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范文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

第1篇: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范文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强调语文教学的语言层面与人文层面的统一。语文有以听说形态的口头语言和读写形态的书面语言构成的语言层面与蕴含于语言深处的人文内容层面。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互为依存的两个方面,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就人文内容而言,它既包融人类社会生活所涉及的空间,又承袭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孕育对未来的预见。没有人文层面,语言便成为毫无意义的噪音和混乱无序的划痕。刘国正先生认为:“生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语言的人文精神。《学记》记学生“比年(每年)入学,中年(隔年)考校。一年视离经(析句分段)辩志(志趣所向),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尊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之而不反,谓之大成”。其中虽只有“离经”、“论学”、“博习”等与语文阅读教育直接相关,但其余各项也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人文和人格品质,获得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从而为阅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基础。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文化传统重视通过各种人文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知识,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陶冶了情操,为学生发展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形成语文能力提供了保证。

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不少语文教师拘泥于语言层面的“咬文嚼字”,而忽视对蕴含于语言深层的人文内容的挖掘与教育,这实在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第二:重视阅读的文化大语境,强调大语文教育。语境有三个层次:一是文章本身,即字、词、句、段、篇的文字语境;二是与文章直接相关的写作背景,缘由,所涉及的人事和作者意图等;三是蕴含在文章内容和表达形式后面的社会、历史文化大语境,包括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艺、风俗、民族的心理和民族历史,乃至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等泛人文内容。“世事洞明皆学向,人情练达即文章”,能洞明世事和通达人情的人,必然具有宽厚的阅读悟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这个道理。孔子:“多闻以为富”,孟子:“知人论世”,“见博则不速,听聪则不惑”,顾炎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黄遵宪:“说事贵知今,通情贵阅世”。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必定孤陋寡闻,丧失思考和判断的文化功底,其阅读必然或停留在字面,或人云亦云地学舌,而难有独立的见解。

第三: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中学生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进行经典优秀文章的教学时,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修养教育,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升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不断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的心灵,使传统文化与美德深入学生心灵。利用节日活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美德教育。

智、信、忠、孝、礼、义、廉、耻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和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八荣八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在中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炎黄子孙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片深情;“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超越功利的价值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加强自我修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这些传统美德在现代的集中概括。“八荣八耻”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提供了行为准则。当今社会应该教育学生树立被大众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如诚信、合作、公正等等。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务之急。只有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与荣辱,才能把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崇高追求的社会主义新公民,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几年下来,可以看出,大量的文言文学习和背诵对学生、特别是语文学习有直接影响。撇开品行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谈,从通常的外化衡量标准上看也很明显,一考试成绩好,二作文竞赛水平高。这几年清华附中学生作文发稿量的上升率非常明显,学生通过大量背诵,吸收大量古典文化与语言的精华,语言好,有见解,在作文竞赛中也就容易获奖。

第2篇: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范文

近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在国家教育行政院首度正式发行,这是国内唯一一套已成系统的传统文化教材。该教材主要由教育部“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研发编制,是该课题组阶段性研究成果,旨在使青少年在18岁以前能系统接受传统教育,循序渐进地诵读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典籍。(新京报)

著名作家梁晓声曾说:“将文化边缘了的国家或民族,肯定难以强盛。即使强盛一时,终也不会长久。”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优秀文化传统,它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与优秀文化遗产,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应当倍加珍惜、爱护,并发扬光大,使其血脉相承,始终保持其鲜明的个性与独立的品位。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国家要真正强大,不但要有丰富的经济物质基础,而且还要具备优秀的精神文明与人才储备;不仅要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国防力量,还要具备先进的人文社会科学与优秀的文化底蕴。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都是在它自身既有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传承、变化、创新和发展起来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实用主义和应试教育影响,很多青少年受环境影响很容易接受所谓的流行文化,却不愿学习传统文化。他们不喜欢看四大名著,却喜欢看日韩爱情片、玩网上游戏、说“雷人”用语。长此以往,我们怎能把学生塑造成中华传统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接班人呢?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的正式发行,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利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弘扬与创新,其积极意义显而易见。

当然,要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既需要学校树立“跳出围墙办学校”的思想,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也需要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积极互动,研究者、保护者、传承者、开发者等共同参与,形成一条完整的文化建设体系,真正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无限魅力。

当然,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应当止于学校,而应当扩散至对整个社会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全社会重建和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第一,要对社会丑恶现象给予必要的治理,给传统文化的生存搭建基石。第二,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提倡和鼓励,通过开展文明诚信、重孝守礼之类的表彰,让传统文化生根发芽。第三,传统文化也要适应形势进行创新和发展,以更加喜闻乐见、更符合现代要求和群众愿望的形式,吸引大众的参与,全民的参与,从而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更全面的弘扬。

第3篇: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之党和中央政府一贯的重视和倡导,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诸多本科院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设立了专门机构进行研究开发,在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之下,开发出一系列子课程,形成了规模可观的课程体系,可谓是硕果累累。与本科院校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相反,在占据全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特别是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却是一派冷清,鲜人问津,成为人们遗忘的角落。

一、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形势极不乐观,最突出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理念较为偏颇,功利实用主义占统治地位。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难于精准把握,于是出现了把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重技轻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过于强调职业技能化课程。一些实用性强,能在短期内见效益的课程受到追捧,一些通识性的文化基础课程如《大学语文》则一压再压,直至完全砍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高职院校里好的情况是作为选修课时开时停,选课学生也不多;更多的情况是完全不开设,一片空白,完全忽略了对学生传统人文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实用主义至上”的观念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中根深蒂固。在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曾多次对学院开设的所有选修课程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是专业相关课程、英语考级、专升本、驾校等实用课程,而哲学、传统文化等则乏人问津,他们普遍认为这些课程太过遥远,与自己的生活工作无甚关系,因而兴趣缺缺。

