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原理课程思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211”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原则与依据具体说来,本方案的课程体系结构有四部分组成:(1)通识教育领域课程。该领域课程培养学生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使之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这些课程包括军事理论与技术技能训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概论、大学体育、大学英语以及计算机课程等。(2)学科基础教育领域课程。该专业领域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理论与基础知识;学生分析、解决生产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的生产系统组织与管理问题的能力。这些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A、概率论和数理统计A、大学物理、工程实训A、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子电工技术基础等。(3)专业核心领域课程。该领域课程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使之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该课程包括计算机绘图、管理学原理、基础工业工程、运筹学、运筹学课程设计、质量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设施与规划、物流设施与规划课程设计、系统工程、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生产系统综合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4)专业选修及实践实习领域课程。该课程包括工业工程专业英语、机械产品三维造型与创新设计、机械CAD/CAM技术、数控技术、现代制造技术、管理信息系统、java语言程序设计、经济学原理、工程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现代物流学和专业社会实践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既具备坚实的机械工程技术基础、又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跨学科应用型人才。
1.2“211”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素质与专业、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为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方案规定学生毕业前除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外,学生还必须修读非本院、本学科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完成8学分,其中必须选修体育专项课程等,学生必须修满课外实践与创新活动5学分,思政类课程的实践学分5学分纳入自主修习课程考核。其次,“211”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学生共性的提高与个性的发展。创新是以思想的自由为前提的,个性是学生独立精神和自由思考能力的表征;如果说通识领域课程和学科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是为了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专业核心领域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
2校企合作背景下的“211”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要求
为落实“211”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工业工程专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工业工程专业积极联系校外企业,与之对接合作,采取课程实训和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措施。
2.1明确实训大纲,规范实践教学过程为了使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取得效果,“211”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所有的实训课程都有实训教材或指导书,这些实训教材或指导书由本专业的老师集体编写和修订,并贯彻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2)实训课前,教师和实训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备课,检查实训设备、设施的性能和实训材料的有效性,以保证实训的正常运行。(3)实训教师需严格管理学生,向学生讲明实训规章、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认真批改实训报告。对那些违反实训章程,操作不规范的学生,应该明令其停止实训;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实训报告,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重做。(4)实训结束后,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撰写实训报告,并认真批阅报告,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评定成绩,将其记入实训成绩档案。
关键词:三位一体;四方联动;数控人才培养
1背景和意义
由于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各级高职院校均开设数控相关专业和课程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各不相同。国外具有代表意义的当属德国“双元制”,其指的是院校与企业之间一同承担着育人任务,主要围绕企业在人才方面的相关需求来落实培训计划和教学计划,学校主要承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主要由企业承担。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纳入到终身教育的体系之中,完全服务于作为“主体”人的职业生涯。国内数控技术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都是围绕学校教育而展开,由于企业参与度不足,实训所用设备没有与企业同步,“双师型”教师匮乏等原因,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岗位需要。同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责任感不足,只是单方面人才索取;很多校企合作不深入,导致“闭门造车”人才培养局面。目前国家正在尝试开办应用型大学或职业大学,我国职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拟解决问题
国内各类高职院校都开设数控专业,但很难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本文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2.1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所需知识和技能不匹配。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要是否匹配主要体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上,其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主体是高校教师,专业调研不深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少,导致所制定出的方案只能满足部分企业岗位需求,既做不到“广”,又做不到“专”。同时学校通过三年时间教授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而培育一个成熟的而技术技能人才需要五至十年,这是学校所无法完成的。2.2企业高档数控机床普及,但高校实训设备低端,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以浙江宁波为例,当地重点工程项目———宁海县的模具产业园区是由县政府以及宁波工头集团联手打造的以模具生产为核心的转型升级综合项目工程。在这里,数十万、上百万的高档数控机床在这里随处可见,大部分企业都需要用到高档数控机床,但是能够建模、操作、维护这些设备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学校无法提供上百万的数控设备进行理论和时间的教学,只能培养低端数控设备操作人员,更谈不上供给高技能人才了。2.3需要搭建什么样的校企合作平台,才能解决校企合作尴尬。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与企业有合作,但是大部分仅限于学生实习和就业,真正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少之又少。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己任,而企业又以生产利益为目的,企业不愿意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学校很难实现互利共赢局面。以上三个问题都是各高校数控类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意义。
3主要措施
3.1建立了“三位一体,四方联动”的政校企合作模式。“三位一体”中的“三位”指的是院校、对接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以三方之力来搭建实习平台。“四方联动”指的是院校、对接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以四方力量联合协同育人。具体来说,即结合宁海县当地的产业结构特征,积极做好紧缺专业学生引入工作。同时,由学校、企业以及第三方人才服务机构共同负责开发相关的教育课程,打造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实现培训师资、培训模式整合与优化,联合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根据市场的需求,运用“三位一体,四方联动”产教融合的应用型学生培养模式,对在校学生进行企业定制式培养,使学生达到目标岗位所需专业技能的中级水平(有行业和企业制定的中级标准),并满足学生、学校、企业等各方的需求。3.2设计了合理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新型课程体系。3.2.1构建“2+1”、“1.5+0.5+1”模块化、技能化课程体系我院专业教师队伍会同宁海县公共实训基地(企业)的数控专家们共同制定机械制造与专业数控加工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制定了以“2+1”、“1.5+0.5+1”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拟定了新的教学计划。“2+0.5+0.5”即前两年在学校就读,第五学期在企业开展跟岗(轮岗)实训,第六学期顶岗实训。“1.5+0.5+1”即前三学期在校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岗位基础能力培养,第四学期教学安排在宁海县的公共实训基地或企业进行应用技能实训教学(分为认知实训、跟岗/轮岗实训等阶段),第五、六学期进行顶岗实训。①模具设计模块。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能够独立设计出较简单的冲压成型模具,掌握各种典型冲压模具的结构特点;具备设计简单冲压模具的能力;具有一定创新精神,乐于扎根企业,吃苦耐劳。塑料模具结构与设计:能够独立的设计出较简单的塑料模具,掌握各种典型塑料模具的结构特点;具备设计简单塑料模具的能力;具备一定团队协作能力。机械制图与CAD技术、UG软件应用:能够利用常用的CAD/CAM软件对模具结构进行设计,掌握阅读和绘制零件图、产品装配图;具备利用常用软件(AutoCAD、UG)对模具结构进行设计的能力:热爱本职工作,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②模具制造模块。模具CAD/CAM和模具仿真加工:能够利用软件对模具零件进行编程和自动加工,掌握CAM软件进行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的自动编程;具备利用CAM软件对模具零件的加工进行自动编程的能力;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具制造工艺学、钳工操作实训、机加工操作实训:能够操作普通机加工设备进行模具零件加工,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基本理论及常用测量技术;依据模具使用要求,合理选用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方法;会机械零件测绘技术、会车、锯、锉、钻、铰、攻丝等加工技术;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数控加工技术、多轴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能够操作数控、电加工等设备对模具进行加工,掌握各种数控加工方法;具备合理选择各种数控加工机床的能力;具备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数控电加工机床程序编制能力;具备操作电火花线切割等电加工机床的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索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③模具装调模块。钳工操作实训、模具制造工综合实训:能够对冲压模具、塑料模具等结构较简单的模具进行装配、调试,掌握模具制造、装配、调试等理论知识;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能力;具备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的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熟悉模具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履行工作职责,具有社会责任感。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能够对模具零件实效作正确分析、并进行维修和改进,掌握模具零件的各种实效形式;对各种实效形式的原因进行分析;具备分析模具实效分析的能力;具备维修改进各种模具的能力;能较熟练的查阅专业书刊、工作手册等技术资料。