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范文

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

第1篇: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范文

[论文关键词]科技发展高校德育

20世纪的科技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进入21世纪,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界,高校德育也将受到强烈震撼,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空前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就其意义来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道德性质,因为科学发现的成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影响人类的命运。”新的科技发展对道德的影响更加深刻,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1.科技发展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德育工作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科技发展一方面为高校德育工作不断提供新的物质载体,从静态的笔墨纸砚到动态的音像资料等,都跟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更为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大学生在受到学校提供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自我学习,获取信息,不断完善自身、发展自我。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也为增强德育效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例如,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通过揭示生命形成过程的内在机制,使人们对近亲婚姻有害性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以这种认识为基础来进行禁止近亲婚姻的道德教育,较之仅凭经验或习俗来进行的道德教育更具有说服力。

2.科技发展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各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高校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以视听为主体,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材料技术,把理性的内容具体化,把抽象的道德直观化,把抽象的理性内容通过真实可靠的、活生生的形象表现出来,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大大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正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阵地,它拓宽了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通过网上的互动交流来解决大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收到在班会、课堂或面谈中难以达到的良好效果,网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科技发展促进了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德育观念的转变。科技发展在改善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推动了思想观念的进步,反映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突出表现为德育主客体的变化。在传统的德育过程中,基本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知识的占有量方面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随着科技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大学生可以更多地通过自我学习来掌握所需要的知识,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正由主体向主导方向转变,学生主体性的增强,也更有利于他们在同教育者和德育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道德观念,培养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习惯,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和意志,促进个体个性品质的积极发展。

二、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

尽管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有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它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也能带来消极影响,反映在高校德育工作领域也是如此。高校德育工作正面临科技进步与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1.科技发展使高校德育工作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伴随科技迅猛发展而来的是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我们居住的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各种思想都可以跨国界交流,科技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现在的德育工作环境日趋开放,西方文化的长驱直入,给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带来了极为复杂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文化糟粕的消极影响,造成年轻人价值观念的迷乱和道德心理的困惑。因此,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的现代化,正使德育工作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如何充分发挥德育优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和批判腐朽落后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工作在开放的条件下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选择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科技发展带来的新事物层出不穷,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如科技广泛应用造成的自然资源不当开发而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道德问题;对传统生命伦理关系带来冲击的器官移植、遗传工程、生殖技术和无痛苦死亡等新生命伦理问题;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与信息安全和隐私相关的网络道德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道德观念的扩展和进步。大学生作为科学知识的主要拥有群体,其科技道德素质状况对于他们正确使用和传播高科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与传统的德育相比,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内容也亟待拓展,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3.科技发展给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和人文精神带来冲击。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这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德育效果;但另一方面,它又可能导致人们盲目崇拜科学技术,导致人的主体性降低,依赖性增加。特别是在道德监控中,过多地强调技术的作用,会使得人的德行不再靠自我意识深层的良心来支撑,靠人们发自良心的舆论的力量来监督和调控,而是靠可操作的物质技术来强制性地加以规范,从而耗竭道德自觉的生命力,使得人的主体性降低、依赖性增强。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交通和通讯更加方便快捷,这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是,这种技术工具的发展,却容易导致人们的交流更多地依赖于科学技术手段,直接交流减少,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造成人性的淡漠,容易使人格发生扭曲,作为社会人的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

三、科技发展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对策

在科技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重要表现形式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要积极吸取有利因素,努力消除负面因素影响,进一步提高针对性、预见性和实效性。当前,要在以下方面给予加强和改进:

1.进一步解放德育工作思想,更新德育工作观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在科技发展背景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先导。面对新的挑战,高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从根本上突破落后的、保守的旧观念,以宽广的视野、活跃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应对国际风云变幻。一方面,要改变过去简单、机械地向大学生灌输某些信条和观念,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是新时期高校对大学生成才的客观要求和培养方向,大学生也认识到了创造精神是跨世纪人才的必备条件,因而他们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敢于质疑、批判和创新。高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提高。2.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指个体自觉遵守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践行一定的道德要求的心理倾向。它是激发个体的道德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动力,是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内在动力。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德育工作中如果忽视个人的道德需要,就会使学生失去自觉接受外在道德影响的内在动力,而且会使他们把德育视为一种外在于个人需要的、来自国家的被迫要求,疏远甚至拒绝德育。这也恰恰是高校过去在德育工作中所忽略的地方。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尊重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挖掘潜能,彰显个性,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3.应对科技发展的要求,把德育工作融入学科教学中。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主要依托“两课”教学,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不断完善,出现了一种注重由专门学科解决道德教育问题、忽视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的倾向,其实这既是道德教育社会化程度不高的表现,在实践中也不利于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德育工作融入学科教学中,注意道德教育的“学科方法多样性”。一方面,各学科在进行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探讨的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本学科与道德教育的内在联系。尤其是与道德教育联系非常密切的一些人文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在进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从本学科的角度研究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探索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各学科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贯穿道德教育的思想。德育蕴涵于文化知识的传授之中,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德育工作与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德育观,是当今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4.加强科技道德教育,充实更新德育内容。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引起了道德领域内某些观念、规范和行为方式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和内容,也应及时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深入开展科技道德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在科技道德教育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由于滥用科技成果导致的生态恶化已严重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指导大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养成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德习惯。二是加强生命伦理教育。科技进步使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劳动,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体现为人与机器的关系,这容易导致人的异化。因此,要加强生命伦理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关心和珍爱生命。三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发展也会导致人际关系淡漠、道德相对主义盛行等方面的负效应,因此,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网络公德意识。

5.吸收科技发展新成果,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科技进步使得网络日益迅猛发展,这也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拓展了德育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加强网络建设,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网络正日益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因此,一方面,要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德育工作主动权。如通过建立“红色”网站,构筑高校德育建设重要阵地。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如通过电子信箱、BBS、聊天室等,加强网上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从而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银德辉.现代科技对道德影响之我见[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2]刘天阁.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J].许昌师专学报,1999(4).