2.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严重欠缺。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普遍比较复杂,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传统文化素养几乎空白。据笔者几年来的观察,能够流畅说出中国历史朝代更迭顺序的学生不到四成,看过古典四大名著的学生所占比例也是少的可怜,对于一些家喻户晓的文化常识则常常是一问三不知。总之,高职生普遍知识面狭窄,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不高,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存在着缺陷,缺乏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缺乏刻苦精神和创新能力,耐挫能力较弱。这种情况对其将来的就业及人生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

二、工科类高职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1.有助于提升高职生道德素质。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社会面临着道德危机,整个社会如此,正在成长中的高职生更不可能免疫。而传统文化中这方面的营养极为丰富,如儒家和佛家都强调“敬”,即用心做事,这对避免毕业后学生随意频繁跳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大有益处。

2.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身心素质,完善人格。高职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又缺乏对困难和挫折必要的心理认知能力,耐挫力弱,加之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于是心理失衡、失常乃至轻生,甚至在心理崩溃的情况下做出危害家人、学校、社会的举动,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正常的心理辅导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方法进行疏导,如孔子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谦受益,满招损!”、王夫之哲理小品“六然四看”、道家思想在失意时所采取的“淡泊”和“宁静”,这些对于提高学生遭遇困境时的耐挫力,舒缓压力和负面情绪,培养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都是非常必要的。

3.有助于增强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意志薄弱,一挫即倒,且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合作精神缺乏,过于崇尚个人奋斗,而忽略了与人合作。而传统文化中儒家强调“仁者爱人”,讲究与人为善,强调“和为贵”,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都是珍贵的遗产,能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增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力。

4.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人文底蕴,提升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许多显性的和潜在的课程如《古典诗词鉴赏》、《文学欣赏》、第二课堂活动、校园人文氛围等都能不同程度的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个人内在气质,增强就业成功的砝码。

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增加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为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新文化奠定基础。

三、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

基于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以及高职院校职教办学特色,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可利用的前提下,我们做了以下尝试:1. 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根据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性质(任选课)及学生特点,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择取上摒弃学科化、系统化,尽量通俗、新颖。32个学时中,基本理论知识绝不超过10学时,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专题如茶、服饰、饮食、民居等不低于16学时。

2.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切入点和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尽最大可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譬如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这个专题时,考虑到内容的枯燥性,先请同学们欣赏天坛的图片,解说关于天坛的许多常识,然后讨论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核,由此引出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

3. 推行多样化考核方式。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小论文形式外,还采取了综合能力测试、口试等方式进行考核,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核。通过考试这个指挥棒,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投入进去,真正有所收获。

4. 构建立体课程体系。开设相关子课程、网络学习课程,并与部分思政课程呼应,形成立体课程网络。目前已开出了《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国民俗文化》、《茶与茶文化》、《与养生》等传统课程以及《中西文化比较史》、《诗词之美》、《先秦君子风度》、《伦理学视角》、《新伦理学》、《国学与智慧》等网络课程,有了一定的覆盖面,基本形成了一个课程体系。

5.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仅仅利用第一课堂是不够的,我们还抓住第二课堂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各种技能比赛,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去,以浓郁的人文氛围营造和谐校园,让学生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浸润自己的人格和风度。

参考文献:

第4篇: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范文

关键词:人文精神;田径运动;融合

前言

人文思想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思潮之一。“人文精神”广义是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通假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之意;所谓人文精神,是人性――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

1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田径运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中的“文”以人为本,“人”以“文”为本性或自性,它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身心灵的诸关系合乎中庸和平的协调,以教化天下,并由此而诞生出礼乐文化、人伦文化、仁爱文化、人神文化、自然文化和生生文化等。所谓人文精神,是人性――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其基本内容是“天人合一”,其特点是“内在与超越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道德与宗教的结合”。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讲的“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中,强调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现在所谓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等概念不完全相同。“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

有学者曾考证中国古代就存在田径运动,这是不准确的。严格地讲,中国体育起源早,而成熟晚,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国体育主要以一种泛体育形态存在着,它之所以没有出现浸泡着“公平”和“竞争”这一核心思想的体育观,它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且历代延续,主要与封建的体制有关,在持续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中,那种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绝不可能出现规则统一和公平竞争以及推崇个性,以民为尊的竞技体育运动。受传统儒、道、佛三家的中庸、和谐、刚柔、平心等哲学理念的影响下,根本不可能出现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反而逐步形成了一种逆体育内涵的发展趋势。也就不可能形成多种技艺高度融合的体育形式。而田径运动以竞赛为其基本特征,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比赛性和对抗性。田径运动所展现出来的竞争、拼搏、顽强精神,田径运动所体现出来的平等、秩序、规则,田径运动所蕴含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理念,田径运动所体现出来的个人奋争、拼搏、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田径运动所体现的个性张扬、自尊、朝气,这些无疑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无法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只有类似于田径运动的身体活动,根本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田径运动。

2田径运动与中西人文精神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西方人文精神并不存在实质上的背离。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中国人文精神和西方人文精神各有其侧重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和熏陶了优秀的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而西方人文精神则促进了西方社会发展。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的精华,使中国人文精神在现时条件下发扬光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美与尊严,实现自我发展刚刚起步,沐浴传统文化,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是当前社会基本任务和本质特征。