模具设备使用与维护:能够对模具生产设备进行维护调试,掌握机械机构和通用零件工作原理;会对简单的机械装置进行维护调试;具备对模具生产设备安装、维修、调试的能力;具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3.2.2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融入课程思政的新型课程体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刻反思教育实践中的盲区和误区,积极探索新时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体系。打造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综合素养课程、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新型课程体系。3.2.3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合理渗入双创教育一是要开辟关于激发学生双创兴趣、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课程教育模块;二是要围绕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技巧来开设一些深层次的课程教育模块;三是要围绕双创教育内容,积极开辟一些具有实践性质的活动型教育模块,如案例实践、项目实践等等,并且要对学生双创学习中的疑问进行及时关注与指导,促使其双创能力得到有力提升。3.3开发了培训课程和实施了公共实训。①与汽车、模具等企业合作,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完成相关课程的培训,并完成后续顶岗实习。按照企业人才培养需求,用企业生产任务作为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开发《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加工技术》、《多轴加工技术》、《模具设计》等课程。具体需要按照企业生产内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共建教材、教学资源库、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②围绕浙江省公共实训基地,打造数控机床人才培养新基地。浙江省公共实训基地的主要效能:一方面是为专业教育提供诸如学生技能培训、学生技能研修、高级工培养、高级技师培养等服务,另一方面也承担着评价高技能人才、考核人才、举办科技成果战略会、开办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召开相关培训等活动。我校通过宁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扶持、与当地各类数控企业进行合作,为培养高技能数控人才助力。3.4在企业和学校分别建立教学中心和培训中心。在企业车间内划分一定区域建成教学中心,配备一定数量的企业高级技工和各类中高档数控机床,专门负责校企合作课程的教学,为学生走向生产岗位做准备。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培训中心,负责前往企业学生的基础技能的培训和企业员工的培训任务。3.5实现了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改革本专业实践教学由学校教育为主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以企业教育为主体的轮岗实训组成。通过指引学生入企实训来深化学生对岗位工作环境、及工作要求方面认知,让他们能够深刻体悟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潜移默化中养成科学态度、敬业品质、严谨作风等素养,培养出一批高技能与高素养的模具加工员、设计员、数控机床操作员、调试工。
总之,通过采用“三位一体,四方联动”政校企合作的模式改革有效解决了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加工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所遇到的困难,有效提升了数控人才培育质量,通过政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合作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惠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9(05).
[2]余再新.“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4(04).
[3]刘惠坚.校企双主体”办学的内涵、路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8).
[4]姜涛,应一帜,巫修海,王卫兵,王国栋,黎华平.高职数控技术专业OBE理念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J].现代职业教育,2020(03).
[5]曾志斌.数控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3).
1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业界需求分析
从机械行业看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社会和业界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能只关注教学本身,而要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与业界需求,从而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努力使学生更加接近社会需求,应是教育回报社会共同的追求。结合机械类专业特点进行业界需求分析,深入调查毕业生的生存状况,了解社会机械工程类技术人才的要求,正确把握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与业界需求之间的矛盾,试分析如下:①人才培养目标:高校知识内容非常基础,专业教材知识陈旧、企业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广而深的专业知识。②课程体系设置:高校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有些课程设置较为陈旧,不能满足当前企业需要,尤其缺乏现代设计与制造新技术的内容。③实践实习环节:学校实践和实都流于形式,企业迫切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与持续的创新能力。④素质教育:高校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培养较少,企业要求毕业生富有责任心,具有踏实、勤恳、虚心和不怕吃苦的职业品德。
根据培养模式与业界需求之间的矛盾进行客观分析,结合机械类专业特点,培养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社会对机械工程类技术人才的要求。
2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中重点高校主要培养工程研究型人才,高职类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而教学型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重点是培养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有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模式,强调学用结合,注重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我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一线技术工程师。工程师主要使命是“能够帮助改善生命质量、提高工业和个人生产率、进而提升每个人的生活水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面向21世纪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机电工程基础知识理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创新品质和发展潜力,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在机械行业生产一线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技术运用与改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3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为了配合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构建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习实训体系、课外实践体系和社会实践体系,同时完善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管理与考核,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知识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强化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3.1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工程和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构建创新型国家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工科专业,应该将工程教育与创新教育列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上要特别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程与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的开发、培养则是教育更本质,更核心的内容。以此为旨建立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工程教育与创新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异常重要。在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必须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将理论、实践教学与实际工程背景紧密相连,并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原则,从而使素质教育、工程教育及创新教育始终贯穿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2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构建面向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根据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优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确保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以主干课程为核心,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对相关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为了构建面向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块化理论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设置的特点表现为:①扎实基础:通过思政课程、数理基础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和计算机基础课程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②拓宽口径:专业基础课程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等知识于一体,专业课模块按专业方向设置课程,注重专业的应用能力培养。③明确方向:在专业基础平台上设有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四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使学生方向明确并且学有专长。④注重应用:注重学生交际能力、人文素质、工程意识、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优化课程体系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点。着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使新的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树立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教育思想。
3.3构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实现设计与制造、机械与电子、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经典内容与高新技术、单元技术与系统思想、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的融合,构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从工程的角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设计制造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模块。①基本技能模块包括物理实验、工程制图测绘、工程力学实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实验、金工实习、计算机应用和外语应用等,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理工科素养;②专业技能模块包括、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电工电子课程设计、电液控综合课程设计等,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实践技能;②工程实践模块包括数控技术、CAD/CAM/CAE、先进制造技术等工程实训,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④创新设计模块包括创新科技活动、机械设计大赛和毕业设计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思维与技术创新能力。⑤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模块。根据国家紧缺人才需求状况,开展数控技术、PRO/E、ANSYS、UG、Solidworks和CATIA等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提高学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职业技能。
