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合同管理条例范文

合同管理条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合同管理条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合同管理条例

第1篇:合同管理条例范文

1对工程预算与合同管理的基本认识

1.1工程预算的概念和作用

工程预算指的是按照设计文件的内容与国家规定的相关项目的收费标准,在执行工程基本建设的过程中,对每一项需要建设的工程(包括新建的、改建的、扩建的)所需要的资金金额进行预先的计算。工程预算是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工程预算对工程造价和施工的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工程预算的有效性也是衡量工程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

1.2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属于经济合同,它是为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而制定的,合同的双方分别是建筑招标单位和中标单位。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都能够充分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利益,因此,合同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最高的行为准则,可以对建筑双方负责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工作关系,避免合同纠纷问题的产生。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市场体制不断的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逐渐意识到了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中,对部分内容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让它能够真正适应建筑行业市场的需求。科学化的合同管理能够引导建筑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保证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而促进建筑行业稳定、持续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的建筑企业正在逐渐进入到国内建筑市场中,这对我国本土的建筑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对此,国内的建筑企业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只有这样,我国的建筑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进而增强我国建筑企业整体综合竞争的能力,促进建筑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2工程预算和合同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

2.1预算造价编制的不合理

预算造价在建筑工程中是一项非常复杂且重要的工作,良好的预算编制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在进行预算造价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很多不合理的问题,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工程中的预算编制存在着漏洞,就会出现定额换算不合理的现象,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工程的实际支出与工程预算不一致,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成本。还有一个影响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重要因素,就是工作人员的能力,相关工作人员对造价控制的认识影响着预算的时效性。

2.2变更对预算造价的不良影响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调整施工的图纸,这种调整是受市场或者是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图纸进行调整之后,初始的工程预算造价不能够反映出图纸调整后施工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预算造价本身的作用,使得工程的实际造价超出了工程的施工预算。

2.3预算编制的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的预算编制中,需要各部门进行配合。各部门要对各自的造价进行彻底的评估,最后编制出总造价。在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乏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导致在编制预算造价的时候出现缺项、漏项的现象,不能真实合理的反映建筑工程的预算,超预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4合同条款漏项、文字不够严谨

合同中经常被漏掉的项目就是违约责任,对于违约责任的约定是合同中最重要的一项条款,如果漏掉了这一项会在后期出现问题的时候造成很大的麻烦,一旦发生违约赔偿的情况,在合同中找不到相关的处理条款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同时,在签订合同时要使用准确、明晰的文字,不然容易产生误解和歧义,在合同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必要的争议。

3提升合同管理质量以及科学规划工程预算的建议

3.1进行精确地预算

在工程预算的过程中要重视工程量的计算。预算人员要对施工图纸的表达、工程量表的计算方法和数量、材料的用量表进行仔细核对,在核对无误后才能投入使用。在此项工作进行前,预算人员应该进行市场调查,选取最能反映市场的定额。预算还应该考虑现场签证的因素,预算人员在计算其他费用和利税汇总时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保证计费的合理性。在预算的过程中,要进行目标控制,实施分级预算,并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工程成本费用的指标要进行逐层的细化和分解,在进行的过程中要形成一套科学的控制体系。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应该进行明确的分工,分别负责各自预算的归口管理,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考核等环节,使预算工作在完整有序的管理体制下执行。落实对施工图的预算是做好项目整体工作的前提条件,在计算工程量之前,要熟练掌握运用工程量计算的规则,只有对施工图进行精确、细致的预算,才能保证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施工图的预算不但包含最基础的计算,还要求对设计变更进行有效处理。

3.2规范预算编制

企业在进行施工时,要考虑人为因素给施工带来的影响。施工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出一套规范的预算体系。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工程预算的准确性,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减少企业承担的风险。

3.3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中的合同管理通常采用的是动态的管理模式,因为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合同的变更是经常存在的问题,如果管理不到位会发生纠纷。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现场签证时,要仔细核对合同条款,不要急于签证,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签证。同时,合同的管理人员要对工程项目中设计的文件进行收集和整理,对施工过程中,变更合同的内容要进行认真的审查。一般情况下,合同的变更与索赔工作要同时开展。3.4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在工程预算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总结经验。在总结的过程中整理出有用的信息,在下个工程中可以进行借鉴。施工企业应该在工程结束后对工程预算和合同管理进行回忆与整理,以此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4结语

第2篇:合同管理条例范文

【关键词】 条码技术, 仓库管理, 企业效率

今天的仓库作业和库存控制作业已十分多样化、复杂化,靠人工去记忆处理已十分困难。如果不能保证正确及时的进货、验收、质量保证及发货,就会浪费时间,产生库存,延迟交货,增加成本,以致失去为客户服务的机会。条码技术属于自动识别范畴,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采用条码技术,并与信息处理技术结合,可确保库存量的准确性,保证必要的库存水平及仓库中物料的移动、与进货协调一致,保证产品的最优流入、保存和流出仓库

一、当前我国企业仓库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仓库货品堆放不规范、出货找货困难。仓库出现多个领导,领导对货物的摆放都存在自己的观点,从而导致货物经常挪动,没有固定的存放格位,管理员也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来查找货物,对于小型仓库,还可以勉强管理,但对于大型仓库,这种方式显然存在严重的问题,往往会导致货物的浪费和过期等问题。

(二)仓库货品货位标识不统一,难以对在库货物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仓库货品货位,企业往往会要求双标识,即对货品及货位都加以标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标识就会遗失,管理员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进行操作,效率自然低。

(三)数据存在着误差,仓库货品盘点困难。在盘点仓库的货品时,只能依靠单纯的人工点数,但往往因为仓库管理员的粗心导致数据不准确,不能准确的反应出仓库现有货品的真实情况,从而直接影响到上层的决策结果。

(四)货品进出库仓库管理人员辨别货品、手工记账易出错。对于效益好的企业,大量原料、货物进出仓库,仓库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单纯的依靠自己的记忆对各种货品加以识别辨认,这当中难免会存在纰漏,大量的手工账也会出现数据错误不清等问题。

二、针对传统仓库管模式的弊端,条码技术仓库管理系统应生而出,条码仓管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功能简洁实用、高稳定性、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系统实施后,应用先进的条码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在企业各种产品及物料的入库、盘点、出库等仓库业务中,实现仓库管理中信息流和实物流的统一,并且可以大大降低库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那么,条码系统到底是怎样实现条码仓管系统的目标的呢?

(一)建立仓库管理系统,然后对库存品进行科学编码,并列印库存品条码标签。根据不同的管理目标对库存品进行科学编码,在科学编码的基础上,入库前列印出库存品条码标签,以便于后续仓库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关数据的自动化采集。

(二)对仓库的库位进行科学编码,并用条码符号加以标识,实现仓库的库位管理。对仓库的库位进行科学编码,用条码符号加以标识,并在入库时采集库存品所入的库位,同时导入管理系统。仓库的库位管理有利于在大型仓库或多品种仓库种快速定位库存品所在的位置,有利于实现先进先出的管理目标及仓库作业的效率。

(三)使用带有条码扫描功能的手持数据终端进行仓库管理。对于大型的仓库,由于仓库作业无法在计算机旁直接作业,可以使用手持数据终端先分散采集相关数据,后把采集的数据上载到计算机系统集中批量处理。此时给生产现场作业人员配备带有条码扫描功能的手持数据终端,进行现场的数据采集。同时在现场也可查询相关信息,在此之前会将系统中的有关数据下载手持终端中。

(四)数据的上传与同步。将现场采集的数据上传到仓库管理系统中,自动更新系统中的数据。同时也可以将系统中更新已后的数据下载到手持终端中,以便在现场进行查询和调用。

三、实施条码管理系统的优点:条码仓库管理系统不仅适用于商业商品库存管理,同样适用于工厂产品和原料库存管理。只有建立仓库条码管理系统,才能使产品、原料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仓库管理是动态变化的,通过仓库管理条码系统的建立,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每种产品或原料当前货架上和仓库中的数量及其动态变化,并且定量地分析出各种产品或原料库存、销售、生产情况等信息。管理者通过它来及时进货或减少进货、调整生产,保持最优库存量,改善库存结构,加速资金周转,实现产品和原料的全面控制和管理,更新管理方式。

四、结语

库存是时刻变化的,简易落后的人工管理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企业需要,先进的条码技术才是提高企业运行机制的关键所在。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学会利用高科技为企业服务才能大大的提高企业效率,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商界站稳脚跟。仓库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源头,地位不容置疑,高效率、低误差的条码化仓库管理将会是最根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赵刚物流信息系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第3篇:合同管理条例范文

Abstract: FIDIC contract made the rigorous and detailed provisions for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and payment management adopting a lot of the terms. In this paper, some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of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management under FIDIC contract conditions was discuss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echnical management, through the practice in a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project.

