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范文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教育现状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素质教育;重点对策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数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教育界的赞同,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农村小学在面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情况下,思想准备不足,理念转变不够,行动迟缓,收效甚微。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文试从该问题着手,分析其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师数量缺乏,结构失衡

从我所在的县城大部分农村小学来看,一位老师至少要上两门课。语文教师除了任教语文外,还需担任思想品德课;数学教师除任教数学外,还需负责英语和科学科目。仅仅两位教师担任了整个年级的所有课程。至于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几乎无法开展。例如体育课,只局限在随便跑步和自由活动的范围内。因为教师短缺造成的学生发展片面,根本无法开发学生潜质的现象,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农村小学生在起跑之时就比县城就读的小学生慢了很多,更无法与城市小学生相比。同时,音、体、美学科教育资源极度缺乏,素质教育只是纸上谈兵。

(二)农村家庭教育面临“无能”与“缺位”的状态

由于近几年来农村出外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孩子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对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性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的家庭教育,在农村,由于农村家长自身素质不高,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着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等问题。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而且孩子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得不到应有的父爱和母爱,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这缺失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容易受到创伤,容易造成他们孤独、自卑的性格,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这些感情和交流是学校教育无法给的。而且由于没有科技馆、少年宫,也没有什么夏令营,一到寒暑假,学生们大多窝在家里无人管理,陷入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孩子本人,这都是极端危险的。

(三)农村素质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城乡差别造成的

由于在农村,村民、家长等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还不是很多,家长、学生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升学率,农村家长对学校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因此县教委在农村学校的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教委对学校的管理和评价也主要是看考试分数,看升学率;对教师的管理也主要是看考试分数。这进一步强化了学校、教师和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追求。

二、解决农村素质教育现存问题的对策

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实事求是,特别要正确、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实施素质教育是降低留级率和辍学率,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各种宣传、典型示范、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等,使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素质教育的特点,全面领会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农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条件。只有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差距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农村教育才能真正摆脱“跳农门”的局面,农村学校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制约,素质教育才能顺利推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绩效观,加强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校长的能力建设,提高教育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是农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真正提高在职教师队伍的素质

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使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及时的改进,仍然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阶段。在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也是如此,学生的学法仅仅停留在“听写读背考”的循环中。今天的教师素质影响甚至决定着明天的学生素质,切实提高农村在职教师的的业务素质迫在眉睫。当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发展途径的狭窄,激励机制的贫乏,使得这个非常重要的专业团体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地位,促使农村教师在工作中形成职业满意感,从而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

(二)吸引更多的农村素质教育人才

从现实情况来看,应着力应对农村教师的培训问题,提供比较可行的提高自我专业素质的机会。专业素质的提高还需要整体提高农村教师对现代化技术的熟悉和学习,尤其是网络等信息渠道。还可以定期安排农村教师到县城、城市优秀学校观摩优质课程。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应当与思想素质的提高同时进行,这需要教育部等国家部门加强宣传和教育,为农村师资注入活力。一是每年聘用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二是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三是成立教育人才交流中心,统一管理,随时向各农村小学提供推介服务,使教师队伍建设有“源头”。

(三)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

第2篇: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范文

一、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2010年,研究人员先后对靖远、景泰、会宁、平川等县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城市学校相比,相对滞后,其主要表现为:

1.硬件设备不足,设施利用率低

目前大多数农村学校都不具备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条件,尽管近几年在各级政府协助下,县、镇、村各级学校先后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电脑等信息化教学设备,但学校计算机人均占有率相对较低,即使教师制作了课件,也因缺乏设备而无用武之地,因此仍无法做到保障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面开展。另外,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较落后,许多地方网络铺展还未到位,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信息的交流。尽管网络平台提供了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可师生却因为没有有效途径而无法吸纳、接收这些资源。

2.对现代化教育建设认识不足

农村学校教师,甚至校领导以及一些基层教育领导者在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认为开展信息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学校的一种包装,可以起到吸引生源的效应。他们认为,如果全面深入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会因教学模式的改变而影响到升学率。因此,他们仅仅对信息化设备进行了大量投入和建设,却没有制订出促进信息化资源利用的具体有效措施,信息化设备成了橱窗里的展览品,以至于农村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

3.实用的教学资源匮乏

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应配备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然而农村教师能够接触到的软件多是面向城市教育的,找不到适应农村教育的本土化教学资源,再加上先进的信息传播设备较少或配置低下,教师无法及时得到最新的教学信息,因此很多多媒体素材都需要教师自己开发,不仅耗时耗力,课件质量也不尽如人意,结果往往事倍功半。这些客观因素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大多只能局限于传统教材。

4.师资力量严重短缺

农村学校具备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人员严重短缺,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教师比例尤其低,具备信息化综合建设能力的人才几乎没有。而且由于师资配备率低,教师课时多、任务重,导致教师没有充足的业余时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糜滩乡的中小学为例,只有初中的一般学科教师实际运用水平接近城市教师的平均水平,而村小的一般学科教师实际运用水平都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因此,即使学校拥有信息化设备,由于师资力量配备的问题,信息化设备利用率仍然很低。