“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该实践体系使学生能够获得较系统的机械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4实现学校与业界深度关联,形成很好的创新教育生态整个国家教育系统是一个大的教育生态系统,一个学校也可以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很多是直接为业界服务的,通过学校与业界的深度关联来构建良好的工程与创新教育生态。高等学校的教师有义务主动搭建高校与业界深度关联的平台,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业界的真实需求。创新的思想源泉都是由业界迫切需求所直接驱动的,与业界人士共同解决企业中的工程实际问题,则更有利于高校师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锤炼。要想在我国形成很好的创新教育生态,高校应该主动地和业界社会保持良好的关系,应该把业界作为教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1]
3.5融入新技术,树立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工程教育观现代的先进设计技术、制造工艺、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和制造生产模式及系统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和全新的理念,而且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生产方式。为了培养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应探索在教学中如何融入新技术新工艺,让学生认识宏观的、崭新的设计与制造思想及发展动向。
制造自动化和微细加工技术为代表的加工方式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在教学中,应当实现传统制造业与现代制造技术的知识融合。如在机械类等课程中增加现代制造业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工程知识。包含有制造自动化技术、微细加工技术、快速成型技术、逆向工程技术、虚拟制造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等。
机械制图课程应引入三维建模方法,企业采用了三维设计与工程分析平台,因此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应实现高新技术与经典内容相结合,即应用层(图形CAD、三维建模和多媒体技术)、设计层(虚拟设计、数据库技术、可视化技术和逆向工程)和创新层(智能CAD、专家系统和人机设计)的结合。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工程分析技术已经深入应用于企业实际,因此有必要基于CAD/CAM/CAE数字化新技术进行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学生获得使用CAD/CAM集成软件工具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培养学生的设计制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增强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1
一、把思想政治课与日常行为相结合
要解决困扰多年的思政课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的问题,消除“两张皮”现象,就必须将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的日常行为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结合机制。建立学生成长素质档案,考核学生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并把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学分挂钩,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通过各种活动载体,如开展“几个一工程”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读一本好书、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工活动、锻炼一小时身体、学好一门外语、掌握一门技能等,将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优秀品德。通过学院“礼仪之星”“优雅女生”“绅士男生”“文明宿舍”等评选等活动,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通过表彰先进,发挥学生榜样的引领作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学科的实践性
思想课的教学,本身实践性很强,气息浓。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存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的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组织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事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平时组织学生参加时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矿、机关参观,进行社会调查,请企业家、人大代表、模范人物讲课等。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可以感觉到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既深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还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敏感能力,使政治学科的知识、教育功能得到有机地结合。当然,联系实际要恰当,不能生拉硬扯,机械对号,而且练习实际时,要做好理论方面的分析、论述和归纳。
三、采用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为教师主导精讲、综合分析,学生围绕所学内容提问、讨论,甚至辩论的形式。之后,教师予以回答,引导和分析,让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并学会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和思考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每次研讨结束时,教师进行理论总结,使学生在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上都有提高。例如,在讲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等观点,分析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国两制”的政治策略和“武力解决”的手段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政府统一祖国信念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科学性,进而批驳“论”“不统不独论”等分裂主义理论的荒谬性和险恶性。在参与式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使以后的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面对学生的提问、质询、争辩,教师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理论修养、论辩水平和知识背景的机会,使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威信和理论的威信大大提高;另外,课堂中由于学生有了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也就消除了对该课程的逆反心理,并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较好地训练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和系统准确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当然,这种教学形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四、从闭关保守到开放包容的创新
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来袭,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应把握时代脉搏,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做好东西方文化思想的转换,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向融合转化,将闭关保守的思维向文化生态良性发展转变。
首先,面对东西方文化的碰撞,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者应采取开放积极的态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价值加以重新审视和挖掘,一方面从西方文化中吸收其合理成分为我所用,将融会贯通的科学思想政治理论传授给高职学生,使东西方文化碰撞转化为科学的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开放包容性,不仅做到古今结合,也要做好中西结合,洋为中用,让高职学生能够接受并乐于接受和自觉接受。其次,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系统需要与世界文化接轨,在保证自身系统的独立性同时,也要注重与世界文化思想系统的生态互动。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悠久的传统文化有其自身内在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需要与世界文化交流,交换新鲜的养分,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只有这样,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会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引导和修正学生主体的社会认知取向,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和社会工程。学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摆在育人的首要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进一步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由于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缺乏正确的辨证的认识和理解,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片面强调思政课教育的社会功能,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重点、难点的把握机械化、教条化,讲课时面面俱到,一味灌输,习惯性把学生当成了高级领导干部,一出口就是“领导指出”、“几个必须”、“几个应该”,教学活动中见不到“学生”,从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需要。这样的思政课很难被学生接纳和认同。二是片面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只关注学生的兴趣,迎合学生的价值倾向,满足于课堂气氛的活跃,甚至喜欢讲社会上流行的庸俗笑话,堕入“三俗”的境界,而放弃了社会要求和原则,失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向作用、动力作用和保证作用。要防止以上两种倾向,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牢固树立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为社会服务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属性,明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明确历史和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可以有效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为盲目的、自发、随意的活动,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要看到,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只有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目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必须十分重视当代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材施教地促进他们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要努力找到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结合部和增长点。“两个需要”结合的实质是将思政课教育的宗旨与受教育者关心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两个需要”结合得好,既造福社会,又使受教育者终身受益。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在以往的思政课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的理解过于简单化,习惯于“教师中心论”,过分强调教师的“控制”作用,使得课堂更多地成为教师呈现个人知识和风采的舞台,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搞“独白”,演“话剧”,把教学的“公共活动”变成了教师的“个人活动”,基本是“教师讲完——学生下课”的单一模式,完全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能动作用。必须寻求新型的教学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动、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现在80后、90后的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精神不断增强,特别反感对他们进行概念化的说教。