第2篇: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科技;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4-0028-02

[作者简介]刘美玲(1985―),女,山东济宁人,硕士,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改变,对于人才素质的需求更高,高等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这一变化,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教学模式,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样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发展的高速性、应用的综合性、对社会的渗透性和对当代社会影响的深远性等。第一,根据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推断,人类科学知识的总量在19世纪时每50年增加一倍,在20世纪中期的时候,每10年增加一倍,在20世纪70年代时,每5年增加一倍,到了80年代,每3年增加一倍,根据估计,到2020年时,人类科学知识总量增加一倍只需要73天。与日俱增的发展速度带来了产业的科技化、信息化。第二,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方面人类研究学科知识越来越具体,越来越专业,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在应用知识上又有综合性的趋势,形成很多跨学科学习领域。第三,当代社会对新技术、新发明、新知识的吸收消化能力越来越强,一项新的技术发明问世之后,很快就会被人类转化应用,彼此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第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深刻影响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方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繁荣无一不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

二、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高等职业教育应当适应科技发展的潮流,为当代企业输送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在思想素质方面,我们培养的高职技能人才在21世纪下肩负着振兴中华、繁荣经济的历史重任,所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应该主动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主动学习新知识、新设备、新技能、新工艺,立志用科学知识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其次,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掌握多门技能,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最后,在专业技术素质方面,除了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把所学知识转变为科技生产力,并且还需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科技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科技发展使未来职业发生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出现,许多传统的老职业、老岗位被淘汰。[2]虽然很多制造业岗位减少,但是总的职业岗位却有所增加,新科技创造出更多生产力,也制造出一些新问题,比如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开发出新的职业岗位。科技发展会使职业结构发生改变,大量的体力劳动者转变为脑力劳动者,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总之,科技发展影响着经济产业结构,进而使职业结构也发生变化。

(二)科技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首先,高等职业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必须满足新形势下对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改造了传统企业岗位,新的工作岗位必须由

受过高等职业教育,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综合能力强的人员胜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提升办学层次,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其次,科技发展带来的是信息化时代,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转变观念,摈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3]。

四、科技时代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索

(一)不断更新专业课程,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

科技进步伴随着陈旧专业和岗位的淘汰,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不断增加与当今社会热点契合的新专业。在专业课程设计上,除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之外,需要开设相应的实训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可以开设一些基础课程,比如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等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上,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可以预见最近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机制

高职院校除了根据岗位需求开设实训课程之外,还需要与对口专业的生产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共同指导下,亲身在生产第一线体会工作流程,有问题之后可以及时反馈沟通,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明确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模式

在科技进步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开展基础教育,重视素质教育,突出专业教育,加强实训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除了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要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必须改善教学模式:第一,由“以知识为中心”向“以技能中心”转变,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践活动中;第二,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由“学”到“做”转变,让学生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变为生产力,而不是仅仅是学术性研究。总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应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国才.当代科技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7(4).

第3篇: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范文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有利也有弊,但我认为科技发展对我们来说利远远大于弊。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科技发展的感想与心得范文,请笑纳!

科技发展的感想与心得范文1转眼间,人类社会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多元”社会。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现代科技的气息,比如:智能手机、电脑、电视机、电子计步器、学习机等;就连小朋友的玩具都功能各异:可以一分为三的陀螺、可以手动加速的陀螺、用手抓住都不会停止旋转的爆旋悠悠球。

科技造福了全人类,也使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外公望着我给他盛来的香甜可口的米饭,不禁感叹道:“现代科技多么发达呀!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美好生活。我们那时,每天能喝到一碗稀粥就满足了,吃树皮树叶的都有呢!现在的稻谷和各种蔬菜、瓜果都种在大棚里,不分春夏秋冬,随时随地都可以吃到营养价值高的食品。”

妈妈也很赞同外公的看法,连忙点头说:“是呀,我们小时候虽然比你外公那时生活条件要好些,但如果饿了,哪还有什么营养食品吃呀,冷干饭泡开水就是我们最喜欢的了。哪比得上现在喝的牛奶都经过了高温灭菌,包装也用的是无菌的。我们当时想喝都喝不着呢!”听了外公和妈妈的一番话后,我也学着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体味生活。

那次,我去爸爸上班的地方――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参观。

一走进大厅,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突然,非洲进口水果展销区吸引了我,也让很多人驻足留连。其中刺角瓜很有意思,外表长得像只金黄色的刺猬,可是果肉却异常细腻、鲜美。还有黄金果,又名五指茄,茄子形的身子下长着五个大“手指”,令我感到惊奇不已。

最让我难忘的是我精心挑选的袖珍南瓜――非洲太阳果。口感面甜,还可以在中间加入冰糖、蜂蜜炖来食用。真是吃到嘴中,甜在心里。擦一擦我那流口水的馋嘴,仿佛自己来到了非洲,再一次让我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大发展!

同学们,我们在享受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要争做科技小能手,好好学习,善于发现和创造,将来为科技的进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文章通过两件事来表明写作的主题——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很丰富,描写的也很细致。但是以后要多注意错别字,继续加油!

