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第二课堂教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原 卫生学 第二课堂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242-01
高原军队卫生学是有机结合预防医学类的一门重要的高原医学分支学科,是高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员的必修课程之一。高原军队卫生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而成的边缘性学科,涉及的学科范围广[1]。按研究内容,高原军队卫生学包括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劳动卫生三个部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密切相关。本门课程在大学四年级下学期开展,学员已经具备医学基础知识和大部分临床知识。因此,根据学科和学员特点,采取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员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提高,全面理解、掌握高原军队卫生学知识,并运用其相关知识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教学之外,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有益活动的总称,是建立在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间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加开阔的可以承载更为丰富多彩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教育方式[2]。在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所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第二课堂对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目前,第二课堂已经在医学、英语、电工等多学科进行了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5]。为此,在高原军队卫生学第一课堂教学之余对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就第二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心得讨论如下。
1 了解学生是前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的了解是有效开展第二课堂的前提。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现有的知识结构,在高原生活经历,感兴趣的话题,对于选择难度适宜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指导选题是关键
第二课堂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选题是整个活动开展的第一步,题目的选择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来完成,选择的题目是否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生活,是否是热点问题,有没有创新性,对第二课堂后面内容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课堂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所以题目最好不是由老师直接确定,而是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的方法确定,老师对学生确定的题目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进行指导。
3 授之以渔,完成课题
题目确定以后,要针对所选的题目进行资料搜集,查阅文献、做实验等,然后撰写论文或综述,学生入学以来上过机能实验、化学实验等实验课,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操作基础,但多数都是由老师设计实验并示教,然后学生在老师的安排下,按部就班的来完成实验,学生缺乏自主设计实验和探索新方法的机会。第二课堂可以弥补这一传统教育的不足,由学员自主设计实验,教师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告诉他们正确的方法,授之以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最大程度的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意识、科研意识、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员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有利于第二课堂的顺利完成,也为学员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4 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是对学生在第二课堂所取得的收获,对老师在第二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是否得当的一个检验,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目前,对第二课堂的评价方法很多,撰写综述、论文、提出新方法、新观点、发明专利等,然后以幻灯汇报的形式将本组的学习成果呈现给老师和同学。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是对学生更好的完成第二课堂的激励,学生也希望自己的汇报会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所以他们一定程度上会以评价体系为目标,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反映出第二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对于教师总结带教经验,提高带教水平和今后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都具有帮助作用。
5 第二课堂优缺点
第二课堂近几年在部分医学院校许多学科进行了广泛开展,参加了第二课堂的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科研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并借此机会探索最佳教学模式[3,6]。
但由于第二课堂开展的时间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于第二课堂形式灵活,内容广泛,不利于建立规范的教学和评价体系。学生学习训练任务重,业余时间有限,而第二课堂多数是占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第二课堂的学习很大程度上靠学生的自觉,如果学生缺少兴趣、缺乏主动性,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总之,高原军队卫生学第二课堂开展已经有几年时间,在带教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总结,努力提高教师的带教水平,真正的为培养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郑善军,,罗红,等.高原军队卫生学的学科定位和教学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2):106-108.
[2] 薛辉.关于第二课堂建设的若干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4-85.
[3] 朱志茹,季卫刚,孙卫忠,等.五年制医学生人体生理学第二课堂教学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17-419.
[4] 邓大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发与大学英语教学[J].医学教育探索,2007,4:331-332.
[关键词]网络环境;英语专业;第二课堂
一、引言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说指出,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由于受到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课堂氛围等因素的制约,学生的“情感过滤层”极易升高,进而导致他们处于焦虑、畏惧及逃避等心理状态,无法有多余空间接受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而第二课堂活动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进行,有利于学生降低“情感过滤层”,很好地吸收和内化可理解性语言。正如胡壮麟教授所说:“在中国外语环境下学好外语,谁能在模拟或构建接触和使用外语的环境(即第二课堂)上下工夫,谁就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为了紧跟时代脚步把第二课堂工作做到学生心坎里,作者借助“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研究”科研项目及多年教学经验,给学生提供大量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更能够接近自然语言环境,在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中牢固掌握语言工具、拓宽视野、提高兴趣,并最终将所听、所看、所学转化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日常交际能力,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环境下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
二、当前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英语第二课堂依然停留在理论教学的模式上,实践效果并不明显,在第二课堂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形式多年不变
一方面英语专业第二课堂一直是通过竞赛类、讲座类、表演类等形式进行,没有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并且往往过度重视口语而轻视其它;另一方面学生们虽然迫切想提高口语,但口语水平普遍不高,羞于当众交流,导致这些活动参与度不高。
(二)技术相对落后
现在大部分的英语专业第二课堂还停留在组织活动、反复训练口语、单纯训练当众表达能力等低技术含量的形式上,仅相当于把老师主导的课堂教育转变为学生主导的课下学习,与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社会格格不入,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知识总量有限
由于受到时间、形式、兴趣等诸多因素限制,传统的第二课堂单位时间传授知识量小、学生接受效率低,这也使得学生容易认为第二课堂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象征,造成参加第二课堂的学生零零散散,不能形成固定的规模,教学效果更无从谈起。
教学工作者应认真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改进英语专业第二课堂的教学形式,解决以上问题。
三、解决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
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有关解决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的途径。
(一)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对第二课堂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深入思考。充分利用当代大学生喜欢网络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特点,开辟网络化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已成为新时期第二课堂建设的首要工作。
(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
