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
加强和改进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培养专业人才,成为关系到信息技术发展以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现状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是当前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用人需求。这一形势下,相关机构与单位对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给予高度重视,不断改革培养模式与技术创新。
当前,计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受限于学科体制、教学计划,致使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在教学中应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因为教材与课程设置没有实现教学中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的双重培养。
教学中,一些课程的专业性较强,学生不仅要全面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在实际中,对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些高校毕业生并没有协调和处理好这个关系,甚至在培养过程中两者都出现了缺失现象,严重影响到了教学效果。换而言之,高校学生毕业后并不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能力,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并不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正是因为人才的不足,也导致社会上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解决这一现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大培养人才的力度,重视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与工作的需求。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
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算法理论为基础,专业人才需具备扎实的算法知识与研究能力。因此,在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强调的是对学生学术造诣与研究潜力的培养。
2.1学校专业定位调整不及时
近年来,虽然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但是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却没有实现与时俱进,始终停留一个较为落后的阶段和水平。学校对专业的定位,严重脱离市场需求,这也成为导致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2.2落后的教学方法与内容
因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这门学科的发展速度快,从而其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在这一现状中,中国多数高校并没有结合学科特点及时有效地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2.3教学中对实习实践环节的不重视
高校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此观念的影响之下,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的实习活动,并不重视且没有落实到实处,从而导致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脱离,从而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2.4学校师资建设不完善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多数高校中,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教师主要以理论知识传授型为主,而且长期以来他们从事理论教学工作,对于与学科相关的研究极少参加,甚至也很少参加相关的技术实践操作活动。在课堂中,他们向学生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直接或间接的造成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严重不足。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相对不高,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缺少合理、科学的规划。学校师资建设的不完善,导致了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水平的落后。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改进的重要举措
3.1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创新改变
在高校教学中,一切活动的开展以教学观念为基础,并且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引导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关注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与潜能的开发,使学生形成一种接受性的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状。特别是以职业化为主的高校,教学中如果只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那么与社会急需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学观念中,对学生的实践与实习并不重视,学生动手与操作能力不强。基于此,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适宜的应用型人才,首先就需要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开始,通过不断创新发展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3.2传统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的改革
对传统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应当实现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这一创新教学体系的应用,可从学生素质能力所欠缺的方面有针对性的培养加强,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沟通、分析能力。
关于高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学校可根据社会分工对其进行细化设置,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以必修课与选修课进行划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灵活的选择课程。对教学课程的设置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提高和培养学生学习规划能力,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做出准确的判断与选择,最终脱颖而出。
3.3加大力度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建设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实习基地
在课堂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程度再高,若不能及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强化与巩固,那么也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寻求各种途径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中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优先选择人才的机会。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中,深入的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且与实践的结合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市场未来发展动向,不断开阔眼界,提前做好从学生到步入岗位的角色转换。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研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
3.4学校重视构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理论教学能力,而且在项目设计、开发应用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由此,高校要重视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在教授课程能够深入的把握知识要点,并且讲解过程中能与应用实例结合,将问题分析的更透彻、清晰,便于学生的理解。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现状在于,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大学生并不贫乏,真正掌握熟练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却少之又少,许多大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一旦实践起来就两眼一抓瞎、无法应对了。导致这种尴尬局面的“罪魁祸首”,正是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分析