科技发展的感想与心得范文2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日新月异,在科技的帮助下我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五年前,轻轨只有2号线路,人们出行大都是乘坐公交车或开私家车,如此一来,不仅城市道路拥堵,还增加了尾气排放量,使人们的出行和健康都受到严重影响。然而仅仅五年,轻轨就由2条线路迅速发展到10条线路,将重庆的两江三岸连接起来。原来我们去大学城驾车需要一个小时,现在乘坐1号线20分钟就能到达,大大节省了人们的出行时间。由于轻轨以电为动力,所以不会排放对人体有害的废气,减少了空气中PM2.5成份,使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了保证。

轻轨的一节车厢能容纳100-200人,一列轻轨有5-8节车厢,相当于一列轻轨可以容纳1000-2000人。我以前上学,都是妈妈驾车送,因为我家去学校必经过渝澳大桥,这桥高峰期经常拥堵,导致我常常迟到,现在我改乘轻轨上学,一次都没迟到过。所以,很多上班族、学生都选择乘坐轻轨出行。这样,城市的交通压力大大得到缓解,使驾车出行的人们也能畅通无阻,节省大量时间。

轻轨大都建设在地下或空中,而且轻轨又窄又长,有效节省了轻轨的占地空间,让生活在重庆的人们不会有紧张和压迫感。轻轨依附在两根粗壮的铁管上,靠电进行移动,全程无音,让生活在轨道旁边的人们也能享受无音生活。

轻轨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但还有“神器”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大大提升,它就是家喻户晓的——支付宝、微信。

五年前,支付宝、微信大都只有年轻人使用,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都在用它,连路边卖水果的小商贩也在使用支付宝、微信。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放学回家,我看到一位阿姨想买水果,却因接小孩,身上没带钱,只好向水果盯了几秒钟,卖水果的小商贩洞察到说:“可以用支付宝或微信。”阿姨一听高兴坏了,连忙选了心仪的水果,然后“扫一扫”就买到了称心的水果。

支付宝、微信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叫车、叫外卖、交水电费、手机充值等等服务一有尽有,人们只要动动手指,足不出户就能解决你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支付宝、微信操作简单易懂,我家65岁的外婆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学会了如何使用,现在外婆出门只需带手机,就可以把菜和生活用品带回家,外人都叫她时尚老太太了。

我们的国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出行和生活都越来越便捷。我们无法想象未来再过五年生活会变得多么便捷,但我们感谢这便捷的生活把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篇章。

科技发展的感想与心得范文3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的发明和发现,正是这些发明和发现,促进了科技发展,也改变着我们一点一滴的生活。今天通过和爸爸妈妈的聊天,使我对科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吃完饭,爸爸打开电视,我们看到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农民伯伯开着收割机,开心地收割麦子的画面。画面上,收割机收麦的速度非常快,这边收割麦穗,那边就出来麦粒。看到农民伯伯乐呵呵的样子,他一定在想:有了这么发达的科技,今年的庄稼指定又是大丰收呢!

看到这幅画面,我不禁感叹道:“科技带给我们的方便真是无处不在呀!” “是啊,在我们小时候,哪有什么收割机呀!种庄稼只能人力、畜力,若是天有时‘不高兴’,再来场像冰雹、干旱什么的自然灾害,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爸爸深刻地感叹说。” “不光是农业,其他行业也是这样。”妈妈补充道。“比如工业,一些危险大、难度大的工作怎么办?人们利用发达的科技发明了机器人去替人干,这样就安全方便多了!”“我们做为21世纪的新主人,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生活呀!”我在心里暗暗发誓。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使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在以前,要去世界各地游玩是很困难的。可现在人们制造了高速列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今晚在上海,明天早晨可能就在香港的大街上了。人类利用宇宙飞船登上月球,使“嫦娥奔月”神话变为现实。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过:“归根到底,是科学让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时代!”总之,科技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技,使不可能的为可能;科技,能极大地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今天通过和爸爸妈妈的谈话,让我深刻地明白了:科技改变生活!要很好地利用科技,发展科技!要从小就好好学习,养成爱科学、实践科学的好习惯,长大以后让科学造福全人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科技发展的感想与心得范文4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使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以前,人们想念远方的亲人、或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想要和远在他乡的亲人联系,一般都是写信,既费时又费力。如今,高科技的电子产品——电脑已不知不觉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只要用手轻轻一点鼠标,远在万里之遥的朋友就可以在瞬间收到你发去的电子邮件;或者还可以视频聊天,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网络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人们在网络世界尽情地遨游!舒舒服服地坐在电脑前,一边欣赏着美妙的音乐,一边悠闲地按动着鼠标,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回你所需要的物品。在淘宝网上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而且价格比实体店便宜,真是物美价廉!

以前,飘洋越海去国外,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如今,这个梦已成为现实。高科技的交通工具——飞机的出现,载着人们畅畅快快地周游世界!坐车、坐船需要几天几夜的路程,飞机几个小时就能轻松到达。坐飞机,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还为人们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真是一举多得!

科技还使医疗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许多以前不能医治的疾病,现在大多都有了治疗的方法,减缓了病人的痛苦,挽救了大量生命垂危的病人。现在发达的医疗技术,使那些生活在黑暗世界的人重见光明,真是庆幸!

是科技,改变了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精彩!

科技发展的感想与心得范文5人类是在社会发展中成长,人类的思维是在发展中不断尝试,事物是有机的结合体,生物或者非生物都能改变人类对其的看法。利用这些创造人们需要的,这就叫科技。在科技的基础上加以利用这就叫创新,创新是多元化的,好好利用必定造福人类。

人也是有两面性的,观察事物和判断事物的能力也在一瞬间,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普通人看来任何事物在从天上掉落下来都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人思考,没有人分析,在没有牛顿这个人出现之前,人们还认为是“神论”在“造福”人,这种愚昧的想法都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而在牛顿无意中发现苹果从天而降并认为其中一种有某种“力量”而这样力量来源于地球以外,而当时这些所谓地球外的东西没有人敢想象,正是牛顿发现了这种落体才有了之后所谓的科技,这种还有很多比如:利用蝙蝠的回音发明了雷达,利用了海豚的叫声才有了超声波。

科技的魅力不仅仅是只在于从某种具有生命的物体才能发现的,事物都是有双重性的,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是人们可以进行科技选择的,把简单的东西加以创新,把创新用在有用的地方,就能创造出很多新的东西比如:激光,电灯的发明,电脑的发明,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没有他的发明可能我们知道的电脑就只是打字,计算机,这些简单的东西,上网,玩游戏。这些可能就可能至今都无人知道,所以由单一性变成多重性。

第4篇: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范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赖,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

第5篇: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范文

从宇宙诞生到地球生命出现经历了数十亿年,从最初的生命形式进化为智慧生物经历了数亿年, 从早期人类发展为现代人又经过了数十万年。从人类的时间感觉来看,这是多么缓慢地演进过程。但自从有系统的文字形成至今,短短数千年,地球和人类社会的面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知识和信息的储存、传播及再生产方式,使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不仅加速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正在改变着人类自身。当代人必须从心理上和生理上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人类的身体结构、生理机能、智力水平、心理状态都在被改变着,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问题,科技发展将走向何方,人类自身将如何发展,二者应为何种关系?

