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管理经济学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经济学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经济学的内涵

第1篇:管理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管理经济 学会计专业硕士 教学模式选择

一、引言

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分析工具相结合,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实际应用。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以及经济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运用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解释经济现象,促进理性思考和理性创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服务。在管理经济学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以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单方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辛辛苦苦、费时费力的满堂灌,上课所谓的教师“一言堂”;而学生缺乏兴趣和耐心,重复听课、作业、考试“三点一线?的模式。这种以“填鸭式”为主导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事倍功半地降低了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严重影响了管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且的。目前有部分学者对管理经济学的教学方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思考、管理经济学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但对管理经济学的教学模式研究至今仍是空白。本文基于会计专业硕士(MPAcc)教育角度,依据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从管理经济学的发展、内容、特点、教学目标等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经济学的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为管理经济学教师、学生以及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同时也将对其他学科建设和教学模式选择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管理经济学教学研究意义、理论依据及相关文献概述

(一)研究意义 从管理经济学目前的教学现状看,迫切需要改进其教与学模式。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搞好管理经济学教学工作。对管理经济学教与学模式予以研究,同时也填补了管理经济学教学模式研究的空白,研究意义在于:提高教师理论和业务水平;激发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角色的转换;教师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教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情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认知和运用能力o

(二)理论依据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理论:一是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理论。从人本主义教育的立场来看,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的独特的人类存在,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这可以作为任何一个教师的目标,一位好的老师不仅要明确目标,而且更为关键的要如何为达到目标的而采取的有效手段。学习可以由外部施加、人为联想的学习、人为条件作用的学习、人为意义和反应的学习;也可靠自身和自我选择学习。站在教师的角度。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理论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学生的观点出发来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引导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站在学生的角度,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理论要求学生去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认知情感、学习的自我成就感以及对求知的欲望融合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内生机能来提高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理论是崇尚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提倡的是内外学习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的思想理论。二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它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认为学习并非对于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重视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发展、鼓励师生互动和鼓励学生对教学做出贡献。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发挥学生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建构性,提倡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指挥者”的角色为“引导者”角色,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三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核心的要义是发展、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是如此。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创新中得以发展,是在发展的基础上创新o

(三)文献简述针对管理经济学的应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课程学习质量的评价等方面,已有部分学者做相关研究。在管理经济学的应用方面,李娜曾在从《管理经济学角度看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战”与“价格联盟”》一文中,运用价格弹性和“卡特尔”组织分别来解释航空市场的价格战和价格联盟;叶江山在《论理经济学在监理企业工作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了应用管理经济学的原理做好监理企业的工作,提高监理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加监理企业的效益,通过创新提高监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厉钟灵、戈国莲在《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经济学分析》一文中,运用管理经济学的原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模型。就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孙浩在《管理经济学对企业运作的启示》一文中运用需求规律、价格弹性、成本分析等原理引领企业在竞争中的方向,运用管理经济学的原理进行理性思维,以此制定出科学的经营决策。在管理经济学教学方法和课程建设方面,竹雅东曾在《对课程建设的思考》一文中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分析;刘德宏和蔡燕弟在《对管理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一文中,如何做到西为中用,如何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翁英英在《课程案例教学初探》中对管理经济学案例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在管理经济学课程学习质量评价方面,王爽、赵国杰在《用AHP评价NBA管理经济学课程学习质量》二文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在管理经济学课程学习质量评定中的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给出一种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方法。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创新方面;杨淑娥曾在㈣专业硕士(MPAce)教育模式选择的思考》一文中,结合MPAce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对教学模式作了研究;徐克英在《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教学创新一文中,对给予学生选择教师权利的“挂牌教学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科研方法作了探索。

三、管理经济学的发展定位与内容特征

(一)管理经济学的发展定位 管理经济学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与现代管理理论相结合,是沟通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决

策的桥梁。西方经济学说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_一阶段是在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认为流通创造价值,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流通领域的重商主义;第二阶段是在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以亚当・斯密、太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学派,强调劳动创造价值,认为是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研究中心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的古典经济学;第三阶段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以阿弗里德・马歇尔为代表的学派,采用边际分析、均衡价格等理论方法,研究中心转向了消费、需求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新古典经济学;第四阶段是在20世纪30年代至今,以约翰・凯恩斯为代表的学派,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将整个国民经济纳入到研究领域,以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的当代经济学。管理科学晚于经济学的产生,但发展非常迅速。同西方经济学说相比,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以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约尔的"212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等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重点研究提高企业内部的劳动生产率;第二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梅奥的“人际关系论”等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理论,主要研究人际关系和人的需求行为;第三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以西蒙的“管理决策理论”和德鲁克的“有效管理理论”等为代表的现代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决策和管理组织如何实现现代化;第四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以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沙圆的“组织文化理论”和彼德・圣吉德“学习组织理论”等为代表的学派,以更高的管理思想、境界和管理方式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管理经济学内容及特点 管理经济学是以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为基础。在特定的宏观环境中,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各种约束条件及诸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将有限资源最有效的加以利用。主要包括:边际分析、需求分析、生产分析、成本分析、市场结构、定价决策、风险与资本运算、技术变革和布点理论、企业决策与政府等。管理经济学的内容在不断的丰富,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汇率、国际贸易、产业竞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逆向选择等,逐步在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向注重实施和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竞争的自动化,其内容将更加丰富。管理经济学不仅是有关经济理论与决策方法在数量上的相加,更表现为一种综合交叉而形成的质的升华、提炼,从而强化企业决策者在管理中的理性思考与理性创新。特点在于广泛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将逻辑分析方法与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图像,既有定性的分析,又有定量分析。专业性强;综合性强;逻辑性强;应用性强;交叉性强。

四、基于MPAoe辅角度的教学模式选择

(一)教学的模式选择 会计专业硕士是为了满足公司财务与会计人员面临经济全球化变革而专门开设的。该项目2005年开始在21个试点院校和三个国家会计学院试点招生:截至2008年,已经扩充为25所学校和三个国家会计学院。这种专业学位的特点是在强调理论和实务并重的同时,将授课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财务与会计技能以及拓展其对财务、会计实务和典型案例的理解上,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把握企业财务管理全局的能力。把管理经济学作为IVIPAee核心课程,突显其重要性。为了提高教学水平,现从学生的特点、教学模式选择、能力培养目标、教师教学方法四个维度分析如下:

(1)学生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一是数学基础相对薄弱。MPAcc学生大多数读大学时以文科为主,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方法感兴趣;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难以深入。对数学推导、图表、公式等理性知识产生排斥心理。二是社会经验相对丰富,具备一定社会阅历。大多数学生有会计、财务、投资、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历的背景与工作经历,部分学生在财经管理岗位上工作,对企业相对比较了解,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三是知识结构体系较新,学生年龄结构年轻化。学生离开学校时间不是很长,知识结构体系较新,并且对新知识渴求比较强烈,积极进取、精力充沛、思维比较活跃。

