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学生以特定的角色置身TF-POPBL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并引导项目的进行。问题情境使学习过程变得有趣且有意义,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5.项目工作

“项目工作”是TF-POPBL模式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过程的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工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效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6.学生团队

“学生团队”是TF-POPBL模式下,项目工作的主要方式,是企业实际岗位工作方式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团队交流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三.TF-PoPBL模式的实现途径――以网络营销课程为例

1.“教学工厂”的建设

借鉴“教学工厂”办学理念关于教学环境建设的思想,并基于电子商务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工厂”本土化建设。

(1)方案的确定

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广泛的行业、企业、兄弟院校、毕业生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讨论,归纳出与某一职业能力课程相关的企业环境的基本要素和特征,同时考虑区域产业经济未来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趋势,制定详细的“教学工厂”建设方案。方案应对“教学工厂”的功能与布局、设备采购、运营管理制度、教学和工作情境、企业文化塑造、学生能力培养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和设计。

在网络营销“教学工厂”的方案设计中,通过充分调研浙江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特点、电子商务发达省份网络营销现状和发展趋势、兄弟院校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现状、毕业生工作情况等,并邀请杭州电子商务协会、阿里巴巴、淘宝、全球五金网、北京博导前程等行业、企业专家进行方案的设计与论证,使得方案在设计上充分适应网络营销现在及未来发展的需求,体现了科学性和超前性。

(2)功能与布局

在功能上,网络营销“教学工厂”的设计应力求满足网络营销领域人才培养的多方面要求。除基本的课程教学和项目工作外,应具备承担行业和系统网络营销人才培训、科研和社会技术服务等功能。在布局上,应充分引入企业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等,让学生在角色定位上有“公司员工”的感觉。

具体而言,功能布局上应包括项目工作区、客户接待区、员工休息区、经理办公室、项目展示区、资料存储区、形象展示区等。项目工作区根据需要设置若干圆形办公桌,每张办公桌容纳5~6个学生。一张办公桌为一个项目组,项目组配备相应的设备与软件,如电脑、固定电话、网络电话、打印机、传真机等。项目工作区是学生实施项目工作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承担了必要的课堂教学工作。

(3)日常运营管理

网络营销“教学工厂”应在常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依据网络营销企业运营管理的特点,制定企业级运营管理制度,实施全面的企业化管理。

同时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的与时俱进,与企业实时对接,网络营销“教学工厂”的设备应保持与行业发展同步更新。

(4)多元化、多层次配套环境

在“教学工厂”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还应建立工作室、校办企业等多元化、多层次实训配套环境,以便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2.项目化课程的开发

近几年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告诉我们,NYP“教学工厂”和奥尔堡POPBL模式下的项目获取和实施方案在国内较难实现,因此需寻求一种适合自身的项目化课程开发方案。国内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对职业行动领域的调研,分析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改造,形成学习性工作任务供教学实践。这一途径的难点在于企业项目的获取。

网络营销项目化课程的开发需要紧跟行业发展现状,需要大量企业案例和项目。如何开展与众多企业的合作是难点。一种创新的方式是“1:1:N”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与一个拥有大量企业资源的企业深度合作,以其为桥梁,实现一对多的合作。网络营销项目化课程的开发就是与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网络营销大会承办方)合作的成果。

网络营销项目化课程从企业网络营销实践的角度出发,构建了9大项目,每个项目由“学习案例、相关知识、实训项目”组成。学习案例即企业真实的案例,由当事人按照项目实施流程进行描述,充分展示了企业实施某一项目的全景,便于学生了解企业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流程和组织管理等内容。“相关知识”融入了项目涉及的专业知识及行业术语。“实训项目”指与学习案例相对应的工作项目,源于企业真实项目。根据工作流程分步设计,便于项目的实施操作。网络营销项目化课程实现了“学生所学”与“企业所用”的高度融合。同时每年中国网络营销大会众多企业鲜活案例的补充,使得课程紧跟行业科技进步,保证了课程的前沿性。