关键词: 工程计量;FIDIC合同;工程量清单;中期支付证书

Key words: engineering measurement;FIDIC contract;BOQ;medium-term payment certificate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056-02

0 引言

目前,大量的国内施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广泛的承揽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的工程师走出国门广泛的参与到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之中。在采用FIDIC合同条件运行的国际工程中,各方都对工程计量和支付管理非常重视。掌握FIDIC合同条件下工程计量管理工作的技巧,显得非常重要。以下就本人在大型国际工程项目中的实践做一些总结和思考。

1 利用合同条件中材料设备预付款条款,尽早完成第一期计量

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期计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工程开工后的前期阶段承包商垫付了大量资金之后,第一期计量支付不仅及时有效的提供了工程急需的资金,而且也标志着工程开始有了收入有了回报。同时从计量管理的角度上来将,第一期计量能暴露并解决计量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为今后的计量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第一期计量宜早不宜迟。

在FIDIC合同条件下,如果中期计量在扣除保留金和其他金额之后的净额少于投标书附件中规定的中期支付证书的最小限额时,工程师没有义务开具任何支付证书。不予支付的金额将按月转结,直至达到或超过最小限额时才予以支付。最小限额没有固定的标准,一般由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指定。比如本人所参与的国际工程合同工期为30个月,最小限额约定为合同价的2%。最小限额不论为多少,在工程开工初期所完成工程量要超过最小限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逐月积累。因此,为了尽早完成第一期计量必须有效利用关于材料设备预付款的合同条款。材料设备预付款是指运至工地现场尚未用于工程的材料设备的预付款。一般仅局限于用于工程实体的大宗材料,如碎石、水泥、砂子以及钢材等,按照发票价值的一定比例支付,如75%。

因此在工程前期如果资金充足便可按照计划大量的进场材料,只要材料设备预付款数额加上所完成工程量数额达到合同规定的最小支付额度,便能完成第一期计量支付,并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工程师审核及业主支付过程中所暴露的各类问题,为后期的工作打下基础。

2 重视施工基础资料,特别是分项工程的报验资料

在国际工程项目的工程计量过程中,工程师通常要求承包商提供证明文件用以证明计量的分项工程已经施工完成并且满足质量要求,而此类证明文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分项工程的报验单。为此,分项工程的报验资料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关口,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1 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报验,避免漏报 经过各相关工程师签字确认的报验单能有效的证明分项工程已经施工完成并且满足质量要求。反之在不能提供报验单、报验单签字不完整或批复不合格的情况下,工程师拒绝计量。在实际情况中,现场施工员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工序施工上,对于如何计量关注较少。由此造成分项工程的报验仅由施工员根据自己所安排的施工工序来上报,报验的分项工程必然与计量的分项工程存在着偏差,甚至有可能出现漏报的现象,给以后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施工员填写报验单后,必须有专人进行汇总登记,且必须从计量的角度给予修改或补充,而不至于日后给计量工作造成麻烦。

2.2 安排专人进行报验单的跟踪,尽早走完流程 在操作中报验单由现场施工员填写经专人汇总上报后,由监理单位测量员和质检员检验合格后签字,再由分管的工程师核实签字,最后经驻地工程师批复后返回承包商。报验单所走的流程众多,需要多人签字核实,务必消耗大量时间。往往分项工程的报验单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返回,甚至出现报验单在流程中被丢失的现象。造成计量的拖后和不能计量的情况,使得资金不能及时的回收。为此,必须设置专人负责跟踪报验单并及时反馈信息直至其批复合格返回承包商为止。

2.3 不断提高报验技巧,合理追求利润最大化 既然工程计量与分项工程报验单息息相关,那么必须掌握好分项工程的报验技巧。比如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首先清除路基范围的表面杂物,然后再进行表土清理外运,再开挖不适合作路基土的土方并外运,最后再填筑路基土方。此4道工序也是工程计量的4个分项。施工中,往往直接将表面杂物、表土清理以及不适合的土方一并开挖外运。如果此时分项工程仅进行不适合土方开挖外运的报验,那么工程师便有足够的理由拒绝进行清表及表土外运的支付。通常路基范围内的原土方是否合适作为路基土,应先通过清除路基范围的表面杂物,再进行表土清理外运,随后由工程师来确定现场的土方是否为合适土方是否需要外运。因此前2道工序是理应先行施工,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报验不适当,肯定会给计量带来不便。因此,负责汇总报验的人员必须熟悉现场施工并详细分析各项计量规则,才能保证项目的合理收益。

3 结合计量条款,优化施工图设计

FIDIC合同条件下,具体的施工图设计由承包商自己来完成。即工程师提供项目的设计方案和结构,具体的施工图细化由施工单位自行设计并在得到工程师的签字批准后便可执行。既然施工单位参与施工设计,那也能主动的影响设计。

3.1 设计与计量结合,避免或减少设计不给予支付的工程量 在本人参与的国际道路工程项目中设置了多座加筋挡土墙,即采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砌块砌筑挡土墙墙体,墙体内侧填筑土方,同时采用加筋带随土方的回填而逐层铺设将砌块与土方连接为一个整体。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明确说明加筋挡土墙项目的计量支付中已经包含土方的回填,即加筋挡土墙中加筋带所延伸的范围内其土方回填均不得单独计量支付。因此,加筋带设计的长度越短越有利于工程计量。但是在工程师最初提供的设计方案图中,设计相当保守以至加筋带过长,造成大部分土方工程不给予单独计量。项目部设计人员通过与工程师协商,再经过详细的计算之后,终于同工程师达成一致,减短了加筋带的长度。

3.2 设计与计量结合,尽量少采用报价较低的施工项目 FIDIC合同条件明确规定,工程量清单中所列的工程数量不能作为实际发生的确切数量,实际计量以工程师核实的实际工程量为准。目前的工程投标中,广泛的使用了不平衡报价,将预期工程量会减少的工程项目采取低报价,而对预期工程量会增加的工程项目采取高报价。此种报价存在一定的风险,容易被业主进行利用。本人参与的项目在当初投标报价中进行了不平衡报价,将工程量较小且预期会减少的C30钢筋混凝土采取了低报价,以至实际施工中C30钢筋混凝土的计量价格低于C20钢筋混凝土的计量价格。在实际操作中,工程师意图多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减少C20钢筋混凝土的采用量。其变更意图对于承包商来讲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设计人员积极与工程师协商,认为C20钢筋混凝土满足工程需要,不必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且工程量清单中设计的C30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较少,不应加大实际工程量。经过多次与监理工程师协商,成功的影响监理的设计意图,并将多处原设计为C30钢筋混凝土的部件更改为C20钢筋混凝土,保证了项目的收益。

4 积极同监理协商,进行分项工程的进度款计量

FIDIC合同条款下,工程量清单设计的分项工程支付采用综合单价,即在该分项工程全部施工完成并达到验收条件后采用该单价进行支付。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采用预制场地集中预制的路沿石在预制完成后存放在预制场,暂时未能安装,该预制部分工程量是否能计量并得到支付?路灯在安装完成后尚未接电试照明,那么已经安装的路灯全部需要等到接电试照明之后才能计量吗?按照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该分项工程的确是没有完成暂未达到计量条件,但是对于承包商来说已经为该分项工程的施工垫付了大量的资金理应得到支付。实际上只要把握了FIDIC合同条件的原则,便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工程量清单结算的费率。在本人经过的国际工程项目中,经过承包商的提出、工程师经过现场调查,对于此类尚未施工完成的分项工程均计量了分项进度款。比如路沿石在预制完成之后,给予综合单价75%的工程款计量,其余25%需要等到路沿石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进行尽量支付。

5 保留好各项书信来往记录

FIDIC合同条件中,承包商与监理之间的所有正式的协商均由书面信函来进行确认。在实际操作中,工程师对自己的口头指示拒不承认的事件经常发生,甚至是今天谈完并达成一致的事情在第二天也若无其事的不承认。事实上,在日常工作中双方来往的信函均保持在每天1-2封甚至更多。为此,该部分文件的管理必须有专人负责并建立好档案方便随时查询。

