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防灾减灾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方法 轻武器射击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的外在表现。信息化条件下,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改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是落实“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环节,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应是通过实施研讨式教学把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学员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
一、研讨式教学的实质
研讨式教学的实质就是解放教员的教授力和学员的学习力。如何让学员脑筋开动起来,充分调动学员主动学习、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是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研讨式教学是教学方式改革的大思路,是基本方法,具有方法论意义。它是为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而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环节中的一种指导思想。“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用一个框子把方法框死,把研讨式教学的基本精神全方位贯彻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启动教学方法的实质性改革。教员把握了研讨式教学的内涵和基本环节,就可以进行自由组合,发明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具体教学方法。
二、研讨式教学方法在《轻武器射击》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1.研讨式教学是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是体现学员主体性的必然要求只有使学员具有真正的主体性,能有利于学员素质的生成和强化。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向学员讲授概念、常识、要领的内容,忽视了鼓励学员进行独立地思考,真正地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忽视了让学员到实际中去应用和检验所学知识这个重要环节。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员几乎成了“听、记、背”的机器,束缚、压抑了学员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难以施展。教学实践证明,研讨式教学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让学员参与到教学中去,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的学习力、思维力、创造力,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2.研讨式教学符合教育心理学揭示的记忆和理解的规律
教育心理学揭示:在学习中,如果学生只知道果,不知道因,不知道因果推导过程,那么他的理解是狭隘的,记忆是肤浅的,运用是单纯的。研讨式教学的目的就是调动学员主动思考问题、主动地参与教学,他们不但获得了果,还知道了因,并参与了从因到果的判断、论证过程,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真正发挥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样,学员认识事物的侧面多,把握事物的本质深刻。教育心理学还揭示:运用耳、目、手、脑相结合的多通道记忆方法,有助于提高记忆的效果,高质量地牢握知识。而研讨式教学是调动学员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这样就有助于学员加深印象,加强记忆。从开展研讨式教学的情况来看,学员们都反映这种教学方法使他们学得深刻、记得牢固、用得顺、变得灵活。
3.研讨式教学方法是《轻武器射击》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
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相适应。《轻武器射击》教学中的理论系统性、推理严密性和知识严谨性在引入研讨式教学后,可以使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变为学员探索实践的过程。在教学中发现,学员对武器常识和射击学理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呈上升趋势,射击技能水平有明显提高。学员经过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基础教学,已经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思维判断能力,但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弱,分析研究问题能力差,因此他们既有开展研讨式教学的基础,也有开展研讨式教学的需要。
三、研讨式教学方法在《轻武器射击》中的应用与实践
1.学员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学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信息和知识,在听课前必须对课程内容有所了解;必须提前对研讨的问题进行思考。因此,学员要有充分的时间广泛涉猎辅助资料、认真阅读教材,在教学专业网站和《轻武器射击网络课程》上查找信息。有可能的话,还应进行调查研究和相互之间的讨论。没有一定的信息量,没有对实际问题的深刻理解,就无法开展研讨式教学。
2.教员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员在研讨式教学中起中心和主导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在对教员课程设计能力、学科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上要求更高。教员既是主持人,又是表演者,还是总导演。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要选择好适当的研讨课题。一是研讨的课题必须具有吸引力,能够引发学员的主动思考和产生疑问;二是研讨的课题必须是学员最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现实性要突出,以便启发和激发学员用所学的理论回答这些问题;三是研讨的课题必须能明确表达所要研讨的内容,不能似是而非。
(2)必须向学员推荐阅读有关书籍和提供相关资料。教员要加强阅读指导,使学员学会正确使用图书资料和网络信息资源。学科专业网站和网络课程是研讨式教学中实施双向互动和教学补充的有利平台。学科专业网站应是由主讲教员建设,体现学科教学、学员学习活动为核心的网站。
(3)必须搞好研讨的组织调控。教员在研讨人员的安排上,既要率先选好重点人,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现场跃跃欲试的活跃学员,适当地搞一点即席发言;要注意控制和调动学员的情绪,什么时候冷静,什么时候该掀起,都直接关系研讨的效果;要把握研讨过程中的主调,不能在学员中引起负作用;要对经常性和分组性的研讨实施跟踪控制,不要造成任学员自生自灭式的讨论。对于讨论,要有布置,有检查,有汇报,有讲评。
(4)教员必须做精讲。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是精讲的原则。对重点问题要讲述,对难点问题要突破,对热点问题要敢于涉及,不回避;精讲起点要高,不要只注意照顾基础差的学员,而应着眼于中等以上学员的接收能力;精讲还要着眼于激发学员进一步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教学内容要多留给学员思考的余地,不但要让学员知道问题的概貌,心中还要冒出问号,有些问题要力争让学员自己来解答。
3.要形成有利于开展研讨式教学的浓厚氛围
(1)要激发教员和学员的积极性。研讨式教学增加任课教员的工作量,增加备课的难度,必须有积极性才行。调动教员运用这个方法的积极性,一是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解决想干的问题。二是要组织教员进行研究探讨,提倡教员集体备课,集思广议,解决会干的问题。要鼓励学员有创造性的见解,还要帮助他们有地方发表学习和科研成果。
关键词 正交法 电流效率 槽温 平均电压 摩尔比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0.056
Application of Orthogonal Design Teaching Method