(2)教学模式的选择。西方在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很多。其中以“学科中心”、“能力中心”、“协同式”、“IVIES(就业技能模块法)”模式等盛为流行。我国在继续教育中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可以“移花接木”,借鉴西方的成熟模式。据MPAcc专业设置和学生的特点,可采用以“能力中心”模式为主,“协同式”模式为辅的教学模式。前者以从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以能力教学为单元,以学生是否具备能力为衡量标准的教学模式。后者是实行大学和企业合作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能力培养目标。MPAcc教育要面向会计职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的高级应用性专业人才。主要包括:一是数学和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数学模型是经济规律本质抽象的表现,学习模型不仅是对计算过程的掌握,更重要的通过模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二是宏观形势理解和整合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管理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经济发展脉搏的能力,把握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动向和趋势。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创新,提高决策水平,结合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整合。三是财务管理和控制能力的培养e运用经济理论和管理方法分析问题,为企业创造价值,加强财务管理和控制能力,促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

(4)教师的教学方式。在管理经济学教学过程应该采用以下五种教学方式:一是理论教学方式。上课前选好适合MPAcc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做好课件,查阅和准备好教学辅助阅读材料。上课内容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进行师生互动。二是案例教学方式。在课前根据教学需要选择生动、完整、典型、适用的教学案例,课中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对多元性探索研究。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主,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风格,让不同的经验得到交流和分享。教师对案例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讨论中忽视和挖掘不深的问题进一步剖析,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后给学生布置适宜难度的案例,让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巩固课堂知识。三是实践教学方式。管理经济学中很多内容需要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教师可以把案例中的数据发给学生,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管理经济学知识在计算机上进行试验。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教会了学生熟练利用计算机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是情景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情景,将研究学习的内容转换为现实生活的情景。在创设过程中,应注意情景的生活化、故事化和现实化,建构联想空间,大胆创新,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亲切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涩进学生自主

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新的环境。五是合作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在适当的时候对角色进行互换,给学生展示多面才能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既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又能促进相互交流和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2篇:管理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一)管理会计考察视角的延伸

传统视角的管理会计功能,主要包括计划、控制、决策和业绩评价等,然而,随着会计环境的变迁,人们在进行管理会计分析时,改变了原有的功能结构,采用新的坐标功能评价的分析方法。即,从大的方面讲,管理会计具有两种系列功能:一是经济计算和信号传递功能;二是生产、技术导向和组织导向功我们将第一类功能作为纵轴,第二类功能作为横轴。同时,可以借助于这个分析框架,对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中企业的国际化现象做出理论解释。

(二)工具创新推动着管理会计射程的扩展上

世纪末与本世纪初,对管理会计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管理会计工具主要有作业成本法(ABC)与平衡计分卡(BSC)等,近年来欧洲大陆国家(如德国与法国)的成本管理工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推动着管理会计的发展。

1.ABC对管理会计的贡献

在会计方法国际化的推动下,基于成本流量模式化的视角考察管理会计的结构层面,产生了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当初,ABC是为了解决企业增加的制造性间接费用如何优化分配,以便更正确地反映产品收益性而提出的,在这一点上,它对制造战略的推进有积极的贡献。随着进一步的发展,ABC将产生的信息应用于经营改善,并由此转变为作业成本管理(ABM),相应地将其进一步应用于预算管理(称之为作业预算)。在活跃的美国式企业控制理论环境中,ABC是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规则发挥作用的,它与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BSC)以及制约理论(TOC)并列而成为当代管理会计的重要工具。现阶段,ABC为了进一步贡献于企业创造价值,正与管理会计的其他方法加以融合,各种研究方案正在形成之中(如时间驱动的作业成本法等)(卡普兰,2005)。

2.BSC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依据Kaplan&Norton的观点,平衡计分卡(BSC)是对企业管理者贯穿始终的企业使命、战略方面的业绩指标系统进行的集成与组合。当然,BSC的中心概念是“战略”,并向其下级管理层浸透。BSC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其计划的过程,即“战略———取得共识———改善———下一步战略”,体现的是一种“战略的管理”。进一步讲,根据Kaplan&Norton所做的定义,这种为达成企业使命•目的的战略是“原因和结果具有关联性的集合”,即从众所周知的四个角度,通过财务与非财务指标浸透来发挥BSC的作用。因此,有效地应用BSC,将战略和业绩评价指标间的链接很好地运行下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Kaplan&Norton将这种战略和指标间的链接关系体现在三个原则上,即:(1)两者因果关系的原则;(2)成果与驱动因素结合的原则;(3)面向财务的链接原则。通过这三个原则,从企业组织层的最上端直至现场工作人员层次的最底端的全过程,均作为实施战略的环节来加以描述,这三个原则是把握BSC成功的关键。这些链接的探讨是推进战略制定计划方面的一个新的控制思路,并成为BSC与其他方法区别的一个标志。明确了BSC的这些主要论点,对于今后改进BSC的平衡具有积极意义。一种思路是,在企业进行计划•预算的具体编制之前能够对有关情况进行把握,即在达成目标的战略制定阶段进行事先的模拟。最近的研究表现出的一种趋势是将前馈控制或前馈机制应用于BSC之中来扩展管理会计的功能,这一点在今后战略层次的控制中会显得愈益重要。由此可见,BSC对于促进控制理论与管理会计理论在新的层面上加以融合与拓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管理会计方法的整合

最近几年来,美国管理会计协会(以下简称IMA)积极地推广、介绍德国的成本会计方法。协会主席怀特在2004年9月《战略财务》的“主席的话”栏目中,发表了《为什么要注意德国的成本管理》一文,提到IMA正在从事推介一种简称为GPK(弹性边际成本法)的德国成本会计方法。该方法由德国汽车工程师弗劳特(Flaut)创立,德文为Grenzplankostenrechnung,英文简称GPK,可意译为“弹性分析成本计划与核算制”(FlexibleAnalyticCostPlanningandAccounting),即弹性边际成本法。这种方法纠正了美国通行的任意分配成本的做法,其重点在于通过成本核算把责任制贯彻到企业的最基层。GPK与ABC融合是管理会计功能结构上的一种扩展,将这两者有机整合,就形成了具有德国特色的资源消耗会计(RCA)。换言之,RCA是把GPK与ABC揉和起来的一种新的成本会计方法,它是一种能动的、综合而总括的成本管理系统,是将德国成本管理的各种原理与ABC有机结合的产物。RCA能够将资源分析与动因分析两者加以综合,促进了成本管理系统的创新,为成本改善提供了契机。同为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国,也对管理会计结构进行了再造与优化。

法国管理会计界结合美国的ABC管理对自身传统的方法———“同质分部法”进行了完善。“同质分部法”是对管理会计内涵的扩展,它是通过企业行为来重新构造企业系统和成本流量,并据此寻求这些行为的活动规律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ABC的一般成本管理原则,从经济计算的功能和信号传递功能两个方面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同质分部管理与ABC的结合是管理会计外延扩展的重要体现。具体地讲,同质分部法是将作业实体的成本流量模式按成本管理的一般原则对同质性的成本进行归集,即对相互间具有同比例成本发生的部门进行联动,联动的资源归集和这些资源的相互补充是同质分部法的核心。ABC管理从联动角度来讲,也需要对成本流量按相同的比例归集同质成本、联动成本,不同于同质法之处在于,ABC认为现代经营实体的分部(位置)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分部相互活动而构成的,是一种活动量成本管理(成本驱动的管理)。“同质”这一属性对技术层面产生强烈的影响,换言之,技术决定了这种同质性,成本的联动性通常归结为某种技术。成本的稳定性,是指成本处于消耗阶段的技术环节的稳定性。有关成本管理模式的技术规定性,对于坚持同质性原则的同质分部法和ABC来说,它们共同处于相关技术链条中各自适应的某一个环节。遵循生产技术要求的同质性层面的作业是由顾客所处的某一阶段作业决定的,对此所采用的会计方法从选择情况看也是能够理解的。环节成本计算和纯粹的个别成本计算作为两个端点,ABC和同质分部法被定位在中间部位。表1将同质性层面按不同的制造技术规定所采用的会计方法称之为“会计工厂”。