在本人参与过的国际项目中发生过如下事件:在某一路段,根据监理工程师的口头指示,我方将原有道路路面路基开挖后填筑新的路基土。施工完成之后其报验资料也经过各监理工程师签字。但是在进行工程量计量时驻地工程师认为该工程量是承包商自行施工,监理方事先并不知情,理应由承包商承担费用。在争论的过程中,我方只能查找当初工程师的书面指示,经过查询我方的确没有工程师的书面文件。在驻地工程师拒不承认口头指示的情况下,我方也提供出当初向监理工程师进行口头指示确认的书面信件。根据FIDIC条款,在工程师发出口头指示后7天之内,承包商可以书面的形式要求工程师进行确认,如果工程师未能在收到承包商书面信件后的7天内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拒绝,则视为工程师的指示。此种情况下驻地工程师终于同意该项的计量。因此双方来往文件的管理,是一个工作量较大的技术工作,不能将其视为普通的档案进行存档。

6 总结

国际工程的计量管理与国内工程的计量管理大同小异。但是在不同的合同条件下,有着不同的运行方式和侧重点。把握FIDIC合同条件的工程计量原则、掌握一些工程计量技巧、总结各方面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国内施工企业更好的参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正是本文的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李红苹,王领.FIDIC合同条件下的工程计量和支付管理在小浪底大坝工程的实践[J].西北水电,2001(1).

第4篇:合同管理条例范文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贯彻实施新修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通知 食药监药化监〔20xx〕74号 20xx年06月14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

国务院修订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xx年4月23日公布实施。为贯彻落实《条例》,规范我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严格规范疫苗销售和采购行为

疫苗生产企业对其生产、配送的疫苗质量依法承担责任。向我国出口疫苗的境外疫苗厂商应当在我国境内指定一家机构,统一销售该厂商进口的全部疫苗,代表该厂商履行《条例》规定疫苗生产企业的全部责任。该机构应当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备案要求见附件。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将备案信息在其政务网站公开。

疫苗生产企业只能将用于预防接种的第二类疫苗销售给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含承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销售活动应当严格遵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称药品GSP),切实加强疫苗的有效期管理,防止过期疫苗进入使用环节。生产血液制品和进行临床研究所用疫苗,使用者可直接向疫苗生产企业采购,生产企业应严格审核,并做好销售记录。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采购疫苗。第一类疫苗的疫苗计划、分发供应管理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执行。第二类疫苗采购计划由接种单位提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总后逐级提交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组织全省集中采购,确定中标的生产企业、品种、规格、价格。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疫苗生产企业签订采购供应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

承担国家医药储备任务的药品经营企业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按照有关政府部门的指令进行储备疫苗的收储和调用。

二、严格过渡期疫苗流通管理

(一)疫苗生产企业应当尽快做好疫苗销售和配送各项准备,积极配合有关机构将疫苗纳入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采购,及时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销售第二类疫苗。

自《条例》实施之日起,原疫苗经营企业不得购进疫苗,原疫苗经营企业和疫苗生产企业不得将疫苗销售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外的单位和个人。

(二)尚不能利用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采购的省份,第二类疫苗参照现有的第一类疫苗采购模式进行采购。对于尚未完成集中采购但急需使用的第二类疫苗,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直接向疫苗生产企业订购。自发文之日起,不得采购单一成分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作为第二类疫苗推广使用。

在此期间,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配送企业,可以参照第一类疫苗配送方式通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冷链系统进行配送。

(三)原疫苗经营企业在20xx年4月25日前已购进的第二类疫苗可继续销售至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其进行供应。原疫苗经营企业20xx年1月1日起必须停止疫苗销售活动,向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或核减疫苗经营范围。

(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20xx年4月25日前已购进的第二类疫苗,在20xx年12月31日前,可按照逐级供应方式供应。

三、严格落实疫苗配送管理

疫苗生产企业直接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送第二类疫苗,或者委托具备冷链储存、运输条件的企业配送时,应当严格遵守药品GSP相关要求。疫苗生产企业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签订的采购合同中应当明确实施配送的企业、配送方式、配送时间和收货地点。

疫苗生产企业委托其他企业配送第二类疫苗的,应当严控配送企业数量,并对配送企业是否具备冷链储存、运输条件及执行药品GSP的能力进行严格审查,与配送企业签订委托储存、运输合同,约定双方责任和义务。配送企业应当书面承诺随时接受委托方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遵守药品GSP相关要求,不得将所接受的委托配送再次委托。

疫苗生产企业应当将所委托的配送企业情况分别报告生产企业所在地、疫苗储存地和配送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附委托配送合同复印件、对配送企业审查情况和配送企业承诺书复印件。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将配送企业接受委托相关信息通报相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采购第二类疫苗后,供应给本行政区域的接种单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储存、分发、供应记录,相关资料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四、严格落实疫苗冷链和追溯管理要求

疫苗生产企业和配送疫苗的企业储存、运输疫苗时,应当按照药品GSP的要求,确保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采集冷链储存、运输数据真实、原始、完整、准确,保证疫苗储存、运输环节全程不脱离冷链控制。对疫苗装卸、交接等情况下的温度控制要求应在验证基础上作出规定。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当遵守《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在疫苗储存、运输的全过程中按要求定时监测、记录温度,保证疫苗质量。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索要疫苗销售方和配送方储存、运输过程的温度监测记录,记录可以为纸质或可识读的电子格式。对不能提供温度监测记录或者温度控制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接收或者购进,并应当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计生部门报告。对采用冷藏箱或冷藏包运送到接种单位的,要查看冰排状况及冷藏箱或冷藏包内的温度表,并做好记录。

疫苗生产企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药品追溯体系建设要求,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疫苗追溯体系,如实记录疫苗销售、储存、运输、使用信息,实现最小包装单位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可追溯。配送疫苗的企业应当按生产企业要求如实记录储存、运输环节信息。在疫苗全程追溯信息化体系未建成运行前,可使用现有的记录方式达到追溯要求。

五、严格规范疫苗使用管理

接种单位的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实施接种,并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记录疫苗的品种、生产企业、最小包装单位的识别信息(或批号)、有效期、接种时间、实施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受种者等内容。接种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5年。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接种第二类疫苗可以收取服务费、接种耗材费。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发现包装无法识别、超过有效期、脱离冷链、来源不明等疫苗,应当逐级上报,其中第一类疫苗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第二类疫苗上报至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上述疫苗统一回收至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计生部门监督下销毁,并保留记录5年。

六、强化疫苗流通和使用的监督检查

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疫苗生产和配送企业销售与配送疫苗执行药品GSP情况进行检查,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储存、运输执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情况进行检查,查验温度监测记录。发现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时,可以抽取样品,并按国家有关规定送检。检查和检验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县级卫生计生部门应将接种单位变更情况及时告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将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同级卫生计生部门。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按照《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的要求,组织对疫苗生产企业、配送疫苗的企业执行药品GSP情况进行飞行检查,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储存、运输执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情况进行飞行检查。检查结果按规定公开,并将发现的相关问题通报卫生计生部门。对拒绝、逃避、阻碍、对抗检查的,依照《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做好疫苗购进、供应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检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否通过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采购疫苗,是否索取疫苗储存、运输全过程温度监测记录等相关资料。检查接种单位接种记录是否完整,保存期是否符合《条例》要求。

七、加强预防接种和疫苗管理能力建设

(一)省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在20xx年12月31日前将疫苗采购工作全部纳入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立疫苗采购专家库和规范、高效的采购流程,通过集中采购形成价格竞争和谈判机制。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通过《条例》实施,加强疫苗冷链设备建设和管理,确保疫苗的全程冷链运转和记录完整可追溯。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区域共享,提高预防接种和疫苗冷链管理水平。

第5篇:合同管理条例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制度;认识度;认同度

作者简介:顾艳梅(1979-),浙江杭州人,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85-03

规章制度的建立,只是完成了制度管理的第一步,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制度实施。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制订了方方面面的学生管理制度,但由于制度的出发点是规范校方运作,管住学生,注重的是制度的管理功能,加上部分制度本身存在的不合法、不科学、缺乏可操作性等因素,使制度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在问卷调查中就反映了几个比较突出问题。

一、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认识

学生管理制度运行是否合理并没有一定的评判标准,但对管理制度的认识却成为影响制度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这里主要根据对学生、教师及和学生工作负责人访谈所获取的信息,分析在学生管理制度认识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学生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认知程度较低

