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特殊教育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属于弱势群体,他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当然也享有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在特殊教育学校里实施体育教学,积极引导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其身体素质,还可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因此,对特殊教育中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相关对策进行研究,将具有非常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当前特殊教育中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1.体育教材缺乏,教法、学法单一
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对保障体育教学质量起重要作用。调查发现,我国特殊教育中大部分学校体育教材和教学大纲普及度不高,且教材和大纲的针对性不强,在教学中高中体育教师只是照搬普通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方法,没有考虑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上很多教学内容是参照普高的教法,难以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欲望和兴趣,学生体育意识不强。
2.特教中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当前,在特殊学校里,虽然体育教师已认识到了聋哑学生的特殊性,但在教学方法上仍沿袭传统体育的教学方法,即采用视觉手语式教法和听觉触摸式教法,很少能适应聋哑学生的特殊需要,深入研究针对不同残疾类型的学生创造一些新的教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特教中体育成绩考核与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体育教学评价是指以体育教学系统全过程为评价对象,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手段收集信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体育教学作出全面、科学的评判。在特教中采用合理、科学的体育考核与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全面评价,可很好地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学习。纵观当前我国特教中的高中体育教学,尚未制定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仍以终结性评价为唯一标准,缺乏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的体育课成绩评价标准,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
4.特教体育教学队伍建设不强,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大多数特教体育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与考核,大多是其他专业的教师兼职或后转为专职特教教师的,大部分教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都还没有形成体系。同时,当前大部分特教学校对体育教师特殊教育理论的在职学习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力度不够,师资培训自发性、短期性和随意性较强,使大多数体育教师专业基础不扎实、业务能力不强,远远不能满足特殊体育教育的需要。
三 提高特教中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相关对策
1.加快特殊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的编写与开发
体育教材和教学大纲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应针对特教高中体育教材和教学内容缺乏且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加快特殊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的编写和开发。在教学编写上,应将特教体育教材与普高体育教学区别开来,针对不同残疾学生的生理、心理缺陷,在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的基础上,设置适宜的教学内容,并适当分配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
2.针对残疾学生学习的需要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特殊教育学校也应适应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提倡多样化、灵活性、适应性的体育教法,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讨论式和个别辅导式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原有的认知基础、教师特点和教学时间的多少等,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教法。同时,高中体育教师需针对特殊学生的不同学习障碍,采用补偿性的教学方法,挖掘他们的优势潜能,同时注意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3.建立完善的特殊体育教学监督和评价机制
针对当前特教中高中体育教学考核评价标准不健全的问题,我国要提高特教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应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标准,以期能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发展。在评价方式上,要摈弃传统的终结性的单一评价方式,使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所进行的评价。在评价形式上,应改变传统的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单一评价形式,应在其基础上,增加残疾学生的自评、残疾学生之间的互评或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等形式,从而实现学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同时通过自评和互评,也可让残疾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和了解自身的进步与不足之处。
4.加强特殊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建设一支懂得特殊体育理论、教学水平较高的体育师资队伍是目前各级政府和学校应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首先,各级政府和特殊教育学校应积极鼓励和支持体育教师参加特殊体育教育的师资培训,把特教体育教学的培训列入工作计划,让其通过进修班、提高班、培训班等渠道,掌握特殊体育理论知识,具有关于特殊体育教育的理念与满足课堂上学生特殊需要的知识技能,从而全面提高特教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经验,从根本上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师资水平。其次,我国应建立中等特殊体育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规范详细的考核程序和考核标准,确立特殊体育教育教师上岗准则,以期从源头上提高特教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特殊教育;数学教学;困惑;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也给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通过转变教学的模式,还要注重课堂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尤其是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最新的教学设备对特殊学生进行教学,并且在教学的过程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优势,能够突出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因此,针对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困惑,要及时转变旧有的教育理念和注重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以此来实现特殊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1.