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的认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性化管理;制度化
高职院校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年为我国提供大量的技术类人才,是我国国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十分迅速,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名额也不断增多,高职院校在其中需要担负的责任也就越大。对高职学生的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高职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和人性化问题的讨论必不可少。
一、什么是高职院校的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
(一)制度化管理
所谓制度,就是众多已经被制定出来的、合乎法律标准和道德伦理的规范。制度的核心特征则是对制度化所管理的对象采取手段例如鼓舞对象或者惩戒对象等,从而使得被管理对象能朝着已经预设好的方向去发展和进步。所以归纳而言,高职院校管理中的制度化则是指,学校运用精准的规则规范对组织内部进行协调和控制,避免各种混乱现象等,保证学生行为的一致性。
(二)人性化管理
归根结底,人才是组织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管理中,如果想把团体搞好,就必须从组织的每个人出发,而从人出发,也就是从人的特点出发,从人性出发。监管主体需要时刻贯彻人本观念,使得个体相对于只是被迫遵守制度,更乐于去主动改造。在高职的学生管理事务中,高职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去进行管理。为他们提供适合年龄段的学习空间,在生活中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学习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们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发挥。
二、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关系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好比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制度化管理在高职管理中是基础,但需要依靠人性化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制度化的管理要求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照学校的统一规定朝着基本方向去发展,而人性化的管理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交流沟通,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展。如果只是注重人性化而忽略制度化的重要性,很容易导致杂乱无章的现象,管理无严肃性可言;而以制度为平台的管理上实施人性化,才能将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使学习教育更好地运转。
高职学校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要遵守这么些原则:一定要对大多数的学生进行激励,少部分的学生进行约束。因此,高职所制定的对学生的规章制度一定要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与多数学生形成共识,是制度执行者积极的感受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并自觉遵守,而不是消极地执行与服从。在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所有人员包括班主任、辅导员、或者宿管等其他管理的人员都应该把握适度的原则,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应该只是机械地去执行,要保证管理的灵活性。具体问题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要充分地考虑到当时的具体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在感情上尊重学生、信任和理解学生。
三、当前高职管理所出现的系列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水平提高,市场对普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这导致高职学校的不断扩招现象的出现,学生越招越多,管理制度上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普遍存在,主要有着以下表现:
(一)由于市场激烈的生源竞争,导致学生基础素质相对较弱。社会上市场的需求增大,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增多,所以高职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对招生这一板块设置的门槛大大降低,或者基本上不设门槛,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良莠不齐,对学生的素质基本不进行筛选,来者不拒。这给高职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二)家长认知程度普遍较低。通过统计发现,进入高职的学生,很多的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认知程度低,在子女的学习上要求不够严格,对于学习能力低的子女,父母普遍抱着有一技之长的立足于社会的想打,将子女送进高职院校。这导致很多高职学生不思进取,在对待学习上态度散漫,无法安心地主动地去学习。
(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很多高职学生都是考场的失意者,因此在进入高职的第一天,很多人都有着发自内心的自卑感。同时网络上很多不良信息的传播、社会上负能量的影响,很多学生年少无知,同时法律观念淡薄,容易出现旷课、逃学、斗殴、吸烟甚至触及法律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的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通过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同时带动学生自动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如何充分将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在高职院校中落实
(一)管理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
作为新时代的高职院校管理员,应该尽力创造一种开放、平等的环境。在对学生人性的客观审视的同时,也要意识到精神作用的重要性。在使学生遵守高职院校基本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也应该注重人性关怀层面,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认清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将主动权适当地放还给学生。管理者一定要意识到,管理不是一种理性工具,而需要变被动为主动的管理。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才能使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