1)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
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特点在我国古已有之,如今许多高校仍然难以转变教学模式,对诸多课程的授课仍采用大班教学、教师主讲的传统方式。
为什么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如此难以扭转呢?首先要追究的是在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大班教学模式。
大班教学不光对从教多年的教师而言,即使对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他们也不会觉得奇怪,一个课堂几十上百个人,似乎是很正常的事。由于大学教师的缺乏,许多高校都会采用大班教学,师生数量的严重失调,导致教师为了应对数量庞大的学生,不得不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因为在理论上遇到的问题往往是相似的,教师解答起来也比较容易;而涉及实践操作,许多问题都需要教师手把手地交,在大班教学的模式下根本实施不了。
2)教学设施的不足和老化
教学设施的不足和老化是影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实施的另一原因。
教学设施的不足和老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实践课上的计算机设备不足和多坏旧,不能使每一学生都参与到实践中,参与其中的学生也经常会遇到电脑死机、卡顿等问题,既影响学生学习的心情,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计算机的修护上,学生往往还没有进入实践,短暂的实践课就结束了。
二是学校不能够提供充足、新式的计算机供学生课后的练习。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实践技巧可能不能一学就会,需要经过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从实践中领略,但是绝大部分的高校是不能向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设备来供他们练习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实践技巧难以得到巩固,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成分的锻炼,自然就不可能为社会提供实践性的计算机人才。
3)师资力量缺乏和教学水平不足
近几年来,各大高校响应政策实行扩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大增加。但是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专业这一方面却难以招到足够数量和足够质量的教师,造成了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调。
教师的数量不足,高校只能被迫继续实施大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具有创新性、专业性、实践性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难以产生,高校也就不可能从人才市场上招到符合学校要求的高端技术人才,构成了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教学水平不足也会严重影响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专业的许多教师还缺乏对当今市场需求的了解,仍然坚持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盲目重视课本知识和理论知识,完全不去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和市场的真正需要。
另有一部分教师认识到现状的紧迫,也产生过想要改革教学模式的想法,但是由于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师本人也缺乏带动学生加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计划的能力,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4)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和轻视实践的思维定式
大多数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出于对这一专业的喜爱或者擅长,可能是基于就业、薪资等原因而选择了这一专业。换而言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专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零基础入门,这本身就对学生的实践操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在许多经济和科技不够发达的地区,学生往往接触计算机较晚,经调查,一部分学生反映他们高中时才会接触到计算机。并且在现今的考试制度下,绝大部分的学生是抱着考高分的目的来学习计算机,缺乏探索和创新能力,学习之后也仅仅只能够达到应考的水平。
这样的学生大有人在,高考之后,正是这些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毫无疑问,他们在对计算机的操作实践这方面的能力是严重缺乏的。
其次,受大学之前十多年的应试教育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思维定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意无意忽视对实践的学习,而更重视对理论的学习。
2 构建与实施计算?C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化建议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改善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各大高校积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
如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加强日常实践教学,积极设计与实现认识、生产、毕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平时的课程设计中,不妨引入模拟面试的环节,使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能力要求形成更加准确、深刻的认识,从而到达扭转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
教师的授课也不应该只是闭门造车,这已经不是“秀才不出门,即知天下事”的时代了,“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能否将课堂带进社会,将社会带进课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作为教师,必须要扭转自己的看法,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固有观念,只有教师真正的重视实践,才能带给学生所需要的实践性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方能指日可待。
2)对教学设施要做到及时的更新换代
教学设备是影响教学效率和师生积极性的一大问题,教学设备老旧化也是许多高校的共有问题。许多高校教师表示,他们一再请求学校更新教学设备,但他们的请求得不到满意、及时的回复。
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确实是一笔大额支出,对高校的财政将是一大压力,但是能否对教学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学生未来的就业状况息息相关,高校不能只把目光放在当下的经费节省上,只有培养更多对应市场需求的学生,才能够吸引更多学生进入本学校和本专业,才能促进高校的长远和根本发展。
其次高校应该扭转观念。许多高校领导层觉得,教学设备固然存在一些老化现象,但是也不是不能使用,现在有更迫切的地方需要经费,等经费宽松了,再对教学设备进行更换;或者是等所有教学设备都老化?p坏了,再进行全面的更换处理,不是更省事省力吗?抱着这种心态,对更新教学设备一事一拖再拖,殊不知就是在这被拖延的一段时间里,已经耽误里大量学生的实践锻炼。对高校而言,短短的一两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本科学生而言,那就是他们大学生活的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总而言之,学生的时间耽误不起,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不能再拖了。
3)打造拥有新视野、高水准的教师团队
如果说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是对构建和实施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强有力的硬件支持,那么一支拥有新视野、高水准的教师团队就是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内在支撑和核心支柱。核心支柱如果倒了,再坚实的硬件都不可能撑起实践性教学体系这一座大厦。
打造拥有新视野、高水准的教师团队拥有两条途径。其一,对现有的教师团队进行能力上的提升和视野上的拓展。完善教师考核机制,进行严格的优胜劣汰,督促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师参与国内外相关的研讨大会,鼓励高校教师跨校、跨国学习,鼓励高校教师进入市场和社会进行调研,已达到拓展教师视野、更新教师观念的目的。
其次,积极进行对高水平、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突出的新技术人员的引进和招聘工作。对这一批新鲜血液的引进,不光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专业、更全新的教学指导,而且能够刺激高校老教师进行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观念的转变。目前高校招聘大量存在因薪资福利不好而导致人才流失的现象,笔者认为,应该对教师团队进行精简,并且打破人人等工资的观念,将高薪资留给真正的高水准、有能力的优秀人才,不求数量求质量,才能为实践性教学体系提供水平足够的师资支持。
4)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初高中开始