学习效率和效果是检验学习方法有效与否的核心指标,学习方法合适与否最后要由学习效率和效果来证明。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应该是第二课堂建设的最终目标。
(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知识涵盖面
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大学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或教师的推荐知识,而应该是包罗万象的各种知识、信息、技能……让学生在“第一课堂”之外尽可能多的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为以后适应社会、突破发展瓶颈、突出个人特长提供必要工具,这是作为教师的“良心工作”。所以第二课堂应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向W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技能,帮助他们尽快提高。
四、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深入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和目前的信息化技术,选定一、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座位研究对象,从网络化作业库、网络化知识共享和改进传统第二课堂三个方面进行英语专业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的探索。
(一)网络化作业库
作业是体现第二课堂教学所教授知识核心内容的集萃,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第二课堂授课效果的重要途径,建立一套适应时代、适合当今大学生学习心理、层次分明、知识点明晰全面的作业库体系是很有必要的。作者重点通过作业库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功水平。首先认真整合语音、阅读、听力、综合英语以及写作等主干课程的核心内容和重点知识,总结出以上课程的共性知识点和个性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对照以上课程的共性知识点和个性知识点进行“同类合并”,萃取精华,保留学生们实际需要的、体现课程精髓和重点教授内容的作业,并通过数字化技术在专用网络平台上共享,供学生练习、测验。
在网络化作业库建立并使用后,通过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提高,能比较积极地完成网上作业。调查结果为进一步提升和丰富网络化作业库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网络化知识共享
突破传统的第二课堂思路及常规模式,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将教师、学生、教材、课外知识等不同因素联系在一起,建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原则的网络信息化第二课堂,建立一种以网络、视听材料为基础的、综合各种学习活动的综合学习模式。
为了切实有效的推进和拓展信息化技术在第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创建“汇华外语”和“汇集英华”微信公众号,利用公众号定期推送专业知识,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建设多元化的网络信息化第二课堂期间,定期推送英语学习相关微信内容,并结合基础课程语音课尝试实行对“英音模仿大赛”参赛选手视频的网上投票活动,增加了学生练习语音的积极性;以语音课为试点,以教学班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利用微信群建立师生互动空间,及时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将课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延伸到课外,丰富学生的网络第二课堂活动;利用智能手机普及的条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MyET”、“BBC”、“CNN”等手机APP软件,做好随时学习,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外语学习。
以上措施,直指当前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用引入实时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再加上多元化的知识点和多种学习形式,达到了依托先进技术、克服固有短板、提高学生知识面和学习效果的效果。问卷调查分析显示,二年级学生对于利用网络化平台推送图文信息型知识点的偏爱率高达66.53%,一年级学生对于利用网络化平台推送图文信息型知识点的偏爱率高达69.48%,两个年级的学生对于利用网络化平台推送视频型知识点的偏爱率均高于24%。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对于信息化推送方式的接受程度之高,另一方面也证明了网络信息化第二课堂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作用之强。通过分析将近两年的建设经验及问卷调查,进行的第二课堂建设效果显著,有效改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不断改进传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形式需要根据社会文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进。学习社团等第二课堂形式就是传统第二课堂的优秀产物,应该在新形势下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为了更好地在课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结合网络平台,以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成立了三个英语专业学习型社团:英典读书会、思辨演讲社和英华翻译社。英典读书会定期制作经典名著的海报并进行展示,利用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契机举办“莎翁诗歌朗诵会”,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和爱好;思辨演讲社从发音、仪表、语调等方面对学生们进行训练,并定期进行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赛,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英华翻译社以“培养,提高学生翻译兴趣”为出发点,侧重翻译实践,兼介绍翻译理论,下设有翻译实践小组、翻译搜查小组、翻译理论小组,对于提高学生们的翻译实践能力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我们还利用信息化形式宣传推广传统形式和改进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各项第二课堂活动都结合微信公众号进行定期推送,让学生们能彼此交流学习动态,互通有无。传统形式的比赛也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如英国议会制辩论赛,因为其独有特色的提问方式备受学生们的喜欢。现在我们的传统第二课堂无论从学习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日臻成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们对于英语工具的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
【摘要】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开展英语交流与学习活动的平台。笔者根据第二课堂活动实践,提出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原则以及活动方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原则;方式
一、引言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实行2+1的教学改革模式,即三年制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进入社会实习一年。这样,原来公共课教学时间由原来的两年半压缩为两年,教学时数相应减少。尤其是英语课程由原来的两年压缩为一年,教学时数由原来的每周六学时压缩为四学时。为了做到“量”减少而“质”不降低,在保证英语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第二课堂开展英语系列活动,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原则
1、注意发挥英语社团的作用,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英语社团是师生共同策划,有计划、有组织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小组。第二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向学生提供比传统课堂教学更丰富的学习手段和内容。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生是活动的中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取向和兴趣爱好去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而教师则可以因材施教,设计不同形式、不同难度的内容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为学生开展课外英语实践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平台,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因此,要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英语社团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第二课堂活动,坚持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由于课堂教学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班容量过大,教学时间短的限制,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难以广泛进行深度语言交际活动。因此第二课堂英语教学活动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进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学习活动化,活动交际化,交际生活化”的宗旨,设计一些有趣的、学生易于接受的第二课堂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听、说、读、写、译的各种活动,使之成为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有力配合和补充,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性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真正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根据所学专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坚持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是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基础,在日常或涉外交际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能进行一般性的书面交流和简单的口头交流。英语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其重要性各不相同,而且大学生个体自身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实际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第二课堂的英语教学应善于捕捉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可以系为单位,按专业设立不同的主题,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服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年级进行。