(二)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
高职管理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生之间的沟通不良。组织中的沟通不良总体而言主要来自这两个方面:一个是从上到下的沟通障碍,在高职院校中体现为从管理者到学生的沟通障碍;另一个则是从下到上的沟通障碍在高职院校中体现为从学生到管理者的沟通障碍,当向下沟通障碍出现问题,也就是从学生到管理者的沟通出现障碍时,容易出现信息膨胀效应。当传递的环节增多,就更容易出现膨胀和歪曲现象,向上的沟通也就出现压缩效应,导致的结果是:当出现好消息时消息会向上报,而坏消息则被下层过滤掉。结果导致上层管理者不难以下情,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对管理者来说,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十分重要。
高职院校管理者一定要注意角色的转换,要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这样才能与学生在情感和思想上产生共鸣。经常对学生给予赞许和鼓励,这样学生的管理者才能从一直以来的权威角色转化为学生的朋友和亲人。不依靠辈分和权威的压制,在心理上和学生实现平等,才能使师生相互信任,互相接纳,实现师生之间更好地沟通。
(三)科学激励手段的运用
通过实践经验整理判定,高职生的各项改造需求满足过后,才能顺势提高自主学习的动力与兴致。由此可见,科学的激励手段在学生学习中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心理学中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只要是常人,如果在生活和学习中受到老师关心和帮助、并且能感受到老师对自我的热爱,他就能有所发展。教师的期待和热爱对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树立自信。当学生有了自信之后,才会想要去尝试新的领域,才能加快的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华,在未来的各个领域才更加容易获得成功。但同时也应该注意激励的时机的选择,不能盲目运用激励,对待学生应该保证学生始终保持着足够的前进动力,根据学生情况不同的需要,分别来选择适当他们的激励时机。
同时,也应该注意制度合法化的问题,制度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而制定的,所以制度的合法化很重要,合法才能保证学生的权益。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要让尽可能多的教职工都参与进来,而不是单单依靠专职的学生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杨彤:《高校管理人性化探讨》,邵阳学院学报,2005 年。
学校管理中的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从区别而言,首先它们是管理学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从泰勒的科学管理(以制度管理为主要手段)到人本管理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进步,是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和人的自主意识、民主思想增强的具体表现,是以物质财富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这是区别之一。
第二个区别是管理的人性假设不同。制度管理(科学管理时期的主要管理手段)是以“经济人”假设为管理基础的,而人本管理则是以“社会人”假设为管理基础的。“经济人”假设只看到人性的消极、自私的一面,而“社会人”假设则注重人性积极的方面。学校中的制度管理也是一样,尤其是私立学校,怎样给教师确立人性假设,或者说确立什么样的人性假设理念,是科学管理还是人本管理的主要区别。如果学校管理中只注重强调制度管理,不重视人的合理需求和平等意识,那就如“科学管理”一样,是以物质管理为中心,管理者只注重办学效益和经济收入,把教师当成工具使用。而人本管理则是人为管理的核心,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和有利于人的发展为出发点。
第三点区别是人本管理的处延大于制度管理。现代的制度管理能体现人本管理的一些内容,但不能体现人本管理的全部。比如人际关系和感情投入,无法完全体现在制度管 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首先人本管理作为一种理念,它统帅制约着制度管理。也就是说不同的管理理念有不同的人性假设。不同的人性假设的管理理念,有着不同的制度管理。比如同样是人事管理,“经济人”假设人事管理则主要是计算工时,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进人、管人、出人。而人本管理的人事管理,则要考虑个人兴趣、爱好、适应性和个人的发展,并视其为学校的财富,充满人性化的特点。
其次,制度管理体现人本管理的理念。人本管理下的制度管理更注重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更注重管理的教育职能。
在现代学校管理实践中,应以制度管理为主,人文管理为辅,两者长短互补、相辅相成。制度管理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是一种“刚性管理”,必须建立权变管理机制与之相适应。它必须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相辅相成,如果把人本管理称为“柔性管理”,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则是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才能产生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制度管理严肃认真,赏罚分明,足以立威,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是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无论是哈佛大学还是北京大学,还是北大附中,他们都有比较完备的制度管理体系,每当他们介绍自己的管理经验时,首先要向大家介绍他们的制度管理,这就是制度管理为什么在七种管理手段中名列第一的原因。然而它的不足也是十分明显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如果没有权变理论与之相适应,制度管理就会走向死胡同。特别是人本管理理念和人的情感,制度管理是无法涵盖的;管理者的作风格,制度管理也是无法涵盖的,而这些是任何一个成功的管理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弥补和完善制度管理之不足的重要调剂。所以制度管理必须以人本管理为前提,而人本管理则必须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人本管理注重感情投入,它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人的潜力,它是完成管理目标和逆境中克服挫折、增强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管理中所说的“恩威相济”,就是指现代管理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和谐统一的管理。人本管理是管理者施“恩”的过程;制度管理被看做是立威的过程。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则是“恩威相济”的成功的管理模式之一。