教师上课尤其不能只讲“必须”、“文件指出”等政治性话语和口号,而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以平等、开放、合作、民主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分的尊重。师生通过民主平等的交流,产生精神上的碰撞、融合和共鸣,教师要允许学生对社会问题有不同的观点、意见和看法,从而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不自觉地接受理论。当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由度越大,对教师的要求越高,越需要教师对思政课教育规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更高级的育人艺术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三、统一要求与尊重差异的关系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出现了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五个多样化”。根据的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五个多样化”在思想领域的直接反映就是当代中国社会人们思想活动表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空前增强“四大特点”。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当代大学生在公平与正义,自由与平等、社会与个人,理想与现实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重要问题的认识上存在明显差异性和多样性。如何面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出现的新形势、新特征,就必须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尊重差异的关系。其一,就是要在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和整和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推动全社会巩固发展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其二,就是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社会思想观念的多样化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事情、舆情决定了的,是客观实际,只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扩大社会认同,增进思想共识,才能团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群体、不同认识水平的劳动者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以不同的方式同样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作出贡献。同时,也只有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减少思想矛盾和冲突,避免因认识差异引发社会的对抗和冲突。才能使先进文化占有主导地位,健康文化得到发展,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思想受到抵制。坚持这两个重要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就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四、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人文教育 人文性
爱因斯坦的《论教育》中有这样一句话:“从学校走出来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专家,而应该首先是一个和谐的人。”所谓“和谐的人”,不仅要拥有足够的生存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有能理解和享受生命的精神特质,如品德高尚、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责任意识等,而这些特质就是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不仅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集中表现,更是现代社会公正、文明、健康、祥和等标志的支撑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和摇篮,其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另一方面是人文教育,更侧重精神价值,即“对受教育者进行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1]。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本质特征。
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是一门在素质教育中起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作用的重要课程,其本质就是人文教育。然而,目前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学并没能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原因是多方面的,单从教育层面看,在升学的重压之下,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围着考试指挥棒转,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思想政治学科的工具价值被强化,人文价值自然难以实现。再加上一些教师未能正确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甚至将两者对立起来,从而导致学生人文知识欠缺、人文精神贫乏、人文素养不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试就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谈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体验和感悟。
一、生命情感和人生价值的教育
生命情感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欣赏和沉浸,是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珍惜[2]。拥有热忱的生命情感会使人富有爱心,提升幸福指数;反之会对生命麻木无望,对他人生命漠视。小悦悦事件在全社会引发的讨论及中学生自杀、斗殴致死事件频发无疑为教育者敲响了警钟。
作为人文学科的思想政治课,更应担负起激发学生生命情感的重任。当然,这种内化的教育仅靠空洞的说教会显得苍白无力,它需要借助特殊的心灵体验,需要亲身经历和自我感受。笔者在教授《生活与哲学》中《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时正值入冬,恰逢腾讯微博开展“衣加衣”公益活动,于是组织学生参加。笔者要求他们活动全程做到“三个自己”(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周末时间自己清理和清洗要捐的衣物(强调必须清洗干净,以示对受捐者的尊重而非施舍);自己选择受捐对象;自己到邮局装包裹、缝包裹和填写邮单。活动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出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场景:一个班50名学生捐赠的衣物整整装了十个大包裹,女生还细心地准备了全新的文具和过冬用的护手霜;装缝包裹时虽然有些忙乱,有些笨拙,但学生年轻的笑脸和一片赤诚真心感动了邮局里的每一个人。尤其耐人寻味的是他们选出的受捐对象——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查朗寺扎西堪布(转)。经过近一个月的等待,当收到查朗寺堪布的回信感谢同学们的爱心和善举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时,同学们兴奋不已,表示“内心充实满足,感觉很棒”。笔者认为,对于“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个理论,学生肯定能够真心体悟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身体力行。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情感所接触过的文化财富,会在我们心里留下痕迹。”通过亲身的实践和真实的情感体验,教材的说教会变得形象、具体、生动,而人文教育也随之化成润物细雨,滋润学生的心田,更会在他们心中播下“善”的种子,也许未来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二、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教育
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和弥补,但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才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人文素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政学科中的哲学,正是这样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如何让高中学生意识到这点并初步学会运用它解决现实问题,这对思想政治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自身要有扎实的哲学功底。其次要有善于发现“小生活,大智慧”的敏锐心思,在讲授哲学时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信服。笔者曾尝试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探讨高中生的情感问题,当时的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学生有话可说,也有话想说。经过讨论和点拨,学生初步树立正确对待高中时期面对情感问题的态度,同时理解这个原理的用法,可谓一举多得。
不仅是哲学部分,思想政治课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政治、哲学和文化各具特色的学习方法的科学教育;二是思政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构建;三是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一些社会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能在当前高考的思想政治科目中取得高分的学生,其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整合能力、分析和运用的能力必定是很强的。最重要的是,这种能力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人文素养包括很多方面,从人与世界的关系角度来看就是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培养社会责任感是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社会责任感表现为不畏艰辛地承担生活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多为他人和社会着想,勇于自我牺牲,而不是一心追求个人的享乐。[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是要求他们自觉地以“人类一份子”或“自然一份子”或“社会公民”或“父母之子”等视角反观自己生命的存在价值,从而走出“小我”,融入“大我”,树立民主意识、环保意识、诚信意识、爱国意识等,并将其作为自己人生的精神支柱,或者,可以称之为信仰。
四、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
著名教育家冯恩洪教授认为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主体,只有培养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个性,才是真正遵从了教育的规律[4]。“从学生自主成长的角度看,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他们全面发展提供帮助。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培养人文素质就必须尊重一切学生的个性,关心一切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无论学生之间先天资质差异多大,要欣赏他们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的自主发展”[5]。然而,我们当前的教育更像是机械化生产的一条流水线,学生就是生产出来的标准化教育商品。缺乏个性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复杂的社会和激烈的竞争,他们会产生失衡感和无助感,甚至会走极端。
因此,思想政治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师要以积极开放的态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批判和创新,在活泼、激情、感动和想象中促进学生的自得自悟。笔者曾经把网络上热议的“老人跌倒要不要扶”这个话题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扶”,也有不同意见。最后经过激烈的言语交锋,学生就这个问题达成共识:老人跌倒当然要扶,即使面临可能被讹的风险,也不能因噎废食,否则社会会变得冷漠、没有人情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该不该扶,而在于怎么扶。如因疾病发作,应当立即拨打120或找警察求助等。整个讨论激辩的过程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当然,尊重个性并非放纵个性,教师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教育家这样说:人文教育能给生命一种亮色,有了这抹亮色,当他遇到沉重黑暗的东西时,才不至于走向绝望和虚无。思想政治课作为涉及人的品格、情操、意志、理想和信念的人文学科,如能把学科知识教育与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在这个多变且复杂的社会里,它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才能照亮学生的生命路程,才能为社会塑造“和谐的人”。
参考文献:
[1]甘剑梅.关于教育起点观的哲学阐释.教育研究,2003.