二、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探讨

1.多方筹措资金,分批投入实施,切实改善办学条件

首先,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建设投资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避免资金的浪费和流失;其次,通过相应政策,采取多种策略,吸引企业或单位增加对教育资源建设的投资或者捐助,以保持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持续性发展;再次,学校根据经费情况,分年度、有计划地购置信息化教学设备,以增大信息化设备的覆盖面。

2.引导教师找出差距,学会求知,逐步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教育管理者应具备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教师素质的唯一评价标准的做法。积极推行现代教育技术,并设置相应的评价机制,以激励教师的自身发展;其次,广大教师应加强自身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掌握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作为指导,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改善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相对低下的现状,从而促使农村信息化教学从量的积累逐渐到质的飞跃。

3.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首先,应加大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资金投入,没有雄厚的资金投入作为基础后盾何谈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优质建设?其次,相关职能部门应组织成立一支专门负责教学资源库建设和管理的队伍,统筹规划,对教学资源库进行分门别类、综合整治。同时,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教学资源库素材建设,避免重复建设,促使教学资源库建设能有计划、按步骤地实施,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科设置情况,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切合实际需要的学科教学资源库是十分必要的。

4.分层培训,逐步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组织业务熟练的专业人员,以讲座、多媒体等形式对教师进行深入浅出的培训。针对年龄大、接受能力差的老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应用技术培训,如开、关机的基本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表格处理,简单资源的下载及修改等;针对年轻教师要提高标准,在熟练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还应要求掌握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

总之,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信息化教育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必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面对这些难题我们要勇于接受挑战,正确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农村信息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第3篇: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

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成果,也是发展最快的新学科之一。近几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用领域空前普及,无孔不入地渗到各个行业,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把社会生产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开始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知识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可以说,任何现代技术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协助。现在,计算机的使用知识已经和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知识一样,成为现代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的智力通用工具。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被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搞得疲惫不堪。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太快,直接影响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和内容的稳定性。本人对信息技术教学有切身经历,希望通过本文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信息技术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和现象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历史非常短,但是发展变化却非常快。无论是教学内容、目的、方法上都存在较大分歧。而且还暴露出其它学科难以遇到的“怪”现象。

1.计算机教学“过时论”和“无用论”: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太快,农村学校设备总是落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滞后于技术发展的情况普遍存在,责难我们总是把落后的东西教给学生的批评经常能够听到,这就是计算机教学“过时论”。当人们发现学校设备不可能永远与社会同步发展,教学内容不可能与社会同步时,于是产生了计算机教学“无用论”的观点。

2.计算机技术“无师自通”论:自从出现Windows操作系统后,软件都有较强的“自述”性和明确的菜单操作,许多软件可以通过“帮助”菜单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因此有的人认为,所有软件都可以“无师自通”。事实上的确出现不少“无师自通”的电脑发烧友,因此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必要存在。

3.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能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方,绝大多数存在着计算机数量少,配置水平低,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

4.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未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5.信息技术越普及,信息技术课越难教:家用电脑的普及和各种形式的电脑培训班的出现,中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途径越来越多,“未教先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信息技能两极分化十分严重。特别是现在中小学都学Windows和Office,而且都取“零”起点,因此造成信息技术教学无法找起点的困难。

二、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以应用软件的学习为主

人们用“工具论”一词来概括其指导思想,于是信息技术教育被视为纯技术性教育,进而与就业技能相联系,甚至一度将它列入“劳动技术”课。但是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总滞后于技术发展,而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又不可能与技术发展同步发展,于是人们很快发现,把信息技术教育视为劳动技术教育,对于若干年后才就业的中小学生来说,是脱离实际的,是容易受到非难的。无论是学语言还是学应用软件,如果不从提高学生信息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角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都将难以摆脱尴尬局面。

1.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关系在长期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虽然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各种软件环境中有许多共同的因素和特征。许多应用软件之间有不少概念和操作是相似的。虽然软件版本升级很快,但是,新旧版本所涉及的许多基本概念是一致的,或者是旧概念的拓宽。从教学角度我们应该认识到,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些软件的熟练工,让他们到社会上去谋生,而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体现在驾驭和认识各种不

同信息环境和软件的共性上,体现在对未知环境特征、未知功能的探索能力上。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具体软件的各种功能都进行一一介绍和列举。应该以具体软件为媒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软件的特点,掌握与未知环境打交道的能力才是实现培养信息素养的真正目的。信息技术课中所涉及的具体软件实际上是教学所依托的一种“媒体”。所以,不应该简单地用“工具论”来概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2.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必要性,是否需要独立设置信息技术学科,一直存在分歧。认为没有必要独立形成学科的观点大概有三个观点:第一,认为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它将和家用电器一样得到普及,因此也会像家用电器那样十分好学好用,不教自会。第二,认为不少人已经能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计算机,因此计算机可以自学。第三,认为计算机的学习可以全部整合在CAI活动中,用CAI代替信息技术教学。通过长期的观察、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独立形成学科是十分必要的。