二、管理会计边界的控制

从横向(horizontal)与纵向(vertical)两方面考察管理会计边界,可以全面把握管理会计学科的发展特征。横向边界是指管理会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纵向边界有两层内涵:一是管理会计学科理论层面上的扩展,如管理会计学科内容本身的发展;二是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发展。不同事物应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了解管理会计学科的内外部关系,能够有效规范和控制管理会计的边界。管理会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困扰管理会计界的一个难题是: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问题严重,学科之间的界限往往比较模糊。为了减少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重复,学术界曾做过多次有关管理会计内容的调整与完善。在教材编写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教材体系中,就对管理会计的内容结构进行了调整,具体的做法是:将原先的《管理会计》内容进行分解、扩张、更名,如将长期决策部分划归《财务管理学》,责任会计独立成科,《管理会计》主要讲述短期经营决策及日常管理,更名为《经营决策会计学》,全面体现会计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功能。然而,这一学科体系安排的最大问题是无法与社会上公认的课程体系衔接,给学生参加各种考试带来诸多不便。

(一)横向考察的管理会计边界

从横向视角研究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边界研究的重点。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探讨,应该扩大研究范围,既可以包括会计的内部学科之间比较,也可以同经济学、管理学,乃至在社会学之间进行比较。

第一,会计学的视角

就企业会计而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也是有界限的。连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桥梁是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可能将ob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而管理会计则努力将oa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尽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想将成本会计纳入自身的体系,但不可能完全包容,这一点可以借助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博弈思想加以解释。正因为如此,这种管理会计学科的边界探讨进一步促进了成本会计的发展。与管理会计比较接近的一个学科是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博弈主要在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包括存货、应收账款与价格等)问题上。这种交叉在学科发展中是正常的,因为它们都具有管理的属性,在创造价值方面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然而,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界限还是明确的,如管理会计主要从成本性态入手开展研究,其决策会计等的着眼点定位于短期决策;财务管理则主要从微观的投融资、收益分配视角考察事物,长期决策应属于财务管理的研究范畴。在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上,曾经有一种观点,即取消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中与成本相关的内容,如成本习性、变动成本法、成本预测、本量利分析、决策成本、质量成本、责任成本纳入现有的成本会计中,更名为成本管理会计。同时,将管理会计中与成本无关的内容,如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预测控制、责任会计等,剥离到财务管理中去,通过将管理会计内容的合并与分立,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三门学科的重复性。但是,这样会使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及评价考核控制的功能削弱。

第二,管理学的视角

迄今,会计学仍然是作为管理学的分支(是基于管理学的分支学科),会计学与管理学边界也存在一个博弈的过程,会计学可能将ob1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比如形成战略管理会计等;管理学则希望将oa1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以价值管理为基础的管理学,如薪酬激励机制的管理等。从目前会计学与管理学研究的范畴来看,会计学与管理学均想将管理会计纳入自身的体系,但任何一方均难以完全纳入,并由此进一步推动了管理会计的发展。当管理会计具有战略属性时,其与财务会计在学科边界的博弈过程中将占上风。如可以将成本会计进一步分解为战略成本会计与战术成本会计,前者转变为战略成本管理,进而成为战略管理会计的范畴(包括在管理会计之中);后者形成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系统。在上述会计视角的博弈中,管理会计内涵的扩大是与货币计量属性相关的。即,凡是一时难以用货币手段加以计量的价值管理内容均纳入管理会计,而可以用货币计量的部分则已经或逐步划入(划归)财务会计。从这个角度讲,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具有转化与融合的特性。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相互交融体现在四个方面,诸如:(1)适应报告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增值会计有可能转化为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2)适应预测企业未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要求,原来属于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会计可能转化为对外报告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3)适应表外信息披露的需求,财务分析将成为财务会计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4)随着企业集群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财务会计对供应链会计提出了控制与监督的要求,进而为管理会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范畴,等等。

第三,经济学的视角

经济学对会计学尤其是管理会计的影响主要是从成本管理入手的,经济学直接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体现在管理会计工具方面,如经济增加值(EVA)的扩展、利润的经济学思考、资金成本的管理等。经济学视角的考察,一方面促进了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借助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了管理会计。经济学对管理会计影响较大的理论,从微观经济学上看,主要包括:(1)风险条件下的选择问题,包括观望理论、遗憾理论、模糊理论以及风险投资理论和资产选择组合理论等,它们对管理会计激励机制及风险评价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2)交易成本与产权理论,这些理论对引导管理会计开展价值创新、优化资本经营提供了重要依据;(3)不确定性理论,它借助于管理经济行为的分析,形成一系列决策理论,如风险条件下的决策理论、价格管理中的概率理论等,进一步丰富了决策会计的内容;(4)信息经济学,主要是讲信息不对称,尤指上下不对称(上一层级的管理者“博弈不过”下一层级的管理者),信息经济学对责任会计的影响很大,信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委托理论,它是上个世纪对管理会计发展影响最大的理论;(5)博弈理论,这一理论有助于加深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解。经济学对管理会计外延的影响,主要是从管理经济学的视角考察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发展形成了管理经济学(即oa2部分),而管理会计与经济学的融合,往往是从与管理经济学的结合开始的,随着微观经济学的深入发展,管理会计的内涵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会计学视角纳入oa2部分)。从外延角度考察,管理会计的管理学属性较为明显,管理学的发展,使得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质量成本管理、人力资本管理会计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总之,管理会计的边界,随着会计重要性提高,其范围会向管理学的方向延伸,如形成上述的战略管理会计等。

第四,其他学科的视角

例如,环境学与会计学的结合就产生了环境会计,环境会计可以划分为环境财务会计(EFA)与环境管理会计(EMA)。从核算内容及披露方式看,环境财务会计是外部报告会计,环境管理会计则为内部报告会计,分别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相对应。这种学科边界是以环境为载体而展开的,目前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重视,研究环境会计的边界及射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学科发展角度讲,现阶段由于货币计量的困难,更多的融合成果将趋向于环境管理会计。EMA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公司内部成本,不包括企业难以确认的外部社会成本或外部环境成本;强调与环境有关的成本,如废弃材料的损失价值、废物管理成本;强调以实物量表示的材料和能源流动的信息;强调在环境管理中的运用,但也可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许多领域,并日益用于外部报告。