师生沟通交流困难。特殊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往往不及时和不顺畅,尤其是在新进老师班上的学生,在上数学课时,老师所讲的知识重点智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并且老师在学生进行沟通时注意力不集中,大多数学生听不进去老师的话,如果这种情况不给予解决会导致没有办法上课。与此同时,智障学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部的刺激常不能很好地辨认理解和作出合理的反应,以至对外界的刺激会作出很原始的反应,导致与老师的沟通出现困难。2.学生学习方法死板。由于班上的学生年龄大小不一样,所以很多学生的数学基础程度不一样,以及智力的相差也是比较巨大。所以,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学习方法死板,不会灵活利用,比如在教数学乘法公式时,很多学生能够把口诀公式倒背如流,但是在实际计算时却不会利用公式进行计算。与此同时,在除法计算时也不能很好地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只是一味地按照老师所讲的例题进行计算。3.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记不住。在特殊教育中,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记不住所学的知识。可能是因为学习的方法过于死板,又不能灵活地利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导致记不住所学的知识。另外,一些老师也会经常忽视对教材的研读,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所教授的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合,以至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刻的印象。
二、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的思考
1.选择多种不同方式的教学手段。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说科学有效地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到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特殊性,在工作中要给予多点耐心和细心,对学生的学习多加指导和讲解。与此同时,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和不能清楚地理解题意的学生可以给予个别读的方式,或者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对题目多读几遍,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题意,同时也能确定正确的解题方法。因此,在特殊教育数学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合理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2.拉近教材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对一些特殊学生来说,他们接触的实际生活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少,这也就导致他们对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点还是非常陌生。所以,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比如针对智障学生,可以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并通过努力能够完成。这样学生可体会到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喜悦,并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通过努力是能够成功的,逐步地树立起自信心,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用手语和具体的事物进行教学,拉近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要想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点,就要培养学生养成定期复习的习惯和预习的习惯,通过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预习和复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力。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困惑进行分析,并且给予具体的解决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并且已经有很多的相关教育研究工作者已经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以此来提高特殊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凤娟.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J].数学教育学报2015.12(52):456-457
[2]田寅生、方俊明.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12(14):123-126
[3]周超.浅析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教学[J].赤子.2015.12(72):145-146
关键词:特殊教育;美术欣赏;审美意识;素质提升
我国人口基础大,特殊人群多,他们属于弱势群体,国家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其教育问题。特殊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不容忽视,在这些学生中间开展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和审美能力。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和教育机构而言,运用有效的艺术教育模式,是提升特殊教育水平的关键。美术教师要采取美术欣赏的方法,利用典型美术作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进而提高其对美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憧憬。
一、特殊群体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的意义
抓好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欣赏教学,是当前广大特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美术欣赏教学本身是为了让特殊人群通过欣赏并身临其境的去分辨和体会事物的优劣、美丑,培养特殊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人天生对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就有感知探索和分辨的能力,这是人的本能,而对艺术的体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而特殊艺术教育就是结合特殊人群的特点进行,聋哑人听力和语言有障碍,他们凭着其他感官和直觉去认识事物,那么美术欣赏教学就可以让他们更直观的感受到艺术的精髓和本质,可以更好的把抽象美术变得简单,并赋予自己的思维和遐想,产生美术和思想的共鸣,使美术教育升华。通过多次艺术欣赏,学生们在潜意识中就接受了艺术史上的思想精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养成高尚的审美情操,并深刻地影响自己的信念、意志品格和气质。所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欣赏教学更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爱上美术爱上艺术,克服残疾人自卑的心理,并能深刻的认识世界,在人生价值观上得到更好的提升,促进全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特殊教育中运用美术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将客观事物与主观意识相结合