当前田径教学内容和方式割裂了田径与自然的融合,隔断了田径与人的交互联系,抛弃了田径的文化属性。田径运动的发展和壮大与国家荣誉紧密相关。运动员从事田径运动为的是为地区和国家的荣誉。从组织者到教练员、运动员都把成绩放在第一位,田径运动本身所包含的公正、公平、秩序、规则等积极向上的因素被忽略;田径运动所体现的拼搏、竞争精神被忽略;田径运动所蕴含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理念被忽略,田径运动体现出来的个人奋争、拼搏、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的特点被忽略,田径运动所体现的个性张扬、自尊、朝气被忽略。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下,田径运动仅仅成为一种简单的为健身服务、为学生学习其他运动项目打基础的运动工具。我们所理解的田径运动枯燥了、乏味了、无趣了,学生自然不喜欢了。导致这项文化底蕴丰厚、形式多样、贴近自然的优势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被边缘化了。时至今日,学校体育已经避开了田径,避开了田径文化,避开了体育教学内容必须面对的体育文化问题。仍然纠缠于具体的教学内容置换、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的学生已无法接触田径运动,更无法提及理解田径运动。当青年学生不认可田径运动,当体育学者不认可田径运动,田径――这项在国际上的主流运动在中国就已失去了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体育现时的发展环境下,我们应全面理解田径运动文化,理解田径运动所蕴含的西方体育竞技思想和人文精神,认识田径运动的本质,弘扬田径运动的竞技精神,为古老的中华文明汲取积极因素,为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融合西方人文思想而探索和努力。

3田径运动的人文化发展

作为竞技项目的田径应在大力提倡国家荣誉前提下将人文精神的要旨灌输给组织者、教练员和运动员。田径运动最能体现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体育运动之本。也是人文精神――自由、超越精神的本质特征。它对于一向以谨敛、内倾为文化与生存规范的国人来说,参与者个体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情感释放与张扬的感受,这也正彰显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田径运动的大多数项目是个人项目,表现了个人的尊严、价值,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是一种肯定和塑造。它在促进中国文化从群体型向个体型、从传统型到现代的转型变迁中,亦将起到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田径运动的一个显著特征还在于竞争和超越,没有竞争,没有超越,便失去了体育精神的弘扬。竞争出成绩、出人才、出精神。田径运动所体现出来的自由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与人文精神不谋而合、相得益彰。

作为教学内容的田径应以田径文化为主线、以田径运动项目为表现形式、以田径运动竞赛项目为载体建立以增进健康、培养运动兴趣、获取运动知识为目的的多元体系。今后,在继续坚持教授田径运动项目的同时必须深入研究田径文化的人文内涵。在坚持田径教学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应重点强调田径教学的人文化、自然化。田径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知识和理论,同时,要通过田径文化传播让学生认识田径的多元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田径运动的态度,学会欣赏田径运动美。并以此为着眼点,深刻感受和理解人文精神,以完善自我、塑造性格,促进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的社会氛围形成。为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重新建构田径运动的教学内容体系,而不是将这项古老的、人文精神底蕴深厚的项目从学校体育中排除。这就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从历史、文化、社会、生物等多维角度出发重新审视田径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理顺田径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用现代的人文精神观理解和塑造田径的理论主线,重新整合田径资源,开发田径运动的人文特质,为古老的中国体育文化注入自由超越的元素,弘扬和光大田径运动的人文精神,为新世纪田径运动的发展而努力。

田径运动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的理性思维。认识田径运动的本质,把握田径运动的真谛,弘扬田径运动的竞技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我们神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楼宇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现代教育,2000.3.

[2]史兵.田径教学的困惑与对策――兼论体育教学内容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2004.8.

第5篇: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其中的精粹,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意境高远、气势恢弘。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会不断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不同时期人们都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不断总结以及人们哲理化的思考和认识,逐渐形成了人类精神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人类文明精粹的代表,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她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尚和持中”的和谐之本,“见利思义,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仁爱孝悌,礼谦恭让”的处世态度,“以诚相待,言而有信”的优良品德,“慎独内省,见贤思齐”的修养之道。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人文伦理价值,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思想灵魂、激扬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完善大学生的品格道德、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建立诚信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隐性教育的内涵及作用机理

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在宏观主导下,通过内隐的教育性因素、活动和载体,间接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渗透的教育方式。其教育目的实现于日常生活中,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使被教育者于无形中接受思想道德观念,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观念,逐渐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最终指导个人的言行举止和行事态度。隐性教育能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它渗透教育过程于休闲逸致间。隐性教育的教育主体体现为“宏观性主导”,或者说隐性教育的“操作者”是“宏观性主导”。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两者范畴对应、作用互补。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隐性教育着眼于人的情感、意志、无意识,使受教育者在非教育认知的情况下受到影响,从而达到内隐的育人效果。具体说来,隐性教育立足于无意识感知,重视受教育者日常生活、接触、存在的环境的建设,将丰富的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渗透在人文环境的营造中,熏陶育人;隐性教育立足于情感需求,在校园休闲娱乐中强化高尚情感的渲染,在知识技能传授中渗透德育内容,在日常教育中进行思想疏导,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蕴含发展建议,服务育人;隐性教育立足于意志强化,隐性教育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来替代传统说教,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行动育人;隐性教育还立足于态度平衡,“消除环境中的负面因素,强调、肯定正面因素,增加、发展正面因素”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态度和价值判断,舆论导向育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隐性教育其自身的隐蔽性非常有利于教育内容在教育对象心中的内化,有助于提高教育的艺术,而德育内涵本身的广泛性也为隐性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更加有利于隐性教育作用机理的实现。