由“学习案例、相关知识、实训项目”三部分内容组成的网络营销项目化课程为TF-POPBL模式的实施提供了“量身订制”的课程内容。

3.TF-POPBL教学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

实施TF-POPBL模式,前期需做好相应的课程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项目任务单的制定、项目小组的创建、课程网站(或博客)的开通等。

为了明确项目工作任务,记录工作过程及便于考核,在教学开展前教师应根据每次项目,制定相应的项目任务单,在项目工作实施前下发给学生。项目任务单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项目层面,包括项目简介、项目目标、项目内容、教学组织、项目考核、项目总结等;二是任务层面,包括任务描述、相关资源、任务分配、任务实施、相关知识、任务执行评价、任务拓展等。任务是项目内容的具体化。

在网络营销课程中,项目小组以4~6人为宜,强调小组成员能力特长、性格特点、性别的差异,以充分发挥个人在网络营销中的创新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学开展,教师需建立课程网站或博客,用于学习素材和拓展任务。项目小组需建立项目团队的博客,用于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分享。

(2)实施过程

TF-POPBL模式的教学实施主要包括4个环节:问题提出、项目工作、成果分享、任务拓展。

第一步:问题提出。教师基于“学习案例”,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任务。一个学习案例即一个综合的问题。由于案例来源于企业真实工作岗位,因此案例的学习、分析也是一个引导学生了解问题性质、探索解决方案的过程。

第二步:项目工作,即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由教师下发事先准备好的项目任务单,分析讲解任务操作要点。学生依据任务特点进行角色和任务分配。在项目工作中,项目小组在“教学工厂”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可以参考“相关知识”和教师下发的相关素材。教师主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起到协助作用,是项目工作的顾问。一个项目下设有多个任务,每个任务由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计划下发。

项目工作的重点在于做什么而非学什么,它是课程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需要大量集中的时间,因此在课时设置上,每个项目根据大小安排8个以上不等的课时,并且4个课时(即半天)连上,同时学生也需要安排课外时间完成大量的项目工作。

第三步:成果分享。在一次项目完成后,项目小组除需提交项目工作报告外,将根据自愿原则在班级进行工作过程和成果的分享,教师也将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推荐1~2个小组。在成果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将共同参与作品的点评。通过点评,完善学生对项目工作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认识。

第四步:课外拓展。课外拓展主要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教师将项目所有学习材料上传至课程网站或博客,同时给出一个平行的拓展项目供学生课外实践。二是学生在成果分享、点评之后完善各自的作品,并分享至各项目小组博客。优秀作品还将在“项目展示区”进行展示。学期末,优秀作品统一装订成册放入“资料存储区”资料柜。

4.教学评价环节的创新

TF-POPBL模式创新了教学评价,即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全面化、考核指标真实化,实现了“教、学、做、评”一体化。

考核过程全程化,指课程考核重视平时各个项目的考核,而不是以期末考试为主。考核主体多元化,指课程考核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及项目小组自主评价的优势,而不是以教师个人评价为主。考核内容全面化,指课程考核不仅针对项目工作内容,还涉及团队合作、职业素养养成等。考核指标真实化,指课程考核不仅关注学生过程表现,更注重项目工作的实际效果产出。

由于网络营销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效果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此,学期末项目小组还将进行学期总结与答辩,为最终的网络营销效果给出一/卜成绩等次(优、良、中、及、不及),并与平时成绩进行加权平均。

四.保障TF-PoPBL模式实施效果的其他因素

1.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现有教师企业挂职锻炼、职教培训常规化;二是积极引进具有多年企业工作经验且具有教师潜质的企业员工为教师。其中应以“走出去”为主要途径。