【关键词】大学;教育;人性化;学生;管理
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状况来看,大学教育体制在改革中不断深入发展,实际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手段都有很大程度的变化。从体制变革的特点来看,主要是融入了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更多注重学生个人特长的发挥,以轻松的学习氛围和文化的营造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学习效率。随着现代化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该项工作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性化理念的融合也需要大学教育管理层引起相当的重视,努力发挥该项工作的实际价值。
一、教育管理贯彻人性化管理理念的重要性
第一,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谐社会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追求,而大学教育开展人性化管理也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因为大学教育作为我国社会进步的根基所在,大学生在校园的受教育水平和学习水平便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人性化管理除了这一方面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构建良好的校园学习秩序,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突出的作用。第二,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学教育在管理体制上的革新在不断发展,人性化管理理念的融入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根据受教育者的特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模式提升其相应的技能和综合素质,这本身就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由于人性化教育管理体制很大程度的把握了个人的性格与特点,可以说是有针对性的提升教学成效,彰显了大学教育的特点。第三,有效满足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教育管理体制是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一项制度,帮助教师更好的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在人性化理念的关怀下,可以更好、更准确的进行学习成效的提高,也能学到自身发展所需的知识。
二、大学教育体制中开展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尽快树立起人性化教育管制理念
人性化管理理念要融入大学教育的管理体制当中,首先便要做好管理体制的优化和整改工作,结合多元化的工作思维进行教育管理体制的革新,更加高效地发挥人性化管理的价值。让人性化管理理念去引导各项基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真正的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有效提升高校教育的质效水平,为教育体系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沿用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方式
在大学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中融合人性化管理理念,需要遵从人性化管理思维具体工作的进行,让教育管理模式和操作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得到更多的创新和发展。人性化教育管理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根本需求进行了充分考虑,希望通过合适的方法来推动教师和学生的轻松互动,保障学生以自觉性来推动学习,自觉遵守校园规范,自觉成为合格的大学生。
(三)设置充满人性化思想的教学管理内容
为了保障人性化管理思想特征可以在管理体制中得以真实的应用,需要对部分的教学管理内容进行修订,尤其促进了相关教学内容更加契合大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需求。从另一方面来说,现阶段的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选取科学合理的途径,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专项设置。因此,大学人性化具体教育工作环节的开展,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尤其是管理主体和专业任课教师需要细致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特长制定教学计划。其根本在于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可以选取更感兴趣的方向去进行学习。
(四)创造和谐愉悦的教学管理环境
为了保障大学教育管理人性化工作的成效,仍需要在教学管理环境上进行,构建良好轻松的学习和学术环境,才能真正发挥出人性化教育的价值。因此,在大学校园活动的开展中,还需要注重相应的管理秩序,保障各项工作开展能够得到有序进行。而和谐轻松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的营造还需要大学师生和管理层共同促进。从另一方面来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有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因为其技术的原因,很大程度的促进了信息流转,强化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尤其是内网选课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助力。
三、结束语
随着大学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革新,充分融合人性化的理念,将科学的管理规划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才有机会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才能构建自由和谐的校园氛围。尤其是随着个性化意识的不断崛起,现阶段更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提供空间,为校园科研工作和学习创设有利的环境,提高创新和创新水平,推动我国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笪笑.论大学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人性化管理[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24.