in Optimization of Cell Technology
WANG Shan[1], YANG Zengzhong[2], WANG Zhixin[1], WANG Hong[1]
([1]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16;
[2] Qinghai Qiaotou Aluminum & Power Co., Ltd, Xining, Qinghai 810100)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to 240kA prebaked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as an example,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the bath temperature, the average voltage and the molar ratio of the three important technical parameters on current efficiency. Nine by three factors and three levels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poor bath temperature 945 ℃, the average voltage of 3.91V and a molar ratio of 2.40, the test to obtain a current efficiency of 96.11%, this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rent condition effectivenes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variance judgment bath temperature, the molar ratio of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current efficiency.
Key words orthogonal; current efficiency; bath temperature; average voltage; molar ratio
电流效率是电解铝生产中的一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①电解槽温度变化对电流效率有很大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电解槽的正常运转产生负面影响。②平均电压与电流效率紧密相关,通过降低电解槽的平均电压,可有效降低生产电耗。③摩尔比高低决定了运行过程中氧化铝浓度与槽温的高低,降低摩尔比可以提高电流效率,而提高摩尔比则可以提高电解槽的稳定性。电解实际生产中,各技术参数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影响电解槽的电流效率,且各个参数又在不断变化,故很难通过独立试验推断出电解生产中最优的工艺技术条件。④
1 正交试验的设计与方法
正交试验的方法是利用已经造好的正交表安排试验和进行数据分析的一种方法。⑤正交表记为(),为表的行数,即安排试验次数;为表的列数,表示最多可安排的因子数;是各因子水平数。⑥电解槽的各个技术参数只有合理配置,才能优化槽况达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电流效率的目的。以240kA预焙铝电解槽为例进行单槽试验,采用3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方法,分析槽温为940℃、945℃和950℃,平均电压为3.91 V、3.92 V和3.93V,摩尔比为2.40、2.45和2.50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极差分析
正交表的极差分析可以得出影响因子的主次顺序,预测更好的水平组合。⑦由于槽温、平均电压以及摩尔比的变化对电流效率存在影响,故采用极差分析法以提高电流效率为目的,单槽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电流效率(34)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
因子为1水平对应不同平均电压和摩尔比做3次试验,1、2、3号试验结果代数和为ⅠA,即因子1水平的综合值:
ⅠA = 92.48 + 90.12 + 91.09 = 273.69
同理可得ⅡA、ⅢA,反应了三次A2(或A3)水平及B、C两因子三个水平各一次的影响,故A因子综合值ⅠA、ⅡA、ⅢA之间的差异是由于A因子三个不同水平而引起的。
将综合值除以试验次数得到综合平均值K,如A因子1水平的综合平均值KA1=ⅠA/3=91.23,同理可算出A因子2、3水平的KA2、KA3。由此再计算K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极差R,如:RA=93.7291.23=2.49,分别将3个因子R计算结果列于表1。比较极差,槽温对电流效率的影响最大,是主要影响因素,工作电压影响最低。
由于电流效率越高越好,应选取因子综合平均值最大所对应的水平,即A2B1C1为最佳水平,而正交表的9次试验中并没有此试验组合,其为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再用此预测因子组合做试验,得到电流效率为96.11%,试验证明计算得到结论是正确的。
槽温对指标的影响先增后减,说明A2对指标的影响最大,没有继续试验的必要。而随平均电压和摩尔比的增大,对指标的影响是先减后增,依据其变化上下限范围外,对指标可能仍有好的影响效果,若条件允许,则有进一步继续试验的必要。
2.2 方差分析
极差法在多因素下,通过少量计算就可得到较优的组合方案,但没有分析误差对指标的影响。方差分析可以把因子水平变化引起的差异,同误差所引起试验数据间的差异分开,并能定量的描述因子影响作用是否显著。⑧
2.2.1 因子变动平方和()
反映了因子水平变化时,所引起试验结果的差异,即因子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由于因子各水平下数据的平均值围绕总平均值而波动,故可用各水平下数据平均值与总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和来估计,因子水平变化而引起的数据波动,这个平方和就是因子变动平方和。
= ,其中 =
计算因子变动平方和:
=
= = 9.97。
2.2.2 因子变动均方和
由于试验数据个数越多,因子变动平方和就越大,为消除数据个数的影响,利用自由度即数理统计中独立的偏差数目,可以计算因子变动均方和:
因子变动均方和 = ,其中= 因子水平数
因子变动均方和 = = = 4.985
2.2.3 误差变动平方和()
实际试验结果与真值存在一定误差,常用试验数据与平均值的偏差来估算,为避免其正负相消,将偏差平方后再相加,即误差变动平方和。由于正交表的空列没有安排因子,所以引起数据波动只能是误差引起,可用空列的偏差平方和求得。
正交表第4列是空列,该列计算误差:
= = 0.65,
= = (总实验次数)
= ()(2 + 2 + 2) = 2。
2.2.4 显著性检验
根据数学原理,对因子变动均方和与误差变动平方和进行合理的比较,就能分析出因子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性质。故用一个标准定量确定显著影响因子的个数,引入比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
只有当值大于临界值时,该因子对指标的影响才是显著的。临界值,即(,)可通过查不同信度下的分布表得到。当≥>,说明因子对指标是一定影响,记为。
因子比计算: = = 15.34
查得临界值为(2,2)=19,(2,2)=9.00。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因子对指标有一定影响,C因子对指标有一定的影响,显著性检验列成方差分析表(见表2)。
表2 电流效率试验方差分析
3 结论
利用正交法分析槽温、平均电压以及摩尔比对240kA预焙铝电解槽电流效率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三因子与误差水平变化引起电流效率的差异,并通过F比计算,得到槽温和摩尔比对电流效率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得到最优组合方案其电流效率为96.11%。随着平均电压和摩尔比的增大,对电流效率的影响是先减后增,有进一步继续试验的必要。
基金项目:2013年度青海大学中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QGY-15);青海省财政厅2014年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室专项资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建设项目(项目编号:40650901)
注释
① 廉迎泽.提高铝电解电流效率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6.
② 王群,梁汉.300kA预焙阳极电解槽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条件优化[J].轻金属,2008(6):33-38.