一、科技高度发展的可能前景

科技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生产力进步和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前提。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新设备的发明和改进,新理论的提出和完善,使人类社会呈加速式的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的面貌可谓日新月异。时至今日,人类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都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相较于茫茫宇宙,人类所知、所及不过是微尘而已。人类没有理由也绝对不会放慢在科学技术发展之路上追寻的脚步。人类的科技发展之路究竟能走多远、会去向何方?这样的问题恐怕最具想象力的未来学家也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但仅仅是依据当今的科技现状,一些专家给出的关于不久的将来科技发展前景的推测已经足以令人惊讶。

就地球上的能量来源而言,为避免含碳燃料造成的巨大环境灾难,尽快寻求替代方案已是当务之急。太阳能可能会成为最终的能量来源,但在找到大规模有效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之前,人类可能不得不大量使用核能作为替代能源。可是2011年的“3·11”福岛事件给人们敲响安全警钟,使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带来经济效益同时,技术有限背后危险的不确定性相伴而生,核能使用被人们称作“天使与魔鬼并存”。然而,液态核燃料的研究成果[1],似乎已经让人们看到了安全利用核能的希望。

太空技术的发展可能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改变。太空技术与生物技术和农业的结合将在制药、育种等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促进人类健康水平的提升。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13年宣布,发现了3 颗迄今为止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据称这三颗行星“大小合适,位置合适[2]。将来也有可能在太阳系以外发现类地行星,在人炸的未来将人类送往新家园。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将以更加迅猛的态势发展。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使智能器件效率更高、体积更小、功能更加奇特。计算机向着超高速度、小型化、并行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利用这样的设备,可在瞬间完成海量信息的处理,使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成为现实。例如可以在原子级别甚至更加微观的层面对粒子进行重新排列,使物质出现预期的性状;机器人不仅能够完成各种复杂任务,还将具有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被证实存储于大脑多个独立区域[3],而出现的可植入人体的具有各种功能芯片,可与人脑交换信息,实现人机联网,人脑中的信息可以储存到设备中,设备中的信息也可以直接转化为人的经验。

生命科学的发展已经由细胞级别进入分子级别,未来将从更加微观的层面对生命现象加以解释。生命科学与众多学科结合,出现了大脑科学、神经药理学、生物克隆技术、直观人类工程、人工超智能等以生命为核心的不同研究领域。这些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不仅会使人类在智力、体力、寿命、疾病防治、遗传与生育方面不断提升和突破,甚至有可能完全重新定义和解释生命,进而出现非生育的和非生物的人类后裔。

当然,这些罗列还远远不足以展现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将会给世界带来的改变,但即便只是一种透过微孔的窥视,那景观也足以给世人带来巨大的思想冲击。

二、科技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人类对自身发展的忧虑

面对未来世界的种种可能,有人欣喜期待,而更多的人则是忧心忡忡。人们无法忘记核能被发现后不久,就以核武器的形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威力,也无法忘记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的恐怖场面及对人类的长久危害。大量科幻作品中都对科技高度发展的未来进行了灾难性的描述。走出地球可能不仅不能造福人类,反而成为个别国家和个人开发外空武器,发动太空战争,成就其统治世界野心的机会,甚至引发星际冲突,直至将人类引向毁灭。各种学科和技术的结合,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生命科学的结合,使人类的生息繁衍可能不再遵循自然规则,而走向物种的人工进化之路,快速进化出具有高度智慧的非人类生物;或者创造出远远超越人类身心能力、并能够自行进化和发展的智慧型设备。人类将失去地球统治者的地位,进而沦为人类后裔眼中的原始祖先,甚至被奴役、被杀戮。

无论是对历史的反思,还是对未来的幻想,都反映出人类视科学技术为一把双刃剑,善用则利、不善则毁。针对于此,从各类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各领域专家、社会活动家到普通民众,纷纷表示关切与担忧。指出对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应持谨慎的态度,建议设立对其进行评估与限制的有效机制。例如,无论是针对核武器的研制与使用、还是针对核能的和平开发与利用都已颁布了多个重要的国际公约,各国也都有相关的法律制约。又如,对地球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也早有国际公约加以规范。再如,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公开表示反对发展克隆人技术,一些国家已经颁布了限制性法律,相关的国际公约也在联合国层面被讨论和推进着。

三、科技发展与人类存在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但在过去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其改造对象主要是客观世界,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其负面影响是局部的或可修复的。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代人类所能掌控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如果使用和管理不善,足以毁灭全体人类。未来科技则将更多地直接针对人类自身,从改造客观世界转向改造自身。这必然会使人类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重新思考应如何看待人的存在、人与技术的关系、人应该如何对技术发展加以调控等一系列复杂的理论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取决于我们如何更深刻地理解人的本质。自19世纪以来, 众多学者认为人没有由自然遗传因素决定的本质,而只有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社会本质,人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存在。随着20世纪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是遗传学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不少学者认为,人性或人的本质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这就产生了人的本质是由遗传决定的还是由社会教育和环境影响决定的不同看法[4]。在现代技术可以干预人类遗传,并进而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当代,对人的本质的不同看法,从逻辑上也就导致了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