论文关键词:初中,学校管理,人文管理,制度管理
一、初中学校管理中人文管理和制度管理结合的必要性
在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秩序,规范师生行为的必要制度性前提。因此,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硬性”要求,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是规范学生行为,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二是完善的办公室管理制度,是规范教师行为,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于利己,完成教学任务以及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的重要保障;三是初中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如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和优化是形成良好学风、校纪的重要保障,共同发挥作用推动学校的向前发展。
二、在初中学校管理中如何将人文管理和制度管理有效结合
在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为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校、师、生三方的共同进步,要将人文管理和制度管理有效结合在一起,具体表现在:
1.“刚”中带“柔”,“刚柔”融合
所谓“刚”中带“柔”,即在初中学校制度管理过程中,要彰显人文管理因素,具体表现在:
(1)充分发挥民主精神,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即在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站在学校长期发展的战略位置上,着眼于大局,将校方利益及师生利益都考虑在内,充分发挥制度制定的民主精神,广泛征求师生对于制度制定的有效建议,集思广益,确保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有理有据。
(2)充实完善制度内容,体现人文关怀。即指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在商定制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师生的尊严、人格以及情感等方面因素,打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使处于该制度约束下的师生在正常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感受到的是有空间的“自由”,是被尊重、被体贴,而不是被压抑的无法呼吸,以调动师生在遵循各项规章制度时的积极主动性。
2.“柔”中带“刚”,“柔刚”并举
所谓“柔”中带“刚”,即在初中学校人文管理过程中,要彰显制度管理价值,“柔刚”并举,毕业论文提高学校整体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具体表现在:
(1)培养师生的主人公意识,促进师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制度管理中的“硬性”元素可以通过人文管理得到有效补充,并通过人文管理提高师生遵循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因此,初中学校人文管理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对师生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等各方面的人文关怀,培养师生强烈的主人公意识,树立起“校兴我荣”的观念,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管理局面,从而自觉遵守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将校方规定的各项硬性要求转化为自觉行为。
(2)促进人文管理的制度化,保障人文管理成果。在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人文管理水平及制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长期的、成熟的人文管理经验及做法被逐渐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以促进学校的文明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因此,初中学校在人文管理过程中,要注重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的相辅相成,在利用强制性制度手段约束师生行为的同时,充分利用情感手段,对师生行为使用其自身的内省力进行约束,并在尊重、理解、和谐的人文环境中,将各项人文管理经验及做法以制度化的方式固定下来,将其内化成师生的共同行为准则,营造充满人情味的初中校园环境。
综上所述可知,在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人文管理和制度管理对于提高学校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要将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有效结合在一起,“刚柔并济”,营造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峰梅.“刚”“柔”并济“人”“法”双馨—浅谈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J].小学教学研究,2015,(11).
一、优化学校行政管理领导班子,提高管理意识
优化学校行政管理班子是为了不断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程序,加强学校宏观决策调控的职能,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充分发挥每个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激发全校教师员工齐心协力重抓教育教学的激情和活力。
学校的行政管理必须建立层次清晰、科学规范、信息处理高效、沟通渠道畅通的内部管理体系。要进一步科学界定学校行政管理职能,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发掘教育的未来发展、 自我完善行政管理的潜力,要适当调整科研和管理组织结构与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增强行政管理能力,构建科学行政 管理平台与教学科研管理和谐发展的良好关系,要针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研,完善学校行政的管理体系,不断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办事程序,规范办学行为。
二、建立学校行政管理的制度机制,提高责任意识
建立学校行政工作全面、全员、全程管理制度机制,保证每项工作都建立管理流程,并说明管理的步骤和要求,管理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具体,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强。从校长直至每个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都建立了文件,使不同岗位员工都清楚有哪些职责和基本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细化了工作规范。规范对制度本身的管理。对各种文件的制定、审批、修改、印刷、发放、保 管、回收、销毁等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保障制度本身的有效性、完整性、严肃性。
制度机制要求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有半点闪失,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差一分一厘,从平时工作的点滴中渗透一种敬业爱岗的精神,对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要勇于承担责任,并做及时的补救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经常做认真反思和反省,力求把工作做的更好,为学校的发展多做贡献,保证全方位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组织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文化学习,提高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创新精神
学校行政管理的文化学习,首先要求行政管理层具有与时俱进精神。表面上看,学校的行政管理具有保守的一面,但保守只是获得发展的手段。稳定是管理过程的一种特殊状态,变革才是管理的本质要求。如果管理层只将传统的管理模式套之于教育教学,必定束缚现代素质教育,导致教育与位会脱节的畸型地发展。为了培养行政管理层的先进性精神,学校必须在行政管理培训模式上下功夫,加大创新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提高管理层的理论水平, 管理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中,培育创新精神。
其次要求行政管理层具有创新管理机制。对教师要完善竞争机制和差异管理机制,在竞争机制上,在原有基础上引入“末层淘汰制”、“走岗定编定职”和“差额竞选制”。在差异管理机制上按班级、科目、教师级别、学生层次确定管理目标,制定不同的终端评价制度,将学生的起始点和终结点相结合,再参考过程点的变异,达到比较科学的考评目的。使学校教师队伍不断优化,使人事管理机制更趋民主化、规范化,从而形成教育资源的合力。对学生要 建立以创造思维训练为载体的全方位、主体化的创新教育新模式,树立创新教育价值观和创新教育多元观,从而真正推进和贯彻素质教育。
四、紧抓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建设,提高教育的服务意识
【关键词】人生观; 价值观; 学生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宁愿走路回家,而不愿坐爸爸的自行车回家?宁愿花一个小时弄一个所谓的发型,而不愿花一点时间到学习上?动不动就是骂人的话,和他们聊天听到的大部分都是谁家有钱,过生日买高档礼品,双休日或假期往休闲娱乐场所跑――他们注意的就是谁家有钱,谁穿得时尚,有钱就是最好,没钱就什么都不是,喜欢攀比。现实让人可怕,我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在他们心里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什么本该纯净的心灵有了这么多世俗的东西?