三、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

(一)德高身正者———教师魅力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其言行举止、思维方式、敬业精神、道德品质都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教师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的修养,内化于自身而外显于人格魅力,对于学生将产生积极正面的熏陶和影响。从教育的本质来讲,对于教师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更是要将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传递给学生。在思想上,要把关注学生的发展、心灵的成长作为教育目标之一,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净化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来说,自己就要将满腔的爱投入在学生身上,在行为上,要将自己所传递的德育理论用行动表现出来,言传不如身教。从人格层面上讲,充分发挥教师个人魅力,切实落实教师人格对学生优秀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渗透力。

(二)专攻于术业———专业课程

这里所指的课程是学生的专业课程,专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因学校类别、专业类别不同等原因并不是全面普及的,但它可以内隐于任何专业课程中。专业课程教师应树立起育人的观念,自觉提升自身的德育意识,深入挖掘学科内容与传统文化思想的联系,如自然学科教师可挖掘中国古代领先科学及先辈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执着精神,人文学科教师可阐发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人文关怀,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水平,作为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活动的课程学习就为传统文化的德育提供了有效的隐性教育平台。授课过程中方法上避免一言堂,追求互动的、指引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这方面,要求教师能都站在时代的前沿,与时代前沿对话,不仅在专业上走在时代的前沿,在思想领域、在精神文化层面也要走在时代的前沿,以先进的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武装自己的大脑,使得文化既是先进的,又是系统发展的,让学生在道德层面上也能够接受到连贯的、先进的、又源自于传统的德育方面的教育和感染。

(三)墙面会说话———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既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学校的校风校训、传承精神。“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建筑、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对于学生来说有着美而不露的熏陶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思想、规范行为、激励上进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发挥学校自然环境的身心陶冶功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除了校园里的建筑、布局等硬件设施以外,校园内师生的仪表等其实也具有很强的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效果。学校的制度建设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隐性教育因素,崇尚积极、公正、公平的制度文化也会给学生们积极正确的思想引导。“学校纪律是一种道德教育的工具,一种难以复制的工具。”好的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起到良好的社会控制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学生缺乏自觉检查和评价的习惯,潜移默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行为的自觉性。而传承许久、不断优化的校风校训则更加彰显出一所学校独特的个性魅力,这种校风校训很多时候恰恰积淀着地域和时间所带来的传统精粹,他对学生的感染力、渗透力,可以起到群的人。

(四)知行应合一———实践活动

当代高职院校德育越来越重视实践,不论是志愿者活动、专业实习,还是产学合作、社会调查,这些都为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提供了平台。活动或实习中,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深藏于社会中的传承千年的优良传统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行动的舞台,他们可以在企业实习中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在志愿活动中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产学合作中体会“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在隐性教育的过程中,所谓知行结合,其实主要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这是隐性教育中的行为导引,德育的隐性教育本身就具有体验性和分享性的特征,细化来说一般包括角色体验、情感体验和行为体验,在实践平台搭建和隐性教育实现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自主意志与选择愿望,注重工具价值向人文价值的转换,而传统文化中大量的极具人文价值的文化精粹适存于社会中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角色,在实践中感知、在实践中内化,在公共生活中逐步转化,是最好的隐性教育的途径。

(五)时代的先锋———网络传媒

网络作为当今越来越重要的传播途径,也是传统文化必须占领的教育阵地。校园网络作为高职院校德育的隐性教育载体理应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其中,如富有内蕴的网络版面设计、彰显文化的网站栏目代替教师的生硬说教会更具有实效。上海高职院校中逐渐普及的“易班”就为传统文化的表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学生一个自我追求、自行挖掘传统文化的载体,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内化水平。近年来,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也成为了很多高职院校的新喜好,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成为了优秀文化传播的新平台,各大高职院校经常会在相应平台上分享学校的人文景观、校训历史、文化传统、文艺争鸣等内容,都是很好的隐性教育的范例。将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已经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隐性教育的手段,是一个可以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新的平台。

四、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策略

(一)培养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

教师是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每一位教师和教职员工都应树立育人的理念,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专注于专业学科的教学,还应承担起关注和传播人类优秀文明和先进文化的重任,一位合格的高职院校教职员工也不仅仅为学生提供学业和生活服务,更应对学生彰显传统美德。2013毕业季复旦大学宿舍阿姨给学生们的“从此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确曾忆安家,勿忘阿姨情”的毕业寄语就给广大学子上了感恩的一课。可以说全员育人理念的形成是传统文化隐性教育切实推行的基础和前提。育人先做人,教师要树立言传身教的观念,重视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升,要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之中,而教师的表率作用是隐性教育的重要元素。除了教师以外的所有高职院校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甚至是学生都是德育的隐性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德、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感染到学生、影响到学生。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管理者和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多为他们提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培养,将“见利思义”内隐于他们的工作思维中,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化于他们的工作行动中,将“温良恭俭、仁义礼信”内融于他们的日常服务与管理之中,才能更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高雅的气质、超然的情操。

(二)拓展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

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是在德育工作中传递和承载传统文化内容、信息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德育载体的彰显更有利于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关于德育载体,相关学者都有了深入的研究,如校园环境、广播、网络、校园刊物、活动等方面,这些载体在今天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也应继承运用这些教育载体,同时还要根据时代和工作的新的要求不断拓展新的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特别要增强传统文化与隐性教育载体融合的深入性。一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传统文化德育的元素,如中国古代的先进科学及先辈们追求真理的动人事迹,科学家们追求卓越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人文课程中的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二要拓展校园物质环境中传统文化的彰显形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内蕴校统、外显人文”的优美环境,如肃立与学校有关的名人雕像或以有关的名人命名路牌,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会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三要强化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让学生带着“仁爱孝悌”感恩家人,让学生怀着“忧国之心”服务社会,让学生以“朋友有信”的原则与人交往,让学生以“锲而不舍”造“金石可镂”之功;四要推进传统文化与校园网络的深度融合,将中国传统文化内隐于丰富多彩的网络板块与网络活动之中,如上海易班中的“文化寻根”活动就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感悟传统文化、熏陶自我的平台。