2.管理机制创新

TF-POPBL模式打破了高职院校原有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其顺利实施必须要求学院教学管理制度的跟进,给予教师在教学实施中更多的自,以便于教学活动灵活的开展。同时在校企合作方面,应实施积极的双赢政策,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3.建设资金配套

“教学工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配套,除了建设初期的资金投入,为了保证教学环境与行业发展同步,还必须配备大量资金用于设备的更新与日常维护,因此除了合理的建设方案外,学院应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第8篇: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范文

[关键词]农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数据结构;教学改革

0引言

数据结构作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门基础课,越来越多地被广大高等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开设,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中数据结构作为专业基础课或必选课开设。然而,农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由于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开设较少,计算思维培养不足,数据结构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复杂,加之较少与农业院校专业特征结合,导致该专业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长期以来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很难达到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

1电子商务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内容及目标分析

1.1电子商务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内容

数据结构课程涉及软件、硬件、数学等多个专业知识,电子商务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结构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几种数据结构中数据元素的逻辑关系及特点,三种常见数据结构的物理存储结构及不同存储方式下常用操作的实现算法,常见的查找方法和排序方法等。

1.2电子商务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目标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肩负着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重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培养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电子商务专业开设数据结构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关系及其各种关系的特点,知道在电子商务信息管理过程中,如何分析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如何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来管理客观事物,采用什么样的存储方式更容易实现管理,在商品信息组织和检索过程中,如何高效地进行数据排序和信息查找等,通过算法的设计,培养学生处理问题时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问题的解决途径。此外,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为后继课程(如:网络数据库、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系统设计等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体而言,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计算思维和数据抽象能力,帮助学生将数据结构和算法与具体的编程相结合并灵活地应用到实践和工程实际中。

2电子商务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先行课程基础知识掌握不足,学生学习数据结构吃力

数据结构是继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之后的一门综合专业基础课,课程涉及算法实现的程序设计,故对高级语言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课程以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先行课,然而,对于农业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由于专业课开设占用大量的学时,导致有的高校将数据结构的先行课课时压缩,甚至取消某些先行课的开设,即便是开设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也迫于课时有限,只能选择性地开展教学。学生最先接触的高级语言一般都是C/C++语言,这类语言知识点、语法灵活。课堂大部分时间用于基本概念和语法的讲解,学生大部分精力花在对语言的语法结构的理解掌握上,很少进行实际的编程逻辑思维的训练,导致学生最终只对编程语言一些基本语法、数据类型等有所了解,对数组、结构体、指针等知识的应用能力不足。笔者所在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在学习数据结构课程之前,只学习了计算机导论和C程序设计,不开设离散数学课程,先行课基础知识掌握不足,致使学生在学习数据结构课程时比较吃力。

2.2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复杂,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

数据结构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即使很多学生意识到其重要性,也由于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原因,难以深入理解。数据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每种数据结构都是以抽象数据类型的方式呈现,为了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每种数据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及其表示方法,以及在不同存储方式下的算法实现,数据结构的数据元素的类型都被抽象成ElemType类型,算法的表示也是只给出主要步骤,这些内容在教材中主要为描述性知识,对抽象事物进行概念性的描述,对于习惯C语言教学中注重语法及细节实现的学生而言,很难理解数据结构中抽象的、模型式的内容,抽象内容的介绍必然使得其缺乏生动,不容易被学生学习与掌握,也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教学手段单一,师生信息传播渠道不畅

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知识点,理论教学一直处于老师讲、学生听的状态,互动较少,实验教学以学生验证算法为主,没有自己的想法及创新。而课程设计更是为了完成任务,过于强调结果,而不重视过程,没有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虽然许多高校都要求教师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开展,教师过分依赖课件直接展现,导致教师忽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忽视学生的反应,不能理解学生感受,无法进行课内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很难及时反馈给教师。