(二)纵向视角的管理会计边界

管理会计边界主要是指学科之间的分界点,如上述四种博弈视角的学科间的讨论。管理会计的边界扩展从纵向的实务角度考虑,主要指行业之间的发展,如形成供应链管理会计(包括供应链成本管理)等。传统的管理会计局限于单一的企业,现在的管理会计将面向供应链,需要将供应商与销售商(顾客)均纳入到管理会计的边界之中。下图中的纵向管理活动就是供应链管理会计研究的范畴。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需要将经济学的理论应用于管理会计,如交易费用理论等,这一点与经济学视角的管理会计边界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供应链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更为直接和明确,是本世纪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管理会计工具的开发也是促进管理会计边界扩展的动因之一,如EVA与BSC的应用,使管理会计向管理学与经济学边界的拓展更加成为可能,并进而提升管理会计的射程,如丰富对供应链管理会计的考核与评价,等等。由此可见,经济学理论不仅为管理会计边界的扩张提供了动力,也为管理会计射程的延伸提供了保证。科学划分管理会计边界有助于学科的科学定位,有助于明确管理会计的内涵与外延。会计学与管理学及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具有内在的血缘关系,而会计学在这两门学科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一方面,经济学与管理学滋养着会计学,促进会计学向更宽广的领域推进;另一方面,会计学又为经济学与管理学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尤其在核算与监控方面为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从目前的学科特征来看,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其发展必须适应管理学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内在规律;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除了管理经济学与会计的关系之外,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与经济学的关系,也可以看作是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管理会计边界的平衡与拓展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推进,会计及其管理的方法正呈现出国际化和同质化发展的倾向,许多具有鲜明特性的课题展现在人们面前,从管理会计边界控制的角度讲,这些课题将对管理会计的根源及其目的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管理会计原有方法也面临新的冲击。

(一)经营控制对管理会计边界的影响

以平衡计分卡(BSC)为例,BSC的平衡意味着长期与短期的平衡、企业组织内外的平衡、整体与个别的平衡,以及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等等。为了客观地反映经营控制对管理会计边界的影响,我们采用反证的方式进行论述,暂且将其命名为“逆反性”,并从这个角度来考察平衡。在管理会计或者经营控制的讨论中,使用“逆反性”这一概念,似乎感觉有些矛盾。事实上,欧洲一些国家,如法国的部分从事经营控制研究的强力派学者,正是以这种逆反性概念为基轴,从而构建控制理论之框架的。这是有根据的,正如后面将提到的那样,将这种概念作为基轴的理论性框架,隐含着许多考察战略经营与管理会计相关性的情况。进一步讲,可以将我们所讨论的ABC或BSC等的管理工具与管理会计之间的相关性作为参考的依据,并对其加以整理形成相关的理论。作为经营控制论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巴黎第九大学的H.Bouquin教授(见其2002年著述)是从理论框架基础上首先提出逆反性的学者。尽管从他的研究中很难提炼出“逆反性”概念的内涵,但其研究成果却是以“逆反性”来作为理论架构的核心。尤其是,以Bouquin的逆反性概念(及其利用方法)为线索,研究他的经营控制理论,有助于我们探索和扩展管理会计的构造及其功能模式。换言之,无论管理会计能够或不能够,寻求未来管理会计的战略及其变迁路径,这种逆反性的思路是有借鉴意义的。正如BSC所展示的典型形态那样,美国管理会计学者将经营活动以“逆反性”的视角加以考察,在“战略经营”导向下倡导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统一等,进而推动业绩评价的“平衡”或“综合”,并由此产生了平衡计分卡(BSC)这种新的管理会计工具。许多论者往往有这样的认识,即这种平衡或综合为什么是必要的,所谓的“平衡”为什么无法在本质形态上做出回答。也许这些平衡或综合所展现出的必要状态,以及对其的认识,是我们采用“逆反性”概念的原因吧。换言之,若不能确保这些指标之间的平衡,就不能获得企业竞争力。作为这些指标对象的经营环节是复杂的,由于错综繁杂,就存在指标相互之间在考察视度方面带有矛盾的倾向,不得不陷入所谓的“逆反性”状况。正因为经营环节是那样,依据所考察指标间的平衡规范经营环节的秩序就十分必要。从这个意义上讲,BSC包含着这种逆反性状况,且仅靠BSC方法进行内部变革,往往也难以提供解决矛盾问题的相关理论。

从改革的观点分析,长期的战略控制和短期的经营控制,以及实际层面的控制,也仍然能体现出长期、短期之间典型的逆反性状况。经常提及的一种矛盾现象,即“经营者谋求长期视野的经营,而业绩评价却着眼于短期视角”,这就是经营逆反性的一种典型反映。类似的,企业持续而自然地提出的利润计划或预算,也往往存在这种逆反性状况。例如,利润计划的制定,一方面体现了经营成果预测的充分性,而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官僚化(或专断、僵化),难以面对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有效的灵活应对策略或措施,导致经营决策的迟缓。此外,预算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预算有助于短期的权限委托,但另一方面,预算赋予管理者短期的视野,其逐渐发展的结果则可能陷入单方面的形式主义。即使在“责任中心”这种经营控制结构中,尽管能够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做出明确的定义,但管理者陷入本位主义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即便是企业集团之间实施的内部转移价格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转移价格作为各部门(子公司)财务成果的衡量尺度,由于内部各组织之间利益上的冲突,有可能影响其有效性。由此可见,在上述经营控制结构体系中,为了避免组织层级之间的误解,采用集权式的官僚体制形式进行利益的预测或者短期权限的委托是有必要的;同样地,若脱离本位主义来考察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也是难以实现的。Bouquin教授认为,上述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反论(逆反性)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有必要将其作为经营控制论的轴心。各种控制工具可以说都具有追求自身合理性的功能,从另一方面讲,具有非合理性的事物(逆反现象)也是难以避免的。

总之,Bouquin教授阐述的内容,不敢说适合于所有状况的经营控制工具(作为以“成本方法”为主的管理会计研究也是如此),但以战略•管理•实施三个控制系统为前提,在不同的经营控制工具组合中增加相应的投入,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平衡则是十分必要的。

(二)管理会计从平衡中寻求拓展

之所以提出“逆反性”的平衡化这一观点,是因为前述的BSC将逆反性的平衡化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借助于管理方法的融合得到了实现。诚然,有关BSC的特性通过四个视角的指标体系得到了展现,然而,在BSC平衡化这种形式下,同样也存在着经营控制的逆反性以及各种矛盾问题的涌现。进一步讲,为了拓展管理会计的边界,BSC借助于各项单一指标的综合,谋求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进而,围绕企业价值的增值积极寻求克服经营逆反性的内在理论和方法。在不局限于平衡计分卡(BSC)的情况下,通过对战略•管理•实施三个控制系统的协调与完善,积极探讨克服经营逆反性的手段,也可以在每一责任层面通过管理会计工具或方法的整合取得理想的平衡效果。对此,必须确保管理会计工具能够在相同的情况下保持稳定,或者说各种控制方法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变化。同时,除了管理会计工具本身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合理性之外,实现企业经营活动整体的平衡将更为重要。有关预算及责任中心具有的内在逆反性,就一定意义而言,对于这方面的逆反性,依据上层管理者的直接干预(比如强化战略的集中化,提高管理者对工作认识的直接性,以及采用股票期权等的利润分配制度),强化按层级的监管则完全有可能达到有效克服逆反性的效果。即使是采用内部转移价格制度的企业,借助于市场价格的方法来规避逆反性现象是具有可行性的。当然,我们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也需要灵活应用上述各种方法,否则,很难使管理会计的战略具有明确的理论导向。仍然以转移价格为例,如果我们对其仅是单纯地采用市场价格,尽管这种做法具有市场条件的包容性(市场导向),但在内部一些利益的处理上可能会加深矛盾,从而激发出更严重的“逆反性”。