③ 陈东文.铝电解生产中降低电解槽平均电压的措施[J].有色冶金节能,2011(5):21-23.
④ 郑永龙.240kA电解槽节能技术优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⑤⑦陈建设.冶金试验研究方法[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饲料配方设计;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33-02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教师指导为辅,使学生在团队协作下主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共同制定计划、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笔者在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中尝试了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1.1 课程与项目
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中动物饲料配方设计。
1.2 教学目标
学生在了解动物常用饲料特性和动物营养需要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饲料配方设计,熟悉动物饲养标准及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试差法设计饲料配方的方法步骤,培养小组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项目设计
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出比较合理的饲料配方。要求:遵循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所选用的饲料符合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设计步骤完整;配方的主要营养指标与饲养标准的偏差在±5%以内;配方的成本合理。
1.4 项目实施过程
1.4.1 明确任务。以3~5个学生为1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1个主题,明确任务。例如:设计蛋鸡饲料配方、设计生长肥育猪的配方、设计奶牛饲料配方等。
1.4.2 制订计划。学生根据所选择的主题进行整体规划,并进行小组内分工,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明确小组内各个成员的任务,制订完成项目的实施计划。教师根据各小组展示的项目计划是否合理、可行,给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1.4.3 项目实施。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养殖生产调查、营养需要量的确定、饲料原料的选择、配方的设计与调整等过程,教师进行指导。
1.4.4 项目评估。通过学生设计的配方的展示、教师的提问、小组的自评和互评,师生共同评估项目的完成情况。
1.4.5 项目总结。经过各小组成员的实践活动,每组都设计出了饲料配方,但与饲养标准的相符程度不一。据此,对配方设计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归纳,对设计不合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配方的进一步优化。这样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配方设计的技术要点。
2 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效果
项目教学法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任务的实践过程。在饲料配方设计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具有很大优势,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项目教学法中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是技术学习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过程。学生通过项目的完成,通过对技术问题的探究,激发了创造的欲望,享受到创造的乐趣。在小组学习讨论中,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答案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答案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学生在配方设计过程中,通过独立查阅资料、制订项目实施计划、独立实施项目方案等步骤,学生的技术设计以及利用所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强。
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项目教学法强调小组活动,由3~5个学生为1个小组,各成员既要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又要主动与其他成员讨论,共同完成小组的项目。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项目教学法面临的挑战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其核心不再是把教师掌握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即不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去寻找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其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因此,项目教学法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资源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着诸多问题。
3.1 教师的工作量加大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教师在课前不再是简单的备课和编写教案,而是要花费很大精力去精心设计项目,为项目作准备,确保项目的正确选择和设计的合理。为此,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且教师要精心设计项目,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细心和耐心地指导,对学生要有信心和爱心,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2 教材需要改革
传统教材片面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往往内容比较深奥,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也给项目教学带来困难。因此,应对教材进行改革,内容尽可能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体例尽可能项目化、任务化,并与生产过程相衔接,便于实施项目教学法。
3.3 学生人数与实验设备台套数不匹配
目前高职学生班级人数普遍在40~50人,有的甚至更多,而实验室仪器设备台套数往往较少,不能满足项目教学法的需要,有的甚至只能分2批实验,教学时数和质量难以保证。
3.4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偏低,自学能力较差,给项目任务的完成带来一定的难度。
4 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4.1 项目设计应注意实用性
项目的确立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教师要在项目设计上动脑筋。设计项目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实践,完成项目所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项目应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尽可能与生产实际接轨,学生有独立进行工作的能力。
4.2 项目的难度要与学生的水平相当
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这就要求项目的难度把握一个“度”。如果太易,容易造成学生的浮躁情绪;如果太难,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项目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
4.3 教师的指导要恰当