三、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方式
1.开办空中英语课堂,拓展英语教学时空
英语调频台是英语课堂之外覆盖面最大的辅助设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之一。充分利用校广播电台、播放英语节目,为学生提供非母语环境下的英语语言氛围。它可以在学生的闲暇时间,如早晨、午休、晚间广播,可以滚动播出,重复播放。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弥补了英语学习时间的不足。学生时刻处于这种英语语言的氛围中,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语言环境中多听、多说、多模仿,逐渐形成英语语感。通过主持人大赛,从学生中公开选拔校园英语调频台主持人,分级、分段播报各类英语节目。也可请专家、英语教师进行专题英语讲座、转播经典英语广播节目、访谈外籍教师、介绍英美国家风俗习惯等,以增加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节目播出后,应对学生的收听情况进行走访、问卷调查、并反馈,以便不断提高节目的质量。
2.组织校园“英语角”,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氛围
大学英语角是大学校园内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它创造了良好语言环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能激发学生强烈的交流愿望,打破英语交流的尴尬局面。英语角能提升全校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应指定专人负责英语角,还要邀请外教参加,在校园内固定地点,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活动,成为英语学习和交流常设项目。其次,英语角可以采取自由交谈的方式。为了师生或生生之间进行自由交流,也可以提前公布一些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有所准备。讨论题目的选定应具有代表性或是大家都比较熟悉和关心的话题,如西方风俗习惯,风景名胜,校园生活等。也可以进行主题访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主题分配不同的访谈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设计不同的问题,与外教进行交流。访谈结束后,各小组可以就访谈结果进行总结,相互交流。
3.创立学院英文网站,整合英语教学资源
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具有覆盖面广、传播快、学习不受时空限制、信息共享等种种优势,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一是通过校园网络资源建立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布置网上作业,安排教师在网上为学生答疑解惑,探讨英语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交流学习经验;二是在校园网上为学生提供多媒体学习软件、教师教案、在线测试等教学工具供学生自主学习、操练使用,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英文原版电影、英文歌曲、英文听力资料等有价值的视听学习资料。
四、结语
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语言学习和交流空间,通过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以将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英语,营造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听英语、讲英语、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载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外语界.2006(4).
[2]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贾国栋.韩江.实用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5).
[4]沈菊芬.浅议 英语 第二课堂[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作者简介】
关键词:高职生英语第二课堂开展现状高职英语教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近几年来,随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我国高职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英语教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而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如何切实提高高职生英语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指导思想过分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旧的英语教学大纲过度强调阅读,并成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忽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应试教育色彩浓厚。这导致了传统高职英语教学上重点讲授词汇、语法知识点,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使相当数量的学生患上了“外语聋哑症”。大力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一个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英语第二课堂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真实环境与条件。
一.高职生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
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起步较晚,发展很快,效果很好,空间很大。早期的英语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组织的形式多以学生社团(高职生英语俱乐部)发起,挂靠系部的形式为主,缺乏系统的指导和统一规划,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英语第二课堂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体现。然而近几年来,我校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归功于语言文化学院领导对开辟与建设第二课堂的高度重视和校团委领导下的高职生英语俱乐部的不断成熟与壮大。
我院领导在抓好第一课堂建设和改革的同时,致力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和发展,组建学科辅导团队,积极发动青年教师,形成固定的成员,为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专门辅导,把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加大了投入,在启动我校英语改革工程时,加强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被定为一项重要的子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1高职生第二课堂教育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语言文化学院加强了对英语角,高职生英语俱乐部举办的英语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并先后成功举办了口语技能竞赛、高职生英语风采大赛两大赛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我校建立了高职生活动中心,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专门场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文化氛围,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我校的高职英语教学和学风建设都更上了一个台阶。
1.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语言实践环境。
我院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扩展英语第二课堂的范围,优化语言实践环境,精心打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内容和形式,致力于打造具有南京信息工程高职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基地。我院利用无线电波播音系统,创办了“空中英语课堂”,在课余时间,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听说学习内容,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英语学习方法讲座,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深度难度,使英语第二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深受广高职生的欢迎。随着我校高职英语教改工程的实施和深化,我校网络自主学习中心顺利建成并已经投入使用,高职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可以利用大量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英语水平,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自主英语学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为第一课堂中由于大班教学中很难解决的个性差异所造成的“好的吃不饱,差的撑肚皮的”难题,使第二课堂成为了补差补缺、因材施教的场所。语院先后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担任高职英语口语、视听、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原汁原味的英语课堂和英语学习环境。语院还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如外教讲座、名师讲座、学习方法讲座等。
二.高职生英语第二课堂与高职英语教学
2.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英语第二课堂虽然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第一阵地仍然是第一课堂,第一课堂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所以,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必须深化高职英语教改工程,充分利用不断改进教学环境,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我校目前已经拥有英语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自主网络学习中心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但是目前的利用并不是很充分,应该在今后的第二课堂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施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提高英语第二课堂的效率,进而反作用于第一课堂教学。