在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是部分城市中,学生很早就开始接触计算机的相关课程。但是由于对计算机的考核不会纳入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一般情况),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相关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更缺乏实践的动力和欲望。
对边远地区的孩子而言,他们接触到计算机的时间更晚,一是因为缺乏相应设备,二是因为缺乏专业人才。在国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之下,设备的缺乏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改善,但是绝大多数的专业人才仍趋向于在中东部一线城市求职,专业人才难以下乡。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就总体而言,学生在计算机实践方面基础薄弱、能力不足,这对于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造成了极大的阻力。
关键词:民办本科;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0-0086-03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进入了信息化社会。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如何满足社会对从事计算机产业和信息化工作人才的需求,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真正目的。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培养转入了大众化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更多的学生有了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民办高等院校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市场对这类人才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对于国内一千多所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来说,培养何种规格的学生以满足市场需要,也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民办院校则更加关注这一问题。
1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
随着1999年各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更多的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作为一种新型办学形式,民办学院更是一朵奇葩。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作为教育部批准的以新机制、新模式开办的本科二级民办学院,紧紧依托校本部的教学资源,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 招生对象的社会性学生的来源有参加当年高考的高中毕业生、有来自高等专科学校的专转本学生和来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对口单招生。范围广,社会性强,带来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业水平参差不齐。
2) 办学的特色性民办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主要是应用型,大多数为本地区、本行业培养社会急需人才。
3) 教育质量的保障性依托校本部的教学资源,保证按计划培养出合格的本科毕业生。
4) 学历文凭的公证性文凭的含金量高,有助于提高民办高校在公众中的信誉和地位。
由于学校招收的学生范围广,社会性强,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相比公办学生有下列一些特点:
1) 人生价值积极务实,但具有现实性和功利性,表现在学习上对社会热门的知识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性,但不注重基本功的掌握;生活中热衷于社会活动,喜欢表现自己,但忽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
2) 基本道德水准呈提高趋势,但抗干扰性差。知道该做与不该做的,但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不能坚持自我。
3) 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但缺乏持久性,表现在自我约束力和学习毅力、刻苦精神不够。
4) 技能特长优势比较明显,但平衡性不够,思想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文化底子薄,基础差。
2社会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要求
2.1毕业生就业现状
2002年以来,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滑,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也给在校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就业心理压力。不少学生加入了考研大军,出现了“考研一族”,计算机专业人才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假象,这里对就业形势做简要分析:
1) 世界IT人才短缺。尽管一些国际大的IT公司大幅减员,但IT人才供不应求仍是普遍现象,尤其是发达国家,人才缺口达20%,这些国家不得不从中国、印度等国招聘人员。
2) 软件人才层次结构不平衡,水平高的系统分析员和有行业背景的项目策划人员偏少,同时软件蓝领也比较缺乏。
2.2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
1) 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认识与目前高等学校通行的素质教育,在内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为关注的素质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学生具有不断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学习能力),这是企业的要求,也是在校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2) 企业要求人才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而目前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3) 企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采用合适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学生只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忽略了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我们不断地走访、调查,目前企业招聘人才已趋于理性化,把实际动手能力作为首选要求。
针对以上情况,我院提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关于加强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即:通过四年的培养,使他们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实践动手能力强,较好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应用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从事计算机系统相关的应用开发、维护和教学等工作,成为与当今人才市场“零距离”的应用型实用人才。因此,学生在掌握大学生所必备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知识以及外语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实际操作与应用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作为民办本科毕业生,特别要注重以下能力的培养:
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设计方法以及实际操作与维护技能。
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使用与维护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译、写的能力。
较宽的数学基础和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吸收、消化国内外最新计算机理论、技术、软件的基础和能力。
学习相关领域知识的基础和能力。
这样,本专业毕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外语+计算机+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就业(创业)素质与能力,特别要强调理论注重基础,实践强化能力。
3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3.1培养既有理论,强调应用为主的模式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培养的是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研究型大学,要求学生的理论基础厚实,开发和研究的后劲较足;作为应用型大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注重知识的有用性,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目标是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既区别于研究性的大学,又区别于注重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的高职高专。
3.2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的变化
根据目前市场需求,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为两个方向: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针对这两个方向,提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结构,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见表1和表2。