项目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但应注意指导方法,一般应采用启发式的、非正面的提示性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4.4 项目评估和总结必不可少
在项目完成后,应加强评估和总结,通过小组评议、组间评议、教师评议等方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总结还有利于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学生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能够想到用该知识去解决。
项目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对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具有重要价值。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5 参考文献
[1] 张仁西.谈项目教学法的实施[J].镇江高专学报,2008(10):86-88.
[2] 石洋.认清形势贯彻项目教学法[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8(12):36-37.
[3] 李娜.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实践与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12):111-112.
[4] 张骏.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探索[J].中国培训,2009(1):58-59.
[5] 郭亚建.项目教学法在食品分析实验操作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2.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课题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单元教学目标】
1、 情感与态度: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
2、 行为与习惯:进一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救、自护能力。
3、 知识与技能:懂得环境问题给地球造成的危害,初步理解珍惜资源的意义,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4、 过程与方法:用调查交流、创新展示、运用读图表分析、案例分析、创新展示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增强防灾减灾的的意识, 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5、 道德教育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法治教育点:遵守有关保护地球和防灾减灾的法律。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部编版二下第五单元第十六课第一课时)
学校
班级
执教者
课题
我国自然灾害知
教时
1
日期
一、课题分析:
本课题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及严重性,了解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以及自然灾害的危害,。本课先从我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入手,让学生感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才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二、学情分析:
在我国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发生,新闻中也经常会报道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感受还是不深的,首先体现在人类面临的环境灾难在某个区域,我们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其次,有的自然灾害对学生的生活影响不大,学生感受不到。因此,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比较淡薄,防灾避险的能力比较弱。
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2、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3、树立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主动防灾。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难点: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看视频 知灾害
导入:聊聊今天经历的开心的事。幸福吗?快乐吗?是啊,冬日,暖阳,我们在校园中愉快的学习,在课堂上朗朗读书,在操场上奔跑追逐,实现着我们的篮球梦,突然——
1、出示《汶川地震》片段1,片段2
2、寄蜉蝣于大地,渺沧海之一粟。灾难面前,人类如此的渺小无助。同学们,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大自然并不是一直都是心平气和的,它也有发怒的时候,比如地震,海啸,洪水等,我们称之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自然灾害分类)
3、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造成怎样的影响?(小组交流)
学生观看
指名交流
虽说是五年级的学生,但是对自然灾害的直接接触较少,本环节对学生的幸福环境与突发的地震遭遇形成对比,意在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好的感受生命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活动二:
看统计图,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1.ppt呈现2019年十大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危害大:生命、环境、经济、社会稳定、精神、疾病(疫情))
2、出示统计图
认真阅读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3小结:
旱涝灾害和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最大的。
地震、泥石流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
4、灾难连锁反应PPT 、思维导图
小组讨论
指名交流
。
观看ppt
运用新闻视频数据更具体的呈现自然灾害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损失之重。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读图分析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我国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的重大损失。
拓展--自然灾害的出现不是单一的,而是影响巨大的连锁危害。
活动三:
小小调查元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出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这是一张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
1、 种类多()
2、 分布广
对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和病虫害等。
(1)我国旱灾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2)洪涝灾害分布东多西少。其中长江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3)雪灾多发在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4)台风灾害多发生在东部沿海地区。(5)地震西多东少
课前查找资料
上台汇报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运用图示直接、明了,而且更为客观。
通过读图分析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活动四:
辨析小能手
过渡:自然灾害危害如此之大,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原因有哪些呢?