(三)丰富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内容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自我传承与选择让许多有益的德育思想被忽略或掩埋,大家更多地都集中在世人皆知的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与国粹精神,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摒弃了很多儒家思想以外的优秀的可借鉴可传承的思想。所以除了前文所提到的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以外,还可以充分挖掘中国古代优秀人格典范的节操修养,礼仪文化中的细节风貌,诗词歌赋中的处世哲学,戏曲艺术中的至美至善。同时,还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找到与时代的契合点,如“天人合一”与“和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爱国”,如“足食、足兵、民信”与“富强”、“诚信”,“民贵君轻”与“民主”,这些都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传统文化的彰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思想、“民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也为广大学子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设、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提供了精神源泉。

第6篇: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人文化;协调统一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建筑设计不能单单追求外观的要求,而要看重人们内心对其真实的渴望。若将自然环境因素以及传统文化因素等考虑到建筑设计之中,那么所设计出来的建筑将会变得有人文特色。因此,当下的任务就是如何将建筑设计与人文化协调统一起来,使其和谐地发展。若这些问题能够解决好,那么随着而来的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将会有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1、建筑设计和人文化的概念

1.1建筑设计的概念

建筑设计就是建筑师将顾客要求内容体现在图纸上。它是建筑学中非常重要的章节一般来说,建筑设计会有四个步骤:查阅各方面的文献和资料;制定计划;按照方案里面的内容设计到图纸上面;把细节部分画到详图上。建筑设计能够考虑到把影响到以后施工问题的大部分因素,尽量避免危险的发生。另外,建筑设计的结果是以后建筑工程建设阶段的“大纲”,它会为以后系列的工作提供参考标准,也会在最大程度上让顾客满意。所以说,建筑设计具有控制性,它能够考虑到建筑中的一切因素,把危险因素控制在根源,另外,建筑设计还具有顾全大局性的特点。

1.2人文化的概念

人文化的概念就是城市中的传统文化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等方面,体现着其浓厚的文化底蕴。

总而言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精神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建筑学方面有相应的改革和提高。建筑设计中若体现着人文化的因素,那么这两者的结合将会使建筑设计所设计出来的结果有更完美地呈现。因此,建筑师们在自己的实际设计过程,要把这些因素摆放到很重要的位置。

2、建筑设计的任务

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方面的需求,还要考虑到人们的要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建筑师们在城市的设计中,不能不忽略了人们的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物才能使生活在这儿的人能够满意。所以说,现在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也将会有所改变。人们的所想和所获以及生产方面的要求都会出现在建筑设计的要求中去。人们精神方面的因素涉及到很多。这些因素有:建筑物是否具有良好的遮挡性、居住是否舒适、周围的环境是否与自己的生活习惯相适应等等。

3、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的变化

自古以来,建筑设计的建筑类型一直在不停地变化。这些变化反映着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在发生变化。但是从更深的层次来说,这些理念的变化是与当时的自然环境以及当时朝代制度的影响。清代有自己的建筑风格,明代有着自己的建筑特色。因此,进入21世纪的我们,在建筑设计中不要光注重建筑的性能以及外观的要求,而是要注重所设计出来的建筑物能够让人们感觉到内心的舒服。

4、自然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建筑风格的不同。在亚热带地区,那里的气候非常炎热,在建筑设计上往往会选择木质结构的建筑物;而在我国的东北以及西北地区,那里的气温较低,建筑设计在建筑类型的选择中往往会选择能够御寒的建筑材料诸如石块等等;而在一些欧美国家,那里气候比较湿润,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会选择砖瓦类型的建筑物。建筑能够拉近人与大自然的距离,因此,从上面的例子看出,各地方的建筑体现着各地方的自然环境,这也是为了能够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不管怎么说,建筑物除了自己具备的使用功能之外,还要结合着当地的环境协调发展,形成自己的建筑特色。

5、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具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它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历史的源远流长也必定会在建筑设计上有所体现。故宫、颐和园以及承德避暑山庄都是很好的典范。现在它们依然在建筑领域受到的赞赏较高。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加入了WTO,国外的潮流源源不断地涌入我国境内。中国正处在上升发展的时机,毋庸置疑得,建筑行业也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国外的建筑商们看到了这个商机,就伺机进入中国市场。他们为中国的建筑们进行设计,典型的例子就是鸟巢。伴随着国外建筑师们设计的建筑产品越来越多,饱受争议的诟病越来越多。它们设计的产品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理念和想法进行设计的,他们没有受到过中华文化的熏陶,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特色。可想而知,他们设计的产品有大部分没有体现中国元素。在一些名声古城,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保护它们的设计。一旦城市的传统文化特色消失了,那么弥补的机会是很小的。因此,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禁止对原有的建筑古迹以及相应的周围环境特色进行破坏。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参与其保护过程中,制定一些保护当地文物特色建筑的政策,这样才能使它们保持自己的原有特色。将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进行很好地融合,使其和谐地发展,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

6、人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协调统一

从上面的所述能够看出,建筑设计需要与人文化达到协调统一。文化是由人们进行培养出来的。人与文化是相互作用的,文化能够熏陶人们的精神境界,而人们能够改变文化。在这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建筑设计的观点也就相应地发生改变。从哲学层次上来看,建筑是一种物质产物,是人们精神境界的反应物。一般来说,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不同的领域,往往会有着自己精神水平的体现。所以,总的来说,人文化需要与建筑设计达到协调统一。