要让学生遵守现行的学生管理制度,必须使他们知晓制度价值,并对现有制度内容有清晰认知。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其并没有清晰的认知,他们认为这只是摆设,真正用到的时间很少,所以都没把它当回事。当被问及了解学生管理制度的途径时,被调查的学生能举出的方式基本上都是“通过学校发放的学生管理手册”和“老师直接宣布”,说明大部分学生了解学生管理制度的途径都比较单一,学校也较少组织学生学习和讨论,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制度的制订比例较低。

(二)教师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认知程度并不一致

除了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对象以外,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因素对制度本身及执行情况的认识也相当重要。从访谈的情况看,对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逾60%的教师认为目前的规章制度基本健全,够用;但认为不健全和没有管理制度的教师也占到调查总数的40%。同时,大部分教师认为本校学生管理制度“落实得很好”或“基本落实”。说明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管理制度在各校实施过程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然而仍有20%左右对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

(三)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管理制度的理解有失偏颇

通过对学生工作负责人访谈可以看出,管理者认为学生管理制度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作为一种手段对学生的行为实行规范管理,其自身也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断,因此从管理制度的提出、制订、实施以及变更都由管理者完成。而且出于校方的担忧思想,在制订和实施学生管理制度时与学生沟通较少,也缺乏有力的监管机制,多数学校采用加强监管、严格管理等措施保证制度的切实推行,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同样是一个学生管理制度,为什么不同的调查对象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却不一致呢?

第一,各高职院校普遍比较注重制度的表面宣传,希望透过宣传成为指导学生行为的规范,使学生管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而通常使学生了解管理制度的途径也大多是“通过学校发放的学生管理手册”和“老师直接宣布”这些单一的途径公布相关制度,从访谈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对其产生清晰的认知,“比较清楚”和“十分清楚的”现有学生管理制度的仅占调查学生总数的约1/3,说明这种制度宣传方式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从访谈的情况看,学生认为很多制度对他们而言只是“摆设”,认为制度具有消极作用,是“学校约束学生的手段”,造成学生更加不愿意主动认识和了解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

第三,从学生访谈情况来看,有2/3的被调查学生并不清楚制度制订过程,因此大大削弱了学生对管理制度的认知程度。而有着丰富学生经验的教师直接参与和了解制度制订和实施的途径也很少,因此,造成教师对管理制度的认识也并不一致。

第四,学生工作管理者对学生管理制度的理解不够全面的原因是他们只看到管理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功能,忽略了它的激励功能,由于害怕学生过多的参与带来的是争吵,而不愿意学生参与制度制订和实施之中。同时也认为自身有能力,所以以“包办”的形式来垄断制度变更。

二、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认同

学生管理制度要想真正发挥功效,落实到位的话,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了解管理制度,还需要认同管理制度。但是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被调查的五所高职院校中教师和学生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认同度并不十分理想。

(一)学生认为学生管理制度没有充分照顾他们的情感取向。学生对管理制度的情感取向影响制度实施效果和其参与制度建设的积极性。大部分被调查的学生表达了他们总体满意的态度,但也有超过1/3的学生对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不认同。主要情况是:认为条例太多了,限制自我发展,如几所高职院校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实施中都规定了学业成绩所占的比例,学生认为过度强调理论课程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实践课程,不符合高职学生培养模式的要求等等,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多制度基本上是名存实亡,降低了管理制度的实效性等等,还有部分学生表达了他们不认同管理制度的原因是学生很少知道有表达不同意见的渠道,学校也较少考虑到学生提出的制度改进措施。

(二)教师认为学生管理制度实施的效果不够突出。作为学校中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教师而言,他们能运用对学生直接、深切的了解,以及自身专业判断能力,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或提供修改建议,但实际上大多数高职专业教师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往往只会关注本学科、本专业发展的事情,对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很少留意;而管理者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提出、制订、实施过程中很少或没有咨询教师的意见,导致辛苦制订的学生管理制度老师不十分了解,使用频率不高,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第一,学生管理制度内容的更新速度快,但过程没有征求学生和老师的意见,存在不合理规定,学生认可度不高。调查的五所高职院校均是参照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制订本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出台的速度很快,但过程比较匆忙,这种状态大大消减了学生对制度的认同度,致使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没能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难以形成制订规章制度的主人公意识。如某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第十三条规定:“非工作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异性宿舍;不允许任何外来人员在学生宿舍留宿;亲友来访,须经宿舍管理人员查验个人有效证件后在指定地点会面。”男女同学、朋友串门聊天其实很普遍,这种“一刀切”的禁令让许多学生感到不满;关于亲友来访的规定学生也认为并不合理。

第二,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通常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出现这种情况,部分高职院校往往通过加强制度执行的方式来改变局面。采取最多的方式就是进行思想教育和加强监管、严格管理等,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思想教育,对学生自身的特点而言,比较势单力薄;加强监督、严格管理,但总是难阻“风险偏好者”[1]。因此,对于学生而言,贯穿着这种方式的学生管理制度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

第三,就学校管理而言,我们常常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然而真正落实到具体制度制订中,我们往往又会忽略学生这些“人”。些制度往往带有目的性的叙述,例如在某高职院校的《学分制实施细则》,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办法”;《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处理规定》,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强化学生管理,制订本办法”;《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条例》,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结合实际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评估,体现高校教育和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特制订本办法”等等,无一例外地都是为了贯彻上级指示,重点要维护学校教学需要而制订的。这恰恰是目前学生管理制度本身定位上的重大偏差,因此,学生对这些近似转发上级指示的条条框框并不认同。

三、提高学生管理制度认识度和认同度的建议

各高职院校应依据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精神,总结学生管理制度实施中存在的认识度和认同度问题,推动学生管理部门、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管理制度的可行性。

(一)采取讨论、宣讲、组织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对规章制度实施重要性的认识。很多学生在刚进校时对具体的学生管理制度并不了解,往往到了违反管理制度的时候才后悔不已。由此可见,学生管理制度的教育和学习是一件长期工作,它必须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同时要注意把握好阶段性,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教育和引导。如对刚入学的新生,学校可以通过讲座、班会等宣传方式,安排专门的校规校纪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对于日常的学生管理,可以通过系列板报的方式加强政策宣传,每个月的主题班会,组织违纪学生参加校规、校纪培训班等方法,将管理制度教育贯穿于每个学生在校的全过程,使学生事事有规范,处处有规矩,增强自觉遵章守纪的意识和能力。

(二)采取集中讲座、学习、讨论等形式,让教师更深刻,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管理制度,热情投入到学习、宣传学生管理制度的队伍中,自觉采取有力措施,维护学生管理制度。使教师意识到只有落实、抓好学生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即使是多年来一直执行的管理制度,也要进行充分的宣讲和教育,增大师生对制度的认同度,以提高实施中的实效性。

(三)注重提高学生在管理制度制订中的参与度。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承担的是引路人或障碍扫除者的责任,学生才是管理制度制订的主体。教育自由意味着教育必须提供必要的条件和限制,以保证没有任何外在的权威强迫教育者朝某个规定好的目标前进。只有这样,个人才能摆脱外在设置的障碍,同时教育必须提供条件和引导,以促使个人摆脱内在障碍(如虚假意识、内在压抑、自我蒙蔽等),这两方面都会破坏精神的自我创造[2]。所以学校应该主动提供学生参与制度制订的途径和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学生工作管理者在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应重视制度的激励和引导功能。开辟途径让学生和教师参与制度制订和实施,广开言路,聆听学生建议,加强相互沟通,接受大家的监督。第一,学生工作管理者应定期组织或参与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信息反馈制度是师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座谈,可以及时了解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状况,了解学生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管理制度的修正。第二,学生管理制度要改变给人以“管”和“罚”为手段的印象,在各高职院校财政许可的情况下,根据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开设各种专业技能大赛,科技比赛,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多种实训比赛,通过国家认可的各类资格证书、技能证书考试等等,都可以获得专项奖学金,充分体现以生为本,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相信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改变教师和学生对管理制度的观感,重塑信心和认同感。管理制度也能切实起到桥梁沟通作用,有力的促进教学管理活动进一步完善。

(五)改善教育管理方式。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没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工作者应当使用柔性管理的模式,注重运用说服教育、关心体贴、心理沟通等多样的管理方式,让硬性的管理变成人性的服务,做好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和疏导工作,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让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学生管理制度,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六)在制度制订和实施层面上,要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如果学校把自己视为与学生平等的民事主体,注重尊重,维护学生的权利;如果学校身体力行维护法制的尊严,严格依法办事,追求公平正义,那么体现出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精神,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乃至成长发展,所起到的将是说教难以达到的深层次的熏陶作用[3]。然而,目前高校有关学生管理的规定总的特征是抽象、笼统、粗糙,学生管理制度充斥着“不准”、“不得”、“严禁”、“必须”等带有浓厚命令和禁止意味的用语。对学生要求十分苛刻,对学生合法权益作出种种限制等等,如“除节假日外,必须返校住宿,有特殊情况须外宿者必须经请假批准”、“宿舍内不得使用电视机和音响设备”等。因此学生对这些条例不愿接受,也并不认同。所以,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弘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能增加学生对管理制度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张邦伟.学生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创新研究[J].论文检索,2005:35.