3.应试教育难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寄托于常规应试教育既不现实,也是错误的。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不是学习系统的计算机理论,而是以应用软件的学习为主,因此主要考核学生利用软件完成任务的水平。如果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考试,将会产生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只能将这门新兴学科引入死胡同,成为应试教育的又一牺牲品。常规统考最重要的基础是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公平的考试环境,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学校设备差异很大,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考核内容和公平的考核环境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仅仅将信息技术教育的生命寄托于统一的考试是不现实的。要使信息技术教育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进行自身的改革。

三、分析信息技术的特点,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

信息技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我们必须分析自身原因。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学科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却基本在搬用传统学科教学的方法和评价体系。

1.信息技术教学与其它学科的差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传统学科教学有两个极不相同的地方,第一是教学内容来源的差异;第二是对教学环境的依赖性,这两个差异必须引起我们充分的关注。传统学科教材(如,数、理、化等)是将人类长期总结的、最基础的、比较稳定成熟的知识体系,结合学生认知特点,通过教育专家进行选择、组合、编写形成的。

这些教材是专门为教学而设计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这样的教材是基本“默契”的。所以传统教学方法即使不进行改革,已经能够适应一般教学的需要。但是,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则是直接取材于社会生产、活动中正在使用各种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这些软件不是为了开展教学活动设计的,而是面向社会实际需求设计的,其制作的指导思想就是好学、好用,而不是为了“好教”。我们没有理由阻止小学生去试探那些教材中没有提到的按扭和菜单。面对开放的信息环境,我们不能,也不应该阻止学生去探索教材以外的东西。相反,正确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达到建构自己知识和能力才是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应该认识到,应用软件教学对教材的依赖性是不大的,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不能仅仅以来于一本好的教材。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迫切性比其它学科更强,它必须注意自身特点,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形成适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2.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地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系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是以建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的训练活动,其具体教学训练媒介是各种应用软件的学习。这种教学活动中既含有一定的文化性,更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由于信息技术教学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小,再加上家用电脑的逐步普及,“无师自通”和学生难倒老师

的情况是正常现象,所以计算机教师应该率先转变角色观念,真正打破“传道,受业,解惑”的旧角色观念,从知识的传播者变化为学习的引导者,甚至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信息技术课所涉及软件的更新速度是任何学科教学内容难以相比的,面对五花八门的软件,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所有软件的高手。教师的价值和工作应该体现在两方面。构造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发现问题和规律,探索软件未知领域的功能。构造层次丰富的任务和环境,组织对任务的讨论分析,分析任务实现过程中的现象,使学生建构自己的能力。

3.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化在以计算机语言教学为主的时期内,程序设计教学与传统数学教学方法比较接近,用常规方法进行教学基本能够胜任。随着向应用软件教学方向转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应用软件教学中经常研究的问题就是学习软件的一些功能和概念,针对某个具体的“任务”,研究出一个较好的操作序列,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这个操作序列可以由教师传授给学生,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或者说,可以是教师“教”的,也可以是学生直接“学”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虚拟”环境,在虚拟环境下学生可以大胆试验,甚至“闯荡”,从中总结经验,学习技能,许多计算机迷就是这样闯荡出来的,可以说,只有信息技术才能够给人们提供这样的自由学习环境。通过长期实践使我们感觉到,与其说计算机技能是“教”出来的,不如说是“学”出来的。把计算机当作学习环境比当作教学环境更恰当。所以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尽快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化。“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应该建立在“建构主义”思想基础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建构主义思想比在其它学科教学中更能够得到实施和体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系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是以建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的训练活动,其具体教学训练媒介是各种应用软件的学习。这种教学活动中含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技能培训要求。信息技术中许多东西不是讲懂、听懂就能解决问题的。现代应用软件系统都很庞大,也不可能处处由教师讲解,

更重要的是面对开放式软件环境,进行创造性工作和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要通过探索掌握软件的应用技能,同时随时需要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学习新内容的需要。软件的各个单一功能可以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但是应用能力却需要自己通过实践进行自己建构。信息技术教学中“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上。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主要技能应该表现在环境构建和资源利用的设计上,而不仅仅停留在教学讲解水平和表演能力上。“以‘学’为主”的教学必须以层次丰富的“任务”为基础。软件的学习过程应该贯穿在任务的完成中,而不是单一的功能学习上。应该以任务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软件相应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建构了完成任务的技能。软件的使用技能是依附于技术的,是可能淘汰的,但是完成任务活动中所构建的能力是超越计算机的,是不会淘汰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达到意义建构的效果,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寻找教学“零”起点的困难。“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互动性和随机性很强的过程,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构造师生互动的环境,使更多的人获得意义建构的机会,不应该死守预先制订的教学计划,控制课堂局面。