7、结束语

我们知道,建筑不仅仅体现着建筑设计师们的灵感和心血,也体现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考虑到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自然环境的影响。若在建筑设计中将这些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这座城市将会有人文特色。但是,从目前我国来看,新时期的建筑设计过分地看重外观设计而忽略了这些方面的因素。所以,如何将建筑设计与人文化协调统一结合起来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的问题。所以,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在本文介绍了建筑设计与人文化的概念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建筑设计的任务以及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以及建筑设计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的总结。本文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本文对研究该领域的人员有所帮助,若有不足的地方,恳请指正。

参考文献

[1]王勇宏.论建筑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J].科技与企业,2013,(04):126.

[2]张命贵,孔令香,马广建.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J].中国科技信息,2013,(19):53-54.

[3]范鹏飞,赵政彪,徐秀丽.论城市建筑设计与历史文化的统一和谐[J].经营管理者,2014,(03):277.

[4]盛忠谊.论建筑设计与审美中的文化机制[J].装饰,2010,(04):141-142.

第7篇: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文化资源

校园文化是学校产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是大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隐形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具有引导、规范、调节、熏陶、教化等文化功能[1]。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医学生毕业后要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性。当前,在高校间竞争日益严峻的大环境下,构建独具特色的、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是医学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医学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医学院校如何立足自身特点构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课题。

1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困境

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开始关注并重视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还存在着不足,梳理当前医学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校园文化认识有偏差。许多医学院校投大量资金用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的建设,而忽略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忽视了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和主要作用。这种重物质轻内涵培育的校园建设模式,势必导致大学文化的魅力和个性文化的缺失,往往造成部分院校失去了自身固有特色和竞争力[2]。二是特色文化缺失。如今,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但真正有内涵、有意义、高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多,校园文化活动中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比较突出,庸俗化、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活动忽视了医学院校自身的特点,忽视了校园文化中隐含的医学精神,脱离了医学院校主流文化,导致校园文化无个性、无特色。三是忽视人文教育。在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上,往往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20世纪初,梁思成曾在《半个人的时代》中指出,科技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出现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而奢谈人文的边缘人[3]。在当前医学院校这种育人模式下,医学生的专业素质越来越高,但人文修养严重缺失。据中国医师协会《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在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其他80%均因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等问题引起,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源于医学人文教育缺失[4]。因此,作为医学生,仅有高超的医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过硬的人文素质。

2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2.1以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是关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高校建设的制度保障与服务目标。为此,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学校的办学优势、自身条件、着眼学校未来发展前景,大力挖掘学校内部潜力,不断明确学校特色定位。依据这一特殊要求确定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同时,学校要完善管理机制,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广大教师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环境,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良性双向互动模式,最终实现医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意义。以甘肃医学院为例,秉承“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立足陇东,面向甘肃,辐射周边,服务西部”的定位,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是为西部农村、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院围绕这一目标,制订了以护理和检验为特色专业的建设规划,做强特色专业的同时,促进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甘肃地方输送大批优秀医护人才。

2.2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精神的倡导和实践,在大学校园中,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才能创造出健康高雅、积极向上、丰富和谐的校园文化。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秉承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建设核心,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一方面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时代精神,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身责任与使命,真正树立起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努力成为高素质医学人才。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可充分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并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如甘肃医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挖掘皇甫谧文化资源,建立了皇甫谧研究院,加强对皇甫谧文化的研究和宣传,积极弘扬皇甫谧精神,将皇甫谧仁爱救人、安贫乐道、不畏艰苦、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结合时代特点,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师生员工对地域文化产生亲切感、认同感,由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师生;并将皇甫谧文化精神融入校训、校歌、校徽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种优势资源的融合,使得大学校园文化既体现时代精神,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特色。

2.3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医学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特色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它对高校人文环境的形成、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医学院校应根据医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要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科学素养是优秀医疗卫生人才的必备品质,医学院校要围绕这一主题创设开放性、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学校每年借助挑战杯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另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和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等,努力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增强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医学院校特色文化。其次,活动载体应注重多元化与创新性,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当今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越来越多元化,许多高校通过校园网开办网上论坛、网上心理诊所、科技交流、艺术探讨等各种活动,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体现自我价值,进而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增添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载体。医学院校应加强校园活动载体的管理和建设,把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与现代信息媒体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做大做强特色品牌活动,不断提升活动的引导力和影响力,营造积极向上、医学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推进医学院校特色文化形成,为国家医学事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甘肃医学院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本校地方优质文化资源凝炼特色校园文化精神,学校以皇甫谧文化和崆峒文化为主题开展各种活动,如举办皇甫谧论坛、皇甫谧针灸学术交流会、崆峒养生文化讲座等活动;同时通过电子屏幕、校报、校广播站、校园网络以及周末放映古代医学经典相关电影等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促进医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2.4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学校要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必须让校园文化与地方优秀文化相融合。学校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挖掘地域文化的精华,找准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对接点,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接受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使校园文化在自身发展中形成品牌,不断积淀文化底蕴,增强学校办学软实力。甘肃医学院为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人文资源,把皇甫谧文化和崆峒文化作为本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学校已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加强针灸医学和崆峒养生学的研究,大力发展针灸特色专业。学校还每年组织学生参观皇甫谧文化园,组织学生深入崆峒山进行药物采集、药物价值研究,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方文化,将地方传统文化精华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2.5以医学专业特色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品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5]医学院校应通过社会实践来全面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品质。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针对医学院校实际,结合专业特色,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发挥专业优势。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深入农村义务支教,了解国情民情,认识社会,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不断完善他们的道德人格。甘肃医学院紧密结合本校专业特色,不断拓宽实践渠道,如口腔协会、针灸按摩协会成员经常深入农村,走进社区、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开展义诊和送医送药活动,或在校园内为师生义务献爱心活动,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砺,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和才干,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格和道德境界,最终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医学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专业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高超的医学技能,更要加强其文化素养的培养。特色校园文化对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医学院校应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在深刻挖掘与不断创新校园文化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以便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作者:胡海燕 李超 李海英 单位:甘肃医学院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夏宝慧.高职校园文化模式构建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2]彭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22):67-68.