第6篇:合同管理条例范文

关键词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方法

中图分类号 P9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5-0148-05

传统的流域主要体现其水文学特征,是指被地表水或地下水分水线所包围的范围,也就是河流湖泊等水系的集水区域。随着科学、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流域的概念又有了更为广阔的内涵,除了具有基本构成要素外,还具有了一定的层次结构和整体功能,是一个不仅包括了水资源,同时还包括了天、地、气、生等自然要素以及人文社会经济要素在内的复合系统。与流域概念的不断发展一样,流域管理也在不断发展。综观发达国家流域管理的发展历程,都经历了一个由片面注重单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到强调改进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到强调广泛合作基础上的流域统一管理,再到现在的强调流域范围内水、地、气、生、人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过程。由此,树立流域可持续发展观,从流域环境与发展统一的角度考虑基于流域生态系统、流域经济系统和流域社会系统的流域复合系统管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人员长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1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了解生态系统管理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深刻理解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因此,首先介绍生态系统管理。

1.1 生态系统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随着生态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和系统化,以及人类对其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在传统的环境管理中逐步引入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生态和景观单元内实施环境管理的理念得到认可和发展。郭怀成教授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小组认为在生态系统方法、物种保护、综合资源管理以及区域规划等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在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研究和管理实践中新的热点。关于生态系统管理的第一本著作是1988年由Agee. J. K 和D. R. Johnson写的关于公园和野生地的生态系统管理,作者提出了实现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目标和过程的理论框架。之后,有很多学者对生态系统管理展开讨论。1992年,美国林务局宣布将采用“生态系统的方法”来管理国家森林,这在美国是第一次,或许在全世界也是第一次官方采用生态系统的方法来管理自然资源[1]。1993年,美国克林顿总统为了实现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设立了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评价工作组(FEMAT),发表了题为“生态系统管理:一个生态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评价”的报告,标志着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框架的形成[2]。200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第V/6号决定,提出了有关生态系统管理的5项导则和12项原则,为进一步实施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南。

虽然美国林务局(1992)、美国环保局(1995)、FEMAT(1993)、美国森林学会(1992)、Agee和Johnson(1988)、Keiter(1989)、Christensen等(1996)等尝试从不同角度定义生态系统管理,但是,目前对生态系统管理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引用最多的或许还是来自Crumbine(1994)的阐述[3]。Crumbine(1994)通过对1993年6月以前发表在经同行评议的期刊上的关于生态系统管理的论文进行分析,总结其共性,确定了生态系统管理的10个基本内容,包括: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生物多样性等级,寻求各等级之间的关联性;管理者必须超越行政的或政治的边界,在恰当尺度内界定生态边界;注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保持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学数据的研究和收集;管理者对行动的结果进行监测以对成败进行定量评价;适应性管理以应对不确定性,增强管理的灵活性;加强合作,包括管理机构间、与私人间等,综合考虑各种冲突;组织变化,包括结构和运行方式的简单和复杂的变化;承认人类根植于自然;人类的价值对于实现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的重要性等[4]。

生态系统管理概念的提出使人类由对自然的无序利用和被动适应,开始走向实施主动的生态恢复和科学管理[5]。郭怀成教授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小组认为目前有关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在国内外均处于起步阶段。

以上介绍中出现了“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系统方法” ,有研究认为生态系统方法和生态系统管理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生态系统方法是一种框架和理念;而生态系统管理则是一个过程和实践,并有相对更窄的目标和更实际的应用[3]。

1.2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开发田纳西流域水资源的立法,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流域综合管理机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取得了综合开发治理的良好效果。二战以后,很多国家都研究美国的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制定出了自己的水环境流域综合管理方案。英国泰晤士河、欧洲的莱茵河和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流域是综合开发、保护和治理流域的又一典型:把握了流域具有系统性的特征,把局部与整体统一起来,强调区域间的合作,制定流域综合规划、把流域内水、土地、植被等生物资源综合考虑,充分吸收公众参与并重视地方知识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了区域间为区域利益而牺牲流域利益的利益之争、部门间为部门利益而牺牲流域利益的利益之争、以及区域与部门间的利益之争。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了流域管理模式。90年代,随着可持续管理理论的提出,流域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Gardiner(1993)最先提出以流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域综合管理。流域综合管理的内涵包括:流域是资源开发管理与环境保护的最佳单元,运用综合观点对流域资源、生态、环境开发和保护进行管理,流域综合管理是一个统筹兼顾的协调与协商和动态的连续的发展过程,流域综合管理应用行政、市场和法制手段来进行优化管理,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1]。对比流域综合管理内涵和生态系统管理包括的主要内容,流域综合管理体现了重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参与的广泛性、应用适应性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相关利益主体的合作与协调性等生态系统管理最为基本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流域综合管理是一种流域管理的模式、框架和理念,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则是基于流域综合管理模式,应用生态系统方法,通过具体的行动、过程和实践,促进和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有研究就流域综合管理和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及分析工具等进行了探讨[2~8]。随着流域生态学的发展和流域管理实践经验的丰富,流域管理也更侧重于生态系统的管理[9]。

2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

综合以上研究,总的来说,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①注重流域生态系统特征,包括从生态界限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尺度更宽、各生态系统间和生态系统内各组分的相互关联性、生态系统健康包括自然恢复力、生态系统具有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在区域层次上存在着结构和组成上的差异等;②从流域环境与发展统一的角度考虑基于流域生态系统、流域经济系统和流域社会系统的流域复合系统管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③适当调整机构和组织以适应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需要,加强机构合作、协调与沟通能力等能力建设;④由于流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时滞性,并且管理必须认识到变化的必然性,因此要采用适应性管理的方法,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及时调整行动;⑤承认人类根植于自然,因此人类的价值对于实现流域管理目标非常重要,应该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重视地方居民生态系统知识的运用,有利于管理措施的执行,鼓励各利益相关主体(stakeholders)共同参与、协商、讨论和决定流域事务;⑥采用多学科方法,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⑦应用行政、市场、法制等多种手段进行管理;⑧加强信息能力建设,做好流域生态系统相关基础数据等信息的收集、监测、统计和分析等,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依据;⑨注重制定流域中长期规划,并做好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和评价工作。

3 中国实施流域生态系统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 中国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现状

中国从21世纪开始引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探索创立一种跨越部门、行业和区域的可持续的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框架[14]。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正在逐步采用生态系统方法,如,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纲领性文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制定便是明证。又如,2000年中国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也贯彻了生态系统方法的思想。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在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文件中正式地提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但是我国目前已经开展了大量的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目标的研究和实施工程[5],特别是近年来,流域相关机构的管理者和流域管理的研究者正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和会议的召开等多种形式的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正在不断引进和学习有关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这为中国实施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2 中国实施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障碍

3.2.1 探索中国流域综合管理新机制和新体制,应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科学界共同努力的方向[5]

流域管理体制设置是中国实施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重中之重,急需建立以机构为主线的新型流域管理体制和区域与部门的合作机制,这是由于:机构固有的惯性,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系统管理产生约束[15,16],必须加强机构的合作、协调与沟通能力等能力建设;目前中国流域管理存在的矛盾往往涉及流域管理机构、相关的行政主管机构、地方政府、地方各相关主管部门等机构之间。如,地方立法机构作为地方最高权力机构地位的尴尬,地方政府部门权力的越位,地方财政机构和发展改革机构权力地位的显著。由于现实权力的配置改变了法定权力的配置,从而使得很多流域事务无法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去执行,只能依照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由于综合管理是一种非集中的分权决策,区域与流域的统一管理需要运用协同管理理论,即分权理论,将政府和地方资源使用者之间权利和义务进行分配[18]。研究表明,如何从更大范围考虑生态安全问题,需要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合作才能解决[19]。从莱茵河流域区域间合作的成功案例分析,只有各区域协商达成共识,治理才会更有成效。否则,法律规定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统一”在现实中很难实现。