原因是社会上一些人当中,出现了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世俗化”的倾向。他们把高消费的物质享受看作最大的幸福与乐趣。这种人生价值上的“世俗化”,对年纪尚小,社会经验不足的中学生来说会产生不良影响。除此,社会上流行的“做人要活络”,“要讲实惠”,“老实人吃亏”等小市民处世哲学的影响,使有些青少年都变得不那么纯真了。
中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价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有两个明显特点,一个是排斥心理较强,对正统的思想教育有逆反心态;另一个是主体意识较强,以我为中心。易产生自满情绪,社会和家庭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都会在他们的心灵产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映。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及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 加强理论指导,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发挥政治课在人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政治课教师要有效地联系学生实际,进行人生观基本理论教育。使学生明白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学学生虽然在心理上开始具有独立意识,但缺少分辨是非的能力,行为上开始模仿成人。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优越,自我约束力较差,这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而且在生活、纪律上尤为突出。不少学生还表现出道德观念淡薄,不知互相谦让、主动关心集体和别人。为此,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趋势,认真分析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新变化,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划分一些是非界线,让学生明白、懂得、学会分辨是非,懂得礼让在先,明白主动关心集体和别人的重要性。既要大力提倡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又要尊重学生正当的个人追求。
2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能光讲大道理,空动的说教,必须坚持联系实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联系英雄模范人物的实际进行教育外,还要注意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疏通障碍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节。比如在改革的的大潮中,社会上难免会出现某些消极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我在政治课上讲到的问题,一名学生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课下与这名学生在交流时,他还列举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实例,论证他的看法,还说跟他有一样看法的同学不在少数。针对这种状况,专门拿出一节课列出以下专题:[1]有钱就有一切吗?[2]不义之财要不得![3]从某些大款、富翁看拜金主义。[4]不要让他人贿赂你自己。让学生展开讨论,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思想表现展开争论。我结合教材内容用正确理论对学生的争论进行综合评述和正面分析开导,从而澄清了学生的混乱思想,提高了学生对社会上某些人投机倒把、偷税漏税、缺斤少两、掺杂使假坑害消费者利益等不良现象的辨别能力,扭转了学生的错误认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重视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家长会等多种渠道,与学生家长交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转变了某些家长“以钱奖学生”的认识和做法,进而在学生的思想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在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不能把个别的局部的问题看成是普遍的全局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克服片面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 充分发挥父母的引导管理作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让孩子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学会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除了做好孩子的表帅之外,还应当告诉我们的孩子:老祖宗早就说过:“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与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成天想着算计别人的人,他必定成天想着如何防止他人算计,因此,他的人生之旅,一定是“苦海无边”,暗无天日。一个正直、善良、真诚的人,多数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虽然不能保证他永远不会受伤,但在多数时候,他是幸福的、快乐的、无忧的。我们家长还应经常提醒孩子:要学会勤奋,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立足,踏实和勤奋便是最起码的美德,学会勤奋,就是拒绝好逸恶劳,就是学会自食其力。要让孩子学会富有爱心和勇于承担责任。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治疗 血浆置换 血浆 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plasma management during plasma exchange treatment.Methods 226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or liver failure who received plasma exchange in our centre from April 2000 to December 2002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 adverse effect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observed. The experience of plasma management was concluded.Results Carefully employed the plasma exchange procedure,the adverse effect was rarely occurred and symptom was improved markedly.Conclus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ach step in plasma applying,such as bringing,checking,keeping and using.