人的本质,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且争论从未停止。要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将人纳入宏大的宇宙背景显得很有必要。脱离了这个背景,就切断了人与宇宙万物的普遍联系,也就难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而人对自身的理解依赖于对外部世界和宇宙万物的认识程度,就决定了争论还将继续下去,因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恐怕难有终点。但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一定会与人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加深而得到不断深化。

基于当代研究对宇宙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没有什么存在形式能够脱离宇宙的发展而发展,更没有能够独立于宇宙之外的存在,包括人与人的意识。宇宙形成后,除了最极致的微观粒子,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变化才是宇宙的主题。每一种存在形式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也必然发展为后续的形式。但任何新的形式都不能代表终极和永恒,任何过往的形式也并不意味着过时或失去存在的价值。人类是宇宙演化的产物,但演化不会停止,人类不会是宇宙的最终产物。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并没有什么特别,影响力也微乎其微。没有相伴而行的万事万物,人类根本就不会出现;没有后继的演进与变化,人类终将与地球一同回归为基本粒子。这样说并非要妄自菲薄,而只是要提醒人类应该平等地看待自身和宇宙万物,包括过往的和尚未出现的。

人类对未来的担忧正是因为人类从未真正将自己与世间万物同等看待,而将自己置于万物之灵的位置,对万物,也包括同类,做出了许多肆意的行为。正是自身的不当行为使人类担心后人类的存在将会如何对待人类。人类处在宇宙中无限数量的发展路径中的一条,而且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或者一个点而已。也许人类已经知道自己从何处来,但一定不知道自己会向何处去。人类个体不可能成为永恒或终极,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那么希望人类整体成为永恒或终极显然也只是一种奢望。因此希望不断自我超越而不是被超越是一种明显的悖论,因为不断地自我超越最终将导致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自我。人类与人类之后的存在形式都是宇宙演化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产物。回避、限制后续存在形式的出现并不能使人类走向永恒,反而是对人类自身发展的限制。当然,没有人愿意看到人类与自己的创造物发生冲突,甚至被自己的创造物所毁灭。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对科技发展进行适当的管理显然是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人类自身,重新认识个人以及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改变人类对待宇宙中的一切、包括对待自身的态度。相信这种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态度将改变人类行为的目的与方式,从而会渐渐改变人类周围的一切,也会改变科技发展的目的和路径,最终形成人类与自身创造物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方锦清. 绿色核能未来之路[J]. 百科知识,2012(9): 7-9.

[2]田丰. 寻找“新的地球”[EB/OL].2013: 1. epub.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RMRB201305080221

&DbName=CCND2013.

[3]张巍巍. 脑细胞或可控产生错误记忆[EB/OL].2012: 1. epub.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KJRB

第6篇: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范文

首先让我们来说说通货膨胀。很明显的,它的存在只会让钱越来越不值钱。很多保守型的投资者会把钱投资到高等级债券当中,但是由于通货膨胀的普遍存在,特别是在金本位被信用货币体系取代以后的世界里,如果只是僵化地投资于高等级债券的投资者很可能将会输给通货膨胀,而且其他类型的投资要战胜通胀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投资者另一个敌人,则是科技。科技的发展,对股票的投资者影响非常大。

在很多情况下,投资者会以为科技是投资者的朋友,这种误解来自于人们会高估科技对某些产业起到的作用并且忽略竞争对投资带来的影响,而从长期投资结果来看这种影响基本上是坏的。

从投资的角度讲,科技对于那些生产上游原材料产品的公司的作用尤其可怕。有谁会因为看好某个品牌的水泥而决定买某个小区的房子吗?

这些上游产品公司在终端消费者看来几乎是一样的,由于这种原因,那些公司―那些水泥或者钢铁公司―在面对它们的下游采购商的时候,最好的竞争武器就是低价格。如果可以的话,它们可以通过提高科技水平,使生产成本变得更低、生产效率更高,以达到低价格的目的。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为这些公司赚到什么钱,反倒是把最大的利益给了它们的下游采购商―这些采购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而更糟糕的是,这种低价格优势通常不会保持太久,其他的生产商很快就会效仿它们的方法。

对于很多以科技发展来改善产品的公司来说。科技会让投资者的投资效率降低。特别是希望长期投资的投资者,由于科技的进步,他们在很多情况下被迫比较频繁地做出投资决策,而投资决策做出的越多,也就增加了他们决策错误的可能性。

比如,诺基亚就是这方面的例子。有谁会想得到,一家市场占有率超过40%的公司,在4年之后需要面临陷入亏损的局面呢?―并且这个突变的过程还是在管理层没有重大决策失误的情况下发生的。

从近100年的投资历史来看,情况也是如此,凡是在科技发展最迅速的时代,资本市场总会出现泡沫,这给投资者,特别是股票投资者带来的大部分是亏损。

第7篇: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人文视角;科技异化;利益;资本主义;科学发展观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德]马克思

马克思曾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的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承认,科技的出现本身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也就是说,科技的主体是人,科技的发展也是如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一样,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但是,纵观科技史的发展,科技与人的关系已经渐渐改变。科技从开始的为人所使用,到了现在渐渐转变为人开始沦为科技的奴隶,人对科技的依赖逐渐加深。而科技所带来的危害渐渐明朗。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失衡、科技伦理的沦丧、高尖端武器如核武器的威胁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活。科技带来的这些不正常的出现及其加重,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变化呢?针对这一系列现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研究的学者都有很多,历史也很长。

纵观科技发展的历史,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为了生存,人类很早在生活中就掌握了技术,这时候的技术与科学联系度很低。到了中世纪,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与技术开始接近。科学革命后,科学与技术开始渐渐融合,科学渐渐演变成为指导技术的理论。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使得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都得到了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就充分的体现了科学与技术融合程度的加深,是随着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及至现代,科学与技术早已无法分隔,科学与技术早已交融,技术完善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指导技术创新。以现代各种高新技术为例,都是科学与技术的高度融合的产物。但是,近年来,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也愈加明显,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已经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存。马克思在他的科技哲学思想中重点强调了人与科技的关系,这“既是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充分体现,又是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彰显”[1]。这也是马克思面对科技发展问题的解决方式。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于科技的人本理念是支持的。