3.2.2 法制保障不足

主要体现在:①法律规定还不足以支持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我们已有的研究表明,总的来说,中国在流域立法领域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指导、《环境保护法》、《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环境影响评价法》为主,其他相关法律为补充的较为系统的、旨在促进、实现和保障我国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立法,其对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先进理念有所体现,但是还存在差距,必须通过适时和合理的修改才能够支持我国流域的可持续发展。②法律的执行不总是好的。环境保护领域的“有法不依”在中国并不新鲜[20],因此,即使有法律保障,倘若不执行,法律也就成了摆设,只是充个面子而已。③立法程序。在中国,特别是地方,立法的程序总是由某个政府职能部门首先根据自己的需要向政府法制部门提出立法建议,由政府法制部门经过调研论证认为可以纳入立法计划,再由提出立法建议的某部门具体拿出立法草案的初稿,经过讨论,再提交人大的相关委员会调研、论证和审议,最终才可能形成立法。这虽然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但是,这个“下”往往不具有利益的代表性,而是体现某个或某几个部门的部门利益,当然,因此形成的法律因为有部门利益倾向得不到其他部门的认同,从而实施效果并不好。当然,为了避免因为部门利益产生的冲突,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也往往由人大或政府法制部门斡旋,但是造成的结果可能是法律规定不明确造成执行中的困难,或者为了多个部门能够分享利益而使立法违背了初衷,法律规定不符合自然规律而是为了满足部分利益相关人的心愿,由于从法律中得到的利益不一样,从而不同部门的履行态度不一样。

3.2.3 生态极限与生存极限之间的冲突造成了管理措施的“执行难”

仅考虑生态的因素,低估了人文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充分考虑到各种利益群体对资源管理承受的极限,会使遵守法律和政策与生存和发展产生矛盾,从而导致现实中为了生存而不顾生态极限。因此,建立社会上和生态上都可接受的环境管理方法和政策是至关重要的。甚至环境保护的社会因素必须优先考虑[21]。

3.2.4 过分依赖行政手段的运用,对市场机制运用不够

目前中国流域管理的相关文件或法律规定大多是义务性规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多是采取罚款等行政手段,对市场机制的运用考虑不够,即使有规定,也较为原则,无法实施。如排污交易许可,其实施难度大,缺乏细致的措施是主要的障碍[22],在中国,国家尚未出台排污许可证和总量控制的实施办法,导致地方排污许可证发放和总量控制工作缺乏法律依据。

3.2.5 分区研究不够

要实现流域的可持续管理,必须强调全球变化背景下,流域的环境变迁、气候变化、生态耦合以及未来短尺度趋势预测,强调自然科学的和人文科学的有机融合,强调流域尺度兼顾多种利益和区别不同区域特征的综合集成机制[23],这是以往的研究所欠缺和不足的,从而不足以指导实践。而针对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干扰来源的特点,通过合理构建区域生态格局来实施管理对策抵御生态风险是目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新需求,也是生态系统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4]。

3.2.6 适应性管理能力不足

适应性管理即“边走边看”,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及时调整行动,采用该方法是流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的,因此,具有不可避免的风险性。为了降低风险,需要一个公众、政府、环保组织、企业等利益相关人共同参与决策的过程。而参与式决策过程也使执行适应性方法成为必然[16]。但是目前,在流域事务的决策中,由于环保意识不够、参与渠道不畅通、参与缺乏制度保障、信息公开不够等诸多因素,导致公众参与不足,地方知识的运用不够,决策更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被动接受过程,“参与式决策” 远远不够。事实上,在许多自然资源管理活动中,广泛的公众参与和权力下放被视为重要的资源管理目标[24,25]。因此,利益相关人参与到流域管理的决策中来显得非常重要。而地方生态学知识的运用正是提供了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选择,特别是对资源的使用者直接参与到管理决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6]。

3.2.7 流域信息建设不够

流域信息建设不够,从而没有更好地支持流域决策,而研究表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数据等都是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方法[27,28]。这一不足主要体现在:资金缺乏,使实时监测更多地成为一种“理想”;信息的来源渠道多元导致数据的不一致;缺乏正式的信息沟通渠道;非正式的信息批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创收”渠道等。

4 中国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实现

由于机构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本文试以机构为主线,探索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实现。首先,应该成立由政府部门代表、行业代表、环保组织、专家、公众包括妇女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咨询委员会,融合多学科知识,并从多视角共同商讨流域事务,包括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修改和具体实施方案、中长期流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途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等,有利于为中央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并为地方政府的具体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为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咨询委员会直接为中央政府在流域管理事务决策中提供咨询建议,并监督和评价流域管理措施的制定情况,同时中央政府就其咨询建议的采纳情况及其他在流域管理事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咨询委员会反馈。各级政府层面,其机构设置保持不变。中央层面,主要负责制定流域综合规划和激励政策,协调各种利益的平衡,促进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合作,从宏观上掌握流域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导和监督流域管理措施在地方层面上的执行情况。地方层面,为中央层面负责,按照中央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功能划分,考虑当地具体的人文、生态因素,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贯彻执行相关法律和政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Kelly F B, Tomas M K. Theory into Practice: Implementing Ecosystem Management Objectives in the USDA Forest Service[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5, 35:138~150.

[2]郑景明等.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3):103~109 [Zheng Jingming, etc. Review of Researches in Forest Ecosystem Management[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2,24(3): 103~109.]

[3]Grumbine R E.“What is ecosystem management?”[J]Conservation Biology. 1994, 8: 27~38.

[4]马克明,傅伯杰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生态学报,2004,24(4):761-768[Ma Keming and Fu Bojie, etc. The Regional Pattern for Ecological Security (RPES): the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Basis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4,24(4):761~768.]

[5]杨桂山等.流域综合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Yang Guishan, etc. Introduction to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M].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4.]

[6]Laine A, etc.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Boreal River Basins: An Application to the Finnish River Siuruanjoki[J]. Archiv fuer Hydrobiologie Supplement.2002, 141 (3-4): 387~399.

[7]Coccossis H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 an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J]. Focus.2004, 4:411~419.

[8]Miguel A, Marino. Slobodan P. Simonovic,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 [C](I) , 2001.

[9]Brebbia A, Anagnostopolos P.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C] (Ⅱ), 2002.

[10]Berberoglu S. Sustainable Management for the Eastern Mediterrannean coast of Turkey[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3, 31:442~451.

[11]Fall O. Toward an Integrated Management Plan of the Djoudj Park Water Resources: Senegal River Mouth[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3, 31:14~28.

[12]COP 5 in Nairobi, Kenya, Decision V/6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 May 2000.

[13]邓红兵等,流域生态学―新学科、新思想、新途径,应用生态学报,1998,9(4):443~449[Deng Hongbing, etc. Watershed ecologyNew Discipline, New Idea and New Approach[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1998,9(4):443~449]

[14]蔡守秋,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的发展概况,政法论丛,2006.3:5~18[Cai Shouqiu, A Surve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ed Ecosystem Management Law[J].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2006.3:5~18]

[15]Margerum R 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o Integrated and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Matching Strategies to Constraints[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1, 28:421~431.

[16]Rebekah R. Brown.

Impediments to Integrated Urban Stormwater Management: The Need for Institutional Reform[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5, 36:455~468.

[17]Born S M, Genskow K D. Towards Understanding New Watershed Initiatives: A Report from the Madison Watershed Workshop[R].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Madison, Wisconsin, 2001.

[18]Berkes F, George P and Preston R J. Co-management: the Evolu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Joint Administration of Living Resources[J]. Alternatives1991, 18:12~18.

[19]Chen L D and Gao Q C. Chance and Challenge for China on Ecosystem Management: Lessons from the West-to-East Pipeline Project Construction[J] Ambio2006, 35(2): 91~93.

[20]Gu Lixin, William R.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stitutional Challenges for EIA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Development Versus Environment Protection[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5,36:125~142.

[21]Derek R.Armitage.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olicy in a Dryland Ecozone:The EyasiYaeda Basin, Tanzaniza[J]. Ambio 1996,25(6): 395~401.

[22]Marianne L.The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Stakeholders Preferences and Catchm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Are They Reconcilable?[J] Ambio 2005,34(7): 495~500.