美术欣赏的作品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不同教育和发育程度以及相关经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审美和评价,这在主观意识中就产生了分歧。特殊教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美术教学指导,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时候完全可以用尝试性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先将美术欣赏作品做以大概评价引导学生,然后可能的让学生发挥自主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杜绝自卑心理,了解每个人的想法再加以分析和帮助,这个过程虽然会存在片面性,但是会使特殊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把事物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找出不足,相互激励,达到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二)将内容和形式相统一
一般情况下,作品的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通过形式来表现。而在作品的主体中又可分为表象性和内在性,在绘画和雕塑作品中表象性比较明显,而内在性比较隐藏。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注重形式结合内容,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学生的思想开放性思考与内容相扣。在形式上可以根据内容不同而采取不同教学手段。比如绘画作品一般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清晰圆滑的、色彩是分明的,这就完全可以将作品完完全全展现在学生的眼下,在欣赏中根据作品去想象去评价,去诠释绘画作品的意境;雕塑作品是直观的,视觉冲击效果是突兀的,这完全可以让学生不仅在眼观下去体会,更可以用触觉去感悟,放开性的真正体验欣赏作品的精髓;动画艺术作品是精彩的,特殊学生在欣赏动画作品时,会带着激动的情绪和饱满的热情去体会,完全可以让学生演绎作品中的角色,诠释自己心目中的美等等,这些不同的内容要在相应形式下完成,达到欣赏教学的目标。
(三)将学生的自主创新和作品的本意相结合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导致身体有不同方面的缺陷,但是在某方面也有这极其敏感的能力。美术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优势,鼓励学生自主创作。首先,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认知,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领会代表作品的精髓,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在创作前,教师要对学生欣赏的美术作品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绘画方法,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在学生创作时,教师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多夸奖学生,给与其鼓励,在其创作后要对其进行评价,提升特殊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
(四)正确挑选合适的教材与欣赏的美术作品
美术教师要为学生们选择适合的教材,教材有关设计部门要针对特殊人群研发适合的美术教材,教材的内容要符合这些学生的实际需要。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材,但不等于死板教条的按照教材教学,要灵活拓展教材的内容。其次,教师在选择美术欣赏作品时要选择适合的作品,要能够具有审美的代表性,要能够兼顾不同类别缺陷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美术的信心,使其重拾生活的勇气,面对困难,不气馁,不妥协,以美术作品为媒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欣赏教学对于特殊人群中的学生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美术教学作为特殊教学机构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教学水平和质量关系到特殊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美术教学不容忽视。美术欣赏教学的开展,要以特殊学生为出发点,明确具体教学目标,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典型美术作品为载体,培养特殊学生的自主创造力,要围绕着特殊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x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建立多元化的、高效的美术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帅敏.如何提高艺术设计专业聋人的美术欣赏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187.
本文探讨了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环境中如何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并研究适合特殊学校学生行为特点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实行“教行合一”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特殊教育教学是我国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保障了生理特殊学生的受教育权,目的是增强特殊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数学学科是特殊学校教育中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数学学习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能在抽象的时空中分析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具有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基于数学的这些学科特点,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培养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领悟能力,以此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时空概念。
一、当前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方法未贴合学生实际。当前我国许多特殊教育学校沿用的教学方法与普通学校完全一样,这种无差异的教学方式将认知能力、思维模式和实践能力都不同的两类学生置于相同的教学背景下,很容易使特殊学校的学生产生压力,从而产生消极心理暗示,削弱了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国设立特殊教育学校的目的,是希望这类学生能够接受符合自身实际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其定制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学习强度不宜过大,课程进度应适当放慢,同时给予每位学生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2.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要求较为宽松,课程压力和作业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许多不良习惯。例如:有的学生在完成数学计算题时,对偶尔遗漏的小数点或者运算错误毫不在意;作业字迹潦草,书写混乱;有的学生遇到稍有难度的题目,就求助教师。这些不良学习习惯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