【Key words】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plasma exchange plasma nurse
人工肝脏是目前肝衰竭治疗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已经成为重型肝炎及肝脏功能衰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单纯血浆置换具有简单、易行、有效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疗法[1]。单纯血浆置换是利用血浆分离器分离出患者含有大量毒性物质的血浆并弃去,同时补充正常人新鲜冰冻血浆及其他液体的治疗方法。由于单纯血浆置换所需血浆总量大、袋数多、持续时间长,因此血浆的科学使用不仅可以保证治疗效果,而且对减少医源性感染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都有重要意义。现将人工肝治疗中心进行血浆管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0年4月~2002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血浆置换治疗226例(504例次),男175例,女51例,年龄16~80岁,平均(47±2.5)岁。其中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4例(1.77%),药物性肝损害诱发急性肝衰竭14例(占6.19%),慢性重型肝炎151例(66.81%),肝硬化14例(占6.19%),其他原因肝功能衰竭43例(19.03%)。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标准[2]。每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1~6次,平均(2.5±2)次。
1.2 治疗方法 利用日产PLASANTO-IQ型血浆交换机及配套的一次性消耗材料进行膜滤过式血浆置换。血浆分离器中空纤维膜的孔径为0.3μm,膜面积0.8m2,治疗中血流速度平均为60~100ml/min,血浆分离量平均为25~30ml/min,每次置换新鲜冰冻血浆2000~3500ml。治疗时间为2~3h,治疗过程中连续监护T、P、R、BP、SaO2,并根据凝血时间调整肝素用量。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有轻微的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口干、口麻,经过对症处理均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出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没有因特别不适或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病例。
2.2 疗效 患者自觉症状如精神状态、食欲、乏力等明显好转。凝血酶原活动度平均水平由治疗前的22.79%提高到40.1%,治疗后即刻血清胆红素可下降40%~60%。
3 血浆使用体会
3.1 血浆的领取 首先由医师逐项填写用血申请单,连同患者全血标本提前1天送到血库,做血型鉴定和配血试验。再由病房护士去领取血浆,领取时护士与血库工作人员一定要遵守领发血液的查对制度,防止发生差错。
3.2 血浆的核对 行血浆置换前,病区护士将血浆送至人工肝治疗室,再由治疗护士与病区护士进行二次核对。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血液的领发制度。发血浆时双方应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血袋编号、品种、血量、采血时间、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等,确认完全无误后方可办理领发手续。领血浆时护士还要检查血浆的保存情况,血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律不得使用:标签破损、字迹不清或血袋有破损渗漏的。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医疗纠纷处理采取举证倒置的原则,所以我们使用血浆前把每袋血浆的编号贴在取血单上,随病历保存。可以随时从血站查到所用血浆的全部检测结果,这既维护了病人的权益也保护了我们自己。
3.3 血浆的保存 由于进行血浆置换所采用的血浆是新鲜冰冻血浆,含全部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的第Ⅴ因子和第Ⅷ因子。为了保证凝血因子不失去活性,取回血浆后仍放入-20℃ 的冰箱保存直至使用。
3.4 血浆的使用 血浆置换前,护士再次询问患者的血型及有无血浆过敏史,告诉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如口麻、皮肤瘙痒、皮疹等,以避免其精神紧张。冰冻血浆在使用前必须放入36℃~38℃恒温水浴箱中快速融化,并不断轻轻地摇动血袋,直到完全融化为止。融化后的血浆在10℃放置不超过2h,在4℃存放也要在24h内用完,以免凝血因子失活。为了避免浪费和减少不良反应,每次只融化3~5袋,现用现融。置换前肉眼检查血浆应为黄色半透明液体,如发现颜色异常或有凝块,不能使用。
3.5 其他 为了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行血浆置换前均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血浆中的抗凝剂为枸橼酸钠,可以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致使血钙浓度降低,有的患者会出现口唇麻木、手足抽搐等症状,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注射。由于血浆用量多,体外循环的血流速度快,故应使用心电监护仪进行监护,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
治疗结束后,废弃血浆加0.1%含氯消毒液静置2h后倾倒。所有的血浆袋按医疗垃圾进行处理。水浴箱每次用完后用紫外线照射1h,每周用0.1%含氯消毒液擦拭并换水。
在正常情况下,笔者均采用同型血浆为患者进行血浆置换。但在无同型血浆、病情危重急需行血浆置换治疗时,在告之患者及家属可能的并发症,征得其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AB”型血浆为其治疗。因为“AB”型血浆不含抗A、抗B抗体,可以为任何ABO血型系统的人进行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中心先后为各血型的患者用“AB”型血浆进行血浆置换近20余次,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
4 小结
血浆置换治疗中血浆用量大,血浆袋数多,患者血型各异,严格执行核对制度,注意血浆的保存,正确掌握血浆的使用方法十分重要。治疗中应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早期发现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患者置换出的血浆要严格消毒及时处理,废弃的血浆袋按医疗垃圾进行处理。总之,血浆的正确使用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是治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学校 人力资源管理 改革发展
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职业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强烈的计划色彩和行政色彩,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和激励等方面都不能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中职学校要长足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调整人才管理战略,使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达到和谐。人力资源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加强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对提升中职学校的活力和发展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近年来中职教育跨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2005年以后,技校、职高、成人中专、普通中专、职教中心等中职教育形式,扩张速度迅猛,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均呈飙升态势。2001年中职招生人数尚不足400万,现今全国中职在校生人数达到2200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职学校教育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中职学校的专业随意添设,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能胜任教学的优秀中职教师更是严重缺乏。要想培养高质量学生,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基础就是人力资源。