[23]王根绪,程国栋,徐中民,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学报,1999,14(2):109~116[Wang Genxu, Cheng Guodong, etc.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 and its Influence on Eco Environment in the Northwest Arid Area of China[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1999,14(2):109~116]

[24]Pomeroy R S, Katon B M, Harkes I. Conditions Affecting the Success of Fisheries CoManagement: Lessons From Asia[J]. Marine Policy 2001, 25:197~208.

[25]Colchester M, Erni C. Indigenous peoples and protected areas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C]. International Work Group for Indigenous Associations. Copenhagen, 1998.

[26]Ian G B, Mark S. Flaherty. Mekong River Fish Conservation Zones in Southern Laos: Assessing Effectiveness Using 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5, 36: 439~454.

第7篇:合同管理条例范文

                                       通知

省政府确定,将一九八六年制定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鲁政发〔1986〕119号)第四条第四项修改为:

“工矿区:为工商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建制镇标准,但尚未设立镇建制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开征房产税的工矿区,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开征房产税的工矿区及其征税范围,按省政府(90)鲁政函73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土地使用税税额、开征土地使用税的工矿区征税范围的通知》和(90)鲁政函110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对田陈煤矿工矿区、武所屯生建煤矿工矿区征收土地使用税的批复》批准的工矿区及其征税范围执行。新开征房产税的工矿区,应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本通知自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第8篇:合同管理条例范文

【关键词】 低碳战略管理; 管理会计; 碳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9-0012-05

一、引言

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是一种低成本信任机制,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参与管理的信息系统。查特菲尔德(1989)指出: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郭道扬(2000)也指出:会计学的创立是在产业经济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后对经济管理提出一系列新问题,会计界参与解决这些新问题后的必然结果。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管制日益严格,在解决环境核算和环境管理的过程中,环境会计应运而生[1]。人为温室气体(GHG)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市场手段将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合国建立了碳排放约束机制和碳交易机制。在碳排放约束机制下,企业只有获得碳排放权才能合规排放。碳排放权确立后,有必要单独计量和反映碳排放的成本与风险,于是碳会计从排污权交易会计中独立出来,并成为会计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碳会计框架体系[2-6]、碳管理会计[7-10]、碳战略管理[11-14]、低碳战略管理会计方法[15-17]、碳战略成本会计[18-19]、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内容和措施[20]进行了研究,但没有发现对低碳战略管理会计形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

在环境不确定和“低碳经济”条件下,碳会计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支持企业战略转型,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要发挥碳会计的更大作用,就应该在发展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低碳战略管理会计。本文认为,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是在环境不确定和低碳经济①下,为企业进行战略管理提供碳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并参与企业战略管理,使企业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会计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形成的动力机制和条件,对推动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进行碳会计变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1所示,本文对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形成的动力机制和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深入了解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机制,推动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二、低碳战略管理会计形成的动力机制

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机制是界定碳排放权并通过碳排放交易实现全球碳减排成本最小化,而这一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是企业低碳战略管理。在低碳经济下,企业面临低碳合规性风险、低碳声誉风险和低碳竞争力风险。由于企业低碳管理涉及到企业战略管理的所有方面,因此,只有将碳管理纳入战略管理框架,建立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企业才能从战略角度权衡低碳战略管理的收益与风险,才能真正建立现低碳经济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保障机制。

(一)外部压力:全球气候治理和碳排放管制的推动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活的周围的境况。环境有自身的发展演化规律和容量阈值,环境规律一旦破坏或超过其承载能力,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各种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了消极影响,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破坏。工业革命以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比较小,人类没有遇到人为因素导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源枯竭、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沙化、海洋污染等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气候变暖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二氧化碳等六种温室气体②的超量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庇古税”和科斯定理的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提出了排污权交易理论,找到了用市场手段治理污染物排放的机制。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启了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合作序幕,1997年《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标准,建立了三类减排合作机制③,允许在总量交易机制(Cap-and-Trade)或基线信用机制(Credit-and-Baseline)下开展碳排放交易。

杭州G20峰会上,中美双方共同签署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6年11月4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正式生效。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签署表明,全球碳排放管制得到前所未有的一致认可。全球碳排放管制将越来越严格,企业将碳管理纳入低碳战略管理,具有广泛的战略利益。全球气候治理和碳排放管制日益严格的外在压力,推动企业将低碳管理纳入战略管理,建立和完善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采取自愿低碳发展战略。

(二)内部动力:自愿低碳发展战略的需要

在低碳经济下,企业面临碳排放管制约束。在总量交易机制下,控排企业的碳排放不能超过配额,如果实际碳排放量超过配额,就要在碳市场购买配额。另外,企业为满足顾客低碳要求,产品要有碳标签;随着绿色消费概念的兴起和被广泛认同,消费者也开始呼吁披露所购买商品的碳足迹④。在低碳经济下,企业需要在碳减排成本和碳减排收益之间寻求战略平衡,企业应该在战略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执行、战略评价过程中始终将低碳理念植入其中,将“低碳经济”和战略管理结合起来;将获得竞争优势和低碳发展,将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才能可持续发展。如西门子公司在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过程中,能够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再比如可口可乐的碳友好战略、攀钢的节能减排战略、丰田汽车公司低碳技术发展战略、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节能环保战略、哈飞汽车公司的低碳战略均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让企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如表1所示,在低碳经济下,企业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碳排放、交易管理及其影响,而在考虑碳排放、交易管理及其影响的过程中,就需要低碳战略管理会计,因此,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是低碳经济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低碳战略管理会计形成的条件

战略是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将发现的市场机会和自身能力相结合的一整套相互协调的使命和行动。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实施的管理,包括战略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执行和战略评价等管理活动。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应该包括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决策支持系统、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执行与控制系统以及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与反馈系统[20]。和传统会计发展过程一样,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出现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是经济管理理论的推动。下列条件为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奠定基础。

(一)碳会计研究为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指引

碳会计已远远超出了传统财务会计框架范畴,逐步渗透到广义会计学的其他领域,碳成本会计、碳管理会计、碳审计甚至是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等都已成为碳会计扩展的新内容。近年来,国内外有学者主张将碳管理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之中[2,4-6,18,21]。Ratnatunga et al.[21]认为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将有助于企业决策、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财务战略和相关业绩评价。甚至需要在供应链管理中整合碳足迹管理,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向低碳模式的转变。因而,碳管理会计并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和经营运作,还涉及上下游交易对象之间的联合管理。Stechemesser et al.[2]在综合128篇碳会计研究文献后强调了碳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在利益相关者低碳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将气候变化视角整合到公司绿色经营或碳管理以及战略管理中变得十分关键;碳管理在向低碳未来转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碳管理能使一个公司识别碳排放源,测量碳排放量。Dina et al. [22]根据减排承诺和参与减排行动的积极性两个维度对企业进行分类,其中将高承诺和采取前瞻性行动的公司称为环境创新者,剩下的公司称为环境追随者。传统的组织认为,经营和低碳经济是没有关系的,面对低碳经济,只能被动调整;相反,前瞻性公司采取整体思路高效地将低碳思想整合到追求高额绿色利润的实践中。Hartmann et al.[23]建议整合碳会计进入传统决策和报告过程,同时还建议建立一个为企业提供整体供应链,同时确保供应链合作网络中的合作伙伴对碳排放能够达成共识的供应链框架(供应链环境分析工具)。

国内关于碳管理会计的研究也有一定进展,如低碳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18];论生命周期成本法下的环境成本分析[24];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19];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4];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项目投资决策模式研究[17];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管理会计框架调整[8];企业碳管理会计系统构建研究[9];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构建研究[10];排放交易运行机制下我国企业排放成本的优化战略管理研究[16];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内容和措施研究[20]等。这些文献分析了将碳管理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之中建立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必要性、低碳经济视角下碳管理会计的体系和方法,有些已经涉及到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思想,有的涉及到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方法,有的涉及到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内容和措施,为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指引。

(二)碳大数据、云会计可以为企业碳战略管理提供信息和Q策支持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英国作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等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中对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进行了生动阐述。厦门大学李建平教授认为,大数据指那些超过传统数据系统处理能力、超越经典统计思想研究范围、不借用网络无法用主流软件工具及技术进行单机分析的复杂数据的集合。对于这一数据集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和合理的时间内,可以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创新统计方法,有目的地进行设计、获取、管理、分析,揭示隐藏在其中的有价值的模式和知识。大数据时代,一方面,碳交易市场数据、行业碳足迹数据、碳固数据均有望全部检测、记录和存储,企业碳排放数据、碳固数据、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也能够全部记录和存储起来;另一方面,云计算、云会计、数据挖掘、数据库知识发现、商业智能等技术可以发现蕴藏在碳数据背后的知识(规律和模式)。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企业不仅可以利用碳市场、行业、企业和产品供应链积累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碳排放和碳固等信息,还可以进行碳数据分析和挖掘,为“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管理提供碳信息和决策支持。