3.社会关注力度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同特殊人群一样,是社会少数弱势群体,它们缺少话语权和执行力,很容易被社会各界所忽视。想要使特殊教育学校优质地开展教学活动,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政府的支持。同时,由于特殊教育学校有其独特性,所以只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教师才能参与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工作。然而,目前我国对这一类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市场供不应求,阻碍了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如何改变特殊教育数学教学的现状
1.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基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的特点,可以采用以实践为主,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因为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领悟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将整体的教学任务分割成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教学模块,在每个模块设立单独的学习目标,以此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层层深入了解。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不同的三角函数石膏模型加深学生对不同三角形的概念理解,然后,教师可以反复要求学生辨认sin,cos,tan等角的计算过程,使学生在大量的实际操作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自行出题,在同学间相互传阅,相互探讨。这种阶段性明显的教学方式能够防止学生在学习时由于跨度太大而丧失信心。还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
教师可以定期邀请知名特殊学校、儿童康复中心等地的专家进入课堂,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不足设立相应的学习环境,在学生习惯的环境中传授知识。这种教学形式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实施的,能够避免学生在课堂中感到不安,提高学习效率。
2.大力培养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专业人才。我国正大力倡导教育公平,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能够加快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学进程。
3.对此,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在师范专业培养计划中增加对专业进行特殊教学的人才培养,使特殊教学教师培养走上轨道,形成完善的体系。
只有教师适应了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的氛围,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形成了专门的教学方法,学生才能够真正感受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
3.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心态,摆正学习态度、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对学生产生效果。对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学,尽可能打消学生的消极念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和勇于竞争的自信。
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特殊人士进入课堂,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经历和成功的方法,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勇敢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
三、总结
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学是当前我国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社会各界关注不够,专业教学人才匮乏,资金的短缺及合理教学方法的缺失都阻碍了其发展的脚步。
对此,教育各界应本着关爱特殊人群的理念,加快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使特殊学校的学生享受学习带给他们的巨大改变。
关键词:个别化教育计划;生活语文;教学目标;应用
一、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
没有个别化教育计划,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特殊教育。这是我们多年来探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体会。特殊教育,其”特殊”之处在于其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很大,每个特殊儿童都有着与其他个体不同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别。对他们
进行教育和训练,如果完全按照普通教育的模式很难奏效。实践证明,对特殊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才是提高他们素质的根本途径。在个别化教育中根据每个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主要的方法。个别化教育计划源自美国,自诞生日起,便受到特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特殊儿童的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还根据该儿童内在的能力设计最适当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其得到最适当的发展。与此同时,个别化教育计划以具体的教学方案,针对儿童的个别需要,实现了个别化教学的目标。一个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智障教育的特色和必需,更是智障教学的灵魂。可以看出个别化教育计划是当前特殊教育重要观念的综合表现,以目标为导向,以实现教育平等为前提,以一体化为重点,以家长及专家参与为要件,以满足个别差异需要为目的。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措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细致的了解和高度的责任心。为每个孩子设计的个别教育计划,如春风细雨般的在课堂上滋润进干涸的土地,抚助着残弱的幼苗。每堂课上,老师要将每个孩子的个别教学计划,整合成为学生们能够参与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生活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
(一)基础量和常摸相结合、长度适宜的原则
基础量,也可称为教育起点量,这是决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中教育目标最主要的参考量。这里的”长度”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理解为难度,它所包含的是教学内容的量及其难易程度。谁都能接受教学目标应该高于目前的基础,谁也能理解教学目标定得太高又有可能达不到,这里就需要在基础量的基础上参照一般常模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二)熟练与发展相结合,两者兼顾的原则