2.4实验课脱离学生实际,实验效果较差

在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安排中,实验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够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实践,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数据结构知识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然而,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所学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相对较少,一般都是只学过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就开始学习数据结构,如果实验课开设时按照计算机专业的实验安排进行,必将导致大部学生无从下手,无法完成实验要求,最终达不到实验目的。

3电子商务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3.1教学内容改革

3.1.1补充先行课知识

数据结构中大量应用结构体、指针、函数等知识,然而,由于C语言课时有限,有的高校在讲解C程序设计课程时,很少向学生介绍结构体及指针的知识,即使有介绍,这两部分属于C语言高级编程部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一般掌握得不够深入,对于指针和结构体编程十分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数据结构就更加显得力不从心了。所以,在正式学习数据结构知识之前,必须先复习C语言中关于数组、指针、结构体、函数等知识,并将C语言的深入学习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授课过程中,不断补充和深化这方面的知识,以便提高阅读代码和设计算法的能力。

3.1.2适当调整部分教学内容

与计算机专业不同,电子商务专业对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和掌握的深度不够,加之学生大多不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所以,在数据结构教学内容选择方面,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有所侧重,删减内存管理及外部排序的内容,同时,针对专业的特点,教学重点及案例也应该有所选择,例如,结合物理管理中货物装卸问题介绍栈的“后进先出”特点及栈的应用;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物流配送的路径选择,重点介绍图形结构中的最短路径;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农产品信息检索及排序,重点介绍高效查找和快速排序方法等。

3.2教学方法改革

3.2.1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以师生互动的形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数据结构的教学时,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设问,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在同学思考的时候及时给予适当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如介绍栈数据结构时,要求学生想一想自己在之前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哪些栈,学生经过思考后还回答不上时,提示上网时浏览器的后退按钮、Office办公软件的撤销功能等。启发式教学中设问时尽量使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如介绍有序树和无序树的区别时,让学生思考,家谱中孩子是否区分大小,双胞胎要区分大小吗?通过这样的启发式提问,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环境中学习理解知识点。课堂讲授某个较难的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老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能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

3.2.2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为了使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易于理解和接受,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简单的知识点通过PPT的演示,复杂的可以通过flash制作的动画,也可以通过相关视频的播放来辅助学生理解。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主要以传统的板书结合,通过板书及辅助作图的方式,将算法的基本原理演示给学生,这样的人工演示可以实时调整演示过程,填补多媒体动画固定演示步骤的不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展游戏式教学,如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可以随机选择部分学生在教室中座位上按学号顺序坐下,然后找到中间学号的学生按学号大小顺序坐进(插入)到这些学生中,学生就得从最后一个开始移除空位来给新进来的学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顺序表的插入过程。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直观、形象、生动和有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3课程实验改革

3.3.1强调算法与程序的差别

数据结构教材对算法的描述一般采用的是类C语言,开始实验课之前,教师要跟学生强调算法与程序的差别,帮助学生搞清楚算法向程序转换需要完成的任务,避免学生将教材中的算法原样输入后就去执行,结果编译系统给出若干错误提示,使学生一头雾水,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开始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教材上相对完整的算法转换成程序,如果教材上没有的算法,教师应该先将算法设计出来,并详细给学生讲解,再让他们将算法转换为程序,从而使学生对数据结构的实验有所适应。

3.3.2实验开展注重循序渐进

农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生掌握设计语言不够扎实,计算思维的训练欠缺,实验课的开展要注重循序渐进,不能一开始实验就让学生进行设计型的实验。要紧密结合各单元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安排实验项目,从简单程序起步开始训练学生,不能急于求成。比如在线性表一章中要尤为重视编程实践,可以安排较多的课堂实践,使学生对数据结构具体描述的内容有深刻的体会,从而加深学习兴趣,增强后续章节的编程信心。

4结语

在农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综合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晦涩的算法,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逯鹏,张赞.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121-123.

[2]贾丹,周军.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32-134.