3.3培养模式的多样性
1) 民办本科学生的来源广泛,社会性强,基础不一,但从总体来讲,基础较薄弱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因此,不能像对待公办(本一、本二层次)学生一样照抄照搬,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因材施教,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在应用与创新培养中关键的知识点与难点在教学中要反复的提示与重复,以达到巩固消化熟练的程度。
2) 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结合实际,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校内、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更接近就业的实际需求。
3)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方法、新工具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时俱进,使我们的学生学习到新工具、新方法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4) 加强考证训练,目前,社会上提供了许多认证,其中有国家级的(软件、网络),也有许多企业级的(华为、思科),通过考证,使学生不仅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而且也具有专业技能证书,为自己的就业增加砝码。
4结束语
江苏省民办独立学院现有26所,尽管此类的民办学院依托的师资、学校层次不一,但培养应用型人才已形成共识,如何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得学生出口顺畅,已成为院领导、系主任必须要考虑的大事,关系到民办学院的生存和发展。令人欣慰的是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首届毕业生取得了学位授予率、毕业率、就业率均超过90%的业绩,这为今后南徐学院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民办学院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 徐鲁雄. 改革计算机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推进素质教育[J]. 计算机教育,2006,(8):57-61.
[3] 夏永林. 关于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与培养的再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9):114-116.
[4] 俞小青. 深化实验室创新 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9):108-109.
[5] 李秉璋等. 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标进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J]. 计算机教育,2006,(12):28-31.
[6] 周苏等. 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5.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学生就业;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39-02
一、引言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瞩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也体现在大学生就业上。用人企业和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存在差异,这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用人企业招聘目标的错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如李怀晖等进行了自动化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为今后高校人才培育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1]。如李霞等对企业实践中营销专业大学生胜任力进行了研究,为营销专业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企业工作提供了基础性指导[2]。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00名在校大学生、200名毕业生以及20家用人企业的调查分析,初步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为本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就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一)胜任力、胜任力模型
关于胜任力的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个人特征、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社会角色、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即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3]。
胜任力模型就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目标所具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特征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且对完成某项工作或达成某一目标产生关键影响。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定义为:大学生在高校教育行为等外在因素和自身学习规划等内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获得的能够得到并完成工作的能力[4]。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初步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的基准性就业胜任力和鉴别性就业胜任力。构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胜任力特征,如表1所示。
本文借用冰山模型,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分为知识技能、胜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5个方面并据此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如表2所示。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的评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采取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实习实训真正引入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最后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接受企业人员的指导并完成真实性的项目及工作。本文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中各特征的权重计算,成立专家小组,由9名和学院保持校企联合培养关系的企业管理人员组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胜任力特征的权重值。
(1)一级指标的配置。本文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维度作为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根据表3赋值,构建矩阵。
计算得出矩阵的一致性指标R.I(Random Index)和一致性比率C.R(Consistency Ratio)。
以某位专家的一级指标为例:
按照上文所述计算得出:C.R=0.0954。因为C.R
(2)二级指标的配置。本文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每个维度下的特征作为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的计算仍然采用两两比较法。在此,不再逐项说明计算过程。
三、结论
为了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更加符合用人企业的要求,本文将胜任力模型引入本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提取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15个胜任力特征,并根据用人企业的评测计算出每个胜任力特征的权重,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结果表明,用人企业既关心学生的执行能力、理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更关注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可以让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最终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胜任力。此模式还可以为企业人才的选拔、鉴别提供依据和参考。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不同专业之间差别很大,其评价指标也会随着社会、就业市场等的l展而变化,因此要建立一整套合理有效的大学生就业评价体系,并随时调整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用人企业需求的真正对接。
参考文献:
[1]李怀晖,杨桂华,陈静.自动化专业就业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2):27-28.