对于特殊儿童尤其是智力落后儿童而言,熟练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到以重复为形式的熟练教学,又要考虑到旨在促进发展的新内容的教学。只有旧内容的熟练才能保证原有内容的发展作用,也才能有利于新内容的学习,因此,每堂课的复习是必要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与新知识衔接。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调整的原则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理想与现实不断交织的过程,这一过程有时把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有时理想与现实之间则会出现矛盾,这时就亟需调整教学目标以使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这种调整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基础的。目标制定的高与低只有实践即通过具体实施教学目标之后才能检验出来。
三、生活语文课教学目标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实施
施行个别化教育计划实际上是实验、实践、检验理想化的即事先制定的教育计划。这种实践大致上分为如下几个步骤院 备课要要上课要要评价。备课、上课不仅仅包括日常教授文化课的含义,还包括诸如行为矫正等方面的内容。
(一)设计的教学内容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需要、兴趣、身体状况等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或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评价手段进行教学,从而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教育,并取得最大限度的进步。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也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从而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获得成功。虽然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毕竟我校学生不同于普小的学生,他们往往又是熟视无睹或只之甚少的,我们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理解课文,强化他们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例如叶红绿灯曳这一课,课文让学生认识交通灯和人行横道。我们的任课老师则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去观察交通灯和人行横道,让学生观察红灯亮时车子和行人是怎样的,绿灯亮时又是怎样的。这样使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而使他们更能认识和理解这些生活中的交通设施的用途。
(二)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
具体教学方法的设计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尤其如此。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两层,一是在集体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对特殊儿童实行个别教学的方法,二是对某个学生具体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以是讲授法、练习法、行为矫正法等等。可以说,教学方法的事先设计对于完成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做好相应的教学记录和评价
就个别教育计划而言,相应的教学记录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那些需要不断地测量、评价、再测量、再评价的教学内容,记录更为重要。而科学的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能根据评价要求去规范自己的活动。例如,每堂课后都能及时填写本堂课学生教学测评表,包括本堂课学习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学生行为表现、老师评价等内容,这些内容的记录,使今后更好地为每个学生制定教学目标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在生活语文教育中,应该架起生活语文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桥梁,强调语文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联系,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既强调现实基础,又重视逻辑思维,更好地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因人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特殊措施,以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的得到更快地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自然科学;策略
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慢慢转型时期,这种按照新课改理念转型的形势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大体趋势和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客观角度看,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远低于正常儿童且实践能力非常差。所以特殊教育与正常教育方法比较起来难度更大,要根据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分析研究出具体的特殊教育方法。故有必要对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和天文学、气象学、农学、医学等实用科学。现代自然科学教育理论认为:“自然科学与实践生活紧紧相连,理论指导着实践,服务着实践。将自然科学教育与实践生活结合起来,能获得效率更高的教学成果。”自然科学其学科特点要求其教育应当与实践生活相结合,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展现出自然科学学科的魅力。而智障儿童的智力、反应能力、对问题的辨析能力、理解能力等是非常薄弱的,如果只进行理论灌输,他们学习自然科学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因此,对于特殊儿童的自然科学教育更应该与学生的具体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热情。通过具体时间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的内容举一反三,能够轻而易举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新的生命对植物研究”这一内容时,首先我会和校领导申请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条件下,组织学生去植物园进行学习。比如研究油菜花,组织好学生,当学生亲眼看到实物时,便会很轻松地知道油菜花花瓣四瓣,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看到蜜蜂进行传播花粉便向学生介绍虫媒花的概念。这种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教育方法,会让学生学得很轻松,感觉是出去玩,其实在玩的过程中轻而易举得学到了许多东西。而且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再会觉得学习就是枯燥无味的,从心底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学习、愿意去接受新知识,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实用价值,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就能运用到。可见对特殊智障儿童的自然科学教学应注重实践性,这是开发他们智力、高效接受学习内容的有效途径。