2.2重视英语第二课堂,加大投入。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对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抓好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于推动学校学风建设和促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公认。很多学校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了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中,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学校加强了对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加大了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搞好了英语第二课堂建设。高职英语部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发挥了外籍教师和高职英语部教师对英语第二课堂的指导作用,为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强了对英语角活动的指导,邀请外籍教师进行指导,努力使英语角的活动特色鲜明,并成为学生进行自由语言表达、思想交流、运用实际语言交际能力进行英语会话、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场所,使每学年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和开展有规划,有组织,有投入。
关键词:高校;第二课堂;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24002
1 引言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化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现代农业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农业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人才培养和农业技术创新推广网络。以教科书知识为核心的第一课堂教学显然难以满足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需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1]。如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农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是当今高等农业院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2]。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是高等院校学生教育最具特色、最具创新、最具活力的一项工作[3]。
第二课堂教学是指除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等教学之外,为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锻炼其各种能力,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相关课外活动。它是第一课堂的时空再延续、认知再深化,而其实施形态也更为自主、多元、开放。因此,早在2002年,按照团中央部署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要求,贵州大学就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组织参加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等活动,大力拓展第二课堂的辐射面,推进第一、第二课堂的联动。同时,在该校全日制本科生中建立创新性实验计划和SRT等实验、实践性项目,资助金额500~10000元不等,提供“项目化”的支持,从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从2010级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开始实施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本科学生在完成第一课堂学分外,必须修读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项目至少4个学分方能毕业。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有形势与政策系列讲座;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系列活动;学术讲座和报告;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各级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就业与创业实践系列活动;课外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课外素质拓展;学术论文、专利等各类知识产权成果;其他经认定委员会认定的课外活动或项目等十大类别。从“课程化”、“项目化”、“学分化”来管理第二课堂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积极性,把‘学生观众’推向“参与主角”,有效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3 学生对第二课堂的总体认识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贵州大学统招本科大二不同专业的学生,专业分别为园艺、植保、农学、烟草、茶学、中草药、动科、林学。共发出150份调查问卷,收到有效问卷共148份。
在对“你对高校第二课堂教学的了解程度如何?”,18.8%的同学认为非常了解,25.0%的同学认为基本了解,50.0%的同学认为了解一点,6.2%的同学认为不了解。
在对“你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第二课堂吗?”, 31.3%的同学选择非常必要,62.5%的同学选择必要,6.2%的同学选择不必要。
在对“学校为学生开设了什么类型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14.9%的同学选择社团活动类,29.6%的同学选择假期社会实践类,22.2%的同学选择社会公益服务类,3.7%的同学选择专业技能竞赛类,18.5%的同学选择科技创新类,如SRT,7.4%的同学选择专业见习与实习类,3.7%的同学选择其它。
在对“你参加或指导过哪些第二课堂教学活动?”,23.2%的同学选择社团活动类,34.6%的同学选择假期社会实践类,7.7%的同学选择社会公益服务类,15.4%的同学选择专业技能竞赛类,11.5%的同学选择科技创新类,如SRT,3.8%的同学选择专业见习与习类,3.8%的同学选择其它。
在对“你认为第二课堂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用吗?”,41.1%的同学选择有用,11.8%的同学选择无用,47.1%的同学选择说不清楚。
在对“你校有专门针对某一通识课程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吗?”,38.5%的同学选择有,5.0%的同学选择没有,52.5%的同学选择不清楚,5.0%的同学选择不清楚哪些是通识课程。
在对“你对本校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是否满意?”,15.4%的同学选择非常满意,26.9%的同学选择满意,46.2%的同学选择一般,7.7%的同学选择不满意,3.8%的同学选择非常不满意。
在对“你对本校第二课堂教学的关键是什么?”,21.3%的同学选择教学内容,17.0%的同学选择教学方法,17.0%的同学选择师生互动,25.5%的同学选择学生爱好,20.2%的同学选择符合社会需求。
4 第二课堂的思考
4.1 重视素质拓展,加强学分管理
只有18.8%、 25.0%的同学认为非常了解和基本了解第二课堂, 多达52.5%的同学都不清楚学校是否有针对某一通识课程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社团需要加强对每一个学生阐述素质拓展能力,以及第二课堂学分获得的重要性,这关系到自身是否顺利毕业,让英语协会、演讲协会、创业协会、茶艺社、书法协会、摄影协会等多个学生社团通过学校广播、报刊、宣传栏、学习手册、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宣传素质拓展,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和愿望。明确要求学生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学术讲座、社会实践和调查、“三下乡”、爱心志愿等活动,并制度化。从而使每位学生在思想上对第二课堂学分的获得给予足够的重视。
4.2 搭建参与平台,灵活考核学生
当前,高校第二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为学分而学分,为活动而活动、为竞赛而竞赛”的现象,从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满意度中发现,15.4%、 26.9%的非常满意、满意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从整合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考核办法以及信息获得的途径着手,构建一体化的第一、二课堂教育平台,推进创新与创业训练项目、技能实践项目、科研学术实验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综合性、问题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调查研究、实验认证,并最终形成研究报告、实验数据、创业方案、心得体会等多种考核方式。并对取得一定成效的学生实行相应的奖励政策,如课题立项,保送研究生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4.3 培养卓越师资,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情况,第二课堂教学的关键分别是教学内容占21.3%,教学方法占17.0%,师生互动占17.0%,学生爱好占25.5%,符合社会需求占20.2%,相对均衡的选择,需要老师知识广博、能力全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为教职工建立培训档案,定期开展“传、帮、带”工作,采取专题系列培训、竞赛、自学辅导、网络教学、对外交流学习等多种形式,创造教师进修机会,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让老师们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扩展文化修养,扩大学术影响力,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与时俱进,适应需求。不断完善与改进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用于学生从事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动手能力,为第二课堂开展创造条件。
4.4 激活学习兴趣,培养个性人才
据调查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16.7%选择个人强烈地求知欲望,56.3%选择将来能有个理想的职业,12.5%选择家长和老师的要求[4],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只是把学习是被动的、不自愿的,没有发展成主动的求知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需根据学生在年龄、专业、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上的特点,从他们的学校、家庭、社会热点中引导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课题,激发学生动手验证、参与课题研究的迫切愿望,并注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学校层面来说,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第二课堂才艺的平台以及对外交流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技能与特长,发现自己潜力与喜好,为学生全面拓展素质起到推拥淖饔谩
5 结语
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组织师生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第二课堂活动,把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是培养转型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魏志渊,楼程富,毛一平.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5(4):73~75.
[2]令狐文生,金一鸣,李纯清.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0(3):21~24.