[2]李霞,王启万,夏虹.企业实践中营销专业大学生胜任力研究[J].中国市场,2014,(17):152-154.
[3]徐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胜任力模型视角[J].企业经济,2012,(01):68-71.
[4]马永霞,梁金辉.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研究[J].教育研究,2016,(9):40-49.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岗位需求变化及高校的发展趋势,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创业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结合计算
>> 基于课程实验整合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 试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职对接本科“3+4”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构建与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研究 地方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建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规范策略研究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基于高职院校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培训体系构建 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N].辽宁日报, 2015-08-25.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
“翻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应为美国人萨尔曼·罕。他在给侄女侄儿辅导数学功课时,想到了制作教学视频,并将其分享给其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006年,他把教学视频上传到YouTube网站上,引起了很大关注,有很多学生通过网络参与了他的课程学习。随后几年里,这种教学模式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推广,曾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通俗的讲,即学生在课余时间看视频以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然后在课堂上他们把精力集中在完成练习以及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交流上,这种做法颠覆了传统学校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安排,这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其概念图见图1。
图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念图
二、翻转课堂的优势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忽略教学对象的差异和个性需求,学生课堂自主能动性欠缺,学生质疑、批判、探索和创造力均受到压制;翻转课堂秉持着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教育中学习内容的强制性,学生不再只是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课堂作为学习成果检测、知识巩固的平台,减少了知识传授环节,为课堂师生互动交流,生生协作学习预留了富足的时间,在提出疑惑、陈述观点、互助竞争中,学生语言表达、合作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得到培养。[2]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的比较可以通过下表展示。
表1 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对比
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
教师 知识传授者、课堂管理者 学习指导者、促进者
学生 被动接受者 主动研究者
授课形式 课堂讲解+课后作业 课前学习+课堂研究
课堂内容 知识讲解传授 问题研究
技术应用 内容展示 自主学习、交流反思、协作讨论工具
评价方式 传统纸质测试 多角度、多方式
三、实践之喜
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设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在这些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花很多时间讲解理论和演示操作,留给学生实践和交流讨论的时间较少,学生长期处于机械式的模仿跟随,兴趣得不到激发,教学效果的提升遇到了瓶颈。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有如下几点:
1.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易于浏览
对于《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和配置》、《局域网组建和管理》、《网络综合布线》等专业核心课程而言,共同的特点就是知识点零散、操作步骤多、大项目可以化整为零。为此,我校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筛选、梳理和编排,然后针对每个知识点录制教学视频,每个视频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这样规模的视频符合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学生通过网络或者本地浏览视频,可以随时暂停、回放等,便于自我控制学习进度。
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易于掌握
与当下互联网上纷繁庞杂的视频教程不同的是,我校将课程中的知识点做精心梳理、合理编排,形成与教材配套、不拘泥于教材流程、适合学生循序渐进学习的视频体系。比如《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和配置》这门课中,很多教材都在一开始就重点介绍Windows服务器的Activities Directory功能,后面章节才会介绍DNS知识,这样便会使得学生在做AD实验时遇到DNS指向问题后一头雾水。在我校该门课的视频体系中,先完成DNS有关实验,为后续课程做铺垫,效果比较理想。
此外,我校录制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操作界面或者工作台,除此之外,就是配合操作进行讲解的画外音。视频中不出现教师头像以及实验室的各种物品摆设,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视频核心内容上。
3.重新建构学习流程,易于互动
我校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新建构。对学生的“信息传递”过程在课前完成,老师不仅预先提供教学视频,还可进行在线或离线辅导答疑;在课堂上通过教学互动来完成“吸收内化”,通过学生浏览教学视频后的反馈信息,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和各项情感目标的达成。比如《局域网组建和管理》这门课,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配置实验都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才能进行,传统教学模式下,限于时间、场地和设备的限制,学生真正能投入实验的时间不多,甚至都不能保证每位学生能近距离的看到教师的标准化操作。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操作的每个细节对于每个学生都一目了然,经过课前的反复观看视频,学生在课上的操作就胸有成竹,可以留出更多时间参与到师生、生生互动中去。
4.复习检测方便快捷,易于评价
我校制作的每个视频后面都配套4~5个相关的问题,以在线的客观题为主,这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复习检测,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学生浏览了教学视频之后,如果发现这些问题回答的不好,可以再看一遍,查漏补缺。学生的答题情况能够及时在服务器端汇总处理,教师通过直观的数据就能了解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需求情况,从而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四、实践之忧