第4篇: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范文

一、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农村学校体育的实施,由于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心切,为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据调查了解,社会上很多家长,一方面崇拜象李宁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2、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3、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人们往往认为一个单位,一个人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体育效果好,而对体育教学的质量问题不十分重视。当然,体育教学与竞技运动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共同点都是为了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不同点是,体育教学主要是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竞技运动,主要是通过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成绩。体育教学和竞技比赛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概念不同,目的任务也不同,只不过体育比赛容易见到效果,由于这种功利主义的片面认识,往往导致注重比赛,忽视了学校体育教学。

4、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小学主要分布在县城及乡村学校,发展城镇和农村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目前事实恰恰相反,我国广大农村学校财力不足,体育教师奇缺,同时因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专业思想不巩固,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结构来看,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极少,很多是兼职或代课教师,对制定各种体育计划和如何上好体育课都有一定差距,更谈不上改革创新。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给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阻力和消极因素。

二、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大张旗鼓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使每个公民真正了解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促进人体结构和肌肉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情感、情操和审美观念,从而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

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同社会各届人士和家长密切联系、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多侧面不断地宣传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体育的社会价值,加速推进体育社会化的进程,使全体公民有积极参与的意识。

2、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益。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三育”或“五育”同步发展,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对学生体育具有社会功能和价值意义的教育,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势,几十年之后,他们将分布在社会的各条战线和做了家长,这对增强整个社会体育意识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意义是深远的,是一项迫切的教育任务和长远之计。

3、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克服单纯以升学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乡、村、联中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三、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因而搞好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第5篇: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范文

2006、2010年教育部进一步完善了该政策,继续扩大了培养规模,显示了国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教育部规定“:推荐学校要按照推荐免试条件和程序选拔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1]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选拔过程很公正,就读农村教育硕士的大学毕业生其综合素质都很高。被推荐的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期间大都能出色地完成体育教学计划,无论是上课还是带训练队都能传送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能给学校输送新的血液。但政策要求的“培养高校要对其进行网络跟踪指导学习”落实不到位,多数学生认为,任教期间培养高校完全没有跟踪指导,也没有向他们推荐过书籍、资料等文献,而且网络资源、电话跟踪等规定的落实情况都不到位,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期间没安排导师,造成任教期间没人指导学习,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同时,人们普遍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期限(5年或4年)有些长,多数学生更倾向于三年(含脱产学习一年),即“1+1+1”的培养方式。

二、研究生导师具有知识传递、道德熏陶和创新能力培养三个基本功能

[2]关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导师的选定方面,通过调查发现,2007级、2008级和2009级的农村教育硕士在脱产学习前大多数都没有导师进行跟踪指导,直至进入培养高校脱产学习那年,才由培养高校指定,学生在选择导师的环节缺少自主性。而2010级、2011级和2012级的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前已经由高校安排了导师,甚至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即农村任教学校一个导师,培养高校一个导师,双重指导[3],这样“既有利于农村教育硕士理论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4]”。

三“、培养环节执行情况”中要求最严格的是学位论文的撰写,在选题与开题、评审、答辩环节上,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很严格”;其次是对课程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能否毕业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它是研究生专业知识以及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5]。由此可见培养高校对农村教育硕士在态度上还是比较严谨的,没有对他们敷衍了事。通过调查发现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主要是本人的教学与工作经历,他们在选题时所遇到的困难依次为:选题来源匮乏、专业知识基础差、选题角度难定、导师指导不足。究其原因,首先是教育硕士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其次是对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不能灵活运用;再次是文字表达能力比较欠缺[6]。这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特点有密切关系,本来在写作上就有一定困难,再者由于任教期间没有打下良好基础,必然导致选题时遇到种种困难。农村教育硕士在脱产学习时需学习各科课程、完成各类作业,另外家庭琐事分散一部分精力,写作时间大大减少;其次写作功底不深也是造成“时间紧张”的重要原因。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大多认为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能比较全面地传授该门课程的基本观念,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某些科目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将课程与农村教学实践紧密联系,与实际工作有些脱节。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依次是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实际操作,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更好地去解决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四、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规定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一般包括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三类系统建构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有助于高校提升教育硕士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鉴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特殊性,农村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应加强实践环节,去掉那些从教育学硕士培养计划中拿来的严重脱离教学实际的课程内容[8]。农村教育硕士的教学对象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环境较差,如班级容量较大、教学场地与教学器材不足等等,因此多数农村教育硕士认为学到的东西挺好,却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在课程比例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教育理论课程过多而实际应用操作课程过少;第二是政治课所占比重过大,与其他课程的课时比例失衡;第三是在关于英语课程的调查中,有64.6%的学生选择了“根本没必要学英语”。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三年中几乎用不到英语,他们认为以后的教学也不会用到英语,英语课程占了大比重,势必会减少其他课程的比例分配[9]。另外,作为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学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实用性也不强,他们将来的工作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体育课多数为室外课,并且农村教学环境比较落后,多媒体设备不普及,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机会不多,因此,建议将英语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为选修课比较合理,这样更适用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某些高校与以前(指本科阶段)内容衔接很好,既不重复,又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提升,因此,相关高校不仅要在课程设置上合理安排课程结构,而且还要对课程内容仔细审查,避免与以前(本科)的内容重复。