[3]李妍妍.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0(30):270-271.

第8篇: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范文

关键词: 高校艺术类人才教育理念人文素质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艺术行业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重视与青睐。各艺术高校均积极培养各类艺术人才,为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主力军。艺术工作者本身就是精神食粮的创造者,艺术工作者人文素质直接关系到其人格的生成和艺术品位的趋向,这就要求艺术工作者比其他行业人员具备更广博丰富的人文底蕴。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培养艺术人才的过程中,艺术类人才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将艺术与人文割裂开,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个体本身都存在视野狭隘的问题。这一片面教育理念导致,目前我国艺术类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象十分明显。不少艺术类学生人文知识匮乏、道德观念模糊、审美情趣低俗、哲学思维缺失,人文精神淡薄、适应能力欠缺。比如,现代艺术类大学生成长于流行文化时代,由于种种因素,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文化,耽于网络游戏,止于文化快餐,人文知识荒芜,甚至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人文知识也是通过网络游戏间接获取的。而这些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人认为这“无伤大雅”,只要培养的学生将来“有饭吃”、“能混”就行了。然而,艺术体现的是对生命的理解,是对生命理解的深化。艺术类学生如果缺乏人文底蕴就很难弄懂人生、情感、心理甚至艺术规律本身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更谈不上艺术的创新。

现代高校艺术类人才教育理念应包含、融合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概念广泛,它不仅仅是育智的过程,更主要的是育心、育性、育德、育情,进而育人的文化心理过程。然而,习惯上艺术类人才教育理念与人文教育视野的狭隘,导致最终艺术培育成果的缺憾。转换这一观念十分重要: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培养的艺术人才不应是政治观念的物化物,而是个性丰富的人;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培养的艺术人才不应是盛装知识和美德的容器和口袋,而是具有鲜活情感的精神主体;从艺术类学生个体而言,成长的结果不应是以自我为中心、私欲膨胀、沉迷物质享受的人,而是具有高尚生命和完美人格的人,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友善、宽容并富有责任感的人。现代高校艺术类人才素质教育理念的更新势在必行。

一、彰显艺术专业的人文学科性质

艺术本身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产生的。艺术是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的一种体现,它本身是历史传承的媒介,是人类文明内在灵魂的表达方式。因此,毫无疑问,艺术专业本质上属于人文学科。然而,现阶段人们往往将艺术专业看成是简单的技术学科,将其看做是某种专业技能的培养,将其工具化。工具化是以技术、操作的层面看待艺术,艺术不过是某种类似实业的“事业”,不过是一种可以人为设计、有意识操纵便能规划、引导的事情。艺术类学生与家长将其作为将来进入社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敲门砖,教师将其作为简单的技能训练。艺术被工具化、功利化了。它仅仅是一种方式,一种可以分解、改装、组合、拼接以适应不同背景、不同阶层、不同时间、不同目的的表现方式。于是艺术创作可以毫无精神痛苦地由指定的创作小组进行,它可以背离精神现实,可以无视生命的真实被制作出来,某一类型可以成批量组织生产,经由审查、修改、调整后,最后定型推出……

然而,真正的艺术从根本上说是人文学科,不是“技”,而是“意”;不是“形”,而是“神”。

第一,艺术与人文密不可分。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就是艺术与人文密切关系的很好表现。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开创了一个现实主义艺术的新时代。

第二,专业课程也是人文课程。艺术专业学习是一门艺术陶冶、涵育人文素养的学习课程。艺术领域包含视觉艺术、音乐、表演艺术等方面的学习,以培养学生艺术知能,鼓励其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提升艺术鉴赏能力,陶冶生活情趣,并以启发艺术潜能与人格健全发展为目的。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更是生活的重心之一和完整教育的根本。艺术以其专门的术语,传达无可言喻的讯息,提供非语文的沟通形式,进而提高人们的直觉、推理、联想与想象的创意思考能力,使人们分享源自生活的思想与情感,并从中获得知识,建立价值观。不仅是艺术专业学生,所有的人都需要机会学习艺术的语言,以领会经验和了解世界。

第三,专业培养更是人文素养培养。艺术专业的培养是为发展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传承与创新艺术,培养文明且有素养的国民,重视并发展值得尊敬的文明。透过广泛而全面的艺术教育,艺术专业学生在参与音乐、舞蹈、戏剧演出、视觉艺术等活动中,学习创作和表达其观念与情感,分析、了解、批评、反省其作品所涵盖的感受与经验所象征的意义,进而认识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与意涵。并使艺术学习能够促进、联结与整合其他领域的学习。现今的艺术教育已逐渐脱离技术本位及精致艺术所主导的教学模式与限制,而迈入以更自主、开放、弹性的全方位人文素养为内容的艺术学习。