工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而科技则是工业的主要手段,科技不断的改造世界、改造人类,不断的因为人类的需要而创新,可以说科技的出现就是为人类的需要而服务的。当然这是科技出现的初衷,科技作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更好的生存的“工具”,无论是衣食还是住行,科技渐渐融入人类的日常生活,所占的地位也日渐重要。科技从古代的为人的存在,到中世纪的为神的存在,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富有人性,进入近代,科技开始渐渐远离人类,人与科技成为对立面。这一人与科技的关系的变化,正是生产力进步带来的,归根结底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出现,生产力急速发展,科技成为资本家手中为获取更多物质财富的有效工具。这一原因也使得科技的工具理性渐渐替代科技的价值理性,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主导人类使用科技的思维观念,而这也是科技异化的重要根源。在这一思维方式主导下,科技成为工具,而人类也渐渐沦为科技的奴隶,不仅仅是利用科技追求利益而不择手段、道德丧失,更在于依赖科技便利所带来的人的各方面功能的退化。

至于什么是科技异化,前面也有所表述。科技异化的现象有很多,科技异化的原因也有很多。科技本身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的各个方面相联系,自然能够对科技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有很多。前面我们说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对私有财产的物质追求,致使科技成为资本家获得资本的工具,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为科技异化的产生提供了环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也成为资本家奴役人的工具,这是使科技发生异化的原因之一。现代性也是科技异化的一个原因。现代性的实现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但是这样一种成果却是在把科技作为工具,作为人统治自然的工具。自然,现代性的追求中也极易引发主体性原则、个人主义。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绝对肯定。主体性原则把人作为世界的主体,以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中心,肯定个人对自然的统治地位。现代性带来的全球化也是引起科技异化的原因,全球化使得科技异化全球化。资本主义与现代性都是科技异化产生的原因,其实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共同的内在联系在于利益。因为对利益的追求,大肆运用科技作为工具,科技早已失去其最终价值。道德的缺失,环境的污染,资源的短缺,生态的破坏,高科技武器的威胁等等,这一系列由科技异化带来的问题,早已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

想要解决科技异化所带来的危害,就要清楚明白科技异化的原因,从源头入手。“科学技术的异化与其说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导致的,不如说是我们对于科技的误解和滥用所导致的,所以始作俑者是人类自己。”[2]科技的初衷就是为全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但是在运用科技的过程中,科技的使用者――人渐渐失去了本心,对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的追求,渐渐掩盖了对全人类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追求。想要克服科技异化的危害,协调好多种利益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平衡,把对科技的思维方式从工具理性转变为价值理性至关重要。科技本身就是人的活动,科技的产生也是为了人。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思想也是必要的,从思想根源上指导人。“科技伦理思想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科技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科学技术的目的和价值、科技与道德的关系、科学技术规范、科学家的职业道德等观点和思想的总和。”[2]当代,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即将到来,知识经济社会的全新面貌将使科技创新成为新的实践方式,新技术的发展必将带来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而这也为科技的回归人性化奠定了基础。自然,科技也有非人性化。面对科技的非人性化,把握好度。

联系中国的实际,中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也处速发展的国家时期,如何使发展进程加快,而又不出现大的弯路,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是必要的。中国也出现了科技异化,无论是来自外界如发达国家的直接影响,还是由于自身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而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或者网络滥用导致的社会不和谐因素,面对这些科技异化的影响,中国想要建设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必须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时刻以的人文视角看待科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给科技营造良好的环境,科技异化的问题自然就能解决了,而中国也将实现发展的新目标。(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第8篇: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科技 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系统 外包 HER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由于科技的发展、市场范围和种类的扩大,对大规模组织的强调、日益增加的劳动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科技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已经多次带来了明显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人员管理影响的历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历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信息传播途径闭塞,手工技术生产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比较困难,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所以,这个阶段的科技对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响不大,变化周期比较缓慢。自从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组织变迁越来越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几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导致了组织的一次大变迁,组织的每一次变迁又导致组织对人员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结果是使人的体能获得了解放,相应地,组织对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来那种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劳动效率的管理方式转向雇佣管理。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使得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早期雇佣双方之间家长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规模组织和机械化大生产淡漠、疏远了双方之间感情纽带。在利益、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渐起纷争,工厂成为了冲突和暴力的场所。控制和安抚是这个时期人员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的发明发现和使用为特征,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程度对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以泰罗为首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直接导致了人事管理的产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人员管理活动是被动的、反应性的,但这种机械式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与当时科技发展下形成的企业组织方式相一致的。

    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浪潮正冲击着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科技不断创新、顾客需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纷纷进行变革和再造,频繁的变化使得“事”不断变化,只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才能主动应对变化、适应变化,抓住变化中的市场机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的主导。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人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带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内,我们对科技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科学技术曾是我们用以减少人类辛劳、提高生产和获得更好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但近来有人对这种看法产生了怀疑,而且开始强调科技“进步”的消极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阶段两者的势力对比处于不同的状态,因此,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也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科技与工作系统之间的适配关系,成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关键。科技对工作系统的体现在三个方面:科技是组织决定所要求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间接地讲,它是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组织结构和程序的某些总特点的决定因素;科技是单个或者群体工作设计中的直接决定因素,因而是社会结构和准则的间接决定因素。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科技对组织结构具有直接的影响。科技发展与组织中的多种特性相关:组织命令——控制层级的长短;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组织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甚至组织的薪酬成本比例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一个最佳的结构。科技革命一度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扩张,各种巨型组织不断形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开始不断缩小。