翻转课堂给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模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探索和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困惑的地方。
1.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教师制作教学视频、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到个性化与协作化学习环境的构建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3]虽然目前计算机及IT数码产品广泛普及,但部分学生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观看视频教学资源,课外自主学习资源受限制,学习效果难以保障。再者,一线教师大部分不通晓教育技术,对资源检索加工处理,录制教学视频等环节涉足较少,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2.翻转课堂中知识传授以课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师事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在教学平台上与师生互动交流,这是以学生具有自控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基础的。但是职业学校学生自控能力欠佳,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学生大多习惯于传统课堂中依赖教师的指导,习惯家长监控,还不知道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寻求助学服务,现实中需要给学生补充自主学习的知识,提高他们自学的能力,另外,网络上诱惑的因素多,对学习干扰大,在这样自由宽松、无拘束的环境中,学生很容易迷航。加强学生时间管理意识,培养抗干扰能力,养成自觉学习习惯是翻转课堂的首要任务。
五、结束语
翻转课堂的兴起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在看到国外取得理想效果的同时,我们需要冷静思考、理性分析和大胆探索,如何将这种教学模式平稳移植到我国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教育领域,将是我们未来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我们相信,通过努力,在不远的将来会看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卜彩丽,马颖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软件导刊,2013(7).
[2]韩丽珍.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路向选择[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3]张金磊,王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116-0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等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理科专业。该专业注重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解决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它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一个新的数学类专业。由于社会与公众对于数学的态度既有敬畏的一面,即数学很难很深,却神通很大;又有恐惧的一面,即出于招生、就业、用人等现实考虑,觉得数学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中看不中用。因此,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招生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设置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下的数学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也对数学类专业的招生带来了积极影响。
笔者是高等院校数学系的一名教师,我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思路是突出算法设计及计算机软件开发。培养目标可总结为:一个中心,两套理论,三种能力。其中一个中心指培养研究与软件开发应用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两套理论指计算数学、信息科学基本理论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基本理论。三种能力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算法分析、设计与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研究的发展能力。结合我系的专业培养方案,笔者认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其开设的课程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笔者就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中的数学基础课程给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和数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科专业,包括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两个方面。方向一是以信息科学方面为主,计算数学方面为辅;方向二是以计算数学方面为主,信息科学方面为辅。一直以来,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很重要的两门基础课程,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成分。然而,笔者根据近几年对信息计算数学专业学生的教学以及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了解,认为可以将该专业的基础课程“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改为“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
一、后续学习的需求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需要打好数学基础,所以设置的课程有一部分数学基础课程,一部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如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信息论、信息安全、密码学、Java程序设计、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等。如果以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为基础来学习这些课程,是绝对可以进行的。虽然说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是数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工具,如果能学好这两门课程,对后续的学习一定非常有利,但是要学好这两门课程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笔者看来有点浪费。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分别是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的简化版,只是删减了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中一些复杂定理的证明和推导。因此,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时,也能提高其推理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在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所学的极限和微积分思想以及线性代数中对矩阵的分析足以够用,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的学习上面。