PPT:自然因素
人为原因(满足条件才能形成自然灾害)
学生讨论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会引发怎样的自然灾害(报告单,小组合作)
小结
自然原因
人为因素:滥砍滥伐
乱扔垃圾
工厂、汽车排放废烟废气
冰箱、空调大量使用
…
学生辩论
通过视频科普,学生们对自然灾害的成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去讨论和发掘人类哪些不好的行为诱发或加重了自然灾害,只有有了充分的危险意识,才能更好的去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类似行为。
加强印象,增强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总结
1、如果我们不满足这些条件会怎样?(自然灾害大大减少),
2、所以我们应该——
3、不仅仅如此,我们更应该敬畏自然,如我们前面学过的哈尼族人一样,与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科学优化自然,这样我们的大自然将不再发怒,会心平气和的孕育我们。
4、兵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节课我们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在我国的分布规律,我们又如何有针对性的防御自然灾害呢?(上网、查阅资料,咨询父母师长,我们下节课交流)
完成表格
制定方案
1、让学生主动查找预防自然灾害资料
一、减去导入环节中不必要的教学步骤
导入好比是提琴家上弦和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同样道理,教师的导入如果能导在学生的心坎上或教材的要害处,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中,为接下来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拖泥带水,又未揭示教材的本质问题,就既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不能快速开启他们的心扉,就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以“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新课导入为例,我们先来看W老师在新课导入时安排的几个步骤:
1.多媒体呈现1998年长江洪涝视频,2008年汶川地震视频。
2.请同学说说发生在身边的自然灾害。
这一环节共耗时15分钟,很显然,导入部分存在拖沓冗长、穿靴戴帽的问题。一节课才45分钟,单在导入环节就用这么多时间,是没有必要且很不合理的。可以说,精彩的导入一般都是简洁、干净的,而拖泥带水往往是导致一堂课失败的重要因素。W老师设计前两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导出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很明显,这两者内容重复,而且多个视频很耗时。
再来看看J老师对这一节课的导入:
1.多媒体呈现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图片。
2.请学生说说那个灾害更严重,判断依据是什么?
这样的导入共用了5分钟的时间,简单明了,既让学生感知了自然灾害的类型多样,也让其感知自然灾害危害很严重,往往会造成人员的大量死亡,从而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二、减去授课过程中不必要的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能否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对一些“赘余”的教学内容要大胆减去或一笔带过。在这次活动中,两位老师对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危害等内容进行了不同的处理:J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基本省略了这一内容,而W老师在讲这个内容时却颇为详细。
这一节课的课程目标是“以某一自然灾害为例,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减灾防灾意识”。因此,在讲解这节内容时J老师选取了我国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洪涝,以本地区的一条河流――曹娥江为例,重点分析了洪涝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对自然灾害概念、特点、分类、危害等内容,花了四五分钟,简单地交代过了,而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洪涝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上,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教学。而W老师却把这一内容作为重点知识一一详细讲解,结果整节课的时间安排上就出现了问题,并且还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记忆内容,这样的处理极大地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当然删减教材内容得有一定的依据,既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还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等。课标中没有要求的内容但课本有的应尽量减去,如,“自然灾害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这些知识应该是编者为了内容的完整性而加上去的,上课时可以不讲,也可以让学生简单阅读就行。还有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的或者在初中时已经掌握了的,再说也并非本课的教学重点的,也可以减去。在减去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后,就有足够的时间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了。
三、减去补充知识中不必要的链接与拓展
地理本来就是丰富多彩,但囿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呈现的往往是高度凝练、概括力极强的语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一些阅读材料,如,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节中,就增加了《中国的自然灾害》《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害》《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四则阅读材料。用这些阅读材料作为教学案例,既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突出学习重点和突破学习难点,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引用阅读材料来丰富教学已成为绝大多数教师的共识。但有些教师在引用材料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动辄就链接材料,一节课下来使学生疲惫不堪的。有链接长篇大论,导致材料与问题不在同一幻灯片上,因操作不便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有同一问题链接多则材料,名之曰加强巩固,实则浪费时间的。不知从何下手的。我们从以上这些链接导致的结果中不难看出,它们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对这部分内容应减去或作适当修改。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链接的材料必须精心选择,要有可读性和针对性。另外,还要控制总量,不能因为链接太多而冲淡教学重点,喧宾夺主。在这方面,J老师在备课时对教学案例进行了大胆取舍,减去了那些不必要的部分,因此,链接就比较合理。如,他在讲“洪涝灾害危害”这一内容时,选取了身边河流――曹娥江,内容如下:
材料一:曹娥江分布图
材料二:曹娥江为绍兴市最大河流之一,发源于金华市磐安县尖公岭,流经新昌、嵊州、上虞,在绍兴县新三江闸以下注入杭州湾,流域面积6046平方公里,涉及绍兴、杭州、金华、台州、宁波等5个市。上游四大支流:澄潭、新昌、长乐、黄泽,先后在嵊县城关附近会合。曹娥江干流(自嵊县东桥始),旧时按流经县域分段命名,嵊县段称剡;上虞段(含姚江)在今百官龙山以上称舜江,上虞龙山以下到三江口,俗称前海,其北,俗称后海,即今杭州湾。东汉江安二年(143年)五月初五日,曹娥之父盱,因龙舟竞渡溺于江苏,尸不得见,投江自溺求父尸,以孝女闻名,始以庙前一段江称曹娥江。民国始,统称自嵊县城关至入海口为曹娥江。
从材料一曹娥江分布图让学生认识曹娥江流向,流经地区的地形,气候,及干支流情况。而材料二则具体介绍其流域特征。然后通过这两则材料分析其产生的自然灾害及原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体现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另外,教学中适时的拓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同时又能推进教学的顺利进程。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所补充的材料要围绕教学目标,切不可冲淡教学主题,更不能让地理课成为故事会。在这次同课异构中,金老师简单补充了泥石流爆发,在山区的你我应该如何逃生这样情景,增强了学生的防灾意识。黄老师在讲解中国洪涝灾害时,对1998年长江的洪涝灾害,淮河洪涝灾害情况做了大量描述,她想通过这些补充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洪涝灾害很严重,但其实这块内容在这里中并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只要简单提及一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大篇幅的拓展。这一现象很多教师在新课讲授过程中都时有发生,他们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滔滔不绝地“一泻千里”,其结果往往是“离题万里”。
四、减去辅助手段中不必要的知识呈现
这里的知识呈现主要指的是幻灯片上显示的内容。由于受时间与能力的限制,传统“一支粉笔加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无法在黑板上手写大量的文字,所以不重要的知识一般也不会在黑板上呈现。但自从有了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后,情况就不同了。由于课件都是在备课时制作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因此,很多教师喜欢把一些知识的注解、拓展都一股脑儿地呈现在幻灯片上。而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时间所限,一些教师还没等学生看清楚幻灯片中的内容就走马观花般地一晃而过,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还有些教师恰好相反,他们会详细讲述呈现的所有内容,结果往往是冲淡了教学的重点,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如,前面提到的“洪涝的概念、特点”“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W老师都一一地呈现在幻灯片上实在有点画蛇添足,极大地影响了一节课的质量,的确有删减的必要。
我们再来看一下J老师对这一内容在幻灯片上的知识呈现:
1.自然灾害概念。
2.自然灾害危害。
3.洪涝灾害。
(1)原因。
(2)措施。
高考答案要求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练,尽可能地用地理学科语言回答。但这些能力的具备不是一蹴而就的,除自己平时的训练积累外,也有教师的引导影响。J老师通过对教材的处理,就自然灾害的概况以两个大标题呈现,灾害的原因最终概括为以上几点,简洁明了、要点清晰,符合高考答案要求,久而久之,就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有些教师则喜欢把要讲的重要知识点、课堂设问的答案完整地显示出来,这样既不便于学生做课堂笔记,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因此,我们要减去辅助手段中不必要的知识呈现,也就是说课件也需要简而精。
一、跟岗学校的做法
1. 环境建设的精美化
“昔孟母,择邻处”。校园环境文化作为校园的生态系统,它的作用体现出“桃李不言”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此熏陶、暗示、感染。
环境布置的家园感。以一年级新生入校环境的考虑和设计为例:该校为新入学的孩子布置了整面墙壁的笑脸墙,生动而温馨,让孩子们形成“我们是一个整体”的集体意识和小主人的归属感。
用学生作品构建校园环境。该校随处可见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纸浆画,走廊、楼梯、柱子、墙壁、班级、场室内几乎随处可见,很好地彰显学生艺术创作成效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荣誉感。
让学生自己动手。学校功能室的标牌都是由学生自主动手设计制作,用环保材料制作的标牌稚嫩却新颖别致,特色十足;各班班级的环境布置也都是由学生自己制作布置。
特色化的细节。在楼梯的外立面,见缝插针,设置了攀岩墙,既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需求,又达到了课间课后锻炼的目的。
漂亮的阅览室。为满足学生课外学习的需要,该校布置得最漂亮的地方是学生阅览室。阅览室周一到周六全天开放,随时阅读。
2. 学校管理的精细化
“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不小;把每一件易事做好就不易”。精细化管理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小主人管理。凡是关乎学生的管理,一切由学生做主。以各类“小能人”参与学校管理:早值、课间、两操、大课间、放学,班级的电闸、卫生、图书、板报等,全部由学生负责,老师只做指导,基本不插手。每周升旗仪式交给一个班主持,班级基本全体参与,主题明确,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德育重情感。每学年开学,每个班都拍集体照。六年下来,小学时期的照片成为极为珍贵的成长记录。班级管理上,各年级都设定了统一的调控口号,简单、响亮、奋进。不管是课内课外,学生行止有度,规范文明。
重视第二课堂。60多个课程社团由学校老师、外聘人员、部分家长构成第二课堂师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成长点,给孩子发展提供更多可能,为评价孩子多一把尺子。
二、在比照中借鉴
与天正小学一样,我校也是一所建校只有24年的年轻学校。我校秉承着“让书香陪伴孩子成长”的办学理念;坚持“品行端正、能写会读、阳光自信”的育人目标;恪守“基于翰墨文化,以养正教育为特色,办一所‘书香飘逸、积极向上’的精品学校”为办学目标,创设并形成了以“墨香绿色校园”、“阳光艺术团”和“无线电测向”为特色教育的德育和科技教育教学阵地。
近年来我校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和长足的发展。较突出的有:全国少年儿童防灾、减灾、自护金点子最佳金点子集体、全国童趣杯优秀小社团、全国少年“五自”学习实践小课题成果展示活动全国优秀课题组、广东省特级档案管理单位、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广州市绿色学校等。