此外,人力资源的管理影响中职学校的整体实力与水平。人力资源影响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是通过影响中职学校的整体实力与水平来表现的。如果一个中职学校的整体实力与水平不高,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中职学校的实力与水平的硬件体现在经济实力以及办学设施上,软件则主要体现在师资队伍和管理水平上。而师资队伍的强弱好坏,体现了中职学校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水平。
二、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相对滞后
中职学校人事部门没有很好地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宗旨。在管理过程中,注重的是“进、管、出”三个环节;在管理模式上,采取行政指令性管理,只是注重政策的合理、合法性,而忽视人的个体因素;管理机制和方式方法刚性过强,柔性不足。
2.人力资源的架构不合理
各中职学校都很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但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针对各类人员的特点,进行学校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和优化配置还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架构。在人才的引进上有些盲目,只注重高学历、高职称,忽视了学校是否有发展相应专业的基础条件,是否有人才发挥作用的相应专业,致使引进的人才没能充分发挥作用,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
3.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合理的长期规划,在培训、津贴分配、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符合实际、随意性较大等现象,致使部分人力资源流失严重,导致人员结构不合理,人才浪费现象严重。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冗员过多,人浮于事,人力资源管理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官僚习气恶劣。这样的管理体制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不能进,庸才不能出,进而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4.人力资源配置不当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还存在着人力资源配置不当,各类人员比例失调的情况,教学人员比例过小而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分布不均衡;基础课教师多而有经验的专业性教师不足等。人力资源比例的失调,最终会影响到办学效益的增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足
近几年来,中职学校虽然在人才引进、干部任免、教师激励等方而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但到目前为止仍采用传统的选人、用人、管人的方式,没有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作为中职学校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点来考虑。一方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人力资源缺乏整体开发,市场配置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各类人才还难以实现真正的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缺乏科学有效的业绩考核和评价体系,造成人才留不住的现象;另一方面,人才单位“所有制”的现象制约着人才的合理流动,求全责备造成一部分人才浪费,论资排辈造成对杰出年轻人才的排挤,这都使人才难以发挥才干和实现自身价值。
2.对教职员工开发与管理相对不足
从我国中职学校的情况来看,相当多的中职学校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在人事管理的手段、方式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知识经济对中职学校的要求。其管理的核心还是在于一个“管”字,教职员工在管理者的监督下工作。一些中职学校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教职员工对中职学校发展壮大所起的作用,对教职员工的培训还不能适应学校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3.中职学校的绩效考评模糊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绩效考评,绩效考评也是有效地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同时,考核的指标体系中缺少关键业绩指标。而且考核的内容及要求每年都有变化,这种变化都是在年末才提出来,教职员工难以适应和调整。
四、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
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对于吸引高层次、适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想使中职学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经久不衰的发展潜力,就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在人才引进方面要解放思想、完善政策,不但要靠优厚的待遇,而且要采取一些鼓励措施,采取先进的管理方式,给人才施展抱负的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实现人生价值,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2.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评制度
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开发和储备人才,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应将教职员工的待遇与其职责、水平、业务能力、完成任务的量与质、实际贡献等联系起来,激发教职员工的内在动力。同时,在中职学校用人的选拔评价中,不再拘泥于文凭、试讲等方面的考核,更应该加强人员素质、品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评价,也可以借助专业人力资源公司参与人员的选拔工作,使多元化教师评价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3.以人为本,实行柔性管理
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工作的基础,决定着人力资源工作的成效。中职学校教师的特征决定了中职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必须树立以“教师为中心,人才第一”的管理思想,把教师看作是最有创造力、最有价值的资源,最大程度地挖掘教师的潜能。对教师人力资源的管理要实行开放、民主和柔性的行政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和更大的自由度,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决策的机会,这将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使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参考文献:
关键词:情景模拟法;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它系统的研究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各个模块的知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更好的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实务。作为一名高等职业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老师,要时刻牢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一走出校门就能适用企业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粉笔+讲授”,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通过准确地讲授系统的理论,辅以清晰的板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听课整理笔记、接受老师的课堂内容,并课后准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参加考试。这种讲授法很难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变传统“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积极推广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 情景模拟法的特征