在学习好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这两门基础课的同时,将剩余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其他数学基础课程以及应用性较强的一些科目上,这不仅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也能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这对他们将来的就业也有很大的帮助。根据笔者的了解,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与软件开发相关的工作,有部分学生考取研究生,而他们所选择的专业也是偏向于信息与计算机的应用,所以对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中内容的学习要求相对比较低,甚至有很多该专业的学生为了满足就业需求,在大三时就开始在很多专业培训机构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根据各院校培养目标的差异,可以考虑将这两门课程换作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相关课程。
二、学生心态的需求
中学数学知识简单、具体,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理解。大一新生从中学走来,满怀信心和希望要努力学习。但是当他们面对抽象、复杂的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时,会觉得和中学数学无法接轨,难以接受,难以理解。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有两个显著特性: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正是这两个特性,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容易明白,使人望而生畏。根据笔者这几年对信息专业学生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是抱着学习计算机的心理,他们没想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学习如此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他们在心理上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学习,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觉得这个专业没有希望。当然,这种对专业的理解是错误的,也是不可取的。但是实际的数学分析内容的确抽象,高等代数内容的确复杂,这也使得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惧,甚至慢慢地演变为厌恶,最终导致学习信心的丢失,学习态度的散漫。笔者曾经给信息专业的大三学生讲授《数学物理方程》和《矩阵论》,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一部分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因为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的抽象复杂,竟然放弃了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这导致在后续的学习中困难重重,随之而来的是一门一门课程的放弃,最终后悔莫及。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将这两门基础课程改为相对简单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那么学生就容易接受了。这两门课程内容简单易懂,学生容易理解,学习就有了成就感,这种学习成就感的获得会成为学习的一种内在驱动力,从而产生一种进一步学习推动其再次去获得成功的兴趣和动机。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兴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兴趣,他们就会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倾向,就会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学生的学习信心大增,学习态度自然就变好了。学习态度端正,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他们后面的学习尤为重要。
当然,也有人曾对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改为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想法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这样的更改会使该专业失去其特色,和计算机专业没有什么区别。其实,该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区别是很大的。该专业虽然没有了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但仍然保留了其他的数学基础课程,如解析几何、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等课程,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基础课程。对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不会失去其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且能解决信息与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人才的目标。另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从原来的计算科学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学习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而且要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这与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不同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学功底较薄,对工程计算中的公式不理解,且不知道计算机得到的结果代表什么,甚至有错误时也不知道如何修改。所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到软件企业中大多作软件设计与分析工作,而计算机系的学生做程序员的居多。因此将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更换为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这一行为,并不会影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色,也不会影响其培养目标人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纯粹数学内容学习要求的降低,能适应学生数学基础差、学习兴趣低的现实状况。对于信息与计算数学专业的课程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可以改为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不仅有数学的基础,也有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就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规范(试行稿)[J].大学数学,2003,19(1):6-8.
[2]王喜建,王奇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综合改革下高等代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2):4-6.
[3]张庚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分析教学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11):118-119.
[4]宋广华,刘慧.普通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2):148-149.
[5]罗智明,胡桔州,陈荣平.一般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8):20-22.