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特殊儿童的特殊性之一表现在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非常随意,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外界干扰、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一般说来,特殊儿童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十分钟左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别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运用各种新颖独特、能吸引学生的方法去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培养起他们有意注意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制作视频、PPT等呈现给学生,有效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尽最大可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科学的内容本来就很抽象,关于光、电等部分的学习也必须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传授。譬如,在学习研究动物这部分知识,就可以插入视频,让学生亲眼看看不同动物的具体不同的习性。这样有声有色的传授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并且有趣味。除此以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反复教学、游戏教学、强化重点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譬如,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扮演不同动物的角色,进行自我介绍,说出不一样的动物都有什么具体的特点习性,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牢牢掌握该学的书本内容知识,无形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特殊儿童的自信,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一次说得不好,再来第二次,这种反复练习的过程能有效让孩子们掌握应学知识。从多方面看来,对于特殊儿童的自然科学教育方式不能使用古板的教育模式,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智障儿童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特殊智障儿童的教学难度确实增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心尽力付出更多,投入更多的经历着重研究不同寻常的教学方法,有充分的耐心和爱心培养特殊儿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在充分中掌握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之上,根据特殊儿童发展的特殊心理需求,结合自然科学课程的具体学科特点,采用与学生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其学习的自信,提高对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热情,最终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智障儿童的智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特殊教育;思想品德;情境教学;课堂应用
一直以来,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处在一种“真空”状态,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这里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究其根本有以下两种:一是,特殊教学学校的学生本身存在生理机能上的缺陷;二是,教师不能适应学生的这种特殊情况,仍旧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而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做到更好的学习。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过去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以及生活阅历,有针对性的创设一些课堂教学,并能够形象生动的给学生们展现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和参与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在美国的学者杜威看来,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教法也是一种学法,是情感和思维相互结合的一种学习过程。他认为情景教学法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首先教师要了解学习者所熟悉的经验环境,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其次,学生也要主动的学习和不断对问题进行追寻,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才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的运用
1.自我再现的情境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要求还原学生的一些经历和在社会、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要求学生过马路要当心,要有礼貌。可以让一个眼盲的学生像现实生活中一样过马路,让其他的同学了解他过马路的不易,为下一步要求大家关心他、爱护他的教学作铺垫。学生受到了这样的情景教育自然能够懂得了道理,思想品德素质在不知不觉中也就得到了加强。
2.角色扮演的情境教学
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上,老师也可以假设一定的场景,给孩子们安排好各自扮演的角色。让孩子根据角色扮演出这个角色的言语和行动。比如说,《小红帽的故事》一节讲的是注意自身的安全。教师就可以创设一定的场景,假设教室是一个大森林,有学生扮演小红帽、有学生扮演大灰狼,有学生扮演蘑菇等等。通过学生对故事中场景和情节的还原,让学生了解这一节课的重点,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注意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特殊教学学校的学生由于其特殊性,因此,要求教师悉心教导,努力培养。
3.时代背景的情境教学
这种教学法要求根据当前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社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依托,进行的情景教学。教学要了解当前的社会新闻和热点问题,更要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比如说在小学的思想政治课中有一节是爱国主义教学。教师可以问什么是爱国呢?可以创设一些环境,一些不法分子窃取国家的机密算是爱国吗?出国旅游随手丢垃圾算是爱国吗?教师要深入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年龄的总体特性和生活阅历,要选择他们能够听懂、读懂的情景教学方式。要细心观察,要处处了解学生、关怀学生。只有了解的学生爱好、兴趣和思维模式,才能够更好的起到教育的目的。
三、情境教学中要把握的几种关系
1.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在小学思想政治的情景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要对整体的教学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在传统的教与学中,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接受教育者。但是,在情景教学中,教和学从来都不是分开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创设了一定的教学环境,一部分学生就可以是另一部分学生的老师,反过来,老师也可能是情景教学中的一个学习者。大家是一个平等的关系,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关系。
2.处理好情境和教学的内容关系
在情景教学中,不论再多的场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掌握思想政治的教育课程,达到教育的目的。而情景教学法只是一个手段。