[3]郭艳燕,童向荣,孙雪姣,等.程序设计基础与数据结构两门课程的教学衔接[J].计算机教育,2014(10):47-50.

[4]高贤强,化希耀,陈立平.引入计算思维的《数据结构》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5(7):16-19.

[5]严太山,郭观七,李文彬.课堂设问的技巧及其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81-83.

第9篇: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范文

【 关键词 】 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教学改革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Reform to Explore

Tian Tao 1 Qin Yue-ning 2

(1.Business Schoo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angxiNanning 530006 ; 2.The Xiangsi Lake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angxiNanning 530008)

【 Abstract 】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commerce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teaching system, combined with electronic business professional ability to develop a target for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specialized in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all kind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computer class, and puts forward the technical foundation course in electronic commerce in the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and function,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some reform measures.

【 Keywords 】 electronic commerce; computer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1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与计算机技术能力要求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等多种知识和电子商务综合技能的,较好掌握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商务技术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及其贸易政策,熟练掌握英语和一门东南亚语言,能够较好地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从事网络环境下的商业、贸易和营销管理等的实践或研究、教学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以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对网络贸易人才的需求。

1.1 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结构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综合性学科,从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的角度来看,主要由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构成其知识体系;要求培养对象在3~6年时间内,完成本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通过管理、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实战训练,达到掌握经济管理、网络贸易、市场营销、在线交易、物流管理等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商务应用系统规划、可行性论证及评估、需求分析、设计、开发、部署与维护的技能;侧重在分析和规划的能力培养。

1.2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运用能力包括:商务应用平台规划、网络集成运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应该具备:①掌握软件工程理论与规划方法,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②掌握大规模商务应用平台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规划、可行性论证、概要分析、需求分析、需求设计、设计、测试、培训、评估、部署等方法。

2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不够准确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该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电子商务专业建立初期,我院为提高学生就业率,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技术方向,一个商务应用方向。大一基础课程结束后,学生必须确定其方向,每个方向的课程设置也存在差异,技术方向的课程偏向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侧重于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数据库、高级语言、商务应用等;而商务应用方向则偏重于会计、营销、管理、物流等专业内容;两个方向的交集是数据库、会计、营销等专业内容。这样,偏重于技术的学生,缺乏商务知识,而偏重于商务应用的又缺乏信息管理能力,导致最终的结果是技术方向的学生可以被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替代,商务方向的学生可以被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替代,电子商务专业的优势完全没有得到体现,甚至学生都无法理解电子商务专业到底能干什么。

2.2 电子商务专业师资严重缺乏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缺乏电子商务专业的复合型教师,专业教师分别由机电、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领域教师组成;各专业领域教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认识程度存在差异,无法明确商务和信息技术真正、合理的切入点,导致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商务应用知识类课程的随意和简单组合;在实践环节,教师缺乏相应的实战培训和应用经历,仅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讲解并引导学生,难免出现教学实践和现实应用的脱节。

2.3 计算机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

计算机课程设置随意性比较大,目标不够明确;例如为便于学生考二级,将Access数据库原理列为基础课程,大二学生要学习高级语言,又开设网络数据库作为先行课程,两种数据库课程的开设,缺乏整体考虑。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不合理,例如计算机类课程设置课时均在50个左右,未能考虑该类课程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综合实训类课程,先行课程安排不合理,例如管理信息系统、Web站点设计,所需的先行课程包括高级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动态网页设计及网页设计、项目管理等。一般为了拿出更多课时安排商务类课程,将必须的先行课程压缩数个,导致综合实训课程无法正常进行,甚至成为演示课程。

2.4 实践环节薄弱

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其培养目标是商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取得了较大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专业实训基地和实验室,但建设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重硬件轻软件,认为组建了实验室,配置了电脑,接入了网络,就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这种思维在各高校都普遍存在。