在经营的逆反性得到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有学者从战略控制论的角度积极地予以探讨。有学者提出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四种控制杠杆的框架,以汽车运行过程中的刹车装配来形象化地加以说明,即将逆反性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不断地分解与融合,来传导管理会计的战略控制思想。正如前面提到的集权式的官僚制、经营控制和管理会计的关系那样,学者们曾多次从反面的角度批判官僚制,然而,正是这种官僚体制构成企业的基础,如果没有它,被人们经常高度评价的企业战略性、弹性、创造性这些属性几乎难以为继。迄今所提倡的经营控制的各种手段,无论是计划、预算,还是事业部制或责任中心,都是依靠集权式的官僚体制得以支撑的,如果离开它的支持,企业可能寸步难行。所谓的官僚制和经营控制系统的一体化,是由两者相互整合并共同支撑才能够运行的。在经营控制的各种手段中,来自成本分析网络的信息是由管理会计提供的,管理会计与经营控制手段一起支撑着现行的官僚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会计可以说是企业经营控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在经营控制系统中,管理会计是一项基础工作,企业通过“成本管理工具”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由管理会计提供这些相关的成本信息。同时,企业通过这种自我分析(当然是通过市场的自我分析),即对市场中的竞争对手分析和关联市场分析中形成的充分信息,在市场战略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表明企业开展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以及市场方面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得出结论,所谓的经营控制,可以作为一种克服经营逆反性的方法论体系加以认识,也就是说,在经营控制手段的计划、预算、责任中心及其内部转移价格等环节,致力于设置与企业自身状况相适应的管理会计工具组合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防止经营控制逆反性对管理会计功能的影响,通过管理会计提供确切的信息,使企业决策层次和控制环节相互协调,充分发挥成本管理工具的作用,减少“成本管理工具”的负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四、结束语

第3篇:管理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对于可证伪性是指在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初期相关的研究者通过力求通过实证从而形成实证会计研究分析最基本的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此同时也会形成一些比较基本的经验性的命题。通常可以说与证伪思想实证会计的相关研究是比较符合的,其最为基本的精神实质就是证伪。客观性可重复性是指相关的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遵循与自然科学研究相一致,是在客观与可重复性的情况下在任何人接受的基本前提下所提出的一些假设,在此基础上重复性的进行某一项研究,并在其过程中得出相近或者相关的结论。

事实上,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是运用了大量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的,详细来说就是在早期的实证会计研究对象是会计信息与资本主义市场的关系,理论的基础是有效的资本主义市场关系假设和资本资产计价的相关模型。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会计政策的合理选择性问题,理论基础是由非零值的契约成本以及管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等。

二、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分析

实证会计理论的目的功用在于解释现有的会计实务与此同时能够对未来的会计实务进行准确的预测。它的研究内容是会计的内涵、哪些因素会影响会计人员的相关行为,这些现象会不会对人和其他资源的利用产生影响。所遵循的中心思想是据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各种影响会计事务的因素进行设定,之后采取一定的科学手段进行实际基础上的调查研究来证明这些假设的现实性,即将实证法运用到会计研究中,通过成本与利益间的分析解释预测企业和会计规则和制度指定者对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意识性选择。目前,关于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欧美国家较其他地区较为超前,西方的实证会计研究发展过程也使我们认识到研究重点不在概念与理论,重在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实证会计的实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是需要提出相关的理论假设以及有关的假设条件,具体来讲就是在建立相关会计理论的同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假设条件的建立。为了做大对相关假设条件进行合理的设定需要遵循三个步骤进行,其一,要从具体到抽象;其二,要从短期到长期;其三,假设的条件需要基于理论模型与对应模型的经验验证存在可能性。其次,理论模型的建立需要得出相关的结论,在一些列假设条件下需要构造出理论模型的具体形式,明确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研究的分析力度。再者,对实证会计理论假设的模型需要经验进行验证,这也是当前会计研究中最为主要的检验手段方法。最后,需要对会计实务进行解释和预测。通过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形式来看其已经成为主流的地位,它具有一些优点,首先就是它的研究手段方法比较科学与准确,方法的突破往往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其次,将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围领域大大拓宽,这为实证会计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最后,它拥有较强的实践指导特性。当然在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分歧,包括:其一,对实证理论中的实证特性具有不完全性及近似性,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本身的方法论会产生较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也是理论改革进步的体现,具有一定的历史主义哲学观念。其二,实证会计理论所应用的范围是比较有限的,范围的有限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的应用。最后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有时候并没有想象中能够会计理论的发展带来进步,但是这也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结语

第4篇:管理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经济学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实现将人口资本变为人力资本的人才战略,就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经济学研究上有所突破。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想建立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是重中之重的问题,本文深入探索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学价值,开辟企业发展的新道路。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已逐渐成为了企业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工作,是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或是团体组织等根据自己的人力资源条件,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等进行的人力资源分析,通过各种活动实现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为团体或组织提供更大的价值。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支持,只有为企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才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实现企业组织的战略目标,运用现代的管理技术和理念,源源不断的获得人力资源,对所获得的和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利用,才能为企业提供各方面的人才。首先,从人才开发来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不仅仅包括员工智力开发,还包括提高员工企业文化的道德觉悟思想等水平,也包括了现有的和潜在的人才挖掘。对才人的开发要全面,客观,对人才的培养还要有长远的考虑。其次,从人力利用上来看,包括了人力资源的发现、鉴别、选择、分配和使用方面。人才的分配和使用是人才实现价值的环节。但是之前的人才发现、选择的过程对企业来说也必不可少。最后,从管理上来看,包括了人力资源的规划、预测、培训和组织。建立企业文化可以保证人才的稳定,培训是人才在工作中需要进行学习的方面,使其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给企业更好的贡献自己。同时学习和培训也是人才在工作中想要得到的一种内在价值,人才也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不断的提升,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有上升的机会和能力。使用现代化人的才管理是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和加速企业发展速度的最佳途径。

二、人才资源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经济稳定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与企业环境和谐等三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够刺激企业的经济增长,是企业财富和实力的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增长数量,还是追求减少污染、节约能源、提高效益、提高质量和改变企业传统的生产方式。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以及企业员工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控制力。

2.决定企业经济增长

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是指员工在工作中的工作态度、质量、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技能素质。高素质的企业员工能够有效的推动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素质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的高低,从而决定了企业经济增长的速度,企业经济结构还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

3.决定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也有这极其关键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产生企业的凝聚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纽带,使员工产生荣誉感和归属感,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时期都有着巨大的力量,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佳的路径。并且还能够激励员工,能够极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能够做到协调作用,使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产生信任,形成相互沟通和交流,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还具有约束和形象作用,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向社会展示企业的管理风格和精神面貌的,是更够帮助企业树立社会信誉、扩大影响的一种无形资产。由此看出,建设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人力资源更好的管理和开发。