在创设场景之前,教师要了解课程的内容,熟悉教学大纲,做好教案。有计划、有目的、有节奏的安排好教学内容。情景教学法可以用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也可以只是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并把它们有机的融合一起,更好地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之前,就要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是根本,而方式方法是手段。
3.处理好创设情境和学生的关系
特殊学校小学的情景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特殊性,教师要格外的关注学生的情景接受能力和接受的愿望。有的学生不愿意参与进情景教学中,认识是受到了歧视或者不公正的待遇。教师要尊重学生们的意见,处理好创设情景和学生的关系,做到合理有序的开展教学活动。好的情景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励起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特殊学校的教师要能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为情景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从而实现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视觉符号;特殊教育;艺术设计
随着社会发展需求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残疾学生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自身技能方面的提升和对兴趣的追求等方面促使他们继续深造学习。特殊教育艺术设计教学的目标是特殊学生这个群体。从教育目的上来说,就是那些需要实施特殊性教育和相关服务才能实现和挖掘他们学习潜能的人。听障学生的特殊教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在逐步发展完善,特别是高等院校特殊教育的提高与发展,越来越体现出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
1 视觉符号在特殊教育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在特殊教育艺术设计中,视觉符号通过图形语言的传播,控制课程相关的信息,把视觉符号的各个因素按特殊教育艺术设计教学的要求,进行有机合并,并通过图文并茂的画面,令聋人学生敏感的视觉感官受到强烈的视觉刺激,充分弥补了在听觉上的缺陷。使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从而激发聋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极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一个特殊教育专业的平面设计教师他在上字体设计、宣传册设计、标志设计、图形创意等这些专业课程时,可以把在自己的课件中多放一些相关的视觉符号来索引本门课程,在案例分析时把其中的视觉符号让聋人学生进行交互学习,谈谈他们的心得体会。而这时教师会发现在聋人学生所设计的宣传册中亮眼的视觉符号带领观者进行观看。在字体设计中的创意自己联想,视觉符号让他们思路活跃和记忆深刻。很显然,视觉符号对于特殊教育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视觉符号在特殊教育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的特点
在特殊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中,特殊教育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主要强调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视觉思维能力。能够运用视觉符号进行艺术创造,能够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能够掌握艺术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能够对其进行恰当地理解和分析,以及对视觉信息的主动探求能力和方法。
2.1 视觉符号的应用有利于激发聋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特殊教育艺术设计教学中视觉符号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让聋人学生更直观地看到、了解到相关的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知识以及在今后设计中的应用。例如,在视觉传达专业和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中多采用视觉符号来引导聋人学生的学习,能有效地激发聋人学生对于此专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真实的情境能激发聋人学生主动探索、互相交流来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获得。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将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利用每个人对图形、色彩以及对美的不同感知能力进行教学,课堂上,PPT展示图片,让聋人学生看好,并记住,然后闭上双眼,教师关掉投影仪,让聋人学生通过刚才看到的图片进行联想并在纸上描绘此图形。让聋人学生画好的图形或图像到讲台前面来展示给同学们,同学对此作品进行讨论,加强班级凝聚力以及感知力。激发聋人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视觉符号在特殊教育艺术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视觉符号是最直接的外部刺激,对于聋人学生的学习能起到积极作用。人类获取外部信息83%来自于视觉,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获取知识甚至高于90%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由此可见视觉的重要性。而视觉对于聋人学生来说,是他们获取艺术设计知识的唯一途径。视觉符号在特殊教育艺术设计中不仅有利于聋人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而且也有利于激发聋人学生的创造性。
3 视觉符号在特殊教育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在传统的特殊教育艺术设计教学中一切都是又教师主导,教师在前面用生硬的文字灌输给学生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聋人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视觉符号应用到特殊教育艺术设计教学中,聋人学生可以自己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构思自己的设计。在教学中可以引导聋人学生主动参与设计。例如,图形创意课,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一个图形让聋人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进行构思,教师首先在课件中给聋人学生展示大量视觉符号的案例,然后实训让聋人学生做一个圆的视觉符号联想的课题,对聋人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让聋人学生将几何图形中的圆形进行15步的想象,然再回到圆形。这个训练可以个人完成或小组讨论完成,让聋人学生都主动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创新性、积极性的能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视觉符号在特殊教育艺术设计教学中是促进视觉思维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聋人学生掌握视觉思维方法、技巧对学习艺术专业知识将会大有帮助,也是进行艺术设计实践创新的前提。因此,在特殊教育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视觉符号有助于培养创作型人才。从而视觉符号在特殊教育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得到更好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凯宏.艺术设计专业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性[J].艺术研究,2013.
[2] 朱友涵,李拉.聋校数学课程与教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刘岩,贺敏.基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艺术研究,2013.