第四,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艺术源于生活,也融入生活,生活是一切文化滋长的泉源。因此艺术教育应该提供学生机会探索生活环境中的人事与景物;观赏与谈论环境中各类艺术品、器物及自然景物;运用感官、知觉和情感,辨识艺术的特质,建构意义;访问艺术工作者;了解时代、文化、社会、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提供学生亲身参与探究各类艺术的表现技巧,鼓励他们依据个人经验及想象,发展创作灵感,再加以推敲和练习,学习创作发表,丰富生活与心灵。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尊重学生个体,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1.办学是为了学生而不是为了学校、教师的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因为学校的利益牺牲学生的利益,不能因为一味追求提高学校效益而办学。不能因为现在有什么教师就开设什么课,而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开课。“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高校中的体现就是“以学生为本”。使每一位受教育者感受到来自学校、来自教师的信任、尊重和爱护。

2.内化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与其他专业相比较,往往更需要强调人文素质的培养,更注重对个性、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不同思想理念的人往往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同时,作为将来需要“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勇于承担民族使命”的艺术类学生,必须能够传承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继承民本思想,学会人文关怀;培养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终极关怀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现实和未来。

3.体现人文关怀,挖掘学生潜能。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积极营造的轻松、愉快、和谐的人文学习氛围中,学生是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人文素质教育能使艺术类学生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磨砺坚强的意志,掌握学习方法,学会为人处世;培养学生具备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完善、不断发展的能力;通过校园环境的陶冶、班集体凝聚力的内化、负面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社团有益活动的历练等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启迪学生自觉自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最终培养新时代既具有深厚传统功底,又具有宽阔国际视野,同时拥有良好社会道德与责任感的艺术人才,帮助他们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角色的转变。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就要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目标。

1.促进学生人文素质与专业技术全面发展。必须使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一方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人文素质教育为专业技术教育提供基础,专业技术教育依托人文素质教育更好发展。现代艺术的知识体系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固然可以将它划分为各种形式,以不同学科进行教学,但不存在价值等级或孰优孰劣之分,对于艺术类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泾渭分明的界线和迎合社会一时之需的侧重,如轻人文知识重专业知识,轻历史、情感、思想知识重工具实用知识,都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片面性,局限视野,禁锢对客观世界的全面认识。总之,人文与专业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作用于艺术类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的全面、稳定发展以强有力支持。因而,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是艺术类专业教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一方的发展不能以挤占另一方发展空间为代价。

2.促进艺术类学生终身发展。在艺术类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必须贯穿于艺术类学生生命的始终,树立全程教育观。所谓全程教育,就是使教育贯穿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和每一个受教育者成长过程的始终。人文素质教育不只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自己能动学习与吸收人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人文,形思想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能力。要让艺术类学生在今后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不断进步,必须依靠全程教育,促进他们终身发展,使教育成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德]艺术哲学―德国古典美学的经典[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07-01.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张文斌.服装工艺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05,(第三版).

[4]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中华书局,2009-09-05.

[5]管仲连等.中国文化与可持续发展[M].海洋出版社,2006-01-01.

第9篇: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范文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

在我们使用的人教版语文课本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寡人之于国也》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关爱人、同情人、帮助人的人道主义,《鱼我所欲也》中“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的爱国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谦恭忍让、廉颇负荆请罪的美德懿行,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洁洒脱形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和凌云壮志……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奠定了学生的人生根基。

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二、加强语文文学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不爱学语文,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语文教育人文底蕴、人文价值的严重流失。长期以来,过于理性的语文教学不断地把语文推向绝路:用语法分析代替了形象感染,用抽象社会学的说教代替了崇高美的鉴赏,用零打碎敲的讲析代替了艺术整体的把握,用条分缕析和逻辑推导代替了心灵世界的感悟,文章固有的灵动和韵致几乎扼杀殆尽。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许多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深刻的主题被搁置一边,留在学生记忆里的只剩下了一些干巴巴的说教:《项链》是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雷雨》是揭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绿》是对祖国山水和大自然的热爱……这样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学生怎么会喜欢呢?这样的语文课上得越多,学生的个性、自主与创新意识就越发萎缩,甚至泯灭,学生的趋同、顺应与盲从意识就日渐生成。

加强文学教育,可以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让学生爱学、乐学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得起学生潜心揣摩,学生也在潜心揣摩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滋养。如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可以欣赏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品味直抒胸臆的言语形式,把握“另一世界”与“这一世界”的情景反差,体味人生的无奈、生命的压抑,使学生在灵与肉的碰撞中会心地走进朱自清那有着“最完整的人格”的生命之中,油然生出百读不厌的感受。学生在同作品真真切切地畅谈之中,获得了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这种人文熏陶所传递出的“相看两不厌”的效应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是那种纯粹的理性分析无法望其项背的。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感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教材中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进行审美阅读、感知、赏析、评论,结合作品所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作者的生活遭遇等,“知人论世而谈诗”,透彻领悟作品中的人、事、景、情,深刻品味作品的文化底蕴,认识到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的复杂与变化,认识到人性和情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认识到“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作为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除了有物质追求外,还要有一种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要充满灵性和热情,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关注自身的存在发展,对未来充满神往和想象,对人类怀抱一种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正如巴金所说的“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这就是语文文学教育的魅力和功用。

三、在研究性学习、专题讨论等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转变,语文教学凸显出强劲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也为语文教学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展示平台。

我利用教材内容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专题讨论。学完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学生领略了胡同文化的人文内涵,我就组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讨“胡同文化”所代表的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不同特点,探讨我们所居住的城市――瓜州的城市文化特色。让学生在相互间的讨论、碰撞和交流中认识到:作为一个城市,必须有开放的胸襟;作为一个人,同样也必须有开放的胸襟。只有开放,才能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不断自我更新,不断完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