关键词:高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二课堂;创新精神;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206-03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进一步转型,不仅是国家、社会发展对高校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是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辽宁省教育厅确定的全省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我们沈阳大学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方向转变。全校上下致力于教育改革与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应用型人才,为辽宁地方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
在“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第一课堂外,第二课堂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动手能力提高、创新精神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关于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以专业知识为主的教学计划课程学习之外所从事的活动,即具有素质教育内涵的学习实践活动。按其类型大致可分为思想教育、社会实践、学术科技、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学生社团、勤工助学、文艺体育等[1]。第二课堂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等院校育人的重要渠道,是大学生丰富实践经验的主要阵地。第二课堂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等特点[2],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课余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由而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示与锻炼,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传统的创新教育模式以第一课堂为主渠道,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建立起创新过程所需的理论储备,但其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精深枯燥、教学方式单一呆板等问题。而第二课堂内容形式多样,强调互动交流和发挥创造,相对于第一课堂,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3]。
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一些高校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没能很好地发挥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活动缺乏计划性。由于对第二课堂特点和价值认识偏颇,没有将其纳入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体系,没有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因此,虽然也有第二课堂,但与第一课堂联系不紧密,教学活动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主观性强等问题,对活动内容、形式、方法的计划性、稳定性、连续性方面做得很差,缺乏科学可行的教学计划和管理措施。
2.活动缺乏创新性。由于对第二课堂不够重视,一些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从活动场地到教学设备,从活动内容到教学手段,都处于陈旧落后状态,如活动场所简单或不足、活动内容单调枯燥、现代化手段采用少、科技含量不够高等等。因为缺乏创新性,所以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远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3.活动缺乏可持续性。由于一些院校忽视第二课堂对学生素质提高、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其结果往往是领导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忽略校企合作和双创基地建设、师生积极性不高,活动举步维艰。第二课堂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得不到保障。
4.活动缺乏规范性。由于一些院校的第二课堂活动进展较慢,所以目前可能还处于一种松散的运行状态,活动开展的自由度较大,没有将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没有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体系,没有建立师生参与活动的激励机制,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
三、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专业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方式方法,努力为学生构建学习专业知识、开展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打造创新创业活动的优良环境。我们认为利用第二课堂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有: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方案。每学期都要在制定第一课堂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出周密严谨、切实可行的第二课堂教育教学计划、教学活动方案。这里不仅包括各类课程与活动的设计,而且对活动的内容、时间、场所、设备、资金、人员进行统筹安排,要有计划性、可行性,减少盲目性与随意性。第二课堂活动必须与第一课堂教学密切衔接,充分发挥各自在创新教育中的优势,二者相得益彰。同时第二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与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不断创新相关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地推进第二课堂的可持续发展[3]。
2.设立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内容。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着重于解决第一课堂无法完成的教学问题。诸如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视野的开阔,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职业技能的训练,科学研究、参与社会能力的提高等等。教学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类活动课程、专业类活动课程、创新活动课程、职业训练课程等方面内容。综合类活动课程,主要由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和信息技术等课程构成。这类课程的开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类活动课程,以实践课为主,是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发展而开设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专业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创新活动课程,主要是建立创新创业活动小组和科研活动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大学生课外创新、创业活动,以及科研活动,这是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动手能力和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职业训练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这里包括职业资格认证、专业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课外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方式,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学生能力培养的引导者来有效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第二课堂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式、小组合作式以及情境教学等等。如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注重主体性、自觉性、选择性的教学。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师生信息交流与评价反馈,运用灵活多样、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开展富有趣味、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4]。应用多媒体或超媒体技术等方式,在不断拓宽实际情境的同时,创设虚拟情境。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
4.建立长期稳定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全面推动以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要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放实验室等活动场地。同时通过联合办学、校企共建等方式利用社会资源设立创新创业实习、实验基地。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基地,形成长效的运行机制。如我们专业与辽宁电视台、东软培训中心等单位建立了长久的合作联系。我们聘请辽宁电视台多位资深专家和媒体人作为我们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定期为学生举办讲座和实践指导;学生也经常到辽宁电视台实习,到关东影视基地考察和实地演练。
5.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要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并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要安排老师与学生一道走进企业、走到生产一线,接触新设备,学习新技术,拓宽新视野。只有“双师双能型”教师,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导师制是体现师生互动关系的一个有机模式,应由第一课堂教师与第二课堂教师共同组成导师组,确保学生学习和创新活动的有序性和连贯性。我们所有专任教师都承担了导师的重任,分工负责若干本专业学生,每月至少两次面对面的沟通,附加随时随地的微信平台互动联系。导师制的建立,增加了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机会,也使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6.探索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科学可行的第二课堂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内容上,教师应重点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5],学生也要对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创新性给予评价,同时还要评价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在评价重点上,要注重过程评价而不是结果评价;在评价标准上,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标准,逐步采用多元化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的状况。第二课堂评价体系要不断提高和完善,既考查学生的满意度、活动的丰富程度、学生的参与面、各种校内外活动或竞赛参加情况及获奖情况,又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考查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培养的整体效果[6]。
7.构建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模式。建立第二课堂教学管理网络,形成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各级管理体系,具体负责第二课堂的设计、管理、考核、评价工作。依托校园网设立第二课堂信息平台,实现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网上选课、教学、评价和成绩记载等功能。要采用学分制对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管理。还要引入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在考核教师的教学工作时,把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表现和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作为主要指标。同时,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技术开发以及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我校长年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科技活动。学校每年都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和科研活动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