[2]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11.
[3]罗李梅.当代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对青少年生命意识的思考.2008.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近些年来,一些大学提出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简单生硬地把知识点直接教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们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就机械地背知识要点,囫囵吞枣,一旦考试结束,就把记过的知识点忘得一干二净。显然,这样的教学结果并没有达到开展这门课程的目的,完全失去了设置这门课程的意义。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提高授课内容的针对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不高。究其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他们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过时了,缺乏对现实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第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而当代大学生,对哲学缺乏必要的积累,加之普遍采用实用主义学习态度,又缺乏实践知识,学生对其中的原理往往不知其所以然。第三,不少学生,特别是理科生误认为《政治经济学》与“政治”的联系很紧密,或者这门学科就是一门政治课,并无太多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这方面来看,一些学生对这门课程明显存在成见。
如何提高《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
提高《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课程内容能否吸引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解决当前《政治经济学》教学面临的难题。1.提高教材的编写质量。
政治经济学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应该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与时俱进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如果一门学科不能对变化了时代作出合理的解释,这门学科必然会越来越僵化,并最终走向死胡同。因此教科书的编写者要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大胆吸收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增强对现实的阐释力。例如,在讲授资本积累理论时,可以联系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存在着尖锐的不可克服的矛盾,这个矛盾的积累必然会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国家走向危机。追溯这次危机的根源,我们可以发现,在新自由主义体制下,美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这是危机发生的最深刻根源。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使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所掌握,必须从教材的编写到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革新,赋予传统内容以新的活力,使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鲜活起来,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经济学理论的无穷魅力。
第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实际。教师要合理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尤其是引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并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其进行解读,以增加课程的有趣性。选用那些既紧扣主题又贴近社会生活的典型材料,然后使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语言的语言讲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如在教学中运用得当,学生就不会感觉到政治经济学远离社会经济生活,就会感受到它的有用性。同时,学生们也会感到: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根据。当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及时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结合所讲授内容选用典型的材料。
第二,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于1870年首创的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当前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中值得倡导的科学、有效的方法之一。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以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严重的失业问题为例来说明相对过剩人口理论。1980—1990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吸纳就业人员的数量持续攀升,就业增长率平均为4.24%。到了20世纪90年代,工业部门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步减弱,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工业部门不仅不能吸纳就业,反而开始排斥劳动力就业,1995—2001年就业增长率为负值。
第三,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经济学经典著作特别是《资本论》、《反杜林论》的一些章节,通过阅读经典著作,促使学生主动对基础理论进行探究性学习。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可以就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都可以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学,展现他们的表达能力。这必然会启发学生的思维,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热情和兴趣。
第四,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是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很有成效的研究方法。石晶莹(2011)提出,考虑到比较分析方法在理论研究中的独特作用,可以把这一方法运用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也就是说在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分析中进行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不同经济理论的准确理解,认识到不同理论对事物的阐述具有不同的层次与深度,而且能够使学生养成辩证的、联系的、整体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习惯。例如,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最基本理论,一般安排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第一章讲解,足见其重要性。当然马克思的观点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价值论存在根本区别,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两种价值论的差别讲得透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而且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这使得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根据这种学说,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而效用价值论是从需要或效用、供给或生产、或二者相结合的角度来解释价值决定问题。它的缺陷在于:(1)效用不能计量。(2)效用不能解决价值的补偿问题。消费者在评价某件商品的效用时,是绝不会考虑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效用与劳动耗费是多少,因此效用根本不可能转移。(3)效用不能在交换中决定。价值理论的任务是要解释商品交换的比例和价格的确定。效用价值论所说的效用只有在消费者实际开始消费商品后才能作出评价。但事实是,在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前,他已经支付了商品的价值或价格。
3.澄清对政治经济学的负面认识。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科学理论,是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与西方经济学强调经济现象的表层描述和分析相比,政治经济学突出研究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我们就能揭示经济现象背后更为本质的东西。