    对组织社会心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组织中的个人。科技是确定任务和专业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工作群体的大小和构成以及与其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相互作用的范围等,往往都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科技影响组织中人的各种作用和身份地位,同时,对每个员工的认为的具体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科技的变革会引起人们工作的不安全感和忧虑感。科技进步的加快,导致员工知识、技能半衰期的缩短,社会对不断学习、更新技术的要求提高,严重影响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安全感,对生存、发展的忧虑逐渐增大。 对管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知识不断专门化,致使组织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深入,职能分工更加细致,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管理系统的基本关注使将活动分解或分割开来,以便由各分系统完成,但是,科技的加速发展,管理系统的重点发生了改变。随着复杂组织中的差异性的不断发展,各个职能之间的合作问题成为了发展趋势,创新要求各个专业之间知识的碰撞和共享,竞争要求各个职能之间更加灵活、快速的协作反应。 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对科技的迅速引进、吸收,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呈现出跳跃式发展趋势,形成管理水平极其不均衡的态势,管理理念、操作方法、基础平台方面千差万别。科技的发展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尤为强烈,站在总体的角度上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归纳。

    思维方式的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两级分化趋势。两级分化趋势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得到加强,需要更多参与到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来,共同寻求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之间的整合;而事务性职能更加弱化,很多职能比如招聘、考核、人员配置等会更多由直线部门负责人承担。结果,人力资源部门要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积极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以客户服务的理念进行管理操作;要么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弱化甚至消失,战略职能由高层管理人员承担,行政事务工作由直线部门承担。前者更多出现在我国本土大型企业中,而后者多出现在外资性质或者民营企业中。

    人力资源管理在科技发展引发变革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导致科技的学习、共享更加方便,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变革也就成为组织中的常事,并且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人力资源管理顺理成章地负起了变革的发动和管理的责任,利用各种心理激励和社会互动方法,规划变革进程,引导雇员的态度和行为。

    管理的对象向知识和能力倾斜。我国的人员管理一直重视资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正在向人职匹配迈进。但是,随着组织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会发生转移:由强调人职匹配向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能力倾斜,这是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方式又会被置于多层次的转变发展之中。

    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依据双方签定的服务协议,将企业人力资源部分业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包给第三方服务商进行管理的活动。这是科技推动专业化分工在组织层次的体现,“回归核心”不仅是组织战略决策,也是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企业会逐步把不涉及企业机密、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程序较繁琐和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外包业务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业务服务: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即有关公司文化建设、机构设置、核心决策等事项不能外包;只要是常规事务性的工作都能够外包。

    基础平台的升级—EHR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创新的生产工具和运作平台,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得到了升级, EHR成为了国外先进公司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今后发展转变的方向。

    EHR(Electronic-Human Resource)即电子化人力资源,是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将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人才战略实施中的功效会更加明显,理解并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所蕴涵的管理理念,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操作技术的转变

    招聘。招聘是在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下为企业引入合格人才的活动,招聘活动将从现在的岗位导向标准向重视潜力、发展转变,内部招聘更加受到青睐,招聘渠道更加丰富,招聘、猎头公司在未来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第9篇: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金融科技;风险监管;治理路径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兴起,金融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热潮,科技赋予金融业以新的面貌。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下的金融创新,简单理解就是“互联网+金融”,利用科学技术服务金融业。金融科技正深刻地改变着金融业的发展形态,成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但是金融科技在为金融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暗含风险,一方面金融科技依然面临着传统金融风险的冲击,另一方面在新的技术环境下,金融科技还面临着新的风险。要推动金融科技的稳态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克服现有的监管难题,构建行之有效的监管方式和监管体系。

一、金融科技风险分析

金融科技依托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金融业态,改变传统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现普惠金融。但是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也凸显了许多问题,冲击着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

(一)操作风险

首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金融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数据的支撑。在互联网情境中存在大量的数据交换和处理,传统金融监管的被动监管模式难以进行有效监管,极易出现数据造假和数据泄露问题。其次,普通消费者不具有相关专业性,缺乏专业的风险评估能力和金融产品的判断能力,容易进行不合理的投资,给自身造成严重风险负担。最后,金融科技依靠新兴技术,企业本身可能面临技术短板,无法有效对风险进行预测分析。

(二)信用风险

在金融业发展领域,信用风险是普遍性的金融风险类型,是由参与交易的乙方或者双方实施的可能违背约定的行为造成的。造成信用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披露程度低,导致信息不对称。金融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交易以信息为支点,信息流动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在金融科技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数据鱼龙混杂,难以分辨其准确性和真实性,如果对交易参与者不进行充分的信息审查,极易增加潜在的信用风险。同时,当前金融科技产品呈现出同质化倾向,信息披露程度低,普通民众缺乏专业知识,风险意识低,交易时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金融科技潜在的信用风险持续走高。

(三)法律风险

在金融科技层面,各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金融交易和金融服务发生了巨变,无论是传统金融行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其交易习惯和方式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或重塑。不断涌现的新兴金融交易方式和金融业态给金融监管提出了巨大挑战,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难以实现规制目的。同时,一个金融交易行为可能涉及多种法律规则,如何进行法律界定和规制也是一大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个人信息泄露日益严重,网络金融诈骗层出不穷,金融服务提供者身份难辨,使得金融犯罪情形更加复杂,加之我国当前相关的金融科技法律法规缺失,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无规可依,更加剧了金融科技的法律风险。

二、金融科技监管面临的突出性挑战

(一)法律层面:法律制度覆盖面窄

金融科技发展势如破竹,更新换代迅速,法律的滞后性使其难以匹配金融科技的发展速度。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由《保险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及其规范构成,然而现存的法律规范是为了应对已存在的风险,是对已存在和过去出现的问题进行规制的规则。法律和规则的制定需要一个过程,现有的立法相对于新出现的金融科技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我国当前还未进行有关金融科技的立法,对金融科技的监管还处于空白阶段。同时,金融科技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撑下得以进行,金融科技的运作过程也是信息数据的交换过程,在此情境下,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数据泄露、金融诈骗、贩卖数据牟利等情况不断发生,因此,在金融领域保护参与者的个人信息,防止金融数据泄露也需要采取法律手段予以规制。