2.5 缺乏综合性实践环节

综合性实验是高校培训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潜质的重要实践环节。目前理工科教育开始逐步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了许多综合性实验环节,例如电子器件设计,给学生一个课题名称和内容介绍(或者学生根据课题方向,自拟题目),让学生综合所学内容和翻阅各种文献,完成设计工作,最后提交一个产品,并要求学生对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对于许多有创造性实用价值的产品,指导老师会协助学生申请发明专利,通过校企合作推向市场。和理工科相比,电子商务专业在综合实验环节还比较薄弱,其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专业实验环节起步较晚,高校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和缺乏高素质实践性教育人才。

3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3.1 将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明确计算机类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定位和作用

重新审视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商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意识,熟悉商务过程、精通信息技术是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对象的绝对优势。在教学过程,应该合理规划计算机课程体系,明确计算机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计算机课程与商务类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不能片面的剥离;例如在讲述市场营销、物流、经济管理课程时,可将涉及到的各类信息系统融入其中,并对各类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技术、架构、服务等进行讲解,同时完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熟悉商务过程,同时掌握系统平台的架构、技术、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3.2 完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环境,逐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计算机信息类课程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和平台,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实验教学是整个培养体系的重点,实验环境、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完善,将直接影响理论教学的效果。在构建各门课程实训任务的同时,不能忽略综合性实训平台的搭建,综合性实训平台应作为一项独立实践环节开设,由专门的教师团队负责,旨在培养学生参与商务体系的整个生命周期,并灵活运用各类信息技术,为学生进入社会角色提前做好铺垫。

3.3 推动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对教师队伍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侧重几个方面。

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不限于学历、职称的提升,应该“走出去”,和各类电子商务企业相结合,对教师进行培训,甚至让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商务活动,进行深入锻炼、学习,教师的商务素养提升了,自然会影响到教学的实践环节。

加强课堂教育。在当前科研氛围浓重的高校,教学过程被许多教师轻视,这种趋势要遏制,课堂教学必须保证质量,让每位任课教师都能站稳讲台。

加强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按学科分类,加强各专业学科与交叉学科间的交流,促进各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合。

提高专业教师待遇。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实践任务和其他专业相比,比较繁重,因涉及到信息技术,要不断学习,在薪资待遇方面,要对其进行补偿,这样才能留住人才,稳固教师队伍。

从企业、高校引进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专家,学者,作为学术顾问或者学科带头人,创建良好的学术和人才培养环境。

3.4 营造自由学习氛围

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突破常规,去除说教思维,根据前沿的商务信息技术应用,实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团队可以走出学校,加强和商务企业合作,从企业获取各种应用项目,为学生营造实战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项目规划、分析、论证、设计、开发、测试、试运行、部署上线、维护等全过程;让学生在实战中成长,在实战过程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在实战过程,可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团队思维能力的提升。该教学模式是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设计综合实训项目时,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题目,根据自身情况,自由组合团队,并协调团队内部分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5 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高校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就是要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化,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化,从根本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学生集中做实验,密度比较大,时间安排比较紧促,学生很难很好地消化和吸收。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后,学生要做实验,必须提前预约,学生预约实验就需要提前主动的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有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验效果更佳,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

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是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对学生来说,相应地增加了学习时间,强化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教师来说,意味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工作量的增大。在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中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解决实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也为综合性实验科目、独立实验项目的设立奠定了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曾凡奇.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2005,(2):109-111.

[2] 瞿彭志.经济管理类院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4):76-79.

[3] 徐学军.实验教学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经济师,2004 (4):106-107.

[4] 郭广生,齐再前,白守礼.构建科学合理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57-58.

[5] 孙刚成,田伏虎.谈创新性教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教育探索[J].2008(7).

[6] 孙军军,赵明清.企业信息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信息网络安全,2012年第10期(总第142期)第90页.

[7] 周国勇,陈磊.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体系设计研究.信息网络安全,2012年第8期(总第140期)第167页.

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0GXNSFB01305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