关键词: 艺术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核方法 改革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境,以某种程度上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极端表现。一方面艺术类大学生重专业、轻思政现象普遍,到课率明显低于普通专业学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普遍评价较低,面对艺术类学生颇有点无可奈何。这种师生之间互相指责甚或互相排斥的不和谐现象要得到改变,根本出路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而作为“教”与“学”指挥棒的考核方式理应成为改革的先导。
1.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现状及弊端
艺术院校大多囿于师资、观念、外部环境等因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上少有作为,采用传统考核方式仍是大多数院校的选择。所谓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特点是标准化和终结式,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1.1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功能已然发生异化,评价功能成为最大的追求,引导功能遭到漠视。因此,易于评分、操作便利的标准化考试显得异常重要。笔试开卷或闭卷由此成为最常采用的考试形式。当然,很多艺术院校也把学生考勤、学习态度、作业完成等纳入到考核之中,统称平时成绩,但所占期末成绩比重多在30%以下,期末笔试成绩仍是决定性因素。相对于艺术类学生个性化的专业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强调标准化、重视共性的考核方式是缺乏吸引力的。
1.2考核内容片面。
标准化的考核要求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题型并没有脱离高中时期的考试模式,依然分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考试内容偏重于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的考核,这就造成考试内容上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脱节。很多学生仅仅依靠临时抱佛脚也能取得高分。答案唯一的标准化考试会导致大学生“重复述、轻思考”、“重记忆、轻理解”,而艺术类大学生思维活跃、崇尚创造,机械的考试内容逐渐会削弱他们学习的兴趣,并造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偏见。
1.3考核方式“重智轻德”,学生“知行不一”现象突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上是“德育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教学主旨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就决定了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应有别于其他课程的考试方式。但事实上,思想政治课单一片面的考核方式使之与其他知识性课程的评价并无二致。过于注重纸笔测试和量化评价,则忽视了对学生政治思想实际状况和品行的考察,这也直接导致学生在思想政治和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知行”不一致、不协调的现象。
1.4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是终结式考试,即以一张试卷作为成绩评定的最重要甚或唯一依据。一次考核定成绩,使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直接将目光投向期末考核,将过关的希望和精力放在考前的突击上。学生存在“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意听,公共课不想听”的心理,甚至出现“专业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公共课狂逃”的现象,而结果也往往是“考前背、考后忘”。这样的考核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也无法检验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和思想政治素质,背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与初衷。
2.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2.1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要与素质教育相适应。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它课程一样,也应按照教育规律,在素质教育语境下不断探索。在素质教育语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及功能定位首先应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是一门以向学生传递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但同时也应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课,具有不可忽视的人文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传递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能够使理论以比较亲切的方式入脑、入心,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味强调政治性的生硬面孔。可以说,人文知识和理论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要载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一定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思想觉悟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应摒弃过去对知识点的过于看重,从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掌握,强调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转变为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2.2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相适应。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目标不单是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能够自觉接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强调“知”,更强调在“知”的支配下具体的“行”,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强烈的实践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应立足课程特点,除必要的知识点考核外,更应发挥引导功能,要促使学生思考,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水平和解决能力,而学生的现实表现应引入考核体系。
2.3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要与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相适应。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下,受教育主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更有其鲜明特点,加之网络的发展使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原有考核方式已无法适应受教育主体学生的变化。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一定要与艺术类大学生表现欲强、思维活跃、热情感性、求新求变等特点相适应,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既要有利于督促学生对平时基本教学规范的遵守,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又要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要克服以往模式的弊端,可以努力建构多元化、综合式、全程式的考核方式。多元化,即考核方式突破单一的笔试,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综合式,即改变传统考核方式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知能力和思想表现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全程式,即让考核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强调过程的管理。
3.1合理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成绩的构成比例。