师生所获荣誉硕果累累: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件分别在国家、省、区级的刊物发表或获奖,《以书法启迪为人之道、治学之方》获得区级课题资助;英语科《三年级26个英语字母的基本发音的phonics教学》完成区小课题结题。在省、市、区的书法比赛中,300多人次获奖;在区级各学科竞赛中,学生多人次获奖……学校教育成果先后受到《广州日报》《新快报》《现代小学生报》《广东教育》《天河新闻报》《岭南少年报》和广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采访和报道。
以书写教育特色为例。多年来,我校探索以书法育人导学的策略。从2007年起,我校把“写字教学”作为校本课程,将“写字教学”纳入学校正常教学计划中,定教材定教时定教师,书道结合。通过开展书法教育实验,我们找到硬笔和软笔书法教学的突破口,编印一套符合课改的书法校本教材;改革与研究书法教学方法;摸索出硬笔和软笔书法教学师资培训模式;掌握正确的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方法;通过多年的实践和论证,已经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书法特色教学课程模式。
三、改进的思路与做法
1. 常规管理的进一步加强
常规管理是教育管理之本,这一块业务能力的提高没有止境。我们将进一步引导教师在实践中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总结出符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
典型引路,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增强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天正小学的做法,定期选择相关教育理论书籍,指定教师阅读,增加理论素养。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论述和教育教学业务知识,把准方向,重视积累。
加大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建立“一带一”的成长互助机制。
开展教材教法、教研能力及教学基本功等培训。开展专家讲座、集中辅导、研讨交流、竞赛展示等;建立“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机制。
2. 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
努力实施“学讲计划”,“打造课堂教学的升级版”。
提升教师研究能力。侧重提高教师学习教材、研究教材、运用教材的能力;集中学校的教学力量的骨干,为学校的教学发展出谋划策;加快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的培养步伐;继续抓好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提高教学管理的应对能力。明确日常教学管理责任和分工;进一步做好学校教学质量的调查研究,真正掌握教学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保证教学管理工作决策的准确性;做好教学质量水平的层次调查、年级质量结构的组成调查、质量产生原因的调查;科学细化教学目标管理实施细则。
关键词: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69—02
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教学的核心理论,而一种全新的人地关系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己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与必然选择。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必须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并以其为主线贯穿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中。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发展,加强高中生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对手提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和技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文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新课改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分为三门必修课、七门选修课,加重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比重,缩小自然地理比重,使之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密切。在未来的社会里,人地关系日益复杂,矛盾日趋尖锐化,可持续发展思想适应了未来地理教育的需要,所以一贯以人地关系为研究核心的人文地理教育又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人文地理教育的目标是面向二十一世纪育人,促进可持续发展。要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树立参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新地理观念,要让学生掌握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技能和能力。
要通过人文地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迅速发展,不存在西方国家在工业初期所具备的资源丰富、市场宽松的优越环境,取而代之的是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阻碍和谐发展的问题,所以实行新的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中国的一种必然选择。
在能力目标上,要使学生在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技能和能力,能够解决在实际生活中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能够提出方案、措施和办法。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方面,针对高中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的特点,通过人文地理教学,使学生端正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态度,积极地推进人文地理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二、人文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要求,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现行的教学内容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述地理事实,把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积极联系起来,并正确面对和解决环境问题、有害性生产问题、贫困问题,将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内容。一般地说,可持续发展教育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 社会可持续发展教育