五、脱产学习后的提升程度是培养质量好坏的重要体现因素之一

第6篇: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讲授”,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

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出与投入比率低。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师生共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但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缓慢,读写教学严重脱节,学生表达能力低下,作文内容“假、大、空”。

(二)学生学习被动,“他主”学习仍占据教学舞台。课堂教学老师包办代替太多,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琢磨的时间少,自己活动的时间少,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是用教材,而是教教材,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只在课本的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

(三)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参与差。教师唱主角,少数优生唱配角,多数学生当观众。

二、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部分教学思想陈旧,创新意识淡薄,不思进取,放松了学习,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差,穿新鞋走老路,机械训练,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二)应试教育的阴影作祟。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

(三)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将评优晋级与学生考试分数挂钩,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唯分数是从,课堂教学面面俱到,知识教得死,生怕哪个内容没讲到,学生考试时丢分。

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面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农村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我经过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这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创境激情―引疑自究―启思自悟―导训自结。即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参与自主学习目标的制订;通过组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启发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师生、生生多向交流,促进学生自评自结,整合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1.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2.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

3.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主动汇报,交流学习。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我们通常是让学生站起来就说话,避免举手指名等烦琐形式,学生说话不拘束,课堂呈现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的场面,讨论、争论中不时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能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当学生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

(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而且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三)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第7篇: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村儿童;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安置形式;受教育机会;平等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3-0009-04

近年来,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贫困问题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不仅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消除农村贫困现象,也有助于整个社会劳动力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贫困地区农村儿童是否获得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影响其获得平等受教育机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直面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

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纳塞姆对农业社会的定义,我们以2005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1%人口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其中符合农业社会定义的A省作为研究选点范围。根据现场考察,我们最终选择A省B县C镇作为研究区域。C镇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农业人口占全镇人口的97.1%,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人口的53%,具有财力薄弱、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等贫困地区农村共有的一些特点。同时,C镇存在多种学前教育安置形式,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状况。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C镇203名刚刚升入小学的儿童的养育者以及数名学前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

本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家长的访谈旨在了解儿童的文化背景资料,包括家庭养育环境、养育者受教育状况、儿童学前教育经历等。访谈内容主要包括:(1)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如何?几岁开始接受学前教育?进入哪一类学前教育机构?接受学前教育的时间有几年?未能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原因是什么?(2)家庭基本情况如何?家庭成员有哪几位?是否为留守儿童?家庭收入情况如何?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情况如何?(3)家长为什么希望孩子进入学前教育机构?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情况如何?学费是否合适?如果学费上涨,是否还会送孩子进入学前教育机构?选择这所学前教育机构的原因是什么?

学前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包括各级学前教育管理人员和当地学前教育机构的负责人。访谈内容主要包括:(1)当地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是什么?管理体制如何?(2)开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3)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基本情况如何?经费来源是什么?(4)开办学前教育机构的过程中存在什么困难?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不同学前教育安置形式

在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尽管C镇居民都将小学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称为学前班,但实际上小学附属学前教育机构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学前儿童为招生对象,教室上挂着学前班的名称,使用学前班教材;另一种是以小学一年级学生和学前儿童为招生对象,教室上挂着一年级的名称,使用一年级教材。与当地教师将这两种学前教育机构统称为学前班不同,笔者认为后一种不宜被称为学前班。

有学者曾经分析过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并且将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称为“幼小复式”或“幼-复式”,但笔者认为这两种称谓都有不妥之处。“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编在一个班级里,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同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复式教学的核心在于不同年级儿童进行的是不同内容的学习,而C镇的这种班级组织形式是“不同年级儿童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同一内容的学习”,不具备复式教学的特点,因此不应该被称为复式班。基于C镇的这种班级组织形式是将“学前儿童混合在一年级学生中进行跟读”,笔者将这种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一年级混读班”(简称“混读班”)。

通过实地调查,本研究确定了C镇现有的三类学前教育安置形式为幼儿园、小学附属学前班(简称“学前班”)和混读班。

在接受调查的203名儿童中,接受过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儿童共有173人,其中具有幼儿园教育经历的儿童有59人,具有学前班教育经历的儿童有71人,具有混读班教育经历的儿童有43人,其余30人没有在学前教育机构中接受过学前教育。

统计结果显示,性别差异与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选择不存在显著相关,但是民族差异与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选择存在显著相关(入幼儿园就读的儿童中大部分为汉族儿童,苗族儿童很少有机会进入幼儿园),留守与否与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选择也存在显著相关。

2.选择不同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原因

调查发现,在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30名儿童中,有64.5%的儿童养育者是因为居所附近没有学前教育机构而没有将孩子送入学前教育机构,12.9%的儿童养育者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将孩子送入学前教育机构。这一发现与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导致学前儿童未能接受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最主要原因是“无机构或机构位置远”和“家庭经济问题”。