具体做法即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加大平时成绩在总评中所占比重。学生考勤、课堂参与、作业、社会实践、现实表现(辅导员的评价)、奖惩记录等都纳入平时考核。期末考试成绩按开闭卷以低于50%为宜。这种考核内容及比例的变化,能够相对弱化期末考核,强化平时考核,而社会实践考核的引入,也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实践教学的趋势。我所在学校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各占总评成绩的50%,其中平时成绩又分为考勤及课堂表现、社会实践和现实表现三项。实践证明,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对艺术类学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期末考试题型应更开放,除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考核之外,案例分析、材料分析或者心得体会式小论文都是艺术类学生比较欢迎的题型。当然,案例和材料的编选尽量能够与艺术专业相关。平时成绩加大所占比重意味着平时成绩的管理必须更加细化。考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将其分为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两个部分。学习态度包括到课情况、听课情况;学习能力包括作业完成质量、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辩论、演讲发言等各个方面;现实表现则包括辅导员评价、参加义工、义务献血等社会公益活动情况、各类奖励等,这一栏评分应有民主评议和监督过程,以保证分数评定的公正客观。
3.2丰富期末考试手段。
灵活多样、不拘形式、能让学生有所选择的期末考试形式可以很好地吸引艺术类大学生的兴趣。艺术类大学生习惯于感性思维,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期末笔试可以开卷或半开卷为主,重在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是记忆上;口试是一种受到学生欢迎的考核方式,可以较好地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不易作弊、公平性好,也利于发挥艺术类大学生语言表现力强的优势,缺点是效率较低,但作为期末考试的一种补充形式,可以设置一定条件,比如到课率80%以上、课堂表现良好等,鼓励一部分学生参加;课程论文答辩,可以参照毕业论文答辩模式,鼓励有兴趣的学生以写论文并参加答辩的方式完成期末考试;优秀学生可采取免试制度以作奖励,如全勤、课堂表现良好、作业完成质量高、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直接免试并给予高分;有的学校采用视频考试法,即让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这也属创新,但视频题材的选取、知识点的覆盖等给考试的科学性带来一定困难。我以为,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期末考试改革今后的方向应该是赋予老师更多自,不局限某一特定形式,而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不同形式搭配起来使用。
3.3强化对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必须重视社会实践环节。这里的社会实践是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学生在课外的作业实践、社会公益、社会调查等。对艺术专业学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制成宣传海报、拍摄DV作品、话剧表演、节目主持和相声小品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社会实践作业,这种方式可以较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学生特长结合起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使学生在真正的实践参与中思考和提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社会实践对艺术生尤为重要,这样即可减轻教师的批阅任务,提高实践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而这正是艺术生比较薄弱的方面。鸟巢一代和海宝一代体现出的志愿精神是“80、90后”身上非常可贵的品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辅导员、班干部等配合下,认真做好学生参与社会公益的记录,逐步引导艺术专业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此外,艺术院校艺术采风、写生等专业实践较多,思政课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这些机会在专业实践之余学会观察社会,学生的思想感悟可作为社会实践给予评分。
4.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可能要面对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是推进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举措和突破口,但因事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局,在具体实施中可能会面临众多困难。
4.1考核方式的灵活性与管理规范性的矛盾。
为规范教学,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加上各类教学评估的要求,高校教学管理的规范性日趋严格,而教学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也使得管理的规范性更加强化,考核方式的改革无疑会加大教学管理的难度和成本。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的灵活多变如何与规范化管理实现衔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4.2平时成绩评定如何做到科学、客观。
平时成绩的评定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干部、学生辅导员等,内容繁杂,怎么样使平时成绩评定做到公正客观是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4.3考核方式改革有可能会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务负担。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监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评分点大大增多,工作任务相应增加。但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处于边缘化地位,教师数量偏少,工作任务较普通院校更重,改革之后,如果客观条件没有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务负担会进一步增加。
参考文献:
[1]步德胜,高菲.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法的探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坐在Widener图书馆的台阶上,看着对面教堂的白色尖顶。
借用哈佛老校长艾略特的话:“在任何社会,存在百年以上的大学,
都是一面鲜明地反映该社会历史与民族性格的镜子。”
古老的校园,连同里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伴随着代代相传的知识与信仰,凝固成一种力量,让人平静而又自信。
哈佛学者布鲁姆把这种力量形容为“一个最沉溺实际生活的民族对沉思生活表达的敬意”。
因此,发生在大学围墙里的那些事儿,如哈佛大学每隔20多年一次的本科课程改革,常常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比挖祖坟还热闹
哈佛本科课程以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为主,洛厄尔校长对此的阐释是“广泛涉猎学有专攻”,也就是“T”型课程结构――横的是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体现知识在跨多个学科领域的宽度;竖的是专业教育,体现知识在某个特定领域的深度。打个比方,上通识课是去教堂,上专业课是去医院。人们恐怕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教堂或得到了什么,但每次上医院总是很清楚自己的需要,且能判断解决问题的程度。
专业是学生根据兴趣与特长进行的选择,可以在大二甚至大三确定。专业教育由各学科的教授从入门到高级来设置课程,目标是培养该学科领域的专家或学术接班人。相比之下,通识教育不是学生的选择,而是学校的规定,所有的本科生必修,有点像中国高校的思政课、英语或其他公共课,但不是具体的一门课,而是“西方政治经济学”或“外国语言与文化”这样的领域,学生从中选一门门具体的课程。通识教育通常是给非本专业的学生或“外行”开设的课程,讲授通用原则或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用跨学科的思维解决复杂问题。在这些通识课教学中,学科差异明显。通识教育的初衷是期望经过选修大一和大二的通识课程,即使“外行”也能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对话。
不论学生还是老师,每次通识课改革都比专业课引发更多争议,博克校长曾说:“比挖祖坟还热闹”。美国大学与学院联合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 Universities)专门出书总结通识教育改革过程中经常出现的50个陷阱。总之,哈佛的通识课程轻易不会改革,大多数教授有生之年也就赶上一次。但是一旦启动,必定轰轰烈烈,上至校长下至教授与学生,覆盖各学科,吵得不可开交,并通过媒体辐射整个社会。