三、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1.保障人才供给

人力资源开发应把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性作为发展的目标,从而使得企业员工能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自身的才能。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监督和激励制度,建立人力资本产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产权制度包括收益权、处置权、使中权、经营权和所有权。加强法制建设,我国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企业应坚强法制建设,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加强建设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法、人力资源素质等。企业应对人力资源进行宏观调控,规范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行为。企业还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对企业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软硬件的设施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

2.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文化的建设

不可否认的是,现今许多企业在人力管理中依然注重于制度的管理,而忽略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不仅具有着巨大的约束力,还能够规范和引导员工的形成,能偶创建积极向上、宽松、和谐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因此,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应从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重视企业员工的素质培养,做好善于用人,同时还要建设和谐友善的企业环境,增强企业员工的队伍凝聚力,建立和完善企业员工激励制度,激励员工不断的创新。并且还要团结企业员工,挖掘员工的潜能,塑造诚信员工,从而建立诚信企业。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的建设和完善企业文化,才能够加快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进程,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对企业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激励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唯一途径,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在发展中,人力资源部门要保证给企业正常的人才供给,保证人才的更新和替换,并且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样才能保证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有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淑玲.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从国家电网创新活动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J].企业管理,2016,12(12):65-66.

[2]缪洋.国际知识溢出、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技术创新关系研究--基于北京、上海、深圳的数据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05(06):121-128.

[3]李爱霞.西北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优势、特点及发展路径--以甘肃省相关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调研为例[J].开发研究,2016,09(05):20-23.

第5篇:管理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QDII监管 二元监管运动模型 监管链 金融监管

一、QDII与监管

QDII制度(即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是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国家或地区实行的一种过渡性跨国市场投资制度。和QFII制度(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一样,QDII制度本质上是一种资本跨国流动的安排机制,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到特定阶段与国际资本市场开始接轨的重要一环,也是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国家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我国自2006年允许银行、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机构投资境外理财产品以来,各种QDII产品层出不穷,有银行系、基金系、券商系和信托系。现有QDII运行特点是:立法先行,起步顺利,运行平稳,效果不尽人意。虽然QDII业务的推出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许多理论上的正效应,但是它也在客观上考验着我国金融监管,对中国的金融监管尤其是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QDII的运作原理和监管特点来看,QDII既涉及国内监管,又涉及东道国监管。国内监管一是由于QDII需要在境内筹集资金成立基金,二是QDII的资金进出都要经过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东道国监管是因为基金的投资目标是东道国的资本市场。

在监管体制上,我国的QDII出台已经涉及到金融混业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分业监管,银监、证监、保监都有严格的监管分工,因此必须有机构对这些交叉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进行监管,才能在当前有效地监控金融风险。作为一种交叉型的金融业务,QDII运作模式已对我国目前机构型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虽然迫于现实的压力,已推出了以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及中国保监会为核心的备忘录式联动合作监管机制,但是这种君子式的合作并不能解决QDII等交叉性金融业务所衍生的跨业监管问题。

从国际环境上讲,QDII的发展存在诸如汇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从国内监管角度看,其提升的空间至少有:(1)提高QDII产品设计能力的监管,增加产品的原创性,这是QDII监管的必要措施;(2)加强QDII市场细分的监管,逐步扩大投资市场的范围,在监管的可控条件下进一步分散风险;(3)加强QDII境内外业务的交流与合作监管,逐步发挥自身在投资决策中的主导作用,尽快提升监管管理水平;(4)重视QDII风险控制的监管,充分披露产品的风险点,真心实意地关心投资者,为其创造更好的风险收益;(6)加大QDII投资者教育力度监管,将投资者教育纳入项目申报程序之中等。

QDII监管研究的目的是希望把监管理论变为有轨、有距、有限、有制的理论基础,以理论影响QDII的实际运行,使投资行为与国家规范并重,使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并举,将动态量化的监管模型纳入决策体系,从理论上催生金融宏观实证分析管理格局,为政府对未来金融混业经营进行有效的监控奠定理论分析基础。

二、监管理论、监管模式与监管标准

(一)监管理论与监管模式

当前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政策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基础上的。该理论体系认为,政府实施金融监管是为了社会公众利益而对市场过程不适合或低效率的一种反应,是纠正金融市场垄断性、外部性、传染性、脆弱性等所引起的市场失灵的制度安排。理论与实际的较大反差,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察目前金融监管理论基础及其政策的合理性。关于金融监管有效性,或者说是必要性方面的专门论述,成体系的学说有:公共利益理论、利益集团理论、权衡理论和法律理论。监管理念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的“严格监管、安全优先”,到70年代至80年代末的“自由化,效率优先”,再到90年代以来的“安全与效率并重”,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

从现行监管理论发展看,金融监管可分为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两种基本模式。分业监管是指由不同金融监管机构实施对不同金融产品、不同金融机构和不同金融市场的监管,监管机构间没有隶属关系,各自在其权属范围内执行监管权利、履行监管义务。统一监管是由一家金融监管机构对所有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监管,监管者不仅要对金融安全和稳定负责,防范和化解系统风险,还要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商业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管。这一组织形式又被称为“全能监管”模式。这一模式最典型的代表是英国。

在混业经营背景下,如果采用分业监管由多个监管者同时对同一个单独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必然造成监管重复、监管低效和成本浪费。对跨市场金融产品监管容易出现盲点和真空。功能性监管的概念最早是哈佛商学院罗伯特・默顿提出的,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协调的监管,或者说是按金融业务的种类来划分监管领域,对于给定的金融活动,无论是谁从事的,均由一个监管者进行监管,其目的是提高监管流程的秩序和效率。

功能性监管有两大优势:首先,在分业监管条件下,金融监管机构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协调、沟通比较困难,监管效率不高,监管成本增加,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金融监管机构一体化(即统一监管)应比分业监管更为有效。其次,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现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能够全面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堵住金融监管漏洞。

有效的监管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监管必须全面而没有监管漏洞。本轮金融危机挑战了以往监管方法赖以建立的主要理论假设,尤其是有关理性市场和市场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理论。全球政府正致力于推行全面监管改革并寻求国际协作,其共识是仅仅改进规章制度和市场行为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从根本上改革监管架构和机构,使其现代化。当然创立一个从根本上截然不同的监管体系,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花费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

QDII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投资过程,同时伴随着资本监管过程。针对QDII运行特点,我们提出二元监管运动模式。此模式突破“单责单利”监管理念,在跨市场投资风险条件下,以国民利益准则作为分析对象,将双重利责标准(即大众利益与国家利益、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统一在同一个决策平台上,确定以两种利益协同的定性定量“二元监管”创新监管

模型。用全程监管、接点要素链接的研究方法,将QDII监管纳入一个动态的、数量和质量相结合的模型之中。

(二)QDII监管标准问题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供了相对完整的银行内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我国而言,对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学习、借鉴与引入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基本框架颁布以来,国内相关学者对协议本身以及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影响做过一些论证与思考,但总体上不够系统和全面。“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有效措施(Sound Practic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Operational Risk)”应该是国人学习和制定监管制度的关键环节。

依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和《核心原则评价方法》,结合QDII具体情况,我们认为QDII有效的监管的标准研究应包括以下范围:

1、市场准入监管标准

这是特许机构的资格认定标准。包括注册资本数量、财务状况、经营期限,是否有违规记录等考核标准。目的是选择具有较高资信和资金实力的机构投资者。对进入QDII市场的机构进行预期生态的求证,期待以此确保选择健康的QDII准入者在中国QDII市场的最佳开发期进入,确保选择具备设计良好产品能力的运营者和境外合作伙伴及训练有素的运营队伍。严格的QDII准入标准,有助于屏蔽、抵制潜在的非标准、违规运营商出现,造成ODII市场上的生态机体大面积的坏死,同时培育运营商的社会责任。

2、产品设计的监管标准

通过QDII产品设计的收益和风险、市场实用性、产品的成熟度等数据的评估,来确定QDII产品的质量、数量、额度、投放时间、投放空间及预算损益等。其意义是通过QDII产品设计监管和申报监管,确保一个健康、合适的产品在适当的时间上市,从而完成制造产品中的制造过程和制造保证的双重监管程序。从实际操作上研究QDII产品质量和数量监管标准,使QDII行业标准、职业标准进入QDII产品准入体系,有助于在宏观上控制ODII投放规模,促进质量保证体系早日形成。

3、交易监管标准

对机构汇出汇入资金的监控标准。对已上市的QDII产品交易、交割的过程进行分析取证,完成交易交割的数据监管控制程序。ODII交易交割的数据监管控制的功能研究是针对交易交割过程的技术和规范而来的。

4、操作监管标准

是对QDII操作效果的寻证探究。这个模块是“操作的实验模块”,通过对实验模块运用全程评估,将QDII产品的准入、产品设计、交易过程、操作规范整合在一个链条上,在管理上会形成PACD循环,在QDII投放上会将操作风险降到最低。操作监管标准效果评估模块是双重标准,既监管外在操作环境标准。同时评估自身内在操作监管工作标准。研究QDII制度的监管标准,有助于打破条块分割、窗口式审批、运行无标准、投诉无依据的监管局面,从制度上确立综合的、权威性的、独立行使职权的国家监管系统(如国家金融监管技术中心),从监管制度、监管范围、监管技术、监管素质确保金融监管的国家和大众双重利益关系的统一。

5、退出标准

QDII运营机构产品退出机制与ODII机构产品的市场准入机制同样重要,ODII运营机构产品退出机制、产品退出效果是监管效果考评研究的重要一环。

三、QDII二元监管运动模式框架

根据QDII投资流程与监管原理,笔者设计了一个既符合巴塞尔协议标准,同时基本能达到规避风险、有效监管目的“二元监管运动模型”(以下称为“模型”)。“模型”以监管风险、监管信息为核心要素,以“监管链”为监管的运动路线,以市场稳定利益与投资消费利益得失为监管目标,以“QDII运动链接点”为监管质量、效果评价体系的程和站点,使监管运动科学有序地进行。二元监管运动模型原理如下图所示:

(一)“模型”示意图说明

1、“模型”的概念

示意图由监管指标体系(上半部)和申报评估体系(下半部)组成,构成了监管链的流程结构。根据二元监管运动模型原理,上半部分是QDII监管单元,下半部分是QDII营单元。

2、“模型”的功能与程序

监管单元的功能是用“质量监管过程程序”的方法完成监管运动过程。运行单元的功能是用“质量评估程序”的方法完成运动节点的运动过程。整个二元监管运动模型的功能是使QDII稳定、有序、调整、提高的过程。监管的程序是后一道程序监管前面所有的程序。

3、“模型”的意义

二元监管运动模型“监管单元”的责任是国家利益与大众利益的“二元责任体”,二元监管运动模型“运营单元”的责任是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二元责任体”。二元监管运动模型建立在这两个体系之上,其意义在于稳步开发QDII市场,在“经世济民”的原则下维护国家利益。

4、“模型”的运动规律

QDII监管单元的模块与QDII运营单元的模块一一对应,每一个模块都设立了特定的指标体系。其指标有流程有方向,单元上的节点的量化含义协同了监管模型的运动规律。也就是说:将“QDII监管”贴近每一个“QDII产品”,使“监管”伴随“产品”,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按照监管的指标参数和流程,控制着与其发生关系的全部因素、全部过程。

(二)“模型”与传统监管模式的异同

“分业监管模式”的概念是将涉及到QDII运营的各个行业系统进行条条分割,行业内条条上的监管由各个行业系统自律管理。条条上的“分业监模式”的优势是熟悉分业专业监管,将监管行业化(如银行、证券、基金QDII等),以分业为基点分而制之。劣势是QDII监管全国为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各行其道、漏洞百出,这种“谁家的孩谁抱走”的监管原则已不适应中国的走出去新市场战略。“统一监管模式”的核心概念是实行监管功能制,按照新巴塞尔的监管标准的准则,在趋同新巴塞尔协议的轨道上建立一个以监管功能为基础的“统一监管系统”,统一体系的优势是打破了各自监管的分业状态,建立起一个以世界监管原则为基础的国家统一监管体系。其劣势是失去针对性监管的分业效果,产生了无细分的QDII监管功能,使得整体监管效果下降。“统一监管模式”的另一个问题是基本上摆脱不了新巴塞尔协议的轨道,使得“统一监管模式”在实践上“水土不服”,因为“建立起一个以世界监管原则为基础”的QDII监管系统对发展中国家没有约束力,对监管不利,会产生监管腐败和监管失控。四世同堂吃了“洋大锅饭”,而“洋大锅饭”的基础是在“谁家的孩谁抱走”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半混业状态”下QDII的运营却没有有效的“半混业监管”理论与有效制度。

QDII二元监管运动模型优势是:(1)兼顾了传统

监管实行条块分割的优势;(2)引入了监管的质量概念,形成了制造过程监管和质量保证监管;(3)由运动和节点构成的“监管链”更灵活地跟踪了QDII的运营全过程;(4)将模型参数化是将监管理论从制度经济学带入数量经济学范畴的理论创新。

(三)“模型”的核心思想

“模型”的核心思想是以“质量监管”为基础进行研究的。监管质量是通过“制度质量保证”和“过程质量保证”共同来完成的,其中事先的“制度”是“模型”中的静态,是“监管制度质量保证”的一部分,而过程是动态的。“QDII产品”在经营活动中的监管,是运营监管的一部分,“过程质量保证”应紧随其中。“过程质量保证”在资产配置运营、类属资产配置运营、区域资产配置运营等形成监管源(监管基础)。“制度”和“运营”构成“监管质量概念”,并以静态的质量和动态的质量监管功能体现在“模型”中,形成“QDII监管制度的质量保证”和“QDI[监管过程的质量保证”的全过程。

(四)“模型”的风险与信息监管

在研究方法上,“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同步协调思路,围绕“QDII风险和QDII信息”这个监管的核心,将QDII监管运动过程“接点化”、“要素化”。针对运动中的要素模块设计“监管子模型”,将子模型的风险要素与信息要素统一在协同状态的“监管群”中,再将“监管群”的量化分析用网络跟踪的方法与QDII运动对接。将QDII市场准入监管模型、QDII产品设计技术的监管模型、QDII交易交割的数据监管控制、QDII监管与公共信息、退出其不意机制监管分别作出框架分析,使用量化的研究方法再逐渐寻证循环推理,从而派生出“框架分析层”的精简和叠加层。在使用量化的研究方法的过程中,为了拟合“QDII监管模型”研究中的数据和指数模型关系,将“定性分析理论方法数据化”与“QDII监管模型”接轨。