四、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通过第二课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科技创新素质都得到较大提高。概括说来,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主要有:
1.第二课堂可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专业知识。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通过第一课堂,学生只能够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而第二课堂则可将这些知识继续充实、巩固和深化。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将一些学生可以自主完成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考核内容划分到第二课堂进行。如在《视听语言》、《影视作品分析》课程中有一些需要讨论、自学的内容,要学生到第二课堂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摄影》、《影像拍摄艺术》课程中部分拍摄练习也要求学生在第二课堂进行;一些课程期末考核内容是创作作品,那么,我们安排学生在期末前4~5周开始,利用第二课堂分组、自主来完成。这样的做法,教学效果非常好。由于第二课堂活动实践性比较强,学生可将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理解更深,动手能力更强,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产生理论实践上的升华,从而使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2.第二课堂可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第二课堂因其活动的主体性、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实践性,具有较第一课堂更自由灵活的开放性特征,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价值[6]。我们指导学生进行的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镜头语言在校园风光片中应用的研究与尝试》,就是利用第二课堂来完成的。历经整整一年的时间,学生用到了他们学过的所有拍摄、编辑技巧,囊括全年各个季节气候带来的景色变化,涵盖校园每个景点的风光。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学生不仅进一步掌握了第一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
3.第二课堂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第一课堂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的学习受到学时、内容等方面的限制,而第二课堂却是学生张扬个性、发挥聪明才智、展现创造力的平台。第一课堂的教学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展开的,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和形式则包罗万象,很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在这里,教师主要通过设置问题、与学生探讨问题来引导学生向创新方向发展。而学生则置于一个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从多角度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以课外科技创新为主体的活动,学生以小组或团队的方式进行,大家共同研究、彼此激励、相互启发,在知识、技能、能力等多方面进行互补与合作,在争论与切磋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最后以集体的智慧取得创新性成果。在科研活动中,大学生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过程。我们专业部分学生拍摄制作的作品,在国家、省、市大学生微电影节、广告大赛中均获得了很好的名次。
实施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7]。作为地方高校教师,我们要主动适应学校转型发展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积极探索“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姿态去投身于学校发展建设的宏伟大业之中。
参考文献:
[1]彭巧胤,谢相勋.再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45C46.
[2]曾德芳,王B婷,骆新容.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93C96.
[3]魏培徵,马化祥,马莉萍.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99C102.
[4]于波,李秀双.参与式教学的理念与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14,(4):111C113.
[5]魏昌东.第二课堂: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江苏高教,2010,(6):58C60.
[关键词]高校 任课教师 第二课堂
近年来,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高校教育和理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目前,在高校大学生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经费有限;四是第二课堂活动缺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层次难以提升;五是高校任课教师对指导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兴趣不浓,参与度不够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高校教育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也投入了较大精力加以研究和解决。北京中医药大学专门对高校任课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意义作用、拓展渠道和理顺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指导性意见,以供高校有关部门组织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参考。
一、高校任课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意义
高校任课教师指导当代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经过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具体实践和专题调研证实,在高校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能够取得更加突出的成效和结果,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层次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众所周知,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和敬业精神等,单靠高校第一课堂的教育已经远远不够,还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熏陶。可以说,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已经不再是高校第一课堂可有可无的补充,而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类型主要有:文体竞赛活动、思想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术活动、技能培训活动、表演活动、咨询服务活动和勤工助学活动等,这些活动的主体虽然是大学生,但也离不开高校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指导,特别是高校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认真负责的指导,会使这些活动整体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例如,在2010-2012年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中,我校由教务处和团委主办,由人文学院承办,由社科部三名任课教师组成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教师指导团队,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组织,不仅圆满举办了历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活动,而且择优选拔了30名大学生组成代表队,参加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经过任课教师团队的耐心辅导和紧张训练,我校大学生在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活动中赛出了风格,取得了较好成绩,共获得2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
实践表明,在高校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和精心指导下,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会更加健康有序,不仅对参与活动的大学生们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规范作用和感染作用,还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良好品格和人文素质的形成,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说服力,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大学生的角色意识,养成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有效促进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拓宽高校任课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渠道
高校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到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多方面的具体指导。我们认为,任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方式和渠道有以下几种:
(一)前瞻性指导方式:高校任课教师在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之前,对整体活动的情况进行前瞻性的指导。任课教师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提前指导和培训,包括对活动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对活动所达到的目标和效果进行阐明,对活动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判分析,对大学生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和分解任务进行战略性指导等。这种指导方式的优点在于,任课教师通过对于第二课堂活动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点拨,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把握即将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
(二)后置性指导方式:高校任课教师在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之后,对整体活动的情况进行后置性的指导。任课教师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后置指导和总结,包括对活动所涉及的领域和专业进行总结分析,对活动所达到的目标和效果进行评判,对活动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对活动的成果进行提炼和筛选等。这种指导方式的优点在于,任课教师通过对于第二课堂活动的成果、问题等方面进行提炼和总结,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地体认和反思所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
(三)全程性指导方式:高校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性的指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可以全程参与到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在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对学生进行指导,包括对活动规划和起步阶段进行指导,对活动实施阶段进行指导,对活动收尾阶段和总结阶段进行指导等。这种指导方式的优点在于,任课教师通过对于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指导和全过程“陪练”,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控所参与的第二课堂活动,特别是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一些第二课堂活动;