(三)碳减排和碳固技术拓展了企业低碳发展战略空间

21世纪,碳排放导致日益严重的气候变暖的同时,各种减排技术、循环经济技术和清洁发展技术逐渐发展成熟起来,为企业减排和发展低碳战略提供了更多的战略选择,另外,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碳固技术也发展起来了,这些技术为企业在碳排放和碳固之间,在寻找战略发展联盟方面提供了战略机会。

(四)信息技术奠定了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低碳战略管理会计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信息系统,需要硬件、软件、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智能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碳信息和其他战略信息能够及时记录和分析,使企业内部碳资源和其他战略资源信息高度集成和整合,并对外部环境变化信息做出适时反应,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市场出现的各种机会,并形成企业战略。

四、结语

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应承担环境责任的企业,将其环境责任推卸于社会。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管制日益严格的情况下,企业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内部化,环境会计应运而生。影响范围最大、影响程度最深、最受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而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最重要的市场机制是碳排放交易机制。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发展,碳会计从排污权交易会计中独立出来,并远远超出了传统财务会计框架范畴,扩展到碳管理会计、碳审计甚至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等领域。企业建立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需要会计理论的成熟、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信息技术和低碳技术等条件,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的推动和碳市场的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对企业战略管理和会计发展均产生了巨大影响。要使碳会计信息具有战略管理相关性,并为企业在“低碳经济”下进行战略管理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就必须大力发展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

【参考文献】

[1] 朱小平,娄欣轩,陈仲裁.基于决策有用观的环境会计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6):51-56.

[2] KRISTIN S,et al. Carbon accounting: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2,36(11):17-38.

[3] CHRIST K L, BURRITT R L.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the significance of contingent variables for adoption[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3,41(2):163-173.

[4] 肖序,郑玲.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55-60.

[5] 王爱国.我的碳会计观[J].会计研究,2012(5):3-9.

[6] 徐爱玲.企业碳会计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14(8):111-120.

[7] STEFAN S,et al. Carbon accounting for sustainability and management. Status quo and challeng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2,36(11):1-16.

[8] 陆云芝.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管理会计框架调整[J].财会月刊,2013(9下):107-108.

[9] 何建国,余占江.企业碳管理会计系统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2015(16):36-37.

[10] 王琳,肖序.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构建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172.

[11] CARRANO A L, PAZOUR J A,ROY D, et al. Selection emissions of pallet management strategies based on carbon impact[J]. 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 , 2015,164(6):258-270.

[12] CADEZ S, CZERNY A.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strategies in carbon-intensive firm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12(5): 4132-4143.

[13] LEE K H.Carbon accounting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2012,36(17):83-93.

[14] TSENG S C,HUNG S W.A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model considering the social cost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or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14,133(15):315-322.

[15] 蒋雨珊,李波.碳管制与交易政策下企业生产管理优化问题[J].系统工程,2014(2):150-153.

[16] 谢东明,林翰文.排放权交易运行机制下我国企业排放成本的优化战略管理研究――基于企业目标和社会环保目标的实现[J].会计研究,2012(6):81-88.

[17] 李虹,周莹莹.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项目投资决策模式研究[J]. 会计研究,2011(4):88-92.

[18] 乔薇,冯巧根.低碳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J]. 理论月刊,2011(10):150-154.

[19] 雨田木子,王砷.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6):135-136.

[20] 魏玉平,曾国安.论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J].财务与会计,2016(22):76-78.

[21] RATNATUNGA J T D. BALACHANDRAN K R.Carbon Business Accounting: The Impact of Global Warming on the Cost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ofess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Fiance,2009,24(2):333-354.

[22] DINA W,JANEK R.Carbon strategie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an uncertain carbonomic environment――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coal-face[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96 (11):397-406.

第9篇:合同管理条例范文

2007年10月份以来,CPI指数疯涨,物价也跟着飞涨。原来二十几块钱的食品油现在涨价到四十多,猪肉价格涨的接近十六块每斤,汽油价格也涨,93号汽油现在上海卖到五块一毛九每公升。物价上涨已经明显影响到了老百姓的生活,笔者一个某一方面工作上的助手前两天给笔者说,以前自己的零用钱,可以维持到发工资,并同时能给儿子买买牛奶喝,现在不行了,同样的钱,维持大约三分之二时间就不行了,牛奶从原来十八块一箱搭两袋到现在二十四五块一箱不搭,也涨了。同样,这种增长的趋势影响到企业经营,特别这种背景下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成本也必将上升。如何维持成本平衡,组织架构扁平化设计不失为一种方案。

这里笔者分享出来,以供研究和参考。

一、 组织架构扁平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组织架构扁平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职能分析,功能合并,精简机构,节约开支,高效运行。

第一是职能分析。重点分析某一岗位或职能的组织功能是什么,重要性如何,必要性如何。对决策性和宏观性的职能来说,如能集中,尽量集中,在不影响制约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对职能进行详细化分析。

第二是功能合并。功能合并主要是指就工作时间和工作性质来说能够进行合并的工作。比如说有的企业工资由人事部计算,而该公司出纳或其他财务人员平时比较空,可以把计算工作合并到财务,进而缩减人事部门的编制,这实质上是实现了薪资计算功能的合并。

第三是精简机构。职能分析和功能合并后,便可进行组织的精简。精简的基本原则是先新后旧,先短后长。就是说,精简先精简工作时间比较短的员工,先精简一些临时或短期合作的项目及人员。

第四是节约开支。人员精简必然导致成本降低,与此同时也应当在合并的职能里进行监督,以防开支和附加成本上升。

第五是后果,达到高效运行。

二、 组织架构扁平化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在组织架构扁平化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有:

第一是防止在执行中不从宏观组织的理性出发,以感性为出发点,结果适得其反。

第二是防止不该精简的精简掉了,该精简的反而没有精简。企业别是中国人组成的企业中,人情世故等等往往发挥着非常微妙的作用。

第三是注意精简的方法。一般建议采取讨论,自评,沟通等方法进行。注意方法不要过于激烈。

三、 中小企业扁平化组织架构的参考模式

中小企业组织架构扁平化设计之后,年营业额在五个亿以下的企业,其组织架构可以精简到如下模式:

设立经理一名。经理负责根据公司章程进行全面管理。

设立运营副经理和管理副经理各一名。运营副经理主要分管营销策划,广告,销售,渠道,定价,促销等工作;管理副经理主要负责人事,行政,总务,后勤,车辆,食堂等的综合管理工作。

设立会计一名和出纳一名。其中会计可以兼职,出纳应当专职。

这样,一个精简的组织架构需要三到四人即可运行。选人选对,明确职权范围,进行KPI和KBI考核,运行起来应当不成问题。

精简条件下,经理就相当于现在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名字叫的再大有屁用,只要组织职能精简操作流畅即可,叫主管或经理,没有什么分别和两样。

四、 配套的薪酬体系设计参考

这种情况下,配套的薪酬体系设计应当采取平时加年底的方式。假设某副经理月薪为2500元,那么全年的收入应当是2500*12+2500*(50%-200%)。其中前面的三万是按月支付的,最后的浮动是全年的KPI考核和年底支付。在招聘的时候,核心是月收入,因为年底的部分,保障性和可变数都比较大,并且考核的标准一般都不公布,因此暗像操作的可能性比较大,属于弹性管理的部分,不作为设计薪点的起点和重点。

五、 结束语

要想节约开支,同时不违反新的劳动合同法,调整和设计组织架构是可行的一步路。要走好这步路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精简要恰到好处,二是选人要选对。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许多中小企业因为方方面面制度的问题使员工缺乏归宿感,新法施行后,选对人是关键。老百姓有句俗话说的好,请神容易送神难。因此,企业在选人方面应当慎重慎重再慎重,千万不可疏忽大意,选用非人;同时,职责要明确,职权多大,责任多大,要明确以岗位说明书的方式搞清楚,关键问题特别是财务权限和决策权限,是非常敏感的,也是非常严肃的。这些问题搞好了,扁平化的组织没有运行不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