作者简介:贺敏(1983―),女,绥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音乐教学 多媒体 特殊教育 智障学生
音乐是一门能够想象人们现实生活情感的艺术,它能够调动人们的感情,充实人们的想象。在音乐中人们仿佛可以身临其境,能够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或欢快或忧伤,人们的情感也会通过音乐而得到升华。笔者本文将谈一谈音乐多媒体教学在特殊教育领域应用的问题。据专家调查,我国现有的学龄智障儿童有五百万之多。而作为艺术之一的音乐,则可以治疗智障儿童,对智障儿童的大脑进行一定的治疗。适当的让这些儿童听一些音乐还可以锻炼其反应能力,甚至有时还可以约束其不合理的行为。智障的儿童在听歌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音乐的节奏感来提高自我的反应能力。此外,在倾听音乐或者唱歌的过程中还能够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笔者认为,若在智障儿童早期便对其进行音乐的熏陶,那么其表达能力和行为能力便可以很早的得到锻炼,久而久之,智障儿童后期康复的可能性便得到了提高。在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以更好的让这些儿童感知音乐,增加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一、特殊教育的学生的特点
特殊教育的学生大多为智障学生。而智障学生一般是指脑部受损或者因后天刺激,而造成智力发展障碍的学生。与同龄人相比,这些学生的智力水平显得十分欠缺,所作出的行为也很难让正常人所接受。作为智障学生其行为举止有时比较怪异,他们共有如下几点特征:1.理解能力差,智力低下。2.记忆力欠缺,不能记住事情。3.言行举止怪异。
作为智障学生他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往往比正常人较慢,在音乐多媒体教学当中,音乐教师需要把握住这些学生的特点,为其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通过音乐来鼓舞学生,通过音乐来熏陶学生。先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再通过音乐多媒体教学来锻炼智障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其在音乐多媒体作用下得到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育智障学生中的运用得到了科学的论证,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音乐多媒体教学也一定会给智障学生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音乐多媒体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与即兴教学法
这种方法源自于美国的音乐治疗中心,是他们开始使用这个方法并成功治愈患者的。这种方法运用在智障学生教学当中,也一定会产生有效的结果。为了活跃智障学生课堂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通过即兴教学的方法让智障学生自己即兴创作为自己所喜爱的音乐,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我展示,通过即兴音乐表演的形式,来带动全班的人对音乐的学习,让其陶醉在音乐欢乐的氛围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录制学生即兴音乐表演的现场。记录学生展示的精彩瞬间。同时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音乐即兴表演的素材,让学生得以学习。
(二)多媒体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主要特点为,将唱、动、奏三种音乐表现融为一体。随着我国奥尔夫教学方法的不断发展,这种方法也越来越多的在教学方面得到应用。这种方法在教学的互动性和表现性上都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在对学生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真正融入音乐的节奏当中,能够给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以启发性。多媒体可以起到伴奏或者卡拉OK的作用。把学生们的上课情景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回放让学生增加对知识的喜欢。多媒体技术在音乐领域的运用能够使课堂的表现更加多元化,更加形象丰富的表现音乐知识。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信息表达能力很强。例如在投影大屏幕结合音响的表达形式能一下子让学生的情绪就带动起来。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并结合多媒体技术能够让智障学生中更好的学习音乐。
(三)多媒体与钢琴音乐
钢琴是一门高雅的艺术。研究证明钢琴学习可以明显促使自主神经和手脚运动肌肉的相互配合。对于智障学生具有重要的康复意义。我结合智障学生实际情况,在脑瘫学生中开展钢琴与多媒体学习的个训,取得了一点成绩。钢琴协调智障学生双手的灵活度,开发了智障学生的潜能。多媒体直观生动,具有极强的表现能力。通过多媒体进行钢琴教育令到一些不容易表达的音乐知识具备了声像化。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和记忆。我结合教学目标,寻找下载一些钢琴练习软件,让学生在电脑前完成一些钢琴知识的学习和记忆。不少学生也从中得到了进步。让学生们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对于一些智障的学生,他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钢琴。这让我看到了钢琴结合多媒体教学在特殊教育领域中意义和发展前景。
三、结语
音乐属于全人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方法越来越广泛运用到各科学的教学当中,从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w技术运用在音乐教育当中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也是一个音乐教师的必备素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努力把音乐与多媒体教学作为治疗智障学生的方法。推广使多媒体教学技术来熏陶更多的学生。使多媒体信息技术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努力培养和提高智障学生的音乐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智障学生能够与音乐产生共鸣,能够自觉融入到音乐当中。通过对音乐的学习,锻炼自我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身体协调能力,让这些智障儿童重新振作起来寻找到自我。
参考文献:
[1]王恒.浅析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J].大众文艺,2012,(08).
[2]梁艳.浅谈多媒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