包括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消除贫困、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教育。通过社会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学生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掌握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包括农业和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工业、交通与通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能源生产和消费区域的开发教育,等等。通过经济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能自觉地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 生态可持续发展教育
包括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教育,荒漠化防治与土地退化整治的教育,保护大气层、控制大气污染的教育,防治酸雨的教育等。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恶化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应优先考虑的关键,从而能自觉执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三、人文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式
1 问题式教学的方式
人文地理教学面对的是高中的学生,他们大部分求知欲强,有探究精神,而且具有极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在教学中,当讲授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之后,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人文要素,设计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命题。
比如,在人口与环境第一章,可围绕“中国人口老龄化”、“中国人力资源如何开发”、“中国人口年龄构成”等命题进行设计、讨论,鼓励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进行画龙点睛的小结。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训练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同时也进行了爱国主义和民族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
2 社会实践的方式
社会实践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制订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自愿者活动、社会实习等活动,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可引导学生参与环境与发展的信息活动,利用课堂和壁报消息,多渠道积累社会环境与发展的消息,开阔学生的眼界。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核心。因此,代表新的人地关系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前人文地理教学中的主线,并贯穿教学内容的始终。
3 案例教学的方式
案例教学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强化能力的培养和观念的形成。高中学生是一个具有青春和活力的群体,有着积极的创新的意识。高中教师的教学应该适应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多结合身边的案例,或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理解。通过充分的备课和案例选择、精彩的课堂设计来促进地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顺利进行。
4 视频教学的方式
由于人文地理学具有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视频教学的手段,制作教学软件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在地球表面某一特定空间或区域,有由阳光、大气、水分、地势地貌、河湖、动植物、土壤、矿物资源等组成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人口数量、语言文字、艺术、饮食文化、民情民俗和宗教和建筑风格;有着工业和农业等生产活动、存在着地域联系、乡村和城市、环境问题等。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将语言文字和艺术等扩散到其他区域和空间,也用不同的方式接受着其他区域和空间传播来的语言文字和文化艺术等。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知识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时,一定要始于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更要回归到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同时注意思维方式的教育,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多学习,深入实际多考察,能够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以区别于自然地理学的学习方法。
5 专题教学的方式
如对于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过程,可以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本质是在今天就设法优化工业社会阶段的人地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当人们看到可供食用的生物数量显得不足时,人类发明了驯化动植物技术,出现了畜牧业和农业。进入工业社会,人类生产的原料和能源大都来源于矿产。另外,从狩猎采集向农业社会的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都是技术变革的结果。
再如,可持续发展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在必修二教材第四章有可持续发展的专题,专题谈到了从人地关系思想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转变,存在的环境问题到解决问题措施。通过这一专题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6 专题讲座的方式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知识的核心即可持续发展教育。针对这些教学和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打破班级课堂授课制的约束,组织高中学生集中专题讲座,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