情景模拟法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它是指通过对事件发生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在所设情景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
情景模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学生在指定的场景中担任不同的角色,教师引导学生去扮演模拟的角色,去讨论做出选择和决策,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自觉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综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而具有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实践性。情景模拟教学中,学生自始至终,学生自始自终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起到组织、指导的作用,全过程的参与促使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能力,学生需要观察、分析和解决而难踢,需要相互的讨论、表达和沟通,需要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辨的活灵活现,把抽象理论变得丰满有形。同时,在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生自身和其知识与情景高度结合,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情景模拟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各管理模块的要求,可进行以下几种情景模拟训练:
2.1 员工招聘环节模拟: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面试环节的情节模拟可以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知识的能力。因为在模拟中,要求学生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进行全局思维,实施完整的管理活动。比如,扮演招聘方的同学,不但要根据所招聘的职位,撰写相应岗位的工作规范和岗位说明书,还要设计应聘申请表、招聘广告,设计有效面试的招聘测试的题目,同时运用合适的测试方式,如角色扮演、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法来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也就是说,必须熟悉并熟练掌握招聘的整个流程。而扮演应聘方的同学,对招聘的过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也必须十分了解,对知识的要求很高。实践证明,情景模拟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实战演习的机会,对提升学生综合管理素质有很大帮助。
2.2 员工培训模拟:在讲授员工培训的内容时,可由学生轮流充当培训讲师,指导学生根据模拟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份全方位的培训计划,并且具体实施培训模拟训练,可以通过生动的录像来进行现场的演示或练习。
2.3 工作分析模拟: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教师可利用学校有利的资源,如:超市、食堂、教学管理部门、保卫处等,预先设计几个典型的工作岗位和职务,这些岗位都是符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条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由各组进行工作信息的收集和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工作分析模拟如果能结合实际的社会实践,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4 劳动纠纷模拟:选取若干个企业劳动纠纷的典型案例,设置相关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练习,掌握劳动法等相关知识。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过去依靠角色扮演很难进行情景模拟的模块,比如绩效评估和薪酬系统等内容,较为抽象和复杂,学生也较难把握,可以利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来指导学生进行现场的模拟操作,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将虚拟现实呈现出来,把学生置身于直观的感受中,激发他们浓厚的参与兴趣,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3 情景模拟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情景模拟法教学的运用都是围绕课堂讨论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事先作好充分准备,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预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作讨论准备,以便在课堂讨论时有足够丰富或精彩的思想参与交流。
其次,要对课堂讨论的内容多少、人员、时间和地点进行合理的安排。
再次,情景模拟教学应该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相适应:在讨论过程中,要注意通过适当的引导、点拨和鼓励,激发和培养学生临场敏捷思维能力和辩论口才,一方面,引导和点拨可借助提示、追问、反驳等形式,使学生的分析、归纳、类比、综合和发散等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另一方面,恰当的肯定、表扬和奖励以及幽默自由的气氛,则可激发学生的热情、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在愉悦之中高效率地使用大脑,既学到知识,又提高学习的能力。
最后,在课堂讨论时,教师要走近学生,并尽量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发言的成绩进行随堂评定。成绩虽然是现场评定的,但是不宜现场公布,以免影响气氛和情绪。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综合学生发言与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总之,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教师不用再为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而烦恼,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学”。部分学生对自己提出了“我要学,更要学好”的更高要求。通过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学生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步:(1)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2)实现了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了全组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3)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团结和友谊.使学生懂得了合作与团队的重要性,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与集体观念。(4)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果断的判断力,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思维能力。(5)提高了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学生现场反应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在人力资源实践教学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问题,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讨研究,使各项教改措施更加科学可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