为了进一步分析家庭经济因素与儿童是否接受学前教育机构教育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经济学研究中的“教育支出负担率与人均收入之间的相关”的研究框架,考虑到C镇农村家庭在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支出主要是学费支出,所以重点考察家庭人均年收入与学费之间的相关,特别是不同人均年收入水平家庭在“对于目前学费的接受程度”和“学费上涨多少比率后就不送孩子进学前教育机构”上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入园(班)率随着儿童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提高而提高,但是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与儿童入园(班)率之间未达到显著性相关;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与“对于目前学费的接受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人均年收入水平越高,家庭对于学费的承受能力越强)。但与“学费上涨多少比率后就不送孩子进学前教育机构”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家庭收入水平与对学费的承受能力之间存在相关,学费上涨会给家庭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但是儿童的养育者不一定会因此放弃让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至于家长送儿童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72.8%的养育者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教育”,28.3%的养育者是因为“家中无人照顾孩子”,21.4%的养育者认为“学前教育机构地点方便”,很少有养育者是因为“学前教育机构保教质量高…‘孩子能得到足够营养”而将儿童送入学前

教育机构。

在阐述选择不同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原因时,89.5%的养育者考虑的是“离家近”,19.1%的养育者是为了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很少有家长会考虑学前教育机构的等级高(0%)、保教质量好(5.8%)、将来可以上好的学校(4.6%)等原因。

三、分析与讨论

1.贫困地区农村家庭对学前教育机构教育需求迫切

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乡镇,劳务输出已经成为C镇重要的收入来源。由于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激增给在家留守的老人增加了育儿压力。老人们自己必须劳动以维持生计,尤其是在农忙季节,早出晚归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很难尽到照顾孩子的责任。只要孩子会跑了,老人就想着送他去学前教育机构。如果附近没有学前班,老人也会想办法将孩子送到小学一年级混读。因此尽管农村学前教育机构需要收取一些学杂费,但是总体费用十分低廉,所以在C镇将年幼孩子交给学校看管的需求十分强烈。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不仅带来了家庭经济收入的增长。而且增强了农民对城市以及现代城市文明的认同,随之产生了强烈的教育需求,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从小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学前教育在农村日益受到重视。此外,独生子女政策、外出务工等因素也大大提升了农村家庭对学前教育的消费能力。

2.贫困地区农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存在一定差异

C镇现有的学前教育机构无法满足农村家庭对学前教育的迫切需要,许多学前儿童没有机会进入学前教育机构。在三类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学前班、混读班)中,在政府开办的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幼儿人数不到全镇幼儿总数的1/3;大多数幼儿是在小学附属学前班中接受教育,这些学前班全部实行混龄编班,实施统一的课程,这就意味着进入学前班后儿童要重复学习直至到龄进入小学;还有相当一部分幼儿进入小学一年级跟读,他们同样要在一年级中重复跟读直到自己升入一年级。

性别差异没有显著影响到家长对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选择,这说明由于性别差异导致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独生子女政策、家庭收入增长以及农村家庭关系的改变等因素正在逐渐改变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家长对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选择与儿童是否留守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原因可能是外出务工导致对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需求上升,也可能是家庭收入增长所致。家长对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选择与民族差异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这可能跟汉族、布依族和苗族之间不同的生活环境、民族特点以及居住地有关:汉族人和布依族人大多居住在平原上,这些区域由于人口集中而设有小学和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离家比较近;苗族人大多居住在深山里,居住比较分散,由于地处偏远,住所附近往往只有小学教学点而很少有学前教育机构,邻近村寨的学前教育机构离家非常远。

3.家庭经济因素、居住地和学前教育资源稀缺是影响儿童获得平等受教育机会的主要因素

我们必须承认,尽管家庭收入有所提高,但是贫困地区农村家长对于学前教育的支付能力依然有限,家庭经济因素仍然是影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重要因素。虽然C镇学前教育机构依然按照A省物价部门2000年确定的相关标准在收费,费用一直保持在极低水平(15元/人・月),但是即使这样,一些贫困家庭的学前儿童依然会因为支付不起学杂费而失去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同样,居住地也是影响家长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的重要因素,这一研究结论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位于镇上的幼儿园主要招收居住在镇上的儿童,其家长大多从事非农业劳动或者是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收入较高且稳定,以汉族和布依族为主;而小学附属学前班和混读班儿童的家长大多从事农业劳动,收入较低,以布依族和苗族为主。值得一提的是,C镇一些农村家庭因为不满原居住地的学前教育状况而从农村(自然村)迁到镇上,没有能力举家迁到镇上的一些家庭则想办法将孩子寄养在镇上的亲戚家中,以便让孩子能够上镇上的幼儿园。一些居住在镇上的家庭则开始在县城购房,以便让孩子能够在县城接受更好的教育。这种移民现象折射出贫困地区农民对优质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

和这些有实力举家外迁的家庭相比,大量农村家庭必须接受并且向居住地早期教育资源稀缺的现实妥协。全镇唯一的幼儿园位于镇上,几个学前班均分布在行政村中心位置,偏远山区没有任何学前教育机构。地理位置偏僻造成的入学不便,使许多居住在山区的孩子没有机会进入学前教育机构,或者只能勉强进入小学一年级混读。正是因为农村家庭对于学前教育机构的迫切需求和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混读班在贫困地区农村受到了家长的欢迎。