[6]丁睿,蒋美群.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些想法[J].高等理科教育,2003,4(50):78-80.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 整合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6-0023-01
计算机专业课程是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学科,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整合是指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充分融合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使中职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能掌握走向社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整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
1 整合对教学理念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整合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整合后,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进行课程的学习,符合现代教育规律。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整合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集成文字、图表、声音和图像,创设情境,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创造出逼真的效果,充实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使抽象的计算机理论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更容易让学生掌握教学的内容,也便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 整合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整合,教学系统实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个性化自主学习和相互协作学习的环境,多种学习形式的配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这种互动的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教学平台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同学及教师展开互动交流、探讨问题。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转变,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另外,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通过学以致用起到了巩固自己知识的目的。
3 整合对教学手段的影响
3.1 新型的教学结构和教学平台的建立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学校可以建立新型的教学结构,实现校园网和互联网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课件、教学任务、教学计划、参考书目等上传至教学平台,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外时间进行浏览和下载。教学平台的建立,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拓展了教学空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校园网和互联网的结合,可以扩大网络教学的覆盖范围,实现更多学生的信息资源共享,增加学生接受先进教育的机会。
3.2 新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立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整合,使得新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得以建立。学生学习知识不再是以抽象的书本知识为主,而是变为了立体多元组合,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视听觉功能,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新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以计算机为中心,改变了原来的那种单纯的由教师、学生、教材组成的教学格局。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变成了图文并茂、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4 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整合,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教学。信息技术不再是单纯的辅助教学工具,而是结合了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思维能力,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整合具有现实意义,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
5 结语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整合,是中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学到计算机理论知识,又可以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使自己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青岛 266108)
参考文献:
[1]王学吉.浅析信息技术与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整合对教学的作用[J].福建电脑,2012.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直到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整个发展历程已经有六十多年,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满足各行业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其发展现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1普遍性与迅速深入发展
在各种高新技术推广和更新的情况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同样,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科技生产提供了新的动力,从而促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多个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变得越来越普遍,并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迅速向着更深层次发展,给人们的生活、科技生产等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1.2综合化和专业化发展
在计算机越来越普遍使用的过程中,计算机科学变得越来越综合化和专业化,与各行业的发展趋势有着紧密联系。例如:家用电器的智能化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加方便和实用,从而满足更多家庭、人群的需求。同时,人们对专业化、综合化方面提出的要求,大大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化、专业化发展,是人们提出各种要求的必然趋势。
1.3不断突破和更广发展
由于各个领域的技术要求变得越来越专业,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提供的功能也变得更加固定,从而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断突破,最终向着更广的范围发展。例如:电子管、晶体管和半导体管的相继运用,给计算机技术的集成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不仅推动计算机科学不断突破,更为计算机技术创新提供更光阔的资源,从而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大环境下,各行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给予了高度重视,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更快发展。总的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不断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可以通过独特的设计结构、平行技术等,实现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各种数据、指令的合理性分析,从而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智能化发展。由于计算机有很多个处理器,可以同时处理一个问题,因此,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非常快速,在处理难度较高的问题上有着一定优势。所以,智能化的高级计算机在设置有高科技元件的基础上,可以用于处理复杂性较强的任务,特别是一些难度很高的作业中,需要利用智能化计算机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节约任务完成的时间,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由此可见,根据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可知,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研究人员根据人脑的情况进行智能化计算机的设计,可以使其更加人性化,从而促进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2.2高性能方向发展
目前,较多计算机都是通过采用合适的芯片来完成相关操作的,因此,对芯片技术有着极大依赖性,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动力。随着高科技人才的不断增多、高新技术的不断推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发工作变得更加有效,对于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向着高性能方向发展有着极大作用。例如:纳米技术、量子技术等的与芯片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计算机内部结构、硬件更加完善,从而提升计算机开发的整体水平。根据量子计算机的运行情况来看,通过充分利用最新型的量子物理力学原理,计算机内部的各种数据的计算与储存可以实现物理设置,从而在利用激光脉冲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率和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与此同时,由于光的速度非常快,目前还没有任何物质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因此,光子计算是通过利用光子来进行各种数据的计算与储存的,不但可以取代传统互联网的运行程序,还能大大提高各种数据的精确性,最终降低复杂信息的处理难度,对于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有着极大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践过程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优秀人才的不懈努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时代,人们对高新技术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上述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需要与各领域的发展相适应,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鹤.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J].科技风,2015,07:210-211.
[2]马维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