(五)“模型”监管运动基本规律

QDII监管运动基本规律是:由执行运动使命的线路将QDII纳入监管的传送轨道,按照一定的“标准”完成QDII的使命。将QDII运到所需要的节点,形成了一个有规律的称为“监管链”的系统。“监管链”系统结构由QDII执行运动使命的线路和执行停顿使命的接点两种基本元素组成。线路与接点相互关系、相对配置以及其结构、组成、联系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监管链”系统,“监管链”系统的水平高低、功能强弱则取决于网络中两个基本元素的配置。每一个QDII的产品,其投资方略、市场选择、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成功与失败都产生于它们的配合、配置之中。而“监管”的概念不仅仅是“金融市场警察”的概念,监管应该是一个系统。通过0DII监管运动基本规律研究,建立ODII监管体制的转变、QDII监管标准总体框架等,对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实施严格、明确的价值问责制度。

(六)“监管链”链接点原理与功能

QDII链接点是QDII运动的组成部分,是监管的要素和关键环节。“QDII链接点”的基本功能是衔接功能、信息功能和监管功能。这些基本功能将QDII平滑地运动到QDII设计指令的方向去。QDII链接点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一个监管的计量单位,而且还是监管的一站的质量、效果评价体系。

1、“监管链”衔接功能

QDII链接点将各个“监管链”系统线路联结成一个系统,使各个线路通过接点变得更为贯通而不是互不相干。归纳出“监管的衔接功能”标准。

2、“监管链”信息功能

QDII链接点是整个“监管链”系统或与接点相接QDII的信息传递、收集、处理、发送的集散地,这种信息作用在“监管链”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监管链”工作指令,同时也是“监管链”其他接点顺利联结成有机整体的重要保证。归纳出“监管的信息功能”标准。

3、“监管链”监管功能

“监管链”集中设置于“监管接点”之中,实际上,“监管接点”大都是集管理、指挥、调度、信息、衔接及风险处理为一体的“监管接点”综合设施。整个“监管接点”的运转的有序化和正常化,整个“监管接点”的效率和水平取决于“监管接点”的管理职能实现的情况。归纳出“监管功能”标准。

“模型”的原理是一个带有计量标准的功能,在制度经济学与管理经济学中间将计量经济学引入其中,它对金融监管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有填补和完善的意义。

四、创新QDII监管体系的理论思考

QDII监管,实际上也是中国与国际金融接轨的途径。在开放市场条件下,中国的外汇收支常项及投资的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是QDII研究的要素之一。QDII是一个复杂的跨国金融投资行为,从宏观政策到操作运营、从国家利益到投资消费利益、从经济发展到金融微观监控需要一系列的监管理论与监管措施的出台,因此,广泛地思考“创新QDII监管体系的理论”是中国金融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根据提出的QDII监管模式,就宏观更宽泛的层面,就“创新ODII监管体系的理论”问题提出下面几点思考:

(一)QDII监管的进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交叉过程,保证了创新与风险协调

金融危机暴露出各国金融监管框架无法管理全球性的金融体系。QDII监管危机呼唤创新QDII监管理论体系,提高监管效力,其理论涉及各个领域。从对冲基金、QDII、场外衍生品交易到卖空行为,再到金融机构、投资者、抵押贷款发起机构和信贷评级机构的业务实践,都是监管的研究对象。从目前中国运行的情况看,QDII监管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在政策和解决方案的层面上。QDII监管的进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交叉过程,就我国目前QDII运营评估看,实践比理论失败的更为惨重。因此,在决策的执行层面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将是QDII监管理论与实践的交叉研究过程的核心。“QDII监管运动基本规律”的研究,实际上是决策的执行层面上的监管实证研究。

(二)QDII二元运动监管模型既监管客体同时也监管主体,保证了监管与发展的和谐

ODII决策的执行层面上的监管实证研究的另一个方面是从根本上改革我们的监管架构和机构,使其适应中国稳定的金融预期,使其适应中国由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体制非规范性及市场行为以外的领域的腐败。应该说,QDII运营与QDII监管都是年轻人,尽管各QDII监管机构在协力应对金融危机,然而年轻人容易犯的毛病还是显现了出来。甚至资本主义的老毛病在中国也产生,不同机构权限的相互重叠、权力和管辖范围之间存在的空白区域、能力不均以及彼此间的相互竞争,为“体制弊端”在市场中的繁衍创造了环境。QDII二元监管的监管目标,既监管客体同时也监管主体。这从理论上突破了政府所扮演的“市场警察”以案件为中心的监管目标内涵,使的“形式监管”变为内在的“监管共同体”,“被

动静态”的监管变为“主动动态”的监管,将监管目标纳入质量管理理论范畴之中。“体制”能否被监管,这是理论的,为QDII监管机制能适应中国稳定的金融预期,“体制”被监管这是必然趋势。

(三)QDII监管增加“纳税人监管”的要素,使得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并举

QDII监管像一家企业由谁来监管一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商业形式。因此,两家产品几乎相同、经济属性类似的金融企业,在监管上可能截然不同。QDII二元监管的思路是围绕“风险和信息”这个监管的核心,使监管链的风险、信息价值统一在协同状态的“监管群”中。再将“监管群”的量化分析用网络跟踪的方法与QDII资本运动对接,形成“监管群”,以此分析作为动态监管决策之参考。除在理论上分散QDII监管的风险,同时,让更有组织性代表性的纳税人评估和理解“风险和信息”这个监管的核心,是还“监管知情权于民”的具体体现。“监管群”的意义在于,QDII监管增加“纳税人监管”的要素。

(四)QDII监管应定义权限及其范围,使国家利益与大众利益均衡

在QDII监管模型中,定义权限及其范围使模型更加有实用性是模型成功的关键。能够激活这些权限的具体情况需严格定义,以便将道德风险降至最低,并保留实施严格风险管理措施的动机。QDII运营中“必要的权限”很多,用“框架分析层”的精简和叠加层方法处理,是监管理论上的创新。

(五)QDII监管的未来

QDII监管是一个对投资者负责、能够灵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职责明确、与世界各国的同行协力合作。政策制定者们可以完成重大的监管改革,如:扩大央行的权力以监管市场稳定;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通过减少重合来强化监管;集中对抵押贷款来源的审查;创建一个可选择的保险法规;启动整合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程序;继续改进清算、结算场外衍生产品的安排,包括针对场外交易,发展得到充分监管和审慎管理的中央清算对手机构,使监管运动更加合乎规律。在二元监管模型中,将QDII监管视为O链和规律运动,揭示其运动原理、确定其接点与接点要素的性质和价值。监管的最终目标是:创新与风险协调,监管与发展和谐,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并举,国家利益与大众利益均衡。

QDII监管研究,从管理归属上分析应该是政府及行业监管行为,因此,监管效果与监管成本的比较也是QDII监管研究范围的要素之一。从公共财政预算的角度看“QDII监管”,就应当对监管部门提出相应的成本标准、效果标准,以成为构成考核监管绩效不可或缺的依据。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没有将“监管成本”展开分析,以期作为后续研究奉献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