(二)技术层面:监管科技效用性低

金融科技的深入应用拓展了金融交易的人员参与范围,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已经无法达到防范金融科技风险的要求。传统的金融监管以制定全面具体的标准和细则为准绳,而金融科技风险的主要来源是新兴科学技术,因此规制金融科技风险,必须对技术风险进行有效的约束。实践中,对技术的监管总是落后于技术本身的发展,监管科技发展滞后导致了无法有效应对风险的频繁发生。许多新的技术为科技监管提供了支持,但是金融科技同样依托于新兴技术,这就对监管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监管层面:传统监管局限性强

我国现阶段采用“一元多头”的分业监管体制,形成有序的监管体系。但是在科技加持的情况下,金融业开始朝混业式经营发展,分业式经营体系不断受到冲击,不再适合对混业式经营的监管。同时,“一元多头”的监管体制存在监管重合和监管盲区,容易导致风险隐匿的出现,已经不能够满足金融科技深入发展的需要。传统的金融监管主要包括3种方式:一是公告监管,金融机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向有关监管部门提供其经营资料;二是规范监管,国家制定规则对金融机构的经营事项、管理办法、惩罚措施进行规定;三是实体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设立、发展、清算以及破产进行实时全面的监管。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主要是金融机构依法提交的各类实体经营材料和企业经营信息进行静态监管、被动监管,但是金融科技具有快速性特征,在其支持下,金融市场的规模和交易速率有了大幅提升,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监管方式更具有灵活性和时效性。在金融科技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金融监管手段急需改头换面。

三、金融科技监管的有效治理路径

(一)填补法律空白,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

1.树立金融科技监管的一般规则。金融科技正处于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阶段,对于金融科技的法律监管应适当地具有灵活性。首先,可以采用原则性的监管办法。原则性监管较为灵活,能够适应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变化,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临时性的规制办法,为规则性监管制度的构建提供指导。其次,对现有的法律制度进行修订。为了避免法律重复出现的情况,可以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增设有关金融科技风险监管的专门内容,以适应金融科技给金融监管带来的变化。最后,制定新的法律规范,针对金融科技的全面深入发展,在立法条件成熟时,制定专门的金融科技法律,对金融科技风险进行全面有力地规制。2.多角度建设金融科技监管法律体系。第一,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在金融行业呈现的作用特征和价值,健全当前的金融法制体系,对当前金融法制体系中不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有关规范进行调整。第二,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创新领域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梳理,制定共通性的金融科技法律规范,并进一步制定细则。第三,针对特殊科学技术、特殊部门、业务制定出专门规定,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别化措施,不断提高金融科技领域法律监管的精确度。第四,加快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保护立法,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增设法律屏障。

(二)强化监管科技,充分发挥技术先进性

1.明确监管科技发展满足合规性。监管科技是金融监管的新方式,是对传统金融方式的补足,因此,监管科技的发展必须合法合规,应将其纳入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并推动监管方式的进步。加强监管科技的顶层设计。从技术标准到管理和应用标准,全方位地建立起监管科技的标准体系,以保障其规范性、科学性。2.推动监管科技应用进程。现阶段,我国的监管科技还处于萌芽时期,为发挥监管科技的长远效应,推进监管科技的科学化、合理化发展进程,可以采取试点应用的方式,通过优质范例带动全面发展。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管科技应用部门,整合相关资源,进行监管科技的实验工作,并进行追踪记录,对可行性进行确认,最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将科技和监管结合,形成监管科技,对发展变化的金融科技进行有效地监管。

(三)改进监管方式,构建多元化监管体系

美国为控制系统性风险,对金融业进行了新的监管改革,全方位扩大了政府的监管范围,将监管方式从分散监管向集中监管转变,将金融监管的重点放在了全面监管上,改变了以往着重地方监管和个体监管的局面。我国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并根据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推动协同式监管的构建。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促进其他金融部门和监管部门之间的联动,在各司其职的状态下加强统一合作,并不断提高监管效力和效率。除此以外,要加大对社会资源的充分调动,拓宽监管主体,形成多元主体的监管体系。在确保政府统一监管的基础上,推动社会、行业、企业等民间主体共同参与,加快构建多元化金融科技监管体系。1.金融科技企业自主监管。一方面,在金融监科技管领域,被监管人往往比监管人对自身更加了解,外部人通常难以得知金融科技企业内部的特定信息。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作为竞争对手,金融科技企业之间也会对彼此更加关注。倡导金融科技企业自主监管,有利于加强企业对自身的约束和自我监督,也有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互相监督。因此,政府可以赋予金融科技企业更大的自,提高金融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金融科技企业自律。2.行业自律。行业应当承担起自身责任以应对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英国为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和金融创新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我国可以学习相关经验,成立金融科技监管组织,发挥行业的监管作用。现阶段,可以由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牵头,推动行业自律机制的构建,制定行业准则,进行投资者保护和信息披露工作,引导行业加强自律,审慎经营,实现金融科技行业的稳健发展。3.社会监督。金融科技涉及方方面面,与社会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有关的金融监督部门应当广开言路,不断提高公民的参与度,拓展监督渠道,建立举报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金融科技的社会监管,并积极开展金融科技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大众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金融监督意识。

四、结语

金融与科技的充分融合和深入发展给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在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风险防控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和有效监督,成为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以法律为基础,加强行业自律,构建适宜的监管体系,以“科技”应对“科技”,实现对金融科技风险的有效治理。

参考文献:

[1]夏诗园,汤柳.金融科技潜在风险、监管挑战与国际经验[J].征信,2020(9):8-14.

[2]蒙杰.论金融科技风险的法律监管[J].对外经贸,2020(8):111-115.

[3]张凯.金融科技:风险衍生、监管挑战与治理路径[J].西南金融,2021(3):39-51.

[4]张永亮.中国金融科技监管之法制体系构建[J].江海学刊,2019(3):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