(四)局部性指导方式:高校任课教师在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过程中,可以对活动的某个阶段或环节进行局部性的指导。这些阶段或环节,可能是整个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也可能是大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容易忽视的环节,还可能是大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所遇到的难点或困惑的环节。这种指导方式的优点在于,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在这些阶段或环节给予有益的指导和帮助,将会使大学生受益匪浅,使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层次有较大提升。
另外,高校任课教师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具体指导:一是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目标进行指导。任课教师通过指导大学生明确第二课堂活动的目标,可以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接受文化熏陶,提升自我素养,使第二课堂活动真正与第一课堂活动相得益彰,使学校教育更有成效;二是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选择进行指导。任课教师结合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指导大学生细化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有效引导他们的发展潜能和积极性,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其主体意识,实现其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三是对第二课堂活动组织机制的设置进行指导。任课教师通过对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机制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设置简便有效的服务机构,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可以尽量避免大学生因经验不足而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硬伤”,能够有效克服第二课堂活动的“先天不足”,既能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又能使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获得较大提升;四是对第二课堂活动的专业领域进行指导。任课教师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打破专业限制和院系界限,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开展专业领域和交叉领域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专业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上,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品质,同时,也给各种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丰富自我的平台,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三、理顺高校任课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机制
目前,高校任课教师参与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和次数还远远不能满足第二课堂活动的需求。任课教师作为高校一线教师,常年担负着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这在客观上也制约了任课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和次数。另外,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多是大学生自发进行或在校团委、辅导员的指导下进行,与任课教师的信息沟通和联络性不强。由于任课教师参与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机制比较薄弱,影响了任课教师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作用、意义、价值的发挥和体现。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理顺任课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机制。
一是建立任课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机制。高校要把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并重,并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任课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从管理层面和组织角度提高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关注度,引导任课教师找到自己与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契合点,从而提高任课教师参与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拓宽任课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运行机制。高校在建立相关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建立任课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良性运行机制,从师资配备、教学安排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明确任课教师的职责。高校要将第二课堂教学的计划,纳入到高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来,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向各院系下达第二课堂教学任务书,并对任课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进行量化管理,使任课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到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去;
三是完善任课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激励机制。高校要划拨专项经费,对各院系任课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状况进行竞赛、评比和奖励,并把任课教师在第二课堂中的参与工作量记入其年度教学工作量中,任课教师在第二课堂中的报酬要与第一课堂的报酬相当。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任课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总之,通过理顺高校任课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机制,可以有效提高任课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第二课堂的一种长效模式,最终达到提高第二课堂活动整体品味和层次的目的。
Abstract: From the realit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 class in the high colleges of Shaanxi,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role of the second class in the high college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re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combination with practical teaching, and proceeding to promote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and its role of the second class education 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haanxi, even the national high education.
关键词: 陕西省;第二课堂;教育
Key words: Shaanxi province; second class;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53-02
作者简介:宋红生(1982-),男,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0 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陕西省是我国的教育大省目前有本科院校39所、专科院校39所、独立院校12所、民办高校18所。所以,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主要议题,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从实践教育视域来研究,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相对单一的课堂教育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及智力成长的要求,第二课堂教育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越来越受到高校大学生的欢迎,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第二课堂含义
“第二课堂”是一种教育同现实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结合以及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目标同个人理想融合的综合理念,建立教学同交付科学关联,从而把交付工作的主动作用发挥出来。“第二课堂”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沟通机制,亦或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其能够达到教和学的共同参与和双向沟通,共同设计,进而促进学生工作。“第二课堂”不但是个人成长空间同与之有关联的综合制度结合体,而且是学生成才的标准以及培养同社会需求相一致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导向。
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来讲的。假如我们将第一课堂定义为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照教材和教学大纲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则在第一课堂以外的时间所进行的同其有关的教学活动就称之为第二课堂。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而言,其来自于教材却又不局限教材;其不必考试,却又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形式的角度来看,其具有生动性和多彩性,其学习空间很大:教室或操场,家庭或社会。
2 陕西省高校第二课堂形式陕西省高校以构建全方位的课程体系形成自身特色
2.1 第二课堂,能够使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创新精神、意志力、思维力、想象力、调研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大提升,从而提高整体素质。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形式内容广泛有围绕学生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实用技能等综合素质开设的一系列活动课程;有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发展而设置的与学生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活动课程。其次,有必修类和选修类。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组织一组或多组的核活动课程。例如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举办各类科研讲座、赏析名著选读。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人人参加的活动课程,讲座,志愿者活动,征文活动等,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修养、人文素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综合选修类则是学校开设的一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包括实用技术类、人文与艺术实践、科技创新活动等。
2.2 鉴于第二课堂的灵活性、开放性以及多样性,陕西省高校在课程选择上要凸显出多样性,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进行活动课程的设置,这些活动课程应有不同的方向、层次以及基础,从而实现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的目的。一方面,陕西省各各院校加大了综合选修类课程的比重,充分地显示出教学中的主体就是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得这些课程内容成为是第一课堂的补充或延伸。例如,围绕学习技能的培养开设“大学礼仪培训”、“办公软件训练”、 “青年创业大赛”等。在国外,某些著名大学在各学期能够对学生提供百项之多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学生自主选择和参加。另外,第二课堂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相对更多一些,在设置第二课堂内容的时候,能够针对不同年级的知识结构层次进行分阶段的设置,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状况分阶段选择完成。