4.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的政策思考

C镇儿童令人堪忧的学前教育现状是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缩影。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现象看似是财政问题。其实质是政策问题。

在城市优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政策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处于双重弱势状态。长期以来,农村学前教育处于既缺乏政策支持,又缺乏政府财政投入的状态,发展缓慢,学前教育机构总量不足。与此同时,现有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使得有限的政府资源投入过于集中,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匮乏。在C镇众多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唯一能够获得各级财政支持的学前教育机构就是镇幼儿园,在镇幼儿园就读的儿童往往来自全镇经济收入较高的家庭。对于那些没有任何财政预算支持的学前教育机构来说,学杂费是它们的唯一经济来源,而在这些机构就读的恰恰是那些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家庭的孩子。

第8篇: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范文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验室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初中的“老三室”和小学的综合室闲置废弃

90%左右农村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小学的综合室都是按照当年“普九”标准,在新课改实施之前配备的,随着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的变化,当时配备的实验室根本无法满足新课程的教学需要。

2 实验室仪器设备老化陈旧

据了解,很多初中的理科试验器材都是十几年前购买的,腐蚀非常严重,根本做不了实验,而且无法与教材实验匹配。在“普九”期间配置的实验仪器设备,受当年配置标准和配置时间的限制:加上这些年的使用消耗,当年配置的仪器设备,目前在实验教学中能使用的已经达不到10%,实验仪器设备的匮乏程度是难以想象的,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做不了。

3 理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基本没有

当前,很多省份相继推出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技术配备标准,详尽规定了各学科,特别是理科教学所需的必配和选配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按照这―新标准,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根本就没有这些教学实验仪器设备。

(二)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理化生实验室缩水

新课程标准要求“不要用演示来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但很多农村初中的理化实验存在着严重的“演示实验代替分组实验,口述实验代替演示实验”的现象,很多教师甚至连口述实验也不做,部分教师的实验教学是“黑板上做实验,报告册中填实验,课后背实验”。把实验流程变成标准答案,让学生机械的背诵实验。

2 理科实验教学没有

除了理化生实验教学以外,由于受仪器设备的限制,现在理科的实验教学几乎很少开展,教师没教过,学生没做过,学校也根本就没有列入教学计划,也没有进行监控和评价。

(三)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实验员奇缺

据了解,很多学校没有专职或兼职的实验员。实验员就是理化生的教师。虽然部分学校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实验员,但这些实验员大部分都不是本学科、本专业的教师,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与考核,大都是一些从教学一线退下来后,快要退休的教师,被临时安排充当实验员,他们缺乏实验操作技能,也只能开开门、打扫卫生,完不成实验教学的准备、实施、评估和总结工作。

2 专业教师匮乏

农村初中的理化生教师很多都是后改的学科,第一学历并不是本专业,对分组实验、演示实验的原理、过程、方法j注意事项等并不清楚,也只能按教材进行一些重复性、描述性的实验,根本无法开展自主、创新类的实验,有的甚至连重复描述的实验也开展不了。

二、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

1 办学体制和投入机制的原因

2006年新的《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前,学校的投入基本上是以学校自筹经费为主,学校收上来的学杂费只能勉强能保证正常的运转,很难再有资金投入到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上了。

2 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没有更多的资金购买仪器设备

当前农村中小学办学经费都是按生均公用经费的形式,每年用于购买仪器设备的预算经费很少,即使购买了,也要购买一些教辅用书、教学设备,真正用于购买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的资金几乎没有。

3 教师配备不科学,难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需要

很多地方政府在配备教师时,只考虑学校的办学规模和班额,不考虑学科和专业,结果只保证了人数,而没有保证专业和学科。

三、深入开展农村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1 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中小学实验教学的薄弱现状,必须进一步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步伐,分期、分批为农村中小学按标准配备好理化生实验室和综合室,包括村小的实验室,确保实验教学有教室、有仪器、有设备,打牢开展实验教学的物质基础。

2 全面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和实验员队伍建设

一是逐步建立并实施学科配备教师的机制,依据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的需要,为农村中小学配备专业对口、学历合格的初中理化生、小学综合课教师和实验员;二是在开展新一轮“国培”和“省培”计划中,把理化生、综合课教师和实验员作为其中的重点,对现在在岗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切实提高现有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是要坚定不移的推进新课程改革,在实验室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9篇: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范文

一、简单地阐述现在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现状:

1、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匮乏。

体育场地、器材是推进体育新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保证。乡镇小学,一般来说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都跟不上城市,特别是农村小学。尽管近年来撤点并校力度增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资源能整合集中使用,但实际上农村小学原本的体育教育资源是相当匮乏的,撤点并校后学生是明显增加了,师资优势相对也明显了,但体育场地和器材相对来说是更加紧缺了。就我镇现状来说,全镇小学教学点在上个世纪80年代遍及各村,8个村有8所小学,后来并至1所小学,现在只有大孟小学了,应该说体育教育资源是相当充足了。其实不然,目前学校的体育场地虽然有所改进,但是还不能与符合体育发展要求相提并论,器材虽然买进了不少,数量还远远不能够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而且这种现状在短期之内还难以得到改变,并将直接影响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2、兼职体育教师较多,直接影响新课改的实施。

实施体育新课程以来,小学各年级的体育课已全部实行每周三课时,体育课时总量明显增加。但撤点并校后,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农村小学教师老化趋势也在不断增加,另外我镇体育课时大部分安排兼职教师,我校的11个教学班,只有1名体育专职教师,其他兼职体育教师有5名,有的从未经历过体育教学。因此,大部分兼职体育教师连基本的体育课堂常规,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不熟悉,近期内又能如何保证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更谈不上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3、课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缺乏创新。

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小、器材少而上不好体育课的观念在教师思想上依旧存在。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三年了,但体育教师缺乏创新意识,现有场地器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新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大部分教师还是传承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村级小学中“放羊式”体育课依旧不同程度存在。

二、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对策

我们该如何在校均学生增多,但场地依旧狭小、器材依旧落后陈旧的条件下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这是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通过多年来的观察和实践,依我个人认为要充分利用和开发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精心设计组织形式、提高教师体育教学理念、落实体育教学模式是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1、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用于课堂教学。农村小学不能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短期实现高标准的场地与器材设施,只能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完善和补充,所以,农村小学教师要转变农村体育课因场地小、器材少而上不好的观念,应该着眼于现实,要针对实际情况来实施体育教学。

比如:横向使用沙坑。大多农村小学有一只沙坑已经很不错了,但在课堂中教学跳远时显得捉襟见肘。撤点并校后各班学生都有三四十名,按常规方法教学,直向使用沙坑,每名学生在一节课中只能有3至4次练习机会。如果能换成横向使用沙坑,每次有4名学生同时练习,课堂效率能提高4倍。

巧用篮球场。篮球场不仅仅是教学篮球专用的,有许多教材内容都可在篮球场进行教学。如利用球场的边线或端线组织短距离跑,往返跑教学,利用三分弧线组织弯道跑教学,利用两个半场组织游戏跑四角比赛,利用三个圆做角力游戏。还可在篮球场地上组织足球赛。我校是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但没有足球场,而且雨天后泥地多日不能使用,要取得较好地成绩几乎无望。体育课上我们尝试在篮球场上教学小足球,可以举行5人制,7人制等小型比赛,既培养了广大学生的兴趣,又为学校足球队储备了人才。近年来学校足球队成绩显著,多次获市足球赛冠亚军。

妙用小垫子。某些学校这些体育器材很少使用,原因是体育教师不善用,有的体育教师觉得搬进搬出麻烦干脆不用,造成有限体育器材资源的浪费。垫子不仅仅限用于滚翻、仰卧起坐等练习,还可用于立定跳远和各种趣味跳教学,小足球比赛中用于球门,用于跨过、绕过障碍教学,用于游戏投掷打靶、穿过小树林等。只要广大体育教师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体育,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勇于创新,积极开发场地和器材资源

既然场地和器材短期之内不会有大的改观,我们就应该立足当前,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作用。体育教师要树立找米下锅的意识,要有敏锐的触觉和善于捕捉新奇事物的创新意识,特别在农村的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对一些平时无甚用途的东西打主意,变废为宝,直接打造一些适合自己使用的简易“器材”。尽可能地开发新型器材或开发已有器材的多种功能,尽可能地让农村学生接受更多的更好的体育教学,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在推动农村小学能更好地实施体育新课程的同时,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比如:废旧的自行车轮胎用于课堂教学。可用于各种站位的定点,免于用石灰来做标记;可用于各类投掷练习;可用于各种角力、套圈、钻圈等游戏;可用于多种级跳练习;可用于各种标志线等。

跑道道沿板用于课堂教学。跑道道沿板一般用作分界标志,但也可用于平衡教学,让学生用单脚或双脚站于道沿上,比一比谁站立的时间长,来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可让学生沿着道沿走比一比谁走的距离长,或者比一比谁走完成一圈所花的时间最短;也可用道沿为支撑点进行俯卧撑练习等。

农村基层小学虽然在场地器材方面存在滞后的现象,但只要我们能着眼于实际,敢于创新,多想办法,变废为宝,是解决目前这一实际问题的简易、有效的途径。

3、精心设计课堂组织形式

课堂组织形式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难点,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每个体育教师在备课时经常会考虑如何合理地调动队形,哪个位置做示范最有效,什么时候讲解点评最适时,如何把少量的器材发挥最大的课堂效益。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在课堂组织结构上多想想办法,组织严谨些、分组合理些,灵活变通之下,我们农村小学同样能上出高质量高效率的体育课的。特别要充分发挥镇中心体育教研组和专职体育教师的引领作用,加强校本研训工作,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