每次哈佛启动通识教育改革的时机,恰好都是美国社会或民族遭遇重大考验或面临重大抉择的关头。先有哈佛,后有美国。1620年五月花号带着100多名清教徒登陆新英格兰地区,缺衣少食,第一年寒冬之后的生存者仅余半数。16年后他们就在查尔斯河边划了片地,名叫剑桥小镇,修了牛津路,建起了哈佛大学。140年之后才有了美国。为美国指点方向,为移民为主构成的美国社会凝聚信念,这是哈佛从诞生之日起就携带的DNA。这批清教徒移民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最关心的就是培养有知识的牧师。建校后的200年,哈佛一直是神学院,一半以上毕业生都成了神职人员。
哈佛红宝书
直到1869年艾略特校长推行选课制,才取消了拉丁语、希腊语等神学相关的必修课。除了大一英语写作和外语,其他全是选修课。他还振兴了医法商三大学院,奠定了“本科博雅教育+研究生专业教育”的美国模式,沿用至今,2006年哈佛一半以上的本科毕业生都去了这三大学院。回顾历史,1869年横穿美国大陆的铁路正式通车,开启了大规模而高效率的工业化生产的序幕,正需要这些医生、律师和商人。
1910年,洛厄尔校长启动“集中-分布(Concentration-Distribution)”的课程改革,规定学生要修满6门专业课、6门分布课(覆盖自然、人文、社科三大类)以及4门选修课。哈佛本科生至今把自己的专业叫做Concentration,而不是Major,就是源于此次改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飞机、坦克等武器第一次投入战争,哈佛共有11000多名教师、学生和校友直接参战,尤其是本科和商学院几乎全民皆兵。哈佛师生知识广博,既会外语,能与法国、西班牙等国军人并肩作战;又懂机械,能开战斗机或救护车;还会管理,能负责装备运输或物流。一战阵亡的哈佛师生近400人,在校园最显眼的位置Widener图书馆对面的教堂,哈佛特意为阵亡师生修建了纪念教堂(Memorial Church)。
1945年在科南特校长的主持下,哈佛了《自由世界的通识教育》一书,因其封面采用“哈佛红”,被称为“红宝书”。这次课程改革规定学生要在大一、大二修《文学精选》和《西方思想制度》,并在《物理原理》或《生物原理》中选修一门。“红宝书”对外发行了4万多册,还有多种语言的译本,“美国教育的要务不是使少数幸运的年轻绅士学会欣赏美好生活……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大量的未来公民理解自己的责任与利益。因为他们是美国人,是自由人。”从书中观点来看,这是一本野心之作,已超出哈佛课程体系的改革,它要重塑美国在二战后的共同文化基础。这种观点让“红宝书”受到热捧,但在哈佛内部饱受争议,因为这是一本“冷战”产物。作为参与“曼哈顿计划”造出原子弹的科学家之一,科南特校长担心未来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在他1951年留给50年后的哈佛校长一封信中,写着未来的战争“很有可能使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包括剑桥在内遭到破坏”。他的担忧不是全无道理,2001年的确发生了针对美国本土的9?11恐怖袭击。但“红宝书”所指的“自由世界”仅限于以二战后东西对峙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这一点与目前所处的多元世界格局已不相符合,需要重新审视。
值得注意的是,通识教育在美国的起源不是哈佛大学而是哥伦比亚大学。一战期间为了动员美国人去欧洲参战,哥伦比亚大学从1917~1919年专门开设通识课程,拿着联邦政府的拨款,对美国公民进行西方文明史教育,解释为什么要去保护欧洲文明。课程名字很直白,名叫《战争目的》,规定大一新生必修,后来改为《当代文明》。二战后的哈佛“红宝书”一脉相承,解释为什么在“冷战”背景下,美国人需要继续保卫西方文明。探索源头,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红宝书”及其相关课程改革的理解。 1978年博克校长带领的核心课程改革,规定学生选择7门课程(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推理、定量推理、科学和社会分析),学习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学生可以不记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但要能用历史的研究方法分析每天听到的国际新闻时事;可以没用小老鼠做过实验,但要能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理解转基因。
经历了60年代反越战等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后,哈佛学生与美国其他年轻人一样,厌倦了各种“价值观”(包括西方文明),这次核心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把重点转移到干货更多的方法论上,让学生掌握的不是具体的知识或抽象的价值观,而是获取知识和树立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如《正义课》就是一门关于道德推理的核心课,桑德尔教授传授的不是新知识,而是“把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的思维模式与分析方法。这种新模式或方法会改变学生对自己,乃至这个世界的看法与决定,正如桑德尔教授说:“自我认知就像失去天真――无论这让你多么不安,你也不能再回头。”
然而思维模式或分析方法难以测量。当博克校长被问到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该达到什么水平时?法学院毕业的校长说:“要能看懂《科学美国人》或《科学》上的所有文章。”一位诺贝尔化学奖教授善意地提醒校长:“就连我也不能看懂那上面的所有文章。”由此可见,即使连哈佛的教授或校长也只知道对律师、化学家等基于学科的判断标准,很难在不同学科里对一套核心方法达成共识,更别提进行清楚界定与准确测量了。
“连接”(Connect)
2004年萨默斯校长发起通识教育改革,学生要选8门课程(审美与诠释、文化与信仰、实证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宇宙科学、世界中的社会、世界中的美国)。
这次改革的关键词是“连接”(Connect),既要连接文理,也要连接课堂学习与校外经历。与以往课程改革不同,这次专门成立了通识教育项目办公室,还为各种课程创新“埋单”,教师能报销课程中邀请嘉宾、购买设计软件、参观博物馆等支出。根据哈佛本科教务部门的统计,选通识课的学生人数在2012年已超过了一半。这套新课程在2013年起全面取代旧的核心课程,并于2014年开始实施五年后(2009~2014)的中期评价。在评价报告中,这次改革被认为是一次“失败”,甚至被形容为“科迈拉(Chimera)”――神话里一头长着狮头、羊身和蛇尾的怪物。在574门被批准为通识教育的课程中,前一半是跨学科的,后一半基于学科,因此被看成长着“通识教育”的头,身子却还保留着旧课程体系的“科迈拉”。即使在创新的跨学科课程中,教学效果也让人质疑。如在《科学与食物》的一堂课上,老师现场煎鱼和烤面包,再用物理原理和数学公式计算烹饪过程中不断上升的温度。完成计算后,师生一起享用大餐。学生对课堂的体验不错,但考试时发现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并不理想。哈佛校刊也有学生撰文,怀念以前干货更多的核心课程,认为现在的创新虽多,但课程本质上没有变化,让人困惑且失望。
这次通识教育改革的本质要追溯到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以及2007年后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社会又一次面临国家安全、政治、经济、军事、信仰等危机。哈佛毫无疑问地再次需要发声,帮助美国人找到方向并重建信心。适逢萨默斯校长是经济学家,又出任过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和世行首席专家,斡旋过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等全球事务。他在就职演说中强调“全球化”和“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合称)”,它们是这次本科课程改革的新方向。这位被形容为“公牛冲进瓷器店”般作风强硬的校长,没来得及看到改革落地就因得不到教授的支持而被迫辞职。
在这两个新方向中,STEM向来不受哈佛本科师生的欢迎,当年艾略特校长曾想把工程等应用学科打包送给MIT。后来在哈佛老校园(yard)和法学院间修建了一栋科学中心(Science Center),也被认为破坏了红砖建筑的整体风格,十分难看。在2006年对大一新生的调查中,40%左右的都不懂《微积分》(在美国,高中生可通过大学先修课,选修微积分),这种现象在MIT或其他理工类高校绝对不会发生。从2011届哈佛毕业生专业分布看,经济学专业209人,政治学专业183人,连历史与文学专业都有58人,但工程专业只有38人,计算机专业36人。可见要在哈佛本科课程里增加STEM成分,充满了挑战。最近受欢迎的CS50《计算机入门》课是例外,但哈佛本科生还有精彩的《正义课》《幸福课》《公司财务》《宏观经济学》等太多的选择。难怪曾有学生把“从几千门课程中选出16门”作为自己哈佛这四年需要克服的最大难题。
与STEM相比,“全球化”似乎更容易实现。然而从统计数字看,哈佛本科的国际学生比例保持在10%左右,难以突破。哈佛究竟是一所美国的大学,还是一所世界的大学?在21世纪,哈佛究竟培养的是50年前“红宝书”里提到的自由世界的美国公民?还是在更复杂的世界格局里担当责任的全球公民?从2011届毕业生专业分布看,答案倾向于前者,哈佛是培养经济、政治等领域能更好参与并影响全球事务的美国公民。因此,“全球化”只是打开美国公民的视野,包括跟少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人作为同学一起同吃同住四年。哈佛至少在本科教育阶段还是美国的大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的大学。不论STEM还是全球化,哈佛这次通识教育改革的两个新方向都难以实现。
当这两个新方向在哈佛推进缓慢时,它的竞争对手们正快速发展。在STEM上,斯坦福、MIT、加州理工等纷纷抢占学术研究的前沿与应用研究的制高点。这些理工类高校强调与业界的紧密合作,学生在产业界也容易获得实习与工作的机会。就连美国的移民政策也对STEM专业的国际学生格外开恩,他们在毕业后获得的留美受训签证OPT有效期可延长17个月。就业机会的改善与移民政策的倾向,带动了这些理工类高校的教育全球化。除了传统的高校,更为创新的在线教育如Coursera或新型大学如密涅瓦,也在填补哈佛在全球化上犹豫不决所留下的空白。密涅瓦大学初始班级里28人来自14个国家或地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美国学生占90%的美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