2.3 注重创新创业项目。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中,这是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意见》中的要求。院校应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其创新精神为中心,从而设置同学生专业密切联系的第二课堂的活动课程,进而加强学生的竞争能力。设置此些活动课程的同时要注意和第一课堂的专业有效地衔接在一起,基于学科前沿领域设置相应的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加强他们的创新能力,支持学生充满信心地参加技术开发等竞赛。陕西省市各类竞赛设置有关的课程,例如开设“青年创业大赛” 等活动课程,把竞赛所需要的方案、申报以及立项等流程假如教学活动的计划中,竞赛组织管理部门通过教学管理动态地、全程地管理与监督活动课程。
2.4 开发特色活动项目。陕西省作为高校聚集的地方,学校可以根据自身长期积累的活动特点开设一些特色活动课程,打造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精品项目。“不同类别的院校有不同的特色项目。陕西省各高校在合理开设第二课堂的前提下,认真总结归纳具有本校特色的传统项目,鼓励热忠于学生活动指导并在某一方面有建树的教师开设选修活动课程。
2.5 动态调整活动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学生的竞争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培养目标。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陕西省各院校对课程结构不断地进行调整,用新的活动课程代替学生不太喜欢的活动课程,这样就能够密切地了解学生喜爱的活动课程,同时按照社会的需求添设活动课程。对第一课堂的课程调整状况进行不断地探究,切实地达到第一课堂同第二课堂的补充和延伸。
3 陕西省高校第二课堂推进创新性人才培养
3.1 陕西省各高校通过第二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教育方式单一,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第二课堂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样能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起到较好的作用。
3.2 陕西省各高校通过第二课堂拓宽学生业务素质的广度和深度 当代的人才除了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驾驭知识,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要密切地联系学生的业务学习,让学生在参与素质拓展等活动课程中加深对自身所学的知识的理解,提高感性认识。
3.3 陕西省各高校通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偏颇和不足,其中人文精神的教育相对薄弱。针对这一凸显情况陕西省各高校在开设第二课堂中加强对大学生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第二课堂营造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而校园文化则又对学生产生示范、教化、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
3.4 陕西省各高校通过第二课堂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向上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第二课堂活动,促进了有利于学生成长和成才。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另一方面,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增强了校园文化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吸引了广泛的学生参与,增强了活动的育人功能。大学时期是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学生对社会认知、情感、自我意识等方面迅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要面对社会种种竞争的压力,因此容易产生情绪和心理上的波动。作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才能为陕西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源泉第二课堂应在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能否培养出一批具有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将直接关系到陕西省乃至我国人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关系到科学技术能否在更高的层次上取得进展,乃至于关系到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为此,陕西省各高等学校应该提供给学生更多活动平台。通过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品格,同时通过第二课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综上所述,第二课堂能够以科学的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从多方面、深层次提高素质与能力提供积极有效的平台。开展陕西省高校第二课堂,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彭绪琴,胡钟月.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0(8):258.
[2]严军.创新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102.
[3]侯亚辉,苏兴仁.关于在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思考[J].经济师,2005,(9):94.
[4]张科.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0,(24):190.
[5]张德.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教育动力功能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3):66,65,66.
关键词:医学生物技术; 第二课堂学习; 实践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138-001
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医学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生物化学知识体系庞大,内容复杂且学时有限,要加强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仅仅靠第一课堂的理论课是不够的。第二课堂教学具有组织的灵活性、管理的开放性、资源整合的广泛性等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学生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专业知识与科研实际相结合,并同时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我们教研室承担了多年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第二课堂活动及实习生带教任务,在此过程中对本科第二课堂带教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本文从活动准备、组织实施、教学效果和总结体会等几个方面总结我们指导本科生第二课堂学习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活动准备
本活动开展的对象为四年制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学生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以2至4人为一组。根据本科室各位教员的研究方向,结合学生的兴趣,为每组学生推荐了一位教员作为指导老师,参与指导文献阅读、撰写综述、实验研究等多个环节,保证了学生有任何问题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答。
二、组织实施
第二课堂的教学采用教员启发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师生间通过轻松自如地交流、合作和探讨,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第二课堂形式采用文献查阅结合实验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培养学员检索信息的能力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通过学员直接参与实验或科学研究活动,使其在操作中直接获取知识,成就感强,学习兴趣大[2]。
1.查阅文献形成综述
学员选定题目以后,引导学员回顾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学习的内容,利用各种网络数据库(如NCBI)进行文献的检索和资料的查阅,然后引导学生自行研读相关文献资料。此阶段要求学生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鼓励学员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择优推荐投稿发表。
2.实验研究
在阅读了相关文献,对课题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员参与相关课题的部分环节的实验研究工作。我们不仅要求学员能够学习和掌握一些实验操作,同时注重培养学员严谨、规范的科学研究习惯。引导学员依据科研课题的指导思想,设计技术路线,确立实验方法。在教员的指导下,从实验分组,具体的实验操作以及实验后的统计处理数据,都依次按科研工作有节奏地严格进行,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经常组织小组讨论。
三、教学效果
1.通过对中英文文献的查阅、综述的撰写,学员的文献检索能力、专业英语水平和论文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部分学员撰写的综述已发表于相关期刊[4-6]。在此基础上,对于科研的思路也有了初步认识。
2.学员的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有显著提高。学员在直接参与实验研究过程中,掌握了常规仪器的操作规范,常规实验的操作方法,在教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养成了严谨的科学素养,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和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培养了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挫折是家常便饭,教员一般不直接给予答案,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开展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
4.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指导老师全程参与教学的组织和协调,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增强师生的交流和感情有莫大的益处。
四、总结体会
第二课堂以其丰富的内容、灵活的方式,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达到了补充第一课堂知识,拓宽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目的。学员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学员的动手能力,协作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实验条件的限制,第二课堂教授的内容知识点零散、深度不够,参与的学员人数也不能过多;二是活动时间受限,因为本科学生第一课堂教学任务繁多,业余时间只能是晚上和周末。因此,建议在开展生物技术第二课堂活动时,要合理选择课堂内容和准备实施方案,同时适当利用好业余时间,既不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又不能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相信这些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将会更好地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而我们也将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积累经验,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娄桂予,李渝萍,陈珊等.开设生物化学第二课堂,提高医学生科研究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1,(5):123
[2]赵云鹤,杨桂姣,吕华等.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教学的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2011,13(6):514-516
[3]夏,李建军,王梁华.转录终止及其调控[J]生命的化学,2012,32(6):55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